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两首》教案(10篇)
1.《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一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儿童诗两首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
《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五、感情朗读,背诵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六、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
2.学写儿童诗。
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
2.《儿童诗两首》教案(A、B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流程
一、学习《我想》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
(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1.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三)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1.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生探究、发现。
3.交流感悟。
4.师小结: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5.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6.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7.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四)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B案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
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
②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2)“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韵味。
(2)语言中有图画。
„„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五、作业
1.选择背诵诗歌。
3.9《儿童诗两首》 篇三
《童年的发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的一篇课文。它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文本主题一是科学发明发现需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幻想;二是科学发明发现会面临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文本的语言富有想象色彩,有思考的痕迹以及对话的真 切。反映了儿童追根问底、求知若渴的特点和大胆的想象力。读罢教材不难发现文章的1、2自然段与后文是总分关系。第一自然段统领“发现的过程”,而第二自然段却统领文中最后一部分“轰出教室”。
板书:发现什么——发现的过程(梦中飞行,请教老师、大胆想象)当众受罚——被轰出教室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因此我把目标定为: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
学习童年的发现过程,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自豪与愤懑交织在一起的情感。教学难点:
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说教学程序:
本课拟两课时完成,围绕着重难点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并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
(二)大胆想象——动手推算
(三)轰出教室——质疑讨论
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 先指名一学生朗读这一段,(课件出示内容)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画出最能表现飞行特点的词。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随心所欲。
4.《儿童诗两首》教学构想 篇四
编写人董爱华审核人李松梅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引导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学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5.《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五
西把栅中心校 云清清
家,是我们生活中最舒适温馨的港湾,一天中的疲累,只有回到家中才能得以释然。这里让我愉快,让我能放下一切,就像回归“室内桃源一般”。我爱我的家,爱这里的一窗一门,爱小窗户里透进来的屡屡光,爱这里平凡的不奢华的陈设,爱这里的人,每一个人。
我爱我的老公,敬爱我的父母、公婆,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影响的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成员,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就从孝顺谈起吧,在父母的眼里,我是个孝顺孩子,当然,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对父母的孝心还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但是,我的心意没有减少半分,我在努力地做好一个女儿力所能及的事,做好一个儿媳应尽的义务。
其实,我做这些事习惯,源于我母亲的身教。母亲没什么文化,她不会和我讲太多出彩的道理,她给予我的是身教。
从我有记忆以来,我的姥姥就患有精神疾病,最愁人的一件事是姥姥总尿裤子。我从小看在眼里的,就是母亲为姥姥洗尿脏的裤子,从里到外,无论冬夏,只要看到姥姥和妈妈在一起,人们看到的场面多数是妈妈弯腰搓洗着一大盆裤子,姥姥坐在炕沿上赤裸着下身围着被子摇摇晃晃地坐着,嘴里说着谁也不懂的话„„母亲的这种身教影响着我们家中的每一个孩子,我从初一会洗衣服时,第一次给姥姥洗了裤子,裤子上的味道很浓,冬天里秋裤、棉裤又厚又大,我端了一大盆水,准备好了搓衣板和洗衣膏,可能是由于手上力度不够大吧,一时不能征服这堆尿裤子,再加上裤子上的味道呛鼻子,原本的一大盆温水也冰凉了,我不想洗了,在心里埋怨姥姥,心里有很多不好的想法和怨气。可是我又想:我现在半途放在这里算什么,再让我母亲来接着?她洗了这么多年,我心疼她,况且,如果以后我亲爱的母亲也需要我呢,我难道不能向妈妈伺候姥姥那样照顾我的父母吗?我坚持下去洗完了,就这样,我逐渐接替了妈妈的工作,我长大了„„
有一回正在洗,突然上小学的妹妹看到了,她不可思议的悄悄舅妈说:“姐姐给奶奶洗尿湿的裤头呢!”我舅妈和她微微一笑,我也和她微微一笑,我们什 1 么都没有说。相信这个小小的姑娘此刻心里一定有自己的心事了吧!这样若干年后,就在前几天,听到姥姥念叨:“我身上很干净呢,毛毛给我洗澡了。”此时,我笑了,妈妈和舅妈也笑了,这是欣慰的一笑,这是我们家族中爱的力量,这力量在生根,在传承呢!
我深刻体会到了身教神奇魅力。
虽然我还没有孕育孩子,但是,我丝毫不担心我以后的孩子在孝顺父母上会打折,因为在我们的大家庭里,有最好的家风,家里每一个成员的身教都是后辈儿孙最好的财富。
6.儿童诗两首课文反思 篇六
《我想》一诗行文跳跃,想象大胆奇丽,表达了一个孩童内心的美好愿望,极富韵律美,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是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做到初读了解诗的内容美,赛读感受诗的节奏美,默读想象诗的意境美,品读体会诗的语言美。在反复地诵读中,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到诗中表达的绿化环境、美化春天、探索奥秘、让世界更美的纯真愿望。品读时,孩子们找出了“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这些生动的用词,感受到了“悠啊,悠……”“长啊,长……”“望啊,望……”“飞啊,飞……”
这种强烈的韵律美,并在教师课件制作的“柳絮飘扬、孩童托腮展望”的情境中进入了想象的天地。
7.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 篇七
五年级二班 兰彩玲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篷帐“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重点)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难点)教法与学法:
师:导学法
生: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读过儿童诗吗?儿童诗是属于我们的儿童文学形
式。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儿童诗,希望同学们
在学习过程中能满载而归。
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悄悄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心中肯
定有许多美好的愿望。能不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的美好愿望是什么
呢?
2、揭示课题
同学们的愿望真好,要实现你的愿望,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有的人放在心里,有的人放在嘴上,还有的人写进诗里呢!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想》这首儿童诗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三、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这首诗歌写了孩子的哪些愿望?
四、我会读
脚丫
营养
花苞
悠荡
柳树
湿软
汲取
帐篷
柳絮
蒲公英
五、读诗
1、个别读
2、集体读
六、赏诗
1、欣赏范读
2、欣赏朱伟龙同学读
3、有感情的齐读
七、悟诗
小组合作交流: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1、我想用自己的小手,把春天打扮的更加漂亮。
2、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跟上,汲取更多的营养,快点长大。
3、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向蓝天,探索奥秘,开拓视野。
4、我想变做小花、小草,点缀春天,装扮大地。变做柳絮和蒲公英,自由的飞翔。
八、讨论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最令你神往的是哪一个?并想象愿望中所描绘的情景。
2、谈谈你对是个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九、小结
《我想》这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十、写作特色概括
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1、结构一致,每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读起来琅琅上口。
2、句式相同,例如: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双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
3、用词讲究,“安、接、装、种”等动词用得既准确又形象。
十一、课堂小练笔
把自己的愿望仿照诗歌的形式写出来。
十二、作业
1、把这首诗歌有感情的读或者背给家长听。
8.《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八
(一)一、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二、预习交流:
1、先自由朗读诗歌,明白大意:
①小组内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②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请写下来:
③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2、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①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理由:
②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③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三、合作探究:
1、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⑴小组内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⑵小组内各自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⑶小组成员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四、训练提升:
1、“我会飞啊,飞——飞到遥远的地方。”这里的“遥远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2、小组内共同讨论:
为什么说蓝天是我们的课堂?
请说说:
五、均分评价:
1、请用下面的字组词:
苞()丫()汲()篷()悠()缕()絮()漾()溪()钓()溅()葫()蜻()翅()梳()妆()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湿软的()甜美的()遥远的()翠绿得()花开得()打扫得()匆匆地()哗哗地()呼呼地()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翠色()流 襟飘()舞 美轮美()银装素()严阵()待 杯水()薪 废寝忘()分外妖()随心()欲 运转()如 绞尽脑()精神饱()实话()说 完好()损 面不改()了如指()
4、找同义词、反义词:
同义词: 遥远()喧闹()平静()反义词: 寒冷()宁静()卑鄙()
5、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九曲黄河万里沙。如今直上银河去。蒙汉情深何忍别。带走的是荒凉。变小草,绿得生辉。
6、调整下列错乱的句子。将序号填在话号里。
()借着楼道的灯光,我将教室门锁好,走下楼去。
()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关。
()我收拾好书包,熄灭教室里的灯,走出教室。
()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又上了楼。
()写完作业。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9.五年级9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九
新课标解读:
五下第二单元以“永远的童年”为专题,安排了三首古诗词,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开拓视野、增进了解、激励自我。学生便可从“主题”的需要出发,积淀“主题”知识,丰富“主题”情感,提升“主题”精神。选编《儿童诗两首》的目的,一是通过朗读儿童诗,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进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设计理念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因此,一是通过朗读儿童诗,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进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领会儿童诗表达上的特点。教学媒体:
教学《儿童诗两首》一课时,配合电教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想象儿童生活的画面,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师随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读完了《我想》,我想同学们脑海中肯定会一起了自己童年的一些有趣的画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童年的水墨画》,自读要求: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4.学生质疑,释疑。
(三)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交流感悟。3.小结:
(1)《我想》是一首诗歌,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儿童的幻想,《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的真实情景。4.儿童诗欣赏。
5.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6.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7.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板书设计:
我 想
安 接 装 种 儿童诗两首
街头阅读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
江上戏水 教学反思:
10.《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 篇十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其中《我想》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等,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小诗,提问: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觉得最美的愿望,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出最喜欢的画面。有的说“牵着万缕阳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觉春天的阳光是那样地柔和,那样地舒服,晒在身上暖洋洋的,与阳光共舞;有的说“长”看出春天万物生长,草木葱翠,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讲到蓝天是我的课堂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课堂上可能有些什么?学生联系诗歌,发挥想象,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他们说小鸟是我的同桌,白云是我课桌,太阳是我的老师……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然后我让学生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感受意境,并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的?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当学完整首诗时,我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让有兴趣的同学也学着模仿《我想》的写法创作一首儿童诗。
儿童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富有想象力的,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很好地乘着那想象的翅膀,给孩子展示自我的空间,去放飞他们的理想。
【《儿童诗两首》教案】推荐阅读:
9.《儿童诗两首》12-09
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09-24
9、《儿童诗两首》练习题09-07
9儿童诗两首导学案10-08
儿童诗我想教案09-10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教案教学设计07-26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08-13
重度智障儿童康复教案11-28
儿童歌曲弹唱教案12-23
儿童水墨画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