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

2024-06-19

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共10篇)(共10篇)

1.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 篇一

高二语文作文导学案

课题: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 第 1 课时 总课时:3课时

编制人:胡小丹 审批人: 编制日期:2013年10月17日

【名词解析】

半命题作文是命题人只给出题目的一部分,先由考生按照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它兼具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的构题、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结构分类】

半命题作文结构有以下几种形式:

1.命后半题。如《我不再 》,《十六岁,我多了一份 》等等

命前半题,如《 的滋味》,《 也美丽》等等

3.命中间部分,如《当我面对 的时候》,《一份 》等等

4.命首尾部分,《,别再让我 》,《 是一把双刃剑》 等等。

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材料的选材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技巧点拨】 1.补题的技巧

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题目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下面仅以《让___的____》为例,谈几种常见的补题技巧。

1.巧借经典歌曲添趣味。2.化解诗词警句添韵味。3.倚仗修辞求生动。

2.半命题作文容易犯的毛病

1、拘于提示,拟题过大。

2、选材俗套,情感平淡。

3、贪大求全,缺少细节。

4、脱离自我,文题不符。【写作策略】

写作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好“一半命题”的权力与空间,把半命题变为容易自己发挥的命题,这就是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下面就此问题谈四点策略。

1、切合题意,明确补题范围

琢磨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补题的内容。一般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以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居多,考生应当根据题意明确补题的范围,否则容易偏题甚至离题。二是文体的要求。有一些半命题确定了文体,比如《小议》,显然是议论文,但更多的题目则是不同的补题有不同的文体,因此,考生要在文体定向的前提下选择补题内容。

2、拓展思维,筛选补题对象 许多考生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所以往往难于开掘出更大的补题空间,因而也就无法补好题目。一般来讲,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筛选好补题对象。

比如《生活因______更精彩》这个题目,从家庭考虑,可选择亲情、母爱、温馨、电视等;从学校考虑,可选择语文、学习、《红楼梦》、考试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爱心、宽容、选择、网络等;从自然考虑,可选择登山、探险、亲近自然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思考、信心、忍耐等。

3、力求新颖,发挥补题创意

对任何一种作文题型来说,创新都显得相当重要。在半命题作文考试中,要使自己的补题富有新意,一要善于拓展思维,让思考的触角伸向不同的层面。二是要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学会从深处补题。

比如:《 的滋味》这一文题,填上“牛排”、“辣椒”、“喝茶”,就滋味写滋味,则缺乏新意。如能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扣紧“滋味”进行深处开掘,那么《登山的滋味》、《下雪的滋味》、《采访的滋味》,则有了一定的新意。再进一步拓展思维,选择《作弊的滋味》、《说谎的滋味》、《出走的滋味》,则题目就更为新颖了。求新是好的,但不能为求新而求新,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令人生厌。

4、寻求展示,争取补题有利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能够使考生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助,因此,在补题时,考生要尽量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发挥和展示的内容。有利于自己发挥和展示的内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己熟悉的内容,不熟悉的内容,考生难于把握,很难写成功。二是与自己的知识储存紧密相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知识储存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方便和自由。【写作要求】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一定有许多瞬间,让我们难以忘怀。那一个个一闪而过的镜头,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惊叹,让我们反省,让我们愧疚„„让我们铭记于心永生难忘。请抓住生活的那些镜头,以“__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作文。

1、在横线上用“美丽”、“永恒”“幸福”“令人难忘”等词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800字。【构思引导】

来自家庭的难忘瞬间。面对我的过错,温柔的母亲流下的一行伤心泪;面对我的进步,严肃的父亲的一个赞许的眼神;蓦然中发现父母的几缕白发几道皱纹干裂如松皮的手掌沟壑纵横的额头和脸颊„„这瞬间的发现和感悟都会唤醒我们潜在的良知与不安,从而催我们反省促使我们进步。

来自学校的难忘瞬间。入团宣誓时那一瞬间的激动与誓言;运动场上的那一瞬间的冲刺与拼搏;演讲赛上的那一瞬间的掌声与喝彩;答对问题时老师灿烂若花的笑容;消除误会时好友的热烈拥抱;看到试卷上一片“火钳”时的那份羞愧;背完一篇长课文时的那份自信„„校园生活的点滴小事,会有许多美丽的瞬间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来自社会的难忘瞬间。当看到两个老人在夕阳的余辉下相互搀扶着散步时,那瞬间定格成幸福;当看到一个陌生人在寒冷的冬天脱下棉袄跳入水中救起小孩时,那瞬间定格成善良;当看到清洁工弯下腰细细的清扫落叶时,那瞬间定格成责任„„来自社会多层次画面,让我们尚稚嫩的心在瞬间的感悟中渐渐走向成熟。

来自自然的难忘瞬间。春天里从石头旁斜长出来的纤细小草,夏日里热辣辣的蝉鸣,秋天里依旧苍翠的青松,冬天里漫漫白雪,这些平时里看惯听惯的事物,或许在某一瞬间,都能引起我们的特殊感悟,那就用得笔写出我们灵光一闪的感悟吧。

来自影视难忘瞬间。某个惟美画面,让你叹为观止;某个特写镜头让你气愤填膺;某个精采动作让你为之振奋„„这些瞬间的震撼都可以写出来与别人共享。

最后特地说明一点,文章中所有的前铺后垫均是为“瞬间”服务的。在写“瞬间”时必定得有细节描写,将之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切不可因为“瞬间”短暂而就一笔带过,这样最易跑题。【范文展示一】散文

品味美的瞬间

阳光洒在了小道上,顺着它的指引,我踏入了这条布满爱与美的小道。寻找着那一个个美的瞬间„„

品味亲情美

冬去春来,和煦的阳光洒在了农家小院中。一位母亲正为女儿辫者辫子,她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眼中充满了爱与温暖,手轻轻的抚摸着女儿的秀发,不时的把阳光辫入了女儿的头发中。阳光调皮地亲吻着她们的脸,温暖留在了她们的脸上。

望着这犹如圣母与天使般的画面,我甜甜地笑了。美就在那一瞬间绽放了,是母亲为女儿辫辫子的动作,是母亲那满脸的柔和„„

品味友情美

碧绿的草坪中传来孩子门阵阵的笑声,夏天在他们的欢乐中充满了喜悦。不远处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摔倒了,血慢慢的渗了出来。他紧缩着双眉,咬着嘴唇始终不肯叫喊一声,一个小女孩看见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一块洁白的手帕,为小男孩轻轻的包扎着,她低着头,手慢慢的包着,仿佛害怕弄痛男孩一样,手帕上映出了一朵鲜红的花朵,仿佛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

望着这充满了友情与关爱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20年后他们依旧是朋友的画面。美在这一瞬间又静静的绽放了,是他们的友情,是他们的爱,是那一个微小的动作,是那„„

品味鼓励美

战败后的我,像落汤鸡一样,漫无目的地骑着自行车。骑到一个山坡前,我骑了几次都未冲上去,刚想下车,却听见身后传来了一声:“加油啊,年轻人!”我循声望去,感激地望着那个人。他正微笑地望着我,眼中充满了鼓励。我朝他点点头,然后用尽全力向上冲去,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鼓励,老人的鼓励直至伴我成功。我回头向老人望去,他正向我竖起了大拇指,笑容依旧回荡在他脸上,那满头的白发仿佛雪山上盛开的雪莲,那样的纯洁与美丽„„

那声声“加油啊!”依旧回荡在我的耳边,是那一声声的鼓励带给了我美的瞬间。

我轻轻地采撷着这一个个美丽的瞬间,有太多的追忆。让美静静的绽放吧,让“美”的花朵绽开于大地每一个角落吧„„

【佳作点评】本文采用片断组合式,截取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中的三个镜头,从不同侧面为我们描绘出人生中美好的瞬间,热情歌颂了人与人之间淳朴、浓厚的情感。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思路清晰,形式新颖。开头总领全篇,结尾照应开头并点题。【范文展示二】小说

拐角处的瞬间

我要上学了。

微风轻拂,阳光普照,天空像一块巨大的翡翠,没有一点瑕疵。在鸟儿的歌声中,我拎着大包小包出了家。送我的是父亲。

也许是出门时,母亲一股脑将父亲要说的话说完了,一路上,除了几句“我帮你拿点儿”“休息一会儿,别累着”,再无别话。

我边走边同父亲讲述在学校发生的一些趣事,时不时开怀大笑。父亲也忍不住,爽朗地笑出声来。我心里感到一阵快慰。

快到车站时,父亲却先开了口:“马上就要到中秋了,可你又不在家,我去给你买几个月饼带着,你在车站等我。”还没待我回应,父亲已经一路小跑地去了。远远望着父亲那灰色微胖的背影,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

父亲已经走到一个店门口,选好了一袋月饼,爽快地付了钱,立马又向我奔来,仍是一路小跑。

“给,放包里,跑上饿了也可以吃几个。”看着那十几个小巧玲珑的月饼,有绿豆的,红豆的,水果的,竟都是我的最爱!再看看父亲,头上竟渗出了细上的汗珠。

父亲没有再说话,把月饼递到我手上,转身就走了。看着父亲的灰色背影,心里涌起了似乎从未有过的依恋。于是就那样远远地望着父亲,看着父亲渐行渐远。

父亲已走到离车站不远的一个拐角处。而我也不再盼望,心里隐隐有一丝埋怨,准备收回目光。

就在这时,父亲转弯的时候,看似不经意间地,父亲向我这里轻轻扫了一眼,是那么随意。可是就在这一瞬间,我的眼神接触到父亲的目光。在那看似随意的目光中,我分明看到一种明晃晃的东西在父亲眼里闪动。

那里饱含有希望,有忧虑,有关心,有祝福,有欣慰,有鼓励,还有一种最圣洁的东西!

刹时间,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头到脚,浸没其中,我那颗沉入谷底的心又欢快起来。

谁说爱一定要惊天动地?谁说爱一定要轰轰烈烈?这拐角处的父亲的眼神,在那一瞬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这世间最伟大的爱!

【佳作点评】这篇作文截取生活的一个镜头,通过描写拐角处父亲的一个眼神,瞬间顿悟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语言朴实细腻,饱含真情。结尾连用两个反问句,再次突出瞬间感悟的可贵,紧扣主题。

2.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 篇二

关键词:“导学案”,地理教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一、引言

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传统的教学形式是讲练结合,训练答题技巧,以提高应试能力为目的。这类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潜能的发挥,也忽视了师生群体的各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随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的呼声,“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以往教学中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实现了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变“学”为“思”,以“思”求“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明显,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另一现象:多媒体设备使用有限,学生在课堂上就是看书、交流、做题,学生填写时间比较长,浪费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如何把信息技术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技术与“导学案”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1]。

二、相关概念的内涵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参与者。“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师生、生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高效教学模式。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优势融合在地理教学中,是地理教学方式的革命,也是地理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

“导学案”的核心是“呈现目标,任务导学”、“问题指向,预习先行”、“强调合作,小组探究”、“强化训练,当堂达标”这四个模块构成的完整“教”与“学”的有机体,是课堂高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信息资源全球化、信息表达多媒体化、信息接受多感官化等优势使“导学案”教学如虎添翼。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自身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一)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材

“导学案”的制作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为了能对现行教材的知识教学重新整合。特别是重新整合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难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难点化为“燃点”,诱导和激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如我们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高中地理必修二整合成以下几个大专题:

1. 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介绍农业、工业的概念,特征及其发展等)

2. 区位的选择(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中的点与线、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等的区位选择)

3.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包括乡村、城市的起源与形成,城市化及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4.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整合,学生在对比中获得清晰的认识,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知识的清晰度与巩固度等得到进一步提升[2]。

(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课堂

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导学案”能使学生快速地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我们将学生们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同时,在学完一个地理章节或单元后,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有助于记忆知识,提高核心概念的理解度[3]。

互联网上丰富资源为“导学案”“自主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传递、加工、处理、发布信息的技术,它能更好的强化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提炼与提升学生的各种感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相互欣赏、激励,体验成功。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基于群体动力学的一种现代教学体系,它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基本的活动方式,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发达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为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提供舞台,在合作和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不仅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实践的一种学习方法,地理教师应当积极探索[4]。例如世界区域地理的每个分区,教师可先列出章节内容,提前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项内容,二个人一组,依据选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材料,二个人做一个课件,采用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在展示环节,二个同学同时上台展示,既可以展示搜集的图片,也可展示搜集的动画、视频、故事,同时要介绍本节内容,适时提问,组织整个课堂,做“老师”。老师适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人人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只要对自己的某一方面满意,就是合作的成功。同时互评也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学习。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在学习评价中,把每组学生的成绩以电子表格的形式绘成图表记录下来,给他们一个长期累积成绩的机会,从多角度、多方面鼓励学生,同时指出不足及存在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将各组的长处、优点,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提炼出精华和闪光点。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主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将文字、图像等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这一模块,面对复杂的区域,“导学案”课堂教学将任务布置给学生,教师要求学生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一些线索图、关联图,建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要求学生从计算机网络中搜索一些与必修三相关章节的案例,提供地理素材,认真分析所获取案例,自己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得出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在利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减少了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整理、存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5]。

(五)运用信息技术落实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表现在教师话语权的开放。因为课堂为师生互动的场所,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从“圣坛”上走下来,开放课堂的话语权,彻底废除话语霸权,革除一切不平等的对待学生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是非常重要的。如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的开发》这一节,教师主要通过教学网站向学生展示问题。

【探究活动】

1. 电力部门: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流域的水能资源?如何提供廉价稳定的电力?

2. 工业企业:你选择发展哪些工业项目?依据是什么?

3. 当地农民:如何利用该流域的山、水、田发展农业生产,获取最大利益?

4.TVA.特派员:前面三者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开发,如何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如何实现三大产业齐发展。

【讨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我国的河流治理中,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拓展提升】根据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方法与过程,探讨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分析教材等自学、小组合作探究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发言、有权利提不同的意见、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四、结束语

3.初中信息技术导学案的思考与实践 篇三

导学案是指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这也是初中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目标的共性。

2012年我校开展了省级课题“基于学案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吴建伟老师根据导学案的实质,大胆地将我校所有科目加入到导学案实施的研究中,我校信息技术组成为周围兄弟学校信息组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校初中信息组总共有2人,都是工作没几年的年轻老师,这就是我校信息技术导学案研发的团队。

二、信息技术导学案编制的流程

第一步,我们初中信息技术备课组2人首先以教科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等为依据进行集体研讨;第二步,个人进行独立创作;第三步,再集体研讨、整合,最后由教研组长审核,完成导学案的编制;第四步,印发给学生(一般至少提前一天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预习时间;同时上课前抽查一部分或全部,发现问题后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改进);第五步,课后对导学案的使用进行反思和集体研讨,并做进一步的完善、存档。

三、信息技术导学案实施的流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内容

如《健康上网》一课,首先显示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了解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正确认识虚拟网络世界的利弊。

*建立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道德和法律意识,理解道德和法律在网络世界中的必要性,培养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

显示了这样的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在上课前通过导学案出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可以减少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并且使教学双方的意图得以沟通,教师明确了教的目的和任务,学生也清楚了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由以前教案的教什么变为学生的学什么,充分体现了导学案的精髓和学生的主体性。

在导学案实施的初期,我们信息组在发导学案时,都会通过3-5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学习目标等内容进行有效预习,在学生熟练掌握方法后教师便可不做指导。

(二)布置课前准备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健康上网有关的正面与负面的事例。

凡事预则立。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预习是学习成功的法宝,也符合新课程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信息组在每一个导学案中一般都会设计这样能够架起学生生活与书本知识相联系的预习问题。

(三)课堂实施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现实生活中虚拟与现实的一些图片信息,让学生进行区分。

通过出示虚拟与现实相关的图片的对比,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效的保障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因此我们信息组在每一个导学案的开头都设计了这样能够拉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设计。

2.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讨论

*什么是现实事物?请举例说明。

*什么是虚拟事物?请举例说明。

*你在网络社区讨论过吗?谈谈你的感受。

*你见过网友吗?请你谈谈对交网友的认识。

*网络学校是一个新事物,请谈谈对网络学校的认识。它和现实学校各有什么特点?

*虚拟事物一定有利\有弊吗?

*请你列出一些虚拟事物,哪些是应该值得是充分利用的,哪些是要尽量避免的接触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网络行为?你认为该如何分类?

*我们应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种常见做法。教师通过提出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使自主、合作探究落到了实处,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事先按照学生学习的基础合理搭配,人数一般在3-4人为宜,事先制定好讨论规则、秩序以便讨论的有效进行。小组讨论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放在课堂中,甚至可以放到课后进行。小组讨论完毕后,各小组代表交流意见,教师点评与总结。

3.课后延伸

教师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课后延伸关注信息技术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学以致用,进一步激发学习信息的兴趣。课后延伸板块不是导学案必备板块,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4.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训练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采用近几年来考试所涉及的题型,包括直接选用例题和老师自己设计题目,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以设计其它训练形式,如可以运用一些背景材料,然后设计相关题目,训练内容以本框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框题相关内容。课堂检测训练应体现难度层次的递进,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

总之,导学案的实施是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导学案教学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模式。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成为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4.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 篇四

学习目标  积累:文中词类活用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理解: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   探讨:作者写作的原因。

一、导课

二、文体文化常识

方山子:陈V,字季常,别号龙邱先生。其父陈希亮曾是苏轼的上司。与苏轼友善。二十年未见,却在岐亭重逢。传: 文体的一种。是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一种文章。本文是一篇出色的别传。一般人物传记写作常规:介绍人物姓氏籍贯生卒年月、世系生平行事,平铺、直叙。

三、疏通文章,完成知识检测并翻译全文

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并解释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余既耸然异之 (         ) ③见方山子从两骑(          )④岁得帛千匹(          ) ⑤亦足以富乐  (         )⑥方山子怒马独出 (        )

2、指出下面句式类型

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②此吾故人陈V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③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④徒步往来山中(       )⑤庵居蔬食(       )

四、分析文章

1、方山子何许人也?找出文中的信息句,填写下表

2、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苏轼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异”在何处?

3、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

五、达标分层训练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①余既耸然异之         ②他植者则不然

C. ①晚乃遁于光、黄间   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 ①呼余宿其家         ②其皆出于此乎

2.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4.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

B、传主少年、壮年时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选择这两种对比性的行为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5.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 篇五

一:文学常识:

1、屈原,名,字。战国时期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离骚》、、、等。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

2、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新的诗体。因其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后世因将之称为“”。又因以《离骚》一篇最为有名,故又称“”。

3、在中国文学史上,常常以“”、“骚”并称,前者指,后者指。鲁迅先生认为,后者对后代文学的影响,“乃甚或在三百篇上”。

二:知识点梳理: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好修()()Z羁()謇()谇()蕙()揽()谣诼()粒)鳎)髻眩)溘死()鸷鸟()方圜()攘诟()()延伫()兰皋()芰荷()岌岌()杂糅()可惩()

阅读第一节:

1.解释划线字:余虽好修以Z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v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句式特点:

既替余以蕙v兮,又申之以揽

謇朝谇而夕替

3翻译之前解释划横线的字: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梳理本段的思路:

第二节:

怨灵修之浩荡兮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凉婢囟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翻译: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2固时俗之工巧兮,凉婢囟改错

梳理本段的思路:

第三节: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解释并翻译)

固前圣之所厚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解释并翻译)

梳理本段思路:

第四节: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翻译: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句式特点及翻译)

梳理本段思路:

第五节: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句式特点及翻译)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句式特点及翻译)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解释并翻译)

梳理本段思路:

第六节:忽反顾以游目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翻译: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句式特点及翻译)

梳理本段思路

三.文中花鸟虫鱼各有用意,找出文中的象征义。

四。离骚(节选)》中,有12个“以”字,用法灵活、多变。而教学用书上又语焉不详,所以有必要关注这些“以”的用法和意义。

1、①、长太息以掩涕

②、余虽好修以Z羁兮

③、伏清白以死直兮

④、宁溘死以流亡兮

⑤、回朕车以复路兮

⑥、进不入以离尤兮

2、

⑦、既替余以蕙v兮

⑧、又申之以揽

(2)、

⑨、众女嫉余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

⑩、竞周容以为度

⑾、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⑿、余独好修以为常

6.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预习案

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作家: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4月20日生于日本,19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大学,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梁思成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预习检测

注音。

帷幕()屋脊()接榫()穹窿()

埋怨()埋葬()翘起()翘首以盼()

点缀()辍学()厦门()高楼大厦()

角色()凤毛麟角()门槛()直栏横槛()

探究案

一、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至)

第二部分:(至)

本部分又分三层:

(一)(至)

(二)(至)

(三)(至)

第三部分:(至)

第四部分:(至)

二、合作探究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3、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筑的“风格和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三、拓展探究

良心与勇气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

解放后,在教课的同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被邀请参加北京城的建设规划。

梁思成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向周总理描述北京古城四周雄壮的城墙,城门上巍峨高大的城楼,紫禁城的黄瓦红墙以及美丽的街市牌楼……他不遗余力地建议保护北京城墙。他是那么钟情于它们。关于它们,他有那么美妙的构想: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乐;壮丽宽广的城门楼可以改造成图书馆;护城河可以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

然而,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浪漫梦想而已。随之而来的一切现实却非他所愿,北海团城被拆了,天安门东西两侧三座门被拆了,古城墙被拆了……

如今残留也是仅存的一段城墙,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而绵延数百里的北京古城的老城墙都被拆光了。对于深谙其文物价值的梁思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痛苦迷惑的了。

当北京古都已然消失之后,曾经竭力想保留其历史原貌特征的梁思成,就注定要成为人们不断提及、不断感叹的人物。

思考:当你觉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时,你能像梁思成那样站出来说话吗?你觉得怎么样做才是最合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安徽卷)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做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做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五、完成课后第三题。

一、整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1-2)

二、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3-13)

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1)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

第二层次:(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第三层次:(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三、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14-17)

四、作者最后提出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并提出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18-20)

二、合作探究

(1)【明确】作者按照事理顺序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前五个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后三个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2)【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3)【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三略

四、1、A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

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A项是“原本”内涵的正确的表述。B项据原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可知,B项表达的是原本形成的传统的内涵。C项把原本的属性搞错了。C项的表述简化为“原本是过程”,据原文“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可知,“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的过程”是传统的形成过程,而非原本是过程。D项原文是“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是原本的丰富、更新和壮大。D项的表述曲解了原文的意思。

2.、D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

对于“原因、根据、证据”这样字眼的题干,特别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D选项中,新参照系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摩擦,二是抗拒摩擦。摩擦作用使传统更新”,因而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但是传统“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使得传统力图保持原本的最初本质特征,尽可能的不远离原本。

3.、D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

A项“唯一的”原文表述为“特定的”与原文不相符。B项原文是说“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所以消失指的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不是“原本的特征丧失”C项“突变”概括错误。原文“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因而传统内涵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的是“渐变”。

1这句话形象地阐述了中国的建筑体系之中各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关系,特别是比喻的运用,即揭示了中国建筑体系分布范围宽广,又揭示了各地区建筑的亲缘关系。

2作者用“帷幕”一词来说明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非常简练概括,恰当的比喻能带来言简意赅的效果。

3本题把建筑的各种类型和文章的多种体裁相比,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既要遵循一定的法式,又有多样性的表现。

7.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 篇七

一、创设情境, 诱发活度生成

在实施导学案教学的语文课堂中,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 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放松, 畅所欲言。信息技术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 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 建构起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 为课堂生成做好了铺垫。如果在教学中, 教师能“握住”课堂出现的“意外”, 适时地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媒体, 创设一些情境, 挖掘学生的兴奋点, 便能放松学生的心情, 活跃学生的思维, 诱发课堂生成。

如学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第四自然段, 在小组根据导学案进行充分的交流汇报后, 为了让学生感受牧民在草原的生活, 笔者让学生反复朗读, 反复品味, 学生兴致盎然[2]。突然, 有一位学生高声问笔者:“牧民骑在马上唱歌, 仅仅是在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吗?他还会唱什么?”。笔者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所吓倒, 神定自若地播放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歌曲视频。随着优美的旋律缓缓响起, 幽碧的草原、瓦蓝的天、洁白的云、成群的牛羊、奔放的牧民呈现在学生面前。牧民挥动鞭子放声高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学生也和着节拍, 无拘无束地唱起来。当音乐停止, 他们还意犹未尽, 陶醉其中。教师适时地问学生, 牧民在唱什么?学生的个性回答让人惊喜:有的说, 牧民在唱幸福的生活;有的说, 牧民在唱快乐的日子;有的说, 牧民在唱牛羊的自由;有的说, 牧民在唱祖国的和平昌盛;有的说, 牧民在唱自己的感恩……谁说这仅仅是在表达, 这分明就是学生的真实“生成”。他们的心在音乐、画面的熏陶下得到最大的释放, 思维也为之逆转, 创新的欲望也就奔涌而出。

再如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 笔者这样设计这一课的导学案:

(一) 我会读课文

1. 轻声读课文, 画出带拼音的词语, 然后读读词语所在的句子。

2. 我能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并通过多种方法去理解。 (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拆字解词;换词理解、联系生活实际)

3. 默读课文, 我还要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二) 我会学

1. 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2. 精读课文, 这三个问题是否和自己想到的一样, 尝试解答。 (温馨提示:有重复的不必解答)

(1) “多么奇丽的景色!”体现在哪里?我能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并能抓住关键词写写自己的体会。

(2) “多么奇特的民族!”又体现在哪里?我能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并能抓住关键词写写自己的体会。

(3)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我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 我会搜集资料

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 将“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描述出来。

根据上面的导学案, 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在交流“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这个内容时, 笔者问学生:“你最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一段?”很多学生都说用朗读的方法把花的美读出来, 可有一个男同学却说用展示图片的方法最能感受花的美。笔者万万没有想到会有学生提出这种方法, 因为这段话从文字上理解还是挺容易的, 笔者认为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 就马上调整“预设”, 搜集了各种各样花的图片。这些图片颜色艳丽, 光彩夺目, 惹得学生精神为之一振, 发出“哗、哗”的赞叹声。当笔者问:“除了用‘姹紫嫣红’去形容这些花, 你还想到哪些词?”时, 学生就脱口而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婀娜多姿、争奇斗艳……在理解“花团锦簇”是一个怎样的画面时, 笔者随即展示了表现花的姿态的图片, 一团团, 一簇簇, 直刺学生的眼球, 他们静静地看着, 好好地享受着, 如痴如醉, 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他们不费吹灰之力, 就用“有的……有的……”这一句式描绘出画面:有的像一个个蓬松松的线球, 有的像一个个胖娃娃紧紧地挨在一起……课堂的动态生成就在图片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 一发不可收拾。

可见, 信息技术与导学案课堂教学整合, 能很好地抓住课堂的“意外”, 改变预设, 创设宽松的环境, 为课堂生成“添砖加瓦”, 使课堂变得灵动, 变得精彩纷呈。

二、发挥想象, 演绎宽度生成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 想象力在知识的习得中起了推动作用, 直接拓宽人的创新思维。信息技术把电、光、形、声组合在一起,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遐想, 把他们引入更广阔的天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拓宽学生的“生成”空间[3]。

如《山中问答》的第5 自然段, 作者采用第二人称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在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时, 笔者让学生读完后就学着文中的写法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 可学生说来说去都是“花草树木”这些朋友, 说不开去。笔者就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 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了一系列的“老朋友”——屹立的古桥、葱郁的树林、巍峨的大山、陡峭的悬崖、矫健的雄鹰、坚硬的磐石、晶莹的露珠、绚丽的花朵……然后问学生:“作者还会遇到哪些朋友?”;接着出示诗歌仿写模式, 让学生模拟当时情景, 热切跟山中的“老朋友”打打招呼:

你好, 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 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 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 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 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 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_____!_______。

学生看着一个个鲜活的“老朋友”, 想象出一种种与“老朋友”相见的情景。此情此景, 他们与山中好友的“深情厚意”便跃然而出:

你好, 矫健的苍鹰!你翱翔出一道道弧线, 是描绘蓝天的多姿多彩吗?

你好, 挺拔的松树!你站出一个顶天立地的气势, 是让我向你学习吗?

你好, 多彩的野花!你露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是给大地打扮吗?

你好, 勤劳的蜜蜂!你展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是请我一起去酿蜜吗?

……

此时此刻, 在多媒体的情境创设中, 画面色彩明丽, 图片栩栩如生, 学生真真实实地见到他们的“老朋友”, 并展开想象的翅膀, 多角度地补充, 多角度地挖掘, 抒心中所思, 表心中所想, 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演绎了课堂的宽度生成。

三、整合资源, 激活厚度生成

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及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用动态生成的理念看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材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 把教材变厚, 利用信息技术, 整合多种资源, 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 加深学生的理解, 使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变得厚重[4]。

如教学《月光曲》这一课时,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拓展提升, 笔者让学生谈对贝多芬的认识, 其中有位学生说道:“我在搜集贝多芬的资料中了解到贝多芬不仅音乐了得, 还是一个极其爱国的人。”他的话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纷纷补充自己的见解。因为文中只介绍了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和富有同情心, 按照预设, 笔者只做了这两方面的教学预案, 但见学生意犹未尽, 笔者觉着有必要让学生认识更丰富的贝多芬。于是, 笔者把课前让学生观看的关于贝多芬生平以及贝多芬作品简介的录像调出来让学生再看一次。接着, 笔者引用赞颂贝多芬的诗歌——《你从不向命运低头》, 让学生细细品味, 从学生面带敬佩的神色, 可见学生已有所触动。然后, 笔者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学生静静地听着, 神情变得越来越振奋。最后, 笔者让学生怀着一颗追寻的心默读关于贝多芬的四个小故事, 边读边想:结合文本、资料, 说说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贝多芬?下面摘取学生学习四个小故事的片段:

师:默读完这四个小故事, 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贝多芬?

生1:我读出了意志坚强的贝多芬。他的耳朵虽然完全失聪, 但是凭着坚强的毅力, 他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他的精神怎不让人叹服?

生2:我读出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贝多芬。他用音乐和黑暗的社会作斗争, 就算被严刑拷打也在所不惜。作为今天的小学生,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将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3:我读出了不向权贵低头的贝多芬。作为一个闻名世界的音乐家能把名利看得那么轻, 不见风使舵, 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生4:我读出了受人爱戴的贝多芬。贝多芬用他的音乐、用他的精神征服了人们, 征服了世界, 难怪他死时, 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

从学生头头是道的回答中, 不难发现:利用信息技术, 把有关贝多芬的多种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后, 课堂就生成了一个个个性化的回答, 学生就轻易地认识了多样的贝多芬。这样, 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拓展, 就能使文本由薄变厚, 使使学生的认识由肤浅变得厚重, 使课堂的生成更有厚度。

四、順学而导, 促进深度生成

在实施导学案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往往都比较注重“顺学”, 这的确是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生成性问题具有随意性, 教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难以实现“顺学”。身处灵动课堂环境的教师更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准确把握学情, 整合教学内容, 随机调整教学思路, 由“顺学”巧妙地“导学”, 有机实现“顺学”与“导学”的相融, 课堂上的深度生成才能得以实现[5]。

在运用导学案教学《月光曲》一文时, 笔者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贝多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为主线引领教学。笔者充分运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元素, 利用信息技术把它们和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顺学而导:学生汇报出哪个关于贝多芬的句子, 笔者引导学生品读哪个句子。当某位学生说:“贝多芬是一个富有音乐才华的人, 从第九自然段可以看出”时。笔者马上顺着学生的思路讲读第九自然段, 在课件里出示了配以画面的文字, 听着《月光曲》,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从而生成了很多个性化的表达——“贝多芬的琴声, 让人陶醉, 让人心旷神怡, 让人置身在迷人的环境中。”“皮鞋匠在贝多芬那美妙的琴声中浮想联翩, 那波涛汹涌的大海正是皮鞋匠内心无比激动的写照。”“我感受到贝多芬弹琴时内心是汹涌澎湃的。”“我被月光曲的美好意境陶醉了。”当学生汇报出贝多芬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笔者又顺势讲有关贝多芬富有同情心的段落, 并巧妙地处理了一个预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老师, 可不可以笑着读这句话呢?虽然这个问题, 学生提出得很突然, 但笔者并没有按照预设, 撇开学生的这个问题, 而是马上在课件里出示这句话, 让学生尝试笑着读, 从中使学生生成不同的阅读体验—“我觉得不可以笑着读, 因为笑着读不能表现盲姑娘内心的难过。”“我觉得可以笑着读, 因为笑着可以掩饰妹妹内心的难过。”“我也认为可以笑着读, 因为妹妹一笑, 哥哥就不会那么难过了。”笔者认为, 学生之所以能真实地展现自己对贝多芬、兄妹俩的理解, 很重要的原因是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形象、生动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带有个性的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便生成了。

五、多元思考, 引发高度生成

基于信息技术的导学案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导学案的主问题展示出来, 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交流汇报环节, 通过多媒体对核心问题的逐一呈现, 就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从而引发学生的多元思考, 生成个性化的回答[6]。

笔者运用导学案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 这样设计导学案的主问题:

1. 我能围绕课文提出一个中心问题, 并尝试解答。 (温馨提示:课题、课后、主要内容、重点段落或句子都是研究的对象)

2. 精读课文, 这几个问题是否和你想到的一样, 尝试解答。 (温馨提示:有重复的不必解答)

(1) “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表现在 ( ) 、 ( ) 、 ( ) 三方面。

(2) 找出描写居里夫人美丽容颜的句子, 用“—”画起来, 想想句子抓住 ( ) 、 ( ) 、 ( ) 、 () 描写居里夫人的容颜, 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居里夫人的容颜。

(3) 找出描写居里夫人执着追求的2 至3 个句子, 用“﹏﹏”画起来, 用“△”画出关键词, 围绕关键词写写你的感受。

笔者设计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多元思维。如第二个问题:“找出描写居里夫人执着追求的2 至3 个句子, 用‘﹏﹏’画起来, 用‘△’画出关键词, 围绕关键词写写你的感受。”笔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顺学而导:学生汇报出哪个关于居里夫人执着追求的句子, 我就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 品读哪个句子, 从而生成了很多个性化的表达。在品读“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 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 双手上, 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这句话时就出现学生个性化的解读:

师:自由读读这段话, 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语可以体会到?

生:我读懂居里夫人工作的条件非常艰苦, 我从烟熏火燎这个词体会到。

师:“烟熏火燎”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看 (烟熏火燎的视频, 定格在烟熏火燎的画面) , 假如是你处在这个“烟熏火燎”的环境中, 会有什么感觉?

生1:我感到呼吸困难, 非常难受。

生2:我泪流满脸, 就快窒息了。

生3:我感到天昏地暗, 像是到了世界末日。

生4:我不停地咳嗽, 不停地流泪, 无法再撑下去了, 要倒下了。

生5:我热得大汗淋漓, 面红耳赤, 就快疯掉了。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 你会怎样选择?

生1:我会逃离。

生2:我会停止研究, 永远不再做这样的实验。

生3:我会放弃, 不再走进实验室一步。

在品读“经过三年又九个月, 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 克镭。”这个句子时, 就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什么?

生:我从“成吨和0.1克”体会到玛丽提炼镭的艰难。

师:你怎样从这组数据去体会玛丽的艰难?

生1:我用换算的方法去体会:矿渣的重量1 吨=1000000 克, 矿渣的重量是镭的重量的1 千万倍, 从中我体会到0.1 克镭来得多么不容易, 它甚至需要玛丽的一生为代价。

生2 :我通过朗读的方法体会到玛丽的艰难, “成吨”要读重音, 读得慢而深沉, “0.1 克”要读得轻而快。

生3:我通过想象实物比较来体会玛丽提炼镭的艰难。

就这样, 笔者把握住课文的训练重点, 把握住教材编排的目的, 由三个问题来引领课堂教学,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到深入文本的内涵体验, 生成了学生一个又一个的个性化理解, 拓展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只要教师面对课堂的“意外”不躲避, 仅仅抓住这些“意外”, 适时整合信息技术, 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 发挥学生的想象, 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顺应学生的需求, 发展学生的思维, 就能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就能改变课堂集体失语的局面。

摘要:信息技术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 能根据课堂的“生成点”, 有效地调控课堂, 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导学案课堂生成策略的探究, 对导学案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生成,策略

参考文献

[1][2]李小君.“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2) :22-24

[3][5]李蕾.学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J].山西电教, 2008, (4) :18-20.

[4]张树林.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 2008, (11) .

8.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 篇八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表现出鲜明的组织性、计划性特征,学生没有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机会和时间,被动学习,效果较差。基于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学案导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导学方式进行课程安排,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本文在分析学案导学模式内涵的前提下,探究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涵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教师精心设计并编写学案,以学案为载体,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案不同于教案,其核心在于学生的学习问题,在本质上属于学生学习方案;在内容上,除了要明确学习目标外,还应给出学习重难点,确定学习探索与指导方法,提供学能测试,并进行信息反馈。学案导学模式,即以学案为基础支撑,以导学为实现方法,教师以引导或指导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性学习,教师与学生合作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通过应用学案导学模式,能够切实培养与发展是学生的自学与探究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我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此外,学案导学模式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帮助,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完成学习目标。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1.科学编制学案,安排课前预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预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与认识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理解与发现问题的过程。预习是提高课堂进度,实现课堂高效率的前提条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因该门课程有较多的操作性内容,学生多认为没有必要进行预习,即使是预习也较为随意。关注与提高預习质量对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具有很大帮助。基于学案导学模式,教师应设计与编制预习学案,为学生预习提供方法指导,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兴趣。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逐渐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以“收发电子邮件”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编制预习学案,引导学生思考是怎么发送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内容主要有什么,并引导学生可以在课前申请自己的免费邮箱,也可设置班级邮箱,引导学生思考与预习相关内容,从而为课程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2.提高学案导学质量,共同讨论与解决问题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案作用,引导学生对学案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提出疑点,教师选择其中的主要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在学案中,教师可以提出探究式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空间。通过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具体理论性知识与操作要点内化为操作技能,并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与学习质量。以“统计分析数据”为例,在学案中可以提供本班或其他班级学生考试成绩,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排序、数据筛选与分类汇总。学案教学方式可以设定为探究性学习、小组学习方式与任务驱动学习方式。在操作中,让学生进行数据排序,可以选择某门学科,以不同的关键词锻炼学生的数据排序能力。学案导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信息技术学习质量。

3.总结知识间的联系,做好课堂练习巩固

在学案导学模式应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探究,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与学生应结合学案作具体反思,教师反思可以优化教学方式,学生反思则是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思考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间存在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学生掌握了Excel相关技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Excel、Word与PPT中表格功能的差异,结合不同软件的特征,选择适当的表格处理问题。练习巩固是学案导学的重要环节,在练习题设计时,教师应科学把握问题难易度,并综合课堂所讲述的知识点,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技术水平备受关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学生掌握与发展信息能力的关键时期。应用学案导学模式,以学案为载体,关注课前预习,把握课堂学案导学过程,做好课堂练习巩固,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积极性,推动与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学彬.基于学案导学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7):34.

[2]张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4):278.

9.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 篇九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课题研究现状

旬阳县城关二中曾主持研究过十五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四结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于2006年结题并获省级二等奖,随课题生成的思品、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设计、教育论文和课堂实录等成果在全县范围应用推广,课题成果“信息技术环境下四结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该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各级教研部门和兄弟学校的好评。城关二中在2006年就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2012年3月,该校派主管校长为首的各教研骨干一行九人参加在山东四所名校举办的第八届高效课堂研讨会。在充分学习借鉴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即墨二十八中等名校高效课堂模式,经过反复论证,于2013年着手开展《导学互助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这一课题,导学案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成为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课改里程碑。跨出了以“有效教学”向“高效课堂”迈进的坚实步伐。

课题选题意义

信息技术学科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训练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表达与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又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迅速、系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作为信息社会的公民,信息技能应用于工作、学习、生活每一个领域,其价值不言而喻。然而这门学科在当前我县基础教育中却被边缘化。一是信息技术不纳入统考,在应试环境下该学科不被重视。二是课时少、教师少、交流少,学科教研成空白。三是教材及教学软件建设散乱滞后,缺乏系统性。

以上导致信息技术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随意性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也存在误区,把信息技术课当成用来放松的游戏课和娱乐课,造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低效甚至负效已成普遍事实。要改变教师对“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的意识模糊,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爱好,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科学习惯,教给他们应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信息技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是最为常用的两步走方法。而多年倡导的“任务驱动”教学在实践中也带有极大随意性。要想让信息技术教学以任务导航,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不同层次学生优势互补,互助互学,自主提高,急需规范教师的主导行为。在主干学科实践应用成熟的导学案改进移植于当前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不失为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面对信息技术教材落后、人力不足、基础不齐等问题,如何编制导学案,如何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则是改变信息技术教学乱象的突破口,以《信息技术导学案的实践应用研究》为主题开展科研活动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现实的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

课题研究价值

一是通过课题载体,利用联片教研平台,组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教研队伍,应对各校学科教师人数少,转岗教师缺乏专业引领的问题。发挥我县各片区学校专业教师在硬件或软年方面的特长,优化资源配置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应对教师资源短缺与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打造信息技术学科联盟,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功能,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编写本地实用的导学案,既是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规范模式化,又是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开发校本课程,应对教材严重滞后的有力举措。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集体编写应用导学案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让老师明确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将大面积改观。

三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激活信息技术学科,这种“联片校际合作教研模式”及“导学案的编写应用方法”成果亦可全面应用于音乐、美术、体育等基础教育“小学科”上,形成带动辐射作用,对各门学科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根据学生特点,探索适合我县学生学情的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练新授课导学方案、复习课导学方案和讲评课导学方案等常见课型的导学案编写方法。依据陕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系统编写各章节导学案。

2、以2011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建构实用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更新我县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搜集整理实用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以方便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减少教师在平时备课时的工作量。

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内容如下:

1.开展导学案编写的研究。系统研究信息技术学科导学案的编写原则、编写的程序、编写要求、编写方法、编写内容要求等,总结提练常见的编写模式、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体操作的程序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等系列问题。

2、开展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组织教师借鉴主干学科成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提练总结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实践课等课型教学模式。

3、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对参与本项目研究的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分别进行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开发教学软件,组建服务器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搜集教育教学素材。

研究创新之处

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提练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举全县信息技术教师之力,精心设计初中全册导学案,搜集教学素材,集大家智慧于一体,减少信息技术教师备课量。同时,规范教学模式,可根本性改变目前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整体部署、全面推进、分步实施、强化指导、责任到人、实践改进。由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调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搞好方案论证和启动培训,课题主要研修人员做好前期的示范引领、后期逐步吸收县区优秀骨干教师参与研究。

以现代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我县一线信息科任教师为主体;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借鉴相关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10—2013.12)

主要任务是课题主要负责成员完成方案制定、课题的申报立项、实施开题论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课题研究任务、研究主题、启动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12—2014.6)

课题组精心设计初中信息各章节导学案,以课堂为载体进行实践并不断完善优化,形成适合我县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色资源。并做好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和中期报告撰写。

第三阶段(2014.6—2014.9)成果展评、建立初中信息资源库。首先做好组织校级、片区课堂教学的展评,收集优秀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总结经验,集结优秀课例、案例、课堂实录,并建立我县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为后期结题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4.9—2014.10)

总结、结题、推广。主要任务是集结优秀导学案(电子版)、教学设计(电子版)、教学软件等资源形成优质的初中信息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研究性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做好推广运用。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

教学实践经验:

1.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2.论文《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初探》获得县级一等奖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原理》(金一鸣。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2、《教育学》(王道骏、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2版);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学部分);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主持人王琴,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具有很高的理论修养和研究经验。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初探》分别在《现代阅读杂志社》、《当代教育论坛》等期刊发表,并分别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县级一等奖,参加的课题研究均获得良好效果。

完成课题研究保障条件:

1.硬件完备。学校搬入新址后,建起了全县最先进的数字化校园,所有教学班均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校园网络、数字化管理控制中心连接所有教学班与办公点,为整个实施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2.科研力量强大。参与课题的成员,大都是我县各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多年工作在教育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承担过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并取得相应的成绩,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研究时间充分,实施方案到位。工作站建立了课题研究例会制度,各成员每两周有固定研究研讨时间,为课题研究实验的参与交流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充分的时间保证,可以及时交流分享课题研究过程中好的经验,研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工作站将要求课题组认真填写《课题研究手册》,以及时积累课题研究资料,从而确保本课题研究有效地开展,并取得成效。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限报10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0.高二信息技术导学案 篇十

学习目标

一、积累人物传记的基本常识,学会写人物传记的方法。

二、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三、探讨成功与荣誉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

一、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二、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内涵。

学习难点

一、从具体事件的分析中,认识居里夫人的精神和品格。

二、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涵的感情。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人类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它记录着人类自身的历史和人性的发展,所以它能散发出永久和辉煌的艺术魅力。

1.人物传记的分类和定义。按照传主同作者的关系,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两大类,它们都属于广义上的传记。狭义的人物传记则专指那些传主同作者并非同一人的传记,但这种狭义的传记没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暂且称它为他传。

2.人物传记的历史性和文学性。人物传记必须要忠实于人物的生平,同时,在不违背基本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前提下,作者也可以进行艺术加工,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和生动。这种文字形式既是历史和真实的,又是文学的和诗的。

3.人物传记的内容。任何一篇人物传记都应包括传主的生平事迹、成就贡献,同时,透过作品可以看到作者的主体精神,虽然由于传记的历史性的特殊要求,这种主体精神可能表现得更为隐蔽。

4.人物传记的功能。人物传记有很强的认识功能,读者通过一部传记可以认识社会和人生,可以通过认识别人实现认识自我的渴望。在现代社会,传记的认识价值愈益显示出来。著名科学家李远哲(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这样回忆他在中学时代读了《居里夫人传》之后的感想:“我第一次感到当科学家不仅能从事很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可以享有非常美好的人生。”他下定决心要像居里夫人那样,把一生都献给科学。

此外,人物传记还有道德功能,可以对读者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不同时代,各个民族都是把自己理想的人物作为榜样,要求整个民族学习。传记是其中最方便的形式,传记所具有的真实性和艺术性能产生特殊的魅力,取得极好的效果。罗马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称他写作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以那些人物的善行为楷模指导自己的一生”。

二、基础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窘vw乏烹vw饪不屑vw胼胝vwvw

乳酪vw惊愕vw漫vw不经心瘦削vw

三、初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记述居里夫人在巴黎读大学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第二部分:居里夫妇科研过程中钋的发现和命名。

第三部分:叙述居里夫人的逝世及时人的反映。

四、课文研读。

⑴诵读文本“求学”一节,试合作探讨这一节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居里夫人在巴黎读大学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显示了居里夫人怎样的精神品格?

要点1:衣:破衣;食:黄油、面包、茶(饿晕);住:阁楼;行:步行

要点2:科学高于一切的神圣理念;甘于平淡,甘于寂寞的精神;勇于牺牲、放弃的精神。

⑵从这一节内容来看,居里夫人似乎是一个生活在世俗生活边缘以外的人,是否真是如此,试阅读“1893年3月17日玛丽写给哥哥约瑟的信上说……我恐怕不久父亲就要把我忘了……”这一节有关细节,略加分析。

要点:“你的`妻子……我恐怕不久父亲就要把我忘了……”这几句话说明即便伟大如此的居里夫人也和普天之下的小姑子一样,对嫂子这个“外来者”抱着本能的抵触情绪,深恐她改变自己的地位,这样写出的居里夫人不再是供奉在圣殿上的偶像,她是真实的,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细节描写使人物的性格得以完整、立体的表现出来。

五、拓展阅读。

我的信念

居里夫人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极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象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在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回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象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喧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最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了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诚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象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象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文明从我做起下一篇: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