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11篇)
1.12年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篇一
福州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倾向调查问卷
2007-3-6 14:33:28
亲爱的同学:
您好!如今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受学校就业指导办委托,我们进行本次问卷调查,以便改进我校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问卷所得信息实行匿名处理,不涉及个人隐私,所以真诚希望您能如实地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想法反馈给我们。下面调查开始,请您支持与协作!
1.个人基本资料:
1.学历_______①专科②本科2.性别_______①男②女3.所读的专业 ______()
4.专业所属性质_______①理工②经管③文法5.籍贯隶属于________ ①本省②省外③港澳台1.就业心理倾向:
1.面临毕业,你的首选前途考虑是____
①毕业后直接找工作②自主创业
③考研④考公务员⑤出国留学⑥目前还不能确定 2.在择业过程中,你较提倡的是_____
①自主创业②靠人际关系找工作③学校就业介绍④自找工作⑤其它_____
3.选择就业时,最看重的是______
①薪金②个人发展空间③地域④个人兴趣⑤工作的稳定性⑥工作环境⑦家里的安排或建议⑧其它_______ 4.择业时,最想去的地方_____
①福建省沿海城市②福建省内其它城市③省外其它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④国外⑤其它______
5.求职中,最想去的单位是______
①政府机关②企业③事业单位(学校、科研院所)④自主创业
④艺术④国外
社会学系课题研究组2004年3月
⑤其它_____
6.如果让您选择企业,你会选择哪一类______
①国企②外企
③中外合资企业④私营企业
⑤其它_____
7.您主要接受过以下哪方面的就业培训______
①没有培训②语言、技术等方面训练(如计算机、外语等)
③面试心理训练④面试技巧训练
⑤其它________
8.您是否有参加过就业面试?______
①有②无
9.在面试时是否有压力?______
①有②无
10.当时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 ______
①自卑②恐惧
③焦虑紧张④抑郁
⑤其它______
11.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是______(多选)
①自我期望过高②自愧不如人
③家庭压力(经济、期望值等)④社会认同不高
⑤其它______
11(b).其中最主要原因是
12.在择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______
①专业不对口②学历不够
③就业技巧缺乏④就业相关信息掌握少
⑤就业单位不符合自身期望⑥其它_____
13.经过择业面试后,您觉得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______
①学校知名度②专业
③学历④工作经历和经验
⑤实际工作能力⑥综合素质(如外语水平、获奖情况、在校表现等)
⑦其它_____
14.您觉得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地域歧视吗?______
①有性别歧视,无地域歧视②有地域歧视,无性别歧视
③两者都有④ 两者都无
⑤说不清
15.您觉得这种歧视可不可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即可避免)?______
①完全可以②性别歧视可,地域歧视不可
③地域歧视可,性别歧视不可④完全不可
16.择业过程中,您认为您所学专业在就业形势中的处境是______
①优势②一般
③劣势④说不清
17.您认为您在就业市场上最大的劣势或不足是是______
①外语等非本专业知识②专业知识水平
③专业热门度④社会关系
⑤学校知名度⑥其它_____
18.您对整个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总体评价______
①很好②较好
③一般④不好
⑤很不好⑥说不清
三.学校就业指导:
1.您对我校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吗?______
①了解②听说过但不了解
③毫无了解
2.您自己是否清楚学校在就业方面的一些相关政策?_____
①很清楚②一般
③不怎么清楚④一点也不清楚
3.在就业过程中,您是否有感受到学校提供的帮助?_____
①有②无
③不清楚
4.您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学校提供就业指导?_____
①大三前②大三
③大四④没有提供
5.您觉得学校提供就业指导的时间是_____
①太早②太晚
③适中④不清楚
6.您觉得学校提供的帮助符合自身需要吗?_____
①完全符合②较符合③一般④不符合⑤完全不符合7.您认为学校就业指导应从哪些方面着手?_____(多选)
①提供就业相关信息②就业技巧
③就业心理④就业取向
⑤就业价值观⑥其它_____
8.您最希望学校在就业时能提供_____
①就业指导②介绍就业
③学习机会④其它_____
9.您对目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的总体评价是_____
①很好②好
③一般④不好
⑤很不好
10.您对学校就业指导有什么建议见意见: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至止结束,感谢您的真诚合作!并祝愿您在就业路上越走越好!
调查员:
调查结束时间:月日时(24小时制)
2.12年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篇二
1 调研及分析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问卷这两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XX学院市场营销专业300名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为280份, 问卷有效率为98.2%。
从就业地区、是否愿意创业、职业倾向、最看重的因素这四方面考察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从是否专业对口, 薪金期望考察毕业生的就业期望, 从专业技能准备情况、“吃苦”准备考察毕业生就业准备。
1.1 就业意向的调查结果分析
1.1.1 就业去向的调查结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 地域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作用正在降低, 最突出的特点是他们的着眼点放在了该地域是否有利于开创自己的事业, 占总人口的50.2%。令人可喜的是还有17%的毕业生愿意到西部去工作, 积累经验, 锻炼自己。
1.1.2 自主创业意向调查
当问及是否把选择自主创业作为就业的一种途径时, 有69%的同学给出肯定答案, 这说明该专业的毕业生有很高的创业热情, 已经把自主创业作为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且男生选取创业的比例要远高于女生, 占到了44.8%。这说明男生希望有自己的一份事业, 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1.1.3 职业倾向
本次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有63.6%的学生选择到职场谋职, 选择考研的学生有16.3%;有12.35%的同学希望能通过公务员考试来解决就业。此调查结果还显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公开化, 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对社会和自身都有一个现实的认识, 他们选择去各种各样类型的企业来开创自己的未来。
1.1.4 就业最看重的因素
由表3可以看出, 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择业时最看重的是个人前途, 比例达到54.5%。这表明他们的择业观念已经趋向成熟, 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选择。当然, 对工资的高低、单位发展前景、福利待遇等看得也很重, 但相对于个人发展前景来说比例相对还是小的。
1.2 就业期望
1.2.1 所学专业对口
由表4可以看出, 只有3.1%的同学认为要学以致用, 专业与就业有直接关系;而37.5%的认为可以接受专业不对口;52.4%的认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充电解决, 很明显专业是否对口已经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1.2.2 对薪金的预期
X院校所在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表5可以看出, 毕业生选择月薪1000元以下的人很少, 1500~3000元之间人数最多, 占62.1%, 期望月薪3000元以上的人数比较少, 仅仅占总10.2%。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一味追求高薪水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不高, 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比较清晰, 接近实际情况。
1.3 职前准备
1.3.1 专业技能准备
由表6可以看出, X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认为面临毕业和择业时自己的专业技能:很好的占14.3%, 较好的占15.4%, 一般的占56.75%, 较不好的占8.00%, 很不好的占5.55%。这说明大多数毕业生的专业知识都比较一般, 在专业知识方面为求职做好准备存在不足。
1.3.2 深入基层的准备
当问卷提到是否愿意基层工作时, 如表7所示, 在没有合适工作的情况下, 只有9.1%的学生愿意去基层, 有50.7%的学生回答可以考虑, 有40.2%的学生不愿意深入基层, 他们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想去基层的岗位工作。这些数据表明该专业毕业生深入基层积累经验的意识相对而言比较淡薄, 吃苦能力较差。
2 研究结论
2.1 就业意向较明确, 有清晰的自身认识
随着毕业生的逐年增加, 其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 大学毕业生择业面也越来越广泛, 选择已经不再受地域的局限。随着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就业机会也随之增大, 很多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地区就业。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市场营销专业的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已经不再受地域的限制, 而更为关注是否有利于发展自己的事业。因此, 在就业困难的大背景下, 很多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 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当前的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热”在本次调查中并未显现出来, 可能是由于市场营销专业限制的实际情况, 使他们考录公务员专业对口职位较少, 或者是公务员岗位竞争过于激烈, 难度较高等原因造成的。调查发现考研人数也不是很多, 可能由于即使读取研究生仍然要面临几年后的就业, 且就业难度逐年增加, 造成该专业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人数并不多, 而选择最多的就是就业, 占到一半以上, 说明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比较清楚, 面对择业有清晰和理性的认识, 这些都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 适应当前社会环境。
2.2 就业期望符合现实情况
调查发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对自身和专业有着清晰的认识, “先就业”的观念已经非常明确, 对工作自身要求并不高, 将近85%的人将自己的薪金水平定位在1000~3000元之间, 而且在问及到“是否在意工作和专业是否对口”这一问题时, 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不是很看重, 将来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学习。”可以看出,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比较务实, 有更开阔的就业视野, 而不是把自己限定在某一范围内, 而且具备就业后再学习的思想准备。
2.3 专业信心不足, 吃苦精神缺乏
当今有很多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时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 他们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 还积极考取各种证书, 目的就是为了就业时能拥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更具有竞争力。然而调查发现, 当被问到“是否具备就职的专业技能”时, 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所需要的技能, 而大部分持不确定的观点。由此可见, 同学学生虽然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训练, 但大部分学生仍然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信心不足, 说明毕业生虽积极考取各种与就职有关的证书, 但却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 调查发现, 虽然毕业生对薪金、工作地区等总体上已有了较为现实的认识, 但从是否愿意从事基层工作的调查结果看, 有40.2%的人选择“宁愿待业, 也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 说明大学毕业生缺乏吃苦精神, 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从某种层面来讲, 可能大学生仍然具有“清高”的一面[1,2]。
3 对策思考
3.1 院校应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大学新生入学后, 高校应对新生进行系统的学习教育, 包括校规校纪、大学生生涯规划、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内容。要从新生开始加大管理力度, 使大学生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 对于违反校规校纪, 通宵上网逃课等不良现象, 要采取有力的措施, 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存在。只有有效抑制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学生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上, 才能在将来走出校门时, 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比较自信, 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同时, 学校应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善于与他人相处、合作, 才能适应当前社会, 因此, 大学期间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从而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3.2 建立就业服务中心
就业服务中心既能帮助和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又能给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因此在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十分必要。首先, 就业服务中心应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 从而得到各种就业信息, 加大毕业生就业机会;同时, 面对网络上各种就业信息, 有真有假, 使得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难以分辨, 因此, 就业服务中心应发布权威的就业信息给大学毕业生。其次, 就业服务中心应加强和毕业生的交流与沟通, 让毕业生更清晰地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 从而面对现实, 准确定位自己;同时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就业培训, 使大学生面对未来的就业更加自信, 从容不迫。
3.3 提升自身素质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应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1,3]。首先, 大学毕业生应树立从基础做起的意识, 摆正心态, 虚心学习, 对于不会的问题积极请教学习, 使自己掌握更多的就业资本。其次, 学好专业知识, 理论结合实际, 学以致用。应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把学到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 与实际相结合,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 积累经验,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更快融入社会, 把所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第三, 树立终身学习观。除了在学校中学到的各种知识外, 还应做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的思想准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知识不断更新, 大学毕业生也应树立终生学习观, 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 才能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 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林路.浅谈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几个因素[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6) .
3.12年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篇三
长师青年在线 发布单位:信息网络部 发布时间:2010/5/3 阅读:224次
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担了选择主体的巨大压力和竞争的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了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就业,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近期,我系组建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小组”,在南京市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的1000名大学生就业行为和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外企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2)大学生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一、调查方式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回收率为94%。
二、问卷内容设计
针对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依据、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共设24个选择题。(见附: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三、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10届毕业生。
四、调查分析: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
通过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五类:
因素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一个问题:你意向就业的地区是哪里。调查结果发现,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部分学生愿意去西部就业;大中城市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
22.6%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而77.4%的学生不愿意去,也就是说有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这比一般人想象的比例要更高些,因为西部地区并不等于农村地区,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显得落后,因此,6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由于学生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而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沿海地区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外企一直受到学子们的青睐。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消融,“党政机关”的吸引力较以前相比减弱,但仍有近1/5的学生选择了党政机关。究其原因,调查小组分析认为,除工作相对稳定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务员是个非常体面的职业。“高新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与我国近年来重视科技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密切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待遇有关。尽管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仅排在第四位,但仍然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之一。
调查小组分析认为,择业取向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个人因素如偏好、理想、能力等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因素比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等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因素比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经济景气程度等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则可以说个体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则可以说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大。从调查统计可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调查小组认为,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大部分同学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愿意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工作,愿意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工作。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的普遍性可以看出,一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因素二: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约束下,大学生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择业目标。大学生择业时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选择更具风险性职业的可能性增加。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收入相对较高,风险较大,富裕群体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外企”、“高新技术企业”,比其他群体高出3个百分点。而其他群体对收入一般、风险较小的职业选择概率较大,如党政机关、学校和科研部门等。
因素三: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从工作搜寻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是调查小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调查小组通过“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期望工资水平和搜寻成本”和“搜寻密度和搜寻广度”这三个方面,将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细化和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性别、专业属性的不同,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比如,男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因此,调查小组建议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定得过高,将会影响就业效率。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因素四:社会资本影响就业意向和求职行为
目前,大学生毕业时主要面临三种选择:就业、继续上学(包括在国内和国外上研究生)或不就业。调查数据显示,打算就业的毕业生占大多数,决定继续深造的学生也占据相当的份额,在做出这种选择前途的决策时,毕业生的父母及其家庭的情况对其选择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越高,毕业生往往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也就是说,积累了一定社会资本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继续求学提供稳定的经济资助。
调查小组同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更加偏好去企业单位。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相当显著,而母亲的学历和职业对毕业生这一选择的影响比父亲更为突出。可见,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就业意向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量多少的影响,而社会资本是开拓信息渠道的重要工具,可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竞争实力,增加求职的“砝码”。调查小组在研究中发现,有26.4%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仅次于招聘会(51.5%)和网络媒体(45.9%);12.3%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仅次于招聘会(39.7%),排在第二位;认为社会资本是自身竞争优势的学生占19.5%,而25.9%的学生可能由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而意识到社会资本是自己在求职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由此调查小组得出结论: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策。
因素五: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大学毕业生极化现象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小组还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区域和城乡分布不均衡,短期内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减弱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但从全局来看,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微观角度来看,它提高了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也对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市场机制已经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斜,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五、政策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就业指导
我国已采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自主创业等5项政策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
一、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政府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两年。
二、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
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提供税费优惠和小额贷款,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
四、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五、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以上一些大的方面,就本次调查看到的具体情况,调查小组提出如下具体性的建议:
建议一: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整个就业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调查小组建议,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都已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的限制,但对于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则远非是无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已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若要再回到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另外,要降低大学生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
建议二: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加速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正逐渐增强。对于“大学生应该何时考虑就业”问题,有28.2%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45.8%认为应在三年级,11.6%和10.1%的学生分别认为应在一二年级。而对于就业指导来说,56.7%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开始。由此看来,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毕业生的,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调查中,大学生基本上能够适应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转变,但仍有16%的“不知道如何适应”或“不能适应”。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大学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在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的特色,要求指导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调查小组建议充分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
建议三: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家用人单位的老板公然声称:坚决不用大学刚毕业的人。在他看来,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毛病”太多,几乎不可用,以下是这位老板从应届毕业生身上挑出的主要问题,看法未免偏激,仅供参考:①期望值过高;②心理不稳定;③耐挫能力差这山望着那山高;④不愿踏实做事高骛远,不切实际。
这个事例说明大学生还应该从自身入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调整自己以尽快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很小比例。
大学生应该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路子。有人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2002年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
建议四: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建议五:高校对就业不理想专业“动刀”、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
今年江苏高校增设的专业中,多数是新面孔。譬如江南大学的动画、信息安全,中国药科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南京财经大学的资产评估等等,这些专业基本是为应对社会需求而增加的。此外,电子、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土木工程等多年来持续热门的专业也备受高校青睐,原因是它们的高就业率。据一些高校招生负责人分析,今年各高校新增的专业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仍然追逐热门专业,另外,就是专业进一步细化。
高校新增专业要有超前意识,别跟热门专业“凑热闹”一段时间,南京部分高校相继传出将在今年“砍掉”一些就业不理想专业的消息,这其中包括一些往年招生火爆的专业。大多数的基础学科专业就业率都偏低,但不能说明它们不重要。在对市场信息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做到专业设置“提前半拍”,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合拍。
4.12年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篇四
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今年应届毕业生有39.2万人,加上去年未就业的3万多人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就业压力尤为突出。为了解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基本情况,切实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排忧解难,改进公共服务,省人才科研所于2011年6至9月针对部属院校、省属院校、二级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应届学生和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纸质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24份,有效率为76.2%。其中,部属院校240人,占15.75%,省属院校559人,占36.68%,二级学院343人,占22.51%,高职高专382人,占25.07%;专科606人,占39.76%,本科759人,占49.8%,硕士159人,占10.43%;文科668人,占43.83%,理工科856人,占56.17%;男生671人,占44.03%,女生853人,占55.97%。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趋势及突出问题
1、学校“招牌”或学历层次影响就业竞争力,压力源来自高校品牌和专业
对当前就业压力的感受,如图1所示,有超过7成的被访者表示压力较大,仅有4.2%的被访者表示很轻松,这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很严峻。就压力来源而言,34.12%的被访者认为是“学校的招牌或学历层次竞争力不够”,其次是“专业局限,市场不接纳”,占27.17%。可见,高校层次和专业局限是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
如图4所示,国有企业仍是高校毕业生最理想的就业部门,占28.35%,被访者明确表示国有企业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但就学历层次而言,硕士生最理想的就业部门首先是事业单位,占30.19%,其次才是国有企业,占27.67%。与以往相比,选择“外资企业”的比例大幅下滑,仅占17.85%。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外企刮起了“裁员潮”,工作的不稳定性已让高校毕业生对外资企业的兴趣大大降低。值得关注的是,也有8.99%的选择“自主创业”,这一比例要高出“民营企业”2.69个百分点,但仍不理想。学生表示由于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只能选择自主创业,加上政府也鼓励创业,因而他们愿在创业上试试身手,以缓解就业压力。
图4 高校毕业生理想的就业部门30.00%28.35%20.00%10.00%0.00%党政机关24.21%17.85%11.09%6.30%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8.99%自主创业3.22%其它
5、薪酬预期渐理性,但发展追求越来越高
薪酬预期能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理性程度,就性别而言,男女差异不大,选择月收入“2000-2500”元的人最多,占35.63%;就高校类别而言,高职高专选择“1500—2000”元的人居多,占41.36%,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和二级学院都是选择“2000-2500”元的人居多;就学历层次而言,如图5所示,专科选择“1500—2000”元的人最多,占35.97%,本科选择“2000-2500”元的最多,占39.92%,硕士选择
“3000以上”的最多,占37.11%。与往年同期相比,高校毕业生的收入预期有所上升,上涨幅度在200至500元,但薪酬倾向比较务实和理性,他们所期望的薪资待遇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同时,被访者都认为“一年”后加薪合理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近4成。对5年后的月薪期待,“5000-7000”这一区间的比例最高,占38.39%。这更凸显了当代高校毕业生发展中的薪资追求。
图5 高校毕业生期望的薪酬预期40.00%30.00%20.00%10.00%0.00%专科本科硕士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以上在就业之初,他们表示更注重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发展机会和升值空间,对薪资要求,只要能满足衣食住行即可。对于具备一定能力后,高校毕业生表现出了更高的发展期望和薪酬待遇。反映出高校毕业生“骑马找马”的择业观越来越突出。
6、人才现场招聘最“火热”,招聘网站受“关注”
选择正确有效地求职途径,是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条件。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认为“人才现场招聘”最有效,占47.11%;其次是“人才招聘商业网站”,占43.31%;居第三位的是“家庭及社会关系”,占28.74%。通过“面对面的双向选择”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之途,但也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把择业希望寄托在自己父母、亲戚上,对人情关系的依赖较大。对投递简历主要渠道的选择,排在
图8 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80.00%60.00%40.00%20.00%0.00%认同不现实反对其他部属院校省属院校二级学院高职高专
2、政府促进创业的举措较多,但学生参与度不够,创业氛围依然不浓
对政府促进创业的举措的关注程度,可以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对创业的热情,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也设计了相应的问题来测查他们的真实想法。对政府或高校设立毕业生创业园或孵化基地等工作的关注仅限于“有些了解,没有参与”的占37.27%,“只是听说过,不太了解”的占32.87%。对政府或高校举办的毕业生创业大赛,也限于“有些了解,没有参与”的比例最高,占42.32%。对创业培训和指导,有近3成的被访者表示“没有听说过”,表示“参加过”的仅为15.16%,还有近5成的被访者表示“听说有但没参加”。可见,学生对创业举措的关注较少,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践成效不明显。如图9所示,被访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氛围“一般”的比例最高,达41.21%。
图9 高校毕业生身边的创业氛围50.00%40.00%30.00%20.00%10.00%0.00%较好一般不了解不好专科本科硕士
3、“讲座类”创业指导受欢迎,“实用”是关键
对于创业指导,高校毕业生比较青睐的有四种(如图10所示),其中最受高校毕业生欢迎的是“讲座类”,占45.41%;其次是“论坛类”,占22.31%。被访者表示,无论哪种讲座,只要实用,即使收费也受欢迎。对指导、宣讲涉及的内容,他们表示愿意对经济形势和市场行情以及创业指导和培训做相关了解。
图10 高校毕业生喜欢的创业指导类型50.00%40.00%30.00%20.00%10.00%0.00%22.31%16.60%15.68%45.41%书本类论坛类讲座类比赛类
4、创业优势明显,但存在诸多障碍
由图11可以看出,与其他社会阶层相比,高校毕业生的创业优势首先在于“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其次是“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这表明,当代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有所提升,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创业发展空间巨大。
5.12年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篇五
——汽车学院2003—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自评报告
自建院(2003年)以来,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紧紧围绕校党委、校行政的中心工作展开,在学校招生就业处和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全面服务,细心指导、规范管理、拓宽渠道”的原则,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宣传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努力增强市场机制配置毕业生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根据各项评估指标,结合学院自身实际,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自评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件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思想统一
为保证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院分团委),具体处理和协调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事务,及时解决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在稳步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会议,统筹安排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统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与原则: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按照国家政策指导,坚持市场导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坚持在公正、平等、竞争环境中择业;就业工作要实现就业政策公开、需求信息公开、择优推荐公开的原则;坚持“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中小型企业和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就业指导工作要充分整合、利用学校教学、管理资源,特别要调动学院学生管理、辅导员队伍及全体教师的力量,做到全员参与的原则。
(二)队伍组织健全、工作设备齐全
近年来,学院从事毕业生工作主管书记1人、专职人员3人,其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各1人。专职人员均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师等相关培训,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比较熟悉,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除专职人员外,全院上下齐抓共管,通过各种措施,调动辅导员和科任教师充分利用人际关系资源为学生寻找工作,形成了就业工作合力,确保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院分团委)配备了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和扫描仪等设备,并连接校园网供学生查询信息。另外,通过网络及其他渠道收集就业岗位信息,在每班设立就业信息联络员(班长、团支书等人),将新的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并在学院网站和宣传栏中及时更新就业信息。而且,通过校园网的相关链接让学生及时收看有关的就业指导讲座和参与网上招聘活动,让毕业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
(三)“四个到位”强化毕业生就业宣传工作
学院以“四个到位”不断强化毕业生就业宣传工作:
1、认识到位。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研究新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安排专职辅导员负责,以提高工作效率,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2、机构到位。学院通过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小组、各班安排一名信息联络员、辅导员建立飞信群与每位同学建立实时在线联系,形成了学院-班级-个人三级畅通体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加强了毕业生就业宣传力度。
3、宣传方式到位。学院通过学院网站、专题信息刊物、宣传栏、飞信等多种宣传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国家政策宣传、就业项目介绍、就业先进典型宣传,同时,开通热线电话,完善学院就业网站,建立宣传栏,发布就业信息等,保证学院、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就业信息畅通,全方位服务学生就业。
4、就业宣传后期工作落实到位。在对全院同学就业工作摸底的情况下,掌握有兴趣同学的信息,做到工作有重点。其次,积极与学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联系,掌握最新的就业政策和信息,以便于有兴趣同学的愿望实现和工作的落实。最后根据对学生信息的掌握和志愿的选择,及时的进行有目的的“一对一”服务,以推动就业的工作落实和学生志愿的实现。
(四)经费充足,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学院行政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安排1000元作为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走访、联系招聘单位等工作,充分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自建院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达到了18450元,生均52.87元。
为了充分利用广大教师资源,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效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同时,发动学院学生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对于有签约的同学将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力求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引起学院师生的高度重视。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状态
(一)完善就业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就业工作管理水平制度是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学院及时调整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定涵盖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如《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条例》、《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及主要职责》、《汽车学院安全稳定与文明离校值班制度》、《汽车学院待就业学生登记跟踪制度》、《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程序》、《汽车学院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汽车学院就业指导管理办法》、《汽车学院就业指导实施细则》、《汽车学院毕业生信息网络建设的有关规定》、《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汇报制度》等。同时,年初有就业工作计划(每月有具体的工作安排日程,定时检查进度情况),年终有就业工作总结,所有文件材料均已整理归档。
规章制度建设使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管理层次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规范,保证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学院的管理工作规范化起了很大的推动和制约作用,是实现学院规范化管理的捷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二)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安排,完成日常管理工作
1、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所有上报材料和需求信息、生源统计、查询和计划上报等日常管理全部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够及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按要求上报有关信息。
2、建立了完善毕业生基本信息库,规范管理。由于学院毕业生人数呈递增趋势,为更好地进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毕业生基本信息数据库,包括毕业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姓名、专业、生源地、就业单位、个人联系电话、跟踪调查等记录,为客观、详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和了解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做到了及时更新,把工作对象由班级转向个体,逐个地找未就业的毕业生谈话并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3、正确指导毕业生网上签订就业协议,归档材料上报及时、完整、准确;毕业生离校手续(组织关系、户口迁移证和报到证)办理及时,证件发放准确无误,材料移交清楚;考研学生政审意见及调档认真规范,毕业生转档材料移交及时、准确、规范,材料移交清楚。
(三)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拓展工作新思路
1、学院每年10月下旬至12月开展“汽车学院就业指导月”活动,每年5月至6月开展“汽车学院就业服务月活动”。活动期间,开展就业调研、就业指导讲座、诚信教育等系列活动,并积极配合校团委开展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鼓励同学自主创业。
2、利用党团活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组织做好毕业生课堂教育的同时,学院还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举办商务礼仪大赛、面试技能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毕业生简历制作大赛,毕业生模拟招聘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毕业生党员就业意识专题教育等活动,为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的平台,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了外语和谐职业人。
3、学生在校期间,对在校生进行择业调查,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调查,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跟踪调查,不仅调查学生对学院毕业生工作的满意度而且调查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并就调查中获得的重要信息撰写调查报告。
4、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将就业指导服务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加强对毕业生应聘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求职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模拟招聘、自主创业等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
5、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心态,着力构建“六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六位一体”包括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健康“滤忧箱”、专职辅导员走进学生宿舍活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就业择业心理,成为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学院加强班主任及就业指导老师与毕业生沟通联系,并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在各班级的朋辈辅导员作用,及时了解毕业生心态,主动关心、理解和鼓励毕业生,帮助和指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
6、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第一类,就业意向已明确的,在完成专业教学计划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对于此类学生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主要是加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帮助其提升岗位适应能力;第二类,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竞争意识强烈,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鼓励其走出校门参与竞争,自主择业、甚至自主创业;第三类,自信心不足、竞争意识不强、就业有困难的,此类学生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一要做好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二要指导学生撰写好求职自荐书,提高学生面试应变能力。
7、利用多种渠道切实落实困难学生就业帮扶的有关政策。自建院来,学院精心制定了《汽车学院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并指定辅导员统筹落实,共帮助125名困难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就业工作受到学生家长好评。
8、调查走访与来信来访共建工作新体系。利用寒暑假,学院针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毕业生学生,继续开展“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活动,让家长真实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基本学习、生活情况,加强了家校的沟通,学生家长纷纷来信来电,对学院工作给予肯定,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学院学生、家长等的来信来访,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分析、考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思想等全面了解,及时解决问题。对于来信来访中对学院有关政策、工作的疑问,学院领导也及时予以合理回复。
(四)组织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建立毕业生信息网
1、为了进一步拓宽用人渠道,学院在人才招聘方式上积极创新,经过多次联系和精心准备,先后有中通客车、济南重汽、河北新宏昌重工集团、聊城五洲汽车集团公司等数家单位来学院举行专场招聘会,招聘的企业摒弃了以往枯燥、单一的招聘模式,采用了与毕业生交流互动的全新招聘形式。不少企业利用PPT、视频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宣传,通过对公司概况与发展前景的介绍,使毕业生对招聘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避免出现盲目择业的情况。自建院以来,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来学院举行招聘会3次,共签约10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聊城分公司来到学院举办专场招聘会2次,共签约10人。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的人事负责人来举办专场招聘会2次,共签约12人。寿光万龙实业有限公司来学院举办招聘会1次,签约3人。中通客车控股有限公司来我院举行专场招聘会5次,共签约12人。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来我院举办专场招聘会2次,共签约12人。北京顺恒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来我院举办专场招聘会2次,共签约7人。(以前的不知道)2010年4月10日,学院与计算机学院、理工学院联合举办了聊城大学2010届毕业生专场供需见面会,邀请与会单位8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11月13日,学院与环境规划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了2011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邀请与会单位6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有效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有效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教职工资源积极推介毕业生。学院已毕业学生分布面广、行业多,每个学生都是一种资源,委托已毕业学生反馈所在单位的用人信息及对人才的需求,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再辟新渠道;充分利用教师因教学研究工作之需与学校、公司企业、事业等单位广泛联系的有利条件,发动教师利用社会资源推介毕业生就业。
3、广泛搜集人才需求信息,及时提供就业岗位。学院积极配合招生就业处的工作,及时传达校招生就业处提供的招聘信息,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开辟新的信息来源;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需求信息,加强与原有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利用本院的人力资源,广泛收集有关用人信息,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联系,组织开展小型供需洽谈会;将毕业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在有用人需求的单位安排实习,让一部分毕业生在实习中实现就业;加强与在聊公司、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开辟新的实习就业基地。
4、完善毕业生信息网,健全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形成良性的反馈链。对搜寻反馈回来的信息或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就业信息,将及时在学院网站发布和对班级传达。对就业信息除了认真做好“下达”外,还认真做好“上传”工作。用人单位对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有需求时,学院会填写一份就业信息,及时“上传”给就业指导中心。对“上传”和“下达”的每一份就业信息都进行归档编号,以方便查阅,且不易遗漏信息。规范化的信息管理,使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5、重视高端带动,引导学生自我就业。为更好的引导学生自就业,学院统一安排和领导下,强化服务育人理念,积极完善学生就业自我管理组织,学院领导提出“进千家、访百企”计划,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济南、青岛和北京的相关就业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及时了解公司的人才需求情况,为学院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积极参加全国百所院校与百家重点企业人才供需洽谈会,为学院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大型国有企业的就业信息。与企业的联系合作从就业向实习、科研开发、文化交流等深层次发展,与许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中通客车、鑫亚工业公司等纷纷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在提供充分就业岗位的前提下,学院着力提高就业层次和质量。
6、鼓励学生多方式就业。鼓励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毕业生报考国家公务员;动员毕业生积极参与教师特设岗位考试;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
(五)开展就业指导,为毕业生“保驾护航”
开展富有成效的就业指导是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关键环节。.1、举行就业调研座谈会、职业发展规划讲座、在求职中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讲座自主创业讲座、行业发展讲座、用人标准讲座、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讲座等活动,邀请多名实习老师、专家教授、用人单位人员现场讲解最近毕业生工作的热点问题,并根据毕业生反馈的问题做进一步解答和改进。同时,通过办讲座、组织学生座谈、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更新就业观念,强化就业意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提高就业成功率。
2、学院以讲座的形式就毕业生就业相关方针政策作详细的解疑,并多次开展就业指导课,向应届毕业生分析签约流程及办理人事代理和暂缓就业的利弊。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及各种社会关系的积极性,努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积极参与的毕业生就业机制。毕业生要树立主动积极的就业意识,充分利用寒暑假、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主动参与社会竞争。鼓励毕业生通过人才网、招聘网等方式,实现自主择业。
3、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09年,学院与山东第二技术学院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山东省尚属首例。为开展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学院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安排专人接待同学们的咨询、报名,抽调骨干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在学习培训时间上作了人性化的安排,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培训为全免费培训,学生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课余时间或预约方式进行学习,可以获得中高级技师证,为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增加筹码。
(六)多角度、全方位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
学院不断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先后通过“搭建校企共建交流平台,研讨校企发展大计”、“制定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突出‘双师’机构,专兼结合、优势互补”、“深入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提高企业效益”、“积极争取企校共建资金,发挥应有效益”、“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继续完善并遵循‘123’原则,寻求校企联合新突破”和“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七项举措,相继建立了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时风集团、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处校外教学科研基地,成立了 “聊城汽车零部件及整车性能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凯思博宏环保节能技术研究所(聊城)”、“聊城大学中通客车实验室”3个校内企校共建机构,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共建共赢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企业支持学校,学校服务企业,企校共赢共进”的良好局面。
不断完善学院课程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资源的优质高效利用,切实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
三、毕业生就业工作绩效
1、基本情况:自建院以来,学院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等5个专业毕业生共有292人,本科288人,专科4人,其中考取研究生70人,与用人单位网上签约77人,灵活就业151人,初次就业率为25%。
2、学院(那年,以前的不知道)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1人被评为就业先进个人,14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27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学院顺利承办“青年就业创业大讲堂”一期,邀请中通集团王传甫做客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开就业渠道,先后举办了2场大型招聘会、7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签约50余人。2010届毕业生共有292人,本科288人,专科4人,其中考取研究生70人,与用人单位网上签约77人,灵活就业151人。
四、毕业生就业工作后效性
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学院毕业生工作比较满意,用人单位也对我院毕业生非常喜欢和认可,认为学院毕业生工作踏实、专业素质过硬,毕业生签约就业就业真实可靠,截止目前还没有出现因误签灵活就业或签订虚假就业协议要求换发择业通知书的情况。
五、自查结果的改进情况
一、自查结果:
近年中,学院不断加大了市场的开拓力度,建立了更多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加强了毕业生就业理论研究。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查显示,整体情况较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但问题依然存在,如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没有大踏步提升,少数学生缺乏理想和信念,毕业生的应聘技巧、找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二、改进情况:
经过学院毕业生工作人员的努力,不论从硬件建设还是从软件建设上,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进。学院党总支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列入学院工作要点之内。学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经过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努力,学院的就业率有了明显提升。学院还根据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以此来提高专业就业率。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情况下,学院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同时为了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学院又引导毕业生慎重签约,不要盲目地更换单位,以此来降低改派率。
三、关于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努力方向
1、鼓励毕业生将就业目光投向急需人才的边远贫困地区以及急需发展的企事业单位,不要只局限在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
2做好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经常对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了解用人需求信息的发展动态和知识更新的方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使我院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3关注贫困生和“就业困难户”,给就业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选准位置,顺利就业。
总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逐步适应了社会对学院的要求,学院的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已经逐步做到了有机结合,工作已经步入了良性轨道!
6.12年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篇六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些都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了盲目就业的现象。本次调查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双向了解,旨在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使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倾向;对策
一、引 言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是一个外向,以开放型经济为特征的县。大学的连续扩招和08年起的金融危机的到来使这个县的就业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使得象山的毕业生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象山的大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通过了解这些人的就业思想动态及毕业生就业率和薪资状态,能给未来将要面临同样问题的我们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和帮助。
二、09年象山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09年是大学生毕业形势严峻的一年,今年回象山工作的象山生源总数达到4500多人。据调查,6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其余35%为“有点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同时,也反映着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高也成,低也就”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作为一种客观现象真实地存在。“就业难”是
每一个大学生能够切实体验到的现实境遇。调查表明,有53.6%的学生认为“就业难”,有39.9%的学生认为“因人而异”,而只有5.6%的学生认为“就业不难”。另外,“考研”是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的无奈选择。有49.4%的大学生打算“先考研究生”,超过了打算参加工作的人数,反映了近两年考研热的持续升温。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
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市场供大于求。有47.5%的学生认同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太多,供大于求”。第二,学校的教育问题。认为是“专业问题”的占35.9%;“学校没有名气”的占35.0%;“知识能力储备不够”的占21.0%。
据象山人才网发布资料显示: 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08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同时,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商业,服务类企业将有兼职经历者作为招聘首选。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大学生普遍的职业目标是获取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或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当然有部分认的目标是满足个人兴趣,有发展的空间。
而在其他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调查中显示: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能力”,其次为“特长”,第三为“素质修养”.而“专业”、“毕业院校”等相对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相似之处。
到目前为止,85%的接受调查者还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而越来越多的同学降低了自己的薪金要求甚至职业目标,只为在金融危机中平安过渡。个人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
三、就业倾向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的方式。调查对象为部分象山毕业生。
调查过程: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8月20日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8月22日—24日对问卷进行分析,数据的整合和总结工作。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高达46%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38%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2%的人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在校生表示在校做兼职、家教或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等是增加自身今后求职成功的最佳途径。而已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则认为,在校生应该多进行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那才是提高自己求职成功的最佳途径。
在调查结果中64%的人认为企业对大学的招聘要求过高,少数人则认为太过于苛刻,认为这对大学生的成功择业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就业能力,不是能想靠改变外界来获得工作。企业的要求是在升高,这也是对人才的需求在质上面的要求。
此外面对就业难的问题,75%的人表示在实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有去到基层(如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等)工作的意愿。同时,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的月薪期望也相对减少了,一般从1500元到4000元不等,主要集中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
当前就业形势下,有33.33%的接受调查者认为家庭关系对自己就业有最大帮助,另外有25%的认为各类社会招聘,只有8.33%的认为校园招聘对自己就业有最大帮助。由此不难发现,就业难使得大学生不愿意直接面对找工作,而是用成功率较高的间接方法来找。这与大学生在生活中一般就面对家庭和学校,而缺乏直接面对社会的机会有密切关系。
大学生在竞争就业岗位上没有明显优势,很多人表示自己缺乏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拥有的专业知识也不扎实,这使得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有所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既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如在大学生期间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学校的一部分原因,如并不注重应用实践技能的培训,专业安排课程没有跟随时代更新,导致知识与需要脱钩。
四、象山县政府出对策
面对当前就业难的问题,部分学生有创业的意愿,象山政府部门有关于这一现象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例如大学生创业政府买单:政府每年从市人才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作为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这为进一步拓宽象山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不止这些,今年2月以来,为缓解金融危机给象山县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压力,象山县更是相继出台多份文件,召开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努力实现全市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以上、年终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任务。
象山政府千方百计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大力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不断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认真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
同时,人力资源市场管委会会同人事、劳动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大扶持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加快促进毕业生就业。围绕如何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通过搭建强大的就业促进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会,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今年人力资源市场广泛联系企业,力争就业岗位,确保每周至少定期举办一场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专场。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25期,共有1028家(次)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岗位20530个。联合其他区镇、相关部委办局以及社会团体举办具有特定主题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据介绍,象山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主要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及青年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岗位见习机会。见习期间,政府还将给予学员生活和商业保险补贴。除此之外,对创业者,象山县政府还给予鼓励政策。
五、对大学生的建议
毕业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准自身的定位,突出自己的优势,适当降低期望值。不要把目光总盯在外资企业、大企业上,可以先选择小公司,通过一定时期的实际锻炼,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后,在考虑去心仪的公司。
在校大学生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不盲目,不轻易改变,冷静思考根据个人特点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其次,在校学生应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增加自身的职场竞争力。再次,应努力提升实践应用素质,比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于各类比赛,这既能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与实践能力,也能为将来应聘增色不少。
参考文献
[1] 吴宏伟:“对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分析与探讨”,《内蒙古民族
大学报》,2006年第4期。
[2] 王晋:“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3] 陈思杰等:“完善就业体制,搭建就业平台”,《于促进创业稳定
就业工作的建议》,2009年7月。
[4] 象山人才网
2009年象山大学生就业倾向状况调查
1.你是否已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2.A、是B、否
3.你认为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4.A、十分严峻B、十分严峻C、其他
5.面对就业严峻的形势,你会()
6.A、考研B、考公务员C、在家待业D、其他
7.你对就业的看法()
8.A、就业难B、因人而异C、就业不难D、其他
9.你对“择业”、“就业”的看法()
10.A、先就业,再择业B、先择业,后就业
11.你对工作月薪的要求?()
12.A、500~1000B、1000~1500C、2000~3000D、3000~4000
13.你认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14.A、大学生太多,供大于求B、专业问题C、学校没有名气
D、知识能力储备不够
15.你认为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
16.A、能力B、特长C、专业D、素质修养E、毕业院校
17.你是否降低自己的薪金要求甚至职业目标(),原因()
18.A、在金融危急中平安过渡B、个人能力不足C、对自己
不自信D、其他
19.你认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20.A、缺乏社会经验B、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
C、求职技巧的缺失D、其他
21.你认为在校做兼职、家教或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等是否是增加自身
今后求职成功的最佳途径()
22.A、是B、否
23.你认为招聘单位的招聘要求如何?()
24.A、太过于苛刻B、招聘要求过高C、无所谓D、其他
25.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你是否愿意去基层工作,如西部、经济欠发
达地区、农村等()
26.A、愿意B、不愿意
27.你认为以下对你就业有帮助的是()
7.12年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篇七
10日,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明日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和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将在体育中心举办“天津市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广电网络、中建三局、彩虹集团、南通二建、圣恺工业、天石休闲等400余家用人单位将带来5000余个职位,免费向广大2009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放。
据了解,此次公益招聘会,是中国北方人才市场贯彻落实国家人社部及本市人社局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要求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按计划,他们还将于11、12月再举办两场公益招聘会,职业倾向测评和校园招聘会等活动也将陆续展开。
此前,该市场同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在9月份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中,对本市困难家庭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了登记与推荐。
中国北方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市2009届高校毕业生共有11.4万人,目前尚有一部分未找到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促进就业,此次招聘会组织的大部分职位没有经验门槛的限制,其中,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物流、客服、操作类人员等都是面向毕业生的主要职位。
需要强调的是,相对“管理职位”而言,一线职位更能增加与社会特别是行业接触的机会,更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各方面的能力。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广大毕业生特别是2009届未就业毕业生要把心态放平,眼界放宽,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努力在基层职位上做出成绩,才能在形势向好之后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8.11-11-12就业需求调查表 篇八
学生姓名:班级:填表时间:
1、根据您对目前我国就业市场的了解,您认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
A 很有前途B 较有前途C 没有前途D 不清楚
2、您认为哪一类毕业生有较大优势? A 英语教育类B 商务英语类C 旅游英语类D “英语+其他专业”(如法律、营销、会计)双专业类
3、据您所知,目前对英语专业需求量最大的行业是:
A中小学校B高等学校C政府机关D涉外企业E其他,如____________
4、据您所知,目前市场上哪一类岗位对英语专业需求量最大:
A翻译B教师C导游D外企职员E一般涉外专业人才(如跟单员、单证员、外贸业务员)F 其他
5、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您最关注的是:
A 专业水平B心理素质C人际沟通能力D组织能力E思想修养(如负责,诚信等)F其他,如____________
6、您觉得英语专业毕业生能从众多脱颖而出的原因是(最多选两项):
A 专业成绩B 获奖证书C 社会实践经验D 个人形象气质E人际交流技能F其他,如___________
7、您在招聘人才时,会优先考虑具有哪些证书的人选(最多选三项):
A翻译证B教师资格证C 跟单员证D 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 E 报关员证F 涉外秘书证G其他,如___________
8、您认为毕业生就业的致命缺陷在于:
A虚荣B 眼高手低C团队合作意识不强D 不自信
9、目前我系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您认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应涵盖:
A 应用语言学理论类B 商务英语语言技能类C文化背景和文化交际类D商务翻译类 E 财务管理类F文学类G其他,如___________
10、贵单位对大学生的工作起薪一般为:
A1000元以下B1000-2000元C2000元-3000元D3000元-4000元E 4000元以上
11、贵公司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时最关注的是该学生的:
A 专业成绩B 综合能力C 学校名气D 学历E 潜力F 社会阅历 G 性别F 社会阅历H 品德I 其他,如___
12、贵单位是:
A国有企业B民营企业C外企D中外合资企业E 学校F政府部门G其他,如___________
受咨询人签名:
9.12年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篇九
Unit 7 – 10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smoothie(1)Word and expressions.turn on
cut up
put …… in
mix……up
add ……to
(2)Some sentences.1.--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
--We need three bananas.2.–How much cinnamon do we need?
--We need one teaspoon of cinnamon.3.Peel the bananas.Pour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1)Word and expressions.go to the zoo
go to the aquarium
take photos
hang out
buy a souvenir
have a great time
lots of
at the end of
go for a drive
day off
in the yard
have a yard sale
(2)Some sentences.1.–Were they any sharks?
--No, there aren’t any sharks.2.What else did you do? 3.Did you get the autograph? 4.Toby won a prize.5.Maria won the first prize in yesterday’s singing competition.Unit 9 When was he born?(1)Word and expressions.for example
national team
movie star
take part in
win the first prize
major in
take tennis
ice skating
(2)Some sentences.1.–When was he born?
--He was born in March, 1990.2.–How long did he hiccup?
--Hi hiccupped for 69 years and 5 months.3.He began to learn the accordion at the age of four.4.– Is the person a man or a woman?
--He is a man.5.He stopped playing football because of his sore back.(3)Grammar.1.start + to do sth./ doing sth.开始做…….He started hiccupping in 1922.2.too…….to…..太…… 以至于不能……..He is too young to look after himself.3.辨析 spend, cost, pay for, take.A.{ sb.spend some money / some time on sth./(in)doing sth.}
He spent ten yuan on the pen.I spent two years on my new book.I spent two years in writing my new book.B.{ 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
It took me two hours to go to the zoo on foot.It takes him half an hour to go to school every day.C.{ sth.cost sb.some money.}
The T-shirt cost me 20 yuan.D.{ sb.pay some money for sth.}
I paid two yuan for the book.If you lose the books, you must pay for them.4.see, look at, hear, listen to, watch, find 等感官动词
―感官动词 + V原形‖ 表示 ―…….某人做了某事‖ ―感官动词+ V-ing‖ 表示 ― …….某人正在做某事‖ 如: A.I saw her play when I was eight.The woman saw the thief got on a taxi.B.I hear her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He found him playing soccer when he went past the park.5.辨析 too, either, also.Nice to meet you, too.I don’t like fish, my brother doesn’t like it, either.He also got up late this morning.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1)Word and expressions.grow up
computer programmer
computer science take acting lessons
sound like
fashion shows a part-time job
save some money
at the same time all over the world
hold art exhibitions
send…….to…..ingredient _____________
pancake ______________
shark _____________
seal ______________
souvenir ______________
else _____________
outdoor ____________
octopus ______________
gift _____________
Chicago ____________
drive _______________
yard sale ___________
unfortunately ________________
hiccup ___________
sneeze _____________
achievement _______________
become _____________
grandchild _____________
talented _______________
loving ________________
outstanding ______________
(2)Some sentences.1.–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2.–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practice basketball every day.3.I’m going to do what I want to do.4.I’m going to retire somewhere quiet and beautiful.5.We got over 1,000 letters faxes and e-mails from our readers about their New
Year’s resolutions.6.I’m not sure yet.(3)Grammar.辨析 maybe(可能,常放在句首,副词,相当于perhaps),may be(可能是在……, be做谓语动词用)
如: Maybe you’re right.--I can’t find my pencil.– It may be in your desk.Exercises.1.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go _________ have / has __________ are ___________ is/ am ______________
take _________ hang __________ see ____________ buy _____________
eat __________ do / does ____________ win __________ get ____________
meet ___________ visit ____________ watch ___________ clean _____________
sleep ___________
stay ____________ read 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单词.pour ______________
peel ______________ check ___________________
blender _____________
yogurt ______________
cinnamon _____________
watermelon _____________
teaspoon _____________ honey ________________
popcorn _____________
popper ______________
sauce __________________
recipe _______________
mayonnaise _____________
relish _________________
turkey slices ___________
lettuce _______________
mustard ______________
unusual _______________
creative _____________
kind ________________ famous _______________
pianist ________________ violinist _______________
champion ______________
tour ________________
well—known _______________ accordion ________________
competition _____________
Poland ______________ alive _________________
athlete ________________
single _________________ management ______________
university _____________ song _______________ piece ________________
polite _____________
engineer __________________ teacher _____________
actor _______________
professional _________________ move _____________
language _______________
Pairs ______________ rich _______________
instrument ______________
fax ________________ reader _______________
fit _______________ build ______________ retire _______________ 3.作文.
请以校长室的名义拟一个50-70词的书面通知, 告诉同学们明天去参加植树活
动.通知
10.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篇十
一:调查方式及范围: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
1:2011年毕业生就业环境:
据统计今年,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10万,可预计2010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而10年这一特殊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2010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XX年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2010年就业现状:
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从目前很多高分考生开始选高职来看,说明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改变。在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为专科层次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人们更加不注重学历的,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了学技术,或是直接就业。
2.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
从XX-2010年5月中旬毕业生行业就业情况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大行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其中,制造业是目前吸纳毕业生最多的行业,本科学历各比例分别占到29.98%、29.10%和43.29%,专科学历各比例分别占至 41.33%、43.55%和56.37%。
从调查来看:2010届大学毕业生在湖南省就业的行业大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中,有26%的本科毕业生和25%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但这一比例低于全国2010届本科生(27%)和高职高专(31%)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的比例。民营和个体企业是湖南省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用了37%的本科毕业生以及6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湖南省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雇主规模300人以下的本科毕业生占到42%,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6%。
3: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情况:
湖南省2010届、XX年届、X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
三:就业态度分析:
1、现在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还要稳定,这样就给毕业生很多的压力。大部份学生把考公务员当和事业单位当作唯一选择,宁可有业不就。加之学生对自己认识过高,在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工作时间不超过5天,还要提供住宿条件,这样就无形缩小了就业范围。
2、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据统计,2010年1月5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西南林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我院在西南林学院联合举办农林类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共102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左右,结果我院毕业生不足50%,签约率更是寥寥无几参。而实际上,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又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3.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4:促进就业措施:
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已被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反复呼吁,多次部署,对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把增加就业与提升产业结构的双重任务结合起来加以解决,把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的生产结合起来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要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目标。目前我国各级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上一级重点学校的升学率,这是应试教育的根源。邓小平同志1983年为教育题词: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改变教育目标,就无法改变应试教育,就会不断加剧今天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奇缺,一方面高学历人才失业、文凭贬值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个关于教育的错误口号流毒甚广,那就是扩大教育消费,拉动内需。把教育当成消费是完全错误的。教育是投资,不是消费。把教育当成消费,当然要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原则,从教育需求者的角度大学招生当然是多多益善,但这样做只对学校有利,对满足学生家长的虚荣心有利,对学生成材不利,对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利。
我国目前已具备了加快结构升级的资金条件和技术条件,但就是不具备人才条件,使我国企业不得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过度竞争,人才问题不解决,将很难从这次经济调整中走出来。必须通过政府的宣传引导、政策鼓励、资金支持,改善各类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将他们与大学一视同仁,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从事技术工作。国家应在工资待遇上向高级技工倾斜,在技工职称上应有最大上升空间,最高应与教授齐。
2、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XX年农民工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已高达46.7%。据全国总工会的一份调查,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就业中已占68.2%,在建筑业中占79.8%。这几个数据说明,农民工的素质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水平。而目前农村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这是目前农民工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这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加快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3、连续提高粮食价格,扩大需求,稳定就业。每逢经济调整,农村转移人口会自然减少,为城镇就业减轻不少压力。最近国家宣布从2010年新粮上市起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可使全国农民一年增收2600亿元,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经济调整中部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会回到农村,粮食提价将提高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并切实帮助他们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这项政策也将有效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一招妙棋,具有一石多鸟之功。如果能在已经宣布的提价之外,宣布2010、2011年每年提高最低粮食收购价5%以上,有利于让农民形成收入增加的稳定预期,使扩大农民消费的效果更显著。
11.大三考研就业倾向调查计划书 篇十一
一、调查目的:
(为何要作此调查、需要了解什么、调查结果有何用途)
为了了解邢台学院经济类大三学生的就业及考研倾向,为同学们提供相关信息,特进行此次关于就业考研倾向调查,方便同学们根据竞争情况和自己的`兴趣、实力进行分析和取舍,提前做好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和考研心态。
二、调查内容:
(具体要了解的内容,为了实现调查目的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一般是概括性地分为几大类)
为实现上述调查目的,本调研项目主要需要调查以下内容:
1、宏观环境分析
(1)毕业生人数
(2)研究生招生人数
(3)2015就业人数
2、就业、考研倾向分析
(1)不同性别的就业考研倾向
(2)不同专业的就业考研倾向
3、就业、考研动机分析
(1)选择就业的动机分析
(2)选择考研的动机分析
3、就业、考研关注因素分析
(1)求职时最关注的因素
(2)考研时最关注的因素
4、就业、考研期望分析
(1)就业第一份工作月薪期望值
(2)考研报考专业期望
三、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调查对象邢台学院经济类专业大三本科学生
2、样本选取方法及样本量
本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即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 具体做法是:
将总体按专业分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财务管理、会计、企业管理 再对每类专业分别抽取一个班进行全面调查。 3、调查方法
(1)宏观信息采用二手资料调查法 (2)就业考研倾向采用问卷调查法 4、调查地点
5、分析工具
【12年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2024年新版毕业生就业系统中“就业去向”(就业状态)说明10-06
毕业生就业核查报告06-09
清华大学2007年毕业生就业办法10-03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07-18
河南南阳市2005年毕业生就业政策出台08-04
2023应届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10-03
毕业就业调查报告范文09-28
2023届毕业生就业准备状况调查问卷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