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2024-06-22

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共19篇)

1.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一

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生作文教学体会

有些小学生总觉得写作文难,写出的作文不是单调无味,三言两语,就是内容空洞,不着边际.面对这一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事情,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源头时有活水来”.

作 者:李更生 作者单位:滨海县实验小学刊 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年,卷(期):“”(33)分类号:关键词:

2.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二

但是在课改推行十年后的今天, 小学生还是普遍存在着害怕写作文的心理, 有的提笔却不知从何说起;有的写得似乎很长, 洋洋洒洒, 但离题万里, 连篇累牍的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或是语言枯燥乏味, 平淡无奇;或是内容单调雷同, 陈腔滥调充斥其中。很多学生喜欢借用优秀作文书刊中的材料, 于是克隆出学生千人一面、千人一腔之作, 哪里谈得上学生的个性独特反映?哪里谈得上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这种作文教学的僵化无力, 毫无生气, 追根到底, 在于学生的内在储备不足。情不“动于衷”, 怎能“形于言”?胸无点墨, 焉能出口成章, 字字珠玑?写作素材的匮乏, 成了制约学生个性化习作的瓶颈。

如何突破?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 应该引导学生从广阔的生活实践和广泛的阅读实践中, 汲取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才能使作文教学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才能让学生“有所为而作”。

一、文意兼得、读写结合

所谓“文意兼得”, 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内涵, 体会其思想感情, 又要引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 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 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 从而获得恰当运用语言文字, 深入表情达意的习作能力。

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 应该说在布局谋篇、表达方法等方面都有突出的特点, 且大都具有示范性, 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感知、揣摩并在习作实践中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吃透教材, 善于发现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有的课文要关注作者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作用、效果, 有的课文要关注文章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效果, 有的课文则要关注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及表达的作用、效果……

例如, 《翠鸟》一课中描写翠鸟捉鱼时动作的片段:“翠鸟蹬开苇秆, 像箭一样飞过去……只有苇秆还在摇晃, 水波还在荡漾。”前一句正面描写翠鸟捉鱼动作的迅速敏捷, 后一句通过景物描写从侧面衬托翠鸟捉鱼的动作之快。学生一般能通过找动词体会翠鸟捉鱼的迅速敏捷, 而忽视后一句的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和表达效果。于是我在教学这个片段时, 让学生感受通过苇秆和水波的描写侧面衬托出翠鸟动作之快后, 出示一个题目: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汇报演出中, 十佳小歌手之一的某某同学的歌声实在是太美妙了。你能不能也学习这段的写法写出某某同学的歌声的优美?有个学生说道:“台上, 某某同学在深情地演唱着。台下, 有的同学脖子伸得长长的, 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有的同学闭上眼睛, 仿佛陶醉在优美的歌声中……”瞧, 三年级的学生马上学以致用, 多么恰当地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同学歌声的优美啊!

在阅读课教学中, 我们要做教学的有心人, 用心钻研教材, 善于文意兼得地教语文,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以致用迁移实践活动。这样就能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促进学生逐步向自主独立习作过渡。

二、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我曾听过马尾区教研室丁瑾主任题为《从课堂看当前语文教学的走向》的讲座, 她提出台湾的课堂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 希望我们能从台湾老师的课堂中得到启示。回到学校, 我观看了几节台湾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 不禁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 生活的空间有多大, 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他们在广阔的背景下随时随地自觉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 在不断地学和用中提高作文水平。

其实,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它是课堂生活的补充和延伸, 主题队会、兴趣小组活动、实践活动、每年的科技节、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 六一节活动等, 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爱好, 选择某一项活动参加。学生喜欢某种活动, 也就对活动有了兴趣, 就会全身心投入。我们要让学生在参加活动后及时把自己参加活动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 学生往往兴趣极高, 都能洋洋洒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011年4月, 我们学校组织了“阳光体育拔河比赛”, 由于我班上的学生个子矮小, 第一场比赛一上场, 对方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胜利, 在我的鼓励下, 原本失望至极的孩子奋力拼搏, 终于赢得了年段第二名, 孩子们非常开心, 回到班上, 我马上让学生把刚才拔河比赛的经过写下来。过了一节课, 一篇篇洋洋洒洒的作文出现在我的眼前:“第二场比赛开始了, 由于我们都输过一场, 双方队员都不甘示弱, 我觉得麻绳中有一股特殊的力量, 仿佛有一个巨人在和我们比赛, 但是我们决不能向对方低头……”“最卖力的要数我们班了, 队员们双眉凝成疙瘩, 上牙紧咬下嘴唇, 脸蛋涨得通红, 像一个个熟了的红苹果。额头上的汗珠像没关紧的水龙头, 正在往下大滴大滴地滴水呢!看来他们已经用上了吃奶的劲儿。绳子上系的红绸条像钟摆一样摇来摇去, 就是不肯出界河。”由于孩子们参与了, 体验了, 因此才有了精彩的拔河比赛场面的描写。因此,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在参加活动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作文素材的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丰富阅读、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实践证明, 运用语言文字, 写作能力的形成, 也需多读多背, 课内多读, 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才可能文思如涌, 笔下生花。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 如韩愈、苏东坡……他们从来没学过语法, 修辞、逻辑, 却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 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 形成了敏锐的语感。

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重视读背训练。课内, 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好词句篇, 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遇到一些优美的语段都可以让学生背诵。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优美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 今后提起笔来就不会觉得无从下笔。课外,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 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作品, 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优美的词句, 在强化练习的过程中以读悟写, 以写促读, 最终达到读写双通。

3.生活,作文教学的一溪活水 篇三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可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假如选取生活中的点滴素材,就为教师教作文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一、作文教学要源于生活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经过几年的课题实验,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学生作文中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又是班主任,每学期开学,总是和孩子们一起彻底打扫教室和公共区域,让孩子们写一篇作文——《开学的第一天》;每一年的植树节,布置孩子们回家种植一棵树,写一篇作文:三八妇女节,布置孩子们给自己妈妈祝贺节日,并记下来……有了亲身的参与、有了真正的感悟,学生能将自己活动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以及学会的技能、对活动的认识、父母艰辛劳动的不容易等一一描述出来。这样,不光在思想上教育了学生,使他们对活动的意义有了认识:而且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写作的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

二、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生活,永远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读的活动总陪伴我们左右。在近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几年的课题实验中,我认为引导学生“多读、多听、多想、多说、多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作文、应用作文。“生活处处皆作文”,班级订阅的报刊杂志分发给学生,看完后再交换看,写出读后收获(可以是摘录的好词、好句子,自己读后了解到的什么或者体会),在全班交流;布置学生收听广播电视新闻,周一早上在班上交流;游览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桥等名胜,写游览过程及体会。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每周小组选出较好的一篇在班上交流,评出优秀,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这些无一不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经过努力,我把习作的范围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习作就有多广阔。

三、作文教学生活化

1.课堂训练。三年级作文的主要形式是看图写话,结合作文教学,我的组织教学内容也有了改变。有时,我着重训练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一上课,就用多媒体出示色彩鲜艳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画面吸引,边观察边议论。然后就指名用一、二句话说说图意,用上好词好句的给予表扬。这样,既完成了组织教学,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时,我让学生进行词句积累。在幻灯片上打出一段词句优美的文字,让学生用快速识记。进行作文时,我把可能要运用的好词、一些优美的句段出示在幻灯片上,让学生朗读,希望学生能借用,但要防止滥用。经过训练,发现许多好词好句已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从而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读书笔记。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写读书心得。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我给孩子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如:《爱的教育》《木偶奇遇记》《安徒生童话》……让他们去阅读并联系生活实际写读书心得。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3.重视课后小练笔。许多课文教学完后,让学生练笔。这是训练学生作文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要给学生铺好垫,打好伏笔,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学到“母亲已将钱塞到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里时,我问孩子:“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只是钱吗?”“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如果是你,此时,想对震耳欲聋的环境中的母亲说点什么呢?又想对佝偻着的母亲说点什么呢?能把你想说的话记下来吗?课后写在作文练习本上吧!课后孩子们的想象丰富多彩。就这样,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通过一次次的小练笔,学生的作文有了很大的进步。

4.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 篇四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作文的源头活水,从而写出各具个性的作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叶圣陶、朱自清《国文教学》)在写作之前,引导学生阅读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平时积累阅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学生阅读某一类作品,如学习王朔的幽默语言、鲁迅的思想深邃、海明威的感情激越、金庸大侠的崇尚正义、张爱玲的多愁善感,罗曼?罗兰的志存高远。只有阅读有个性的作品才能保证写出有个性的作文。二是现场搜索阅读。在作文前一节课,将学生领进阅览室,让他们搜索能派得上用场的作文材料和作文形式,加以借鉴、仿效。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必须注意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可以结合日常学习、生活,出一些小题目,如我们的班集体、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同学、我最喜欢的一堂课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题目去观察、去思考。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要使他们学会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掘事物的深刻含义,进而写出客观、辩证的优秀作文。

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开掘作文的源头活水:

1、加强理论方面指导,让他们对观察力的培养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还可给学生讲一些名作家(如鲁迅、契诃夫等)积累生活素材的做法,给他们以榜样的力量。

2、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课堂是培养观察力的好场所,交流观察体会、进行情境作文、举办观察力比赛这些活动既能激活同学对观察体验的兴趣,又能给平时注意观察的同学以成功感。

5.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 篇五

首先,学校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要投资上万元,为学校图书馆增添各类书籍,不断地给图书馆增添新鲜血液。同时,学校给我们每位同学免费办理借书证,同学们随时都可以到图书馆借书,读到自己喜欢读的书。

其次,学校还开辟了多种的读书场所,如学生阅览室、“献一读百”阅览室、班级读书角等,极大地给我们提供阅读的空间。

第三,学校在安排课程时,专门为我们安排了阅读课,并安排专职老师指导进行阅读,同时,要求我们认真完成阅读笔记。

第四,为了提升读书的质量,学校要求我们每学期在大量阅读时,必须精读一本书。结合精读的一本书,各班还开展了阅读笔记的展览,自办小报的评比,学习心得的交流等活动,把精读活动落实到实处。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我们阅读的积极性。

6.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六

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我与台湾的小朋友们一同上了一节语文实践课——《笠翁对韵》。回想整节课,从理解对子的意思,到发现对子的规律,再到从诗句和生活中找“对”,最后结合情景创“对”,呈现了“起承转合”的完整过程。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实践,展现了语文实践能力一步步提升的过程。

课堂上之所以呈现出良好的学习效果,还要得益于“生本”教学理念的实施。本节课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学习方式的设计;无论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还是实践情境的创设,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求体现“教为学服务”。“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实施,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习内容

“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作出了量化要求。选择传统文化作为本次交流教学的内容,旨在架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弘扬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但是,选择什么内容作为“教材”,促进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呢?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李渔撰写的《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笠翁对韵》上卷中的《一东》是本书的起始篇。从内容上看,“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等,都与大自然中的现象有关,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利于学生理解。从结构上看,它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从三字对、五字对,到七字对,包含了对子的一些基本特点,如上下对字数相同,意思相关,可以是近义、反义或同一类,且声韵协调,朗朗上口,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对子规律的很好的“例子”。而且,这些简单的规律,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全能发现。

基于对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的分析,我们选择了《笠翁对韵》上卷中的《一东》进行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这个教学内容的开发使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成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

二、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学习方法

(一)关注难点,形象点拨

《笠翁对韵》的语言,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苍穹”“雨霁”“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等词句,学生没有相关知识的积淀,很难读懂。用哪些方法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呢?儿童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见长,让难懂的词句形象化、直观化,可以为突破难点架设支架,为提高认知能力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二因此,上课伊始,我从牛郎织女的星空图引入,配上插图,为学生讲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结合故事内容以及牛郎织女星的位置图,很容易就理解了“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也在简单的故事画面呈现中迎刃而解。

在质疑环节中,学生都提出了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我便出示一些图片,让他们猜一猜,图片里藏着哪个词。在图片的启发下,学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二)关注主体,探究合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发现“韵”和“对”的基本特点时,我大胆尝试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发现,请组长将大家的发现批注在课文纸上,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各抒己见,个性化的理解相互碰撞,思维得到了解放与发展。这样的学习方式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潜能得到发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则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比如,当学生在发现“对”的特点时遇到了困难,我建议可以从上下对的字数和上下对的意思两方面进行发现,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全班的交流汇报中,我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发现中找到共识,从而总结出上下对字数相同,意思相关,可以是近义、反义或同一类这样的基本规律。

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主体性得到了发挥,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成就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三、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开发学习资源

(一)从已学诗句中开发学习资源

古代诗歌中讲究对仗、对偶,尤其是在唐代律诗的创作中达到了顶峰。于是,我选择了唐代律诗,将其作为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子的特点。学生初步发现了对子的特点之后,我引导他们在古诗中“找对”。“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学生在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的诵读中,品味着发现“对”的乐趣。

(二)从日常生活中开发学习资源

在台湾,对子文化非常浓厚。庙宇、学府、餐馆、店铺等地方都能见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还会贴春联,表达喜悦的心情。在团队集体出行参观途中,我随机拍下了自己在台南孔子庙、台南首府大学、南投餐馆等地方看到的对联,并在课堂交流中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运用实践

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是为运用服务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运用并不是生搬硬套,而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使他们“情动辞发”。

在创作实践板块中,我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周末郊游、过春节的情境,或引导创编,或自主合作书写,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与灵感,使他们迸发出不同凡响的潜能。

随着学生的发言,这些原创的对子也被我现场打下来,展示在屏幕上。“青山座座高”“绿树根根直”“白鸟只只飞”等,这些闪烁着学生智慧光芒的对子,赢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初步创作的成就感。

我还组织学生结合过春节的情境,小组中自主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鞭炮声声响”“新年新景新气象”这两个上对,在小组中选择一个或两个内容,现场创作、填写下对。学生此时的热情高涨,思如泉涌。“灯笼个个红”“礼花朵朵开”“好运通通来”“红包个个拿”“好山好水好台湾”“多子多孙多福气”“多福多财多吉祥”等对子应运而生。学生的这些创作虽显稚嫩,但他们运用了对子的形式,表达了自己过年时的真情实感,很让人感动,更为之喝彩。一张张红色洒金的对联纸,因学生灵动的创作更显得光彩夺目;一幅幅对子贴在展示板上,渲染的不仅是节日的气氛,更是学生热烈的创作真情。

这样的创作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热情,同时,为学生营造了动脑、动口、动手,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氛围,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7.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七

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作文一直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干巴巴的几句提示语, 学生绞尽脑汁还是无话可说。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话可说的原因是平时不注意观察积累, 书到用时方恨少。那么怎样进行写作教学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 提出几点看法。

一、从生活中摄取素材

目前中学生生活单调是作文无话可说的一个重要原因。受年龄、生活圈、认知水平等限制, 中学生不可能时时留意观察并思考身边发生的事, 临到作文课上, 才开始挖空心思地想, 想不出就胡编乱造。生活有多广, 语文就有多广。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知识库”, 是“语言库”,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只要注意观察, 并加以雕琢就是一篇好文章。

如学校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 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这次拔河比赛的精彩场景记下来, 也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班级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团结或坚持等方面去分析。因为都是亲身经历的事, 所以学生就有话可写。刚开始这样练习, 学生可能满肚子话不知从何说起, 教师可以做示范, 带动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让你当场写一篇日记你不知从何下笔, 但如果几个人在一起讨论一件事就会有很多话说, 把讨论的过程中有价值的观点记下来就是一篇文章。

平时, 还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 捕捉有意义的镜头。下雪了, 可以带领学生感受雪的纯洁, 春天来了, 带领学生观察景色的变化……总之, 引导学生多参与生活, 留心生活, 体验生活, 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只要经常观察思考, 动笔写写, 一定能写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

二、从媒体中积累素材

书籍、报刊、电视等媒体是作文素材的又一个源泉。比起丰富多彩的身边生活, 各类媒体虽然是“第二手”的材料, 但是它的时效性特别强。当今社会, 瞬息万变, 各种新的思想层出不穷, 尤其是网络上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词汇大量涌现, 对于中学生而言, 能使自己的作文紧跟时代脉搏, 反应热点问题是十分抢人眼球的。

2012年伦敦奥运会结束了, 却留下无数感人的故事。奥运会和世锦赛双料冠军陆春龙战胜伤病获得铜牌后, 激动流泪。他表示自己的目标本来就不是金牌, 而是战胜自己。37岁的老将, 体操界的“常青树”丘索维金娜, 因儿子阿利舍罹患癌症, 多年以来, 体操既是丘索维金娜的生活依赖, 也是她展示人生故事的舞台。她对儿子阿利舍说:“你未痊愈, 我不敢老。”这些奥运会的励志故事, 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自2002年开始中国每年都要评选感动中国人物, 每个获奖者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些材料反映的都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能稍加整理借为己用, 是十分有意义的文章。

另外, 一些有价值的报刊杂志, 如《杂文报》《意林》《读者文摘》等, 上面刊登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 借鉴起来更简洁。长期阅读此类书刊对于中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从大的方面说, 滋养着人的心田, 提高自我修养, 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终生收益;从小的方面说, 中学生阅读这些书报可以增加知识面, 提高语文素养, 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阅读课和写作课是分开进行的, 也就是所谓的“读写分离”模式, 这样会浪费掉很多作文教学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要接触到很多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式, 这都是写作时不可少的基本功。

作为教师要联系文本, 拓展学生阅读积累的渠道。例如我们在讲解《躺在母亲身边》这篇文章时, 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发生在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点滴小事, 模拟文章的写作方法描述出来。由于受到范文的感染, 学生有感而发, 文章就不会显得空洞。通过进行经常性的写作指导, 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 把课内所掌握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课外作文之中, 让学生真切地感悟生活, 感悟生活中的美, 领悟美的情趣, 写作时材料才会充足, 立意才能深远。

8.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八

仔细思考,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其实过去几十年的语文教学还是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应该有分析地吸取、借鉴。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应该重视对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的训练,也即过去所说的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它是语文最基本的素质。而最基本的有时往往会被人忽视。

请看以下资料:一份“学生自己认为语言最大的毛病”的调查表明,“词汇贫乏”占总人数的64.7%;一篇《高一学生即席讲话能力的现状分析》(作者梁捷)则发现,中学生即席讲话的语言表达,通常的毛病是“遣词欠准确,语句不连贯,用语罗嗦”;在笔者的作文课题问卷调查中,学生(高一年级)作文时最大的困难则是“笔下生涩,词汇贫乏”。很遗憾,我们的语文教学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一点都不敢造次。前面的基础题,带领学生解构文章,规范答题程序;作文,则是强调审题立意,这也难怪,审题立意是第一关,老师输不起,学生更输不起。所以,语言的锤炼,成了一块荒废的田地。

想想古往今来无数的诗家,都非常重视炼字,杜甫阐述自己的创作主张时,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贾岛与卢延让也分别写出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经历,贾岛更是留下了“推敲”的佳话。当然,如果用这样的要求去要求学生,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在求学和教学中,笔者深刻认识到养成查词典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在终身学习中受益无穷。因此,同语言贫乏、粗糙的现象作斗争,应该从源头做起,那就是教会学生活用词典。叶圣陶先生说:“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它形象地论述了字词典等工具书在学习乃至人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英国开放大学现代语言中心的Graham.Bishop在他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字典、词典往往只被学生们用来检索和核对意义,(甚至把它束之高阁)而这远远不是它们的全部。

因此,笔者把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字典、词典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把它看作某种特殊用途的教材,把词典阅读作为语言锤炼和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面是笔者指导学生活用词典的三点做法。

一、追根溯源,规范用语

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谴词造句的能力。美国学者卡茨等人首先提出了“语文成分分析”的理论。他们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的最小的语义元素叫做“语义原子”,就是我们所说的“义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黄伯荣《现代汉语》)。笔者认为:义素分析可以帮助学生避免用词造句的错误,以提高写作水平。记得以前高考有个选择题,选择合适的词填入空格,如果在教学中不仅仅把它看成一个考点来教,而把它看成一条锤炼语言的捷径,也许不失为一件好事。

不谈作文,就谈高考的古文翻译,学生的遣词造句存在很大问题。在高一,笔者就帮学生补习了一些基本语法知识。要求学生用《现代汉语词典》进行义素分析,可以突出词义组合之间的关系,避免用词造句的错误。如“赡养”要求宾语一般须具有[+长辈]这样的义素。“抚养”要求宾语一般须具有[+下辈]这样的义素。“扶养”要求宾语包含[-长辈][-下辈]的义素。只可惜,很多时候,即使高中的学生都在乱用以上诸词。我们可以教学生利用字典或词典,找出词的理性义素,结合语境体会附加义素。对照自己的习作,及时发现语病,及时改正,以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推而广之,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词典的释义来学习同义词和反义词,就可以极大地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词汇量。

我们国家曾明确提出,语文规范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一些低俗、粗糙的网络语言充斥学生的阅读空间时,我们有必要,用词典还语言一片干净。

二、重视积累,一渠活水

中小学语文教育至今仍存在着两种中国语言形式的教育,也即文言文和白话文。而中国文化的许多精髓部分存在于文言文中。因此,学习古文,它不仅能丰富和净化我们学生的词汇,更能让我们的学生接受思想上、精神上的洗礼。当然,我并不是主张我们的学生捧着一本词典去研究。那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我们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应是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章的阅读,是学生了解古代传统文化。而新苏教版也正突出了这一点。必修一到五、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选读的编写,让学生享受到了古文化的大餐。

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笔者强调对文本的理解,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要求学生不能利用学习指导用书(此类书籍的编者都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全文翻译)来学习,而应该利用好《古代汉语词典》,在积累实、虚词的同时,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例如,有一同学在学习《石钟山记》时,他说“识”(出自“汝识之乎?”句)在词典中当它读音为“zhì”时没有“知道”这个义项,而教材却这样处理。他觉得词典上的“记住、记忆”义项更适合一点,所以应解释为“你想起这些典故吗?”不管他的答案是否合理,笔者首先肯定他的思考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顺势在课堂上把这个“志”的义项和学生讨论,并作了延伸。

而需要积累的另外一项则是成语。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笔者觉得这是对中国成语的精确概括。成语字字珠玑,一字千金。学好成语,既可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如若中小学不学,则至大学也不知“鸠占鹊巢”为何意、“归马放牛”为何事、“韦编三绝”为何人。在高一,笔者就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成语词典》的习惯。希望学生平时多读读词典,要求学生每个星期摘录自己感兴趣的两个成语(摘录在读书笔记中),并记住成语的由来、本义和引申义、同义和近义成语等等。坚持下来,学生受益匪浅。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有意识地使用成语,简练为文。这其实是学习、使用《成语词典》的根本目标。应试和熏陶,一举两得。

三、巧妙设计,发展拓宽

兴趣可以使人事半功倍,查词典,极易枯燥乏味。质疑而查,灵活运用,学生乐此不疲。这里需要教师做好设计,创设情境。

首先,笔者从《魔鬼词典》上得到了一点启示。在高一阶段,为了解决学生词汇贫乏毛病,从基础抓起,有意从字、词、句、章四个层次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第一步:解释单个的字。因为汉字是会意文字,所以笔者就用汉字去撞击学生充满想像的心灵世界,使古老的汉字获得新生。对于教材或课外读本中“有意思”的词语,学生可查阅词典,根据它的原始意义(本义)进行解释。举个例子:“忌”,有的同学把它解释为“把自己高高挂起,放在心的中央,从来不给别人留点位置,别人一有成绩,他就不舒服。指某些班干部”。对于这一工作,好多同学自始至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了用词典进行创造的乐趣。第二步:解释词语。我要求学生就词典中关于词语的义项,用心灵来解释。例如:“家常里短”,一位女同学这样写道:“如今小街上居住着不少人。虽然,小街将两旁的房屋隔开,但有着多年交情——甚至是从上一辈延续下来的小街居民却和睦相处着。显然,这里居住的大多数是老人。每天早晨、午饭后、傍晚时,老人们总是端着凳子坐在自家门前谈天说地,小到柴米油盐,大到中美关系。但现在我们却躲在钢筋混凝土里,封闭了自己。什么时候我一定要回到小街去看看老街坊们。”她赋予了这个词语更多的思考。事实证明,语文教学从很低的起点也可能达到较高的目标。在解释时,他们朴素而新颖的思想喷涌而出。

其次,在读书笔记中,笔者要求学生选择历史事件,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文言文创作(这其实是从一篇高考作文《赤兔马》得到的启示)。有的现代汉语的词汇要通过查阅《学生古汉语词典》转换为文言词汇(这种方法我把它称为“反弹琵琶”)。在教完《鸿门宴》以后,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用文言创作《项羽后传》。这些尝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当然,第二种实践只限于一部分古文功底较好的同学。

再次,要求学生经常翻阅《唐诗宋词鉴赏词典》。苏教版整整一本《唐宋诗词选读》的教学,为这项工作奠定了基础。笔者并不是为了培养诗人,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要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里。要求学生两星期摘录并鉴赏一首诗歌(以词典中的诗歌为范本,自主搜集有关资料,并整理到读书笔记上)。鉴赏过程如下:首先要求学生运用语言和逻辑识别能力辨别作者说的是什么,是怎么说的。也即“知人论世”。其次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作者的情感经历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最后把既有的感情体验对外抒发,充满感情地朗诵、吟哦。并把这种感情体验在自己的作文中抒发出来。我想,这些高贵的情感在学生的作文中反复,毫无疑问,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实践证明,教会学生活用词典,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对语文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古印度谚语云: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相信我们每个教师倾力播种行为,精心呵护,定能收获我们期待的硕果。

参考文献:

《指导中学生同语言粗糙现象作斗争》陈林森

《浅论义素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2期)

9.描写源头的参考作文750字 篇九

那年冬天,寒风刺骨,冷风飕飕。下了补习班的我,顶着狂风往家走。忽然我闻见了一阵烤串的香味,紧接着便看见了一位在冷风中哆哆嗦嗦站立的老爷爷。只见他弓着背弯着腰十分不惹人注意。小摊虽破但很卫生。我要了两串鱼豆腐并把钱递给他时,一阵风吹过,一张破烂不堪的五毛钱纸币飘落在了地上。只见他连忙把那张纸币捡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在口袋中,好像获得了什么珍宝似的。我心中不禁想到:“他家穷的揭不开锅了?五毛钱都不肯放过。”

后来,汶川地震了,全国人民都在为灾区的人们捐款。我拿着向爸爸妈妈要来的300元钱高高兴兴地来到红十字会捐款。刚一进门,一阵烤串的香味便传入鼻中。我寻找着香源,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帘。是他,那为曾经被我称为“穷得揭不开锅“的老人。只见他历经沧桑的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他眯着笑眼却又十分庄重的从怀中掏出了个大布袋。我惊呆了,布袋中全是一毛,一块的小钱。这些可都是他在狂风中拼命挣来的血汗钱啊!他毫不犹豫的把包中所有的钱都捐了出去。此时的他与卖串时的他真是判若两人。完全没有了卖串时的守财反之则呈现出了大气的风度。他的背不弯了,腰也不弓了,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高大了起来。

10.那些河的源头作文650字 篇十

那些河的源头作文650字

大家好!不知道你们的暑假过得怎么样?我的假期可是充实而又愉快!我从中国的东部走到了西部,走过千山万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几条河的源头,下面听我一一道来!首先,我和妈妈去了神农架境内的“堵河源”,在这里,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漩涡,当地景点名叫“落水孔”,然后流入长长的地下暗河,翻过一座大山,进入竹山境内形成堵河,堵河是我爸爸和妈妈的故乡河,它从竹山流入汉江,从武汉汇入滚滚的长江;神农架境内还有一条河的源头,叫作“香溪源”,在这里它是一条窄窄的小溪,在陡峭的山谷里奔腾跳跃,翻着洁白的浪花,它从神农架流入兴山,从兴山流入雄壮的长江三峡――西陵峡;我们还去了恩施州境内的“清江源”,它是一个巨大的溶洞――腾龙洞旁的一条小小的瀑布,最后从巴东也流入三峡。我们还去了四川阿坝自治州的“岷江源”,翻过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黄土梁”,岷江源静静地流淌在群山之间,溪水清澈见底,冰凉刺骨,因为那是从雪山上融化的雪水,它翻山越岭,最后从宜宾汇入长江。最后给大家介绍的是美丽的若尔盖大草原上的.“九曲黄河”。在那里,河水蜿蜒曲折,九曲十八弯之后掉头东去,形成“九曲黄河第一湾”的美景,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正是一幅“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景象!长江黄河是中国的第一第二大河,在下游奔腾咆哮,蔚为壮观,令人惊叹!而它们的源头要么是一个小小的水坑,要么是一条浅浅的小溪,要么是一条窄窄的瀑布,这使我懂得了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的道理。这个假期真是愉快而令人印象深刻,我长大了要当个旅行家,走遍大好河山。

11.诵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十一

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内涵,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诵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感受”,“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朗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笔者认为,诵读不仅仅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所有文本教学的第一法,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名师洪镇涛先生也曾说:诵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关于诵读,我们的古人有着极朴素却又是极深刻的认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国古代的一些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都编得极富有韵律美,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作家李国文谈及自己扎实的古文根基,认为自己的语言功力就是得益于读私塾的诵读训练。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先生认为,语文是所谓口耳之学,学语文不能不讲究诵读,他说:“诵读就是儿童将声音与意义结合的一种‘发表’。除预习时的诵读、不过研寻意味外,要声音真正与意义相结合,便要练习论理的读法——注意词类和句法的断续和轻重;要表现文学的意味和兴趣,就要练习审美的读法——注重声音的抑扬抗坠。”黎先生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诵读的方法——声音与意义结合,诵读要注意停顿、轻重、高低、语调等几种技巧。

循着这条思路,我们可以将教学法作进一步的探究。

首先,诵读的关键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什么样的“意义”就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诵读来表达,所以诵读时要讲究技巧。诵读的技巧简言之就是要处理好语速、停顿、重音、高低、语调等问题。技巧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喜怒哀乐发之于声,各有不同的特点。声音甚至还可以塑造不同的性格,忠厚木讷、奸邪狡诈,声音形象一定会有不同的。这一切,教师在朗读训练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到抑扬顿挫,读出文情、文趣、文味。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把一篇文章读得声情并茂,那么他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一定成功了大半。

其次,朗读在教学中具有多种功效。

第一,诵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让学生感悟文本美好的情味,进入作品优美的意境。文章是情感的产物,每篇文章都融入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用心、用情地全身心投入地诵读才能领悟作者及文本的思想与感情。因此,翻开教材,面对一篇篇课文,教师第一要著便是指导、教会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拍,读出情感,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纠正唱读与创读的不良习惯。

当然教师自身必经过好诵读关。一个在课堂上能深情并茂诵读课文的语文教师,他已成功了一半:学生能随着教师的深情并茂诵读自然进入文章中的意境,语文课也成功了一半。

第二,诵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一种感性体验,是从长期的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的。培养语感亦如训练乐感,乐感的获得不是默记乐谱记出来的,也不是听导师分析讲解获得的,而是受训者自己去听,自己去吟唱而获得的。因此,语感的形成与获得不是靠学生死记语言材料,靠教师的讲授,而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诵读、品味。辨得出语言的正误,是有语感的开始;识得语言的优劣,说明已有良好的语感。

培养语感,诵读可以分步进行——始求其速,终求其美。求速是训练口齿的流畅,熟极而流,慢慢便可积淀成语感。求美是求声音与意义的完全融合,是对语言的品味,对作品意境的涵咏,是使语感进一步趋于细腻。求速可课外完成,求美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教师的范读是不可或缺的,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美读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创设情境,如配乐、分角色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披文入情,真切感受文本的意境。

让学生伴随着诵读形成语感,进入情境,提高品味和鉴赏能力。通过诵读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以声传情,以声会意,产生联想想象,沟通生活积累,再现或重建形象,最终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及《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形成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初步的文言语感”。

不同体裁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美质。多读诗歌韵文,可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词赋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句式的整齐与参差的错落美。律诗讲究平仄,讲究对仗,充分展示了语言的整齐对称美。对偶句子还包含了丰富的语法知识,多诵读,可以让学生从优美的形式中悟出语言的组接规律。散文,尤其是文赋中大量运用排比,表现的语言的流畅美和宏富美。议论文讲究的是严密的逻辑演绎,记叙文追求的是活泼的叙事描写。不同作家的作品,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典雅端丽,有的庄正朴实,有的睿智宏富,感受不同风格的语言,可以丰富自己语感,选择追求一种风格,则可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把诵读作为语文的第一教学法,不仅需要教师观念和习惯的转变,更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朗读基本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朗读者,要练就扎实的朗读基本功,摸索出一套以诵读为重要方法、以培养语感为核心的教学法。

诵读,永远是语文教与学的源头活水。

12.生活, 化学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十二

一、结合生活开展教学, 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课本中的化学知识是对生活中各种化学现象的抽象概括, 如果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直接学习新内容, 那对学生来说可能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有时候当时听懂了, 课后还是一头雾水。这说明学生在理解程度上还不够。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在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系起一根纽带, 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运用这些经验来学习书本中的理论知识。那么, 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从而体验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例如, 可以用“弹簧现象”来阐述化学反应中的平衡移动原理, 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学中发现, 有很多化学现象中学生不能理解, 这并不是他们没有生活体验, 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发现与感悟。学生的生活体验需要我们去唤醒。

二、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教学的艺术。为了有效地建构新课内容, 教师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导入新课。这样, 学生才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兴趣, 才会对新的概念与化学反应规律进行有效地记忆。例如, 在教学“铝的性质”时, 因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讲铝的还原性。分别讨论了铝与氧气、酸以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等的反应, 讨论这些都离不开铝的性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用一篇新闻报道导入:某化工厂的一块铝塑板上长出了“白花”, 于是有人认为这“花”是三千年一开的“婆罗花”。全班学生被这篇报道吸引住了。于是, 就利用这个现象提问导入新课: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此“花”中可能含有什么样的化学成分?应该说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 教师已经给出了具体的情境, 那就是“铝塑板上长出的花”, 学生推测可能是氧化铝、氢氧化铝或者是碳酸铝等物质。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导入, 学生的回答还是涉及了铝的性质: (1) 铝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 生成的氧化铝不全都是致密的。这样的生活化导入,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结合生活开展实验, 提高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 学生对化学反应不能深刻地理解。所以, 我们不妨把化学反应中的实验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现象有机地联系到一起, 从而使学生增强对化学反应的印象。例如, 在进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这个实验时, 不少学生往往会忘记金属铝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 从而不知道生成什么物质。因此, 就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教学。大街上常常看到卖氢气球的人, 他们是怎样制备氢气的呢?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候已经学过了利用活泼金属和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氢气这一原理, 所以他们很快就想到了可能是利用铁容器来制取氢气。但是, 为什么这些生有锈迹的容器没有被酸腐蚀呢?针对这样的疑问, 就进一步的启发学生, 铁容器中如果不是酸溶液, 那应该是什么呢?其实, 这些小贩们制取的氢气是利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基本原理, 并不是通过活泼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因此, 他们的铁容器并没有被腐蚀。通过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同学们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四、结合生活布置作业, 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

高中化学这门学科中能揭示物质本质及化学反应规律的概念与符号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理性逻辑的训练。但是, 学生学习的抽象概念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都是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理论知识。因此, 学生的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 为了考试而做题, 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传统的作业总是强调题目与答案的“统一”, 强调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 而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应该给学生设计出“生活化作业”。因为大千世界才是我们生活的海洋, 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知识的真正价值所在, 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例如, 在教学“糖类、油脂与蛋白质”这些概念时, 就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归类, 网上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 给全家人制订一份合理的饮食计划。怎样给肥胖者制订饮食计划, 肥胖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哪些方面?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要注意哪些地方?患有脂肪肝的人饮食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13.游嘉陵源头六年级作文 篇十三

炎热的夏天使人们焦躁难忍,游山玩水可以给我们送来一丝清凉,所以就成了人们喜欢的活动,我也不例外。那天,我和妈妈去嘉陵江源头游玩。

一大早,天边有些发红,太阳还没有出来,我们就出发了。嘉陵江源头位于秦岭山上,是长江的源头。我们要上到秦岭山上才可以看见嘉陵江源头。车在险峻的山路上跑着。不停地拐来拐去,越往高处走,我们越感觉凉爽。当我们看见嘉陵江源头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钟了,太阳已经爬上了天空。可是我们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热,感觉到的只是凉爽!

山里的空气很新鲜,可以闻见清新的泥土气息。这里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树,不管是什么树,都长得挺拔、伟岸。天蓝盈盈的.,很净;山绿葱葱的,很美;水清幽幽的,很凉。我似乎已经置身于画中了,大自然真是神奇美丽啊!

蹲下,把手伸进水中,立马就有一种凉爽沁入心肺。水很清,清的连一个石子都可以看见。水边长了一些草,草丛中蝴蝶在飞舞。不管是谁来到这里,焦躁闷热的心情都消除了,感到的只是心旷神怡。

14.创新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论文 篇十四

据调查了解,当前的中学语文已成为大部分学生最厌烦的一门学科。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一些教师上课不善于创设教育情境、创新教育形式,教法陈旧、呆板,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致使语文课堂索然无味,学生上课恹恹欲睡,听者寥寥。那么,该怎样通过创新教育形式,为语文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和探讨,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巧用知识做载体

语文教学的创新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媒介和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大量关于事实资料的陈述性知识,而且要让他们多掌握一些关于思路和方法的程序性知识,同时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一些创新的思路和技法。例如《孔乙己》,教师A围绕小说中对孔乙己的心理、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并一步步板书出孔乙己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教师B却别开生面,先请两位同学亮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及时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课堂上,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唇枪舌剑,据理力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堂发言也很有深度,很有创造力。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整堂课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既对教材知识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又跳出教材知识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二、妙用学生做主体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时,先作者,后背景,再作品,教学思维的定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理解文章的创造性。比如《童趣》,教师A循规蹈矩,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味同嚼蜡。

教师B却别出心裁,从学生已学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少年鲁迅的“童心童趣”出发,借用“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进行导入,让学生将鲁迅与沈复二人跨越时空的“童心童趣”做对比,思考《童趣》中有关“泥墙根一带”的乐趣。学生不觉兴味大增,自然找到了本文的“黄金切入口”。一场师生互动学习之后,教师B又推陈出新,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堂巩固、消化、吸收,通过竞赛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一问一答。比起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效果不言而喻。而超乎教师B意料的却是,不少学生就所学知识提出的问题颇具新意,一堂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鼓励学生做“异体”

我们知道,丰富的想象力是构成创造能力的重要成分,富有创造精神的想象可以使文章放出夺目的光辉。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通过幻想来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每擦燃一根火柴,眼前就出现一种幻觉――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作者借想象表达了对那个社会的深沉控诉。青少年时期本来就应该是敢于幻想、善于遐想、擅长联想的,因此,应打破任何束缚学生思维活动的桎梏,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去做“异体”。教师对“异体”不应泼冷水。试想,如果没有“异体”,何来“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的神品妙句?哪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奇思妙想?教师应对学生中的“异体”给予鼓励、引导、帮助,这才是最好的对策。只有让学生永远保持对科学、对知识、对生活、对未来不尽的热情和持续的探索,才能使创新之火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四、倾心打造45-2>45的课堂效益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丁如许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课前两分钟的演讲活动,倾心打造45-2>45的课堂效益,是一个非常深刻且颇具创新性的见解。语文课前两分钟演讲活动,就是在每一堂语文课前都拿出两分钟来,开设一句话新闻、教一个成语、送一首古诗(词)、欣赏一条名句、做一次简单的主题演讲等活动。它是语文教师创设出的一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环境,也是为学生们搭建的一个展示风采的平台。留下这短短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充分挖掘自身无限的潜质,这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45-2>45的课堂效益。因此,语文课前两分钟演讲活动,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加油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创新之举。

15.生活——作文的源头活水 篇十五

一、记录生活

从学生进入学校后, 我就鼓励他们记录自己想要说的话, 哪怕是只言片语。刚开始, 学生不知道写什么, 怎么写。我告诉学生可以写这些话题:“今天上学路上看到的事”“今天我值日”“我种了一盆花”“我养了一种小动物”等等。时间长了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了, 同时也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 我对学生写日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抒发真情实感。

二、研读生活

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 我把课文作为写作的例子来教。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 学生感受了文本的生活场景, 体验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1. 课堂延伸。

二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一单元是一组描写春天的课文。学完本组课文后, 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让学生留心观察, 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春天的气息。我还鼓励学生把看到的春景画出来, 向其他学生介绍, 并让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最后, 我在班级举办春天画展和“话”展, 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

2. 模仿、创新。

从表面上看, “模仿”与“创新”的距离似乎很远, 其实“模仿”是“创新”的起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练习, 可以提高写话的训练效果。

3. 问题拓展。

新教材往往在课后安排了一些拓展性的问题, 这给学生留下了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提供了机会。

4. 词、句铺垫。

低年级学生由于积累的词、句还不多, 往往很难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积累的词、句入手, 做好写话的准备。如描写春天时, 我先让学生说说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

5. 画中写话。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是古诗的一大特点。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画中写话”的训练。

6. 续编故事。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续编故事,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三、捕捉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日常教学中, 我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 无意观察或有意观察, 都

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还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 观察民警指挥交通, 观察医生为病人治病……观察激起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帮助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 教师组织活动, 能使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

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 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夸XX”或“我佩服他 (她) ”“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

3. 实践出真知。

教师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让学生种植花草树木,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饲养虫鱼鸟兽,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

16.源头活水:谈词汇教学的具体措施 篇十六

一、 词汇学习的必要性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一种语言只有依靠它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才能组成有意义的篇章。有人把语言比做建筑,语法结构比做框架,而词汇则是材料,显然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的好坏。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构建起自己的英语大厦,一个个单词是必不可少的一砖一瓦。所以词汇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没有过硬的词汇掌握也就根本谈不上对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然而在外语学习中,学生通常感到困难的就是词汇的学习问题,学生外语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单词记不住,或记了又忘了,因为词汇量有限等问题,从而最终导致英语学习的失败。

二、 学生词汇学习收获不大的原因分析

1. 学习词汇的观念态度

一些同学花的时间不够,没有去看去记,而是贪玩好耍,以为只要到期末凭自己的小聪明突击几天,就可以把所有的词汇都背出来。却不知高中词汇远远比初中的更多、更复杂。

2. 学习词汇的途径

一些同学只是从课本后面的词汇表中去记单词,或者记考试大纲上的单词,甚至有背诵字典的等,将英语单词孤立起来,靠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如反复朗读生词,直到能够默写为止;反复拼写、抄写单词,直到能够默写为止。

3. 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做得不好,如自己纠正错误的较少,希望由老师来帮助指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做出计划,学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基本上无法作到定期复习。对于英语词汇,学生可能一时就记住了,但如果不通过其他方法巩固,过一周半月就忘的差不多了。

4. 判断掌握一个词的标准

学生对一个单词的掌握如果只是记住了字面上的中文意思、不知道该词的多层意义、不知道该词的运用的语言环境、不知道由该词转换而来的转化词以及不知道如何搭配该词等等,这样掌握的单词实际上是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也就算不上是真正掌握了一个单词。

三、 提高词汇教学有效性措施分析

1. 遵循规律、强化设计

在记忆词汇方面会读是词汇学习的第一步,正确的读音有助于学生正确记忆单词。大部分英语单词的拼写和读音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就要注意单词的读音和拼法之间的关系,切记不要像记电话号码那样去死记硬背单词的拼法,要逐步掌握了拼读规则以后,遇到符合规则的单词,就可以举一反三。在课外活动或上课之前可利用学校的广播播放单词或课文,也可播放英文歌曲等,让学生跟读、跟唱。另外,教师还可挑选优美的句子、朗朗上口的谚语和段落,让学生进行诵读,为学生练习语音创造良好的条件。

此外,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准,坚持用英语上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词汇的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 结合语境,理解词汇

把真实的语境赋予词汇和语法,因此我们在学习词汇时一定要结合一定的语境,灵活掌握词汇,尝试着“词不离句”,在阅读材料中学习拓展词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生的特点,适当补充相关简单容易理解的知识、幽默、笑话、习语、谚语及相关词语典故相结合的话,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掌握词汇,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应善于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的使用环境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的提高很重要。教师应不断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无拘无束,相互宽容,不怕说错,同时还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调动学生听、讲和用语言词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及时复习,巩固词汇

在当前的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快,忘得更快”,特别是在长假期过后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遗忘现象。因此,为了帮助学生长效地巩固所学的单词,必须加强对所学单词的温习、复习和检查,以巩固记忆的效果。

鉴于初中学生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艾宾浩斯遗忘定律,要求学生分散记忆。比如,如果一天学习一节课的单词用30分钟,那么将这30分钟分散在一天的不同时候,比如,早上10分钟,晚上10分钟,在第二天再用10分钟检查复习评价,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

4. 投入情感,赏识教育

17.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十七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可想而知生活的重要性如何。传统的为教而教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美术课堂。教师要主动将生活元素注入美术教学中,寻找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让生活成为美术课堂的“活水源头”,助力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

“去生活化”的美术课堂教学毫无气息,毫无魅力,因为只有生活才是美术教学的“活水源头”。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多运用生硬的灌输教学模式,并且将美术课堂简单归类为绘画课,因而只注重绘画知识和技巧的渗透,学生感觉不到美术学习的乐趣。新课改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引进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美术学科特点,有效实施教学,让美术课堂因生活而更精彩,因生活而更有活力。

一、设计生活问题,点燃学习兴趣

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为此,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问题,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如果直接引出问题,学生参与美术课堂的积极性可能不够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情境作为过渡铺垫,从情境中引出问题,促进学生参与课堂。

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机器人》这一课时,教师以生活问题激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器人的相关信息,并学会画机器人或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机器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此,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机器人在我国餐厅的使用情况,让学生通过视频直接了解,获取直观认知,从而燃起学习的兴趣。紧接着,教师引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为什么叫机器人?你还知道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其他运用吗?它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如果让你设计机器人,你希望它能够做什么?由此,学生展开互动讨论,美术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学生说:“机器人还用在工厂中,代替了很多人工。”有学生说:“我见过扫地机器人。”有学生说:“它是不是铁制作而成的?”有学生说:“我想设计可以帮我写作业,可以陪我玩耍的机器人。”……学生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这一环节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深入学习。

由此可见,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能够瞬间打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带动学生参与美术课堂。作为教师,则需要紧密结合美术教学内容,优化设计,让生活为课堂引路,走向高效。

二、引导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美需要人们用肉眼去观察,用心去发现和体会,而美往往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去感受发现,从而创作出具有灵性的美术作品。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总是束缚学生,忽略了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因而学生上交的美术作品没有特点,缺乏灵性,而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中,观察生活是必须的。

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中的《植物写生》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植物,从而进行绘画创作,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校园中有很多植物,因此,结合这一课的主题,教师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一起探访观察校园中丰富多彩的植物。这些植物高矮不一,疏密程度不一,千姿百态。为了更好地启发引导学生,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一边进行提问互动:同学们,你是否认识这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先观察,再表达,如枝干有什么特点、叶片有什么特点、花有什么特点等)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有效,学生既可以近距离观察植物,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得到更多的创作思路,并发现和感受植物之美。这个环节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植物写生的作品,提供更广的思路,也让学生学习创作手法,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利用线描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植物,完成写生作品。

通过观察进行写生创作,能够促进学生创作出不同的美术作品,并且每幅作品都赋予了不同的生命,因为它真真切切地来源于生活。可见,观察在美术学习中非常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与启发。

三、注重实践生活,激发学生创作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创作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创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经过美术加工与创造,设计成一件件赏心悦目的工艺品。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设计不同的生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作。

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中的《会变的盒子》这一课时,教师设计生活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生活中有很多盒子,如烟盒、牙膏盒、饼干盒、鞋盒等等,这些盒子经过制作、组合,可以变成工艺品,以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先向学生展示由不同盒子制作而成的工艺品,让学生惊叹于“变”之美。在学生了解了一定的内容后,教师再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将课前拿来的不同的盒子放在N,准备进行“超级变变变”活动。在制作活动开始前,小组学生需要探讨交流将这些盒子变成什么,即思考这些盒子可以做些什么,然后再投入盒子的制作、组合过程。经过加工,盒子已经完成“大变身”,教师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资源,经过加工组合形成工艺品。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享受到创作的乐趣,也重新认识了美术课程。

18.描写源头的参考作文750字 篇十八

当寒风吹过,一片片树叶缓缓落下,一叶叶花瓣匆匆离下,一棵棵小草慢慢枯竭,我想到了冬季的凋零,但想得更多的则是冬季的美,是冬季所孕育的无限的爱。

冬节是爱的尽头,更是爱的源头。

当树叶随着寒风缓缓落下,大树不停地叹息着它对叶子们的爱怜,大树叹息爱的尽头,而树叶们则沙沙歌唱,欢乐地祈祷着母亲——大树的健康,他们用他们的躯体去肥沃土壤,用它们的方式爱着他们的母亲,它们歌唱爱的源头;花瓣离去,结出生命的坚果,为的是保留来年初春新生命的可能;小草的枯竭,为它们的生命,为它们的子孙后代,提供着无限生机。它们——大树、小草等,以不同的方式爱着,爱着它们的生命,它们的母亲,他们的后代。

假若,在冬季,大树,溺爱它的叶子,不让他们飘落,直至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丝气息,它所能够得到什么呢?或许最后,它和它的叶子们,都会很快腐蚀成泥土,没有了爱,更别说溺爱。适当的爱让生命更加辉煌;溺爱,最终让什么走向了尽头,让爱到了尽头。没有了源头,一切随风逝去。

面对爱,人们能够坦然讲道:“我会爱”。但是没有限度的爱,最终会让冬季成为爱的尽头。

人老时总得有个依靠;人小时,总被爱包围。父母看着我们的长大,无异于树看嫩芽在春风中成长在秋风飘落。父母总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比自己过的更好,时常为我们伸上援助之手,但可曾想在你们伸出过多无必要的援手时,就已经扼杀了我们长大的机会,扼杀了我们独立飞翔的美丽愿望;不要给我们太多的爱,更不要让你们的爱,成为溺爱,成为我们路上俯拾即是的扶手。我们需要爱,需要在爱的呵护下成长,需要爱在我们遇到挫折时变为一个心灵的小港湾,但我们不要溺爱,不要永远停泊在小港湾里。

19.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十九

一、提高教师范读质量, 用教师的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心 灵, 形成师生心灵共鸣。

要想感动学生, 必须先感动自己。比如在讲授《登高》、《项脊轩志》、《将进酒》等课时, 我的感情随课文内容而波澜起伏, 忽而低沉悲愤、恬静柔美、忽而震撼有力, 而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读完课文, 学生们呼出长长一口气时, 我就明白, 我的范读已经收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感觉油然而生, 教师的教学半功倍, 教师不用多言然而学生就会自明, 诵读的魅力, 从而有了学的动力。

二、因地制宜, 加强诵读指导和评价, 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诵读技巧。

重视学生的诵读, 不仅体现在诵读的频率和次数上, 更为关键的是要体现在诵读质量的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诵读指导, 提高课堂诵读的有效性。

(一) 教师要勤于探索诵读的指导方法, 比如在教学《情真意切释猜嫌》一课时, 我针对选文是小说《红楼梦》选段, 篇幅较长的特点, 指导学生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研读文本。除了诵读指导方法之外, 教师还可以运用范读激趣、揣摩品读、竞赛激励、选读强化等方法指导学生诵读。

(二) 要形成诵读规范, 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做到精神 饱满、眼到心到、言为心声、读出韵味。

(三) 要加强诵读技巧和诵读方法的指导。朗读技巧主要是指对朗读的停顿、语速、重音、语调的处理。朗读有音、意、情、美四个层次。音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读准字音, 读顺语句;意读, 要读懂作品的大致内容, 写了什么, 要点是什么;情读是读出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美读是欣赏作品的较高层次, 读出作品的语言美、内容美、生活美和意境美。

(四) 引导学生有效地互相诵读评价。教师在学生诵读后, 可以有意安排其他学生进行诵读评析, 在读中悟, 在悟中读, 不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三、创设条件, 营造氛围, 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诵读的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对象, 更为重要的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因而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 诵读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诵读的条件。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又可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诵读机会。

(二) 为学生营造诵读氛围。“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诵读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 教师可以借助于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 通过歌曲、图片、视频等媒介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比如我在讲公开课《登高》时, 利用音乐《二泉映月》作配乐示范朗诵课文, 就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四、多读少讲, 树立典型, 综合运用多种诵读方法, 充分 发挥学生在诵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当好幕后“导演”的作用, 要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敢于将课堂还给学生, 少一点滔滔不绝的贴片式的细节赏析, 多一些学生的诵读体悟, 大胆探索高中语文课程的新模式。

(一) 多读少讲。

教师抓住重点讲解, 学生在课堂中多读多悟, 要把课堂上诵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二) 教师在不违背诵读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诵读。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鉴赏水平不同, 对同样一个作品的文本体悟也会不同, 所以读出来的语速、语气和节奏也会不同。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流露出作者时光易逝的感伤、怀才不遇的悲愤, 但有的学生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时高昂急促掷地有声, 如挟天风海雨扑面而来, 再现了诗人狂放的个性;有的学生读“君不见”时较从容亲切, 为下文蓄势,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气贯通, “天上来”达到语调最高处, “奔流到海”气势恢弘如排山倒海;“不复回”则如瀑布飞流直下, 深惋悲叹。我觉得这些处理都是可行的, 没有充满个性色彩的诵读, 学生就不会产生和作者的共鸣, 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不可能养成独立的审美习惯。

(三) 综合运用多种诵读方法。

诵读方法多样化, 包括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例如学习曹禺的《雷雨》时, 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注意揣摩人物的语言, 通过语言理解人物, 并进一步理解作品, 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诵读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但又有新的内容。这种“新”就是要将教师的示范性的读与学生的高质量的读结合起来, 重点放在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上。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诵读训练, 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 有目的有重点地强化诵读教学, 让学生真正在诵读中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升文学素养, 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掘来“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葛丰善.诵读品味突出方法指导[J].太原.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 (12) .

上一篇:信客优秀教案xk下一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