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控制工程课程群建设的论文(精选13篇)
1.水质控制工程课程群建设的论文 篇一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进行的课程群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所做的一些有益的探索.
作 者:廖旭晖 戴建国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刊 名: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 年,卷(期): “”(15) 分类号:G48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课程群 核心课程群2.水质控制工程课程群建设的论文 篇二
目前, 国内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社会人才过剩, 而是高校招生的计划性、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化与就业出口的市场性严重脱节。实施大学课程创新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这是新时期课程建设的内部要求, 是我国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课程建设是大学最重要的基本建设, 实际上, 大学的所有行为几乎都可以看作课程建设, 都是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1]。近年来, 齐鲁工业大学“创新课程建设”大力推动, 目的是突破高校传统的课程模式, 使教育活动摆脱以学科、智育为转移的唯理性模式的束缚, 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宗旨, 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我校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群的教学现状
我校课程的创新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高度, 重构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为龙头, 以“先进性、有用性、有效性”为导向, 以先进网络课程、学术校本课程、借鉴引进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为门类, 建设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先进课程体系。至今已实施3批创新课程的立项工作, 验收2批次, 总体良好。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成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
当前, 学校已进入内涵质量品牌建设的关键时期, 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需要而开展的一项系统的内涵提升计划, 它既涉及到课程本体, 主要包括讲义、课程情况介绍、大纲、建设方案、建设标准、特色分析及效果评价等材料的建设, 也涉及到学校人、财、物配置等。各学科及专业的创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也正步步推进, 各门课程也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自动化专业, 其专业方向出口课程有以《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大实验》为主干课程的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群和以《过程检测及仪表》、《信号与系统》、《过程控制》、《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大实验》为主干课程的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群。随着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以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特色的创新性人才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如何做好核心出口课程的体系设计, 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 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 也关系到每个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 叩问着每个授课教师的良知, 关乎着学校的荣辱。
本课题的主线是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群, 主要由主干核心的六门课程组成。其中《计算机控制系统》为我校第一批立项的先进网络创新课程, 并通过了验收, 验收等级为良好。《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为我校第二批立项的创新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为先进网络类型, 《运动控制》为借鉴引进类型, 已经过二届学生的授课与建设, 正在进一步深入和积累, 为验收做准备。《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为我校第三批立项的先进网络创新课程, 正在进行第一个周期的创新教学实践活动。《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也由工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主讲, 正力图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突破创新, 采用案例实践教学的方法, 效果良好。整体来看, 运动控制系统创新课程群已基本成形, 但是每门课程之间还是没有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这就需要有条主线, 将所有课程串联起来, 这正是本课题的立意所在。
3 构建专业出口课程群的教学新模式
3.1 打造全创新课程门类的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群
通过已立项的创新课程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做好《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的前期调研与论证, 提供技术与材料支撑, 做好网络教学平台的培训与使用工作, 为《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立项获批先进网络课程做好定位、铺垫与准备。主要的建设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师资人才的配置、课程内容、方法的更新, 实践与实验的改革, 考试方式的变革等。
同时将已经过验收良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作为标准, 力图实现其他门类课程顺利验收, 达到良好及以上, 这样形成一个同一层次的优化的课程群体系,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程套餐平台。
3.2 通过案例探析多课程之间的关系构建体系
在由六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群中, 《电力电子技术》就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源部分, 《运动控制》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机理部分,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执行装置部分,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则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部分, 代表了当今先进的计算机集成网络控制, 而《运动控制系统大实验》则是将以上课程所学的知识理论综合起来, 进行试验系统的模拟训练。因此, 每门课程相互关联, 是实现工业工程自动化控制不可或缺的一个整体。而在授课中, 可以发现, 这些课程分布在不同学期, 每门课程也只是相互独立的单元, 没有形成教师的交流, 没有课程理论的串联, 没有实际案例的整体分析, 这也就没有学生的融会贯通, 更谈不上“实践联系理论”的逆向求知思维。
因此, 可通过具体案例串联以上六门课程组成有机的课程群, 如通过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开放性实验、专家进课堂、博士讲堂等方式, 针对某一行业领域的最新技术进行案例分析与综合[2]。案例教学有效结合各门课程之间知识的连贯性、学习的持续性以及专业知识应用的实效性, 实现“先进、有效、有用”的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最终达到主动学习、主体成才的教育培养目标。
3.3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的实践
作为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来说, 《运动控制系统大实验》作为实践技能创新课程, 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正是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开展的具体体现。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这一环节是综合性的, 即将课程群中五门课程的知识整合在一起, 开发一个实际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 里面既有硬件电路设计, 又有软件编程工作。通过学生自行组合3~7人的团队, 采取组长负责制, 明确各个成员的分工, 并要求每周汇报一次或两次项目进度;通过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能坚持到最后, 那么他就基本可以胜任企业的研发工作, 学生就能够真正学到了东西。
3.4 创新课程群的运行监督与可持续发展
运动控制系统创新课程群中的每一门课程, 都需要在学校、学院、系的直接监督之下, 因此, 针对学校创新课程管理办法中的各项要求, 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都必须根据课程类型切实落实到位, 在教学方法上下大功夫, 大力推行问题研究课程式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联系理论, 真正将创新课程的评价目标落实在优等。
同时, 每门课程以及课程群的教学都不是暂时的、有限次数的, 而是循环持续不断的, 在验收之后, 课程教学还要质量不减, 并还需不断更新, 这样的课程及课程体系才具有生命力。
4 课程群体系建设实践中的有益探索
课程群体系建设实践中, 创新课程内容只能是抛砖引玉, 而不是内容的堆砌与空泛的讲解。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找到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寓教于乐的共性[3]。通过实例, 增加实践环节, 举一反三,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教”与“学”的统一[4]。
在“教”上, 核心的还是教学方式方法。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发散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实践式教学。通过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群中各门课程主讲教师的交流与探讨, 形成一个课程群教学文化氛围, 建立一个求同存异的教学体系。
在“学”上, 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体成才是关键。首先, 大学生要实现主动学习, 自主成才首先要明确“为什么上大学, 学习目的是什么”, 以清晰的学习目的和职业发展目标为引领, 增强学习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性。而这, 正是专业方向出口课的核心所在, 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自动化专业领域上的认知, 通过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群的案例分析与综合, 明确学生最终将学到什么。其次, 学生要明确“在大学里学什么, 哪些是必须要学的”, 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引导学生具备现代职业能力的必备要素, 努力掌握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核心技术和实践技能[5]。再者, 学生要学会“在大学里怎么学”, 以增强学习的有效性。自动化专业教师要位学生创造条件, 建立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群资源平台, 包括竞赛、开放性实验、创新训练项目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
不仅自动化专业, 所有教学课程均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达到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共鸣, 才能实现创新课程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才能推进课程体系创新建设的纵向拓展。
5 小结
在自动化特色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强调人才培养的出口问题。这就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息息相关。创新课程作为教师传播知识的载体, 是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本, 是学生对先进课程体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好的创新课程, 好的创新课程群体系, 才能占据发展的先机, 才能在本科教学的质量工程建设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对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4) :15-17.
[2]林健, 符寒光, 吴中伟.高校实践创新课程的教学与体会[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2 (6) :72-74
[3]吴修国, 陈洁.经管类专业IT支撑课程群实验体系构建[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3 (6) :161-164.
[4]余发军, 李伟锋.独立学院“过程控制”课程创新型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3013 (31) :151-152.
3.水质控制工程课程群建设的论文 篇三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群;课程建设;实践教学
0.引言
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三大主要材料之一,应用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不同院校的无机非金属专业所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清华大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几乎覆盖了整个无机非金属材料范围:合肥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以粉末冶金和工程陶瓷为主要培养方向:安徽工业大学等省内院校则以陶瓷,耐火材料以及水泥建材为其主要特色。尽管各有特色,但各高校所开的主干课程都相似。在课程群建设方面,已有部分高校开始进行试验,如清华大学进行“大材料”课程群建设,整合了材料学课程,加强材料基础课程建设,但相当一部分院校仍按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教学。
我院(合肥学院)新设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应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必要的材料工程应用技术、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具备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并具有进一步深造和成为各行业高级人才的能力。与重点院校比较,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技术方面的素质培养。围绕着上述培养目标,整合本专业相关的系列课程、相应的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尝试建立体现我院办学特色的主干课程群,加快课程的模块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套餐式的选择模式,逐步向学分制教学过渡,最终形成学科建设特色。因此建设主干课程群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将是对本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一项创新性研究。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的组建
一般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但是往往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不好,使得基础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万金油式的基础教育,一方面与后两年专业的教学体系脱节,另一方面则是两者往往有过多的重复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拟在建设好公共基础课的前提下,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组建为若干个课程群。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群:该课程群则是本科教学材料科学方面的基础课程群,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应用基础、固体物理导论、无机材料基础、無机材料物理性能及超细颗粒导论等课程:
工程与技术基础课程群:该课程群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教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基础课程群,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力学、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测量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原理(材料化工基础)、热工基础与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粉体工程、材料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课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课程群:该课程群主要是按照我系专业的培养方向即粉体工程和功能材料方向所涉及的应用研究领域而设置,突出材料学科的应用特点及学科间交叉的前瞻l生。课程包括粉体性能及测试技术、复合材料概论、高技术陶瓷材料、膜材料与膜技术、特种陶瓷、电子与工程陶瓷材料、功能陶瓷加工技术、纳米材料及技术等课程。
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的组建与教学内容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课程群融合与分解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融合打破了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过时的内容,增加了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特色的新内容。可见,为有效实施课程群建设,必须将教学资源进行融合,打破课程、实验、师资等方面的壁垒,根据培养目标,从逻辑上和结构上加强各门课程的联系和综合,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办学效益。为此,结合具体实际,我院化工系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现代材料分析方法》、《固体物理导论》、《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超细颗粒导论》和《表面物理基础》六门课程组建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该的构建综合了组成该课程群的子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统一性,因此,构建后的课程群是一个新的集合体,具有新的内容和性质。
2.1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是材料类和冶金类的主干课。通过讲课、实验、讨论和实践等各教学环节,将金属学、陶瓷学和高分子物理的基础理论融为一体,以研究材料共性规律,即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材料设计和应用,并为学习后继课程、从事材料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1996年12月全国高校材料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将原《金属学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等课程合并、扩展、融合为《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材料类各专业共用的技术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综合介绍了热力学、动力学理论及纳观、微观尺度组织、细观尺度断裂机制及宏观性能。主要目的是介绍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制备工艺及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材料性能测试和材料加工奠定基础,该课程是材料类专业最主要的技术基础课。
2.2现代材料分析方法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包括:材料结构及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材料的晶体光学和电子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的测试原理、制样技术、影响因素、图谱解析和它们在材料研究中的综合应用技术等。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等仪器的演示实验。通过学习材料研究领域所涉及的最常用的近代仪器分析的测试原理,掌握主要分析方法的制样技术、影响因素、图谱解析和它们在材料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技术。
2.3固体物理导论
固体物理导论是从理论出发讨论材料的特性,包括晶体结构、晶体振动、固体能带论、半导体电子论和固体磁性等部分,同时反映了表面物理、非晶态物理、超导物理、低维系统和无序系统的理论。本课程以晶体结构和晶体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等内容为基础,重点讨论能带理论及其应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固体物理研究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理论以及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2.4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是材料学科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从材料的组成、结构的角度阐述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及本质,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磁学、以及材料的各种耦合性能,例如压电、压磁、热电、电光、声光、磁光等性能。这些性能基本上都是各个领域在研制和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对材料提出的基本技术要求,即所谓的材料本征参数,掌握这类本征参数
的物理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验方法,在大量获取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整理为经验方程,来表示它们的函数关系:另一种是从机理着手,即从反映本质的基本关系,如原子、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出发,按照性能的有关规律,建立物理模型,用数学方法求解,得到有关理论方程式。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相互验证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内容随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而发展。现代材料的发展特点明显的超出了传统组成和工艺范围:要求创造出具有各种性能的新材料,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上获得广泛的应用等,因此,在严格控制无机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研究各项物理性能,从分子、原子级、微观结构等方面设计材料成为材料发展的重要途径。
2.5超细颗粒导论
粉体工程学亦称颗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科学。由于其跨学科、跨技术的交叉性和基础理论的概括性,因此,它既与若干基础科学相毗邻,又与工程应用广泛相联系。正因为颗粒同人类有着极其广泛的联系并具有重要的作用。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高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型材料层出不穷。例如,现在人们创造的超硬、超强、超导、超纯、超塑等材料,使科学发展到了利用极端参数的阶段。要使材料达到极端状态,则往往要改变材料原有属性,而改变属性的方法之一就是使材料粒度细化至微细或超微细状态后再行组合。因此,近年来,在颗粒学中超细颗粒成为最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有关颗粒学中许多课题的研究日益表明,它已成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因此,开设此课程对学生了解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起到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6表面物理基础
随着近几十年来凝聚态物理和物理、晶体学、化学、生物学及材料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表面和界面物理成为一门日益重要的学科。其中,半导体技术、新材料、晶体生长学及化学催化是该领域发展的主要動力。许多物理和化学过程均涉及固体表面。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的多相催化反应发生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因而,对固体表面以及发生在其上的化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是从事工业催化领域研究所必须的重要基础。本课程为使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本科生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固体表面化学的基础知识及研究手段,培养具有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并顺利地开展科研而设置的。
3.结束语
课程群的组建从当初的提出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其目的是打破学科界限,整合群内课程,减少内容重复,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加厚基础;同时,扩大课程的覆盖面,引入新的材料和工程科技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拓宽口径,使学生毕业后能通过进一步的自学来掌握所需的知识。因此,课程群的构建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实践教学,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同时,课程群的组建还可以为模块化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文山,组建课程群,打造学科优势[J].琼州大学学报,2003,(5):73-75.
[2]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25-27.
[3]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4.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篇四
胡丹梅,何平
(上海电力学院,上海90)
摘要:如何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校教学中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我校热力透平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提出了面向电力行业一线,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课程改革思路。
关键词:热力透平;教学方法;课程建设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我校一个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传统专业,热力透平类课程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群。热力透平课程群包括《汽轮机原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汽轮机课程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热力设备及运行》等课程,主要涉及发电厂中热力透平设备的设计、运行、控制等方面内容。该课程群理论性强,同时又与电力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加强该课程群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旨在面向电力行业一线,建立以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同时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现场实践环节的教学训练,加深学生对生产现场的感性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工程生产第一线所需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对此,我们从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对课程群的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紧跟行业发展,优化教学内容
我国“十二五”电力行业发展规划要求提高和优化传统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特别是强化科技创新,推进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为适应电力行业这种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热力透平课程群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以能源高效、合理转换与利用的先进技术为主线,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中。例如,在《汽轮机原理》课程中增加了汽轮机新型刷式汽封技术、超临界汽轮机防止固体颗粒侵蚀技术等相关内容。(2)“超临界发电技术”是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升级换代、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与装备差距的新一代技术。预计超临界发电机组将是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电力工业生产的主要机组形式。为此,课程组自编了教材“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并在热能动力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大纲增加了相关教学内容。(3)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推动重型燃气轮机和煤气化联合循环行业发展的规划,编写了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教材《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该教材使用效果良好,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
二、面向生产一线,建立多层次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成为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专业,该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热力透平课程群构建了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践中心及校外实习基地有机结合的多层次交互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有如下几项措施:(1)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践中心及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践环节分层次开设课程,以保证不同层次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开放基础和专业课程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电厂应用实验室和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等实践场所。同时,引入面向电力行业的应用实践教学环节,各年级的学生可以交互应用这些实验室,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实践内容。(2)完善和组建多个校内教学实验室及实践中心。近几年先后建立了CAI/CAD实验室,建成600MW、1000MW单元机组软仿真系统,研发组建了“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实验台。另外还新增了转子动平衡实验台、轴系振动测量实验台等专业实践平台。目前,我院已经以这些实验、实践平台为基础建成一个上海市教学实验示范中心。(3)组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超临界发电机组校外实践基地。与多个电厂建立协作关系,校企联合建设了一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完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三、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热力透平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密切针对发电企业的工程应用需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以发电企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为主线,构建了面向学生共性、个性培养的多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分为工程技能、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四个部分,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在课程进行之中,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实验来验证专业理论,并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带着问题到动力设备系统实验室和CAI/CAD多媒体实验室弄清楚热力透平的结构和原理。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在仿真机上进行运行操作,进一步熟悉生产设备的运行、控制过程及设备检修的工艺过程,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引入1000MW单元机组软仿真系统,同学们在该实验室可亲自动手在计算机上模拟机组正常运行,变负荷运行,冷、热态启动、停机等操作,以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同学们实际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具有电力特色的教学模式的训练,对发电厂单元机组的汽轮机设备系统和运行方式有了更清晰的理解。(2)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仿真训练、企业实习,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以实验平台建设为依托,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实验设计。在《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课程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建设过程中,通过开辟学生第二课堂,指导了20余名本科学生开展创新设计活动。平台建成后,已在数字电液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汽轮机原理等专业课程教学实验中成功应用。学生可以利用已构建的实物仿真平台自主设计实验方法、自己动手拆装系统,灵活组态,配合专业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设计实验,有力地强化了面向电力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特色。
四、深入行业一线,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熟悉电力行业生产一线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具有优秀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根本保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的几种教师培养方式:(1)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课程组教师在大型电厂、设计院等部门进行“产学研”实践学习;深入生产现场参加设备调试、系统设计,亲身参与电力研究院、设计院等部门组织的技术监督等工作。(2)组织课程组成员参加行业性的学术会议、研讨会,了解行业前沿科学,参与学术讨论。(3)定期安排课程组教师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倾听一线技术人员反映的现场运行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深得企业员工的认可。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受益匪浅。
五、应用成效
面向行业一线的热力透平课程群建设及教学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电厂应用实践教学平台的应用从开始,培养了~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1100余名学生。学生通过校内工程实践课程的训练以及驻电厂的生产实习,初步掌握了现代发电厂的操作和工程应用技能。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热能与动力专业的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现场实际工作。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电厂进行暑期电厂实践活动,另外很多学生还参与了电厂、设计院等单位多个技术改造项目。这些工程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产学研联合培养学生的典型事例,有效地推进了企校双赢合作模式的向前发展。近年来学生共计完成科技论文87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授权2项;有6篇论文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奖,7篇论文参加上海市“科创杯”并获奖,5篇论文参加“上汽教育杯”科技作品比赛并获奖,2项学生参与的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以来,课程群所在的教学团队通过不断地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绩。团队老师先后承担上海市教改项目6项、荣获市级教改项目成果奖9项,荣获校级教改项目成果奖6项,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所在的教学团队获得“上海市市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本教学研究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上海市同类型高校热能动力专业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参考文献:
[1]蒋有录,查明,任拥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优质专业教学平台[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34-36.
[2]张尧学。扎实推进“质量工程”抓紧抓实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9 ):4-5.
5.水质检查菌群超标整改情况汇报 篇五
整改落实措施的报告
尊敬的上级领导:
近期,由县防疫中心对我校饮用水水质进行了抽取化验,针对抽取化验中存在水质菌群超标的问题,我校及时进行了研究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取水源的周围是山林,周围植被较好,经常有一些野生动物出没,枯枝败叶也落在水沟里,容易滋生细菌,一旦下雨,泥沙较多,浑浊的水就会流入水池。
二是取水池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具体体现在循环池和沉淀池,循环池和沉淀池的水是一起满,这样就导致循环池和沉淀池的水质是一样的,根本没起到沉淀的作用。
二、具体整改措施
鉴于上述原因导致了水质不达标,为了改进水质,为让师生吃上清洁卫生、满意、安全的自来水,我们将对水厂管理做到如下整改意见:
1、健立健全供水管理制度,做好供水设施环境卫生,确保水池的清洁,做到净化水池无异常漂浮物;10月4日利用国庆放假期间清洗了蓄水池。
2、组织供水管理的职工到抽检合格单位进行对消毒程序、消毒药品性能、用量、投放频率、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学习;
3、做好水池消毒药品投放和相关记录;10月4日投放一次,10月11日投放一次。
4、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达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加强对水源保护的宣传,开展节约用水活动,提高群众的思想意识,在保证供水的前提下,也做到水质质量两不误,确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确保麦地完小供水安全卫生和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欢迎领导随时监督检查指导!
麦地完小
2017年10月11日
6.水质控制工程课程群建设的论文 篇六
吉首大学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要求
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是指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现代教学方法,调动多种教学媒体、信息资源,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线,通过几门密切相关的专业课课程模块的建设,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信息化素养,来丰富与完善课程群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现代教学表现形态。开展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试点工作,是为了加强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强化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了保障试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如下要求:
一、建设目的
1.推动全校更加重视多媒体、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条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与水平。
3.探索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评价标准,完善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营造信息化教学的浓厚氛围,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二、建设内容
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开展课程群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的顶层设计、课程群数字资源的开发与汇聚、实施教学过程中与资源相适宜的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教师团队建设等几个方面。整体建设将采用信息化、系统化、层次化的教学资源组织模式、多元化的交互渠道及持续化的前沿知识跟踪等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方法,为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共享作出探索和实践。
1、信息化教学课程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理念强调从实际需求出发,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自高端开始进行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的顶层设计,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复杂关系:①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对以往课程教学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②信息化教学课程与相关学科领域信息化的关系。通过信息化架起联系、沟通外部的桥梁,学习借鉴学科领域相关信息化进程的成功经验,整合、利用各种资源。③信息化教学顶层设计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顶层设计应积极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过程。
2、课程群数字资源的开发与汇聚
教学资源由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教学理念先进,技术应用合理,较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教学资源能够完整覆盖所授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效破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交互性能和教学效果较好;
①资源要求。要求明确指向一线信息化教学资源,资源应涵盖教学全过程。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9类,分别是:媒体素材(又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他类型的资源,如: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单、微课、教学设计、电子图书、工具软件和影片等等内容。
②教学要求。正确运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和信息化教学新要求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资源和实施教学过程;准确把握所授课程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等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内容处理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资源及工具改革课堂教学,破解教学难题,增强教学效果,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好,教学效果好。
③技术要求。教学视频类资源应遵循统一技术标准(编码格式:wmvflvmp4;码率:500-1024kbps;分辨率:720×576-1280×720或640×480-1024×576)。教学软件类资源应能够合理选用图形图像、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界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播放顺畅稳定,导航链接准确,用户体验良好。教学软件需附必要的使用说明。
3、实施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促进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的环境、设计“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案、提供信息化的认知工具支持,从而创新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为“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这实际上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的过程。
4、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团队基于课程群进行建设,是数字资源建设主体。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基础性和规模化的课程可单独组建建设团队,而一些课程由于其逻辑性和内在一致性,可整合成课程群进行一揽子建设。学校计划用3~5 年时间,选拔、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信息化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团队。通过团队合作,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建设标准
试点建设的重点在于引导教师正确运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新要求设计教学方案,并按照规范的格式及要求撰写教案;准确把握所授课程和使用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并及时将相关学科专业的最新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按照既定教学目标和大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科学选用教学策略、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合理应用各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有效调控课堂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等。
信息化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标准可以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群改革等方面加以考量。
1、在教学条件方面:(1)是否具有与本课程群密切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其他院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 及详细的课程群介绍。(2)教学仪器设备、教具是否先进齐全,教学资源是否能满足教学需要。(3)课程管理是否制度健全, 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是否完整、规范。
2、在师资队伍方面:(1)是否能按照信息化教学的新思想,构建教师团队;(2)团队成员是否能结合教学实际, 探讨教学问题, 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教学经验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3)团队是否定期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实训。
3、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1)教学内容安排是否体现课程体系统筹规划,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2)是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是否有显著成效。(3)是否能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在课程群改革方面:(1)课程群建设与改革是否整体思路清晰, 能较好地体现现代教育思想。(2)课程群是否重组整合力度大, 且科学合理, 综合性强。(3)教学资源是否优化配置效果明显, 各门课程体系定位准确、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
通过开展信息化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凸显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加强教育技术的应用,倡导信息化教学的开展,着力完善全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四、验收要求
建设期满后项目申请验收,要求项目组报送材料包括:
1、项目申请书;
2、项目总结报告(对照建设标准);
3、具体成果(课程群的整体系统教学设计与具体课程教学设计、公共平台上的课程群团队教学空间、汇聚和自主开发的课程群教学资源、课程群资源建设相关研究文章);
4、信息化教学相关竞赛获奖证书等。
7.水质控制工程课程群建设的论文 篇七
汽车专业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是, 在学生在校的四年学习期间穿插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学生主要是依托校内实习基地来完成, 这样就使实践环节大多流于形式, 学生缺少参与生产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在这种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创新改革的能力, 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所以, 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日渐突出,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 培养出具有扎实的汽车保险与理赔基础, 必要的车辆查勘定损知识, 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的车辆评估及保险理赔等领域的应用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一项新“质量工程”, 旨在促进高校培养出适应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能够满足多元化社会和经济外部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突破口。做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现状与目标
黑龙江工程学院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每年培养并向社会输入大批的高级汽车应用型技术人才。汽车保险与理赔作为汽车专业类车辆评估与事故处理技术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 面向的对象包括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 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岗位都与汽车保险与理赔行业相关。因此, 建设具有特色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群迫在眉睫。
课程群建设是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优秀课程资源、建设特色专业的基础, 是课程体系建设在高校培养目标层面的具体化表现。专业课程群建设受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它能够有效克服课程建设中的诸多弊端, 如: 过于强调某一门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缺少对与其相关课程的横纵向关系研究, 导致各门课程内容重复偏多、课程内容滞后、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脱节等, 它是提高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
二、建设途径
1. 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 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汽车专业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思想觉悟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素质综合的卓越型人才。在构建崭新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体系时, 各种课程之间须关联密切, 逻辑性强。可先通过基础的理论课程学习, 如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故障与诊断、汽车检测与维修等, 了解汽车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汽车保险与理赔、车辆查勘与定损、汽车事故分析与鉴定等课程。这样可使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衔接性, 实践内容的安排也具有递进性, 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效果也更好。
2. 加强校企合作
构建“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践教学体系, 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紧密接触工程实际, 加强校企合作。黑龙江工程学院一直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 联合建立实验室、创办人才培训基地。目前已经建立的培训基地有丰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博世汽车故障诊断实训中心、哈飞汽车技术培训中心、中国安邦保险公司汽车理赔员培训基地等, 在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工程环境, 建立了具有高校行业特色的校内实践平台。并且与各大保险公司、哈尔滨运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哈尔滨森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博远集团、长春一汽集团、哈飞集团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均可成为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良好基地。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可以从企业和教师两个方面来加强实践教学, 这主要是为了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配合企业“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学校要利用和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另一方面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 为其量身定制自主实践内容,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 增设实验课比例,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很多理论课与实验课能够整合起来, 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学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学习形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 辅以基本的实验和实训。适量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如在汽车保险类课程的教学中, 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促进组员的沟通与协作。在汽车保险案例纠纷课程教学中, 采用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方法, 通过案例介绍、案例分析、案例总结这样的环节设置,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实践能力。
企业的学习主要是依托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环境, 应以实践教学为主, 辅以必要的理论专题。学生通过参加企业实践, 参与工程研究开发和企业技术创新, 根据企业需要完成毕业设计。可将“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事故分析与鉴定”当中的某些教学活动安排在企业进行, 利用企业平台的工程环境、拥有的专业场地、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并能对学生的理论学习进行检验和修正。
4. 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需要建立一支经验丰富、素质综合的教师队伍。在汽车企业中遴选适合相关教学的高级专业人才, 可选聘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做兼职, 建立结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可定期以讲座、实操等形式为学生进行讲解。同时, 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培训。鼓励缺少工程经历的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 以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工程。
5. 完善教学资源
在课程建设方面, 增设与实践相关的课程, 增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类软件教学的比例, 可分别增设C + + , UG、ANSYS等各种仿真模拟操作软件教学, 逐步形成专业特色。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卓越计划要求加大对课程教学的调整和更新力度, 促进学科交叉, 避免内容重复,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注重时效性、多样性和科学性。
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和形式, 合适的教材是专业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教材建设应该按照课程整合后进行编写和选择, 突出知识的系统性、精简性和时效性, 注意教材内容的重复与更新。
实验室建设方面, 应该与时俱进, 做到及时、合理、有效地配备实验设施及器材。从而保证最终服务好学生, 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培养目标。
6. 积极拓展网络教学
按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必须建设与完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群的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是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微博、微信、飞信等网络工具软件的发展, 学生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针对这一趋势, 要积极引导并加以利用, 使之更好地为课程教学服务。通过网站建设, 定期更新教学PPT; 链接各大汽车企业及保险公司、技术讨论论坛, 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积极补充课外知识; 通过网站自测题, 可以检验学习效果; 通过微博、微信、飞信与学生积极互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
7. 推进任务型课程教学改革
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声誉度较高的国家级或省级学科专业竞赛, 通过培训和竞赛等形式与外界进行交流, 真正融入当今前沿主流专业技术, 这符合行业和教育部门认可的卓越原则。
积极开展各类合作项目, 组织申报和引入横向及纵向课题, 鼓励教师将典型企业项目引进课堂, 大力支持教师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建立创新实验室, 通过真实项目案例驱动实践教学, 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将工程项目教学法贯穿各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的汽车保险与理赔系列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了建设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群。重点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资源、积极拓展网络教学等方面, 对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群建设进行了研究。课程群建设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需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经验总结和实践创新。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需要继续完善和丰富该课程群体系, 使之满足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姝, 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改革[J].实验室科学, 2012, (3) .
[2]刘丽梅, 等.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研究[J].前沿, 2012, (12) .
[3]宋景芬, 等.基于CDIO汽车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16) .
8.水质控制工程课程群建设的论文 篇八
[关键词]CDIO 成型工艺模具设计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23-02
一、引言
CDIO(Conceive - Design - Implement - Operate)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和瑞典林克平大学等四所大学于2001年开发的一项工程教育改革计划,它是最近十余年来国际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高度概括和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以及项目化教育教学,强调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因而受到国内外工科教育界的普遍认可。2005年顾佩华院士首次将CDIO教学理念引入中国,2008年我国专门成立了《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组织开展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目前国内已有60多所高校在机械类、电气类等专业开展了试点。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西安工程大学立项开展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CDIO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工作,通过构建CDIO模式的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和教学实践,将项目实施的主线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以“课程群”的方式将材料成型专业中模具方向的主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了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或割裂,使学生能以联想的方式掌握专业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以模具项目设计为核心的课程群
西安工程大学2005年设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并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工程应用型人才。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修改,逐渐形成了以材料科学基础、工程材料及性能、塑性成型工程基础、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 CAE/CAM、复合材料成形工艺、铸造工程基础、焊接工程基础、特种加工、数控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表1模具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群教学计划进程表
■
基于CDIO的课程群围绕学科来组织,同时与CDIO的活动交织,所以学科间相互支持和交叉。在本次专业教学计划调整中,项目组将模具专业方向核心课作为一个“课程群”来统筹建设,彻底改变了原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自成体系和知识零碎及割裂的缺陷。重新构建了模具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并更新了课程大纲,按照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中的任务和作用,进行了功能划分,使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强化了各门课程之间的互补和整合,避免了空白和过多的重复,构建了系统完善的新型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通过对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CAD/CAE/CAM、塑性成型工程基础、数控技术及应用、特种加工等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重点加强了CAD、CAE、CAM等先进软件知识内容,旨在使学生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了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通过专业课程设计项目教学环节的实施和考核,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模具项目综合开发能力。
三、创设以模具项目为主线的教学流程
在课程改革中,项目组要求各任课教师互相沟通,通盘考虑“课程群”中六门主干课程的内容整合和重组,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课程进程,并结合CDIO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项目实施的主线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以各种类型模具设计项目(金属模、塑料模等)命题作为教学的载体,并按模具设计开发项目的实施规律和要求安排主干课程的教学,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均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经改革后的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
图1模具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群教学流程
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初期提出模具设计题目,使学生对模具有了初步认识;在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结合模具设计题目进行授课、实验和布置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软件;随着模具设计、塑性成型工程基础等课程教学的结束,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模具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待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CAD/CAE/CAM等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完成项目的论证和优化设计,随着数控技术及应用、特种加工等课程在课程群教学全部结束后,再进行三周专业课程设计集中训练,完成具体的设计和加工制作,采用答辩和注射(冲压)实验方式对成果进行评定,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和反馈。
四、搭建实训平台创设新型学习模式
(一) 更新实验设备设施,搭建实验实训平台
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中,我校创建了微型成型及模具实验室,购置了微型注射成型机、微型冲压机、微型挤出和吸塑成型机等设备,添置了二十余套可拆装铝合金模具和十余套可动态演示的原理展示柜。在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的实验内容设置中,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增加了许多新的实验项目。在教学中依托这些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开展自主设计实验,确定需要测量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分析,以激发实验兴趣、加强学生创新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 采用小组合作方式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模具设计课题从方案提出,到各组成部件的设计加工,再到模具的使用验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常常需要不同能力的多名学生组成团队,才能很好地开展模具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教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由3~ 4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生可自由组合并确定组长,采用分工合作、研讨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三) 采用自主探究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都以团队内协作竞争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整个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老师仅起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强调课堂教学与课余学习相结合。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完成一套模具项目设计开发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塑件或钣金件的设计(采用CAD软件完成)、成型工艺方案制订(必须提出多套方案)、模具设计(采用CAD软件完成)、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编制(要求规范的格式)、模具材料的选择与处理、模具加工与装配(要求给出数控加工方案,采用CAM软件完成数控自动编程)、模具试模与返修等部分(要求CAE软件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每位教师负责指导5~10位学生,要求4~5位学生完成一副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任务。
(四)采用汇报交流方式, 培养表达沟通能力
在模具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各项目小组采用PPT进行项目汇报,内容包括项目构思、设计方案、加工工艺、功效成本等,并要求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只有评价合格的学生才可以进入后续操作,对不合格的项目小组责令重新提出构思与设计,直至通过为止。另外,课程的考核也采用汇报交流方式,可使学生之间实现经验分享、拓展专业知识、培养语言表达和协调沟通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开展了模具专业方向“课程群”建设与研究,解决了模具专业课程教学中过去多门课程自成体系、知识零碎,不能有机联系和综合应用的缺陷。围绕模具项目开发全过程主线,开展课程群的教学流程。采用小组探究式学习模式,使学生将课程学习和项目开发紧密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了动手能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潘越,徐辉,高瑞贞.基于CDIO的机械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群新体系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
[3]彭易菲.CDIO教育理念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1,(2).
[4]毕凤阳,王百成,党跃轩等.CDIO指导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0,(32).
[责任编辑:碧瑶]
9.电液控制工程课程考查论文 篇九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学 院:_机械工程学院___ 专 业:__机电工程____ 班 级:__机电103____ 学 号:_1008030259____ 学生姓名:__王茂坤_____ 日 期:_2012/12/4_ _
工程机械底盘机构液压传动装置论文
0.前言
电液控制技术不仅应用于工业方面,还在生活、军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小到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大至国家的军事、国防、航空航天等电液控制技术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例如应用于国防工业的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武器、舰船;民用工业的运输业、石油化工、车辆与工程机械以及机器人等领域。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如机械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在试验台对加载试验件进行反复试验的过程中,大量运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还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并且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力量。电液控制技术作为连接机电技术和大功率工程控制设备之间的桥梁,它的开发与普及,使工程系统的控制技术进入了现代控制工程的新行列,不同程度地确立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优势。
1.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介绍
1.1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的用途介绍
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以连续旋转的运动形式在发动机与行走装置之间传递动力。近十多年来,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行走系统中的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挖掘机械、路面机械等非牵引机械几乎全为液压传动,即使典型的牵引机械如装载机、平地机、推土机等也在大量采用液压传动,并以迅猛之势快速发展。
1.2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的类别
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可分为两类:(2)液力传动装置 主要用于对使用和主机性能要求较高的铲土运输机械和内燃叉车等产品,其中液力变矩器和动力换挡变速器作为底盘动力传动中的无级变速元件,可以使主机具有良好的自动适应性和操作性能。(3)静液压传动装置 主要用于液压挖掘机以及对主机性能要求较高的推土机,装载机,路面机械,压路机和内燃叉车等产品和静液压变速、转向系统和工作装置上,使主机具有良好的无级变速和操作性能。
1.3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的结构
工程机械底盘液压装置中的液压泵、马达、连接管道及其控制阀组在结构上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按布局形式可以分为“整体式”和“分置式”两类;按液压马达与行走装置之间的连接,有“高速方案”和“低、中速方案”;按泵、马达数量可分为单泵、单马达,单泵、多马达,多泵多马达等。
1.4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的工作过程 由于正、反方向行走及制动等要求,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的泵、马达大多采用闭式回路方式(如图)。
基于效率方面的考虑,工程机械底盘闭式液压传动装置均采用容积调节方式来变速,主要调节参数为变量泵和变量马达的排量比,其基本组成如图所示。
为合理解决发动机、液压传动装置、负荷之间的参数匹配,以利功率利用,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元件工作寿命并降低成本;根据不同机械作业要求,选择无变速器式或简单变速器式液压传动装置,提高传动装置性能降低成本并简化控制方式等问题,液压控制引入微型计算机、各类传感元件和电液比例阀,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各种状态参数,反馈给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运算输出理想的控制目标指令,使车辆在整个工作范围内达到自动化控制,机器的燃料经济性、动力性、作业生产率达到最佳值。例如泵转速控制原理图
以牵引型履带驱动方式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牵引型履带驱动原理如图所示。
两侧履带分别由两个对称的双马达减速驱动装置驱动,通过控制两侧液压泵的不同排量及供油方向,可以实现前进、后退、直行、转弯等功能。由于为双泵供油方式,为操纵方便以及达到液压系统与发动机良好匹配,液压泵选用电动比例排量控制,通过与微控制器相结合,将发动机的转速、供油量参数和液压系统压力、泵排量等参数纳入控制其计算,使发动机和液压泵达到最佳匹配和自动控制。马达1为主传动元件,完成主要工作,宜选用高速变量马达;马达2可选用高速变量马达,亦可选用具有“自由轮”工况的内曲线多作用低速大扭矩马达或具有“真空”工作能力的摆缸式中速马达。当两个马达均为高速变量马达时,可以在最低转速和最高转速之间进行连续无级变速;马达2为低速或中速马达时,通过两马达的不同排量组合和交替工作可形成3—4个档位。马达的变量控制方式可采用微控制器控制方式和高压自动变量方式,前者性能好但比较麻烦,后者则简单可靠,应用普遍。
1.5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的性能与特点
1).液压传动装置中泵与马达为可分式结构形式。这种形式便于元件布置,给工程机械设计带来极大方便,使结构多样化并提高性能。2).转矩双向传递。这一性能使闭式液压传动无需变速装置即可实现前进、倒退操作,同时具有反拖制动能力,操纵方便,感觉良好,可减少刹车功率和磨损,可利用只懂得回流能量驱动另一个液压泵的执行元件。3).操纵和控制的多样性。液压车辆这种快速机动性和操纵灵活性大大提高了作业能力。4).液压传动调速准确、刚度大。速度与负荷之间无必然联系,只要不认为调速,即使外负荷变化车辆的速度也基本不变。
5).多装置系统的匹配性。整机功率可任意分配,可任意变换转速和扭矩并保持高效率。6).传动性能与效率。低速时工作压力与发动机功率相匹配,使车辆加速性能良好,功率利用充分,传动效率高。
2.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紧密结合
2.1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实例
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属于电液控制技术的范畴,而电液控制技术是电气与液压技术的结合,电液控制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相互交融、相互包含的;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属于《工程机械液压传动》课程,它是工程机械的核心课程,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涉及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技术,属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从它所属类别、技术要素和应用的领域三个方面说明了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与机械电子工程是紧密结合的。
2.2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中的电液控制工程系统涉及哪些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中,传动机构如齿轮,执行机构如轮子、履带等属于机械技术;微型计算机接受反馈信息与发送控制信息控制液压阀等元件属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泵的排量自动适应于外部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以达到最佳的功率与力的输出、计算机根据反馈的信息控制执行元件工作于最佳的工况下等属于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检测机器的运动速度等均属于传感检测技术;要求原动机(如电机)跟随控制信号变化,用到伺服技术等。
2.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技术体系结构
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等。
2.4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装置中所涉及的技术我还没有学到的有:
工程机械底盘液压传动所涉及的技术中,像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伺服技术等,对于我这个大三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学到的。
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基本论述
3.1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基本属性(所属学科、具体专业、专业涉及的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属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机械电子专业可细分为机械电子系统,微型,超微型机械和生物机械。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2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地位、研究的对象及要解决的问题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属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是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的总称。它的需求背景是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以及社会服务自动化等。它所研究的对象正是在这些需求下的各种各样的精密机械与微电子紧密结合的机器、机器人等。它除了要解决当今人们对自动化产品的需求,为了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机械电子工程还要向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它所要解决的问题。
3.3 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主要课程有
主要专业课程:机械制图、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电机与控制、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机床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光电技术与系统、变流技术与交流调速、电液控制工程、工程软件应用等。
3.4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能够从事的工作
机械电子专业毕业生能够面向工商企业、学校、研究院(所)和政府部门,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管理与维护等专业技术工作,能从事现代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4、电液控制工程技术及应用重要性的基本看法
4.1电液控制工程技术发展的历程
古埃及时期就已经出现液压技术。到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液压技术的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多种液压机械装置特别是液压阀得到开发和利用,使液压技术的影响力大增。18世纪出现了泵、水压机及水压缸等。19世纪初液压技术取得了一些重大的进展, 其中包括采用油作为工作流体及首次用电来驱动方向控制阀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电液技术的发展加快。出现了两级电液伺服阀、喷嘴挡板元件以及反馈装置等。20世纪50~60年代则是电液元件和技术发展的高峰期,电液伺服阀控制技术在军事应用中大显身手,特别是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电液伺服动作器也被用于空间运载火箭的导航和控制。电液控制技术在非军事工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最主要的是机床工业。其次是工程机械。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电液控制技术的工业应用又进一步扩展到工业机器人控制、地质和矿藏探测、燃气或蒸汽涡轮控制等领域。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及比例阀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问世及其后微处理器的诞生,基于集成电路的控制电子器件和装置广泛应用于电液控制技术领域。
4.2电液控制工程技术内涵与技术体系
电液控制技术包括电液比例技术和电液伺服技术,是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要素,它融合了液压技术、微电子技术、检测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自动化控制理论等技术与理论。
4.3电液控制工程系统的类别 按液压控制元件分类,电液控制工程系统分为节流控制系统和容积控制系统。节流控制系统又分为伺服控制系统、比例控制系统和脉冲控制系统;容积控制系统又分为液压泵控制系统、液压马达控制系统和联合控制系统。按被控制参数分类,分为位置(或转角)控制系统、速度(或转速)控制系统、压力(或压差)控制系统、力(或扭矩)控制系统和其他参数控制系统(如温度、加速度等)。
4.4电液控制的应用范围
由于电液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作用力大、快速的频率响应能力,并且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等优点,因此作为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在工程技术中受到了广发的研究和应用。比如应用于国防工业的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武器、舰船;民用工业的运输业、石油化工、车辆与工程机械以及机器人等领域‘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如机械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在试验台对加载试验件进行反复试验的过程中,大量运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4.5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适应液压伺服系统向高性能、高精度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需要,电液控制技术发展趋势将体现在 1)虚拟化 利用CAD技术全面支持伺服阀从概念设计、外观设计、性能设计、可靠性设计到零件详细设计的全过程,并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计算机辅助检验、计算机辅助测试和现代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建立计算机制造系统使设计与制造技术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2)智能化 发展内藏式传感器和带有计算机、自我管理技能的智能化伺服阀,进一步开发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实现自动测量和诊断。3)数字化 电子技术与液压技术的结合的一个方向。通过把电子控制装置安装与伺服阀内后改变阀的结构等方法,形成了种类众多的数字产品。4)微型化 随着液压技术的进步及竞争的加剧,微型伺服阀的技术以体积小、重量轻、单位功率大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5)绿色化 减少能耗、泄露控制、污染控制。将发展降低内耗和节流损失技术以及无泄漏元件,如实现无管连接,研制新型密封等。
5.体会与感想
电液控制技术课程的学习拓宽了我的事业,让我了解了更多的科技前沿,让我懂得用理性和专业的眼光与思维去学习思考。电液控制技术,向我们展现了机械行业的魅力。例如工程机械中的盾构,在挖隧道这些高强度的工程作业中,普通的机械设备是完全没有足够的能力胜任的。只有液压传动才有这样强大而稳定的力量。盾构就是电液控制技术的成功实例。电液控制工程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程机械中,它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志。二战期间,电液控制工程技术决定了军事实力的强弱。七十年后的今天,它仍是军事技术中的关键技术。然而,我国的电液技术仍存在很多不足。如高压工作系统存在较严重的泄露,使用寿命相对短等,跟国外先进的液压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技术不是一辈人的事。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是我们的职责与荣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我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门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虽然学习的内容不深入,仅仅停留在了认识层面,但是对我以后的自主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参考文献】
1.姚怀新著.行走机械液压传动与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2 2.吴根茂、邱敏秀等著.实用电液比例技术.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 3.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行走机械电液控制技术专题研讨会暨第六届全体委员会会议.2010年.秦皇岛.《液压与气动》2010.05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5120.htm
10.浅析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篇十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轨道,已是当务之急。
1 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职能没有随着形势发展及时转变, 即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由微观控制为主向宏观调控为主的转变。市场调节的作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无论是政府公告还是市场信息都普遍滞后于应用时期, 很难做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动态地造价管理, 造成工程建设各阶段和各环节的造价确定和控制脱节。另外,由于申报建设项目能否立项要受审批权限的制约, 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争上项目和争取贷款,而设计单位为了多招揽业务,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往往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故意漏项,人为地压低投资估算和概算,使其控制在有关部门的审批权限内。这样的项目,一旦批准立项,施工后便以种.种理由追加投资,使工程投资难以控制。
1.2 定额已不适应市场变化
现行的定额及取费标准是由政府有关机构组织专门机构进行勘测制定的, 它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个定额体系从查测到颁发实施历时较久,更新周期较长。而在这一过程中,施工手段和施工方法日趋先进,市场条件不断变化,现行定额不能准确地反映当时当地的实际工程造价,定额已不适应市场变化。
1.3 定额费用混淆
现行定额费用内容繁多,当投标单位采用统一定额和取费标准编制报价中标后,由于定额内容、费用内容与实际的施工技术和方法脱节,合同单价不能作为施工项目成本支出的依据。因此,许多施工企业要在施工期间回归自身的实际水平,就要在总造价内调剂平衡,编制内部预算单价,进行成本控制,这样往往使许多费用难以平衡,费用混淆,造成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失控。有些地区和行业,取费费率按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划分,造成了同一工程,不同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不一致的局面,以致出现了高资质施工企业中标,然后再转包给级别低的施工队伍,以从中获取级差的现象。
2 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2.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可以说决策阶段的项目决策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 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的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 可达到70%~80%。因此,应在投资决策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造价。
2.1.1 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认真搜集有关资料,如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技术参数、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2.1.2 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写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争取项目早日立项。
2.1.3 科学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要尽可能细致、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2.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设计阶段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只占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合理科学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10%左右,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有效的方法是:
2.2.1 实行设计方案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 设计方案采用招投标制将会促使设计人员增强风险意识并自觉运用价值工程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提高设计水平和经济核算质量。
2.2.2 推行限额设计,加强动态管理。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 把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以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被突破。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概算, 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概算。
2.2.3 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针对目前设计人员经济观念淡薄、设计变更快的现状,应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3%)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2.3 招标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招标包括施工招标和设备、材料采购招标两个方面,通过招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3.1 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投标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项目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2.3.2 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
2.3.3 做好合同的签定工作。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的费用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
2.4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 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
2.4.1 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 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
2.4.2 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健全投资控制系统。从管理模式上着手, 建立建设监理制, 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 落实责任, 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投资控制系统。
2.4.3 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在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2.5 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阶段是成本控制的最后阶段。竣工决算是反映建设工程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及时、准确地对竣工决算审核,对于总结分析建设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坚持以现行的计价规范为依据,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规定,根据竣工图,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同时要坚持深入现场, 掌握工程动态,了解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细致认真地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控制工程造价不仅是领导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而且是每一位工程建设参与者份内之事。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提高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能力,提高设计产品的经济性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彦,浅谈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5
11.从课程的开发到课程群的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课程群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学校必须要打破以必修课程为主、单一静态的课程格局,开发校本选修课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杭州第十四中学投入大量精力,开发了众多校本选修课程。就语文学科而言,校本选修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课程的开发到课程群的建设的过程。
一、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2012年8月,杭州第十四中学开始开发校本选修课程,陆续开发的课程主要有:
【知识拓展类】诸子散文选读;古典小说评读;外国文学(小说)流派介绍、导读;语言文字例说(趣谈);莫泊桑及其小说;中国当代散文选读:元曲赏析;西方美学史。
【职业技能类】:应用文写作(广告、文案、新闻);演讲与口才;口语交际与礼仪。
【兴趣特长类】戏剧欣赏和表演;写作(文学创作);咬文嚼字;现当代诗歌散文欣赏;流行歌曲歌词欣赏与创作。
【社会实践类】风帆文学社社团活动;西湖文化专题;杭州文化名人循迹;楹联赏析和创作。
一年之后,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选修课程的开发工作进行了反思,得到了两点收获。一是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普遍有了课程开发的心得,了解了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课程意识有了显著的加强;同时,一批优秀的课程和自编的教材也随之出现。二是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开发的杂乱、无序,有“碎片化”现象,课程开发、设置的针对性明显欠缺。这个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我们对深化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的理解还欠透彻,还没有真正把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放在首位!
二、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对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一)理念上的统一
我们明确了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要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灵魂”,做到三个“有利于”和三个“突出”。
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
三个“突出”:突出学生本位——学生个性特点、资质能力、发展需求;突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办学思想,把学校“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作为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突出学科特点,重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概言之,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要力戒“碎片化”,确立“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不过滥开发,注重质量,从而优化课程设置,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引进“课程群”概念和模式整合课程
课程群是与单门课程对应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将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各课程在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互补性强,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的特点,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
课程群必须由3门(含)以上的课程组成,各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具有有机、紧密的联系。课程整合重组的力度大、综合性强,能有效减少课程间的重复与脱漏。
根据“课程群”建设模式,我们依据语文学科的课程本质,分年级确立课程核心,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整合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开发和建设。
经过整合,我们开发了两类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群:一类是由备课组集体开发打造的校本限定选修课程;另一类是教师自主独立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其中,高一年级既有备课组集体开发的课程,也有教师独立开发的课程,而到高二、高三年级,所有选修课程均由教师独立开发。
1.高一语文校本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
高一的校本选修课程以美文赏析、语文活动类课程为主线,以散文欣赏为核心,分为“中国古代散文欣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外国散文欣赏”三个系列。“中国古代散文欣赏”又分为“中国古代传记散文欣赏”“中国古代笔记散文欣赏”两个部分。
(1)备课组集体开发的课程有:美文赏析;语文活动类课程(包括“风帆”文学社社团活动;话剧社活动(课本剧、音乐剧);辩论实战;演讲与口才。这里重点讲述文学社社团活动、语文活动课程化的做法。这其实是我们在选修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所做的一项尝试——把语文类活动课程化。我们这样做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活动课程化,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二是有序、有目标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三是形成课程积淀,形成成果,体现成就,有利于课程的固化和传承;四是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建设。
(2)教师独立开发的课程有:外国文学流派简介与作品欣赏;当代散文名家作品选读;《世说新语》选读;《史记》里的冷暖人生;曾经的风流——杭州文化名人介绍。
2.高二语文校本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
高二的校本选修课程以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主线,主要有:古代诗歌欣赏类——《诗经》选读、唐诗宋词鉴赏、元曲赏析等;古代散文欣赏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古代传记散文选读、《古文观止》选读等;传统文化经典赏读类——《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庄子》精读等;古诗文欣赏知识储备类——汉字探源、古汉语常识、古代诗文中的衣食住行、古代文化例说、古人的口语交际与礼仪等。
3.高三语文校本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
高三的校本选修课程以书面表达、语言综合运用、高考复习为主线,主要有:赏美文;写美文;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实践;口语交际与礼仪;演讲与口才;咬文嚼字;楹联的赏析和创作;等等。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为学生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近两年来,我们开发的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多次(门)被评为省市精品课程,得到广泛好评。
同时,我们还根据教学调查,在反复征询学生、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一批拟开发的课程目录供教师选择:
(1)戏剧文学类:与表演和舞台艺术结合的文学。
(2)电影文学、微电影类:与影像表现结合的电影语言文学。
(3)摄影类:与取景、构图、色彩、手法结合的摄影文学。
(4)世界文学: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性呈现,手法赏析。
(5)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交会与差异。
(6)文坛往事:历史上的文人学者生平。
(7)新锐文学:韩寒等人的热门作品的批判性解读。
(8)国际通用规则之下的辩论文化。
12.关于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的探讨 篇十二
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在军事、政治、金融、商业等各个部门的广泛应用, 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大。为了国家安全、经济发展, 必须确保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专业适应时代的发展, 而这方面的人才不多, 无法满足很多企业和机构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因此, 发展信息安全的关键就是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做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就要重视信息安全的专业建设、课程群建设等相关方面。
我国对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培训刚刚起步。2001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 并招收了该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随后全国各地多所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 其中有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其课程群建设也引起了众多学者、教师的重视, 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信息安全的课程群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并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方法, 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现联系信息安全专业的前景, 就该专业的课程群建设方面进行几点探讨。
1、课程体系的确定
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 不仅涉及到数学、密码学、人工智能、网络与通信等学科, 还涉及管理、法律等诸多领域。这使得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多门课程。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需联系当前信息安全发展的前沿, 学习已开设该专业高校的办学经验, 例如武汉大学, 可参考其已经实践过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群。
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 可以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上进行外延和拓展。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等。
公共基础课程:数学、政治、英语、物理、电子电路技术等;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专业必修课程:网络安全、密码学、计算机病毒分析与对抗、安全协议等;
专业选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法教程等;
这样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既可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工作, 也可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各种技能之间的要做到关联贯通, 使各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恰当的融合。然而该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特别是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发展中产生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电脑黑客和各类攻击者则利用这些漏洞给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破坏。高校必须密切关注信息安全产业的最新动态, 紧紧跟随数字信息发展的脚步, 保持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不断更新。
2、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取
信息安全方面教材内容要具有合理性和新颖性, 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需要精选经典教材。教材的内容要表现当前学科发展的特征、多学科的知识交叉与渗透, 并由教师补充最新的参考资料。
目前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教材的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 现已存在一些高水平的外版教材, 例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引进翻译出版的"国外计算机科学教材系列"中的《密码学原理与实践》教材等。另外国内部分院校也相继出版了一系列高水平教材, 例如武汉大学组织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一套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教材, 已出版了《密码学引论》、《网络多媒体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信息隐藏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法教程》、《计算机病毒分析与对抗》、《网络安全》等6本教材;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组织全国二十余所重点院校, 编写了"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 这是我国第一套体系完整、专门针对信息安全专业的教材, 目前已经出版了包括:《现代密码学》、《PKI原理与技术》、《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安全:艺术与科学》、《安全扫描技术》在内的11本教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编写的《通信网安全与保密》、《现代密码学》等。
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的很快, 信息安全方面又处于该专业的前沿, 因此只依赖教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在当前先进技术的知识点上作补充, 以便让学生有最新的认知。并结合当前的网络优势, 通过因特网将学生引入到新技术的变化中来。这样就不会让高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节、不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
3、师资队伍的建设
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关键, 也是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党的重要内容, 又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高等院校一方面可以引入该专业的知名学者、高级人才以及公司企业的高级工程师, 他们拥有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课程群建设方面能发挥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本校具有相关知识的教师转入信息安全领域, 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活动如参加学术交流会、研讨会以及培训班等, 也可以让教师带薪到企业中去锻炼;另外, 需设立专门的经费, 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做为顾问, 为教师的发展以及创新做出切实的指导等。建立教师队伍是当前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具有不同年龄的教学人员。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需要具备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理论上引导学生, 实践上指导学生。同时要求教师思想活跃, 积极参与科学研究,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并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之间要经常集体备课、讨论交流或进行授课竞赛, 借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和学生形成互动, 保证师资队伍的活力。
4、实验实教学的建设
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和实验课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必须具备最起码的实验条件。从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多从事网络管理员、应急响应等技术性工作, 实践性很强, 必须为学生提高实践的机会, 培养其动手操作的能力。
信息安全实验室可进行包括网络攻击与防护、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防火墙技术、数据与图像传输、用户鉴别、无线网络与移动网络通信、入侵检测、数据库系统安全等实验。根据这些实验的要求, 学校需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资源。
在硬件方面, 除了计算机实验室的一般设备, 例如服务器、学生实验主机、交换机、配线柜、路由器等基本的资源。另外需要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卡等。
在软件方面, 需要不同的的操作系统环境 (Dos、Windows、Unix等) 、各类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网管软件等, 还需要配备信息安全方面的软件, 例如DES、RSA、PGP、MD5等与密码技术相关实验软件, 学生可进行密码的加密解密的研究;嗅探器、TCP/IP通信程序、防火墙程序、入侵检测程序等相关软件, 学生可进行网络攻防、入侵检测等实验。
在实践教学上就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因为信息安全是一个斗争剧烈的专业, 如果使用陈旧的设备对学生进行训练, 那么, 学生将在社会无所适从。然而, 先进的设备并不代表买一堆昂贵的设备就可以了, 也要明确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运行管理。
5、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由于网络教学互动性较强, 可使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学校可建设信息安全课程群的网络资源。指定专门教师负责网站的管理和维护, 全体教师共同提供素材。不断改进课程网站, 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 将为提高教学质量, 高水平教学效果的延续等起到重要作用。将各种课程资源上网, 实现共享。同时要重视课程资源的积累完善以及充分利用。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 开辟"网上教学课件"栏目, 学生可在课下认真学习, 将课堂上的知识慢慢消化;
(2) 提供"网上讨论"功能, 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在线讨论课程的有关问题, 老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在线答疑;
(3) 设置"网络模拟实训"模块, 学生可熟悉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模拟实训, 可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4) 设计"网上自测考试"模块, 建立信息安全课程群的试题库。在学习的各阶段结束后, 提供模拟考试题, 学生可通过网络考试的方式测试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需不断补充新的试题;
(5) 设计"留言板"模块, 学生、同行及院校领导在网上对本课程各位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收集反馈意见, 以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6、小结
信息安全作为一个新兴专业, 在课程群建设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 如何建立有特色的课程群是我国很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各大高校可相互交流办学思路和教学计划, 使该专业在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阐述了课程群建设的相关观点, 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加深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 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会得到完善, 并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我国也会出现大批信息安全方面的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信息安全专业的现状和其发展前景, 阐述了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即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的选取、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实验室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锋, 郭大昌, 刘海林等.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的探索[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4.12:P14-17.
[2].陈伟, 张伟.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的特殊建设探索[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8 (14) :P79-81.
[3].冯登国.关于发展我国信息安全的几点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2 (4) :P289-291.
[4].张焕国, 黄传河, 刘玉珍等.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J], 高等理科教育, 2004 (2) :P16-20.
13.水质控制工程课程群建设的论文 篇十三
[摘 要]在水的综合利用过程中因为最终目标的差别,对于水质的基本要求也会存在差别。而正确的水质分析和检测是确保水质质量的基础所在,更是保证水综合利用的核心。在水污染较为严重,组成成分较为复杂时,为了保证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必须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严格控制,在此基础上水质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水质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832-4;G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16-01
水质检测
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生命的源泉。而水质的优劣又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关系密切,因此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对水质的要求也不断被提高,想要获得优质的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判断水质优劣的重要参考。饮用水安全主要是根据人体健康所设定的标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指标,而工业用水则是考虑该水质是否会损害容器等。水质检测包括对其色度、浑浊度、化学需氧量、细菌指数等的汇总。
1.1 水质检测技术分析
水质检测有固定的技术及方法。一般会根据不同的原理制定出不同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两大类,更为细致的是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等。化学法的利用率比较高,因为它的检测速度较快,对检测的要求相对宽泛,操作便捷,上手容易。
1.2 水质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想要在自然界中找到绝对纯净的水是不可能的,水质检测就是对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和种类进行检测,并根据其污染的变化趋势对水质污染进行控制的过程。水质检测的范围较广,包括天然水以及受到污染的水源。水质检测包括对水质中悬浮物等含量的测定以及对其含毒物质的测定。这些检测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并对地表水的?体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质检测工作提供的信息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为同行业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对科学研究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水质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1 加强制度管理
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是保证供水以及检测工作质量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必须要加强水体的检测管理制度,运用现代化的检测模式和方法,提高水质检测技术的水平,确保检测效率。①完善的监督机制。水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检测人员的责任心,因此,为了有效监督水质检测人员的积极性,可建立激励或实行考核制度,保证检测人员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认真工作,承担责任,确保水质
检测的精准度;在选择先进的专业仪器或检测技术的同时,要加强对其的功能检查、维修和保养,尤其是在使用前,必须要履行功能检查和验证这一环节,保证设备或仪器检测功能的正常发挥。②加强环境管理。由于一些水质检测的设备仪器或药品试剂,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若达不到反应条件,会出现没有反应或反应不完全的情况,严重影响检测的结果。在明确水质分析的要求和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再根据不同设备仪器或药品试剂对环境的要求,创造合理的周围环境,以确保水质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定期检查实验的标准曲线并严格规定实验的标准差值,及时校准曲线中待测物与测量仪器响应值的定量关系,保证标准曲线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试验数据要合理且准确的校验,剔除异常值。
2.2 科学的制定采样点
在设置水质检测点时,要综合分析并衡量检测地的地质地貌、水源开采状况、供水人口的密集程度、污染物的分布状况和扩散形式等,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水质检测点,确保水质检测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当区域内的污染物渗透量较小时,如渗井、渗坑等一些特殊的区域,应在距离该区域较近的地方设置水质检测点,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降低水质的污染程度;而对于污染物比较容易渗透的区域,特别是城市居民区或医疗卫生设施不全的区域,应在水流的垂直上方或水流的平行方向设置水质检测点,在及时控制水质的同时,2.3 控制采样频率
一般情况下,水质采样的一个周期之内,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的水质采样,当发生异常情况时,采样次数应酌情增加。在水源地的采样点采集水质样品时,根据需要可分别对表层、中层和深层的水样进行采集,或只采集其中的两层或一层;当对居民的饮用水进行检测时,要适当增加水质的检测频率,在一个采样周期内,至少采样检测两次,且间隔时间要≥10天;当在水质检测过程中,存在影响检测稳定性的因素时,例如:待检水质样本的成分和浓度,要对检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影响因素。
2.4 选择科学的检测方法
在水质检测工作开始前,要先对水体的类型、性质等进行判断,再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式,确保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再对仪器设备、药品等实施全方位的检查,仪器设备要确保运行功能正常,药品的质量合格且在保质期内。在水质的检测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检测次数,并取平均值形成最后的检测结果。
例如:在检测化学需氧量(COD)项目时,可选择快速密闭催化法或重铬酸钾法,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操作过程都需要经过消解然后滴定,在相同的操作规程条件下,快速密闭催化法和重铬酸钾法的检测结果,均在质控样品的真值范围内。但是,在采用重铬酸钾法检测消解过程中,需要用回流法消解2小时,不仅占用了空间和时间,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采用快速密闭催化法,则可以减少回流时间,经济且环保安全。结语
加强检测过程中所有环节的控制才能够保证实验室形成更加有效和可靠的结果。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确保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和真实以及可靠性,对于加强日后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将会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水质控制工程课程群建设的论文】推荐阅读:
铁路工程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措施论文10-16
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论文10-31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06-12
建设工程成本控制07-15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10-22
质量控制土木工程论文06-21
人才培养控制工程论文08-08
土木工程质量控制论文09-17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策略论文08-14
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论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