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一》教案设计(精选3篇)
1.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一》教案设计 篇一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在三(2)班上了一节数学课,《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效果不是特别好。因为生病,头晕得很,以至于上课时条理不是很清楚,有的地方重复讲解,甚至有一点颠三倒四,还有两次甚至大脑一片空白,拿着粉笔不知道要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坚持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一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整千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非整千的四位数的具体含义及组成,掌握它们的读法和写法,并学会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本课的知识点是写数,读数以及数的组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四位数的读法、写法,知道四位数的组成,以及四位数中“0”的读法。写数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数的组成也不能算是难点,只要指导学生按顺序、不遗漏,完整的说出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千几百几十几就行了,那么难点就是读数了,读数时要指导学生明确数字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数字末尾的零不读。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复习单纯的数位顺序表入手,发现效果却没有许老师设计的在计数器上复习数位的效果好,借鉴之。之后的一个复习,用计数器拨数,读一读并说说它的组成,这题的复习安排和后面的一个情景引入有重复操作嫌疑,而且比较浪费时间,应该舍去直接情境引入。
我从身边的数学信息着手,引入一个假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365到2365,学生已有了千以内数的读写这一基础,通过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独立拨数,学习新知,体会四位数与三位数的区别和联系。在初步了解四位的读写顺序之后,认识中间有零的数,我没有用书中的例题,而是直接把表示2365的计数器的.百位上珠子全部拨去,得到2065,让学生自己动手拨珠,说数的组成,比较两数的不同,从而认识中间有零的数的读写。接着认识中间有两个零的数,将计数器上十位上的珠拨去,得到,让孩子自己动手拨,写,尝试读数,作简单比较,得到2005的读、写方法。并在这里强调了中间有两个零的数,只读一个零,但要写两个零。在新课环节中,我借助计数器,通过拨数,让学生观察各个数位上的数,它们都表示什么,让学生真正理解数的组成,然后再写数,最后读数。由易到难,在变化中学习。
第三环节是“试一试”,借助计数器然后让学生根据计数器上算珠表示的数,试着读写末尾有两个零或中间、末尾都有一个零的四位数,并通过比较两个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发现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方法是不一样的,从而加深对数的理解。
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我设计了几个环节的练习,首先是借助计数器读、写数,接着借助数位顺序表,读数并说出数的组成。之后还有两个练习,一个是读数,一个是写数,并谈谈自己的感想。由于前面时间安排得不太合理,导致练习没有完成。
在知识拓展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数字卡片游戏,按要求选卡片摆四位数,孩子们的兴趣比较高,纷纷举手,但我们只完成了第一个层次的拼摆。
“认识我们美丽的家乡——数字看合肥”,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在这个数据的发布中,孩子们还发现了一些更大的数,为今后认识一亿等更大的数做好准备。由于时间关系,这个环节只是简单出现,因为当时下课时间已到,孩子们急着交学具,并没有体现太多的效果。
2.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一》教案设计 篇二
认识几百几十几的数是本单元中的难点,是在学生认识了几百几十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这样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复杂的认知需要,有利于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拨一拨算珠,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数的含义,感受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把握数的顺序并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较好地突破了本课难点,并且还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
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真正“还教材以生活本色”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从旧知到新知,放一下手
承接教学几百几十的例题,今天的例题除了“4个百,5个十”之外多了“3个一”,考虑到学生已经知道“4个百和5个十合起来是450”,所以这个例题对学生来说不难,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看图自己说。我不仅让孩子从正面说数的组成,并且提出:“四百五十三里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三?”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进一步丰富对数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探究对于中间有0的三位数读写方法,使学生清楚“当十位一个单位都没有时,要读作零,而写数时则要在十位上写0占位”这一规则,我又将例题改成“4个百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写下来。这时出现了“430”和“403”两种情况,这时我就借助这一错误资源让学生知道3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的3表示3个十,而3个一的3应该写个位上。同时又明确了0的占位作用。
二、从观察到操作,细心指导
如果说例题只是出示直观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的话,那么“试一试”我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使他们手脑并用,通过拨算珠和讨论交流,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指导学生一边拨一拨计数器一边数数,从598数到611,然后看课件演示,接着请学生回答“为什么599后面是600?”“为什么609后面是610?”学生说的时候再结合计数器演示,通过几次的形象化,学生的理解就深刻了。从988数到1000后,我追问到:九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多少?一百九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多少?二百九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多少?……最后让学生来总结(几百九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多少),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探索这一规律的过程,还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并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三、从课堂到生活,体会感悟
练习中第1、5、6题选材都来源于生活,可见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练习之后我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中所见过的三位数,以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不能简单的为了学而学,而是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在我们平时的生活是能见到的.,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但是,本节课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
1.在讲解想想做做练习题时,我直接采用让学生看投影课件在算术本上做题目,本来意图是防止学生做题时容易不听老师的做题要求,老师在讲第一题时,学生做第二题,可是,最后发现学生在算术本上做题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做题时的效率远远没有在课本上做的高。同时,投影上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时比较模糊。
2.在做第3题根据计数器写数字时,在评讲板演学生错误,(如学生把409写成490)时,可以在黑板上将数位个,十,百写出来,然后再评讲为什么409的十位是0,因为409的十位上没有数字,故用0来表示。这样让部分出现错误的学生看的一目了然。
3.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一》教案设计 篇三
导学内容:十几减9以及做一做。
导学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十几减9”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数学标》中指出:“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导学目标:
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导学重难点:
重点:1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自己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难点:能够运用“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探索多种计算方法。
导学学具:,小棒等。
导学过程:
一、预学
同学们喜欢玩闯关游戏吗?出示:
9+()=10
9+()=11
9+()=12
9+()=13
9+()=14
9+()=1
9+()=16
9+()=17
9+()=18
(从整体到局部,引导学生对各项活动进行观察。在观察中,明确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捕捉数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自学导航:
说一说:游乐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问一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算一算:给每个问题列出算学式子,并说说它们有哪些地方一样。
4算一算:试着算一算。
小组内比一比、说一说,并作好向全班交流的准备。
尝试自学(学生借助导学单开展自学活动,教师参与辅导)
二、互学、小组交流:小组张做好分工,简单的问题的基础差的同学说,难的问题基础差的同学说。教师重点辅导一个小组作为展示的小组。
2、展示点拨:
预设生1:小朋友在买气球。
预设生2:有1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预设生3:1-9=
师: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算式有什么特点。
揭题:这节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题)
重点:探究计算方法。
-9等于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
算法一数一数:一个一个地数出来,还有6个。1-9=6
算法二想加算减:9+6=1
-9=6
算法三破十法:10-9=1
+=6
算法四连减法:1-=10
0-4=6
算法五破十法:1-10=
+1=6……
学生汇报,老师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在小组中说一说为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说一说你的想法?(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师:你还知道其他十几减9的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摆小棒,看图数数,用加法算减法,还用了从1里面拿出10减9,再加的办法,知道了小丑原来有1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6个。而且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了一些其他十几减9的题。
三、评学
书上的“做一做”。
2做一个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的计算游戏。
3、堂总结
师:今天学会了什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9=
2-9=
3-9=
4-9=
-9=
6-9=
7-9=
8-9=
师:你们为什么算得越来越快?你从这些算式里还能发现一些什么?
随堂检测:书本第11页的第1、题。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9+6=1
-9=6
0-9=1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一》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教案设计11-24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米的认识》教案10-13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说课稿)11-01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07-18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09-29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06-24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分析03-16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1-17
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图形教案 青岛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