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2024-06-18

班主任典型经验交流材料(精选11篇)

1.班主任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

怎么写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社团民间组织,每年都要召开若干大大小小的会议,交流情况,交流经验,交流体会,促进工作,提高水平。对于领导者来说,抓两头促中间、抓典型带一般,更是常用的一种领导方法,胸中有思路、手中有典型,往往被看作一个领导者称职和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各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会议上,经验交流材料总是必不可少的,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且大。

经验交流材料不属于正式文件,也不是规范性公文,没有特别的规定,没有固定的格式,是应用文中限制最少的文种之一,完全应该写得活泼引人。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吸引人、感动人、启发人的经验交流材料可谓凤毛麟角,图解政策、矫揉造作、空洞乏味的经验交流材料常常成为开无效会的“帮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写作经验交流材料的人凭“经验”、套格式,缺乏创新意识,往往把活材料写死了。写活经验交流材料,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标准的套路,只有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探索。笔者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整理和审阅经验交流材料可谓家常便饭,现将自己的几点感受和想法写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一、从“典型”的角度去寻找“经验 ”、发现“经验” 既然是经验交流材料,就必然要有其先进性、典型性、代表性,可以供人学习,供人借鉴,催人奋进,以此为榜样

努力追赶。因而,写作经验交流材料,首先必须抓住经验的可学之处、先进之处,挖掘它的典型意义。通常情况下,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不算典型,不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也不能算经验,更无需交流了。所以,很多人又把经验交流材料称作典型材料。那么,什么样的“经验”才是“典型”的,才具有交流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衡量。

1.思路要独特。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行动,思路决定效果。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人的工作是否有特色、有创新,经验是否值得总结、值得推广,不能仅仅看“ 好点子”、“好主意”,更应看其是否有好的工作思路。思路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造性。思路要能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的大政方针和主要精神,是上级意图的延伸和深化,它充分体现大政方针的精神实质,但不是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照搬照转,也不是简单图解和机械执行上级要求。好的思路应该是在全面贯彻中有独到见解,在认真执行中有探索创新。如果思路是上级要求的全面翻版,全盘复制,则毫无“典型”可言,更无“经验”可谈。当然,思路也不能背离上级要求,另搞一套,那样就成“反面典型”了。二是针对性。思路要能切实解决本地本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打开工作局面,改变被动或落后状况,开辟完成任务和实现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不着边际、中听不中用的思路不可以作为“典型”。三是普遍性。思路不仅要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有实用性,而且要有普遍意义,可以指导面上工作,是做好同类工作、化解同类难题的好对策、好办法。否则,个别化的思路,再好也没有在面上交流推广的必要。四是前瞻性。思路要有超前意识,能够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确保实现预期目标。有远见的思路才是真正的出路,才是含“经”量高的经验。

2.做法要先进。具体做法是经验交流材料的主体,是最吸引入的地方,此处不精彩,文章就难出彩,其“经验”就难以让人喝彩。所以,做法先进是关键,是重头戏。考察做法的先进性应着重看三个方面:一是富有时代性。尤其是在总结一些“老典型”时,不少材料往往把过去的一些做法冠上新名词,穿上新外衣,重新包装推出,给人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典型的先进性,在于它的做法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是为适应新形势、贯彻新要求、实现新目标而采取的新举措、新动作、新方法。二是富有原创性。不是模仿秀,不是拾人牙慧,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在上级精神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举措和动作。即使有学习运用别人的地方,也决非生搬硬套,是借他山之石而攻玉,有超越、有创新、有特色。三是富有实践性。经验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做法可行,能够学习借鉴,付诸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那种人人能做、会做而没有想到去

做的“经验”。纸上谈兵的东西,以及属于规划、设想、打算类的东西,不能作为经验交流。一句话,凡是没有付诸实施、取得实效的做法,再精彩也不是经验。

3.效果要显著。思路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先进,关键看效果。没有效果,就没有说服力;没有突出的效果,就不能作为经验介绍。什么是突出的效果呢?首先要看实绩是否领先。在本地区、在同行业或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越位前进,跨越发展,执牛耳、居前茅、创一流、摘桂冠,这样的经验才值得认真总结,大力推广。其次要看面貌是否改善。与往年相比,进步较快,与历史最好时期相比,水平较高。变化实实在在,面貌焕然一新,成效有目共睹,这样的典型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的经验才是不含水份的经验。再次要看群众是否认可。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认可不认可,是检验典型是否立得住、经验是否有推广价值的唯一标准。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所谓“经验”,注定会没有群众基础,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因此,在写经验交流材料之前,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调查,多听各方面的不同反应,开清“经验”的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从“启发”的角度去梳理“经验”、总结“经验” 人们学经验、看现场、听介绍,是为了获取“真经”,从中受到“点化”,受到启迪,学到好策略,学到好方法,以便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因此,介绍经验时应从受众的角度多加考虑,使之有“耳目一新”、“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

1.在“为什么”上启迪思路。参观、考察、听介绍,人们对先进经验有兴趣,自然就会追问当初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因而,写经验交流材料应该清楚地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详细介绍当时面对着什么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同时,这些情况、问题和矛盾必须是现阶段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是共性的,是经常发生的,这样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达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的效果。二是基于什么考虑。就是面对带有共性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见红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正确进行分析、判断、决策,是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高低的标志,经验交流材料把这个问题写好了,自然就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2.在“怎么做”上提供借鉴。经验交流材料介绍做法,不能象记流水账一样,把所有的做法一个不漏地全盘托出,也不能把一些常规做法、例行公事当作“经验”介绍,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写出新意。笔者在审稿中发现,相当多的经验材料在介绍做法时不外乎这么几条:一是领导重视,二是统一认识,三是建立班子,四是明确责任,五是狠抓落

实,六是协调配合,等等。没有一丝新鲜感,没有一点独特性。好的经验交流材料一般不写这些俗套,应该集中笔墨介绍直接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做法、重点措施和保证手段,主要做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重点措施就是突出抓住哪些方面,保证手段就是如何确保这些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问题得到解决,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并取得预期效果。要多写细节,多写有特色的做法。只有—把这些情况总结到位,介绍详细,才能对别人有所触动,有所借鉴。

3.在“效果如何”上激发兴趣。经验交流材料介绍效果时往往只偏重增长幅度,习惯于纵向比较。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转轨变型的形势下,纵向发展的“奇迹”越来越多,甚至司空见惯,加上基数和机遇条件的不同,高幅度、大跨度的发展并一定就有值得学习的“经验”,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必须在纵向比较的同时,进行横向排序和走向预计。所谓横向排序,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比较,在行业范围内比较,就是与世界巨头、全国巨头、全省巨头比差距、比优劣。所谓走向预计,就是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水平作出令人信服的预测,让人们进一步看到后发潜力,看到长远优势,看到“经验”的真正威力,从而激发学习研究、借鉴运用“经验”的强烈欲望。

三、从“体会”的角度去咀嚼“经验”、提炼“经验”

一项工作、一种思路、一套措施、一份收获,艰难的探索、辛勤的努力、精彩的过程、骄人的业绩,这一切让亲历者回顾起来,必然会有几多感慨、几多回味,而亲历者的这些真切体会对于虔诚的学习者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财富,是“经验的经验”。从体会的角度提炼经验,应着力抓住三个方面:

1.揭示经验的真谛。一份经验交流材料仅仅介绍思路、做法和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画龙点睛,介绍经验的内涵,揭示经验的实质,让学习者抓住要领学,抓住本质学。在学习张家港活动中,有一篇介绍文章中是这样概括张家港精神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人民实践邓小平理论的智慧结晶,是民族利时代精神的缩影,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广泛的实践性、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人民性和强烈的开放性……张家港精神无疑是张家港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它同样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端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肥沃土壤,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成功实践的典范,必定能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自己的光辉印记。有了这样的高度概括,人们就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张家港精神的实质,进一步明确了“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道理。

2.道出经验的根源。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作为经验交流,就应该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以及取得成功的奥秘介绍清楚,让经验更加真实可信,让学习者更加有“经”可学。中江网在报道华西经验和华西精神时,引用江苏省省长梁保华的话,对华西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华西精神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深入挖掘,他说,华西精神是与时俱进、率先发展的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华西都始终坚持高举旗帜,坚定正确方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率先发展不停步;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永不自满,勇攀高峰;在各个发展阶段,华西人都善于把握机遇,抢抓先机,始终走在前列。华西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作决策、办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善于从实际出发,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群众意愿。华西精神是求真务实、创新创优的精神。华西村以创新求发展,创新为了发展,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华西精神是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精神。吴仁宝提出的“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华西人不仅自己富,而且富裕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先后在省内外帮助多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华西人这种宽广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华西精神是协调发展、团结和谐的精神。华西

村始终坚持两手齐抓、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形成了热爱科学、崇尚文明、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良好村风,社会安全,生活安定,百姓安宁,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创造了新鲜经验。这些表述对每一个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深有启发、大有借鉴作用的。

3.指明经验的意义。先进典型的经验是否值得推广,归根结底要看它对当前工作和今后发展的作用如何。一是看它的现实意义,即对推动某项工作或解决某个方面的共性问题是否具有借鉴作用。有一篇介绍村庄整治的材料中引用了两句群众语言来说明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小康不小康,首先看村庄”,“农村新不新,关键看环境”,把村庄整治与实现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挂上钩,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看它的长远影响,即对今后的发展是否有持久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有的经验对推动局部工作,对解决局部矛盾可能是有效的,但推而广之,就可能适得其反;也有的经验对推动当前工作、解决当前问题可能是有益的,但对长远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如企业改制之初的一味卖光、破产逃债的所谓“经验”,城市发展中强行征地、强制拆迁的所谓“经验”,现在看来都值得反思和检讨。因此,我们对各种“经验”要进行认真分析,区别对待,必要时可请教有关专家,或邀请有关

方面人士共同研讨,以便弄清经验的真正价值,确定介绍的重点和介绍的角度,避免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给今后工作造成被动。只有把经验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全面揭示出来,才能让学习者放心学习,大胆借鉴,吸收创新,真正形成“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效应,推动全面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2.班主任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篇二

一、迎新生引新生顺入中学

初入中学的学生, 由于换了新的学 习和生活 环境, 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 为了能让新生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 帮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争取进步, 我尽量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安下心来学习。我认真热情地接待新生的到来,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之间有很好的接触, 消除陌生感。针对每个新生在新的集体里都愿努力向新同学新老师好好表现自己, 即使差生也想改变自己, 给同学和老师留下好印象的心理, 我把新生组织起来, 调动表扬鼓励他们, 为他们创造展示小才华的条件。我开《展示才华》主题班会, 让新生们相信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 便可以在新老师和新同学的心里获得他们想 要的位置, 使新生有 了自信心。 利用《初中的我的梦想》主题班会让学生发自肺腑地说出自己的梦想, 教育学生有梦想的人生才是上进的多彩的人生, 使他们明确美好的未来需要自己坚定不懈的努力才会实现, 指导学生努力去实现他们的目标, 我开始一点点呵护着帮助着我可爱的学生托起理想的翅膀, 期望他们能凭自己的努力振翅高飞!

二、教育学生组建阳光和谐快乐班集体

为了更好地教育新生, 带出一个我 想要的班 集体, 在开学初我不知疲倦地以各种方式与家长、新生所在学校的原来老师联系, 全面了解新生的品质、学习、身 体、家庭等情况。

现在是信息时代, 和以往不同了。孩子们由于接触到各种好的和不好的事物, 他们还有些分不清是非, 学生的思想是很复杂的。现在的情况多是两代人养一个孩子, 他们在家庭中得到了过多的呵护, 有的父母甚至达到溺爱孩子的程度, 有两代长辈宠爱着, 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似的生活, 他们经不起学习和生活的艰苦和挫折, 有典型的心理脆弱、依赖性强、性格霸道、孤僻、合作能力差的特点, 这使班级 管理很困难。因此我既严厉又慈爱, 注意教育上 的分寸, 批评和表扬都把握得适度, 我知道过和不及都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和目的。我鼓励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培养科学锻炼的意志, 让他们知道有好的身体对实现梦想有多么的重要。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项活动,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我让学生明白开朗阳光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心情愉快学习效率高, 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 使他们也觉得学习充满了阳光与和谐。由 此, 学生们都觉得学习、生活在我们的班集体里非常地骄傲自豪。

我深知班主任的思想言行等对学生有着巨大的 影响作用, 我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做到言传身教, 不仅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么做, 还身体力行。班主任是学生们最信赖的人, 自己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生活习惯, 无一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主任是无声的榜样!和谐的积极向上阳光的学生, 组建了一届届的班风正、学风浓、和谐阳光的班集体。

三、关爱传道授业解惑, 托起学生理想的翅膀

亲其人信其道, 做这么多年班主任 我深有感 触, 也是每届学生和我关系好的原因。我关心着爱护着我带的每名学生, 我几乎能读懂他们的每一个眼神和动作, 并及时地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针对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青春期, 心理承受能力差, 情绪不稳定, 并且逆反心理极强, 遇到困难或犯了错不能正确对待的问题, 我都给以正确的引导。

四、用辛勤耕耘收获更多喜悦

3.班主任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篇三

一、我国城市管理的典型做法

(一)沈阳市做法

1.城市管理体制

沈阳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执法职能分别由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城市建设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市城管局)承担。其中,市城市建设管理局负责制定城市建设管理中长期规划、拟订设施维修养护和日常管理资金计划等事项。市城管局专门负责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该局共设13个分局,集中行使城市规划、市容和环境卫生等14个方面的行政处罚权。

2005年2月,沈阳市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市长担任委员会主任,主管副市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其组成委员包括市建委、市城建局、市城管局等20余家机构。该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城市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定全市城管领域的综合性规划、计划,决定城市管理重大事项。办公室主要负责全市城市管理计划编制汇总工作;负责协调城管系统各部门,组织落实城管委工作安排;负责综合整治活动的协调组织工作;负责对城市管理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

2010年7月,沈阳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理顺道路桥梁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沈政办发[2010]77号)将该市的城市管理格局定位为“市级为主导、区级为主体、街道为基础、社区为前沿”。具体来说,市城建局是城市管理的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区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对辖区内城市管理事务负全责。街道办事处是城市管理的基础,负责具体组织所属区域内各种设施的养护及环卫工作。

2.主要管理机制

(1)行政执法勤务区工作模式

沈阳市以全市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执法范围,对应设立具备行政执法处罚职能的责任区域,实现了每个街道都设置一个勤务区。执法人员以勤务区为基本执法单位,在区域内统一行使处罚权,办理简易处罚案件,这里的处罚权涉及城市规划、市容和环境卫生、市政、房产、城市园林绿化、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公用事业(自来水、燃气)、人防工程等14个方面。从本质上讲,勤务区模式的核心是执法责任制,实行的是一种网格化的工作方式。这种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多头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扰民的问题,实现了由粗放式执法向精细化执法的转变;由事后执法向执法工作前置转变;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由注重行政处罚向注重执法服务转变。

(2)执法共建机制

所谓执法共建,就是城市管理执法者与管理相对人,通过开展知法、执法、学法、守法等一系列活动来共同参与城市的管理,其核心就是 “变事后处罚为前置服务”,“变我查我管为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搞好城市管理”。市城管局以勤务区为单位,重点明确了八个方面的服务对象,即学校、医院、社区、物业公司、开发建设单位、街路市场管理单位、锅炉房和地铁站管理单位。该局具体的共建活动形式很多,比如与共建单位、商户代表座谈;发放共建联系卡、执法便民工作卡等各类宣传卡片,等。

3.基本评价

沈阳的做法,可称为大执法局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下的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相对集中行使城市管理领域的多数行政处罚权。此模式有利于精简执法机构,提高执法效能,有利于对城市管理权的行使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二)上海市做法

1.城市管理体制

上海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分别由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承担。其中,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除负责城乡建设管理、交通管理等事项外,还承担着一定的城市管理职责,如综合协调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同时挂上海市林业局和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牌子,负责对绿化、市容环境卫生、林业的行业管理以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在管理模式上,上海市已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即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监督和处置相分离,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的问题。此种模式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注重使管理重心下移。该模式以街道、社区为基础,以1万平方米左右区域为基准划分单元网格,采用市、区、专业工作部门和网格监督员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目前,网格化管理已覆盖全市所有区县,管理内容涉及公共安全、市政设施、市容市貌、交通管理等。

2.主要管理机制

(1)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

根据相关的规定,上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上海市联席会议)是在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综合协调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讨论、研究和完善城管执法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和重大措施;综合协调城市管理方面的执法资源,组织协调全市性重大执法工作,等。上海市联席会议由市政府批准的相关职能部门分管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城管执法局综合执法处,负责联席会议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城管执法局分管副局长兼任。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按照联席会议确定的任务,负责做好日常事务的处理及有关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对热点难点问题及市政府重点工作和下一步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等。

(2)城市管理监督机制

上海市在创新城市管理监督机制方面构建了以下机制:一是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监督平台。通过市政道路平台、网格化平台、12319城市建设热线、12369环保应急热线等城市管理和服务平台,及时受理和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城市管理考评机制,市城市管理部门对全市各区县开展单月评估和百日考评,同时,组织城市建设和环境文明指数市民测评,对各区县评估、考评和测评结果进行排名,并纳入区县年度工作绩效考评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市、区(县)、街(镇)”三级巡视督查机制,坚持执行城市管理巡视督查日志制度。[1]

nlc202309040032

3.基本评价

上海市在城市管理上同样采用分权模式,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责分别由不同部门承担。需要注意的是,其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职责设置具有一定特色,即该部门在负责城市建设管理的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城市管理职责。这种职责设置使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便于落实“建管并重”的理念。在管理手段上,上海市注重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已在全市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

(三)深圳市做法

1.城市管理体制

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分别主要由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住房和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承担。其中,市城市管理局主管园林绿化、林业、环境卫生、城市市容综合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方面,市城市管理局目前行使着城市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工商管理(对无照商贩的管理)、公安交通管理(对侵占道路的管理)和房产管理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

在管理格局上,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就作出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决策,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通过采取财政全额拨款方式,充实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城管力量,保障其人员经费。此举充分调动了基层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管理职能、运作机制、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的转变。各区级城管部门则把执法队伍组建成若干分队,下派到各街道办,执法队伍实行区、街道双重领导。

2.主要管理机制

(1)城管外包机制

2007年底,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通过培育市场组织,购买社会服务,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西乡街道将13项城市管理职能交给物业公司,包括:环境卫生方面,如清洗垃圾桶、站标、路标等市政设施,清除乱张贴;市政道路方面,如换铺人行道水泥砖、换铺道路路牙等;绿化整治方面,如整修绿化带,美化道路园林、灯光等景观;公共秩序方面,如进行街区管理宣传,劝离在交通要道等重要公共场所经营的小摊贩和乞丐。[2]西乡街道引进物业公司之后,形成了政府、企业、市民“多元共治”的局面,提高了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深圳城管外包的对象是某些服务事项及辅助管理事项,并不涉及行政权力的委托行使。

(2)公众参与机制

深圳市非常注重构建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主要做法有:一是引导公众参与社区管理,如宝安区西乡街道成立街道市民街区管理委员会,通过推举产生的5名热心市民为街区管理委员会委员,代表市民参与街区的管理。二是围绕城市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如深圳城管部门坚持开展“百名市民走近城管”、“城管义工行动”等一系列吸引广大市民参与的大型活动,使广大群众既亲身参与城市管理过程,又切实享受到城市管理成果。让公众在参与公共事务中加深了对决策的认知度,极大地削减了城市管理政策执行中的障碍,成为“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一个典范。[3]

3.基本评价

深圳市城市管理的特色在于其城管外包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这两种机制注重发挥企业和公众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体现了深圳市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努力,顺应了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机制民主化的趋势。其做法和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借鉴。

二、上述典型做法对今后城市管理改革与立法的借鉴意义

(一)合理界定城市管理范围

城市管理改革的基本前提是明确城市管理的范围。客观来说,国内就城市管理的范围没有统一的界定。上述几个城市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其总体特征是对城市管理范围界定持谨慎态度。如沈阳市将城市管理的范围界定为市政管养、市容卫生、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市场管理等;上海市则把城市管理的范围界定为市容卫生、市政工程、绿化、水务、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工商管理、建设管理等。概括来说,这两个城市的城市管理范围主要集中于市容卫生、市政管养、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领域。作为国内首部关于城市治理的地方性综合立法,《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也采用了这种思路。根据该条例第2条的规定,城市管理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市政设施、市容环卫、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物业管理、应急处置等事项。

(二)切实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高位协调作用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分立已经成为国内较大城市城市管理的基本模式。三项职能的分立有利于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三种权力的制衡,但同时也对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协调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的良性、有序治理,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要切实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高位协调作用,需要构建一系列的制度加以保障。沈阳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推行的城市管理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考核制度,恰恰是为了使城市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实效化。在这方面,《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第9条至第11条对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员会的职责、组成方式、会议规则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利于委员会的良性运作。

(三)适度下移城市管理工作重心

纵观上述几个城市,无不注重管理重心下移,如深圳市很早就提出并切实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沈阳市的城市管理格局则是“市级为主导、区级为主体、街道为基础、社区为前沿”, 在每个街道都设置一个勤务区。这种格局的实质是分级管理、管理重心下移。也就是说,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承担指导、监督、考核等职责,街道和社区特别是街道成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这其实是为了满足城市管理实际需要的必然选择,因为大量的城市管理事项主要集中在街道和社区这个层次上。许多城市已经意识到管理重心下移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一些有成效的措施加以推进,在新形势下应坚持这一改革方向,同时须克服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盲目下移等问题,使街道和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喜全.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可借鉴上海经验[N].黑龙江日报,2010,8,23.

[2]黄明钢,等.城市“保姆”巧手治“顽疾” [N].深圳商报,2009,6,10.

[3]陆云红.深圳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N].深圳特区报,2011,9,16.

(责任编辑:赵静)

4.典型交流材料 篇四

开拓创新

促进民族医药事业全面科学跨越式发展

——内蒙古科右中旗蒙医医院 蒙医研究所

2010年2月7日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我蒙医医院、蒙医研究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努力发挥传统民族医药学特色,打造、培植民族品牌的医疗、教学、科研、制剂为一体的民族医药综合性医院,依靠科技进步,整体推进的发展与改革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贫困边远落后地区广大农牧民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于1978年光荣出席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曾荣获吉林省科技战线先进集体、两度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在防治非典战役中荣立盟级集体“三等功”、荣获兴安盟医院管理先进单位、兴安盟文明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盟级奖项11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等旗级奖项27次,今年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我院所《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先后有43人次被评为区、盟、旗先进个人并受到表彰。1997年在全旗率先进入二级乙等医院行列。

一、基本情况

科尔沁右翼中旗(简称科右中旗)位于祖国北部边陲,大兴安岭南麓,隶属兴安盟。全旗人口总数26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是全国蒙古族最聚集的少数民族地区。

蒙医医院蒙医研究所建于1973年,现两个单位合署办公。蒙医研究所是全自治区唯一保留的旗(县)级蒙医药研究机构。经3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本旗蒙医临床、科研、教学、制剂中心。院所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100平方米,固定资产4000万元,床位150张,职工总数20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5人,占职工总数的84%,有高中级人员48人;设有13个临床科室,1个重点科研专科,7个疗区,5个医技科室,5个辅助科室,7个职能科室。拥有万元以上设备118台件。有生产4个剂型、126个品种、年生产能力5000公斤的蒙药制剂生产线。每年承担本、专科院校实习生30人以上的临床教学任务,免费培养基层卫生院、卫生室初、中级卫生技术人员10-15人。

二、深化改革,健全组织,强化管理

在改革开放初的新旧体制转型期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院所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滞后,无资金来源,职工工资发不出,院所发展处于停顿状态,盟、旗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蒙医蒙药的发展。1995年根据我院现状,在全盟率先开展干部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公开选拔招聘,组建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以后,根据医院的实际,对人事制度、福利制度、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一是在人事制度的改革上,全盟卫生系统中率先推行全员聘任制,坚持按需设岗,高效精简的原则,充分考虑医院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诸

多因素,以“公开、平等、择优”为前提,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方式,严格掌握资格准入,对于专业、职称不对口人员原则上归岗或缓签聘用合同。通过严谨的聘任程序,转岗12人,调整岗位28人,内退8人,做到了优化组合,为医院合理使用人才资源打好了基础。二是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上,按照“按劳取酬、优劳优得、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在全盟卫生系统中率先实行绩效工资制,扩大医院分配自主权。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向医疗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工作任务重的临床医护人员倾斜;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搞科研创新的人员倾斜,打破了过去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制度。采取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合理拉开收入分配档次,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三是在全旗卫生系统中率先推行实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将养老统筹、人寿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医疗事故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纳入职工切身利益中,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了队伍,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向纵深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注重调整、修改、补充、完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实现了管理制度化、工作规范化、服务优质化、诊疗科学化,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服务质量。五是大型设备购置、大额资金使用

等热点和敏感问题,由集体研究决定,并公布在院务公开公示栏目中,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六是狠抓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敬业爱岗,主人翁意识、责任感意识得到了增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医院管理走上良性循环轨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持续增长。2008年由改革前门诊量增长了近20倍,住院增长了23倍,业务收入增长22.32倍,人均创收5.4万元,职工工资增长6.4倍,职工工资自给率达到98%,经济效益在全区旗县级蒙医院中名列前茅。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新设备,改善基础条件

建院初期,科室不健全,设备不配套,医疗技术力量十分薄弱,仪器设备远不能满足临床和科研需求。1995年只有8个科室、1个疗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床位30张、固定资产不足90万元。自90年代末期开始,院所发展进入快车道。到2008年科室增加到37个、疗区7个、固定资产增加到4000万元、建筑面积增加到14100平方米、床位达到了150张。

良好的环境和医疗设备是医院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医院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资基础。但是,我院所乃至地方经济十分落后,而引进设备需要大量资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职工集资、医院自筹、向上争取资金等途径,近五年内共筹措资金3600万元,新建了6700平方米的病房楼、5900平方米的门诊楼和1000平方米的蒙药制剂楼,极大地改善了工作、门诊、住院就医环境。引进了彩超、24小时心电动态监护仪、CT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00mAX光机、动态血压监护仪、电子胃镜、腹腔镜和3台120急救车在内的万元以上大、中型设备118台(件、套)。通过改善环境、加大设备的引进力度,扩大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质量,拓宽了服务领域,提升了医院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预防、康复需求,使一个发展滞后,技术手段落后的医院已初步建成科室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诊疗手段比较先进,具有现代化装备的新型民族综合性医院,也为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医院发展后劲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事业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我院建院时间较短,人才匮乏情况比较突出。为此,我们把人才资源的发展摆到重要位置,提出“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下大力气紧紧抓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进一步改善了人才队伍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实施“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培养人才,引进必需人才”的用人机制。一是对现有人才大胆放手使用,给他们创造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平台和用武之地。同时,对他们的工资待遇、住房、生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二是狠抓继续医学教育,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历提高班,开展专题讲座、床边教学、系统讲课活动,促进医学知识更新。对年轻人才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往北京、长春、沈阳、通辽等地知名医

院进修深造,培养各类人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自2000年开始,中、青年医生普遍轮修一次。从2007年开始进入第二轮进修阶段。目前在外进修人员有11人,进一步提高中、青年医师的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出一批年富力强、确有造诣、爱病人、精业务、勤服务、作风严谨、思想过硬、医德高尚的职工队伍。三是为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技术含量,引进新技术,与北京军区总医院、吉林大学三院、解放军总医院、内蒙古民大附院、兴安盟医院等建立协作关系,不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到医院坐诊、讲学、临床示教、会诊。从今年开始,同协作医院搭建远程会诊平台,不仅避免了患者的转运痛苦,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断治疗水平。同时,在上级医院专家、教授的协助指导下,平均每年引进6项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技术,有力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四是本着“按需引进,择优引进”的原则,近年来通过人才市场,招聘本科学历人员56人,专科学历人员31人,近5年内专业技术人员年均增长8%以上。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加强了人才梯队建设和重点科室人才队伍建设,巩固了后备力量,完善了引进人才和有效利用人才的激励机制,形成“政策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了人才的竞争力,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狠抓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扭住“永恒主题”不放松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是医院的生命线,也是医院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完

善措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按着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求,紧紧围绕质量、服务、安全、管理、费用等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和细则,加强领导,广泛动员,依法推进,完善制度,强化督导,努力改进工作思路,确保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顺利实施。一是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加强“三级三严”训练,结合医院实际,以“医院评审”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活动内容,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保障医疗安全为目标”,做到基础环节与终末质量并重,完善个人、科室、医院三级质控链,落实院长责任制。建立评价、监督体系,探索医院规范管理和医院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与贯彻 “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所有缺陷可避免”等“以人为本”的质量、安全、管理、服务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各级医疗安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开展各专业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体系,努力使医院管理年各项活动落到实处。三是围绕15项核心制度,健全技术操作常规、规程和规范,医疗护理质量标准、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工作和医务人员的行为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据2008年统计,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6%、死亡病例讨论率100%、处方书写合格率98%、甲级病历率97%、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

率81%、基础护理合格率96%、治愈好转率93%、无菌切口愈合率97%,门诊蒙医治疗率、住院蒙医治疗率及其它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四是实行首问、首诊、首接、首发负责制,简化就医程序,提供优质服务,经常性开展收费管理自查活动,如发现不合理收费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对医疗收费、药品价格明码标价并上墙公布,阳光操作、透明消费,赢得社会各界的充分信赖和好评,被旗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物价管理信得过单位”和“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五是依法执业,严把医务人员准入关,坚持无证人员黄牌警告制度,杜绝无资格、无学历、无执业证的医护人员上岗执业。六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制定、完善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分级使用,开展处方点评、临床用药监控,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行为及时给予干预,提高了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七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实施合理检查,按照“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选择用药,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尽量为患者选择同类低价药品。八是建立医护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公示制,依法查处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九是开展整体护理工作,拓展了护理工作的内容、形式和范围,促进了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到多元化、人性化护理方向转变。十是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十一是强化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开通绿色通道,贯彻

“时间就是生命”,把握“救命黄金时刻”概念,开展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的专业培训,提高了急诊急救能力。2003年开通急救绿色通道以来,接转诊急救患者2800余人次,为挽救病人的生命尽到了应有的责任。

(二)按着国家“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一是制定《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及时组织召开创建平安医院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具体工作,并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把培训重点放在安全岗位人员。三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四是强化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建立健全化解医疗纠纷的工作机制,医患矛盾得到了及时解决。五是认真梳理和排查医院各科室和后勤保卫等部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查找管理漏洞、薄弱环节,做到安全管理措施、制度落到实处。有效防止了患者就诊、住院期间生命财产安全和医患纠纷的发生。

总之,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 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医院等级评审”活动,做到了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进一步强化了内涵建设,促进了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正规化进程,推动了医院整体工作全面、健康、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六、坚持蒙医药科研工作,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民族医

药的发展

充分发挥蒙医蒙药特色、提升院所竞争力

蒙医蒙药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瑰宝,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蒙药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院所始终将发展蒙医蒙药事业作为长期发展目标。植根于蒙医蒙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中,蒙医药科研和民族医药的传承工作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蒙医蒙药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广大农牧民十分信赖。我旗是全国蒙古族最聚集区。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形成了以蒙医药为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体系。多年来,我们以继承和发扬民族医药事业为己任,在缺乏科研经费,人才资源不足,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努力开展蒙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提高工作。曾编写、翻译、出版《蒙医常用方剂选》、《蒙医乡村医生手册》等173万字的五部医用工具书。把加强专病专科建设作为搞好科研工作的基础来抓。以蒙医药理论为指导,选择疑难病症为蒙医药科研突破口,设立蒙医“肝病”、“糖尿病”、“宫颈糜烂”、“骨质增生”、“高脂血症”、“萨病”(脑血管病)、“肿瘤”、“肾病”等专病专科,获得显著的成果。《用蒙医药实验治疗肝病》、《哈屯塔拉哈治疗宫颈糜烂》、《喜晶Ⅰ号治疗糖尿病》等成果曾分别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兴安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研发出治疗骨质增生的《雅顺色音》、治疗高脂血

症的《奇顺格根》等专病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周边地区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逐步增多,医院声望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努力医院基本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病有专药的专科技术格局,蒙医药特色得到充分发挥。重视蒙医药的传承、发扬工作,根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制定了“老蒙医及蒙医药高级职称人员收徒师承教育工作管理办法”,选择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扎实,热爱蒙医药事业的本科学历的年轻医生,向老蒙医拜师学徒,使传统蒙医药学得到了薪火传递,后继有人,加快了“名医、名科、名院”的创建步伐。医院十分重视,鼓励业务人员开展学术研究,自1995年以来,蒙中西多学科结合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56篇,区级发表103篇,盟级核心刊物上发表76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36次,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七、积极开展济困医疗和卫生下乡工作,认真实施惠民措施 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发挥医院窗口作用,落实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为弱势群体带来更多的实事好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一是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济困医院、济困病房和济困门诊建设指导意见》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于2006年开始设立济困病房和门诊,设济困病床15张。按照济困医疗有关政策,对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老人和儿童等困难群体实行“一免四减”办法,即:免收挂号费;减免20%的住院费,20%的手术费,20%的治疗费和20%检查费。经过几年的运行,减免费达到30余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看病难、住院贵”的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二是积极响应国家卫生下乡的号召,经常组织医疗队,深入边远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地区,为广大农牧民开展义诊,解决他们看病就医实际问题。自2005年以来共组织医疗队近30次,义诊患者约4500人次,免收医疗费5余万元。同时,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发放防病治病宣传单2万余份,为缓解贫困地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因贫致病”问题做出了突出成绩,被评为全盟卫生下乡先进单位。

八、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行院务公开,打造诚信医院 文化建设是现代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文化建设将影响医院各个环节,意义深远。几年来,我们把医院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提倡文化建设,制定文化建设规划,促进医院管理,向精细化的科学管理转变,确定了医院院歌,确立了“严谨、仁爱、传承、创新”的医院院训及“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的医院服务理念。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歌咏比赛、乒乓球比赛、“蒙医杯科尔沁民歌”大赛,参与旗乌力格尔节目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凝聚和激发全院职工的爱院热情和工作激情,陶冶了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了能使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医院和科主任、护士长签订《行风建设目标责任书》。建立个人向科室、科室向

医院、医院向社会三级承诺制度,努力打造诚信医院。建立门诊和住院患者、出院患者征求意见制度,定期召开住院病人、医院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制定出院患者回访制,住院患者一日清单制,单病种最高限价制,济困病房优惠制,为病人提供了温馨、细心、热心、爱心、耐心的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在服务模式上向亲情化、人文化、宾馆化、花园化的转变。

九、廉洁行医,端正行风,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行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卫生行业形象,关乎事业建设成败,我院高度关注和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严格的违规处罚措施,形成对不正之风的必要威慑力。明确规定“请吃不到、红包不接、旅游不去、回扣不收”,认真落实卫生部制定的“文明用语20句、禁语40例”,严格实施行之有效的检查监督制度,逐月对行风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公布,向各科室通报病人满意度情况,并纳入对科室的质控范畴。设立院长信箱、院长接待日、行业不正之风举报箱,全天候开通举报电话,并做到了“五有”:一是接待投诉有登记;二是投诉有备案;三是处理投诉、反馈有记录;四是查询投诉有档案;五是投诉、信访举报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精湛的技术吸引更多的病人,诚信的服务换来满足的微笑。辛勤的耕耘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2008年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达到98%,拒收红包20余次,金额达2700元,均作为患者住院押金来处理。自 13

2005年以来,收到锦旗22面,表扬信、感谢信43件,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并在盟旗报刊上进行系列报道。

5.中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篇五

----罗田县三里畈中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全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有素质的人才,三里畈中学历来重视德育教育,发挥学校以德育人、活动育人的功能。

近年来,三里畈中学在上级党委、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以“求质量、扬特色、铸品牌、建名校”为办学目标,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六大育人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社团实践体验,实现活动中育人的目标,从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校园节(会)和团(队)等活动中体现,以鲜明的价值取向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突出活动的教育意义和德育效果。

学校精心设置并创新完成工作部署的德育工作任务,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打造学校活动育人新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保驾护航。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通过不懈地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教学活动井然有序,教风学风踏实严谨,师生风貌热情自信,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这是三里畈中学一贯坚持的办学宗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学校就形成了体育特色,成为罗田乃至黄冈的一面旗帜。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三里畈中学继续保持传统,创新格局,有声有色地推进体育教育的长足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学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和举措,为学生的健美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的体育教育特色工作成绩显著:学校先后四次被评为湖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获得过国家“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称号,近年又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16年、2017年黄冈市体育运动会上,我校为主力的代表队获得了甲组第一、乙组第二的好成绩,充分体现了体育训练系列化的成效。

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催生阳光文化,学校以“阳光教育”理念为导向,破浪扬帆,奋勇前进。

我们的做法是:

一、发扬体育特色,擦亮育人名片

1、教师专业化。我校有4名专业体育教师,其中两名是高级职称,两名中级职称。我们科学制定体育教师考核制度。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模等方面享受其他教师同等待遇,保障体育教学工作协同育人的顺利开展。

2、训练系统化。三里畈镇的体育特色,不仅仅表现在初中,而是中心校从全镇整体谋划,从小学到初中一体打造,主要表现在一是全面推广阳光体育活动,二是对体育、艺术内以镇为单位,以国培项目为契机,定期整合资源,送教下乡开展体育教研。三是每个完小以上学校都成立体育特长小组,坚持小学初中一体化训练,形成训练系统化。

3、活动特色化。孔子曰: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学之者,学之不如乐之者。坚持体育特色,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和内驱力。学校体育已经形成了特长竞赛活动系列、阳光体育兴趣活动系列、考试训练系列、田径运动会竞技比赛系列。

立德树人,行远不息。阳光体育擦亮了三里畈中学的特色名片,并培植出阳光教育理念。

二、创新育人模式,实现特质双赢

1、加强学生成才管理,赢得社会共识。学校为创优精致教育品牌,做强特色教育,积极推进特色融合发展。学校从大课程观的视角,按照“学技能—强体质—养兴趣”,将阳光体育运动的三大平台即体育课堂、大课间活动、体育社团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基本形成在体育课堂学技能,大课间活动重强化,体育社团求提升的体育教学活动格局,构建出体育版“二全三级一载体”的模式,走向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阳光体育之路,致力于培养“合格+优秀+特长”的学生。体育特长生自1987年以来,共录取黄冈体校四十余人,一中百余人,高中特长班三百余人,这些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也赢得了家长的支持,保证了特训队生源充足,同时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打开了通道,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了榜样。

学校以“实施阳光教育,培养阳光人才”为办学理念,把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注重体育课的常规教学同时,积极推行大课间活动,普及群体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先后为黄冈中学、黄冈体校和罗田一中等高级中学输送了一大批体育特长生。

学校先后两次通过了“省传校”验收。学校近几年多次接受了各级领导的检查和验收,还多次接待了其他县市兄弟学校的参观。学校将继续坚持全面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理念引领、特色带动,不断提升素质,培养体育人才。

2、加强学生关爱教育,激励学生进步。学校体育教育走出学科局限,坚持融入“以美育人,五心六自”德育理念。“以美育人”即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五心”即广泛开展自尊心、自信心、感恩心、责任心、进取心教育;“六自”即培养学生走向生活自理、环境自护、行为自律、体格自强、学习自觉、发展自主。通过进一步主动的思考、创新的举措和不懈的努力去实现体育教育各项工作的不断超越,实现每一个生命的灵动与精彩。

学校利用体育活动作为学困生的转化平台。阳光体育活动采取体育教师指导,班主任管理的模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项体育活动爱好,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获得信心,增强了学习内驱力。通过训练,有效的改变了学生的个性或习惯,转化了学困生。

三、挖掘文化内涵,实现三纬融合1、以阳光体育为阵地,培育健康人格。

阳光体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平台,2015年秋学期起,我们以健康人格形成为德育重点,进一步完善新机制,探索新方法,实现了学生安全零事故,学生犯罪零发生,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2015年12月11日,全县德育工作现场会在三里畈镇召开,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与会领导一致好评。学校于2016年10月被黄冈市教育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着力搭建阳光教育工作平台,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促进知、情、意、行的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2、以公平公正为准绳,践行核心价值。

体育是一项增强体质体能的游戏,凡是游戏必有游戏规则,只有对规则的遵守,才有竞技的公平。因此,体育的首要育人功能也就是其文化内涵,应该是规则规矩意识的坚守和对公平公正的追求。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年来,学校全力打造“阳光文化”的品牌,立足做人、求知、做事、审美基础,创设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机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激励学生品德的自主发展。

3、以阳光筑梦为理念,促进教育均衡。

学校各项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一体化的良性循环轨道,也培育出了一大批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打造出充满朝气、孕育灵气、绽放才气的阳光校园。

三里畈中学以“实施阳光教育,培养阳光人才”为办学理念,以“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竞技精神为学生筑梦,树立其积极健全的信仰,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学校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教育教学井然有序,教风学风扎实严谨,师生面貌焕然一新,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教学质量长盛不衰,跻身全县强校之列,成为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欢心的高质量、高品味、高档次的品牌学校。

6.旧村改造典型经验材料 篇六

(一)加强宣传,使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是实施旧村改造的内在动因 旧村改造虽说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但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全体村民的切身利益,再加上农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工作难度较大。因此,能不能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激发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使旧村改造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变“要我改”为“我要改”,这是旧村改造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关键所在。望川村有360户,1171口人,全村土地总面积3147亩,其中耕地 1307亩。1984年开始,该村以地下煤炭资源为依托发展村办企业,1989年该村已拥有煤矿、铁厂、铸造厂等9个村办企业,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05万元,人均存收入1000元。有了钱就要盖房子,这是中国农民的传统,望川村的百姓也一样。以前,望川村民无钱修房子,360户人居住在三个自然庄中,居住区占地面积185亩,自1978年以来,富裕起来的望川村人,纷纷建新房,截止1989年,全村共建新房1000间(眼),占地185亩。这样形成了三个问题:一是村庄土地浪费严重,村庄占地已占地370亩,而许多村民仍无房住,要彻底解决,村委估计至少还得占地300亩,这样一来望川村占地将达到670亩,而且将形成名副其实的“空心村”。二是耕地日趋减少,除了村民修房占地外,望川村办企业也要占地,企业要发展,就要上规模,上规模不占地不可能。加上国家、省、市县一些重点项目占地,人地矛盾必将进一步激化。三是村内建筑杂乱,以前的居民点没有改变,还是那样低、矮、破烂、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排水排污都是问题,而新的建筑虽然新,但东一处,西一处,显得杂乱无章,公共设施无法配套,导致了望川村街道低洼不平,雨天水路不畅,因排水、走路造成了许多民事纠纷,村庄建设水平上不去,仍是“年年建新楼,岁岁无新貌”。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国土资源局积极为该村出谋划策,在参观该村时,与该村两委班子就望川旧村改造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我们的宣传下,望川村两委认识到了这一点,从1988年开始,两委干部统一了意见,决定进行旧村改造。为了帮助望川村进行旧村改造,我们首先建议该村走出去。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外地旧村改造典型村取经,寻找旧村改造的感受和动力。二是通过座谈、恳谈来统一认识,消除村干部的畏难思想,齐心协力做好拆迁户思想工作,消除群众的担忧、害怕、抵触情绪,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征地、拆旧铺平道路,确保旧村改造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指导,注重规划和建设管理,是高质量完成旧村改造的前提和条件在旧村改造中,许多村庄由于不重视规划和建设管理,结果使村庄旧村改造半途而废,新村面貌依旧、质量不高。因此,旧村改造首先要因地制宜,制定一个功能齐全、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中心村及有条件的村庄要按照现代化新农村的标准进行规划,同时要强化建筑设计工作,对户型、主基色、建筑立面都要统一标准、统一设计。按设计施工。在我们的帮助下,由山西省城乡设计规划研究院的技术人员给望川村绘制了1990至XX年新村建设和产业结构布局的总体规划,提出了十年奋斗目标。其中新村规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在91年建成两栋三层居民楼,安排居民48户;建成宽12米,长1000米的柏油新街;建成教学大楼和容积为500立方米的自来水塔。第二步,从1992年至1995年,建成居民楼8栋,安排居民200户的同时,建成综合办公大楼、商业大厦、酒家、幼儿园和煤气站。第三步从1996年到XX年,居民全部进入新村,并建成医院、文化宫、公园、力争全部完成园林式新村建设任务。望川村的旧村改造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争议,但在今天看来,我们对望川旧村改造的超前规划是正确的。国土资源部长孙文盛在任山西省省长时,多次深入该村进行调研,对该村旧村改造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三)和谐发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是确保旧村改造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 1991年,望川村开始了旧村改造工程,首先的阻力来自传统观念。有相当部分的村民认为再基地是祖上传下来的,属于私有财产,加上一些风土习俗、家族势力等多分面因素的纠结,撤旧房很困难;第二是村民住房问题,谁先谁后住,新楼价款问题。为了使望川村旧村改造顺利进行,我们从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符合国家法律与政策的精神,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了旧村改造民主决策、科学规划。从而有力的促进望川村旧村改造了工作。我们在望川旧村改造中主要处理好了以下三个问题:

1、旧房拆除。望川村通过开会、广播、板报、标语等形式,反复讲解和宣传“旧村改造”的目的、意义和目标要求。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动员,并拉上全村党员干部外出参观,使他们认识到了旧村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主动撤除自己的房屋,腾出宅基地户用于建设新楼房。该村老党员郝世愧1987年刚盖起16间新房,但却首先不同表态,主动撤除自己的房屋。在党员干部作出表岁的同时,该村组织了旧村改造政治思想动员工作组,挨门逐户做思想工作,为该村的旧村

改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改造资金的筹集。实施旧村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益事业建设、旧房老宅基补偿等都需要一大笔资金。部分实施整体迁建的村庄更需要投入大量的启动资金。望川村旧村改造中,拆迁户房屋按当时房屋造价赔偿,新楼价款采用群众出小头,集体出大头的办法、并且每户免1.6万元。拿1991年新建的两栋楼来讲,两栋楼总投资150万元,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可安排居民48户,户均建筑面积106平方米,户均居住价款仅1.2万元,总价57.6万元,仅占总投资的零头。村集体收回的旧房有偿使用、投入部分土地征用款、村集体资金投入等方式解决旧村改造资金问题

3、新楼房的安排。从各地旧村改造来看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新房的位置;二是通过竞投,谁出钱多谁先选择宅基地;三是按照旧房拆除(或腾空)的先后顺序,谁先拆除(或腾空)旧房谁先挑选。但是素~办法在望川村旧村改造工作中难以行通。望川村在旧村改造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第一、二栋楼竣工时,群众都不愿意住;当群众看到新楼宽敞、明亮、水、暖、电、气配套设施齐全,又张着要住楼。在我们的帮助下,该村出台了分房制度:群众要住,优先群众,群众不住,优先党员,党员不住,干部带头住。几经反复,使全村群众都住进了楼房。

(四)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同支持,是实施旧村改造的重要外部条件 旧村改造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矛盾较多。望川的旧村改造表明,要搞好旧村改造,除了望川村自身要有较好的内部条件外,还离不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资金、政策、土地指标、审批服务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在工作中,从方案制订到具体操作,我们都把握政策,加强指导,把政策用足,落实到实处。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各种费用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乡镇一级政府要把旧村改造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加强指导。望川村所属润城镇是我县的一个经济大镇,在望川村的旧村改造工作中,润城镇两委班子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我们的指导下积极推广望川旧村改造经验,有力的促进了该镇旧村改造工作的进展。今后的工作和建议近年来,我县的旧村改造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但从整体而言,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从横向看,区域之间甚不平衡,部分乡镇进展缓慢。从纵向看,两头热中间冷。即上级政府十分重视,村民呼声十分强烈,但部分乡村干部和一些部门存在畏难情绪。究其根源:一是缺乏共识。即没有充分认识旧村改造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二是畏难情绪作怪。在土地指标、建设资金、旧村改造中的矛盾纠纷这三大困难面前,部分干部或多或少产生畏难情绪。三是政策缺位。旧城改造工作目前尚处在探索性阶段,相关部门未出台一些配套政策,自上而下至今还没有明确规范的法律政策。

(一)合理配置农村集体土地资源,满足旧村改造用地需要 目前,我县农村旧村改造工作首先面临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土地指标问题。由于存在着城乡两元结构,以往在土地指标使用上,往往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不公平现象,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上级政府配给的土地指标与实际需求缺口更大,能用于旧村改造的则更少。同时,在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中,许多村庄没有或很少预留了建设用地,根本不能满足旧村改造的需要。从各地的实践看,当前解决土地指标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指标用于旧村改造;二是根据政策,通过土地整理获取折抵指标,或中心村通过宅基地复垦还耕置换建设用地指标。但上述办法都受到了配额、经济、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根据我们的国情、市情以及土地法律法规精神,用地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我们认为,旧村改造用地问题,还是要从改革入手,制定相应政策,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1、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满足旧村改造用地需要。旧村改造,从总体上看,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目前,许多地方都把农村宅基地整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目的就在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鼓励支持旧村改造,在用地指标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2、开源与挖潜并重,加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力度。从集约用地,减少人均占地面积入手,积极探索节流新思路、新办法。一是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扩大迁村并点试点工作。缩并农村居民点,扩大城镇、中心村用地规模,合理调整城乡居民点用地结构,达到节约、保护耕地目的。二是在城市规划区内、中心集镇推行多层公寓。在供地方式、购房面积上、购买价格上、房产处置上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既可以维护农民利益,同时也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三是建立城乡土地置换机制,允许农民在一户一宅原则下,原有农村宅基退耕后,按一定比例置换中心村或城镇建房用地。目前,农村居民为了经商、务工、子女读书,进城定居较多,城乡土地置换条件已日趋成熟。我们要制定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并加上宣传力度,不能停留政策文件层面上。四是出台农村建房节地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减低用地标准。目前,农村家庭人口趋少,而农居占地较大,空置现象较普遍,要在观念更新、政策鼓励二个方面加以引导,逐步消除农村建房中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7.班主任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篇七

贫困人群经济承受力和健康状况较弱, 对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可得性和可及性差, 无力承担医疗费用,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病交加”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病不能就医或就医后家庭无力承担的状况往往导致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发生, 因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 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制度安排。医疗救助制度是整个医疗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2003年11月, 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正式开始实施。2005年3月14日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从此, 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在实践中逐步改善。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3月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9]6号) (简称新医改方案) 。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从开始探索到现在不到7年的时间, 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借鉴国外成熟国家的医疗救助制度及其经验就显得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才能促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实施, 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 构建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2 国外典型国家的医疗救助制度

2.1 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英国的医疗体制被称为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National Health System, 简称NHS) , 这种体制主要由政府提供医疗保健, 公立医疗系统提供的服务覆盖99%国人。英国1946年《国民健康服务法》规定, 无论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 无论个人支付能力的大小, 都可以得到免费的全方位医疗服务。国家办医院, 雇用医务人员, 免费提供门诊医疗, 住院医疗和药品, 贫困人口一般只能在国立的医疗机构接受服务。国家卫生服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税收和国家税收保险基金。

英国的救助政策详细规定了享受各种资助的资格条件, “NHS低收入方案”可以为低收入者提供相关NHS自费费用资助, 资助数量取决于申请者的收入状况和应付费用, 有费用全免和部分免除两种形式, 如果家庭有成员享受收入救助、养老金补助或待业收入津贴则可以全部免除 NHS相关自费费用, 其他情况则部分免除。经常需要支付处方费者还可通过购买预付凭证节省费用。英国医疗救助有严格的审批机制和约束机制, 一旦查出弄虚作假者, 将处以费用5倍的罚款。英国医疗救助政策的总原则是:有能力承担费用者必须自己支付, 没能力承担费用的可以获得救助。人们的支付能力的标准除了收入等经济指标外, 还考虑居民的健康状况, 需长时间在家卧床护理的患者可享受救助的资产上限最高, 老年人其次, 其他人最低。

这种模式医疗保障水平高, 资金来源稳定, 管理方便, 服务提供的范围广。但这种模式要求国家较强的经济实力, 如果国家投入资金有限, 就难于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由于低收入者在接受卫生服务时选择性较小, 与高收入人群相比, 公平性存在一定问题。这种高福利的政策缺少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效率的激励机制, 容易造成由于资源的浪费而出现的供给不足。

2.2 新加坡的医疗保健储蓄计划

新加坡于1984年实施医疗保健储蓄计划 (Medisave) , 成为其中央公积金制度的一部分, 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性居民及其雇主都必须缴纳公积金, 在他们的公积金账户下均单独设立一个医疗储蓄账户, 其一定比例的公积金供款 (目前为6%) 存入这一账户。1990年实施的健保双全计划也被称为大病保险计划, 是一项低保费医药保险计划, 目的是帮助公积金存户支付顽疾或重病所带来住院费和指定医药费。采用自愿参加原则, 按照共付线和共付比例制, 对投保者住院及部分门诊费用给予偿付。

新加坡建立政府补贴和医疗基金制度相结合的医疗救助制度, 以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新加坡医疗保障体系以个人健康储蓄账户为主, 是试图规避福利体制下道德风险以及市场失灵的一种尝试 。但使用个人储蓄应对疾病风险实质是一种风险自留, 不存在社会互助, 应对能力有限。新加坡政府对低收入者到特定医疗机构和特定级病房的就医行为予以补贴。公民到政府建立的18个联合诊所接受门诊医疗, 只需支付50%的医疗费用, 儿童 (18岁以下) 和老人 (60岁以上) 只需支付25%的费用, 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如果在C等级和B2等级病房接受住院治疗, 政府补贴80%和65%的医疗费用。新加坡政府建立医疗基金作为医疗保障的最后安全网。新加坡于1993年专门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 即保健基金 (Medifund) , 为没有能力负担医疗费用的穷人提供专门的医疗援助, 以发挥医疗保障安全网的作用。保健基金是一种信托基金制度, 由政府不定期从财政预算中向该基金拨款, 其利息用于医疗救助。

新加坡是采用医疗储蓄保险国家的代表, 医疗保险储蓄建立在公积金制度上, 以个人责任为基础, 筹资主要采取个人自我积累方式, 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责任, 增强了个人的自我保障及费用意识, 可以激励人们合理利用医疗服务, 减少浪费, 避免了医疗费用代际转移问题。

2.3 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

德国对于低收入群体和其他特定群体的医疗救助采用政府资助其参加强制医疗保险计划和在其就医时减免自付费用相结合的方式。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 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 建立社会保险基金, 用于雇员及家属看病就医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德国医疗救助主要针对加入医疗保险有困难的人群, 采用的形式是由政府资助其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如失业者的医疗保险费由劳动局支付, 养老金领取者的医疗保险费由养老保险机构承担。雇员的子女和无工作的配偶不需要交保险费, 也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救助一样, 德国的医疗救助主要对一般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 对高龄、残疾、生育等特殊需求者, 救助标准比一般标准高 50%。投保人的收入一旦超过一定水平, 就将其从原来的救助名单中排除。

对于失业者和退休人员, 保险费用分别由联邦就业中心和养老基金为其缴纳。对于儿童则由政府财政预算资助, 因为儿童被认为是国家的财富, 其健康应由国家来负担。对于艺术家和学生, 联邦政府承担应缴费用的一半。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一个人缴费, 则家庭中不工作的家属自动被纳入到医疗保险中来, 享受同等医疗保障待遇。德国自付费用的多少与个人的收入相关, 政府要求疾病基金在低收入者接受医疗服务时, 为其免除自付费用或设立自付费用的最高限额。这里的自付费用是指由于起付线、共付额和共付比例的设置, 而只能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在德国, 全额免除自付费用的人数比例由1990年的10%上升到2001年的47% 。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强调社会的团结与平等, 德国有统一的疾病基金最低福利标准, 患者只需支付很少的分摊成本。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投保人缴纳保险费主要取决于经济收入, 而享受的医疗保险服务却不因缴纳费用的多少而不同, 从而使得健康人与患者间、高风险者与低风险者间、单身者与有家庭者间、年轻与年老者间、高收入与低收入者间互助共济, 充分体现社会医疗保险的公平性。

3 对完善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有益经验

3.1 制度设计层面的总体经验

尽管各国的医疗保健制度和医疗救助模式不同, 但是上述国家在医疗救助责任承担、救助对象、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着共同特征:一是政府承担医疗救助的主要责任, 负责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 救助标准的确定和救助对象的审核, 医疗救助的服务机构的选择和医疗费用结算等。二是医疗救助的资金多数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支出, 在多数情况下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分担。救助对象一般不承担任何医疗费用或少量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三是医疗救助对象主要是社会弱势人群, 资格核定一般与救助对象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四是医疗救助方式主要是通过国家举办的医疗机构直接给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或由政府购买私人医疗服务提供给需要医疗救助的人群。五是医疗救助不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提供医疗保障, 而是按照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特殊人群提供医疗保障。六是保障水平是满足救助群体最基本的医疗需求。

3.2 以保证医疗服务的享有为目标

各国的医疗救助计划都以保证医疗服务的最终享有为目标。各国医疗救助计划采用对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服务或费用减免的方式, 尽量减少低收入者由于收入不足影响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可能性。新加坡对在C等级病房就诊的病人提供80%医疗费用的减免的基础上还提供医疗基金的援助, 使个人自付费用降到最低。英国、德国对符合条件的受助人群实行自付费用的上限限制和减免。德国在政府资助低收入者参保之后, 还通过疾病基金免除其医疗自付费用, 全额免除自付费用的人数比例一度达到就医人数的50%。在2005-2006年, 英国约有54.25万人享受到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 。

3.3 大多采用事先救助方式

医疗救助按救助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预先确定受助者, 在其遭遇疾病时由医疗服务机构同相应经办机构直接结算的事前救助方式。另一种是受益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 事先垫付全额医疗费用, 然后再向医疗救助机构报销的事后救助方式。事后救助方式较事前救助方式在医疗服务可及性上要差。从实践上看, 上述各国医疗救助计划除新加坡外多采用事前救助方式, 在疾病风险发生前, 依据收入水平或其他条件确定被救助者群体, 为其提供相应的证明, 该人群患病时直接在医疗服务机构享受相应的服务待遇, 产生的费用由医疗救助计划直接与医疗服务机构结算。同时, 这种事先救助的制度也有助于医疗救助机构通过身份准入方面的审核来控制医疗费用。

3.4 费用控制以控制供方为主

医疗保障制度为控制道德风险引致的过度医疗服务消费, 往往对供需双方进行费用控制, 对供方的控制手段主要是监管和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对需方的控制机制主要为起付线、封顶线和共付保险 。但是, 如果医疗救助计划使用需方控制机制, 低收入者就诊时产生的自付金额将降低其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这与医疗救助机制期望减少低收入群体出现自付费用的可能性的目标相悖。英国、德国等国的医疗救助制依附于主流医疗保障制度, 故多采用供方费用控制机制和身份准入机制相合的方式。对需方主要通过严格控制医疗救助享有资格的方式控制医疗费用。在美国, 采用综合医疗费用控制机制, 包括针对受助者的严格甄别, 提高共付份额和缩小医疗救助福利包, 通过管理型保健组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等多种方式。但有证据表明, 这种比主流医疗保障制度更为严格费用控制机制有损于医疗服务质量。

3.5 关注边缘群体

边缘群体指家庭收入高于相应的医疗救助资格线, 但却高出不多的人群。这部分人群虽收入稍高, 但仍难以负担高额的医疗自付费用。从各国医疗救助实践看, 部分国家也对边缘群体提供相应的医疗救助计划, 保证其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德国要求如果低收入者不满足免除医疗费用的条件, 则对其自付费用进行最高额限制, 一般是经过扣除后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变化, 城乡之间和内部的收入差距拉大, 形成了城乡贫困人群, 为保障贫困人群的健康, 国家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为更好地解决该制度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分析了国外典型国家的医疗救助制度, 并结合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发展提出了若干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英国,新加坡,德国,医疗保障,医疗救助

参考文献

[1]郭威.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7.

8.班主任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篇八

关键词:国外城市 会展业 经验

欧洲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其中,德国和意大利会展业非常发达,米兰位居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之列。根据综合评估,德国的法兰克福、汉诺威,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等被列为国际一线会展城市,具有最强的综合能力①。

一、意大利米兰

米兰会展经济发达,拥有悠久的会展发展历史,曾举办过1906年的世界博览会,全球展览业协会(UFI)于1925年在意大利米兰成立。意大利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米兰、波洛尼亚、巴里、维罗纳和帕多瓦等城市。作为意大利重要的经济中心,米兰因建筑、时装设计、艺术、制造业和金融业闻名。基于这些优势产业的“米兰时装周”、“米兰建筑双年展”等展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2015年米兰还将主办“世界博览会”。米兰在促进城市会展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促进旅游和展览的互动式发展,满足参展商全方位需求

除了具有完备的设施基础和专业的营销服务之外,米兰不仅是时尚中心,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文化艺术活动异彩纷呈,形成了米兰独特而综合的旅游、城市营销形象,着力推动会展商务同旅游度假之间的良性互动,并通过网站运用各种语言推介米兰的文化旅游魅力。针对2015年的世博会,米兰已经与世界各地160个旅游机构签订了协议,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套餐,推广米兰世博会。

(二)促进优势产业同品牌展会的互动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意大利的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制革、制鞋、服装、纺织、家具、厨房设备、瓷砖、丝绸、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和机械工业等方面。米兰是国际时尚之都和设计之都,机械工业、机械制造业、设计与时尚是其主导产业。依托米兰乃至意大利的优势产业,米兰积极拓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展会,主题涵盖纺织面料、家具、皮革皮草、机床、自动化、酒店用品、太阳能等多个领域,并且专业分工详细,为意大利的众多中小企业构建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和营销平台。例如围绕服装和纺织的“米兰国际纺织面料展览会”、“意大利米兰国际皮革皮草展”、“米兰国际男装展”、“米兰设计周”等,围绕建筑装潢主题的“意大利米兰家具展”、“米兰国际照明展览会”、“意大利卫浴展”、“米兰灯饰展”等。系列化的发展形成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著名展会,例如“米兰国际照明、新能源、电气及楼宇自动化展“已经成为意大利最大、最权威的工业商业照明类及能源技术展览会,米兰马契夫春季国际家居用品博览会已经成为意大利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家具用品、装饰品、礼品展览会。同时,系列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服装、家具、太阳能、建筑等产业的集群式发展。米兰主要品牌展会见表1。

二、英国伦敦

英国展览业发展仅次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每年举办上千次会展活动,有私人会展公司400多家,最大的利德会展公司已经在世界各国举办440次会展,英国本土三分之二的会展集中在伦敦和伯明翰。伦敦每年举办的世界旅游交易会(WTM)是世界三大旅游展之一,伦敦书展是最有影响力的图书展览之一。在促进会展业发展方面,伦敦的做法包括:

(一)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品牌会展

近年来,英国会展业已经成为连接金融服务、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和电子产业等支柱产业的重要纽带。作为英国的创意之都和全球的创意中心,伦敦的支柱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各部门在全国的比重非常大。伦敦集中了全英国90%的音乐商业活动,70%的影视活动,有1850家书籍及杂志的出版商,拥有1/3以上的英国设计机构,2/3的国际广告公司总部,是全球三大电影制作中心之一。立足优势,伦敦重点培育了世界旅游交易会、伦敦书展、伦敦国际时装展等品牌展会。艺术、文化、休闲、体育以及服务业等主题展会占到所有展会的42%,是展览业中最大的门类,形成了展会同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业的相互促进。

(二)政府扶持和高度市场化的企业运作相结合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就意识到会展业的对旅游、贸易、投资等的重要拉动作用,1980年成立的伦敦会议局专门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在场馆建设方面给予资金补贴。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英国对会展场所建设的补贴占公共补贴的37.5%,其中33%的补贴投向私营会展场所建设,这一政策带动会展场馆迅猛增加。同时,会展市场准入却非常宽松,不需要经过特殊审批即可进行展览业务,展览公司商业注册也没有额外要求,内容合法即可,不需要审批。政府并不过多干预市场发展。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设立展览的官方网站,提供信息服务。这种政府和市场的分工明确,高效配合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美国拉斯维加斯

拉斯维加斯会展业的兴起和该市经济转型紧密相关,作为世界级的娱乐目的地,原有的基础设施、优势产品、市场基础、品牌知名度、分销渠道等都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形成了博彩娱乐业同新兴会展业的良性互动,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

(一)复合发展、业态创新提升综合效率

9.教师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篇九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我们要认真阅读课本,依照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本内容,搜索各种资料来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再加之典型习题来补充课堂教学。最后把教材内容和相关材料有机结合、排序好,再落实到教案上。每次上课前再温习一次教案,做到万无一失。 备课不仅仅是写教案,写教案只不过是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不仅要考虑到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去学。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取得良好的教学的关键。我认为课堂上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采用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在备课时选取与学生生活有关系的或是他们感兴趣材料,以材料为主线来完成课堂教学,避免单纯的说教。这样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积极地发表自已的见解、看法,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乐于表现自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我们如能点燃起学生心中这把学习动机之火。就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智力得以开发。能力得到培养。

三、注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学困生的转化。

一个班由几十名年龄相仿的学生编组而成,他们虽处在同一年龄段,但性格差异,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对于学困生做到多关心、不歧视、不放弃。让他们感觉到来自老师以及班级体的关爱。 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当他们取得一点点的成绩的时候,都及时的给予表扬,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给予宽容。在上课提问时,容易回答的题目尽量叫中下层学生来回答,难度大的问题尽量找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避免伤害中下层学生的自信心。在作业布置上尽量做到有浅有深,有易有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这样既是对班上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保护,又照顾到了班上成绩较好的学生。达到了让“中下层学生受得了”,“优生吃得饱”得效果。

四、加强练习与巩固

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后的联系与巩固才能检验出来。我在练习巩固时注重个别辅导,寻找特定群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布置的作业不求多、杂,而力求精、细,要求学生能按质按量的完成,对于没有很好掌握的同学及时辅导,找出不足与疏漏,及时补救。

五、做好阶段检查工作,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每阶段学习结束后,我都要进行阶段检查,形式可以多样,不一定要用一套题来进行一次考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把这段时间的知识加以归纳小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学生成绩反思自己工作的优缺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扬长避短,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

五、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工作之余,一定要经常听课,积极参加组内教研活动,经常性地与同事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探讨,参加有关的网络教研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经过真心的求教,总结吸取别人的教学精华,努力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从而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经过反反复复的教学实践之后,就会形成自己上课的一套方法。

10.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篇十

交流会典型材料

析透村情找症结破解难题寻发展**镇机关驻东纪二村工作组

**镇东纪二村是拥有多人,名党员的大村。由于历届村班子战斗力不强,群众威信不高,各项工作没能正常开展,已成为小有名气的“难缠村”。自年以来,年间先后有人曾任过该村支部书记,班子涣散、矛盾纠纷多、酗酒闹

事、打架斗殴、抢占乱占宅基地现象时有发生,人地矛盾非常突出,集体债务超过万元,年、年连续两年出现了违法生育,被省、济宁市纳入计划生育重点管理范围。

月日,我们**镇工作组驻村以后,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建议的基础上,按照“解决问题与长远发展两步走”的总体思路,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牢牢抓住土地调整、社会稳定、计划生育三项工作,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使东纪二村多年积压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村容村貌和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各项工作得到整体推进。

一、抓班子强队伍、夯实村级基层组织

我们认为,“治软治散先治人,治人先治带头人”,从根本上改变东纪二村的落后面貌,关键是建立一个团结实干、富有战斗力的党支部班子。第一,配套健全基层组织。我们了解到东二村班子涣散,主要原因在于村两委成员不团结,以武力论权势,工作组把这一情况汇报党委,并请示了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镇工作人员挂职东纪二村的支部书记,同时配全充实了职能组织,由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以培养后备干部使村两委拧成一股绳。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工作组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按照“五个好”要求,协助村里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教育培训、发展党员制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村干部管理监督制度等各项制度。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促使东纪二村逐渐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第三,加强阵地建设。为积极发挥党员活动室的载体作用,我们帮助村两委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按照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有桌子、有凳子的“五有”标准,完善内部设施,加强硬件建设。第四,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我们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代表会,教育党员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统一干部思想。七一期间,我们利用三天的时间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与他们一道协商发展规划及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教育整顿,东纪二村的班子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二、强措施解难题、确保重点工作的开展

我们工作组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当务之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按照“以点带面、以整体工作化解局部矛盾”的思路推动工作的开展。

(一)多措并举,创建平安村庄。由于多年来该村各项工作混乱,治安状况差,群众缺乏安全感,加之塌陷地补偿等问题,村民多次*,已成为闻名的“问题村”、“钉子村”、“*村”。我们工作组针对这一情况首先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活动。联合镇司法、派出所等部门,印制《矛盾纠纷排查表》,深入到户做好思想工作,及时疏理矛盾纠纷,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二,建立完善村级治安联防制度。我们协助村两委制定了夜间巡逻值班表、十户联防轮流制度,工作组与村两委成员交叉轮流巡逻值班,并要求所有成员小时手机开机,办公室小时轮流值守,随时接待来访群众,消除隐患。第三,大力推进村务、财务公开,提高村务管理的透明度。财务不清是每个后进村的焦点问题,我们邀请镇审计办、经管站的人员参加,理清了村的财务,并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把债权、债务等开支帐目摆放桌面,及时张榜公布,让干部清白了,群众明白了。在处理群众的来访问题上,我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定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共化解矛盾纠纷起。

(二)集思广益,搞好土地调整。由于该村近年没有调整土地,造成了人地矛盾突出,成为全村的矛盾焦点。为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及群众意见,相继召开了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印发了《致东纪二村全体村民的一封信》,户均一份,阐明了工作组的思路,动员全体群众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土地调整工作中来。制定了《〈东纪二村年土地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方便群众反映情况,设立了个意见箱,并公开了村情民意举报电话(*******),在经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制定了《土地调整方案》,帮助各经营组也制定了《实施细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东纪二村的所有村民都能平均分配到土地,我们工作组的全体同志同村两委一道,冒着度以上的烈日连续奋斗了多天的时间,对各经营组的土地进行实地丈量。我们先从遗留问题多、工作难度大的第八经营组入手,逐组调整,做到第八经营组土地已经调整完毕,分地到户;第十二、十三、十五经营组在调

整之中。目前,东纪二村的土地调整工作已基本结束。

(三)深入细致,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组驻村以来,我们认真分析总结了该村过去计划生育工作经验教训,从夯实计生工作基础入手,下大力气,做好计生工作。一是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我们工作组结合计生办的工作,利用广播、发放明白纸、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讲解宣传计生知识。二是建设了高标准的人口文化大院,维修粉刷门、窗、墙壁,制作了高标准制度匾牌,并上墙。三是调整计划生育工作专职队伍。四是组织计生办站人员多人先后两次对东纪二村展开了一次“拉网式”的排查,彻底清除了计划外怀孕、手术、持证流引产等六项底子。五是对岁以下的已婚育龄妇女从新建档立卡,确保档案簿的清晰规范。通过春、夏两次的健康查体,目前,没有发现违反计划生育现象的发生,为确保年底跳出重点管理的范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找路子促发展、千方百计富群众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促进发展,彻底摆脱东纪二村后进局面,我们工作组多方奔跑,与村两委成员集思广益、寻求发展路子。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东纪二村东临白马河畔,多年有种植蔬菜的习惯,我们多次联系市农业局技术专家举办科技培训次,新发展瓜菜亩,新建造蔬菜大棚棚。二是治理规划河堤、塌陷地。我们多次协调市土管局对亩塌陷地已拿出了治理方案。三是搞好劳务输出。我们把村里的毕业生、劳动青年按特长、志向登记在表,通过镇劳动服务站输出名劳动力,并帮助村里成立了多人的建筑公司。同时,我们抓住村村通柏油路这一机遇,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维修、硬化,刷新了宣传标语,书写了道德规范,建成了精神文明一条街。

总之,经过前段时间的工作,**镇东纪二村正一步步迈出“散、乱、差”的局面。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在镇党委的鼎立支持下,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工作措施,力争使我们的工作在上新台阶。

11.班主任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一

政府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总体指导性加强

2004年出台的国家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 对于山东省乃至全国物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件对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 2004年开始山东省物流园区的发展因宏观上的调控力度加大而发展更为规范和有序。特别是从国家、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建设的角度, 在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的总体指导下, 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功能确定将会更为明确, 对物流园区整体的健康发展将产生有利影响。

政府对物流园区建设的投资支持会更大

国家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出台, 将会明确对包括物流园区在内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企业的投资导向和支持, 对符合规划要求或纳入政府规划的物流园区的发展将较为有利。

首先, 在山东省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后, 如何发挥这些设施的作用和效能, 将会得到交通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 物流园区对规模化、规范化组织运输服务, 以及提升相关设施的功能和效率的作用, 必然会受到交通运输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视, 从而为运输枢纽型的物流园区的发展带来机遇。

其次, 山东省实施新的全面小康的经济发展战略, 新型工业化和流通现代化是重要的产业发展导向, 物流园区与产业园区、商贸流通中心的结合, 完全符合或与国家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相吻合, 发展机遇不言而喻。

因此, 山东省各地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实施上能够紧紧围绕国家及地方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进行, 关于物流园区的功能、规模、空间布局等相关问题也很好解决, 山东省物流园区的发展得到了良好的机遇。到2010年全省物流相关产业投资2 1 9 0亿元, 同比增长25.7%。其中交通运输101 0.4亿元, 同比增长29.9%;仓储邮政业284.5亿元, 同比增长24.3%;贸易业895.1亿元, 同比增长21.6%。

完善的物流综合运输网络

经过多年的建设, 山东省铁路、公路、海港、内河水运、航空、管道交通四通八达。“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等级公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 公路通车里程22.98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4285公里;港口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473个;铁路里程为3800公里, 专用线450余条;民航机场8个, 航线236条, 其中国内航线218条、国际航线18条。全省四纵四横和城际铁路正在规划建设当中, 纵贯南北、横跨东西, 布局合理、快捷高效的现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即将形成。各地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断加大对物流园区 (中心) 建设的投入, 已建成物流园区245个, 在建园区94个, 规划新园区37个;在建和规划物流中心407个。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 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快发展物流园区为依托的物流信息化进程

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或物流本身就是相关环节和过程的信息化的产物。2010年9月底, 由山东联通参与承建的山东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正式开通, 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政府牵头、多个省级政府部门联合共建的省级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础网络和信息服务的完美融合, 能够面向物流作业的全流程提供标准化、模式化、移动化的物流信息应用工具。山东联通依托公司全业务运营优势和上下游信息化服务厂商的整合能力, 积极参与建设工作。

据了解, 该平台采用先进的W CDMA、核高基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 中间件技术部署和实施, 广泛引入和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信息化技术和产品, 真正实现了基础网络和信息服务的完美融合, 能够面向物流作业的全流程提供标准化、模式化、移动化的物流信息应用工具。如针对配货环节提供了PC版和3G手机版配货通, 针对运输调度环节提供了车管家、GPS定位、联盟车库, 以及面向物流作业全流程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 为全省物流企业提供网上配货、网上交易、电子支付、在线保险等物流电子商务服务。

此外, 平台由山东省经信委主导, 交通、工商、国税、地税、海关、公安、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共建, 实现了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化共享和交换;平台还可依托信息库开展物流企业信用资源整合, 结合诚信互评、电子商务、信息溯源等手段逐步构建平台诚信体系, 有效整顿物流信息服务和配货交易秩序。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稳步推进

大部分制造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施流程再造, 并在仓储、运输和配送等多个环节上实施了物流服务外包。2010年,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 第一批已经启动40个项目, 制造企业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物流业务剥离外包进一步推进, 物流企业承接物流外包的能力不断提升。

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自2008年开始, 在“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 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安排专项资金, 开展了农村物流试点。目前, 参加试点的县 (市、区) 达到41个, 试点县 (市、区) 初步建成了由县级物流中心、乡镇物流站场、农村物流网点构成的三级交通物流网络。邮政系统积极参与农资配送服务, 依托遍布农村的邮政物流网络, 建设乡镇农资配送中心, 大力发展三农服务站, 基本建成了覆盖乡村的农村邮政物流网络体系。

初步建立了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在职技能培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目前, 全省各类学校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在校生达到4.5万人左右, 其中, 高职专科3.8万人、本科0.5万人、中专技工0.2万人、研究生200人左右。

上一篇:以交付为质押合同生效要件的权利质押下一篇:法律意见书格式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