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忧思录

2024-09-29

教育忧思录(精选9篇)

1.教育忧思录 篇一

《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

书 名: 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作 者:中国高教育学会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ISBN: 9787564022693开本: 16开

定价: 70.00 元

内容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念篇,选编论文65篇,下篇为特色篇,选编论文47篇。《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是继《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组编的大型系列丛书之一《高职高专教育启思录一一百名院校长的办学新理念》之后推出的又一重要文集,力图荟萃当代我国最具办学特色的,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成果显著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展示地方本科院校在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希望藉此促进地方本科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为更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研究与探索、寻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借鉴,从而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上篇 理念篇1.国际化与地方大学的角色2.质量为先 师生为本 合作创新 继往开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办学理念研究3.创新办学理念 服务三农4.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5.创新办学理念 促进事业发展6.重特色强质量 培养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天津商业大学特色化办学理念与实践7.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强化特色全面发展——燕山大学办学理念探解8.引领社会 服务社会 创新社会 建设最优化社会组织——河北传媒学院的社会责任观9.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如何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办学特色——地方本科院校校长办学理念研究10.以开放的理念办学 谋求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11.衡水学院“进步教育”办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12.特色和培养能力是地方高校持续发展的核心逻辑

13.体现与时俱进、富于特色的主体特征构建现代大学办学新理念14.实现辽宁工大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工作实践15.行业划转地方的高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16.转制高校办学理念的战略选择17.坚持多元文化教育 培养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

18.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北华大学作为地方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办学追求19.新时期大学职能与办学理念研究20.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办学理念及其实践21.地方本科院校校长办学理念探微

22.理念为先 引领新建本科院校又好又快发展23.发展技术本科教育 培养技术型人才

24.准确定位 错位竞争 建设金融特色鲜明的优质本科大学25.迈向国际化、多元化与特色化的高水平大学——苏州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实践26.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27.以“用”为本 以“特”兴校——对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与发展的新思考28.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9.关于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30.面向市场 服务地方 培养“学用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以三江学院为例31.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32.省属重点师范

大学的使命与责任33.以“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34.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实现社会服务与层次提升的办学目标——丽水学院办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35.强化质量意识,坚持特色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36.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中37.坚持科学发展 努力办出特色——淮南师范学院办学理念及发展战略38.创业、创意和大学教育创新39.应用型本科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40.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创建地方特色高校——以九江学院为例41.山东科技大学办学理念研究42.教研相长 学产互动 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43.以人为本 素能本位 特色发展44.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区域发展——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思考45.坚持理念创新 推动高校发展——河南理工大学办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46.坚持“厚生丰民”办学理念 走特色鲜明发展之路47.固本强基 自觉秉持大学之道 博洽沉潜 艰辛积养淳厚学风48.适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育人为本 质量立校49.办学理念与大学发展——长江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实践50.坚持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大学——关于新时期大学办学理念的思考与实践

51.厚德博学、和而不同:当代大学应追求的品格——从湖南工业大学的校训论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52.人才兴校 质量立校 改革活校 特色强校——湖南科技学院办学理念探析

53.努力实践与创新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54.湛江师范学院的办学理念与战略选择

55.深圳大学办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56.学术并举 崇术为上——肇庆学院办学理念的创新57.关于高等法学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58.从西部地区大学的社会责任看我们应确立的办学理念——重庆工商大学的探索与实践59.论地方本科院校校长办学理念的锤炼60.西安工业大学办学理念内涵探索与实践61.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和谐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62.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形成发展与实现路径——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63.民航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以飞行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为例64.凝练办学理念 服务地方发展65.完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构建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下篇 特色篇1.突出办学特色 服务首都经济建设2.一般院校“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实践3.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办学特色研究4.试论地方本科院校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办学特色形成的主要策略5.服务艰苦行业,服务地方基层 培养善学善行的复合型应用人才6.基于科技创新的省部共建地方本科高校学科特色培育的探索与研究7.地方高校大学特色的战略思考与实践探索8.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创建办学特色的对策研究——兼论长春大学创建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9.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与个体模式构建10.地方本科院校应形成办学特色

11.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研究12.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13.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分析——兼谈上海电机学院的办学定位14.准确定位特色办学,创新人才创新培养15.一般性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培植与建设16.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实践17.计量、标准、质量——特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8.树人模式——浙江树人大学的办学模式探析19.培育办学特色 增强核心竞争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探索与实践20.立足地方 面向行业 服务一线——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探讨地方工科院校办学特色取向21.地方农业院校的持续发展——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22.地方高校应以地方特色为办学特色——论淮南师范学院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23.地方特色型高校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实践24.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讨与实践——以铜陵学院为例25.走特色发展之路 办特色鲜明大学——青岛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与凝练26.坚持“建筑”办学方略服务山东建设事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7.创建“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8.立足交通 强化素能 特色发展29.依据地域特点培育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30.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研究31.坚持煤炭行业特色

推动高水平多科性地方大学建设——河南理工大学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32.商丘师范学院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实践33.坚持开放办学理念 建设特色鲜明大学——兼论长江大学办学特色的凝练与培育34.秉承“崇实”办学传统 培养具有“钢铁品质”的高素质人才35.特色是地方大学生存发展的活力之源——襄樊学院关于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36.根植汽车产业 践行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执著为汽车产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37.关于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理论思考38.植根侨乡 服务山区 弘扬客家文化

39.经济发达城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思考与实践40.搭建论辩平台 培育文化特色41.地方高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 实施开放教育的探索与实践42.特色立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重庆科技学院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实践探索43.云南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研究44.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成因分析——西安工业大学实证分析45.地方多科性重点大学办学特色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案例46.走特色办学之路 办有特色大学——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路径选择47.以地方性为基础 培育和彰显地方普通高校的办学特色——论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特色建设

2.教育忧思录 篇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灯塔型教师:师如灯塔带来亮光

建国初期的中国经济状况还是极其匮乏的,很多老师每个月只赚几块钱的薪水,福建师大附中退休教师李昭猷说,当初攒了一整年的钱,只够春节回家探亲一次的花费。很多老师的工作是又穷又累,每天写板书被粉笔屑困扰还容易得肺病。那个时代还流行扫盲,梁婉娜老师每天下课后,都要参加义务扫盲工作,给当地不识字的妇女、群众讲两个小时的扫盲课。即便如此艰辛,他们的内心却是丰富的,仅仅一个印着“育人光荣”的破铁桶,便是全部的精神寄托,全国闻名的模范教师史瑞芬还有幸和毛泽东主席共进晚餐,那在当时可是

莫大的荣誉。可就是这些穷困潦倒、却满腹学问的新中国的第一批教师,给当地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光亮,也是他们的努力,培养出来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

物质匮乏期,内心却极其充实

那时还是解放初期,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好,学校没有房子住,她跟另外一位单身的老师就住在学校图书馆空置的小单间里面。自来水是肯定没有的,需要用水,就只能靠学校的工友每天帮忙挑来一担,伙食也不能自理,不过当时都在集体食堂开饭,每个月交8元钱,可以管一个月的伙食了。虽然只是8元,但是相对于他们一个月28元的工资来说,也是相当大的一笔开支了。比她年纪大一点的老师都还穿着长衫上课。思想比较开放的梁老师已经开始穿新式一些的服装,比如解放鞋,棉布衬衫什么的,当时压根没有校服的概念,有什么就穿什么。不过当时老师的地位并不算高,很多人都是没有办法才选择这个行业,按照当时的观念,大家都认为做老师很没有出息,又穷又累,当不上大官还容易得肺病,所以在外面根本得不到尊重。梁老师教的是英语,别看现在英语这么吃香,在那个年代却是最受冷落的。梁老师说,虽然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还很保守,非常排外,对英语也很排斥,所以每到上英语课,学生们总是不愿来上课,课堂纪律也很差,很多人甚至不愿做英语老师。

50年代搞扫盲,每个老师都有任务义务帮助群众扫盲,每天除了正常上课,梁老师还要额外利用晚上的时间给一些不识字的群众、妇女上两个小时的课,几乎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老师们还要下乡支农一个月,在村里跟农民一块积肥、割稻谷、收稻子,说是支农,但伙食费还得自己开支。每次去支农,家里的小孩就只有托付给邻居看管。从工作到退休,梁老师一直在这个行业里平平淡淡的做着本职工作,经历过地位卑微的时期,经历过文革读书无用论的年代,又遇到了第一个教师节,老师的地位终于得到认可,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如今,她还保留着90年教师节学校发给她的一个铁桶,上面印着几个大字:育人光荣。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臭老九”教师:老师像夜壶被人啐

臭老九,最早见于清嘉庆年间,但流传不广。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文革”之风狂起,臭老九其名远扬。全国各地造反派大做文章,一大批知识分子日夜遭殃,有的甚至命丧黄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臭老九大多恢复名誉,重新走上新的岗位,为祖国做贡献。

据说,臭老九的提法并不是毛泽东提出来的,而是历史形成的民间说法。从建国初期开 始 , 就有“地 ( 主 ) 、富(农)、反(革命)、坏(人)、右(派)”的说法,这5类人属于专政、改造的对象。而文革开始后,又有“叛徒、特务、走资派”也成为专政、改造的对象。随着文革的深入,知识分子也成为改造对象。从而知识分子排在了“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的第九位,加上当时公认知识分子爱摆“臭架子”,所以就把知识分子称为“臭老九”了。

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后有极左思想的人把知识分子排在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分子,特务,叛徒,走资派的后面,名列第9。流入民间,对知识分子谑称“臭老九”。季羡林先生曾经就身历了这段“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最野蛮、最残暴、最愚昧和荒谬的一段悲剧”历史,季老先生说那段时间之后,见了人,我是口欲张而嗫嚅,足欲行而趑趄。我几乎成了一具行尸走肉,是那段历史将我“异化”为一个“非人”。

在那段时光中,还有很多人都和季老一样,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徐泽强先生,当初的一段姻缘也是因为这段历史被一句“宁可嫁给鸡和狗,也不会嫁臭老九”生生拆散了。“在那个时代,好事从来轮不到你,坏事却首当其冲地撞向你,从来总是低人一等、抬不起头做人,连找个对象都是那么的困难。”徐老最后用这句话总结了60年代做教师的那段生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蜡烛”型教师:“臭老九”到“最光辉”

“文革”十年,“四人帮”鼓吹“知识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把教师和各条战线上的知识分子统统污蔑为“臭老九”。1977年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他们的价值重新得到了肯定。1978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被后人誉为“迎来了教育的春天”。会上邓小平肯定了教育工终者对振兴中华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迅速成为人们的共识。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知识分子不再处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边缘,他们——技术人员、教师、专业人员和文化工作者在文化与经济结构中占据位置甚至是中心位置”。当时对广大教师来说最有意义的事件,就是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这表明教师职位的重要性重新得到肯定。但是教师的工资待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由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说法“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表明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严重的脑体倒挂现象。教育行业在国民经济12个行业中一直在倒数第一和第三之间徘徊。

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往往被比作“春蚕”“蜡烛”。较之“臭老九”,这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赞美和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但春蚕吐丝到死、蜡烛燃烧至灰都是无所要求的,这个称呼更表明当时社会对教师精神品质的苛刻要求:销蚀生命,无私奉献。但同时在这十年,我国教商事业发展迅速,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教师需求吃紧。数量短缺迫使学校“临时”聘用一些学历不达标的人员来满足对教师岗位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以也出现了很多不合格的教师。总的来说,此时教师社会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教师的价值重新得到肯定,但同时教师素质堪忧,经济收入低。

77年恢复高考以后,邱雷凭着自己的体操功底进入了师范大专班,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体育老师。在她的印象里,80年代的教师条件比70年代之前的教师有所好转了,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领的是40多元钱的工资,算是中等的档次,跟其它行业比起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当时的住房条件可没有现在那么好,老师们住的都是老式的平房,通常都是一屋子几口人挤在一两间平房里头。当时学校里最高的房子就是两层的楼房,一栋办公用的,一栋做教室。说是楼房,那就完全不是现在的钢筋水泥了,教师和走道的地板全都是木板铺就,一走起路来咯兹咯兹响,楼上的人走到哪里,楼下的人全明白。不但地板是木的,门窗也都是木的,灯光还非常昏暗。

说到以前的体育课,邱雷老师就有点好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上体育课很单调,学生们清一色的解放鞋(那时候解放鞋就好比运动鞋),运动服就是红、蓝、绿三色镶白边儿的那种纯棉料子,质量好,可就是太厚。学校球场和体育器材少,排球场就是一块泥巴地,到了雨天又是水又是泥,所以体育课除了一些球类或田径项目,就没别的了。所以以前的学生都有一个感慨: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现在可不同了,体育课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锻炼的兴趣,目的是享受运动,除了教学规定的课程,邱老师还引进了很多时下流行的健身项目,什么啪啦啪啦舞、街舞、健身操了,或者是一些民族体育项目,比如跳大绳、打竹杠等等,学生们的兴趣很高。现在你再到沛鸿中学去看看,全塑胶的足球场和跑道,舒服极了!

其实,邱老师曾经有机会可以离开教师岗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一段,全国掀起了下海经商的热潮,那时邱老师的爱人正好也有机会到海南出任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并希望她能一起辞职到商海里“拼搏”。几经思考,邱雷老师仍然舍不得自己这份教师工作,虽然每天都要经受日晒雨淋,但是她觉得自己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教师这个普通的行业里面。

20世纪90年代:“一桶水”型教师:走向专业化的队伍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教师素质的提高变得非常关键,教师职业专业化问题被提了出来。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并且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资格标准和条件、申请认定程序、教师资格考试、在职教师资格过渡、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原则规定。1995年作为教育事业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由此确立了完全的法律地位。按照《教师法》的要求,国务院于1995年发布《教师资格条例》,这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进入实施阶段。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初步建立了教师队伍的准入机制,力图把住入口关,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从而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教师的专业化地位和工资待遇的提高。

这个十年中,对教师队伍来说最振奋人心的事情,就是1993年10月31日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律——《教师法》。旨在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教师法》以教师为立法对象,把国家尊师重教的方针上升为法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重视,对教师职务重要价值的肯定。《教师法》提出“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各个层次的教师工资持续增加,从1990年到1999年教师年均工资由2125元增长至8392元 , 1999年将近是1990年的4倍。同时,教师住房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关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住房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实行优待教师的政策,各级政府要制定切实的计划,尽快使城市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到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然而,20世纪90年代存在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教师流失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时期尽管加强了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然而这种专业化要求更多地局限在对学历的要求上。此时的教师形象好似是“一桶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桶论”折射出来的是应试教育模式对教师资格的要求。一桶水显然远远多于一碗水,且碗中之水完全是由桶中的同质之水倒进去的。这暗示着教师只要具备足够多的知识储备就可以了。另外,桶中之水乃一桶死水,这似乎表明教师完全可以凭一时之学,终身从教,而无需更新和扩大水源。所以教师只要成功地把自己桶中的水“自上而下倒进”学生的碗中(灌输),就达到教学目标了,就是所谓的好教师。这种教师形象只重视教师的知识储备量,而忽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等情感和道德的因素。同时,随着“春蚕”“蜡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赞美教师的字眼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某种程度上也潜藏着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的危机。

新世纪:“妖魔化”教师:幻化各种形态,专业化程度提高

老师打人,老师罚跪,老师针刺学生……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字眼让老师俨然成了十恶不赦的“大魔头”。

当“教师”一词不再被光环所围绕,当教师成了家长的“眼中钉肉中刺”,“教师”这个词儿全然被彻头彻尾的“妖魔化”了。老师不是神圣伟大、高人一等的,但也不应该是被妖魔化的:他们是平常人,他们努力工作,好好生活。教师节到了,他们不想要鲜花、不想要消费卡、不想要豪华车,要的就是一份“理解”。

“尊师重教”作为一句口号已经家喻户晓,教育也被国家列入优先发展的行业,但是教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并没有得到理性的评价。在猛烈的舆论攻伐中,公众实际上对教师采取了双重价值评价标准。

公众不能既希望中国教师和科研人员接受非洲的收入水平,又指望他们干出美国的科研成果;不能既默许他们赚取外快,又批评他们不务正业;不能既要求他们坚守清贫,又要求他们承受现实生活的压力。公众对教师在道德上的过高期望与政府对教育行业的优先发展战略显然是有罅隙的,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教师的道德要求和物质报酬是激励不相容的。换言之,权利与责任应该对等。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教师对教育的投入和产出都是难以监督的,而且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如果对教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最终付出代价的还是整个社会。

与多样化同时,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从2007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系统地从国外引入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经验,教师专业化向纵深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教师的专业化只规定了教师的学历而且学历标准和达标率低。至2005年,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 合格率分 别达到98.62%、95.22%、83.46%。《面向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还提出:“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的目标,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

除了学历标准提高之外,现代教育对教师内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我们教师的核心角色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现在要扮演多元角色,例如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终身学习者等等。这些新的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而且教师逐渐从严谨的教科书、教学大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拥有对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决策、评价与管理权力。教师的人生价值逐渐从外在工具性价值走向生命发展价值。不再仅仅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是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体,个性自我被挖掘,个性魅力受到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越来越明显。

在物质待遇方面,从2000年起,国家连年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师工资水平。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字,2005年,全国教师的平均工资超过了公务员工资的平均水平。其中,高校教师年平均工资超过2.33万元,比20年前增长了17.8倍。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达到了1.33万元,比20年前增长了10.9倍。教师住房条件也大幅度改善,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1993年的6.9平方米提高至2005年的26.05平方米,超过了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水平。2006年12月全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启动,此次工资改革中,教师工资上涨幅度最大。2007年工资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又提高10%。

3.教育行思录两则 篇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得出结论,可以把所有的教学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

由这一句话我想到了两点:一是,教学方法要因时而异;二是,有时方法比知识重要。

“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主要针对新授课。在新授课上,教师要十分谨慎地将新授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我打比方说是要使学生和新授知识之间有一种“相亲”的感觉。要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充满想象力和求知欲望;也要使新授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是“眉清目秀”“面目可亲”的。因此,我们要设计好新授知识的教学过程——无论是学生的“先学”,还是课堂上的“后教”。

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在《孩子们,你们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在第一堂数学课上,教师通常都会向孩子们说,他们开始学习计算了,要学习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他们认为,这样解释数学这门课程,是儿童容易理解的。给孩子们说:从5只苹果中拿去了3只,还剩下几只;或者有3只核桃,再添上6只,共有多少只……这对儿童来说,确实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要知道,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这不是数学的本质所在。

就算我将会导致教学法上的疏漏,我仍然要走我自己的路……

我走向黑板,拉开了黑板上的帷幕。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着牛顿公式、导数函数公式,画着带有函数图象的笛卡尔坐标系。

“这才是真正的数学,关于数的相关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多美啊!”列拉感叹地说,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因为数学本身是美的。科学家们说——数学是科学的女王!”

这样地解释数学,儿童们能懂吗?

不用说,我的孩子们还不完全懂得我所讲的和指给他们看的很多东西。但是,正因为不全懂,所以才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给他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你们喜欢数学吗?”

“喜欢!”响起了齐声的欣喜声。

埃卡:“你教我们这个(指着公式)吗?”

“我来教给你们准备去学会这些公式的练习,你们乐意吗?”

又是一阵齐声的欣喜声:“乐意!”……

这便是我要说的“相亲”的感觉。我曾经撰文主张教师要“授人以欲”(见《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年第12期),也是这层意思。

“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更多的是体现在复习课上。记住了知识,并不等于就理解了它并能运用它。收藏家马未都说,在有巨大压力且得做出抉择的考验到来之前,所有学来的知识都只是纸上谈兵,靠书本和教师传授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知识不就没有用了?不是,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的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

在时间的流动中,那些学过的知识和有意义的东西都会沉淀下来,成为思维的土壤。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个体会以自己的方式转化土壤,从而获得滋养与生长,这便是意义的再生,也就是知识的“再生殖”——这时,知识才是力量。

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学生对自己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师所能做和所应做的,就是去想办法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转化土壤——去理解、发展和创新。

方柏林先生有一本书叫《知识不是力量》,在书中一篇同名文章中,他说了这么一层意思:知识的英文是knowledge。“知识的第一步是知道(know),最终目标是产生‘领先(edge)。那么‘know和‘edge中间这个‘l是什么呢?它就是‘热爱(love),它就是‘学习(learn),它就是‘生活(live)。”

怎样让知识产生力量,怎样才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和创新?我这样理解上面方柏林先生的话:就是要让学生“热爱”知识,去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结合。

安静与课堂

让课堂安静一些,可以么?

现在的课堂似乎都在追求热闹,不是教师在喋喋不休,就是学生在“热闹”地交流、发言乃至表演。前天听了一节省教研室的网络公开课,昨天听了学校里的两节历史公开课,都有这样的一种课堂意趣和指向。当下课铃敲响的时候,我不由得从心底发出一个声音:终于下课了……

我不知道学生们是什么感想。

有人把课堂上的安静视为“冷场”,须知,课堂不是戏场。戏场上,看戏的是置身戏外的,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在享受或消遣;演戏的虽身在戏内,却说着别人的话,演着别人的戏。如果课堂如戏场,那么学生和教师,哪个在演戏,哪个是看客?!

当然,课堂的安静并不是指课堂上死气沉沉。《礼记·杂记》中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如果说热闹是张,则安静是弛。安静的课堂,强调的是一种有节奏的、张弛有度的、自然的课堂。

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认为,课堂教学空间至少有六个悖论张力,其中一个就是“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他说:“文字在教学中不是唯一的交流媒介——我们也可以用沉默教学。”

我们总以为,出了错才会沉默,于是大家总是急于去打破沉默。其实并非如此:“在真正的教育中,沉默是作为一种学生需要内心世界工作时值得信赖的母体,是适合更深层次学习的一种媒介。”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典型的群体可以忍受15秒钟的沉默,帕克·帕尔默说:“在我们打破沉默的那一刻,我们阻止了所有真实学习的机会。当学生们知道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怎么会精心思考他们自己的想法呢?”课堂上保持适时的沉默和安静,不仅有助于教,更有助于学。

安静是一种课堂的留白艺术。

留白,在美术和书法中是“计白以当黑”,在音乐中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中的留白,便是恰到好处的安静,是学生给自己的思考、感悟、反省、记录、整理的时间。如果课堂中只有过于致密的言语,只会导致教学话语的“富营养化”——让人在聒噪中渐生倦怠。而适时的安静,如一股清新之风,从课堂和学生的心田吹过,带来无限生机;又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安静是对课堂时空的一种润泽。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课堂上的安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润泽”。

课堂上的安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宋朝大儒程颢《秋日偶成》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人为自然之子,当学之。动以健体,静以修身。学习为修身之事,安静是不能少的。

热闹或许只在表面,追求的是一种虚假的繁华;更丰盈的充实在安静中才能真正地获取。■

4.置换培训之忧思录 篇四

沙洋县后港小学杨方英

今年,国培置换培训已开展了三期。目前我也和荆楚理工学院的置换生结成了培训对子。通过我自身体验和收集的一些情况分析,我觉得国培置换培训确实给置换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也为农村基层教师提供了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平台。但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来供专家们研究解决。

1、置换教师和置换生前期接触过少。致使置换生对置换教师承担的工作还很迷茫,感觉无处下手。

从置换生九月十日下午到达我校,至我到沙洋县教育局开动员会只有短短的两天半时间。在这两天半时间里,我的上课任务重,基本是我讲课他听课的模式,置换生缺少实际上课后和我交流的机会。

2、置换培训中学生的利益如何保障?

毋庸置疑,置换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比置换老师深厚,可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理论上,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学校没有为置换生指定指导老师,在备教辅改考评各个环节上缺乏细致。出现学生听不懂,家长投诉的现象。虽然其中安排了置换老师三天回校交流的时间,但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好学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认为:置换生最好有个指导老师。如果在无人指导的真空环境下靠自己摸索,要什么时候才能成熟?更何况,为了置换生的成长,是否间接损害了学生的利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

3、工作问题直接影响了置换生的工作成效。

现在的大学生不包分配,实习成效并不决定工作。加上现在教师工资收入偏低,很多毕业生并不把教师作为理想职业。而且,实习的效果再好,实习学校也没有能力留置换生,置换生还得面临实习后找工作的困境。不解决人的生存之道,人心怎能安定?

4、置换时间、置换内容决定置换教师的学习成效。

现在的置换时间大致定在二到三个月,学习的内容偏重理论提高上。重新当学生,要有个潜心修炼的好心态。现在的教师年龄普遍在三十多岁上,脱离家人和工作环境,置换教师还是很难静下心来。其次,置换教师渴望的是一线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提高,而理论性课程设置过多,没有亲身体验或体验流于形式,对置换教师能力提高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很多老师不愿参加培训。

5.中国文化忧思 篇五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拥有五千年 历史华夏文明中国,正在紧追着时代的步伐而忘却了那个曾经在璀璨文明中起到 主要作用的文化。天文,地理、数学、中医等在历史哪个不是名列三甲的,而现 在呢?中国的文化衰落了吗?对,是衰落了,更准确的说,几乎快要消失了,再 不加以利用,只能留着以后纸上谈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绝迹的重 大危机。在随着中国崛起,国外兴起了中国热,孔子学院已经在各国成立,已有4000 万学生。中国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能吸引这么多的人关注,我认为根其所在是 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天文地理等一些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按顺序说一下十二生肖?24 节气呢?常看电视剧中的“三更”是 什么时候„„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是什么?我想99%的人不会知道。中国 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已经失去我们的文化底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上,我们因该结合我们几千年文化来建设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说说儒家思想。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 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 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 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 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 级制为

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 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 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 所能办到。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 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 “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 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 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 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孔子把“仁”作为最高 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 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 之一。“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计时使用的都是西方,而我们老祖宗很早就已经使用了。在中国古代的 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 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 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

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 个时辰,用12 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 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 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更天”前最大的数字是五,是指三时至五时.中国历来是个农业大国,古时候人们靠什么来看节气啊,古人通过观察,定 出24 节气,为我们的农业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帮助。先把24 节气的名称按次 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 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 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 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 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 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 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 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 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

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 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 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这个问 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 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 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 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 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 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 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 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 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 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 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 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 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 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 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

三个期。24 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 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四季八节是 24 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 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 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 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 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 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 “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 “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 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 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 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 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 节气实 际是全世界适用的。24 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 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 是 24 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 24 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 24 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

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 15 天,有的近似16 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 24 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 重要任务。一个中国孩子从被怀孕、出生、哺育、受教育(幼、小、中、大学)、找工 作、结婚、维持家庭、对待年老父母,到他或她自己如何得到娱乐和精神满足,如何应对疾病、挫折,最后如何面对死亡,这里面还有多少儒家文化的影响?又 有多少传统文化的总体形态(包括传统的技艺,如算盘、中医、书法、民乐、京 戏或地方戏)的影响?从身体上看,是西医的方法和技术占主导,接生、打疫苗、查体、诊断、下药、开刀、„„,不弄到西医束手无策,很少有人会求助中医。教育上,从小就开始了 abcd 等教育,但有什么用呢,最后素质哪里去了,这是 应试教育的弊端,我们为什么不从小就开始加强对少儿的素质教育,《三字经》 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 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 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 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 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内外都会受 益非浅。现在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为什么不去读他呢?儒家语言集中存在于《四 书》、《十三经》等经典中。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教学中的西式“科学化” 的影响,当 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不含标点、竖排的繁体文本),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 能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以“戏说”的方式 闪现在历史小说之中。呜呼哀哉!中文的悠久、丰厚和诉诸直觉的灵性在世界文 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要罪过。此外,官方承认的节庆假日中传统文化还有几个,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而我们却偏要学 别人不属于自己的文化,“中国向何处去?”我们因该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不 是说复古,而是那些优良文化的精髓,做有特色文化底蕴的中国人。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我们更要加以重视,多加练习,将这一文明好好传承。孩子放学后玩电脑的时间有很多,汉字书写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刚观看完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七场复赛,心中有颇多感慨,不吐不快啊!与前几次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所不同的是,这次笔者专门留心参赛选手写字的规范化水平,主要是记录下选手们所写汉字的笔顺、笔形是否正确,而不管这些汉字是否符合比赛的标准答案。

比赛统计结果令人揪心

由于电视画面频繁切换,笔者无法观察到选手写字的全过程,只就所能看见的情形作了统计,结果在广西、辽宁、四川、河北4支代表队的16名参赛选手中,有13名选手不同程度存在着汉字笔顺、笔形书写错误的情况,占比高达81.25%。

在笔顺方面,“卵”字最后写点,选手却写成了竖;“婉”字女字旁最后写横,选手却先写横;“甘”字最后写横,选手却写成了

竖;汉字中的“区”最后写折,选手却写成了点;汉字中的“巨”最后写折,选手却写横;“登”字右上方部件应先写撇,选手却先写捺;…… 在笔形方面,汉字中的“束”第二画是竖,选手却写成竖钩;竹字头的第二画是横,选手却写成了点;“膏”字最后部件的第一画是竖,选手却写成了撇;病字旁的第三画是撇,选手却写成了竖;“乌”字第一、二画分别是撇和折,选手却将其合二为一;……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要是在汉字的笔顺、笔形方面也严格要求,绝大部分参赛选手都要提前离场。

这些选手都是各自分赛区的佼佼者,他们的汉字书写状况尚且如此揪心,广大中小学生的汉字规范书写能力的确令人堪忧。

规范书写利于亲近汉字

笔者注意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场比赛坚持到最后的三名选手(广西两位、辽宁一位),恰好是汉字规范书写能力最好的,他们的汉字书写不仅端正大方,而且在笔顺、笔画方面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堪称表现完美。

尤其是在本场赛点,两名选手(广西、辽宁各一位)经过了五轮对决,方才决出胜负,使得整个比赛跌宕起伏、悬念横生。记得最后获胜的那位小姑娘,在介绍她的短片中说:她从小爱读各种书籍,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比如《三国志》等。在读书时,遇到生字都要不厌其烦地查字典,要搞清楚它的含义、读音、笔画、笔顺,还要一笔一画地抄写若干遍,直到记牢为止。

笔者曾记得,在学生时代时,但凡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大都学习成绩优秀、为人处世圆通。这一现象表明,规范汉字书写对于我们熟悉汉字、亲近汉字、精通汉字、奠定汉字深厚基础、增进智力水平、提高自身修养的极端重要性。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要掌握规范汉字,平时就要下功夫,要勤查字典、多练习字。可是,在当今的学业压力和浮躁心态下,有多少孩子像这位小姑娘那样,静下心来,舍得花时间去查字典、去练写字呢?好多字词都认不得、认不全、写不出。缺乏了汉字基础,人们不得不感叹,当今社会连大学生、研究生这样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汉语表达能力也在持续下降。这个能力可是我们国家持续发展的最大软实力啊!规范汉字要有技术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要求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然而,国家在推广规范汉字方面远不如推广普通话成效显著,规范汉字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通过推广汉语拼音来推广普通话,但是,国家推广规范汉字却缺乏相应的手段和办法。

学生书写汉字时没有了约束,先写哪一笔,往哪个方向写,完全没有了章法,以至于写出的汉字缺胳膊短腿,像“蟹爬”或像“蚁爬”。有教育家感慨道,这不是在拼写汉字,而是在拼凑汉字。规范书写汉字、正确拼写汉字,对学生们来说,成为了不必完成、同时也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即便对那些受过良好文字训练、曾经深谙汉字拼写法的成年人来说,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笔者为此深深地忧虑着,苦苦地寻找着破解此等难题之道。最近,网上出现了叫做汉谷拼形的输入法和字典,让笔者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汉谷拼形将汉字分解为九个字母组成,使得汉字输入如同英文输入一样简单方便,汉字是由哪些字母构成的,就输入哪些字母,输入汉字的过程就是拼写汉字的过程。将这九个字母对应九个数字键,巧妙地实现了汉字的数字化打字和查字。汉谷拼形

输入法是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字规范设计的。要是参赛选手学会并经常使用这一输入法,绝对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尴尬和遗憾。因为汉字字形的每一变化都会灵敏、准确地反映到汉字字母上来,一旦写错笔形、笔顺,您就打不出想要的汉字来。汉谷拼形一点都不比汉语拼音逊色,她首次让汉字的数字键盘输入达到甚至超越了字母键盘输入的速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字单打世界冠军。要享受汉谷拼形带给您的高效、方便、保健等利益,您就不得不接受她的强制和引导,自觉不自觉地掌握了规范汉字的笔形、笔画、笔顺、字母、架构。

要是广西的这位小姑娘使用汉谷字典查字,就不用那么辛苦、那么劳神费力了。因为汉谷字典是按汉字数码来直接翻页的,再难的汉字都是一检即得、几秒钟搞定。要是不相信笔者的隆重推荐,您可上网去免费下载,体验一下就会感叹汉字的神奇与伟大啦。

6.沉思录简介 篇六

作品来自奥勒留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他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这部著作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作者简介

7.看病忧思录 篇七

很多人的心中都有这么一个疑问:刚刚建国的那段时期, 我国可谓是一穷二白, 缺医少药, 战后瘟疫横行, 特别是“洋医生”稀缺。这时候, 我们的医疗是什么样子的?当时的老百姓是否很苦呢?

现实却恰恰相反。这时的医疗制度之所以至今还令那么多人津津乐道, 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看病基本不花钱。

根据当时的政策规定, 在城市企业工作的人, 可以享受到包括疾病、养老、生育、伤残、死亡等在内的劳保医疗制度。“你不需要出一分钱, 费用完全由企业包办。”假如你是在城镇集体企业, 那就只能“参照执行”;假如你不是任何企业的职工, 而是某个企业职工的亲戚, 也可以享受到福利减半的劳保医疗制度。

政府公务人员、残疾军人、科研人员、学生的医疗经费则由各级财政在预算内安排, 门诊、住院都可以用公共医疗费用支出。不过, 有统计表明, 在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之初, 能享受到这项福利的仅占全国人口的2%。

假如生活在农村, 但是你却没有参加初级农业合作社, 你就得自费找村子里的医生看病, 这个花费可是不小。不过,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我国就开始采用多项措施, 缓解看病难题。在农村, 我们采用农民集资一点, 当时的生产大队出一点, 集中起来, 形成了当时特殊模式的医疗保险;对于国家重大疫情的, 由全社会来共同完成。这种模式, 当时称为“合作化医疗”。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 毛主席发出著名的“6.26指示”, 提出“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中去”, 更使合作化医疗成为当时农村最红火的人民医疗单位, 农村所使用的“合作化医疗”达85%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我们只用了相当世界1%的费用, 在医生严重稀缺的时候, 使世界1/5的人口人人有医疗保障, 被世界联合国认为是奇迹。

改革开放前:看病照样有些困难

20世纪80年代, “医疗市场化”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所以, 很多人开始怀念改革开放前那个国家包办一切的时代。可是, 在那个时代, 看病虽然不贵却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20世纪50年代以来, 由于政府大包干式的医保制度在制度上的不完善, 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1965年, 中共中央便发出指示:公费医疗制度应该做适当的改革, 劳保医疗制度的执行也应做一些调整。

城市里的老百姓会发现, 原来的福利减少了很多。如果你享受的是公费医疗, 那么你就必须自行支付挂号费, 原先免费的营养滋补品也就更难得到了。如果你享受的是劳保医疗, 挂号费、出诊费、营养滋补费都必须自行负担, 以前完全免费的治疗费, 也必须自己承担一部分。最惨的还是那些没有享受这两项保障制度的普通民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都很常见。

由于计划体制下的医疗机构缺乏创造力,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 多数医院的设备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 病床少、医生少, 新设备更是紧缺。而恰巧在这时, 各种慢性病开始大肆入侵人们的健康, 如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 真实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就大大增加了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即便你再有钱, 照样看不上病!”

当时的农村, 实行的是以卫生院为中心, 包括正式医生带头、赤脚医生为辅助, 小病在农民的家庭炕头上就医治了;重的转往上级卫生院。当时公社里有卫生院, 新中国成立以来, 老百姓对看病有着太多的话题。大队有卫生所, 赤脚医生边劳动边看病。全面立体的卫生网络可谓覆盖了全国的农村。但是在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你生的是感冒、咳嗽之类的小病, 那好办;如果不是, 可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设备, “放下锄头拿起针头”的赤脚医生也会束手无策。因此, 你还要跑到县城医院里去接受治疗。但是, 当时的农村居民是无法享受到城里人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的。所以, 你还得支付挂号费和部分医疗费用。然而, 这部分医疗费用就会给公社的资金造成巨大压力。因此, 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往往对这种送县治疗的病人名额进行限制。同时, 公社里的赤脚医生往往担任把关人的角色, 病人需不需要进一步治疗都由他们来决定。不难想象, 看病的权利都可能被别人剥夺, 那种感觉可真是不好受!

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 中国的医疗资源基本都是向城市倾斜的。什么新兴的医疗设备、新培养的医务人员、卫生部的资金啊, 多数都被城市截留下来。直到1965年, 毛泽东批评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 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之后, 医疗人员和设备才开始大规模的下乡。

改革开放后:市场化改革的忧思

城里老百姓可能会晚一些感受到改革开放以后医疗体制的变化。不过, 虽然晚了些, 但还是剧烈的。“那个时候, 几乎每个人都在提着心吊着胆, 生怕哪一天突然又来了那么一个大变化, 未来是个无法确定的大大的未知数。”

如果你在一些老国企工作, 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改革开放以后, 很多单位开始自负盈亏, 领导们开始削减劳保支出。“打这以后不会再有免费的午餐了!”更不幸的是, 随着企业的破产改制, 更多的国有企业员工失业、失去医保。医疗保障少了, 看病费用也开始越来越贵, 看病也越来越不方便。

从1985年的“医改元年”开始, 政府对公立医院实施“给政策、不给钱”的改革。1992年, “医疗市场化”开始提速。但真正医疗市场化需要的竞争和保险监督机制却一直缺席, 卫生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而民营医院迟迟进不了社保, 对营利性医院征收高额税收, 这都使得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医疗行业与之竞争。更重要的是, 中国目前没有人来为患者的经济利益守门, 这让很多人一进医院, 就觉得成了待宰的羔羊。

其实, 中国农村的经济制度改革要比城市早一些。包产到户到来带来了很多好处, 但是免费或廉价的公共医疗服务却减少了。人民公社瓦解, 合作医疗亦渐渐消失。乡村医生一下子断了收入来源, 纷纷转行, 或者承包卫生所。原来公社里的赤脚医生, 陡然变成了“精明”的生意人。当时, 许多农民有病大多都扛着, 或者用一些土办法;有些病确实能扛过去, “扎针拔罐子, 不好也能去一半子”;可有些心脑肝肾器质性病变的是扛不过去的, 更别说得了癌症或意外伤残了。

改革开放虽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 农民也可进城就医了, 可是他们最怕生病更怕生大病。在这种情况下, 不管是农民还是城里人都会理性地去不管那些感冒之类的小病。有调查数据说明, “一般小病不上医院、不吃药”的比例剧增。而绝大多数农民认为普遍存在着“由于家庭成员有病在身导致生活困难”现象。“辛辛苦苦十几年, 一病回到解放前。”虽然也有医药下乡, 但是多是些城里的剩药。一时间农民们怨声载道, 不过他们一直都在渴望政府能够出个政策“帮助”他们。

不过, 就在这时, 国家及时雨般地在全国推开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民的健康有了保障, 小康生活也有了保障。虽然每人看病还要掏一部分钱, 但是不可能再因病返贫回到“解放前”了。

新医改:公益性渐行渐近

“天地之间, 莫贵于人。”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难题成为人心所向。但是, 医改却因其复杂性及长期性而屡次走入“滞产”的窘境。新医改方案从讨论到临盆, 其间也已经历过诸多修改、争议, 在不断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仍然伴随着各种利益方的争议与羁绊, 以及困扰医改多年的老问题、“硬骨头”。

2009年4月6日, 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确立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 给了人们无数的期待、惊喜以及憧憬。

方案鼓励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为零售药店, 通过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设立药事服务费等方式, 改变以药补医机制。《意见》也被称为是一部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透视《意见》中的创新之处,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正在尝试着用自己的解决方案来破解医疗这个世界性的难题。

《意见》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意见》所提倡的全民医保也为缓解“看病贵”这一顽疾注入一剂良药。除此, 包括服务“均等化”、降低药价、医药分开、管办分开、人才流动等在内的社会问题也作了明细规定。

8.输血忧思录 篇八

输血,本是抢救生命的治疗方式,为何屡屡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人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这些人们常用的药品都是从血液中提取的,它们的安全性是否能得到保障呢?

从2003年至今,湖北大冶市陆续发现多名输血后患者感染艾滋病,到2010年1月,患者人数已经增加到80多人。而据调查,这80多名患者都是在同一家医院——湖北大冶市二医院输血后感染艾滋病的。这么多人集中感染艾滋病,新闻一出,立即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输血引发的艾滋病

据湖北大冶市二医院副院长徐春阳说,这么多患者在医院感染艾滋病,与该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患者输入不洁血液有关。

上世纪90年代,该院使用的血液一部分由大冶市血站供应,质量有保证。另外一部分血源则由该院自行向卖血者采集。卖血者中有几名附近金牛镇的农民,这几名农民中有四五人曾前往河南卖血,染上艾滋病回家后,继续向他们医院供血。该院医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携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输入到前往该院接受手术的患者体内。其中1996~1997年在他们医院做手术时接受输血的患者中,80余人感染了艾滋病(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平均有7~10年的潜伏期,这些患者从2003年至今陆续发病),还有人将艾滋病传给了妻子或孩子,总人数近百人,主要分布在金牛镇及周边。

骇人听闻的“血浆经济”

这些悲剧,都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血浆经济”结出的恶果。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医院所使用的各类血液制品几乎都从国外进口。此后,为防止艾滋病传入国内,有关部门两次下发通知:血浆、人血白蛋白、球蛋白等血液制品被禁止或限制进口(注:我国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就是输注从美国进口的血液制品引起的)。随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兴建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然而,生产所需的大量血液从何来呢?

为了满足这种特殊的原料供应,1995年前后,很多地方兴起了“血浆经济”,当时各县防疫站、妇幼保健院都办起了创收血站,乡村血站建成了,物资、煤炭、工厂等单位的血站成立了,甚至连某些县的政协、人大也加入了办血站的队伍。一时间,全国成立了230多家“合法”血站和数不清的非法血站。有些血站就是一台小拖拉机上放一个离心机,几个反复使用的胶皮管子和针头。

他们每次向村民抽血600毫升,给卖血者40~50元钱,再把这些血浆卖给制药公司。当时,医院、防疫站门口或广告栏里贴着“献血光荣,救死扶伤”的标语;血站总是宣传“血跟井水一样,抽几桶还是那么多”、“多采血可以不得高血压”……献血,成了河南、贵州等地很多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被形象地称为“血浆经济”。

由于根本不具备艾滋病病毒筛查条件,非法血站的泛滥直接导致了艾滋病在这一链条上传播。

被媒体誉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的高耀洁教授在2009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这一天,正式推出新书《血灾:10000封信》。高教授指出:中国艾滋病的感染途经与国外不同,主要来源于“血浆经济”。对于目前中国是否还有“血浆经济”的问题,高耀洁的回答是肯定的。她指出,艾滋疫情在农村很严峻,血站已转入地下。2009年11月4日《中国青年报》曾经披露,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孙家湾设“单采血浆站”,组织山区上万名妇女前往卖血,每600毫升换168元人民币。

记者调查,血液安全正在加强

为查清湖北大冶此次事件的真实情况,卫生部派相关人员到当地进行了调查。对于调查结果,卫生部医政司血液管理处处长衣梅说:“这个事件发生在12年前,当时还没有颁发《献血法》,这与当时的条件和设备以及试剂的敏感性都有关系,才导致了输血性艾滋病的发生。《献血法》颁布后,那里就没有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衣梅表示,“为加强输血安全。中央投资了12.5个亿,地方投资了10个亿,从2001年开始,对全国318个血站和119个血库进行了基础建设和设备的更新,对储血点进行了建设,布局到县级。”另外,国家加强了血站准入制度、人员的培训以及统一考核机制,通过种种措施,输血性艾滋病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了。

在血液制品方面,本刊记者联系了全国最大的一家血液制品的生产企业——华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了探访。

华兰生物在贵州建有自己的采血站,每位供血者都有一张印有个人姓名、卡号、血型、照片等信息的“采浆卡”,身份核对无误后方可采血。供血者所带采浆卡上的条码,除了能记录供浆员每次供浆的时间外,还能记录他每次检测的结果,一旦在检查和化验中出现任何异常,供浆员将被随时淘汰。

在血液制品的生产环节,更是层层设卡、处处检验。华兰生物全部用的是密封的设备,所用的耗材都是一次性的,都是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产品,采浆过程中献血源的筛选、血液的检测、采浆条件、人流物流,包括血液的保存都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因此,目前我国血液制品总体而言是安全的,完全没有必要恐慌。

血液制品不是营养品,当用才用

卫生部医政司血液管理处处长衣梅告诉记者,虽然国家加强了对血液制品各个环节的监管,但是不能说有风险就杜绝了。因为检测试剂本身还有个漏检率,这是科学所允许的。另外,输血性传染病,从感染到用现在的手段检测出来,还有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叫做窗口期,是用现在的试剂无法检测出来的,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实际上这一两年也发生过窗口期输血感染艾滋病的案例。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要求,输血有个原则,可输可不输的血,是绝对不能输的;如果能用替代方法解决输血问题的,就用替代方法;能用成分血就不用全血;能少输就不要多输。

现在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医务人员),对血液制品的认识、了解不够,致使血液制品的使用出现 “该用的没用,不该用的又在用”的现象。像丙种球蛋白类制品作为免疫补充剂,新生儿、老年人、手术后患者都是适用人群,但出于对其安全性的担心,还有就是受经济能力的限制,很多该用的人群没有用。

而不该用又在用的情况,主要是指少数经济条件好的人,他们错误地把丙种球蛋白类等血液制品当成保健品、补品用,其实血液制品属处方药,有具体治疗作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安全有效。

9.读《沉思录》有感 篇九

读了《沉思录》一书,对于如何正确看待人生和待人处事颇有启发和收获。

这本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读完该书之后,以下几点对己有很大启示:、博采众长,传承美德

正如在《 沉思录》中指出的,好的品德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我们也要以此为鉴,学会 善于取人之长,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弘扬美德。、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种包容的心

《 沉思录》作者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们仍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碰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要懂得在人的关系结构中,首先的原则就是友爱。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坚持顾全大局、维护社会利益

《沉思录》作者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行为,因为这符合你的本性。正由于我是一部分,对于一切出于整体而分配给我的事物,我不会不满意的。由于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我就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就满意了。这是作者顾全大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当今,我们作为每一个社会人,很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正确对待人生,乐观面对生死,抓紧实现人生价值

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做不是别的,只是组成一切生物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个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没有受到损害,为什么一个人竟忧虑所有这些元素的变化和分解呢?因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东西都不是恶。总之,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是很短暂的,看看在你之后的时间,再看看在你之前的时间,在这种无限面前,活三天和活三代之间有什么差距呢?当然,作者把生死看成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坦然面对它,并不是消极等待死亡,而是珍惜生命、正视人生价值。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在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而且因为对事物的观照和理解能力将先行消失。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不仅是短暂的、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的衰老,在死亡之前就丧失了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和继续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在有限而宝贵的生命里,抓紧做好每一件事,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古往今来,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留给后世众多的著作,里面记载了他们的思想,传播了他们的精神,指引后世人们去理解、效仿,甚至超越。而《沉思录》无疑就是众多闪耀先人智慧的著作之一。

或许,有人会说,写作《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早已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他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他的思想早已不适合现代社会,我们大可不必如此看重这本书。然而,不可否认,自古以来,我们总能从不同的伟人身上找到某些共通的东西,完全凭借运气而成功的人不可能存在。坚毅、富于探究精神、善于思索、强大的实践精神、善良的内心种种种种美好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通俗的说,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的精神,但我们自己也要有主见,一味的照搬书本是万万不行的。首先了解著书者的思想,继而从中借鉴我们需要或者认为一定要坚守的思想品质,正是一位合格的读者应当做到的事。当然,一本合格的思想巨著,是肯定不仅仅只是阅读一遍就可以的,反复的理解阅读才更有助益,否则半本《论语》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帮助赵普治天下的。

《沉思录》的第一卷就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一卷中,马可.奥勒留叙述了很多他从他人身上学到的优良的习惯和美好的品质。可以说,有很多甚至是相当繁琐和细小的生活细节——譬如说他从

拉斯蒂克斯学会了以朴素的风格写信。他善于看到他们的优点,并且乐于学习这些优点,使之成为自己的闪光点。在第一卷里,你可以找到交友心得,读书方式,大度、友善、简朴、谦虚、善思等等等等的生活经验。看过第一卷,不由得就会想起《论语》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句话。虽然我们中国人有很多都能流畅的背诵此句,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去实践——更多的人会选择注意周围人的缺点,而非关注他人的优点。就这方面来说,显然马可.奥勒留这位古人比我们现代人做的更好。就我来说,马可.奥勒留更令我佩服的不仅仅是关注他人的优点,并且学习它们,而是他在关注他人优点的同时不会单纯模仿他人的行为。他有更好的选择——思索这种行为背后代表的品质并贯彻它们。一般来说,好的行为习惯的确有助于人的成长,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内心的东西。举一个比较中国化的例子:酒肉和尚。一般来说,酒肉和尚是比较令人讨厌的,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和尚应当遵守清规戒律,保持身心的洁净,因此喝酒吃肉是违反和尚的戒律的。然而,在中国对于酒肉和尚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和尚犯了吃荤这一戒律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心怀佛祖,一心向佛就行了。坦白说,我是这种说法的支持者。真正的“佛”应当是精神和灵魂上的,不必太过拘泥于形式,形成食素、朴素生活固然有助于帮助人们摒除俗世,避免被万丈红尘所扰,但太过在意也会成为一种执念。因此,当我们向别人学习的时候,不仅仅是要模仿他们的行为模式等外在表现,而是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更深层次的东西。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种能力看清楚,所以适当的模仿也是完全必要的,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不单单满足于模仿而已。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马可.奥勒留身上学到很多。

对于哲学,我研究并不深,事实上,有时候我很难理解哲学先贤们的著作,因此不得不逐字逐句,反反复复的思索同一个句子甚至同一个词语才能理解他们伟大思想的冰山一角。因此,厚颜的说,在整篇《沉思录》中,我理解最深、感慨最深的就是卷一,至于剩下的十一卷,我只是能够读懂一些皮毛,就整体印象来说,看完《沉思录》,觉得在某些思想上,它和我国古代所有的“道”的思想有一些共同点。马可.奥勒留是斯多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多亚派哲学主要是一种伦理学,其目的在于为伦理学建立一种唯理的基础,它把宇宙论和伦理学融为一体,认为宇宙是一个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由原始的神圣的火演变而来,并趋向一个目的。人则是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神圣的火的一个小火花,他自己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宇宙,他的本性是与万有的本性同一的,所以,他应该同宇宙的目的相协调而行动,力图在神圣的目的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以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完善。为此,他必须让自己的灵魂清醒,让理性统率自己,正如它统率世界一样。在《沉思录

奥勒留的确描述了很多条他思索的有关自身和宇宙关系的内容。所以,斯多亚派对人们的要求是:遵从自然而生活,或者说,按照本性生活(nature有“自然”、“本性”两层意义),而所谓自然、本性,实际上也就是指一种普遍的理性,或者说逻各斯(在某些方面类似于中国的“道”),或者说一种普遍的法(自然法的概念就是由此而来)。自然──本性──理性──法,不说它们有一种完全等价的意义,它们也至少是相通的,并常常是可以互用的。

马可.奥勒留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身为一名帝国皇帝,他无疑是并不如何成功的。马可.奥勒留在位近二十年,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洪水、地震、瘟疫,加上与东方的安息人的战争,来自北方的马尔克马奈人在多瑙河流域的进逼,以及内部的叛乱,使罗马人口锐减,贫困加深、经济日益衰落,即使马可.奥勒留以其坚定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后十年,他很少呆在罗马,而是在帝国的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度过。《沉思录》这部写给自己的书,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大部分就是在这种鞍马劳顿中写成的。这一本书可以说是他毕生思想智慧的结晶,即使作者本人的命运并不顺遂,但在《沉思录》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它其中所蕴涵的那种胸襟博大的世界主义,那种有关自然法和天赋人权、众生平等的学说,就算越过了漫长的时代,对近现代的社会政治理论及实践仍然产生着影响。

然而,《沉思录》中所表现出的思想也并不能说是完全真确的。斯多亚派哲人所追求的生活是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和达观的生活,他们把一切对他们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而这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们恬淡、自足,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劳作,把这些工作看作是自己的应分;另一方面又退隐心灵,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宁静一隅。我们一方面看到斯多亚派哲学精神的巨大力量,看到它如何泯灭社会环境的差别而造成同一种纯净有德的个人生活;另一方面又看到这种精神的相当无力,它对外界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几近于零,因为它本质中确实含有某种清静无为的因素。尽管我们都承认马可.奥勒留的思想境界的确很高,可他的思想并没有帮助他巩固古罗马帝国的政权,阻止这个伟大帝国的颓势。有时伟大的思想的确可以改变现实,但有的时候,正因为现实需要,某些思想才能显示出伟大。任何思想,都不应该脱离了现实而存在。在斯多亚派哲学中有令人感动的对道德人格的高扬,但也有令人泄气的对斗争和进一步超越的放弃。它也许永远不失为一条退路,但对于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人,尤其是生命力洋溢的青年人来说,走这条路也许还是一件太早的事情

美国一位教授、《一生的读书计划》的作者费迪曼认为《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说它甜美、忧郁和高贵。有人是这样来解释它的:它的高贵,也许是来自作者思想的严肃、庄重、纯正和主题的崇高;它的忧郁,也许是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身所处的混乱世界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则只能是由于作者的心灵的安宁和静谧了。或许我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些甜美、忧郁、和高贵,但我相信,经历岁月的磨练,我一定能更好的了解作者,了解他的思想,甚至是他的流派。

因此,就现实条件来说,在更为快节奏、注重效率的现代世界,《沉思录》能够帮助我们浮躁的心淡定下来,使我们更为冷静的对待自我,思考自己的人生,但在我们这个年纪的青年,大可不必学习其中比较消极的思想,在我们这个年纪,永远都是最有资格说“我要一搏”的!我们可以欣赏“灵魂是一涡流,命运之谜不可解,名声并非根据明智的判断。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但是,请不要过于在意,在这个年纪,无所顾忌的去闯才是真正的肆意!或许,当一切波涛都归于平静的海湾,当岁月的痕迹爬上我们的脸颊,我们可以再沏一壶热茶,静坐于午后的阳光下,翻开《沉思录》,静赏书中落花,与马可.奥勒留再一次相约书中,到时候,我们或许更能理解当年的罗马皇帝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沉思。

上一篇:哪些属于不安全行为下一篇:《陈友定,字安国》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