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其一教学反思

2024-09-05

《秋兴》其一教学反思(4篇)

1.《秋兴》其一教学反思 篇一

这次教学, 对其诗似乎多了一些理解, 然而依然停留在表面之上, 我所能做的只是在教学陶作品之后的晚上再读有关于他的一些作品, 以求深入陶渊明的诗歌和内心世界。

一.走近诗人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因为学生初中课本中出现过《归园田居 (其三) 》, 所以提前把这首诗抄写在了黑板上, 上课时学生首先齐读, 然后赏析其中最喜欢的诗句。

有学生提到“但使愿无违”, 我点评道平常我们常说事与愿违, 所以最大的期望就是事无违愿。

有学生提到“戴月荷锄归”, 我说这是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是写意, 而非写实。

最后我拈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在“种豆南山下”的劳作中, 虽然“草盛豆苗稀”, 诗人依然不改其志, “晨兴理荒秽, 戴月荷锄归”。也就是说, 相对于真正的农夫, 诗人并不斤斤计较“草盛豆苗稀”的结果, 也不在乎“夕露沾我衣”的辛劳, 而真正在乎的是自己的心愿, 是对自己心灵世界以及生活方式的捍卫。因此, 朴素平淡的叙述中, 分明又有着一份坚韧执着。

“一个计较于豆苗稀稠的农夫, 其实也是生活于樊笼中的农夫。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理想信念, 只问耕耘, 不汲汲于收获。想想看, 无论是面对教育教学, 还是面对自己的一生, 是否应该有这样一份态度?一方面“晨兴理荒秽, 戴月荷锄归”, 另一方面, 又何必在意豆苗的多少呢?” (以上摘自“新教育”铁皮鼓)

其实““草盛豆苗稀”的现实恰是学生的困惑, 他们相信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但现实中需要的恰恰是“种豆南山下”的不舍与执着。

就在这样慢慢的浸润中, 学生对诗人有了感性的认识。关于对作者的介绍, 现在最怕上课伊始, 教师就连篇累牍的宣读作者的伟绩, 但学生实际上对作者非常漠然, 只知道他伟大, 但怎样伟大, 如何伟大, 伟大在何处却一无所知。其实又何尝只是中学生如此, 看看那些大学生们也是作者作品满口飞, 但真正阅读过的又有几本?

与其给学生宣读文学史上条条框框, 甚至不如从作家的一两句话, 一个故事入手, 让学生对作家有感性而深刻的认知。

二.解读诗歌

《归园田居》诗歌较长, 教学最忌一句句翻译讲解。

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对整篇课文了然于胸。然后对教材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

比如这篇《归园田居 (其一) 》可以分成两大块, 一是白描铺叙“园田”生活的诗句, 这是诗歌的主体部分;二是作者“从何而归”“为何而归”的抒怀。当然教学时可以从任意一点切入, 比如“我们先来看作者笔下的田园生活到底怎样”, 然后把纯净的田园生活与樊笼样的官场生活相对比。当然也可以直接切入题目, “归园田居”, 作者为何要归, 从何而归。

先说从何而归。

诗人从官场而归, 对官场, 作者用了两个比喻, 一是尘网, 二是樊笼。

“尘网”中的“网”字特别有味, 27班有学生解读为“欲脱而不得”。再说“三十年”, 当然有很多理解, 但诗人之所以把十三年写成三十年, 可以理解为其感觉时间之漫长。

“樊笼”其实樊即笼, 在这里可谓双重强调。

无论是网还是笼, 都是人的不自由的状态。讲到此处时, 顺手给学生读了在《收获》 (0906期) 上读到莫言长篇小说《蛙》中的一段话:

那时人人都被关在笼中, 没有关在笼中的, 脖子上也有绳子带着。

鸟关在笼里极不自由, 而人关在笼里则成了“囚”字。

再说为何而归。

除了牢笼里不自由而外, 还有作者自己的本性。

比如“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所谓本性, 正如作者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再如: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这里可结合作者的“望云渐高鸟, 临水愧游鱼”来解读。

再如“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中的“尘杂”实指官场的繁杂琐事, 可以结合刘禹锡的“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来理解。这里的“闲”字并非单独的闲暇之意, 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悠闲与闲适。

三.体味田园

文章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陶渊明之称为田园诗人的缘由, 则是接下来这些诗句的铺叙。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这几句诗写的真的很平常, 甚至有些淡而无味。

先说前四句, 是简笔的勾勒, 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 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 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 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这是近景。

其实陶的住房也没有如此之诗意, 那是“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五柳先生传》) 之所。

这时恰可引入元好问对陶诗语言的评价: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这是远景, 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 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 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 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 味道却是很浓很浓。

对这两句诗的赏析, 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并引导他们去体验。

特别是在乡村的初中读书时, 黄昏放学, 远远的看到薄暮下模糊朦胧的村庄, 像一幅古典的山水画。再看那袅袅炊烟, 一下子让人想起了家, 想起了母亲在灶头忙碌的身影, 想起了母亲亲手做的饭菜……

几个学生起来谈到了自己那种亲切熟悉的体验, 黄杨则说到自己看到路边自己婶家的炊烟时的一种安全的心理感觉。

我从自己的经历谈起, 飘泊在外的时候, 每每傍晚走到家乡的庄头时就会有那种家的温暖的感觉。

有时薄暮时分, 依然在路上, 当车子从公路两旁的村庄疾速的穿过, 即使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名字的村庄, 都会有那种温暖的感觉洋溢在心头。

其实不止是炊烟, 包括那点点昏黄的灯光, 也会给人温暖的感觉。正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中所写的那样:

傍晚时候, 上灯了, 一点点黄晕的光, 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再说“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狗吠深巷中”写远闻, 以动衬静, 以有声衬无声, 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 没有混乱, 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这里鸡犬之声, 突出的一种安宁、祥和。一是用曹操在《蒿里行》中所写的“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作映衬, 可见鸡鸣之声多么的祥和。二是《桃花源记》中所提到的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还有老子《道德经》中所写的“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小国寡民的田园生活。

四.联系现实

最后是如何评价陶渊明, 以及把诗人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链接的问题。

叶嘉莹先生说:在古今诗人之中, 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 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 只有陶渊明。当然, 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劳苦饥寒的代价。是的, 为了自由, 陶渊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

家贫, 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归去来兮辞并序》

在精神自由与丰厚物质之间, 我们该如何选择, 左拉在《猫的天堂》里说:

真正的幸福, 天堂, 就是关在一间有肉吃的房间里挨打。

而陶潜则说:饥冻虽切, 违几交病。

更为重要的是陶渊明在现实的田园生活中找到了他的所想要的生活, 找到了他的“天堂”。对我们来说, 如何在现实世界里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最后给学生板书的是德国诗人哲学家荷尔德林的一句名言:

2.《秋兴》其一教学反思 篇二

(轻轻敲门三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

我是今天B组的##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秋兴八首其一》 下面我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我们学过不少关于秋的诗歌,还有多少印象?(整感)

首先我们听一下这首词的配乐朗诵,初步感受文本:,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的走进文本。首先,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文本,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疑惑,请批注在旁边。

好,开始,五分钟时间。

时间到,大多数同学都读完了,注意字词读音:⑴故垒[lěi] ⑵纶巾[guān] ⑶强虏[lǔ] ⑷华发[huā] ⑸酹江月[lèi]。谁来谈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好,这位同学第一个举手,你来试一试!好,请坐!我们一起来给这位同学的回答评价一下:他概括的比较全面,不足之处在于不够简洁。我们一起来帮他把答案删改一下,一起来说:。

概括要做到全面而简洁,找全要点之后进行必要的删改,还真是概括的法宝。同学们以后可以在学习中注意运用。

下面请同学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思考一下,关于文本,你还有什么疑问么?看谁的问题对我们深入文本最有价值,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同样,五分钟时间。

好,时间到。

哪位同学来试试?最后排的那一桌,你们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好,请坐,你们俩不仅有一双慧眼,还匠心独运。为我们品读文本提供了一条思路:美景是什么样的美景?英雄是什么样的英雄?豪情是什么样的豪情?

接下来,我们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走进他景,走进他人,走进他情!

回顾诗歌鉴赏之“四抓”“三么”:

1、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

2、抓作者: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

3、抓诗句:(三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意象/意境、技巧、情感„„

4、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 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进入正课:(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鉴赏诗歌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所做的介绍,鉴赏诗歌。

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然后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活动:自读,讨论

课堂活动过程:

提问1: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2:诗句的字面意思 提问3:诗中出现的意象。(客观景物+主观情感=意象 意象+意象+„„+意象=意境)

提问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提问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明确:

1、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2、诗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一、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1、“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节,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觉。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明确: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3、提问: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明确: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4、提问: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㈡巫山巫峡气萧森

提问:你认为诗中的“气萧森”指什么?

明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三、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1.提问: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2.提问: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明确:这首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此刻,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四、丛菊两开他日泪:

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泪”的意象,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提问: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你以为呢?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

明确: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

五、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提问: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确:“系”。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提问: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提问:这一只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凉,而且飘零,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小结: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

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明确:“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虽然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境。

提问: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明确: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

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技巧:

1、对偶 颔联

颈联。

具体:[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借景抒情

总结: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批注在课本相关文字旁边,同学之间交流。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3.《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反思 篇三

在面对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的时候,我预设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二是解读陶渊明的思想。

先说第一个目标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饮酒》、《归园田居》(其三)等篇目,所以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诗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但缺乏系统的诗歌鉴赏常识,所以必须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基于这些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就教学效果来说,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对于学生今后规范地鉴赏诗歌架起了一座桥梁。

4.《秋兴八首》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生活经历。

2.品读诗歌意象,把握诗人悲秋之情。

3.学习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诵读诗歌

1.全班齐读

2.划分节奏,再读诗歌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律诗绝句的朗读节奏:

从句式方面来看,五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一式,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七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二、一式,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意义表达来看,有时因表达意思的需要而有特殊的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就变成了二、二、一、二式了。

三、品读诗歌

每一首诗的背后其实都是一段故事、一段感情或者一种情绪,初读这首诗之后,你从中读出故事或者一种情绪了吗? 1.学生回答直观感受

一首诗到底传递了怎样的情绪,需要我们从诗本身的字里行间去发掘。而情绪、情感的表达往往通过借助一定的媒介,在诗歌中,我们把这种媒介称之为“物象”,物象是客观的,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情绪寄托在这些物象上,这就形成了意象。

2.诗中选用了那些意象呢?

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3.㈠玉露凋伤枫树林

⒈提问:“玉露”用在这里合适么?

明确: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⒉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明确: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⒊提问: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明确: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⒋提问: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㈡巫山巫峡气萧森

提问:你认为诗中的“气萧森”指什么?

明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㈢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⒈提问:第二联是作者归家途中看到的风景。这风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想念故乡的急切。

⒉提问:这两联中的意象能反映出诗人想念故乡的急切吗?朱光潜不是说过: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推敲。你从这些意象中能推敲出这样的思想情感吗?

明确:波浪很大,也体现了作者心情的起伏不定。

⒊提问: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⒋提问: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明确:这首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

此刻,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㈣丛菊两开他日泪

提问:他是不是不能回去啊?要不然为什么在这里发感慨而不回去?让我们来看下一联。

明确:杜甫的晚年正好处于动荡的藩镇割据的时代,我们学过历史应该知道。所以说环境十分的恶劣,阻碍着他回家的路途。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情感,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环境的暗示。

提问: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句,这一句是这首诗里的名句。看看我们同学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出什么来。

明确:“泪”的意象,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提问: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你以为呢?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

明确: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

㈤孤舟一系故园心

提问: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确:“系”。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提问: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提问:这一只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凉,而且飘零,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小结: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

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提问:我们进入下一句。这一句有一点难度,谁来说说? 明确:“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虽然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静。

提问: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

上一篇:im舞蹈工作室老师介绍下一篇:信用风险属于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