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精选14篇)
1.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篇一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核算办法之比较
财政部209月25日,以“财会[2003]27号”文的`形式下发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要求1月1日起在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施工企业执行.施工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本办法时,不再执行1992年印发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通过学习笔者认为,该办法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有两个不同、两个优点及两点质疑,分述如下:
作 者:唐飚 作者单位:新疆北新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刊 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 年,卷(期):2003 7(2) 分类号:F2 关键词:2.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篇二
一、会计核算概述
会计核算一般也叫会计反映, 是以货币作为计量的尺度, 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 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一般是指的事后的核算, 也就是记账、做账和报账的总称。但是, 这已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 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核算不仅仅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 还包括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主要是指通过预测、预算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事中核算则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 随时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 保证其按预期的目标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 它必须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规章制度的规定对以下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1) 款项及有价证券的收付; (2) 债权债务的计算; (3) 财务的收发和使用; (4) 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 (5) 收入、成本和费用的计算; (6)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 其他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会计核算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三点:
1.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有利于廉政建设。单纯的依靠员工的自觉性很难杜绝贪污、舞弊行为, 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可以有效的防止造假、欺骗行为的发生。通过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教育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水平, 从而保证资金运作的公开性、透明性及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准确。
2.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会计核算, 对会计凭证和账簿提供的零碎的、分散的会计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和分类, 能全面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管企业的经营业务,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 会计核算可以为股东、债权人、投资人及财政、税务等国家职能机关提供不同的会计资料, 方便信息的使用者能分析、掌握和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 及时的查找问题。
3.有利于建立企业内部核算质量责任保证体系。该体系包括三方面:首先, 企业经营者的责任。企业经营者对产品的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经营者应该保证会计报告的真实、从业人员依法办事等;其次, 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对会计核算有领导、管理和监督的责任, 对违法事项有权拒绝处理;最后, 企业会计人员的责任。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的最直接的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做假账、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都有明确的规定, 由此可见, 会计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直接影响企业的核算能力。因此, 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自觉的提高业务和道德素质, 不断的互相监督和检验。
二、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来说:
1.会计机构设置简单,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很大一部分的企业在会计机构在设置上往往比较简单, 办公条件差。出于对成本的考虑, 许多企业采用兼职会计人员或者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 这些人员一般学历不高, 甚至还没有从业资格证书。当然, 也有的企业愿意雇佣较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 但是由于发展环境和前景的不明确性, 使得这些人员容易向一些前景较好、待遇丰厚的大企业跳槽, 流动性高;另外, 企业的会计人员缺乏继续再教育的机会, 使得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僵硬, 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这些都对企业会计的核算能力和水平产生直接的负面的影响。
2.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护财产物资的完全完整、会计资料的可靠及经营目标的实现等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范和控制的方法、手段的总称。在实际的执行中, 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由于素质较低认识不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也就无法真正建立健全这些制度。一般而言, 内部控制不完善的企业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浪费等也使得企业外部监督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企业实行会计监督的目的就是对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 保证其合法性和合规性, 但是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常常干预财务工作, “指导”财务人员如何工作, 这就使得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正常发挥出来, 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会计人员利用这一漏洞大肆侵吞财产、收受贿赂, 损害集体的利益。
3.会计核算过程有违规操作。一些企业为了简化程序或者别的原因在会计核算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违规操作行为。例如, 有的企业不依法建账, 以票代账、账目混乱不清;有的企业采用倒轧法记账, 虚增成本或不记收入, 人为的操纵利润空间;还有的企业在资产的计提折旧年限、分类上都不符合现有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自行计提等等。这些不合理或者违规的操作都使得企业的会计数据不准确,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4.对会计资料的保管重视不够。会计资料主要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资料, 是记录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决策重要依据, 国家也对会计资料的保管方式、年限等都做了相关的规定。但是, 许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或者条件的限制, 往往没有妥善的保管这些档案资料, 而是随意堆放, 导致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时常发生毁损, 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应引起单位领导、财务人员的注意。
三、改进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针对目前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建立健全会计机构,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企业会计制度》对建立健全会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只要企业严格按照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即可。例如, 一些企业可以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 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会计从业人员, 同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给从业人员继续再教育的机会, 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当然, 企业聘用的财务人员一定要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基本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人员只有自身不断的加强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和专业知识修养, 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营环境, 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强化外部监管工作。现阶段, 我国许多的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如岗位之间缺乏牵制性, 监督机制不到位等。这些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会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比较薄弱, 会计控制无力等。因此, 我国企业应该进一步的依照法律、法规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加大对企业的资产、财务信息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控制力度。外部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同样也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坚力量, 但是, 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依靠外部进行监督和管理是行不通的, 不现实的。当然, 我们还是可以借助外部监管来帮助企业实现会计工作的标准化。一方面, 督促企业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完整的账簿管理体系, 如果发现不规范、不合理的, 应该及时的处理;另一方面, 地方财政部门和税务机关加强工作指导, 帮助企业实现依法记账, 同时加强对企业内部核算制度的管理。
3.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核算主体、核算范围和信息质量的要求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具有新的特点, 企业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在现阶段, 会计提供的信息不仅仅满足债权人、投资者、国家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需要, 还对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 企业的会计信息就必须真实的反映出企业资金运作的过程、经济效益提高的情况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 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 提高会计水平,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健全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会计档案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重要的历史资料, 企业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 企业要按照规定对会计档案进行整理、装订和保管;另一方面, 会计档案保管期到时, 应按照规定程序填制销毁表, 建立销毁清册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再按要求销毁。
综上所述, 我们发现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 会计核算需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并进行不断的创新, 即思想方面的新观念、新认识、新理论;手段方面的新方法、新措施;体制方面的新规定、新制度等。只有不断的创新, 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才能不断的健全,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促进企业的发展。当然, 我们也要看到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 而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过程。但是, 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管理者、财务人员及其他部门共同努力就能进一步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燕妮.现行会计核算及会计核算改革之探讨[J].各界文论, 2007, (2) .
[2]卞颖.浅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强化核算单位财务管理[J].金融经济, 2009, (2) .
3.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篇三
【关键词】税收制度 建筑安装企业 会计核算 建议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安装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会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进度。所以说,建筑安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根据现行的税收制度做好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不断优化现有的会计核算机制,进一步提出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策略,全面发挥出会计核算在建筑安装企业中的作用。
一、现行税收制度下建筑安装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建筑安装企业现行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账面问题
一般来说,我国的建筑安装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通过工程竣工的百分比来进行核算管理的,但是,建筑安装企业在实际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工程竣工的百分比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建筑安装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财务账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建筑安装企业的财务账目中,有些财务账目并不能反映出建筑安装企业的工程投入成本,有些投入成本并没有相应的发票,在税收管理的过程中,有些税务机关并不认可建筑安装企业的账目,再加上建筑安装企业的财务账目在管理的过程中,并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工程预计成本,没有显示出投入资金的实际情况,导致建筑安装企业经常出现负债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建筑安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筑安装企业没有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和管理
在建筑安装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核算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建筑安装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经常出现效率低下,会计核算方法过于老旧,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安装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比较传统,核算人员会变得比较被动,对会计核算工作出现怠慢等问题,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导致建筑安装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低下,财务管理效率不高,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浪费,不利于建筑安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建筑安装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会计核算制度
在建筑安装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会计核算工作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也开始呈现出统筹管理和统一规划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会计核算制度方面存在着问题,建筑安装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度,再加上企业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掌握力度和控制力度不够,这就导致了建筑安装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执行管理制度,很难提高建筑安装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水平和质量。
(四)建筑安装企业的税费成本不断提升
在建筑安装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会计核算方法是竣工百分比核算法,主要是根据建筑安装企业工程完成的实际进度和竣工情况来进行核算的。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安装企业中有些项目工程的实际进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值,有些工程的付款和工程实施的实际进度存在着偏差,并没有实现同步进行,很多工程的付款都会迟于工程的实施进度,建筑安装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就会无形的增加企业的税费成本,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建筑安装企业的税赋负担,再加上建筑安装企业有些项目存在着不可预知性,也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压力和税负风险,阻碍建筑安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现行税收制度下建筑安装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现行的税收制度,在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上,采取竣工百分比核算法,这种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建筑安装工程完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核算和管理的,还要考虑到建筑安装工程制定的相应合同,考虑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度。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可以有效的调整建筑安装企业财务管理中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还要做好税务申报工作,降低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是,这种会计核算方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率,有些财务账目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建筑安装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这也增加了建筑安装企业管理阶层的管理难度,会计核算并不能为决策阶层提供有效的数据,也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现行税收制度下优化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议
(一)优化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方案
根据现行的税收制度,建筑安装企業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会计核算管理方案,按照现行的税收制度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管理方案,为会计核算工作做好铺垫,只有将会计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到位,才能有效的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筑安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现行税收制度的相关要求,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建筑安装企业的公共资金进行科学的估算,要明确建筑安装企业各项资金的使用方向,提高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优化建筑安装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方案,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利于推动建筑安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注重企业财务管理,提升会计核算效率
根据现行的税收制度,建筑安装企业也要相应的调整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案,转变企业会计核算的职能,注重建筑安装企业财务支出管理工作,不断转变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模式。现阶段,建筑安装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主要是针对建筑安装企业的资金支出、企业的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管理,在这个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核算人员既要承担财务记账的职能,又要执行财务核算信息反馈、控制管理的职能,需要会计核算人员将建筑安装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有效资金进行统一的核算管理,及时准确的计算出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同时,还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建筑安装企业的各个部门的资金流动做好控制和管理工作,在会计核算人员进行资金支付管理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进行检查和监督,之后才能完成资金的支付,全面提高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建筑安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建立健全建筑安装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根据现行的税收制度,建筑安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现有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确保建筑安装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建筑安装企业在建立内部管理机制时,要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推动建筑安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注重各部门之前的协调与合作
在建筑安装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计核算工作少不了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需要会计核算人员积极主动的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建筑安装企业各个部门发展的实际情况,降低重复工作率,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做好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这样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建筑安装企业各項成本的支出和收入情况,也可以对建筑安装企业的相关资金进行统筹管理,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方法,对整个企业的资金运营情况进行宏观的管理和控制,推动建筑安装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行税收制度下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现行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的解决建筑安装企业所采用会计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建筑安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安装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要准确的把握会计核算的支出情况和效益情况,根据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企业财务报表,详细的了解和分析企业在安装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在制定详细的会计核算方案,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建筑安装企业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将会计核算工作与现行税收制度结合起来,做好建筑安装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效的降低建筑安装企业的税负成本,推动建筑安装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成勇.现行税收制度下我国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J].国际商务财会,2011(08).
[2]葛英毅.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
[3]史美进.现行税收制度下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9).
4.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篇四
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苏财库[2002]17号),制定本办法。
一、制定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原则
(一)预算单位依法履行财政预算批复的资金使用权限和管理职责。在不改变预算单位会计主体、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责的原则下,预算单位要严格按照财政局确定的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资金划分范围,安排、使用财政性资金,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接受财政和审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顺利进行。
(二)财政部制定并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现行的《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继续执行。因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后,影响试点单位资金流转发生变化而引起会计核算办法改变的,按本办法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一)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国库支付中心转来的《财政直接入账通知书》或直接支付凭证(财政性资金支付凭证第五联)及原始凭证(工资支出凭代发工资银行盖章转回的工资发放明细表)入账,会计分录为: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如果财政直接支出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记: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贷: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
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如果财政直接支出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记: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暂存款项的核算
行政单位:
借:暂存款---按资金性质设明细
贷:暂付款—财政专户款
事业单位:
借:其他应付款----资金性质设明细
贷:其他应收款---—财政专户款
(二)对授权支付支出,预算单位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预算内/外)(行政单位编号107/108,事业单位编号103/104)”会计科目。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用于预算单位按国库科批复下达的用款计划记录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的核算。本科目借方,记录财政下达预算单位的授权支付用款计划;本科目贷方,记录当天财政授权支付冲销数和年终额度注销数。年终转账后,本科目无余额。
1、对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由代理银行打印并盖章后作为记账依据)与国库科下达的用款计划中的“财政授权支付”数核对一致后,记:
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预算外资金收入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暂付款---财政专户款
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其他应收款----财政专户款
2、预算单位从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款项时,记: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暂存款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其他应付款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资金由代理银行支付后,因收款单位的账户名称或账号填写错误等原因而发生资金退回单位零余额账户时,依据银行回单作相反分录。代理银行填制退回划款凭证,恢复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对上述退回需要重新支付的资金,再重新办理支付手续后按上述列支方法,重新进行账务处理。
3、预算单位从单位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同时也应从系统中开据财政性资金支付凭证,并注明提现字样,系统有选项,一并送银行。记:
行政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三)年终,预算单位将尚未使用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作注销处理时,记:
行政单位:
借: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预算外资金收入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暂付款---财政专户款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
借: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其他应收款---财政专户款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四)资产类“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内容随之改变为预算单位的其他资金收入、以前结余和各项往来款项等。
五、对账
财政局国库科、财政国库支付中心、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应建立全面的对账制度,在认真处理各项账务的基础上,加强对账工作。
(一)财政局国库科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应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核对月末“国库单一账户”存款余额;按预算支出的“类”、“款”、“项”与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核对财政支出数,内容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当月发生数和当年累计发生数,对账单分别由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和财政国库支付中心负责提供。
(二)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及与国库科等对账一致的基础上,分别与代理银行核对“财政零余额账户”当月分“类”、“款”、“项”的支出数和预算单位的财政直接支付数;核对各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支用数”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结余数”。
(三)预算单位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应按预算支出“类”、“款”、“项”科目汇总数,分预算内、外资金、暂存款财政直接支付数和财政授权支付数与国库科对账。
5.园林施工企业会计业务核算办法 篇五
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园林工程施工工期较短,如果合同明确规定了工程款付款方式,如一次结清、多次分段结算等,收入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结算时间及结算金额进行确认;而在工期较长、工程跨的情况下还要结合工程形象进度等方法对收入进行确认。
但是在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如建设单位濒临破产、陷入财务危机或者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工期后延、甲乙双方卷入施工责任纠纷等等,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任何主观判断都会因个人的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的不同而不同。而且现实中对建设方经济实力、建设资金来源途径及资信情况调查不是很深入,缺乏这些真实可靠的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判断,会计处理依据不充分,处理结果可信度不大。
此外,还存在改变合同金额的情况,使得收入的确认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工程分包的会计处理
工程分包在园林施工企业比较常见,施工企业一般将园林工程中的土方工程及大型机械作业、喷泉等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一部分工程分包给他人施工。假设A企业是总承包商,将一部分工程分包给B企业,分包工程价款为100万元,按照工程款5%收取管理费。这时A企业可以选择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暂不涉及“工程结算”科目)。
将分包的工程收入纳入本企业的收入,将分包工程所支付的工程款作为本企业的成本,与自己承建的工程做同样的处理。
(1)A企业收到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贷:工程结算收入 100万
(2)A企业向B企业支付分包工程款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95万
贷:银行存款 95万
月末将“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按照实际发生额结转“工程结算成本”。管理费收入体现在该项目的工程结算利润中。
将分包工程视同与自己没有关系,只对计提分包管理费的收入进行确认。
(1)A企业收到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贷:应付帐款——B企业 100万
(2)A企业向B企业支付分包工程款,同时确认管理费收入
借:应付帐款——B企业 100万
贷:银行存款 95万
其他业务收入——分包管理费收入 5万
目前工程的层层分包情况比较普遍,如果采取第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势必会出现收入统计重复、成本核算不统一的社会问题,导致国民统计数据失真。而且,因为缺乏第一手成本核算和资金收付的真实原始会计信息,即使进行成本核算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工程整体分包的情况,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施工企业无需进行成本核算。园林工程分期成本核算方法
3.1 项目争取期
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第18条的规定,因订立合同所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等,由于商谈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应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已经签订合同的项目,应该将前期争取发生的费用从期间费用中转入项目成本核算,以便更好地考核该项目全成本核算情况。
3.2 施工期
园林施工项目施工期间所有直接费用全部进入“工程成本——合同成本”进行核算,间接费用如人员工资、折旧费等无法直接分配的先在“管理费用——部门费用”中归集,月末或年终按照直接费用比例法(即:以各成本对象发生的直接费用为基数分配间接费)进行分配,转入“工程成本——合同成本”科目。
3.3 质保期
园林工程完工后一般有一年到两年的养护期,以保证苗木的存活率及绿化工程成形美观。建设单位一般在合同中规定按照工程造价保留5%-20%作为质保金,养护期完工质量达标后予以支付。而在养护期内,存在苗木填补、人工日常养护等支出。对于这一部分开支,可以对在整体工程进行竣工结算后预先对质保期费用进行估计,按照预提的办法进行会计处理: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贷记“预提费用——工程质保期”。这样可以预防工程先盈后亏,也能保证工程质保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必须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暂时性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按照《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下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有两项反映工程的成本与结算情况:“存货”和“预收帐款”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在建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及“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前者大于后者的在“存货”下增设:“其中: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前者小于后者的,在“预收帐款”项目下设“其中:已结算尚未完工工程”。
比较该两项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存货”中该部分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作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则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预收帐款”中该部分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作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则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工期较长的施工工程来说,可能最终确认的收入和每累计工程结算收入会有一定差距。当最终确认的收入大于累计结算收入时,视同该发生的收入缴纳所得税,反之则将差额部分作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已经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留待以后期间递减税款。 关于“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科目的应用
“工程结算”核算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工程施工”科目下设“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与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两个明细科目:“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工程施工的所有实际成本,一般情况下该科目发生额与“工程结算成本”同期发生额相等。“工程施工——合同毛利”核算各项工程确认的毛利。这两个科目按照项目合同设置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年末不结转一直延续到项目结束。通过这一组对应科目的查询可以清楚地了解工程结算与施工实际成本及工程毛利情况。
在此,笔者想探讨的是该科目在特殊情况下的一些应用,如某园艺中心原系科学事业单位的附属单位,经过改制重整为独立法人的园林施工企业,需要将原来事业单位帐套中的工程业务数据剥离,对于未完工项目的核算将会出现断层的现象。而应用这一组会计科目解决了这一大难题,将原帐套中的各工程项目的结算累计发生额与累计工程成本、毛利转入新企业账套的“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应科目,这样就很好地保持了各项目核算的连续性,保证了会计报表信息的完整性,同时也为会计人员的查询与项目管理提供了方便。
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的账务处理
2009-11-26 14:29 中华会计网校 【大 中 小】【打印】
【问】我公司是一家园林绿化工程公司,主要业务是从外购置苗木,然后种植到可以销售的时候进行销售或者将苗木种到绿化区进行绿化工程,在此会发生相关的人工费等。这种业务有哪些相关会计科目,账务怎样处理?
【解答】一般园林绿化工程应当适用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准则,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1、签订建造合同后,收到客户支付的工程预付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相关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生产成本)——工程项目
或工程施工——间接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库存材料、累计折旧等
期末根据人工分配法或直接费用分配法把“工程施工——间接费用”分摊到各工程项目中。
3、收到客户工程验工计价单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4、收到客户拨付工程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5、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和支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6、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将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
借:预计合同损失
贷: 预计损失准备
7、工程竣工结算
借:工程结算
借或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6.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篇六
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特殊行业的企业不宜合并的,可不予合并,但应当将其会计报表一并报送。
(五)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需要变更时,由财政部修订。
(六)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会计科目编辑
(一)会计科目表(略)
附注: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上列会计科目作必要增、减或合并:
1.统一核算的专业公司或有独立核算的附属企业的企业,可以增设“拨付所属资金”科目;附属企业可以相应增设“上级拨入资金”科目。
2.有调剂外汇业务的企业,可以增设“外汇价差”科目。
3.企业内部各车间、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增设“备用金”科目。
4.有外购商品的企业,可以增设“外购商品”科目。
5.国家拨给特种储备资金的企业,可以增设“特种储备物资”科目和“特种储备基金”科目。
6.经常收取包装物押金或其他保证金的企业,可以增设“存入保证金”科目。
7.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可以不设“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增设“在途材料”科目。
8.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企业,可以增设“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科目。
9.根据需要,企业可以不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而在“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内分别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
10.低值易耗品、包装物较少的企业,可以将其并入“原材料”科目。
11.预收、预付帐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收帐款”、“预付帐款”科目,将预收、预付帐款在“应收帐款”、“应付帐款”科目核算。
12.管理上不要求计算自制半成品成本的企业,可以不设“自制半成品”科目。
13.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的企业,可以将“原材料”科目分为“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燃料”等科目。
14.企业根据管理要求,可以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合并为“生产费用”科目或将“生产成本”科目分为“基本生产”、“辅助生产”两个科目。
15.采用计划成本进行产成品日常核算的企业,可以增设“产品成本差异”科目。
16.企业如发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券,可以增设“应付短期债券”科目。
17.对其他业务中经营规模较大、收入较多的经常性业务,企业可以参照相应行业会计制度,增设有关资产、收入、成本、费用、税金等科目,单独核算。
7.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篇七
为规范钢铁行业产品成本核算, 保证企业产品成本信息的真实、完整, 加强钢铁行业成本管理, 财政部于2015年颁布了 《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的通知》 (财会[2015]20号) 。
为实现新制度的顺利实施, 提高钢铁企业之间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钢铁协会根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及钢铁行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实际情况, 在广泛征求钢铁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实施办法, 现予印发, 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大中型钢铁企业范围内施行, 其他钢铁企业参照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实施办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请及时与钢铁协会财务资产部联系。
联系人:刘雪青、王瑞鲜、刘国义
电话:010-65133825, 010-65131927 (兼传真) , 13693011880, 13801219863。
特此通知。
附件:《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实施办法
2016年3月14日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实施办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的通知》 (财会[2015]20号) 于2016年1月1日起在大中型钢铁企业执行。 为配合会员钢铁企业顺利实施新的成本核算制度, 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规范钢铁行业产品成本核算, 促进钢铁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试行) 》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 (以下简称“《制度》”) 等法律法规, 在广泛征求会员企业意见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旨在对《制度》有关内容进行细化和统一, 提高钢铁产品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更好地开展钢铁行业对标挖潜活动, 促进钢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二、本办法实施范围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中的钢铁生产企业 (以下简称“企业”) , 一般包括炼焦、烧结和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工序, 或至少包括炼铁、炼钢和轧钢之一的部分工序, 以及为主要生产工序服务的辅助生产工序。
企业的其他工序和非钢产业, 如矿石采选、炼焦副产品深加工、机械修造、运输服务以及钢材延伸加工等单位, 国家未颁布其所属行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前, 参照《制度》和本办法执行。
三、本办法所称的产品, 主要是指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成品钢材, 以及其他可作为产品对外出售的半成品。独立设置为成本中心的辅助生产工序产品和服务, 如风、水、电、气、运输、修理等, 也作为产品进行成本核算。
四、钢铁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包括:
(一) 合理确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二) 根据实际管理需要, 设置成本中心;
(三) 以成本中心为基础, 归集成本费用;
(四) 对成本中心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和结转, 计算产品成本。
钢铁企业一般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 并据此编制各道工序和辅助产品的成本报表。
主要生产工序的成本明细表参考格式, 参见附件二。
五、具备条件的钢铁企业, 可以采用基于工序的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
“具备条件”, 是指企业具有实施作业成本法所需的基础管理条件, 如物料、能源以及人工等在各工序不同作业区可准确计量和记录, 企业信息系统比较完备、可靠等。
鉴于作业成本法能减少人为分摊共同费用, 使成本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也有利于划小核算单位进行责任制考核, 建议具备条件的企业尽量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方法。 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努力完善基础管理, 创造条件实施作业成本法。
六、钢铁企业根据产品生产特点, 通常设置“生产成本”等会计科目, 按照成本费用要素进行明细核算。
七、钢铁企业应当设置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产品成本核算的组织和管理, 根据本制度规定, 确定产品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
第二章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钢铁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应当以生产工序为基础, 以相应工序产出的产品为核算对象, 通常包括炼焦工序产品、烧结球团工序产品、炼铁工序产品、炼钢工序产品、轧钢工序产品和辅助工序产品或服务等。
企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应体现主要产品从细、次要产品从简;成本差距大的从细、成本差距小的从简的原则, 并与本企业的管理组织架构相适应。
同一生产过程, 如炼焦工序、伴生 (共生) 矿冶炼工序等, 产出两种及以上产出物, 其中价值占比较大的, 一般作为联产品设定为成本核算对象, 占比例较小的作为副产品或回收物, 作成本扣除处理。
一、炼焦工序产品, 主要包括全焦、煤气、焦油、硫铵和粗苯。 企业也可选择将硫铵、 粗苯等作为副产品核算。 根据管理需要, 企业可将全焦细分为冶金焦、焦丁、焦粉等, 分别设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烧结球团工序产品, 主要包括烧结矿和球团矿, 企业应按烧结机型、球团炉窑类型分别设置。 根据管理需要, 企业也可以将原料场 (库) 发出的混匀料设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三、炼铁生产工序产品, 主要包括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 企业应按高炉容积分别设置。 炼钢生铁铸块的, 应单设为成本核算对象。
四、炼钢工序产品, 主要包括连铸钢坯和模铸钢锭, 也可将合格钢水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企业应按转炉、电炉、连铸机机型以及钢种牌号、坯型、锭型分别设置。
五、轧钢工序产品, 主要包括各种成品钢材, 企业可按产线、钢种、钢号及组距规格分别设置。
六、辅助工序产品, 主要包括动力、运输、计量、化验、修理等, 以及附设的耐火材料、备品备件制造等。
(一) 动力厂成本核算对象为电力、蒸汽、热风、新水、软水、循环水、各种煤气、压缩空气、氧气、氮气等。
各种水、风、气的计量单位为立方米;蒸汽的计量单位为吨;各种煤气的计量单位为吉焦 (GJ) 。
(二) 运输部门成本核算对象为货物转运量, 计量单位为吨.公里, 或车次、台班等。
(三) 计量、检化验部门成本核算对象为计量、检化验作业, 计量单位为吨位、检斤次和检化验样次等。
(四) 修理及备品备件、机械制造厂成本核算对象为修理工时、各种自制冶金设备、备品备件等。
第三章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
一、产品成本项目
钢铁企业产品成本项目主要包括:
(一) 原料及主要材料, 是指为生产产品直接投入的构成产品实体的物料。
(二) 辅助材料, 是指为生产产品投入的不能构成产品实体, 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物料。 辅助材料的主要特征是直接加入或附着于生产对象, 或其消耗量与生产对象的产量强相关。
(三) 燃料和动力, 是指生产过程中耗费、成本归属对象明确、一次性耗费受益的能源介质。
(四) 直接人工, 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各项附加费用。
(五) 制造费用, 是指以成本中心为基础,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各成本项目可根据要素性质、特点、产地等标志设置明细项目。
二、产品成本费用要素
(一) 原料及主要材料费, 是指为生产产品投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成本。原料及主要材料费主要包括投入的铁矿石、铁水、生铁块、废钢、铁合金、钢坯、钢锭、用于再加工的钢材、锌、锡、有机涂料等成本。
(二) 辅助材料费, 是指为生产产品投入的辅助材料的成本。 辅助材料费主要包括投入的皮带、耐火材料、熔剂、电极、轧辊、酸碱类、油脂类、包装材料等成本。 其中油脂类是指施加于生产对象, 起防锈等作用的油脂。
(三) 燃料和动力费, 是指为生产产品耗用燃料和动力发生的费用。 燃料和动力费主要包括耗用的煤炭、焦炭、助燃剂, 以及风、水、电、气等费用。
执行与节能服务企业签订的节能服务合同, 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作为本要素核算。
(四) 人工费, 是指为生产产品向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各项附加费用。 人工费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及各项津贴、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商业人身险、其他劳动保险及劳务费等。
企业应按合同标的性质区分人工费与外委业务费等。 直接雇用或通过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雇用的派遣工、顶岗协议工等发生的费用应计入人工费;合同标的为特定业务, 如保安、保洁、修理或工序作业等, 与外单位签订服务合同发生的费用, 分别计入外委业务费、维护与修理费等。
(五) 折旧费, 是指为生产产品使用的生产装置、厂房、附属机器设备等计提的折旧。
(六) 运输费, 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运输服务发生的费用, 主要包括企业单独设立的运输单位和外委运输单位提供运输、装卸服务, 以及成本中心自备客货车辆耗费的油料、路桥通行等费用。
(七) 维护及修理费, 是指为维持产品生产的正常运行, 保证设施设备原有的生产能力, 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所发生的费用。 维护及修理费主要包括材料费、修理工时费、备品备件费等。其中修理工时费是指支付给本成本中心以外修理单位的费用。
(八) 财产保险费, 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 向社会保险机构或其他机构投保的各项资产所支付的保险费用。 企业统一投保的, 应按照各成本中心实际占有资产情况合理分配保费。
(九) 办公费, 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 发生的文具费、邮电费、通讯费、印刷费等办公性费用。
(十) 差旅费, 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 职工因公出差所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出差补助等。
(十一) 会议费, 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 召开或参加会议发生的费用, 包括支付的会场租赁费、专家费、专家住宿费、会务费、资料费, 以及会议承办单位收取的其他会务性费用。
(十二) 外委业务费, 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委托外部单位提供服务发生的费用, 包括保安、保洁等特定外委业务的费用。
(十三) 低值易耗品摊销, 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 耗用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的摊销, 包括金额过大不宜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工量器具、仪器仪表、办公用品、卫生绿化用品、信息设备耗材等的摊销费用。
(十四) 租赁费, 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 租入的各种资产, 按照合同或协议的约定支付给出租方的租赁费用。
(十五) 机物料消耗, 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未作为原材料、 辅助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管理使用的一般性材料支出, 包括不属于机器和厂房组成部分, 但对机器和厂房具有润滑、防锈、冷却、能量传递、清洁等功能的物料费用, 如设备用油脂、防锈漆、清洗剂, 以及厂房照明电器、五金、水暖、清洁等材料费用。
(十六) 劳动保护费, 是指为生产产品为职工提供劳动保护、防护等发生的费用, 包括按规定标准提取的安全生产费, 以及职业病防护、检验和工作场所防暑降温等方面的支出, 不包括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的“防暑降温费”。
(十七) 排污费, 是指为生产产品负担的排污机构处理废气、废水、废渣等所发生的费用, 包括外委污染治理费、排污费、环境监测费、危险物处置费等, 不包括本成本中心自行完成污染治理等作业所发生的职工薪酬、能源及其他材料费用。 企业统一交纳或支付排污费的, 应按照各成本中心排污情况合理分摊。
(十八) 信息系统维护费, 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所发生的运行维护费用, 主要包括支付给外部专业单位的计算机维护、调整或总包费用, 以及购买信息系统耗材和不满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标准的外设和软件费用, 不包括计入“维护及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中的费用。
不能列入以上各项成本费用要素的项目, 列入其他费用。但经常发生、金额较大的其他费用, 如设计制图费、计量检验费等, 企业可自行增设项目反映。
第四章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
钢铁企业一般按照成本中心, 分别成本项目, 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
一、成本中心的设置
钢铁企业通常按照生产工序设置成本中心, 也可以按照车间 (部门) 等生产管理单元设置成本中心。
根据我国钢铁企业状况, 一般应将原料场、炼焦、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以及各主要辅助生产工序设置为成本中心。 同工序有两个及以上独立生产单位的, 可分别设为成本中心。
二、产品成本的归集
(一) 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的归集
生产产品使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采用加权平均等方法结转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
(二) 辅助材料成本的归集
生产产品使用的辅助材料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根据工序实际消耗量或预计可使用寿命计算其成本。
成本归属对象明确的辅助材料, 如石灰、白云石、造渣料等, 直接计入相关产品的辅助材料成本。
共同受益或跨期受益的运输皮带、耐火材料、电极、吹氧管、钢锭模、轧辊等辅助材料, 按预计受益期或工作量分摊, 计入产品的辅助材料成本。
(三) 燃料和动力成本的归集
生产产品使用的外购和自产燃料和动力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根据相关数据确认其消耗量并计算其成本。 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自产燃料和动力, 在辅助部门之间按照交互分配等方法分配后, 按照各燃料和动力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燃料和动力消耗实行分产品单独计量的, 按特定产品生产的实际耗用量、单位实际成本进行归集, 直接计入该产品的燃料和动力成本。
燃料和动力消耗未实行分产品单独计量的, 按本期全部产品生产的实际总耗用量、 本期单位实际成本进行归集, 以各产品生产工时、约当产量或分配系数等方法, 分配计入各产品的燃料和动力成本。
(四) 直接人工成本的归集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人工成本, 直接计入基本 (辅助) 工序生产成本, 以生产工时、约当产量或分配系数等方法, 分配计入各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
(五) 制造费用的归集
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计入制造费用。
其中折旧费按折旧制度计提归集; 固定资产租赁费按租赁合同期摊提归集; 不符合资本化标准的大中修理费按受益期摊销归集; 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 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低值易耗品, 金额较大的按受益期或工作量分摊归集; 其他制造费用按实际发生数归集。
(六) 回收物料、能源冲减成本
生产过程产生的高炉返矿、高炉水渣、转炉钢渣、锭坯切头切尾、轧制氧化铁屑、剪切边角料、报废锭坯材等回收物料, 返焦粉、煤气、蒸汽、循环水、余热发电、压差发电等回收能源, 应当按照其价值冲减相应成本核算对象的原材料成本、燃料和动力成本等, 回收物料、能源的价值应当参照市场价格予以确定。 如回收物料、能源无法明确归属至产品的, 可按照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产量或根据有关技术经济资料分析确定的适当比例对回收物料、能源的价值进行分配后, 冲减相应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项目。
烧结球团工序的自循环返矿、 炼钢厂自循环钢渣、浇余, 炼焦、炼铁、炼钢工序的煤气、蒸汽等自循环能源介质是否核算, 由企业自行决定。
回收物采用计划价格等不变价格管理的, 实际变现价值与计划价格的差异, 金额较大的分配至相应的成本项目, 金额较小的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三、产品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一) 制造费用的分配和结转
成本中心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照费用要素归集后, 月末全部分配转入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 钢铁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一般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机器工时、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产品产量等为基础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二)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归集后, 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提供的劳务和产品分配到各受益对象。 各辅助部门之间相互提供辅助产品或劳务的, 按照交互分配等方法进行分配。 互相提供劳务不多的, 可以不进行交互分配, 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受益单位。
企业专设运输服务单位发生的运输成本, 一般直接分配给受益单位。 主要生产工序之间的原料、燃料和铁水、钢坯等半成品的运输, 一般以接收工序为受益单位, 承担运输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向受益对象结转成本, 应采用综合结转法。
(三) 产成品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根据钢铁企业生产工序连续生产、顺序加工的特点, 产品成本计算一般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基本生产工序的产品成本, 按照向下游工序的实际运送量和实际成本, 分步结转为下游工序在产品、半成品和产品的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工序的产品和劳务, 按照输入使用单位的实际数量和实际成本, 结转为使用单位的燃料及动力等成本。 基本工序生产成本费用归集后, 根据产成品和半成品的产量, 计算商品产品总成本和各产品品种单位成本。
钢铁企业按照标准成本、计划成本、模拟市场价等非实际成本结转产成品成本的, 应当在每月末汇总实际成本与非实际成本的差异, 按受益原则分配至各工序的相应成本项目。
(四) 联产品成本的核算
1.联产品的确定
炼焦工序和含有伴生 (共生) 金属的冶炼工序以联产品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 联产品是指同一生产过程, 用同一原料生产两种及以上的产品。
采用联产品法进行核算, 首先应将全部联产品作为一种产品核算对象, 将耗费的资源扣除副产品价值后, 计算联产品总成本, 然后将总成本在联产品中进行分配。
炼焦工序一般采用“系数法”在全焦、煤气、焦油、粗苯、硫铵等产品中进行成本分配。 粗苯和硫铵产出量较少, 其市场价值占总成本比例较小的, 也可只将全焦、煤气、焦油作为联产品, 将粗苯、硫胺与其他产出物一起作为副产品, 采用“成本冲减法”核算。
含有伴生 (共生) 金属的冶炼工序也采用“系数法”在钢铁产品和伴生 (共生) 金属产品中进行成本分配。
制氧工序一般也采用联产品法核算。
2.“系数法”计算方法
(1) 某产品成本积数=某产品成本系数×产品产量;
(2) 某产品总成本=某产品成本积数÷全部产品成本积数之和×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
(3) 某产品单位成本=某产品总成本÷某产品产量。
3.联产品系数的确定
联产品系数的确定, 一般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结构、产品收率和市场价值为基础, 采用经济比值法等确定。 联产品系数的确定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改变。
注:焦炉煤气按每立方米热值0.017吉焦 (GJ) 折算。
联产品分配系数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根据 《制度》规定的方法制定, 根据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在综合企业意见基础上适时修订。
钒钛磁铁矿冶炼的联产品设置及分离系数, 由于涉及企业很少, 由有关企业自行确定。
制氧工序联产品的分离系数, 各企业可根据正常生产情况下氧、氮、氩等气体的利用量 (包括自身消耗量和外销量) 自行确定。
4.联产品成本报表列示
为方便计算结焦率、 矿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并照顾传统习惯, 联产品在采用系数法分离成本后, 可按成本扣除法编制成本报表。
企业可根据同一联产品的不同品级产品, 以系数、当量等方法分解为不同的成本, 如冶金焦、焦丁、焦粉等。
四、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与结转
采用作业成本法的钢铁企业, 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成本核算。
(一) 工序系统及作业划分
钢铁企业工序系统及作业通常可以划分为:
1.铁前系统
铁前系统, 是指包括炼铁及其上游各主要工序的生产系统, 主要包括炼焦、烧结和球团、炼铁, 也可将原料场 (库) 作为独立工序。
根据管理需要, 企业可将原料场工序划分为装卸、储运、混合、输送等作业;将炼焦工序划分为混配煤、炼焦、熄焦、焦化工等作业;将烧结球团工序划分为混配料、焙烧等作业;将炼铁工序划分为喷煤、炼铁、水渣处理、铸铁等作业。
2.钢后系统
钢后系统, 是指包括炼钢及其下游各工序的生产系统, 主要包括炼钢、浇铸、热轧、冷轧、涂层、镀层、焊管工序等。
炼钢工序划分为粗炼、精炼等作业 (如需要, 也可将铁水预处理设为作业) ;浇铸工序按照工艺划分为连铸或模铸作业;热轧工序划分为加热、热轧、精整、包装等作业;冷轧工序划分为酸洗、冷轧、热处理、涂镀、精整、包装等作业。
3.辅助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 是指为生产主流程提供辅助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单位, 主要包括电力、燃气、水、运输、修理等。 根据管理需要, 辅助生产系统可依据服务内容和性质设置相应的作业。
(二) 作业成本的归集、分配及结转步骤
1.根据生产过程划分工序系统和作业。
2.分析各作业设施、组织机构及业务类型与作业过程的关系, 确定各作业过程对应的作业单元。
3.将各作业单元发生的成本费用 (不包括上游工序结转到本工序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归集到对应的作业过程, 形成作业成本。
4.将作业成本直接归集或按照受益原则分配到对应的成本中心。
5.将各作业过程归集的生产成本在各产品间按照受益原则、采用当量系数法等进行分配。
6.按照各产品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分配的作业成本, 计算各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并据此结转产成品成本。
(三) 辅助作业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钢铁企业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对辅助作业成本进行分配后计入相应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1.水、电部门发生的费用, 形成水、电等辅助产品成本, 按照各受益对象接受的用水、电量分别计入相应类型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2.运输部门、车管部门发生的费用, 形成相应运输成本, 按照各受益对象接受的运输工作量 (台班、车次等) 分别计入相应类型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五、特殊项目成本的确认
(一) 副产品成本
副产品, 是指钢铁企业在同一生产过程中, 使用同种原料, 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一般采用可变现净值、 固定价格等方法确定成本, 从主产品成本中扣除。
(二) 停工损失
停工损失, 是指钢铁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 季节性停工、修理期间的正常停工费用在钢铁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内, 应当计入钢铁产品成本;非正常停工费用应当计入企业当期损益。
企业应按下列标准和方法确认、处理停工损失:
非正常原因导致的一座及多座炉窑、 一条及多条轧线或整个工序全月无产量, 应将有关生产线的折旧费、修理费、人工费和合理分摊的其他制造费用确认为停工损失。 属于事故原因造成的停工损失, 于月末直接结转“营业外支出”;属于市场原因造成的停工损失, 于月末直接结转“营业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
(三) 包装费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在线包装的, 包装费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入库后分销再包装的, 包装费计入销售费用。
第五章附则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试行。 试行中企业如遇问题或有建议, 请报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资产财务部, 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本办法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负责解释。
附件一:钢铁产品生产流程
钢铁产品生产过程一般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长流程即高炉转炉流程, 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 通过人工造块、高炉炼铁、转炉炼钢以及轧钢等工序生产钢材的过程。短流程即电炉流程, 是以废钢、生铁、直接还原铁等为原料, 通过电炉炼钢、轧钢等工序生产钢材的过程。 各工序的中间产品, 一般用作下道工序的原料。 但有的中间产品, 如生铁、钢坯、热轧材等, 也可作为成品出售。
一、原料取得和配料
钢铁企业购入铁矿石、焦煤、焦炭、铁合金、废钢等原料, 一般经过装卸作业, 存入原料库 (场) 。 投入生产之前, 有些原料需加工整理, 例如, 对成分不同的铁矿石进行混匀作业, 有的废钢需要分拣、切碎作业等。
二、人工造块
粉状铁矿石不能直接入炉炼铁, 须通过烧结或球团等工艺使之成块, 以提高其在高炉中的透气性。
(一) 烧结工艺, 是指在矿粉中掺入煤粉、焦粉及石灰等, 混匀后在烧结机上点火燃烧, 使矿粉熔结成块, 经破碎、筛分, 制成烧结矿的生产过程。
(二) 球团工艺, 是指将矿粉掺入粘结剂造球, 送入回转窑或竖窑焙烧, 生产出球团矿的生产过程。
三、炼焦
焦炭是高炉炼铁的主要燃料和还原剂。 长流程钢铁企业有的通过炼焦自产焦炭炼铁, 有的通过外购焦炭炼铁。
炼焦, 是指将主焦煤与其他配煤混合装入焦炉,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高温干馏, 通过热分解、结焦, 产出焦炭、焦炉煤气和粗焦油等的生产过程。焦炉煤气可用作钢铁生产工艺所需能源及发电。 焦炉煤气和粗焦油可进一步深加工为其他化工产品。
四、炼铁
炼铁, 是指在高温状态下煤炭中的一氧化碳从铁矿石中夺取氧, 将铁矿石还原为生铁的生产过程。炼铁主要有高炉法和非高炉法 (包括直接还原、熔融还原) 两类。
五、炼钢和浇铸
炼钢和浇铸通常设在同一生产区域, 其中炼钢是将铁水、 废钢等含铁原料和合金元素转化为合格钢水, 浇铸则将钢水凝结为固体。 炼钢主要有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两种工艺;浇铸方式主要为连铸, 少量为模铸。
(一) 转炉炼钢, 是指将铁水、废钢等含铁原料及石灰石等辅助材料装入转炉, 通过吹氧等作业去除铁水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加入不同铁合金, 生产出不同化学成分的合格钢水的生产过程。
( 二) 电炉炼钢, 是指以电力产生热能熔化废钢等含铁原料, 用吹氧去除杂质, 加入铁合金, 生产出合格钢水的生产过程。 有铁水供给条件的电炉炼钢厂, 通常加入一定比例的铁水, 以降低电力消耗。
(三) 钢水精炼, 是指对钢水纯净度和化学成分要求较高的钢种, 通常需要采用精炼设备, 对钢水进行脱气、 去除有害杂质和调节化学成分及温度的生产过程。
(四) 连铸, 是指将合格钢水连续注入连铸机结晶器, 使钢水逐渐凝结固化, 输出连铸钢坯的生产过程。 依截面不同, 连铸坯分为板坯、方坯、矩形坯、圆坯等类型, 分别用于轧制不同品分别用于轧制不同品种的钢材。
(五) 模铸, 是指将钢水浇入事先制备的铸模, 使之凝固成为钢锭的非连续浇铸的生产过程。 模铸钢锭一般需经开坯作业, 才能用于轧制钢材。
六、热轧
热轧, 是指将钢坯经加热炉加热到适当温度, 利用轧机上轧辊的压延作用, 将钢坯轧制成各种形状钢材的生产过程。
七、冷轧及延伸加工
冷轧及延伸加工, 是指将热轧钢材在常温状态下进一步加工, 以达到用户所需的状态和性能的生产过程, 主要包括冷轧、压制花纹、涂镀层、剪切、焊管、冷弯、拉拔、抛光等。
8.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企业财务 主要问题 解决方法
一、我国企业财务核算常见问题
首先是会计集中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核算人员的积极性。在企业的财务方面推行会计集中的核算制度后,每个单位、部分的资金分配、各项预支、结算、收支、使用等情况都有了十分严格的规定和看流程[1]。一方面虽然说节约了很多的资金,控制了一些不必要的资金外流,但是另一方面,改善企业之前资金混鲁昂状况的影响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些人,原有的制度能够对他们有更多好处的人,这种制度会使他们在心理上有一些抵触的情绪,只考虑到自身利益的局限性,制约了他们对于资金使用的自主权,也导致了一些不良现场的出现,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虚开发票、套取现金。在这种财务集中的制度之下,就会有一定的对策出来,很多人为了能够占有单位的利益,就会利用公司制度的空子来虚开一定的发票,然后让单位报销,占有公司的资金。因为这种制度下,很多企业的报销制度就会依据发票来审查,这样也就给那些想要穿空子的机会,想方设法找一些机会开设一些虚假的发票或者收集合适的发票,来让企业买单;2、用支五度。企业采取财务核算的集中制度,费用的花费是否合理、是否精准已经不算单位来负责的,所以单位预支费用的时候不会考虑是否合理运用,也不会考试知否超过了企业原来预算,只会考虑自身的因素需要多少费用,必须支付多少费用。所以会计集中制也会有这样的弊端。
其次,企业内部的管理乱,监督机制比较薄弱。企业的财务执行集中核算的制度之后,会出现单位的财务也是交给核算中心来统一计算的,这样的话,单位的财务部就被压缩了很多,甚至只留下一两名报账的人员就可以了,他们肩负出纳和会计的双重职责,当然,这样的话,也就会导致单位里面的监督机构和前置机构相对来说薄弱了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两个人说了算的状态,这种状态很有可能会出现贪污、受贿赂的现象,不但不能够对单位其他部分进行有效管理,反而会滋生不良风气,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然后就是会计财务管理人才缺乏目前,中小型企业中的会计财务管理的人才缺乏,主要现象分为下面几点。一是中小型企业中的空岗位缺少在职人员,使得企业内部各部门间无法牵制。二是有的中小型企业中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能力差,无法胜任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三就是企业招聘的一般都是兼职人员,只负责完成企业内部记账和报账的简单工作,纯粹是为了应付税检部门。这些现象的存在,无法保证企业财务工作质量,而且无法做到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比较准确的预测、计划、控制、监督、检查和分析等。这些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完全只是为了走过场,应付税检部门,根本没有发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真正作用。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会计造假现象严重,中小型企业本身的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在财务会计核算这一方面投入的资源和力量就很少,致使会计工作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足,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很多违法乱纪的现象。乱搞非法筹资、乱用企业的流动资金、乱调账目、乱发工资、乱分红。做出偷税漏税等不良行为,财务部门在管理层的授意下制作虚假的账单,多记收入虚夸业绩,将不应支出的费用变作合理的费用开支,以蒙骗过关。这些违法乱纪行为,不仅造成了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不稳定,而且还严重阻碍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二、针对我国企业财务问题的措施
第一,运用现代技术,提高电算化的水平。现代发达的高科技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也改变了我们工作的环境和效率[2]。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不断的强大并且要与国际化接轨,所以掌握现代的高科技技术很重要。现在我国企业大多数的财务部分还不与人工或者半手工的状态,这样的企业在竞争上会有很大的弊端,这需要企业重视以来,培养一定的该科技人才,企业领导也要首先要求自己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继而加强员工多余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使公企业的电算化水平达到一定的较高的程度,将开机的电算化充分运用到公司的各个部门,为企业服务。实现电算化的水平,是基础财务的一部分,这样能够提高信息的质量和财务的核算水平,也能够加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
其次,要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以及监督工作。一般情况下,我国企业的财务监督是由企业的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三个方面来实现的,其中,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都是属于外部监督,其实,企业的财务监督最主要的还是靠自觉,靠内部监督。虽然对于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来说,内部监督的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但是这种自身约束的规范还需要企业来不断完善。当然,国家也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例。以此来监督、督促中小企业来完善自身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清华大学财务管理方面的教授曾经指出,企业自身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关键,企业应该增强全局的观念,提升财务控制的能力,来保障全面、深刻的眼光来审视企业的价值,实现企业不断增长的目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制度的作用就是控制和规范企业平时日常财务收支的成本开支的情况和材料人力的消耗,它是落实企业财务运算指标的重要手段,而且对于企业会计法规在企业中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中小型企业严格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帮助中小型企业更好地发展。我国的财务以及税务方面制定的法规是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的准绳,中小型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严格按照法规来进行,才能使得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再次,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工作素质[3]。在市场经济下,目前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是原来那样算算账、发发钱一样的简单,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以及及时准备的信息,来帮助企业的高层领导来制定合理的、利于企业发展的制度,新的财务会计员需要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财务管理者,也就是要求财务人员需要具备综合控制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发展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广信能力,这是新的经济背景下对于会计较高水平的要求。当然,优秀员工也需要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将其留在企业中,这样也就要求企业更好的建设和发展,因为只有高额的薪水或者诱人的职位才是留住人才的保障。
最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的不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下的问题。企业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决定着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企业应该定期对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在早期招聘的时候,也要提高招聘要求,切不可滥竽充数。高素质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可以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同时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他们不仅可以改变原来财务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差的企业的面貌,还可以使管理工作比较差的企业提高它们的管理水平,是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总结
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成分,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财务制度在企业的发展中又十分重要,所以应该做好企业财务核算工作,在此注意,企业应该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增加财会工作人员自觉的意识和相互监督的意识,从企业的领导做起,从企业高层员工做起,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做好财务的管理工作,为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增加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摘:
[1]解晓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15—16
[2]张士堂,陈玉强.会计集中核算运行中的四大问题[J].《中国财经报》.2010(3):25—26
9.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篇九
【服务对象】
新办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或变更登记的纳税人。
【业务描述(含申请条件)】
纳税人首次办理登记信息确认或税务登记后,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的事宜。
【“最多跑一次”标识】
是
【通办范围】
省内通办
【受理部门(含办理地点、办理时间、联系电话)】
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场所)(注:通办时为受理通办的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场所))。
【办理时限】
1.纳税人办理时限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进行首次登记信息确认或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等信息报送税务机关备案。(2)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应当按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在进行首次登记信息确认或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2.税务机关办理时限
(1)提供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
【报送资料】
1.必须报送资料:
(1)《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书》一式二份。2.条件报送资料: 无。
【表证单书】
《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书》
【纳税人注意事项】
1.纳税人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承担责任。纳税人提交资料的复印件上应当有纳税人签章的与原件一致的声明。
2.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等信息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3.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应当按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4.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的,将影响纳税信用评价结果。
5.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的,将承担《税收征收管理法》确定的法律责任。
6.纳税人未准确填报适用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将影响财务会计报告报送等事项的办理。
【基本规范】
1.办税服务厅接收资料,核对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填写内容是否完整,符合的即时办结。不符合的当场一次性告知应补正资料或不予受理原因。
2.根据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录入征管信息系统。1个工作日将资料信息转下一环节按规定程序处理。
3.提供免填单服务。
10.财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办法 篇十
1、为规范林业局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2、会计核算中心应与委托单位(纳入统一核算的单位)签订委托书。委托书应当明确以下内容:
(1)实行集中核算后,委托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
(2)委托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3)会计核算中心应当依法审核原始凭证,正确进行财务处理,及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4)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和签收手续。
(5)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
(6)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
3、会计核算中心集中代理委托单位会计核算,根据委托单位不同性质的会计核算要求,按照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依法建账,进行会计核算。
4、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帐簿设置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5、会计核算按下列程序进行:
(1)委托单位根据本单位预算和用款计划按原资金渠道办理请款手续;
(2)属林管局计财处安排的预算资金由林业局财务科审核后将委托单位资金划拨到会计核算中心银行帐户;
(3)委托单位报帐员持本单位负责人签批的原始单据和资金手册,到会计核算中心办理资金结算;
(4)会计核算中心对原始单据进行审核、复核后,填制付款通知单,经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签批后,办理现金支付或转帐业务。
6、委托单位必须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积极组织收入,所取得的各项收入由委托单位报帐员填制银行进帐单,直接缴入会计核算中心银行专户,然后随同银行回单一起报送会计,会计进行审核后,连同原始单据一起记帐,同时登录资金手册。
7、财政拨款、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应直接划入会计核算中心银行帐户。
8、委托单位的支出,根据管理需要分为一般性支出和专项支出:一般性支出业务发生时,属于现金支付范围的,由单位报帐员根据本单位负责人审批意见,将原始单据报送会计,会计审核并填制付款通知单,经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审批后,报帐员持通知单到出纳处办理现金支取手续。
专项支出实行转帐结算,报帐员持经本单位负责人和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审签的付款通知单,到会计处办理转帐手续。
9、会计核算中心为委托单位配发资金手册,对每笔收支及时登记,结出余额,并及时与委托单位报帐员核对资金余额。
10、会计核算中心必须根据委托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管理会计档案。
11、会计核算中心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使用的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它会计资料以及会计账簿的记录、更正等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12、会计核算中心应当定期进行账目核对,按时完成银行调节表,会计科目试算平衡表等编制工作,对不相符的项目应及时查明并调整。
13、会计核算中心应当按时编制单位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经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和委托单位负责人审阅、签名并盖章,会计核算中心和委托单位加盖公章后,由委托单位按照规定提供有关部门。
14、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对委托单位资金情况及会计档案资料保密。对不符合规定,未经委托单位同意调阅会计档案的,会计核算中心有权利拒绝执行。
11.浅析建筑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建筑企业 会计管理 会计核算 问题 对策
一、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及内容概述
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分级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施工地点分散、流动性大,为了使企业的生产施工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效果,因此会计核算采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的方式。二是工程成本与工程价款核算的分阶段性。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相对较长,若等工程全部完工再结算款项、进行会计核算,那么必然会使企业垫付大量资金。所以,建筑企业对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核算,以及与建设单位工程款项的结算都采用分阶段方式进行。三是分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建筑企业根据各项目的特点,统一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核算口径,对其进行分项目成本核算,以便于对工程项目的分析、考核。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核算对象是资金运动,因而资金管理必然成为其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包括如何合理使用资金,如何增强资金流动性,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从建筑企业资金来源分析,包括:企业自有资金,即留存资金与投资者投入资金;企业施工生产所收回的工程款项;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融资等。而上述这些都是建筑企业资金核算涉及的内容。
二、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现存问题分析
(一)管理者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不够重视
施工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核算认识不足,是导致其会计核算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不少建筑企业只是简单地将会计核算视为会计账务的处理,对会计核算信息的使用也不够充分。一些管理者认为做好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其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对成本的核算。此外,企业财会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对施工成本的核算内容与方法不清楚,进而造成会计核算成本信息与实际成本信息不一致,最终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
(二)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尚不规范
一方面,建筑企业没有明确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对象应依据项目合同的内容、建筑施工生产特点、相关费用及管理要求来确定。但实际工作中,一些建筑企业并未根据合同设置明确的核算对象,也没有对施工项目进行分立核算,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成本项目的设置尚不规范。成本的分析、控制是应当结合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并以此为依据对项目成本进行考核。然而,财会人员往往忽视两者的比较,实际核算过程中,没有正确设置成本核算项目,也未能提供成本管理所需的真實完整的核算信息。
(三)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信息较为滞后
就实际情况而言,建筑企业各个施工项目相对分散,使得业务数据收集和传递时效性不强。加上多数建筑企业存在垫资施工的问题,在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若不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及时传递市场信息,一旦遇到工程款项无法收回,必然会导致企业的巨额亏损。同时,业务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递缓慢也是其会计核算滞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业务信息等传递回企业后,要经过相关部门之间的流转,然而内部机构间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不利于会计核算的及时进行。
(四)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一些建筑企业财会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对专业性的财务会计软件操作不熟练,主动学习、更新知识的意识不强,对实际工作中相关法律知识不熟悉,为日后企业的经营管理埋下隐患。有些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无法胜任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也难以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需要。此外,不少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中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把会计核算工作视同儿戏,账务处理不及时,核算科目使用混乱,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三、加强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强化建筑企业管理者会计核算意识
建筑企业管理者因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将企业会计核算视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制定、实施相关制度和措施,明晰权责,将会计核算各环节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将会计核算质量作为个人绩效考核的内容和依据。管理者应明确会计核算目标,把握核算对象及范围,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同时,要加强会计核算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管理机制,使财会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会计核算方法
相对其他生产型企业,建筑企业对会计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的要求更高。要提高建筑企业会计核算质量,就必须规范会计核算方法,逐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具体而言,各建筑施工企业应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关核算账户,对于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支出,要在项目完工结算验收并交付使用后才能进行核销,这就要求建筑企业明确存货、在建工程、本年利润等具体核算账户;前期相关业务环节信息的准确度决定了会计核算质量,因此,前期各环节工作务必做到真实、准确。此外,面对日益繁杂的工程核算内容,财会部门必须及时记录、处理会计信息,不断规范会计核算方法。
(三)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应顺应时代变革,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以高效的计算机系统为依托,将繁杂的会计核算工作“移入”计算机处理,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以及办公自动化水平。同时,信息化管理要求各部门、岗位间及时沟通、相互协调,确保会计核算的有序进行。一方面,企业要完善会计核算软件系统管理制度,明确自动化管理各环节的管理和负责人员,明确各环节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自动化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综合考核方式,将自动化系统和现场考核有效结合,以准确性和有效性作为员工绩效考核标准,从而提高财会人员会计核算效率。
(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推进会计核算规范化
建筑企业应加快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一是要提高会计人员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认识,通过组织培训和学习,加深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重要性的认同,有利于企业财会人员与业务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二是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能力,以及对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三是引进高素质的尖端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为建筑企业管理服务的能力。企业应实施积极可行的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会计人才,全面提升建筑企业在制度建设、内部控制、资金管理、会计信息综合运用等方面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新利.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1(16).
[2]赵海燕.加强和改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2(09).
12.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篇十二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在履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
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 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 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 投资者就是经营者, 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2、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
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 有的中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 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 不符合内控要求。为节约费用减少支出, 在会计人员任用上, 中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 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
3、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 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
中小企业有些根本不设账, 以票代账, 或者虽设账, 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 需要用哪套账就用哪套, 向不同的部门报送不同的报表等。在会计核算方面,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 人为操纵利润等等, 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与专业知识水平较低, 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 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
4、利用混乱的成本核算达到偷税的目的
中小企业利用混乱的成本核算随意调节支出, 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近年来, 一些中小企业不仅通过隐匿收入以达到偷税的目的, 而且通过多列支出、虚增成本进行偷税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偷税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的中小企业甚至将隐匿收入的相应产品成本也在当期结转, 严重违反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混乱的成本核算为实现偷税之目的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与税法不同之处
1、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未考虑到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限
制度忽略了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限。例如, 根据制度关于“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使用规定, 收到采购员交来供应单位发票账单等报销凭证时, 应借记“在途物资”、“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等科目, 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而按照增值税税法规定, 工业企业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在验收入库后, 商业企业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在付款后, 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显然, 制度没有考虑到所购物资是否已入库或已付款的情形, 这会导致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违规抵扣, 为小企业会计人员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和麻烦。
2、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的规定不明确
税法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要求是不同的, 小规模纳税人以应税销售额全额计税, 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也不区分增值税销项税额。而制度草案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规定较为模糊。例如, 根据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的账务处理规定, 收到应收商业票据或发生应收款项时, 按相应的金额, 借记“应收票据”或“应收款项”科目, 按实现的销售收入, 贷记“营业收入”等科目,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小企业, 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收回应收款项时,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应收票据”或“应收款项”科目。制度明显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怎样进行账务处理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3、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管理费用的范围与所得税法不一致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可在税前列支的管理费用的涵盖范围比制度草案大。可在税前列支的管理费用包括了开办费摊销、消防、绿化、外事费等, 而制度规定的营业及管理费用就不含上述四项费用。
4、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对借款费用的处理忽略了所得税法的要求
制度规定,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以及按税法规定不能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应借记“财务费用”科目, 贷记“长期借款”科目, 这一处理忽略了所得税法对于不得扣除的借款费用的规定。例如, 根据所得税法, 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 0%的, 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 不得在税前扣除, 制度的这项规定显然违背了制度的出发点和处理原则。
5、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未规定税收直接减免、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处理
制度只是对先征后返的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项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而关于直接减免、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税项的会计处理, 制度中并未规定。
6、制度中关于利润表的规定未考虑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要求
制度中规定的利润表仍然采用通用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 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所要求提供的数据很少涉及。中小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要考虑到报表主要使用对象为税务部门的要求;中小企业会计报表可以专用报表形式编制。将小企业的会计报表特别是利润表以专用报表形式——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格式和要求来编制是较为恰当的选择。这样做不仅符合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处理原则, 而且也减少了企业会计人员的重复劳动, 提高了会计税务处理的效率, 体现了成本效益原则, 还增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性。
三、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在履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措施
1、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应有正确认识
这是保证《小企业会计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虽然《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简化小企业的会计核算, 但应避免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质量的要求低, 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少, 对财务报告的要求简单。《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实质上有着相同的会计目标——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因此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以及确认、计量、编制报表的原则不会因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不同而发生根本改变。只有对《小企业会计制度》有正确的认识, 我们才能对贯彻执行该制度加以重视。
2、在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中需要职业判断
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趋增多, 而《小企业会计制度》相对简单, 这需要小企业财会人员运用更多的职业判断, 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 职业判断体现在会计处理的各个环节, 渗透在各会计核算原则、会计政策中。在会计实务中, 对于应收账款计提坏账的方法及计提比例,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使用年限及净残值的确定, 各类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估计、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收入的确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3、依据企业发展不同时期进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
从企业成长角度, 详细分析不同的会计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并为适应小企业会计制度而改进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 如加强预算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和投资管理等。
4、建立详细的内部分析报告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主要还是针对企业对外报告而进行的制度简化。但报告的简化, 有可能对企业内部管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除了按照制度要求编写小企业财务报告外, 小企业最好建立比较详细的内部分析报告制度, 为企业管理提供翔实的分析材料和改进建议。制定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内部核算办法, 为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做好准备。
5、多方位的加强财务监督, 整体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是、根据国有大中型企业会计工作经验, 定期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对法规、制度的落实、实施起到有力的促进、保障作用。对财经法规、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的检查会促进企业管理层从思想上重视财务工作, 在行动上支持并配合财务工作, 保证财经法规的贯彻实施;促进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促进员工遵守财经法规纪律, 配合财务工作。二是、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的审计鉴证监督, 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 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三是、提高专业代理记账公司的准入门槛, 禁止个人到企业承担代理记账业务。总之, 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 有利于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 促进中小企业财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因此, 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 并要达到预期效果, 则必须做好定期监督检查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穷, 《加快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步伐促进小企业健康有序成长》, 商场现代化, 2008 (15)
[2]、张会芹、宗芹正, 《确认识和理解现行各会计核算制度实施》, 当代经济, 2008 (4)
[3]、许飞月, 《浅议《小企业会计制度》》, 福建建材, 2009 (2)
13.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措施 篇十三
企业在发展过程执行成本核算,很大一部分核算范围受到了限制。
传统企业生产过程中,因为受设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成本浪费比较严重。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为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生产等因素的实现,生产过程中成本逐渐成下降趋势,而生产前期的规划阶段、设计阶段以及产品后期销售阶段等成本在不断上升。
而就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仍然将成本核算的重点放在生产过程中,而忽略了成本比例逐渐上升的其他几个阶段,使得核算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容易造成企业成本核算真实性缺失,
或者是因为核算数据不准确而使企业产生追求利益的盲目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造成重大不良影响。
(二)核算方法缺乏合理性
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是影响核算功能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现在我国企业一般都采取品种法和分步法来进行成本核算,很少有企业采用分批法,这种核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具备完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企业在确定成本核算方法时,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但是很多企业在选择核算方式时,只是将别人的成功经验生搬硬套的用在自己身上,或者是在并不清楚核算方式和使用范围情况下就确定一种方法用于本企业成本核算。
企业核算工作人员并不了解各种核算方式之间的联系和不同,使得核算结果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会计核算管理方式老旧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经营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因素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传统的会计核算管理方式逐渐不能满足新时期企业的发展。
现在企业发展接触到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项目越来越多,企业已有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依然将重点放在获取经济效益上,而忽略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管理制度一直以来都得不到更新,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
企业内部成本费用浪费严重使得资金利用率极度降低,浪费了财政部分分配的专项资金,延缓了企业的发展进度,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提升企业成本核算效率改进策略分析
(一)更新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管理理念
理念是引导行为的前提,改善企业成本核算状况,必须要从更新理念开始。
首先,企业的领导人应该加强内部经营成本管理意识,在企业范围内通过文化宣传等方式来推广成本核算意识,做到全员成本核算意识的加深。
其次,加大成本的管理力度。
成本核算管理并不仅仅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而是要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内,动员企业所有员工参与,真正意义上实行全过程核算管理,不断提升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质量。
最后,企业还需要加强对自身产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研究,确定产品最佳成本方案,实现成本内部与外部管理的相统一,进而可以进一步实现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不断节省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增大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改善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相同成本核算方法在不同企业应用,实际使用的方式或者范围等都会影响效果的发挥。
因此,企业想要提升成本核算共组破效率,必须要对自身核算方法进行完善,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确定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满足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基础上,确定核算方法。
通过合适的核算方式,可以更好的将企业产品特点体现出来,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会计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对于部分企业比较复杂的产品生产,可以多选择几种成本核算方式,通过组合的方式实现成本管理目的。
(三)建立完善监督体系
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成本核算监督体系,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大,成本核算工作量比较大,则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来对此进行有效监督,相反则可以成立相应监督小组,负责对企业内资金的流动、使用等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达到提升资金利用率的目的。
在建立监督体系时,必须要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各规章制度,保证企业成本资金的利用率。
14.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篇十四
从1981年3月10日中国第一家深圳物业公司成立至今,物业企业已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如今物业管理已成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新兴产业,物业管理相关的规范条例也越来越完善和完整,但是有关物业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方面的规范却不多。会计核算是通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连续、系统地反映物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对于物业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物业企业必须重视与加强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
一、物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管理制度的缺乏和不完善
物业企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规范性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会计管理方面的制度。
物业企业有着自身的经营和行业特点,核算方法与商业和工业企业都有很大的区别,完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来进行会计核算是不全面的。物业企业会计核算中具体财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和会计科目的设立需要更加完整的规定和办法,没有统一的规范就会导致物业企业的会计账目显得杂乱无章,也会造成会计核算存在一些漏洞,有些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2.营业收入会计核算不规范
物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来确认,使当期营业收入与当期费用相配比。但现在还有很多物业企业是用收付实现制来确认收入,即当实际收到业主交来的管理费等时才交由公司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这样不仅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及《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所规定的收入确认原则,而且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各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影响了物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3.专项维修资金会计核算不规范
专项维修资金作为物业企业代管的房屋共用部位维修基金和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应当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并定期接受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检查与监督。专项维修资金应在规定的会计科目中归集与使用,产生的利息净收入也应转作专项维修资金滚动使用和管理,且按规定资金要放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进行托管,分为首期归集的专项维修资金和日常收取的专项维修资金两部分。但是现在还有一些物业企业没有把专项维修资金放在资金管理中心进行托管,在账目上专项维修资金对应会计科目的归集与使用也不完善,导致无法正确的反映专项维修资金的明细使用情况和余额确认情况,物业企业总是规避接受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检查与监督。
4.成本和费用会计核算不规范
目前,物业企业成本核算方式是通过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集中核算,这样会有利于企业控制和掌握下设管理处和职能部门的日常支出情况。但是,很多物业企业的财务部门集中核算成本和费用,却没有在此基础上按下设管理处和职能部门、按服务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进行精细化核算管理。在实践中,物业企业可能管理几个甚至几十个小区,提供多种服务项目,企业需要掌握每个小区的经营状况。不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精细化核算管理,就不能准确的核算下设管理处的经营成果,不能正确的反映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不能正确分析出企业的优劣势状况。
二、物业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1.根据物业企业的经营特点来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在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简单规范了物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适用范围、代管基金、成本和费用、营业收入及利润会计核算的相关解释。在1999年,建设部与财政部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物业管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指出物业管理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再按照《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补充规定(试行)》执行,补充规定包括了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和会计报表的编制说明。物业企业应该按照以上的制度与规定,再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内部管理的要求,制定出一系列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办法》、《收费员管理办法》、《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财产清查制度》《财务事项审批制度》《资金管理办法》《财务印章管理办法》等。有了这些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才能有序的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才能提高,物业企业的经营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2.利用物业管理软件按权责发生制来确认营业收入
现代化企业是处在信息化高效发展的时代,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企业管理是必然趋势,物业企业利用物业管理软件来开展工作,可以节约人力、提高效率及工作的正确率。会计核算按权责发生制来确认收入是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及《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相关规定的,利用物业管理软件每月编制收入信息就是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进行会计核算的最好办法。具体的会计处理如下:
【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推荐阅读:
房地产企业常见的财务会计核算问题07-03
企业财务科工作职责及制度10-18
浅谈企业财务核算对税收征管的影响09-27
物业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18
浅谈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25
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10-01
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10-18
销售分公司财务管理核算与薪资考核办法10-13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10-10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