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的读后感(10篇)
1.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的读后感 篇一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山霞中心小学陈杭菊2010.8
这个暑假拜读了王晓春先生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教育案例和问题。这些问题既细小,又普通,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天天更替出现,如学生不做作业、上学迟到、调皮捣蛋、破环公物等等;却又是我们为师者不能绕过的一道道坎。生动的教育故事,具体的教育细节,真实的教育主体......细细品读,一问一答间,作者深刻的理性思考,严谨的逻辑判断,使人在轻松的阅读引发思考与共鸣,一股强烈的教育智慧跃然纸上。
谈到教育的智慧,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课堂上的一些巧妙的教学技法,但是我们往往忽略的就是课堂上的随机事件,这些突发的事件,也就是课堂上随即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让看似冰冷枯燥的数学变得温柔丰满。因为在课堂上,因为我们的教育智慧,会让优异的孩子灵机闪现,会让吃力的孩子在错误之后一步一步的引向成功,感悟到思考的神奇。在一节数学课上,当我问到植树节是什么时候时,大多数学生都哑口无言,我就抓住契机适时教育他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与生态意识。三尺讲台,40分钟,孕育了无限的智慧,捕捉教育机会,闪现教育智慧。有些时候,我们老师、父母确实是缘木求鱼,我们忽视了最宝贵的做人教育。我们心甘情愿地、一门心思地把自己、孩子绑上了“分数”的应试车,尽管历尽颠簸和坎坷,甚至中途翻车、抛锚,我们也乐此不疲,前赴后继。孩子们也为了一个又一个高分绞尽脑汁,以至他们错过了人生旅途中许多美丽的风景,错过了生活中酸甜苦辣丰富多彩的滋味品尝......所以在家庭,要培养孩子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应格外重视孩子情商的培养,在学校,要以爱育人,以情育人,以境育人。
我们经常会发出如此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事实上我们没有反思过:“我们老师、父母究竟怎么啦?”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老师要么是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呵护孩子,造就生活无能儿;要么是在学习上让学生俯首帖耳,造就了书呆子;要么是在社会利欲的熏陶下,培养了俗人。对于孩子,我们必须呵护好心灵,这是教育的底线。力促孩子求真、求善、求美;生活和学习上,放放
手,多让孩子自己去闯荡,去体验;为他们擦擦伤口,听听倾诉,为他们的行囊补充食粮,对孩子们说,继续去闯,前面风光旖旎......我想,一旦我们的教育做到了让孩子时刻保持舒展的心灵这个境界,那么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该是多么幸福!
想成为一个好教师,就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向专家、向同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同时也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真积累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的奇思妙想、精彩提问和回答;也重视收集学生们出现的共同错误;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为学生创设他们发展的平台,同时促进自己的发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也许是我们容尽一生也不能回答全面的问题。但是,走进《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与王先生晤谈,却能得到一点启示:关注教育现象,揭示教育问题,为了我们光荣的育人职责,执着地思考,教育智慧将从中汩汩生成。
2.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篇二
一、智慧的教育要善于理解和评价学生
教育的前提是理解,只有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的需要,教育才有针对性。不了解、不理解学生有时就容易出现“冤假错案”。如:“遇到过个别学生不听课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其实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学生感到教师所讲的内容自己已经懂了,就没有必要听了,所以自己去主动探求别的知识。这类学生其实是很优秀的,我们没有必要批评他。也有个别学生是因为听不懂教师的课,干脆不听的,所以我们在课后应该及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二、智慧的教育要有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工作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它充满着变化和问题。有位教育工作者对此有过生动的描述:课堂教学不是一潭死水,它应当像大海,永远变幻,就是在宁静的时候,也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波澜。
是的,大海是富于变化的。课堂教学也莫不如此。
就像我们班里的孩子一样,参差不齐什么样子的都有,在我的课堂中就有一名学生很与众不同:他上课时经常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对他真是想尽一切办法,他经常不带学具,我就耐心的下课后多次提醒嘱咐他,为了他能在课堂中动一动,我总是偷偷的帮他带一套学具备用,上课时他要是没带我就拿出来让他用,他的作品刚刚看出点眉目,我就及时表扬,起初效果不错,他真开始动手了,好景不长,这招没用了,他又开始了静坐,当我问他的时候,他说我累着呢,或者说我不会,我想这孩子真不省心,怎么办?没办法我就手把手的教,他看到我这样,很无奈的自己开始动手了,呵呵,我成功了。显然我为他付出的比别的孩子多!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智慧的教育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结果。有些原本有兴趣学习的学生,变得没有兴趣了!这跟老师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如:“我们班里有个孩子,上课纪律很差,不光自己经常不完成作业,还在别人完成作业时给人家捣乱,可是说是个让人很头疼的孩子,但一个小发现,让我觉得他在手工制作上是很有能力的,这个孩子很喜欢在课下,自己折点儿什么、粘点儿什么,效果还不错,很多孩子愿意围着看和他一起玩。上课时,我就发挥他特长,把他叫到实投下为学生演示纸造型的制作步骤,作品刚一成型,我就带领学生们及时给予鼓励的掌声,他可高兴了,还说以后的演示都由他来做,而且以后他的课堂纪律好像也好多了。”这就是我们把学生的兴趣用智慧的教育方法展现了出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的读后感 篇三
教师只有读书,才能拥有不竭的水源,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智慧和师德修养,学校组织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我选择的是《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该书为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王晓春所著,本书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老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短小,可读性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思路独特,发人深省,读后令人深受启发。本书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范本,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课堂上,作为教师最讨厌那些坐不住或者不时做小动作说话的学生。虽然对他们多次提醒,反复教育但仍不见起色,真是恨铁不成钢。《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的案例30讲的是黄老师向王晓春老师求教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看了王晓春老师的支招,我觉得受益匪浅。其实,原来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王老师告诉我们学生的注意有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收敛的,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散漫的。现在有不少学生有意注意水平很低,东张西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他们虽然坐在教室里,但并不是“学习者”。这是教师最头疼的。而无意注意的规律是:哪里声音大,哪里色彩鲜艳,哪个人动作怪异,什么事情新鲜好玩,他就会往哪里看,这种情况小学生中表现很突出。
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从他们生理、心理所处阶段出发,灵活多样的采取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一种方法集中连续实施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使学生感觉厌恶、疲劳,分散注意,从而出现讲话、做小动作的现象。以一种方式为主,伴以其他方式交替进行,降低学生的紧张度。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多以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例子介绍,甚至穿插一个故事,一个笑话,绝对不能单一化,从而有效的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交替,穿插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松紧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我还没有全部读完,但读到这儿,我已经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4.《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篇四
丁雅芬
最近读了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一书,这本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阐述教育方法及教育智慧。在读这些案例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案例都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这为教育教学工作中案例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这本书中所引出的案例都是网络上一线教师向王晓春老师发出的求助、疑惑等,而王老师根据案例帮助老师们解决困惑。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记录下教育事件,一方面发泄心中的情绪,另一方面记录自己的疑惑。事后却置之不理了,王晓春老师在本书中对很多案例的分析中都指出: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智慧的保障: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很多教师是这样想事情的,刚说过不能怎么样,学生就公然违反,“顶风作案”是明摆着与老师对着干。于是火冒三丈,处理起来“简单、粗暴”,一顿训责,学生在高压之下似乎也立竿见影。可以说这是教师在使用权力压制学生——“拼力气”,学生是否真的服气很难说。也可以说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制造敌人”。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很多时候体现在教师能否“化敌为友”的能力上,要做到化敌为友,教师要有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王老师说;“人有研究的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我想,人的宽容度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心中容得下他人的人,才可以冷静的面对意外情况,举重若轻,把麻烦酿成快乐。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
对于教师的我们都深怀“爱生”之心,但是“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爱”只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工作品质,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教育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并不是简单地能从书籍的阅读中获得的,而是要在教育生活中不断反思、研究教育案例,在一次次解决教育问题中不断积淀教育智慧。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研究才是教育智慧的源泉活水!
经典语录:
1、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须的,非常重要)。爱,谁不会?家长对孩子的爱,难道比教师对学生的爱少吗?为什么他们反而常常求老师教育他们的孩子?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2、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的障碍。
3、成功的关键不是知道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
4、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
5.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心得体会 篇五
“面对问题,要探究”
“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翻开《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些点评文字标题活泼地跃入眼帘,除了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喜悦。狼吞虎咽一番,心中不觉一阵窃喜,我冲动地低声告诉自己:教育智慧从研究中来。生怕出错,我又一次走进书中,仿似与王晓春老师晤谈,一同思考这些教育问题,不觉生发出好些的思考与共鸣。
启发一,教育智慧倡导“帮助式的教育”。案例中的“帮助式的教育”是相对“干涉式的教育”提出的。王晓春老师在评析中一针见血讲到: “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干涉式教育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这种教育,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实施了。” 例如:面对一个不讲卫生的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许会脱口而出:“你太脏了,快去洗洗。”语气或是直率,或是委婉,或是严厉,或是温和。这种先评价指责后指手画脚的教育就是“干涉式的教育”。读着王老师对此教育方式的“定义”,真叫人不寒而栗。我心有余悸,冥冥之中那话语仿似说与我听、批露与我,直刺我的心窝。是的,身为一个老师妈妈的我,也屡屡犯下采用这种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着家庭教育。那我算什么?多半时候还真像一个农村主妇,专业知识低得可怕!恐慌之际,我得让自己的教育变得专业一些、智慧一些。我的目光像一匹饿狼涉猎着新的教育方式。王老师指出:“帮助式的教育是隐蔽的教育,学生甚至可能没感觉到老师在教育他,可他是已经受到了教育了。”王老师非常赏识案例7的fangqiong,面对不讲卫生的牛牛,没有简单评价粗暴指责,而是设计了一个“拥抱情境”,让牛牛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鼓励牛牛改正,并高度评价说,是爱心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催生了fangqiong如此美丽的教育智慧。
我静静地品析着王老师对“帮助式的教育”的“定义”以及他给予fangqiong的评价,在它们的背后,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一道灿烂的光,照亮了对教育真谛真切解读的心扉,我触摸了fangqiong的思想,几多兴奋,几多感动。在她的思想里,教育被理解为帮助,这种帮助是和谐的,而且是充满亲切感的,是平等的帮助。于是她微笑着蹲下身子、亲切地伸出双手准备去拥抱“小花猫”似的牛牛。她对牛牛的教育就像一个姐姐以自己的经验和先知,帮助弟弟进步。姐姐比弟弟懂得多些,因为她年长几岁,早一些时日获得一些知识和能力,早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和做人的规矩,但本质上,姐姐和弟弟没有不同,都是母亲的孩子,是平等的。一个好姐姐,她总是期盼着弟弟能出人头地,能胜过自己,这就是我们所理解和盼望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fangqiong的教育里,我清晰地闻到了充满温暖的味道,这种教育(帮助)是真诚的,清澈的,平等的,是不带任何杂质的“平等中的首席”。
启发二:教育智慧来之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和思考。一个善于思考,能深入了解学生的老师,其身上一定闪动着智慧的灵光。智慧的灵光来自于教师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之中。《秘密约定》这个案例讲了一个学生频频举手,给老师的印象是“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一般老师可能会冷落,甚至讥讽他。可是肖东萍老师经过深入了解后却认定他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学生的一些看似缺点的表象一下子成了优点。正是因为有了肖老师对学生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学生才拥有健康成长的土壤,老师的教育智慧也得以滋长,瞧,老师的视角变了(学生是活生生的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想法变了(事出有因,应该蹲下身来,和他们一样的高度面对问题),老师的观念变了(尊重、平等、民主)。而这些似乎耳熟能详的字眼在这里显得如此珍贵,当我阅读感悟至此的时候,我不禁想到自己多
年来在家庭教育的愚钝:
我是有两个孩子的老师妈妈,孩子争执的时候特别多,每每遇到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总在一旁束手无策,干着急。很多时候那场即将爆发的“争斗” 多是在我的暴力之下平息的,而平息之余我再来一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教育,他们兄弟俩也会因此泪流满面,承认错误决心悔改,而我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不,“战犯”屡屡,我拥有两个孩子的幸福之外也少不了如此的辛辣煎熬。多年以来困惑,在今天的阅读中我才恍然大悟:我对孩子的教育是“认错教育”“无研究的教育”,是纯属“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目的”的教育思路。我是何等的愚昧,不加思考。我到底是孩子的妈妈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史、家庭教育现状、学习生活状况等,我真的用心反思过成与败吗?我为什么就不能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成长”的教育思路对孩子进行教育?质问中王老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遇事“三思而行,不忙于下结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一般思路是:
1、尽可能周全的了解情况,占有材料;
2、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干预;
3、再根据反馈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步得到解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了解情况时,要习惯于了解学生的成长史和考察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利于搞清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
先了解情况,了解是解决的前提。思考就是研究!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相信我这位妈妈老师,面对孩子的问题不再措手不及。
启发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智慧的保障。王老师对案例6作了题为“面对问题,要探究”的 点评。评析中他谈到,面对“爬树**”,黄玫瑰老师开始虽“不满”,但他很快的压住自己的不满,而且成功地把这种不满迅速转化为“探究”,去寻问孩子为什么爬树,之后教育他下次遇到同类事情的时候“不这样做”。这样的教育是源于“面对问题要探究”“能多角度看世界”,是智慧的。
案例中,我不仅感受到“化敌为友”的曼妙,还收获着“面对问题要探究”所带给的启迪,甚至我能从中读懂的黄玫瑰老师个人的魅力:
黄玫瑰老师是视“敌”为“友”的。在他的心中,成长着许多的“小人”,他理解、宽容这些“小人”难免因为简单而淳朴的想法而忘记纪律,违反纪律,于是他的教育就不是简单的批评和纪律的重申,而是想办法让这些“小人”下次遇到同类事情的时候“不这样做”。
黄玫瑰老师是善于 “化敌为友”的。他善于修正自己不合理的教育信念和认知观念使之科学、用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面对问题、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甚至从树木的角度看世界,“立足点多元化”解决问题,把麻烦酿成快乐。
黄玫瑰是热爱教育事业、善待学生、心理健康的老师。他深知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他深知教育行为不健康的老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萎缩产生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前提。因此,他的教育行为充满冷静、尊重、平等,意味深长。
相反,一些老师面对“爬树**”,心里想的就是“违反纪律”“和老师作对”,不知觉中就把矛头指向自己,结果让学生来一番“承认错误”“制造了敌人”。此番教育直叫人“触目惊心”,正所谓“教师的素质不同,理念不同,人生哲学不同,教育就会呈现不同的效果。”我敢断言,这样的教师心理是不健康(或是亚健康)的。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的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了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教育的智慧就会因为教师心理不健康而消失殆尽。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关爱教师的心理健康,让教育充满智慧,我在心底热切的呼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把脉,为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会诊吧!
驻足于一百个案例,生动、具体、真实,浅显中教人返观自我悄然思量。走出《教育指智慧从哪里来》,我不再茫然,我高声对自己说,在阅读中我滋长了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从关注教育现象中来,从冷静思考中来,从潜心体会中来,从积极地反思中来。
6.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的读后感 篇六
可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些老师就像是课堂上的“消防员”,学生哪方面出了问题就火速解决问题,应接不暇。其实,老师再多也多不过学生。班级里实行一些相应的管理机制,就会让班级里的同学们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实行班级小组自主管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老师角色转为“总监”,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角”。
由于英语教学的课时分配和课程特点,英语课堂管理具有短暂性和周期性。那么,对于我们英语老师来说,教师的在英语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就是组织课堂教学和优化教学课程所表现出的一种教育机智,是教师创造力的表现,是激活和保持课堂活力的必备能力。
在一次公开课上,说到英国著名作家说过的一句话,一时忘了这个作家的名字,一连将此句话重复了三遍以上,可怎么也想不也不起来。此时的我已经满头大汗淋漓。其实,当时只要拐一个弯,换个角度,改口说:“一位英国著名作家说过—”不就行了吗?也可以把包袱丢回给学生,给他的学生猜猜这句话是谁说的,猜不到可以让他们课后查资料再来告诉老师。
7.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的读后感 篇七
课堂纪律管理学后感
223团中学:崔素芳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许多案例点评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上的享受,让我饱享了 “课堂纪律管理”大餐。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精彩点评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老师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
课堂纪律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教师的个人魅力的确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中包括渊博的知识,人格的魅力„„ 有很多的因素都会对你的课堂纪律起到帮助或者阻力,因为孩子们的向师性决定着你的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决定着你的课堂纪律是否好。
案例中管理课堂纪律的办法有很多,如 “假罚款”的办法,“人治”色彩,微笑型、“暖面人治”,“冷面人治”等,纪律问题是日常问题,总会起起伏伏的。解决纪律问题是慢功,不要企图一下解决问题。要有一个比较长远的计划,一口一口吃,一步一步来,千万不可有事就着急乱管,没事则大松心,再有事又着急..那就成了被动应付了。单纯就纪律抓纪律,眼前可能管事,但缺乏长远效果。纪律好与不好,绝不是单纯的纪律问题。它背后有家庭教育问题,孩 子的意志品质问题,信心问题,班风问题,班干部水平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等等。要条分缕析,追根溯源,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课堂纪律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是教学也反过来对纪律有很大影响。教师进入课堂时,首先要树立“心中要有火力点”的概念。每一个班都有较调皮的学生,也就是这个班的火力点,所谓擒贼先擒王,找准、控制好这个火力点也就控制好了这个班,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纪律控制。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采用注视的方式引起该学生集中注意力,突出眼神,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如走近学生敲敲桌子或拍拍学生,暗示其注意;或走到正在自由说话的学生旁边,放高音量;目光移开不守纪律的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时,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老师已准备提问的问题进行提问,以引起其注意的方法叫提问法。运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和表扬学生或表扬个别引起全班注意的方法。如板书上的奖励制度,奖星星,头饰等。凡在课堂上发现纪律不好时,一定要停顿下来进行整顿,如突然发问或暂停讲课;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课水平高的教师纪律问题自然少,还可以调整座位,课后处理,个别谈话,适当进行心理辅导,与学生一起制定合理规则,防患于未然。课后与学生交朋友,放低姿态与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很配合老师的工作。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过于刻板和无趣也会影响课堂纪律,至于提高自己的教学吸引力,这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下苦功的。
作为语文老师,正确处理课堂上的人际关系,提倡和积极鼓励有利于语文学习的人际关系,创设一个安全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新老师在接一个新班时,1-2节课内要熟悉全班同学的面孔,3至4节
课内要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5至6节课要能发现学生的个性。每位教师,应认真好学,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端正自己的教育观,面向每一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同时,要因材施教,学会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尤其对语文较差的学生,更采取相应措施,对其精神上鼓励,课外多关心,多加辅导,使其的语文有所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很被动。而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只有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保证了课堂纪律,课堂效率才有保证;课堂纪律保证不了,讲的再多多数学生也是听得半解不懂。最重要的养成坏的风气,自己上课也辛苦。但我认为每种方法用多了都会对学生失去作用,所以不同的时间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在实施课堂管理时,作为教师除了灵活运用管理技巧之外,还应该注意有耐心,对学生有同情心,在课堂上采取积极的态度,不要过于看重自己,对学生所表现的问题行为要有宽容的心态来看待,要公平,不可偏心。同时,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给学生一个榜样,时而严肃,时而宽容,给学生一种张弛的感觉,使其“亲其师,爱其道”,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
教育往往是这样奇妙,你给予他,他不要,你不肯给他,他偏要得到。你读懂了他,他就接受你,你心里没有他,他心里也没有你,甚至会让你生气。我们只有小心呵护,我们只有以心换心,我们只有宽容尊重,才能唤醒学生,感召学生,激励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教育愿景。
8.你的工资从哪里来读后感 篇八
但是,前提下,如果企业没有创造利润,企业就无法起步,甚至被日益竞争残酷的市场所淘汰,毋容置疑,企业是否盈利直接决定我们的工资收入的多少!市场是个整体,公司是一个个体,而我们则是这个个体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我们”包括研发、销售、生产、甚至公司老总等等组成的一个一个的领导,也包括一个一个的劳动参与者,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一员工作的绩效、方法、品德、态度均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利益。譬如吧,如果一名操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注意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上班期间玩手机或者是睡岗,有可能造成小的事故或更大的人身安全事故,有事故肯定公司会带来损失,有损失肯定就减少了盈利,如果一个公司天天有这样那样的事故,还会盈利吗?
再比如吧,如果一个公司的业务员平时不注意与客户进行经常性的沟通或者是在与客户的沟通中不注意形象或缺少礼貌等素养方面的东西,让客户比较反感的话,在同位价格的基础下客户还会选择下一次的合作吗?没有合作,公司肯定就会蒙受损失,一次一次的损失,公司还会盈利吗?再比如吧,如果一个工作人员没有好的品质,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总是骄傲横蛮,不能与其他人员打成一片、拧成一股绳、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如果公司都是这样的人,还会有1+1>2的效应吗?不会,绝对不会!书中有句话说的好“节约也是盈利”。
是的,如果我们没有更大的才能为公司创造利益,那我们就想尽办法为公司进行节约吧。根据统计,电器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关闭后不将电源切断)所消耗的电量占所有家庭用电量的11%,这些小小的举动在平常的工作中难道没有吗?有!太多,太多,如果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从这些细节做起,公司的盈利还会很难吗?让我对书中感受比较深刻的还有一句话“完成任务≠结果”确实,有些人为了应付了事,经常对上级交代的任务草草收场,谈不上质量,对于上级来说,你确实完成了任务无可厚非,但是因为你没有严谨的思维,没有科学的计划,你的交差只会是一张白纸,苍白无力,说到底你是在自己骗自己,骗自己的水准,骗自己的能力极限,最终是骗自己的少发工资。
9.你的执行力从哪里来读后感 篇九
很久没有看过励志书了,通读了这本《你的执行力从哪里来》,感觉闻名不如见面,这依旧是本老掉重弹、大量三无读者体故事充斥并且逻辑混乱的一般性励志书。
导言第1节举了个沃尔玛执行力的例子,沃尔玛是个成功的企业,但其明明是资本密集成功的典型例子,却归功于所谓员工服务。在全美商业机构中,沃尔玛明明是服务不好的典范,2011年美国商业类投诉数排行第一的企业。而且,一个以廉价全面著称的商业机构怎么可能服务态度好?要说员工素质好,也是中国的企业员工素质好才能提供足够的廉价商品。
导言第2节,说有记者曾经问微软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你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总监回答说:“你看看我身边的同事,就知道答案了。他们一个个身体力行,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员工。如果一个毕业生想成为微软人,首先必须要成为最有执行力的人,这比任何的巧言令色和辉煌背景都来得有效。”
微软确实是著名的大企业,考证其人力总监是否说过某句话是很困难的。但如果以机构臃肿低效闻名的微软人力总监真的说过这句话并按这句话执行的,那么他所招聘的微软员工的高效执行力一定大部分用在内斗上了。这样倒是可以解释微软那总是矛盾的政策和补丁不断的windows。
第二个寓言故事如果不是编的,则充分体现了资本家的独断专行和冷酷无情。
“随后,汤姆回到了他的办公室,通过监测系统观察那几位主管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的接受任务后,便马上着手相关的准备工作。有几位资历比较老的主管则坐在一起议论纷纷,把老总交代的事贬得一无是处,要么嫌时间紧迫,要么说根本没必要去做。”主管们显然不知道有监控,否则不会在监控下议论上级,这种做法充分表明了汤姆的独断专行,不然主管们怎么可能不当面提出对这项工作的看法?会不知道公司有监控?
“一周后,主管们的报告交上来了”,既然大部分老资历高管都完成了工作,汤姆依旧是提拔这次工作最好的那个。过往功绩全不考虑,能力不行就一脚踢开的做法多么充分的表现了资本家的冷酷无情啊。
导言第3节开篇点明,“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风险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一个利益共同体最大的前提是两者不会分开,日本的部分企业是满足的,但世界上大部分的企业可没有终身制合同。得了矽肺的员工是没有企业要的,上章的“汤姆”不是直接提拔了当前最拼命的员工。
第一章讲述了责任与执行的关系“执行力从哪里来?执行力从责任心中来。没有责任心的执行,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难以长久。责任心的强弱,决定着执行力是否到位。责任心强,则执行强;责任心弱,则执行弱。”
西方经济学中,依据理性人假说,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的。但是奇怪的是普遍信奉西经的公司却总要员工讲责任心。
在一个以理性人假设建立的博弈体系中,公司以工资交换员工的服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配在一个方面多了就必然存在另一面不足。员工必然倾向付出最少的精力,如果一个员工愿意在同一工资水平下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排除虚荣等原因,那么就只能是为了加薪升职。所以,在员工管理方面,似乎没有讲西方经济学的,而一律要求员工讲责任心,付出额外的精力。第二章里工作态度成了主角,工作态度与责任心的区别就是更加积极,有责任心还仅仅是完成公司领导交代的工作,好工作态度则要求公司领导没交代的工作也要主动干,受了不公正待遇也要保持微笑忍受等待苦尽甘来。在寓言里,苦尽甘来是常态,公司都是公正公平的。
第二章举的例子真是太陈旧了!作为一本2011年的励志书,居然还举米卢的例子!中国足球近十年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但不说不就好了?在光脚地方卖拖鞋的例子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有十年以上历史了。其他寓言也是似曾相识,应该也有些年份了。
第三章则讲“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句话。作为企业员工,我们也要像军人一样坚决服从领导和上司的命令。因为,服从是执行的第一要素,是执行的有力保障。
军人保家卫国时服从固然是天职,但企业员工也讲绝对服从真是„„。企业与员工是劳务合同,企业以工资换取劳动者的劳动。在没有人身依附的情况下,当劳动强度超过社会平均劳动强度的情况下,企业员工就不可能仅仅接受社会平均工资,劳动力自然会流动。
而且,这一章服从与下一章沟通两者不是矛盾的吗?或许是为了两面堵吧,沟通了却没有好结果叫不服从呢;服从了没有得到好结果就是沟通不好。只要有了好结果,要么是服从就好,要么是沟通到位。
10.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篇十
假期中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书中的教育案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感觉每个案例都是那么的鲜活,从中我也学到许多的教育智慧。比起以前读过的一些理论性很强的教育书籍,这本书读起来更轻松,更加乐于去读,从中也收获了不少。
读过了书中的一些教育案例,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个个场景也浮现在眼前,和书中的一些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做法也进行比较,也反思了一些做法,如果换一种方式可能教育的效果会不尽相同,这也就体现出了教育的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是,一个学生在老师刚讲完不许爬树之后,他仍然爬树,当老师问他问什么爬树时,他的回答仅仅是:“找比不到小朋友,我看不到他们,我就爬到树上想看看他们在哪里。”而老师则微笑的问他:“如果我找不到小朋友站到你的肩膀上去找,你愿意吗?”多么巧妙的处理,让孩子换位思考,引导孩子而不是去一味的去否定。想想自己在处理类似事件的做法,当老师讲完要求,学生再次犯错时,常常简单的认为学生故意捣乱,想和老师作对,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向了老师的对立面,从这样的角度去说教学生,效果可想而知。而这位老师巧妙的处理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聪明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化敌为友的做法,让学生欣然接受。
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相类似的情况,如果我们都能像这位教师一样,把问题进行转换来处理,那样的效果会大不一样。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中有许多这样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书中提到的100个案例,只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情况需要我们利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去处理。我想读过每一本书,不仅仅是把书中的内容记住,更重要的是领会书中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在我们遇到不同情况的时候,能转换处理问题的角度,并且能够举一反三。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的读后感】推荐阅读:
《中国人的教育智慧》读后感11-02
智慧教育个性化教学08-02
家庭教育八种智慧10-28
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11-06
智慧小天使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8-14
做一名智慧的教育工作者(张廷武)09-19
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 读书心得08-11
我的智慧又热闹校园小学作文09-13
我的智慧校园四年级写景作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