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问卷调查报告

2024-11-06

大学生诚信问卷调查报告(精选8篇)

1.大学生诚信问卷调查报告 篇一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正确的诚信意识有助于促进正确的诚信行为。因此,本次调查以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为主要调查主题。有效卷率为100%。

总体评价是:大学生对于诚信意识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但是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

从调查问卷来看,性别的区别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影响不大。本次问卷中,专科学历的大学生占20%,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占80%,但是从结果来看,学历的区别也不影响对诚信意识的认知程度。城乡差距拉大,但是大学生受过了高等教育,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的学生都对诚信意识有着较高的认知。

首先,问卷调查关于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情况。在对待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经费的主要来源问题的回答中,约有70%的学生回答是父母供给,约有0.5%的学生选择民间借款,约有1%的学生会选择助学贷款。30%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负担自己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有很大的困难,5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困难,19%的学生认为没有困难,这说明大多数的家庭要负担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问及“如果大学生觉得家庭难以负担自己在校的学费或者生活费时,首先想到的是那种筹资方式?”有23%的学生回答是向亲朋好友要钱或者借钱,0.6%的学生回答是由家庭向银行贷款,也有0.4%的学生会选择从民间高息借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占40%,约有20%的学生也愿意勤工俭学来筹资。很多学生并不把申请助学贷款,回答是名额有限的学生占40%,其余的回答有贷款手续繁琐,贷款额度太小,贷款条件苛刻,贷款利率太高和贷款程序透明度低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22%、1%、20%、8%和9%。虽然申请助学贷款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仍然有80%多的学生持十分赞同和比较赞同的态度。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在调查的所有问卷中有80%的学生没有申请助学贷款,在20%的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中,90%多的学生把贷款用来缴纳学费,当然极少的也有用于基本的生活开支,报考费用和购置消费品等。很多学生想通过贷款来继续学业,因此,对助学贷款的性质和偿还责任大多都有一定的了解,不了解的学生只占10%。应该说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90%的学生表示愿意及时偿还所欠贷款,但是仍然有些学生会说不愿意或者是情况而定。同样,30%的学生在偿还所欠贷款出现困难的时候会借债偿还,也有30%的学生会延期偿还,当然,也有个别的学生认为能不还就不还,这说明极个别的学生还需要加强诚信意识的培养。虽然很多学生表示愿意及时偿还贷款,但是以后是否有能力及时偿还是要按情况而定,70%的学生认为如果没有及时还款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无固定经济来源和工作后收入太低无力还款,其余30%的学生选择不知道如何办理还款手续和毕业后去向不明,没有主动跟银行联系,或许,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贷款机制还需要更加完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不及时偿还贷款的不良记录将来会被所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有关相关部门共享,是否会对您的还贷意愿产生影响?”只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没有影响或者说不清楚,其他90%多的学生选择有重要影响,一定会履约还款。毕竟没有及时偿还贷款反映了一个人的诚信情况,没有人或者单位机构愿意与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合作。

其次,问卷调查关于大学生信用意识状况。90%的学生同意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世中非常重要。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整体诚信意识较高。同时,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容易被身边的人接受,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依赖的人,对待自己的承诺会尽力兑现。大学生们从小被教育不能说谎,在成长的道路上,很多人都学会灵活看待关于谎言的认识,40%的学生认为人绝对不能撒谎,也有50%的学生认为可以撒谎,但是一定要是善意的,当然也不排除有10%的学生认为说谎没有什么大不了。对于诚信意识的状况也反映在借阅图书馆的书籍、校园枪手、考试作弊和履历造假等的问题上。60%的学生表示职位自己方便而不考虑别人,不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同时,80%的学生认为校园枪手的出现涉及到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应该大力禁止。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的学生对以上两个现象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大学生作弊应该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有60%的学生回答自己有过作弊的想法但是未付诸行动,只有2%的学生回答自己没有过作弊的想法及行为。同样,有60%的学生认为作弊不可取,但是可以理解,只有10%的学生认为作弊是不可容忍不道德的行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为了顺利就业,有些毕业生会在自己的履历上作假,对待这个问题认识,有约一半的学生认为这种行为是无奈之举,但是也是不诚实的行为。因为有60%的学生认为出现造假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求知受挫带来的负面效应。毕业生大多都想要一个薪水较高的工作,在毕业就业过程中,在于一个单位签约后,面对另一个更优越的单位的招聘时,又70%的学生认为要遵守合同,选择先签约的单位。有20%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从这几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学生有较高的诚信识,但是在现实面前又出现了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向背离的现象。

在对“大学期间出现过那些信用不良行为”的回答中,65%的学生回答是没有任何不良行为。有20%的学生回答是拖欠学费,10%的学生回答是拖欠住宿费,5%的学生会大是电话欠费。当然,对于不良行为的出现,有50%的学生认为是经济困难,无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也有30%的学生选择是资金一时周转不开,20%学生的选择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环境,认为不会影响到下一次贷款.和忘记还款时间等答案。现在严重的诚信缺失的行为已经会有法律的惩罚,40%的学生认为今后无法向银行贷款或透支是最有效的处罚方式,也有40%的学生认为追究法律责任是最有效的处罚方式,另外,还有20%的学生选择没收抵押物,罚款和公布黑名单的方式。

本次调查中反映出大学生应该从传统诚信意识观念中吸收营养,同时,还要结合现实需要创作性的转化,把诚信作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观念。尤其是在申请特困生补助,贷款和缴纳学费以及自荐择业等关键时候,要讲求诚信,实事求是,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责。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诚信美德的并能为建设诚信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大学生。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2

一、问题的提出

“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讲诚实,守信用”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人与团体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诚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但在国家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的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传承几千年的诚信美德在强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受到严重冲击,出现“诚信危机”,导致人们的不诚信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频频涌现。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不例外。为了了解现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特做本次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调查问卷采用集体测试,由调查者指导被调查者填写后回收。调查者随机访谈100位同学。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对诚信重要性的认同程度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对诚信是持认同的态度。如在回答问题2时,男、女学生分别有89%和88.8%的人认为诚信是很重要的,认为一般重要分别占9.5%和7%,认为无足轻重的分别只占1.5%和4.2%。大学生毕竟是受过多年教育的学生,他们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作为一种美德是值得提倡的,欺骗、不守信的行为是可耻的。说明了诚信在社会的活动中地位的重要性。

(二)对自己和他人诚信行为的认同程度

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自身和群体诚信行为的认同度也不高。如“是,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的人只有53.8%,而“基本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有38.5%,“不是”的有7.6%。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诚信行为评价确实不高。通过访谈,我们知道:很多大学生承认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是不相符合的。大部分的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具体的行为中却只有一半左右的人能把它作为一种“做人的准则”,不少的学生认为自己是有诚信的而对别人的诚信度却持怀疑态度。为什么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和具体行为上,在对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会出现矛盾呢?一方面可能与他们所处环境缺乏诚信行为,对诚信行为认识比较模糊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一部分人在做调查时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知行的不一致。

(三)关于考试作弊

通过访谈我们知道:学生不止在作弊时心理矛盾,对作弊得来的成绩,也会在内心自责。他们会难受,毕竟这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如果看见周围的人作弊而自己没有,也会后悔,觉得吃了亏。同时及格对他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受到目前利益驱动,为了有个好成绩或及格,为了不吃亏不后悔,他们选择考试时作弊。这种作弊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知行不一,受目前利益和周围环境影响之大。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在调查中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周围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四)关于学术作假

学术腐败问题已成为阻止高校学术发展的障碍。调查表明:对论文剽窃这个问题,大一学生有69.4%的人认为是“有损学校名誉的恶劣行为”,从大二开始就只有48.2%的学生这样认为,大三大四只有43%左右的学生这样认为。对这种行为“给予同情,觉得在哪儿都会发生”的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别为30.6%、51.8%、56.2%、56.4%。以上调查数据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对论文剽窃的认同感越来越高。

通过访谈了解到相当部分大学生并未确立严肃的学术观,他们还是认同“剪刀加浆糊”的做学问方式。如有67%的学生承认:写论文时会上网下载资料,然后“用别人的文章拼凑成论文”。实际上不少的高校教师也有这种感受:学生的论文就是拼凑出来的,多改几篇论文就能看见“许多熟悉的语段”。甚至有的文章是一字不差,一模一样的。这反映学术作假之风在高校很严重。

(五)关于助学贷款

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偿还要求是苛刻的、难以理解的。这说明很多同学并不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更多地看作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履行。大多数学生对待助学贷款的履行态度不是很严肃。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你”一题中,85%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11%有钱就还,没钱就不还,4%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或者能拖就拖。由于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系统,所以未来的还款主要还是建立在大学生诚信道德基础上。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到时候再说”“能拖就拖”的思想越来越严重,这预示越到高年级,学生的诚信度越低,毕业后拖欠贷款的还真有其人。

虽然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义务,但道德义务的实现并不单纯依赖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约束机制来调整和控制这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在一个法制昌明的社会,诚信体系之所以健全是由于制度对诚信的反面——不诚信的约束力太强大了。一个人完全置道德义务于不顾,他无法承受违反这种道德义务所要面临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对契约的遵守本身就能够保障道德的实现。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说到底,诚信是一种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实际的操作情况。在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诚信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困境”,因为在品质的对立面,往往存在一些更现实、更直接的利益,怎样做出选择,并不容易。

四、思考与建议

针对本次调查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觉得要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防止知行脱节,注重从心理上、行为上引导;

(二)防止环境的不良影响,注重以舆论和实际活动营造讲诚信的环境氛围;

(三)防止只顾眼前利益,以针对性措施形成制度约束;

(四)诚信教育尽量从早抓起。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3

摘要: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赤峰市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对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分析,对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问题,原因,诚信对策,加强诚信教育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时下,我们身边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它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40份,有效问卷626份,调查对象为赤峰学院07级和08级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对社会诚信状况的看法、学业诚信、日常生活方面的诚信等。

一、调查的相关内容

(一)关于对社会诚信的看法方面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在调查中,63.3%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33.3%的同学认为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但是,也有33.3%的学生认为成信已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70%的学生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原则,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基本原则。从自己的角度讲,53.3%的学生认为在人的成长经历中最重要的是诚信。但也有不到50%的学生选其他选项,结果颇令人失望。

在几个关于交往中的诚信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从自身出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96.6%的学生回答最信任的人是自己的父母,有46.6%的学生回答最信任老师,也有63.3%的学生回答最信任自己的好朋友。有86.7%的学生说信任讲诚信的人,46.6%的同学认为自己身边讲诚信的人较多,但是,50%的同学的答案是“一般”。

理想层面与现实操作,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的遵守,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诚信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操守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诚信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并没有充分体现,即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诚信作为对他人的品质要求体现得较强烈,而作为自己的道德实践则较差,即对别人要求什么与自己做到了什么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较多学生来讲,诚信不是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品质修养,而是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在实际生活中是否遵守诚信,不少学生的做法是“视情况而定”。

(二)关于学术方面的诚信问题

在“如何看待目前学术界的学术腐败等问题”一题中,46.6%的学生认为学术腐败与诚信原则相抵制,应该坚决抵制,有助于纠正学术风气,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学术风气有很高的期望;在“如果无人监考,是否考虑作弊”一题中,有76.7%学生回答“不管别人抄不抄,一定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在“您是否有过抄袭论文的经历”一题中,13.3%的学生回答会自己写,从来没抄过论文,43.3%的学生回答会在论文中整段抄袭,但绝不整篇抄袭,尚有10%的学生回答为了应付作业,经常抄袭论文。对于做作业的态度上,66.7%的学生回答偶尔抄袭,只有20%的学生回答从来没抄过其他人的作业,当自己作业没做完时,有66.7%的学生选择如是跟老师说没有做完,并且承诺过几天补上。从调查中发现,36.6%的学生有过作弊念头,但是由于学校处罚严重,从来没实施过。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笔者在与同学座谈时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周围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三)关于信贷诚信的问题

调查发现,66.7%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无论如何也要还上。这说明很多同学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没有简单的看作是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履行。在“如果你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是否会按时还贷款”一题中,66.%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13.3%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看工作后收入情况而定。对于校园中普遍存在的透支手机卡现象,70%的学生回答决不会做这种没有诚信的事情,也有16.7的学生选择看当时经济情况,如果经济紧

张就考虑透支或更换电话卡。在回答捡到钱是否归还等一系列问题中,买东西多找钱立即归还的有83.3%,在校园里捡到钱包,原物归还的有83.3%,另外,有63.3%的学生得到100元假币后会交给银行,我们都感觉如果这时发自内心的话,整个社会会更加美好。

虽然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义务,但道德义务的实现并不单纯依赖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约束机制来调整和控制这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在一个法制昌明的社会,诚信体系之所以健全是由于制度对诚信的反面——不诚信的约束力太强大了。一个人完全置道德义务于不顾,他无法承受违反这种道德义务所要面临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对契约的遵守本身就能够保障道德的实现。

(四)关于生活中的诚信问题

中国的传统美德中有拾金不昧,也有“一言九鼎”。大部分同学在回答“看到别人遗留在水池上的物品时会怎么做”时,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80%的学生回答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拿。46.6%的学生在和朋友越好会面的问题中回答风雨无阻,按时到达,33.3%认为朋友说不定也会迟到,等雨后再走,20%的同学认为朋友能理解自己的迟到。有46.6%的学生在答应帮同学完成一件事后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做,43.3%的学生会尽力而为,完不成也没办法。对于网络诚信,63.3%的学生回答自己有时说实话,有时也会骗人,只有16。6%的人回答自己会真诚的对待网友。

诚信是一个人在与外界更好交往的基石,试想,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站住脚呢?还有不少的学生对这方面存在着侥幸心理,这样给自己在社会上的生活带来不便。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跟一个骗子交往。在大学校园这个还算良好的环境内,我们应该日益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严于自律。

(五),对诚信教育的态度

7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多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当然,也有10%的学生持反对意见。70%的学生希望通过电影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56.6%的学生想通过实践活动,36.6%的认为开设道德修养课更好一些,但是我个人认为上课的效率实在是太低。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23.3%的认为很有必要,60%的认为有必要建立诚信法规,33.3%的认为很有必要,这也说明了大家对诚信的渴望。

通过调查,大家对诚信教育还是很积极的,通过教育,加上大家的自律精神,都养成诚信的好品质就再好不过了。

二、诚信危机形成的原因

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弱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下降,这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诚信意识弱化。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影响。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大学生在行为认知、道德评价中产生错位,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的一种途径。这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是不可忽视的。

教育本身原因促使学生诚信意识弱化。教育乃“百年大计”,但如今社会上出现的“重物质、轻信誉”的现象已逐渐蔓延到教育领域。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诚信表现。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学生自身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本群体诚信道德的认同度也较低。大学生在对于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出现了矛盾的心理。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有内在修养,又要求外在约束和规范;既是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高校应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

教书育人,注重诚信。诚信是道德修养、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书育人一定要抓住诚信教育这个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诚信教育。首先,教师要作表率和楷模,作到“言必信,行必果”,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其次,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再次,发挥校园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开发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使网络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

自我管理,引导诚信。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自立意识、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和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引导学生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让学生创作诚信格言而自勉自律。

实践教育,突出诚信。现阶段学校的诚信教育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实践环节。学校可与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诚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感受诚信行为的机会;在专业见习与实习阶段重视对学生诚信实践的指导;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劳动、调查、参观、宣传中传播诚信文化,宣讲诚信思想,学习诚信事例,实践诚信原则,塑造诚信品质。需特别强调的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只有在法律制度、现代信用制度不断完善的保障下,在家庭诚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配合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顺利实现对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干预。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4

前言: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时下,我们身边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它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正文:

一: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表现

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见《论语·颜渊》)。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曾痛心疾首地说:“从19XX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xx年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xx年也就成为助学贷款还款的首个高峰年。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分调查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我想,除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无能力偿还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诚信的“危机”。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抛于九霄云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底气不足,总之是“跛脚”的。此外,大学生就业的诚信问题尤为严重:

1、推荐时虚报材料。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夺目、完美无缺以至言过其实。如伪造课程成绩、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虚构在学校期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摇身一变,变成“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面试中自我拔高

部分毕业生在面试中面对招聘主管人员的提问时,对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结果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十分普通平淡。再如一些毕业生再接到面试通知时害怕自己不能通过而叫其他人代替面试。

3、部分大学生随意毁约

现在学校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三四月份就要找好签约单位,以便把毕业生的各种关系转到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毕业生会先找一个可以签约的单位签约以求得缓冲,一旦有更好的单位接收,他们就马上跳槽。毕业生这种边签约边毁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

三:关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重任。而面对另人担忧的大学生诚信问题,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迫不及待。

1、通过法制强制规定。

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信用社会。政府要着手制定、完善和贯彻执行能充分体现诚实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以法律形式约束社会的各种行为。在现行的法律中,都应有明确的、要求主体诚实信用的具体条款。对违法者的处置,也要有明确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已将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纳入了个人信用体系中。某位大学生一旦有违约行为,即会被记录在案,在今后的房贷、车贷、留学、创业,甚至就业中都会受到限制。

2、学校诚信教育

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高目标,但要从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结语:调查中反映出种种诚信缺失问题,让我们担心,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各个领域的骨干,如果大学生诚信缺失了,我们还怎么谈社会的道德建设呢?国家还能有什么发展呢?

诚信对创业如此重要,我会让它伴我永远!!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5

一、摘要

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诚信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也是值得思考的。在本次调查中,大二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比较多,而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同学们对校园的缺失诚信问题都感到了危机,因此就此问题我做了一次在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问卷调查。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等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健康思想,使大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诚信问题是否影响就业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二、调查概况

1、研究背景及目的社会诚信在当代看来是最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光名磊落。可是随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改变,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事情。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将诚信进行下去。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在当今这个物质为主导的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为重要。特别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讲信誉,诚实不欺。同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还可以促进学校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诚信观念,实现依法办学和以德治校。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目的: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为教育机构提供真实信息来掌握我们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发出了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占100%,收回的问卷全部是有效答卷,而且卷面干净整洁。

四、大学生诚信调查结果及分析

1、在此次调查中有80%的同学认为校园不诚信问题非常严重,在问卷中所提到的不诚信现象中,调查结果不禁让我们瞠目结舌,100%的人是做过或见到周围人做的,可见校园诚信缺失问题的严重性,这让我们不得不对诚信问题引起高度的关注。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面对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问题,建立诚信档案是否势在必行?73%的同学认为应该建立,15%认为没必要。很多人认为对于诚信好的同学建立会有帮助,而对诚信不好的同学一定会起到反面作用,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诚信者的优势啊。信用档案肯定会对学生有约束作用,保进学生从学校期间就培养诚信意识。同时,由于助学贷款属于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有了诚信档案后,不还货款的学生可能减少,也有助于高校开展贫困学生助学贷款

诚信是否影响就业?75%认为一定会,25%认为不一定,没有人认为不会。而诚信是否能成为就业的主要条件,53%的同学认为一定会,28%认为可能会,只有少数人认为不会。然诚信,就是竞争力,就是品牌,就是效益,就是财富,就是成功。

您对考试时的作弊行为有何看法?有40%的人认为作弊总比补考好吧,20%的认为为了高分可以理解甚至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只有15%的人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从这道题中就可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问题虽然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仍然因为各种原因作弊过或对作弊表示无奈与认同。所以,虽然大学生的心理已经趋向成熟了,但是对事物认识的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视。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我们还设置了一道主观题你对本次诚信现状问卷调查有何看法?大家的回答有以下几种:还可以;意义不大;了解现状,利于自我认识;答案设置不是很好

2、通过这次调查反映了很多问题。但留给我们确是更多的思考,为什么诚信问题变得如此严重,究竟根源是什么?

3、大学生诚信思想道德现状的主客观原因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从客观上讲造成的原因有:

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有欠缺,对大学生从小的道德教育产生影响;历史积淀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历史根源。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封建社会长期的封建制度专制下。剥削阶级贪图享受的思想和消极腐败的现象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加之历史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吃亏等俗语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扭曲。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无真实则无诚信。因此,历史积淀中的负面影响确实还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而且这种影响还具有世袭的趋势。

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过分注重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教育机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首先,学校在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工程中的主题地位。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行政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动,而不善于形成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具高临下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角度进行分析,以心理咨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其次,在评价机制上,存在着重知轻德的现象,把道德简单地用各种数据来量化衡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造成老实人吃亏的后果。这种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一些误导,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能够获得好的成绩,至于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从学生考试作弊到偷盗自行车屡屡得手,从学生综合测评作假到后勤采购黑心棉事件的屡屡得逞,所有这些虚假行为,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加剧了诚信缺失的泛滥.再次,高校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给大学生不守信以可乘之机。高校中的许多管理领域和部门存在着许多弊端和漏洞,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决策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学生对学校、学院乃至本年级的重大决策、诸如重要学生干部的任用事项、综合测评的依据、学生入党、保送研究生的程序等等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少数人决定重大决策的事情在学生中经常发生,特别是在一些与学生关系特别密切的职能部门,存在着严重的饿工作无序、制度缺乏、管理松散监督不力等弊端。二是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以后,缺乏有效的实施与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诚信缺失学生的侥幸心理。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6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主要为网络调查,少数为校内调查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方法:采取网络问卷调查,qq,随机调查

调查人:刘华德曹泽明 卢冠志

调查分工:梁迪 江庆曦高松楠

二:调查的正文

(一)前言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源远流长,亘古不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品质,事关重大。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对在全社会倡导“明礼诚信”的文明新风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诚信的认识、考试作弊、出勤问题等的调查,具体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探讨了提高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我们“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课题组开展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为我院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诚信的认识、考试作弊、出勤问题等。

(二)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

第一: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第一,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当前社会上对于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诚信道德的认同度也不高。他们普遍认为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其中,认为“大学生总体诚信很好,不值得担忧”的只占5%;认为“一般,不诚信只是个别行为”的占74%;认为“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信问题”的占21%,没有人认为”很差,前景值得担忧”。

第二:大学生对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们对群体道德水平的认同度不高,但对个体的道德水平却予以充分肯定。调查中,认为自己是或基本是讲诚信的人分别占”58%和41%,只有1%的人明确承认自己不讲诚信,这与他们对群体诚信认同度形成鲜明的反差。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存在矛盾心理。大学生对个人的诚信要求高,但同时在现实中,不诚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有些大学生的思想与其自身行为不一致,导致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另一方面,可能一部分人在作调查时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本次调查是不记名的,但可反映出他们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诚信的。

2.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的诚信现状

第一,关于考试作弊问题。调查显示,竟然有高达40%的学生表

示可以理解作弊行为,并且7%的学生明确承认自己经常作弊,偶尔作弊的也高达57%。这为大学生应该讲诚信的理想蓝图添上了多么不和谐的一笔。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甚至去做作弊这样的不诚信行为理由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大学的学习比较自由,但是许多大学生也因此没有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平时不注重学习的积累,期末期间临时抱佛脚,最后为了保证自己能通过考试,采取了作弊手段。2)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及各种荣誉,在自己劣势学科中暴露了自己的不诚实行为。3)部分学生为了拿一个较好的成绩去应付家长和老师,作弊就成了他们最便捷的方式。作弊变成了一种潮流,这是发人深省的。这不仅仅是欺骗了周围的人,更大的受骗者是他们自己。考试只是检测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作弊就使得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危害显而易见。

第二,关于作业问题.根据调查结果,12%的学生表示”个人完成”,”大部分自己写,少量引用资料”的占59%,”大量引用资料”和”用别人的文章拼凑”的分别占了23%和6%.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图方便,大部分学生借用了他人的劳动成果,东拼西凑,草草地去应付老师。第三,关于出勤问题。对于”有一门课的上课时间与个人安排发生冲突,课堂考勤又很严格,你会:”这一问题,38%的同学选择上课,等点名后再溜走,35%的同学选择请同学帮忙点名,23%的愿意安心上课,也有4%的不去上课。除了安心上课的同学外,其他同学的行为都是在欺骗老师。如果事情真的比较紧急,应事先向老师请假,中途溜走和欺骗老师是极其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大学生对于这一情况应该高度重视。

3.大学生诚信与利益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诚信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学生又该何去何从在调查问卷的反馈中,71%的答卷者选择在自己利益遭受损失时坚持维护诚信,剩余的21%的学生则表示无可奈何。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会把诚信防在利益之上。而表示无可奈何的学生是采取中立态度的表现,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部分学生挣扎在诚信和利益的边缘,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做一个诚信的人,但利益受到损害或出现新的利益诱惑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追求个人的利益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放弃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没有诚信的社会不可能为我们提供长远的利益。个人应该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处理好诚信和利益的问题是协调好个人和社会的重要问题。

4.诚信缺失的原因

本次的调查也暴露出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就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四点。1)社会因素。当今社会,不诚信的现象比比皆是,给年轻的大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影响,造成了对诚信的漠视。2)家庭因素。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时甚至把错误思想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也有的家长自己不诚信,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则弄虚作假。教育子女

说真话,自己却假话连篇,使子女对诚信认识模糊。这些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都是不利的。3)学校因素。某些学校为了取得学术上的优势,偏重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诚信等道德教育,使学生缺乏接受诚信熏陶的环境。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形成正确诚信观。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4)社会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等等,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诚信缺失。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7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xx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20xx年通过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120份问卷进行调查,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13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xx财经大学在校生的诚信状况。

一、xx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

现状一:日常大部分时间能做到诚信,认为人际交往中诚信仍是评价他人的重要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受访同学中仅有13.6%能够完全做到诚信,74.2%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到诚信,一般情况下能做到诚信的约占11.1%,而较少和几乎不能做到诚信的只占1.08%。而在人际交往中,50.9%的同学表示很看重他人的诚信,比较看重他人诚信的占了44.7%,而不太看重或不看重他人诚信的同学仅占了0.7%。

诚信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否诚信影响着人际关系,影响着社会总体的诚信水平。由调查结果可见,目前我校学生的诚信水平总体上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基本上做到诚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校园风气等因素影响,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诚信,所以在校大学时的诚信水平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一个人是否诚信决定了他和别人交往时是否能够真心付出,是否可靠。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很看重或比较看重他人的诚信,说明在如今的社会中,诚信仍然被看作为评价和选择一个人的标准。

现状二:在校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同学中,受访同学中16.8%的同学认为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很不合适,36.3%表示不太合适,26.1%中立,超过两成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而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12.0%受访同学认为很不合适,14.4%认为可以理解,27.8%认为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一样的,有近一半同学认为不太合适。面对考试作弊,在受访同学中有44.9%对考试作弊表示很不合适、坚决反对,29.1%的同学认为不合适,16.2%中立,但有9.8%认为可以理解。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在学业上诚信状况很是令人担忧,这也很可能与大学较自由宽松的环境有关,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后就逐渐变得慵懒,迟到旷课早已是普遍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没有相应的处罚,学生也大部分认为这个不涉及诚信的问题。由于大学里缺乏管束,很多学生在平时都没好好学习,浑浑噩噩,到期末考时,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通过抄袭的方式,不过毕竟还是少数。

现状三:不同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的学生诚信状况有差别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学业诚信得分均值为3.89,女生为4.04,男生的诚信水平显低于女生。一、二年级学生的诚信水平明显高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党员和团员得分均值为3.94和4.10,相对高于群众和其他民主党派的3.44和3.50。

大一大二的同学刚进大学时,还带着高中时的单纯和幼稚,到大三大四就相对变得老油条了,这样的风气也渐渐影响整个校园的风气。而党员和团员,在入党入团时就已经经过一定的筛选,思想觉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故而诚信度也相对较高。

现状四:在校大学生认为诚信在社会中很重要,但认为当今社会的总体诚信水平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当询问到诚信在当今社会中所占的地位时,近九成的同学认为诚信在社会中是重要的。而约58.3%的受访学生认为我国社会诚信总体水平在一般的。

虽然诚信缺失状况存在,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诚信是很中重要的,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大学生的眼中,我国当前的社会总体的诚信状况还不令人满意,可以说是令人担忧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看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建议

建议一: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大学生从自身作起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由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比如开展诚信论坛,国学课堂等等活动,让大学生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

而作为大学生自己,也要保持自己的诚信,不要被校园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坚持自我,不要被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所影响。

建议二:改革大学教育体制

大学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和调整,大学教育本来是自由自觉式的教育形式,但是有时由于过于过分宽松的环境,许多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大学里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没有认识到大学一样需要好好学习,到考试时不得不使出各种办法以求得考试的通过。所以校方可以在体制上加以改革,把这种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而不以期末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指标,多加赋予学生以创造性的作业和课题,让同学们乐于去学习。

建议三:营造诚信的校园风气、校园环境

作为校方,需要以身作则,给所有学生做好诚信表率。同样的,老师更要注重他们的言行,首先做到诚信,才能正面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对于学生出现不诚信的状况,给予教育、警告,以教为主。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学生的诚信水平。通过对xx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调查,初步了解了大学生诚信的基本状况,不是特别令人满意,虽然大部分学生有诚信的意识,但是却还是不能从行为上严格的要求自己。放眼世界,西方发达社会,在诚信上他们做得是比我们好的,或许使他们的法制建设比我们健全的缘故,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近些年来,论文抄袭、贪污舞弊等状况近些年频频爆出,世博会上观众为省时间不排队,“角色扮演”走绿色通道甚至强行通过等等现象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会不断提高,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的。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8

系别: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在校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05份,覆盖我校3个系2个年级,共回收问卷105份,有效问卷100%。其中大一大一75份,大二30份。问卷共包含12道题,覆盖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在诚信方面的看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覆盖性。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等,并提出今后指导诚信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问卷发放较少,在反映问题中难免有失偏颇。下面我们就按照问卷的题目设置对调查的主要情况作简要分析:

首先是对自己在诚信方面的看法,大一同学中有51%大二同学中有57%的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诚信的人,平时能严格要求自己。而认为自己基本是、不诚信只是偶尔状况的同学大一中有30%大二中有45%,当然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大一中中有13%而大二中只有4%。从这项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平时还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当然,从结果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很多同学还是出现过不诚信的情况的。

第二题调查的是对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的认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同学们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

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然而调查发现认为现在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较好、不值得担忧的大一和大二分别只有11%和3%,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诚信状况一般,大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还很常见。

第三题调查的是同学们对诚信缺失原因的认识,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61%和63%的同学认为是受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的影响,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来自与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令人惊奇的是这一看法的同学大一中只有12%而大二中却高达27%。把原因归于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的大一中有21%,而大二中只有10%。

第四题则是调查同学们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措施的看法。题目共设有“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和“加强舆论监督”四个固定选项,都得倒了多数同学的支持这也说明了大家对诚信的渴望。对于种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我们进行了分析,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从学校、社会因素看,相关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不诚信成本偏低。2.从家庭因素看,家长没有以身作则,忽视诚信教育,甚至部分家长还给孩子树立背信弃义的反面形象。3.从同学们自身看,道德修养不够高,自律能力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同学们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

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同学们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同学们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高校教师、学生是社会中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率先推行信用体系相对于在社会其他群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在全社会逐步开展并推广这一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这样通过慢慢积累扩展,使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使诚实守信的氛围越来越浓,最终形成一种诚信光荣,背信可耻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五题调查了同学们成长过程中家长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经常进行诚信教育的,大一和大二分别有60%和70%,可见大部分家庭对诚信教育还是比较重视,当然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了“小时候有,大了就没有”和“没有,被家长忽略”,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中诚信教育还有待加强。

六至十二题则针对一些具体情况调查了同学们的一些看法。首先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诚信所占的分量,认为是互相交往的前提的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55%和43%,认为比较重视,但不是决定条件的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41%和33%,但不同的是大二中却有24%的人认为无所谓只要大家开心就行,这一点与大一同学形成较大反差,也值得深思。

对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特困生补助时对家境情况大部分学生选择会如实填写,对于银行对助学贷款的担保及偿还要求上大部分同学认为银行有其难处,对银行的这种做法表示理解。这说明很多同学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没有简单的看作是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同学们去履行。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在“如何看待作弊行为中”一题中,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51%和40%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自己也绝不会作弊,同时也大一和大二也分别有32%和37%的同学表示既不赞成也不会制止,体现了部分学生折中的心理。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造成作弊现象普及的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从这一项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作弊行为的看法还有待加强。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这一点还需要同学们逐渐端正看法。

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求职简历中有一定的修饰可以理解。对于将来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体现了对自己的放松。由此可见在诚信与不诚信之间,一个重要的参照物是自己对未来选择的正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9

1、对大学生诚信度的基本态度问题

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看:

(1)81.2%的大学生仍然认为诚信事十分重要的;

(2)95%的大学生基本都能做到诚信;

(3)6109%的同学认为在家学校目前诚信状态一边,还有14.9%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诚信度差;

(4)对于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坚持“很好,不需要过多的担忧”观点的仅占总数3.3%,认为“一般,只是个别行为”的人数占总数的54.7%,觉得“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实行为”的人占34.3%,觉得“很差,值得担忧”的人占7.7%

从社会调查来看:

(1)有超过一般的人认为大学生对待诚信的态度一般或不重视;

(2)有23.7%的人曾被北大学生欺骗过;

(3)对于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16.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度很好、不值得担忧,73.9%的人认为大学生的诚信度一般,不诚信只是个别现象,10.2%的人认为大学生诚信度较差,很多人存在不诚信的行为。

2、关于考试作弊

(1)大学生中32%的人从来没有作弊,而占65.2%的同学偶尔作弊,只有2.8%的人经常作弊。

(2)对于作弊的现象,27.1%的同学反对,认为那是欺骗行为;51.9%的同学认为是以为学校的某些理论课程太枯燥,而又必修造成的,15.5%的同学持中立态度;而5.5%的同学存有侥幸心理,赞成这种行为。

3、作业、论文抄袭

(1)大学生中只有9.4%的同学是个人完成,49.2%的同学是大部分自己写,少量引用资料,36.5%的学生是大量引用资料,而占5%的学生完全是用别人的文章来拼凑。

(2)从社会调查方面来看,对于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发现便取消学位资格的71.2%的人认为“理应如此”,28.8%的人认为处罚过于严厉。

4、对于求职简历美化的现象

(1)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看,大学生中15.5%的人认为这是不诚实的体现,不值得提倡,77.3%的人认为适当的修饰可以理解,7.2%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没什么大不了,可以接受。

(2)从社会方面来看,40.7%的人认为这是种欺骗行为,很不应当;45.8%的人认为可以理解,6.8%的人恩物这是旁边现象无所谓。

5、有钱申贷

你听说过身边的同学有钱而去申请助学贷款吗?6.1%的同学没有这种情况,45.3%的同学很少这么做,而占48.6%的学生经常这么做。

6、请假造假

你身边的同学师傅经常拿别的理由搪塞请假的理由?3.9%的人没有,48.6%的人很少,47.5%的人经常这么做

7、关于编造假的家庭情况申请学杂费的问题

47.5%的大学生会如是说明自己的家庭情况,45.3%的同学基本会照实说,但会稍加渲染;7.2%的同学则是大肆渲染,完全不符合他的实际家庭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明确地知道:大部分人在过去的学校生活中有过不诚实的行为,但也都是偶尔行为,并非习惯或者经常性行为。大多数同学基本上是讲诚信的,当代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良好,然而个别不诚信行为确实存在,并且在某些不是特别重要或者涉及切身利益是很多同学还是不免有不诚信的地方,他是我们还可以看出,社会对于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并不宽容,这意味着大学生自身诚信度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提高诚信度水平的建议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

长辈应该多对学生做诚信等基本带的观念的教育,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诚信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正确的引导,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第二、学校要做好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首先,努力创新诚信教育的方法。

搞笑诚信教育一定要跟紧时代步伐,在发挥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优势,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力求提高哦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其次,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时候,要切实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讲解决思想问题,开展诚信教育,渗透到处理大学生生活实际问题中去。最后,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实践中机枪诚信教育。我们在从思想上、理论上加强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他是,应该切实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诚信素养,从而真正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

第三、创造良好的社火氛围。

采取宣传教育,健全法制,加大惩处力度,使失信者无利可图;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使失信者无处藏身‘加强舆论监督,让失信者身败名裂’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提高公信力等措施,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社会行为对大学影响巨大,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是培植大学生诚信素质的优良土壤,而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成果将整洁影响社会诚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第四、建立公开透明的个人诚信档案

用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保障个人诚信,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都如实记录,有效的促使大学生平常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大学生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杜绝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学会分辨真伪,不要被不良的社会风气所侵蚀,并且培养“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0

一、调查中反映的问题

80%的同学认为校园不诚信问题非常严重,在问卷中所提到的不诚信现象中,调查结果不禁让我们瞠目结舌,100%的人做过或见到周围人做的,可见校园诚信缺失问题的严重性,这让我们不得不对诚信问题引起高度的关注。

面对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问题,建立诚信档案是否势在必行?73%的同学认为应该建立,15%认为没必要。很多人认为对于诚信好的同学建立会有帮助,而对诚信不好的同学一定会起到反面作用,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诚信者的优势啊。

诚信是否影响就业?75%认为一定会,25%认为不一定,没有人认为不会。而诚信是否能成为就业的主要条件,53%的同学认为一定会,28%认为可能会,只有少数人认为不会。

通过这次调查反映了很多问题。但留给我们确是更多的思考,为什么诚信问题变得如此严重,究竟根源是什么?

二、原因分析

1、历史积淀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历史根源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封建社会长期的封建制度专制下。剥削阶级贪图享受的思想和消极腐败的现象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加之历史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吃亏”等俗语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扭曲。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无真实则无诚信。因此,“历史积淀中的负面影响确实还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而且这种影响还具有“世袭”的趋势。

2、现实中失信成本偏低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当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失信成本偏底则是最直接原因。“所谓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

经济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准则被运用与人际关系中,效率的优先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人们评价一切的准绳.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惟利是图,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公德心淡漠和行为方式失范,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被物质化、功利化。这种现象存在于社会的广泛领域。从经济领域中的假冒伪掠产品冲斥市场、坑蒙拐骗经营,到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从教育界的教师不安心教书、搞第二职业,领导只讲不做、失信于师生到学生考试时的作弊等等,这些失信行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很大的收益,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失信者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守信所付出的成本。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消极现象极大地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使得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有无所适从之势,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的滑坡。

3、教育机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首先,学校在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工程中的主题地位。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行政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动,而不善于形成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具高临下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角度进行分析,以心理咨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其次,在评价机制上,存在着重知轻德的现象,把道德简单地用各种数据来量化衡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造成“老实人吃亏”的后果。这种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一些误导,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能够获得好的成绩,至于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从学生考试作弊到偷盗自行车屡屡得手,从学生综合测评作假到后勤采购“黑心棉”事件的屡屡得逞,所有这些虚假行为,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1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当代大学生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既符合国家、社会需要又具有充分个人激励功能的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否具备诚信品质成了判定大学生是否能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现状如何呢?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在校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35份,覆盖我校大部分学院,共回收问卷135份,有效问卷100%。问卷共包含10道题,包涵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在诚信方面的看法。

首先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自己是否诚信做出的判断。得出的结果却让我们喜忧参半!:有67%的同学选择“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这一肯定答案,但也有相当多的同学选了后面的“基本是,视具体情况而定”或“ 不,诚信与我无关” 这样的选项。虽然总体上同学们对自己的诚信评估是正面,但也可以看出在诚信观念上有少部分同学发生思想的摇摆不定的状况。

第二题调查的是对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的认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同学们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然而调查发现认为现在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较好、不值得担忧的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2%,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诚信状况一般,可以看出大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还很常见。

在调查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的关注度的问题中,我们发现87%的同学对诚信问题很重视,而且在相关的第四题“和他人交往时,在您否看重对方的诚信”的调查时选择正面回答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这可以看出让大家潜意识中诚信还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不可否认在大学生中“无所谓,大家开心即可”这样的思想的存在!

“您认为诚信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吗?”调查的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结果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83%的同学认识到了教育不仅是教书这一项,“育人”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时,教育应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六题调查的大学教育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时提出自己得看法。我们设置了“健全个人诚信档案”“ 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开展宣传教育” “加强舆论监督”等选项。这些都别大部分同学所采纳。同学们还积极得体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这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可以看出大家对于建立一个诚信的大学环境是比较积极与有共识的。

第七题“您认为大学校园中的诚信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有86%的同学选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也有相当多的同学选择在“生活中待人真诚,恪守信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与校园中的诚信方面还是认识的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在“考试时遇到一些选择题,你不会做就要成绩不及格,而你周围的同学会做,你会”一题中,有将近半数的同学表示心里很想看同学,但最终还是没有偷看同学的答案,同时也有1/3的同学表示等到老师不注意或收卷时抄下他人的,及格重要,体现了部分学生折中的心理。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造成作弊现象普及的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从这一项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作弊行为的看法还有待加强。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这一点还需要同学们逐渐端正看法。

在调查社会风气是否会对自己有影响时78%的同学选择“有很大关系”只有不到5%的人认为无关,这说明学校的诚信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最后一题是一个大家都听说过的新闻事件: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干细胞造假事件,这是一个典型的学术诚信问题,也曾经得炒沸沸扬扬。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于此事的看法。有65%的同学选择“他得到合理处置,诚信是做人的基础,这样做有助于纠正学术风气”还有30%的同学认为“没必要,学术作假大家心知肚明”这也可以看出社会风气给大学生带来负面的观念。

在问卷的最后我们特别设置了一道“如果有兴趣的话您还可以写一点您对大学生诚信状况的一点感想”大家积极参与,并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想。这让我们很感动!

据上述信息不难看出诚信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应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基本评价。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体诚信道德水平还是比较好的,占据发展趋势的主流,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储备军”,其诚信道德水平应该也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表率。要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基本品质之一,大学生中诚信品质极差的人只占据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处在中等水平。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转化到同学们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同学们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同学们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

对策措施: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应该通过一定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改善当前不容乐观的现状。

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基本评价

首先应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基本评价。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体诚信道德水平还是比较好的,占据发展趋势的主流,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储备军”,其诚信道德水平应该也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表率。要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基本品质之一,大学生中诚信品质极差的人只占据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处在中等水平。

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

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大学生诚信实践,通过诚信道德实践促进大学生的知行统一。学校和社会可以建立大学生诚信实践机制,设置诚信践行的模拟情境,组织大学生到一些金融机构切身体验经济信用行为。每个大学生只有从自身做起,自觉地实践诚信行为,才能增进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信任。

设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在高校中,要引入社会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设立学生的诚信档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对于诚信品质差的学生,则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惩罚措施,如把不守信的学生记录在案,并相应进行道义和行政上的制裁。

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

学校的诚信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承担诚信道德建设的重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通过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在培育诚信道德文化中,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和个人诚信品质的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

综上所述,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当代大学生总体的诚信状况还是良好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加强对自己的约束,不以自己对现实的需要而轻易地改变自己的道德尺度。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还需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合作。只有当我们大学生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但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考试作弊、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到伪造就业简历等不诚信的行为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东北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情况,我们展开了“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120位同学对学业诚信、经济诚信、社会诚信的态度,收回问卷120份,问卷回收率高达100%,其中有效问卷113份,问卷有效率高达94.2%。

一、大学生诚信的基本现状

现状一:大学生诚信的基本状况

问卷的第一部分设置的是宏观上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认识,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对诚信基本问题的看法。

第二方面,测评家庭、社会、学校环境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程度。

第三方面,测量学生对与学业、经济、社会三方面诚信的基本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诚信的基本状况良好。

现状二:社会诚信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本科生的社会诚信平均水平低于学业诚信与经济诚信,因此,我们应加强社会诚信的培养,避免出现学生社会诚信的缺失。社会诚信是学生诚信最重要的体现,是以后踏入社会后最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而,社会诚信平均水平最低,存在问题最多。

现状三:学业诚信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本科生学业诚信水平较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业诚信缺失最严重的问题是论文方面的一稿多投现象,此后的三项均为日常学习中的上课出席、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纪律方面的诚信缺失。

现状四:经济诚信现状

我校在校生总体的经济诚信水平很高。大学生经济诚信缺失最严重的是拖欠学费问题

现状五:诚信总体状况

问卷从学业诚信、经济诚信、社会诚信三个维度考核了学生的诚信意识,从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学生总体的诚信状况较好,未出现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

二、结论与建议

(一)男女诚信水平存在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女生的学业诚信显著大于男生,男生的社会诚信显著大于女生,经济和总体诚信无显著性差异。根据进一步的定性调查,我们发现:

普遍来说女生更加重视考试或论文相关的学业内容,对于一些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举动比较地谨慎,或者说大多数女生不敢于挑战这方面的诚信缺失现象,所以女生这方面的诚信水平较高。

而男生相对来说没有女生重视考试或论文相关的学业内容,他们对待学业的态度也不如女生那么认真,对于一些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举动也没有女生谨慎,或者说大多数男生敢于挑战这方面的诚信缺失现象,甚至乐于挑战,所以男生这方面的诚信水平较低。

(二)收入与诚信之间的关系

低收入家庭的同学们的经济诚信低于其他同学,在众多关于经济诚信的题目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Q20(您如何看待为申请困难生而虚报家庭信息的行为)与Q22(您如何看待拖欠缴纳学费的行为)两道题目。而这两个题目均涉及到贫困生的上学问题,对于Q20,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贫困生申请制度不完善。Q22和Q20之间有很大关系,家庭贫困,缴纳学费有困难的同学在没能成功申请贫困生和助学贷款的情况下就成为了拖欠缴纳学费的人。而除了Q20和Q22的其他题目,如借钱不还、逃票等关于经济诚信的问题,就跟家庭收入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经济诚信水平低与家庭收入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现行的教育资助制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方面,简化申请助学贷款的步骤,抓住核心内容。在确定该学生确实家境困难,需要国家资助才能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即可提供贷款。很多同学因为一个盖章而错过申请的机会,很多同学怕麻烦而放弃申请。

第二方面,增大贷款的力度。很多家庭贫困同学的申请没有审批通过,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投入也在相应增大。我们应该灵活的开展助学贷款的.审批工作,很多没有获得助学贷款的同学家庭式存在困难的,虽然不是非常困难,有能力缴纳部分学费,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发放半份的助学贷款。

第三方面,丰富资助的形式。在发放贷款的同时,更多的应该为贫困大学生创造岗位,联系兼职等等。

总之,我们要以服务者的姿态去面对家庭经济状况存在问题的同学,解除他们经济上的。

(三)年级与诚信状况的关系

教育时间越长,诚信水平越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对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对学生诚信水平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学业诚信方面,低年级的学生诚信水平高,而高年级学生的诚信水平低,主要是由于:随着在校时间的不断增加,中学期间的压力逐渐被大学比较轻松的学习环境所取代。再加上各个大学学风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就造成了学习在实际实行过程中演化成了以考试成绩为主要学习目的的被动式学习。因而造成了学业诚信逐年级递减的情况。

在社会诚信方面,低年级的学生诚信水平高,高年级学生的诚信水平低,主要是由于:随着接触社会的增多,我们身处的环境从初入大学时的象牙塔逐渐被竞争激烈的环境所取代。就造成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单纯的学生演化成为需要为将来的工作生活着想的社会人。因此造成了社会诚信逐年级递减的情况。

针对于改善校园学风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第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近些年,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教师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整体水平,教师水平的下降也直接导致了课程质量的不断下降,致使学生对很多课程都逐渐被动失去兴趣。

第二方面,改革大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中国的学生重考试成绩而轻学习能力的提升,大多数学科都是依靠瞬间记忆,我们应当将一个学生一门课程的评价均匀分散在一个学期,将平时考核的综合结果当做期末的成绩等办法都可以更好的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第三方面,降低各专业之间的限制。让有兴趣的同学尽情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不用拘泥于自己的专业,大学的教育应该是通过大量不同类别的课程学习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只是培养一个专门的技术性人才。

总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关注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解决大学生在诚信上存在的问题,会对祖国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地影响作用。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3

调查方式:消费者调查问卷

调查人:xxx(财会金融学院金融保险1107班)

调查时间:6月25日―7月15日

调查目的:为改善银行服务行业

调查背景:中国入世后,金融市场开放以来,国内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虽然银行服务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广大居民迅速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和有限的银行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服务水平仍存在滞后的现象。金融行业的服务质量总体还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提升顾客满意度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银行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的满意度。所以提高服务质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一、调查内容的分布情况

本次民意调查的内容包括客户选择光顾的银行、银行服务质量的评价、客户认为银行服务业务应改进的方面等三大部分。

(一)、客户选择的银行

在本次民意调查中,客户选择光临的银行按照计数累计由大到小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所占比重分别为25。6%、22。8%、17。9%、11。7%、8。2%、7。2%、4。8%、1。8%。在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有30%的客户会选择就近的银行进行业务办理,也有接近32%的客户会因为银行的服务态度好坏而选择银行,也有接近35%的客户在选择办理业务的银行时把等待时间是否更短放在第一位考虑,还有2%的客户受其他因素影响来选择银行,这当中个人情感因素和习惯占了主导。

(二)、银行服务质量的评价

据统计七成调查者去银行主要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业务,三成是办理投资业务。而在与银行进行交易时,大部分受访人员还是觉得很安全的,只有1%认为不安全。由此可见,银行的安全性还是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的。银行从根本上吸引跟多的客户就必须从业务安全性上下手。

绝大部分群众选择银行时仍会以四大国有银行为首选。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服务水平确实比前几年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多年来在市场中占有着相对的垄断的地位,客户群体较大,中间业务较多,市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同时银行一线工作人员相对少,年龄高龄化,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服务满意度偏低;另一方面,在央行对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提高服务质量使顾客享受更好的服务,都要付出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所花费的成本要从银行利润中支出,一些银行因种种原因在服务上投入较少,导致服务效率偏低,顾客满意度偏低。

(三)、银行服务质量尚需改进的方面

通过上述的分析,客户在问卷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集中体现了银行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在这次调查中,受访者大多数要求缩减业务办理手续过程,他们觉得繁琐的业务程序浪费了他们过多的时间,提高员工服务质量是客户最集中的期望和反映,主要表现在员工客户服务的接待和操作手续的效率,同时提供更丰富的银行项目也不可忽视。

二、调查结论

从服务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从员工和顾客两个方面的努力来提高服务质量。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受往往是从一线员工那里获得的。根据客户调查的分析结果,银行员工的专业素质、员工的响应速度、业务流程、业务权利和义务、员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应该是目前银行改善内部服务质量的主要内容。从外部服务质量方面来看,缩短业务时间、重视顾客要求、关注顾客意见、根据顾客要求改进服务方面应该是目前银行需要重点改进的内容。

(一)区域分化进行

现在一般银行虽然进行了分区,有柜台区、等候区、自助服务区,但还是不能足够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还应该设立相关的个人理财顾问咨询专台,做好顾客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战略,通过对不同客户需求,进行分批分类服务,以减轻柜台负担,提高服务效率。另外,要大力发展ATM机的数量和分散地点,不断完善ATM机自助渠道功能,让自动柜员机能够充分分担柜台人员对普通客户,降低大众客户服务成本,达到顾客分流的目的,提高柜台服务效率。

(二)业务分离进行

根据客户的需求整合业务流程,规范柜员业务操作程序,应进一步整合业务处理中的同类内容和环节,最大限度地削减不必要的工作环节,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处理速度。分化业务流程,合理地把一个大的业务流程分成若干个小而具体的业务流程,这些经过细分的业务流程可以包含一个部门或一个团体,也可以只包含一个员工、一个环节;明确各个流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也要确定测量范围。

(三)效率办事提高

等候时间过长,特别是在繁华的城市网点中,存取款速度较慢,影响存取款的速度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员素质问题,但是主管原因也不能忽略,系统在制定上实现事权分离的同时,一笔业务2人办3人办也是客户不能理解而抱怨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4

一、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健康思想,使大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1、大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大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5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认为“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5)你认为你自己是个守信用的人?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2、大学生对学校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大学生对学校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4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对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学找你借钱物时,你会不会相信他(她)一定会还给你?结果认为“会”的占88%,认为“不会”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学校的收费是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的?结果认为“相信”的占6%,认为“不相信”的占94%。

(4)你对你所就读的学校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大学生对家庭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大学生对家庭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3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认为你的父母对你信不信任?结果认为“相信”的占93%,认为“不相信”的占7%。

(2)你认为你父母会不会对你说谎?结果认为“会”的占18%,认为“不会”的占82%。

(3)你对你的父母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二、大学生诚信现状的成因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大学生对调查中的诚信对象诚信度高低的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其对社会的诚信度较低,对家庭的诚信度较高。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父母爱——人类的天性,是大学生对家庭诚信度较高的原因。

家庭是大学生的港湾,是大学生的温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是真诚的,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在父母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树苗长得再高大,也永远离不开那座山。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会不心疼呢?

2、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大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对于不正当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心态。大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物却接受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走进思想的误区。

3、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了大学生对学校诚信度下降的结果。

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讽刺挖苦学生,违背教育规律,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度。此外,学校收费方面不太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诚信度。

三、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对策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1、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万事万物都具有一片真诚的“爱心”,这样,社会就多了一片爱的天空,并且社会也会给予真诚的回报。不能让受骗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受了骗却去骗别人。要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辨别社会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骗,同时,也不会去骗别人。这样,社会才会得到净化,才会让“爱心”滋润人间每一个心灵。

2、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摆在教书育人的首位,让大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道德教育。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切忌大道理连篇,唠叨不停,这样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碍。

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应注重规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要求在校内必须佩戴校徽,注意仪表,并提倡在校内使用普通话及文明语言。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言传身教,以情动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守法公民。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通过多种媒体对其进行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让他们能够在一个信任、舒适的大环境中茁壮成长,因为祖国将来的建设要等着他(她)们来继续完成。我们的社会是由这么多人组成的,以后的发展还要继续,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诚信的作用,不能够忽视诚信的存在,相信大家都能够意识到,诚信才是我们立足根源的最重要的保证,以后的路还要怎么走,就靠诚信,社会能够诚信下去,我们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相信诚信社会一定会重新回到社会中!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期,我对部分同学进行了一次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0份,共回收问卷20份。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等。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在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6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35%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60%的学生认为他人的诚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证。从自己的角度讲,50%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4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视情况而定。

理想层面与现实操作,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的遵守,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诚信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操守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诚信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并没有充分体现,即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诚信作为对他人的品质要求体现得较强烈,而作为自己的道德实践则较差,即对别人要求什么与自己做到了什么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较多学生来讲,诚信不是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品质修养,而是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在实际生活中是否遵守诚信,不少学生的做法是“视情况而定”。

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偿还要求是苛刻的、难以理解的。这说明很多同学并不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更多地看作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履行。在“如果您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困难补助,对您的家境会”一题中70%的学生回答会如实说,30%的学生回答会大肆渲染或稍加渲染,可见,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并不能完全遵守诚信的原则来对待此事。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会”一题中,80%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20%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或者能拖就拖。

虽然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义务,但道德义务的实现并不单纯依赖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约束机制来调整和控制这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在一个法制昌明的社会,诚信体系之所以健全是由于制度对诚信的反面——不诚信的约束力太强大了。一个人完全置道德义务于不顾,他无法承受违反这种道德义务所要面临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对契约的遵守本身就能够保障道德的实现。

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如55%的学生认为若是企业的领导者,对于大学生违约行为会视具体情况而定,理解年轻人的选择;60%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简历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理解的;50%的学生认为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

从这3个题目看,一半以上学生对这两个问题采取“折衷”态度,在诚信与不诚信之间,一个重要的参照物是自己对未来选择的正确性。换言之,面对择业,学生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实际利益,相对于诚信的遵守,适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可能更重要,这时品质不再是绝对的。品质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品质在一些我们看似更重要的事物面前是坚强的还是脆弱的,我们是坚持自己的操守还是灵活处理,这些都应该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您认为大学生中,考试作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题中,学生的回答结果较分散,认为很大一部分的占20%,认为较多的占25%,认为较少的占46%,认为极少的占10%,可见,多数学生认为作弊现象是存在的,不同的是人数的多少而已。在“您能否接受学生作弊行为”一题中,50%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接受,39%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10%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可见,50%的学生是能认同作弊行为的。在“您在平时的考试中”,回答从没作过弊的学生占60%,偶尔作过弊的占3%,经常作弊的占5%,可见,约有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

对于作弊行为,50%的学生心理上是认同的,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笔者在与同学座谈时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周围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说到底,诚信是一种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实际的操作情况。在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诚信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困境”,因为在品质的对立面,往往存在一些更现实、更直接的利益,怎样做出选择,并不容易。

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思考一个问题:“诚信,真的是一个困境吗?”

2.大学生诚信问卷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医疗保险,大学生,诚信教育

近年来, 国内有近30所高校相继开设医疗保险专业, 目前已有8届超过千余名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通过对国内最早开设医疗保险专业的几所大学的调查发现, 大学生的四类毕业去向中以商业保险机构比重最大,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保险业由于特殊职业需要, 对从业人员的诚信度要求很高, 医疗保险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保险行业工作, 成为保险业的新生力量, 对诚信教育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某大学医疗保险专业1997级至2007级十届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37份, 有效回收率为94.8%。其中男生134人 (56.5%) , 女生103人 (43.5%) 。

1.3 研究内容。

参考国内高校相关文献及专家咨询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医疗保险专业大学生诚信调查表》, 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表分两份, 调查表一是调查学生的诚信概念认知与诚信态度;调查表二是调查学生的学习、生活、经济、工作、交友、网络等诚信缺失问题, 采用五级记分制。

1.4 资料统计。

运用Excel2003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诚信概念的认知。

我们从道德、法律、制度、经济和市场五个层面了解医疗保险专业大学生对诚信概念的认知, 每个层面有两个答案。从表1可看出: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较多停留在道德、制度和法律层面, 其经济、市场层面的诚信概念还较淡薄, 最高的诚信道德层面概念比例分别为90.3%和77.6%, 而最低的诚信市场层面概念比例只有10.5%和9.3%。值得注意的是本题设计为多选, 其实每一选项均是对诚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概括, 全选的学生只有12人, 只占有效问卷的5.1%。

2.2 大学生整体诚信状况。

医疗保险专业的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群体的诚信状况一般, 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其中回答“一般”为63.7%, 占大多数;“很好”与“较好”频率之和为14.7%, 较“较差”与“很差”频率之和 (21.6%) 低7个百分点, 表明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诚信状况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认同 (评价以一般、较差为主) , 自我的诚信迷失情况值得我们关注。见表2。

2.3 在校期间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医疗保险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对在校期间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持认同态度, 有90.7%的同学表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只有3.4%的同学表示没有必要;值得注意的是60名毕业生全部回答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说明大学生结合就业体会, 认识到基于保险行业对诚信的高要求, 保险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在高校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接受专门的行业诚信教育。见表3。

2.4 不同年级的诚信缺失选择。

把诚信缺失偶尔发生与经常发生放在一起看作已经发生, 从表4可看出:一年级的诚信缺失主要集中在学习不诚信, 以考试作弊和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为常见;二年级的诚信缺失主要集中在学习不诚信和生活不诚信, 以考试作弊、课堂作业抄袭、假借各种理由请假、寝室内偷用电器为常见, 网络道德虚拟排序上升;三年级考试作弊现象最严重, 同时许多学生沉迷网络, 网络道德虚拟排序第二, 交友不诚信的比例也较其它年级高, 最值得我们关注;四年级大学生因面临实习和就业, 工作不诚信最严重, 主要表现为实习期间擅自离岗、求职自荐材料注水、面试时浮夸陈词等;毕业生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不诚信, 不少同学反映因在校期间上网不普及, 网络道德虚拟现象不明显。

3讨论与建议

3.1

调查中显示医疗保险专业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与国内其他高校的调查结果相比, 同样存在诚信概念认知不足、诚信素养不高、对自身群体诚信状况不认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等许多问题[2,3]。但结合随机个别访谈表明,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他们积极认同诚信的重要性, 对社会和校园内各种不诚信的行为深恶痛绝, 希望拥有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校期间进行诚信教育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尤其是60名已毕业的大学生全部认可, 这些现象应引起我们对诚信教育的高度重视。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符合特定社会领域的需要, 是高等学校专业培养的目的与核心[4]。医疗保险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大部分进入商业保险公司工作, 相对于保险行业对诚信的高要求而言, 保险专业的大学生理应在诚信方面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楷模。要实现这一目标, 学校应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 配合德育教育, 加大诚信教育力度, 做好大学生将来到用人单位后的诚信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发挥高校在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和完善中的积极作用。

3.2

大学生对诚信概念的认知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较多停留在道德、制度和法律层面, 其经济、市场层面的诚信概念还较淡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其中学校诚信教育不够是主要原因。美国著名学者查理德·T·德乔治对“诚信”如下解释:诚信是时时处处使自身行为符合道德原理与规范[5]。而这种道德原理与规范无疑是具有时代性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诚信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多年来我们只把“诚实守信”当作道德、法律规范教育, 忽视了诚信的经济观和市场观的传输, 致使大学生对诚信整体概念认识淡薄, 为此要尽快树立科学诚信观, 采取灵活多样的诚信理论教育方法, 帮助大学生澄清模糊的诚信认识。

3.3

调查中反映出不同年级大学生对诚信缺失的选择具有一定规律性:一年级情况最好;考试作弊现象及网络道德虚拟随年级递增而加重, 三年级表现尤为明显;四年级大学生因面临实习和就业, 工作不诚信最严重。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人生课题, 实施诚信教育更要针对不同的思想成长过程, 采取不同的培养定位。因此建议:一年级阶段主要是认知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解决的是稳定专业思想, 适应大学生活, 诚实面对学校管理, 诚实展现自我。可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 上好诚信教育第一课, 严把诚信教育关, 尽可能避免诚信缺失现象进一步恶化。二、三年级阶段, 主要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需要端正学习态度, 提倡公平竞争, 杜绝作弊, 赋予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诚实评价自我, 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逐步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同时学校以加强学生日常管理为契机, 作好诚信教育, 避免学生沉迷网络以及交友时持游戏态度、逢场作戏、未婚同居等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毕业阶段, 是平时诚信教育的持续和深入, 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讲信用、会合作, 诚实推荐自己, 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詹长春, 周绿林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积极完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6) .

[2]何树华.大学生诚信状况剖析及诚信教育对策[J].高教探索, 2005; (4) .

[3]陈晓辉, 高超等.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2) .

[4]汤质如, 胡志等.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 .

3.大学生诚信观现状及问题调查 篇三

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并已影响到了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和大学生学习生活。为此,围绕学习诚信和经济诚信两方面内容,笔者在2012年度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人才项目实施情况调查与改进措施研究”资助下,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一次诚信观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调查问卷共2000份,有效问卷共收回1923份,有效回收率96%。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大学生诚信观亟待进一步引导、规范。

大学生学习诚信价值观现状调查

在学校各类作业完成中的失信现象普遍 针对“平时作业”“论文撰写”“社会实践”三项内容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平日的作业,超过33%的大学生会“自主完成”,有57%的受访大学生会“自己做一些,抄一些”,“基本上抄”的只有9%,“不作或全抄”的占1%;对于平日要完成的论文,“自主完成”的占了49%,有30%会“自己做一些,抄一些”,有13%选择“网上下载,拼接”,选择“找人代写”的也达到了8%;关于做实验或做社会调查方面,60%的大学生会“并尊重事实结论”,30%的受访学生会“象征性地做,然后编结论”,“网上内容东拼西凑”的有9%,“会完全抄袭”的占1%。

考试作弊现象 考试考核是检验大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环节,学生在考试问题上的表现,更能深刻地说明学生学习的诚信度。对于考试作弊,57%的人表示可以理解,但是自己不会作弊,17%的人坦承曾经偶尔作弊过,还有3%的人觉得必要时可能尝试作弊。23%的人自己不作弊,然而还是对于考试作弊持有宽容的态度,而表示必要时可能作弊的同学,则是考试的潜在作弊者。

在大学里,作业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在校大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如果考试和作业都无法诚信,那么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可想而知。在调查中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作弊被老师发现了,本人会感到非常羞愧,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是那么的严重,周围人都表示理解。换一句话说,对大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方法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成为一种风气,逐渐受到大家的宽容和理解时,这代表着大学生在诚信上走下坡路。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并没有较强的认识,也没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来修养。我们可以推断出大学生的诚信并没有普及到平时的生活当中,却表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大学生表现出较一种强烈的渴望心理,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好多大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心态;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诚信作为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强的契约意识,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就无法得到保障。说到底,诚信是如何对待他人、同时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他人的态度进行评价,更主要的是对自己进行评价,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实际的操作情况来分析。

大学生经济诚信价值观现状调查

经济诚信是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大学生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诚实和守信情况。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以下这些现象。

助学贷款中的不诚信且比较纵容 对于部分学生虚报家庭情况获取国家助学贷款或资助的情况,有2%的大学生认为这是聪明行为;45%的大学生认为这个现象普遍存在;40%的大学生体谅这是少数人的无奈之举,不会举报;13%的大学生坚决抵制,并表示发现一定会举报。

信用卡或手机卡欠费诚信度调查 对于信用卡或手机卡欠费或透支到一定限额后弃之不用的情况,13%的人认为这是聪明行为,自己正在或者想这么做;57%的人认为这是普遍存在的行为;27%的人将之视为少数人的无奈行为;有5%的人会坚决反对这样的情况。

经济失信问题调查 乘车逃票、借钱不按期归还等传统的经济失信现象在当前情况下已经逐渐销声匿迹,有61%的大学生认为不存在这样的现象;31%的大学生认为这仅仅是极少数人的无奈之举,只有8%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比较正常。

对于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学校应当建立经济诚信制度,把学生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学校制度监控范围,建立学生经济诚信档案,对于经济诚信行为予以奖励,加大经济失信的惩罚力度,引导学生做到经济诚信。为避免这类经济失信情况发生,巩固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涵养效果,应当完善学校助学体系,维护其公平性和严肃性;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理财、消费,把经济失信杜绝在萌芽状态。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根据以上调查得知,尽管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从现实来看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大学生诚信行为与诚信认知相脱节、大学生对于诚信问题还存在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等,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素质成为影响诚信度的重要因素。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心,普及道德自律 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加强诚信教育才能产生和深化对他们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而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就必须引导学生注重参加诚信教育和法律道德,促进知、行、情的相互转化。从调查情况来看,许多责任感较强的大学生,中学时代都当过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干部,学校和教师为他们提供和创造了比一般同学更多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机会,在这种实践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诚信的认识,而且强化了他们履行责任的意志行为,把当干部的荣誉感升华为责任感。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自觉履行诚信义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善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更进一步地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构建诚信校园 我们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确定奖惩标准。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还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通过对学生责任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评价时要做到教师评、自己评、集体互评等相结合,做到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接受责任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高校应当将大学生的负责任情况与学生评优、评先、奖贷学金、就业推荐等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责任评价机制的教育引导作用。例如,在校园里,要营造“负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校园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的作用,通过耳濡目染的宣传教育,影响和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

创新诚信教育模式,做到因材施教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诚信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除了开设系统的诚信教育课程、编发诚信教育手册、开办各类讲座之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年级学生开展相应的诚信教育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通过组织开展“诚信”特色日、诚信演讲、诚信语录等活动,启迪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诚信观念,自觉地按照诚信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诚信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服务、劳动、调查、参观、宣传等活动中将诚信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做到知行统一,培养诚信品质。

4.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篇四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1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主要为网络调查,少数为校内调查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方法:采取网络问卷调查,qq,随机调查

调查人:刘华德曹泽明 卢冠志

调查分工:梁迪 江庆曦高松楠

二:调查的正文

(一) 前言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源远流长,亘古不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品质,事关重大。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对在全社会倡导“明礼诚信”的文明新风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诚信的认识、考试作弊、出勤问题等的调查,具体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探讨了提高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我们“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课题组开展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为我院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诚信的认识、考试作弊、出勤问题等。

(二) 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

第一: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第一,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当前社会上对于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诚信道德的认同度也不高。他们普遍认为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其中,认为“大学生总体诚信很好,不值得担忧”的只占5%;认为“一般,不诚信只是个别行为”的占74%;认为“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信问题”的占21%,没有人认为”很差,前景值得担忧”。

第二:大学生对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们对群体道德水平的认同度不高,但对个体的道德水平却予以充分肯定。调查中,认为自己是或基本是讲诚信的人分别占”58%和41%,只有1%的人明确承认自己不讲诚信,这与他们对群体诚信认同度形成鲜明的反差。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存在矛盾心理。大学生对个人的诚信要求高,但同时在现实中,不诚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有些大学生的思想与其自身行为不一致,导致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另一方面,可能一部分人在作调查时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本次调查是不记名的,但可反映出他们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诚信的。

2.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的诚信现状

第一,关于考试作弊问题。调查显示,竟然有高达40%的学生表

示可以理解作弊行为,并且7%的学生明确承认自己经常作弊,偶尔作弊的也高达57%。这为大学生应该讲诚信的理想蓝图添上了多么不和谐的一笔。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甚至去做作弊这样的不诚信行为理由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大学的学习比较自由,但是许多大学生也因此没有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平时不注重学习的积累,期末期间临时抱佛脚,最后为了保证自己能通过考试,采取了作弊手段。2)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及各种荣誉,在自己劣势学科中暴露了自己的不诚实行为。3)部分学生为了拿一个较好的成绩去应付家长和老师,作弊就成了他们最便捷的方式。作弊变成了一种潮流,这是发人深省的。这不仅仅是欺骗了周围的人,更大的受骗者是他们自己。考试只是检测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作弊就使得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危害显而易见。

第二,关于作业问题.根据调查结果,12%的学生表示”个人完成”,”大部分自己写,少量引用资料”的占59%,”大量引用资料”和”用别人的文章拼凑”的分别占了23%和6%.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图方便,大部分学生借用了他人的劳动成果,东拼西凑,草草地去应付老师。第三,关于出勤问题。对于”有一门课的上课时间与个人安排发生冲突,课堂考勤又很严格,你会:”这一问题,38%的同学选择上课,等点名后再溜走,35%的同学选择请同学帮忙点名,23%的愿意安心上课,也有4%的不去上课。除了安心上课的同学外,其他同学的行为都是在欺骗老师。如果事情真的比较紧急,

应事先向老师请假,中途溜走和欺骗老师是极其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大学生对于这一情况应该高度重视。

3.大学生诚信与利益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诚信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学生又该何去何从在调查问卷的反馈中,71%的答卷者选择在自己利益遭受损失时坚持维护诚信,剩余的21%的学生则表示无可奈何。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会把诚信防在利益之上。而表示无可奈何的学生是采取中立态度的表现,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部分学生挣扎在诚信和利益的边缘,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做一个诚信的人,但利益受到损害或出现新的利益诱惑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追求个人的利益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放弃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没有诚信的社会不可能为我们提供长远的利益。个人应该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处理好诚信和利益的问题是协调好个人和社会的重要问题。

4.诚信缺失的原因

本次的调查也暴露出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就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四点。1)社会因素。当今社会,不诚信的现象比比皆是,给年轻的大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影响,造成了对诚信的漠视。2)家庭因素。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时甚至把错误思想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也有的家长自己不诚信,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则弄虚作假。教育子女

说真话,自己却假话连篇,使子女对诚信认识模糊。这些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都是不利的。3)学校因素。某些学校为了取得学术上的优势,偏重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诚信等道德教育,使学生缺乏接受诚信熏陶的环境。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形成正确诚信观。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4)社会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等等,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诚信缺失。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2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当代大学生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既符合国家、社会需要又具有充分个人激励功能的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否具备诚信品质成了判定大学生是否能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现状如何呢?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在校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35份,覆盖我校大部分学院,共回收问卷135份,有效问卷100%。问卷共包含10道题,包涵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在诚信方面的看法。

首先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自己是否诚信做出的判断。得出的结果却让我们喜忧参半!:有67%的同学选择“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这一肯定答案,但也有相当多的同学选了后面的“基本是,视具体情况而定”或“ 不,诚信与我无关” 这样的选项。虽然总体上同学们对自己的诚信评估是正面,但也可以看出在诚信观念上有少部分同学发生思想的摇摆不定的状况。

第二题调查的是对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的认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同学们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然而调查发现认为现在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较好、不值得担忧的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2%,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诚信状况一般,可以看出大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还很常见。

在调查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的关注度的问题中,我们发现87%的同学对诚信问题很重视,而且在相关的第四题“和他人交往时,在您否看重对方的诚信”的调查时选择正面回答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这可以看出让大家潜意识中诚信还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不可否认在大学生中“无所谓,大家开心即可”这样的思想的存在!

“您认为诚信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吗?”调查的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结果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83%的同学认识到了教育不仅是教书这一项,“育人”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时,教育应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六题调查的大学教育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时提出自己得看法。我们设置了“健全个人诚信档案”“ 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开展宣传教育” “加强舆论监督”等选项。这些都别大部分同学所采纳。同学们还积极得体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这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可以看出大家对于建立一个诚信的大学环境是比较积极与有共识的。

第七题“您认为大学校园中的诚信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有86%的同学选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也有相当多的同学选择在“生活中待人真诚,恪守信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与校园中的诚信方面还是认识的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在“考试时遇到一些选择题,你不会做就要成绩不及格,而你周围的同学会做,你会”一题中,有将近半数的同学表示心里很想看同学,但最终还是没有偷看同学的答案,同时也有1/3的同学表示等到老师不注意或收卷时抄下他人的,及格重要,体现了部分学生折中的心理。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造成作弊现象普及的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从这一项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作弊行为的看法还有待加强。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这一点还需要同学们逐渐端正看法。

在调查社会风气是否会对自己有影响时78%的同学选择“有很大关系”只有不到5%的人认为无关,这说明学校的诚信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最后一题是一个大家都听说过的新闻事件: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干细胞造假事件,这是一个典型的学术诚信问题,也曾经得炒沸沸扬扬。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于此事的看法。有65%的同学选择“他得到合理处置,诚信是做人的基础,这样做有助于纠正学术风气”还有30%的同学认为“没必要,学术作假大家心知肚明”这也可以看出社会风气给大学生带来负面的观念。

在问卷的最后我们特别设置了一道“如果有兴趣的话您还可以写一点您对大学生诚信状况的一点感想”大家积极参与,并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想。这让我们很感动!

据上述信息不难看出诚信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应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基本评价。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体诚信道德水平还是比较好的,占据发展趋势的主流,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储备军”,其诚信道德水平应该也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表率。要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基本品质之一,大学生中诚信品质极差的人只占据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处在中等水平。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转化到同学们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同学们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同学们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

对策措施: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应该通过一定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改善当前不容乐观的现状。

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基本评价

首先应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基本评价。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体诚信道德水平还是比较好的,占据发展趋势的主流,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储备军”,其诚信道德水平应该也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表率。要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基本品质之一,大学生中诚信品质极差的人只占据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处在中等水平。

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

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大学生诚信实践,通过诚信道德实践促进大学生的知行统一。学校和社会可以建立大学生诚信实践机制,设置诚信践行的模拟情境,组织大学生到一些金融机构切身体验经济信用行为。每个大学生只有从自身做起,自觉地实践诚信行为,才能增进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信任。

设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在高校中,要引入社会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设立学生的诚信档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对于诚信品质差的学生,则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惩罚措施,如把不守信的学生记录在案,并相应进行道义和行政上的制裁。

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

学校的诚信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承担诚信道德建设的重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通过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在培育诚信道德文化中,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和个人诚信品质的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

综上所述,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当代大学生总体的诚信状况还是良好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加强对自己的约束,不以自己对现实的需要而轻易地改变自己的道德尺度。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还需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合作。只有当我们大学生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3

一、摘要

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诚信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也是值得思考的。在本次调查中,大二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比较多,而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同学们对校园的缺失诚信问题都感到了危机,因此就此问题我做了一次在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问卷调查。 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等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健康思想,使大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诚信问题是否影响就业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二、调查概况

1、研究背景及目的

社会诚信在当代看来是最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光名磊落。可是随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改变,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事情。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将诚信进行下去。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在当今这个物质为主导的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为重要。特别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讲信誉,诚实不欺。同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还可以促进学校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诚信观念,实现依法办学和以德治校。

目的: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为教育机构提供真实信息来掌握我们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发出了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占100%,收回的问卷全部是有效答卷,而且卷面干净整洁。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期,我对部分同学进行了一次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0份,共回收问卷20份。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等。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在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6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35%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60%的学生认为他人的诚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证。从自己的角度讲,50%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4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视情况而定。

理想层面与现实操作,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的遵守,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诚信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操守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诚信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并没有充分体现,即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诚信作为对他人的品质要求体现得较强烈,而作为自己的道德实践则较差,即对别人要求什么与自己做到了什么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较多学生来讲,诚信不是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品质修养,而是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在实际生活中是否遵守诚信,不少学生的做法是“视情况而定”。

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偿还要求是苛刻的、难以理解的。这说明很多同学并不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更多地看作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履行。在“如果您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困难补助,对您的家境会”一题中70%的学生回答会如实说,30%的学生回答会大肆渲染或稍加渲染,可见,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并不能完全遵守诚信的原则来对待此事。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会”一题中,80%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20%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或者能拖就拖。

虽然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义务,但道德义务的`实现并不单纯依赖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约束机制来调整和控制这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在一个法制昌明的社会,诚信体系之所以健全是由于制度对诚信的反面——不诚信的约束力太强大了。一个人完全置道德义务于不顾,他无法承受违反这种道德义务所要面临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对契约的遵守本身就能够保障道德的实现。

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如55%的学生认为若是企业的领导者,对于大学生违约行为会视具体情况而定,理解年轻人的选择;60%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简历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理解的;50%的学生认为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

从这3个题目看,一半以上学生对这两个问题采取“折衷”态度,在诚信与不诚信之间,一个重要的参照物是自己对未来选择的正确性。换言之,面对择业,

学生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实际利益,相对于诚信的遵守,适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可能更重要,这时品质不再是绝对的。品质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品质在一些我们看似更重要的事物面前是坚强的还是脆弱的,我们是坚持自己的操守还是灵活处理,这些都应该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您认为大学生中,考试作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题中,学生的回答结果较分散,认为很大一部分的占20%,认为较多的占25%,认为较少的占46%,认为极少的占10%,可见,多数学生认为作弊现象是存在的,不同的是人数的多少而已。在“您能否接受学生作弊行为”一题中,50%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接受,39%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10%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可见,50%的学生是能认同作弊行为的。在“您在平时的考试中”,回答从没作过弊的学生占60%,偶尔作过弊的占3%,经常作弊的占5%,可见,约有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

对于作弊行为,50%的学生心理上是认同的,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笔者在与同学座谈时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周围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说到底,诚信是一种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实际的操作情况。在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诚信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困境”,因为在品质的对立面,往往存在一些更现实、更直接的利益,怎样做出选择,并不容易。

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思考一个问题:“诚信,真的是一个困境吗?”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5

摘要: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赤峰市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对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分析,对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问题,原因,诚信对策,加强诚信教育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时下,我们身边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它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40份,有效问卷626份,调查对象为赤峰学院07级和08级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对社会诚信状况的看法、学业诚信、日常生活方面的诚信等。

一、调查的相关内容

(一)关于对社会诚信的看法方面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在调查中,63.3%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33.3%的同学认为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但是,也有33.3%的学生认为成信已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70%的学生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原则,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基本原则。从自己的角度讲,53.3%的学生认为在人的成长经历中最重要的是诚信。但也有不到50%的学生选其他选项,结果颇令人失望。

在几个关于交往中的诚信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从自身出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96.6%的学生回答最信任的人是自己的父母,有46.6%的学生回答最信任老师,也有63.3%的学生回答最信任自己的好朋友。有86.7%的学生说信任讲诚信的人,46.6%的同学认为自己身边讲诚信的人较多,但是,50%的同学的答案是“一般”。

理想层面与现实操作,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的遵守,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诚信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操守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诚信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并没有充分体现,即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诚信作为对他人的品质要求体现得较强烈,而作为自己的道德实践则较差,即对别人要求什么与自己做到了什么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较多学生来讲,诚信不是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品质修养,而是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在实际生活中是否遵守诚信,不少学生的做法是“视情况而定”。

(二)关于学术方面的诚信问题

在“如何看待目前学术界的学术腐败等问题”一题中,46.6%的学生认为学术腐败与诚信原则相抵制,应该坚决抵制,有助于纠正学术风气,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学术风气有很高的期望;在“如果无人监考,是否考虑作弊”一题中,有76.7%学生回答“不管别人抄不抄,一定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在“您是否有过抄袭论文的经历”一题中,13.3%的学生回答会自己写,从来没抄过论文,43.3%的学生回答会在论文中整段抄袭,但绝不整篇抄袭,尚有10%的学生回答为了应付作业,经常抄袭论文。对于做作业的态度上,66.7%的学生回答偶尔抄袭,只有20%的学生回答从来没抄过其他人的作业,当自己作业没做完时,有66.7%的学生选择如是跟老师说没有做完,并且承诺过几天补上。从调查中发现,36.6%的学生有过作弊念头,但是由于学校处罚严重,从来没实施过。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笔者在与同学座谈时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周围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三)关于信贷诚信的问题

调查发现,66.7%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无论如何也要还上。这说明很多同学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没有简单的看作是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履行。在“如果你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是否会按时还贷款”一题中,66.%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13.3%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看工作后收入情况而定。对于校园中普遍存在的透支手机卡现象,70%的学生回答决不会做这种没有诚信的事情,也有16.7的学生选择看当时经济情况,如果经济紧

张就考虑透支或更换电话卡。在回答捡到钱是否归还等一系列问题中,买东西多找钱立即归还的有83.3%,在校园里捡到钱包,原物归还的有83.3%,另外,有63.3%的学生得到100元假币后会交给银行,我们都感觉如果这时发自内心的话,整个社会会更加美好。

虽然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义务,但道德义务的实现并不单纯依赖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约束机制来调整和控制这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在一个法制昌明的社会,诚信体系之所以健全是由于制度对诚信的反面——不诚信的约束力太强大了。一个人完全置道德义务于不顾,他无法承受违反这种道德义务所要面临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对契约的遵守本身就能够保障道德的实现。

(四)关于生活中的诚信问题

中国的传统美德中有拾金不昧,也有“一言九鼎”。大部分同学在回答“看到别人遗留在水池上的物品时会怎么做”时,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80%的学生回答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拿。46.6%的学生在和朋友越好会面的问题中回答风雨无阻,按时到达,33.3%认为朋友说不定也会迟到,等雨后再走,20%的同学认为朋友能理解自己的迟到。有46.6%的学生在答应帮同学完成一件事后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做,43.3%的学生会尽力而为,完不成也没办法。对于网络诚信,63.3%的学生回答自己有时说实话,有时也会骗人,只有16。6%的人回答自己会真诚的对待网友。

诚信是一个人在与外界更好交往的基石,试想,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站住脚呢?还有不少的学生对这方面存在着侥幸心理,这样给自己在社会上的生活带来不便。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跟一个骗子交往。在大学校园这个还算良好的环境内,我们应该日益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严于自律。

(五),对诚信教育的态度

7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多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当然,也有10%的学生持反对意见。70%的学生希望通过电影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56.6%的学生想通过实践活动,36.6%的认为开设道德修养课更好一些,但是我个人认为上课的效率实在是太低。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23.3%的认为很有必要,60%的认为有必要建立诚信法规,33.3%的认为很有必要,这也说明了大家对诚信的渴望。

通过调查,大家对诚信教育还是很积极的,通过教育,加上大家的自律精神,都养成诚信的好品质就再好不过了。

二、诚信危机形成的原因

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弱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下降,这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诚信意识弱化。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影响。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大学生在行为认知、道德评价中产生错位,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的一种途径。这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是不可忽视的。

教育本身原因促使学生诚信意识弱化。教育乃“百年大计”,但如今社会上出现的“重物质、轻信誉”的现象已逐渐蔓延到教育领域。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诚信表现。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学生自身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本群体诚信道德的认同度也较低。大学生在对于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出现了矛盾的心理。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有内在修养,又要求外在约束和规范;既是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高校应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

教书育人,注重诚信。诚信是道德修养、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书育人一定要抓住诚信教育这个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诚信教育。首先,教师要作表率和楷模,作到“言必信,行必果”,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其次,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再次,发挥校园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开发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使网络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

自我管理,引导诚信。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自立意识、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和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引导学生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让学生创作诚信格言而自勉自律。

实践教育,突出诚信。现阶段学校的诚信教育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实践环节。学校可与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诚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感受诚信行为的机会;在专业见习与实习阶段重视对学生诚信实践的指导;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劳动、调查、参观、宣传中传播诚信文化,宣讲诚信思想,学习诚信事例,实践诚信原则,塑造诚信品质。需特别强调的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只有在法律制度、现代信用制度不断完善的保障下,在家庭诚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配合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顺利实现对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干预。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6

1、对大学生诚信度的基本态度问题

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看:(1)81.2%的大学生仍然认为诚信事十分重要的;(2)95%的大学生基本都能做到诚信;(3)6109%的同学认为在家学校目前诚信状态一边,还有14.9%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诚信度差;(4)对于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坚持“很好,不需要过多的担忧”观点的仅占总数3.3%,认为“一般,只是个别行为”的人数占总数的54.7%,觉得“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实行为”的人占34.3%,觉得“很差,值得担忧”的人占7.7%

从社会调查来看:(1)有超过一般的人认为大学生对待诚信的态度一般或不重视;(2)有23.7%的人曾被北大学生欺骗过;(3)对于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16.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度很好、不值得担忧,73.9%的人认为大学生的诚信度一般,不诚信只是个别现象,10.2%的人认为大学生诚信度较差,很多人存在不诚信的行为。

2、关于考试作弊

(1)大学生中32%的人从来没有作弊,而占65.2%的同学偶尔作弊,只有2.8%的人经常作弊。

(2)对于作弊的现象,27.1%的同学反对,认为那是欺骗行为;51.9%的同学认为是以为学校的某些理论课程太枯燥,而又必修造成的,15.5%的同学持中立态度;而5.5%的同学存有侥幸心理,赞成这种行为。

3、作业、论文抄袭

(1)大学生中只有9.4%的同学是个人完成,49.2%的同学是大部分自己写,少量引用资料,36.5%的学生是大量引用资料,而占5%的学生完全是用别人的文章来拼凑。

(2)从社会调查方面来看,对于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发现便取消学位资格的71.2%的人认为“理应如此”,28.8%的人认为处罚过于严厉。

4、对于求职简历美化的现象

(1)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看,大学生中15.5%的人认为这是不诚实的体现,不值得提倡,77.3%的人认为适当的修饰可以理解,7.2%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没什么大不了,可以接受。

(2)从社会方面来看,40.7%的人认为这是种欺骗行为,很不应当;45.8%的人认为可以理解,6.8%的人恩物这是旁边现象无所谓。

5、有钱申贷

你听说过身边的同学有钱而去申请助学贷款吗?6.1%的同学没有这种情况,45.3%的同学很少这么做,而占48.6%的学生经常这么做。

6、请假造假

你身边的同学师傅经常拿别的理由搪塞请假的理由?3.9%的人没有,48.6%的人很少,47.5%的人经常这么做

7、关于编造假的家庭情况申请学杂费的问题

47.5%的大学生会如是说明自己的家庭情况,45.3%的同学基本会照实说,但会稍加渲染;7.2%的同学则是大肆渲染,完全不符合他的实际家庭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明确地知道:大部分人在过去的学校生活中有过不诚实的行为,但也都是偶尔行为,并非习惯或者经常性行为。大多数同学基本上是讲诚信的,当代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良好,然而个别不诚信行为确实存在,并且在某些不是特别重要或者涉及切身利益是很多同学还是不免有不诚信的地方,他是我们还可以看出,社会对于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并不宽容,这意味着大学生自身诚信度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7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xx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20xx年通过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120份问卷进行调查,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13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xx财经大学在校生的诚信状况。

一、xx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

现状一:日常大部分时间能做到诚信,认为人际交往中诚信仍是评价他人的重要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受访同学中仅有13.6%能够完全做到诚信,74.2%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到诚信,一般情况下能做到诚信的约占11.1%,而较少和几乎不能做到诚信的只占1.08%。而在人际交往中,50.9%的同学表示很看重他人的诚信,比较看重他人诚信的占了44.7%,而不太看重或不看重他人诚信的同学仅占了0.7%。

诚信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否诚信影响着人际关系,影响着社会总体的诚信水平。由调查结果可见,目前我校学生的诚信水平总体上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基本上做到诚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校园风气等因素影响,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诚信,所以在校大学时的诚信水平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一个人是否诚信决定了他和别人交往时是否能够真心付出,是否可靠。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很看重或比较看重他人的诚信,说明在如今的社会中,诚信仍然被看作为评价和选择一个人的标准。

现状二:在校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同学中,受访同学中16.8%的同学认为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很不合适,36.3%表示不太合适,26.1%中立,超过两成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而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12.0%受访同学认为很不合适,14.4%认为可以理解,27.8%认为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一样的,有近一半同学认为不太合适。面对考试作弊,在受访同学中有44.9%对考试作弊表示很不合适、坚决反对,29.1%的同学认为不合适,16.2%中立,但有9.8%认为可以理解。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在学业上诚信状况很是令人担忧,这也很可能与大学较自由宽松的环境有关,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后就逐渐变得慵懒,迟到旷课早已是普遍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没有相应的处罚,学生也大部分认为这个不涉及诚信的问题。由于大学里缺乏管束,很多学生在平时都没好好学习,浑浑噩噩,到期末考时,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通过抄袭的方式,不过毕竟还是少数。

现状三:不同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的学生诚信状况有差别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学业诚信得分均值为3.89,女生为4.04,男生的诚信水平显低于女生。一、二年级学生的诚信水平明显高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党员和团员得分均值为3.94和4.10,相对高于群众和其他民主党派的3.44和3.50。

大一大二的同学刚进大学时,还带着高中时的单纯和幼稚,到大三大四就相对变得老油条了,这样的风气也渐渐影响整个校园的风气。而党员和团员,在入党入团时就已经经过一定的筛选,思想觉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故而诚信度也相对较高。

现状四:在校大学生认为诚信在社会中很重要,但认为当今社会的总体诚信水平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当询问到诚信在当今社会中所占的地位时,近九成的同学认为诚信在社会中是重要的。而约58.3%的受访学生认为我国社会诚信总体水平在一般的。

虽然诚信缺失状况存在,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诚信是很中重要的,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大学生的眼中,我国当前的社会总体的诚信状况还不令人满意,可以说是令人担忧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看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建议

建议一: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大学生从自身作起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由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比如开展诚信论坛,国学课堂等等活动,让大学生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

而作为大学生自己,也要保持自己的诚信,不要被校园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坚持自我,不要被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所影响。

建议二:改革大学教育体制

大学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和调整,大学教育本来是自由自觉式的教育形式,但是有时由于过于过分宽松的环境,许多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大学里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没有认识到大学一样需要好好学习,到考试时不得不使出各种办法以求得考试的通过。所以校方可以在体制上加以改革,把这种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而不以期末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指标,多加赋予学生以创造性的作业和课题,让同学们乐于去学习。

建议三:营造诚信的校园风气、校园环境

作为校方,需要以身作则,给所有学生做好诚信表率。同样的,老师更要注重他们的言行,首先做到诚信,才能正面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对于学生出现不诚信的状况,给予教育、警告,以教为主。

5.大学生诚信的调查报告 篇五

总体评价是:大学生对于诚信意识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但是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

从调查问卷来看,性别的区别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影响不大。本次问卷中,专科学历的大学生占20%,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占80%,但是从结果来看,学历的区别也不影响对诚信意识的认知程度。城乡差距拉大,但是大学生受过了高等教育,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的学生都对诚信意识有着较高的认知。

首先,问卷调查关于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情况。在对待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经费的主要来源问题的回答中,约有70%的学生回答是父母供给,约有0.5%的学生选择民间借款,约有1%的学生会选择助学贷款。30%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负担自己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有很大的困难,5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困难,19%的学生认为没有困难,这说明大多数的家庭要负担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问及“如果大学生觉得家庭难以负担自己在校的学费或者生活费时,首先想到的是那种筹资方式?”有23%的学生回答是向亲朋好友要钱或者借钱,0.6%的学生回答是由家庭向银行贷款,也有0.4%的学生会选择从民间高息借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占40%,约有20%的学生也愿意勤工俭学来筹资。很多学生并不把申请助学贷款,回答是名额有限的学生占40%,其余的回答有贷款手续繁琐,贷款额度太小,贷款条件苛刻,贷款利率太高和贷款程序透明度低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22%、1%、20%、8%和9%。虽然申请助学贷款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仍然有80%多的学生持十分赞同和比较赞同的态度。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在调查的所有问卷中有80%的学生没有申请助学贷款,在20%的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中,90%多的学生把贷款用来缴纳学费,当然极少的也有用于基本的生活开支,报考费用和购置消费品等。很多学生想通过贷款来继续学业,因此,对助学贷款的性质和偿还责任大多都有一定的了解,不了解的学生只占10%。应该说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90%的学生表示愿意及时偿还所欠贷款,但是仍然有些学生会说不愿意或者是情况而定。同样,30%的学生在偿还所欠贷款出现困难的时候会借债偿还,也有30%的学生会延期偿还,当然,也有个别的学生认为能不还就不还,这说明极个别的学生还需要加强诚信意识的培养。虽然很多学生表示愿意及时偿还贷款,但是以后是否有能力及时偿还是要按情况而定,70%的学生认为如果没有及时还款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无固定经济来源和工作后收入太低无力还款,其余30%的学生选择不知道如何办理还款手续和毕业后去向不明,没有主动跟银行联系,或许,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贷款机制还需要更加完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不及时偿还贷款的不良记录将来会被所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有关相关部门共享,是否会对您的还贷意愿产生影响?”只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没有影响或者说不清楚,其他90%多的学生选择有重要影响,一定会履约还款。毕竟没有及时偿还贷款反映了一个人的诚信情况,没有人或者单位机构愿意与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合作。

其次,问卷调查关于大学生信用意识状况。90%的学生同意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世中非常重要。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整体诚信意识较高。同时,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容易被身边的人接受,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依赖的人,对待自己的承诺会尽力兑现。大学生们从小被教育不能说谎,在成长的道路上,很多人都学会灵活看待关于谎言的认识,40%的学生认为人绝对不能撒谎,也有50%的学生认为可以撒谎,但是一定要是善意的,当然也不排除有10%的学生认为说谎没有什么大不了。对于诚信意识的状况也反映在借阅图书馆的书籍、校园枪手、考试作弊和履历造假等的问题上。60%的学生表示职位自己方便而不考虑别人,不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同时,80%的学生认为校园枪手的出现涉及到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应该大力禁止。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的学生对以上两个现象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大学生作弊应该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有60%的学生回答自己有过作弊的想法但是未付诸行动,只有2%的学生回答自己没有过作弊的想法及行为。同样,有60%的学生认为作弊不可取,但是可以理解,只有10%的学生认为作弊是不可容忍不道德的行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为了顺利就业,有些毕业生会在自己的履历上作假,对待这个问题认识,有约一半的学生认为这种行为是无奈之举,但是也是不诚实的行为。因为有60%的学生认为出现造假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求知受挫带来的负面效应。毕业生大多都想要一个薪水较高的工作,在毕业就业过程中,在于一个单位签约后,面对另一个更优越的单位的招聘时,又70%的学生认为要遵守合同,选择先签约的单位。有20%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从这几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学生有较高的`诚信识,但是在现实面前又出现了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向背离的现象。

在对“大学期间出现过那些信用不良行为”的回答中,65%的学生回答是没有任何不良行为。有20%的学生回答是拖欠学费,10%的学生回答是拖欠住宿费,5%的学生会大是电话欠费。当然,对于不良行为的出现,有50%的学生认为是经济困难,无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也有30%的学生选择是资金一时周转不开,20%学生的选择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环境,认为不会影响到下一次贷款.和忘记还款时间等答案。现在严重的诚信缺失的行为已经会有法律的惩罚,40%的学生认为今后无法向银行贷款或透支是最有效的处罚方式,也有40%的学生认为追究法律责任是最有效的处罚方式,另外,还有20%的学生选择没收抵押物,罚款和公布黑名单的方式。

6.中学生诚信调查报告 篇六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对中学生诚信的调查研究,试图了解目前中学生诚信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策略以便在今后的学校管理中能更好的实施诚信教育。具体通过问卷调查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你认为中学生诚信教育重不重要?[单选题]

2、你是不是对撒谎的人比较反感?

3、你有欺骗过父母和老师吗?

4、当个人利益和诚信道德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做?

5、通常你答应朋友做某事后,你怎么做?

6、办错事后,你是否会很坦诚地告诉你的父母吗?

7、家长常教我们“乖孩子是不可以说谎的”,你认为

8、对于俗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是怎么看待的?

9、你会被那些拾金不昧的故事感动么?[单选题]

10、对于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你怎么看?

11、考试时候,你作过弊吗?

二、研究对象

本调查以我校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经随机分层抽样抽取被试者共50名。问卷收回后,经仔细筛选,最终保留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100%。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中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问卷。调查者先将调查表发给班主任,请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活动或自习课时发给全班同学按题号据实填写,不记名,老师不作提示,同学之间不讨论。学生问卷填写完毕后,由班主任收齐,上交汇总后逐项统计。

数据统计法。用常规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调查表各项数据分类统计,用百分数对计数资料作一般性描述、分析。

三、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经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对问题的统计时,发现8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重要,14%的人认为一般,只有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重要,可有可无。

由问题的调查显示,“你是不是对撒谎的人比较反感?”其中92%的学生选择了反感。8%的学生选择了依情况而定。

问题中“你有欺骗过父母和老师吗?”,76%的学生选的是有,24%是很少。

问题选“选择诚信”的占65%,“放弃诚信”占35%

问题,A项坚持讲诚信原则,努力去完成占很大比例。

问题,办错事后,你是否会很坦诚地告诉你的父母吗?65%选A是的,我感觉有必要让父母知道,然后好好改正。14%选B不会!因为告诉他们就要受到惩罚。21%选C看什么情况啦,等他们快发现时再说

问题大部分学生选择谎言分善恶,善意的谎言可以原谅

问题“会”占34%,“不会”占35%,“没感觉”占31%。

问题“重视”占53%,“很少”占34%,“不重视”占23%、

问题选A的同学较多,选D的较少。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中学生诚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对诚信教育的重视度不够高;学生忙于学习没有坚守诚信的意识,也没有很好的遵守诚信方面规章制度的约束、

四、对学校诚信教育现状的建议与策略。

1、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重视诚信教育,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

2、严禁不健康的广告入侵纯洁的校园。

3、加强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教育指导。

7.小学生诚信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篇七

一、小学生的诚信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内容、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选取了广西贺州市6 所小学(其中乡镇小学5 所)的240 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240 份,收回有效问卷206 份,高年级62 份,中年级67 份,低年级77份。回收率为85.83%。调查工具为自编《关于小学生诚信观念的调查表》,主要从诚信认知、诚信行为、诚信发展、影响诚信形成的原因4 个方面编制问卷。所收集的数据主要运用描述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数据分析

(1)关于诚信认知

从调查统计看出小学生诚信认知水平不高。当问到“你觉得‘诚信’是什么意思”时,有10.22%的小学生选择不知道,说明一部分小学生不能全面理解“诚信”内容。

(2)关于诚信行为

从调查统计看出,面对各种具体事例时,许多小学生选择逃避问题而用说谎和不守信用来解决问题。

(3)关于诚信发展

小学生的诚信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如何看待他人诚信问题、如何判断他人的行为诚信与否上。从调查统计看出,许多小学生不能判断别人的行为诚信与否。问到“有很多同学都愿意跟爱说谎的小方一起玩,你会和他做朋友吗?”只有35.24%小学生选择会跟他交朋友。这说明,小学生在选择玩伴的时候不考虑诚信品质,觉得他人诚信与否与自己毫无关系,根本不清楚诚信缺失后果的严重性。

(4)关于影响诚信形成的原因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生来便具有诚实的品质”[3]。调查结果也显示,影响小学生诚信的因素更多来源于外在因素:亲密的朋友、父母和老师以及网络媒体。如当问到“假如你原本是一个守信用的人,但是你发现最近有许多同学都不守信用了,你还能和以前一样守信用吗?”只有26.69%的小学生能坚守信用,73.31%的小学生是“不能和以往一样守信用”或是“不知道”自己能否坚守信用。这说明自己身边亲密的朋友对小学生诚信影响很大。当问到“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或者老师答应你的事情没有做到,你会放在心上吗?”只有12.95%的小学生选择“不会放在心上”,这说明父母和老师对其诚信行为、诚信判断都存在深深的影响。

二、小学诚信教育现状

影响小学生诚信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学校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就前述的6 所小学随机选取了25 个老师进行访谈,其中学校领导5 人,班主任(男5 人,女5 人),任课教师(男5 人,女5人),访谈内容主要从当前小学诚信教育的观念、诚信教育的目标、诚信教育的内容以及诚信教育的方法4 个方面来了解小学诚信教育开展的情况。

1.诚信教育观念薄弱,诚信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教师C1 谈到:“我们学校曾经有一段时间有重视过诚信教育,但由于没有找到好的方法,看不到什么成效,渐渐的就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诚信教育。”教师A1 说:“现在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不诚信的事,就算你在学校每天都给学生讲着诚信重要性,他在社会上遇到一件不诚信的事,就会反驳老师所说的了。”教师D3 说:“现在社会上的老实人还会被欺负呢!”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显示,有一部分教师在观念上是比较重视诚信教育的,然而,还是有个别老师认为诚实就会被人欺。虽然一部分教师在观念上重视诚信教育,但一说到实践,许多老师都纷纷表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透过这些言语可以看出他们内心其实是不赞成搞诚信教育的。原因就是,搞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只会耽误学习,并且有些家长并不配合。

2.诚信教育目标不具体,不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教师B2 说:“我们学校就只靠教师自己的个人理解,然后对学生做出诚信要求,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诚信教育目标。”教师B3 说:“我认为诚信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它的概念就会很模糊,无论是诚信还是其他道德,感觉对学生要求的总是多,能让他们实际做到的却少之又少。”教师A4说:“我认为诚信教育的目标应该分层,因为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素质都不一样,不可能让小学生的诚信达到同一水平。”教师B5 也说:“就拿我们老师要求学生不说谎这个例子来说,许多小学生都是屡教不改,我们老师也认为要求小学生不说谎也要看在什么条件下。”教师C4 说:“我们学校根本没有诚信目标,就连思想品德课也换成了语文或数学课,有关诚信问题只是平日里简单的提一下而已。”

在访谈中,许多教师认为诚信教育目标不符合实际,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也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就是学校诚信教育目标没有层次,因而在实际的活动中就会不分主次,导致诚信教育事倍功半。同时,也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用统一的目标模式去要求全体学生,无视教育的规律性。

3.诚信教育内容不全面,很难提高诚信品质

教师A3 说:“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能说谎话,不能抄袭其他人的作业,在考试的时候不能偷看他人的试卷或者看书,学生在学校比较突出问题的就是不诚实。”教师C2 也说:“我们学校对于守信方面的内容没有更多涉猎,主要还是培养小学生诚实这一方面的内容,因为现在小学生在撒谎的时候变得很坦然。”教师A2 谈到:“我认为诚信教育的内容还不丰富,世界的各个方面正在向着多元化转变,诚信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想着多元化发展,学校要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基础的教育。”教师B4 也说:“对于诚实方面的内容确实多过守信这方面的内容,不管是教材,还是小学生守则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C5 说:“学校平时很少关注到诚信这一块的内容,所以关于诚信教育的活动很少,连有关诚信的黑板报都没有。”教师C4 说到:“我们学校弄过关于诚实这个主题的手抄报,没有守信这方面的。”

访谈显示大部分学校都重诚实教育,轻视守信和信用教育。很多学校都没有确定具体的诚信教育内容,没有防范于未然,只是学生犯了哪一项,就对哪一项进行教育,这样很难提高小学生的诚信品质。

4.诚信教育方法单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教师A4 说:“我们学校现在只是利用各种会议,如主题班会、早操时开的小会来给学生讲一些诚信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要诚实、守信,就没有其他的方式了。”教师D2 说:“我们老师都会严肃处理那些考试偷看、作业抄袭的学生,然后把他的行为记录在案。”教师D4 说:“我认为只需在课堂上简单说一说诚信的内容就行了,没必要去在意那些方法,那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太耗费时间了,教学任务那么重,根本没有时间开展那些活动。”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许多教师都采用“谈话”的诚信教育方法,如榜样、说服、惩罚与奖励等,这种教育方式有一种强行灌输的味道,让学生反感。学校很少开展有关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得诚信教育走向一条空谈、泛谈的海市蜃楼之路,无视学生主体的生命性、鲜活性、主动性,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小学诚信教育的应对策略

1.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建协作共同体,打造有效的诚信教育大环境

(1)促进家长对诚信教育的正确认识

首先,学校应该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等方式向家长推荐一些有关诚信教育重要性的文章,让他们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可以开一个经验交流会,先由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自己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的经验与心得体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效,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相互借鉴,进行改正。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使得家校合作达到1+1>2 的功效。

(2)与社区道德建设紧密配合

社区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充分挖掘社区的诚信教育资源,在学校的周边环境宣传有关诚信的好人好事,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校要更新诚信教育观念

德育本身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诚信教育应该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悄然进行,行无声、润无语。德育无小事,小事见人品,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可以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适时、适当、适中地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文科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充分挖掘教材里有关诚信的教育内容,彰显诚信人物、事件等教育元素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做个诚信之人;理科教学可以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以此来教育学生做学问犹如做人,学风如人品。

3.制定全面的诚信教育内容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制定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内容,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诚信内容。诚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看得见、想得出的事例来激起共鸣,求得认同,特别是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来进行教育,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确立诚信教育方法

(1)营造诚信校园的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校内黑板报、广播、论坛等媒体力量,大力宣传诚信故事、诚信人物、诚信事迹,营造人人讲诚信、诚信在我身边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提高小学生的诚信认知水平。

(2)在传统文化中进行诚信教育

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内容的历史典故、名人格言、英雄楷模、科学家的故事等,通过诵读、角色表演、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鲜活地再现诚信,感染小学生,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产生移情,从中感受、体会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3)设置、安排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

设置一些道德情境,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诚信,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诚信的熏陶。

参考文献

[1]焦国成.关于诚信的论理学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2]新华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_2.htm,2011-10-25.

8.大学生诚信问卷调查报告 篇八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由调查者指导被调查者填写后回收。另外根据被调查学生的性别比例随机抽取30多位同学进行了座谈和访谈。

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南华工商学院9个系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8份,有效回收率90%左右。

一、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在问卷中我们采用26道题目,分别从诚信的地位、重要性、认同程度、学习、生活、择业、择友等有关问题来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对诚信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大部分学生对诚信持认同态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很重要、一般重要的人分别占92.7%和6.7%,而认为诚信无足轻重的只有0.6%。毕竟是受过多年学校教育的学生,他们很清楚地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作为一种美德是值得提倡的,欺骗、不守信的行为是可耻的。

2.对自己和他人诚信的认同程度。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不少学生承认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是不相符合的。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思想上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具体的行为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是有诚信的而对别人的诚信度却持怀疑态度。

为什么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具体行为上,对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会出现矛盾呢?一方面,他们从小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上的真实诚信状况反差较大,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他们能通过自身体验来重新认识社会现象,或者他们曾经遭遇的欺诈行为改变了他们对其他群体的信任感;另一方面,也可能一部分人在做调查时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3.考试作弊。对考试作弊人数的看法: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考试中作弊的学生人数是比较多的,只有6.4%的人认为作弊学生人数极少,这表明现代大学校园学生考试作弊之风确实严重;作弊时的感受:被调查者承认,当他们在考试过程中作弊时,绝大多数会有内心的不舒适感。仅有5%的人感到坦然自若。

通过访谈我们知道,学生不止在作弊时有矛盾心理,对作弊得来的成绩,也会在内心引起一定的自责,毕竟这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如果看见周围的人作弊而自己没有,会后悔,觉得吃了亏,一旦作弊成功,一部分学生也会处之泰然,下次再来。

4.学生写论文的做法。调查表明:只有9.3%的学生会自己写,有87.5%的学生承认:写论文时会引用别人的资料拼凑成文,3.2%的学生会直接抄写一篇。这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并未确立严肃的学术观,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认同“剪刀加浆糊”的做学问方式。实际上不少的高校教师也有相同感受:学生的论文就是拼凑出来的,多改几篇论文就能看见“许多熟悉的语段”。甚至有的文章是一字不差,原样照搬。

5.助学贷款。调查表明,有16.4%的学生对助学贷款的还贷态度不是很积极,有“到时候再说”“能拖就拖”的思想。表示按时还贷的有84.6%。

只有34.5%的大学生认为加强信贷诚信要从“提高民众素质”开始。通过提高贷款人本身的诚信意识、诚信道德水平,促使按时还贷。大部分学生认为光靠贷款人自动按时还贷较难,最好是通过“健全监督”“提高保障金”等外部约束监督机制来迫使贷款人按时还贷,这再次检验了前述学生对自身群体诚信道德水平认同度低的调查结果。

6.最信任的人。78%的大学生认为“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另外有13.6%的人认为是“好朋友”,只有2.5%的人认为“老师”值得信任。算上“普通朋友”的4.5%,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度最多也只有20.6%,这说明大学校园是一个信任度较为缺失的地方。

7.对建立诚信档案的认同度。诚信档案是新生事物,很多同学对其认识不够,不知其利弊,对于建诚信档案意见认为“很有必要”的有44.4%,“没必要”的有16.3%,“无所谓”的有39.3%。

(二)性别差异情况分析

为了解现代男、女大学生诚信情况的差异,我们用方差检验比较男女学生对诚信问题的不同看法,发现在以下几方面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1.对诚信重要性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女大学生对诚信地位的认同度比男生高。至少有94.6%的女大学生认为诚信在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男生只有90.8%。

2.考试作弊的心理。男女生在考试作弊时感到矛盾和对不住自己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女生作弊时有心虚感觉的比男生多16.3%,此外,当女生看到作弊成绩时感到愧疚的人比男生多10%,这可以从女性面子观更强得到解释。作弊后感到后悔的人女生比男生少4.9%,通过访谈了解到一些女生的想法,她们认为有些科目即使认真也难以学好,而男生则更多认为自己如果认真是完全可以学好的,这反映出男生在学习方面比女生更自信。

3.偿还助学贷款的态度。女大学生中88.7%表示“一定会按时还款”,“到时再看”的只有9.6%,“能拖就拖”只有1.7%,但男生表示“一定会按时还款”的只有80.6%,“到时再看”的有15.3%,“能拖就拖”有3.9%,明显看出女大学生偿还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比男生高,诚信行为较好。

4.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日常生活中,女大学生的诚信度比男大学生要高,表现在捡到饭卡,会“物归原主”的女学生有93.3%,男学生只有87.3%,会“用光扔掉”的女同学有3.3%,而男同学有9.1%。另外对“借书不还”的行为,有86. 3%的女同学觉得“不能容忍”,男同学只有8012%。612%的女同学觉得这种行为“可以接受”,但男同学却有9.1%。

(三)年级差异情况分析

用方差检验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在以下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最信任的人。大一、大二的学生对父母的信任人数都超过80%,但大三的学生对父母信任的人数下降到73.4%,而对同学或好朋友的信任却明显增加,说明大三的学生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对父母的依赖与信任度逐渐降低,与大一、大二学生有明显不同。

2.写论文的方法。不同年级的学生写作业和论文的方法有所不同,大一的学生“自己写和少量引用资料”的人有73.3%,这是因为大一的学生刚入学没多久,知识积累不多,因此自己写的人最少。大二学生“自己写和少量引用资料”的人最多,达到77.5%,大三学生下降到

64.9%,而“大量引用资料或直接抄一篇的”最多,达到35.1%,主要原因可能是大三学生已经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各种职业资格证考试、实习、找工作中,所以他们对论文写作采取应付态度,能“大量引用或抄写一篇直接上交就行。

3.对考试作弊学生人数的看法。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考试作弊人数的增多持肯定态度的人也越多,大三学生认为考试作弊的学生“较多和很大一部分”达到61.2%,认为“极少人”作弊只有3.9%。从历年监考老师的反映,大一新生考场纪律较好,年级越高作弊情况越严重。从我院历年考试作弊的学生人数看,也是高年级的学生比较多,反映出高校的作弊之风年级越高越严重。

二、建议与对策

(一)从小加强对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我们的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在增多,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考试作弊、拖欠学费、欠贷不还等。深圳观澜中学在去年进行的全国15个省市中学生考试作弊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达77.5%的学生曾经作过弊。这个数字说明我们的中学校园也不是一块净土。因此,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应从小抓起。建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诚信教育内容与方法手段,从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小学开设公民教育课,教育的重点是诚信守法意识的养成。对中学生则侧重引导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与分析,树立诚信的价值观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内容可以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并将其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要强化“重承诺守信用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基本规则”的理念。

(二)从严建立诚信监督约束机制

教育在诚信道德建设中是必要的,但它的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内隐性。针对高校诚信缺失的现实,必须积极拓展诚信监督与约束机制。我们的调查表明:学生从思想上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是很清楚的,只是受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不诚信行为,并且他们非常赞成对欠贷行为实行“健全监督”。因此宜加大学生失信失范行为的机会成本,加强对诚信行为的激励和对不诚信行为的惩戒。具体做法:一是在学生的综合测评中增加诚信度评价内容,及时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诚信评价(包括作业、考试、论文等);生活诚信评价(包括学费缴纳、还贷情况、借款信用及困难补助等):工作诚信评价(包括实习、就业推荐、合同违约等)等建立具体的测评指标及权重系数,并且借助相关的教学管理软件及时将各环节的数据或资料录入,将诚信度测评结果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评先评优、学生干部选拔、毕业生推荐、入党、享受国家助学货贷等的依据。二是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并且保证其及时性和有效性,让不诚信行为与其后果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可以抑制潜在的跟风者。

(三)从心理疏导入手调适学生心态

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受各种不良心理的诱导。因此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干预,有助于学生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理调控能力,从而克服从众、怀疑、侥幸、不平衡和吃亏等不良心理,形成健全人格,有效防止失信行为发生。要着重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诚信行为的需要和动机,进而帮助和促使学生体会、固化践履诚信行为产生的心理愉悦感,使学生从心理上最终认同诚信的行为方式,从而践行诚信行为。

(四)从校社联动培育社会诚信文化

学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上各种失信失范行为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功效。因此应该从社会全方位,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和单位,建立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诚信教育体系。同时尽快建立个人及企业信用等级和评价体系,并通过社会保障、税收、金融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互联逐步过渡到全社会的资源共享,从客观上约束个人及企业的失信失范行为,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诚信文化环境。使学生能在一个充满诚信文化的环境氛围中学习、生活,从而养成诚信行为。

项目基金:南华工商学院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200609)

上一篇:小学爱心教育实施方案下一篇:小学生厦门旅游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