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价值

2024-08-24

传播价值(精选9篇)

1.传播价值 篇一

以创新传承文化 用诗歌传播价值

2016-05-24 14:42:45 作者: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8次 评论:0条

曾经,以诗歌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类节目被视为“小众化”节目,不被看好。但当今社会, 人们面对快速的工作节奏、多重的生活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需要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寻求一份人性美的境界。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新闻广播(以下简称杭州新闻广播)大型品牌文化活动“我们读诗”顺应了现代人的这种精神追求,将传承性与创新性有机融合,让诗歌回归大众视野,在创新文化传播平台和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我们读诗”自2014 年推出以来广受各方好评,先后获得2014 浙江省新闻奖社会活动奖、2014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一等奖、杭州市创新重大主题报道优秀策划创新奖等荣誉。敬一丹、叶檀、吴晓波等社会名人以及数百位各界人士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吟诵经典,以诗歌滋润心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诗意生活”正能量。“我们读诗”舍弃“曲高和寡”的表象,深挖传统文化的精髓,追寻传统而不失现代感,让诗歌回归大众视野,将传承性与创新性有机融合,在创新文化传播平台和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一、重拾诗歌之美: 传统文化借力互联网平台2014 年,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我们读诗”正是以此为思想指南,借力互联网平台,重拾诗歌之美,不断突破和创新,为大众带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步播出(推送)

“我们读诗”以传统广播与微信公众号双重传播,即每晚21 :00 通过杭州新闻广播播出《我们读诗》节目,节目每期时长8 分钟,有朗诵、有赏析,契合了部分当代人追求心灵宁静的需求,为受众营造了一种人文主义的美学理想氛围。它短小精悍,符合当下受众的“碎片化”收听习惯。同时,“我们读诗”同名微信公众号每晚21 :00 同步推送朗诵者朗诵的好诗。有了新的传播载体、渠道,通过互联网平台,“我们读诗”得以与受众进行充分互动,发动人人都来读诗、分享,在微信朋友圈中形成热点,甚至变成受众的一种时尚、一种状态、一种习惯,产生了极强的“圈层传播”效应,从而扩大了传播。

2.开放平台,全民参与“我们读诗”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原创、分享”的全民读诗公共平台,带领受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让更多年轻人体味诗歌的美与力量。一句诗的分量,有时大过整个世界的喧嚣。“我们读诗”首批共有来自社会各界的26 名联合发起人,他们每个人尽管职业不同,但内心都满含诗意。而“人人都可以成为朗诵者”的活动口号则吸引了更多的听众,涌现出更多的朗诵者。参与“我们读诗”的朗诵者,既有童自荣、徐涛等朗诵大家,全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获得者等专业人士,也有郑愁予、于丹等文化名人,还有教师、学生、商界人士、作家、诗人、公务员以及热爱诗歌的听众等。截至目前,年龄最小的朗诵者才两岁半,最年长的近八十岁。参与读诗活动的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这样评价:“„我们读诗‟最大的亮点是开放的平台,面向全体群众,把文学的感觉从神圣华贵请到人间来。”3.内容多样,滋养心灵每期节目所朗诵的诗篇,都是参与朗诵者精心挑选的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诗篇,如:朱小磊的《中国的声音》、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歌颂人性美、爱情美的作品,如刘芳菲的《如果我爱你》、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有表达乡愁和歌咏自然山水的诗歌,如田地的《南方北方》等。所选诗歌作品,有古诗也有现代诗;有名家之作,也有名不见经传的诗人的作品。至今,“我们读诗”共推出670 余期,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丰富节目的表现形式,吸引更多的跨界人群参与,节目还开设了“诗+ 歌”专栏,邀请知名音乐人、歌唱家、古琴演奏家等在朗读诗歌的同时,再加以演唱的方式呈现;“我们读诗”除了重点关注“读”外,也鼓励原创诗人的参与,开设“诗人原声”专栏,其中2015 年全年播出诗人自己朗诵的原创作品58 篇。

4.策划主题传播正能量“我们读诗”注重文化底蕴与价值取向,围绕时下社会热点,及时策划,传递社会正能量。如:在2014 年“杭州7·5 公交纵火案”发生后,“我们读诗”及时推出由杭州文广集团知名主持人联袂朗诵的诗歌——《杭州感谢你》,感谢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平民英雄,发现“最美杭州人”;国庆节期间,推出了“我们读诗十月特别策划——中国梦·朗读中国”,美丽中国梦,从朗诵中国诗歌开始,从最诗意的江南杭州开始;在各个节日节点,也精心策划,推出的节目既满足受众的收听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引导力,如《清明节特别节目:清明时分的悸动与失去》、母亲节特别节目:《妈妈,你是我一生爱上的女人》、儿童节特别节目:《无机巧心,自然童心,不忘初心》等,其中清明节特别节目在官方微信平台上的点击量超过10 万。

二、在创新中传承:让诗歌走进多维空间历久弥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这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系。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读诗”不是简单地传承,而是以文化为内核,采取受众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来呈现,不断搭建各类活动平台,让诗歌走进多维空间,给所有人一个读诗和传播诗意生活的优质平台,“我们读诗”传承的更多的是诗意精神。

1.搭建诗意平台,线下活动精彩纷呈“我们读诗”除播出、推送节目内容外,不定期举办大量线下沙龙、雅集活动,如:“春日·远方”,在出走之后回望“归程”;“夏日·时光”,在时光之河中记录流失的心情;“秋日·礼物”,用诗歌来打包一座城市当成礼物送给你;“冬日·祈祷”,用祈祷来安放内心,用诗歌来发现另一个自己。此外也有“七一诗会”“白塔月圆夜中秋诗会”“勿忘国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诗会”等各类主题诗会。“我们读诗”还走进大学校园,紧扣“燃情岁月”主题,推动“浙江高校诗社联展”,评出优秀诗社与优秀校园诗人,让大学校园里洋溢着诗意,以激发青年人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这些活动分别邀请了社会知名人士、诗歌以及朗诵爱好者、热心听众等共同参与。2.传递诗意生活,走进城市公共空间“我们读诗”现身城市客厅,在杭州图书馆设立了“我们读诗——一面有声音的墙”,读者只要扫描诗歌墙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各界精英的读诗音频;策划推出“诗人来到图书馆”系列活动,以朗诵暨沙龙方式让诗歌进入城市公共空间,为杭州这座城市绽放灵魂之光。活动邀请诗人以及文学爱好者、市民朋友,在图书馆“我们读诗”诗歌墙前,一起朗读诗歌,吟诵经典;举办沙龙,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分享珍贵的创作过程。再如:“我们读诗”与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一起发起成立了杭州首个女性诗社“西子诗社”,众多女性朋友定期参加诗社活动,畅谈文学、艺术与生活,共同挖掘杭州诗意生活符号。“我们读诗”录制的所有读诗音频都赠予了浙江省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中心,盲人读者可以在浙江图书馆听到众多名家和各行各业诗歌爱好者朗诵的诗歌音频。

3.树立诗意地标,绘制诗歌地图“我们读诗”策划、绘制了首份“杭州诗歌地图”,以诗歌视角看杭州,树立杭州诗意地标,让市民和游客“按图索骥”,重新体会“苏轼看过的山水我亦在观看”那种千年来的绵延诗意,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在这份诗歌地图中,收录了50 多首描写杭州不同地点、风格的诗歌作品。来自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之手,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梦寻”到“江南雨巷”,通过诗歌,回味经典名句,重新体味杭州这座“诗歌之城”。同时,诗歌地图也推出了电子版,扫一扫即可在手机端轻松查看,并聆听到由杭州新闻广播主持人录制的诗歌。

三、挖掘传统文化的市场价值:吸引、整合资源,探索营利模式“我们读诗”一方面创新平台传播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吸引整合更多资源,努力探索运营模式。

1.社交平台随着“我们读诗”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线上线下聚集了一批拥有同样情怀的粉丝,建立起了一个具有共同爱好和情怀的社群,具有非常好的用户黏性。

诗是情感的载体,以诗为载体的各类活动,更成为了受众追求的时尚生活方式。而“我们读诗”因为合作模式多元,载体设计灵活,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商家、机构组织的关注,提出了为其定制读诗活动的邀约。

2.文化产品为尝试将诗歌从“文化”转变为“文化产品”,检验“我们读诗”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与拓展潜力,2015 年“我们读诗”策划举办了“名家名篇音乐朗诵会”。凭借此前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朗诵会的赞助商及合作伙伴招募进展顺利,获得高端房产项目和豪华汽车品牌的青睐,体现了“我们读诗”在中高端消费人群中的认可度。同时,朗诵会也取得了良好的“票房”销售成绩。

3.诗意生活“我们读诗”归根结底推广的是一种诗意生活。

诗意生活,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会吟诗,而是用一种审美的心态来安排生活,体现一种精致和美的生活情状。而杭州这座城市也适合出品诗意产品、诗外空间,这将为“我们读诗”下一步的运营提供更多的探索方向。

四、用诗歌与杭州连接:“我们读诗”成为杭城文化热点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春来江水绿如蓝”到“水光潋滟晴方好”,从张岱到戴望舒,从“西湖梦寻”到“江南雨巷”,美丽的西湖山水一直被千年诗词所缠绕,最终形成诗意的杭州与独特的城市精神。而2015 年起,杭州的国际旅游宣传语为“诗意的杭州(HangZhou,Living Poetry)”。诗意的杭州,这是杭州的国际范儿。

作为一家与杭州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城市电台,杭州新闻广播策划推出的“我们读诗”活动,契合了杭州的根脉,发掘、放大了杭州的人文精神,而杭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民众的精神需求,为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我们读诗”官方微信平台每天收到大量听众留言,如:“好声音,好配乐,好诗词,好心旷神怡!”“行走于城市的钢筋水泥,读诗让我们重新回归疏远已久的精神世界,内心变得安静祥和。”“每次和女儿一起听我们读诗,边欣赏边聆听,解说又很棒,又能学到很多知识,促进我不断努力学习。”“每天一篇,让我们都安静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一首能勾起人们美好回忆的好诗。”“写得好,读得深情,喜欢!”“我们读诗”在2015 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活动中被评为“现象”,点评词这样写道:“这是座被白居易、苏东坡吟咏的城市,这里有汪静之的湖畔,戴望舒的雨巷。如果缺少诗,杭州将会怎样?不必去想象,杭州总是诗意盎然。„我们读诗‟如一泓甘泉让感情柔软。不分老幼,不分贵贱,诗歌将我们的心绪相连。„我们读诗‟,„我们‟就是诗,传送美的欢乐、善的深长、爱的无疆。”“我们读诗”也获得媒体同行的关注,新华网以《杭州:诗歌朗诵吹起新风酒局少了雅集多了》为题、《中国文化报》以《网络平台,让诗意在生活中栖居》为题,对“我们读诗”进行报道。

杭州新闻广播大型品牌文化活动“我们读诗”在杭州成为文化热点,一方面说明诗歌并未“死”去,虽然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但诗意从未消散,它永远在人们的心里,就看你用一种什么方式将它唤醒;另一方面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如何更好地利用广播以及新媒体手段和新颖的营销方式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传统与现代结合,才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

2.传播价值 篇二

鹤文化的传播价值

文化是传播的文化, 传播是文化的传播, 鹤文化的传播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提升鹤文化的审美价值。鹤文化是审美文化, 具有审美价值。鹤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和人类的活动紧密相连的, 并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如, 鹤文化所追求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则体现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探求;鹤文化所蕴涵的精神, 如企盼长寿、和谐美满体现着人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鹤文化的物化形式, 如彰显鹤文化特色的园林建筑、工艺品等则体现了人类的审美需求。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不断地按照美的规律丰富鹤文化的内涵, 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丹顶鹤体态轻盈、外形秀美, 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 全身洁白, 头顶皮肤裸露, 呈鲜红色,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丹顶鹤已经成为人们在政治上、社会上以及精神人格上美的象征物, 千百年来它积淀了丰富的社会内涵、有着深厚意蕴以及象征意义。鹤的象征意义与人类想象的结合使鹤文化产生创造性的审美价值, 鹤的象征性为人类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 创造出大量的以鹤文化为内涵的作品, 如邱利锋的剪纸创作《十景百鹤图》、王克举创办的鹤文化主题公园——“梦鹤苑”等。中国的鹤文化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多元化关系的和谐, 这种和谐的文化理念, 构成了鹤文化的和谐之美。时下, 不断提升鹤文化的审美价值, 为发展中华民族的以真善美为其内涵的集体人格作出贡献, 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强化鹤文化的教育价值。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鹤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遗产和宝贵财富。源远流长的鹤文化, 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 它不仅外显地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 而且它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渗透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 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鹤文化的传统教育, 对传承鹤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弘扬鹤文化,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有关部门在制订德育教育计划时, 把弘扬鹤文化教育列入每年的教育方案。利用每年的爱鸟周、夏令营、艺术节等形式宣传鹤文化。有的学校还编制了鹤文化校本教材, 如《丹顶鹤》、《扎龙——鹤乡的传说》、《鹤乡赋》等课文, 以此来加强对鹤文化的传承。

凸显鹤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是经济的母体。作为精神文化的鹤文化的传播价值还在于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它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当今世界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 精神与物质相互交融, 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景观。文化与经济的整合互动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经济决定论与精神动力论的统一, 是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问题。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发展, 因为它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精神文化能动性的发挥, 就是要建立一种不仅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而且推动经济发展的精神文化体系, 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文动力, 推动经济合理、持续发展。

鹤文化就是这个精神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互融共促方面,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依据得天独厚的鹤文化资源, 突出发展鹤品牌绿色产业, 已经形成极具特色的产业链条, 使绿色产业开发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被国家授予“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称号。2007年, 齐齐哈尔市将鹤文化确立为“城市主题文化”, 这一举措为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持。社会发展实践证明, 经济活动注入的文化越多, 经济的品位就越高, 竞争力就越强。而文化中的经济成分越多, 其覆盖面就越广, 渗透力就越强。

鹤文化的媒体传播

弘扬民族文化是媒体所应有的职责, 努力提高新闻传媒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 用优秀的文化去影响人、塑造人是时代对媒体提出的战略性要求。新闻传媒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功能是其多元化功能之一, 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鹤文化凭借媒体广泛深入的传播, 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共享信息资源, 形成鹤文化的报道合力。鹤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在全球化的时代, 更需要借助大众媒介这个渠道来扩大信息覆盖面, 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 让大众清楚地认识鹤文化的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地传播鹤文化, 媒体应该建立协同传播机制以实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 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电子媒体, 都应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下成立报道鹤文化的专门团队, 实现媒体之间的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为此, 主管部门要善于协调解决媒体间的矛盾, 合理地调配人力, 制定相关的政策, 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人们进行鹤文化宣传, 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的功能, 形成鹤文化的报道合力。鹤文化是形成地方媒体本土化、特色化的源泉。黑龙江齐齐哈尔有着得天独厚的鹤文化资源, 宣传鹤文化、发展鹤文化也是地方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的战略需要。这不仅有利于媒体的自身发展, 也有利于人们的心理构建。地方媒体应当担负起衍传地方主题文化的薪火、构建地域文化特色的责任, 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资源。

增强传播意识, 制作鹤文化的传播精品。媒体的传播意识对传播行为产生支配和指导的作用, 并贯穿于整个传播活动中。增强传播意识, 要求媒体有准确的定位, 媒体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的需要来定位, 并不断地发展变化, 以保证自己的产品最大限度地被受众所接受。增强传播意识, 还要注重媒体的价值取向, 首先要营造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以充分体现媒体协调社会、传承文化的功能;其次媒体的价值取向要有时代精神, 和谐精神是当今的时代精神, 这与鹤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在大力弘扬鹤文化的今天, 时代需要媒体加强鹤文化传播意识, 媒体应在定位准确和价值取向的指引下,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作出贡献。为此, 媒体在鹤文化传播上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保证鹤文化的传播时间与空间, 如在报纸上设置专版专刊, 在电视上设置专题栏目;二是媒体应制作出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以鹤文化为题材的作品, 给人以文化的滋养、理论的灌输、情操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如“鹤文化”专题片、“鹤文化”知识讲座、以传播鹤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作品等。

注重传播规律, 增强鹤文化的传播效果。文化是人类的文化, 同时也是传播的文化。文化变迁与发展受到传播的巨大影响, 文化传播物的载体形式变化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可以说, 文化较多地依赖了传播, 没有传播便没有文化的增殖、同化和重构。

人类创造了文化, 同时也学会了进行文化传播。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的信息高速公路, 文化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范围也越来越广, 程度也越来越高。人类正是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 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共享、延续下去,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所进行的文化传播对文化增殖具有特别的意义。鹤文化的传播是时代的选择、社会的需要, 媒体在对鹤文化的传播中不断丰富了它的内涵, 并赋予了时代的意义, 也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对待鹤文化的传播, 要从文化传播的规律出发, 发挥舆论的引导与说服功能, 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 这就要求在鹤文化传播中要避免枯燥的说教和形而上学的空洞宣传, 要在生动的事实、鲜活材料的基础上制作出有深厚文化韵味的鹤文化精品, 以增强鹤文化的传播效果。如文献纪录片《鹤舞北疆》, 展示了北疆城市齐齐哈尔的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央视节目《快乐体验·鹤舞九天》记录了扎龙湿地的鹤文化资源, 让体验者对鹤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本文为2009年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鹤文化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与传承”的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为:QSX2009A-20)

参考文献

[1].张振华:《第三只眼睛看“鹤文化”——关于打造“中国鹤城”品牌的若干思索》, 《理论观察》, 2007 (2) 。

[2].贾喜环:《新闻舆论引导要遵循文化传播规律》, 《采写编》, 2002 (6) 。

3.博客传播的价值观照 篇三

关键词:博客 传播 价值

博客传播是以博客为渠道和平台,在网络虚拟环境下所进行的一种虚拟实践活动。博客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其本身并无所谓价值,但当博客成为人们一个新的交往、交流平台,一种新的生活、生存空间时,便充分显现出其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博客社区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媒介于一身,集信息与共享、自主与创新、自由与平等、开放与兼容等伦理精神和价值观念于一体的多元化系统。博客传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性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媒介价值等四个方面。

一、博客传播的人性价值

自由和平等是博客传播的初衷,也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理想与追求。较之传统媒介,博客是一个开放、互动的数字化网络,任何一位博客使用者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博客主页发送或接收信息,并形成主体间的互动与反馈。在马克思看来“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的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具体而言,博客自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交往的自由

博客社区提供了比以往任何一种交往方式都广袤的对话界面,为现代人搭设了一个倾吐心声、平等对话的平台。博客传播主体提倡资源共享、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通过按顺序记录的日志,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书写出来与他人分享。同时每个博客传播主体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主页链接到其他的博客主页,他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或多个知识博客圈,从而在博客空间形成不同的知识群落的交叉。博客群体的这种自组织行为建构了有机化组合的博客生态形式——博客圈,它既是自组织、自协调的结合,更是非正式制度下各种亚文化的融合,因为每个群落都具有一定的为群落成员所接受的特定的亚文化。

(二)言论的自由

博客无“把关人”和“零进入门槛”的技术特点,为博客使用者创设了自由表达个人意见的平台。博客传播独有的符号性、虚拟性、多元性等特征,消除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等无法回避的自然及社会特征,使人们可以不受现实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及外在因素的制约,不必顾虑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冲突。博客传播主体匿名性的身份特征,容易弱化社会及责任意识,个体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言论、自由表达,对现实事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目的不在于影响或劝服他人,而主要是信息、态度和情感的交流与分享,从而在网络中真正建立起普遍交往的关系。同时作为自媒体的博客,为个人自由地进行作品出版和信息发布提供了可能,个人的学术观点、新闻信息、文学作品、生活体悟可以绕过传统印刷类媒介把门人而自由发表,使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源匮乏的普通大众有了让自己的作品面世的机会;生活中有共同志趣、爱好的人可以在博客中找到自己的同伴并进行持续的交往与互动,形成一个个跨越国家、跨地区的博客社区。

(三)信息加工和选择的自由

博客传播主体作为互联网中独特的信息加工者和知识发现者,信息和知识价值的提升者,将众多的信息进行提炼、加工,使信息以一种系统知识的形式出现,使信息获取者在汲取新知识并最终将其融合到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中,形成更新、更完善的知识结构。通过这种信息的甄别、加工、提纯和挖掘的过程,信息的单位价值得以提升,信息和时间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作为既生产信息又使用信息博客主体,在个人生产信息的速度被极大提高的同时,个人的信息生产能力被空前地解放出来,而且这些信息被更加有效地传递、使用和收藏。同时博客技术超链接的特性,使得博客传播主体不但可以直接留言或发表评论,而且作者在张贴博客文章中,可以直接加入引用的其他文章的链接,上网浏览的读者只要点选就可在弹出的新窗口中看到引述的文章内容,就能从一篇文章延伸出更多角度的资讯。博客技术广泛运用可以大大提升网络文本的互动属性,提高读者与发表者的对等地位,进而扩充网络互动的双向度和多向度管道。

二、博客传播的文化价值

“博客文化”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它是博客使用者基于博客技术而创造的思想、知识、价值观和精神财富,是个体生理及精神需要得以满足的生存方式。

(一)博客文化的价值标准

博客技术的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便捷性等技术特征,决定了博客文化所倡导的核心精神为自由、开放、共享。

1、自由——博客文化的核心

博客秉承了网络的自由精神,但更注重在网络世界尊重个人的存在,张扬个人的社会价值,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建立属于个人自己的交流沟通的群体[2]。博客将互联网的自由精神加以延伸,是网络技术和人的自由的新体现,同时也包容了内容与个人的自由。博客使个人第一次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读者,实现了编辑与作者的完美统一。同时博客的写作动机更多源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写作就是自我存在的表现方式,带有个人观点、个人感情的文字背后就是真实的自我,自由精神造就的个性张扬是创造性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博客由此激发了创造力的新模式。

2、开放——博客文化的关键

博客要求开放源代码,在理念上与当代人的精神追求颇为相似,希望消除文化垄断,重在人人参与,体现共享共建的思想。“一批开放源代码领域的程序员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博客软件或者类似博客形式的简易出版软件。这些软件不但免费,而且开放源代码。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可以让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人,方便、快捷而低成本地构建自己的交互网站。”[3]博客的开放性意味着博客是真正意义的公共领域,个人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和机制完全消散于无形。

3、共享——博客文化的实质

利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资料库,博客文本将大部分背景材料、别人的观点和思想通过链接解决,精练地写出自己的东西,把冗余的无用的内容降到最低限度。这种写作通过持续不断的思考表达而出,其精髓不是主要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

总之,博客的自由性尊重每个人的存在价值,这是博客文化的核心;博客具有的开放性提倡个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是博客文化的关键;博客的共享性注重网络资源的挖掘与共享,这是博客文化的实质。博客的文化内涵既继承和发扬了互联网的价值追求,同时又通过个人化信息、自组织知识交流综合平台的搭建,为推进互联网向个人化、社会化的新的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博客文化即新的互联网文化。

(二)博客传播的文化价值

具体而言,博客传播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博客传播促进了文化的民主性

博客文化是一种多元的社会文化,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使博客文化具有鲜明的平民性与民主性,体现了多元化的思想交流。博客技术提供的个人空间使人们在互联网世界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逐渐过渡到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博客技术构建的空间成为一个开放、多元、集成的领域,使哈贝马斯所主张无曲解沟通所需的“理想说话情境”得以展开。[5]博客在技术上向所有的社会成员开放的特点,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文化的创造过程中来,促进了文化的民主性,减少了文化专制、文化独裁的可能。普通大众的参与,拓展了公共领域的空间,也为政治民主建设提供了支持。

2、博客传播提供了新的文化创新机制

博客为广大民众提供了零门槛的传播交流的平台,受众不再作为被动倾听和单向的文化消费者,而是拥有了强烈的博客传播话语诉求,传受双方的创造性参与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可能。博客把编辑、写作的权利完全赋予了公众,普通公众开始进入了出版传播的领域。这种新的出版模式消解了传统出版传播中传、授的关系,出版意味着拥有权利,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精华,从文化角度来说,博客是个人思想、观念、见解的归属。博客的文章大多是“原创的”,蕴藏着诸多有吸引力的文化和价值分享。博客打破了传统的有把关人严格控制的出版体系,为文化的创造与创新提供了平台。

3、博客传播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

博客主体按时间进行的流水记录,可以把所有个人的思考集中存放,以一种共同认可的存放标准进行加工,更加有利于信息的发表和浏览。其发布的内容往往集中在个人领域,从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因而能够较为完整的呈现一个人的具体特征和基本面貌。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技术手段,博客者可以将自己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及时告知亲朋好友,也能通过博客进行交互和知识管理。博客的生活方式使得网民脱离“用户”、“访客”的名称,成为真正的网络“公民”,这种归属感强调感性的社会特质,特别适合现代人的需要。

三、博客传播的政治价值

博客传播“所有人面对所有人传播”的大集市传播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使普通大众进入了网络的公共话语平台,每个人都可以运用自己的博客话语权成为历史的记录者、民主的协商者、舆论的监督者,在发挥其政治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最典型的代表是政治博客的兴起。政治博客的核心特征在于传播主体的精英化与草根化的统合,传播内容政治性与公共性的融合,传播机制的自由个性与民主平整合等。博客传播对政治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

从个体层面而言:首先,博客传播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资讯,使其知情权得到保障。过去只能由新闻机构经过政府授权发布的信息,现在可以在博客社区中经由个人媒体而自由流通。这就意味着信息的垄断格局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信息传输通道,普通民众和政府官员之间的信息鸿沟将日渐弥合;其次,博客社区为公众拓宽了政治事务参与的渠道,使其表达权得以行使。博客社区构筑了不受审查、隐匿身份的话语空间,使普通公众政治参与的流程进一步到位。

从社会层面而言:首先,政治博客影响着传统媒介的新闻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Drezner和Farrell通过研究指出,编辑、出版商、记者和评论家等媒体领袖越来越多地受政治博客的影响,并依赖这些博客判断某个事件的报道量。而且,博客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舆论风向,影响着传统媒体对事件的解读和评价。[5]其次,政治博客影响着社会舆论。政治博客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功能于一体的特性,使其更容易形成并左右公共舆论。一方面,政治博客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的特性使分散的个体可以自由表达个人的见解;另一方面,政治博客将这些分散的见解汇聚起来,形成公共舆论,并进一步影响着现实生活。第三,政治博客影响着国家政治生活。从普通公众的角度看,他们通过“草根革命”和“精英革命”,不断地传播政治信息,进而更广泛地影响受众的政治态度、信念或行为;从官员的角度看,他们通过政治博客了解民意,与民互动,也将直接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四、博客传播的媒介价值

博客技术打破了专业传媒机构对信息发布和交换的垄断地位,普通公民充当业余记者承担起了新闻报道的任务,缓解了专业媒体囿于信息消费者共性和个性的抉择而导致的顾此失彼,为保证专业媒体信息报道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监督。博客技术的媒介价值主要体现在博客技术丰富了出版方式,呈现了多元话语形态,成为传统传媒的必要补充和有力竞争者。

首先,博客传播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传媒的话语霸权。博客作为独立于传统媒体之外的“自媒体”,以其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及传播过程的开放化,打破了专业传媒机构对信息发布和交换的垄断地位,为保证专业媒体信息报道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监督。

其次,博客传播补充与延伸了传统媒体的不足。首先在内容上,博客由于言论的自由性和内容、形式的开放性,可以成为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补充出口,深化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内容,使新闻事件的报道视角更加多元化、全面化。同时博客还充当着“信息过滤者”的角色,他们按照白己的需要遴选、翻译、编辑各类资讯,而后发布在自己的主页上供他人阅读。过滤型报道往往是对资讯的再发现、再组织和再传播,它延长了信息的生命链,改变了传统新闻循环的短暂性。其次在机制上:博客是传统媒体的监督者。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庞大的博客队伍,在进行个人观点呈现的同时,也无形中充当着传统媒体的监视者,促使专业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更加客观、公正。

总之,博客技术的特性使人类互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为人类的自由精神营造了理想的环境。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出入、自由地建立主页、自由地浏览信息、自由地发表观点、自由地交往,在最大限度上体现了每一个体的自由意志。但是,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博客的自由也必须以奉行理性、平等、宽容等人类共处和交流的基本准则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为前提,否则自由也最终会带来人类生活的异化,成为人类精神的枷锁。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李红艳. 复活网络精神——浅析博客现象.实践与创新,2004(5).

[3] 方兴东.博客媒体的开放源代码.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9505.html.

[4]王冰.自媒体的“歧路花园”——博客现象的深层解读.学术论坛 2005(1).

[5] Drezner,Daniel,Henry Farrell.The Power and Politics of Blogs[EB/OL].http://www.utsc.utoronto.ca/farrell/blogpaperfinal.pdf,2004/7.

作者单位: 山西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

4.文化秩序与新闻传播价值研究论文 篇四

摘要:新闻传播有着传递社会文化和信息的作用。它不仅能让人们对社会事件有着清晰的认知,还能满足人们自身的各种期待。本文首先描述了文化秩序的含义,其次讲述了带有倾向性的新闻传播行为,最后提出了要在新闻传播中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这一思想。

关键词:文化秩序;新闻传播;社会事件

新闻传播不仅是社会信息在人群之间的传递,还是对该社会的社会文化的传播。新闻传播中要牢牢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因为文化秩序是社会和谐稳定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样才能表现出新闻传播最根本的价值,满足人们各方面的渴望。文化秩序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所必须遵守的,是提高民族文化、思想、素质必要的行为。

一、文化秩序的含义[1]

社会文化秩序是维持该社会和谐稳定必不可少的东西。它是由社会很长时间累积的文化价值所表现出来的人们行为上的规范。文化秩序作为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必不可少的因素,所具有的约束力也凌驾于该社会人们的自我思想之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秩序要比法律更具有规范人文思想、行为的作用。它是社会特有的文化产物,是衡量地区不同人思想行为的一个准则。一个良好的文化秩序能够带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也是提高该地区社会文化价值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倾向性的新闻传播行为

倾向性的新闻传播行为是指新闻传播方在进行新闻传播时把传播内容按照自我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意识进行报道。这种传播行为某种程度上会扭曲事件本身的现实情况,而且会诱导人们对新闻事件不同方向的认识。一个倾向性的新闻传播行为不仅会扭曲新闻传播的意义,而且会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一)对人物的倾向性传播

对人物的倾向性传播是指新闻媒体主观意识塑造出的新闻人物。新闻媒体根据自我的意识给予人物的不同评判,更有甚者为了让自我意识在人物上体现得更形象具体,而刻意隐藏或夸大新闻事实。虽然人物行为没有受到最根本的改变,但阅读人群在阅读这些新闻时会带着新闻媒体赋予的主观意识,从而会导致阅读人群忽略人物的行为本质等。夸大和减小人物行为,加大或减轻人物罪恶,是常见的倾向性新闻传播之一。例如,在传播某一人物的不良行为时,并不对人物行为做出公正的概述,而是不断强调罪恶感以及人物行为带来的恶劣影响。这容易导致阅读者也受到这种思想的侵蚀,不能正确地对人物行为本身进行评定。

(二)对社会事件的倾向性传播

对社会事件的倾向性传播也是倾向性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对社会事件的倾向性传播主要是指在进行社会事件报道时,附带传播方自我的感情色彩,对社会事件进行主观意识上的评价,从不同方面上来扭曲社会事件的本质,给社会文化秩序带来破坏。在对社会事件进行倾向性传播时,真正报道社会事件本身真实情况的少之又少。传播方通常为了利益以及自身思想,夸大事实。就阅读者而言,他们期待的社会事件的报道是有现实意义的.,是真实还原社会事件本身的,而不是附带强烈感情色彩的报道。

三、在对新闻的期待中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

(一)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未决所形成的期待[2]

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未决所形成的期待是指人们期待那些关乎自身的社会重大问题的发展,但这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的周期。新闻媒体报道时要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不能凭借自身的主观意识来对这些社会重大问题加以评判。这种期待从某种角度来说加强了人们对自身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因人的感知和想象所形成的对艺术信息的期待

人的感知和想象随着人类漫长的发展已经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它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精神慰藉。对艺术信息的期待是因人的感知和想象的发展所形成的行为。通常来说,人渴望得到精神层次的交流,并且通过感受不同的艺术信息来达到自身的精神需求。新闻传播要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为人们提供不断创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要结合该社会的精神文化,给人带来精神层次的享受。

(三)渴望对他民族社会的理解所构成的期待[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不仅渴望了解自身的社会文化,还渴望了解他社会的文化,这样也形成了一种期待行为。人渴望得到精神的交往,不局限于自我社会人员的交流,更渴望和世界其他社会进行交流,了解其他社会的文化和社会事件。在进行新闻传播时,需要还原他社会事件的本质,描述他社会的文化秩序。只有客观地分析其他社会的社会秩序,才能给自身和其他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带来帮助。

四、结语

新闻传播是为了满足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渴望。在新闻传播中,一些不正当的带有倾向性的传播行为会影响到人对社会事件和人物行为的直观看法,阻碍阅读者了解事物本质,影响人对事物的判断等。新闻传播要把握社会的文化秩序,在满足社会文化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传播。这样不仅可以还原社会事件的真实情况,还会对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而且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进行新闻传播还可以满足人们对社会重大事件、艺术信息的期待,为社会的人文发展以及思想程度的提高带来重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2-14.

[2]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50-51.

5.传播价值 篇五

【摘要】近年来,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催生了灾害信息传播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包括对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传播受众、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灾害信息、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等各个要素的研究,还包括对灾害信息传播案例的分析。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对于扩展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和指导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互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灾害信息传播;研究背景;研究维度;研究价值

对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对于灾害信息传播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种社会需求,灾害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灾害事件频繁发生,极大地破坏了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减轻灾害损失。减轻灾害损失的基本前提就是认识灾害,这既包括灾害本体认知,也包括灾害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联系。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就是致力于对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探究,从而为人类防灾减灾事业提供理论支持。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催生了国家顶层设计对于灾害相关领域研究的支持和引导。在2011年10月16日修订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灾害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合作机制,鼓励减灾救灾政策理论研究。”这些都为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力支持。

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维度

笔者认为灾害信息传播研究主要有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基础研究,主要包括灾害信息传播要素和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研究;

第二个维度是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案例研究。

(一)灾害信息传播要素研究

灾害信息传播归根结底是信息传播,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不能缺少传播者、媒介、受众、信息和效果等要素。

灾害信息传播者研究。在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中,传播者是信息传播的第一要素,也是开始灾害信息传播行为的第一关。卢因将传播者视为把关人,决定着信息能否进入传播渠道和以何种形态进入传播渠道。在常态的信息传播活动中,专业传播者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媒介组织提供的物质保障,赢得了受众的信任,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但是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这一特点决定了专业传播者在灾害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缺席”,无法在第一时间记录信息和传递信息。随着影像记录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业余传播者在信息传递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在灾害事件中,业余传播者的在场有效填补了专业传播者的缺席,利用随手的DV、数码相机、手机等设备将灾害发生的瞬间记录下来。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日本地震,都留下了灾害发生瞬间的宝贵视频,为受众了解灾害事件和灾害学研究提供了完整的资料。完整有效的灾害信息传播过程,需要专业传播者和业余传播者之间的紧密合作。灾害突发时,需要业余传播者迅速捕捉第一时间发生的客观事实。当灾害事件发生后,专业传播者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接手信息传播的主动权,按照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和新闻传播政策的要求传递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专业传播者和业余传播者在灾害信息传播中是并存的,业余传播者是专业传播者的有效补充,二者的作用同等重要,互相不可替代。

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研究。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往往造成电力、交通、通信被破坏,这就大大阻碍了传播媒介向灾害地区传递信息。灾区受众和灾害救助对于信息传播的强烈需求得不到有力满足。笔者在参与汶川地震救助情况的社会调查时,曾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了解灾区的信息传播状况。受到电力、交通、通信的影响,汶川地震重灾区汶川、都江堰、北川等地的信息传递主要依赖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在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只有广播媒介凭借着较低的物质依赖性仍然发挥作用。[1]此外,刘晓岚等学者对于灾害信息传播阶段性特征的研究也是从媒介角度进行考察的。[2]物质依赖性是大众传播媒介在灾害事件中对于灾区发挥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印刷媒介离不开电力、交通,具有易损性,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离不开电力、通信信号,信息接收终端相对庞大、沉重,都使得这些媒介在灾区的信息传播中很难或无法发挥作用。广播媒介在灾区信息传播中发挥着生命线作用,成为灾区人际传播的重要信息来源,并有力指导了灾区群众的自救互救。《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指出:“开展国家应急广播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提供灾情预警预报和减灾救灾信息的全面立体覆盖。”

灾害信息传播受众研究。按照所处区域的不同,可以将灾害信息传播受众分为灾区受众和外围受众。灾区受众是灾害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无论是否在灾害事件中受到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他们都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他们对灾害信息的需求不同于外围受众。灾区受众的信息需求具有单一性,他们只关注与灾害紧密相关的信息,常态的信息传播方式不能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相反还会冲淡对灾害事件的关注,容易在灾区受众中形成消极的影响,不利于灾害救助和灾区受众心理抚慰的进行。在信息接收方式上,灾区受众常常缺乏理性,这就要求灾害信息要浅显易懂,没有歧义。正是对于灾害信息需求的不同和理解方式的差异,要求灾害信息传播媒介对于不同的受众传递不同的信息,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避免灾区受众对于灾害信息的过度阐释,才能保证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灾害信息研究。信息是一个传播学概念,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灾害信息指的是与灾害事件相关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也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中与灾害相关的信息。灾害信息具有以下特点:①重大性,灾害事件往往对人类社会造成较大损失,这些信息的传播常常影响着社会稳定;②破坏性,灾害信息一旦传播不当,就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③时效性,任何不及时报道灾害信息的行为都违背了受众的知情权。对灾害事件中的流言和谣言的研究也是灾害信息的重要内容。灾害事件常常引发集合行为,加之大众传播信息缺损严重,灾害事件常常成为流言和谣言传播的“重灾区”。近年来,自然灾害事件和人为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社会公众处于一种安全恐慌之中,这样的心理状态最适合流言和谣言的传播,流言和谣言传播速度也更快,产生的影响也更大,日本地震后我国全国性的抢购食盐风潮就显示了谣言的巨大威力。

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研究。灾害信息传播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灾害信息传播媒介要将政府意向和受众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我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中,对灾害信息传播总是控制得多、放开得少,虽然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众的知情权。媒体竞争的加剧和公众素养的提升,对灾害信息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强化灾害信息传播效果,这是媒介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衡量灾害信息传播效果要依赖于“四个有利于”的`标准,即灾害信息传播是否有利于满足受众知情权,是否有利于灾害救助顺利开展,是否有利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是否有利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实现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需要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首先从政府方面,应该坚持“三善论”(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从媒体方面,要积极形成传播合力,拓宽信息反馈渠道;从受众层面,要开展有效的信息监督,及时反馈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从媒体方面,需要调整灾害信息传播策略,做到两头满意。[3]

(二)灾害信息传播案例研究

每一次灾害事件发生之后,都有人对这次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专门的研究,这种以案例形式开展的研究并未完全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单纯媒介批评的层面,对于灾害信息传播的未来走向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例如2003年非典事件中,新闻理论界对中国媒体在非典初期“集体失语”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有效督促了新闻媒体对灾害事件的及时介入;2009年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我国媒体吸取了非典报道的教训,正确估计了这一全球性事件的巨大新闻价值,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并持续报道了半年时间,尽管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平缓期报道的同质化现象,但是总的来说,较非典疫情报道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的报道也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诟病。笔者在《管窥新闻联播2008年冰冻灾害报道》一文中指出,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这一灾害事件报道中存在三对矛盾:灾害事件的突发性和新闻报道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灾害事件的破坏性和新闻报道的趋利性之间的矛盾,灾害事件的客观性和新闻报道的主观倾向性之间的矛盾。紧随其后的汶川地震新闻报道就有效弥合了这三对矛盾,成为新时期灾害信息传播的典范。此外,对于“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新闻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记者》、《新闻爱好者》等刊物及时刊发了一系列案例研究文章,对这一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了阐述。

从目前对灾害信息传播开展的研究来看,案例研究仍然占据多数。这是因为不断发生的客观变动为理论家提供了无尽的研究对象。随着网络资源共享的发展,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也变得简单,研究者能够轻易地将特定媒体对某一灾害事件的报道内容收集穷尽,维护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而在传播学学科体系中,寻找新的交叉研究点进行理论创新,则很可能是一件劳而无功的事情,因此,灾害信息传播研究中,研究者对于案例研究的兴趣远远大于基础理论研究。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灾害信息传播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对与灾害事件相关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的研究。对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进行实证研究,也是当前传播学研究的热点。据邵培仁、杨丽萍对SSCI收录期刊《传播学刊》21世纪第一个10年发表的332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传播学研究中“对于美国‘9・11’事件、炭疽病毒、欧洲的疯牛病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社会影响极大的异常疾病和危机事件的及时关注和跟踪研究,既体现了高度的现实敏感性,也体现了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可以说,在这些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灾害信息传播理论,对于丰富和深化传播学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是随着近年来灾害事件频发兴起的。新媒体介入媒介竞争,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草根媒体信息的低门槛准入,逐渐改变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促使受众形成新的信息消费习惯。这种新的信息消费习惯在客观上推动了主流媒体信息传递观念和信息传递方式的转变。此外,无论是自救互救,还是专业救援,也都迫切需要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信息,这既包括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中的信息,也包括大众传播中的信息。信息需求决定了信息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力调整报道方式,尽力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和灾害救助的信息需求。灾害信息传播现象成为灾害信息传播研究者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又直接为灾害信息传播业务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郭子辉,徐占品,郗蒙浩.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的积极作用――基于汶川等十县市的调查结果[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

[2]刘晓岚,徐占品,陈晓一.灾害信息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1(11).

[3]郭子辉,刘晓岚,刘伟.论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发布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0(13).

6.传播价值 篇六

为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品牌战略规划及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了解市民对于不同品牌的认可程度,7月13日,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品牌战略调研团队在徐州市中心进行走访调查。

上午八点,在团队老师芦楠楠的指导下,队长翁硕带领队员来到徐州的商业中心圈进行走访调查。团队分为两组,侯冠群、武宇飞、朱慧斌组成第一小分队,高硕、陈小寒、朱奇奇、翁硕组成第二小分队。第一小分队负责前往德克士、肯德基,主要向工作人员了解企业运营情况以及广告宣传活动所带来的利润,并了解顾客对企业宣传效果的评价。第二小分队到徐州人流量较大的商业街发放调查问卷,向市民了解品牌魅力对于市民的吸引力以及品牌对市民消费方向的影响。

下午两点,队员们出发来到哈根达斯徐州店,向工作人员询问其市场定位、营销策略、营销定位以及品牌扩张。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随着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提高,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冰激凌消费国。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市场走高端路线,产品料足艺精,口感纯正,被誉为冰激凌中的”劳斯莱斯”,这就是其营销策略。队员们还了解到,哈根达斯通过建立自己的旗舰店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设立零售店吸引潜在消费者。

经过一天忙碌而充实的实践活动,调研团队同学们收获很多。大家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存规则,与徐州市民交谈,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伴着夕阳的余晖,同学们载着满满的收获一路欢歌笑语返回学校,准备进行对所收集材料的整理应用工作。

7.韩虹:做有价值的商业传播 篇七

初次见到她, 是在易美济公关北京分公司的办公室里, 但由于她工作繁忙, 身处“帝都”的我和身在“魔都”的她只好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对话。素未谋面时, 我猜想她是一个女强人——利落的短发、干练的职业装和强大的气场。不过, 眼前视频画面中的她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长发飘飘、声音甜美、独具魅力, 她就是易美济公关中国区总经理韩虹女士。

风雨后的彩虹是最美的人生

“复旦大学毕业之后, 我放弃了在中国第一批高端金融行业工作的机会, 选择了从事市场与传播的道路, 这么多年过去了, 对于当时的选择, 我至今没有后悔过。”谈到人生经历, 韩虹最先提到了她对梦想的坚持。

1998年, 韩虹移民欧洲, 那时的她已经是一位在国内职场上打拼了7年的职场精英。面临新的语言环境和生活方式, 韩虹只用了短短5个月的时间, 就通过了语言关, 并得到两个工作机会, 其中之一为欧洲惠普e Mea市场经理。“每个人都有看不清未来方向的时候。回想初到欧洲的那段时间, 我想是自己对市场和传播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的信念, 让我顺利突破难关, 得到了理想的职业发展。”除了自我的坚持, 韩虹也非常感恩亲人的鼓励和支持。“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 亲人给予我爱的力量;来自全球各地的同学们, 让我能够在多元化的思想中汲取营养, 我把这段经历叫做‘柳暗花明’。”

“因为幸运, 所以心中常常充满感恩。”在韩虹20多年的从业经历中, 最早在国际传播集团如Publicis、W P P、o m n i c o m、i P G为多个国际品牌进入中国成功打造大型传播运动 (campaign) , 如耳熟能详的奥利奥饼干、卡夫酸奶、宝洁玉兰油、海飞丝、欧莱雅等等;又在欧洲为跨国公司如惠普、汉高等, 领导其市场部门不断创新, 得到了高度赞誉;再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做整合营销, 帮助多家欧洲公司如奔驰、兹默曼、劳斯伯格等开展整合市场传播, 而后加入易美济公关。韩虹认为她的领导、合作伙伴、同事和客户始终是“高素质”人群, 他们的文化、涵养和精神深深影响着她的成长。“比如, 在易美济公关, 我们经常会为多个客户的全球、亚太和中国Ceo安排媒体采访。在与Ceo们的对话与交流过程中, 一方面我的工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国情、热点话题、媒体特点等情况;另一方面, 我也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全球视野和最优秀领导者的思考方式。”

2010年, 韩虹正式加入易美济公关, 此前跨越食品、化妆品、it等多行业领域的从业经验, 让她能够以更专业、更独到和更前瞻的眼光对待媒体传播, 厘清业务形势以及统筹兼顾全局。在业务上, 她注重帮助客户实现更多的价值, 以整合传播的方式塑造品牌形象;在人才培养上, 专业性、软实力和团队协作是她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在管理上, 她用成熟的管理经验帮助团队成长和持续发展业务。

媒体传播与危机公关至关重要

“好的品牌, 媒体会主动想要传播, 可以说媒体本身就是宣传者, 而间接的, 通过传播让其他的利益相关方认知品牌, 这就凸显了媒体的桥梁作用。”媒体传播和发言人培训以及危机公关是易美济公关的强项业务, 对此, 韩虹娓娓而谈。

韩虹说, 媒体传播除了遵循时间性、客观性、全面性等特点外, 也在不断地发展, 这一点在中国的媒体体现得尤为突出。随着全球媒体战略的发展, 不难看出社交媒体的方兴未艾, 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仍不可否认。韩虹举了一个例子, 某知名媒体参加了前不久举办的一次新闻发布会, 并撰写、发布了其独创的标题和内容, 随后一篇同标题的文章出现在某bbs上, 但不同的是, 文章的内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增加”改成了“减少”、“更多合作”变成了“停止合作”。“现状就是这样, 虽然社交媒体已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但它也很容易被篡改乱用, 出现错误。不过我相信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大众在阅读社交媒体时是有判断力的。当然, 传统媒体的纸质特性会杜绝任意修改, 因此更具权威性和严谨性。”韩虹认为, 当下的媒体沟通是多渠道、多层次的, 但无论怎样变化, 仍是内容为王。因此, 文字、图片、视频、3d等与媒体合作时要在内容上更深入、细致和多样, 以满足传播对象变化的媒体习惯和口味。

说到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 就不得不说随之而来的危机事件 (负面报道) 。由于全球互联性影响, 危机的爆发、传播和演化也越来越迅速, 相对的, 大众也越来越迫切地关心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危机公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而易美济公关非常善于在这方面开展咨询和培训, 为企业稳健发展未雨绸缪。“企业的危机管理是一整套体系, 它深入到企业内部, 除了需要公司高层领导支持和参与, 同时与传播部门之外的其他业务部门对接, 尤其是与经营可连续性部门连贯, 比如一个仓库爆炸后, 如何保证产品的继续供应等;另一个是Hse管理体系 (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位一体) 。”韩虹和她的团队会为企业搭建出整体危机管理框架、危机管理策略, 进行危机传播培训以及具体的危机管理, 同时, 针对可能潜在的危机, 制定相应的预案。从简单的企业新闻发言人的技巧培训到深度的内容体系构建, 企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反响让韩虹非常欣慰, 也更有信心做好和拓展这项业务。

“我们是一支不断进取的团队”

工作中的韩虹是一位激励型领导者, 生活中的她乐观开朗, 喜欢旅游、运动和阅读, 还参加“慈善跑”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筹款, 正如名字中的“虹”字, 她自认为是个性多彩的人。“我的星座是摩羯座, 你可以想象成一只山羊在很贫瘠的、充满岩石的山上, 与它的伙伴们一起向上攀岩, 这种进取向上的精神, 与我很像。”虽然工作忙碌, 但是韩虹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成长, 加入易美济公关后, 她给员工做的第一个培训叫“爱是你最重要的一个a PP”。她说, 爱是有包容性的、多层次的一种涵养, 包括对家人、同事的爱, 还有对客户及其业务的爱, 只有这样的情怀, 才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饱含热情地钻研下去。

“我是一位非常民主的管理者, 我对团队绝不是家长式的管理, 通常开会的时候, 我不会坐在桌子的首位, 因为那样太严肃了, 我希望营造出有新鲜感和创造力的氛围, 让大家畅所欲言。”对于学习型团队的成长, 韩虹鼓励员工彼此分享自己成功的案例, 同时, 邀请公司总部的管理者或行业权威的老师进行业务培训。与此同时, 每年由易美济公关举办的“e MG asiacom (易美济亚太公关联盟) 年会”, 众多企业公关领袖及传媒精英齐聚一堂, 掀起一场公关思想与传播智慧的深度碰撞, 这对易美济团队来说, 也是一个了解行业发展、开阔视野的绝佳平台。此外, 韩虹在公司内外的公关培训也让团队从实践中感受和体悟公关的精髓。

专业能力、把握全面性、有客观权威性, 是韩虹认为一名出色的公关人员至少具备的三点要素。对于易美济团队的未来发展, 韩虹在心里也有自己的规划。“公关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年轻的行业, 像我的团队一样, 充满朝气。我很感谢我的团队多年来对我的支持, 希望未来我们依旧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说到这, 韩虹非常感慨, 因为公关圈的人员流动很大, 但她的团队成员却相对稳定, 这非常不易。从刚开始入职时的客户助理, 到成长为成熟的公关管理人员, 帮助员工拥有更好的事业发展前景, 是韩虹非常高兴和欣慰的事情, 与此同时, 继续培养员工在专注领域中的专业程度和工作质量水平, 巩固彼此间的信赖, 渗透、孕育更牢固的企业文化底蕴, 让易美济成为行业典范, 更是韩虹的终极目标。

做有价值的商业传播

说到整合传播, 韩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早在2004年, 她就以整合一对一的理念作为创业的一种模式, 成立了有德资背景的整合市场传播公司。而如今,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正在改变世界。“一些大型或中型企业进入中国后, 他们的需求是进行全面的品牌开发, 赢得更好的市场契机, 我们服务的很多客户就有这样的需求。因此, 现在为企业制定传播规划和服务时, 我们更注重品牌定位、品牌整合、精准传播。”

除了将品牌策略和整合传播作为当下服务客户的主要方式外, 易美济公关自始至终都把“有效的商业传播”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韩虹说, “有效”是指帮助客户产生价值, 有了价值, 品牌传播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对于价值的定义, 韩虹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做了介绍。“狭义上, 价值营销和传播是指第一, 对b2b行业里客户的细分;第二是对客户需求有深度的了解, 明白真正对客户产生价值的点是什么, 然后形成价值阐述;第三, 根据细分市场所针对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传播的过程始终包含发布者、内容、媒介、接收者, 因此, 相同的条件下, 怎样做到最好, 这考验了一家公司的实力。广义上, 我认为价值理念体现了公关公司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为专门行业领域的传播者, 将更为深刻的内在涵义传播给大众, 这一点也很重要。比如, 我们是化学和材料等领域传播的领导者, 那么‘安全意识’就是我们价值传播的广义概念。”

在相同的媒体环境下, 无论是b2b还是b2C, 传播过程大致相同, 韩虹在这两个领域都有着多年的从业经历, 她也指出了两者的不同之处。b2b传播针对的是组织或机构, 决策过程较长, 考虑因素很多, 需要公关人员在内容和全面性上具有专业的能力和素质, 尤其是全面性和专业性, 要综合考虑企业产品、技术、应用、品牌、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等方面的传播, 这是与b2C最不一样的地方。另外, 从传播手段来看, b2b则更讲究对企业里不同层级的深度传播, 因此更看重实效性。韩虹说:“在b2b领域, 你可能会更多地接触到企业的老总和全球Ceo, 并用专业的内容和传播帮助客户创造价值。”

8.电视媒体网络传播价值凸显 篇八

就新闻栏目而言,在新闻栏目传播大战中,不管是中央级卫视的新闻栏目,还是省级卫视的新闻栏目,在2013年均较往年有更为突出的表现。新闻栏目品质的提升不仅刺激了网媒的关注,也提升了中国电视新闻栏目的品牌形象及其传播效果,而且优秀的新闻栏目也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议。在互联网受众碎片化的时间中,新闻栏目亦获得了很高的关注、点击和消费,支撑了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和繁荣。

就综艺栏目而言,近一两年,中国综艺栏目市场出现了一些亮点、热点,这对中国电视市场的繁荣,以及对整个中国电视节目品质的提升都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综艺栏目的网民关注也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景象,6亿网民在互联网上“肆意”挥洒他们的注意力和关注力,从而形成巨大的舆论市场和影响力。几乎每档优秀的综艺栏目,大片化的节目形态,在网络上都有相当强烈的反映。从视频点击量来看,6亿网民的视频点击,与在中国家庭客厅市场上13亿传统电视观众所形成的庞大、壮观的收视运动形成呼应。在互联网上,6亿网民掀起的网络声浪也同样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娱乐热点,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

9.传播价值 篇九

兰州大学 魏文晴

视觉化传播是当代大众传播的一种重要取向,对信息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受众范围和民主程度,有助于建构新的公共话语空间;另一方面却导致了信息的平面化和娱乐化,并有可能导致一种新的视像霸权。

一、视觉化传播与信息传播的民主化

1.信息接触的大众化和民主化

信息传播需要凭借一定的符号和媒介手段,受众接受信息必须有效地解读符号。视觉化传播用视像符号取代文字符号,对受众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印刷传播时代,人们无法逾越文字符号造成的交流藩篱,接近信息、文化是知识精英才有的特权,不识字的老百姓面对书籍只能“望洋兴叹”。但这种局面在视觉化传播时代不复存在了,传统精英的话语霸权被视觉化传播颠覆了。文化水平、阅读能力不再是接触信息的决定性因素,形象生动的画面成为最自然、最流行的信息载体。这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信息接触的民主程度。可以说,视像符号是“民主属性”更高的信息载体,视觉化传播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全民共享。

2.构建新的公共话语空间

电子媒介时代的视觉化传播导致了一种全新的公共领域。视觉化传播扩大了公众接触信息的民主程度,扩展了大众传播的受众范围,为建设一个更富有“开放”潜能的社会铺平了道路。大众传播媒介将私人生活重新置于公共领域,同样也将公共领域扩展到私人生活中。它提供了更多面向大众的公共信息,促进了个体与其它社会群体的认同,在相当程度上拓宽了在公共领域里对事物进行合法讨论的范围。

如果说印刷媒介时代的非视觉传播扩大、加剧了社会的等级差别,那么视觉化传播无疑成为颠覆这种等级的力量。它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公共领域,不同的团体和阶级都可以参加一般的公共对话,可以公开发表自己对社会的见解。

二、视觉化传播环境中信息的变化

文字符号传播的时代,信息传播注重话语的意蕴,强调信息内在的逻辑理性,关注有关社会人生的宏观问题,终极关怀意味浓厚。然而在视觉化传播时代,传播的信息内容整体上发生了变化,注重渲染形象的感性愉悦,突出信息的视觉刺激,文本的深度、严肃性淡化,信息传播成无深度的平面化,强调娱乐性、故事性、个人体验。

1.信息的去深度、平面化

与文字符号传播相比,视像符号的信息传播出现了一个大转型,即从本质回到现象、从深层回到表层、从真实回到非真实、从所指回到能指。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内在的、深度的,而成为外观的、平面的。

随着视觉化传播的深入,文字信息图片化、视像化,使得文字传达的意蕴被大大消解,阅读蜕化为观看;文字信息平面化,语言直白浅显,突出视觉性元素,用形象、感性、刺激来迎合人们不假思索的“观看”习惯。为了最大可能扩大受众范围,让各种文化层次的人群能够理解,传播信息被最大可能简单化、浅显化。

2.信息传播的泛娱乐化

娱乐是人类的一种生存需求。提供娱乐与监视环境、联系社会是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但是在视觉化传播时代,大众传媒娱乐功能空前增大,泛娱乐化的倾向弥漫于整个传播领域,甚至使其丧失了提供健康的感性愉悦的功能,沦为毫无意义的庸俗搞笑。这种泛娱乐化首先表现为媒体传播的娱乐信息所占比例大大增加。与印刷传播给读者提供的具有思考余地的、强调认知性、象征性的内容不同,视觉化传播强调的是形象性内容和情感渲染。目前,闹剧题材的影视作品比比皆是,如《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还珠格格”系列等,这些作品呈现出明显的视觉娱乐倾向,其中的“笑”不再具有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之类的作品中具有的开掘、解剖生命意义或社会价值的功能,只是沦为肤浅的视觉幽默快餐。当前杂志、报纸奇闻逸事、明星隐私之类的信息泛滥,“娱记”这个特殊职业的兴起充分证明了信息传播泛娱乐化的倾向。

视觉化传播中的泛娱乐化倾向还表现在新闻娱乐化上。传统的新闻比较强调严肃性,视觉化传播时代新闻报道开始关注感性形象、感官的刺激,追求直接、冲击、同步、轰动的效应。当代新闻传播的娱乐化,指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编播者选择和安排新闻是围绕对受众造成感官刺激的事件而展开。视觉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众对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新闻传播对轰动的追求,于是严肃新闻的比例减少,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娱乐信息成为新闻传播的重点。即使是《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纽约时报》这种相对严肃的新闻杂志也开始用好莱坞式耸人听闻的多棱镜手法夸大包装和报道新闻。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1998年底对美国16家重要媒体进行了1977年与1997年新闻报道对比研究,发现1977年传统的硬新闻与娱乐性新闻比例为32%比15%,而1997年则颠倒过来,这个比例为25%比40%。⑤

三、视觉化传播时代的视像霸权

视觉化传播时代人们对于由视像符号构成的第二世界具有强烈的依赖性。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实现了电影放映,人类由此迈入了传播的新时代。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仅可以将现实再现出来,还可以创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拟现实”。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媒体借助视觉化手段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影像的生产超越了传统对现实的模拟而转向对模型的复制。在这个视觉化传播时代,人们对形象的喜爱甚于事物,对复制品的喜爱甚于原作,对再现的喜爱甚于现实。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中影像生产能力的逐步增强,影像密度的不断增大,人们已处身于一个视像构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实在与影像之间的界限消失了,出现了仿真的世界或“虚拟世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往往是基于所观看到的影像,而不是自身的体验与经历。人们已习惯了从视像世界中去认知真实世界,对视像信息有过度的依赖和盲从,视像信息具有了“操纵”、“控制”现实的霸权功能。

视觉化传播在表面的多样性背后有着本质的无差异性,即单纯追求视觉冲击力与感性愉悦,导致了一元文化霸权的出现。人们过分依赖于视像世界,对于其它传播形式不再特别关注,甚至对于真实世界都不感兴趣,视像符号构成的世界便成为了唯一的权威。另一方面,视像传播是在统治阶级和市场资本操纵下运行的,必然要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服务,视像传播的不客观、虚假性会导致新的霸权产生。视像符号的传播受控于那些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利益集团,虽然大众生活在一个视像信息泛滥的世界,但是不可能从视像符号的世界中“看”到所有关于真实世界的信息,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更多时候是视像传播控制者的选择,而不是大众。

人类的信息传播从最初的面对面交流到以文字符号为媒介的纸质传播,到以听觉符号为媒介的广播,到以视像符号为媒介的影视,到以多媒体符号为媒介的网络传播,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视觉化渗透在当代大众传播的各种领域里,并对信息的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当人们沉醉在视觉化传播带来的五彩缤纷的视像世界中,并为其制造的民主、自由、愉悦氛围而欢呼时,不能不关注其背后的深度丧失、意义匮乏、过度娱乐化以及新的文化霸权的消极后果。

上一篇:竞选组长后发言稿下一篇:再游北京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