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 工作推进方案

2024-09-21

乡镇 工作推进方案(精选9篇)

1.乡镇 工作推进方案 篇一

XX镇推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 作 方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吕梁市及XX市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有关精神,推动XX镇“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切实创建平安、畅通、让人民满意的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提高XX镇交通文明水平,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公民文明出行意识为突破点,以解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为抓手,大力开展文明交通活动,通过科学精细管理,严格规范执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三、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工作目标

按照“最大限度增加交通安全与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隐患、最大限度预防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三个最大限度”总目标,确定XX镇“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目标为:村内家用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及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减少;农村道路严重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五、工作重点

(一)道路交通安全大宣传。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坚持常态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调动机关、企业、街道、学校等力量,进一步构筑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化大格局,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讲文明、树新风、创环境、做贡献”活动,塑造文明、和谐、礼仪之乡的良好形象。

(二)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以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持续开展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治理活动,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持续开展对客货运机动车和驾驶人的管理整治,整顿交通运输企业。

(三)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大排查。以完善道路交通设施为重点,定期对镇、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开展排查,完善安全设施;实施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加强对城郊公路、山区公路、低等级公路,尤其是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安全设施的排查治理。

六、主要措施

(一)强化宣传教育,扩大社会影响

乡镇各中心、站所以及各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全国安全月、“12〃2”全国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国庆黄金周和春运等重要节点的主题教育,不断掀起宣传活动高潮,大力营造安全交通、文明交通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路面秩序整治和事故预防,改善通行环境

1、交警中队、道路养护中心要大力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工作。要组织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继续加大对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和涉牌涉证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2、交警中队要加快智能交通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各类交通卡口监控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减速带、减速道钉、振荡标线、路口警示灯等交通安全设施,合理渠化主要路口、路段,提供良好通行条件。

3、交警中队、各村专职交通安全管理员要以客货运驾驶人、危险化学品运输驾驶人、校车驾驶人为重点,建立手机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交通管制信息、道路通行情况、安全出行常识、重特大交通事故情况等警示类信息。逐步开

展违法记分、机动车检验、驾驶证审验等手机短信提示服务。

4、道路养护中心、交警中队、各村专职交通安全管理员要深入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排查出的危险路段,进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安监中心、各村专职交通安全管理员要督促客货运企业认真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强化企业对营运车和驾驶人的动态监控,坚决查处一批安全隐患突出的客货运企业,取缔一批安全性能不合格的客货运车,清退一批违法次数多、交通事故多的客货驾驶人。

6、农业中心要切实加强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工作,开展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违法载人及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

7、安监中心、交警中队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倒查和追究力度,切实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三)加强规范执法,提升执法水平

1、交警中队要结合“创先争优”、“大走访”开门评警和“阳光行动”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要创新管理和服务,通过互联网论坛、微博QQ、网上交通安全学

校等,加强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互动交流。

2、交警中队要协调镇纪检部门,建立健全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交通违法抄告制度,着力解决特权车等突出问题。落实营运车辆、驾驶人事故信息抄告和通报制度,督促责任主体履行交通安全管理教育义务。

3、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心、站所,各村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在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扎实开展工作。要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层层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组织领导。

(二)统筹协调推进。各中心、站所要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结合实际,明确推进重点,细化目标任务。要注重统筹促进文明交通软硬件建设,大力推动文明交通乡镇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各单位要制定本部门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本部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具体工作。

(三)突出典型引领。要利用今年开展文明城市申报的有利时机,通过全镇文明城市测评指数相关考核,创建文明

先进单位,及时总结推广文明交通建设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

2.乡镇 工作推进方案 篇二

前期联网就诊结算工作推进过程中,定点医疗机构因需调整HIS系统、安装多套医保客户端软件、重复维护3个目录库等因素,使得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联网就诊结算工作推进较为困难,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医疗保险客户端软件的要求也非常强烈,特此提出医疗保险联网就诊结算。

1 方案概述

1.1 医疗保险联网就诊结算的总体要求

统一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端客户软件,利用区县参保人医疗相关信息,通过市本级医疗交换平台及专网实时传输就医医疗信息,使用参保地政策为就医人员进行实时联网结算。本着“整体规划、分类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在不打破现有的政策框架,不改变现有的经办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以提高计算机技术处理能力为切入点,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本市医疗统筹就医管理服务及费用结算问题,减轻医疗机构办事流程,促进市级统筹推进[1]。

1.2 医疗保险联网就诊结算的建设任务

(1)医疗保险待遇和就诊结算流程统一

门诊统筹、门诊慢性病、门诊特定项目、门诊精神病、门诊艾滋病、住院以及家庭病床等各项待遇的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和个人自付比例按市统一规定执行。医疗保险3个目录的自付比例按市统一规定执行。

参保人员按全市统一的就诊流程持卡就诊结算,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市统一规定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稽核、结算和考核工作。

(2)信息系统统一

医疗保险客户端软件统一,定点医疗机构只需安装全市统一的医保客户端、维护全市统一的3个目录库,即可提供联网就诊结算服务。

(3)交换平台

建立市级交换平台,实现市级统筹就医标准库信息、人员基础信息、业务处理信息、费用结算信息的数据传输,由市级统筹交换平台传递至参保地经办机构,按参保地政策算法完成医疗费用实时结算。

2 系统方案设计

2.1 设计思路

(1)市级交换平台

依托市内劳动保障业务专网,在市级建立市级统筹就医系统市级交换平台。该平台是所有统筹经办机构数据存储的中心节点,实现市级统筹就医标准库信息、人员基础信息、业务处理信息、费用结算信息的数据传输、信息发布、费用清算、查询统计;该平台也是所有统筹经办机构数据交换的中心节点,实现对各统筹经办机构业务数据的交换路由,业务调度和协同,是提供市级统筹就医联网结算的中心服务节点。

各统筹经办机构与市级劳动保障业务专网实时连接,市级统筹就医人员在就医地医院就诊时,就诊数据实时上传就医地经办机构业务系统;就医地经办机构业务系统通过市级统筹交换平台实时把就诊数据转发相应参保地经办机构业务系统,参保地经办机构业务系统实时结算并返回结果。采用这种实时联网结算的模式,实现与市级统筹就医联网结算系统的无缝对接,就医结算实时完成。

(2)政策算法属地化

市级统筹交换平台不封装、不包含、不提供各经办机构的就诊结算算法。市级统筹就医系统提供标准的目录库(药品、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病种等)给各经办机构对应(与省目录不一致的需要对应),不提供就医地与参保地目录对应关系的转换,就医地经办机构上传就诊明细数据时需按市级统筹统一标准及编码,实时传至市级统筹交换平台,由市级统筹交换平台传递至参保地经办机构,按参保地政策算法完成医疗费用实时结算。对参保地经办机构来说,就是通过远程网络把就医地经办机构模拟成本地的一个定点医疗机构。

(3)就诊流程本地化

市级统筹就医人员就诊时目前采用就医地的结算卡(或社会保障卡);就医时适用就医地参保人员的就医流程、就医信息系统和网络,数据同样上传就医地的经办机构。由就医地经办机构把就诊数据上传市级统筹就医系统,并获取结算结果,再按原先的处理模式返回给医院,简单来说,就是在原来的结算算法中增加一个分支算法。

市级统筹就医联网结算的重中之重是确定信息标准,将配合用户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业务规程:技术上,需要制订相应的信息项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目录库标准、病种标准、系统接口规范和相关配合等;业务上,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等。市级统筹交换平台采用标准的药品、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等,作为全市统一的交换标准。病种编码考虑现有状况,设立市级统筹编码库,满足病种信息的传输。对慢性病病种、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编码等进行统一规范,方便各地按信息传递标准进行联网结算。

(4)良好的扩展性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到将来扩展到南京市全部统筹经办机构,采用多层系统架构,市级中心通过设置应用服务器向外提供服务,进行负载均衡,在将来负载过重时,可以通过设置更多的应用服务器进行平滑应用扩展。各统筹经办机构通过设置异地就医前置,向内采用统一的模式与中心进行业务协同和数据交互,向外与经办机构业务系统进行系统对接实现无缝衔接,对不同的经办机构系统可以提供可方便扩展的对接方式,便于各个不同情况经办机构的系统对接[2]。

2.2 方案体系架构

本方案体系架构设计包括4大主要部分:(1)系统支撑平台;(2)市级统筹业务数据库平台;(3)市级统筹就医系统组件服务平台;(4)客户端业务系统。方案体系架构图如图1所示:

鉴于市级统筹就医系统在业务和技术上的复杂性,通过在统筹经办机构端设置省异地就医前置机具有以下优点:

(1)把市级统筹中心应用服务器到各统筹经办机构间的广域网连接变成了市级统筹就医系统内部的连接,数据从统筹经办机构到市级统筹中心的传输与交换的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得到保证,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2)对各统筹经办机构来说,与市级统筹就医系统的系统对接就是与部署在本局域网内的异地就医前置系统的对接,与市级统筹区信息中心的连接是与位置无关的、透明的,大大简化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3)通过市级统筹就医前置机,清楚划分了系统间的边界,市级统筹就医系统不会影响到各统筹经办机构业务系统的运行,便于快速实施系统的对接。

按以上的业务系统设计,已经开发出原型系统,对业务协同模式和数据交换方式进行了有效验证,证实面对不同架构的统筹经办机构业务系统[3]都是切实可行的。

3 平台系统设计

3.1 总体规划

根据本项目建设任务和需求,平台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市级统筹数据中心和网络交换中心,建立业务前置应用系统,通过业务专网与各统筹经办机构业务系统联网,建立一个安全、可靠互联互通的运行平台系统。

(1)搭建市级统筹中心主机、存储和应用服务器系统平台,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处理功能;

(2)搭建市级统筹中心局域网网络平台,连接全市各经办机构和医疗收费客户端,实现对系统的运行、监控管理和业务办理;

(3)搭建市级统筹中心到定点医疗机构、各统筹经办机构间的两级网络平台,通过市级统筹交换中心,实现各个统筹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4]。

3.2 网络拓扑

根据系统拓扑结构图,市级统筹就医交换平台通过南京市内劳动保障业务专网,与各统筹经办机构采用星型网络连接。目前,各个定点医疗机构已经有业务专网和市中心相连,而各个区县统筹经办机构并没有直接的专线与市中心定点医疗机构相连,需要通过市中心到各个区县统筹经办机构间、市中心到市中心定点医疗机构间的2级网络平台,实现市中心与各个统筹区县、定点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5]。

4 存在问题

(1)业务范围:市本级和区县享受人群存在差异,确定哪些人群能够纳入市级统筹联网就医,明确业务范围和流程。

(2)中间件:各地信息化建设进度不同,南京市早于区县进行3层升级,目前南京市本级的版本较低(CICS5),而区县版本较高(CICS6),使用交换平台调用各统筹区服务存在困难,需要保证各统筹区版本一致。

(3)市民卡:南京市市民卡内统筹区全部记为市本级的区码,不能区分具体统筹区,需要建设全市参保人员信息库,作为标志就医人员属于哪个统筹区。

(4)参保人员信息库:统一人员信息库尚未建立,建立起来难以管理,由于人员信息是动态数据,变化性比较高,必须制定一套信息管理机制保障数据准确有效。

(5)统一界面:各地参保人群纳入医保管理发展进度不同,目前参保人根据待遇标准分为离休干部、公务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户口等多种类别。比如,公务员就会多个补助字段,有的地方可能还有公务员账户字段,界面需要做最大兼容所有信息,才可以满足各地需要。

(6)3个目录库管理:目前南京市3个目录库并不完全一致,3个目录库作为整个费用计算的基础,其标准程度对于后面计算的准确程度非常重要。

(7)编码参数和定点管理:医疗机构使用的参数标准局限性太大,比如定点机构、疾病编码、医务人员信息属地化太强,不便于共享。如编码不能统一,则需统一标准,各地对照标准库管理;当经办机构有医疗机构服务协议管理和医务人员管理要求,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范围和医生开药权限,应使用市级统筹管理规定。

(8)票据格式:票据格式不统一,可能会造成打印出来的信息有歧义,不宜对照。

5 结束语

各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基本都已经建设完成并正在运行,医保业务系统与本地定点医疗机构也已经联网运行。因各统筹经办机构本地政策、业务经办流程不同及信息系统建设进度差异很大。而为实现市级统筹就医实时联网结算,需要在尽可能不改变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接口的情况下,将各个异构系统的跨统筹区就医相关业务联网起来,各个异构系统按市统一接口规范及标准整合、连接至市级交换平台,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就需要改造现有的信息系统,实现与市级异地就医系统的联网信息交换。

所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成熟完善的技术手段,对各统筹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通过最小化改造实现市级统筹就医信息实时交换,这样既能减少改造程序工作量,又能确保市级统筹就医系统尽快上线运行。

摘要:目前南京3区2县参保人员已基本可在市区三级医疗机构联网就诊结算,医疗、生育保险已完成市级统筹的阶段性目标,在分析参保单位、参保个人对于扩大联网就诊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的呼声仍日益高涨,文章依据市政府98号文件提出的2010年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政策待遇、经办服务、信息系统管理四统一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医疗保险联网就诊结算工作,研究提出医疗保险联网就诊结算的推进方案。

关键词:医疗保险,联网就诊,结算,市级统筹

参考文献

[1]Leszek A,Maciaszek B,Lee L.实用软件工程[M].胡长军,张晓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任忠敏,马国胜,姚鸣红,等.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建立[J].医学信息,2004,17(7):407-409.

[3]鞠金涛,钟海忠,连斌,等.医疗服务是医院质量建设的关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3):142-150.

[4]温昱.软件架构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科学推进乡镇及村屯文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乡镇综合文化站;科学推进;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17-01

实践证明,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必须以加快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从地方的具体情况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村文化站健康发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开拓人才队伍建设的渠道和机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要求将愈发旺盛。但农村文化建设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我省某市所辖县及市区乡镇,共27个乡镇文化站,基本上一站一人,一人兼多职,管文化又管计划生育、妇联、共青团、普法等。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市在开拓人才队伍建设的渠道和机制上做了以下几点:一强化管理职能,把科学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级财政预算,纳入当地行政领导目标考核。同时开拓人才队伍建设的渠道,在社会上招聘人才,对招聘的人才全面考核,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同时,激活各项机制,给文化站长一定的人事管理权限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空间;2是把乡镇有些单位合并起来,如文化站、党校、成为教育学校、计划生育宣传站、科普技校、法制教育宣传站等单位合并起来成立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把各方面的骨干组织起来,由乡镇党委齐抓共管,由文化中心主任主抓,从而走向建设新农村大文化的变革,使文化站成为农村文化的组织、辅导、培训、宣传、教育、科普活动中心。文化中心主任管理日常工作,实现财务统一管理,一切收入统一核算,在岗人员统一指挥。在此基础上成立各种专门小组,制定系统的培训、活动计划,使文化站由过去的活跃农民文化生活转化到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上来。

二、乡、村、组三级农村文化网络建设思考

科学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就要抓好乡、村、组三级农村文化网络建设,发挥现有设施,设备的同时,加强文化站龙头的辐射作用,在适宜的时候将工作重点由乡镇转为村落,加强村屯文化建设。

具体做法:一是工作力量上倾斜。乡镇文化站要在乡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在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时,把村落文化建设摆在首位,单独列条并纳入其中,组织专门力量分管村屯文化建设,经常研究本乡镇村屯文化建设现状,找准存在问题,制定发展规划。同时,要将村屯文化建设的任务量化成硬指标。

二是文化设施完善。文化设施是一个村屯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该村群众赖以开展活动、参加培训、展示自己精神风貌的主要场所。各地应利用现有条件,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集中使用,充分挖潜,办起多位一体的农村文化大院。使村屯公共活动场所不断充实内容,营造“以文化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文化活动渗透。乡镇文化站凭借自己设施、设备、人才、专业和身份的优势、策划、组织一些全乡镇范围的群众欢迎的丰富多彩、快乐有益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以乡镇活动促全乡活动,以活动带基层群众的联动局面。在活动中,乡文化站要不失时机地组织文化专职干部采取分片包干的方法或采取专题专人的方法深入到村屯群众中,现场帮带,引导村屯开展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的各种活动,培训新时尚,建设新文化、弘扬新道德、普及新知识、增强新文化对农民的召唤力或诱惑力,给人以精神上的感染,促进村级文化建设,为重建新时期的社会道德规范服务。

三、科学推进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探索

(一)兴办集镇文化中心。

集镇文化中心是在乡政府领导下的文化、电影、广播、体育、图书、书店等企业单位的综合性事业机构,是在办好文化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站是办文化中心的基础。集镇文化中心建立起来,文化站是其中的主要力量,是核心,并通过文化中心,更好地发挥组织指导和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二)扶持边远地区农村文化专业户。

农村文化专业户,是指以农村家庭为基础,由家庭主要成员参加,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常年从事有偿服务的文化经营活动,其经营文化的收入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有些市部分边远、偏僻的农村,分散少小型的文化专业户。所以市、县文化部门加强了对他们的领导管理和扶持。并协调集镇和边远地区村屯的关系,使集镇繁荣的文化直接影响到村屯,从而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

(三)开展农民兴趣小组活动。

兴趣小组活动,指的是农民利用自己的自由支配时间开展一些满足个人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需求的活动。农民文化生活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就给赌博造成可乘之机,所以在村屯开展农民兴趣小组活动非常必要。在消遣和娱乐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流思想,增强集体主义意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四)抓好普及提高。

要科学推进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城市文化先导作用和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中小集镇,影响广大农村。用科学发展观,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使他们在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市艺术剧院,市群众艺术馆要经常举办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文化企联姻下乡宣传演出活动,文化业务考核指导活动,农民文艺调演活动,用活动引导农民广泛参与,让他们在参与中吸收现代城市文化的精华。笔者深入乡镇调查说明,科学推进乡镇综合文化建设就要在乡(镇)文化走向城市文化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培养新的人才,焕发出自己的生机。所以说抓好普及与提高非常重要,地市、县两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要想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示范作用,关键是抓好培训,重点是文化站长的培训,每年可举办一至二期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农村文化骨干培训班,培训各类人才。培训班可以聘请省、市内外专家来讲课。培训中组织示范演出和艺术辅导。让接受培训的人接参与、亲自體检,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4.乡镇培植主导产业推进方案 篇四

按照市委市政府会议部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五个一工程”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乡镇主导产业培育,推动我市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我镇产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全力发展乡镇主导产业,努力推动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产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注重民生工程,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巩固发展壮大原有产业,竭力作强作大特色产业,培育建成各乡镇主导产业。

(三)实施项目支撑发展的原则 实施“乡镇主导产业”要以项目为载体,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我镇主导产业产值实现3亿元以上。今年一、二、三产业之和达到5亿元以上,其中第二产业产值达到80%以上。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镇主导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根据本乡镇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成立推进乡镇主导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实施。

(二)加强舆论宣传

要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我镇推进乡镇主导产业发展的总体布署,发展目标,把我镇主导产业规划和目标变成我镇行动的指南和动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指导全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我镇跨越式发展和建设繁荣、富庶、稳定、和谐的新乡镇做出努力。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要围绕我镇主导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制定更加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依托产业资源优势、自然优势、人文优势等,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在重视资金、技术、项目招商的同时,切实做好人才和管理经验的引进,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附加值产业。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推进我镇主导产业建设中,要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投资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力度,重点突破,把资金用在我镇主导产业发展上来,促进乡镇尽快形成各自主导产业并使之发展壮大。

(五)加强软环境治理建设

要切实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到服务于推进我镇主导产业发展上来,加快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进一步完善政策,优化环境,消除一切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和障碍,创造环境优良,服务优质,开拓创新的发展环境。

中共

5.乡镇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认真落实《xx县2013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府各项工作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运行,为实现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基本要求和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做到执法有依据、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通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政府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

三、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1、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镇党政联席会议学法制度,学法4次以上。

2、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和依法行政知识的培训工作,实行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和登记制度,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3、深入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法律宣传,营造建设法治政府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1、完善镇政府决策议事规则,并认真贯彻实施。一是明确决策权限、决策程序、决策责任,逐步健全事权、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的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坚持重大决策的法律论证和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制度和决策依法公开制度。三是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的重要指示和决定,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收支预决算方案、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社会管理事务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需要由镇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2、建立和实施政府重大决策公开听证制度、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一是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规定,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前,根据需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直接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专家学者等方面的建议;二是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行政决策的监督主体、程序、方式,责任追究程序、范围、形式,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使行政决策监督权限明确,程序规范,责任落实。

3、完善并实施对以政府名义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合同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事先审核制度,保证其行为的合法有效。

(三)完善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

1、严格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扩大社会公众参与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按照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协调分歧、法律审查、讨论决定、签发公布的程序进行,做到不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同时,积极探索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中听取和采纳意见反馈制度。

2、建立健全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废止及定期清理制度。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清理,并将废止或修订情况向社会公布。

3、完善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在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中做到有错必纠,报备率、报备及时率、报备规范率达到100%。

(四)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加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确定国土资源所、城建所等两个单位为重点联系单位,典型带动,全面推进。同时建立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工作规则,完善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制度,健全各项监督制约制度,推进依法行政。

2、继续推进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工作,努力拓展规范领域。落实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同时向行政征收、行政确认和行政强制领域拓展。结合省、市自由裁量权基准和部门执法工作实际,细化、明确合理的执法尺度。通过抽查案卷等,对已实施基准制度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减少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裁量权的随意性,使行政执法真正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3、全面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遵循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在巩固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进一步推行,积极探索在行政确认、行政强制等领域进行案卷评查的标准、方法和程序,逐步形成评查标准、方法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全方位地推进行政机关各项行政行为的依法行政,加强对各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

4、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继续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告知行政执法主体,及时纠正没有合法依据而行使行政执法权的行为。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微机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合格率100%。

5、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追究工作。加强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行使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情况的评议考核,预防和减少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乱作为、不作为,实现权利与责任挂钩。制定实施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坚持对行政执法的平时抽查和年末检查,依法行政考评结果每年予以通报。对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案件的处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五)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1、规范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提高行政复议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积极采用调解方式化解林地、土地权属等纠纷。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按时答辩,积极出庭应诉。对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生效的行政裁决,自觉履行。

2、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抓好政务公开工作,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逐步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健全审批权力与责任挂钩的机制。

3、加强专门监督和强化社会监督。自觉接受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推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出庭应诉;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

6.乡镇推进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汇报 篇六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该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镇长、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镇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并要求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的免疫注射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100%。

加强业务培训,确保免疫质量。该镇组织召开春防工作动员培训会议,对参加防疫工作的行政包村干部、村(社区)干部、动物防疫员、养殖大户等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确保防疫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免疫质量达100%。

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作实效。该镇为确保免疫注射不出现空白村、空白组、空白户、空白畜禽,要求各村(社区)要对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做好详实的工作日志。示范村、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防疫制度,行政包村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带队防疫达100%,确保做到“镇不漏村(社区)、村(社区)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药”。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春防声势。该镇要求各村(社区)必须充分利用各种专栏、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每村(社区)不得少于2幅永久性标语和1期以上宣传专栏,组组张贴春防工作告知书、组组召开群众会,确保春防宣传工作做到全覆盖和辖区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开展督促检查,做好示范带动。该镇在本次春防中将腾溪、营盘两村定为防疫示范村,镇党委、政府将组建专项督查组对本次防疫工作认真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并及时通报防疫工作动态,有效督促防疫工作人员的到岗到位情况及防疫示范带动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防疫工作任务达100%。

7.乡镇 工作推进方案 篇七

1 推进乡镇消防机构建设应防止三种误区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中, 明确将“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作为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 这有助于加强和推动乡镇消防工作机构建设。各级消防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 走出认识误区, 准确把握乡镇机构改革的背景、要求和特点, 科学定位, 紧抓机遇, 站在乡镇机构改革的大局中谋划消防工作机构建设和消防事业发展, 建立切合当地实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工作体制和机制, 更好地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在乡镇消防机构建设中主要存在三种误区。

(1) 对口设置专职工作机构的误区。

一些消防部门不能准确把握乡镇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和趋势, 认为开展工作必须有专职的消防工作机构和专职的消防管理人员, 片面强调机构对口、人员对口, 寻求设立单独的专职消防工作机构。这种认识不仅不符合乡镇机构改革的方向, 而且会贻误时机, 影响乡镇消防工作的推进。

(2) 监督与管理两条线实施的误区。

一些消防部门人为地将消防工作划分为“监督”和“管理”两部分, 即将消防工作的规划、部署、建设、考核等社会化工作归为“管理”, 将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和执法办案等归为“监督”。思想上认为, “管理”是政府的职责, 消防部门只负责狭义的监督执法。在乡镇一级, 派出所只负责监督检查和违法行为的查处, 其他消防事项应当由政府专职机构实施。这种认识不仅人为造成了消防工作职能的分割, 过分强调在乡镇政府设立独立的消防工作机构, 而且也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以下简称《消防法》) 的要求。根据《消防法》第三条、第四条对消防工作监督管理体制的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负责宏观部署和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处理, 对消防工作规划和部署的具体实施、监督管理, 仍然需要有关部门根据法律和专业技术要求以及政府的总体部署具体执行。因此, “管理”的具体实施也应当是消防部门的职责。

(3) “游离”于政府和“超越”政府部门的误区。

尽管消防监督管理是地方政府事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是地方政府具体负责消防工作的职能部门, 但由于监督管理队伍实行现役体制, 导致一些基层消防部门形成了工作思维和工作模式的误区, 没有真正将自身定位为地方政府的工作部门, 似乎“游离”地方政府, 又“超越”在政府部门之上。工作中往往强调“条”上的要求多, 对“块”上的情况研究少, 习惯以上级派出机构和监督者的身份安排工作。

2 乡镇消防机构的几种模式

近年来, 江苏省等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探索、创新推进乡镇消防工作机构建设, 形成了几种运行模式。

(1) 纳入综合机构模式。

本轮乡镇机构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设置综合化、扁平化的工作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 乡镇将普遍保留综治办 (中心) 、安监办 (站、中心) 等机构。该模式是提请政府将乡镇消防工作纳入乡镇安监办或综治办工作内容, 明确专人负责, 并纳入相应检查考评, 业务上接受消防部门的指导。在公安及现役警力不足的情况下, 采用这种模式比较符合乡镇机构设置的实际, 目前绝大部分乡镇均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下, 各地消防部门要积极争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将消防安全管理纳入相关机构的“三定”内容, 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其消防工作职责, 有条件的要争取挂牌“消防管理办公室”。还要注意协调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关系, 防止工作片面化。在纳入安监机构管理时, 由于安监机构业务上更多地接受上级安监部门的检查指导, 导致其关注重点往往是生产经营领域的安全, 对农村、社区特别是居民家庭的消防安全关注不够;在纳入综治机构管理时, 由于综治部门更多地关注公共安全, 侧重人的管理, 对消防本质安全和技术防范研究关注不够。因此, 消防部门在指导工作时要更加有针对性。

(2) 建立议事协调机构模式。

目前, 乡镇大都建立了消防联席会议或安全生产委员会等议事协调机构, 由乡镇分管领导牵头, 派出所、安监、村镇建设、工商、水务、供电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该模式依托议事协调机构研究部署和具体实施消防安全管理, 更加突出了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职责, 有利于协调各部门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难题。采用这种模式, 必须要争取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 明确专人负责, 否则各项工作就不会得到有效落实。目前, 已有的办事机构大都挂靠在派出所、安监所, 并非单独的机构和人员, 所以这种模式与综合机构模式有类似之处。

(3) 依托政府专职消防队模式。

经济发达乡镇大都建立了政府专职消防队。一些乡镇依托现有政府专职消防队, 整合资源, 为其增配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 明确其负责辖区的消防安全管理, 该模式一般将政府专职队纳入政府直属单位管理, 有利于实现乡镇消防工作的“防消一体化”, 同时也可以确保有关人员专职从事消防管理工作, 对于推动乡镇专职队的建设和管理、加强乡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专职队的战斗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4) 单设政府专职机构模式。

一些乡镇创设“消防管理办公室”作为政府组成部门, 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 辖区派出所明确一名副所级民警任副主任, 负责日常工作, 成员为派出所民警和消防文员, 业务上受消防部

门指导, 办公和人员经费由镇财政保障。目前, 江苏省常熟市和苏州工业园区的部分乡镇采用了这种模式, 该模式设立单独的政府专职消防工作机构, 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 有利于更加专业化地推进乡镇消防工作。但这种模式设立的机构目前大都是乡镇政府自行发文明确的, 没有经过编制管理机构批准, 人员没有专项编制, 大都是派出所民警或安监干事兼职, 法律地位不明确、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很突出。同时, 这种模式本身也不完全符合改革方向, 加上没有正式编制序列, 人员和经费保障不够稳定, 长效运行有一定困难。

(5) 推进派出所消防工作模式。

《消防法》和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实施后, 绝大部分省都对派出所开展消防工作作出了规定。由于派出所可以受消防部门委托开展监督执法, 因此这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执法问题, 有利于加大对农村地区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的整治。但由于派出所警力有限, 且工作繁多, 消防民警大多身兼数职, 派出所日常消防工作统筹安排不够, 很难达到标准要求。同时, 派出所工作重点也大都集中在对单位进行检查, 对地区消防工作统筹谋划和部署不够。

(6) 设立公安机关派出机构模式。

即在乡镇设立公安消防中队, 作为县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 接受乡镇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双重领导, 履行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和队伍管理职能。中队所有人员为公安民警, 由公安机关申请专项编制或在现有编制内统筹调配解决, 根据需要配备部分协管人员。中队运行经费由县、乡镇两级财政负担, 接受公安消防大队业务指导考核。目前, 江苏省张家港市部分乡镇建立了这种模式的消防机构, 运行成效明显。这种模式与现行消防工作体制机制比较协调, 职能也比较统一, 有利于监督执法和社会化管理, 综合监管效率较高。

3 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比较上述六种模式, 前五种模式都存在以下问题。

(1) 造成新的职能分割、交叉和职责不清。

前四种模式都是依托乡镇政府设立消防工作机构, 负责消防工作的规划部署、检查考核以及消防监督检查、隐患督促整改等事项。同时, 辖区派出所承担着消防监督检查职责, 这就造成新的职能分割、交叉。工作中可能出现职责不清和推诿扯皮, 导致监管效率不高, 甚至留下监管隐患。

(2) 权责不一致问题突出。

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 乡镇政府管理本区域的经济社会事务, 享有与县级政府几乎同样的职权, 但由于我国消防监督机构只设立到县级公安机关, 因此在乡镇政府设立的消防工作机构并没有相应的职权。而按照安全“属地管理”的要求, 县级政府及其消防部门往往通过签订责任状等形式, 将大量的消防安全监管责任赋予乡镇政府, 导致权力在上面、责任在乡镇, 乡镇开展工作力不从心。

(3) 监督执法无法有效实施。

前五种模式的工作机构都不具备完全的执法资格, 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监督执法效能, 这在消防安全检查中尤为突出。一方面, 乡镇政府消防工作机构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无法依据《消防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法》查处, 只能移送派出所或消防部门, 而派出所处理又需要重新检查或取证;另一方面, 派出所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在查处的同时, 又会出现移送政府督促整改的现象。这种工作机制往往导致消防违法行为或火灾隐患不能及时有效查处。

(4) 队伍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形势要求。

近几年, 尽管乡镇干部队伍结构有了一定改善, 但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等问题仍较突出。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 现有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大都是乡镇政府原有人员分流后重新组合, 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占近30%, 50岁以上人员占26%, 人员大都是从事传统的乡村管理服务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的, 与新时期消防、安全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

(5) 条块关系没有理顺, 制约机制乏力。

前四种模式是以乡镇政府“块”上管理为主的模式, 派出所监管侧重的是“条”上管理的模式。这五种模式一定程度上都会产生“条”“块”各自为政, 工作自成体系, “条”“块”结合不密切的问题。无论哪种模式, 消防部门对其业务的指导、监督、制约和考核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 推进公安机关派出机构模式的构想

笔者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认为,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 推进建设公安机关派出机构实施消防安全管理是一种可行、有效、可持续的工作模式。

4.1 具体做法

由省级公安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求, 向省政府申请公安专项编制, 在每个乡镇设立公安消防中队。中队作为县级公安机关派出机构, 驻乡镇派出所或政府专职队办公, 纳入乡镇工作机构序列, 配备一定数量的公安民警, 实行公安机关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 具体承担乡镇消防安全宣传、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专职消防队伍管理及乡镇政府明确的其他消防管理工作。中队经费由县 (市) 、乡镇两级财政分别保障, 民警由公安机关统一管理, 业务上接受消防部门指导考核。

4.2 可行性分析

(1) 有政策依据。

国务院《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 可以向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调整公安机关编制的申请。省级消防部门可以根据全省乡镇消防工作的实际, 在现役警力无法增加的情况下, 申请公安专项编制充实乡镇, 负责消防工作。

(2) 符合法律规定和发展方向。

《消防法》第四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消防部门负责实施。在乡镇设立派出机构, 是公安机关实施监督管理的具体延伸, 直接对乡镇消防工作进行规划部署和监督管理, 可以受委托直接对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实施查处, 做到权责一致, 保证了消防监督管理法律制度的统一实施。消防职业制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在乡镇推行公安派出机构实施监督管理也符合职业制的发展方向, 有利于消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有先例可鉴。

就全国而言, 深圳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一直实施公安职业制体制, 其他地区也都有公安民警充实到消防部门的做法。江苏省张家港市6个中心警署全部建立了以公安民警为管理主体的“防消合一”性质的消防中队, 乡镇消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就警种而言, 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2007年底专门批准增加2 102个农村交巡警专项编制, 组建农村交巡警中队,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2008年, 江苏省公安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农村交巡警中队建设的通知》, 对加强新增编制使用管理和农村交巡警中队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这一做法值得消防部门研究借鉴。

4.3 推进措施

以江苏省为例, 具体可按以下步骤推进实施。

(1) 充分调研论证, 统筹规划。

截止2009年底, 江苏省共有51个县 (市) 、55个市辖区、1 018个乡镇, 其中重点中心镇222个, 行政村16 310个, 公安派出所2 015个, 派出所实施监管单位有87 354 家, 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监管任务日益繁重。全省应当抓住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的机遇, 大力宣传乡镇消防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峻形势, 提出加强农村消防机构建设的具体意见和实施方案,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 将加强农村消防机构建设纳入全省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统筹规划实施。

(2) 申请专项编制, 分步推进实施。

按照普通乡镇至少2人、中心镇至少3人的民警配备标准 (合计2 258人) , 积极争取省政府批准增加2 258个农村消防民警专项编制, 报中央编办征求公安部审核批准。推进各级地方编制机构管理部门批准在乡镇设立公安消防中队, 负责乡镇消防安全工作。根据全省情况, 可利用3~5 a的时间, 分两步走, 推进乡镇消防中队建设。首先利用3 a左右时间在中心镇设立消防中队, 然后再用2 a时间全面推开, 在所有乡镇设立消防中队。在专项编制批准前,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照张家港市的做法, 先行从公安机关内部调剂部分民警编制, 给乡镇消防机构使用。

(3) 加强编制管理, 规范监管工作。

所有增加的编制人员, 一律由省级公安机关会同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分批下达征召计划, 组织全省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录用, 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合理使用专项编制, 根据专项编制数量情况, 可以跨乡镇设置消防中队, 适当增加中队人员数量, 提升执法质量和监管合力, 同时也可以节余部分编制充实到消防大队开展工作。各级消防部门要主动会同公安政治部门研究制定乡镇消防中队和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职责任务, 建立消防中队和派出所共同管理乡镇消防安全的勤务机制, 明确相应的人员培训考核、业务指导、考核等工作机制和监督管理工作标准, 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和队伍管理, 提升乡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保障乡镇消防安全。

摘要:分析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对当前乡镇消防工作的六种机构模式进行比较, 提出在乡镇建立公安机关派出机构开展消防工作的发展思路, 并以江苏省为例具体介绍。

关键词:消防机构,公共安全,乡镇消防

参考文献

[1]张宏.浅谈乡镇消防规划现状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09, (15) :283.

[2]冯树彦.应大力加强乡镇消防队伍的建设[J].山东消防, 2001, (2) :51.

8.乡镇 工作推进方案 篇八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服务增合力

一是市委、市政府领导高位运作。为切实加强对乡镇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双辽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主管市长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乡镇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乡镇企业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不断强化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近几年来,双辽市不断加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做到了乡镇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健全,人员配备齐全,对乡镇企业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在四平市首家成立了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担保公司,隶属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共给编制16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方位为乡镇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信息咨询、技術支持、人员培训等系列化服务。双辽市于2008年4月在市乡企局的基础上加挂了农产品加工局的牌子,具体承担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规划、指导、统计和管理的职能,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加强了各乡、镇(街)乡镇企业工作服务网络建设。全市19个乡镇(街)均设置了乡镇企业办公室,并在行政编制中设置民营(乡企)助理,具体负责乡镇企业工作。同时,市经济局还将局属管理的25名事业编制的大中专毕业生派遣到各乡、镇(街),协助民营助理做好乡镇企业服务工作。四是以参加全省乡镇企业“创业杯”竞赛活动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乡镇企业“创业杯”竞赛活动。每年都拿出20万元,对竞赛活动先进乡、镇(街)及纳税实现地方级收入超30万元的非工业乡镇企业等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表奖,切实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氛围和合力。

2.强化规划指导,科学统筹促发展

为推进全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改造,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双辽市提出了乡镇企业“三集中”发展思路,即村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集中、引导分散经营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推进乡镇企业向低消耗、高技术、高效益的集约方向发展。一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近几年来,双辽市积极鼓励机关干部、广大农民、下岗职工、退转军人等各类创业主体创办小企业,并引导村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以小企业集聚促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建设推进小企业规范化发展的良性循环。2009年,在全市新增的乡镇企业中,有82%以上的小企业集聚在小城镇,从而有效地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集中。在双辽市经济开发区内划出10平方公里作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并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目前入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2户。三是引导分散经营的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引导分散性经营的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切实形成乡镇企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集聚,提升乡镇企业竞争实力,降低综合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全市已形成花生加工、稻米加工、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乡镇,产业集聚初具雏形。

3.以强化融资服务为重点,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破解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融资难题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我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产生的冲击也非常明显。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双辽市以强化融资服务为重点,化解和减少金融危机对乡镇发展的影响。一是化危机为机遇,趁此机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其培育成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二是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内需这一重大政策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投入资金帮助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和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大基地、大项目,以非均衡推进的方式,加快提升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规模,吸纳大量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三是充分发挥担保公司融资担保服务平台作用,强化对乡镇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

双辽市始终把解决融资难做为乡镇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担保公司为平台,不断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有效地破解了乡镇企业融资难题。一是担保贷款稳步增长。 2009年当年新增担保贷款242笔,担保金额18871.9万元,同比增长3%。其中小额担保贷款3685万元,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担保贷款 15186.9万元。在保余额24417.9万元,其中乡镇企业和全民创业者贷款14556.9万元,占担保贷款总额的77%,同比增长了9%。二是担保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担保公司的实有资本达到8900余万元,担保能力达4亿元。三是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在2008年与省开行、吉林银行、双辽市农发行、双辽市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基础上,2009年和省担保签订了联保框架协议,与省交行开展业务合作,目前公司积极申请加入东北区域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运营体系。四是信用等级进一步提高。2008年,双辽担保公司成为省开行助贷机构,信用等级BB-,授信额度3000万元,2009年,双辽担保公司进行了复评,信用等级BBB,授信额度2.5亿元,风险限额4.2亿元。五是积极向省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中心申请万民创业小额贷款贴息,共申请发放万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189.71万元,受到贷款业户的一致好评。

4.强化项目支撑,扩大乡镇企业发展规模

在乡镇企业工作中,双辽市始终把项目建设做为乡镇企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一是抢抓机遇,上项目。近年来,双辽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有利时机,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围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加大项目开发力度,以项目开发促进全市乡镇企业发展。2009年,全市共开发500万元以上乡镇企业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2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吉林双佳食品有限公司花生精选加工、博来德工贸有限公司现代粮食加工物流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投产为全市乡镇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3亿元,实现利税4.6亿元,安置就业2000余人。二是突出重点,扶项目。对带动功能强、投资规模较大的双药集团金咳息胶囊生产线、瑞鑫机械铸造有限公司铸件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做到重点扶持,使这批项目能早日投产达产,利用项目的牵动,提高乡镇企业发展质量;三是广泛收集,储项目。双辽市广泛收集项目,建立了乡镇企业项目储备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项目库已储备各类项目71个。

5.强化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平台

双辽市着眼农产品加工业长远发展,积极搭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平台。双辽市在经济开发区内划出10平方公里作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一区两园”,即在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工业项目集中区两个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以植物油、饲料、花生、乳制品及肉禽加工为主。

为有效发挥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双辽市进一步加快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目前已达到“九通一平”,“两纵一横”的硬面路网已经成型,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完善。同时,制定了示范区土地、税收、收费等优惠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先后到园区落户。2009年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2户,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实现利润1.82亿元,实缴税金3560万元。博来德工贸有限公司3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吉林双佳食品有限公司花生精选加工等5个项目落户示范区后,安置就业人员600余人,为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6.强化政策扶持和软环境建设,為乡镇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是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体现一个“活”字。为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双辽市于2006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2007年设立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资金。预算安排100万元,以后每年从企业新增本级财政收入中按20%比例提取,逐年积累,滚动使用。重点用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融资培训等。二是在治理软环境上,体现 一个“严”字。为加大对软环境的整治力度,双辽市像抓农民减负一样抓企业减负,治理软环境决不心软。近两年来,共取消和减少收费项目60余项。

7.拓宽对外合作交流渠道,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2009年,按照省局关于扩大对外交流活动的部署,双辽市积极参加省局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并组织部分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管理人员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开阔视野。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利用外资,借助外力扩充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实力。一是主动出击。通过组织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参加“东博会”、“农博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和到先进地区考察等形式,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走出去,到境外寻求市场,加强与外地合作交流,“以外养内”。二是形象招商。在双辽电视台、政府网站、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双辽网等媒体上长期宣传本地企业和产品,以良好的企业信誉和特色产品招商,增强外界对我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了解,达到共同发展,“以内引外”的目的。三是走访招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诚招商,以亲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金。利用各种形式、所有关系抓招商引资,“把老乡请回来当老外对待”,“把老外引进来当老乡看待”。同时,还要把招商引资和招商引资“智”相结合,要切实加强与省内外社团、友好组织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友好组织(团体)的合作,广泛开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渠道,使引进国内外智力渠道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2009年全市乡镇企业招商引资额达到了13.1亿元。

8.强化培训服务,提高素质育人才

9.乡镇 工作推进方案 篇九

XX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深刻阐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强调要坚持不懈抓下去。中央、省委江门和台山市委出台了意见及实施方案,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部署。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江门和台山市委的部署安排,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全镇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总体要求

(一)把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全镇各级基层党组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意义,认真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部署安排,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突出思想教育,推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加强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确保广大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施“发展升级、小康提速,后发赶超、绿色崛起”战略,强化“三项建设”(城乡建设、民生建设、党的建设),奋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xx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突出问题导向,建立完善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注重以上率下,充分发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依托信息手段,实现基层党员和党组织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强化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明确工作要求。激发基层活力,充分调动基层党支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选树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坚持常抓不懈,防止表面化形式化。突出经常性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三)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历史结合起来,做好经常学、长期学的安排部署,明确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镇党委带头做到季度有安排、月月有计划,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镇党员干部真正学有所获,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认真办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江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台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

(一)把党章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深刻认识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引导党员加强党章日常学习,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将党章学习情况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把检查学习和遵守党章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内法规制度。深刻认识党规是党员思想和行为的具体遵循,认真抓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制度的学习贯彻,以学习党内法规为主题组织党员学习研讨,将党规学习融入“三会一课”等支部活动。开展党内法规制度学习专项检查,确保督到位、学透彻。

(三)把尊崇党章、遵守党规的要求落到实处。联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党章党规意识,将党章党规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标准,作为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使广大党员将党章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维护党章党规权威,明确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体现党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把党章党规作为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将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情况作为评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表现的基本标准,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上作表率。

三、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持续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把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广东历次重要指示一体认识把握。按照传达学习、举办专题学习班、深入学习讨论三个阶段组织学习。把学习重要批示精神纳入分期分批组织集中轮训和学习讨论,开展学习心得主题征文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深化对重要批示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二)全面系统地宣传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组织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广泛开展宣传,集中推出新闻报道、权威访谈和系列评论。围绕“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开展专题研究,对干部群众提出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解读、辅导。

(三)把重要批示精神联系实际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以总书记重要批示作为统领全镇各项工作的总纲,作为推进我镇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根本行动指南。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全镇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面探索的工作经验,转化为管用的政策、制度和工作举措。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发展优势,深入分析影响制约未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找准工作着力点。按照“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落实新发展理念,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美好小康生活、全面依法治镇、全面从严治党等作出具体部署。

四、引导党员做到“四个合格”

(一)对照“四个合格”列出负面清单。提出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引导党员以“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为参照系,列出“不在组织、不像党员、不起作用、不守规矩”等不合格表现的负面清单,主动对照、积极践行、时时检视、即知即改。

(二)做到政治合格。梳理学习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领袖、党的核心的重要论述,筑牢党员忠于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根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主张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讲政治贯穿于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和生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

(三)做到执行纪律合格。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纪律教育学习月的必学内容,作为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的必训内容,作为新提任副科级干部集体廉政教育的必谈内容。继续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三纪班”等活动,充分利用冲蒌预防职务犯罪法制教育基地等本地教育资源,以多种形式开设警示教育课程,教育引导党员牢记“五个必须”,坚决反对“七个有之”,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四)做到品德合格。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借助“道德讲堂”等平台,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抓起,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做起,从小事小节改起,通过推动传统文化进党课等,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立德修德,守住做人、处事、交友底线。

(五)做到发挥作用合格。深化“党员设岗定责作表率”活动,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党员实际,按照岗位性质对在职党员提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要求,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让先进性融入到每位党员日常的一言一行中。搭建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农村要围绕加强基层治理、发展现代农业、精准扶贫脱贫、维护和谐稳定,社区要围绕统筹党建资源、加强社会服务、完善融入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企业要围绕深化改革、做强做大做优,机关要围绕简政放权、为民服务、公正执法,学校要围绕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苦干实干、岗位奉献。

五、突出抓好“关键少数”

(一)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镇党委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把党章党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江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台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每季度确定学习的重点,每月组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凡是对普通党员的学习要求,镇领导干部都要首先做到,同时要更进一步、学深一层。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重要批示精神上,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上来,为广大党员作出榜样。

(二)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开展大规模的领导干部轮训工作,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讨、定向短训、提升培训、任职培训等培训课程,突出新思维、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的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加强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的能力。引导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多谋发展之策、多解民生之苦,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重实干、务实功、办实事、求实效,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当先锋、做表率。

(三)严格执行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组织生活记录卡,以上率下,督促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动党员执行好党内生活各项制度。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查找差距,改进提高。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到所在党支部或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党支部讲党课,镇委书记年内至少为基层党员讲一次党课。加大对各级领导班子执行党组工作条例等的督促检查力度,落实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向镇委书记述职工作制度。

(四)建立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江门、台山市实施办法要求,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全面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的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综合治理为官不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抓作风转作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加强家风建设,严格家庭教育。

六、着力抓实基层支部

(一)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作为基本内容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党支部要组织党员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要定时间、分专题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突出政治教育、突出党性锻炼,着力提升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支委会要定期对学习教育作出安排,结合实际确定学习主题和具体方式。根据时代特点和党员队伍实际,丰富学习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推广支部主题党日,每月固定一天,每次确定不同主题,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听党课、开展民主议事、交纳党费、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案例评选,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在全镇范围内推广交流。建立“三会一课”数字化计划报备和纪实制度。加强对党支部执行“三会一课”情况的指导检查,对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批评指正,情况严重的采取整顿等措施,进行组织处理。

(二)落实深化“百千万”工程。江门市将组织百名先锋模范代表、党建专家、党史学者、党务工作骨干组成党课讲师团,建立“定期巡回宣讲+基层点单授课”的党课讲授长效机制,深入到基层一线党支部讲党课,我镇要配合做好有关工作,将驻点联系工作和“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有机结合,确保“两学一做”指导员下派“全覆盖”,推广“体验式”和“体检式”相结合的指导检查方式,建立名单报备、定期报告制度,推动指导员将指导基层党支部学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深化“万名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员义工志愿活动常态化、规范化,拓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服务对象范围,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党员义工激励机制,借助党员义工创新项目和最美党员义工评选,进一步提振队伍士气,为广大党员义工加油鼓劲。

(三)抓好党支部建设。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不断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在各类基层单位中合理设置党支部,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切实抓好支部班子建设,选好书记、配强班子。加大“乡土教员”培养力度,不断增强镇街基层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能力。分层次分领域提出教育培训要求,通过“流动党校”,借助“乡土教员”,年内完成所有党支部书记的轮训。对全镇新一届25个村(社区)“两委”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并将村(居)民小组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纳入培训范围,不断提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明确党支部工作标准,在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两新”组织等分领域制定规范化工作指引。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巩固拓展去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成果,建立健全防止党员失联、党代会代表和党员违纪违法通报和及时处理、基层党组织换届提醒督促等长效机制,继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两个覆盖”,持续做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加大力度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使整顿转化与学习教育相互促进。定期梳理分析工作短板,研究确定若干重点任务,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突出抓好我镇党组织管理、整顿改进人才市场流动党员管理等任务落实。

(五)利用信息手段加强党支部和党员的精细化管理。构建基层党建“大数据”,实现党员信息及时更新、党支部情况实时掌握、党内政治生活动态监控、党建工作定期研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党员电子身份信息,完善流动党员网上服务平台,有效解决流动党员失联和管理服务不到位问题。建立发展党员全程电子纪实、信息互联共享强化党员日常管理、基层党组织换届提醒、党支部收缴党费提醒等机制,指导党支部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提升自我管理水平。依托信息系统详细记录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时长、内容、形式等信息,建立学习教育纪实数据分析机制,对不同类型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内容偏好、时长、形式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党员持续开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六)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团结凝聚群众的主体作用。提升镇级党员教育基地建设水平,增强教育基地对党员党支部的吸引力,强化教育基地作用。举办“微党课”视频征集评选活动,丰富学习教育资源,打造“指尖上的课堂”。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组织教育党员的主体作用,引导党支部在教育管理好党员的同时,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看家本领”,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基本工作。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批示精神,把群众组织起来,当好群众的“主心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代办等做法,为群众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两学一做”带来的变化。

七、联系实际查找解决问题

(一)结合“两学一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深入欠发达村委会、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党员群众,下功夫解剖麻雀,摸清摸透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状况、基层党建的弱项短板、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到“最后一公里”精准掌握实情,总结推广经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适应社会结构和人群分布新情况,适应基层社会新要求,组织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专题研究,探索抓好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的方法途径,补短板、强基础、树典型,使基层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

(二)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农村基层党建重点是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及全省基层工作会议精神,采取“直联+”的方式,完善常态化监督手段,着力整治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现象,结合“夜访”机制推动镇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把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村级服务平台建设等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城镇基层党建重点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动,推进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网络媒体等新兴领域党建,推动党建工作重心向街道社区下移、便民利民资源向街道社区配置、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积极推进非户籍人口融入管理,健全城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根基。机关党建重点是抓实抓好机关党员学习教育,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和直属单位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机关党建弱化、党员教育“灯下黑”、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等问题。国企党建重点是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任务,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建立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的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健全党建工作成效同企业领导人员任免、薪酬、奖惩相挂钩的考核评价、问责问效机制,切实解决国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两新”组织党建重点是健全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加强“两新”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加强“小个专”党建工作,推进“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两个覆盖”均要达到江门、台山市委的指标要求。

(三)大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综合治理,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力度,加大对“微腐败”和“蝇贪”的查处力度,严惩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侵犯群众利益、贪腐谋私等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对党组织的信任度。

(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保障。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江门市委和台山市委有关规定,做好基层党务工作者人员配备、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活动场所、报酬待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的保障工作。以村级办公活动场所改造升级为抓手,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配齐配强基层组织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针对基层组织员队伍的设置、职责、任务和培训制度等内容,制定出台组织员工作制度,打造数量充足、业务精良、适应需要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推动党费使用向基层一线、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支持镇、村(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能力建设。推广“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做法,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五)树立典型品牌。深化市镇两级党委书记抓党建示范点行动,在基层创建一批“堡垒型、服务型、制度化”示范党组织。开展全镇基层党建优秀案例评审活动,在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国企、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等党建领域分别树立若干个党建品牌,强化典型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六)建立经常性“党性体检”机制。把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查找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年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上查摆出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采取专项整治等办法,集中力量加以解决。认真贯彻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有关规定,继续派出督导组加强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各级党组织组织生活会的督促指导,在民主生活会上利用忏悔录进行警示教育,对接受谈话函询情况作检查或说明。严肃开展民主评议党员,严格稳慎处置不合格党员。

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压实主体责任。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纳入镇党委管党治党的责任清单,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目标清晰、考核严格。镇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专门研究部署,对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研究提出改进工作、深入推进的措施办法。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谋划、抓推动、抓落实。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结合分管工作对相关领域和部门单位党组织加强指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要牵头负责,作出具体安排,加强督促指导,切实做到工作队伍不散、作用发挥不减、指导推动不断。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级党组织的责任真正落实落地。

(二)强化分类指导。充分考虑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状况,体现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的要求。区分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两新”组织等类别党组织,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区分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突出“关键少数”,注重以上率下、层层落实,抓好学习教育全覆盖;区分不同群体党员,重点关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因人施策。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基层党组织在学习教育中有更多自主权,有足够的灵活性。

(三)增强督查考核。建立经常性督查指导机制,通过随机抽查、专项督查、情况通报、重点约谈等方式,有侧重地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特别是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情况进行督促指导。把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特别是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谁爱情诗歌下一篇:精准扶贫学校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