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共9篇)
1.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篇一
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在纵观高考作文试题的基础上,展望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笔者有如下预测与建议。
一、把握一个趋势
这个趋势,就是高考作文已进入“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的阶段。
多年考查话题作文.固然出现了一些流弊(比如,宿构现象难以避免,学生作文文体意识淡化等),但话题作文给考生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与发挥空间的优点不容抹杀。这一优点,具体表现在思考方向的多向性、文体选择的多样化、思维特点的多重性等方面;这与多元、民主、开放的时代特点是相吻合的,与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也各有自己的长处,足可成为话题作文的有益补充。所以在的备考中,话题作文等四种形式的训练要兼顾,对它们的写作要领都应了然于胸。特别是那些已连年考查话题作文的省份(如广东、江西、浙江)的考生,一定要多练练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及命意作文(所谓“命意作文”即提供材料并略作提示,要求考生根据对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二、重视两种题型
两种题型.指“寓意”类话题作文和关系类作文。
(一)“寓意”类话题。
即本身含有比喻义、象征义等隐含意义的话题。如,20江西卷的“雨燕减肥”、广东卷的“雕琢心中的天使”等。对于“寓意”类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应当像材料作文那样。充分理解、准确把握设题材料的内涵.这是把握题目的关键。具体应注意:
(1)从材料中找到暗示话题含义的关键词(句)。比如在“雨燕减肥”的材料里,有多个关键词应引起重视,它们是“安乐窝”“离巢”“减肥”等,大体说来,它们分别比喻安逸的生活环境.走出安逸环境而接受考验,改掉自身的种种不足。其中的关键句为“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飞翔”,这句话意味着强化自己的能力,就能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并一展抱负。
(2)要有整体意识。比如,“雨燕减肥”的材料,从整体上看,包含一组对比:幼年的雨燕……第一次离巢前……构思作文时就应根据这组对比,由物及人加以迁移。
(3)试着把原话题改换成一个显性话题。比如,“雨燕减肥”说白了就是“磨砺人生,不做温室中的花朵”“挑战自我,‘飞’向社会”“一味溺爱不足取”等。
(二)命题作文
三、突出三个方面
关键词-“体验”“理性”和“人文”。
(一)“注重体验”将是20高考作戈命题的基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指出,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部分的“教学建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可见,“新课标”特别强调“参与和体验”,才可能有深刻、独到的“感受与思考”。否则,要想达到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要求,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注重体验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普通人的情感和人生经历,理应是2007年高考命题的侧重点。
(二)“讲求理性”将是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中的浓重一笔。
“理性”,就是看问题要全面、辩证,不走极端;“理性”,就是强调个人的行为要受理智的约束;“理性”,还指善于从另一个角度(即不同于惯常思维的视角、眼界、观念等)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三)“宏扬人文精神”将是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精髓。
“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在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拥有丰富的入文精神尤显重要,这自然也将成为考命题者关注的热点。
四、做到四个“强化”
(一)强化审题意识。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是“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
即指题目规定的文章的体式、主旨、材料,以至标题、字数,等等。比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题目,题眼在于一个“想”字(表示一种与他人亲近、友好的愿望),这道题与“我握住了你的手”是有明显区别的。在“命意作文”的审题上,准确解读题意是基础,也就是说,要善于从题目中悟出写作话题,把它转化为话题作文。比如今年湖北卷的题目.就可转换为“请以带“三”的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强化思维训练。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要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特别是要加强对联想、想象能力的开掘。比如,今年辽宁卷考命题作文《肩膀》,此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看到试题,我们可以想到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进而围绕“肩膀”也来写一个亲情故事;想到现代汉语中的“身肩重任”‘“肩膀儿硬”、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取其“承担责任”的含义构思成文;还可联想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人们不是常说“并肩作战”吗;联想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的“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这个“肩膀”,喻指“基础”;联想诗人舒婷《神女峰》中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个“肩头”指一种“依靠”……可写的内容相当多,关键是如何精选角度展现出一定的新意与深度。
(三)强化素材积累。
强化素材积累,首先要丰富生活积累。这有多种途径,比如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真要备好生活素材。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或练笔中。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地记下来;到临考前,翻出来整理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强化素材积累,还应博览课外读物,常咀时文精华。从近年高考看,高分作文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所以,丰富文化积淀,多读多思含有哲理的、有真情实感的、有才识的短文,自然是非常必要的。在多阅读的同时,还应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手册。这个手册要分门别类,有作文题,构思路数、文章概要和写作资料等。并要编个索引,以后要看哪一方面的内容,知道到哪里找。
(四)强化分析能力训练。
这是克服议论文写作中“以摆代论”毛病的重要保证。所谓分析,就是找联系.找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找某一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例如,“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普遍和个别之间的联系”“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联系”。等等。能够把这些联系找充足,就是说理充分;能够找到最本质的联系,就是说理深刻。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建议]
2.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篇二
考点十二、力学实验
1.【考纲解读】
高考力学实验考纲要求内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等.
2.【考题预测】
预测2014年高考考查力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注重对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读数的考查;注重对实际操作的考查;注重考查实验的多种思想和数据的处理方法;注重课本基本实验所掌握的实验原理、技能的迁移, 多以等效型、探索型、设计型出现.
样题预测现提供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动能定理, 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 在A、B、C三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__________ (填“A”、“B”或“C”) 点的速度才符合实验要求.
(3)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先使小车不连接橡皮筋, 发现小车在木板上加速下滑.则在橡皮筋弹力作用下, 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_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橡皮筋弹力所做的功.
解析:考查探究动能定理. (1) 本实验应满足橡皮筋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 所以实验前应将木板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 使小车在不受拉力时能沿木板匀速运动, 能消除摩擦力对该实验的影响.
(2) 本实验是探究橡皮筋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 应测量橡皮筋的拉力做功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完全释放时小车的最大速度, 选用小车匀速运动段 (计数点间隔均匀的部分) 计算小车经过C点时的速度, 以保证拉力做功与橡皮筋的数目成正比.
(3) 小车不连接橡皮筋, 发现小车在木板上加速下滑, 则在橡皮筋弹力作用下, 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于橡皮筋的弹力, 因而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大于橡皮筋弹力所做的功.
3.【复习指导】
复习时要能明确实验目的, 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能控制实验条件, 会使用仪器, 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 并得出结论, 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4.【教师寄语】
寄语1明白命题趋势:应以掌握常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规范操作程序、数据处理方法等为本, 同时从常规实验中, 有意识地提取、积累一些有价值的方法, 并逐步过渡到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
寄语2演练高考真题:
考点十三、电学实验
1.【考纲解读】
高考电学实验考纲要求内容: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力学与电学实验考纲统一要求的内容: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了解误差的概念, 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 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2.【考题预测】
预测2014年高考电学实验考查的重点包括仪器的选择、读数、实验器材的连接、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以及多用电表的使用、测电阻的方法、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等.
样题预测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所给的器材有:
A.电压表V (量程0~10V)
B.电流表A (量程0~0.6A)
C.滑动变阻器R1 (总阻值20Ω)
D.固定电阻R2 (阻值10Ω)
E.固定电阻R3 (阻值4Ω)
F.固定电阻R4 (阻值3Ω)
G.一个单刀双掷开关S和导线若干
(1) 根据以上器材, 在实验误差尽可能小的情况下, 用最少的实验器材组成一个测量电路, 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 (要求电路中各器材用题中给定的符号标出.)
(2) 写出待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测量表达式:
按图接好电路, 设接固定电阻R3和固定电阻R4时测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3.【复习指导】
电学实验以其灵活多变, 思维层次多而深受高考命题人的青睐, 其中电路的设计与连接又是电学实验的典型, 它既考查电路部分的知识点, 又全面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 是否理解仪表工作原理, 是否具有将知识在陌生情况下迁移的能力, 从而在高考试题中屡屡出现, 且面孔常新, 成为高考试题中的一大亮点.
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是电学实验命题的热点, 并会不断翻新, 因此在复习时要注重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原理及读数的复习; (2) 灵活选用实验器材,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3) 注重对课本基本学生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延伸,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 注重教材的演示实验和课后小实验, 加强实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4.【教师寄语】
寄语1明白命题趋势: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点, 也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内容, 考查形式灵活, 包括对基本实验知识方法、仪器选择、电路连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及误差的分析等的考查.
寄语2演练高考真题:
考点十四、选修3-3模块
1.【考纲解读】
高考涉及考点有分子动理论、气体、物态和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等.
2.【考题预测】
热学部分主要考查分子动理论、气体的状态参量和热力学定律, 重点在于对分子体积、质量、数目、平均距离的估算, 对布朗运动现象与实质的理解, 对分子力特点、模型及宏观体现、内能概念的掌握及估算, 对热力学第一、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计算以及对气体三个状态量的微量认识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都有可能, 难度中等.
样题预测2013年6月9日, 郑州出现雾霾天气.众所周知, 此次郑州遭遇的雾霾天气中, 首要污染物便是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环境温度低于0℃时, PM2.5不具有内能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
D.PM2.5的空间尺度大于电子的直径
解析:环境温度低于0℃时, 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PM2.5内能不为零, 选项A错误;PM2.5是固体小颗粒, 不是分子, 选项B错误;PM2.5在空中即不静止, 又不做匀速直线运动, 而是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 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 选项C正确;PM2.5意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 也被称为细颗粒物, 而电子的尺寸远小于10-10 m, 选项D正确.
注: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 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
3.【教师寄语】
寄语1明白命题趋势:命题的特点是注重方法和应用, 如计算分子大小、分子间距时构建球体模型和正方体模型,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时用估算法, 研究两类永动机用假设法, 研究气体分子运动特点用统计法.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也是常考内容.
寄语2演练高考真题:
考点十五、选修3-4模块
1.【考纲解读】
高考涉及考点有: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单摆,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图象, 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的反射和折射, 波的衍射和干涉, 多普勒效应;光的折射, 光的干涉,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光的颜色色散,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全反射和激光,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等.
2.【考题预测】
主要考查简谐运动、机械波、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等,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都有可能, 难度中等.
样题预测A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象, 波速为v=10m/s, 此时波恰传到I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列波的周期为T=0.4s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
C.质点I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当t=5.1s时, x=10m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处
E.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点评:对机械振动的复习着重放在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振动图象上;对机械波的复习着重放在波的形成过程、传播规律、波长和波动图象及波的多解上;实际上许多考题是振动与波的综合, 考查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联系和区别.
样题预测B烟台海面上空云雾弥漫, 云雾中高楼耸立、山峦重叠、花草树木等景观不时交替出现, 如图所示, 云雾也随景观的不同而变换颜色, 一会儿青、一会儿蓝.对这种海市蜃楼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A.越靠近海面, 空气的折射率越大
B.这是光的干涉形成的
C.越靠近海面, 空气的折射率越小
D.这是光的全反射形成的
解析:海面温度较低, 空气密度较大, 折射率也较大;上层气温较高, 空气密度较小, 折射率也较小.当远处地面景物反射出的光线进入海面上空的空气时, 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则在海面上空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出现了海市蜃楼的景观.本题正确答案为AD.
【点评】解决全反射问题的思路: (1) 确定光是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还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以此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 若发生则不存在折射光线. (2) 在是否发生全反射的情况下, 根据题设条件, 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临界光路”. (3) 运用几何关系、三角函数关系、反射定律等进行判断推理, 利用运算及变换进行动态分析或定量计算.
3.【教师寄语】
寄语1明白命题趋势: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波的图象、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 试题信息量大、综合性强, 折射定律和不同色光的折射率问题时常成为热点, 而且大多将光的本性和几何光学、几何知识相结合进行考查, 题型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寄语2演练高考真题:
考点十六、选修3-5模块
1.【考纲解读】
高考涉及考点有: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运动与火箭、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光的粒子性、粒子的波动性、概率波、不确定的关系、电子的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氢原子光谱、玻尔的原子模型、激光、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核力与结合能、重核的裂变、核聚变、粒子和宇宙等.
2.【考题预测】
主要考查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都有可能, 难度中等.
样题预测A如图质量为mB的平板车B的上表面水平, 开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在平板车左端静止着一块质量为mA的物体A, 一颗质量为m0的子弹以v0的水平初速度射入物体A, 射穿A后速度变为v, 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为零, 且A与B最终达到相对静止.求:
(1) 子弹射穿物体A的瞬间物体A的速度vA;
(2) 平板车B和物体A的最终速度v共. (设车身足够长)
解析: (1) 子弹射穿物体A过程的时间极短, 由动量守恒得
(2) 物体A在平板车B上滑行的过程中, 因为地面光滑, 且A、B最后相对静止, 故A、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有
【点评】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 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 还是电力、磁力, 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 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 还是分裂成碎块, 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样题预测B 2013年将是核电产业除旧迎新、厚积薄发的一年.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 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 表述正确的有 ()
解析:考查核反应基本知识, 主要考查衰变与核反应的区别.B选项是核聚变, D选项是核裂变, 所以选项BD不正确, 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C.
【点评】解核反应方程这类问题的方法:一是要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规律;二是要熟悉和掌握教材中出现的重要核反应方程式, 并知道其意义;三是要熟记常见的基本粒子的符号, 如质子、中子、α粒子等等.
3.【教师寄语】
寄语1明白命题趋势:要加强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注意对复杂过程分系统、分阶段进行分析的训练, 针对每个过程, 应用相关的规律解决问题.对质能方程、玻尔理论、光电效应等要适度深入复习.
寄语2演练高考真题:
总之, 复习时把高考要求的重要知识、方法和技能, 以专题的形式加以梳理和剖析, 体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物理难教、难学更难考, 考场如战场, 战略上要藐视, 战术上要重视, 分数是硬道理.只有科学备考, 才能在高考竞争中“一览众山小”, 独占鳌头.
3.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篇三
高考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导向功能,也要体现人才选拔功能,如何使高考复习备考与高中数学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研究近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和趋势,分析考生在答卷中的常见错误,可以更好地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对于新课程的目标、重点与难点,也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高考命题趋势预测
回顾近三年全国高考广东卷及各省市区的数学试题,可见数学科命题的若干趋势正在逐步形成.
1. 依纲靠本,更加重视基础
所谓依纲,就是严格遵从课标与考纲的精神命题,课标以外的专题,考纲规定范围以外的内容,不在考试命题的范围.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应该回归到课本的基础知识.例如,2009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广东卷)令部分考生感到棘手,细想起来,回归基础仍然是整套试题的最大特色,选择题、填空题固然离不开基础,即使是文(理)科考题的19,20,21题,所需要运用的都是函数、平面解析几何、数列、导数及其应用等高中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学生的问题在于基础知识漏洞较多,在于阅读理解能力、基本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比较薄弱.
2. 差别拉大,反映不同需要
文、理科考生未来的学习,对数学有不同的需要.对于文科考生,需要注重数学的直观性,需要具有对数学原理和知识的初步运用能力,需要一定的合情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也需要一定的模仿记忆与模仿的能力.对于理科考生,除了具备文科考生所应该具备的上述能力外,还应该具备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探索发现、逻辑推理、分类讨论等更高层次的数学能力.近三年以来,对文理科考生理性思考推理论证的数学要求的差距逐步拉大.文科数学卷难度稍有降低,理科数学卷难度有所提高,从而反映了两卷数学要求的差异明显拉开,但是文科考生数学水平实际上低于理科考生,因而从成绩的统计来看,文科数学平均成绩与理科数学平均成绩反而相对接近了,差异大约为5分左右.这种差异是合理的.
3. 既稳亦活,有利考生适应
经过三年新课程与新高考的实践,对于面向新课程的高考考卷设计,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形式,包括:①以选择、填空、解答题为骨干的三大题型保持稳定.选考题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文科二选一,理科三选二);②考点稳定分布在反映新课程主干内容上.变量与函数(包括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变换、数列、导数及其应用),几何与空间(平几、立几、解几、向量),概率与统计(包括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统计案例)始终是考卷结构的主干部分;③难点与差异点集中在函数、数列、不等式和解析几何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上,知识的综合性与灵活性成为拉开考生能力差距的指导思想.
4. 渐广渐深,加强新增专题
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宝贵财富,与时俱进地看双基是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高考就是要考察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近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明显地加大了对高中新课程的支持力度,与新课程的新专题相关的试题,权重明显加大,考查逐年深入.例如,导数及其应用、概率、统计、平面向量、空间向量等专题的的考题在全卷中所占比重明显加大,所涉及的知识面有所扩散,综合性、应用性与灵活性有所加强,这对2010年的高考复习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由上表可见,近三年有关概率统计的考点逐步扩散,综合程度提高;反之,有关导数及应用的考查,常常与函数单调性、函数极值、导数的几何意义等结合起来.
5. 鼓励应用,展开广阔视野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应用的巨大发展是是当前数学重要趋势,随机数学在新课程中地位的提高又促进了高考更进一步注重应用.以2009年试题为例,近年高考数学卷在应用方面的趋向是:①用数学解决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如文11,理7;与亚运会相关的数学问题,如文10,运动员投三分球数统计;②产品的质量控制问题,如理9,产品长度测定,等等;③职工年龄分布问题,如文12,学生的身高统计问题,如文18;④公路标识墩的视图及其体积计算问题,如文17;⑤汽车的速度曲线与所走路程的关系问题,如理8;⑥空气质量监测与相关的统计计算问题,如理17.
其中文科数学要求联系实际更广泛,与应用相关的问题共占41分;理科数学与应用相关的问题共占27分,比文科数学应用问题少14分,但要求联系实际层次更高,难度更大.数学应用的另一个趋势是综合性强、联系面广,与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算法等具体内容相结合,又要求考生对逻辑框图、函数图像、视图、统计图表有良好的阅读理解、分析识别转化等能力.
6. 保限兼施,高考与课改双赢.
新课程为新高考指明方向,新高考以巨大的热情支持新课程.例如,新高考的数学卷(广东)设立数学选作题,是面向选修4而设立的, 选作题的设立巩固了选修系列4在课程中的地位,使之能真正进入课程,确保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几何证明选讲、不等式选讲等重要专题在高中站稳脚跟,不会形同虚设.
选作题只限定为文科两个专题,理科三个专题,每个选做题满分为5分.这就使得选修系列课的开设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从而内容更集中,要求更合理,保证了这些专题的教学质量,限制了高考数学复习课的过重负担.
必须指出,选考题限制在选修4的2-3课专题开设,不等于对这些选修专题的考试就限制为填空题的形式.以不等式选讲为例,事实上,2007年理19题,求函数V(x)的最大值,2008年理19题,研究函数F(x)的单调性,都与不等式有关.2009年理21(2)更是要证明难度较高的两个不等式,从而使高考压轴题以证明不等式的形式出现,这就明示了不等式的重要地位.
7. 广进多出,实现合理评价.
所谓广进,就是入口宽,思路广,鼓励不同能力的考生发挥优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以2009年理21题为例,第1问至少有八种以上的解法,第2问事实上要证两个不等式,证明每个不等式又有多种思路,所以该题是两个小题,三个设问.又如文19题,其中的第3问是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有五种以上的解法.
所谓多出,就是出口多,采分点多,为广大考生设计了丰富的得分机会,为他们发挥才智创造了有利条件.
尽管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广东卷)的综合性、应用性与灵活性有所加强,然而,全卷的难度仍然有效地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试题的研制中,合理地设置了多个切入点,适应不同考生按照自己的优势方向切入.如表3所示,解答题实行分步设问,前面的问题为后继的设问作了巧妙的暗示,使得认真思考的考生,在解答前面小题的过程中,能在不同程度上找到对后继问题的有关思路.此外,部分填空题也也实行一题二问,或一题两处采分等.
在评卷中每道大题设立多个采分点,能够让考生找到反映自己实际水平的得分位置,从而实现了评价的公正性与合理性.这也是值得注意的趋势.
二、把握主线,整合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
通过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近三年高考考纲及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教学上要认真分析近年历届以及2009年各试验区高考数学卷出的有关常见考点.这些考点的分布与课标及考纲的内容相衔接,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学数学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体现了数学不同分支的内在联系.
例如,函数既是高中数学的一条重要主线,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在复习中,宜把集合、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内容,与函数变化率、导数概念、导数应用、微积分基本定理、定积分简单应用等主干内容整合在一起,反映高中数学与函数相关的内容与线索,这样把必修1与选修1-1、选修2-2等整合在一起,便于师生体会数学的紧密联系.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科学地研究考点,把高中数学不同模块、不同系列的相关内容结合在一块,便于教师的教学安排,也便于学生复习与掌握.
又如,概率与统计也是高中数学的另一条重要的主线,在复习中应该把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与几何概率、统计初步、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案例等机密联系起来,从而把与随机变量有关的考点联系起来,即整合高中数学必修3:概率与统计,选修1-2:统计案例,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与概率等有关内容,展示高中课程的新增内容与近年高考的新热点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既便于教师以温故而知新的观点,有效地组织复习,也便于学生整理知识,加深理解.
三、分析试题,把握考点,作出精确的诠释
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数学试题,是数学教育专家,考试研究专家以及大中学数学教师精心研究成果,反映了专家们对课标与考纲的认识,对难度与区分度的准确把握,对试题考点分布的综合思考,对试题入口与出口的合理控制,对试题的综合性、创新性、简明性和亲和性的全面思考.
近年各省、市、自治区的专家们在试题的设计上,取得丰硕成果,一批饶有新意的试题脱颖而出,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多项能力,又能从一些侧面上反映数学教学改革的成果,暴露学生在掌握知识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学生在某些能力方面的缺失,从而为查缺补漏指明方向.
为了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需要在对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数学试题精心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可以筛选一批具有代表性、启发式的优秀试题,这些试题可来自试验省市区独立命题,也可来自面向全国的试题,既可以供教师作重点讲评,又可以供考生作针对性演练.
四、讲练结合,及时点评,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高考复习与应考是学生毕生的大事.复习的效果有赖于教师的精心指导,更有赖于学生本人的努力.高考数学科的考试过程,实质上就是阅读,理解,分析问题,寻求解题途径,表述推理与解题思维的过程.为了在短时间内有效复习,疏理旧知识,取得新领悟,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必须有针对性地做足够分量的练习.各种复习资料各有所长,所精选的高考试题,要有利于考生及时发现问题,找到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练习,反思,巩固与提高.
广东省各重点中学,如广州的华附、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深圳的深圳中学、深圳实验中学、深圳外语学校等中学,在数学教学和复习备考方面成绩显著,数学教研活动成果丰硕,在组织高考复习与备考中也取得较喜人的成绩.我们期望,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对教师们的教学和复习指导工作有参考价值,也希望各兄弟学校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广东省各校共同繁荣昌盛,进而能够促进我省数学教学研究、数学教学评价研究向前跨进一大步.
4.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篇四
阅读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能力。设题趋势依旧会沿袭2019年高考模式,以细节题为主,简单的推理,词义猜测,主旨大意及作者观点与态度。题材的选择应是贴近生活,时代性强,话题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三大主题思想。
七选五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及逻辑推理的能力。考察方向应是说明文为主。完形填空也是突出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突出励志性、教育性原则。
历年高考都是以记叙文为主,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给读者带来人生启示。2020年高考也会在稳定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话题。
语篇填空,考查学生在语篇中识别并运用相关语法知识解题的能力。难度不会太大。
短文改错旨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评价和校正能力,对词汇、语法、语篇三要素的把握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错误设置还是会在动词时态、名词、冠词、连词、非谓语动词等。
书面表达将继续考查书信类,应用文写作。以提纲式、半开放式为主要趋势。
命题组提示:
1、英语勤练习,答题规范化。
注重考前的强化训练、模拟演习。同时再次深入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题,把握高考方向。在高考前夕,要进行强化训练,增强应试能力,在高考规定的时间内做几套标准的模拟试题,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减少非知识性失分。
2、梳理把握知识重点,科学训练应试技能
最后几个月,对于英语学科,考生们要提高答题思维和习惯的规范性,提升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当然,更要注重归纳和反思,提升考生的应试技能。
3、坚持始终,提升综合技能
提高综合技能是后期备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听、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贯穿后期备考的始终。提升听力技能,要坚持做到天天训练、足量训练,适当进行延时训练。提升阅读技能,要重点提高考生总结提炼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提升写作技能,要切实过好“三关”,依次为卷面关、内容关和语言关。
4、再次梳理,把握知识重点
在后期备考中,要对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复习的重点是以词块为单位,关注语境和应用,带动考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语法,提炼常见考点和重点考点,帮助考生提升在语境中解题的能力,并针对上一轮复习中遗留的易错题,提高准确辨析考点的能力,发现陷阱,做出正确判断。
5、专项训练,系统归纳题型特点
5.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篇五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国大学网以下简称《考纲》)出炉,8日,《考纲》下发到了我省高中。9日,记者采访哈三中、哈师大附中、哈六中等省重点高中的高三教师得知,年的《考纲》与相比,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命题要求及试卷结构变化不大,总体上保持稳定。同时,九大学科的高三把关教师对2011年的高考命题趋势进行了预测。
语文:课外阅读篇目将成命题选材热点
预测教师:哈六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 李富壮
根据《考纲》,2011年高考的语文试题将充分考虑高中语文新课程开设大量选修课的教学实际,将“能力立意”作为高考语文命题的主旋律,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标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将成为命题选材的热点。
阅读理解中的人物传记中国大学网叙事类文章)和文言散文将是选材的主流,信息筛选、文意概括和翻译题将保留,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考查,有可能采用“合二为一”的方法,即在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中,将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放在一起考查。由于《考纲》将“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列入必考范围,因此,今年的试卷选材仍将以文艺随笔和学术论文为主,选材注重文化因素,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人文情怀,同时,还将注重与教材的联系,重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数学:侧重考查主体内容
预测教师:哈三中高三数学把关教师 司其君
从试卷结构上看,选择题仍为12道,填空题4道,解答题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两部分:必答题5道,在“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方面各命制1道选答题,考生可从3道题中任选1道题作答。对知识的要求仍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中国大学网了解、模仿)、理解中国大学网独立操作)、掌握中国大学网运用、迁移)。
考生目前可以熟读教材,以《考纲》和《考试说明》为参考依据,查找遗漏或不熟悉的知识内容,坚持做综合题、模拟题,每天最好做一套选择填空题。
英语:试题知识点覆盖面更广
预测教师:哈六中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 焦隽
2011年高考英语试题知识点的覆盖面将更广,着重考查考生在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
试题将语言基础知识置于多种语境中考查,题目设计注重真实性、情景性和应用性。听力部分将考查考生获取具体事实性信息、简单推断等方面的能力。单项填空题涵盖了词法、句法、交际和语篇层面的基本知识,涉及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语法项目表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完形填空题将考查考生综合理解、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阅读理解题涉及面广、角度灵活。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题的选材将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客观地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和文字表达能力。
物理:动量和能量结合题是考查重点
预测教师:哈三中高三物理备课组组长 郎艳
在《考纲》的说明中,“三、题型示例中国大学网四)”中例14中国大学网物理选修3-4)的试题说明取消了“选修模块的考查既可通过一道计算题完成,也可采取一道选择题和一道计算题搭配的方法完成。”
例15中国大学网物理选修3-5)的试题也有了变化,原为一道动量计算题中国大学网20全国理综浙江卷试题),考查的是考生运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考纲》的变化上分析,对动量和能量结合题目的考查是重点,而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动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是新的命题思路。
化学:配套示例题要研究透
预测教师:哈六中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 杨绍娟
从《考纲》来看,今年全国理综卷化学部分的重点,还是考查离子反应、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重点知识。但在考试范围和考试内容部分增加了“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相关计算”等内容。考生应该做到:能够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能用单、双线桥正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等。
考生在研究《考纲》时要注意里面提到的需要了解、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对于《考纲》中列举的配套示例题要研究透,这些题传递了高考大方向的信息。
考生应关注的热点问题包括低碳经济问题、生命健康与物质含量测定等。
生物:主干知识是重点
预测教师:哈三中生物特级教师 张彩波、高三备课组组长 常慧星
2011年的《考纲》和《考试说明》在生物技术实践的内容和要求上差异很大,《考试说明》中涉及两部分的6个实验,而《考纲》中涉及三部分的14个实验。从20的高考试题分析及相关信息来看,高考试题的内容和要求是以《考试说明》为蓝本的,因此,考生要关注《考试说明》。
生物学科侧重考查的是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一道题往往涉及学科内很多方面的知识点,因此,考生复习时应关注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看来,围绕主干知识构建系统化知识网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对于经常考查的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遗传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等,考生复习时应特别关注,同时,要加强图表、曲线等应用性训练。
历史:选做题难度高于必做题
预测教师:哈师大附中特级教师 郭建民
从《考纲》来看,2011年高考历史学科试题的结构和难度与年差不多,选做题的难度要高于必做题,而且会离教材更远一些,一般不会直接考教材上的内容。教材只是高考命题的背景和依托,高考命题不会拘泥于教材,而将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来测量学生的学习能力。
地理:注重对新颖图示的判读与分析
预测教师:哈三中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 赵洪伟
2011年高考地理学科的考试内容将呈现如下特点:自然地理知识的比重较大,突出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区域发展的内容会有所增加;出现多种地理图像,注重对各种新颖图示的判读与分析;试题将更加灵活;开放性试题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大,抽象的内容会有所减少,偏、难、怪题基本上不会出现;关注与当前热点事件的联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命题注重热点问题
预测教师:哈师大附中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 唐秋月
2011年高考政治学科的考试内容在个别地方有所增加,如:经济生活第十一个考点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变为“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变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另外,2011年高考政治命题将注重热点问题,主要的热点问题包括: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稳定物价,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十二五”规划核心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等。
6.上海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 篇六
“一水声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2005年中考转眼已近在眼前,探究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备战中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对此试着做了一些探析,供广大师生参考。 随着我市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方案的出台,文言文的阅读也有了新的要求:“强化文言文的学习,为促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积淀,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背景下,我市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值近几年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满分为120分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为20分,为23分,20为28分,20则上升至30分,占试卷总分的四分之一。 文言文阅读测试的变化在整体上突出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变”这样一个特色。测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默写部分继续保持S版,H版共同篇目的默写和S版、H版“分叉”选择默写这两种形式并存的局面。解释部分以解释加点词和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的形式出现。试题中这些加点词,一般都是较为常见的和在现今生活中仍在使用的实词,且S版、H版两套教材共有篇目中的实词。解释文言句子,只是要求“解释”,而不是“翻译”,即在文言句子的理解上不求“字字落实”,只要求理解意义,但对直接影响句子意思的关键词语是必须落实。阅读感悟部分主要是测试考生对已学过的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课外浅显语段内容的理解。要求在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启示意义。 文言文考试整体趋势是“稳中有进”,“稳中有变”。主要表现为:从20起,文言文默写增加了理解性默写的试题。如《少年中国说》中以龙来比喻中国少年无限生机的句子是“______。” 这类试题仅靠平时的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辨析、理解题干的要求。题干对所默写的句子有如下要求: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中国少年”和“龙”;比喻句的表达作用是显现“无限生机”,填空横线及标点符号提示默写部分是含有两个分句的句子;句子必须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符合以上五点要求,才是真正的理解。在年中考第4题A组(3):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B组(3):杜甫的《望月》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年中考第4题A组(3):《书湖阴先生壁》中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B组(3):《别董大二首(其一)》中,诗人给友人以勉励与自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这类理解性默写已不是单纯地测试背诵,在测试背诵的同时也检测了考生平时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是记忆与理解运用的结合。今后,这种默写试题将会继续延用,但分值不会增加。 第二个变化就是:2003年引进了课外文言文,这一变化必须引起重视。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期”课改教材中也大量地增加了文言文阅读的篇目。但是,作为一项全市性的考试,决不可能一步到位,它只要求学生能迁移课内学到的知识,解释常见实词,基本读通语段,理解主要意思,这三点要求其实并不高。2003年的课外文言文《楚人学舟》仅78个字,2004年选文《北人食菱》也只有84个字,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文后还有注解。题型变化也不大,虽然2004年出现了选择题,如第13题,但在设计上还是较为谨慎的,题目中的两个词语都是常见的、考生易于掌握和辨认的。在答题时,考生只要读通选文中词语的意思,“席上食菱”中的“食”显而易见是“吃”的意思,“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为“去除”、“清除”。再将选项中的加点词读懂,由于选项均来自课内文言文,作出准确判断还是比较容易的。课外文言文作为考试内容肯定仍将延续下去,可能分值会有所提高。这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初三学生“能独立阅读课外浅显的文言文。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积累,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读懂文言诗文的内容”的要求。但选文浅显易懂和注重课内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的命题原则不会变。 为了更好地备考,从现在起,我们学习文言文就要有意识地做到: 促进积累,提高得分率。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文言诗文中的名言佳句、体现中心的重点句、至今仍被人们常常引用的诗句的理解背诵上。 读熟读懂,能准确翻译。努力将课本上的文言文读熟、读懂,最好能做到每篇都能准确翻译,达到看到一个文言实词就能想起最早在哪篇文章接触过,并能对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作者基本情况有个印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在复习中重点关注一下“五记”,即《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核舟记》;“四说”,即《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马说》、《爱莲说》;“一论”,即《曹刿论战》;“一表”即《出师表》。这样,就不怕课外文言文了。 专项训练,提高针对性。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关键句,然后借助这些句子正确划分内容层次,概括段(层)意,弄清段(层)与段(层)之间的关系,梳理写作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鉴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历年来中考文言文考查的一个重点就是重在理解诗文内容和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平时,我们能做一些专项训练,中考时自然就能得心应手了。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久隆模范中学高级教师朱寄望
7.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篇七
一、命题总结
高考作文是教育改革 “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聚焦2015年高考,16 道作文题呈现出三大看点:
(一)题型:新材料作文“一家独大”
2015年有15 道新材料作文题(有些省区要求“诗歌除外”,有些要求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从题面上看大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唯有北京卷作文题为“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与“深入灵魂的热爱”二选一,但也是由材料引出标题。具体说来,15 道新材料作文题的类型与内容如下表:
命题专家选择命制新材料作文题,主要是因为这种考查形式独具优势:1将阅读和表达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切入点,让学生的习作不至于千篇一律;2能较好地防范考生套写和宿构。经过多年的实践、改进和完善,目前这一题型已渐入佳境,并且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作文题中,“话题类”新材料作文与以往的“话题作文”几乎没有区别。试看天津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道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考话题作文“范儿”。构思时,考生不妨先将题目与生活对接———流行词源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范儿”自然也来自生活。与生活对接,一是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联想,如历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范儿”“身边的好人范儿”“道德范儿”;一是对阅读世界中人物的追怀,如“春秋战国思想范儿”(孔子、庄子等),“唐宋文学范儿”,“民国教育范儿”(晏阳初、张伯苓、陈鹤琴等)。与生活对接,只是将时代、民族、国家、集体、个人材料融入作文,接下来还要对各种“范儿”进行评析。参考立意:1外在有“范儿”,内在更应有“范儿”(“范儿”与一个人的修养品位有莫大关系);2不要盲从某些“范儿”;3 不做“功利范儿”和 “精致的利己范儿”;4要追求高品位的“范儿”,拒绝不文明的所谓“范儿”(“土豪范儿”等)。除“话题类”新材料作文题外,另有多道作文题也可以转化成某个话题,进而构思成篇。如江苏卷的材料是“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可将其转化为话题“智慧的真谛”或“智慧的景象”。
(二)材料:体现 “讲价值”“贴生活”“重思辨”三大特点
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16道作文题充分体现了“讲价值”“贴生活”“重思辨”三大特点,不仅“接地气”,而且鲜明地弘扬了主旋律,向广大考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1.讲价值。许多作文题立足主流价值观的引领,着力发挥高考试题“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的独特功能。如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利用材料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三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这些都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如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题“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扬子晚报》等)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基本保持事件原生态面貌的同时,在写作要求中提出了“写一封信”的文体要求,希望考生选择一个说理对象,在有明确针对性的前提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此外,北京卷作文题、天津卷作文题等也是如此。如北京卷作文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2)《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北京卷第一个作文题要求考生选择心目中的一位或古代或近当代的中华英雄,通过想象与他(她)共同生活一天来叙写故事、再造形象、抒发情感,有利于培育高尚的爱国情操,传承和发扬自强刚健的民族精神。第二个作文题指引考生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同样在强调“能力立意”的同时有意突出“文化立意”,着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凸显了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2.贴生活。所谓“贴生活”,一是指题目材料紧贴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焦点话题,二是指部分考题与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关联紧密。如安徽卷的作文材料改编自对“中科院在沪研究所开放日活动”的报道,它会让考生联想到普通的印象和科学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诸多思考。题目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其展开想象,给予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又如山东卷用小中见大、常中见新的民谚设题,重庆卷用“公交车等妈妈”的事件设题,它们都有助于考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独到见解,引领其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这些题目的基本立意,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情感,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的努力。
3.重思辨。2015年高考中,较多的作文题选用了富有暗示性、启发性和弹性较强的材料,既便于考生多角度打开思路,又能让高者得其高,低者就其低,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各自水平,很好地体现了高考的区分和选拔功能。如浙江卷的“人品与文品”,让考生“就事论理”,针对“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发表见解;又提示“阐明你的看法”,旨在鼓励考生个性化地“发声”和表态。命题设定的内容较为 “专业”,加大了事理与哲理表达的难度,要求学生不仅有辩证的思维,而且有较多的阅读积累。又如福建卷思辨“路”的三则言论,湖北卷“喷泉与地下的泉水”的比照,四川卷“老实和聪明”的多角度审视等,都要求学生在统筹考虑中把握事物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客观分析中把握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卷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该题延续了上海卷近年来已形成的注重思辨的风格,并且有新的特点。材料主体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中的“坚硬”和“柔软”可以激发考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使其做出个性化的理解。第二句既沿袭了前几年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又有所不同:其一,“和谐的自我”对个性化的理解起到约束作用;其二,“如何对待它们”不局限于二元对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其三,“如何对待”不仅关乎“知”,更关乎“行”,考生必须思考自己选取的方式、方法,与“和谐的自我”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问题。总的来说,材料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一方面,它上承了传统文化中刚柔相济、反躬自律、知行合一等精神;另一方面,它顺接了现代社会所需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具体写作时,我们需要“向外”延伸扩展,即运用联想,走向“社会”“人生”“心灵”,弄清“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到底比喻什么;又要“向内”收敛,即根据题目指向,思考怎样才算“和谐的自我”,如“和谐的自我”首先是内心“坚硬”与“柔软”的统一,诸如“外冷”与“内热”,“刚毅”与“温柔”,“执着”与“变通”的协调与相融,其次是“内方”与“外圆”的统一,涉及对社会、他人、自我关系的梳理与调控等。
(三)能力:突出理性思维能力,着重考量“观照力”“开掘力”
高考作文固然要考量“内容”和“表达”,但其背后的真正推手是 “思想”。有“思想”的驱遣,“内容”才能更加厚重;有“思想”的导引,“表达”才能更加酣畅。“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在写作过程中只有把“理”思量通透了,才能突显高中生作文的思想品质。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主要考查了考生两种理性思维能力。
1.观照力。在高考作文中,“观照力”主要指审视题目的眼光和眼界。有眼光,才有审视的长度;有眼界,才有审视的宽度。比如全国新课标卷I作文题,以“规则、社会责任感与亲情”设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看到事件的热闹、各方的争议,而且要看到“中国古代伦理观念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传统与依法治国所要求的尊法、守法等方面存在矛盾”,要看到“警方从法律出发,查实、教育、处罚,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分内之责,没有错;只是公开这起举报,值得反思”……广东卷则要求考生打开眼界,洞察“感知自然的远和近”的道理:信息化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某些新的问题,包括人与自然的疏远,人的感受力的降低等。作文材料通过将传统的看云识天气与现代气象预测相比较,展示出人们在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中离自然的 “近”和“远”;通过在森林中接触自然与利用网络了解自然这两种途径,展示出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中离自然的“近”和“远”。材料末段认为:“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材料只陈述事实,不作评判,意在引发考生的思考。可以说,写好本题并不容易,不能只是讲爱护自然,还需要有点哲理的思索,需要认识其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两道作文题都在创设论辩语境上下足了功夫,力求引领考生在展开正面论述的同时自觉进行反向思维,更全面、辩证地探究问题、表达思想。
2.开掘力。“角度决定观念”“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在高考作文写作中,多角度开掘,才能多维、整体把握,从片面走向全面;深度开掘,才能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江苏卷作文题以“智慧”是“经验”“能力”“境界”为素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出“智慧”的话题,以引发考生的自由拓展、多向发散思维。题目本身并不复杂,但考生要阐释清楚、论证合理,就需要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的思维水平。全国汉语文卷的“阅读改变思想”、湖北卷的“喷泉与地下的泉水”等,也都对写作提出了逻辑阐释的要求。如湖北卷作文题,有限的笔墨蕴含了深邃的内涵:首先,泉水“蓄积”与“喷涌”的关联简单明了,却有着多向立意(“耕耘与收获”“过程与结果”“积累与成功”“准备与机遇”“位置与价值”等)的可能。其次,由“众人瞩目”与“鲜有关注”的对照,可展开对“现象与本质”“片面与全面”“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孤立与联系”等的深度思考。这类思考强度较大的作文题,需要考生调动课内外积累的背景知识,清晰、有条理地组织语言,从整体上落实命题意图,让写作向深处开掘。
二、命题走向分析
(一)新材料作文仍将一枝独秀,新的作文题型“呼之欲出”
1.新材料作文因其注重所选材料内容的丰富性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新材料作文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推出并逐步完善的作文题型,因此,它必然要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读”“个性化学习”等新的学习理念。为此,其命题就需要在提供的材料上强化含意的多解性,使不同学习风格的考生在材料面前能够发现含意的多解性,进而敢于冲破习惯性的思考方式,写出真实的自我。这在近年来的满分作文中可见一斑。
2.添加“任务型指令”的作文题将有所增多。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和卷II的作文题,都在以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其写作欲望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写一封信”“思考、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从而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也使材料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向来具有“风向标”作用,预计2016年将有部分省命题考区向全国新课标卷这两道题看齐,在材料之后添设“任务型指令”(有的还会限定只能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
3.随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含漫画作文)的相继出现,给出开头要求续写成篇等考查形式,出现的机会也不是没有。试举一例:请以下面提供的一句话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然后续写全文。
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要求:1认真阅读这句话,自定续写文章的立意;2题目自拟;3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
(二)侧重人文性、思想性,突出理性思维与生活感悟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可以预见,2016年的作文命题将继续落实这些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突出时代精神;讲究理性思维与生活感悟,注重材料内容、含意的广度与深度,加大思维力度,让具有不同思维习惯的考生尽量发挥其写作才能;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文化热点切入,引导考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展示真我风采。
三、备考策略
1.实施“两个调控”。一是全面备战各种题型,不留盲区。二是重点抓新材料作文,分类细化。如“故事类”“言论类”“情境类”新材料作文题各有怎样的审题要诀,学生必须了然于胸。另外,除了按材料类别划分出 “故事类”“言论类”等小类外,新材料作文还有 “矛盾分析类”“多则材料类”等。其中,“矛盾分析类”指题面存在着看似截然不同的观点,反映着矛盾错杂的社会现象(2015 年福建卷、浙江卷作文题等)。这类题的分析策略究竟有哪些?细细探究,依据个人的认识,至少包括“找准矛盾点”“审视矛盾现象背后的本质与根源”“分析矛盾的一致性与相互转化”等步骤。“多则材料类”(要求阅读多则材料来完成作文),审题立意时如何落实“先求同,再求异”的原则,同样需要在实际演练中加深认识。
2.做到“三个关注”。1关注主流媒体———它高扬的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2关注草根声音———它反映的是芸芸众生的基本诉求。3关注自我生活———它奏响的是莘莘学子的青春旋律。就“自我生活”来讲,打上个人生活印记的素材,是最独特也最动人的;文中有“我”真实的人生体验的作文,是最值得称道的。同学们平时不妨做些个人回顾———回顾自我的生命历程(如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事),回忆一些细节场景;回顾高中以来所写过的最佳作文,特别要留意那些能激发读者情感的作品;也可升格自己写过的那些“庸文”。临考前,可先列出一系列问题,比如:在我近20年的生活经历中,最让我难忘的人(事)分别是谁(什么)?我最喜爱(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一部影片、一首歌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最喜爱它(具体影响表现在哪里)?我的特长、兴趣爱好分别是什么?我有哪些突出的优点、缺点?我的偶像是谁?为什么以他(她)为偶像?以他(她)为偶像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是谁?他(她)身上有什么闪光点?对我有何激励?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我最大的收获与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一年来,国内、国际哪位人物、哪一事件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三五年内,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然后深入思考,试着做出回答;还可与身边同学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交流。
8.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篇八
本期《求学》集结高考名师从热点看台、核心考点、小题狂刷、抢分技巧、等方面为考生提供独家的制胜高考秘籍。
反思精神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他多次在讲话中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
根据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大树上住着一只喜鹊。它每天都为大树唱颂歌:“你多么高大,多么挺拔!”大树深深地陶醉了。一天清晨,正在酣睡的喜鹊被一阵“当当当”的响声惊醒了。原来是一只啄木鸟落在树干上,不停地用长嘴敲打着树干。喜鹊很不高兴:“好个啄木鸟!原来是你打破了宁静。真可恶!”啄木鸟分辩说:“我是为大树治病呢,蛀虫正在危害大树的健康。”喜鹊说:“这么粗壮的大树怎么会有病呢?胡说八道!”一直沉默的大树说话了:“你这没安好心的啄木鸟,谁用你治病了?快点给我滚开!”于是,啄木鸟含着委屈的泪水飞走了。从此以后,那颗大树成了蛀虫的乐园,树干几乎被蛀空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棵被蛀空了的大树经不住狂风的袭击,终于在痛苦的呻吟中倒下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目属于多角度材料作文:①从大树的角度切入。人们往往会犯大树一样的错误,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讨厌别人的批评,其实,良药口苦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让我们放下身段,听一听别人善意的批评,甚至是冷嘲热讽,如此,就会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言行,从反思中得到益处,调整自己的生活航向,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②从喜鹊的角度切入。适当的鼓励、赞扬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过多的、不合情理的赞扬,并不是好事情,过多的赞扬会使人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直到坠入深渊。③从啄木鸟的角度入手。生活中需要讲真话的人,需要敢于一针见血地提出意见的人,生活中“啄木鸟”带给人们的是“噪音”,是“痛苦”,然而,却又能矫正错误,治病救人,是无私和高尚的。联系社会现实,最好的角度应是第一种和第三种角度。
德国人通过不断而漫长的反思清算了纳粹思想的流毒。战后初期德国对纳粹罪行的追诉和审判并不成功。当时的德国民众回避纳粹历史,甚至反对盟国实施的“非纳粹化”,并要求赦免纳粹罪犯,直到60年代初奥斯维辛审判激发德国人对纳粹历史的反省。1963年奥斯维辛审判在法兰克福举行,引起德国全国上下对过去清算纳粹做全方位的反思与自省。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认罪的镜头,成为德国反思历史的经典象征,这是二战后德国人彻底反省的标志。德国人正是通过持久而坚持的反思,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人的衣服前后各有一个口袋,我们只能看到前面的口袋,而对身后的口袋却一无所知。人,只能借助于他人的眼睛才能看清自己,我们必须接受他人犀利的眼神。唯有他人,可以将我们从头到脚打量一遍。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对他人给予的殷勤指点充耳不闻,他们就像被蒙蔽双眼的巨人,一步步走向深渊。懂得悬崖勒马的人不多,懂得聆听他人建议的人也不多。我们总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肯定他人的意见就表示对自己的否定,谁不愿意听甜言蜜语呢?于是,我们就会只看到片面的自我。
变革与突围
2015年是继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之后的第二年,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将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足球体制改革等都将在新的一年全面展开。改革要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根据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哲学上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世界每天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把握变化,用一双慧眼仔细观察,推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摒弃不利因素,不断变革,才能实现发展,实现突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材料作文主要围绕“变革”展开,可写立意很多,可从变革的方法角度着眼,变革需要破,也需要立,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适合社会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百姓意愿的机制就是立。还可写改革的策略,要学会突围,如从舒适的生活、优越的环境、不良的习惯、陈旧的传统、世俗的束缚等中突围,需要胆识、智慧、恒心、合作等特质,这样才能实现进步。
企业有了变革,才会有所发展。近几年来,零售企业除了线下实体的激烈竞争,也纷纷在网上创新,拓展线上实体,开启线上线下辅助经营的模式。许多实体零售业利用自身供应链体系和门店优势,将线上线下业务结合起来,发展网上业务。以沃尔玛为例,其网上商城已开通上线,其食品类销售将进一步触电电商。沃尔玛网上商城已经将触角渗透到食品,甚至生鲜品类。沃尔玛的成功告诉我们,不论是传统零售商还是电商,都需要也必须在“两线交融”之处寻找到平衡点,只有不断注意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趋势,不断变革,吸取经验,才能取得成功。
改革即革新,即摒弃腐朽。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从国家层面看,需要用变革来自我完善。西罗马帝国因故步自封,将整个国家埋进了坟墓。再不变革,就意味着坐以待毙。1978年的中国春回大地,改革之风吹遍全国,田野上处处开满希望的花朵,祖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改革带来的变化。
大到国家,小到每一个人,都需要自我反思的精神。这种反思需要我们发现自身问题,努力寻求改变之道,不断制定和实现新的目标,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自我反思是成长,是自我否定之否定,是重生。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这种精神,反思是人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顶层设计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揭晓2014年十大流行语,其中“顶层设计”排在首位。这个词语原指从顶层进行筹划规划,现主要指政府的“战略管理”,强调从整体上和宏观上制定策略,统筹考虑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根据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齐国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分别让同等级的马出场比赛,结果田忌惨败。就在这时,田忌的好友孙膑看到了,就给他想了个办法,让他调整马的上场顺序,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赛马如此,人生、社会和国家也何尝不是如此?总揽全局,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进行战略部署,胜负在一开始其实就已经确定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材料作文第一段为故事,第二段为寓意,应紧紧抓住核心语句“定好计划,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进行战略部署”展开思考,明确立意方向。可写立意很多,可从“顶层设计”角度展开,思考其意义和价值,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顶层设计强调宏观战略管理,强调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和有机匹配,它还可以有效集中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可从如何实施“顶层设计”角度展开,必要的调查研究必不可少,但像材料中的孙膑一样,独特的眼光也很重要。从眼光的角度着眼,进行整体筹划时要有观察鉴别、遇见事物发展的能力,要有独特的眼光。用远见卓识的眼光,引领设计。在人生、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中,学会用明察秋毫的眼光辨明前进方向,做好设计。同时要有整体意识,注意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整体入手把握事物关系。
重庆市针对城市总人口多、城乡发展和收入增长不均衡的现状,在统筹全市基本情况之后,提出了“重庆共富”的核心理念,并做好了顶层设计。重庆市将这个目标提炼成三个与市情紧密结合的方案: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并有具体指标。结合此设计,重庆市提出“共富12条”,条条有措施,有计划,设计周全,方案精密,内里联通,环环相扣。正因为如此,重庆市的基尼系数和城乡差距都有明显下降。重庆市的例子正是进行宏观战略管理,做好顶层设计的体现。
纵观历史,始皇霸业,文有张仪连横以斗诸侯;武有白起蒙恬执锐披坚纵横沙场;嬴政履至尊之位睥睨天下,则是一揽全局,宏观管理。孔明事必躬亲,却导致蜀国君臣软弱无能最终被吞并。放眼中外,港澳回归的关键在于中国尊重现状,实行一国两制,宏观掌控,包容其制度;戈尔巴乔夫急于求成无视现状,一代霸主苏联从此湮没于历史尘埃中……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顶层设计如宏图伟业的设计图纸,没有大局意识,纵使细枝末节再费心思,也注定失败。
田忌赛马,以劣马战骐骥而终得胜;刘邦称帝,九连败而终称帝。总揽全局,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进行战略部署,胜负其实早已确定。
经典的魅力
2015年3月,以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捧。路遥的作品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再现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城市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大众的感触,来源于作品中深远的精神内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路遥《平凡的世界》等为代表的经典作品,代代流传,长盛不衰,将鲜活的智慧和恒久的精神传递给人们,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根据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西方人有《圣经》,伊斯兰人有《古兰经》,犹太人有《塔木德》,中国人有《论语》。这些经典代代相传,常读常新,永不过时,充满了思辨的力量。它们不断地给各个地域的人们以滋养,使血脉流传,文化传承,思想延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材料作文先列举各地域的经典著作,接着分析了这些经典的重要作用。所以此题的关键句是第二、三句,可围绕这两句展开立意。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并经过历史的筛选和淘洗,是民族语言和思想的符号和标志。可从经典的定义、作用、目的、影响等角度展开进行写作。
经典的魅力是远大的。被犹太人尊为经典的《塔木德》,是犹太教口传律法的汇编,影响之大,意义深远。《塔木德》是犹太教有关律法条例、传统习俗、祭祀礼仪的论著和注疏的汇集。犹太人从这里汲取了立身处世的智慧,在世界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它是犹太人最可贵的圣物,是生活的慰藉和心灵的避难所。
经典,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屹立不倒。然而,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经典被压在箱底。知道爱情的人多了,了解艾青的人却少了;喜欢周迅的人多了,崇拜鲁迅的人却少了;看日本动漫的人多了,欣赏京剧的人却少了。难道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典就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吗?答案是否定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接受了时代的考验,在一次次优胜劣汰中流传下来;在一次次与流行文化的碰撞中擦出更绚烂的火花。当各种光怪陆离、纷繁芜杂的流行元素充斥在我们身边时,不妨在闲暇之余,斟一壶淡茶,寻一本好书,在温暖安静的午后,斜倚在长椅上,沐浴着暖阳,品着香茗,品味经典,在氤氲的茶香中,感受经典的魅力。任凭身旁走过穿着前卫、塞着耳机、步履匆匆的人们,他们哪里会懂得你的那份宁静,那份闲适。
观念与利益
哲学家讲,世界上的矛盾只有两种:一种是利益,一种是观念。近两年来,中国和周边邻国的领海争端摩擦不断,诸如钓鱼岛争端,南海石油争端。各国之间贸易摩擦、纷争不断。如何处理好利益和观念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各国之间的重要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说价值观会影响人际交往。还有人引用英国前首相帕麦斯顿的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你认为“价值观”和“利益”哪一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
请联系实际思考,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证明自己的观点,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材料作文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命题也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而是和国际语文命题接轨,直接由问题导入,不再玩“文艺腔”,凌空蹈虚,让考生猜心思。作文的观点大致有四种可能性:⒈利益重于价值观;⒉价值观重于利益;⒊不要把利益和价值观对立起来,有时候利益就是价值观; ⒋价值观和利益谁对人际关系影响大,要看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如果在一个关注生存和利益的社会环境里,利益就是宗教,一切价值的判断就是利益;而在一个生存问题已经解决,人们普遍看重价值立场的社会环境里,价值观就是文明的基座。
对企业经营来说,经营者的领导能力至关重要。那么,领导能力从何而来呢?首先,经营者必须有明确的价值观。有了明确的价值观才能制定出企业的具体行动方针。大多数长寿企业就是把创业者对未来的使命感融汇在具体的行动方针中,通过口传或书面的家训、家宪等把它们代代传承下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使命感和行动方针,激发了企业成员的热情,提高了创造力,企业才得以成为长寿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永远推崇三个传统,即: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通用电气的价值观不仅体现在公司的手册里,而且还写在一张小卡片上,那张卡片称之为“通用电气价值观卡”,所有员工都必须随身携带。卡片上的内容为:痛恨官僚主义、开明、讲究速度、自信、高瞻远瞩、精力充沛、果敢地设定目标、视变化为机遇、适应全球化。通用电气公司巨大经济效益的获得正是坚守企业价值观的结果。
衡量“价值观”和“利益”之重,在我看来,这是没有可比性的。就好像17世纪的荷兰,这个以商业立国的国家,在以赚钱为目的而行至中国时,接受中国传统封建的礼仪,向皇帝屈下了自己的膝盖,并因此而得到丰厚的赏赐与广阔的市场,与当时的中国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关系。相比之下,其他试图打开中国大门的欧洲人,皆因无法接受下跪这一与尊严冲突的行为,错失良机,未得到皇帝的赏识与信任。荷兰人是因放下了尊严而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其他人是因选择了尊严而放弃了利益,但我们可以比较究竟谁失去的多,谁获得的多吗?获得的利益虽不是永久不逝之物,却也足以予一人、一国巨大发展。价值观是伴人一生之物,抚安心灵最好之填充,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的体现。两者既不交织,又无冲突,全凭当事人自己的选择罢了。
人生的“围城困境”
2015年初的丁俊晖,一改去年的晦气,3月30日晚,他以5∶1战胜坎贝尔获得2015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冠军。丁俊晖8岁开始练习斯诺克台球,15岁获得亚运会斯诺克比赛金牌和世界青年斯诺克比赛冠军,16岁转成职业选手参加世界台球职业巡回赛,连续两次击败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是一个卖香烟的小商人,没事的时候喜欢在自家楼下的露天台球桌上打上两盘。在丁文钧的影响下,丁俊晖8岁那年踩在一个木箱子上,打了平生第一次台球,从此便一发不可收。当时,丁文钧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让丁俊晖退学,专心练球。今天的成功,正是源于昨天的选择。
根据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着惊人的成就。当他的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天他陪他的父亲到一家高级餐厅用餐,现场有位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这位企业家在聆听欣赏之余,想起了自己也曾学过琴,而且几乎为之疯狂,便对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
“是呀,孩子,”他父亲回答,“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用餐了。”
请根据以上内容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本作文命题可写的角度很多,可以从小提琴手的角度写“你是别人的风景”“做好自己”“羡慕的本质是无知”等,也可以从企业家的角度写“选择的智慧”“听从自己与听从别人”“ 假如人生可以重来”“认识你自己”“人生的‘围城困境”“人性的弱点(如重难轻易、见异思迁、向声背实等)”“失去与拥有”“舍与得”“患得患失才是人生”,也可以从父亲的角度谈家庭教育或父子关系,也可以从材料整体出发谈“成功的标准”“知足常乐”“历史是不能假设的”,等等。
在影片《郎朗的歌》中,著名钢琴家郎朗回忆了心酸的求学之路。虽然拼命苦练,但郎朗意外地遭到了钢琴老师的当头棒喝,“每天都在说你不可能成为钢琴家。”一系列的挫折和求学条件的窘迫曾让“郎爸”陷入了一种濒于崩溃的地步,当郎爸再无法面对这一切的时候,终于对郎朗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你三个选择,第一是回沈阳,第二是跳楼,第三是吃药。”郎朗在听到父亲给自己的选择时,“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心想跳楼太恐怖了,就说那吃药吧。” “等到开始吃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令我讨厌的世界,但我不想吃药,然后我就拿着药扔向我爸,说你吃吧,我才不吃呢。然后我爸开始打我,我也头一次反抗,然后我开始骂钢琴骂北京,把所有不高兴的事情都骂出来。”郎朗说,爸爸每次回忆起如此冷酷的场面时,都会不由自主流下眼泪。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
“求不得”何德何能,竟能与生老病死相提并论?可见人的劣根性了,对于得不到的总是朝思暮想,常为之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而对于已经得到的,却总是视而不见,弃若敝屣。
不知那个企业家知不知道,在他羡慕地遥望着小提琴手时,那小提琴手又曾多少次将羡慕的目光投向周围的人。小提琴手或许羡慕他们的成功,他们的荣耀,他们的地位。而这些企业家本就拥有的东西,在他眼里竟还不如一个小提琴手所拥有的技能。
白居易在《遗怀》中写道:“回看世间苦,苦在求不得。我今无所求,庶离忧悲域。”我们或许做不到像白居易那样的无所求,但起码可以满足于当下,品味自己已有的生活,不要去追逐太多你没有的东西,也没有必要去羡慕他人,因为你也有可能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精神皈依与生命快乐
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在自杀者中,大部分人因为找不到精神皈依而患有抑郁症。
根据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梁漱溟先生说过,人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人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三种关系不能颠倒,由低到高。
人生早期,往往谋求独立的生存,在社会上的建树;到了一定阶段,往往会转向心灵建设,谋求精神的归属,寻找家园。人是身心合一的有限存在物,由“安身”走向“安心”是一个发展的轨道。
请以“安身与安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本题考查考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既有对现实的把握,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对生命的思考。高考命题“以人为本”,考查“人与自然”“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该题检验“写作者与自我的关系”,考查考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考场上的宿构和套写都难以奏效。“安身”是让自己的物质生命(肉体)有一个保障,能够独立生存下来,鲁迅说过:“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人生早期都是为生存而战,追求事业成功。到了一定阶段,物质丰盈了,生存有了保障,精神需求就成为一种内在逼迫,孔子说“五十知天命”,人到了这个年龄,会慢慢与自己的命运讲和,和外界讲和,精神通达,内在愉悦。丹麦哲人克尔凯郭尔说,人生有三个阶段:感性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这和梁漱溟的观点一致,东西方哲人对人生的认识上有共通的东西,这就是追求人生的完满与幸福。
在去和留之间,陶渊明并不是没有犹豫和痛苦,“心为形役”“身心交病”“自古叹行役(指做官),我今始知之”,等等,都是他内心最真实的独白。灵与肉的矛盾,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文人身份与政客身份之间的难以兼容,让陶渊明总是处于一种煎熬之中。陶渊明的痛苦选择其实也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两难选择。
我渴望随着命运指引的方向,心平气和地,没有争吵、悔恨、羡慕,笔直地走完人生旅途。
——魏尔伦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金钱与时间是人生最沉重的两样负担。最不快活的就是那些同时拥有这两样东西太多,多得不知道怎样使用的人。
——佚名
前段时间,“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成为少林俗家弟子,曾引来街头巷尾一阵热议。总有人感叹:“有钱人都是怎么了?”放下自己具有的丰厚物质条件,过上僧人一般清苦的生活这种大众可能难以理解的举动,却正是所谓“有钱人”为自己寻找心灵居所的过程。
用“吃尽穿绝”来形容一些有钱人的物质生活并不过分,豪华的别墅让他们完全不愁安身之所,然而,他们的心灵却依然好像在荒原上游荡。在对物质的疯狂追求后,留下的只有心灵的空虚。陶渊明在南山脚下的生活固然惬意,但生活条件却大不如做官之时,于是他便陷入了煎熬,既不愿意让自己的心灵迷失在纷乱的官场,也对贫苦的生活条件无所适从。可见,安心必先安身,但是在安身的过程中,心就有可能流离失所。如此两难,古今人士受尽煎熬……
责任
德国汉莎航空旗下德国之翼航空的A320客机3月24日在法国南部坠毁,机上的144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据法国检方证实,坠毁的德翼A320客机黑匣子录音显示,该机的副驾驶“有意毁灭飞机”。类似这次飞机副驾驶责任缺失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例子还有很多。责任,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分量实在太重。
根据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闻名的墓碑。墓碑上刻着如下文字: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而,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材料来看,材料强调的是一个人首先应该改变自己,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然后才能去实现其他的人生和社会理想。“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有自我责任意识”应是此题的核心立意。“责任”这个话题属老生常谈,但常谈常新。这个词语从字面意思上看指的是分内应做的事,也指因为没有做好分内的事,而应当承担的处罚或过失。在这个话题里,侧重强调自己分内的责任意识、拥有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可写内容很多,从材料中生发开去,就可以有“改变自己的责任”“做好分内之事”“做好自己与改变他人”等立意。当然,当前社会热点事件中与此有关的事件很多,应学会在新闻热点中敏锐捕捉有新意的立意和内容,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写好这个看似陈旧的话题。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弗兰克【英】
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
——林肯【美】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中】
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
——弗洛姆【美】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
——普列姆昌德【印】
9.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篇九
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作者/唐惠忠等
题目一 黑海涛引吭高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界歌王帕瓦罗蒂来到北京,顺便去了北京音乐学院。很多有背景的人都想让他听听自己子女唱歌,帕氏耐着性子听,不置可否。这时窗外一男生引吭高歌,唱的正是名曲《今夜无人入睡》,他就是黑海涛。他知道自己没有面见帕氏的背景,于是用歌声推荐自己。帕氏很欣赏,亲自为黑海涛联系出国深造事宜,后来还亲自给意大利总统写信,让黑海涛如愿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音乐大赛,并获得了名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即使你是千里马,也要全力嘶鸣。如果不是在窗外唱了那首《今夜无人入睡》,眼下黑海涛或许还是默默无闻的歌手,或者在中学当音乐教师。正是他大胆地唱出了自己的声音,一鸣惊人,才打开了成功之门――不同凡响的一声长啸,决定了一匹千里马的命运。因此,才华加勇气,便是成功的“敲门砖”。
本题参考立意:不要喟叹世态炎凉,不要抱怨命运不公,只有亮出自己,不甘平庸,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当然,如果从帕瓦罗蒂识人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以。
题目二人往低处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计算机博士在美国找工作,奔波多日仍一无所获,他来到职业介绍所,没出示任何学位证件,以最低的身份做了登记。很快,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了,职位是程序输入员。
不久,老板发现这个小伙子的能力非一般程序输入员可比。此时,他亮出了学士证书,老板给他换了相应的职位。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觉这位小伙子能提出许多独特的建议,见识远比一般大学生高明。此时,他亮出了硕士证书,老板立刻提拔了他。又过了半年,老板发觉他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便再三盘问,他才承认自己是计算机博士,因为工作难找,隐瞒了博士学位。第二天一上班,他还没来得及出示博士学位证书,老板已宣布他就任公司副总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中国有句老话: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鼓舞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立大志、干大事,摆脱了贫困的处境。高处自有高处的好处:高处意味着荣华富贵,意味着封妻荫子,意味着吃香喝辣;低处也有低处的优势,处在低处的人心无旁骛,因而能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地对待工作,更容易取得成功。处在低处的人与世无争,因而志向高雅、恬淡脱俗,更易于达到人生至高境界。
参考立意:一、走向低处不是放弃追求,而是理智的人生选择。二、低处,只是起点,并非终点;低处,往往更能凸现人的价值,使人更容易上升。身在低处,心在高处,这样的人一定成功。三、在重物质而轻精神,重金钱而轻情操的今天,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走向低处。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准则更是被忘得一千二净。但人往低处走并不是放弃人生的目标,而是为了走到更高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素材】
南阳诸葛亮,也曾躬耕陇亩。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处在低处的人知道怎样顺应时势,知道该怎样充实自己,以便在最佳时刻展露自己的才华,大地处在低处,厚德以载万物,没有人不承认它的辽阔;大海处在低处,宽容以纳细流,没有人不承认它的深邃。(作文大全 )正是“龙潜海底,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凤落岐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人往低处走,不是盲目乱走,只是绕了个弯,时机一到,便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题目三 错觉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错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品读这首诗,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联想感悟应是本首诗引发的;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则小诗的题目是“错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其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再审读诗歌内容: “此岸”“彼岸”均以为对方过得比自己好,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都在自怨自艾。
理解诗歌内涵后,应由此及彼地联想,搜索充足的写作素材。可以追问: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有没有相反的例子?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这种“错觉”现象处处都有,只要留心就可发现。比如说“庄稼总是人家的好”,在社会中一些人总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快乐,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人未必比自己快乐、幸福。所以,人要从自己制造的陷阱中走出来,不要盲从,不能迷失了自己,要正确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又如,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于是人们总是迷恋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反而对拥有的东西不加珍惜,由此可指出:憧憬向往彼岸的“幸福快乐”,但更应该珍惜身边实实在在的幸福、触手可及的快乐。
立意角度:1.珍惜身边的事物;2.不要盲从、不要迷失自己;3.正确地看待他人和自己;4.拒绝盲目的攀比、空想等。
题目四 大器早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器在古代,指的是钟啊鼎啊那些贵重的器具。古人没有先进机械,没有电脑,加工一件大器连雕带琢,很费功夫,所以老子说:“大器晚成。”而现在快多了,别说造钟鼎,就是造火箭,造飞船,也用不了多久。若还以“晚成”的观念造大器,黄瓜菜都凉了。
拿大器比人才,也一样。现代世界有三快:社会发展快,生活节奏快,知识更新快。相应地,也要求人才成长快。时代列车不断提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慢慢腾腾,磨磨蹭蹭,没等成才,你就过了报考年龄,招聘年龄,提拔年龄,创造年龄,拓展年龄,总之是过了出成绩的最佳年龄,落伍了,使不上劲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器刻不容缓,早成为佳。要抓紧时间,加倍努力,尽一切可能跟上时代速度,早日成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大器,行行大器须早成。治国安邦不能拖,重大发明不能拖,平凡岗位的工作也拖不得。世界之林崇尚“早”字,鸟儿起得晚,往哪儿飞都没虫吃。
流传甚广的名言“出名要趁早”,讲的也是要快,要及时。早成大器,却不一定要早出名,甚至出不出名都在其次,关键是要尽快实现人生价值,对社会有益,对家庭有益,没白活――晚年没白活,中年没白活,人生最宝贵的青少年时代更没白活。
有的人得过且过,劝他珍惜光阴,他找借口说“大器晚成”。人类很聪明,什么都能成为借口, “大器早成”这个说法,兴许会被一些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幻想捷径的人所利用。但是扎扎实实有责任心的人,不会用借口麻痹自己。
从历史使命和继承关系上看,大器也应早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不能推给后代。
题目五 朴素人生
朴素,是一种自然、真诚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情操;同时,朴素又是一种责任。
请以“朴素人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朴素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我们今天的生活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否一定要追求奢华,恣意挥霍呢?我们还有数千万同胞没有摆脱贫困,开创美好的未来也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我们的衣食住行,能否不用或少用名牌,保持平常之心;能否从充满浮躁和欲望的大都市回到田野村寨,去农家坐坐、看看;能否少些不必要的开支,哪怕是少用些零花钱,用节约下的每一个铜板,去做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给弱势群体送一份温暖,献一份爱心。
朴素,是衡量人思想品德的一把尺子。
对于在优越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来说,朴素还是决定青少年将来能否成才、能否担当重任、能否成为改革开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因素。因此,朴素决不是个人的生活方式问题,而是一种责任,一种需要我们点滴养成而弥足珍贵的人生修炼。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 “一个人的生活,每增加一份奢侈,就是给自己套上一个枷锁。”因此,只有更多地注重修养,追求朴素,远离奢华浮躁,学会放弃,不慕荣华富贵,培养崇高精神,追求心灵净化,才能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为家庭多做些有益的工作,多尽一份责任。
题目六 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罗马时代,某预言家在城内设下了一个奇特难解的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的人必定是亚细亚的统治者。长久以来,虽然许多人勇敢尝试,但是依然无人能解开这个结。当时身为马其顿将军的亚历山大,也听说了,于是趁驻兵这个城市时,试着打开这个结。连续好几个月,亚历山大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打开这个结,他又急又气。有一天,他气急败坏地说: “我再也不要看到这个结了。”当他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不再去想这个结时,忽然脑筋一转,他抽出身上的佩剑,一剑将结砍成了两半儿――结打开了。
请以“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勇敢地跳出旧有的思维定势,方能打开难解的“结”。过后你会发现,事情实际上没有看到的和想象的那么困难,机遇往往隐藏在我们的灵机一动之中。
本题参考立意:要想取得成功,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要勇于打破常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相关素材】
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横跨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连接北加利福尼亚与旧金山半岛,大桥建成通车后,大大节省了两地往来的时间。但是,新问题随之出现,由于车辆太多,金门大桥总会堵车。当地政府为堵车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感到头疼,于是当地政府重金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
最终一位年轻人提出了方案:将原来传统的“4+4”车道改成“6+2”车道,即上午左边车道为6道,右边车道为2道;下午则相反,右边为6道,左边为2道。他的方案试行之后,堵车问题迎刃而解。同样是8条车道, “6+2”的效果明显优于“4+4”。当地政府付给了他1000万美元奖金。
题目七 自我安慰
吃了亏的人说:吃亏是福。丢了东西的人说:破财免灾。胆小的人说:出头的椽子先烂。侥幸逃过一劫的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上述种种,均属“自我安慰”。
请以“自我安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所谓“安慰”,词典上解释为“使心情安适”,也就是争取从难过、沮丧中摆脱出来。写本题须落实“自我”这一限定――兼写“自我安慰”“父母安慰”时,重点一定要突出。
【思路发散】
被恶人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卸任官员说:无官一身轻。官场失意者说: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生了女孩的父母说:养女儿是福气,养儿子是名气。
惧内的丈夫说:有人管着好啊,啥事都不用操心。
夫不下厨,妻跟人说:整天围着锅台转的男人没出息。
住在顶楼的人说:顶楼好啊,上下楼锻炼身体,空气新鲜,还不会被打扰。住在一楼的人说:一楼好啊,出入方便,省得爬楼梯,怪累的。
某家装修的木地板处处是疤,主人说:有疤才叫木地板。
某人被老板炒了鱿鱼,他对人说:我把老板给炒了。
【立意参考】
(1)有了“吃亏是福”等“自我安慰”的理由,人们的生活就多了些弹性和韧性,凡事就不必去钻牛角尖了,由此减轻了生活的压力。尽管有些“自我安慰”的理由不可取,但也无大碍。(比如面临汶川大地震等天灾人祸,需要“自我安慰”。当然,像“出头的椽子先烂”等“自我安慰”的.理由,有点消极,对于年轻人来讲尤其不宜提倡。)
(2)“自我安慰”也就是转换思维的方式(比如庆幸自己的境遇不算是最坏的),对于获得快乐幸福是必不可少的心理调节。
(3)所谓“自我安慰”,很多情况下只是为自己的失意寻找借口,其实质是精神上的自我麻醉。
(4)辩证地想――是“双刃剑”;进一步想――问题的关键在于“自我安慰”后怎么办,是面对挫折不悲观绝望,调整好心态,鼓足勇气去超越现状呢,还是为摆脱悲哀、痛苦、沮丧而麻痹自己。(以上预测题作者为唐惠忠)
题目八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新婚夫妇住进了新楼。一天晚上,全楼突然停电,一片漆黑。夫妻两人手忙脚乱地寻找蜡烛,这时,传来了清脆的敲门声。打开门,借着楼道应急灯微弱的光线,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背着手站在门口。女孩问: “叔叔阿姨,你们家有蜡烛吗?”夫妻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想:是真借蜡烛还是以借蜡烛之名来窥视我们的生活,即使是真的,我们刚搬进来她就来借蜡烛,以后还不知要借什么东西呢。于是异口同声地说: “没有。”小女孩笑了,两只手从背后伸过来,每只手都握着一支蜡烛。小女孩甜甜地说: “这幢楼刚刚入户,有时会停电,我妈妈怕你们没有准备,就让我给你们送两支蜡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2006年“彭宇案”、201 1年“小悦悦事件”、医患纠纷、职业道德滑坡、责任心淡薄、信任缺失,惟金钱万能论,我国舆论关于社会公德心缺失有很多热议。同时,每年3月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的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美丽中国梦”,一时间“正能量”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本题仍然关注社会热点,反思在工业文明下失落的传统人文精神。
本题材料讲述了一个故事,是典型的叙事型材料作文,可从材料中所涉及的主要对象切入,由故事的结果推出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进而准确审题、立意,故本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从夫妇的角度:本材料对这对夫妇的情感态度明显是批判的,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借给小女孩蜡烛,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小女孩心存戒心、不信任、怕日后有更多的麻烦等等,所以可立意:①防人之心亦可无;②用善良消除隔阂;③用真诚化解冷漠;④爱融化冷漠;⑤世界远没你想象的那么坏;⑥打开心门,让阳光进来。
从小女孩的角度:本材料对小女孩的情感态度明显是赞扬的,为什么她愿意主动给这对夫妇送蜡烛,因为她心存善念、心中有爱,懂得关爱他人,所以可立意:①其实你不懂我的心;②用爱点燃心灵的“蜡烛”;③关爱他人,温暖社会;④替他人着想。(河南丁永辉)
题目九 磨合
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汽车的后窗贴有“磨合”二字,这是告诉别人“让车主和车子之间、车子的各部分之间配合得更协调,请多包涵!”其实,万事万物都有联系,都存在着磨合问题,请联系现实生活,以“磨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词语型的命题作文,准确把握词语的内涵是审题的关键。通常来说词语有本义,还有比喻义和引申义,审题时过于拘泥词语的本义,立意往往过于浅显,因此应该更多地关注词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
“磨合”一词的本义一般指新组装的机器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将摩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使得其更加密合。后来引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处于同类别,存在着事实上或价值上的差异,但又有着双方认同的价值取向,如共同的利益、目标等,在交往和交流的过程中,经过各种碰撞、摩擦,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摒弃差异,按共同的价值视点包容异己,经过调整、改善,逐步形成共识,融合同化为共同体――新生的个体的过程。”基于对“磨合”这一词语的准确理解,有很多切合题意的立意角度: “人在新的环境里需要磨合”“磨合是互动的,不是被动的”“不要一味让他人适应我”“有点摩擦不要紧”“不要在磨合中丧失自我”“要主动磨合”“不要一意孤行”“人要主动与社会磨合”“心中要有整体观念”“关键不是适应而是协调”“不要在磨合中失去棱角”,等等。
(江苏 曹成玉)
题目十 四句谚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曾请教当时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维特克,问他能否将古今的历史缩写成一本简明的小册子。教授含笑答道: “不必。”然后说, “只需四句谚语,便可概括古今的历史。”
这四句谚语是:1.当“上帝”要某人某年灭亡的时候,往往先令其有炙人的权势。2.时间是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历史的陈渣。3.蜜蜂盗花,结果会使花更繁盛。4.暗透了,便可望见星光。
其实,这四句谚语同样适用于社会见闻、生活思考、人生感悟等。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燕妮与维特克的对话引出的四句谚语;第二部分为作文的要求。两部分用“其实,这四句谚语同样适用于社会见闻、生活思考、人生感悟等”这句话联结,因此审题的关键应该放在这话话上,即谈论这四句谚语在“社会见闻、生活思考、人生感悟”等方面的体现,而不是去论证四句谚语如何概括古今的历史。因此,正确理解这四句话的寓意是作文立意的关键。
解读材料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理清对象和内容;2.由果溯因,对比分析;3.领会关键词句;4.辨清情感方向。
第一句:当“上帝”要某人某年灭亡的时候,往往先令其有炙人的权势。
立意有:失去理智的自以为是的人没有好结局;得意忘形就会乐极生悲;骄傲必然带来灭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盛极必衰。
第二句:时间是筛子,最终会筛去一切渣滓。
立意有:时间能检验一切;一切腐朽的落后的事物最终会消亡;没有什么丑恶的、肮脏的可以永恒,惟有真善美可以永恒。
第三句: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繁盛。
立意有:事物的发展往往出入意料;满足自己,同时也帮助了他人(从蜜蜂的角度);失去了一方面,必然在另一方面得到补偿(从花的角度);学会包容;不必报怨生活的不公,生活本来就有得有失;祸福相倚;双赢。
第四句:暗透了,便可望见星光。
立意有: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否极泰来。
以上是从这四句谚语各自的角度分别进行审题立意,也可以分析概括四句谚语共同的寓意,提炼出以下观点: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祸福相倚。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推荐阅读:
浅谈-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和应试对策09-08
高考作文冲刺辅导‖2017高考作文主题预测与解读---工匠精神10-10
发展类高考命题作文精选:制约与发展11-20
高考作文题预测及:内涵与修养10-10
成长类高考命题作文900字:与品读相拥07-06
高考语文冲刺备考五个要点10-30
高考作文命题探讨11-20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08-28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09-19
高考作文预测:留下余地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