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练习题

2024-06-08

伟大的抗日战争练习题(6篇)

1.伟大的抗日战争练习题 篇一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材分析 本课使用教材为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三部分内容。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该课分为四个子目:日军罪行;关内关外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拱托出抗日战争的伟大所在,而“空前侵略----全民抗战----伟大胜利”是本课的轴心,教师应重点体现。但《课标》更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学情分析 对高一学生来说,初中教材分四节课比较详实的介绍了这部分史实,为避免重复让学生感到乏味,所以在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再现生动的历史画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力争在能力上能有所突破。本课的内容有大量学生可以收集的史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整理,归纳,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共享,属于识记层面的内容基本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全民族抗战的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和抗日战争的特点;简述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史实,了解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合作等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目标:学会感恩先辈的付出,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人类和平做贡献的理想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本节课的重难点则是知识和能力目标所谈到的内容,二情感目标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学法 本课一课时完成老教材需要6个课时才能讲授完的内容,因此我对本课知识点进行了整合、重组、提炼,并通过有探究讨论价值的问题串联,以体现内容组织上的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和开发性,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归纳,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共享,属于识记层面的内容基本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关于重点难点等则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加以呈现。我涉及到的教法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讨论法; 情境陶冶法;知识串联法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实践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观察学习法

教学过程

本课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去表现为主,让学习成为他们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基于此,整个教学过程以下几步组成:

(一)材料导入,激趣质疑 课件出示: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重庆的一家报纸上登出了一则谜语“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打一古代人物的名字”结果刊登出来的谜底有:A、屈原 B、苏武 C、蒋干 D、毛遂

教师提问:

(1)你知道这些谜底的根据分别是什么吗?

(2)每个谜底各强调了谁的功劳?你能举出相应事例说明吗?(3)你觉得这些谜底能完整体现抗战胜利的原因吗?为什么?(4)在思考谜底结果时,你是否意识到此题的用意呢?

问题

1、学生们看书讨论后很轻松的完成任务(老师必须强调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两条路线,两个战场以及各自在抗战中的地位)(显示幻灯片让学生填空)

师生讨论最多的是问题四,谜底的根据五花八门,如: 屈原——屈服于原子弹(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岐投下两枚原子弹);苏武——苏联的武力援助;蒋干——蒋介石干的(如:台儿庄战役);毛遂——毛泽东遂了人民的心愿(如:百团大战),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后还想到华佗(中华民族赢得抗战胜利),还有包拯(同胞们拯救了中华民族)等等。这些答案都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但都有片面性,所以我们一起汇总找出最重要的)(课件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他们轻松的将重难点问题和容易记混淆的问题记在心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

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兴趣,让他们回忆起65年前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一幕幕惨痛的、悲壮的、英雄的历史,一面激发学生日本侵略者的不满和对受尽凌辱的中国人民的同情,一面让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学生回答后教师屏幕展示日本侵路中国的原因)

总结出根本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直接原因: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有利时机:中国的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

师:这里有个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FLASH短片,请大家共同欣赏。(链接到《抗日三字歌》)

(二)回顾历史 痛惜国耻 总结日本侵华的基本事实。

完成课下作业:回家后同学们观看了影片《东京审判》假如你们是当年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请陈列出证据,让日本战犯得到应有的惩罚?四组各派代表来陈述其讨论结果,选出最优秀的一组派代表为大家展示其所搜集的证据。(选一位同学课件演示所搜集的证据之后教师补充总结将日军罪行展示给大家)

A、大屠杀;B、细菌战和化学战;C、劳工与慰安妇;D、野蛮的殖民统治

设计意图:我用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在时空结合中,回到历史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然后学生之间探索、思考、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最后一起汇总结果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参与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更让他们感到生命的可贵。

联系现实,指出日本对于侵华事实的认罪态度不够。如:小泉首相五次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说明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威胁着世界的和平

(三)重温历史 众志成城 这个教学步骤是整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筛选信息法、引导讨论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合作探究,自主得出结论。具体问题安排如下: 1.用数字序号在课文中勾画出抗日救亡运动的表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后,分析国共合作后双方如何抗日的,抗日战争有哪些特点?

(四)追问历史 缅怀先烈 为完成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我通过对历史地追问和对先烈地缅怀来初步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们在欢庆胜利之时,是否应该作这样的一个思考:这场战争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世界人民该如何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战争总是残酷的,抗日战争中又有多少中国人流血牺牲,虽然事隔半个多世纪,我们依然能清晰的再现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声声果敢的嚎叫,一颗颗誓死报国的雄心。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唱响激昂的旋律,对英雄们表达我们深深的怀念(播放歌曲《祈祷》)设计意图:情境创设是这个环节的重头戏,恰当地运用直观形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强烈的视听效果,缩短时空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革命烈士的光辉形象,并与之产生情感碰撞,激起对烈士的怀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五)升华历史 展望未来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中国人喊了多年的口号,然而勿忘国耻不是记住仇恨,因此,课的最后很有必要拭擦学生心中的敌视态度。基于此,伴随着音乐,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来结束这堂课: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如何正确看待抗日战争这一段历史,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问题。那么,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段沉重的历史呢?对于我们来说,简单的“仇日”是否符合世界的主题,日本给了我们一个南京大屠杀,我们是否也还他一个东京大屠杀呢?面对当前中日关系中的一些分歧与矛盾,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相信同学们会有客观、科学、正确的回答。好!把你们的想法写出来。这就是今天的作业——“一封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信”。

设计意图:为了真正体现课改理念中“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也让历史真正为现实服务。

六、课件展示板书设计

七、课后评价

1、本节课用一课时讲了老教材需六课时才能讲授完的内容,把知识点进行了整合、重组、提炼,通过有探究讨论价值的问题串联讲解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师生活动、生生活动围绕着课文四个子目内容展开,培养了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树立了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在参与中学生找到了学史的乐趣和自信。

2、课中还存在不足,教材跨度大,容量大,教师在细节处理方面有待完善。如一些师生“问答”还需要转化成平等的“对话”;汇小组合作结果时顾及不够全面,尤其是学困生的意见往往在小组中可能不会受到重视等。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应该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存在的问题。我期望通过我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观念上的更新,理论上的提高,使之成为推动教学工作的有力保证

2.人民战争理论的伟大实践 篇二

关键词:人民战争;晋察冀根据地;毛泽东思想;军事

1937年9月,为了适应斗争形势,毛泽东主席指出:目前应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管涔三大山脉的游击战争,而重点在五台山脉。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1]

八路军各根据地根据这一重要指示,纷纷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以根据地为主要形式的武装政权开始出现。

一、人民战争理论的三个观点

(一)兵民是胜利之本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立,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说到:

“??受命之初,我首先考虑的是,必须使每个留下来的同志懂得党中央决策的意义,把党中央放手发动群众,组成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图,变为每个指战员的自觉行动。[2]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以聂荣臻为核心的晋察冀军区领导人,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在敌后展开了游击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如1938年9月进行的晋察冀边区反多路围攻战斗,此次战斗日军集中五万兵力,沿平汉、平绥、正太等几条铁路枢纽向晋察冀根据地扑来,多路敌军联合行动,企图对我军形成包围,我正规军配合地方武装,发动群众与敌人展开周旋,是役历时48天。聂荣臻元帅回忆,“边区军民进行了大小战斗100多次,毙伤敌军5200多人。”[3]

晋察冀边区军民之所以能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是因为贯彻了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军事斗争理念。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对武装斗争中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做了说明: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4]

将群众路线贯彻到军事斗争中去,就产生了人民战争理论,这是毛泽东军事理论的一大创举。在旧军队中,官长打骂体罚士兵,纵容士兵抢劫屡见不鲜,而新型人民军队是无产阶级群众的保卫者,产生于人民中,为人民而斗争,这就从本质上和旧军队区分开来了,这也是新型人民军队“新”之所在。

(二)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人民战争的主体是武装起来的广大群众,要进行人民战争,必定要发展人民武装力量。

1940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召开会议,强调同敌人争夺地区、争夺群众,实行主力团、地方武装与民兵密切结合的斗争方针。[5]

为了贯彻北方分局的指示,晋察冀军区从1940年5月起将游击队、独立营和少数主力团编为35个区队,在指定的游击区内打击敌人。此后晋察冀军区的人民武装在平北、冀东、热南等地区不断开展反“扫荡”斗争。

1941年秋季反“扫荡”结束后,晋察冀北岳区党委扩大会议召开,聂荣臻在会议上做了题为《武装斗争中的军事建设问题》的报告,在充分总结几年来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他对晋察冀边区的地方武装,特别是以民兵为主要成分的人民武装该如何建设、发展做了说明:

“过去从组织上讲,多是带群众性质的组织,‘民’多而‘兵’少,强调独立,因之与政权、部队的关系不够密切。”[6]

“把最大的力量放在改造与整理人民武装方面,把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口号变为现实,才能把群众性的游击战术具体化,才能把广大民兵变成为主力軍的后备力量与补充源泉。”[7]

在发动人民进行对敌斗争的同时,晋察冀军区于1942年上半年开展了精兵简政运动,在经过精兵简政后,民兵数量由1941年的30万增加到了40万,战斗力也有了提高。[8]

(三)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 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 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9]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这样说到。

从战争的性质上讲,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孙子兵法》曰:兵久国之利者,未之有也。[10]广大的中国人民也不会接受侵略者的殖民统治,因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必然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从战争的过程上讲,日本帝国主义每到一处便受到抗日武裝的袭击,从而使其速战速决的意图无法达到,最终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潭,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整体处于上升态势并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从战争观念上讲,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观念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即以堑壕、交通沟、堡垒作为据点,以占据交通线为战术目标,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武装灵活机动战法多变,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毛泽东说:

“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的生意。”[11]

据统计,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八年的全面抗战中歼灭日伪军30余万人,在斗争中部队发展到32万人,民兵发展到90多万人。[12]作战次数28221次,毙伤俘日伪军306614人。[13]人民武装的数量之多,作战之频繁,在战争史上都是未曾有过的,晋察冀根据地的广大军民用生命和鲜血证实了只有人民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二、人民战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依靠人民、动员人民

如何动员群众参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呢?中国共产党人给出的回答是创建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14]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这样说到。

nlc202309081349

1938年1月召开的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上选举出了各阶层代表共149人,并通过选举产生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这是边区统一战线工作的胜利,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在此次会议的开幕典礼上发表了讲话,他说:

“我们要成立的是各党、各派、各阶层联合组织起来的政府,是广大人民的政府、坚决抗日的政府。”[15]

(二) 建立人民军队

斯大林说:“在中国, 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 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16]为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队就成了进行革命的必然选择。

在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重要报告,他说:

“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 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 还要负担宣传群众、 组织群众、 武装群众、 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17]

聂荣臻在《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一文中向全军这样介绍经验:

“??尽可能抽出许多工作人员,组织许多工作团、小组,分散到各个地区工作,向一般人民广泛解释抗日救国的道理,因此凡我们军队所到的地方,当地民众即纷纷起来自动地响应抗日军队??”[18]

据统计,1941- 1945年,晋察冀军区的民兵单独作战37872次,配合作战4834次,总计42706次,毙、伤、俘伪军28934名。[19]为晋察冀地区的抗日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群众,为地区的斗争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以武装斗争为主 其他斗争方式为辅

聂荣臻说过,提高我们部队的战斗力,不外乎是从三个方面着手,即政治思想工作、训练工作和装备。政治思想工作是最根本的,要大大加强。[20]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在政治上注重团结各抗日武装力量,贯彻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

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经济建设,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在根据地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解放了生产力。据统计晋察冀边区在抗战期间共修滩田354446亩,开生熟荒扩大耕面积1823933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建水田和受益水田共计2137433亩。[21]根据地的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根据地的后勤补给问题。

根据地民主政治的建立健全离不开党的政治宣传工作。1937年12月晋察冀根据地成立伊始,《晋察冀日报》就宣告创刊,该报刊旨在宣传抗日民主政府的政策和主张,坚定了晋察冀地区广大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晋察冀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对抗战时期各级地方政府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1938年10月5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在致电聂荣臻等人的慰问电中说:

“你们已经创造晋察冀边区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这些都在华北抗战中已经和将要尽其极重大的战略作用,而且你们的经验将成为全党全国在抗战中最有价值的指南。”[22]

注释

[1]《毛泽东军事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页。

[2]《聶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版,第368页。

[3]聂荣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军事史林,2015年第3期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5]张廷贵,袁伟,陈浩良《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332页。

[6]《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164页。

[7]《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页。

[8]张廷贵等:《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340页。

[9]《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页。

[10]《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1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1页。

[12]张廷贵等:《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300页。

[13]张廷贵等:《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366页。

[1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6页。

[15]《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16]《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7页。

[1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18]《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

[19]栾盈菊:《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民兵》,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18卷,第5期。

[20]《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497页。

[21]赵倩:《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研究》山西师范大学 2010年。

[22]聂荣臻:《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供给部》,福建党史月刊2015年第11期,第80页。

3.伟大的抗日战争练习题 篇三

作者:曹刚川

来源:中青网

来源日期:2005-8-2

本站发布时间:2005-8-2 23:49:45

阅读量:212次

曹刚川同志简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男,汉族,1935年12月生,河南舞钢人,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7月入伍,苏联炮兵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大学学历,上将军衔。

1954年至1956年解放军第三炮兵技术学校、第一军械技术学校学员,第一军械技术学校教员。1956年至1957年解放军大连俄语专科学校学员。1957年至1963年苏联炮兵军事工程学院学员。1963年至1969年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弹药处助理员。1969年至1975年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兵工处助理员。1975年至1982年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部综合计划处参谋、副处长。1982年至1989年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部副部长。1989年至1990年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1990年至1992年中央军委军品贸易办公室主任。1992年至1996年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96年至1998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1998年至2002年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党委书记。2002年至2003年3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2003年3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五届三中全会增补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惊天动地的伟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伟大历史作用。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缅怀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全民族抗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由局部侵华战争扩大到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推动和全国爱

国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国共两党本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摒弃前嫌,一致对敌,实现第二次合作,进而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凝聚起了强大的力量。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族大义,推动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1937年8月,日军占领平津后,沿平绥、平汉、津浦路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起全面进攻。八路军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精神。国民党军队在淞沪、忻口、徐州及武汉等会战中顽强抗敌,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八路军、新四军分别挺进华北、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938年10月武汉和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策略,将主要力量用于进攻八路军和新四军,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国民党由积极抗战转为消极抗战,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遏制对日妥协的暗流,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伪军1.8万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斗志。在此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1944年,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普遍展开局部反攻。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势如破竹,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和中国战场面临最后崩溃的局面。中国敌后战场军民由局部反攻迅速发展为全面反攻,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也发起反攻作战,给予日寇最后打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成为中华民族抵御侵略战争史上的不朽篇章。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中华儿女,不分民族、宗教,不分海内海外,不分男女老幼,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壮的全民族抗战的活剧。解放区广泛动员人力、物力、畜力支援前线,大批青年踊跃参军,仅陕甘宁边区参军人数就达3万余人。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根据地的经济基本自给,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国统区人民群众把抗日救亡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结合起来,以服兵役、力役、劳军、献金、纳粮等方式,支援前方抗战。爱国知识分子或以笔为枪,在思想文化战线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或投笔从戎,奔赴血与火的战场。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组织起来,创作出大批抗战文艺作品,激励军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爱国实业家抱定“决不以厂资敌”的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将工厂迁往内地,为发展大后方经济、积聚抗战经济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外华侨纷纷组织救亡团体,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热潮。在“七七”事变当天,美国纽约华侨就成立了“纽约华侨救济总委员会”。在南洋,陈嘉庚等爱国华侨领袖创建救国救乡联合组织。广大华侨为国倾心尽力,慷慨解囊,1939年汇款、捐款折合国币就达13亿元,而当年全国战费为18亿元国币。大批海外赤子不远万里归国,奔赴战火纷飞的前线,仅回国参战的粤籍华侨就有4万多人。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的台湾同胞,不仅在岛内开展了艰苦、悲壮的抗日斗争,在八年抗战期间还有约5万人渡海翻山,冲破封锁,回到祖国大陆投身抗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并依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己的模范行动,指引广大军民英勇抗战,支撑起全民族长期抗战胜利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中共中央即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宣言。1933年1月,中共中央再次发表宣言,提出愿意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红军、给予民众民主权利和武装工农三个条件下,同任何国民党部队订立共同抗日的协定。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又发表《八一宣言》,明确表示共产党和红军愿意与中国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各党派、各团体,包括国民党在内的一切地方军政机关进行谈判,共同筹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将“抗日反蒋”改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共中央以国家命运、民族利益为重,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条件。以此为契机,我党积极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至1937年9月下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自建立之日起,日本帝国主义、国际绥靖主义和国内投降主义竭力进行离间与破坏,严重威胁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和巩固。悲观失望、妥协动摇的情绪在统一战线内部时有上升,少数顽固派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同室操戈,不断制造亲者痛、仇者快的反共摩擦。对此,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实行政治上取攻势、军事上取守势的策略,妥善处理“皖南事变”等事件,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急风暴雨的冲击下能够坚持和巩固。

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避免了自身被奴役的命运,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意日法西斯发动,日本法西斯是发动这场战争的急先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影响和支持下,迅速组成抗日义勇军,率先揭开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爆发,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三分之二以上。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对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强有力的支持与配合。中国作为最早与日本

法西斯展开殊死搏斗的国家,坚持持久抗战,使日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泥潭不能自拔,打破了日本法西斯蓄谋已久的“北进”苏联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迟滞了日本法西斯“南进”太平洋的侵略步伐,为盟军在太平洋转入反攻和最后取得胜利赢得了时间。中国远征军在历时3年多的入缅作战中,浴血奋战,战果丰硕,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的作战。中国战场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与盟国在其他战场的作战密切协同、相互支援,彻底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和称霸世界的图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早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夕,毛泽东就敏锐而明确地提出了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思想。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人民以顽强而持久抗战的实际行动,鼓舞了亚洲和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了“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并促使国民政府建议太平洋反侵略各国成立正式同盟,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四国倡导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大大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

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给予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盟国对中国抗战给予了人力、物力的积极支援和道义支持。苏联、美国、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和日本等国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主义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苏联在打败德国法西斯军队后,又挥师东进,歼灭了日本关东军;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强大反攻,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支援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丰碑上,镌刻着中国人民的卓著功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册上,记载着世界人民的光辉篇章。

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启示

弹指一挥间,抗日战争胜利已经整整60年了,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历史启迪仍然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积极倡导建立和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领导人民军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坚定全民族抗战胜利的信心,成为团结抗战的核心。广大共产党员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奋战,为全民族抗战作出了榜样。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大旗,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尊严。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解放出来,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围绕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宗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向来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在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为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真诚觉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就表示:“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这不只是个人的豪言壮语,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为威武不屈、英勇顽强的民族意志。中国千百万老百姓团结一心,共赴国难,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打败了经济实力和武器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为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崇高气节。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张自忠、戴安澜等高级将领舍身赴死,为国捐躯。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守卫宝山的国民党军姚子青营以及回民英雄马本斋、归国女侨李林等千千万万普通官兵血染疆场,壮烈殉国。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筑成了拱卫祖国大地的新长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自强自立、奋发进取、兴旺发达的永恒的历史主旋律。

人民战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人民战争理论和实践的大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贡献之一。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出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光辉论断,找到了实行人民战争这条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唯一正确途径。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武装群众,领导军民广泛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创造和运用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法,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陷日寇于灭顶之灾。抗日战争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是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证明了战争的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无论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如何变化,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都不会过时,永远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我们要结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新特点,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要加强国防动员建设,重视抓好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机制,增强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切实打牢人民战争的思想基础。

强大的国防是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可靠保障。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会遭受侵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安全和发展必须以强大的国防实力作后盾。我们要坚持以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把推进国防建设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努力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积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要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带动和促进战备训练、后勤建设和装备建设,增强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不断提高我军正规化建设水平。要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部署,在全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广大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务的具体实践中,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提供坚强保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中日两个伟大民族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中日建交以后,两国友好关系全面发展,经贸、科技与文化联系不断增强,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日益加深。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日本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的一些做法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伤害了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的感情,令人对日本的未来走向感到担忧。日本只有坚持以史为鉴,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赢得亚洲各国和国际社会的谅解与信任,也才能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要遵循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的精神,始终坚持中日友好的正确方向,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原载2005年第15期《求是》杂志)

0票

4.《伟大的悲剧》练习题及答案 篇四

2、简短有力,掷地有声。点拨:揣摩句式和语气。

3、⑴表现“玛丽”号轮船在茫茫黑夜中出现得太突然。⑵表现“玛丽”号轮船负载重、速度快,向“诺曼底”号直撞过来。点拨:结合句子,体会用词的妙处。

4、临危不乱、镇定自如、指挥若定、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点拨:结合其行为、语言去回答。

Ⅴ、一、1、C、点拨: 胆怯(qiè),有很多人读作“què”,是错误的,风餐露(lù)宿,读“lòu”违反拼音规则。

2、B、畏缩不前 忧心忡忡 点拨:应写作“畏”而写作“萎”,是近音字误写;重“忡”写成了“仲”,是没有注意到字的形旁。

3、(1)虽然 但 却 (2)可是 除了 只能 (3)只有 才 点拨:此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能力,是成对使用的,不要出错,单用的,根据上下句子的意思加以填写。总之,都要结合句子,才能正确完成。

4、A、 点拨:B项应把“他们”调到“发挥”的前面,把“发挥着”的“着”改为“出了” C项缺少主语,应在句首加上“列宁纪念馆” D项属于语序不当,应把“广泛的”与“引起了”调换位置。

5、C 点拨:错在:本文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

6、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奥地利 传记文学 三位大师 同精灵的斗争 罗曼・罗兰。

二、1、探险壮举体现了他们生命的价值,表现出崇高的精神,“悲剧”的意义就在于展示价值。所以,尽管毁灭了自己,这种悲剧却是伟大的。点拨:从“悲剧”的含义入手,结合探险队的事迹回答。

2、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点拨:结合文中的事例,特别是细节描写回答。

三、1、“千万年来人迹未至……两次被人发现。”第一个发现南极点。点拨:一般来说,答案要到代词前面去找。

2、B 点拨:抓住“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两个词去回答,结合斯科特此时的感受去回答。

3、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点拨:从斯科特一行付出的和最终的结果去理解。

4、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点拨:这是斯科特当时最为强烈的感受,结合课文的相关部分回答。

5、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但还是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点拨:从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方面作答。

6、①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②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点拨:扣住“品质”和“境界”作答。

7、南极位于南半球,他们的冬夏季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因此,1月恰好是南极大陆的夏季,是那里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时候。只不过由于南极大陆号称“风极”,那儿的风雪一年四季都相当惊人。所以,斯科特他们才会接连遭遇狂风暴雪的袭击。)点拨:从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方面回答。

四、1、南极大陆冰盖的增减与我们的关系。点拨:细读第一段,即可以领会。

2、概括 具体 总 分 点拨:把第一段看成一个部分,把第二、三段看成一个部分就很容易理解了。

3、收入 支出 点拨:“增”对应“收入” ,“减”对应“支出”。

4、南极大陆是全球最为干旱的地方,它长年被冰雪覆盖。点拨:读第二段的后半部分就找到原因了。

5、略 点拨:可以从南极冰盖为人类造福和也可能造成灾难两方面作答。意义可以从造福和避免灾难方面作答。

五、1、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点拨:不能出现错别字,特别要注意“渭”“拧钡茸帧

2、①赖-籁 ②拘-局 ③判-叛 ④彩-采 点拨:要避免同音、近音字的误写,注意其形旁。

3、①两 三 ②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 要有淡水 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 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要安全)点拨:参照课后的名著导读,意思对即可。

六、② 看法:示例-这样可以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更近,增多交流的机会和内容,便于您教学,也利于学生学习。提出的建议:示例-老师,请您给我们讲一些四大古典名著中的故事,以增大我们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点拨:只要紧扣题目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七、略 点拨:从中任选两位,写清名字,能较准确的写出语言特点即可。

八、作文例文

或许放弃不是错

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故事,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警示我们:或许放弃不是错。

岁月悠悠地流淌……

青冢有请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一次次的征战都以失败而告终。看到的是尸横遍野,听到的是人民痛苦的呻吟。难道还要继续征战吗?难道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吗?不,一位年轻的女子从容地走出来。她放弃了玉砌雕栏,放弃了锦衣玉食,放弃了金帛玉缕,在漫漫黄沙中,虽然大雁的低吟更增加了她心中的苦,但她仍然深感欣慰。因为她深知她这一去换来的将是民族的安定与团结,她将看到人们过上闲适的生活。选择放弃荣华富贵,她一生无悔。

岁月悠悠地流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想起他的一生经历,曾有过多少的失败?想起他的一生经历,他又曾放弃过多少次?曾记得,他在做彭泽令时,对属下说过:“吾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与腐朽的官场水火不容。他没有再坚持下去,他选择的是放弃,放弃了功名利禄,去过隐居生活。他坦然看生活,以笑对人生,饮酒作诗,度完了余生。或许,适时的放弃不是错。

岁月悠悠地流淌……

一蓑烟雨任平生

窗外的花香愈发芬芳,笔尖仍不时涌动着金色的梦。一代文豪――苏东坡,想起你,竟止不住让我心潮澎湃。

你才华横溢,气质过人。你是文坛的宠儿,然而,你却是仕途上的弃儿。正因为你的出类拔萃,你遭受了别人的冷眼,遭受了别人的嫉妒,甚至遭受了小人的百般攻击,自“乌台诗案”后,你就与上层的官场生活绝缘了。你被一贬再贬,贬到岭南时,你居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向来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当你被贬到黄州时,你竟语出惊人:“一蓑烟雨任平生”。纵使你乐观对生活,笑傲人生,然而岁月无情,天亦无情,日渐衰老的你经得住再三地贬谪吗?你最终选择了放弃仕途的追求,哪怕在荒芜偏僻的海南岛上也过得坦然自在。你一生入仕、出世,历经坎坷,最终战胜了自己。是啊,都是坚持惹的祸,或许放弃没有错。

岁月悠悠地流淌……

5.伟大的抗日战争练习题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

1.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2.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①淞沪会战②《论持久战》发表③七·七事变④台儿庄战役

A.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事件发生在()

A.1939年底B.1940年秋C.1941年初D.1943年夏

4.日寇在中国不断挑起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下列事变发生在上海的是()

A.“一·二八”事变和“七·七”事变B.“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和“九·一八”事变

5.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第五军第二ΟΟ师与敌血战,师长()光荣殉国。

A.戴安澜 B.孙立人C.佟麟阁D.张自忠

6.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在()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美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美元以上。()

A.3500万,800亿,5000亿B.3500万,1000亿,5000亿C.3000万,1000亿,5500亿D.5500亿,3500万,1000亿

7.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

B.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

C.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1935年瓦窑堡会议。

8.东北抗日联军民族英雄()壮烈牺牲后,敌人割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尽是枯草.树叶.棉絮之类,没有一粒粮食。

A.李兆麟B.周保中C.杨靖宇D.赵一曼

9.1938年中国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是()战役。

A.台儿庄B.桂林 C.上海D.平型关

10.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都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11.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这是因为()

A.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B.英美等国政府支援中国抗战

C.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D.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12.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B.实行“三三制”原则C.开展整风运动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13.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是()

A.防共限共.特务统治.经济垄断B.***.特务统治.保甲制度C.***.经济垄断.保甲制度D.防共限共.经济垄断.新闻检查

14.抗战开始后,日本遭受到的第一次失败是()

A.凇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徐州会战D.台儿庄战役

15.八路军的正副总指挥分别是()

A.彭德怀朱德B.朱德陈毅 C.彭德怀陈毅D.朱德彭德怀

16.以下对1938年10月以前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正确的是()

A.消极避战导致大片国土丢失B.积极反共导致对日作战不力

C.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D.努力奋战保住中国大片国土

17.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目的是()

A.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B.实现中日经济的提携C.转嫁30年代经济大危机

D.满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

18.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培养反华人才B.宣传法西斯主义C.实现民族同化政策D.缓和中日民族矛盾

19.194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决议》中规定:“在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农

民)需要交租交息,并保障富农的人权.地权.财权。”上述规定主要目的在于()

A.调动农民的抗日积极性B.调动富农的抗日积极性C.改革农村的土地所有制

D.保障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

20.按“三三制”原则组成的边区政府,其成员不包括()

A.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B.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

C.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员D.代表开明绅士和中等资产阶级的中间分子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B.英美支持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

C.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2.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

A.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B.促进经济发展

C.实行精兵简政D.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A.中国战争拖住日本总兵力的2/3以上B.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多万,占其死伤人

数的70%C.③美国宣布为援助被侵略国家制定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D.苏联出

兵击败日本关东军

4.下列活动能反映日军暴行的有()

A.南京大屠杀B.“治安强化运动”C.“清乡运动”D.三光政策

5.1942年延安整风的内容有()

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党八股D.反对官僚主义

6.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

A.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B.促进经济发展C.提高政府工作效率D.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7.日本对沦陷区金融进行掠夺的手段主要有()

A.抢占银行B.滥发伪币C.掠夺金银D.印制军用票

8.相持阶段日军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进攻主要有()

A.枣宜会战B.淞沪会战C.豫湘桂战役D.太原会战

9.下列各项属于国民党政治独裁统治特征的有()

A.***B.特务统治C.保甲制度D.垄断工业

10.百团大战产生的重大作用有()

A.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B.宣告了国民党顽固派反共阴谋的破产

C.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D.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名词解释

1.东方会议

2.九一八事变

3.卢沟桥事变

4.华北事变

5.东北抗日联军

6.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四、简答题

1.简述一二九运动的过程和意义。

2.什么是西安事变?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5.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C 3.C4.B 5.A 6.B 7.C8.C9.A10.D 11.A12.B 13.B 14.B 15.D 16.C 17.D18.C 19.B20.C

二、多选题

1.A C D 2.A D 3.ABCD 4.ABCD 5.ABC 6.ABD 7.ABCD 8.AC 9.ABC 10.ACD

三、名词解释

1.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基于对华根本方针的当前政策纲领》,提出要把“满蒙”从中国本土彻底分割出去,并决心为之诉诸武力。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主张,“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2.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同时,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分别向沈阳城内和长春.四平.公主岭等地发起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

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当夜,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4.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使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国民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入的“真空地带”。

接着,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这就是华北事变。

5.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动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人民抗日武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起来抗日。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约30余万人,在东北各地抵抗日军进攻。后来在日军的进攻下,至1933年春大部溃散,一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坚持斗争。在此期间,共产党也创建了十几支反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就是在这两部分武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 东北抗日联军以他们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

6.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又称察绥抗日同盟军。是指193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中国将领在察哈尔组织的一支抗日部队。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正式成立以冯玉祥原部下和共产党支持者为主组成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共有10万人,冯玉祥为总司令。6月22日起开始向察哈尔和热河的日本军队展开进攻,7月12日,同盟军在吉鸿昌的指挥下攻占重镇多伦,将日本军队全部逐出察哈尔,成为“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支从日军手中收复失地的中国军队。其后,日军和满洲国军队两万人对多伦进行反扑,同时,南京中华民国政府为实现军令统一,也派遣军队进逼张家口,威胁同盟军的后方。在此情况下,冯玉祥被迫于8月5日通电全国解散抗日同盟军,并离开部队,同盟军大部被宋哲元收编。但方振武.吉鸿昌和中国共产党掌握的部队不愿接受收编,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继续进行战斗,转入河北昌平一带,至10月失败。方振武流亡国外,吉鸿昌逃亡天津后被捕,后在北平被处死刑。

四、简答题

1.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是为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杨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杨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0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历史特点,及时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及战略.战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发动和组织以农民为主力的各阶层

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使大量侵华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这场战争中付出极大牺牲,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五、论述题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2.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形成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战场。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绝无仅有。

在战略防御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但是,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主观原因,则是因为蒋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战的同时,却又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因而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这就使得大多数作战未能给敌人以更大的消耗,并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大片国土。

1941年至1943年,中国抗战进入完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开始独立承担抗击日军的重任,并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正面战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1944年至1945年9月,敌后战场展开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战略反攻。但国民党正面战场既没有战略反攻的计划,也没有实施战略反攻的行动。

3.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光辉典范。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成为天皇制的军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外大肆侵略扩张。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表明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非常强大,而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日本的大举进攻,使中国的大片土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这些地方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为此,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在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大家庭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6.伟大的抗日战争练习题 篇六

练基础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癫狂(diān)

毋宁(wú)

..B.厄运(è).C.吞噬(shī).D.遗孀(shuānɡ).

贮藏(zhù).

拖拽(zhuài).羸弱(léi).

广阔无垠(yén).忧心忡忡(chónɡ).坚持不懈(xiè).毛骨悚然(sǒnɡ).【解析】选D。A项“垠”应读yín;B项“忡”应读chōnɡ;C项“噬”应读shì。2.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珊珊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洌的寒风。____改为____;____改为____。答案:珊珊 姗姗

洌 冽

(2)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楜楜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栅的步履。

____改为____;____改为____。答案:楜楜 糊糊

栅 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一只大螃蟹在沙滩上挥动它钳子般的爪子,颇有一番耀武扬威的样子。....B.自金融危机以来,客户们都开始精打细算了。....C.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语无伦次。....D.经历了千辛万苦,饱尝了酸甜苦辣,历尽了人间坎坷,我们终于获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解析】选C。“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用在工作方面,属于错用对象。4.课内阅读。

阅读“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至“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完成(1)~(4)题。

(1)“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拟人、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暴风雪之凶猛,暗示了斯科特一行悲剧性的结局。(2)“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句中“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什么?为什么说是“海市蜃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时心中回忆的美好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称“海市蜃楼”,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见到他的祖国、亲人和朋友了。

(3)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斯科特及其队员身上具备哪些人类的优秀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祖国、对民族、对同伴、对亲人朋友的挚爱之情。

(4)有人认为,斯科特一行最后选择“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请结合文中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不是懦弱的表现。因为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已没有任何生还的希望了。他们选择死亡,以及临死前的不哀叹,都是英雄气概的表现。练能力

一、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题。

徒步走到南极 龙 江

托德·卡米切尔正面临着一个严酷选择:是冒着随时死亡的危险继续拖着身后的雪橇走,还是扔下雪橇没有任何装备和补给地向前走。

最后,他做了第二种选择。卡米切尔的终点是南极美国科考站,已经很近了。卡米切尔是一名45岁的探险者,来自美国费城。2007年时,他曾做过一次相同的旅行。但是,几个星期极其凶险的暴风雪迫使他打了求救电话。“失败感如影随形跟着你。”卡米切尔说。唯一能够使他感到安宁的是再尝试一次。于是,他把视线投向了一项世界纪录。

卡米切尔试图打破的纪录,全世界只有不到10个人做过:独自一个人行走690英里,从南太平洋西岸长途跋涉走到南极。最快的纪录保持者是英国妇女海娜·麦克金德:39天9小时33分钟。

从一开始,时速65英里的风就把他吹得无法呼吸。行进了几英里后,滑雪板的绑带忽然松开了,紧接着一根滑雪杖断了。这个时候取消探险是理智的,但是他觉得不能放弃。

按照计划卡米切尔每天需要走完19.7英里,然而,计划定下来了,并不一定总能坚守。南极到处是冰隙。小块的碎冰堆积起来,把深不可测的无底深渊挡住了。

出发第四天,麻烦已经“多得像天上掉下的雪”。卡米切尔一脚踩空,本能地攀住冰隙一侧,紧紧抓牢,才爬上冰面;他贴在风镜上的橡胶薄膜硬得像冰片,把他的鼻子割伤了;他的脸因为冷而肿胀起来。“美丽的东西有时候需要痛苦来培育。”他对着摄像机说。

决心和灰心此消彼长。到了第27天,卡米切尔的脸冻坏了,眼睛也被冻伤。“我开始怀疑身体能否支持得下去。”他对着摄像机说。在皑皑雪地里,卡米切尔每走一步都深及膝盖,他的脚一天14小时不停地陷入雪中又被奋力拔出。

离目的地大约还有80英里时,卡米切尔的全球导航仪坏了,糟糕的还不止这些。他的炉子熄灭了,他无法化雪用水泡食物了;卫星电话也断电了。他的肌肉失去了弹力,他的肺被冻伤,几天来一直咳嗽,咳出了星星点点的血迹。

幻觉就在这时开始出现,他看到了祖父,继而看到科考站就像一个小点出现在远方。真的是在那里吗?2英里还是10英里?

雪橇驮着他所有的补给物,但是现在他不得不放弃。卡米切尔只带了摄像机再度出发。12月21日,在经过47小时连续不断的长途跋涉后,他终于踏上了南极站宽阔的飞机跑道。

一个女人走出科考站向他挥手,然后指向一个极点标志。卡米切尔用手摸摸极点标志确认了他到达的时候。天啊!他破了纪录,39天7小时49分,先于麦克金德2小时不到!1.从记叙的顺序看,选文采用了__________叙,这样安排材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倒 从严酷选择写起,易于引起读者的关注,使作品产生悬念

2.徒步到南极的过程中,卡米切尔遇到了哪几方面的困难及考验?请分点归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可从环境、物资、身体状况等方面总结概括。答案:环境的恶劣、身体的伤病、精神的考验、装备损坏等。3.从画线段落所述卡米切尔出现的“幻觉”中,你读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含意。“幻觉”中看到祖父、科考站表现出卡米切尔在危急中对亲情、对理想的渴盼。

答案:“看到”了祖父,表现出卡米切尔在危急中对人间温情的眷恋;“看到”了科考站,说明他尽管身临险境,仍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他性格中的执着。

4.“美丽的东西有时候需要痛苦来培育。”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卡米切尔这句话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结合文意理解经受痛苦的磨炼才能成功的道理。答案:遭遇危险后的卡米切尔说出这样的话,表现出他乐观的精神;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只有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挫折的考验,经受痛苦的磨砺,最终才能得到“美丽”的成功。

5.卡米切尔2007年的失败,成就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斯科特一行的失败,成全了“一切时代”的“最伟大的悲剧”。读了选文和课文,你对“失败”一词有了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内涵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失败”的感悟,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等。

答案:失败是暂时的,只是表象,经历失败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在失败中磨砺出来的顽强意志、被激发出来的奋斗的勇气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使人取得巨大的成功。

二、综合运用

6.学习了《伟大的悲剧》后,某校七年级一班开展了“我说探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近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请你向奋战在南极科考一线的科技工作者送上你的祝福。(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祝贺你们,泰山站的建设者。泰山站的建成和使用,是我国探索南极的又一个巨大成就,它不但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且使人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将推动我国极地事业的更大发展。

(2)班级组织了“探险的利与弊”辩论赛,下面是反方的观点,假如你是正方辩手,请进行反驳。

我们反对探险。因为探险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有生命危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们支持探险。通过探险可以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探险是一种超越自我,探索自然,拼搏进取,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体现。

(3)斯科特一行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动,无情的暴风雪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他们面对厄运,面对死亡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人物,说说感动你的理由,并且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形式,为他写一段颁奖词。①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斯科特 ②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即使死亡与恐惧等把他包围,他也没有放弃希望。在令人心痛的结局面前,他毅然接受了对手给他的任务。③集伟大与悲剧于一身,在面临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时,他失败了,这一次失败让他跌倒再也爬不起来,但他始终坚持,在生命的尽头与命运做着殊死抗争。

三、写作练笔

7.【写法借鉴】本文中的细节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使用细节描写时,要抓住人物的核心品质,用典型的行动、语言、肖像、心理描写来加以表现。如历尽艰险到达南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位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文学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感动了所有的读者。

上一篇:关于生产力布局问题下一篇:秋季安全检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