论语学而教案

2024-11-23

论语学而教案(精选11篇)

1.论语学而教案 篇一

读《论语 学而》有感

遍观《论语》最有名的,莫过一那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时隔数千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其中重视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和重视修身律己的观念,不论对学术界还是普通国人更要重视和提倡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 学记》)

记得,我是在初中学到这句话的,因为课本中那节《论语十则》。而其中的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由教科书的安排中,可见这句话的地位之一斑。

论语不是一部由单独一人完成的著作,而是由孔子他的弟子们合力编撰而成的,所以,在《论语》中,不但有子曰,还有曾子曰,子夏曰,有子曰,等等。当中,曾子曾经曰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他说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谋划操办却不尽心尽力吗?同朋友交往却不讲诚信吗?对老师所传授的学业没有好好温习吗?这就是著名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了。《周易》说:“君子以反身修德。”现在也常说,批判与自我批判。自古以来,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由此可见曾子这句话的影响力之深远了。是为金玉良言也。

上述两句,是我在《论语 学而》中,最为喜爱的,故有感而发。当然,这不是《论语 学而》的精华的全部,也不是《论语》的全部精华,不可一概而论之。

已经读《论语》两三个星期了,仅仅读完《论语》中的第一篇《学而》。也许有人要问我,你为什么读的那么慢?给我两三个星期,我都可以读几百万字了!

对此,我也不想争辩什么,于《论语》而言,有人可以在一个星期里一口气读完,也有人宣称一辈子都读不完,哪怕他已经读《论语》读到可以背了。为何差异如此之大呢?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一下,那些把国学经典当快餐文学读的人了。

曾遇有朋友夸耀自己已读了《史记》《老子》《孟子》《孙子兵法》等等好几本国学经典,自称通其关窍,不过数周。当时,我是甚羡慕的,甚崇拜的,如今回看,不禁讶然,朋友何其才也,于数周间,通其关窍,吾不如也,恐周树人先生亦不如也,真乃国之大才也!

其实写,读《论语 学而》有感,这个题目我是十分羞愧的。在我这篇小文中,切实的说,也就写了《论语 学而》中的两句话,而举证参考了他人之作,取巧也,自身感想又太贫乏,真才实学不多,甚至没有,亦谈了不少题外话,个中因果实是力有不逮也,自身才疏智浅,不自量力矣!疑在有哗众取宠之嫌!似为满足虚荣乎?当真愧不能当,但实在于《论语 学而》有感,故作此文以记之,又无力于作题目,只好姑且妄之。请读者姑且听之,万望见谅。

如有同道者,望能指点一二,吾当应了孔老夫子那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黄小坤 2013-4-21

2.论语学而教案 篇二

一、有教无类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光辉业绩, 除了他本人具备良好的素质外, 主要得益于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孔子以前, “学在官府”, 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 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 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传道、授业、解惑”, 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 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 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 不分国界与华夷, 只要有心向学, 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 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 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 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社会, 特别是20世纪后, 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 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型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二、因材施教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 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 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这叫“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从古至今, 没有一位这样的教育者受到上千年读书人的顶礼膜拜。他有这样令人称羡的光辉业绩, 除了他本人具备良好的素质外, 主要得益于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1. 关注需要, 分层优化

孔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相当高明的, 他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那么, 在学习上, 何者为“中人以上”, 何者为“中人以下”?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看来, 应以需要即我不得不学”与“我要学”为区别其层次之第一要素, 而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等为次。通过这样的区分, 学生的兴趣、爱好、才情等的不同就相对符合他应受教育的实际情况, 更便于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他进行教育, 更易最经济地发挥教育之优势, 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以学生需要为动力的条件下, 才谈得上教育的效果;不讲学生需要的教育, 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学生需求之于教育, 正如水之源, 木之本。这就启示我们, 作为教师, 关注学生的需求、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顺着兴趣发展, 远比逼着学生死于效果要好得多。

2. 抓住特征, 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 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 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

将这样的理论基础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我们也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任课教师不仅注重本学科的教学效果, 也要起到关注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的作用。不仅要认真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还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注重德育渗透, 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全方位地帮助引导。除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防止不良行为发生外, 更主要的是进行学习方法、心理健康、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指导。这样做, 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又可以让任课教师多一些了解学生的机会。师生和谐相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以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2007~2008学度第二学期临近期末考试, 在七年级 (3) (4) 班, 我首先引导学生制订个人学期末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的学生对自己信心不足, 目标制订的较低, 有的学生则期望过高, 目标制订的较高。我深知目标低了, 轻描淡写没有意义;目标高了, 好高骛远难以实现。这两种情形都是不可取的, 鉴于我对学生的了解, 我适当地调整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以后, 在实施过程中, 有的放矢。有不同的作业布置, 有不同的评价方式, 有不同的改进策略, 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期末的统考成绩名列年级前茅, 学生的个人目标达到了, 班级的整体目标也达到了。实践表明这样做是有效果的。不仅如此, 我们从多方面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如语文课堂上的“三分钟口练”, 英语课堂上的“值日生”;整个年级推行的“三字经”“弟子规”“少年强则国强”的诗朗诵;全校进行的“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成为文明人”的养成教育……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教育着学生, 经过近一年像这样的教育教学实践, 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3. 终身学习, 积淀内涵

“学海无涯”, 老师教育学生时经常说这样一句话, 作为一名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教师需要因学生之“材”施“教”, 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地“施教”。为此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方式方法, 如“跟踪观察课”、教研组“磨课”、学校“公开课”, 改进、完善教师的“教”。同事间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正所谓“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三、开放教育

21世纪, 全球经济向一体化靠拢;中国改革开放历经30年;炎黄子孙的胸怀日益宽广博大。肩负国家重任的教育工作者绝不能“闭门造车”, “教死书、死教书”的做法已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社会发展、人民要求、国家需要。两千五百年前孔子与弟子谈论各自的志向, 一位弟子说:“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不如到了春天, 和几个朋友、童子, 沐浴春风, 唱着歌回家)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我赞同子路的想法啊) 孔子这一声叹息也道出了教育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的道理。因此, 教学的内容要联系生活、联系社会, 让学生有所得并且学以致用。我们走出去、请进来, 向兄弟学校学习, 与省市专家研讨, 走进社区展示自己。春暖花开的一天, 我们在社区幕天席地搭起舞台, 展示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 学生们奏起欢乐的腰鼓, 高声朗诵诗词时, 不仅引起路人的驻足观看, 也得到了人们的连连叫好。我们的学生落落大方, “有口能言、有手善舞、有脑勤思”, 这也是我们多次社会实践取得的成果。

分数固然重要, 但这已不能成为评价学生、教师的唯一标准。现在的学习是为了能够造福社会、建设国家、振兴民族, 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 更要具备良好的人格修养,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受益终生的行为习惯。我们的学生、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转变, 与时俱进。

3.论语学而读书笔记 篇三

《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因为已经列入了中学语文课本。

《论语通译》是这么翻译的,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吗?”

4.《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五 篇四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重师长。要少承诺,务必讲诚信,有爱心,要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工作生活之余要多学习。”

【评析】儒家思想,许多都是讲究人的素质培养,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修炼和培养,通俗点说,就是怎样自己对自己进行思想教育。一个人敬重师长,文明礼貌,讲诚信,有爱心,追求道德完善,又善于学习。如果全中国的公民都成为这样的人,该有多好啊!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思想教育完全可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教给我们的孩子。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见贤思齐并改变自己、能尽心尽力侍奉父母、能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效劳、与人交往恪守信用,就算他没有什么学历,我也会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评析】关于“贤贤易色”,有人解释成是“向贤人学习不好色”,我觉得这里的“易色”与好不好色没有关系,一来在古代,男人好色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孔子也从来没有发表什么男子不能好色的观点。因此这里的“易色”我理解成“改变颜色”的意思,引伸为“改变自己”的意思,而这个改变正是前面“贤贤”的结果。

5.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篇五

出自先秦诗人佚名的《论语·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赏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6.论语学而篇优秀读后感 篇六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

从这章里面我知道,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一定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应该尽心经力的去帮助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应该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7.论语学而教案 篇七

篇一:论语八则教学设计

《论语八则》

【教材分析】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本文节选的这八则语录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一课中所蕴含的注重实践、注重交流、注重思考、注重诚实、注重情趣等思想,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而又很生动的一堂教育课。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在对文言文这一语言形式的把握上还略有欠缺。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文言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大致意思。

【教学难点】:每条语录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1、孔子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

1、理解重点词语:

⑴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 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⑵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2、理解课文: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⑶传不习乎?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三、概括思想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2、学习态度。3、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业

1、完成《基础训练》对应课时

七、板书设计

论语

孔子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思想修养

八、教学反思

篇二:3.【名师教案】《论语八则》

鄂教版七年级《<论语>八则》

二.三维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文知识。

2.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独到的感受。3.掌握“说”“知”“诲”“女”“为”“罔”“殆”“敏”等实词的意义。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5.背诵课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三.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四.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五.教学过程: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论语>八则》。

(一)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还特别强调“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他还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有个限度。他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但客观上还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开创的私人学堂,弟子达三千人。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经验。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学习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孔子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其中除《乐经》失传外,其他“五经”一直流传到现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从汉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除第六则外,都属于这种体式。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这种体式的写法很灵活:有时写出提问者的原话,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例如“子贡问曰”);有时写出对话的环境或背景,有时不写。课文中的第六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语中。

(三)字词讲解:

1.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2.文言虚词

而:顺接连词

a.温故而知新

b.敏而好学

c.学而时习之

d.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折连词

a.人不知而不愠

b.学而不厌

c.思而不学则殆

3.实词

(1)古代的单音节词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只要加一个字就行,如:

(学、复、实)习

朋(友)

(喜)悦

(快)乐 思(考)学(习)

(聪)敏

敏(捷)

(教)诲

厌(倦)(疲)倦

(选)择

知(道)

(爱)好

(2)同一个意思而古今所用的字不相同。如:

人不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正直的人,有修养的人)

故(旧的,从前的)善(好)

何(什么)

(3)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识”通“志”(记住)“知”通“智”(智慧)

(4)名言警句:

a.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b.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用于学习方法)

c.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修养)

(四)内容讲解

课文选自《论语》。《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课文所选8则,是孔子及弟子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一些看法。在一、三、五、六、七、八则中还讲到思想品德修养的问题。

下面具体分析八则语录的意思。

第一则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还讲到个人修养的问题,表现了孔子对于学习实践、学习需结友、学习与自我修养密不可分的深刻见解。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释为“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 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

第二则主要讲学习方法,既阐述了新旧知识衔接迁移的观点,又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一般都认为“温故”和“知新”是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样的一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第三则讲学习态度问题,当然也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谦虚、诚恳、老实。切不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允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才能收到效果。

“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孔子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是“借鉴”的意思。

第六则也是讲学习态度。这里孔子借回答子贡的问题,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敏好学,勇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表现了孔子对机敏努力、勤学好问风范的推崇。

第七则是孔子的自述。“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方法,“识”,记住,强调要把学过的知识牢记在心里,不断积累。“学而不厌”讲的是学习态度,“厌”,同“餍”,满足的意思,提倡的是“学无止境”的境界。“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育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却说“哪一样我能做到呢?”显然,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

第八则也是讲的学习态度。孔子提倡,学习别人时要有所选择,不但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能剔除别人的短处,强调了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五)对下列特殊句式或固定短语的理解,同学们应注意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简析:“不亦??乎”是文言文中一种表反问的习惯句式。语气委婉,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是“不是??吗”,“岂不是??吗”。其中“亦”字的含义较虚,一般不必译出。

(2)可以为师矣。简析:这里的“可以”是两个词,“可”和“以”。可,可以,助动词;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做,当。全句直译就是“可以让这种人做老师了”。

(3)何有于我哉。

简析:这是个特殊语序的句子。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有”的宾语,前置。“何有”即“有何”。“于”,介词,对于。“于我”这个介宾短语应是动词“有”的状语,因为宾语“何”提到动词谓语“有”前,所以“于我”“置于”“有”之后作补语。“何有于我哉”,即“于我 有何哉”。直译是“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哪一样我能有呢”是意译。意译语气委婉些,能表达出孔子的身份。

(六)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或者启发,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

(3)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4)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去动脑筋去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收获。”

(5)孔子说:“我见到好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好的人我就在内心中检查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6)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答道:“他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感到耻辱。所以他的谥号称为‘文’。”

(7)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要热情,这些哪一样我能有呢?”

(8)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注意改正。”

(七)特色赏析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八则基本体现了《论语》的艺术风格:言简而意深,循循善诱而富有哲理。虽然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两语,但是,由于语言凝练,思想深刻,目前,已有一些语句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如“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另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的过程中又被简化、紧缩,形成了成语、典故,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字里行间,使人感受到孔子平易谦和、循循善诱、为人师表的长者之风和他能谦和平易、循循善诱、充满睿智的学者形象。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论()语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诲女知之乎()是知()也罔()殆()而内自省()也 默而识之()

何有于我哉()

2.解释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见贤思齐焉,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诲女知之乎?

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8.《论语》教案_1 篇八

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教师讲述孔子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及时点评:孔子带着弟子去齐国。路上听见有哭声。孔子对弟子说,这人的哭声不像是家里死人。上前问哭者。哭者说,我从小就好学,游遍列国后返回家乡,可双亲已经过世。往而不来着,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说罢哭者就跳河自杀了。孔子对弟子们说,小子们记住此事,要引以为戒。从那以后,孔子的弟子告辞归家的达人数到30%。

(二)孔子带弟子去郑国推销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与弟子失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东门外。有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如丧家犬一样失意不得志。子贡将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又叹了口气说,他表述的形状未必准确,可我的神色确实是象丧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

(三)孔子东游路上,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太阳在早晨象车子的顶篷那样大,而中午则象盘子那样小。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凉快,而中午热。孔子也不能判断谁说得对。两个小孩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鲁国以前有条政策,是说如果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发现有鲁国的奴隶的话,那就帮他赎身,然后回鲁国找国家报销

一天,子路帮个鲁国奴隶赎身后,就说不要国家报销然后人们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是孔子却把子路找来骂了一顿,说他应该找国家报销子路不解,说那样就不是高尚品格的表现了孔子说:你这样做的确能显示你的品德高尚但是你有没想到,如果以后再有人帮奴隶赎身,就会有顾忌:若不找国家报销,就能显示品格高尚,但是自己的钱没了还是很心痛如果找国家报销,那就显得自己品德不高尚了那在进退两难时候会则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奴隶就不帮他赎身,当作没看见,就不会有进退两难的困难了但是奴隶就不会被拯救,更多的奴隶会继续处于苦难当中所以你应该去报销

(六)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评价孔子的言行和观点?从古至今人们对孔子有哪些评价?

五、布置作业:

1、认真背诵《论语》中的精彩片段。

9.论语教案 篇九

一、孔子及《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开创了儒家学派。

(板书繁体“圣”字)这是个什么字?观察这个字的特点:“耳、口皆为王,是为圣”,人们把能听、能说,胸中有韬略、学识,人格高尚、通达事理的人称为“圣人”。有一个人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他是我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天在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这个人是谁?他就是孔子。

诺贝尔获得者曾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主要思想和言行编集而成。开篇三句被南宋著名学者朱熹评价为——“入道之门,积德之基”。他还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宋代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如今《论语》成为畅销书,“孔子学院”走向全球,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二、友情:

孔子学说注重对于人伦关系的探讨。友情、朋友关系又是人伦关系的重要内容。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你觉得朋友之间要怎样相处?(板书:理解、友爱、欣赏、守信、宽容、尊重、互助、和谐、礼貌、仁爱)一)出示句子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孔子深邃而言简意赅的言论,来提高我们对友谊的认识。子:古代道德高尚有才能的男子。这里指的就是孔子。子曰:孔子说;而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曰:子夏说。我们在日积月累中学过论语的句子,还记得吗?那我们对今天的学习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二)读

(1)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请同学们自由试读,尽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2)请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3)请男同学读提示语,女同学读说的话。反过来,女生读提示语。大家读的越来越有韵味,慢慢就会有心领神会的感觉。三)理解

(1)古人讲:“学贵有疑,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同学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谁来帮他?(2)解决了一些疑问,现在大家你能理解这些句子的大概意思吗?找出对应的理解,用线连起来。

1、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子夏说:“与朋友交往,要说话讲信用。”信:诚实,讲信用。许诺别人的事情努力做到,不失信于人。)

2、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孔子说:“人家不了解我,误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很多有修养有品德的君子吗?”愠:内心烦厌、怨恨。)

(在实际生活中,你遇到同学、家人误解你吗?你是怎么做的?(千汇)——真是一个君子,懂得待人宽容。)

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

(孔子说:“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不欲:不想要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施:施加。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少怡、刘然,心情怎样?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孔子说:“即使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什么人都有值得学习或借鉴的地方。)

(你最欣赏好朋友的什么优点?他有值得你引以为鉴的地方吗?反省自己,和朋友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借鉴)

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子夏说:“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天下都是一家人。”)

6、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孔子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不是一种乐趣吗?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有德行的人,走遍天涯海角,也会有好朋友。)

8、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有子说:“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礼的应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和睦、和平、和谐相处)

是啊!友情是理解、欣赏、信任、宽容,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俗话说:“不相疑,才能长相知”。心灵相通相融,彼此信任理解默契,朋友有了困难,伸出你真诚的手;你有了成功,朋友送来真心的祝福。而当友情延续到最真时,也就靠近了亲情,会有兄弟姐妹般的亲切与友善。

通过以上的学习积累,我仿佛看见两千多年前圣人的智慧在每个同学心里闪烁。现在我们来背诵这些真知灼见,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开始吧。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问句语气提示。配乐完整地背诵一遍。

四、实际运用:

一)背的很流利,哪你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经典句子。看大屏幕!

1.第26届世界大运会在深圳召开,深圳的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3.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小明成绩好,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用《论语》中的话:“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5、与交朋友,言而有信。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诚实讲信用,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也是交友的真谛!6.《论语》中,告诉我们要以与人为善,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这一点,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7、温家宝总理在出访时,曾用 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来形容我国有很多很好的邻邦,远处也有很多朋友。

8.当我们谈起“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这个话题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三国》中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联想到《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草莽英雄水泊梁山大聚义!

二)完成得非常好!敢不敢挑战更难的问题?在 2008年,我国在北京举行了奥运会,国际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奥运会、央视国际网站等机构,共同推出了“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经过网络投票,最终选出了五句推荐给北京奥组委,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表达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人民对四海宾朋的热情欢迎。请你从今天所学的句子中,挑选最能表达中国人民对国际友人热情欢迎的五句,你准备推荐哪一句子?为什么?你同意吗?补充理由。

(学生抄写或默写五个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们热情款待五湖四海对远道而来的朋友。2008奥运会正是这样一个朋友相聚的盛会。)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亲切,一家人一样。普天下的人们,都应该亲如一家兄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分肤色、民族,宗教、政见,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不同的民族交往。)

4、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涵养的民族,将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5、礼之用,和为贵。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地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交往,展示中国有礼有节的风范。)

这5句话是:齐读一遍,读出感情。在反面把这五句话抄写或默写一遍。

五、展示天地 :现在到了展示天地的时间,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准备的拓展资料。

一)古代关于友情的故事。《高山流水》: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俞伯牙,这人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他在深山老林里弹琴的时候,来了一个打柴人叫钟子期。俞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说了:“峨峨如同泰山。”俞伯牙心里很惊讶,因为他心里正想表现高山呢,就被听出来了。俞伯牙心想:我换一个主题,我表现流水,看你还能不能听出来。谁知,钟子期一听,又说:“浩荡如同江河。”伯牙推开琴,上前握住钟子期的手说:“好啊!你可真是我的知音啊!”。两个人成了好朋友,但是,没多久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伤心到极点,他在钟子期的坟地祭奠,奏了一首悲哀的歌,泪流满面地说:“从此不再有知音了!”说完,将琴给摔了,终身不再抚琴。这个故事后来就形成了“高山流水”这个成语。

《管鲍之交》:“管鲍”指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鲍步牙两个人。管仲年轻时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之后,鲍步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贫困,总是多分给管仲一些,绝不认为管仲贪心;管仲帮助鲍叔牙做事时,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观条件所限;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鲍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得不出色,而是时机和运气问题„„鲍叔牙后来推荐管仲做了齐国之卿,帮助齐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管仲深情感叹道:“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也!” 现在,人们常以“管鲍之交”形容友谊笃厚。

真令人感动和敬佩啊。你们还收集了什么资料? 二)关于友情的古诗。还有哪些诗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陈刚中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三)老师也准备了图片,请根据图片情景配上古诗。古人以歌声、美酒、难舍的目光、鼓励的话语送别友人,其实更是以真心真情相送。希望同学们像这些古人一样,将真诚、仁爱、宽容注入自己的心田,珍惜身边的友情。

七、阅读推荐

一)观看网上文献资料片《文化巨人——孔子》

二)北师大的于丹教授写了一本书,名字叫《论语心得》,谈了《论语》和人生、交友、人的内心等方面的关系,通俗易懂而且见解独到,推荐大家读一下。

10.论语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字词的意思,通晓全文;

3、由文入理,联系生活,明白其中的事理。

教学重点:文中说、知等重点字词的认识及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作者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论语》十则中的字词,那么我们今天的话来具体理解一下它到底讲了些什么,又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那么在读文章之前,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论语》的主人公。孔子,名丘,子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便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不是由孔子写的啊?《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二、解文意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说”通假字,悦;愉快,高兴的意思;(1)子:先生,指孔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时习:时常复习;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志同道和之人。

(4)人不知:缺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5)愠:生气,发怒。

(6)君子:修养比较高的人

(7)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部分是顺下来的,不译。(8)自:从

(9)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是“不是——吗?”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据说《孝经》便是其所著——日:每日(2)三省:多次反省。泛指(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4)信:信者,诚也。(5)传不习:动词作名词,“受之于师谓之传。

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温:温习

(2)故:形容词用做名词,旧的知识。(3)而:连词,表顺承,就

(4)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领悟到新的内容(5)以为:以(之)为,凭借这一点就——(6)矣:句末助词“了”

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2)而:连词,表示转折(3)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4)思:思考,思索;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五、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知:知通假字“智”。女通假字“汝”,人称代词,你。

(2)由:仲由字子路,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3)之:代词,代指孔子所教的东西

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贤:德才兼备的人(2)思:希望,想着

(3)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

本段的理解: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为泛指(1)必有我师焉:其中肯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2)行:一起

(3)必:副词,一定

(4)选择;其:代词,代指他们

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倒装句,仁以为己任,正确顺序是“以仁为己任

(1)士:有抱负的人

(2)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3)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4)为:看做

(5)任:责任;已:停止;而:表并列

九、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为什么呢?

(1)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2)岁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3)然:这样。

不以为然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忍不拔的社会现象。

十、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一言:一个字(2)行:奉行

(3)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4)施:施加;其:大概

11.论语学而篇的读书心得 篇十一

记得梁启超老先生在讲到读国史典籍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做学案,学案的浅层次就是读书笔记,所以便欣然从之,既算是对学问的一种自我领悟,也是对坚持的一种自我历练。我人生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笔记正式开始(颇有些感叹为时已晚,自愧啊)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学以来,我们就一直朗诵着,但是我们很多同学往往只记住了前两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给落下了,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可以说,此段既有学习方法的阐述,又有学习态度的思考,更有学术境界的提炼,切不可肤浅析之。

从学习方法言,学习必须时习,即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不倦,特别是此中之习,不能简单理解为温习,其还有演习之意,因为孔子特别要求所学必须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即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从学习态度言,一为说乐,即必须对学习感兴趣,学为乐,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把学习读书当做是一件快乐之事,有兴趣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有朋自远方来,钱穆老先生就说: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初境,斯可有远方朋友来之乐。二为不愠,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扬名天下,让人知,不是为了追求功利,成为谋生手段,而是为了成为君子,何为君子,乃成德之名。

从学习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其《四书集注》中有云: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而首篇之第一段,也是全书的第一段就将学习之要,由此可见学习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孔子一生重教,孔子之教又重在学,孔子教人以学,又重在学为人之道。列此为篇首,实有深义。

从学习境界言,在此余颇同钱穆老先生言,其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不知而不愠,达于最高境界。解之,朋之义,不仅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学者或弟子不知之义,乃指学日进,道行越深,至于别人已不能领会,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此段实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

上一篇:海底捞市场营销策划书下一篇:高中学历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