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体会(精选12篇)
1.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体会 篇一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书感悟
寒假里认真阅读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感触颇深。这本书主要是通过一些幽默有趣的对话及小故事等来讲述老师应该怎样运用语言交流来创造学生喜欢的、和谐融洽的学习及生活氛围,运用怎样的交流方法和技巧,才能变成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环境里健康成长。
作为老师,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都在跟孩子们打交道,这些孩子中,不乏聪明听话的,但也有调皮不认真的。那么如何真正的走进融入他们当中,帮他们排忧解难,帮他们树立信心,成为他们喜欢的老师,让课堂成为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学生喜欢的课堂。这些都需要依赖于我们本身。首先我们都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做最佳师表的老师,对不听话犯错的学生,我们不应该疏远,用冷漠的态度来嘲讽、斥责、批评学生,而是以一颗包容之心学会尊重学生,摒弃语言上的暴力,不要强硬的让学生做出自己不愿意的保证,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同时要及时给与关怀帮助。
音乐,美术是一种艺术,那么用语言进行谈话同样也是一种艺术。教师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佳师表的老师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恰当的与学生交流,在与学生交流时能够注重学生的感受,理解并尊重学生的意见。正如书中的一个故事:当10岁的荷普说他害怕考试时,他的老师说,考试确实让人害怕,尤其是期末考试。这位老师有意避免了对孩子进行安慰。如果说:“考试没有这么可怕。如果你复习好了的话,你就没什么好怕的。”这种安慰反而会把孩子推向恐惧的深渊。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尊重他们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果孩子感到害怕,最好是坦率承认并且尊重他的恐惧。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如何去安慰孩子们紧张的心情,如何让他们去认真高效轻松的复习。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来安慰学生,不要以一颗紧张的心态来对待考试,考试没什么可怕的。考试只是来测试一下我们前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及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只要我们尽力用心去复习了就好。
俗话说的好:批评使人进步。当你把学生的错误不足说出来后,学生如果能够及时改正,就会获得一定进步。这对于被批评的人来说无非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批评的太经常了,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不利于学习及身心发展。势必会事倍功半。表扬恰恰与批评相反,但它同样会使人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扬
都能使人进步,如果表扬的艺术运用不当,同样不会达到预定的好效果。如何表扬学生促进学生进步,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书中所提及到的表扬主要有两种:评价式和赞赏式。评价式的表扬是有害的,赞赏式的表扬是有益的。评价式的表扬只能引起孩子的焦虑、依赖和自卫。所以在表扬孩子时我们应该向孩子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努力工作及成就的喜欢给予赞赏,然后由孩子本人对自己作出判断。如果我们把孩子值得赞扬的事连同自己的感受一起真切地表的出来,孩子就会对他们自己形成积极而又建设性的印象。如:10岁的菲丽写了一首诗,描写她对冬天里第一场雪的感想。老师表扬道:“你的诗正好说出了我的感想。我真高兴在你的诗里看到了我自己的感受。”
我们现在提倡赏识性教育,提倡要表扬、激励学生。然而,如果没有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及学生自己感受来表扬,一味的以这种“你真棒,你真聪明”的表扬太过频繁。那么不仅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更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如书中所说12岁的本玩飞镖,体育老师说“真了不起,你的眼力真好。你真是个神射手”这句表扬不仅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让本退出了游戏。所以我们老师在表扬学生时,不要评价只需描述。再如在课堂中如果我们遇到画的比较好的学生,我们想表扬他们时不要对他们说:“你是个了不起的画家。你画得太好了。”我们可以这样说:“恩 画的不错!谢谢你的画,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关注孩子的内心情感,深入他们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赞赏识的表扬,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力争做最佳师表的老师,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2.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体会 篇二
书中似乎能找到我当年的身影:“每天早上我都是精神抖擞地走进学校, 晚上却半死不活地回到家里。学校的吵闹都快让我发疯了。它淹没了我的一切:关于教育的哲学、关于学习的理论、所有美好的愿望, 噪声让我变得麻木不仁, 我对一切都视而不见。”如此相似的无助和焦躁。当读到:“我渐渐意识到, 大学教育并没有让我准备好当一名老师。教育孩子的技巧至少跟驾驶飞机的技巧同样重要。在大学里, 他们相当于只教会了我们开拖拉机, 却告诉我们这就是开飞机的技巧。怪不得我们每次起飞的时候都会摔下来呢。”我真是太有感触了, 我相信我手中的这本书是了解我、熟知我的。而当我读到这里:“我惶恐地意识到, 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 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 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快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 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 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 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 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 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终于明白了自己恐慌的所在。
待我细细地翻阅完书中的章节, 我明白了什么是最佳师表:“他们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 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 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 也不对孩子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对他们来说,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有一个沮丧的孩子需要帮助。”也知道了恰当的交流:“在父母和老师中间普遍流行的所谓‘正常’语言, 如责备羞辱、道德说教、命令指使、嘲讽奚落、训诫指责、威胁利诱、评价预测等等, 都足以让孩子发疯, 逐渐变得冷漠、粗俗和丧失人性。健康的成长来自于孩子对自身内心世界的信任, 通过恰当的交流, 这种信任是可以逐渐激发和培养的。”最有收获的是知道了表扬的艺术:“表扬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什么, 孩子对他自己说什么。要使你的表扬有建设性, 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 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有益表扬的基本原则在于:描述而不评价, 叙述而不作判断。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出对自己的评价。”我想起我一直以来给孩子的评语, 其中很多竟都是品行方面的评价, 真是迷误初醒!
3.鲁肃教你怎样和上司说话 篇三
公元208年12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时间黑云压城。东吴集团内部战降两派斗争立马白热化,诸葛亮也赶过来凑热闹,舌战群儒,激将孙权。周瑜则纵论天下,高谈阔论。但孙权始终摇摆不定,直至鲁肃一席话,才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孙权召开讨论会,争论异常激烈,鲁肃却冷眼旁观,一言不发。直到孙权去洗手间,他才跟到走廊下,对孙权说:“领导,刚才那些劝你降曹的人,都是在为自己着想,是在误你的大事啊。战还是降对你最重要,而做部属的都无所谓,包括我本人。我在你这里做参谋,到曹操那里还不是一样做参谋?但是你不一样,你是国家元首啊,投降后曹操会让位给你做元首?肯定不会。要是投降了,你也就跟我们没什么两样了,现在大家给你磕头,到那时你就给曹操磕头了。如果大战一场,我们有周大都督这样的将才,有东吴人民的大力支持,更有长江天堑,如果再跟刘备他们联手,曹操不就是来找难堪的吗?战还是降,就看您想要哪种结果了。”孙权听了,顿悟。发狠说,谁要再劝降,别怪我的宝刀不认人。
这里大方向刚定,那边周瑜跟诸葛亮又杠上了。周瑜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听说你才能出众,我俩对对子,赌命,敢不敢?”诸葛亮说:“军中无戏言,都督请出上联。”周瑜开口便道:“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这是讥讽攻击人家老婆了!诸葛亮针锋相对:“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中吴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周瑜听了大怒,气氛骤然紧张。这时鲁肃开口了:“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斗岂不糟!”周瑜和孔明听了,便都不好意思再逞能了。
孙权、周瑜都是自己的上司,诸葛亮虽然是外国来宾,但级别也比自己高,鲁肃抓住关键:不破曹,大家都糟糕,别在这逞能了,有本事,留着对付曹操吧。不仅自己的顶头上司内心震撼,外国贵宾也叹服鲁肃。这以后,周瑜极为看重他,临死时竭力推荐鲁肃做自己的接班人。诸葛亮跟东吴打交道,最信任的人,就是鲁肃。
鲁肃的职场经历,给我们以下启示:
1.劝说领导,不要在跟对立面争论中进行,那样领导无法专心听你一人说话,难以作出理智的判断,应该另觅良机。劝说时,要点到領导的痛处,才能让他觉得必须冒险一搏,鲁肃对孙权的劝说即是如此。
2.当上司之间闹不团结时,切不可选边站,那样势必得罪一方。而被得罪的一方必然产生逆反心理,使内耗升级。而应该从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做到和事讲艺术,圆场讲方法,和谐藏批评。强调共同目标,求同存异。
4.《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书笔记 篇四
任何一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有被学生气得说不出话或掉眼泪的时候。然后就采取惩罚的手段,让学生认识到犯错以后,会有什么结果。
其实,现在实施了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再加上现在是法制社会,在很大的程度上,禁止了老师对学生采用惩罚手段。现实要求我们老师改变“封建家长式的惩罚教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当然,教师也不是圣人,不是天使,学生还是有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也还会不可避免地碰到令人生气的情况,那我们怎么办呢?
假期里,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在这本书中,博士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生动的例子,向我们介绍如何运用语言交流来创造信任和愉悦的气氛,从而促使孩子在学校里愉快的学习。读完之后,深有同感,同时也觉得,作为老师,要掌握生气的艺术。
生气,谁都有生气的时候。但教师是门特殊的职业,就要掌握生气的艺术,表达生气的尺度。
例如:吉诺特博士讲的一则事例――――一位9岁的马特在做一道连除法算式题的时候被难住了。他去问老师。老师回答说:“我刚才讲这道题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你从来不听讲,总是玩。不遵守纪律又不讲礼貌的学生,现在你想得到特殊的关照了。可是我不能单独给你开小灶。你玩去吧。”
自己也是一位教师,看完这故事后,觉得这位老师的方法欠妥。学生不听讲,真的很生气。但在这时候,不应该对学生进行诊断――是个“不遵守纪律又不讲礼貌的学生”,并且是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何况在此时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并能向老师请教。老师完全可以压住火,向她坦陈自己的想法:“我不喜欢在上课的时候看见你玩,这很让我生气!”然后,可以让学生回到座位上。再和她讲解及遵守纪律与礼貌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也使学生心悦诚服。
海姆G吉诺特博士建议我们: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诊断或预言。更不要把孩子的往事或者孩子的家人牵扯进来。诊断孩子是危险的,将孩子与别人进行对比也是有害的。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和影响。孩子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实现老师对他的悲观预测。他很可能成为老师所说的那种人。
我懂得了,当我们在生气、愤怒时,要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伤害。要知道生气的艺术在于不侮辱别人,不进行人身攻击,不伤害孩子的心灵。这样样有利于表现出老师的风度,也使学生更加信任你,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从而使他更喜欢学校,对学习更有兴趣。
所以,海姆G吉诺特博士告诉我们,老师应该恪守黄金法则:可以愤怒,但不可以带侮辱性。
我想:当我们掌握了生气的艺术,也就能体现我们对学生真诚的爱,能够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与学生有心与心的交流,能够培养出更多出色的学生,从中体验到更多更大的快乐!
5.《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篇五
《蜗居》已经热过好久了,我才刚看完,剧中多个人物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
电视剧是有结局的,是有个中心要表达的,人物性格在不断的冲突中得以展现。而我们的现实生活,却很难发现主题,关系总是错综复杂,不到最后,你永远看不到结局。
好长时间以来,我丢了自己,迷茫,困惑,无助,厌倦了生活,每天都挣扎着安慰自己,挣扎着寻找活下去的动力。剧中海萍也曾对马克有过类似感觉的倾诉:每天都很恐惧,怕周围的压力有一天会把自己吞噬,怕自己在这人潮拥挤的城市中青春渐渐消逝,却留不下任何痕迹。因为这世界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存在与否。
我们活着的意义何在?只为了住个大房子,过上更舒适的生活?只为了结婚生子,儿女绕膝享受天伦?若果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生活要求如此简单就好了。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一个年轻人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人生渴望列成一张明细表,其中包括健康、英俊、爱情、智慧、才能、权势、名誉、财富……他列好清单后,得意的交给一位聪明睿智的长者过目。那位老人说,这张清单棒极了,内容汇集得很齐全,顺序也安排的很合理,可是年轻人,你似乎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项。如果没有这一项,那所得的种种就都会成为可拍的痛苦。老人拿起一只红笔掠过表单,把年轻人的所有青春美梦一笔勾销。然后在表单上写了几个字——心灵的宁静。
对一个有自己的思想,不再蒙昧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内心的安宁、物质生活再丰富,心灵也是一片沙漠,干渴,焦灼,迷茫。
对于一个想把老师这个职业做好的人来说,如何找到心灵的宁静,不是看排名,不是看各种荣誉,不是看工资多少,最重要的是找到如何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的方法。这本《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能提供给我们好多力量。
有的人认为:“生活真是艰难,伤害和侮辱比比皆是,我们在学校里让孩子尝尝受侮辱的滋味儿,也可以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做个准备。”确实,人生充满了挫折和竞争,为了出人头地,人们往往互相推搡、欺诈和攻击。然而,我们想让孩子为这样的人生最好准备吗?不。与此相反,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你死我活的竞争并不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学校不应该成为残酷现实的复制品,而应该成为美好人生的另一种选择。
是的,有时候我们该停下来想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肖川老师的答案比较接近我们的理想——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在《小王子》中,狐狸告诉小王子爱的真理:“你为你的玫瑰花花费了时间,才使你的玫瑰花变得那么重要。”这个道理符合一切与爱有关的经历。同样是一把青菜,如果是买的,你对它的重视程度会随着价格变化而变化。但如果是自己亲手种出来的,你的珍惜程度就不会因价格变化而变化了,读后感《《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因为你们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关系,有一段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总是如此。老师和一群学生的接触,如果只是上课、批作业这样例行公事、程序化的泛泛接触,即使教这群学生三年、六年,他们毕业时也不会有一个学生对你产生特别留恋的感情。想想我们的教过的学生吧,毕业后哪些学生联系过我们?哪些学生会一辈子记得我们?记不记得我们,和老师感情深不深与学习成绩无关,却与我们之间接触得多少和深浅有关。
那个曾和父亲关系僵化,一度对家庭生活失望的女孩一定不会忘记你;那个家里困难,眼镜跌碎了一上课就得先拼接镜片才能看清黑板的男孩不会忘记你;那个因家远过节无法回家的女孩不会忘记你……是的,你确定他们不会忘记你,你也确定你不会忘记他们,因为在他们的故事里,你你也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真情,那一段岁月里,有我们共同的回忆。除了有意栽下的花朵,还有那一片无心插下的柳林:怀孕时教过的一个班,虽然只教了一个半月,但是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休产假前孩子们跟我告别,送您给我一个大大的许愿瓶,瓶中装满了他们的祝福,每一句都是那么真诚感人:
“老师,还记得那天晚自习时您问我热吗,我说不热啊,然后你就说明天再穿厚点,明天要降温。老师,您知道吗,我当时就惊呆了,因为从小到大,会对我说这样的话的,只有妈妈,而在有了弟弟之后,这样温暖的话语便很少听到了。所以老师,因为你的话,我开心了一晚上!”“亲爱的老师,开学两个月,您教了我们一个月,每天都挺着大肚子,每天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您就像我们的朋友,还记得那次阅读课吗?您拿起我的小本子来,问这是不是安七炫,我当时很惊叹,因为我没有想到,一个老师可以这样平易近人。”“老师,您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老师,每当您跟我说话的时候,总是那么亲切地把手搭在我的肩上,我感觉你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像是我们的家人。”……
珍藏着一张张卡片,就像珍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我对生活失望对工作沮丧的时候,它们像一针针强心剂,让我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境,它们又像阵阵清风一捧捧清泉,吹去缭绕在身边的种种诱惑织成的迷雾,洗去失望弥漫成的伤痛。有人说,一两重的真诚胜过一吨重的聪明,的确如此,没有哪种理论比这样记忆,这样的纸条更能带给我力量和勇气。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用鲜活生动的场景短剧告诉了我们做一个让学生接受的老师的方法,再来回顾一下。
虽然当老师只是一种职业,但老师首先关注的永远是人本身。
在任何时候,老师的基本原则都应该是扮演帮助学生的脚色。
鼓励不仅仅是老师在大学里学的一门课程,而且是运用到实际中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过程。我们所有的教育都起源于爱。……爱需要通过很多方式来表现——温暖、关心、安慰、同情、温柔、艺术技巧等。
最佳师表的老师总是对孩子就事论事,最差师表的老师却总是攻击孩子的品行。
评述孩子的行为时,多使用“我”开头的句子。“你”字开头的句子,最好是在帮助孩子、回答孩子抱怨和提问的时候使用。
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诊断和预言。更不要把孩子的往事或者孩子的家人牵扯进来。
“为什么”一次曾经是用来表示询问的,但它的原始意义却早已丧失殆尽了。有预览用,现在它成了批评的引导词。对孩子来说,“为什么”意味着不同意、不赞赏、不愉快,令人回想起过去被责备的情形。
对孩子而言,学习如果不包含感情的成分,就永远难以成功。无论何时,老师一旦忽略了孩子的情感,一味诉诸逻辑的推理和解释,孩子的学习就会停滞不前。
只有做老师的技巧,却没有做人的真诚,迟早都会被人识破。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除了表里一致外,别无他法。
6.《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篇六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非常普遍的教育行为就是通过话语和学生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指点学生的行为,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但这些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我们做得如何?我们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对话吗?《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告诉我们,语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使人野蛮;既能使人受伤,也能使人得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书中通过很多小事例告诉我们“最佳师表”与“最差师表”会对同一个学生、同一件事情说出什么不同的话,取得什么不同的效果。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原则:尊重生命。在教育中,请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对他们持有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再次,课堂魅力是师生之间最好的纽带。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则是上好一节课的灵魂,一句精彩的.导语,一句幽默的插入语,一句风趣的笑谈,往往会使学生精神倍增,兴趣盎然,听起来聚精会神,学起来津津有味,那么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7.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体会 篇七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洛新中学 杜锋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洛新中学 杜锋伟 我参加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可我有时会感到自己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当我看到《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我立刻感到教育的神圣,每天晚上翻开书慢慢读起来。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是美国家庭教师协会推荐读物,这本书介绍了很多教育故事,作者从正面和反面列举在教育过程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其中有的案例就发生在我的课堂,记得有一次,班中一个女生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下课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这个女生说出不认真听讲原因,我没有批评她,而是给她讲了一个小故事,告诉她会象故事的主人翁一样去实现她的`理想,后来我发现她上数学课听讲特别的认真,几次考试数学都是优秀,有时一句鼓励的话,却能改变学生的一生,使她奋发学习。 因此,老师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很深,我觉得以后在与学生交流中,应该注意这几点:尊重孩子,不能对孩子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关心孩子的感受,聆听他们的心声;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横加干涉。
8.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体会 篇八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从书名就知道这本书所说的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技巧和教育之道。让我茅塞顿开的一句话是这样的:“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所以很多道理可以不讲,但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问题最有效的方法”。确实,很多时候,老师喜欢对着出现问题的孩子说一大堆看上去特别有道理的话,反问孩子为什么要犯错,为什么不懂这些道理,为什么不能听话不能乖一点……很多时候说完这些话感动到的反而是我们自己,小孩只是沉默着,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听进去了。我的班级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是开学第二天才来报到的,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走路有点驼背,眼睛习惯看着地面,说话声音特别小,看上去胆小内向。果然,接触以后发现他在英语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开学考试只考了四十分。一开始我利用课间空闲时间耐心的给他辅导,从音标开始,单词开始,可效果一点不明显,他不愿意张开嘴去拼去读,成绩一直上不来。终于有一次在批改完他乱码似的听写后,我生气极了,把他拉到办公室严厉的批评了一顿,我说:“为什么老师家长都这么为你着急,你自己却一点不急,一点都没有上进心,你为什么就是不能张开嘴大声朗读,你看某某某同学,明明成绩已经那么好了,却仍然刻苦勤奋……”。我噼里啪啦说完之后,他还是一动不动站在那里,一个字都没说,用沉默不语来应对我的批评。当时的我有些后悔,会不会这样的指责让他更不愿意开口读英语,他会不会更加排斥这门课程。我突然想到在翻看这本书的目录时有这样一个章节,学生沉默不语,怎样说才有效。
当晚在睡前我就提前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说道遇到这样的孩子应该首先用有效沟通先打破学生的防御系统,因为学生被老师召见都是因为犯了错误,在见老师之前已经在心理上预设了一层防护网,让老师束手无策。老师应该用幽默亲切的话语营造和谐的气氛,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里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第二,调整语言模式,把为什么语言模式变成怎么办语言模式。为什么引发的是学生的负面情绪,和对过去情景的回顾,怎么办模式指向的是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看完书的第二天,我又试着找这个孩子谈话,他一个人坐在位子上,一如往常低着头,看到我的出现,眼神里闪着一丝不安,我俯下身,“老师想再跟你谈谈怎么样?”他点点头。“听你妈妈说你喜欢跳街舞是吗?”他听到这头抬起来,似乎不再紧张,“那你还记得你第一次跳舞的样子吗?是不是需要迈出第一步?”他点头。“那老师认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就像跳街舞一样,一个完整的舞蹈肯定需要我们迈出第一步,然后不断花时间练习才能更加熟练,对不对?孩子,是不是你也想学好英语?你告诉老师你想要老师怎么帮助你?”他听到这一句眼睛开始发红,他说,单词我就是不会背,别人半小时就背完了,我一个小时也背不掉。我说首先你要会读,然后理解了意思后再背。现在我们从第一模块开始,就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背,如果背不完,你告诉老师背不完你想给自己什么惩罚?他灵机一动,“背不掉就找我家长!”说完他捂着嘴笑了。那晚晚自习之前他很熟练的背完了第一单元的课文,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我说你真棒!你看,你这不是背完了吗?我第一次看见他那么开心骄傲的模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给他制定属于他的学习方案,属于他的学习任务和作业,让他找到自信,让他觉得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9.怎样当老师的心得体会2 篇九
上星期的科组学习了陈仲秋老师《怎样当老师》的文章,感悟极深,受益匪浅,也让我再一次审视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以及以后学习改进的方向。
要提高学生成绩主要靠提高课堂效率来提高,陈老师认为总的来说,就是要靠平时把路子走正,抓住要领,有清晰的目标,不慌不忙地做就行了。往往在教学中,我们都会出现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况,课堂上遗漏问题多,课后来跟进补漏。在这一点上,我非常佩服陈老师的“七个从不”,她能做到这些,主要就是能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感触一:打好基础最重要。老师这个职业,是培养人的职业。名师教学,也是贵在务实基础,摸清规律,掌握方法,灵活运用,而非题海战术,难题深题。作为老师是在扎扎实实为学生打基础,而不是用大量的时间、重复的练习摧残学生,教学要扎实有效。练习应该灵活多变。最初的学习要慢,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而且要善于回复重温。
感触二:培养良好的习惯很重要。对小学生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无论对于素质教育还是对于应试教育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相信投入时间去培养良好习惯,总能得到数倍的回报。对于小学生的习惯培养是多方面的,陈老师提出了12个习惯::(1)礼貌待人的习惯;(2)独立思考的习惯;(3)勤于动手的习惯;(4)大方发言的习惯;(5)喜欢看书的习惯;(6)质疑问难的习惯;(7)认真听讲和完成作业的习惯;(8)经常预习和复习的习惯;(9)认真检查和订正的习惯;(10)边听边想边回忆边作点记录的习惯;(11)认真审题的习惯;(12)认真书写的习惯等。
感触三:学习态度很重要。不怕成绩差,就怕态度差,只要认真做,错了也收获。
10.怎样和小学老师沟通 篇十
升入小学,班集体人数比幼儿园时多了许多,在幼儿园时和老师之间的畅通渠道现在却无从下手:首先,幼儿园时期每天沟通的内容更多关注在孩子的健康、饮食、伙伴方面,而上了小学的孩子每天在校的生活更应该关注学习习惯、学习兴趣、集体活动当中的表现方面。其次,孩子上幼儿园时,大都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园所,教师都会面对面地迎送孩子,家长每天都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和老师聊一聊,增进了解。而进入小学阶段,每天家长止步于校门口,孩子自行进出班级,家长几乎没有机会和本班老师面对面交流。一学期下来,即便有家长会可以和老师面对面的机会,也只会笼统地问一句“我家孩子(表现)怎么样?”试想全班四十多名孩子,又让老师从何讲起呢?还有的时候尽管想通过电话和老师了解情况,可一想到占用老师课余时间还要考虑老师方便与否,更多时候选择了放弃。
升入小学后,老师每天都会要求家长在孩子作业簿上签字。开始的时候,我只觉得老师这样要求不过是想让家长辅导孩子的作业、敦促孩子养成好的作业习惯,所以也只是以完成作业的心态签上名字,时间长了,甚至还觉得有些多余。有一次,孩子回家,很开心地给我看作业本上,老师写的评语:“字迹工整、有进步,加油”,比他平时得了好成绩还显得高兴,这给了我启发:为什么不让老师也了解到孩子在家作业时的状况呢?于是,在每天进行“家长签字”的时候,我会将孩子完成作业过程中的突出状况简短地叙述一下,比如:“今天用的时间比昨天少”、“今天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知识点熟练”等,或者孩子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告诉老师,比如“第几题不明白方法”、“标题运用不规范”等。
每次签写完毕,我都会给孩子读一遍,让他知道我和老师讲了什么内容。在签阅考卷的时候,和孩子共同讨论后将讨论的结果逐一记录下来反馈给老师。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短句签阅后,我发现孩子作业本上老师的评语也多了起来,除了成绩,让孩子引以为豪的是老师正面、鼓励的评语,孩子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效率也大有提高。日积月累下来,老师从我的短句签阅中更多地了解到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和家长的引导,我也从老师的评语中感受到了孩子在学校的变化。我感到我和老师走在了教育孩子的同一轨道上,有了一种默契。现在,积极完成“家长签阅”作业成了我和老师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方式。
和小学老师沟通的方法:与老师沟通的三个方法
方法一:电话、短信很方便
讲述者:杨女士,医院大夫
其实,家长和老师沟通,不一定非要面对面坐下来,一本正经地谈,抽空给老师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都是不错的方法。但是,什么时候打、打多长时间、谈话的方法等确实也值得家长思考。比如说,我的工作决定了我常得加班,管孩子是有难度,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话题就可以尽量放在探讨如何教育孩子而不是分数和名次上。因此用电话和老师交谈应该直入主题,不能耗太多时间,有些家长一讲就是半个小时,老师就有点吃不消了。在向老师说孩子的情况时,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印象,“我家孩子很优秀”,“这孩子和人相处不好”,而应该尽量讲发生的事情。
如果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和老师联系,还可以采用发短信的方法,例如,这个学期刚开学那段时间,我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好,可又抽不出时间和老师面谈,我就给老师发短信:“得知孩子的近况,仔细想来,首先是家长工作忙,没有尽到责任,我希望老师不要因此而对孩子失去信心,我也努力使他回归状态。非常感谢老师的付出!以后会多和你联系。”
当然,平时遇到问题,也可以给老师发短信,可以这么发:“老师您好,常听到孩子说到你,谢谢您这么认真地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说他在学校里遇到××问题了,我想这问题得请教您,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配合。”然后耐心地看看老师的说法。
方法二:利用博客、QQ
讲述者:张先生,大学老师
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教孩子的老师都是80后,他们有热情、也很活跃。许多80后的老师都习惯于上网,正好我也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也喜欢上网。我给孩子他们班在网上设了个班级博客,请老师把学校的活动、班级安排和孩子的情况上传,平时家长只要看着博客,就能方便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有什么问题还可以留言,请老师抽空解答。
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交流的好机会,但老师和每位家长交流的时间有限,如果平时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利用QQ跟老师聊一聊,我的原则是不要等到孩子有问题,才和老师交流。我常利用QQ,比如请老师推荐一些教育孩子的书,或者和老师做一些教育孩子的共同约定——
刚开学没多久,孩子班里开了一次家长会,老师会后告诉我说儿子写作业不认真。回到家,我本身想收拾孩子,最终我把老师的话重新解读成:“老师说你写字很有潜力,可以写得更好,以后多练练。”孩子不相信。当天晚上,我在QQ上和老师留言说:“孩子不相信您其实很欣赏他的优点,您能抽空儿亲自告诉他吗?”第二天孩子放学回来,很开心地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
方法三:该听的才听
讲述者:曹女士,公司职员
孩子犯了一丁点儿错误,有些老师也要兴师动众地叫家长,其实,就像孩子害怕老师一样,许多家长也特害怕老师的“召见”。因为有的老师就像指责学生一样指责家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老师误解或者伤害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有些家长也不敢去和老师交涉,怕自己找完老师之后,老师会更加冷落孩子或者报复孩子。所以,老师告孩子状和因为家长而伤害孩子,成了家长最头疼的两个问题。
当老师找家长告状时家长怎么办?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儿子上二年级,有一次没完成作业,放学时老师把他留在了教室,让家长去领。我知道老师本来是想请家长协助解决,但由于态度不好,语气生硬,已经不像是交流了,我告诉自己这时候硬碰硬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耐心地听着老师的话,从老师的话语中择出一些有关孩子问题的信息,等老师的“火”发完了,我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说清楚自己能做些什么,希望老师帮助做些什么,共同使孩子改正错误。
11.怎样和老师交朋友作文 篇十一
大家知道,与各位任课老师成为好朋友是每个同学所期盼的,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多同学都会对这个或那个任课老师有意见,有的老师也会对那些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格外关注”,这就出现了师生间相处不融洽的情况,其原因无非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关于尊重和理解的问题。我认为师生间交往不畅最主要的原因是彼此缺乏尊重,缺乏理解,双方都有责任,学生应该改变“遵从者”的角色,大胆、积极的去和老师交往,老师更要转变观念,多去尊重和理解学生,试着去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也就是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人格平等,即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只有确立这样的新型师生观,才能打开师生交往的.新空间,形成师生交往的新行为。
作为学生,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与老师的交往就应该像朋友之间一样,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与老师说知心话,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这样就可以和老师成为好朋友了。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班很多同学,老师不可能个个都兼顾的到,而且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可能犯错误,所以当师生间遇到误会或分歧时,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主动的去找老师商量解决,而不应该采取一些抵制或过激的方式去解决。否则最终吃亏的是学生。我在这上面就深有体会。我在刚上小学三年级时换了语文老师,那时我还小,总认为以前的老师好,不能接受当时的新老师,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讲,专门和老师作对,学习成绩也出现下滑。以后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把新的任课老师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学习成绩才有上去了。
根据一般人的思想,跟老师做朋友会有压力,狠尴尬、拘束。这是因为跟老师做了朋友,很多人都怕老师会继续以老师的身份跟你讲话,语气带有一定的命令性,使你不得违抗。老师跟学生之间谈话时,不要老想着他是老师而我是学生,说话时候应该带点客气,争论的时候要想着退让,不退让的话就不是好学生。那样子的话,你和老师们是根本做不了朋友的!你想想你跟你自己朋友在谈话时的轻松与自由,在争论的时候各执一词。那为什么跟老师做不到?!你不要想着身份上的区别,跟老师在一起,不一定是要谈关于学习的事情,你可以很轻松的展开话题,比如:老师假期去哪里玩?这样的开头,会给予老师放松心情,真正以一个好朋友的身份与你讲话。也可以在这样轻松的谈话之间融入一些学习内容,比如:我想去xx,回来以后我会记录我的情况,写下xx感。那样老师会对你有所改观。生活与学习相结合,轻松与严谨想呼应,这样就可以和老师化敌为友。
我们还要注意师生交往的基本礼仪和师生沟通的有效策略。礼貌待师是学生的基本修养:见到老师要问好,进老师办公室要敲门、喊报告。与老师交谈时,在不同场合可以选择不同的语气和方式,轻松的话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而打听老师的隐私、背后拍打老师都是没有分寸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受到老师表扬时不骄傲,对老师的批评要虚心接受,明白批评是对自己的爱护。原谅老师的错误:明白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给老师指正错误要注意方式和场合,不伤害老师。
12.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体会 篇十二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雨露对青草的滋润,春风和旭日的相偎。然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和隔阂,就如同自然界的寒冬,冻结着原本紧密依存的灵魂,在时间的催化剂下,慢慢风化、渐渐破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打破这层坚冰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有效的沟通是春日的暖阳,可以消除刺骨的寒风;无效的沟通,只会加速冰封、加剧寒冷。
海姆·G·吉诺特在他所著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中写道:“起飞的时候,我们期待着飞往一个热带的岛屿,却不幸降落在冰冷的北极。我们本来期待着灿烂的阳光,却出乎意料的遭遇了北极漫长而严寒的冬天。”每一位教师都在期待和学生建立一个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经历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预想不到的挫折。在读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之后,我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首先应该从倾听做起。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尽管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欲望,因此,倾听是交流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最佳师表的老师应该尊重孩子,以倾听取代语言上的暴力,就事论事,对孩子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于此同时,不逼迫孩子承诺和保证,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最差师表的老师们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侮辱和攻击性的语言来跟孩子们进行本来可以避免的争斗和冲突。
其次,要注重说话的艺术。孩子常常从老师的眼睛里了解自己,老师对孩子所说的话往往对孩子有很深的影响。每个人都必须抑制自己自作聪明地取笑他人的冲动,对于老师来说更是如此。老师的表扬往往会激励孩子,老师的嘲讽则会毁坏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刻薄的批评不但不能促使孩子进步,反而会破坏他们改进自己的愿望,使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公开贬低孩子的智力无疑会伤害他们最脆弱的心灵。一名老师就像一名外科医生一样,不能轻易地开刀划伤,否则,就有可能会留下永久的伤口。语言攻击并不能帮助孩子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性格,只会招来孩子的憎恨。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从来都不是很肯定,因此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
最后,用行动促进交流。交流不单单是言语的交流,还包括肢体的交流。言语的交流较为直接,但是肢体的交流却更为深刻。许多教师较为注重言语的表现,但往往忽视行动的表现。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掌声都可以带给学生很大的鼓励,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孩子的世界往往很单纯、很简单,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带给孩子一天的欢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老师冷漠的眼神和表情则会打击孩子的信心,让孩子失去学习的热情。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体会】推荐阅读:
今天我们怎样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07-21
《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06-27
怎样与科任老师处理好关系10-13
怎样给老师写感谢信11-04
我与老师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10-26
眼神会说话的老师-老师作文800字07-05
小学生怎样写活动心得体会范文07-27
老师妈妈和学生儿子09-18
老师和一个拽学生的经典对话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