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精选12篇)
1.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一
下司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在县委、县政府、县农开办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下司镇、甲里镇的农业综合扶贫工作紧紧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县农业综合开发会议精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根据贵州省《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实施办法》依据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及有关资料,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对该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了评价,形成本评价报告。
一、项目情况:
1、下司镇新同村新场组和铁山村板栗树组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该项目区涉及新场村、铁山村27个村民小组,计划改造道路2500米。项目总投资25万元,财政投资2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这条道路的修建极大的改进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有力的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步,有效的促进了新农村事业的各项建设。
2、甲里镇整乡推进项目:该项目涉及全镇5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13000人,其中贫困户1045户,贫困人口4331人。产业发展项目主要以板蓝根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和本地青脚麻鸡养殖项目为主导。项目总投资49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0万元;整合资金30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900万元。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板蓝栽培在显著增加农民经济
收入的同时,对于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尤其是在美化、绿化都珠江源头,防止水土流失,调解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极好作用。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导入,无害化生产技术的应用等,可保护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增加产业发展后劲。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贫困农民经济收入稳步增长,项目区人纯收入增长1700多元,使项目区群众收入快速增长,贫困农户彻底摆脱贫困;基础设施建设使项目区生产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项目区农民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商品生产和市场竞争意识增强、科技文化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部分财政资金扶持项目选项、可行性论证等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不够准确,预算编制取费标准不合理。一些项目乡镇只重视争取资金,忽视项目管理,有些随意调整计划搞平衡照顾,搞“政绩”工程,造成一些项目达不到设计要求。
2、项目后续管理工作薄弱。有些项目乡镇对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对完工项目不及时进行检查验收,致使施工单位单位钻空子项目单位挪用专项资金,项目完工后不作固
定资产登记,产权、责任、利益不明晰,形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
3、由于机构改革不到位,各种关系没有理顺,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建议加快改革步伐,彻底的解决机构棚架问题。农村现在多为老幼人员留守,自筹资金筹集较难,建议降低自筹资金比例。
4、项目实施中占地、毁青、毁树、取土协调难建议尽快出台政策,破解这一难题。项目实施原辅材料暴涨,对项目进度产生巨大影响。建议根据政策和有关法规破解这一难题。
三、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构,协调组织编制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负责项目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督促检查项目实施进度;组织验收和总结工作;指导好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二)强化宣传发动,向群众认真细致的广泛宣传项目的范围、任务、管理方式、政策、制度等。调动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实施;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四)建立技术、社会服务体系,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项目区群众的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管理水平。
(五)建立市场服务体系,市场需求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充分研究和了解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保障产业的良性发展。通过市场调研和网络平台搜集市场信息、发布产品信息,建立农户与市场的联系,形成利益链条,提高基地、农户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农开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领导和部门管理目标责任、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相互应尽的职责、义务和应承担的责任,逐步建立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要积极探索和完善财政扶持项目配套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减少资金的损失浪费。
2、把科技扶贫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推广及培训投入,要进一步调整项目投资结构,适当压缩项目数量,增加财政扶贫项目的科技含量,吸引部分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发展,增强项目的生命力。
独山县下司镇财政分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2.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二
报道1:省教育厅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检查组来我校开展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在听取学校总体汇报和相关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后, 专家组成员分别到学校财务处、实验中心、文博馆、自然博物馆、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和文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并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后, 专家组集中对我校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绩效情况进行了评价和反馈。专家组和省教育厅领导分别对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学科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报道2:省属高校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专家组来我校进行专项评审, 某某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我校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进行了总体汇报。某某副厅长作总结发言, 她对学校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建议:一是在退出机制、运用机制、开放机制等方面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 加强管理, 从而为全省高校提供宝贵经验, 起到示范作用;二是随着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大, 仪器设备将实现又一次的更新换代。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淘汰设备的再利用, 并将其作为设备管理的优良传统保持下去。
以上两则是我省两所高校在接受上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检查时发布的新闻报道, 从中可以看出, 政府财政部门目前对经费支出的绩效检查非常重视, 各级管理部门定期派出检查组, 对各高校进行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方面的检查, 并依据检查结果, 找出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督促各高校加强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管理。
早在2005年和2009年, 财政部就下发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 (试行)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及《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2011年4月, 财政部又重新修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这些文件的内容, 都是为了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行为,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就要求各高校顺应政府的要求, 尽快完善自身的财务资金管理体系, 在财务管理中引入绩效评价环节, 对学校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对学校将要实行的项目进行绩效预算考核评价, 以便学校抓住机遇、避开风险、正确决策、调整学校发展方向, 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 发挥综合优势, 提高教育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比, 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
英国理查德·威廉姆斯在所著的“enformance nagement” (1999) 中把绩效管理系统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阶段:指导、计划;第二阶段:管理、支持;第三阶段:考查、评估;第四阶段:发展、奖励。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将绩效管理内涵定义为:设定绩效目标;制订绩效计划 (预算) ;确定评价绩效的标准;绩效考核和评估;激励或奖励。它应包括:绩效预算、绩效拨款、绩效报告和绩效审计等。而高校财务绩效是指投入一定的教育资金而产生的能用数据表示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它包括:效果, 即高校最终有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如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等;效率, 是高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 综合反映资金潜力的发挥程度;效益, 反映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经济利益的实现情况。
而所谓财务绩效评价是指通过对组织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和其他资料进行汇总、计算、对比和说明, 进一步揭示财务状况、盈利水平、经营状况的一种分析评价方法。绩效评价内容包括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的载体, 通过指标显示绩效水平;评价标准是对客体进行分析评价的基准, 是确定绩效好坏的参照系统。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特定的评价指标、合理的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方法, 对高校财务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高校的有效治理依赖于对自身资源尤其是财务状况的了解和把握程度, 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范围应是高校的整个财务活动--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的评价。
例如上级单位对上述两所高校的专项资金检查, 也是一种绩效评价的过程。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运用及增设
1.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运用
在2012年4月1日经财政部重新修订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 附列了一些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可以看作是对财务绩效评价的指标。具体如下:
(1) 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 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 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 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3) 人均基本支出, 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4) 资产负债率, 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 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2. 建议增设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建议增设以下评价指标:
(1) 收入增长率:反映高校收入的增长情况, 该比率越高, 说明高校组织收入的能力越强, 为高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的能力就越强。
(2) 支出增长率:反映高校支出的增长情况, 该比率越低, 说明高校的支出越少, 这个比率可分成多项支出明细的比率, 如人均水电暖经费支出增长率、生均助学金支出增长率、生均设备费支出比率等, 在做分析时, 可视项目情况分析, 有的项目支出增长率不是越低越好, 如对于建设支出, 太低说明高校没有开发建设及发展。
(3) 日常收支结余率:反映高校在满足日常教学、科研和经营支出后的剩余资金情况, 该比率越高, 表明高校可用于建设的资金越多。
(4) 学生欠费率:反映学生欠缴学费的情况, 该比率越低, 说明高校采取的收费政策越合理, 高校的资金保障程度越强。
(5) 生均事业支出:反映高校平均花在每个学生上的教育费支出, 是反映教育成本的指标。
(6) 教学设备、图书资源使用率:反映高校的办学条件, 促使高校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资资源。
(7) 经费结余率:反映在完成预定目标的前提下, 经费结余率越高, 资金支出效果越好。
3.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需不断优化
上面的这些评价指标, 只是反映了一些财务概况, 而我国教育投入具有非营利性、迟效性、长效性的特点,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也要逐步建立和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该不断运用、增进、优化这些评价指标, 建立合理的财务绩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构建基于财务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 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与目标、任务、绩效挂钩的资源分配机制, 结合办学实际,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情况追踪问效制度, 合理妥善使用资金。制定更切合实际的财务评价指标, 逐步形成自己学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 对学校整个财务活动进行考核, 利用考核评价得出的结论, 合理安排学校经费、加强资产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这一切将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起到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以高校项目资金的绩效考评为例, 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进行了探索。指出建立学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 对合理安排学校经费、加强资产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重要意义。建议增设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促进学校的基础建设和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詹儒章.论高校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J].教育财会研究, 2008 (2) .
3.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制度 篇三
一、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总体目标.建立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粮食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的粮食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资金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二、项目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
1、强化领导、分级负责。县政府负责粮食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统一领导工作,成立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安排、部署粮食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工程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县财政局负责组织项目单位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县粮食局是项目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单位,负责具体实施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2、科学规划、公开透明。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制度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按照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要求,做到指标科学、数据准确、方法合理,并依法公开项目绩效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绩效挂钩、激励约束。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机制,对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将资金使用效果与资金分配挂钩,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切实承担起项目绩
效管理的责任。
三、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程序。
1、编制项目绩效目标。项目法人单位根据省财政厅、省粮食局下达的项目申报指南和绩效目标要求,将项目绩效目标及完成绩效目标的保障措施纳入项目实施方案,在项目勘察、设计时,按照“绩效优先”的原则,编制项目建设具体内容,确定项目预期绩效目标,加强项目论证,确保绩效目标的科学性。
2、县财政局、县粮食局建立项目绩效管理评审专家库,绩效评价机构实行财政、粮食局或委托中介机构任意一方组织绩效评审,对项目法人单位申报的项目标准文本及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有关专家按照绩效目标清晰、量化、符合实际的要求对项目设定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绩效目标,进行评审并提出绩效目标评审意见。
3、项目法人单位根据绩效专家提出的评审意见,对项目实施方案、标准文本进行修改和完善,报县财政局、县粮食局审定后,联合上报省财政厅、省粮食局厅。
4、省级财政部门、粮食局部门对项目实施方案,标准文本评审并项目批复后,县财政、粮食局部门按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将项目绩效目标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项目建设单位按照项目工程“四制”管理的要求,组织项目实施,并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国库集中支付制、政府采购制管理,县财政部门对建设单位的报账资料进行审核,项目资金支出实行绩效评价管理。
6、县财政部门和粮食局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实行跟踪问效管理,定期和不定期的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及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项目实施单位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财政部门应停止资金拨付,并责令项目主管和项目实施单位予以整改,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
7、项目实施完工后,项目建设单位对照项目绩效目标的实行情况形成绩效评价自评报告,报县财政、粮食局部门,县财政、粮食局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绩效专家对照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绩效目标、建设单位的自评报告进行实地查看,查阅资料,检查工程建设是否按项目实施方案内容执行,建设内容是否完成,绩效目标是否实现,收益对象是否满意等方面,进行绩效评审,提出绩效评价审核意见,存在的问题责令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后,形成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报省财政厅和省粮食局厅。
四、项目绩效的保障措施。
1、建立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县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财政局、粮食局、乡镇、项目建设单位共同参与的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县粮食局部门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完成绩效目标。县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制定
项目绩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案,加强对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完善项目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县财政局制定项目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规范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各项管理流程,增强可操作性,确保项目绩效管理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执行、监督的有效衔接。
3、实施绩效审计和监察。县监察、审计部门要对绩效管理工作审计和监督。审计、监察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开。对不能按要求履行绩效管理职责、项目支出绩效达不到预定目标的部门和建设单位实行绩效问责。
4.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四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20xx年度农田建设专项共安排财政资金6258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农田建设补助资金349810万元,省级财政农田建设专项资金276000万元(含发改渠道建设任务配套资金)。20xx年1月,省农业农村厅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资金跟着任务走,1-6月组织各地开展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评审及批复等前期工作,一并将绩效目标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
以上所有资金全部用于我省20xx年度37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含高效节水灌溉26万亩),包括全省14个市州124个县市区(管理区)。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资金分配情况。20xx年省级层面对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按照资金跟着任务走的原则进行分配,年度任务采用因素分配法后,按每亩统一的投资标准下达资金。农业农村部下达任务指标后,我们迅速制定了分配方案,于20xx年1月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20xx年8月,根据按因素分配法分配的任务情况,我省将资金全部下达到县市区。
2.资金安排情况。20xx年度农田建设专项共安排农田建设补助资金625810万元,实际到位62581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4981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76000万元。我省在省级预算中专门设置农田建设专项,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按每亩600元以上安排预算;同时,20xx年专门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后管护,引导市县建立工程管护长效机制。
3.资金执行情况:20xx年,湖南省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全年预算数为625810万元,执行数为403647万元,执行率64.5%。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全年预算数为349810万元,执行数为279877万元,执行率80.01%。
4.资金管理情况:湖南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湖南省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0xx〕26号),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支出范围、建设内容、分配和下达时间要求、资金使用和管理要求及绩效评价与奖罚机制。通过专项资金办法明确了全省各市区县农田资金使用方向及使用要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在省资金管理办法基础上优化制定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健全了项目资金支付手续。落实项目公示制度,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实施单位需对农田建设规模、工期、财政资金数量进行公示,邀请项目区乡镇有关部门、群众代表到项目区进行工程质量、数量的监督。施工期间,监理工程师现场进行监理,农业农村部门农田建设技术人员跟踪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到项目现场进行检查,形成政府监督、第三方公司监管、群众参与的多方监管体系,确保了项目的建设质量。项目资金投入有事前预算评审,事后结算评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xx年,我省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总体绩效目标是统筹整合中央和省级资金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37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建设26万亩。截至20xx年6月底,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实际完成370万亩建设任务,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全面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的任务。
共改良土壤359万亩,整治塘堰(坝)6932座,小型拦河坝883座,泵站487座,衬砌渠道8113公里,配套输变电线路6.8公里,修建机耕路4387公里,生产路179公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补齐了田间灌溉工程短板,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包括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截至20xx年6月底,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实际完成370万亩建设任务,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全面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的任务。
2.项目验收合格率。截至20xx年9月30日,已完成验收项目验收合格率100%。
3.任务完成及时性。下达年度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后,20xx年1-6月,组织各地开展了项目选址、初步设计编制及评审等工作,7月底完成项目实施计划批复,于9月底水稻收割后开工建设,到20xx年底,工程建设进度达到80%左右。截至20xx年6月底,全面完成项目建设。
4.财政资金亩均补助水平。我省在省级预算中专门设置农田建设专项,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按每亩600元以上安排预算。20xx年安排省级财政资金276000万元。同时,鼓励和引导市县加大农田建设财政投入,足额承担了地方财政应分担的投入并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20xx年,我省农田建设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亩均投入达到1600元以上。
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据统计,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得到了提升,土壤改良359万亩,新增机耕面积123万亩。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粮食46293.62万公斤,油料4653.28万公斤,其他农产品2734.28万公斤。
6.田间道路通达度。通过年度项目建设,项目区田间道路通达率得到有效提高,其中平湖区达到100%,丘陵区达到90%以上。
7.耕地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除工程措施外,还综合采取施用有机肥、酸性土壤改良、绿肥种植、深翻耕等多种措施,有效提升了耕地地力,促进了耕地质量等级的提升。
8.水资源利用率。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324.79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水达标面积196.82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年节约水量39567.2万立方米。
9.受益群众满意度。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数量175万户,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680.7万人,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96252万元。根据随机开展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占比超过90%。
10.主要效益。一是加快实现“藏粮于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许多昔日的“望天田”、“斗笠田”、“冷浸田”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机械化”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不仅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还有效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为“藏粮于地”奠定基础。二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普遍有所提高,项目区次田变好田、劣地变沃土、一季变多季,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提高了现有粮田复种指数和产出效率。三是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干又干不了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技术应用,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强了小农生产经营组织程度,提升了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拓展增收空间,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为实现“藏粮于技”夯实基础。四是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据测算,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均每亩可新增粮食产能100公斤左右,带动农民增收200元左右,成为各地保障农民和村集体持续受益的坚实基础,为农民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建设任务繁重。从长远建设需求来看,我省农田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质量不高、田块细碎化等问题,未来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20xx年以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部分已建高标准农田存在建设标准低、工程已老化、设施不配套、地力在下降,抗灾减灾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农田使用成效,迫切需要开展改造提升。从实施难度来看,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待建设地块位置相对偏远,建设成本不断提高,建设难度不断增加。从工作要求来看,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还要同步承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耕地质量提升、科技推广、上图入库等任务,都是硬指标。从自然灾害影响来看,近年来我省遭受的洪涝灾害较多,特别是有些丘陵山区的项目工程设施自然损毁率较大,灾毁农田修复任务比较重。
二是投入压力较大。从建设成本看,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持续攀升,一些丘陵山区建设成本更高。目前,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投入,亩均约1600元,在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刚性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市县财政普遍困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投入较大幅度增加难度不小。
建议:一是对于机构改革前各部门投入标准、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的项目区,应打破建设年度、区域限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纳入改造提升,真正的实现集中连片治理,发挥项目整体效益。二是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农田建设需求等因素,适当提高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标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三是在中央层面加强整合,采用统一管理模式,使项目实施更加高效。
四、绩效自评结果应用及公开情况
我们着力加强绩效自评工作,按照统一部署,各地均按要求开展了绩效自评,且将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公开。特别注意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我们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了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围,出台了《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对成效显著的县市区按该县市区年度中央和省级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5%予以奖励,同时,评价结果还作为下一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实行奖优罚劣。
五、主要做法
(一)坚持“一体化”推进,健全统一高效新机制
一是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领导实地调研督导,分管领导经常研究调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全省十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乡村振兴考核等重要考核内容,对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县,按中央和省级财政年度农田建设资金的5%予以奖励,推动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二是统筹整合。省级层面将中央预算内高标准农田投资及建设任务进行统筹,真正实现了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的“五统一”管理。三是突出重点。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首要目标,重点布局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将任务向产粮大县、双季稻区和制种基地县倾斜。
(二)加强“多元化”筹资,构建建设投入新格局
会同省财政厅下发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的通知,鼓励引导各地撬动多元投入,20xx年亩均投入达20xx元左右。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财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方向,按每亩600元安排预算,今年安排资金27.6亿元。将市县财政投入作为资金分配、激励评价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市县共投入财政资金超10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大投融资创新力度。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创新支持方式,依托土地流转机构、国有企业、村级组织、新型经营主体等连片流转土地,充分利用新增耕地指标、土地流转溢价、租金等收益作为贷款,吸引中长期信贷资金投入。20xx年,全省共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15.5亿元。安仁县由村级组织集中流转土地,依托国有平台公司在今年年度任务2.75万亩之外,融资2亿元建设6万亩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达到3000元以上。三是加大整合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农业项目引导作用,统筹可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农业特色产业园等农业项目资金,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田建设投资。
(三)注重“特色化”发展,打造示范引领新模式
分区域推进田块整治,开展耕地质量提升、智慧农业、绿色农田和数字农田建设等示范。在平湖区,以“规模化、智能化”为导向,实施小丘改大田,示范推广智慧农业新技术;在丘岗区,以“机械化、标准化”为导向,局部挖高补低、调整田型、修筑田埂,配套地力提升、节水灌溉、田间道路等工程;在山区,以“生态化、田园化”为导向,实行小田和梯田整治相结合,配套建设土壤培肥、小型水源及农田防护等工程。通过示范区建设,有效提升了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对抛荒耕地治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达到了建一片、成一片、带动一片的效果。
(四)实行“精细化”管控,彰显规范管理新气象
一是建好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建后管护、评价激励等制度办法,深入开展“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工程质量年”活动,推行“政府监督、专业监理、群众参与”的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质量管控。二是把好关键环节。在工程设计方面,编制农田建设工程设计典型图集,提高设计实用性、标准化水平;在工程招投标方面,制定《湖南省农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编制《湖南省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电子招标投标施工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全面实行电子化招投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工程施工方面,推行人脸识别电子考勤,加强对施工单位主要人员的履约管理,严格实施环节管控,严把工程质量关。三是防好风险隐患。与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协同联动,组织开展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检查,大力整治违规串标围标、转包分包等行为,通过第三方监管、全过程造价咨询、跟踪审计等方式加强监管,确保项目资金规范运行。开展已建项目“排查整改”和安全生产“大排查”行动,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及时消除隐患。
(五)着眼“长效化”利用,探索建后管护新路径
5.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五
报告
按照商务主管部门的要求,我司对2016年郴州市商务部门下拨的财政扶持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达到的效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桂阳掌合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主要服务于桂阳本地商超夫妻小卖部电子商务改造,对本地商贸流通渠道电商化改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公司员工8人,仓储面积近2000平米,服务于本地1100多家中小超市和近30家供货商,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二)、获得专项资金扶持基本情况
2016桂阳掌合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得到由市商务厅扶持,市财政厅下达的电子商务本地化商超改造专项资金5万元。
二、专项资金落实及支出情况
我司2016年所申报的项目,总体经费到位良好,市县匹配和项目自筹经费均能按照计划进度要求及时到位,另外财政拨款扶持的5万元,经费全部拔付到账。专项资金综合使用情况及绩效评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项目经费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按时足额到位。未出现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
2、经费到达后,我司制定了资金使用方案,严格按项目计划和规定用途专款专用;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专项核算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3、我司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项目进展与专项资金核算使用情况。项目按照序时进度进行,自筹资金200万已经基本到位,未出现项目滞后情况。
4、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平台技术维护费用5万/年(由掌合天下(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代收),平台推广费15万,本地中小商超改造费30万。
三、项目实施过程情况
1、项目立项之前公司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项目完全符合当前桂阳商贸流通改造的痛点,项目申报合法合规、申报材料客观真实、申报项目于有关规定相符。
2、申报项目的实施都已按照预定目标快速、高效组织实施并完成或在建实施过程中。
3、申报项目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项目以最低成本达到目标,节约了资金,且通过市财政资金的投入带动,从而实现更多的项目效益。
四、专项资金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项目落实进展顺利对本地商超改造起到一定的作用,品牌影响力带动行业就业人员800余人,产生社会效益和带动相关行业的经济效益近千万元,项目基本目标已达成。
五、项目后续工作计划
我司后期将对本地流通商贸市场加大投入,改造本地快消市场,打造自己的连锁品牌。
六、主要经验做法
通过这两年深入基层的改造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快消品行业经验,对以后品牌化运作和帮助本地农户增收创造了非常好条件。
七、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建议
1、财务管理人员专款专用意识不强,认为都是财政预算安排拨付的资金,只要没揣进个人腰包,为单位工作怎么使用都行。导致对专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的过程中,项目经费与经常性经费存在混合使用的现象发生。
2、财务经办人员缺少控制意识,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只是数字上的简单汇总,而没有从财务角度加以分析和运用,特别是缺乏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价,没有通过费用预算进行专项资金支出控制,对资金使用结余或者超支的具体原因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
3、希望今后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式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无偿补助。并鼓励自主创新能力强、有自主品牌出口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帮助中小企业通过担保获取银行贷款。
4、对年纳税额达到一定规模,纳税额增长达到一定比例,吸收本地劳动力较多,创新技术带动行业提升的中小企业,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一定的奖励。
桂阳掌合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6.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六
关键词: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内涵,现状,构件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自2000年以来,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逐年稳步增长,2008年比2000年增长4.08倍。然而,从总量上看还存在偏低的问题,2000年至2008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平均比重已达14.97%,但占GDP的平均比重仅为3.11%,远低于世界4.9%的平均水平,甚至落后于经济欠发达国家4.1%的平均水平。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规范和加强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支出管理,财政部于2004年制定了《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由各种专项资金安排的行政事业类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和其他类项目,运用一定的指标、方法,对项目建设和营运(使用)绩效进行综合考评。选择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种类中最基础、最具代表性的基本建设项目作为试点和探索研究的起点及重点,对逐步推广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出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就是指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对使用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及产出绩效进行科学分析和比较,以综合评价财政支出基本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一个系统过程。
2 杭州市教育基建支出及绩效评价现状
2.1 杭州市财政教育基建项目支出现状分析。
2.1.1 存在的问题。
(1)教育支出总量短缺。近几年杭州市教育基建项目支出在总量上实现了较大增长,给学校的校区搬迁、扩建,更新基础设施等给予了有力支持。然而由于中小学仍普遍反映教育经费的增长仍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经费捉襟见肘,限制了教育基建项目的开展,使得学校在改善教学条件方面仍不能达到最优效果。教育支出总量短缺是我国各地面临的普遍难题,对比国外教育经费的状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过低,导致即使努力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使得教育支出比重不大。第二,教育供给方式单一。由于杭州各国有中小学的资金绝大部分均来源于财政拨款,民间资本投入不多,社会捐赠办学基本上还未成为教育支出的来源。(2)教育基建项目支出结构不合理。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应该在纯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起主导作用,而对准公共产品的供给起辅助作用,因此,教育支出的原则应该是在保证义务教育资金供给的基础上,努力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然而,不管是全国范围的教育支出,还是杭州教育支出,都存在着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远高于义务教育,使得高等教育基建支出远高于义务教育基建支出,在结构上存在严重的缺位和越位。(3)教育基建支出效率有待提高。鉴于教育的特殊性,教育的成效相对于支出往往有较长的时滞,同时其外部性使支出和成效很难一一对应,这些客观上要求提高教育基建支出效率更多地依靠对特定支出项目的事前评价和对支出的事中规范。然而事实上,各个学校在提高教育基建支出使用效率时,主要依赖事后相关机构的考核,而考核指标往往只粗略地对资金使用和落实情况、是否出现违规等进行评价,缺乏对项目计划本身是否科学、投入后是否出现资金使用浪费以及项目预算本身是否已经精简等更具体的考核。这样很容易导致教育基建支出在投向和使用上的低效率。例如,建一幢教学楼,政府到底应该拨款1200万还是1500万并没有严格标准,最后考核时只要学校的确将拨款全部用于教学楼建设上就可以了。目前,改善这种状况主要依赖各个学校的自发自觉性,例如依赖学校领导层的科学决策以及各岗位人员自觉遵守、贯彻执行有关规章制度,但这又与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推广起来缺乏量化、硬性指标,不适合作为提高教育基建支出效率的主要措施。由此看来,只有变目前的事后考核为科学的事前预算安排,严格的事中执行监督和事后的执行结果评价等一整套体系,才能真正改善教育基建支出效率低下的现状。
2.1.2 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引导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教育支出总量不足。虽然目前杭州财政投入占整个教育投入的大部分比例,但是存在发展其他投入主体的广泛前景。一是鼓励个人、企业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调查表明,现在家庭支出中相当比例的支出用于中小学教育,随着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必定会鼓励个人加大教育投入,弥补政府教育支出不足。二是引导社会捐赠加大教育资助,使社会捐赠发展成为教育支出资金的重要渠道。三是鼓励银行加大对教育贷款的优惠措施,使银行贷款发展成为弥补驾驭经费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二,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对学校教育基建支出的审核和监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一些项目评估、财务管理、财务审计等中介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针对教育基建支出的特殊性,这些中介机构的发展为教育基建支出投向的确定,资金使用过程的规范性监督以及教育成效的评价提供了支持,有利于提高教育基建支出的绩效,因此,政府部门应努力引导社会中介加入到教育支出审核的队伍当中。
2.2 杭州市现行教育基建支出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2.2.1 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合规性审查”,轻“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工作中,由于一些具体数据在取得上的困难或者支出项目本身不可细分,杭州市财政部门对教育基建支出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财政支出分配情况,忽略了财政支出后教育系统的作用过程和运行结果,突出表现为:现有对教育基建支出的评价仅关注于财政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执行过程的合规性,而对支出后的经济型、效率性及效能性评价的尚未开始实施或仅仅开始探索。如果这种情况得以持续,将不利于公共财政资源的真正使用目的,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二,重“经济理性”,轻“教育理性”。杭州市对教育经费投入仅有的一些绩效考核指标一般是借用经济领域通用的财务规则设立指标,进行经费使用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如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等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模式符合现代经济性、效率性原则,具有简单、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容易忽视教育特有的规律。对于教育育人等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经济领域中财务规则来设计评价指标是不科学的,也很难对基建支出实现的绩效进行全面、中肯的评价。
3 构建杭州市教育基建支出评价体系
由于大部分学校是事业单位,学校的经济运作方式是按章办事,很少考虑财务管理成本,也极少有人去关注各种投入的产出效益。
但是,近年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一方面是社会公益事业,一方面也具有产业的性质,也需要讲究效益。
教育基建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而任何投资都应该考虑投资收益。绩效考核由于能够判断、反馈绩效信息,已成为支出管理的重要工具。对教育基建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不仅能够了解教育基建支出的现状,也是提出改进意见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教育绩效支出进行适当的财务成本管理控制,追求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不仅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资金需求往往导致大量的经费投入和越来越高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面,过低的使用效率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因学校只是教育资金的使用单位,本身并不直接承担风险,很少有人关心绩效,所以容易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绩效评价通过对出入学校基建项目的现金流和“教育产成品”进行分析,直接关注到学校的内控和管理制度,有助于对其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加以总结纠正,研究解决对策,提高基建资金的管理使用水平。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基建项目绩效体系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教育基建支出绩效评价原则。
3.1.1 全面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绩效评价的内容需要全面体现学校是如何掌握和使用教育基建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配置效率是指财政、教育部门对基建资金的分配是否合理,使用效率是指学校对经费的管理使用是否有效。
3.1.2 价值导向和激励。
教育基建支出的绩效评价应当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评价的目的不是要减少对教育的投入,而在于通过考核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引导学校重视评价结果,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开展各项工作。
3.1.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绩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把经济指标引入学校评价,但并不是说要用经济效益作为主导型的衡量指标。教育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社会服务功能,因此不能忽略学校教育的社会评价效益,而需要从多种效益的相互结合中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1.4 兼顾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
对学校的绩效评价,不仅反映了当前学校所拥有的能力,更要包含未来的发展前景。一项高效的教育基建支出,不仅需要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也应该为将来的发展留足空间。如果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仅仅满足了眼前需要,而缺乏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是谈不上高绩效的。有的教育基建项目投资数额大,周期长,绩效的发挥有明显的滞后性,短期性的评价就不能作为评价主体。
3.1.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量计算是通过选择一系列的数量指标,按照统一的计算方法和标准,评定支出的效益状况。定性分析室评价者运用自身知识,参照有关标准,对评价对象作出主观评判。实际评价过程中,支出执行的结果有的可以用定量化的指标来计算;有的则不能用定量的指标衡量,单纯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势必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两者的有机结合非常重要。
3.1.6 兼顾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教育基建支出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设计又不能过于负责,否则会给有关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和计算带来困难,弱化其可操作性和应用性。
3.1.7 规范性和稳定性并重。
由于已有的评价对学校产生导向性作用,绩效评价本身就应具备内容上的规范性和一定时期的稳定性,以使得不同时点的评价具有可比性。
3.1.8 兼顾公平和效率。
绩效评价的效率原则是指评价的核销应以效率为准则,效率原则促使教育资金使用主体合法、合理、合规、高效地运用教育基建资金。公平性不仅包括横向公平,也包括纵向公平,以解决目前财政教育支出中存在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
3.2 教育基建支出绩效评价主体。
财政部门是教育资金分配的源头,把握着资金流量、流向、流速三个关键关节,资金分配的结构性主动权掌握在财政部门手中,而且评价的最终结果也为财政部门进一步提高支出效率提供了一句。教育部门是学校的主管部门,学校工作都是在教育部门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下进行的。教育绩效评价结果使教育部门更清楚地了解本地教育的运行,为提高教育竞争力指明了方向。受教育群体是教育支出的课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者最大限度的发展,支出绩效如何,受教育者最有发言权。此外,社会公众是教育产品外溢效应的影响者,他们对教育支出绩效作出第三方的观察和评价。
财政教育部门的定位应当是操作者或执行者,在一种相同的公共利益导向下,这几者之间不存在重大的目标冲突。
3.3 教育基建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建立财政支出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比确定绩效评价原则和主体更为具体的工作。当为财政支出基本建设项目设计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必然会碰到指标的层级、数量这样的框架结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指标层级越细越好,也不是指标数量越多越好,过多的指标层级和数量,不但会使整个指标体系显得杂乱无章、评价过程过于繁琐,还会加大评价的工作量,降低评价的精度和指标的可重复使用率。所以,良好的指标体系应具有简明、易操作及可重复使用的特征。
本文按照反映学校基建资金筹资落实情况、支出和利用情况以及产出效益为依据构建指标体系。
3.3.1 反映基建资金筹措落实情况的指标。
(1)财政资金到位率。该指标主要是评价财政资金到位情况。计算公式为:财政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财政资金/计划到位财政资金。(2)配套资金到位率。该指标主要评价学校对财政资金的配套能力和筹措能力。计算公式为:配套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配套资金/计划到位配套资金(3)资金到位及时性。该指标主要评价学校筹措的基建资金是否及时到位。
3.3.2 反映基建资金支出和利用情况的指标。
(1)投资完成率。该指标主要评价学校自基建项目的累积投资完成情况。计算公式为:投资完成率=累积投资完成额/项目预算数。(2)结余资金占用率。该指标可用于评价基建结余资金的占用水平和合理程度。其计算公式为:结余资金占用率=累积基建结余资金/项目实际投资额。(3)项目管理指标。该指标主要评价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执行各项制度的情况,包括立项目标完成情况、管理组织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工程实施进度情况和实施内容完成质量情况等。(4)基建资金支出合规情况。主要用于评价学校基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是否按相关的支付法规执行,是否存在浪费、违规等情况。
3.3.3 反映基建资金产出效益的指标。
(1)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指项目的实施是否有效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2)办学条件改善情况。指项目的实施是否有效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现增加教育资源的目的。(3)项目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指完工项目的实际利用率和使用效率。(4)项目教育产出额效益。指项目的实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项目满意度调查。指项目评价主体对项目的满意程度,可通过面向校内师生和一定范围的社会人员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测评。
3.4 教育基建支出绩效评价程序。
为保证结果的客观、真实,绩效评价的过程需要按照一套合乎规范的程序进行操作。评价的前期应置顶评价计划,组织专业小组,设计评价方案,并对这个评价工作有总体规划。具体流程如下:
3.4.1 评价指标的确定。
在指标的选择、确定和设计中,主要按照相关性、可得性和可比性等原则进行。相关性是指指标与绩效机密相连,能够成分反映基建项目的绩效水平。可得性是指指标要具有现实可得性。可比性是指指标要在各学校基建项目之间具有可比性。所有指标应当具有一级、二级分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3.4.2 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
进行绩效绩效评价需要大量基础性数据的支撑。可以调差和统计上报的方式收集有关指标的基础性数据,再对数据进行二次加工处理。教育基建投入的基础数据可以通过上级部门的预算执行以及学校的财务收支详细账目得到,而一些满意度的调查则需要借助问卷调查并由量化工作得到。
3.4.3 确定基建项目的绩效。
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确定各个学校实际指标所得值。这一阶段要尽可能地借助计算机,进行一些繁杂的数值筛选和对比工作。在确定绩效的过程中,各个单项指标的权重系数需要专业性地汇总确定。
3.4.4 结论和政策建议。
7.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七
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评价类型: 完成结果评价
项目名称:街道改造项目
评价时间:
自评单位(盖章):
上报时间:2013年3月25日
自 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实施依据
为改善集贸一条街街道路面损毁,排水不畅造成群众出行难,商贸居住环境差的问题,根据上级财政下达的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对街道实施改造。
(二)项目主要内容
拓宽改造中垛村主街道道路一条,总长文秘助手,总宽度拓宽为米,街道路面砼,街道两侧设纵向一米宽片石砌筑排水、铺设米宽混凝土盖板米,C25砼排水米。
(三)项目绩效目标
项目绩效目标:街道改造工程,总投资元,修建道路公里,排水沟改造公里,铺设涵管米,混凝土排水米,通过验收,项目质量全部合格,确实解决老区群众行路难、排水难等问题,较大改善了群众居住,便于出行,提高收入。项目的实施要使受益群众达到实施地的100%。
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1、准备阶段:对街道改造项目进行调研,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实施阶段:年6月,根据上级财政下达的资金,我乡对街道改造工程进行采购招标,采购中心对中垛村街道改造项目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手段向社会进行公示、公开招标。纪检、财政、采购、监理公司、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对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
3、验收阶段:街道改造项目工程于8月28日开工,2013年11月18日竣工。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及时进行阶段性验收,并按合同要求付款。项目竣工后,由纪检、审计、财政、施工、监理公司等多个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签字表,以确保项目质量。
(二)目标完成情况
我乡按照项目实施要求,积极筹备项目施工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定期对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完成了街道改造工程,按时拨付资金元。
三、项目经费管理及执行情况
2013年下达我乡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元,项目
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项目经费使用支出严格按照报帐程序执行,项目实施后根据建设进度分期分批据实报帐,工程款拨付必须有主要领
导、分管领、项目监理三方签字。建立项目档案,进一步提高老区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资金支出情况:
街道改造造资金元,建设项目的资金支出均
与项目设计预算资金相符合,无超出预算情况。
(二)项目效益情况:
1、经各个有关部门对街道改造项目的验收检查,项目质量全部合格,不存在“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
2、通过项目的实施,道路的改善,解决了出行难问题,改善了集贸一条街的环境,使得群众得以更便捷地与外界联系,苹果销售流通更加畅通,降低农民运输成本,有效地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改善了村容村貌,群众的卫生意识、文明意识都有所提高。
3、通过对完工的项目村进行调查,项目村村民对所建设项目非常满意。项目的建设完全根据村民的意愿来建设,从选项到竣工项目村民全程参与。
五、评价结论
项目实施后实现了预定的绩效目标,项目依据充分,并且目标非常明确,预定目标设置合理,符合全省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要求。项目按期完成了中垛村街道改造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
境,受益人数达到了项目实施地的100%,使老区群众享受到长期的经济、社会受益。
项目资金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执行,资金拨付及时,使用科目合理,程序合法,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8.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八
县财政局:
为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及时开展了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绩效自评工作,现将xxx乡2018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绩效评价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8年,全乡财政预算资金xxx万元;项目类资金xxxx万元,其中用于扶贫项目资金xxx万元;村级资金xxx万元;惠农补贴类资金xxx万元。
二、工作做法及工作成效
(一)高度重视,认真实施。我乡对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成立xx乡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乡人大主席及纪委书记任副组长,以乡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成员由成员单位的相关人员及包村乡干组成,制定关庙乡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方案,保证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组织领导,并且明确职能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每一项资金、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涉农部门工作积极性,抓好抓实。
(二)实施情况:1、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了各项惠农资金发放到位。为把各项惠农资金足额发放到位,一方面严明工作纪律,进一步精准农户信息。不断补充完善各农户信息资料,有效核实信息,提高发放效率及资金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工作督查。为严肃纪律,杜绝有禁不止现象发生,我乡由资金监管领导小组牵头,对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相应督查,并及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按照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
2、加强乡财政管理,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全面推进全乡财政业务工作精细化,一是坚持依法理财,规范乡财政支出范围,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我乡财政收支行为更加规范化。上级部门不定期到我乡开展财政资金督查,检查收入支出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将事后核查与事前监督紧密结合。同时我乡资金监督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资金管理检查,检查范围是乡所有财政资金全覆盖,实现乡资金监管全覆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力度。三是加强乡财政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强化会计核算管理,明确了乡财政岗位职责,使乡财政会计工作有规可循,规范乡财政会计工作。四是完善制度,规范操作,保证我乡财政各项业务工作管理有序,运行高效,保证了我乡财政干部和资金双安全。
3、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监管能力。注重乡财政干部的政策培训,与时俱进,积极学习相关制度、规范以及相关知识理论等,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不断提升乡乡财政干部的政策理论、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
4、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档案管理工作。我乡增设独立的财政档案室,并配置标准化档案柜和档案盒,规范档案管理,将我乡财政的各类资料进行归类存放保管,制定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档案保密保管制度、档案查阅制等,使我乡财政工作更加规范。
(三)工作成效:1、乡预算资金管理更加规范。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由专人全程跟踪监管乡财政资金申报、审批、核拨、使用等情况。
2、涉农补贴资金监管落到实处。增强补贴农民资金信息透明度。,开通了补贴农民资金信息发布平台和公布举报电话,畅通了投诉渠道,联合相关部门加大随机入户抽查面。开展惠农政策宣传,确保全年打卡发放项目、补贴农民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农民手中。
3、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我乡对扶贫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管,资金安排坚持贫困村为主,坚持效益为主,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需求,项目实施与脱贫成效相挂钩,相促进,项目实施科学、精准。
4、村级集体资金监管有力有效。我乡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设在财政所,由我所设立“三资”会计承担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并与村委会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书,加大对村级“三资”管理的力度,增强资金使用安全,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四、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意识不主动。我乡在资金监管精细管理还做得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发展,轻监管”、“重资金分配,轻使用监管”、“重项目申报,轻后期监督”的现象。
(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我乡财政所硬件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差,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
(三)资金信息上下级沟通不畅。乡财政对某些资金来源性质不明,资料信息不能共享,导致政策执行的相关进度、数据等信息滞后。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乡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工作责任,积极发挥乡财政的监管作用,进一步强化对我乡财政管理。要站在维护财经纪律的高度,统一思想,把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作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责任,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目标责任制,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对乡干部的业务培训和防腐廉政教育,努力提高综合业务能力,提高其法律素质,增强自律意识。将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与乡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强化业务培训,及时传达和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增强乡镇干部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提高政策执行力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
四、工作建议
1、建议上级财政部门为我们基层财政多提供学习培训和交流等机会提升工作业务水平、开拓工作视野。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是一项全新工作,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有许多典型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谨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分期分批地组织县、乡镇财政工作业务骨干到有特色的省内、省外先进县(市)学习、参观和交流。
2、在资金监管上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做法,多与兄弟单位联系,多向先进单位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做法,深化监管措施,不断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水平。
3、是完善用人机制,打造高素质乡镇财政队伍。完善乡镇财政所机构人员管理,按照量力而行、人尽其才的原则,合理配置工作人员,选派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热心财政工作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为扎实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打好人才基础。
5、强化监督检查。为了把各项资金的监管落到实处,适时开展抽检督办。基础数据核实查、使用情况问效查、项目进度跟踪查、款项拨付上门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
xxx乡财政所
9.渔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篇九
为提高海域使用金专项使用绩效,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对2017年渔业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一、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专项项目基本情况。补助设施渔业及渔业技术推广项目,推广渔业技术,组织水产品样品抽检,维护全市渔业安全信息系统,提高渔船安全管理能力,促进渔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渔船安全救助能力;强化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推进海洋生态治理,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等。
(二)主要成效。完成渔业专项资金550万元投入,有效促进我市渔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渔船安全救助能力,保障受灾渔民群众恢复生产。通过帮扶贫困山区,实现精准扶贫。引导企业发展工厂化循环水、标准化池塘改养殖。强化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推进海洋生态治理。通过项目资金引导,促进我市渔业经济发展。
1、项目组织管理。根据我市渔业经济发展需要和渔业专项绩效工作目标,我局出台了2017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对重点支持方向、以及申报要求、申报程序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由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组织相关企业、单位申报。项目申报单位要根据申报指 南,如实填写单位和项目信息并报送相关书面材料。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共同进行审查后,正式行文报送我局并抄送市财政局。以泉财指标〔2017〕550号、泉财指标〔2017〕1171号分二批下达市级渔业专项资金550万元,分类补助技术推广、病虫害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行业业务管理、其他农业支出、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等项目。
2、项目资金完成情况。2017年共下达市级渔业专项资金550万元,资金都已到位。我局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能做到专款专用,不存在改变补助资金使用范围,拖欠、截留、挤占和挪用等问题。
3、绩效完成情况
(1)下达设施渔业及渔业技术推广项目补助资金170万元;病虫害防治2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40万元,统计监测与信息服务10万元,农业行业业务管理95万元,农业保护修复与利用70万元,其它农业支出34万元等项目。
(2)推广渔业技术35项,受益渔民2000人。(3)补助灾害救助资金91万元,帮助100户渔民灾后恢复生产。
(4)组织水产品样品抽检500批次。
(5)帮扶贫困点及挂钩点5个,定向扶贫群众10人。(6)补助渔业安全通信台站12个,维护全市渔业安全 信息系统,提高渔船安全管理能力。
(7)促进渔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渔船安全救助能力;保障受灾渔民群众恢复生产;帮扶贫困山区,促进共同富裕;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病虫害防治率98%。
(8)鼓励发展工厂化循环水、标准化池塘改养殖,减少氨、氮排海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逐步提高渔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县(市、区)项目资金拨付手续过于繁琐,导致经费不能按期下达到项目单位,影响部分项目实施进度。
2、申报项目较多,专项资金规模有限,资金分散后,对渔业产业投资所起的支持力度偏小。
三、相关意见建议
1、完善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管理。要按规程操作、考核和验收,建立资金使用跟踪监督机制,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10.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十
1、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屏南县畜牧站是农业局下属股级单位,主要贯彻执行贯彻执行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制定本县畜牧业发展规划,掌握畜牧业发展情况;承担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监督管理;承担畜牧及牧草新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工作;指导畜牧业生产、搞好服务,协调工作;畜牧业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实施工作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开展畜牧业科普工作等工作;
(2)项目基本情况
做好能繁母猪、育肥猪和奶牛保险工作。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6参保数量达29700头。
2、项目实施基本情况(1)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
畜牧站会同屏南县财政局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屏南县分公司部署2016年关于做好能繁母猪、育肥猪和奶牛保险工作的通知,1-10月完成实施,10月底完成项目总结,11月份报县财政局。本专项严格按照《屏南县县级财政项目支出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进行管理,1
制定划、经费使用计划,接受县农业局、财政局的监督检查。
(2)项目财务管理状况
根据屏财预【2016】1号文件精神,2016年县财政预算批复2016年屏南县育肥猪保险经费10万元。该项目子拨付规范,到位足额及时。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福建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审批手续的若干规定》等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做到真实、完整、及时,支出审批程序严谨。2016年育肥猪保险经费用了7.425万元,并根据规定已支出,符合相关经费管理规定和项目管理规定。
3、项目绩效分析
(1)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16年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所支持项目产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制定评价指标,并实行全部书面自评与个别实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畜牧保险绩效评价工作。(2)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投入目标完成情况
资金到位率目标值为100%,实际资金到位率为100%,目标完成比例100%;项目完成时效目标是2016年,实际项目于2016年完成,目标完成比例100%;投入资金目标值10万元,实际投入10万元,目标完成比例100%。
2、产出目标完成情况
参保育肥猪目标值4万头,实际完成2.97万头,目标完成比例74.25%,参保养殖场目标值5家,实际完成5家,指标实现预定目标,目标完成比例100%。
3、效益目标完成情况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养殖户满意度达90%以上,实现预定目标,目标完成比例100%。
(三)项目绩效分析
1、投入指标体系得分27分,其中:
(1)项目立项方便满分18分,得17分。参保育肥猪参保目标未完成,绩效指标完成率扣1分。
(2)资金落实方面满分12分,得10分。资金到位率100%,资金使用率达74.25%,低于预期目标值扣2分。
2、过程指标体系得30分,其中:
(1)业务管理投入类指标满分10分,自评10分。管理制度健全,具体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制度执行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制度,实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或手段保证质量。
(2)财务管理方面满分15分,得分10分,管理制度健全,资金使用较为合规,资金使用比较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固定资产没有专人管理不得分。
(3)会计信息管理方面满分5分,得5分。会计核算符合规范要求,相关材料完整。
3、产出与效益体系得分37分,其中:
(1)产出数量方面满分20分,得17分。2016年参保育肥猪目标值4万头,实际完成2.97万头,目标完成比例74.25%,扣3分,参保养殖场目标值5家,实际完成5家,以上目标指标实际完成率均达100%以上。
(2)项目效益方面满分20分,得分20分。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3)项目绩效分析
投入一级指标中,项目立项二级指标得17分(其中绩效指标完成率扣1分);资金落实二级指标得10分(其中资金使用率扣2分)。项目管理一级指标中,业务管理二级指标得10分,财务二级管理指标得10分,会计信息管理二级指标得10分。产出与效益一级指标中,产出数量二级指标得13分(其中目标完成数未全部完成扣3分)。项目效益二级指标中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得20分。自评得分共计94分,自评为优秀等级。
(4)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养殖户保险意识薄落和有些养殖场没有规范化生产未佩戴耳标,以致仍有部分养殖户为参保。
4、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1.设备购置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篇十一
一、评价方法、原则和依据
评价主要以云南省卫生厅农卫处关于上报《2010省级财政补助中心卫生院设备配置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的通知》为依据,严格按照云财绩【2011】81号文件的评价、评分执行。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卫生院驻前所街,西南距县城16公里,所辖1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总人口62259人,是一所乡级医疗定点单位。
(二)项目立项情况
1、项目实施依据:
根据云财绩【2011】81号文件,2011中心卫生院设备购置任务为15万元。
2、项目的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我院购置的救护车主要用于辖区内和自然村的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和护送以及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的下乡活动。
3、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救护车及时补充到日常工作中,提高了抢救作业效率,保障了抢救时间的提高。
三、项目执行基本情况
(一)项目绩效总目标的完成情况
15万元的采购任务在2010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项目总投入情况,包括财政拨款、自筹资金落实情况。卫生院救护车购置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
(三)项目的实际支出情况
救护车购置总计支出15万元。
四、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自我评价
(一)评价基本指标分析
选用购买项目完成率作为分析指标。
(二)评价绩效指标分析,包括项目支出后实际状况与申报绩效目标的对比分析。购买项目完成率为购买项目完成个数除以购买项目计划完成个数,本计划购买项目为4项,实际调整后购买项目为4项,2006年12月前完成3项,完成率90.1%。
(三)绩效定性指标分析
设备购置是为提供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任务所需要的车辆设备。设备不足,则任务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会严重造成病人生命危险等恶劣影响。故满足任务需求是保障我院正常进行的基础。
(四)项目的实施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2.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十二
绩效评价报告
按照邯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邯郸市财政局社保处关于对2011年度就业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通知,依据《河北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绩效评价试行办法》(冀劳社【2007】77号),结合《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冀财社
【2011】154号)精神,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对我县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实施了自我评价,形成本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内容
(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补贴,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前提高技能培训1200元/人〃月;
(2)就业见习补贴,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期间生活补贴760元/人〃月;
(3)小额贷款贴息,付小额贷款贴息,支持自主创业人员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
2、项目资金情况,项目资金由中央、省、市、县财政共同筹集。2011年,共筹集资金301.9万,其中,省以上财政补助-1-
270万,市县财政筹集30万,占当地上年一般财政收入9811万元的0.31%;其它及利息1.9万。
3、项目任务
(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任务300人。
(2)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年初末下任务目标。
(3)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700万元并贴息。
二、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绩效目标和评价过程等基本情况
1、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绩效目标概述:2011年就业再就业资金共支出134.42万元,其中:2011年十项补贴支出117.016万元,其它支出17.404万元。
绩效目标一:支出就业培训补贴10.8万元,用于90名人员就业培训。
绩效目标二:支出就业见习补贴92.074万元,用于131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期间生活补贴。
绩效目标三:为四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担保贷款790万元,贴息14.142万元。
2、2011年,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的预期目标已经实现,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管理使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就业再就业资金政策和财务管理制度。
三、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通过调整资金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年共投入资金134.42万元,其中:就业培训补贴10.8万元,就业见习补贴92.074万元,小额贷款贴息14.142万元,其它17.404万元,由于各项资金保障,使得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城镇新增就业4647人,完成任务目标3500人的132.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94人,完成任务目标500的158.8%,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再就业210人,完成任务目标200人的105%,职介机构介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29人,创业培训1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4%,为四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790万元。
四、一致性对比及差异性原因分析
1、全年实际培训下岗失业人员90人,达计划300人的30%。
2、安排131名高校毕业生到县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年初上级未下任务目标。
3、为四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790万元,贴息14.142万元。
五、经自我评价,曲周县绩效得分为100分,评价结果为良好。
六、评价责任
本评价结果依据评价客体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运用规定的评价办法,评价工作组保证本次评价全过程的公正和公平,各项评价基础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由评价客体负责。
七、评价工作组人员名单及签字
姓名:工作单位:职务:
八、报告时间: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推荐阅读:
农业项目绩效评价报告11-14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过程08-0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绩效考核和资金拨付管理办法09-07
教育园区项目可研报告07-30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范本11-17
3G设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08-10
节能资金项目申请报告12-07
教育支出绩效评价难点07-13
高尔夫球学校项目资金申请报告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