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学生作文

2024-09-28

时间学生作文(共20篇)(共20篇)

1.时间学生作文 篇一

珍惜时间1

时间就是生命。鲁迅先生说:“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这就说明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时间对于经济学者就是金钱,就是效率。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时间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往日工作懈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吃大锅饭的现象越来越少,呈现在眼前的是抓紧时间创造效益、创造财富。从而可以看出,时间就是财富。

时间对于学者来讲,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学者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新的知识天地。反之,不珍惜时间,碌碌无为的过日子,明日复明日,不但毁了自己的前程,还给国家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从而看出,时间就是金钱。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好好地珍惜时间,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

珍惜时间2

同学们,你做事情的时候拖拉吗?我以前做事可有点拖拖拉拉,可是现在我已经改掉了这个毛病。

那是冬天的一个早晨,天是那样寒冷,我赖在床上不想起来。眼看快迟到了,我快速起床往学校跑,可我的书包还在妈妈的办公室。不过我心里并不着急,我妈妈是学校的老师,晚一点进班怕什么。我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顺便和值日的同学打了个招呼。刚到班门口老师就站在我的面前对我说:“你有没有时间观念,迟到了还在悠闲地走。你知道吗?利用这会时间别人都背会一首诗了。你做事情经常拖拉,时间不知不觉就在你身边偷偷地溜走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多么宝贵呀,你却不懂得去珍惜。”我低着头想着老师说的话,确实,我浪费了不少时间,比别人少学了许多知识,如果我能早点到学校作好课前准备,成绩肯定会有很大进步。

从此,我决心做事不拖拉,把落下的功课全部补上,成为一名珍惜时间的好学生。

珍惜时间3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树木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可时间却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时间是何等重要,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时间是人类的财富,是全部财富。正如时间是国家的财富一样,因为任何财富都是时间和行动化合的结果……居里夫人说过:“我只惜一件事,日子太短,过得太快。一个人从来看不出做了什么,只能看出来该做什么。”倘若给居里夫人更多时间,她会创造出世上更灿烂的辉煌,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

时间是乌黑秀发中的几根白发,是生日蛋糕上逐渐增多的蜡烛,是无法挽留却又一次次重复的春秋与冬夏。时间催促沧桑的巨变,时间扬起未来的风帆,时间是生命的黄金海岸,时间是获取成功的基石,时间是人类的生命航船。

珍惜时间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珍惜时间4

天色渐渐地明了,心也渐渐的平静了,蜷着腿坐在摇椅深深的思想,时光的流逝成为我生命中的黑洞,不可拟补的黑洞。

我轻轻的悼念这光阴的流失,可是时间好快,快的让人不能反省,光阴,你慢点吧,让我的妈妈少一点皱纹吧,他太累了,太疲倦了,我摸着空中摇摆的清风,闻着香香的泥土,感受时间的的流逝,慢慢的回味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轻风你可不可以告诉我该怎样去做?轻风摇摇头说:“我不知道你该怎样去做,我只知道我该怎样去做,我从不让费时间,喜欢充实自己的生活。”我点点头,并说谢谢。我又在空中看到一只可爱的蜜蜂在传播花粉,我说:“可爱而轻捷的小蜜蜂,你好,你能告诉我该怎样把握好时间吗?”它耐心的跟我讲“我一直以来都坚持不懈的传播花粉,让花儿开得更美丽些!从不让费和虚度时间,因为我觉得时间似生命,可贵而美丽。亲爱的人类,不要在这停留了,去做你应该并要努力的事情吧!要记住时间是不会给你时间的!”

我终于懂了,时间不会给我时间,我连忙跑回卧室拿起课本进行了一场为了时间的战斗。我又重新获得了信心,拾回了时间!

时间的脚步,也渐渐变成了我前进的动力,让我懂得,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珍惜时间5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

在我六岁的时候,我就一直认为时间有很多,会过得很慢。可是,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时间是那么的宝贵。

记得在我一年级暑假的时候,老师只给我们留了两本暑假作业。我认为老师给我们留的作业非常的少,而且暑假也很长,有两个月呢!我当时就抱着这种想法。想着离开学还有好多天,所以就每一天都不写暑假作业。

妈妈催我写作业,我就对妈妈说; “时间还多着呢!作业就那么一点儿,不着急!”说着,我便和我的小伙伴们到楼下玩去了。可是,我还没有玩够呢!就快要开学了。突然有一天,当我和小伙伴们玩到晚上八点之后,我便上楼了。我正准备洗手吃饭的时候,妈妈便走过来对我说;“宝贝儿,还有一个星期就要开学了,你的作业还一个字都没有写呢,从今天开始你要写作业了,不可以再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了。”我一听,便仔细想了想,自己的作业还真是一个字都没有写呢!唉,谁让我这么贪玩了呢?也只能乖乖地写作业了。

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啊!转眼间我从六岁一年级的小妹妹变成了十二岁六年级的大姐姐了,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自从经历了这件事件之后我便学会了珍惜时间。同学们,你们知道珍惜时间了吗?

2.时间学生作文 篇二

一、了解和分析山区高中学生对历史时间产生恐惧感的原因

要提高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 必须先了解山区高中学生畏惧历史时间的原因, 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我们都懂一个道理:如果学生由于成绩不佳又得不到鼓励, 长期沉溺于失败的消极情绪中,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异常心理。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恐惧的心理情绪能麻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思维、知觉、记忆、语言等”。学生本来在正常状态下能够回答的问题, 在恐惧的状态下往往由于惊慌失措而答不出来或答错。经过调查我发现, 山区高中学生之所以对历史时间存在恐惧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长期盲目地看待历史时间, 缺乏科学合理方法的指导

长期以来, 山区高中学生面对古今中外的众多历史时间束手无策, 错误地、盲目地认为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太多了, 要记住这些相关的历史时间太难了;同时由于教材表述历史时间的方式很繁杂, 使他们从一开始就盲目认为历史时间是没规律的, 只能死记硬背。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把背了好多年的历史时间忘记了或者搞混乱了, 从而对历史时间产生了恐惧感。再有, 由于山区高中缺乏历史专业教师和不重视历史学科, 使学生因在学习历史上得不到科学合理方法的指导而对历史时间的恐惧感越来越强烈。

2.受广东山区高中学生特点的影响

广东山区高中学生普遍具有下列特点:自尊心较强, 胆子小, 自信心不足, 知识面相对狭窄, 不善于分析问题, 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坐等老师来解决。这些特点导致山区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越来越没信心掌握历史时间和学习历史, 从而对历史时间产生恐惧感。

二、重视增强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学好历史的信心

教师要多与学生谈心, 帮助其分析原因, 指出他们目前不能很好掌握历史时间, 历史成绩不好, 这并不是由其智力因素引起的, 而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习惯于死记硬背。通过说理方式在他们的心理上引起共鸣, 使他们处于“激发状态”, 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欲胜人者, 必先自胜”, 同时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 充分发挥自己专心、吃苦耐劳的特长, 排除障碍, 奋起直追, 增强掌握历史时间的信心。只有增强他们学好历史的自信心, 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从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这种自信心的培养、学习观念的转变, 将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针对山区高中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提高他们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

1.以亲切、随和的形象, 饱含深情和幽默风趣的语言, 消除学生害羞和自卑的心理, 提高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兴趣

教师良好的仪表风范具有一种人格感召力, 这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起积极影响的作用。“润物细无声”, 仪容仪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非语言沟通, 教师长期而稳定的整体人格美, 会对学生的品格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 给学生一个亲切、新颖和随和的形象。高中学生对教师的穿着比较敏感, 注重形象的教师一走进教室, 常常能令他们精神大振,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产生好感,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从而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当然对记忆历史时间也产生了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只有饱含深情、真挚亲切和幽默的话语才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慰藉。我上课时常常用饱含深情、真挚亲切和幽默风趣的话感动了学生、逗笑了学生, 学生在笑声中不知不觉提高了掌握历史时间和学好历史的兴趣。

2.遵循山区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发展兴趣, 指导方法

长期以来, 由于山区高中学生对历史时间的认识不科学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还有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 有的教师在高一时就根据高考要求要学生背历史大事年表, 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打击了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信心, 使学生对历史时间产生恐惧感。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一定要遵循山区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 随着学生历史知识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要求。

首先, 指导学生了解和熟悉高中历史教材中各种历史时间观念的表达方式。由于现用的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多种历史时间表达方式, 如果学生对这些历史时间表达方式不了解、不熟悉, 将会增强学生对历史时间的恐惧感。在教学过程中, 我一般会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几种历史时间表达方式。第一种是公历纪年法。如“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公历的一个世纪中, 又分早期、中期、晚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这里的早期或初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 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 晚期或末期指它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 是它的前50年和后50年。用“年代”纪年, 每个世纪的前19年不说是什么年代, 以后的20—29年称20年代, 以此类推, 40—49年称40年代, 90—99年称90年代。第二种是用朝代表示时间的方法。如李时珍是明朝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其中的“明朝”是表示历史时间。第三种是用皇帝的庙号表示的方法。如“历史上著名的谏臣魏征生活在唐太宗时代”, 唐太宗是皇帝的庙号。第四种是民国纪年法。例如1912年为民国元年, 抗日战争 爆发在民 国26年, 只要将民 国26年加1911年就能算出是1937年。学生明确这些历史时间表达方式后纷纷表示自己对历史时间的认识加深了。

其次, 引导学生掌握和探求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第一种是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方面记忆时间。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划分为:1919─1927年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大革命时期, 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 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方面记忆历史时间, 并分析其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知识, 而且更符合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思维方向。第二种是年数和世纪间隔记忆法。如间隔两年的历史事件:1911年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如间隔一个世纪的历史事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通过《人权宣言》, 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第三种是横向比较历史时间, 有利于深刻理解、记忆时间。如:1861年的历史事件有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内战等。实践表明, 学生用以上方法去记忆历史时间, 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也能增强他们学习历史、掌握历史时间的信心和兴趣。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

历史是人文科学, 但并不意味从文字资料中就能学好历史, 在现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实践活动, 特别是山区的学校。山区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宏观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低, 在掌握历史时间和理解历史概念时易发生困难, 教师要通过大量的历史古迹和实践活动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 帮助他们理解历史时间和历史概念。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会观察, 鼓励他们积极动手搜集史料, 写好考察报告,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当他们成功地搜集到史料和写好考察报告后, 往往会非常开心, 这有助于增强他们掌握历史时间和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发现学生每次参观历史古迹之后学习历史的劲头更足了, 提出的历史问题更多了, 历史知识面更广了。

4.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提高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兴趣

根据山区高中学生自尊心比较强, 心灵容易受到伤害, 学习耐挫能力较弱的特点, 我采用赏识教学法。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平时交流时通过将一些复杂繁多的历史时间进行分解, 铺设不同的知识台阶, 让学生尝试到掌握历史时间和历史成绩提高的成就感, 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 使他们在快乐中强化掌握历史时间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除了平时上课经常口头夸奖他们外, 还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学生评价框架。这个框架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交流、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和平时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等内容, 得出一个历史综合成绩。一般来说山区高中学生比较好学和勤奋, 他们的历史综合成绩也较好。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历史综合成绩较好, 也就产生对掌握历史时间和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

3.把时间还给学生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时间;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175-02

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一百条建议中的第三十六条写到: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期和青年期则尤其不可容忍。在这些年龄期,死记硬背会造成一种幼稚病——它会使成年人停留在幼稚阶段,使他们智力迟钝,阻碍才能和爱好的形成。死记硬背的产儿,它的最不吉利的产物之一,就是书呆子气。就其实质来说,这就是把教小孩子时特用的那些方法和方式,搬用到少年和青年的身上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青少年的智慧尚处于幼稚阶段,却又企图让他们掌握严肃的科学知识。这样就使知识脱离生活实践,使智力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领域受到局限。看了这些我们作为一位教育者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国人正在探索适合我国的青少年发展的教育之路,如果你知道你的做法是错误的,或是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那就及时改正,教育工作者首先行动起来,爱惜我们的子孙后代,给他们减负,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更好的发展。

我们现在来看一所省级师范高中的作息时间安排:早上6:45至7:20早读,7:50到12:00上课,下午2:30——6:00上课,晚上6:30——10:30左右上晚自习,周六,周日均要补课,寒暑假也要补课。算算这样的时间,学生表面上晚上有8个小时休息,可是大量的作业学生往往都要到11:30左右才能休息,12点才能入睡,学生其实真正睡觉时间仅有6个多小时。学生根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所有的时间都被学校和老师给安排满满的,学生每天面对大量的作业,天天记呀背呀一些理论的东西,长此以往学生已经完全丧失了创造力,思维变的懒惰,依赖性较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不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脑子里面不能活动的“货物”,现在新课改始终提倡学生的創新能力,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脑子真就变成了仓库,知识成了死的东西,不能应用,成绩也影响教师考核和评优,高考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从学校、老师到学生又能怎样去做呢?教育家陶行知说,要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 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

我在课下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了解到,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比较厌烦学习的,他们觉得现在学的各科知识难度太大,特别是面对大量的习题,没有几道自己真的清楚会做。每天老师反复的讲,教师累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一塌糊涂。要想改变当前的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教师尽快转变自己的观念,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让学生多角度去接受这个社会,把学习当成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取消早晚自习和周六、周日的补课,寒暑假按国家规定正常放假,不准补课,全国上下统一一盘棋,这样学生就有更多时间去接触社会,注重观察生活,我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学生对生活了解的太少了,本来应该是很常见的生活中的现象,但学生就是不能理解。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下雨的时候,展开雨伞,快速转动伞柄,雨滴沿伞边缘的切线飞出,就这样的一个空间立体图学生怎么也想不清,学生对生活关注太少了。这种过程怎么去给学生讲,说一百句不如学生下来自己做下实验。一次,我在校本课上给学生讲杆秤的读数,我预计学生没有几个知道怎么读的,我讲之前问了一下在坐的将近六十人,只有一名同学会读,我们从初中就给学生讲杠杆原理,讲杠杆的应用,这就是学生学到的一堆理论,没有使用价值,学生不爱思考,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学生脸上每天看到的都是疲惫,他们的思维也变得懒惰了,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都已经不存在了。例如:你们是否观察到(或者从别的教师那里听说过),学生有时候对教师的话抱着一种爱听不听的、无动于衷的态度?譬如,您给学生讲述一件很有趣的事,可是他们目光黯淡,木然地坐着,你的话并没有触动他的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时,他们学习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并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或需要。当学生对所学没有兴趣时,学习就会被动、应付。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

解决问题要从根源抓起:

一、社会的大环境要改变,不要把成绩做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进入社会能力更胜过考试的成绩。

记得我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多家单位到学校公开招聘应届大学生,第一关就是先看成绩,似乎在他们眼中成绩好就一切都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巴蜀中学一所重庆市的重点中学,却从学生的能力方面选拔人才,他们通过毕业生的讲课和私下的交流,最后选中了西南地区师范生讲课比赛的理科第一名。

二、学生成材并不是完全由学校抢时间决定的,美国的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小学,后来,发明了电灯,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很多人都认为爱迪生是天才,其实,大部分人所不知道情况是,爱迪生的母亲从小就培养出了爱迪生爱科学的兴趣。

三、家长不要把孩子限制在你的视线内,孩子总要进入社会,孩子的路是要孩子自己走的,孩子不会走路时,你可以扶一下,他会走了,就大胆的放手,跌倒了就让他自己爬起来吧!

看看我们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厌烦还会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吗?还会有学习的能力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有的学生被逼迫的对生活失去了乐趣。

4.时间啊时间作文 篇四

★ 游戏时间作文

★ 时间作文初中

★ 给我一点时间作文

★ 时间“老了”作文

★ 遇见时间作文

★ 关于时间作文六年级

★ 谢谢你,时间作文

★ 初中时间作文

★ 时间小姐作文

5.时间-珍惜时间作文300字 篇五

本单元中的人物都是珍惜时间的成功人士,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再与这些珍惜时间的伟大名人相比,我们简直与他们是天壤之别。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可是,现在的同学们都不愿去挤出时间,那么,哪还会有看书、自主学习的时间呢?

接下来我们还有很长一段的学习生活,我决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在课上,认真听讲老师讲的所有内容,并仔细记录课堂主要内容;在家里,聚精会神地完成各项作业,完成后挤出时间看课外书籍,逐渐提高默读速度;在双休日,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家庭作业,提前预习课本内容,复习一周学习的知识,并写复习整理。

6.那一刻——时间已不是时间作文 篇六

那一刻,我坐在五年级的教室,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埋头得写作业,我很清楚老师去哪里了,我的心也巴不得到那个地方去——六年级的毕业典礼。我曾经很多次的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参加这个典礼,于是非常迫切那一天能来到,能尽快的来到。可如今这个被我憧憬了好多年的典礼,就在我隔壁的教室。我的心早已插上翅膀;灵魂再以驾驭着马车;思想早已紧随其后的;跟着他们一起到了那欢乐的`毕业典礼中去了,只有肉体还留在这枯燥的教室。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可我那似曾相识的“燕儿”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啊!

那一刻,我们都从欢乐的典礼中开始面临离别了,也就在那一刻时间停止了。老师依次给我们每个人一个拥抱,我的泪水挤满了眼眶,只好独自站在墙角处努力的忍着。那一刻,地球真的不在我心中转动了,微风也真的不在我脸颊上吹过了,时间也真的不再划过我的额头了。我能听到的,能感觉到的,能看到的,只有一声声的抽泣,只有这个低沉的教室,只有一下子无比孤独的我。时间好像永远停在了那一刻,停在了我孤独的那一刻,那一刻时间在我眼里早已不是时间了,只是一把能带来痛苦的利刃,深深地刺中了我的心。

7.如何把学习时间留给学生 篇七

一、教师少讲,是把学习时间留给学生的前提

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少讲; 超越学习要求的内容少讲;简单易懂的少讲;学生似懂非懂、难以理解的问题少讲。但是,少讲并不是不讲, 少讲则要求教师要引得妙、问得精、拨得 巧 ,教师要用精妙 的语言点 拨学生 ,在学生思维的堵塞处、拐弯处点拨学生, 并在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指导和帮助学生。

语文课堂上,教师少讲,把学习时间留给了学生, 但要让他们有事情干,有知识学,否则就是浪费时间,误人子弟。笔者的做法是充分利 用课堂时 间指导学 生阅读, 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大量诵读课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大多是经过反复筛选且文质兼美的文章, 文字隽永, 内蕴丰富,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品 味 ,才能领会文章 的思想内 容和意境 ,才能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熟读课文,学生才能直接与文本对话,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品味到语言的 “原汁原味 ”,文本蕴含的人生境界才会感染学生, 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的探究之情。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 的读———范读 、齐读、自读、诵读、同桌互 读、小组读 等形式,并尽量扩大学生的读书面,及时进行朗读评价, 不断提高读的质量。学生学习时间足够了,自然就在不知不 觉中获取 了知识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会大大提高。

二、学生多说,是把学习时间留给学生的关键

以说促思, 新课改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创造型思维,让学生把思考过程、结果有条理地说出来,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回答,要让学生进行辩论,交流看法 ,取长补短 。在说的过程中, 要激发全体同学参与,通过同桌互说、小组 讨论、个别发言的方法, 结合教师的讲来说,提高说的质量。

说是思维的外壳, 鼓励学生多说既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又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从现在社会的发展来看, 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说的训练,给予学生说的机会,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及时纠正学 生思维过 程的缺陷 ,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如今,在教学中只 满足于学 生说出是 与非,对于讲话是否完整、说话顺序如何,教师都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多说,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教师讲得过多过细,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 就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这样的教学,只能把课堂教学的“双向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三、学生动手,是把学习时间留给学生的手段

新课改大力倡导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有很多老师总觉 得课堂上 让学生操 作 ,一是太浪费时间, 二是秩序太乱不好调控。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应用中,学生的手动了起来,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和探索也就随之而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操作,要让学生多操作,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动手。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用恰当的方法, 循序渐进, 不能操之过急, 要叫学生干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 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方法使学生受益终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贯穿其人生成长的全过程中, 但其中又以小学阶段尤为重要, 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家长共同努力,并保持一致,多给学生学习锻炼的机会。

8.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篇八

俗话说:勤妈妈养出懒孩子!同理,老师的包办代替往往使孩子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习题刚布置下去,就告知学生答案,学生就丧失了思考的机会,也失去了可能获得的解题过程的愉快;提出问题不到3秒钟,有个别思维敏捷的学生便举手回答,教师非常欣喜,满意地说:“同学们思考地很好,接下来我们学习……”殊不知,大部分学生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除了这个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其他同学可能还没有理解,甚至还没有开始思考。试问,一个优秀的学生,怎么能代替班级里所有的学生呢?一个老师的包办代替又怎么能给孩子学习的空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性愉快呢?

学习知识是如此,那么孩子的情感朗读呢?笔者认为,应该倡导学生亲历朗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开掘情感朗读的源泉,使孩子真正在情感朗读过程中寻求良方、获得快乐。

一、情感朗读“窥一斑而不知全豹”

班级里朗读水平的参差不齐往往比学习成绩本身还严重。我们会发现,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相同的语文老师执教,朗读水平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呢?去除学生的自身因素、家庭原因等,大部分问题出在课堂。我们都知道“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故事,从竹管的小孔里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就可以推测出豹的全貌。从哲学上讲,这只是看到事物的特殊性后的推测,没有进行普遍性的发掘。语文课堂上老师进行情感朗读训练和评价,往往也会犯这个“毛病”。

一节公开课上,老师请学生朗读《水》一文中描写一勺水从头顶浇灌到脚板的感觉,学生纷纷练习,不到30秒,老师看到有学生举手了,便兴冲冲地请那位学生试着朗读,此时老师打断了其他学生的练读,学生被莫名其妙地打乱了思绪,戛然而止,在老师的“安排”下做一名老实的听众。举手的学生读的很好,老师甚为满意:“你读出了一勺水的珍贵,读到了缺水地区百姓对水的珍惜……让我们给他一点掌声,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老师相信你们也能读好!”于是,同学们被老师牵着鼻子,学着别人的模样读了起来,殊不知,有很多学生并不理解老师对于这位同学朗读的评价是什么含义,“学着他的样子”能学得会吗?这个样子难道就是唯一读得好的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这位最先举手的学生可能拥有比较好的情感朗读水平,拿到一篇新文章能以自己的朗读经验进行情感朗读判断,不需要训练就能读出“感觉”。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这样的突出的语感,这需要老师给孩子充分的初读感悟的时间,和深入品读的空间,短短30秒,以正常的语速读一遍都不够,老师仅仅看见一位学生能读好,就判断其他学生都能读好,这样的判断是错误的。学生需要亲身经历朗读,就像吃饭必须自己吃,一口一口,才能填饱肚子,壮实身体。

二、情感朗读“从赶场子到设幌子”

学生读的好与不好不是情感朗读教学的最终归宿,《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也有倡导学生有自然的朗读,“不矫揉造作”。笔者认为,充分地读,读出对文本的理解,如能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更好。如何能一步步地接近情感朗读,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的读”。如今倡导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等口号为理念,改变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以求“以生为本”,而很多时候,情感朗读的生本化并没有被所有人理解,渗透内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理念往往剥夺了更多纯粹的朗读教学指导方式。学生可以读和读得充分的机会少之又少。

一次,在开设《夹竹桃》一文的公开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心会文,老师出示一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老师问学生:“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你读出什么呢?”学生对于此句很感兴趣,纷纷举起手想试着读一读。然而教师话锋一转,出示了另一句话“一朵花开出来,又败了一朵,一嘟噜花长出来,又黄了一嘟噜”:“瞧,两句对比你一定能读出点什么来,我请**同学来读一读。”此时,学生因为老师的“赶场子”而失去了对于文中语句的朗读感悟,原以为可以自己读一读,品味一下的,这个环节直接被跳过,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学生一脸无奈,对于两句话的对比学习和品味也造成了不小的难度,学生的情感朗读还常常被老师的一些“新奇把戏”而取代。

从赶场子到设幌子。学生是老师进行朗读教学的棋子,完成的只是一个个朗读环节。过度的替代和保护会让学生丧失朗读的能力。学生需要亲身经历朗读,这种朗读是层层进入文本的体验,一段文字读出自己的方式,体现自我的感悟,各有千秋,各取妙处。朗读是语文课的根本,朗读走向情感朗读,需要老师还给学生朗读的时间、空间,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9.时间 初中生时间作文700字 篇九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时间”这两词我们每一个人常常说;时间是偷我们的岁月的小偷。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时间在不停的流逝我们也随着时间慢慢的长大,变老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父母的脸上出现了皱纹,有了岁月的痕迹。

时间是我们的朋友,时间不自私它给我们每一个人最珍贵的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自私它给任何一个人的时间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时间又自私,又公平。时间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珍贵的,最长的又最短暂的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等我们每一个人的是什么事我们每一个人有时候会说;时间过得太快或者太慢,其实时间过得正常只是我们每一个人对时间的认识不同比如说;我们用对时间就觉得时间在飞快的.流逝,如果我们用不对时间,没事要做的时候就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我们每一个人都说;时间比黄金珍贵我们说着这样话还无忧无虑的玩到我们最重要的时间那时我们着急这说明我们那时没有珍惜时间我们在浪费时间我们那样的浪费了时间我们还有脸说;我珍惜时间吗?

时间,时间是什么?我觉得时间是象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回忆的回忆录,是我们记忆的陪伴。世界上最短暂和最漫长的都是什么?我每一个人都知道是时间,世界上最短暂和最漫长的时间都在考场在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多多少少都怕考试当我们进入考场上的时候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我们的手都在抖开始考试的时候又觉得考试很漫长所以说世界上最短暂和最漫长的时间都在考场上。

我听说过一些关于时间名言你们愿意听吗?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时间做我们时间的主人,不能做时间的努力。

我读过高士其的“时间伯伯”你们愿意听吗?

10.时间学生作文 篇十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卧室里传来我读古诗的声音。原来我又抵挡不住玩的诱惑,只能念起墙上那十四个醒目的大字。你们或许会问:为什么往日一向贪玩的我会念起颜真卿的古诗,这都缘于一件事……

一个星期天,英语班放学后,我和刘蓉打算到韩萌萌家玩,爸爸让我4点钟准时到家。我心想:现在是2点,还有2个小时呢!没事的!于是,我爽快地答应。光阴似箭,正当我们玩得兴奋时,4点到了。面对着两个突如其来的选择,我顿时不知所措。其一,大家玩得这么高兴,我若回家,那岂不扫兴;其二,我若不回去,父亲非骂我不可。最终,我选择了“玩”。直到4点20分时,我知道自己做了件大错事,不禁心生悔意,但世界又怎能有后悔药呢?我只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狂奔到家,我低着头,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进了家门,“你自己看,都几点了?”爸爸顿时大发雷霆,火冒三丈。“对不起爸爸,我……我做错了”,我支支吾吾地说。“你出去玩,爸爸不反对,劳逸结合嘛!但也要适可而止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是一点点挤出来的。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孩子!时间一去不复返啊!”这席话掷地有声,刺痛了我的心灵,令我豁然开朗。那天,我始终没有让眼眶里的“小珍珠”掉下来,含泪写下了十四个大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并把它们贴在墙上。

第二天,我早早起来,开始晨读,正如人们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之后我开始写英语班和奥数班的作业,还收拾了一下书包,看了看表,离吃饭时间还早着呢!便拿出书法本工工整整地练了一会儿字,对于我的表现,爸爸非常欣慰,摸摸我的小脑袋,说:“孩子!你长大了!”他笑了,我也笑了……

11.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篇十一

一、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新的机遇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为什么这些小组搭的正方体不漂亮?”这个问题就问到了点子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很快就得出了“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这一结论。其实,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去认真地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教师没有必要通过传授的方法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

二、在教学设计时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就不能让学生做个只听教师讲课的知识的接受者,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这样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发挥。

相信学生,给学生留足够的发挥空间,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教师作为个体,具有“教”与“学”的双重任务。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思路中得到启发。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师生间才会实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活动

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离开了空间、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教师要像课例中那样,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

探索、去创造。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给学生一点创新的时空吧。只要我們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练习设计、甚至每一个提问扎扎实实地做起,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就不只是一句口号了。

四、及时作出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可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人的积极性的源泉在于人们的内部需要,而人的需要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符合学生发展的目标,可以引发指导和促进学生朝着目标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四井子

12.善用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时间 篇十二

这个问题看似普通, 在实际教学中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在和一线教师聊天时, 我经常听到的抱怨之一就是:在课堂上讲得那么面面俱到, 但学生的成绩还是没有提高。这是为何?我想, 这大概与教师没有高效地利用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时间有关。而翻转课堂的妙处就在于能通过课前观看视频的方式, 释放出宝贵的师生面对面的课堂时间, 教师利用这些时间进行个性化指导, 聚焦于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 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由于视频已经把一些知识点置于课前, 所以教师无需再在课堂上重复讲解某些知识点, 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与学生互动, 用于解决不同学生的困惑, 用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提炼和总结。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思维模式, 从而实现对原有知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学生把知识点理解透彻了, 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13.时间学生作文 篇十三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我想借用这句话向人们发出呼吁:“请珍惜时间。”“叮呤呤”下课了。我作为星期五的纪律班长当然要在教室里维持纪律,不能让任何一个不是一组的人出去玩。当一组人走光时,我发现教室里一片嘈杂,有时在说笑;有的在玩棋‘还有的在看漫画…不知为什么,我原来的好心情一下子布满阴云,变得不怎么开心了。

我忍不住去问班长:“为什么下课了,你们都在玩,却不学习一下呢?你们又不能出去?”去去去,下课本来就是用来玩的,作业是晚上写的。听了他的话,我的心情好像被一把刀刺了一下。后来,我又调查了一下,班上30分—80分的同学差不多都是晚上7、8点写作业,而且写完了就去打电脑。也不用多余的时间去学习。为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同学一点也不珍惜时间,难道他们不知道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吗?我真的很希望大家都珍惜时间。人们都知道鲁迅这位名人,而他的成就全都是因为他爱惜时间所造就的。有人夸他是天才。

14.珍惜时间学生作文 篇十四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珍惜时间学生作文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珍惜时间学生作文大全1

记得节前,舅舅送给姥姥一盆山茶花,开满了玫红色的花朵,几天前,我发现那些娇艳欲滴的山茶花已经开始凋谢了,我不禁感慨生命的短暂,时间的宝贵。

朱自清曾经在他的《匆匆》一文中说过:“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当你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挡时,它又从遮挡的手指间过去。天黑时,你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你身上跨过,从你脚边飞走了。”

每次我偷懒发呆时,不知怎的,心总象沉下块巨石“咯噔”一下,好象时间老人在提醒我别浪费宝贵的.时间,是啊!时间象离弦的箭,一去不返,时间象说出的话,无法收回,时间象涓涓的细流,奔流不止。古今中外,伟人圣贤留下无数明言警句,告戒后人要珍惜时间,我们每个人都明白其中道理,却很少有人做到。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脱口而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雷贯耳。我们经常说“时间就是金钱”,但在时间和金钱面前,我们常常会为省下一分钱,而无辜浪费几分钟,孰轻孰重,嘴明白心却不明白。

山茶花的凋谢告戒着我们人生匆匆,伟人圣贤的百字真经告戒我们珍惜时间。为了自己,请珍惜时间!

珍惜时间学生作文大全2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都告诉我们,要成功就要勤奋,就要抓住一分一秒。时不待人,唯有努力去追赶时间才能弥补时间流逝带来的巨大的空缺。不可明日复明日,不可消磨时光,不可虚度光阴。

白驹过隙,时间是一维的,永远没有停止,也没有减缓。有一句歌词,这样写到,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还有一句歌词,这样道时间都去哪了,人生匆匆几十年,从时间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真是很渺小,从我们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时间很残酷。

我们要学会争分夺秒,学会和时间赛跑,抢一秒,医生可以拯救一个生命,消防员可以挽救一个生命。生命之重,重于泰山,时间之功不可估量。

每个有奋斗目标的人都有珍惜时间的概念,在他们眼里,时间贵于黄金万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去突破自己,完善自身,创造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

15.时间学生作文 篇十五

一、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读书是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吸收过程。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

课程改革使教材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材的功能定位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学生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阅读教科书,有其自身的理解,这样教科书才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比如,教学目标的确立都是我们师生通过阅读课本共同商定的。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本,看看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能学会什么?学生自读课本,探究学习目标,然后师生交流、补充,共同完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确立后,我仍放手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边阅读,边操作,自主探究。这样,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紧紧依靠教材,才能使教材发挥它的最大功效。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二、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知识,但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牢固、学得更好。

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一改教师的讲解为放手让学生边阅读课本,边大胆操作,自主探究,这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比如:在讲信息技术“初识画图”一课时,介绍了“画图”窗口和工具箱后,我只点拨一下:把鼠标指针指向某一工具按钮,等一会儿,你会发现鼠标指针旁边出现了这个工具的名称,在窗口的状态栏里还会显示出这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就不再一一介绍每种工具应如何使用,而是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操作。然后利用这些工具,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简单图画(如汽车、雪人等)。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体会到了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用途。

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对教科书的解读、理解,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都需要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认识事物有其自身规律,不同于成年人,有时教师的讲解反倒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教师认为是最好的方法,在学生看来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去教学,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亲自探究,亲身体验知识的认知过程,这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比如,我在讲“一块漂亮的手绢”一课时,我首先用“一块漂亮的手绢”课件导入新课。当同学们的情绪高涨时,我没有给学生演示手绢的画法,而是以“你们能画出这么漂亮的手绢吗?”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能!”也有部分学生信心不够足。接着我点拨道:“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几种方法:一是想想我们以前用过什么方法,二是可以照着书本上的步骤去做,三是可以自己想办法。只要画出来,不管你用的是什么方法都是好样的!”

同学们这下有了思路了,思维立刻活跃起来,高兴地动起手来。我下去巡视点拨。大半节课过去了,我发现大部分同学也做得差不多了。我分别找几个不同画法的同学到教师机上讲解了自己的画法。课堂上我省略了教师的讲解,避免了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加入了学生的思考,最终达成了学习目标。

四、给学生充足的交流共享与评价时间

每个人、每个组探究的成果都反映各自不同的思路和见解,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交流就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博采众长。交流共享,就要把个人或小组探究的内容展示出来供集体享用。交流共享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同学们彼此认真倾听、仔细捉摸、对比研究,把适合自己知识、经验、有价值的观点、方法吸纳内化。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难度较大,可通过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讨论、师生间讨论,最终达成、完善学习目标。

还以画“一块漂亮的手绢”为例,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同时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画法:有的一笔一笔地画;有的画完一朵小花后选中这朵小花复制、粘贴、翻转;有的画完两朵小花后选中这两朵小花,再用复制、粘贴、翻转的方法画下边的两朵小花……

这时我分别让这几种画法的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边演示边说明自己的画法。然后引导大家讨论、评价:刚才这几位同学的画法哪种好?好在哪?在讨论、交流、评价的过程当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学生也得到发展和提升。

教学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也要及时创造条件,巧妙诱导,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之感悟并纠正自己的失误。

16.引导学生珍惜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篇十六

【关键词】时间  珍惜  勤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45-01

我们的时间都去了哪儿?回想自己走过的岁月,大都献给了教育教学的工作,这时间大都被学生占了去。回想起工作的点点滴滴,回想起与学生一起度过的分分秒秒,或是欢笑,或是辛酸,虽然滋味不总是甜的,却让人感到温暖与满足。我的时间没有白白流逝,送走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迎来天真稚嫩的孩子,看着他们的成长,我感到欣慰与快乐。

思考时间都去哪了,其中蕴含一层更加深刻的涵义,那便是珍惜时间,这道理是亘古不变的。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到了近现代,伟大革命先辈鲁迅先生整个一生都是在拼时间。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有志者,勤奋者,善于去挣,去挤,它就有;懒汉,不去挣,不去挤,它就没有。鲁迅正是善于挤时间,支配时间的勤奋者。鲁迅习惯以各种形式鞭策自己珍惜时间。鲁迅曾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时间就是生命,度过的分分秒秒组成了人生,也是活着、生命的体现。珍惜时间便是珍爱生命。在国外,爱迪生是一个珍惜时间的典范。“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珍惜时间是古今中外几乎所有人的共识,人们虽然能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要做到珍惜时间却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整日无所事事混日子的人不在少数,人人都应当秉持珍惜时间的理念,并且贯彻到生活实践当中去。小学生年龄还小,心智发育并没有完全成熟,需要成人的引导。对于时间观念的培养来看,应当从小培养勤奋的生活习惯,教导孩子学会珍惜时间。

有不少的学生家长曾遇到诸如孩子喜欢睡懒觉,孩子做作业拖拉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孩子没有珍惜时间的表现。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的难题。教导孩子珍惜时间,首先,需要培养孩子的上进心。一个勤奋的孩子,他的眼里总是有事情可做,就不会浪费时间。有上进心的孩子在头脑中描绘了一幅美好生活的蓝图,他会为此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应当就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事,洗衣服、收拾房間、刷碗、买菜等,只要孩子能做就让孩子做。如果孩子不懂得主动去做,就要吩咐孩子去做。

在学校里,教师也应当给学生安排任务。除去家庭作业之外,让学生一同管理班级的事物,不仅让孩子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也是督促孩子培养勤奋的良好习惯。其次,还需要制止孩子浪费时间的行为。睡懒觉、长时间看电视等,对于正上小学的孩子来说,都是浪费时间的坏习惯。当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制止孩子。孩子在学校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坏习惯也需要教师来制止。有一些学生做事拖拉,早晨起来慢吞吞的刷牙漱口吃早餐,导致上学迟到。对于这样的行为,应当及时的提醒并且给予适当地批评,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改掉拖拉的毛病,按时上学。最后,还需要教导孩子抓紧零碎的时间。在时间的利用上,各人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有些人总感慨时间不够用,有些人却能游刃有余的安排各项事情的时间。这些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往往是善于抓住零碎时间的人。时间于每个人而言虽然是不间断的,但是分配给每项事务的时间是可以分割的。比如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可以仔细观察沿途的风景人情,有了这些生活的体验,那便是写作最好的素材。

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学会好好珍惜时间,才不会在问起时间都去哪儿了时感到羞愧。时间是你正经历的生命,好好珍惜时间便是珍爱生命。学会珍惜时间要从小做起,家长和教师要做好榜样,做一个勤奋有上进心的人。平时可以给孩子说说鲁迅、爱迪生珍惜时间的故事。孩子还小,以后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学会珍惜时间,对他们获取有意义的人生至关重要。又是一年新的开始,马上也要迎来新的学期,或许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我便要教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作者简介:

17.初二学生作文:时间 篇十七

昨天带着回忆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携着希望悄悄地来临了,而明天又闪烁着光辉等待着人们。有人沉浸在回忆中,他们依恋昨天;有人沉醉在梦幻中,他们期盼着明天,这两种人,都忘记了最应当珍视的是宝贵的今天。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吗?我从明天开始勤奋学习。今天,不就是区区的24小时吗?我从明天开始认真工作。今天,不就是一年的1/365吗?我从明天开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有些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朋友,你为什么把要做的事情放到明天,一切从明天开始呢?日月匆匆,到了明天,明天又变成今天,而每个今天之后都有无穷无尽的明天。 那么,你的决心,你的理想,哪一天才能变为行动、变为现实呢?

莎士比亚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有了明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短短几句诗,是先辈千曲百折、历经磨难的生活体验的结晶啊!古人有感与此,于是有了悬梁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勤学佳话。现在我们条件优越了,不是更应珍惜今天、抓紧今天的分分秒秒吗?

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知识的今天;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发明创造的可能。聪明、勤奋、有志的人,深深懂得时间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还珍贵。他们决不把今天宝贵的时光虚掷给明天。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向来就珍惜时间,利用在车上卖报的闲暇做实验,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块面包;困了,趴在桌上打个盹。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一切有志气、有成就的人都是如此,他们决不沉湎在昨天,更不空空地观望明天,他们永远从今天开始。

相反,对有些人来说,时间就像代表他的那本日历,撕了这张,还有下一张,撕完了这一本还有下一本,却不知在洁白如雪的日历上留下自己辛勤奋斗的汗水。他们从初懂生活到长眠地下,都是在闲散、观望和等待之中度过的。如果人的一生如此度过,那么消逝的岁月将如一场凄凉的悲剧。留在个人生命史上的回忆,也将拌和着悔恨、痛苦和哀伤的泪水

18.时间学生作文 篇十八

——题记

曾经,在五年级上学期时,数学老师教给我们:“求一段路的长度,也就是求路程,要把时间乘以速度;相反,求到达终点花了多少时间,就要把路程除以速度……在解决有关这样的问题时,都可以用上这个公式,其实它们的思路都是大同小异的。”这些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直到今天,我看到了20xx年高考的作文考题,我才感同身受:运动中的赛跑正是如此,在已知的距离中,用已知的速度奔跑,看你用的时间是多长,这就是“路程÷速度=时间”。

那么,人生的赛跑呢?

一次,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一只生活在草原上的残疾的母豹,为了照顾两只年幼的小豹,花费了所有的心血。每天,它都要用仅有的三条腿四处奔波,为小豹寻找食物;有时,它为了抵抗侵略者而伤痕累累……但它并不气馁,为了心爱的子女,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跑着——即使它得不到回报,即使它会因此累死在草原的某个角落,但它仍坚持着。这只残疾的母豹在有限的生命中,不知疲倦地奔跑着,谱写了一曲母爱的赞歌!

著名钢琴家贝多芬,暮年时期耳朵失聪,甚至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在与声音整整隔绝了25年之后,他仍呕心沥血,创作了《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世界闻名的杰作。贝多芬,他活着的时间不算长,可他在短暂的生命中,竟跑出了如此长的人生路程!他的名字因他的辉煌音乐而流芳千古!

或许,在这么多的伟人面前,我显得很渺小;或许,我这一生并不能做出太大的贡献。但是,我不会放弃,我一直努力着,一直拼搏着,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着!我相信,我一定能用有限的时间,用有限的速度,跑出我精彩的人生!

19.回归本真:把生命和时间还给学生 篇十九

新课改的深处是课堂, 课改的症结在课堂, 课改的点睛之笔在课堂。确实有太多的教育问题需要回到课堂求答案。很遗憾, 这八九年来我所了解到的当今基础教育, 多半教育者并没有真正地在课堂改革上下功夫, 似乎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游离于“新”字之外打转转。公堂式的教学的惯性, 学生木桩式的听讲, 低效耗费学生的时间和生命。我很赞成教学回归本真:把生命和时间还给学生。

一、给时间以生命

审视以往的教学、纵观我们的课堂就会知道, 不是所有的时间里都有“生命”的, 也不是所有的时间里都是生机勃勃的。常理讲, 如同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的学生, 当然是生命。理论上和表面上看, 活着的都是生命, 但实质上, 学习的时空里不经意地轻视了生命的存在, 当做知识的容器, 是死拼100分的学习的机器。在好多课堂里, 学生被看作饭碗上的鱼头, 更有甚者把学生当成死木头疙瘩。久而久之, 儿童成了牺牲幸福童年的心灵畸形者, 在水深火热之中, 读死书。

鲁迅先生说:“人生识字糊涂始”。现代教育到应证了这句话。我以为读书把学生读蠢了, 就是剥夺孩子的“生命”。所以我感到这是教育的最大的悲哀。

江苏省杜郎口等学校以学生为本, 关爱生命, 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变讲堂为学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腾出巨大的空间, 让学生动起来, 给时间以生命, 把生命交还课堂, 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舞台, 让生命在场,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中“有生命的课堂”。给时间以生命, 呼唤教育的回归, 呼唤生命的课堂, 要让百分之百的学生动起来, 自主收获未来。

二、还生命以时间

前不久我听一位老师上课, 时不时地有“不给学生以时间”惯性出现。少数学生有机会发言, 多数学生被动地“听讲”。有一名学生发言未完就被老师打断:“停, 你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回答!”其实这名学生的回答恰恰是对的。在做书上练习时, 老师要求学生做一题, 有个学生大意在规定的时间里超出要求多做了, 而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 当众呵斥道:“要你做一题, 你怎么全做起来了?”后来我问这个老师, “学生为什么一定要按照你的‘要求’说?”“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多学多会多做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应该表扬鼓励才对呀!”

我们应该清醒, 老师讲得再精彩, 学生不听等于零。在皮亚杰看来, 儿童并不只受教于成人, 而且自己独立进行学习。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有教师传授给儿童, 而是出自他本身。魏书生说: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开发、教育改革的时代, 正置身于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给学生时间自主地学习呢?

我参加全国“有效教学优质课比赛”时, 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五年级语文《水》的教学中, 既编写“导学案”, 注重“自主定标”“课前预习”“方法指引”“合作探究”“当堂检测”“课后延伸”等, 同时又设计“课时教学预案”, 尽量压缩无效时间, 为导学服务。课堂上给学生时间, 读书、思考, 小组可作探究, 自我检测……整个课堂人人有事做, 个个是主人。所以, 学生的课堂, 还学生以时间吧。

三、让学生过上“好”日子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来到学校, 在你的课堂, 我们要把学生当人看, 要让他们过好日子———过上人的日子, 拥有自由快乐的学习时空。

不给学生过好日子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是“灌输”, 其“意图是用一种学说或价值体系去封闭儿童的思想;灌输就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个固定的目的而采用强制的方法, 并以控制作为主要手段, 而不管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接受。灌输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强制, 就是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和理智能力的蔑视。”

我很赞成肖川的教育思想:如果你要培养一个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民主社会的建设者, 那么, 你就需要创设一个充满真情与关爱、融合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的自主权和主动性、自发性得到认可和欣赏。

要做到教学民主, 就要和学生多讨论、多商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 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 都同学生商量, 尽可能达到师生之间认识的统一。如果在教学中时时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无限潜力的人、不断变化着的人, 那么你想出来的办法就容易让学生接受。

所以我们把学生当人, 每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 而应当看到学生的心灵, 就会从“毁人不倦”到“挥人不倦”, 弃之宗教式的教育, 由互动联动到习惯养成, 到自动化的过程。学生树立做人的意识, 在学习中, 学会给自己找亮点, 自我促进发展, 他们的人生就是光明与真实的境界。

四、敢问路在何方

好的方法都是人创的。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 教育要回归本真, 我们的教育方法要契合教育的真义。教育的真义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的统一。

学生自主构建, 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基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 使学习活动自觉自愿;教育要将学生带入精神充实、富于理智挑战的境界。”

而每个学生的文化构建方式、文化底蕴和文化经验不同, 老师的教法应该有所不同。教育者只要“以人为本”不变, 你就会选择你认为最优的方法, 发挥你的优势, 化别人好的做法, 教自己优秀的学生。“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构建的, 而不是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因为任何知识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 构建当前事物的意义。”

我看到一位老师, 她在博客里写过这样的话:“握画笔的人是孩子们自已, 而不是我们这些老师和家长们, 我们充其量是为他们提供画板和颜料呀!”我认为她说得对。我了解她的教学风格有值得学习之处。她的教学行走是“一路歌声一路灯。”她对待学生是“一路点神灯”, 对待同行个人资源共享“一路开绿灯”, 对待教法是“一路闯红灯”。“一路点神灯”是她的教育教学中, 把学生当宝贝看;“一路开绿灯”她的教学新举措从不保守, 和她搭班的老师很幸福;“一路闯红灯”是她在教学中敢于破传统, 打破条条框框, 敢于走自己的路:她上课讲的时间顶多三分之一, 敢于启用“兵教兵”“兵带兵”“兵强兵”, 学生“当老师”……而考试的质量又常常排在前列, 很有作为老师的成就感, 幸福指数也高。

我到机关工作后, 失去试验田和坚持到底 (成功) 的机会。但我在我女儿身上又继续做实验:我的女儿小学快毕业了, 暑假我让她自学初中一年级课本, 暑假后初一没有读, 想直接上初二。参加升初二的学生测试, 结果, 60个学生我女儿第16名。后来我在想:自学, 短短的暑假就可以把一年的功课学完学好, 平时老师教的不是反而浪费时间了吗?一个学生浪费一分钟, 全班60个学生就是60分钟, 就是一个小时, 一年下来该是多少个小时?时间就是生命, 学生那大把的金色年华就被浪费掉了, 不是吗?还说我女儿, 初中上了一学期, 考试的时候, 成绩在班上滑到四五十名了, 原因是:有了老师讲就依赖课堂了, 不自觉地自学放松了, 会了的老师还在讲, 不会的老师不一定讲到, 就跟着顺水淌了。我立即加强女儿的自学能力培养, 要求超前学习, 带着问题进课堂。有几次她竟站起来说:“老师, 这里你讲错了。”又一次学期测试, 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了, 在级部也是数的上的, 年末参加初中作文竞赛拿到学校一等奖的第一名。

这不仅是个个案, 其实好多人或前人就做过。孔子带领学生游春, 柏拉图和学生边游边吹, 都是教学方式。作家汪曾祺在他的小说《徙》中, 写了高北冥老师的教学说了这样一段话:“……照本宣科, 是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 再来教他, 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 勉强教他, 是徒劳…… (高北冥) 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上讲了《卖炭翁》、《新丰折臂翁》, 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刷给学生……学生看了, 很有趣……”民国时期的课堂也有这样鲜活的。记得改革开放后, 曾经有位高中语文老师是这样教语文的:走进课堂说, 最近文坛有股风, 某某和某某论战, 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某某的文章, 我们也来一场“论战”如何?学生分成组, “论战”开始了……这位老师的学生非常喜欢语文, 教学质量高, 有的学生在语言文学还有所作为。

今天的教育新政下的改革风云四起, 出现了各种教学“模式”, 是令人欣喜的。但无论什么模式, 都不是神, 谁家的经验都不是唯一的, 我相信还有别的甚至更好的教学方法, 看你如何学, 怎么创。

摘要:新的课堂模式必须以人的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核心, 即教学回归本真。课堂上老师那“正确的废话”和习惯了的斥责、埋怨、强迫命令下的“宰制”、“驱使”、“奴役”和“愚弄”, 剥夺学生的时间, 浪费学生的生命, 实在是令人心痛的。所以课堂必须重构, 要给时间以生命, 还生命以时间, 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 唤醒精神、开发潜能、敞亮内心、弘扬与彰显独特的主体性, 让学生过上“人”的日子, 在“自育”成长的过程中, 走出一条光明的路!

20.大学生阅读时间去哪了? 篇二十

肖东发(北京大学教授):我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要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靠什么?靠教育、靠出版、靠全民阅读。为什么现在中学生一个小时、一堂课就学一个数学定理,或者学牛顿定律。那些都是各学科的大科学家一辈子才研究出的成果,现在中学教的都是浓缩的东西。现在的大学生,二十几岁还得靠家里养着,还在受教育,毕业才能贡献和创造财富。大学生不读书,时间都去哪里了呢?调查发现,都去玩游戏了,一个学生难以做到半小时看一本书不动鼠标。三联书店的总经理董秀玉曾说过:“我一上网,就找不着北。”她是出版界最棒的老前辈,70岁的老大姐还没定力吗?说明网络的诱惑太厉害,年轻的大学生就更找不着北了。问题在于:别人可以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可作为精英、以读书为主业的大学生,你得深阅读、慢阅读,读经典,读原著。老师除了开书单给学生,老师自己也要懂大学精神,本学科的学术源流史。老师要跟学生共同订“研究计划”,共同立个书目,指导学生阅读,还要做检查。导师是个关键,出版社出了,图书馆藏了,导师指定了,才能做起来。大学生阅读为什么不行,有时候导师也要负责任,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贺圣遂(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我觉得我们正处于阅读悲哀的时代。阅读悲哀形成的因素很多,造成的原因很多。出版方面要检讨的是,现在我们的图书出版质量太差。大概有十年时间,我们一直在强调,出版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我们先强调产业上成为一流的,要能够跟美国匹配的产业。这里面有很多误区。事实上,十几年前,我们图书年产量还只有十几万种,可是据说2013年就有46万种。现在中国图书的流通,处于不正常的状况,缺乏一个好的体制。现在中国图书的流通,一方面,供应不多读者买不到;另一方面,图书太多积压消不掉。积压的很多图书没有上架机会,就进入报废渠道。这是造成中国图书流通方面的重要问题。图书量那么大的情况下,阅读就需要有引导。尽管业内有一些图书评论的报纸和期刊,但差不多都是在业内传播,没有真正跟读者交流。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就会发现受欢迎的畅销书都是引导出来的。我从来不赞成说大学生现在不读书,不阅读这个概念不存在。现在大学生阅读里面,对一般的知识、信息的搜集够了。我觉得大学生阅读最大的问题是经典阅读不够,没有培养出思考的能力,也没有锻炼出想象的能力。大学生阅读里,阅读性的阅读有,但思考性的阅读太少。因为阅读性的阅读多,所以满足于只言片语的阅读多,经典的阅读少。现在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要学会阅读不是满足于你的实用,任何实用的阅读不应该在社会的精英阶层里存在。有一句话,“我阅读是因为我小小的心能去理解、容纳、包容宇宙”,如果没有这种思考需要,大学生的阅读是有问题的。

张博(上海理工大学):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发布内容的渠道。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使用主体受到的影响更多,针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和优秀作品推荐做得还不够细致,不深入。首先,加强和推广阅读的核心是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书籍成为日常必需品。这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综合引导与培养,形成家庭阅读、学校书单和大众推荐的联动体系,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资助政策,比如类似医保卡的“终身阅读卡”,由国家和地方对阅读进行资助,逐步养成全民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的习惯。其次,根据大学生对新型阅读终端和新媒体的应用情况,应该加强使用新技术手段对经典阅读的引导。收集阅读习惯和兴趣,细分大学生读者对象和作品,形成多种新媒体的推荐渠道,丰富经典内容的展现形式,加强经典阅读的朋友圈推广,重视和兼顾大学生常识、人文和专业知识等方面阅读的引导和培养,让经典的、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及其评论、推荐信息占领主流媒体和新媒体。

李新祥(浙江传媒学院):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国民阅读的课题。大学生阅读存在六个特点:手机接触率非常高;手机阅读率比较高;碎片化明显,随机性强;手机阅读的目的以消遣、娱乐、社交为主,内容简洁;大学生手机阅读付费意愿偏低,付费能力比较弱;手机阅读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这些特点存在的问题是:精品原创比较少、内容比较低俗、庞杂;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阅读的体验有待优化;付费标准和模式存在缺陷;手机阅读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利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来解决,现在比较重要的对策,大家没有考虑的是从学校、高校老师层面,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他没有统一的认识,就是把手机作为一个载体,还没有上升到这个高度。大学生已经产生了手机依赖症,这种情况下,手机作为专业载体的思想和认识还没有提高到一个层次。开展手机阅读的推广,很多是停留在市场怎么去赚钱,而不是如何运用到专业教育上。在未来,我们需要成立研究机构,发布排行榜、开展手机阅读的指导。加强研究,把一些问题研究清楚了,才有可能更高地引导手机阅读。

余人(河北大学):现在我们的阅读和出版很容易走极端。20世纪80年代特别讲社会效益,在社会效益面前我们不讲经济效益。从追求社会效益到追求经济效益,这是两个极端。如果能把两者兼顾,才最理想的。我们怎么才能做好,既讲社会效益又讲经济效益呢?我们的阅读,也是有这个问题。以前我是从事少儿出版工作,并从中发现里面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功利化阅读。现在孩子们要考大学,很多图书都是跟考试有关。大学以后大学要择业,走入社会,所以要把专业学好。因此,职场求职的图书也卖得很好。因为竞争很激烈,大家也会想职场上怎么去生存,所以职场的书也好销售。这个功利心太强,导致读书选择面变窄。跟专业性不联系,跟职场不联系,就不阅读。第二,娱乐化阅读。以前强调书山有路勤为径,现在强调快乐地阅读。快乐地阅读是好事,但是现在已经变得太轻松了。不少娱乐节目都很轻松,不用思考问题,这些节目多了,读者只觉得好笑,看完就完了,不追求深度。第三,碎片化阅读。大家能把休闲的时间利用起来是件好事,例如,等公共汽车的时候,听听英语能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但碎片化阅读成为习惯后,只有碎片化阅读,就会产生许多后遗症。包括我自家孩子,兴趣的转移点很快,通常是读一下标题,就不深阅读,成为习惯后,没有深入的思考。

李武(上海交通大学):现在的移动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形态进入我们的生活。关于中国、日本、韩国的国民阅读的调研报告都相继指出,移动阅读越来越成为受民众欢迎的阅读形态。通过探索这三个国家大学生的移动阅读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探索各自的未来发展趋势。我把研究分两个方面:使用动机和用户评价。使用动机的描述统计分析发现,中国、韩国对五大需求的排序是完全一致的,而日本的排序有比较大的差别。发觉对于这三个国家而言,娱乐性需求和资讯性需求对中国、日本、韩国都一样,是最为主要的两个动机。同时发觉中国和韩国的大学生更注重娱乐性,而日本大学生更注重资讯性。另外,除了传统的娱乐性和资讯性阅读需求,我加了一个互动性的需求,就是对于数字和媒介,它有互动功能。在这个方面我发觉,韩国大学生显著要大于中国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又显著高于日本大学生。

郭晶(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我们的认知里,我们更多可能是怎么样把这些好的图书、作品能够引入图书馆,建设好可供读者使用的资源。我从图书馆的层面谈谈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如何购书的问题。这几年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作用还是不太明显。图书馆在采购图书的时候更希望能得到读者的推荐,而不是单单依靠馆员。上海交通大学的资金比较宽裕,原来是出一本就采购一本。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图书太多反而让读者不知道应该看哪些书,以至于很多图书采购回来后,没有发挥它的价值。因此,我们现在是有推荐购买,希望读者、老师推荐一些好的资源,能够纳入到馆藏里面。2013年,我们开发了一个图书荐购系统,包括三方面的力量:读者、图书馆员、采购的专家。几方面的力量共同来弄这个系统,系统的好处是有点像京东购物的体验,这本书的状态可以实时地看到。但系统刚推出来之后,愿意推荐图书的总是那批人,那就有点马太效应。例如,数学系哪个老师,关注最新出版的东西,他就常常推荐,而其他人则比较少。第二,图书导读的工作。在我们的服务里面,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导读活动的设计。以前,我们还比较关注这个书本身的购进,现在是想发掘它的作用。虽然上海交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但是它的理工科非常见长,理工科的学生多。从2008年开始,我们做了一些活动的尝试,有一个IC平方的人文拓展计划。每年的世界读书日,都会有一个“阅读,让校园更美丽”的读书系列的活动。

王细荣(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从图书馆看,我们有组织老师、学生,去上海书城,他们选,我们买单。从老师和学生推荐的书来看,少量的是提高素养的书。老师也好、学生也好,还是有一些功利性的阅读在里面。学生看书,大部分是跟职业相关的。从我们每一年的借阅排行榜来看,借阅比较多的也是功利性的书。从图书馆的藏书结构看,主要是跟专业学习、读书有关的图书,其他科普性质书比较少。从图书馆的工作来讲,我们要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这些方面去引导。这个问题我想到过去也有比较好的做法,我印象比较深的是17世纪到18世纪,哥廷根大学图书馆的做法就很值得推荐。虽然那个时代跟现在不一样,但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他们的馆长叫做海涅,他在学术上是有建树的研究的专家,他办了一个杂志,叫《图书通讯》。他们图书馆的购书主要根据大部分图书通讯采购,他们学校的老师会根据英国、美国出版的图书推荐写书评,隔一段时间出版书目期刊,图书馆根据这个刊物上的目录去订购书。给我们图书的启发是,我们现在购书有盲目性,现在有去征询老师意见,但老师参与度不是很高。如果有人有志于做这个工作,在图书馆还没购进书之前,就对图书内容和价值有所了解,图书馆再去购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出版社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才能推进大学生阅读工作,做到双赢。

衣彩天(北京印刷学院):我在北京大学做学生时,周围同学阅读范围还是很广。而我到北京印刷学院教书时,发现90后学生他们没有读课外书的习惯。他们并不是学习压力大的原因,如何让这些不爱读书的孩子们形成一种读书的习惯,这个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包括小升初、中考、高考这种应试阅读,对读书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什么都不爱读,有的学生只玩游戏,也不读手机上的书,也不上网查信息,这是个大问题。我们出版界是否可以提高自身的媒体话语权和地位。我们颁奖很少,为什么出版界和图书馆界自己不增加书评和颁奖呢?我们自身有资源有条件,有平台,可以办期刊。我建议产学研可以形成合力,增强书评的第三方客观性。解决措施有很多,例如,与课堂教学同步的阅读活动,校园里设立阅读角等。总而言之,当把阅读习惯培养成吸烟的人,不吸烟会难受,爱喝酒的人不喝点不成,读书的人不读书会闹心。只有是这样,我们才会有可能在马路上,把图书拿在手里成为时尚,从而也就成为大学生的阅读习惯。

张思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很早就把外国的经典、教育模式引进中国,我们在这方面思考的比较多。其实,我们这两年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方式推进有效的阅读。大家发现,阅读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我们觉得,一些学术性的书可能是要有一些趣味性。出版社通常会通过品牌推广的活动来吸引读者。我们之前在云南大学做过一项活动,推广费孝通的书。2013年是费孝通老师诞辰120周年,我们通过讲老人的生平经历,反响非常热烈,那几天我们电子书的销售就突破了几个月的记录。通过这种推广活动,在大学校园是非常有效的。2014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策划一个项目,叫无障碍阅读。就是把国外的学术经典引入中国,这些学科经典有十四个学科。我们想把这套图书通过市场手段,与大学的图书需求来结合。现在供应和需求是对不上的,很多书明明是好书,可能因为英文直接被过滤掉,或者因为折扣高就被过滤掉。现在我们会有几个步骤要走,让这套书服务大家,对图书馆带来切实的帮助。第一,成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包括各个学科。目前,我们在书单的制定过程中,包括牛津、哈佛、耶鲁、剑桥大学的教授,他们都亲自来推广这套书。第二,国外学者对经典的概论和导读类的文字,是帮大家消除原著的障碍。第三,话题性比较强,比如环境科学。剑桥大学图书馆就帮我们准备了一套图书,就是完全根据现在的话题质量,由知名学者在撰写。

上一篇:医院药房自查及整改措施下一篇: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