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话题作文(精选20篇)
1.初三话题作文 篇一
小时候,只要妈妈一做饭,我就围在她身边转过来转过去,尝尝这个尝尝那个,就像一个小品菜师,时不时地提意见。
还记得第一次学做饭,家里只剩下我一个,闲得没事,就想着自己做一顿饭来尝尝。我最喜欢吃西红柿和鸡蛋了,索性就做西红柿炒鸡蛋,每次看妈妈做这道菜,没几分钟就香味扑鼻可以吃了,我想这应该挺简单的吧。
要做饭首先就要准备食材,找西红柿和鸡蛋可费了我好大功夫,食材准备好之后就要用盐水把它冲洗干净,然后再用清水洗一遍,妈妈说这样洗出来的菜吃了更卫生。菜洗净之后还要把皮剥掉,因为我不喜欢吃皮。剥皮真是一件技术活儿,撕一点就只掉一点。西红柿剥完,上面全是我的手指印,一点看相都没有,也不知道有没有吃相。再就是鸡蛋了,我把鸡蛋拿在手里在碗的边缘磕,连续磕了几下,鸡蛋壳都没有裂开,最后我使劲一磕,结果鸡蛋碎的一塌糊涂,鸡蛋和蛋壳混在了一起,我连忙拿筷子夹鸡蛋壳,但是有些太小,只能任由它和鸡蛋混在一起。
西红柿和鸡蛋准备好了,就该开始炒菜。我首先在锅里放少许菜油,我家菜油是用瓶子装的,然后我就只倒一小瓶盖的油。快要下锅了,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我的鸡蛋还没有搅拌呢!我赶忙用筷子和了几下就一碗倒进锅里,不知怎么的,锅里的油炸到了我的手上,我放下碗躲得远远的,等我再去看,原本应该鲜嫩的鸡蛋成了黑锅巴,粘在锅上,我就又加了几盖油,跟着把剩余的西红柿倒进去,我炒了一会儿就盛起来了,实在不敢相信这是我的杰作。
我第一次学做饭,虽然做得并不是很成功,但我觉得真的很好玩,田里的食材经我之手变得那么美味,那么可口。现在的我已经是九年级了,繁忙的功课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但每周回家我也会做一顿饭给家人,做一件好玩的事!学做家务,孝敬父母,享受快乐!
2.初三话题作文 篇二
长期以来, 高考生命化取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考作文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之后的话题设置, 吹响了高考生命化的号角, 于是, 以生命为取向的话题作文开始登上高考的舞台。
二高考作文对生命本质的解读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生命的含义。其实这不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也是每个有思想的生命个体的权利。对生命解读的深刻与否会影响到人生轨迹的好坏。而作为我国未来发展希望的青少年, 他们的人生态度就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取向, 将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社会的主流群体。所以, 对于高考学生来讲, 高考话题作文生命化的取向有其必要性。如2005年高考中的一个话题作文是《位置与价值》。文题的主要角度就在人生与价值上。从生命学的角度上解释, 价值有正价值和负价值, 是一个中性概念, 而人生是有限的, 怎么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 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所谓“位置创造价值, 价值决定位置”。因此, 正面的价值可以提高个人的位置;相反, 负面的价值则降低位置。话题作文站在思辨的角度上, 让学生对生命作出阐释。
三高考作文对生命的反思和领悟
最早引起对生命的反思和领悟的高考作文是2002年全国卷中的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因此可以看出这个话题的重心指向心灵, 暗含了对生命的反思。对于心灵来讲, 所有的选择都是在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得到的结果。之后, 全国的高考作文话题就开始大举进行对生命的反思和领悟。例如, 2004年的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以及2011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为《人和平庸》。这个题目就是让我们思考生命, 领悟生命, 对自己的人生作出一个反思。又如, 2005年的天津高考作文《留给明天》, 这个题目不仅有诗意, 而且“留给”这个词给了我们一种生命的启示, 是一种对生命的仰望和主动, 同时, 也让我们领悟到了生命的厚度。
四高考话题作文话题的生命化取向的相关启示
近年来, 以生命学角度立意的高考作文已成为一种趋势, 从中可隐约地领悟到了生命的含义。
1. 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生命化取向对语言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要将语文逐渐引领到生命和人性的道路上。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课程进行整改之后, 语文教育事业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这个重担, 引导学生写作方向要回归生命, 释放年轻人的自由天性,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进行创作。同时, 教师在平常教育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写作一些贴近生命真谛的题目, 让学生在学习和写作的过程中, 能够体会到生命的重要及其意义, 让学生能够热爱生命, 珍惜生命, 这才是高考话题作文话题的生命化取向的意义所在。
另外, 教育可以使人的生命回归, 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思想和灵魂的交流。生命的本质和含义必须要以文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才能启迪年轻一代对生命的理解。同时, 生命作为教育的特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2. 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生命化取向对语文写作教学的启示
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生命化取向让我们意识到, 教师在教习学生写作的同时, 要注意以下原则性问题: (1) 体现其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就是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在自由抒写的基础上, 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从而进行创新发挥。 (2) 要构成系统性原则。也就是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思维创作要有系统性, 使得学生的整体思维和专项思维可以相得益彰。教师和学生相结合, 从而形成一个立体性写作系统。 (3) 有针对性原则。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可以指导生命个体和生命群体的生命质量的提升。 (4) 体验性原则。所谓体验就是对自己原始生命潜能的激发, 是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欲的前提条件, 是对生命的一种自我召唤, 在体验过程中, 可以体现生命价值。
3. 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生命化取向对2012年作文命题取向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了解可以发现, 在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辩解时, 也必须重视教育的成果, 让学生不仅回归生命, 还要回归教学目标。所以, 对于2012年的高考命题倾向要坚持回归生命, 稳中求变, 唤醒人们心中的生命意识, 强调作文题材的“绿色化”, 要注重打破传统的命题形式, 对高考作文在内容、要求以及题材上都做进一步的改革;还要重视材料作文的指导和训练。作文的评价要注重卷面的细节之处, 评卷者要尊重学生自己的个性, 理解学生的多元化立意。
五结束语
总之, 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要注重生命哲学的渗透和探究, 要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消除他们心中的困惑, 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就是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生命化取向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吕世虎.新课程与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1]吕世虎.新课程与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2]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1[2]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1
3.如何缩小话题作文的话题 篇三
一、缩小外延使之具体
所谓外延,就是概念的范围。缩小话题外延就是在话题前面加上一定的修饰语,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以增加内涵而达到缩小外延,使写作内容变得具体、明确。
在添加一些限制性成分后,文章选材、主题或中心论点的指向会更加明确和集中,极便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有机展开。如话题为“诚信”,那么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写作需要,在它的前面分别加上一些定语,就使话题变成了下面一些文题:“爸爸的诚信”、“一位卖鞋老板的诚信”、“一个农民工的诚信”等。如此对话题进行限制,它的外延就缩小了不少,写作内容也明确了许多,考生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应用示范:生活中我们见过多种形状、多种色彩、多种质地的绳,长的、短的、粗的、细的,有形的、无形的……假如此时在你面前放着一根绳,你会想到什么?请以“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缩小话题外延:
绳——一根绳——-根细绳——一根栓在木桩上即将断裂的细绳。
绳——一根绳——一根粗绳——一根挂在悬崖上摇摇晃晃的粗绳。
绳——根绳——根长绳——一根牵在孩子手中悠悠荡荡的长绳。
绳——根打了套结的绳——一根挂在高高的绞刑架上的绳。
绳——根无形的绳——一根在我心灵上打了一个死结的绳。
二、扩展话题使之成句
即将话题扩展成一句话,从而使话题的范围具体、清晰。如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诚信归去来》《丢弃“诚信”之后》《诚信无价》等,就是如此。又如作文的话题是“战胜脆弱”。这一话题采用缩小话题外延法并不奏效,然而使用扩充话题成句法来化小却十分合适。如可将话题扩充为“战胜脆弱才能有所成就”、“我是这样战胜脆弱的”、“战胜脆弱对我尤为重要”等等。把话题扩充为一句话,话题的内容范围就变得更具体、更明确,有利于从小处、实处打开我们的思路,进而“大题小作”,“虚题实作”。
三、多点设问使之化小
所谓多点设问话题就是围绕话题进行多方面的设问、自答,从而缩小写作范围、开通写作思路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作文的话题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该话题使用上述两种方法来化小显然不行,但当其采用多方设问话题法时,就可以这样来化小:为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看问题的标准、角度不同),何种原因造成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出身、地位、经历、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如何看待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些文学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经过对话题作如此多方面的设问和自答,写作内容的范围就逐步地得到了缩小,写作思路也逐渐地明朗起来,最终即可实现话题化小的目的。
应用示范: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好这篇文章要善于“以问领写”:“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同答这些问题,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达到“化大为小”的目的。例如,可以写压力来自过重负担,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责任感;可以写压力的从无到有,也可以写压力的从有到无;可以写压力来自外界,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自身等等。要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不要贪多,否则会造成东拉西扯,空谈漫议。
四、多角度梳理使之细化
因为题目或者材料往往不是单义的,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梳理出多个小的话题,使大话题进一步细化。比如高考作文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经过认真梳理,就会发现这个话题包含了一个“四维结构”:一维是感情性质,即亲近与疏远;二维是认知性质,即正确深刻与错误肤浅;三维是对待方式,即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四维是情知方向,即由情到知与由知到情。再综合这四个维度,从“认识事物的角度”可以得到如下八个小话题:“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错误或肤浅”;“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错误或肤浅”;“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造成感情上的亲近/疏远”;“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造成感上的亲近/疏远”等,反之,从处理问题的角度考虑,又可以类推出另外八个小话题。
4.永恒初三话题作文 篇四
生命,固然很长,却又短暂,但它不是永恒的,正如藏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永久活着的,即是一种精神,一种记在人民心中的精神,这便是永恒的。
中华文化是永恒的。中国有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世界唯一一个有五千年历史,这是每一代人的传承,民族文化没有断,每一段历史文化,都将在人民心中传承,它刻在人民心中,中华文化是永恒的。
英雄精神是永恒的。每一个英雄,他的伟大事迹,他的精神都在我们心中,说起雷锋,他为人民服务,他是人间英雄,他的精神,无论是从前,还是以后,都将永恒。
亲情是永恒的。在古人中的“慈母手中线”“孟母三迁”“孝感动天”等。在动物中的“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恩”等都有亲情在,那便是永恒。
我终于找到我的永恒,母亲的唠叨、夸奖、鼓励。父亲的严厉、批评……那份父母对我的爱,那不变的亲情,就是永恒。在我上小学时,任由自己的性格,把所有的快乐灌输在学校里。有老师、有同学,有友情、也有师生情,但是,老师在变着,朋友也在变着,有的感情,便逐渐隐去,我难过、哭泣。这时,却唯一不变的是父母的陪伴,而我们仿佛并没有真正的关心父母,我们的所有精力都在学校里,却看不到日夜为我们奔波的父母,为我们操心的父母。父母的这份爱,永远都在。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中华文化是永恒的;对于人民来说,生活中的英雄精神是永恒的;对于我来说,生活中的温情就是永恒的。
5.初三话题作文 篇五
她只是笑,你喜欢离吗。我说,不喜欢,不过——
离与不离,是我们能挽回的吗?
——题记
多年以后我一直会记得,那被雨水打湿的海夜,我和你用纤细的手拎起缀满花边的宽大裙摆,赤着脚在柔软的沙滩上奔跑,扬起的笑靥依旧天真无邪。
我们未满豆蔻,牵牵绊绊还是尚未经事的模样。
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我们分明可以在对方眸子里看到海夜长空中,万丈银河里最闪亮的一颗星子,笔直地照亮前方一条明晃晃的荆棘之路,昭示着未来旅途的坎坷。
我们握着手,在微腥的潮湿海风中郑重许下彼此的诺言。
你说,你不会放弃画画,你会牵着我的手,带我去天涯海角,刻画一处处绝伦的景致。我说,我会一直支持你,那个最爱我的阿姐。
我以为,誓言里的誓言,一辈子都不会变。
我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得一路行来,哪怕遭遇坎坷,狠狠得摔倒在地,也会拼命忍着不哭,咽下泪水,再往前跑,是你一直在告诉我,坚强一点,再坚强一点。
你的话语,像一罐浓茶,很苦很回味,我推拒着不要,却在下一秒一股脑全塞到了心里。
就在一步深一步浅的行走之中,学会了太多,也成熟了太多。
我看着你长发飘飘,白裙如雪,画画造诣已是绝高。
直到有一天,我们坐在学校大槐树下你对我甜甜得笑,道:“小妹,我想考美院。”
“阿姐,我支持你。”我抱着你,有青草的香甜迎面而来。然后轻轻地说:“阿姐,你的画家旅程要真正开始了吗?”
你点点头,有青丝在半空飞扬,像极了那日海边青色的海鸟,从身边疾驰而过。
后来,学校画展,我看到了你的画,顿时心头一酸,眼眶湿湿的。
那是一片赤红的斜阳,生个画面只有一个看不清脸的行人,背着夕阳,朝着他投射的长长的影子走下去。
这是一段心的旅程,你在画的右下角,注上了余秋雨的四个字“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我把这四个字念了一遍又一遍,兀自明悟,想要行走的人,他的路程是没有边际的。
你向来教我做个坚毅而不言放弃的行者,那也是你一贯来的作风,执着冷静。我没有你的这些个性,但求安然就好,我喜爱的是像林徽因那样的女子。
我以为,你可以一直朝着自己的心走下去,做一个天地间的行者,把握自己的方向。
直到那天清晨,你挂着泪痕出现在我家门口,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声音还是颤抖:“小妹,我妈不让我考美院。我怎么求她都没用,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更是束手无措,只能默默陪着你,却听到你呜咽中坚毅的声音,“哪怕我考不上美院,我也不会放弃画画的!”
我一如既往得点头,并很是相信,你将来定是个绝代画家。
毕竟,那个不言放弃的行者,一直以来,都是你。
但我,只是猜到开头,却未猜到结局。后来啊,连我都不知道,你在那以后便放弃了画画,我最爱的阿姐,打点了行李去上海,再也没回来。
我陷入了一段深深的不可自拔的低迷中。
我拿着你那张“行者无疆”看了又看,一遍又一遍得问我自己,我的阿姐呢?她去哪儿了,说好的旅途呢,为什么只剩了我一个行人?
我想,行者,可能也会累吧。
再后来,你回来了,带着一身疲倦与风尘。你看到我时,眼角有泪水掉下来,拼命地抱着我,说当年是你对不起我。
我笑了,风轻云淡。
“阿姐,你有没有听过苏东坡的一句词。”
你愕然。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淡淡得推开她,眼底有苦涩。
十一岁。你教会我,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做一个自在的行人。
十四岁。你指点我,成为一个坚毅而不言放弃的行人,一直走下去。
十六岁。你启发我,行人的道路无限宽广,只要用心走,就可以开辟得更远。
十八岁。你离开了。
我却自己明白,人这一生啊,都在行走中度过,有时候太多原因让你把握不了心的方向。可是,与其沉浸过往,不如坦然面对现在,毕竟,你只是一个行者。
所以,所谓行者无疆,不是路途无疆,而是他的心无疆。
当你以一颗无疆的心走下去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行走,世间万物又有什么可以牵绊到你呢。
归来那年你对我说不再喜爱梨花,我也只是笑笑。
以往我们是一道的行人,你既离,不过也是与我走向反方向罢了。
同是行者,
何须挽留。
天涯之路,
6.初三以为话题作文 篇六
分享就像一个神秘的东西,打开了它,你就会得到许多的快乐;分享就像一碗药,喝下去,你就会感受到分享的重要性;分享就像一盏明灯,照到他的灯光,就会感受到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分享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使姐妹之间的感情更加浓郁,更加深厚。
记得有一次,学校分了两个大粽子,让我们带回家吃。回到家,我拿出了一个大粽子闻了闻,香极了!于是我马上打开了粽叶,一股红枣的香气扑鼻而来,香喷喷的,好像在十万八千里都能闻到。我正要吃,只见旁边的妹妹把嘴巴贴近了我的大粽子。我见了,心想:把另一个粽子给妹妹吧!
想着,便从书包里拿出了香气扑鼻的粽子,给妹妹吃。只见她像饿狼一样,把脸贴近粽子,一个劲儿的吃着,当他抬起头时,脸上都是米,像一只小花猫似的,特别有意思,再配上妹妹脸上那有趣的表情,使我哈哈大笑。妹妹见了,吃的更狂了,看见她吃的那么开心,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边看边想:原来分享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是非常快乐的!
7.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篇七
那么, 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有什么区别呢?
一、表述不同
以下面两则作文题目为例进行比较:
1.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1999年60%, 2001年52%。
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 青年人说不习惯, 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1999年是3.7%, 2003年是18.3%。全面了解材料, 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 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 不少于800字。———2006年全国高考题
2.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 乙打了甲一拳, 甲在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
又一次外出时, 甲不小心掉进河里, 乙把他救了上来, 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 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 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800字。———2005年全国高考题
这两个作文题有什么不同呢?
2006年全国高考题中有“全面了解材料, 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 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这样的提示语, 提示它是材料作文。一般而言, 材料作文的题干结构由材料、要求两部分组成, 题干中多有“读材料, 选角度, 写一篇作文”的字样。
2005年全国高考题中有“以‘忘与铭记’为话题”这样的提示语, 提示它是话题作文。一般而言, 话题作文的题干结构由材料、话题、要求三部分组成, 题干多有“读材料, 以什么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的字样。
二、内涵不同
1. 材料作文, 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 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
常见的材料作文有两种类型:一是文字材料, 如寓言、典故、现实生活事件等;二是图画材料:一幅或多幅, 多为漫画。要求我们根据所给材料, 按提示中对于文体、篇幅等的要求自拟题目作文, 所拟的文章标题、所写文章的内容, 都必须同所给材料、提示相关联。
2. 话题作文, 是用一段提示语, 指明写作范围, 启发思考, 激活想象的一种命题形式。
“话题”本身也是材料, 是谈话的中心, 为的是引出话题。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比较, 话题作文的审题更加宽松, 内容更加宽泛, 为写作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其实质是鼓励创新, 让学生围绕同一谈话中心, 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陈述各自的观点, 或者联想到经历、体验。
三、特点不同
1. 材料作文, 是在提供材料的基础上写作, 其作文的主题必须直接从材料中提炼、挖掘, 也就是说, 材料作文的主题是由材料决定的;并且材料必须应用到写作中, 行文也一定要紧扣材料进行 (不能脱离原材料) 。
2. 话题作文, 是以某一话题为范围写作, 其作文的主题则不必从材料中提炼, 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 也就是说, 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 只要求作文主题与“话题”相关;其材料的作用在于阐释话题, 启发学生作文思路, 材料本身既可以应用到写作中, 也可以不加采用 (可以脱离原材料) 。
四、审题立意不同
1.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要注意:
(1) 读懂材料, 把握材料主旨; (2) 依据材料确定写作中心 (或论点) ; (3) 围绕中心 (或论点) 构思、写作。材料作文, 中心 (或论点) 必须直接从材料中提炼, 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
如1986全国高考作文题: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 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 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 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 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 会使气候变得更好。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 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并非话题作文之“话题”) , 用上述现象作比喻, 发表自己的见解。副标题自定, 写在横线上。
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谈
【提示】这是材料作文。材料的主题是“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 属于量变质变范畴的哲学问题。如果将这一观点直接用作论点显然不容易动笔, 因此, 我们要进行联想, 拟出副题, 完成由抽象概念到具体生活实际的过渡。
2. 同一个材料, 只要命题者稍加改动, 就会成为不同的作文题。我们看下面一则材料:
青少年好思考问题, 渴望以真实平常的心和社会对话, 和父母对话, 和老师对话, 和自己的同龄人对话, 甚至跟大自然对话。
(1) 请以“对话”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2) 请根据这则材料, 联系实际, 写一篇作文。
【提示】 (1) 是话题作文的命题。这则短文是对青少年心态特点的表述, 是提出“对话”这个话题的背景, 并不限制作文必须写青少年与另一方对话。作文时, 真正起作用的是“对话”这个话题, 只要所写的是有关“对话”的情境、故事、价值意义的探讨或者方法、技巧的研究、介绍, 都可以。要求:要紧扣“对话”一词, 一是表明是双方的交流;二是有声的言语或无声的心语。 (2) 是材料作文的命题。命题明确要求“根据这则材料”, 这则材料的中心是青少年渴望交流、渴望理解, 作文就限制了要写青少年的群体或个体, 不能主要去写成年人;只能写交流理解, 不能写努力学习、追求理想等任何别的东西。
8.初三作文教学的缺失性及策略 篇八
一、初三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五多五少”:
1、随意性的多,计划性的少。
2、技巧讲得多,积累做得少。
3、统一命令多,学生自主少。
4、写后讲评多,写前指导少。
5、教师评改多,学生评改少。
(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五大问题:
1、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2、审题不准,立意不新。
3、文體不清,特点不明。
4、思想干瘪,华而不实。
5、字迹潦草,卷面不洁。
二、针对上面谈到的初三作文教与学的五大问题,我认为初三作文教学应该强化五大“意识”:
(一)强化计划意识
学校现行作文教学的弊端,就是作文的无序化。教师随意出题,学生盲目写作。教师往往因为缺乏计划性而对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不太明确,每次训练针对教学大纲的哪一点,要达到何种训练效果,学生昏昏,教师也未必了然。日复一日,长期低层次机械性的写作训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科学的初三作文训练序列应具备“三定”:(1)定向。即每一次训练都有具体训练内容。(2)定体。重点训练记叙文和议论文。(3)定等级。训练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二)强化主体参与意识
1、培养兴趣,激发欲望。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2、互改互评,百家争鸣。老师可根据训练目的提出具体的评改目标。再引导学生自改、互改,并建立互助组进行评改,最后将有代表性的习作交给老师批阅,教师再选取典型的作品在班上组织学生评改,以点带面,提供示范。使学生真正成了作文评改的主人,而不是消极应付,被动服从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自由作文,放胆表现。生活是复杂多样的,作文形式当然也不能刻板划一:可以书面作文,也可以口头作文;既有规定作文,又有自由作文。课前三两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或叙事或抒情,或奇闻逸事,或名言佳句。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你还可以编辑《日记集锦》《妙言佳句选》《优秀作文选》等,也可以把特别优秀的习作推荐到有关报刊,让学生的作品打出去,使之阔步走上领奖台。通过荐稿发表或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强化文体意识
1、记叙文的达标训练(以形象感人),要抒发真情实感。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够感染读者,而要想以情动人,最好要写自己有真切体验的内容,并且把这种情感与文章所描写的景色、生动的细节、真切的心理刻画等结合起来,与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议论文的达标训练(以理服人):①鲜明的观点②规范的开头③清晰的框架④丰富的材料⑤深刻的思考分析能力训练。这是克服议论文写作中"以摆代论"毛病的重要保证。
3、散文的达标训练(以情动人)。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聚”,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等细节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总之,不管选择什么文体要树立两种意识:树立写自己的知情意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意识,树立再现人生的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的意识。
(四)强化创新意识。
1.是观点的创新,言常人不言之理——见解新颖。这一点要求我们在备考中不能一味求稳,要鼓励生大胆求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2.是材料的创新,以“让人眼前一亮”为目的——材料新鲜。可用新人新事和旧材翻新的方法来实现创新。
3.是构思的创新,选择独特的视角和形式——构思新巧。
(五)强化规范意识
如卷面是否整洁,字数是否足够,标点是否规范,标题是否醒目、新颖、有特色这些平时忽略的细节都应强化,避免失分情况的发生。
总之,作文的训练备考应该抓基础知识的积累,如素材、文体知识的积累;抓基本能力训练,如审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而这一切最终回归到抓思维训练,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广度与宽度、思维的严谨性、思维的创新性等,唯如此,方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并最终让学生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9.错过话题初三作文 篇九
夜幕降临,依然扶在书桌上复习功课。做题的乐趣无以伦比,但足球的魅力难以抗拒。午夜11点,笔在颤抖,抖得不停,仿佛吸毒者,精疲力尽。一时间,竟不能自已,瞳孔里是血色浪漫的足球,带着光辉的影迹,纤细的手指好像紧紧拥抱充满欲望的足球,身体的血液,和巴乔一样奔跑,叱咤风云,冷静的头脑也都是巴乔忧郁的眼神。
我失去了自制力,那种应该具有的潜质。
还是打开了电视机,还是像以前的我一样享受足球,还是一样怀念着已经退役的巴乔……
有人说:足球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体育运动,它带给人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在生活中体现足球精神的文化,一种世界观。在球员的坚毅表现中,你可以学到太多。
我平静如水的关掉电视机,我从球员的脚下,懂得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午夜中,也不会对任何人说话,树叶稍着风的翩翩咛喃,黑子在星空中闪烁,一股舒缓暖流从心里趟过。夜深人静,学生的任务应该是安心的读书。是的,我必然要错过球迷的盛会,但却得到的是充实的想法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0.逃避初三话题作文 篇十
历史好像旧的火炉中的柴火堆,在它的时代散发夺目光彩,最终也不过是灰烬一捧,在晦暗的尘土中埋下满目疮痍。可它终究曾那样热烈地燃烧过,光和热照亮人类前方的路。人们对那些时代的伟人极尽歌颂,却对沙砾下的鲜血与苦痛视而不见。
古代帝王开疆扩土的擂擂战鼓声仿佛犹声声在耳,二战时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场面也好像仍历历在目。英雄坟冢旁的风哭号着,说要铭记历史。
十八世纪的天花,每四人之中便有一人惨死,而活下来的人的脸庞上留着丑陋的疤痕,这是无知和愚昧的记号。十九世纪的霍乱让英国尸横遍野,充斥着陈腐之气。这近百年来人类的尸体不断被掩埋,高楼建筑飞速地增长,历史便自觉地隐匿在了人们的视线之外。人们闭眼行走在历史的尘埃中,奔逃着冲过时间的隧道。
黑格尔曾说:“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零三年因果子狸引发的非典才落下帷幕,而另一场因剥夺野生动物生命而引发的悲剧又再次上演。
是上一次的胜利让某些人蒙蔽了双眼,麻木了心智,还是仍然在为自己的侥幸得胜而洋洋得意?看到环境破坏,无数家庭流离失所,无助的泪水洒遍大地时,你们是否心存后悔?当历史将惩罚落在善忘者的面前时,你是否曾忏悔自己的野蛮行径?
SARS已成为历史,新冠也终将过去,你是否仍一如既往地选择了遗忘和逃避?难道历史的教训还不够深刻,我们难道还不能勇敢地展示伤疤,铭记诞妄的过去?捂住伤口,不让脓水流出,永远也不会让我们痊愈。只有面对它,正视它,才能彻底地消除流毒。
11.谈谈话题作文 篇十一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由头、引子。如某个故事、某则新闻、某项科技成果、某部影视戏剧作品……都可以作为“话题”来引发人们的联想,或引发人们议论,也就是引发人们说出心中想说的话。那么,由某个设想好了的“话题”所引发而写出来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了。
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引语”(又叫“提示语”,或有关材料)“话题”“要求”(或“注意事项”)。不过,有时也可以没有“提示语”,仅有“话题”与“要求”两项。如2001年四川省资阳市的中考作文题就是这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话题作文有别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这几种形式。命题作文是命题者给出了完整的、确定的题目,文体也有具体规定,作者必须按“规定”作文。半命题作文又叫“补题作文”。它是将一个完全的命题省去一部分,变成一个不完全的命题。作者必须首先根据对题目的理解,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写作角度补充出省去的部分,使之成为完整的题目,再按命题作文的要求进行写作。选题作文就是命题者提供两个或三个作文题,让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一个题目按命题作文的要求进行写作。材料作文则是命题者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大多数情况下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画材料),要求依据材料或针对材料作文。这几种类型的作文相对说来,无论题目、文体、写作内容等的限制都比较严些,也就是说作者的思维空间相对受限。
这其中特别需要注意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因为它们都共同拥有“材料”;但是这两种“材料”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材料作文的“材料”是作文的依据,作者可以扩写材料,可以缩写材料,可以续写材料,可以改写材料,也可以根据材料写读后感,还可以针对材料提供的“现象”发表议论……换句话说,就是写作中必须使用所给的“材料”。对“材料”的处理,既可以全部引用,也可以提炼其中的要点。而话题作文的“材料”就不同了,它仅仅是一种“提示”,一种“媒介”,其作用是引出“话题”,引发思考,启发联想、想象,划定写作范围,然后要求就这个“话题”进行写作。因此,话题作文的“材料”不是作文的依据,写作中不要求一定要用到所给的“材料”。
话题作文与上述几种作文形式的重要区别是话题作文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文体的开放。它不像命题作文之类要限制文体,作者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拿手的文体写作。第二是内容的开放。“话题”只是规定了写作的中心或范围,作者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无论写什么内容、立什么“意”都可以。第三是题目开放。话题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所拟题目只要适合写作内容,切合话题就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在思维方向、内容选择、文体运用等方面都给作者提供广阔的空间,利于发挥。如2001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题为:“书,各种各样的书。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题……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500;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这个作文题充分体现了话题作文的特点。书对于每个学生都不陌生,正如题目所说“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题”,既可写出记叙读书、爱书或贫困学子读书求学难、或富有爱心的人资助……种种和书有关的动人故事的记叙文;也可写出介绍读书方法、书籍的发展历史、推荐某种(本、类)书籍等等的说明文;还可发表书对人类发展、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各种作用的议论文……总之,作者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认真思考,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呢?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审题。值得强调的是话题作文没有设置审题障碍,也就是说较之其他作文形式大大地降低了审题难度,但是不等于不用审题。相反还必须认真审题,这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要认真审读所给“材料”“话题”“要求”等内容,以便拓宽思路,明确写作中心,准确把握写作范围,找准切入点,按照要求认真选择与话题有关的写作材料,以便快速构思成文。
第二,选择文体。文体的选择,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长。但也必须注意,话题作文的文体开放,并非是说一个话题什么样文体的文章都可以写。如2003年扬州市的中考作文题:“如果小鸟拥有一片天空,就能自由飞翔;如果你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就能充分展现自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亲爱的同学,也许你已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在追求、拼搏中获得了成功和喜悦;也许你拥有的天空还不够宽广,在限制、束缚中感到了烦恼和困惑。这其间定会有你难以忘怀的故事、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发自肺腑的心声。请以‘我的一片天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展开想象等等。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注意:话题中的‘天空’指社会、学校、家庭给我们提供的展现自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的外部环境)”仔细分析这个作文题的各个部分,不难发现,最好写成记叙文,在记叙的同时,要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当然,写成议论文,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谈论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作用等等也无不可。但它偏偏不能写成说明文。遇到这类题目,就得注意:原来这儿的“文体不限”含有干扰因素,是考察作者审题能力的。确定了文体后,文章就得按所选文体的要求写作,要中规中矩,文体清晰,千万别写成“四不象”。
第三,拟好题目。我们知道,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眼睛,拟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给人深刻印象,又吸引人产生阅读兴趣(考场作文能吸引读者——阅卷老师,那拟题得分肯定不会低)。拟题目时特别要注意,“话题”并非作文题目,切忌用话题作题目,或者随便用一个什么词儿或短语,反正只要有题目就行。题目的一般要求是:小、准、精、新。“小”即文章题材小,反映问题的角度小。如《最后一课》等;“准”,指文章题目要准确、贴切,符合文章内容,不空泛不笼统或文不对题,如《大自然的语言》等;“精”即文章题目要精炼概括,文字简洁朴实,切忌 嗦冗长,如《背影》等;“新”则力求形象新颖,如奇峰突起不同凡响,如《紫藤萝瀑布》等。如果注意了这几点,所拟题目再和文章内容以及话题密切联系,那肯定是好题目无疑。
第四,善于创新。文贵创新。所谓创新,指立意与众不同,或内容新颖,或写法独特,三方面有一点突出就行,不必面面俱到。还可运用恰当的修辞,如比喻、排比、反问等在语言上精心打造“闪光点”以打动“读者”。
12.巧拟话题作文标题 篇十二
下面介绍拟写好的题目的几种方法:
题目富有文采, 诗意盎然, 如:《梦里飘来一片红叶》、《听雨》。
以“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真想做生活的弱者》。
以“家庭”为话题——《不想回家》、《不想有妈》。
以“学校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
化用古诗词、成语、流行歌曲, 如:《道是无情却有情》、《缘何前“腐”后继》、《生命诚可贵 友情价更高》。
1.引用古诗词。如:表思念或回忆的《在水一方》、《春风又绿江南岸》。
2.引用流行歌曲。如: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以“奋斗”为话题——《爱拼才会赢》、《真心英雄》、《让我们活得潇潇洒洒》、《谁的眼泪在飞》、《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3.引用名言警句。如:以“关注生活”为话题, 写生活对人生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4.引用成语。如:《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1.数学符号。如:运用数学中的等式《勤劳×高科技=致富》;不等式,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成绩≠素质》。
2.标点符号。如:《助人为乐+悄悄走开=?》
1.比喻类。如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花季少年》、《生活交响曲》。
2.拟人类。如:《香烟自述》、《小狗的表白》。
3.对偶类。如:《悠悠慈母情, 拳拳赤子心》。
4.双关类。如:《禁伐, 尽伐》。
5.回环类。如:《打假不能假打》。
总之, 让文章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 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不过, 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 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 要像孔子说的那样,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同学们若能认真注意到这些方面, 必将得到意外的收获。
13.泪水话题初三作文 篇十三
泪水有谁不曾流过?又有谁没有?泪水代表着喜、怒、哀、乐。高兴时眼泪是甜甜的,委屈的泪水是苦苦的,思念的泪水是酸酸涩涩的就在前不久的一天,我回了老家玩,而我的爸爸妈妈正在搬家。十几天过去了,我回来了,爸爸妈妈们也搬好了家,因为回老家时没带作业,所以我一回到成都就抓紧时间写作业,就在我正准备写书法时,我发现我的一支价值29元钱的钢笔不见了,我连忙问爸爸妈妈是否知道它的踪影,妈妈立刻说:“没有啊!你是不是放到其它地方啦?”谁知我急了,我立刻发出比平时高出数倍的声音说:“不会啊!我都找过了,没有发现,而且我记得我把钢笔放到书柜里的笔筒里的,我的好多笔都不翼而飞了!”妈妈生气了,说:“你凶谁啊?我给你说了不知道的嘛!就算是我们拿的又有啥子用嘛?写字?写字我们有笔,不会用你那些上头有花啊、鸟啊、老鼠啊那些笔的!”
于是我们在那里斗嘴斗了好久,最后我们不欢而散,我便跑回房间继续写作业,写着写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便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眼泪落在了作业本上!眼泪从我的嘴角划下我感觉到眼泪的苦涩。我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有一次妈妈给我检查作业,我没写好,妈妈又想起了钢笔那件事,我们母女俩又开始斗嘴了,和上次一样,我们又不欢而散了,我又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几天后,我在书柜里拿课外书,竟然发现我的钢笔在书柜里的第一层里,应该是在移柜子的时候,柜子歪了,钢笔就随着其它笔掉到了下一层的某个小角落里哦!我明白了,我们都错怪了对方,这时我想起了我当时对妈妈的态度,我后悔了,我又一次落下了泪水。我真想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错怪你了!
14.珍宝初三话题作文 篇十四
老人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别样的年。
孩子们不会回来了。
一座石桥连接着小村和国道,桥头搭起了两顶帐篷,戴着口罩的年轻人正在底下忙活。
在这鲜有人员流动的小村,难以让人感受到病毒的威胁。多数老人并没有口罩,除了陈老太。
陈老太八十多了,身形矮小但硬朗得很。自村子封锁以来,她不再加入老人们的群聊,出门也少了,偶尔戴好口罩,去小超市买点生活用品。若有人打招呼,她只是远远地笑脸相迎。
陈老太不同于其他留守老人,平日里孩子们的电话总是接连不断。现在疫情爆发,孩子们放心不下她,联系更加频繁了。大外甥女连忙送去两大包口罩,她看似不以为然走去村口拿,其实心里可乐了。
因为她知道,现在这样的形势,这口罩可是稀有货。
孩子们常叮嘱她务必少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她当然是乖乖照做。
这轻巧的口罩给她带来了踏实的安全感,看着那些无子女问津的邻里们,心中的优越感油然而生。每一只口罩都如珍宝般藏好,摘下时,小心翼翼地折起,放进一个小袋子中。
一通通关切的电话中,她会了解到许多互联网上的新鲜消息,邻里间难免有串门时,陈老太学着孩子们的描述和邻居解释疫情的严重。
院子里,她接通大女儿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晚辈们叽叽喳喳,纷纷问候,她听着心里乐开了花。隔壁家老太探着头:“又给你打电话来了啊!”陈老太故作正经,装出一副不以为然。
是啊,她被很多人羡慕着。
正月一转眼过去了,孩子都没能来拜年,陈老太一点都不觉得失落,厚实的一踏口罩相比于七七八八的保健品更让她觉得心安。也许在孩子们的陪伴关照下还能再活个几十年呢,她想。
一只蓝白的医用口罩折叠着呆在胸前离心脏最近的那个口袋里,这是陈老太视为珍宝的东西。
15.如何为话题作文增色 篇十五
关键词:话题作文,古典诗词,立意,素材
不少学生常常对他人的作文能得高分徒生羡慕之情,觉得自己的作文难以突破常规,因此认为,作文创新是那些水平高的人的“专利”,自己只能是作文方面的“弱者”。其实不然,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如能注重材料的积累,选好切入角度,展现奇思妙想,就能使自己的作文“出彩”。下面我以平时教学中的几次话题作文训练为例,略述话题作文出彩“三招”。
一、融入古典诗词,增厚文学底蕴
古典诗词“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带着一种兴趣,带着一种强大的感发的力量,是能够唤起你的心灵深处的很多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意趣的,是生生不已的”(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爱国主义、环保意识、执著精神、审美意识、富有责任感等,都属于高级情感的范畴,这些无疑是提升青少年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及塑造健全人格的良好素材。
如以“价值”为话题作文,可融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诗句。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都蕴藏着无比浓厚的爱国激情,令人感动,催人奋发,能够启迪我们把自己生命的价值完全融入国家民族的利益之中,也是我们今天应当发扬的道德精神。有一学生这样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人生价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人生价值;“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的人生价值。
又如写创新意识、理性追求、执著精神类的话题作文,可融入古典诗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诗句。融入古典诗词的作文,文采飞扬,诗意浓郁,哲理深刻,文学底蕴深厚。
二、多角度立意,增强思辨色彩
话题只是提供了写作的大范围,如何“化大为小”,恰当地选择具体角度,精心确立写作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构思立意要充分发散思维,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不要拘泥于一个思维空间,善于换位思考,学会用唯物主义辩证观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深刻性的品质。“发前人之所未发,明前人所未明”(陶行知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变,人变我奇”,给人新鲜的生活感受和教益,显示创新的意义和思维的深刻。
如以“忙”为话题作文,学生有的以“忙出精彩”立意,有的以“忙是一种幸福”立意,有的以“忙是一种精神”立意……其实我们也可以“反弹琵琶”,创新立意。如一学生这样写道:……忙,忙,忙,只剩浮华和喧嚣汹涌耳畔。殊不知,在粗糙的日子里,我们遗失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忙,挤跑了一种叫“悠闲”的东西。忙之节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就连脉动也一样忙碌而急促,心灵的那份原始的清韵随之淡去,内心愈加渴望回归自然……/忙忙碌碌中,我们久违了这一种淡然素雅的心境:倚于窗前听朱自清的《歌声》,体验“蒙蒙的雨,涓涓的东风”;仰望蓝天,看徐志摩的《雁儿们》,“看它们的翅膀,有时迂回,有时匆忙”;坐在床前,读刘墉的《牡丹缘》,欣赏牡丹那“一层叠着一层,薄如蝶翼的各色花瓣”……/忙碌中,人情也在消瘦……/生活不是一场速度赛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旅程,在来去匆忙之间,别忘了顾及身边的美景,那是另一种与忙一样重要却另有一番风味的神韵。如此立意,角度一变天地宽,再融进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读来更富有启迪意义。
又如“强者与弱者”这样的话题,人们往往从传统的思维路线出发,要么批评强者的傲慢自大,要么感叹弱者的技不如人,而一学生却这样写道:请不要同情弱者!同情对于弱者也许是安慰,但会成为他们失败的借口、心安的理由。街头巷尾的乞丐不会因你的施舍而自立,反而会“得寸进尺”;贫困落后的山村并未因政府的救济而变得富足,反而养成了年年伸手的习惯。是同情,让弱者丧失了自尊,消磨了弱者的斗志。你若想救助弱者,请给他鼓励,给他刺激,给他鞭策,给他指一条自强之路!/如果你是弱者,请拒绝同情!失败是因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为落后,中国人曾被称为“东亚病夫”;因为落后,圆明园被焚之一炬化为焦土;因为落后,中国的公园曾被挂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其实,对于弱者而言,失败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掉信心与勇气。因为自强,我们收回了香港与澳门;因为自强,我们申奥、人载飞船遨游太空美梦成真。拒绝同情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发奋图强,转败为胜(节选)。这位学生另辟蹊径,提出全新的观点:不要同情弱者。表明年轻一代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具有适应时代竞争和创新精神的素质。立意角度一变,文章更富有理性的光辉,令人耳目一新。
三、积累活用素材,充实写作内容
每个学生在平时写作、备考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只要学生思维灵活一点,对素材进行发散思维,在平时积累的素材,在现实社会、在生活中就能找到写作切入点。其实,每个素材都具有多角度的立意点,如历史人物中的屈原,最经常的立意就是其爱国精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立意点:不屈的抗争精神、社会环境的黑暗、任人唯贤唯能或任人唯亲唯近的现象、亲贤臣远小人的忠告,心灵的选择,坚守精神家园,洁身自好、坚持理想等,由此可见一个材料其实可以适用多个话题。只要扣紧话题,活用素材,一材多用,在作文时自然就不会困于“无源之水,无土之木”的尴尬了。
16.“感恩”话题作文素材 篇十六
1.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诗经·大雅》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3.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点温暖。
——巴金
[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3.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卢照邻
[素材积累]
1.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来看你。它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低智能动物尚且会感激别人的救助,人类难道不也应该有颗感恩的心吗?
2.那是在洛杉矶郊县一所旅馆的早晨,我正在大堂的餐厅里就餐,发现自己的右前方有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当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满脸疑惑。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子。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写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
3.一个小男孩儿送给母亲的礼物:走了很远的路,捡回来的一个小石头。
[思维点拨]
17.初三以为话题作文 篇十七
分享就像一个神秘的东西,打开了它,你就会得到许多的快乐;分享就像一碗药,喝下去,你就会感受到分享的重要性;分享就像一盏明灯,照到他的灯光,就会感受到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分享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使姐妹之间的感情更加浓郁,更加深厚。
记得有一次,学校分了两个大粽子,让我们带回家吃。回到家,我拿出了一个大粽子闻了闻,香极了!于是我马上打开了粽叶,一股红枣的香气扑鼻而来,香喷喷的,好像在十万八千里都能闻到。我正要吃,只见旁边的妹妹把嘴巴贴近了我的大粽子。我见了,心想:把另一个粽子给妹妹吧!
想着,便从书包里拿出了香气扑鼻的粽子,给妹妹吃。只见她像饿狼一样,把脸贴近粽子,一个劲儿的吃着,当他抬起头时,脸上都是米,像一只小花猫似的,特别有意思,再配上妹妹脸上那有趣的表情,使我哈哈大笑。妹妹见了,吃的更狂了,看见她吃的那么开心,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边看边想:原来分享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是非常快乐的!
18.浇灌初三话题作文 篇十八
书是享受的佳品。
你可以在伤心的时候读它,在愤怒的时候读它,在高兴的时候读它,在失落的时候读它,……总之,它就是抚慰心情的一剂良药,愉悦情感的一捧鲜花。
书,告诉你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探索,如何去寻找,……总之,它就是指航导向的灯塔,跋涉前进的路标。
书,能陶冶你的情操,开阔你的视野,丰富你的知识,……总之,它是你学海中的望远镜,人生旅途上的良师益友。
读书,何乐而不为的事呢?我热爱读书,就如热爱我的生命。在我还是嫩牙儿的日子里,它就浇灌我的童年,懵懂之中明白识文断字的乐趣;当我踏入青葱季节的时候,它就伴我长叶舒枝,渐渐理解青红皂白的理由。
书,赐我无限的学识财富。
从小至大,我读过的书少说也有上百本。从平平仄仄的古诗到“依样画瓢”地学做诗,从风风雨雨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到烂熟于心的历史典故,……我自觉同龄人中还算知识渊博,是书给了我骄傲,给了我足以展示本事的自豪,但我至今仍然离不开书的帮助。我想,书是我须臾不可离开的“军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书就像是你饥饿时的美味佳肴,寒冷时的羽绒大衣,黑暗中的熠熠闪灯,让你满足,温暖,明亮。
书,实在是享受的佳品啊!
19.话题作文应追求“三合”“四新” 篇十九
一、话题作文先要做到三合
话题作文在审题方面不设置障碍;题材方面必须化大为小、化空为实, 不求面面俱到, 只求“一针见血”。
1.“合理”:
合乎事理, 合乎实际。跳出狭窄的生活圈子, 用积极全面的观点看待世态人情。要避免以偏概全, 偏激片面。
2.“合情”:
感情充沛、格调高雅, 以真情拥抱生活, 用文字把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 全面展示中学生的“精气神”。如:以“喝彩”为话题的作文, 就有为生命喝彩 (《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 ;为真情喝彩 (《斑羚飞渡》) ;为平凡喝彩 (《故乡的路》、《孤独之旅》) , 为失败喝彩 (《伟大的悲剧》) 等。
3.“合体”:
要形神合一, 浑然一体。直接抒情也好, 寓情于景、寓情于物也好, 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要与文章的主旨保持高度的一致。所谓高度一致, 就是将文章中心以判断句的形式置于文章的突出位置。“情, 文之径”;神, 即主题思想;形, 文章的语言形式。无形, 文章的灵魂就会漂泊无所依;无神, 文章就会成为行尸走肉。
二、话题作文要做到四新
1.标题新。
新颖奇妙的标题往往先声夺人, 使人眼前一亮, 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标题比较流行的做法有:文字改造法、貌合神离法、巧设悬念法等。
文字改造法就是借名著、名篇、诗词、歌词、成语、俗语、广告语中的精彩语句稍加改造或直接搬来为我所用。如以“比”为话题作文“新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 , “从小学到初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母校访友》 (《山中访友》) 。
貌合神离法就是有意制造不合理的假象以引人注意。如以“读书”为话题, 《开卷未必有益》, 《尽信书不如无书》, 《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等。
巧设悬念是故意留出一段空白, 让人去猜想, 欲说还休, 欲言又止。如以“掌声”为话题, 《没有掌声》, 《异样的掌声》, 《喝倒彩》这类标题有《种树种到联合国》, 《死海不死》;还有《“成长”有谁听》, 《我的小桃树》, 《我呀, 我》。
2.立意新。
紧扣时代脉搏立意, 是话题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可以走出思维定势, 也可以“轻车熟路”, 这样省时省力也省心。具体的做法是读几遍话题所提示的信息, 让大脑“信马由缰”, 自由驰骋, 使各种信息都呈现出来以后, 迅速将这些信息用一两句话记在草稿上, 而后再进行选择。如以“排队”为话题, 你想到的是:乘车排队;成绩排队;买东西排队;排队的烦恼, 这些别人也会想到, 写起来容易落入俗套, 如再进一步, 想到排队献血, 排队献爱心, 立意就高出一筹;如果再进一步, 从“排队”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 想到“插队”, 提出要敢于“插队”才不会跟在别人后面, 亦步亦趋, 就高明多了。
要克服思维惰性, 克服思维肤浅的毛病, 充分训练自己思维的惯性, 创造出立意新颖的作品。
3.材料新。
什么样的材料才算新呢要从凡人小事中发现“亮点”, 从人口、资源、环境、网络、道德、政策、诚信、创新、和谐、发展、节约型社会等公众问题中发现“精彩”。不妨看看优秀作文, 将其梳理一番, 并作重点记忆;读读经典、将自己的得意之作翻一翻, 找点感觉, 增强自信。
平时的习作也应把一两个主题写深写透, 就是我们常说的联读热写, 多练几招, 有点看家本领。还要注意生活中的积累, 势能的积蓄, 思想的积淀, 驾驶自我, 超越自我。
4.语言新。
作文语言新鲜活泼, 读来琅琅上口。要选择生动的词语, 灵活运用修辞方法, 善于使用富于变化的句式, 通过语气、语调、长短、整散的变化, 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语言有力度, 作文冷不防冒出一两句诗词, 说明你文字底蕴深;恰到好处的一两个流行词语, 说明你爱读书。巧句佳句出美文, 凤头靓丽文生辉。文章的开头要出彩, 结尾有惊人之语。“清音有味余无穷”。
20.话题作文“担当”导写 篇二十
请以“担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担当”是个动词,除了“承担”之意外,还有“当××”的意思,如,当父亲的,须承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当兄长的,须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当老师的,须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这里承担的对象可以是责任,也可以是义务;可以是职责、任务,也可以是挫折、苦难。文题适合写记叙文与议论文。写记叙文的,要将事件写完整,情节写生动,人物写传神,当然,一些典型的细节必不可少。写议论文的,要注意观点的新颖,论据的充足,分析的透彻。无论是写作哪种体裁,都需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特色。
【佳作点评】
用肩膀扛起
蔡 杰
看武侠剧时总能听到那么一句话:“一人做事一人当。”那是怎样的豪气和勇气,无论天大的事,无论是为自己,为家庭,甚至是整个世界,一句话就扛下。
一个普通的新兵许三多,每一个训练任务,他无畏担当,每一个命令,他无畏执行。三百多个单杠上的回环,无数铿锵有力的正步,落在操练场上的滴滴汗水悄然绘制成他担当的画卷。如此无畏的担当,不为别的,只为了对得起他自己,他自己身上的那身衣服。担当不是嘴上说的,而是用行动去证明。许三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
用肩膀可以扛起自己,也可以扛起一个家。在湖南的一个小村庄,有一位普通青年,虽然家庭贫苦,母亲出走,父亲生病,但是他没有放弃这个家而一走了之,而是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责任。他还只是个孩子,本应享受在父母的怀抱中,但他却过早扛起了这个责任,这是无比的勇气和信心,才给了他这样的力量吧。正如古时的木兰,替父从军,以一女子之身,卸下红妆换戎装,担起了年迈老父的从军之苦。而这一切的一切他们都用肩膀扛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创造了无数灾难,也埋下了无数的仇恨,刺杀他——成为最佳的选择。史道芬贝格原先是希特勒座下的上校,他本可以一直跟着他,富贵一生。但是为了拯救德国,拯救这个世界,他选择了刺杀希特勒。暗杀任务十分艰巨,因为独裁者身边都有保镖,行动也飘忽不定。过去所有的刺杀行动不是中途放弃就是失败,因为行踪神秘的希特勒总在最后一刻更改计划。他知道暗杀的难度很大,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责任他用肩膀扛下。尽管计划失败了,但是他没后悔过。他有勇气承担这一切,包括失败的苦果。就因这份勇气,他是一个英雄!
担当是无畏一切的勇气,是说到做到的承诺,是扛起一切的责任。并不是只有他们可以担当,其实我们也一直在担当。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在担当,或大或小,只是我们是否有这个勇气去承担。
人生区区数十载,该担当时,就应该用我们的肩膀去扛起!
[点评]普通的新兵许三多,用自己的行动扛起了一名中国军人的责任;一位普通的青年,在母亲出走、父亲生病之际,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一名曾是希特勒座下的上校,为了拯救德国、拯救这个世界,用肩膀扛起了艰难的刺杀任务,并以自己的勇气承担了失败的苦果;不只是他们,其实我们从出生开始,也一直在担当……所以,该担当时,我们就应该用自己的肩膀去扛起。文章语言朴实,分析完整,论述有理有据,有一定的说服力。
父亲
郭丽丽
小时候,常坐在父亲的肩头,他驮着我跑来跑去。我问:“爸爸,要是天塌下来,怎么办?”爸爸说:“有我给你顶着呢,怕什么?“于是我咯咯地笑,爸爸也陪着我笑。
长大些,我不再坐跨在爸爸的肩头,我喜欢挽着他的手,一天到晚像个跟屁虫,他去哪,我也跟去哪。
再大些,一切都变了。我变得不爱和父母说话,不爱亲近他们。他们只有小心翼翼地问我有什么事没。或许是这个年龄逃脱不掉的叛逆吧!从那时开始,我开始被说成不乖,不听话……
这些年,我无意中从爸爸的头发里看到了几根冒出来的白发。再看爸爸,仍是一如既往地爱着我。和他一起吃饭时,他总是用他的那双树皮般干燥的手给我夹菜。他总是误以为我喜欢吃海鲜,每每帮我把壳剥掉。而我,却没心没肺地将它们扔在一边,还对他大声嚷嚷。他总是苦笑着,然后,自己把它们吃掉。
那一次,妈妈因为我的反对,还是打掉了怀了好几个月的孩子。奶奶过来看望妈妈时,找爸爸又闹又吵。
奶奶愤怒地说:我那么多儿子里就你是没生男孩的,女孩有什么用?以后还不是别人家的吗?
爸爸轻轻地说:一个孩子就够了啊!将这一个养大就行了。
我知道这并不是爸爸的本意,想当初他也是劝我说当姐姐很快乐。我躲在门旁探着头悄悄地听着。
奶奶继续提高了嗓门: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别生下那个女儿。一个祸根!
虽然从小到大,奶奶一直看不惯我是女孩,一直对堂哥堂弟宠爱有加,对我爱理不理的样子,但我从来没因此而哭过。这次,听见她这么说,我哭了,哭得泪流满面。
那时我丢了魂似的站在那,低着头往地上看,惭愧和悔恨的感情折磨着我,眼泪一直不住地滴下来。奶奶走的时候还白了我一眼。送走奶奶,爸爸用那双大手轻轻地替我抹掉了脸上的泪痕,他的一番话也替我抹去了心中的伤痕。
爸爸蹲下来仰头望着我说:没事,别听你奶奶瞎说。其实这样可以减少负担,不是吗?
见我仍不说话,爸爸在我耳边悄悄地说:你哭起来多难看啊。本来头就大,又把小脸蛋憋的红通通的,就更像猪头了……
我扑哧一下地就笑了。拉着爸爸的衣角,我问:你生我气吗?
他说:我不会生你气的,永远不会,谁叫你是我的女儿啊。我是你爸爸,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不会责怪你,都会支持你……
是啊!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最爱我们的男人永远是我们自己的爸爸。两个字“父亲”却载着数不完的爱,还有他们身上的神圣责任。爸爸他一直尽力担当着作为父亲应做到的一切事。而作为他们的孩子,我们也应担当好一个作为儿女的角色。
[点评]文章贯穿始终的是一个“爱”字。小时候,“爸爸”对“我”疼爱有加。长大后,“爸爸”任劳任怨,为“我”添了一根根白发,但餐桌上,仍将好吃的东西往“我”的碗里夹。而最令“我”感动的,在一场与奶奶的“战争”中,“爸爸”义无反顾地站在了“我”的一边,不但替“我”抹掉了脸上的泪痕,也替“我”抹去了心中的伤痕……平凡的“爸爸”承担起了自己神圣的责任,令人感动。文章语言不事雕琢,但因为真情的渗透,令人读后有一种沉甸甸的感动。
担当
蔡晓晴
一只蜂,往来穿梭,担当起了酝酿甜蜜的责任;一块砖,架桥铺路,担当起了纷至沓来的脚步;一片瓦,覆顶遮檐,担当起了遮风挡雨的使命。作为人,更是如此。担当,是为自己、为人、为国而谱写的不朽诗篇。
为自己的目标而担当,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台湾十大杰出青年谢坤山,面对着自己失去双臂、一条腿、一只眼的艰难处境,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毅然担当起生命的重担,发愤图强,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懈努力。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上,他让自己的灵魂在画布上铺展,处处显示着一个生命的辽阔与伟大,体现出一种精神力量的不可战胜,让所有人为之动容。他虽身体残疾,却是一个为自己的梦想、抱负而担当的人,如此在人生路上添了一段不平凡而又光彩四溢的历程。
为他人的福祉而担当,使旁人的生命随之美丽。
一次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与毒贩殊死搏斗而身负重伤,面对成了“植物人”的丈夫,罗映珍不离不弃,面对死神,一个弱女子勇敢地担当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她每天心甘情愿地全身心守候在丈夫身边,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终于,正是罗映珍这份无怨无悔的担当的精神,“沉睡”丈夫在爱的呼唤中奇迹般地生还,生命得以延续。罗映珍用坚持和爱让我们看到了精神力量的伟大,而这份坚持和爱就是为他人担当的最佳典范。
为国家的兴盛而担当,使祖国在发展路上不断前进。
蔺相如不愿在两虎相斗中弃国事于不顾的声音至今在耳边回荡;烛之武巧施雄辩、化解国难的的事迹依旧口口相传;百万雄师在汹涌的大江间穿行的场面仍历历在目。如今,科技工作者们将宇航员送向太空,体育健儿们在比赛中屡创佳绩,闻名遐迩的海尔集团带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这是为国家的担当。祖国因为这些担当而一步步崛起,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前行。
担当,是一种进取的行为,使个人在梦想的实现中成长,使他人在行动的感化中将担当传承,更使国家在担当的支撑中进取。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担当,我们定将迎来绚丽的曙光!
[点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结构清晰严谨。开头部分,作者由自然而社会,以兴的手法引出观点,干脆而简洁。主体部分,作者紧扣开头的三个分论点行文,层次井然,事例典型,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结尾部分,作者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展望前景,收束有力。
挺起你的肩膀
周旭颖
人们常常说,要做一个大写的人,那么怎么样才算一个大写的人呢?在我看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责任,是担当。人往往要明白自己挺直的脊梁扛着什么,双肩上的重量来自哪里,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摆好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还记得大连市巴士司机黄志全吗?他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他只不过是一名平凡的司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一切也并不惊天动地,然而许多人却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许多人为这一分钟动容。我不知道他身上是否带着急救的药,或许他来得急自救,但是他却没有,因为他明白自己肩负着什么,要担当什么。当一些人在为自己要不要承担责任而挣扎、思考时,我们或许可以说,他们还没有完全具备这种高尚的品质。担当是一种意识,不需要犹豫。
担当是一种坚持。是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谁听着胡马的铁蹄,心中却满是思乡的惆怅?是谁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不输男儿?是花木兰,那个为人们所传颂的女子,家中老父年迈,亦无兄长,这个担子只有自己来承担。一定动摇过吧?当同龄的女子在闺阁中学着琴棋书画,自己面对的却是戈壁和黄沙,我想,她一定有过感慨。但是,她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既然选择了承担,就要坚持到底,绝不言弃。
人的一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需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好老师交代的工作;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需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身为人父,身为人母,要悉心呵护、培养下一代。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就要担当不同的责任,所以说,人的一生就是一种担当。敢于担当的一生,才能书写得伟大,镌刻得灿烂。不论是黄志全还是花木兰,他们都是大写的人,都有勇于担当的一生。不要再为自己是否要承担责任而挣扎、思考,不要再逃避自己应肩负起的重量,要像他们一样,挺起自己的肩膀,做个勇于担当的大写的人。
[点评]作者对担当的理解较独特:担当是一种意识,不需要犹豫,一如黄志全,在旅客的安全与自己的生命之间,毅然选择了前者;担当是一种坚持,一时下决心不难,最难的是坚持到底,绝不言弃;而对于生活中的普通人,也需要担当,敢于担当的人生,才能书写得伟大,镌刻得灿烂。文章由特殊到一般,将主旨阐述得清晰明确。
【初三话题作文】推荐阅读:
青春初三的话题作文10-11
初三话题作文 : 秋700字06-21
挑战初三600字话题作文08-31
关于努力奋斗初三作文话题10-20
青春为话题初三的作文10-26
珍贵的友谊初三话题作文11-17
以和谐为话题的初三作文09-14
以起点为话题的初三作文素材09-26
初三以奋斗为话题的优秀作文07-17
金黄 初三的颜色为话题作文800字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