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人生观(共12篇)(共12篇)
1.基督徒的人生观 篇一
基督徒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
一、人生观:
林前9:23
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
加6:14
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二、价值观:
提前6:8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腓4:12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三、世界观:
创1:1
起初 神创造天地。
太24:35 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
四、是非观:
约壹3:20-21
我们的心若责备我们,神比我们的心大,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 神坦然无惧了。
腓3:16
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
2.基督徒的人生观 篇二
关键词:农村基督教,聚会场所,成员,经费
目前基督教在农村迅速蔓延, 已成为农村宗教的主流, 直接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这一现象不容忽视。文中所提之日常基督教聚会点即安息日到本村大教堂参加礼拜之外的小型聚会点。据笔者了解H村共有五个, 文中重点探讨W日常基督教聚会点。
1 W日常基督教聚会点的相关细节
1.1 日常聚会场所的选定与聚会流程
1.1.1 日常聚会场所的选定。
在H村, 除了每个星期的安息日要到本村的大教堂参加礼拜外, 基督徒在每个星期三、六、七的晚上都会相聚在一个小的聚会点, 这个聚会点是通过大家商定在其中某一家, 最后由大教堂的领事来决定的, 选择日常聚会点最主要的标准是路途比较近、方便、空间较大。大概处于各家中心, 这样大家到的时间就会差不多。就本文所介绍的W日常聚会点就符合各要求, 该家主人吴奶奶信仰了大半辈子的基督教。
这个日常聚会点一旦选定就一般不会改变, 据了解W日常聚会点在这近30年间搬了三次家, 每次搬家之前都会告诉大家新的地址在哪里。被选为聚会点的基督徒家庭会为来聚会的姊妹 (他们之间的互称) 夏天提供扇子、水, 冬天提供暖气等各种服务, 而且他们会为自己家被选为日常聚会点而感到无上的荣耀。该日常聚会点的大厅内会悬挂耶稣牧羊图像和十字架图像。而在外观上却没有十分明显的标志, 只有进去看了, 才会知道这是聚会点。
1.1.2 聚会流程
H村日常聚会点的主要成员类型比较简单, 主要有两大类:领事和成员。领事由大教堂相关人员担任, 主要负责领唱赞美诗、讲解圣经和做祷告;成员主要是H村的基督徒。基督徒每个星期都有三次会来此聚会。聚会开始的时间会随着太阳落山的时间不同而变化, 冬季较夏季就会提前大概一至两个小时。这也是为了大家来回方便。
先来的成员会相互间拉家常, 等大家陆续来了, 领事就会领唱赞美诗, 并且教授新的赞美诗。这些赞美诗都是在前一个安息日在大教堂中所学, 大都是歌颂主耶稣的。第二步是领事讲解圣经, 根据《圣经》内容向大家传达主的圣意。在讲解过程中领事一般都情绪高昂, 极具渲染力。第三步是作见证, 即“见证上帝的存在”。这时成员会起来述说近期看到的或者自身发生的一些耶稣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实例, 并且会“献”主 (详见下文) , 一般在一元至十元之间, 让大家感受到主与我们同在, 以更加坚定基督徒的信念。第四步再次唱赞美诗, 以温习第一步所学新内容。第五步为大家一起做祷告。这是最后一个步骤了, 这时大家集体起立, 双手垂直相握, 闭上眼睛, 领事说一句, 大家跟着说一句, 其间领事会把姊妹们所求之事大声地转达给耶稣, 希望得到帮助。
1.2 成员的发展
H村基督教徒成员在近30年间呈现增长趋势。由开始的40几个人发展为现在约300人, 其中女性200人左右, 约占总数67%。W日常聚会点也由原来的不到20人到现在的约60位。其中以60岁以上的妇女占绝对数量优势, 约占总数的80% (约48人) 。本人对于他们为什么会信仰基督教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下面是本人曾经与W日常聚会点几位基督教徒的对话:
我:吴奶奶, 你之前不是不信的吗?怎么现在你就来聚会了?
吴奶奶:那是我年轻时候生了一场大病, 去了一个肾, 所以就信了, 神保佑。
杨大娘:因为距离比较近嘛, 不管小孩还是大人经常来窜门, 你吴大娘人又好, 有时候碰到聚会的就会来听听, 我孙子经常生病, 来这边祷告一下, 病就好的快了。慢慢的就来了呗。
仲奶奶:我是因为我那老头子当年生病了, 所以就信了, 一信就是大半辈子。
吕大爷:去年我病了一场, 在床上躺了大半年, 我老伴儿信这个, 就和她一起来了。
孙老太:一个人在家没事, 正好大家都认识, 就来了
吴阿姨:小时候家里太穷了, 我妈就领着我们信了, 现在我们家的家境都上来了, 我工作还可以, 现在条件都好了。
不像其他地方, H村日常基督教聚会点新成员加入的程序相当简单, 他们一般是在老成员的引领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参加聚会, 或者是家里出现大困难了, 需要主的帮助。只要来了, 就可以直接成为一名基督徒, 大家就会相互以姊妹相称。不需要任何形式上的洗礼, 或者领证。新成员刚来时会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老成员都很热情, 很快大家就会打成一片, 相互间没有先后之分, 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村民对于自己家人成为基督教徒一般都不会太在意或者反对, 笔者采访过几位家中有基督徒的村民, 回答大部分都是:“信就信呗, 又没多大影响”、“想去就去, 在家也没事”、“信了也好, 主保佑她, 也保佑我们一家嘛”。有时候时间久了也会受到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遇到困难也会说“求主帮助”。
1.3 相关“约定”
每种信仰都有其特定的禁忌, 比如伊斯兰教禁吃猪肉。H村基督教中的规定, 与其说是某种信仰的禁忌, 倒不如说是相互间的某种约定。H村的基督徒在饮食和日常生活方面没有什么特定的禁忌, 但是相互间会有一些约定:不骂人、在与人争执中要退让、饭前睡前祷告、不吃羊肉, 还有不观看丧礼, 不跪拜。这些都是生活中很一般的约定。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性。如果违反了, 其他成员也不会强烈谴责, 只会热忱开导, 希望把他引上正确的道路, 不要受魔鬼的驱使。
本人现场看过一名基督徒因为骂人而发疯的情形:该妇人在家中与公公吵架, 因为情绪激动, 忘记约定, 出口骂了公公, 骂完后就内心发慌, 并伴随发疯状, 又哭又喊, 精神失控, 家人立刻把她带到W日常聚会点, 领事立马给她做祷告, 并在她身上捶打, 欲以驱除恶魔, 其他成员跟随领事围着这位妇人一起做祷告, 嘴里伴随着:“主保佑, 耶稣保佑, 我这姊妹错了, 以后注意, 请主原谅。”大约半个小时, 这位妇女精神恢复正常, 大家就开导她:“我们神的儿女, 不应该骂人, 你怎么可以忘记, 怎么可以骂你公公。“该妇女也承认了错误, 向主感恩。
除此以外, 这些基督徒在饭前睡前都会自己做一些简单的祷告, 比如说吃饭前会双手拿着筷子, 闭上眼睛, 说:“求主赐吃!”然后再开动, 睡觉也是。在饮食上他们不吃羊肉, 是因为据圣经所言, 我们好比羊, 耶稣是我们的牧人, 耶稣保护我们就像牧羊人保护他们的羊群一样。 (约翰福音10章10节:耶稣说:“我是好牧人, 好牧人为羊舍命。”) 所以他们觉得吃羊就等于吃自己和自己的姊妹。
关于丧事之类, 不看不拜, 只信奉主为唯一真神。成员中如果有人去世, 要按照基督教的规定, 而不是按照当地的规定 (要哭丧、守灵、请唱诗班等) 来安排后事。就连当地的丧礼也不能观看, 认为这样是犯罪, 如果偶尔看到了, 就要立刻祷告主请求原谅。
1.4 经费来源
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行要有足够的经费。H村日常聚会点的经费来源不是靠募捐而得, 而是通过“献”。而这个“献”也不是随便献的。当家里有了喜事或者困难解决的时候就会献1元到10元, 以1元居多。如自己的腿、腰疼了, 向主祷告, 然后好了, 就会献, 在献之前会把事情叙述一遍, 在献钱的时候, 会说:“感谢神”, 其他的人也会伴随他一起说。如果家里遇到大喜事儿, 像家里孩子考上大学了、抱孙子了、大病好了, 就会献的更多, 而且会发糖、放鞭炮。据他们介绍说, 有一位女基督徒能歌善舞, 被要求参加圣诞节演出, 原本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可是她怀孕了 (当地正在热火朝天的搞计划生育, 而她已有两个女儿) , 所以非常为难。晚上她就祷告主问怎么办, 第二天她在路上走着的时候就踩到了钉子, 于是在床上躺了几个月。这一事件她认为这是上帝的安排, 既让她不犯罪 (无故不去表演会被认为是对耶稣不敬) , 又让她顺利产子, 于是她不仅“献”了, 还发糖、放了鞭炮。
献上来的钱由该聚会点的人家保管, 一年中的中秋节和春节, 会由该聚会点的人家负责用这笔经费购买礼物, 分发给大家, 中秋节时一般为月饼、果冻;春节时一般为两条糕。在此说明一下, 该日常聚会点在圣诞节时只是相互祝贺, 不发礼物, 因为圣诞节当天他们要到大教堂去吃圣餐。所以该聚点的经费主要应用于中秋和春节的礼物。每个人在接到礼物的时候会说一句:“感谢神!”
1.5 W日常基督教聚会点的几个特点。
1.5.1 约束力机会为零。
一方面, 该聚会点新成员加入或者退出好无约束力, 可以随时加入或者退出, 不需要任何形式, 新老成员之间没有标志性的区别。另一方面, 每星期三次到聚会点聚会这个约定没有约束力, 如果某位成员有事, 就可以直接不来, 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这种几乎为零的约束力也恰恰反映了该聚会点的强大的自觉性, 据观察, 每个星期三次聚会大家都会积极参加, 早来的就会自觉的唱赞美诗, 大家都相互帮助学习。如果一名基督徒觉得没有必要或者不想再来了, 可以直接退出, 约束力相当于零, 不会遭到领事或者其他成员的任何谴责。
1.5.2 成员学历偏低。
据观察, 该聚会点的成员大都为60岁以上的老人, 她们大都没有学历, 较好的为小学学历, 但只占总数约2%都不到。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到领事讲解圣经的深度。因为成员理解能力有限, 领事一般都会结合大家身边的事情, 以利于大家理解。在考察中本人发现, 有积极者通过读圣经来学习, 不会的就学习查字典, 现在已经可以好无障碍的阅读。
1.5.3 排他性极强。
在与他们谈话中, 笔者得知, 该聚点成员大都认为自己现在所接受的基督教教义和祷告程序等是全世界最正宗的, 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如上文所提到的吴舅奶有次到县城教堂参加礼拜, 因其程序和形式与家中所教的不同而拒绝再次参加。
2 小结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文化层次理论。该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五个层次[1],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不同。根据该理论分析, H村平时基督徒参加聚会基本符合第三个层次, 爱和归属感的需要。
2.1 从上文本人与几位H村基督徒的谈话中, 可以总结出, 不少新成员在入教之前一般都发生过大灾难, 比如家庭极度困难, 或者生了场大病, 加入基督教后, 遇到诸如孩子生病、孩子考大学之类的事情都会来求一求主, 希望得到主的帮助。正如王丽萍所指“大多数农村信徒认为信教能治病”[2]但是, 当他们加入其中后, 就会相互间以姊妹相称, 如亲人一般。在与他们聊天过程中, 不少人谈到, 刚来的时候是有些目的的, 但是后来慢慢感受到其中温暖, 产生了归属感, 因此即使困难解决了也不想离开。
2.2 该村基督教徒中老年人妇女居多, 在家中晚辈们很少有时间和他们聊天, 来到这里大家以姊妹相称, 又大都是同村人, 相互间会拉拉家常, 有的基督徒自称刚开始来就是因为在家呆着也是呆着, 来着还能说说话, 来的次数多了, 才慢慢相信。“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 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 并且以此为中心, 重复着已描述过的整个环节。”[3]渴望朋友、团体中同事之间的深情关系, 并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2.3 从更大角度分析, 该村为劳务输出村, 中年男子大都外出打工, 青年孩子外出求学, 留在家里的长辈不能经常看到。加入基督教, 参加该平时聚会点, 一方面, 从中获得一种归属感;另一方面, 希望通过自己信仰, 求主保佑在外亲人的, 另一方面, 当其中某位姊妹遇到喜事或者困难的时候, 大家都会相互关心、帮助, 如果某人生病了, 大家都会为其祈祷, 并且平时不聚会的时候也会上门看望, 得到大家庭的温暖。
信仰是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 作为一种外来宗教, 基督教在农村信仰中日益占据主流地位。基督教在新农村发展过程中起着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 也因教导教徒不争执、要谦让促进了农村和谐的构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迷信色彩, 希望通过这次分析W日常基督教聚会点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基督教的积极作用, 趋利避害,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丽萍.基督教在农村社区传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豫东Z县X基督教社区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 :33.
3.动荡中东的阿拉伯基督徒 篇三
独特的文化身份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阿拉伯人等同于穆斯林,而忽视了数百万基督徒在阿拉伯国家的存在。这些阿拉伯世界的基督徒与身边的穆斯林同胞一样讲阿拉伯语,拥有共同的历史与血脉。
由于缺乏精确的官方统计资料,各种渠道统计的中东阿拉伯地区基督徒人口数字相差悬殊,从500万到2000多万不等。比较切实的估计认为,中东的阿拉伯基督徒人口应在600万~800万之间,主要分布于埃及、黎巴嫩、伊拉克、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根据1986年埃及人口统计数字,信仰基督教的埃及人口共计28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5%。但一般认为这个数字比实际情况明显偏低。现在,埃及的基督徒人数应该在400万~500万左右。1943年黎巴嫩独立时,基督徒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然而由于长期内战的影响,大批基督徒移居国外,1995年黎巴嫩的基督徒人口约为130万,占总人口的44%左右。由于统治者的世俗化与宗教宽容政策,叙利亚一度成为邻近动荡国家基督徒的临时避难所,但是近年的内战以及内战中宗教极端势力的迫害,导致大批叙利亚基督徒外逃,目前该国基督徒人数应该在10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6%左右。伊拉克一度拥有百万名基督徒,但经过自海湾战争以来的政治动荡,现在伊拉克到底还有多少本土基督徒,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字,许多人估计已经不足30万。约旦基督徒大约有15万,占总人口的4%左右。由于巴以冲突的持续,基督教发源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基督徒大量移民,该地基督徒人数已不足20万。
阿拉伯基督徒大约由三部分人构成。首先是原本就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后裔。根据《圣经·新约》,当时就有一些在以色列经商的阿拉伯人信仰了基督教。后来从阿拉伯半岛移居到叙利亚一带的阿拉伯部落居民也皈依了基督教。大约在公元三、四世纪,基督教从罗马帝国和埃塞俄比亚传入阿拉伯半岛。在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已经有三个部落的阿拉伯人整体皈依基督教。后来在阿拉伯人的圣战中,这三个部落迁出半岛,进入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其后裔保留了自己的信仰。
其次是7世纪后阿拉伯化的当地基督徒。在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前,埃及和西亚的本地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方后,对基督徒采取宗教宽容政策,只要他们接受统治并缴纳人头税就可以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随着阿拉伯人统治的建立,这些没有转宗伊斯兰教的本地基督徒也接受了阿拉伯的语言和文化,逐步实现了阿拉伯化。随着信众的阿拉伯化,教会也逐步阿拉伯化。9世纪出现了《圣经》的阿拉伯文译本,大约在10世纪,叙利亚一带的雅各比教派开始在宗教活动中使用阿拉伯语,11世纪埃及科普特教会使用阿拉伯语布道,到了18世纪,科普特人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使用科普特语。虽然还有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少数民族,如伊拉克的亚述基督徒,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但其民族文化也深深打上了阿拉伯文化的烙印。
此外,近代以来,还有少数阿拉伯人由伊斯兰教改信基督教,但人数在阿拉伯基督徒中的比例很小。
“地上的盐”
阿拉伯基督徒人数虽然不多,但在中东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约旦经济学家贾瓦德·安尼把阿拉伯基督徒称为“地上的盐”。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初,由于游牧的贝都因人虽然能征善战,但缺乏治理经验和技术,因此拥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基督教徒从事了各种文职工作,包括税收、水利管理和日常行政事务等。近代以来,由于宗教原因,阿拉伯的基督教徒比穆斯林对西方文化有更多更广泛的接触机会,他们率先创办了大量的报纸和杂志,创作大量的戏剧、小说、自由体诗歌以及绘画,促成近代阿拉伯的文化复兴运动,并传播现代价值观念。1870年布鲁斯特·布斯塔尼在贝鲁特创办双周刊《花园》,提出“爱国心是信仰的一个项目”。他还出版阿拉伯语的百科全书,编纂阿拉伯语词典。基督徒从西方引入近代民族观念,以语言文化而非宗教界定民族,并建立西式政党,在反对泛奥斯曼主义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伊斯兰封建专制政权的统治之下,阿拉伯基督教徒被称为“齐米”(dhimmi,阿拉伯语“被保护人”),处于二等人的社会地位。在民族独立运动中,基督徒强烈要求取得平等的政治地位。他们在阿拉伯世界率先倡导民族主义,积极投入到民族独立斗争和国家建设之中。叙利亚人米歇尔·阿弗拉克创立著名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倡导整个阿拉伯世界实现“统一、自由、社会主义”,成为中东地区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埃及,科普特基督教徒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其卓越的经济管理、司法与外事工作能力也深为政府倚重,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前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他此前曾任埃及外交事务国务部长、副总理。
可以说,阿拉伯基督徒的存在,对于保持阿拉伯文化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激发这一古老文明的活力,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阿拉伯基督徒身份独特,他们身处基督教的发源地,又是伊斯兰教的核心地域,因此在当代宗教与文明对话中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可以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阿拉伯世界与西方的对话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
“民主春风”里的寒冬
然而,当代阿拉伯基督教徒却面临非常窘迫的境况,不但限制了其文化创造力和桥梁作用的发挥,甚至其存在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独立后的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否把伊斯兰教立为国教,其宪法大多规定,无论种族、宗教,部落,所有居民都是国家的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阿拉伯基督徒终于摆脱了“齐米”的地位,成为国家的平等公民。但是,这些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民主政权,而是威权主义的专制统治。在这些国家,以保护公民权利为核心的法政体系并没有完善地确立,作为宗教少数派的基督徒权益的保障更多地依赖于当权者的善意。独立后,中东专制政权虽然在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强人意,但大多执行了世俗化和宗教宽容的政策,对宗教极端主义采取打击和压制。这也把阿拉伯基督徒置于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他们也身受专制独裁政权的暴政和腐化之苦,有自由民主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离不开这些专制政权为其提供的强力安全保障。
近年来,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恣肆,使阿拉伯基督徒面临巨大威胁。基督徒由于与欧美相同的宗教信仰及与本地威权主义政权的特殊关系,被一些伊斯兰主义者视为腐败的社会世俗化政策的鼓吹者、彻底伊斯兰化的妨碍者,甚至是美西方在阿拉伯国家的间谍与代理人。巴勒斯坦的基督徒积极参与了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斗争,但仍遭到激进伊斯兰主义派别的排斥。在1987年的“因提法塔运动”中,一些穆斯林拒绝承认被以军射杀的基督徒为烈士。在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基督徒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发泄目标。在埃及,穆巴拉克下台后,科普特基督教教堂成为伊斯兰狂热分子的打击对象。2011年1月,埃及北部城市亚历山大一座科普特基督教教堂遭遇汽车炸弹袭击。2011年10月9日,上千名科普特人在埃及国家电视台大楼前抗议基督教教堂遭冲击的行为,与军警发生冲突,导致2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据统计,在2013年,埃及有200座教堂遭到攻击,其中43座被伊斯兰狂热分子破坏。一系列事件引发基督徒极大恐慌,他们担心自己将丧失国家法律的保护。于是,科普特基督徒很快站到了穆兄会政权的对立面,欢迎塞西领导的军方重建政权。在叙利亚,自2011年动乱以来,基督徒大多选择站在阿萨德政权一边,因而成为反对派、尤其是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攻击对象。“伊斯兰国”占领拉卡后强迫当地基督徒接受保护。今年2月,“伊斯兰国”公布了一份由当地20名基督教领袖签署的声明,称基督徒为保留自己的信仰和性命,每个成年男子每年缴纳17克黄金的特别税,同时不允许重修被战争损毁的教堂,不允许在公共场所祈祷,禁止佩戴十字架和其他宗教信仰的标识,禁止教堂敲钟……
移民潮引发的忧虑
面对种种威胁和战乱,以及国外优越生活的诱惑,许多阿拉伯基督徒选择移民海外。据粗略估计,现在移居欧美的阿拉伯基督徒已经多达数百万人,在南美的阿根廷、巴西,北美的美国、墨西哥以及欧洲的英国、法国、西班牙,以及澳大利亚等国都有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基督徒移民及其后裔。许多移民及其后裔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也取得很大的成就,如著名文学家爱德华·赛义德,网球明星阿加西。他们的成功也吸引了更多的阿拉伯基督徒选择移民。
移民潮导致许多曾经繁荣的阿拉伯基督徒社区萧条,乃至消失。巴勒斯坦的基督徒已有将近40万人移民欧美,而当地的基督徒已不足20万,其中耶路撒冷还有不到1万名。移民潮加之相对于穆斯林的低出生率,导致基督徒在各阿拉伯国家人口中的比例急剧下降。而这些又反过来加重了当地基督徒的危机感和孤立感。有些人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否认自己的阿拉伯文化身份,试图与阿拉伯穆斯林划清界限。一些黎巴嫩马龙派基督徒就否认自己的阿拉伯民族身份,认为自己是古代腓尼基人的后裔。同样,在埃及一些科普特基督徒强调自己是法老传人。许多人认为,这种精神上的萎顿、游移和偏离,才是对中东阿拉伯基督徒社会最大的威胁。
阿拉伯基督徒的历史命运与现实困境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穆斯林政治家和宗教领袖也强调基督徒的存在对于阿拉伯世界的意义,呼吁穆斯林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基督徒等宗教少数派和睦相处。一些阿拉伯基督教领袖和文化界人士也呼吁基督徒以阿拉伯身份为荣,与穆斯林同胞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然而如何才能帮助阿拉伯基督徒破解窘局,真正发挥其被期待的阿拉伯世界与西方、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桥梁作用,还需各方面艰苦的努力。
4.基督徒的人生观 篇四
苦难是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和消除的.一种“边缘处境”。宗教对这种处境的关注和揭示尤多。本文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力图表明宗教在这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作 者:成穷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刊 名:宗教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 年,卷(期):2000 “”(2) 分类号:B9 关键词:苦难 宗教★ 于职业形象塑造与商务礼仪
★ 谈教师形象的塑造
★ 个人简历里塑造憨厚的形象
★ 提高教师素质塑造高校形象
★ 世博会与国际形象塑造
★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 动态打开一个表
★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表
★ 建筑毕业实习报告表
5.一名基督徒的情感日记 篇五
在20xx年1月31号的日记里,我这样写到:“……到二月十号的时候,我和母亲从太仓出发乘车去往滨海,在二月九号的时候,姐姐的取环手术要进行,我和母亲在八号的时候就要去到太仓,在姐姐进行取环手术的时候,母亲要帮忙照看着外甥小大卫。我和母亲在太仓停留两天,到十号的时候,就从太仓出发,乘车去往滨海。”现在,计划有变,昨天晚上的时候,母亲打电话给姐姐,姐姐的状况在这个月可能不适合做取环手术,故此,我和母亲就不需要在这个月去太仓停留两天了。父亲在今天早晨四点半左右的时候乘上去往八滩老家的客车,中午十一点多钟到达的八滩老家,目前住在二叔家里。
今天,母亲将该清洗的衣服都带到街上的洗衣机里清洗干净又放在租房的门前晾干了。母亲又打包了一些需要快递回去的行李。租房的这里,估计还要打理两天,才能将行李全部打理好,快递一部分行李回去、我和母亲带一部分行李回去,余下的行李就用之前买在这里的三轮车载着放到父亲打工所在的原厂宿舍的空置的房间里。
6.如何理解基督徒到寺庙的问题 篇六
引言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对于基督徒在旅游时,能不能参观景点中的寺庙道观等场所的看法。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依据圣经原则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寺庙场所的一些共同特点,从宗教方面:1.供奉该宗教崇拜的神明塑像,2.是举行该宗教活动的场所,3.建筑带有明显的该宗教的符号特征;从游览方面:1.处于旅游景点之中,2.具有一定的观赏性,3.蕴涵某些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根据以上特点来看,对基督徒能否参观这类地方,就要从宗教和游览这两方面加以考量,并从圣经的教导中来寻求答案。
一、从宗教角度考量
圣经出埃及记二十章十诫中明确教导我们;上帝是独一真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偶像。(参出20:3-5)。以色列民正是离弃上帝去拜那些外邦人的偶像,违背了上帝的律法,遭到上帝严厉的管教。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教导上帝的子民,不要跪拜偶像,要远离或逃避这些与偶像有关之事。使徒约翰也说过:“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约一5:21)。因为只有这样,上帝的子民才会尽可能地不被那些“异教之风”影响,而违背上帝的旨意,落入魔鬼的试探引诱。但这里要明白一件事,就是这些雕刻的塑像本身算不了什么,要警惕的是塑像背后的邪灵,牠会透过这些雕像来诱惑人们。
在有信心之基督徒看来,寺庙里的偶像不过是金属、土石或木头的雕刻而已,不信上帝的人看它就是“神”。
如此看来,若你自己有信心,去参观这些寺庙的时候,所看到的是一些塑像和建筑,对你的信仰没有任何影响;若你的信心软弱,如果你在参观这些寺庙的时候,看那些偶像为“神”,心里就会疑惑害怕,特别是刚巧遇到该寺庙正在进行宗教仪式活动(这种遇上的可能性很大),你可能就会落入不安的试探之中。没有信心而行一件事,本身就是罪,再加上你害怕恐惧,那么,你就给邪灵留下攻击你的破口,邪灵可能就会制造一系列的恐吓给你、攻击你,所以信心弱小的肢体应该避免去寺庙等地方。
另外,为了其他肢体信心弱小的缘故,自以为信心大的人,不要讥笑那些同行中信心软弱的人,或者强拉他们前往参观,你前往参观很可能使信心软弱的人跌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告诉我们:“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林前8:9)
二、从游览角度考量
旅游对于现代人来说是非常普遍的活动。一些基督徒自己个人去、或和家人一起去、或和同工同事朋友一起去,无论是自由行还是随旅游团的形式,都是为了去观赏异地的秀丽风光、领略风土人情、了解民俗文化、学习历史背景等,有时还会去当地的教堂参访和交流。作为基督徒,我认为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欣赏这些景物、建筑和文化,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提升自己的素养、激发爱国爱教的热情、增进同行团员之间的情感,在享受上帝所创造的美好世界的时候,也
一同感谢为我们赐下丰盛恩典的上帝。
在一些景区游览的时候,会遇到安排参观一些寺庙(特别是随旅游团,行程由他们安排),基督徒应从游览的角度去参观这些寺庙,用艺术的眼光从这些建筑、雕像和碑刻中了解一些文化,提高自己的见识。但千万不可参与他们的宗教活动(包括烧香、跪拜、抽签、占卦、算命、祈梦、开光、游神等),并且前往参观前自己要祷告,求神给你信心保守你免遭试探。也可以随自己所领受的,向导游说明自己信仰习惯,不随旅游团其他成员去参观这些寺庙,而选择在约定的地点等待。无论你去或不去,都要明白自己选择的动机,也许是自己的信心,也许是为了其他弟兄姐妹的缘故,都要从爱的角度出发,作出选择,圣经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林前10:31)。若对到寺庙参观有疑义的基督徒,在可以选择旅游线路的情况下,就不要选择那些景区中有很多寺庙的,或需要参观寺庙的旅游线路,以避开不必要的麻烦。
三、其他方面注意事项
除以上两个方面考量外,还要避免落入两个极端:一方面不要成为僵化的律法主义。有一种基督徒认为去寺庙参观,看了偶像就是犯了罪,非要认罪不可。对一些去寺庙参观的基督徒(也可能是初信者,对信仰的认识还不够),不要一味地责备(就像那位姐妹的妈妈做法一样),而是引导他明白这方面的圣经原则,使他有正确的抉择。我们知道法利赛人是律法主义的代表,他们根本不是通过属灵的角度去判断事可做不可做,而是僵化死守。所以,如果我们没有与上帝很好 的沟通,没有建立亲密的关系,就不明白圣经原则,而会教条化处理问题。另一方面不要成为宗教的狂热主义。有一种基督徒认为,我是基督徒我什么都不怕,自以为信心很大,凭己意盲目而行,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不考虑造成的不良后果。可能这些人在参观时候会对其他宗教有偏激的言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而造成不好影响。这样容易成为宗教狂热主义,也是不可取的。我们要记住圣经教导:“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林前10:23-24)。结语
7.基督徒的人生观 篇七
首先简述一下法兰克王国的传承过程。公元751 年, 法兰克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被罢黜。他是希尔德里克家族直系第九代子孙。第一代是克洛维的父亲希尔德里克, 在481 年葬于比利时西南部城市图尔奈。整个这个时代, 历史学家称为墨洛温王朝。从大约670 年以后, 王朝解体, 无力的统治者逐渐失去了对王朝全局的掌控力。他们的代替者被称为丕平家族。法兰克的新国王丕平得到了教皇的祝圣, 并且经过凃油礼而成为国王。主持这场典礼的神职人员可能是英国人, 美因茨大主教卜尼法斯。这个新的王室家族所代表的王朝, 称为加洛林王朝而被后世熟知。王朝的名字取自丕平的父亲查理·马特 ( 铁锤查理) 的拉丁名字。这个家族最著名的人, 丕平的儿子查理曼大帝也继承了这个名字。其统治区间为768 年至814 年。800 年的时候, 他在罗马被加冕为皇帝, 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神圣罗马帝国”。①至此, 整个法兰克王朝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高峰。
法兰克势力的东移可以说贯穿了整个王朝的历史。从其建立王朝之初, 从作为基础的北部的高卢, 克洛维攻击了其东部的邻居, 科隆的里普利安人和莱茵河另一端的图林根人还有阿勒曼尼人。从这以后, 这种战略方针就为后继者墨洛温王朝与丕平王朝所继承。从而成为历任法兰克国王的一以贯之的战略大方向, 那就是向东的掠夺性战争, 随着战争的胜利, 法兰克势力的东移, 随之而来的便是信仰的扩张。②
那么所谓的“王室基督教”的形成, 也就是从法兰克王国奠基者克洛维开始的, 他意识到以十万法兰克人的力量统治比本民族文明, 人口也多的多的高卢地区, 除去武力手段外, 还必须从思想上控制人民, 于是, 在公元496年, 他皈依基督教 ( 高卢境内大多数人信奉罗马派基督教) , 并下令三千名士兵接收洗礼。③企图以此来缓解被征服人民对他们的敌对情绪。这一举动即为法兰克政教联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克洛维的地位与声望。由此, “王室基督教”形成, 世俗与神圣的联系更加紧密, 揭开了新阶段基督教传教的序幕。
本文所要论述的正是在“王室基督教”形成后, 法兰克势力在东移过程中, 基督教对蛮族的传教特点, 这里所说的传教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传教的动因, 也就是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传教事业的发生与发展; 其二是传教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点。
二、这一时期传教的动因
这一时期传教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包括扩张需要在内的外部动力, 又有基督教内部的动力, 下面我做一个分析。
( 一) 法兰克王朝扩张的需要
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真理, 一个王朝的建立以及扩张, 想要长治久安, 江山永驻, 除去武力的征服与威慑以外, 思想的控制更是重中之重。法兰克王朝奠基人克洛维正是意识到这一点, 才主动皈依基督教, 并要求三千士兵受洗, 因为当时他所征服的地方信仰基督教, 统治思想的一致才更有利于征服的顺利与征服后的安定, 国家的统一。一个是征服初期当地人民信奉基督教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督教本身也有传教的内在因素, 这是下一点要分析的动因之一。包括王朝顶峰时期, 查理曼大帝的智囊团中的阿尔昆等, 都是优秀的传教士, 在他们的建议下, 查理曼大帝有了把王朝建立成“基督教王国”的设想。④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查理曼大帝的野心与抱负, 政治与宗教的结合, 一个庞大的帝国。
再者, 基督教的教义, 也为王朝扩张所进行的征伐战争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戒口。查理曼大帝对待撒克逊人的残忍行径, 就是生成声称他是用上帝的方式在做上帝的事情。不过这在《圣经》当中也确实能找到依据。《马可福音》第十六章十六: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诗篇》第二章八九: 你求我, 我就将列国赐你作为基业, 将地极赐你作为田产; 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
( 二) 《圣经》本身具有内在的传教动因
为什么法兰克王朝和基督教成了最佳搭档, 一拍即合, 除了王朝扩张需要外, 基督教经典内部也有内在的传教动因, 借着法兰克王朝的强势, 让自己的教理教义传到他们认为黑暗的角落, 度化蛮族, 传播信仰。这点和其他主要宗教是不一样的, 比如佛教, 其主张“佛度有缘人, 药医不死病。”从这点上也很好的看出了两种宗教的差别。基督教是我找众生, 佛教是众生找我。因此作为政治的伙伴, 还是基督教最为适合。
经典内部的传教动因, 在《圣经》中有很多证据可循, 《启示录》第十四章第六: 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 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 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马可福音》第十六章十五: 他又对他们说, 你们往普天下去, 传福音给万民听。《马可福音》第十六章二十: 门徒出去, 到处宣传福音, 主和他们同工, 用神迹随着, 证实所传的道。阿们。
从上面所举的教义可以看出, 基督教所具有的这种内在的传教动力, 这个动力与法兰克王朝的扩张需要一拍即合, 基督教借助政治来传播, 法兰克王朝为战争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又能在思想上控制人民。和一切战争一样, 谁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 谁就掌握了所谓正义的因素, 谁就是战争的胜利者。这是亘古不变的定理, 所谓“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同时, 这些原典经文也给了传教士们一种天职, 给了他们一种责任, 从而把这种教义内在的动力转化成传教士内在的行动指南。
( 三) 民族的同根同源性
在这一过程当中, 英国人被吸引到对弗里斯兰的传教任务当中, 这并不是巧合。在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北部德国人中的弗里斯兰人, 已经定居到了英格兰东部。这个在考古学的证据当中是可以证明的, 还有在一些地名当中, 以及古英语和古弗里斯兰语的接近性。包括七世纪和八世纪时, 两族人的语言也是可以交流的。两族的通商也非常的频繁。⑤
英国传教士当中著名的有很多, 比如威尔弗里德以及其弟子卫利勃罗, 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卫利勃罗在弗里斯兰当地培养了当地的神职人员, 而且还将视野越过了弗里斯兰直达丹麦。
此外还有一个伟大的名字, 就是和卫利勃罗一起工作的卜尼法斯。卜尼法斯与丕平家族联系密切, 并受其保护, 使得神圣与世俗的联合更加紧密。他在改造异教徒方面也有着莫大的勇气, 他曾经将象征着异教神圣力量的橡树砍掉, 从而使得异教改变信仰, 信仰上帝。在德国黑森州的城市富尔达, 建立了最有名的修道院。⑥在卜尼法斯与朋友的信件中, 我们还能看到他的彷徨, 心中那份对梦想的执拗与悲伤。最后, 卜尼法斯在对弗里斯兰人和撒克逊人的传教过程当中殉道, 并受到后人的尊敬。
关于民族的同根同源性, 卜尼法斯在738 年, 曾利用这一策略来对蛮族进行呼吁: “所有的英国种族与血统的虔诚的天主教徒们……仁慈降临于他们, 是因为他们再三的呼喊, 我们本来为一, 有着相同的血和肉。”这就是利用同根同源来向蛮族进行宣传的例子, 类似于那时候中共对国民党部队的宣传策略。民族的同根同源性, 使得英国传教士们有种天生的使命, 就是给他们的“老乡”传教, 让他们脱离黑暗。
三、这一时期传教的具体特点
王室基督教形成后, 以法兰克为中心的传教活动有一些具体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多方面的, 有传教活动本身的, 也有关于法兰克王国边界观的, 下面我将做一个归纳。
( 一) 法兰克王国的“区域边界”
我们传统的边界观认为, 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是一条划分好的界限, 两点之间。这种边界观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并不陌生。但与此不同的是法兰克的边界观, 法兰克王国与其他地域的边界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区域”, 而且其面积等等也时常处于变换的状态下。
这种“区域”型的边界是有其成因的, 法兰克本身强大的实力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 当一个国家很强大的时候, 本身对四周的辐射面积就会增加, 如果国家本身很弱, 就只能受到别人的辐射。记得传播学有个理论叫“文化帝国主义”, 说得就是美国文化的全球化问题, 我们在主流价值观混乱的情况下, 就只有被辐射的份。其次, 由于连年的征战, 法兰克势力的东移, 一般这类型的战争都是发生在边界, 这就造就了一个时常变换移动的边界, ⑦客观要求必须有一个区域型的边界存在。
这种边界的形成对于国家本身和传教本身来讲, 是双赢的。动态的区域型辐射边界最大的作用就是同化, 法兰克本身的风俗文化等等都会向外辐射, 润物细无声似的影响着周围的蛮族, 当然基督教的影响也包括在内, 这样时间一久, 是便于传教的, 同时, 基督教的传入又会使得周围蛮族基督教化, 从而又有利于法兰克王国的扩张战争。
( 二) 神圣与世俗联系更加紧密 ( 基督教的黏合作用)
这一点在王室基督教的格局形成后表现的尤为突出, 比如查理曼大帝建立“基督教王国”的设想。宗教与国家的联姻, 其本质就是相互利用, 宗教要想生存, 发展, 就必须依仗政治的力量, 尤其是基督教, 为了实现其“扩张性”的教义, 就必须与一个强势政治体相结合, 随着其征战而扩张。这一点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比如联军侵华时期外国来华的传教士就很多, 稳定与和平往往并不利于基督教的发展。
基督教与法兰克的结合, 其基督教的样态就已经具备了法兰克的基因, 宗教的传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在人们没有戒备心的情况下洗涤人们的思想。王国用武力占领一处之前, 往往就已经有传教士作为先行者进入该地区传教, 这一渗入本身就已经带进去了王国的价值观, 文化等等。在武力征战之后, 再次大规模的进行宗教覆盖, 这就是法兰克东移的主要模式, 武力征伐与宗教渗入交替进行。
神圣一旦与世俗紧密结合, 实际上就会表现出更多的政治因素, 国家利益, 政治需要, 政治技巧等就会被摆在首位, 神圣二字往往只能屈尊。这个关系是需要理清的, 基督教依附法兰克而发展, 自然要看着王国的脸色。
还有一个特征, 就是传教士与王朝贵族的密切联系, 比如卫利勃罗的支持者是丕平家族, 丕平家族赐予他领地等等, 包括地方公国的贵族, 也都是教堂以及传教士的赞助者, 这其实对国家来讲是有利的, 地方割据的这些公国, 包括上层王朝的贵族们都支持同一个宗教, 基督教, 这本身就促成了一个统一思想的形成, 统一的思想, 统一的神, 也更有助于国家的统一, 有助于新近征伐而来的地区与王朝本身的相互粘合
可以说, 基督教在这一时期所起的作用就是黏合剂的作用, 王朝内部的黏合剂, 王朝与外部地区的黏合剂, 这种向心力是强大的。
( 三) 传教网络的形成 ( 传教士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从这一时期传教士们的资料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特点, 就是传教士之间非常密切的关系, 他们或互相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或激励着彼此, 或由同一位贵族所赞助, 这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传教系统, 更像是一个传教团队, 而不是那种单线的, 彼此不认识的关系。他们由一个共同的目的, 共同的进取心所激励, ⑧前赴后继, 一同为基督的传教事业而努力。比如威尔弗里德的事迹激励了卫利勃罗, 后者幼年时期便进入了威尔弗里德在里彭的修道院; 鲁伯特和埃莫兰姆都是在巴伐利亚的公爵家族的赞助下传教。他们之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交织, 这种立体化的传教网络更容易形成合力, 形成一个一致的传承, 从而使得对蛮族的传教工作更能具有连续性与一贯性, 不至于造成前后的不一致。这也使得各地的传教事业能够信息畅通, 前后呼应, 不仅对传教事业本身, 对国家的扩张战争也是有着战略意义的。这让我想起了玄奘大师学成归来后所写得《大唐西域记》, 太宗曾邀大师夜谈, 其实就是因为大师的见闻对唐朝和西域各国的关系有着战略性的意义。法兰克形成立体网络的传教士团体, 似乎也有着这样的作用, 既是扩张战争的先遣队, 又是战争的后援团。
参考文献
[1]Richard Fletcher.THE BARBARIAN CONVERSION.New York:Henry Holy And Company, 1998.
[2]尚烨.试论查理曼时代的政教关系.阴山学刊 (社会科学版) , 1997.1.
[3]黄志强.欧洲中世纪法兰克王国历史地位评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1.
[4]赛佛林, 坦卡德著, 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8.梵高,天才的基督 篇八
基督,意为“受膏者”。源自犹太教的传统,犹太人会在先知、祭祀、君王加冕时将油涂抹在加冕者的头部,暗示该人是神选之人,蒙受神的荣光与灵,代表神在尘世行使职权,并替世人蒙受苦难和完成救赎。
我一直认为有三个人是基督,他们的人生都历经磨难,屈辱坎坷。甚至在同时代世人眼里,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不屑、嘲笑和怜悯是他们活着的时候遇到最多的表情。他们不像穆罕默德、恺撒或拉斐尔,在世时就是天之骄子、命运的宠儿和众人的膜拜对象,但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依旧在坚持自己该坚持的,狂热自己该狂热的,偏执自己该偏执的。在他们死后的几百年,他们因自己的坚持、狂热和偏执,唤醒了人类世界。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三个人的名字:耶稣,常人的基督;尼采,强者的基督;而梵高,天才的基督。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我是什么呢?一个无用的人,一个反常与讨厌的人,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而且永远也不会有社会地位的人。好极了。”——梵高
32岁之前的梵高是一个loser,事实上,他一生都是个loser。只不过这个时期,他也承认自己是个loser。梵高身材矮小形象猥琐,表情木讷又不善解人意。那个时候他还想成为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但失败了。他做过店员、商行的经纪人,被解雇若干次。他甚至想成为一个矿区的传教士,也被炒鱿鱼。他幻想过爱情,但爱情的失败来得比事业的失败更加惨不忍睹。他暗恋过房东的女儿,而那个女孩却认为他是个怪物。他追求过自己的表姐,表姐躲开他不见。他把手伸向煤油灯的火焰炙烤,但最终还是没有得逞。他和妓女同居,但妓女也因他的潦倒离他而去。这一切和耶稣的遭遇几乎一模一样,同样的颠簸流离,同样的和最卑贱的女子同居。神奇的是,也几乎在同样年龄,他们的自我意识都觉醒了,他们开始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生而为人的意义:耶稣是唤醒善,梵高是发现美。在30岁左右,梵高开始画画,他画了很多,《吃土豆的人》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在这幅画中,我们能看到梵高还是被客观世界深深束缚。他虽然开始有了自己的观点,但其构图用色还在很大程度上忠于真实世界。我们能看到梵高的压抑和控诉,我们能感受梵高的失望和挣扎,但是,又何必在意呢?一个在意世人的梵高还不是一个伟大的梵高。
“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内心的火熄灭,而是要让它不断燃烧。我可以不要上帝,但却不能没有我。”—梵高
32岁到35岁的梵高是快乐的。在这个时期,他找到了自己的宿命。他忘记了自己是一个loser,他开始越来越不在意人类,而只在意自己。他去巴黎学习,去阿尔作画。虽然梵高一生都靠他成功的画商弟弟提奥的接济而勉强度日,但又如何呢?锦衣玉食和粗茶淡饭有何区别?功成名就和身败名裂有何差异?美女环绕和只身一人有何不同?此时的他,兴致勃勃用自己的想象和画笔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从来不存在于真实世界的世界,一个强烈冲突令人眩目的世界,一个美得让人窒息、纯净得如孩童内心的世界,一个只因梵高才会存在的世界。感谢上帝,赐予我们梵高,不然我们永远不知道构建美是一个可以和开创一个帝国一样相提并论的伟业。
面对这个时期的梵高的作品,我们能做的唯有停止呼吸,静静地感受,用我们的每一个毛孔。任何一句评论都是多余的,你也无法评论,因为你无法评论一个从不存在的东西,就如同粒子无法测量。
但无论如何,这个时候梵高已经是一个伟大的梵高了,一个从人蜕变成神的梵高,一个挣脱肉身和人类社会完全不受任何约束的梵高。天才本该如此,既然人类是众愚,那就凭意志和精神重新构建一个新宇宙。
“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梵高
36岁的梵高越来越接近崩溃的边缘。他在阿尔地区因行为怪异被当地的农民驱逐,但这不是他神经错乱的原因。他在一刻不停地构建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又和他生活的真实世界如此格格不入。他陷入了越来越巨大的分裂感之中,他分不清楚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虚幻的。他不知道自己停留在哪个时空之中。如同盗梦空间,你在几个维度的时空中不停切换,你的精神也被切成无数碎片。他用剃刀割掉了自己的左耳,只是想看看在那个时点的他是在真实世界还是在虚幻世界中。他开始精神失常,他去了圣雷米的圣保罗精神病院治疗,但只要在他清醒的时候,他就疯狂作画。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深深地孤独,因为整个宇宙只有他与他作伴,但他偏执地还想留下更多,他深知一旦他离去了,后世一切对他的追随和模仿都是隔靴挠痒式的东施效颦。除了他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向我们展示他构建的世界。
“我认为这是伟大人物必须要经历的一幕悲剧。”—梵高
感谢上帝,赐予我们梵高,不然我们永远不知道构建美是一个可以和开创一个帝国一样相提并论的伟业。
37岁的梵高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很好理解。想象一下,如果你一个人生活在无比的黑暗、无比的寒冷、无比的孤独之中,你精神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记忆片断纷纷化作恶魔与怪物向你扑面而来,从来没有任何人能帮助你,也从来没有任何人在你身边。你的过去,是无穷;你的未来,也是无穷。它既是鲜艳生动的,又是阴晦压抑的,既是栩栩如生的,又是呆若木鸡的。没有问题也没有解答,没有世界也没有人类。在这样的时刻,你会如何选择。
梵高画了他人生最后一幅画《乌鸦群飞的麦田》,然后在这片麦田,用左轮手枪终结了这一切。
天才,拥有常人无法理解的天赋,也因此受到了诅咒。你注定是孤独的,也是被人躲避的。但无论如何,去面对你的天赋,去无视人类,像梵高那样。
天赋,从发现的那一天开始,已经成为独立于你和这个世界之外单独存在的意义。
9.基督徒灯谜 篇九
4公平行善多多有益(圣经地名)5说好早上见(圣经地名)
6礼拜之福白白赐(中国历史名人)7猴年见证主耶稣(离合字)
8似可称父兄,当地一富翁,经炼守纯正,加倍得神宠(圣经人名)9今日无一人进门(圣经人名二)10浪子皈依基督教(《神雕》人名一)11以总理之名签字(圣经人名)
12日出之地传讲耶稣(三字体育名词)13少年老成(圣经民族)
14首先把那恶心除(圣经人名)
15广发信函征女僧(圣经地名,去履格)16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成语首字6划)17拾金不昧在途中(教会历史人名)18芳草地前有个她(圣经地名 19骊歌之首(圣经人名)
20雅各见天梯,醒来祈主佑(成语)21你我须先写(圣经篇目)
22山重有土矣,无水可以汲,有言能忘我,苦役终脱离(圣经篇目)23基督此行布满凄凉(圣经地名)24他拿去了(打一圣经人物)25盼望年底快点来到(打一圣经地名)26不适合抛头露面(打一圣经人物)27父亲的二哥(打一圣经人物)28全力守护(打一圣经人物)29中国儿童(圣经人名)
30赤橙黄绿青蓝紫(圣经人名)31双数不取(圣经人名)
32雅各身边是拉结(圣经地名)33人口普查(圣经篇目)34耶稣显身赶污灵(成语)
35上帝律法已言明,令人遵行有权威,刻在心版切勿忘,顺服得福不可违36病入膏肓不可救(二字圣经物品)
37“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成语)38老马识途(卷帘格,圣经篇目)39我队拔河为何输?(圣经人名)
40“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成语)41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圣经地名)42夫(六字圣经经节一句)
10.基督徒婚礼主持词专题 篇十
主后2016年2月6日,凤凰楼酒店,***先生、***小姐,婚礼开启!有请嘉慧婚庆工作室婚礼司仪邓科登场。我们的生命就像漫天的星斗,繁星点点,幸福长存,而当两颗相爱的心碰撞在一起,必将发出璀璨的光芒,明亮而又辉煌。今天,请在场所有的朋友们一起来见证,两个心灵之间那爱情的力量,在此我谨代表二位新人以及双方家长,感谢所有朋友们的光临,谢谢你们!
同时感谢生命活水传媒中心,嘉慧婚庆工作室,猫记甜品对本次婚礼的大力支持!首先请诗班献诗《最珍贵的角落》和《完全的爱》,有请指挥。诗班献诗 请指挥就座
新郎怀揣着自己的人生梦想,来到了属于他的婚礼殿堂之上,在这里他心中充满着喜悦,充满着快乐,或许他心中也会有一丝丝的紧张。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新郎登场!掌声、呐喊声送给新郎,***先生。新郎入场
我想此时此刻,新郎心中最最想见到的一定是他最美丽的妻子。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期待,新娘,入场。
美丽的新娘在父亲的陪伴下,一步一步走向婚姻的殿堂,走向只属于她的幸福,被爱包裹的女人是最美丽的,此时此刻,亲情和爱情都属于她。新娘入场
新郎,你最最亲爱的妻子的就在你的前方。鼓起勇气,迎接你的挚爱,掌声呐喊声,朋友们!新人共同入场
在这个幸福的时刻,二位新人带着久久的期待,要一起携手步入属于他们的婚礼殿堂。在这里,因为有了朋友们的祝福和陪伴,他们一定会更加的幸福,更加的快乐。两位新人,请面向来宾,深深鞠躬,感谢现场所有亲朋好友!
婚姻是上帝在这个世界建立的第一种关系,人人都当尊重。下面,有请生命活水教会牧师蔡光明证道。牧者证道
请蔡牧师为二位新人证婚!证婚人证婚
请蔡牧师就座,请指挥上台,诗班献诗《两个环》 新人交换戒指
在这个幸福时刻,在天父上帝和现场所有朋友们的见证下,二位新人请交换你们的戒指!
戒指是一个环,代表着你们今后永永远远的幸福,我相信从今天开始,你们两个人的左手无名指将不再无名,因为它已经烙下丈夫与妻子的印记。
请二位新人双手交叉相握,这是一个古老的婚礼仪式,你们的双手结成一个无限的符号,象征着你们的幸福无限,快乐无限,美满无限。请指挥就座,诗班下台。
此时此刻,新郎,请告诉新娘你爱她!新娘,也请你告诉新郎你对他的爱,唉,对着他的耳朵只告诉他一个人就好。还等什么,新郎请张开你男人的臂膀,拥抱并亲吻你美丽的妻子!掌声、呐喊声,朋友们!伴随着满满的祝福,请你们一起来到婚礼蛋糕前,用你们的双手打开这甜蜜和圆满的喜物。新人切蛋糕和交杯酒
婚姻是什么,婚姻上帝亲手打造的一根长长的纽带。它将两颗相爱的心紧紧地相连,也许时光荏苒,我们无法预料未来的人生,但是无论贫穷富有,健康疾病,无论岁月是否会带走我们的青春容颜,这对新人都将双手紧握,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有请两位新人端起幸福的酒杯,交叉想挽,在这里也有请现场所有朋友们端起你们手中的酒杯,敲击桌面,碰撞出喜悦的节奏,共同送上我们对新人美好的祝愿,大家一起,干杯!新娘抛花
现在,我邀请正在热恋中想结婚的,或者希望找到爱情的女性朋友,请你们上台。新娘这里有一份大礼要送给你们,就是新娘的花球。我们都知道,新娘的花球是婚礼中最喜气、最吉祥的物品。请上台。你们想不想要?好的,告诉你们的一个秘诀,一个字“抢”!结束
11.讲述基督教神学的故事 篇十一
这本译著是北大“未名译库,基督教文化译丛”中的一本。据丛书策划人的说法,“这套译丛旨在从学术的角度对基督教及其对文化的影响进行全面的介绍。”“这套译丛有两个侧重点:一方面,它将从基督教的典籍《圣经》、基督教的核心人物耶稣基督、基督教的历史、基督教的教义、基督教的神学思想等方面对基督教进行尽可能全面的介绍;另一方面,它将着力于体现基督教与文化的关系,其中包括基督教对西方哲学、文学、伦理学、艺术、教育、法律等方面的影响。”(见《基督教文化译丛》总序第
尽管我对基督教的历史和思想史著作有较多涉猎,但读到此书,还是有春风扑面的清新感。与我上面提到过的另外两本译著相提并论,它们尽管各有特色,但总体上可以说是“一简、一繁、一新”。《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原来的英文书名是"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直译似应为《基督教神学故事》,而中译本的译名亦可称得上是贴切的,因为原作者在“引言”中指出,这里讲的故事“当然不是指杜撰的小说或者寓言,而是指‘叙事’,所以,讲述历史就是述说故事,也就是述说塑造文化、宗教与国家之人的叙事,包括他们的事件、运动、观念与生活。”
基督教起源于古巴勒斯坦,诞生在古罗马帝国,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基督教诞生以后很快就突破了地域和文化藩篱,逐渐扩散到全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的重要宗教之一。它在西方世界曾一度高居精神思想的统治地位;时至今日,它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并且是相当一部分人精神世界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把基督教思想看作当代西方文化的底蕴,未来世界文化的重要因素是丝毫也不过分的。奥尔森的这本《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的中文简体字本的出版,能够帮助中国学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基督教及其对人类文化的深刻影响。
这本书的专业性很强,但由于原著的作者有一个预设的读者对象在心中,因此在写法上并不刻板。作者在引言中说:“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为各种层次读者而写的基督教神学与思想史,基督教历史也多得无法胜数,坊间到处都买得到。本书当然不是要取代任何既有的著作,只是想要对这个著作系列提供一点新贡献。”“这本书的目标对象就是在这方面未受过启蒙教育的学生,以及有意要在历史神学上‘再充电’的教师。此外,这本书也不会冒充具有学术研究的味道,亦即根据原创性研究出崭新的见解,或提出学术辩论的提议。这本书乃是对于基督教历史神学最精彩部分的中肯调查研究,写给以前对于这个引人人胜的故事连最粗浅的一点认知也付之阙如的读者。”我感到,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读者和中国的读者对基督教历史与神学思想史的了解程度差距很大。因此,哪怕是对中国学术界,乃至于研究基督教的中国学者来说,这本书都既可以起到普及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学术研究的向导作用。
在学术研究中,学者们对基督教的历史分期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在此,我综合一下学者们的观点,将基督教的历史分期简介如下,或许对读者把握基督教思想发展史的概况有所帮助。
基督教的历史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
一、古代基督教,从公元元年至公元 590年,亦即从基督降生到大格里高利 (Gregory the Great)。
二、中世纪基督教,从公元590年至 1517年,亦即从大格里高利到宗教改革。
三、近代基督教,从公元1517年至 1878年,亦即从宗教改革到现代主义兴起。
四、现代基督教,从1878年教皇利奥十三世(Leo XIll)即位至今。
由以上四个时期组成的整个基督教历史又可以分为以下十个阶段:
第一、基督的生活与使徒教会,时间上是公元元年至100年,从《圣经》中所说的基督“道成肉身”到使徒约翰之死;
第二、遭受罗马帝国迫害的基督教,从公元100年至311年,亦即从使徒约翰之 死至康斯坦丁大帝(Constantine);
第三、与罗马帝国和解并处于蛮族大迁徙风暴之中的基督教,从公元311年至 590年,即康士坦丁大帝至教皇格里高利一世(Pope Gregory 1);
第四、在条顿人(日耳曼人,Teutonic)、凯尔特人(Celtic)和斯拉夫人(Slavonic)建立的民族国家中传播的基督教,从590年至1049年,即从格里高利一世到格里高利七世(Gregory VII Or Hildebrand);
第五、处于教皇统治下并产生经院神学(出e Scholostic theology)的基督教,从 1049年至1294年,即从格里高利七世到教皇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e VIll);
第六、处于中世纪天主教衰落与宗教改革前酝酿时期的基督教,从1294年至 1517年,即从卜尼法斯八世到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贴出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第七、处于宗教改革时期的基督教,从 1517年至1648年,即从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到英国议会下令实施《基督教信纲》;
第八、处于天主教正统教义受到挑战时期的基督教,从1648年至1790年,即《基督教信纲》实施至法国大革命;
第九、处于福音在欧洲和北美复兴、基督教福音向全球传播时期的基督教,从 1790年至1878年,即从法国大革命至教皇利奥十三世(Leo Xlll)即位;
第十、处于现代与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基督教,从1878年至今。
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的分期与基督教历史的分期大体相同,但并非完全一致。下面列出奥尔森这本书中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的分期,读者们若能与上面的历史分期作一对照,或许能从中悟出点什么来。
第一部分:序幕,二世纪基督教思想的冲突
第二部分:换场,三世纪神学的张力与转变 第三部分:转折,三位一体之争 第四部分:插曲,基督位格之争 第五部分:分裂,东正教与天主教一分为二
第六部分:换景,经院哲学带来神学的春天
第七部分:转捩,西方教会的宗教改革与分裂 第八部分:换装,新教神学的多元论 第九部分:变奏,自由派与保守派对现代性的回应
基督教的神学是由基督教的思想家们创造的,这也就是说,先有基督教,后有基督教神学。但什么是基督教神学呢?《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的作者给出了一些解释,但却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在这个方面,笔者想结合基督教神学思想的起源多说几句。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的理解,仅供读者参考。 历史地看,古代基督教的希腊教会和拉丁教会是《圣经》记载的基督教信仰和教会组织的直接继承者,也是后来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基督教信仰和教会组织的共有原本,它们的发展为后续各个阶段的基督教在教义、教会组织、教仪等方面奠定了基础。早期基督教教会的思想家是基督教神学的创立者。“他们认为自己是神圣的真理的揭示者,把这些真理保存在地方教会中并尽可能传播到世界上去是他们的职责。他们表现出对文学的排斥,也没有学院式的雄心,至少,此类工作不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兴趣。他们认为自己是教会的权威的教师,是基督教的哲学家,是训练有素的、受到启示的《圣经》的解释者,而《圣经》包含着上帝的拯救启示。只有按这样的思路,我们才能理解他们,研究他们。否则,他们 的工作和活动就会被歪曲。这也同样适用于对他们的成就作历史的评价。”(凯本浩森:《希腊教会的教父》,第10页)
从保罗开始,基督教的思想家就已经在借助同时代的哲学术语去阐述神学学说。这是用逻辑的方式规定基督教信仰内容的最早尝试,也是神学与学问的最初联合。神学的字面含义是“关于神的学问”。基督教神学是一种由信仰所激发的理性思考。“在基督教的意义上,神学是一门关于由神揭示的宗教真理的学问。它的主题是神与神的创造物的存在和性质,以及从亚当的坠落到通过基督的以教会为中介的对人的救赎。它的内容包括所谓的关于神的自然的真理、灵魂、道德法等等,这些都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获得。神学的目标是用信仰激发的理性对这些信仰的内容进行研究,以此推进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理解。”(克洛斯:《牛津基督教会辞典》,第1344页)从基督教神学的历史来看,“在天主教这里,宗教第一次获得了一种正式的教义体系。天主教这个基督教的正统教派发现了信仰与知识调和的模式。”(哈奈克:《基督教教义史》第2卷,第4页)
基督教神学的产生得益于希腊罗马哲学。早期基督教思想家使用希腊哲学去解释基督教的学说。通过世代的努力,原始基督教的经验被理性化了,基督教的主要观念有了哲学的支撑,一元论的基本立场得到确认,一种系统的基督教神学产生了。源于原始宗教与神话的希腊哲学滋养了这种新的神学,以基督教神学为自己的新成就,而它自身亦与其他希腊罗马宗教一道走向终结。最初仅仅是少数人的宗教意识的基督教神学信仰取代了希腊罗马的宗教与哲学,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主流。
基督教的思想家有许多都是从希腊罗马文化的旧阵营中杀出来的。他们带着浓厚的异教文化背景皈依了基督教。他们为基督教的信仰所慑服,但仍旧按照希腊罗马哲学的术语去理解它。这种工作有偏离基督教信仰核心的危险,但却又是基督教本土化所必需的。从基督教自身的发展来看,他们最重要的贡献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把基督教当作一种合理的宗教展示给外部世界。他们坚持基督教一神论,批判异教的多神论。他们坚持以理解为基础的信仰,把希腊罗马哲学的一些合理因素与基督教的信仰相结合。他们从总体上抛弃了罗马帝国的主流文化,但从中汲取了一些有益于基督教的信仰的东西,然后提出了基督教文化的基本原则。通过他们的努力,基督教达到了自身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种形式的基督教征服了罗马帝国,成了中世纪历史的基础,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基督教思想家对旧文化的批判和吸取有益于基督教文化的发展。护教士们对罗马政治的批判是迫使帝国当局改变宗教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也预告了罗马帝国的终结和基督教的胜利。基督教扫荡了希腊罗马世界中的那些异教祭仪,这是摧毁传统的希腊罗马文化的最明显的表现。他们的攻击目标是当时流行的各种形式的多神论。他们批判了异教的荒谬,从而摧毁了罗马帝国文化的根基。在他们的批判下, 非基督教的各种异教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基督教思想家也对当时的各种哲学展开批判,使这些哲学的虚假性和无用性暴露在世人面前。
基督教的胜利给希腊罗马世界带来了一种新的宗教生活。基督教关于神、自然、人、命运、救世主的观念,基督教的组织、神职人员、公共的和私下的礼拜形式,基督教的文学、艺术和伦理都不是对其他宗教的简单复制,而是吸取了其他文化成分以后的重新创造。通过基督教与当时各种异教和哲学的冲突与融合,一种新的文化理想创造出来。它既有祭仪也有哲学。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把理解生活意义的钥匙、一套行为规范、以及一种精神性的崇拜。(上述观点详见拙著《罗马帝国文化转型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九章)
12.基督教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篇十二
基督教一开始是反抗者和被压迫者的宗教。在古罗马征服了巴勒斯坦以后,犹太人从未有一刻停止过对入侵者的反抗。他们希望能够出现一位像大卫王那样的救世主来领导他们摆脱罗马人的统制,于是犹太教的一个教派———拿撒勒派创造了弥塞亚降临的说法来作为反抗罗马统治的思想武器,虽然后来起义被镇压,但弥塞亚的观念却最终演变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后来基督教流传进罗马帝国,起先是吸引了一些下层的奴隶和被压迫者,慢慢的,一些上层贵族也加入了进来。至公元2世纪,一些自发组织而成的基督教社团逐渐发展成了具有独立形态的基督教教会,形成了相对于犹太教而独立的教义、组织制度和礼仪等。公元4世纪,随着基督教势力的不断壮大,罗马的统治者终于意识到彻底消灭基督教的企图已经不太可能实现了,只有同基督教达成和解才能巩固其帝国的统治。于是在公元313年罗马颁布了著名的《米兰饬令》,宣布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进而在公元392年,狄奥多西一世指定基督教为罗马唯一合法的宗教,同时禁止在任何场合向异教神献祭。至此,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表面上看,基督教由最初遭受罗马统治者的残酷迫害,一变而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不免使人产生疑问,到底是什么力量导致了这种极富戏剧性的转变呢?如果我们研究了从基督教起源到公元5世纪间基督教的发展过程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了。早期的基督教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它反对罗马人的统治,仇视富人,甚至主张武力推翻罗马帝国,但是,由于实力相差的过于悬殊,犹太人的起义只能是招致更加残酷的镇压与近害。受尽苦难的犹太民族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反抗依然不断,但他们已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上苍,“盼望”能通过上帝的干预,摆脱异教徒的统治获得伟大的拯救。相应的,这一时期的基督教提出了弥塞亚的降临和末日审判论,主张人们等待世界末日,那时救世主将会降临人间,对世间的一切罪恶进行最后的审判,而后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
然而,进入公元2世纪,祈盼中的世界末日并未来临,基督徒的境遇不但没有丝毫的改善,统治者对他们的迫害反而变本加厉。面对深重的苦难,信徒们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他们的信仰。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逐渐淡化了其自身的反抗精神,转而寄希望于得到来世的幸福,宣扬现世的苦难只是暂时的,而天国才是永恒的。在耶稣看来,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都是现实世界中无关紧要的事,他所看中的是建设精神上的家园,即彼岸世界。他提倡人们要博爱、要驯服、要忍受痛苦,只有这样,死后才能进入天国享受永恒的荣耀与幸福。这种消极的逃避现实的思想,虽然不能使下层人民的生活境况得到任何改善,但至少给了他们一种希望,一种精神上的慰籍,使他们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尊严。所以,这一时期的基督教能够从被压迫阶层吸收大批的信徒而使自身不断壮大;同时,基督教的这种变化也正好适应了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需要,用宗教禁锢住民众的思想,使他们变得逆来顺受,这正是统治阶级求之不得的事。于是,罗马帝国与教会达成了某种默契,帝国给基督教以合法的地位,而教会则帮助帝国控制人民的思想。
二、中世纪的基督教
公元4世纪末,强大的罗马帝国已显出衰败的迹象。395年,古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大体上意大利和它以西的地方为西罗马,首都在罗马城;以东的部分为东罗马,建都在黑海口上的君士坦丁堡,后来更名为拜占庭帝国。479年西罗马帝国被一些当时比较落后的民族灭亡,西欧陷入混乱,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混战时期,西欧逐渐形成了封建制度。东罗马则从4世纪开始封建化,5~6世纪经历了一个强盛时期,带动了东欧、小亚细亚和西亚的发展,7世纪后逐渐衰落,直到1453年被土耳其灭亡。历史上把从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间的这一封建时期称作中世纪。中世纪的基督教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信仰,它已是一种机构,它是有组织的。它的政府,即一批准备去执行各种职务的不同等级的教士,它有财政收入,有独立行动的手段,有一个社会团体所需的集会点,即各省的全国和全教会的会议,还有就社会事务共同讨论的习惯。总之,在这个时期,基督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个教会团体。中世纪的基督教为了达到控制人类自由的目的,一方面从《旧约》中引用了“原罪”的概念,这里的“罪”主要是指当初亚当和夏娃没有遵从上帝的意志而偷吃了给人以智慧的禁果,获得了自由意识,而这种自由意识则成为了世上一切罪恶的根源,它使人们变得傲慢而自私。只有诚心的忏悔,才会获得上帝的救赎。于是,教会制定了悔罪制度。另一方面,教会兴办了很多学校,但是他们教授的东西统统打上了神学的印记,哲学的、政治的和历史的问题全都根据神学的观点来考虑。教会在知识界是万能的,甚至连数学和自然科学都被以为是从属教会的教义的。任何可能动摇宗教权威的理论或思想都被斥为异端邪说而遭到镇压。这样一来,教会能够更加容易地控制公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
三、宗教改革
16世纪,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当我们反思欧洲宗教改革发生的时代背景的时候,我们可以列出许多项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人文主义的诞生与文艺复兴的兴起,这重新引起了人们对神学与哲学的兴趣,学者们开始用中世纪的人们所不知道的方法去独立思考,结果,教会权威性的教导开始受到质疑。另一方面,教会变得更加的腐败与黑暗,贪污和欺骗随处可见,圣职买卖在教会职务与教皇职位上广为风行,甚至为了在罗马兴建圣彼得大教堂而出售赎罪券以筹款,这一切以及其他在教会中不道德与不合圣经的行径,使得许多人相信某种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此外,印刷术的发明与古今书籍抄本的传播,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这个趋势。终于在1517年,一名德国修士———马丁·路德率先向教会发难,发表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此举震惊了整个西欧,从而引发了势如烈火燎原的欧洲宗教改革。以路德为首的改革派被称作新教徒,他们彻底否定了教会作为上帝与信徒之间的中介角色。主张人们必须凭借对《圣经》的理解亲自感悟上帝的教诲。这一思想直接导致了17世纪欧洲大陆同时出现了一百多个新教派的混乱局面。在宗教改革时期,帝王的信仰决定了子民的信仰,这种观念是很普遍的。这种观念导致多次宗教战争,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由1618—1648年之间在德国所发生的三十年战争,是三十年战争使大家意识到自己无法将意志强加于所有人头上。宗教上宽容和自由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认,各个教派之间剑拔弩张的局面得到了缓解。
【基督徒的人生观】推荐阅读:
基督徒生命的深度07-22
基督徒生命的成长08-08
给所有基督徒的一封信01-04
基督教的宗旨是什么07-21
中国基督教规章的思考10-03
基督教10-17
第1课耶稣基督的门徒07-18
基督教诗朗诵永恒的爱07-07
基督教婚礼祝词07-11
基督教文化概论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