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师与新教师教学工作协议书(精选15篇)
1.指导教师与新教师教学工作协议书 篇一
威宁四中2005---2006学
指导青年教师协议书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青年教师代表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未来。为了加大对本校青年教师岗位和成才的力度,以师徒结对为基本形式,以传、帮、带为主要手段,实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在本学年中我校青年教师____________在教育业务上自愿拜____________为师。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如下协议:
1、指导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开展好教学常规工作。
2、指导老师每周检查青年老师教案2次以上
3、指导老师每两周至少听青年老师1节课,青年老师每周至少听2节课。
4、每学期青年教师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公开教学活动一次。
5、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青年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
6、每学年指导教师写一篇关于做好青年教师业务培养的专题总结。
指 导 师:
被指导教师:
威宁县第四中学
2005 年 9 月
2.指导教师与新教师教学工作协议书 篇二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性
曾有这样一个案例, 某校为迎接新课程改革, 特意举行了一场中学骨干教师培训, 到场授课的均为名校名教授。为给在校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 实话讲, 像这样的培训,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但是, 到场的却寥寥无几, 且能够自始至终听完培训的人几乎没有, 大多听了一会儿就表现出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状态, 悻悻离去。
作为一名从事了历史教学20余年的人来说, 看到这一幕, 我感到很痛心。在我看来, 教师群体接受新事物的积极性应该是很高的, 为什么对新课程却不甚积极, 有的还有抵触的情绪?究其原因, 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一、已经僵化的教育方法和习惯, 容易使教师固步不前
我们这一辈的教师, 多是从旧课程“死记硬背、满堂灌”下走出来的, 从前认为读书“长记性”, 长期“耳濡目染”, 更把这种填鸭式教学延续到下一辈身上,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 从头讲到尾的流水线型学习方式。尽管已经意识到此种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却无法很快挣脱这种教学模式的束缚。初中历史讲究对历史事件的知晓, 往往历史事件多, 历史理论少, 内容较为宽泛, 学生不易掌握好重点、要点, 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因此, 当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学习、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往往会忽略新课改知识而选择专业知识的扩充、积累与深化, 如此并未发生新课改本质的改变, 而历史老师坚持这种传统的教育习惯, 往往使已经思维激发开放的学生反感, 让本应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变成一堂“朗诵课”, 得不偿失。
二、新课改提高培训后劲不足, 容易迷失教学的方向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具体运动过程及其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 它与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要使历史教育具有“以史鉴今”, 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 首先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进行考验。
当然, 也有对新课改主动了解、学习的教师, 可是由于缺乏相关的长期性、有针对性的新课程教育, 心中的不解、疑惑依然存在。自学的历史新课改知识也就只停留于片面、局部的层次。同时由于缺少实际教学, 在试讲过程中就明显可以看出, 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些新理念、新方法, 是欲用, 却不知怎样驾驭;用了, 却不得要义。教学方法外在花哨, 仅仅学到的是新课程的招式, 同时也无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甚有挫折之感, 如此一来邯郸学步不得要领, 学习积极性也日益消减。
如果将全部的焦点关注在教学第一线, 忽略了教师新课程教育再培训, 势必会造成新课程实践者的“断层”。试想, 这样带着浅薄的新课程知识的教师, 面对中学快节奏的教学步调, 一下需要学习、需要掌握、需要适应的东西还很多, 便可能产生“找不到路”的迷惑思想。在无法驾驭新课程的情况下, 要么就是返回旧有的教学方式———走老路;要么就是套用新方法搞花架子, 所谓的新课程将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的旧教学。
三、新课改关键:转变中心角色, 发挥学生主体性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当今的教师本身尚不能清楚地认知和掌握新课改知识, 那么还怎样传道?怎样授业?怎样解惑?教师既是在旧课程知识性传授下培养出的“人才”, 又是今后历史新课程的具体操作者, 对新课程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掌握, 教学理念的转变, 将直接关乎新课改的成败。因此, 当今新课改教师再教育仍值得大力关注。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也就是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地发出学习行为, 以教师的理想、父母的期望为参考, 确立为自己、为将来而学的立场。新课程体系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将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作为新的学习方式来推进素质教育。
1. 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 教师要给学生自学和研究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因此, 只要我们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条件和机遇, 学生都可以依靠自己潜在的主体能力, 获得一定的发展。
2. 发扬教学民主, 尊重和信任学生。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树立教育民主化的观念, 它包括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受教育权利的平等, 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友善, 教育参与和管理的民主化, 教育内容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和民主能力的培养。
3. 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 发展学生的个性。
就像“大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 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指教育者应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 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 营造民主和谐的成长环境, 让学生在其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4. 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 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 从生命孕育的瞬间始至跨入死亡的门槛终。学校教育不应只局限于人的某一阶段的发展, 而应为学生的今后发展进行精心设计, 帮助学生形成发展的自主能力, 使学生的发展由“自发”水平提高到“自觉”水平, 使个体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
3.教师与新课程评价改革 篇三
[摘要] 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部分教学案例,对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在新课程评价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教师可通过揭示学生学习成就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直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也可根据评价诊断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和改进教学,从而间接作用于学生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发展性评价;评价改革
教师是课程评价主体中一支很重要的力量,他们应在课程评价改革和建设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很多教师[1]在谈及评价改革时,最容易想到的往往是“考试”。而且不少教师、家长,包括部分社会人士还常常提出,“现有的评价体系,特别是高考,如果不改,那么课程改革(包括评价改革)要推进就会很有困难”。在这里,教师把“评价”,特别是“考试”,看作是相对独立于教学之外的一套体系,而且是可能对教学改革起制约作用的体系。
事实上,相对于不同的评价主体,“课程评价”或“评价改革”的涵义有所不同。对教师而言,评价是其教学设计和组织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或功能一是检测教学的有效性,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二是通过评价的过程以及对评价结果的适当运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前者的“评价”包括对照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判断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于评价的改进功能;后者的“评价”包括寻找和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评语或反馈,着重于评价的激励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评价”部分关于如何通过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的规定强调的也主要是后者。
一、通过评价直接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对学生发展的直接作用主要通过评价活动中的师生互动而实现。这既包括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提出的书面或口头评语(反馈),也包括教师对学生相互评议和自我评价的指导。此类评价活动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向学生揭示其发展成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建立自信,由此激发其继续学习的愿望;二是对学生在特定领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给以引导。
㈠揭示发展成就的评价
在第一方面,评价关注的主要是学生业已表现出的学习行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的发展独特性,等等。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能做什么”,或者“学生已经做了什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感知和体验这些评价结果。各种表现性任务、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学生作品展示活动、充满肯定与鼓励的教师评语,以及教师对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的描述等是这类评价的主要方式。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的这方面评价实践也很有帮助。
这种评价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课堂提示或教学反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通常只参照教学目标而进行,即侧重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所指向的任务“会还是不会”。而新课程的评价则需要教师着重考虑如何让学生有机会表现其能做或会做的事。例如,在依顺序认读生字的活动中,某位同学读不出相应的字音。教师通常的做法是请这位同学坐下,让下一位同学接着读,或者说“谁能帮助她?”请别的同学读后再让这位同学读几遍。而在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课堂上,教师则等待几秒钟。在该同学还是读不出的情况下,教师面带微笑地提问道“你会读别的字吗?”学生大声说“当然会”,然后以响亮的声音和准确的读音读出下一个字。[2]在这个案例中,虽然教师没有直接对学生的表现给出评语,但其反馈性的提示引导学生准确地读出了她认识的字,这个表现本身对该学生就发挥着一种激励作用。其实,这一类评价活动是人们所熟悉的一条教育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这条基本原则就是以正面教育为主。过去对于“正面教育”的理解侧重教育内容的榜样或示范作用。但其核心
应是使学生对人生、对世界有积极的正向的态度倾向。上述评价活动则主要对于学生积极的自我印象有所帮助。
㈡引导自我学习与促进反思的评价
教育的意义不仅是使学生保持对自己的良好印象,还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并据自身实际状况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自我的稳定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在此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向学生提示发展目标和学习标准,帮助学生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行为(过程和方法),并据相关标准做出改进。以写字姿势的指导为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在低年段都提到了这项目标。而许多小学生练字时往往只注意如何把字写对写好,而且常常越认真书写越容易姿势“变形”。面对这种情形,一位教师在学生非常投入地练习写字的时候,要求学生停下,保持姿势不动,再互相看看各自姿势。这使同学们很快发现同学和自己的姿势问题。教师再引导同学们看一位姿势正确的同学,鼓励孩子们向榜样学习。此后,学生的写字姿势得到很好改善。
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只有根据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才能判断。上述案例提示教师要根据相关教学目标,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同时引导学生互相观察或自我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对相关行为做出改进。这样的评价可帮助学生了解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和要求,为他们自主学习提供根据。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向学生提供着评价方式和内容的示范,学生通过模仿等观察学习过程可以了解学习评价要评价什么和怎么去评价,逐渐学会互评和自评的方式方法。如果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重在揭示其能和会做什么,那么,学生在自评和互评时也会注重从积极方面搜寻信息。这既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倾向,也有助于建立友好而积极的同伴关系。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谈谈新课程评价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即“为夸奖而夸奖”的现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工作小组”在其调研报告[4]中,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夸奖的运用要“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尤其要避免过于随意的夸奖和滥用夸奖。
如前所述,教师需要考虑评价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应发挥的作用。从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角度可适当减少对学生的失误直接做出反馈;从引导学习的角度,教师则需对学生的成功表现做比较细致的分析,找出学生在哪些具体方面有所进步或有积极表现。这样,当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就不只笼统地带同学说“棒,棒,你真棒”,而可以具体指出学生在哪些具体方面有良好表现,如“读出了主人公的心情”、“声音响亮,让全班同学都听得清”。“平常看报纸时注意搜集与主题有关的信息”,等等。
第三,教师提出的互评或自评要求为学生的评价和反思实践提供了机会。当学生为成长记录袋或作品展示活动选择自己的习作时,他们必须对已完成的每一作品进行分析和判断,再将分析结果比较,从而选出自己最满意或与展示主题最吻合的作品。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同样,当教师要求学生仔细听同学朗读,进而对其朗读提出评论和改进建议时,学生首先要仔细听同伴的朗读,同时还要考虑该年段的朗读学习目标,并将两者加以对照,从而做出判断。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适当的评价示范,并使学生明确了具体的学习目标,那么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教师的评价方式,完成互评或自评任务,而且能在评价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
二、根据评价设计和改进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发展
一般而言,几乎所有教师都会在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结束之时,判断学生对相应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绝大多数教师的一项日常
工作。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评价大多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及掌握到什么程度,评价结果往往用于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得出一个成绩或一段评语。评价没有成为针对“差距”采取教学措施的根据。这种评价主要表现为终结性评价,即把评价作为一项实践活动的终点。与此对应的形成性评价则把评价视为实践活动的起点,其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沿着自己的道路不断发展。这种评价主要具有诊断和改进两方面的功能。
㈠诊断学习需求,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教师要考虑的学习需要既包括班级学生的共同学习需要,也包括比较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学习需要。这种学习需要是学生现有发展状况与本阶段预期发展目标(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此,教师首先要非常熟悉与学生年龄相对应的学习目标。这既包括各学科的阶段性目标,也包括一般性的发展目标。以语文学科为例,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各年段学生在语文素养,如识字、听说读写能力、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目标;而且要了解学生在个性形成、思维发展、心理健康、学习方法等一般方面的发展目标。通常,前者可以根据国家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而确立;而后者则需要根据国家颁布的一些专题教育指南、纲要,以及联系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而确立。
其次,教师还必须对自己所教学生的具体发展现状有所了解。教师需要根据相应的学习或发展目标,通过行为观察、测验、谈话等途径了解学生对应于这些目标的具体表现。如果学生已经达到相应目标,则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侧重于练习、巩固,或者加深认识;如果学生表现与目标有差距,这种差距就可以作为教学指导的切入点。以《马踏飞燕》的一次课堂教学为例。开学第一天,教师进入教室发现同学们在谈论课本上的“马踏飞燕”插图。教师发现多数同学对此作品有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有的说它不够逼真,有的说它作为铜马没什么值钱之处。教师敏锐地觉察到同学们对艺术品的鉴赏角度(审美能力)有所偏差,对相应课文缺乏理解基础。于是,教师因时调整教学安排,通过故事、动手实验、读课文等活动引导学生从艺术构思的角度重新对该作品做出判断,结合课文内容体验作品设计的匠心独运。由此,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变化。
当然,尽管各学科都需要考虑学生在一般方面的发展需求,但不可因此忽略各学科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作用。以语文为例,教师不能只关注一般性发展需要而忽略语文素养的发展需求。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态度、能力做出评价,并根据评价确定具体的指导要点(如写字姿势的指导)。㈡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这种评价有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时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其评价指标要有针对性,能与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相联系。例如,同样是习作,不同的教学活动可侧重不同的目标。有的重点指导如何确立写作主题,有的着重细节描写或写具体,有的强调按一定的格式行文和书写,有的注重评议和修改等。教师需要根据每一次教学的重点目标,对学生相应方面的写作能力或作品质量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该教学是否取得预期成效。
从改进的角度,评价到此还不算结束。教师还需要对评价所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寻找导致学生未完成学习任务的原因。只有这样,评价的结果才可能真正为改进教学所用。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需要比较宽松、自由、具有心理安全感的课堂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这为教师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效及学生对学习材料和教学组织的感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教师可以多方面搜集信息,以对教学过程做全面评价。在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课堂上,学生的活跃表现不仅对教师习以为常的一些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为重新考虑课本的教育教学因素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如果我们接受叶圣陶先生关于“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观点,那么我们就需要研究每一篇课文应作为学习什么的例子。在这方面,学生对课文的反应可以给我们很多提示。比如,对于《草船借箭》,学生要理解其主要内容并不困难,但有同学提出,题目中的“借”应改为“诈”。教师以此切入,引导同学读书,结果学生发现这个题目不仅准确,而且还在一定程度
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6]。也许,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就不应是理解相关历史事件或把握人物的特点,而应是感受文题的高度概括和语言运用的精妙。
再如,学习《一夜的工作》时,有学生提出“语文学习不应总是从头到尾读读、画画、想想、说说……”“应该来个„倒学”‟,也就是“抓住如中心句去寻找事例”[7]。而在20世纪90年代北京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一夜的工作》就是“抓重点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范文。这表明,这篇课文对于学生掌握中心句比较明显的文章的阅读方法是比较好的一个“例子”。在上述案例中,学生的反应都超出了教师的预想。而且,这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似乎比教师的教学设计更符合课文本身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理解的局限,特别是对用课文指导学生学习什么的理解还有一定的认识缺陷。由此,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研究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如何根据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教材;或者如何发挥教材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能根据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断反思和追问,那么就更有可能利用现有资源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工作 篇四
9月19日青海省师范大学学派两名老师到我校进行实习指导。我校领导热情欢迎,积极为两位老师安排了解实习生们的具体情况。
我校一对一地为他们搭配了老教师,帮助其尽快融入学校工作和生活。学校对实习生所实习课程,实行“轮换制”,尽可能是他们接触到更多的课程教学,积极向帮扶老师请教教学业务,通过日常所见、所闻、所问,慢慢融入校园环境、渐入佳境,并于一周后正式开始接触课堂,走上讲台与孩子们面对面“真枪实弹”地操练。
毕业实习生的接纳,一方面为高校毕业生们提供了施展和检验理论知识的平台,使他们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大学生们带来了最前沿的教学理论和技术,为我校师资力量注入了新动力。
5.指导教师工作计划 篇五
一、职业道德:
1、内容:学习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成为有良好师
德修养的教师。
甘于奉献,扎根澄江教育事业,做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学校放心的教师。
2、措施:
以身作则,模范感染,与教师进行探讨交流,共同进步。
二、教育教学工作:
1、目标: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运用课改理念,并在专
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理论上都有所提升,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优秀教师。
2、内容:探究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上下功夫。作专题报告,指导备课,指导上课,思想、学习交流,指导说课,指导经验论文等。
3、措施:
(1)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学习名家专著,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并实践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
(2)积极指导上好研究课以及赛课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合作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上下功夫,打造出符合农村孩子需要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随堂优质课。
(3)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引导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4)学习验证课标,共同探讨教法学法,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
三、科研教改:
6.指导教师与新教师教学工作协议书 篇六
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我会决定于2008年12月3日-12月5日在长沙市举办湖南省“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初中数学教学观摩暨专家导评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
二、承办单位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
三、活动内容
1.全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省内名校骨干教师执教新课程教学观摩课:
(1) “数与代数” (共三节) (2) “图形与几何” (共三节)
(3) “统计与概率” (共两节)
2.省内外三名知名数学教学专家分三个板块分别进行导评。
3.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教学专家互动。
四、活动时间
2008年12月3日报到, 12月4日-5日教学观摩暨专家导评活动。
五、活动地点
1.报到:长沙市麓山宾馆。
(地址:湘江一桥西侧。乘车路线:火车站乘“立珊专线”、12路、旅1路到荣湾镇下车即可。)
2.活动: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六、活动人员
初中数学教师、教研员、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等。
要求:每县 (市、区) 派出8-10名骨干教师参加活动。
七、其他事项
1.每位活动人员交听课资料费180元, 可统一安排食宿, 食宿费据实另收。
2.各市州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将活动人数于11月20日前报会务组。
3.联系方式
谢先国:0731-439169513657353355
郑卫:0731-439045415973130278
杨予平:0731-439329713707312089
7.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小结 篇七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战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来地工作,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和怠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断吸取他人教学中的先进经验,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平时我努力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总结,逐步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校青年教师李某某、陈某某两同志分别于1996年和2000年分配到某某中学工作。当时学校将把培养指导他们工作的任务分别交给了我。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多年的我,要说培养指导青年教师谈不上,只好凭着本人在工作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做法。
我在培养和指导他们时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端正职业态度方面
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往往失之偏颇,甚至有的好高鹜远。他们干劲大,热情高,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却对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困难估计不足,有的自暴自弃,认为教师职业太辛苦,太琐碎,太枯燥,适应不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把自己的前途描绘得一片暗淡。
针对这种情况,我常常同他们促膝谈心,以自己工作中的感受,在教学中的实践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让他们认识到诸多灿烂夺目的桂冠下,教师默默无闻地从事着实实在在的工作,它琐碎,需要不厌其烦;它艰辛,需要不遗余力;它平淡,需要耐得住寂寞;它清洁,需要挡得住诱惑。更使他们认识到教师职业在崇高的背后是艰辛,在艰辛的背后也有无穷的乐趣。
二、教学技艺方面
青年教师是需要的,首先是教学技艺上的提升,这对他们综合教学素养的提高,工作自信、个性的培植都是至关重要的。上好一堂课,是对一名合格教师起码的要求。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青年教师最想做的。他们年轻,所以思想先进,对新的事物接受吸收得快,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更是给他们以用武之地。然而,他们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教学经验水平,我抓住“备课、教学反思”两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备课时,要求让他们到四个“精心”。即精心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做到精讲多练,及时巩固;精心设计练习,做到梯度、密度合理;精心设计板书,合理运用教具,做到纲目清楚,直观形象。反思时,让他们着重思考为什么课的进行不能象自己想象的那样,为什么学生的反应自己不能应付自如、怎样改进可以使课堂更精彩些。实践中,我们通过共同备课、互相听课、彼此评课来实现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三、教育科研方面
现代社会要求老师是学者型、科研型的,即既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在实践与理论两个领域贯通遨游,展示风采。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抓住教育科研,就能帮助他们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加强反思,不断提高;加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时下,各级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科研活动名目繁多,这些为促进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由于畏难情绪,广大青年教师对此认识不到位,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我们这样的“指导教师”加以推动、促进了。其实,与青年教师一起侃侃教育现象、问题,一起改改教育心得、随笔、论文、案例,真的是乐在其中的美事,彼此进步的好事!
在我的指导下,在他们自身的努力下,他们现在己经成长为我校的骨干教师,教学教研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所上的公开课、撰写的论文、案例等多次获省、市级奖项。近两年,我继续指导了赵某某、刘某某两位青年教师(附聘书复印件),她们也迅速成长为我校骨干教师。
总之,自己在与年轻教师的交流学习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帮助其成长进步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学到了不少东西,为自身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真正做到了互助互利,达到了双丰收。
201*年 月
日
关于某某老师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证明材料
本人李某某,男,系某某中学地理组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某某老师耐心指导我,使我在教育教学中迅速成长,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赵老师首先教我怎样教学计划。他要我在写计划前必须熟悉新课标标准,了解本学年所要完成的教育教学任务,掌握本学与前后学有什么联系,然后订出学计划和学期计划。在具体写计划时,还要参阅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依据教材编排意图、原则、特点制订出单元计划和课次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教材说明、课次、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课时、备注等几个方面。这样一来,我对怎样写好教学计划就胸有成竹了。
赵老师然后指导我怎样写教案。对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写教案是件难事,写好教案则是难上加难。因为在课堂是讲的就是教案上写的,教案写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赵老师就要求我在写教案前,先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驾驭教材,掌握编者的编排意图,前后单元的联系,然后是熟悉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及己有的知识,写出既合适学生口味又能突出自己特色的教案。在具体写每一课时的教案时,赵老师告诉我从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时间安排合理,在规定的时间内讲授完毕,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叙述,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小结等都要写清楚、具体,课后要有作业。
在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之后,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把自己教案上写的,清楚明白地向学生讲授了,这就是上课。赵老师在指导我讲课时,要从教学目的的要求·课堂结构、仪表·语言·板书等凡个方面注意。
无论哪一课时,教学目的要求必须明确,而且要在刚上课时提出,课堂结构要严谨,不能有脱节现象,自己的仪表也要注意,穿戴要整齐,讲课时语言要规范、准确,尽量用普通话讲课,特殊情况可用少量的方言,但要尽量不用,板书要突出课文重难点,要清晰,美观而有创新。总之,在讲课时只要不信马由}Ha,不要有随意性,只要按教案所写准时完成,让学生听懂就行了,在布置作业时,赵老师指导我要少而精,不要搞题海战,当然,这需要教师精心选择,设计有代表性的题目,课下和家庭作业可适量增加。
赵老师在指导我写好计划、教案、上好课的同时,他又要我订阅一些报刊、杂志及教改教研方面的书籍,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几年来,我己花费了不少钱订阅,但我深感物有所值,这些报刊杂志和书籍是我的又一个好帮手,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几年来赵老师的悉心指导、培养,本人无论是在政治思想方面、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几年来,本人在地里教研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平时期中、期末、月考、高考成绩均在所在年级前几名,有多篇论文、课件在六安市获奖,多次在公开课、示范课评比中获奖。在所取得成绩的时候,我深切地体会到我所取得的成绩和赵老师凡年来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我要衷心地说一声:“谢谢你,某某老师”。
特此证明
某某中学
李某某
2014.8.26
培养青年教师证明材料
本人陈某某,2000年7月参加工作。工作十四年来,我己成长为中学高级教师,校骨干教师。想起初为人师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自己马上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了;担心的是,我能胜任这神圣的事业吗?不久,事实证明这担心是多余的,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遇到了某某老师,工作期间,赵老师不但注重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工作业务能力,而且特别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作为他的培养对象,感到非常幸运。我参加工作以来,赵老师对我的培养指导如下:
一、师德建设
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赵老师告诉我除了具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他指导我要把职业当事业,勤勤恳恳,严以律己,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始终保持着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帮助学生明确是非标准、实事求是、不询私情、不谋私利。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以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和激励学生,以“工作业务上的高要求,生活享受上的低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赵老师不仅这样要求我,而且他本人也是这样做的。在赵老师的影响下、培养下,我被校评为“师德标兵”,被校推荐为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
二、教学教研方面
赵老师工作认真、教学严谨、业务能力很强。我初到二中时,刚好和赵老师分在同一年级。那时,我刚大学毕业,虽熟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但工作实践经验却是一片空白,对此我感到烦躁和苦恼。这一切,赵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主动来找我谈心,和我共同钻研教材,教我如何备课,常常深入我的课堂听我上课,指出我在课堂教学中优缺点,激励我,并交给我如何发扬优点,如何克服缺点,和我一起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另外赵老师还从教学论文的书写格式到地理资料的积累总结等方面教我如何撰写论文。在赵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教学教研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赵老师不仅师德高尚,而且业务精湛,赵老师不仅是我的老师,而且是我的益友。我能成长为高级教师,校骨干教师,离不开赵老师的精心培养,离不开赵老师的无私指导。遇到赵老师,我是幸运的!赵老师衷心地谢谢您!谢谢您多年来对我的指导和培养!
8.指导教师工作计划 篇八
优势分析:
1、该教师学历层次较高,而且好学,能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在进修本科。
2、该教师工作认真踏实,工作较细致,态度端正,虽工作年限不长,但组织教学的能力尚可。
3、有团队精神,肯吃苦,有较强的可塑性。
4、理论素养较好。
弱势分析:
1、教、科研方面不太自信,教科研能力不强。
2、技能技巧较弱。
培养目标:
1、具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积极参与幼儿园课题研究活动,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知识并能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正确定位,寻求自己的发展方向,力争成为骨干教师。
培养措施:
1、每月师傅帮徒弟听课、评课两次。
2、每年师傅给徒弟开设两次示范课。
3、师傅随时解答徒弟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问。
4、师徒互相交流自己的教养笔记、指导其学习教育理论和相关。
5、帮助徒弟每学期在年级组召开一次公开课、每年在园内召开一次公开课。
6、鼓励徒弟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帮助其主持开展自己的个人课题,帮助其撰写教育论文。
9.指导教师与新教师教学工作协议书 篇九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自身定位,新课堂走向
下面针对教师的教学角色, 就教师怎样结合现实教育教学需求确定发展定位, 并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新型课堂, 做一些初步探讨。
1 新课改教师角色该如何定位
根据课程改革的讨论, 我们对现实课堂教学有一个基本判断:课堂中讲风甚盛, 形成了两个“适应”:教师适应于“讲课”, 而学生适应于“听课”。学术界普遍认为, 改革课堂教学要变“讲堂”为“学堂”。所以, 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少讲”;学生可以自学得到的, 甚至可以“不讲”。最典范的案例, 是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 一度“课堂只讲四分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成为教育界的流行口号。
1.1 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
我们的课堂上讲风盛。有人以为“讲授法”是国粹, 由此努力捍卫讲授法的尊严, 以为讲课是教师的天职, 不讲不是课堂教学, 不会讲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其实, 这种理解也带有片面性。
讲授这种教学方式, 彰显了两大价值:一是知识传播的价值;二是教师的教学价值。适应特定的教学内容, 强调知识的播散总量密集, 注重学生接受相应知识的时候, 这种教学方法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2 教师的教学强势。
我们都知道:尚讲的课堂, 需要教师有强势表现。诸如:有很好的专业修养, 在讲授内容的掌握上做到丰赡、深厚;充分备课, 研讨具体教学内容, 占据知识的高位, 在学生面前具有学术权威性;教师善于进行教学预设, 而且设计合理、科学, 能够保证教学顺畅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技巧, 能够吸引学生, 形成师生的共鸣;教师注意控制课堂节奏, 注意给予个别学生必要的点拨和帮助。教师尚讲, 课堂表现强势在特定需要的课堂和在部分才子型教师的应用中, 其效益是不容抹杀的。绝对剥夺教师的讲, 在该讲的时候不要教师讲, 在会将的老师也要他三缄其口, 这是不利于教学健康发展的。尚讲的课堂, 教师强势, 也有其负面性, 应该敏于察觉。否则不利于学生发展自主精神和质疑态度。
总体来说教学情况非常复杂, 课堂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的素质不同、教学内容环境不同、课堂教学的文化背景不同, 不可能用一种通用教学模型推而广之。讲与不讲, 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强势不脱离于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才好。
2 新课堂教学的价值走向该何去何从
2.1 中外不同的教学形态。
一些专家学者曾在新加坡做教育考察, 发现新加坡的课式多样, 教师教学比较自由和灵活, 他们不像我们关注于课堂是不是好看。也看到新加坡教师听课, 他们一般记录课堂中学生的活动状况, 找到特例学生, 研究实施课下辅导, 而很少记录教师活动或表现, 因此听课反馈的重点是对于学生的帮教。
中国的教育设计和教师活动, 如教师听评课, 多关注于教师的教学改进, 而较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做到落实对每一个人的关注。于是, 关于教学的研究和课堂的观察多从教师的视角出发。按照我们的思维逻辑, 有好的“教”才有好的“学”, 会教善教的教师是学生会学和善学的基础。由此, 形成了倾力于教师教学改进的研究和探索。中西教与学的关注不同, 决定了这两者的不同教学形态。西方教育着力于构建基于学的教, 而中国教育在既往更多构建基于教的学。
2.2 课堂教学不能走向偏态。
教师在走上课堂的讲台之前, 需要进行充分的课堂预设和积极的个人修养准备, 教师的所谓强势更多应该投放在这里;而一旦进入课堂, 就应该把握体现这个特殊话语场中“教”的分寸, 通常情况下不能一言堂, 一讲到底, 适当的教学调控, 并给予学生广泛的发言权就显得必要。
3 新课改下教师教学的着眼点在哪
在对学生发展的教学预期中, 有短期视角和长期视角的差别。从现实学习考虑, 我们需要尽快取得效益转化, 即能最快捷最便宜取得学习效果。而从长期学习角度看, 用最便捷方法取得的知识总要被遗忘, 而且其在未来应用中还能产生效能的知识毕竟有限。最好的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学习, 学生要善于主动进行知识构建。教学的视角不同, 其形成的教学形态与构造的学习模型也会有差异。
3.1 教师教育教学的现实适应性。
教师是立足于现实实施教学的, 现实处境, 即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他的行为选择。我们主张教师的强势课堂应该受到约束, 而同时倡导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目前还是学术界一厢情愿的事。教师中的大众, 以及最为广大的学生, 都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现实教学境地中, 教师强势于讲授的习惯没有根本性改变, 而学生也习惯于听讲。师生都彼此适应了这样的一种课堂生态。我若说, 老师们能不能在课堂上少讲一些, 收敛一些锋芒, 即刻会有一大批老师提出了反对;而有的老师讲课很好, 还会有一大批学生说听课才是一种享受。这就是现实的文化背景和教师集体意识的表现。
3.2 构建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学习模型。
毋庸置疑, 社会文化形态和教师集体意识, 对于教学形态的选择具有影响力。中西文化交流活动中, 从现场看, 在两个维度上有很大差异:其一, 作为主讲者, 我们的老师通用的教法是讲授, 我把我的问题的探讨和思考的意见, 告知给大众;而来自西方文化背景的老师, 通常不会一讲到底, 他比较重视回应和讨论, 总是设想形成教学的联动。其二, 作为参与者, 我们习惯于做听众, 很少主动质疑和呼应。而西方类似语境中, 大家不太接受长期间聆听, 而主动参与讨论。
进入文化现场, 我们就能感受到这样的差异。不同的教学形态产生不同学习品格的人, 也对于社会文化的形态产生影响。如我们都已经成人, 也知道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重要性, 但是按照既定心理和文化现场的习惯, 总是缄默的时候居多。最需要从基础阶段形成改变的是学生, 学生不能只做听众, 背着手, 每一个老师来说一气, 他就那么听。这种心理投射造就的人格容易形成内倾特征。
在中国的文化现场, 教师培训选取的多是讲课方式。曾经用过讨论的办法, 但是效果不好。有两个原因: (1) 培训课程或讲座都是短时间, 其学员没有可能提前有一些自学和准备。在学生未学未知的情况下, 在学生缺乏主动性的课堂, 教师“灌输”, 用强势影响学生还是最好的办法。 (2) 我们的教师不能接受这种讨论的方法, 有叛逆心理。包括我们自己, 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 现在一般都会穿插一些讨论活动。感觉讨论很水, 几乎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
文化现场决定教学行为。我们可以理解教师基于现实学习视角构建教育教学形态, 但是从学生长期发展的视角而言, 我们还是需要做出适宜的教育教学调整。
要不要教和要不要教师强势, 这样的讨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我们作为教师一切行为都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考虑,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建立学生本位观, 落实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思想, 让学生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成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人, 成就学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薛芳.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定位的思考[J].新课程 (中学) , 2010 (10) .
[2]曾光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困惑及其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 .
10.指导教师工作总结 篇十
一、发现问题:
1、中午保洁不够,女生爱洗头,把厕所地面和洗手盆台面搞脏,影响寝室环境。
2、饮食不当,学生把吃方便面和油炸、膨化食品等不良食品当作正餐食用,正在身体的学生会影响身体发育。
3、睡眠不佳,学生在晚上手机发短信较普遍,这样减少学生的休息时间,影响学生的睡眠状况,更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学习。
4、生活细节不注意:在就寝前没有倒掉洗脚水、没有把热水壶放到安全的地方、还有脸盆、毛巾等用完的生活用品没有及时归位。这样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二、收获在生活指导中,有机会与学生接触和交谈,从中更了解学生的想法和人生观。在教学中能运用学生的思路进行体育教学,教学效果明显突出。
三、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1、学生不懂感恩。发现学生一个共性,现代学生只知回报不知付出。尤其是对父母的付出,学生认为这是应该的,不值得感恩。
2、教师不懂基本救护。
有一次,一位学生吃下了一个月的抑郁症的药,班主任不知道如何做,带着学生问领导。我觉得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懂得基本救护知识,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四、建议
11.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篇十一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一个学年结束了。回首这个学年的工作,我的第一感觉是充实,除带好英语课之外,还积极参加英语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特别是对新调入的青年教师悉心指导,在教学方面,处理课堂秩序方面不惜多花时间与他们共同探讨,进行“传、帮、带”,使他们尽快适应高中教学。一年下来,效果显著。同时应学校领导的安排和青年教师的要求,对高一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也进行指导并取得好成绩,下面我进行一下总结:
指导青年教师张爱莲、陈永珍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2004年9月,青年教师刘红梅、陈永珍从大学毕业分配到英语组,已经工作近二十年的我,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指导她们的重任,由于她们刚从大学校园出来,一下不适应讲台,上台后有紧张感,我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如下策略:一抓备课。只有备课充分,脑子里有东西,站在讲台上才可消除紧张感。两位也的确下了功夫,如高一第一册,她们将教案倒背如流;二抓课堂教师形象。我先在教研室做示范,然后召集英语教研组几位老师,看两位新教师登上教研室的讲堂“亮相”,经过几个回合,两位新教师自如多了;三抓课堂气氛。他们在讲堂上试讲时,我坐在后面为她们加油,提醒她们注重和学生多交流,因为英语是门特殊的学科,养成勤于动口的好习惯。这样“三步走”之后两位新教师开始代课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指导工作结束,还有许多难题需要我去帮助她们解决。
指导青年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一条龙活动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盂县三中抓教研活动抓得紧,为了适应紧张的节奏,我多次和两位青年教师共同探讨课程内容,教学大纲,哪些地方遇到难关,我帮他们解决,特别是知识上的困难,我将多年的经验和盘托出同时指导他们要自己摸索一条新路,每周他们要我及其他英语老师听两节课,然后集中在一起说课、评课,毫不客气地指出缺点,然后共同研讨,一起改进。集体备课使两位青年教师提高很快。事实证明,只要下工夫,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两位教师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总的来讲,作为一名有近二十年教龄的教师,我认为我有责任和义务不仅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应指导青年教师适应教学生涯的工作。虽较忙较累,但我觉得非常充实。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二〇一一年六月六日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盂 县 三 中
12.指导教师与新教师教学工作协议书 篇十二
一、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巡回指导的概念
巡:走出去, 即走到学生练习队伍中, 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 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是一个观察的过程。 回:走回来, 即通过辅导后的练习, 观察学生有没有改正动作, 提高完成质量, 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 指: 指出学生完成动作时存在的问题, 分析出学生错误动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是一个分析的过程。 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改进, 这是一个辅导的过程。 巡回, 字面上理解的话就是来来回回地巡视, 眼光掠过整体, 来回掠过每一个正在练习体会的学生动作学练上, 目的是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对动作要领的理解程度, 哪里需要教师及时出现在现场并个别指导, 哪里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哪里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 巡视的目标是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再根据问题的实质迅速作出决定是进行个别指导还是集体纠错, 就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每个环节的链接与拓展是否恰当,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更关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是空话而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发现问题, 予以解决。
二、体育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的方法
1.课堂观察是重要, 很多教师都深有体会, 提出是否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教师感觉巡视到问题, 可以解决, 或者是共同的错误、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以全体学生共同解决纠正, 极个别的小问题可以直接解决。 体育教师可采用语言指导、 动作指导、语言激励、简单评价等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 确保每位学生都受益。
2.现代课程讲究高效, 所以教师在巡视时一定先观察好, 再指导, 否则时间浪费在来回走动中, 有时有的学生急需找教师问情况, 可是教师离得太远, 就很容易放弃询问, 导致巡而不视。 其实巡视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 还是其他科都是至关重要的, 体育教师可以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共性问题, 以便集中解决, 发现个性问题和个别差异更是及时方便地进行个别指导解决。 有些学困生不愿意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和教师, 但教师不能因为他们不愿意就把他们放到一边不去管了, 而是利用教师巡视的过程中进行特别的指导, 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团队掌握动作, 让他们知道教师的眼里有他, 心中更有他, 使他们逐渐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3.教师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定性评价, 是属于普遍性的问题, 就立即叫停, 集体纠错, 重新讲解, 示范分析动作要领, 这个时候可以借助挂图,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多媒体, 借助学生的标准示范或者是教师提供正确的示范动作。 教师不要大惊小怪, 不讽刺挖苦, 而要多一点耐心和爱心, 指出错误的同时提供明确的纠错方法, 让学生一看就明白, 而且在指出错误的时候要注意肯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肯定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敢精神, 这一点非常重要, 尤其是有些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的阶段更要注意这一点。
4.当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时, 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手段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时, 教师要认真分析情绪低落产生的原因, 并采取针对性强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 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巡回没有固定的路线, 不能提前预设, 只能根据课堂的即时生成采取教学行为。 因此教师在巡回时的注意点是不同组、不同练习场地的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更多的走向出现问题多、技能掌握出现困难的地方。
三、体育教师巡回指导的时机与注意事项
1. 教师在巡回指导中, 发现的问题, 应该分清问题的类型, 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典型问题, 集体纠正。 如在前滚翻教学中, 教师发挥学生团身不紧这个问题后, 首先判断为典型问题, 所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 进行集体纠错, 如果发现双手撑垫不均衡, 那就属于个别问题, 轻轻地告诉学生, 即可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 通过观察, 掌握学生的心理, 进行针对性指导。
2.巡回指导是在体育教师讲解、示范过学习内容后, 学生练习动作时, 教师走到学生队伍中, 认真观察积极辅导并及时反馈的一种教学环节。 巡回指导的过程, 就是学生体验学习内容, 掌握动作技巧与方法, 教师分析、判断、总结并纠正错误动作, 再通过练习将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前深入分析教学内容, 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 通过怎样的教法解决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比如设计阶梯式难度练习、辅助练习、分解动作练习。
3.教师的观察位置、辅导方法、巡回指导路线要合理。 教师在选择观察或辅导的位置时, 既要考虑不妨碍学生做动作, 又要有利于及时进行保护、帮助, 还要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视野不仅要顾及教师面前所要重点观察的学生, 而且要观察到分散在远离教师面前的全班每一学生。
4.安全是教师巡回指导的关注焦点, 马虎不得, 体育教师课前要做好安全预案, 更要关注安全的执行, 发现细节不到位, 及时给予提醒与纠醒, 巡回发现的问题。 也可以运用示范指导、同学互助、学生模仿等方法解决个别问题, 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集中指导的方法。
13.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篇十三
孝感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国培学员
陈燕燕
一、指导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素质,因为在我校,青年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能不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因此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尤为迫切。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数学学科规律,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努力突出成长性、自主性、探索性,强化其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努力使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成为综合素质高、教学业务精、实践技能强,能胜任循环教学,具备“通关”能力的“行家里手”,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稳步提高,“优 促中转差”做出贡献。
二、我校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校陆续进了一批青年教师,充实到了我校的各个年级。他们知识体系完整,知识储备丰厚,思想观念新,思维定势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热情高、干劲足,渴望成功,努力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当然,他们也有自身的不足,主要是缺乏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有效驾驭,加之自身的期望过大,导致他们在教学时难以做到“内化于心而见之于行”,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效果。
三、确立如下基本的培养目标
(一)在教学能力方面
1、分析、把握、整合教材的能力:能够全面深入、科学地分析、研究教科书、初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参考等教学资料,编写具有创新意识的教案。
2、实施教学能力:神态自然,情绪饱满,举止大方,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培养者,和学生一起亲历知识的“来龙去脉”,体味成功的喜悦,感悟生命的鲜活与感动。
(二)在教学功底方面
1、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动”起来
2、具有“合格+特长”基本功
(三)理论基础方面:掌握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以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敢为教育教学“著先鞭”。
(四)教育研究能力目标:能够以自己教育实践,选择恰当具体的教育研究课题,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教研型”的教师
(五)长远目标:
1、具有积极高尚的思想品质,做学生的“人师”。
2、具有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学生喜欢”经师”。
3、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培养自己独特而有魅力的教学风格。
4、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疑而后启”。
5、形成成熟而稳定的教师人格,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6、拥有健康的体魄,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自觉地投身体育锻炼,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六十年,幸福一辈子”的目标“
四、确立培养原则
在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划的同时,我们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锲而不舍地抓下去,相信一定会开出丰硕的果实的。
1、方向性原则,即贴近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实施高效课堂,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2、发展性原则,即新教师通过培养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发挥其长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教学相长,亲历成长”。
3、针对性原则,针对个体“一人一策”,因材施教,注重实效。
五、培养实施措施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我们从备课抓起,帮助新老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做到“三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并以此为基础能备好一节课,一课课,一周课。只有备课过关了,才能上讲台。与新老师共同学习她执教的本册教材,帮助其分析、了解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本着“谁讲课谁主备,相互协商”的原则,在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把握上与新老师一起探讨.引导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从教学实际出发,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新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驾驭能力。
(二)、上课
关注新老师的上课情况,做到每周至少互听课一节,并进行总结、交流经验,帮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胜任教学这一繁重的任务。及时了解新老师课堂上的操控能力,能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了解、掌握上好一堂数学课的的基本流程,能够尽快“入门”,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创新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引导他们注重对课堂上教学难点的进行突破,重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对学生课堂上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针对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完善课堂教学,牢牢树立”以学促教”的思想,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三)、听课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听课可以促教师更快地成长。除了让新老师听指导老师的课外,还要多听听同校其他同事开的课,使其能在教研交流中获得好的教学经验。同时,一有机会让青年教师多外出听课,听优秀教师的课,听区级、市级的公开课,参与“练五功,比教学”的活动,磨砺,使其成长,打造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
(四)、理论学习
建立在丰富理论知识储备之上的实践,才会坚实、持久、有力,会让一个人成长得更快。做为一名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能间断的,这也是教师创新教学的源泉。作为指导老师,除了与新教师共同学习、钻研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参加数学教研组的理论学习外,抽时间在网上和学校订的刊物上查找相关文章进行学习,抄写笔记,谈体会,写反思,交流感受,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惟有如此,方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五)、检查、评价
在日常工作中,对新老师的教案进行检查、指导。检查新老师的作业批改情况,对学生的辅导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督促其改正、提高,帮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落实也是效果之基”。
(六)、自我总结与反思
14.实习指导教师工作小结 篇十四
2014年,我分别指导牧医12秋和牧医13秋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动物药理》、《动物病理》与《动物营养与饲料》为期两周的实习实验。作为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他们学习、生活,现总结如下:
一、宣传动员,做好思想工作,深化学生对实习工作的理解
实习实验是我校学生每学期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实习的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尤其是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对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为了使同学们能加深对实习的认识,我就尽可能地与学生就实习工作进行了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对于实习的想法,还针对学生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实习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第一,特别强调要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后面从事专业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亲自动手,通力配合,力促学生圆满完成实习实验任务
为了使学生能尽快进入实习状态,开始就对学生反复强调实习要求,操作规范,亲自演示后才让学生分组实验。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进行不间断的监督检查,耐心辅导,随时掌握学生动态,了解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实习工作顺利安全有效地进行。对于那些操作不慎损坏实验仪器的学生,严加教育,登记报告实习员,价格便宜的在学生能力范围内按价赔偿。
三、认真总结、做好实习报告的批阅评分工作
除了进行实习实验的日常管理,以保证每个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以外,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事后做好每个学生的实习鉴定批阅评分,尽量客观公正地给每个学生做出一个合理的实习成绩,同时打扫好实验室的卫生,让实习工作圆满收尾。
榆林农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师
曹 婧
15.指导教师与新教师教学工作协议书 篇十五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 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创设。
1. 尊重学生, 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且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要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情感教育重于情, 教师既是教育者也应是学生的朋友。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积极看待每位学生, 充分肯定每位学生的进步。
2. 合作学习, 习惯先行。合作学习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但良好的合作习惯, 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教师一朝一夕地逐步培养。首先,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这样, 教师的教学会得心应手, 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在相互的交流和补充中不断地提高认识。其次,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中对语言的运用, 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 我经常强调学生把话说完整。有时他们回答我的问题不够完整, 我就对他们说: “回答得对吗?”他们会马上意识到自己没有把话说完整, 重新说一遍, 有时也可以故意再说一遍题目, 提醒他们没有回答完整, 孩子们可以领会我的想法, 重新回答问题。长此下去, 学生的表达能力怎会不强呢?
二、创造生动的教学情景
( 一) 问题———大胆提出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起点和动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猜想, 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
1. 情景中提问。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 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 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创造愉悦的情景, 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思考。把枯燥的一问一答式提问转变为问题情景, 学生更乐于接受, 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
2. 适时中追问。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经常发生的—种对话, 而所谓“追问”, 就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 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 再次激活学生思维, 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探究。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为课堂锦上添花, 化平淡为神奇, 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 二) 猜想———动手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只有亲身经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发现等实践体验过程, 才能对自己的猜想结果做出理性的判断。
在教学《数数策略解决问题》一课时, 出现了多种猜想, 学生对自己的猜测将信将疑。这时, 教师应顺水推舟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我是这样做的: (1) 师: 谁能猜一猜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2) 师引导学生猜想, 并且把学生不同的猜想结果写在黑板上。预设: 4 人、5 人、6 人。 (3) 师: 有这么多的猜想, 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 稍等) 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小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来说明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猜想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动手操作, 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有思维的碰撞, 可以汲取他人想法, 完善自己的思路, 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一活动也为后进生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 三) 规律———发现归纳
对数学中规律题的发现, 规律的解决方法的归纳,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结出学习数学最基本与最重要的方法。
在教学《9 加几》一课中, 总结方法时, 我是这样做的:师: 在计算这些题的时候, 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 都可以把9 凑成“十”来算。
师: 我们在做9 加几的题目时, 通过凑“十”法, 把9 加几的题转化成10 加几的题目, 这样我们算起来就很快了。下面我们来练习几道题, 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 出示: 9 + 2=9 + 3 =9 + 4 =9 + 5 =9 + 6 =9 + 7 =9 + 8 =9 + 9 = ) 然后追问: (1)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 少的1 个去哪了呢?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自己发现、归纳出数学规律, 并能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口算中, 从而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也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方法的指导。
三、提倡多样的解决方法
1. 多种算法解决问题。在教学《十几减9》一课中, 解决15 - 9 = ? 这个问题的时候, 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的方法 ( 详情略) 。这个环节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解决15 - 9 = ? 的问题, 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可以用数的方法, 画图的方法, 也可以用破“十”的方法来解决。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思路, 也为学生解决其他问题提供了思想的指导, 长此以往, 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
2.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教学《数数策略解决问题》一课中, 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这个问题时, 学生呈现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 ( 详情略) 。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他们无论用哪种方法, 只要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当然, 在众多的方法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优化, 再让学生自主地去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这一内容也是一年级教材中新增的, 目的就是打破以往老师和学生数学解决问题一定要列出算式的观念, 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
【指导教师与新教师教学工作协议书】推荐阅读:
教师指导工作总结06-29
指导教师工作报告07-21
2018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10-06
实训指导教师工作总结10-19
指导青年音乐教师工作计划11-27
文学社指导教师工作总结11-08
政治的教师教学方法培训指导论文08-10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指导心得体会08-31
托管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指导思想09-01
幼儿园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总结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