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管理—读书笔记(精选10篇)
1.情景管理—读书笔记 篇一
《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西蒙是管理学界内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是管理决策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人。《管理行为》是西蒙最重要的著作,在书中他对“管理性的组织机构的决策过程”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更是提出了决策过程理论。决策是本书所论述的中心内容,在前言中西蒙就有说“决策与管理几乎是同义的”“ 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论的词汇必须从人类抉择的逻辑学和心理学中导出”可见一开始西蒙就定下了全书的基调即是管理就是决策。
一、有限理性原则和满意解理论。
西蒙认为理性的限度是指人脑不可能考虑一项决策的价值、知识及有关行为的所有方面,因此人类理性是在心理环境的限度之内起作用,这个环境迫使个人不得不选择一些要素,作为他的决策必须依据的“给定条件”,这就是有限理性。西蒙提出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判断取决于有限理性。这种条件下,生活中个人和组织的决策需要一定程度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都是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的。西蒙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就不要认为能完美无瑕,而要会取舍选择最优的方案。决策者只有有这种“有限理性”,才能追求较满意的目标。理想中的完全理性会导致人们寻求决策的最优解。而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有限理性会导致人们去寻求满意解。故西蒙认为决策时人们寻求的不是一种宏观的“最优解”而是满意解。
二、关于决策的两个要素。
西蒙所说决策过程中两个要素就是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事实要素是对环境及环境的作用方式的描述。价值要素是阐述管理者对某种事物喜好,从而体现对某种事物的判断程度。简而言之,价值要素是决策腰达到的目的,而事实要素是决策过程使用的某种手段。他认为决策时一个系统的过程,决策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以个相互联系的。
三、关于程序决策与非程序决策。
所谓的程序性决策就是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决策,经过多次实践对应于相应的问题形成的解决方法,换句话来说也就是经验。西蒙认为管理者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程序性决策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节省许多精力和时间。但是非程序决策也相当重要,这主要是指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在现实工作过程中,影响决策的各种环境千变万化、变幻莫测,怎样在变化的现实中做出正确的、创造性的决策同样是对决策者一个重要的考验。所以作为领导与决策者,这两种决策能力都应该得到培养和重视。
四、西蒙决策理论对改革我国行政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的启示:
1、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树立现代决策观念 ,健全集体决策的体制。我国是个封建历史较长的国家 ,“人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决策中的“家长制”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 ,所有这些都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格格不入 ,在实践中必须彻底加以改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要求我们重视民众参与决策 ,除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外 ,重视权力下放、权力分散 ,强调发挥专家的作用 ,让有知识和有能力的人进入决策层参与决策。“同时 ,要努力营造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政治文化理论 ,不断增强公众的平等意识 ,全面提高社会各界对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重大意义和实现途径的认识水平”
2、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完善决策监督机制 ,将决策纳入法制轨道。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3、现代手段和传统方法有机结合。
互联网使决策者可以获得大量决 策参考信息,但社会调查仍然是重要的决策手段,社会调查之所以重要, 就在于它是了解客观实际的一种基本手段。所以不能因为信息时代的到 来就忽略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和系统分析是同一决策过程中两个不同的 阶段,两种不同的方法,应该综合应用。
4、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态度。
在做出决策时,要密切联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态度。科学决策实事求是是科学决策的根本要求和灵魂。科学的决策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态度,国家才能持续发展。
在西蒙决策理论中,处处闪现着西蒙在决策理论探索中对决策的理想状态和决策现实环境协调的思想。人的有限性等决策现实与决策的最优化目标存在矛盾,它要求我们在做决策时必须给予解决。因此,面对现实的各种矛盾,只有进行科学的协调才能找到可行路径。在管理中,用协调的思想,用令人满意的准则来引导我们决策,将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篇二
西蒙是管理学界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他的理论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不同分支,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石之一。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研究大部分基于西蒙的思想。
他的贡献在于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管理行为》是其最重要的着作之一。
主要内容:
(1)决策制定和管理型组织;(2)决策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3)管理行为中的理性;(4)组织的均衡;(5)权威的角色;(6)沟通;(7)效率准则忠诚与组织认同;(8)组织的剖析
初读此书,觉得内容很多而且有些理论不是很好理解,但是作者都能用很生动的例子解释其中的道理,所以读完此书让我大概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对于决策的分析,那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决策是本书所论述的中心内容,在前言中西蒙就有说“决策与管理几乎是同义的”“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论的词汇必须从人类抉择的逻辑学和心理学中导出”可见一开始西蒙就定下了全书的基调即是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在管理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其实很好理解,管理者的一个决策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例如:60年代福特汽车的经理爱奥酷卡认为公司新车的发展方向要进军青年人市场,因此设计符合美国年轻人的风格,从而使公司大获成功。而与之相反的是最近的日本丰田公司大量召回问题汽车严重亏损的案例,是因为之前其经理过度的成本控制决策,虽然前期使公司获利,但是为车子质量问题埋下了严重隐患,导致现在问题爆发。因此可见决策的重要性。
那么究竟如何作决策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呢?书中提到了很多,我对于其中三个方面很认同而且很受启发。
首先是作者提到了有限理性这个观点,对此,西蒙的研究中有一个着名的“蚂蚁”比喻:一只蚂蚁在海边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块的沙滩上爬行,蚂蚁爬行所留下的曲曲折折的轨迹,绝不表示蚂蚁认知能力的复杂性,而只表示着海岸的复杂性。蚂蚁因为其视野的有限因此遇到石头障碍物只能绕行。与之类似的,人们的认知也是带有局限性的,而且人们永远无法达到毫无错误,十全十美的认知真理的程度,就连获得多个博士学位的西蒙自己也承认还有很多东西不了解,因此人们的决策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完美。所以我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就不要认为能完美无瑕,而要会取舍选择最优的方案。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知识结构水平越高,所作出的决策就越合理,因此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有助于人们作出合理决策。
其次,第二个方面是提到了作决策时的两个重要的要素,即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事实要素是对环境及环境的作用方式的某种描述。价值要素是关于管理者对某种事物喜好的表示,表明对该事物的某种判断。简单来说就是价值要素是决策要达到的目标,事实要素是决策的手段。西蒙对这两要素提出了很新颖的方法论,他多次强调:“不应把决策本身看成不可分解的单位”,就是认为决策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该是有联系的,即当一个决策的目标达成了可以转化成下一个决策手段从而为下一个目标的实现服务。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当我们遇到很复杂难以决策的问题的时候,不妨划分为若干小决策,循序渐进一个个逐层攻破。
第三个方面作者提到了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所谓程序性决策就是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决策,经过多次实践对应于相应的问题形成的解决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经验。作者认为决策者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程序性决策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思考的时间而且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作者自己也举了亲身的例子,他小时候很喜欢下象棋可是之前一直下的不好,后来他有意识的去研究和记了第20步象的几种不同走法并应用自如屡试不爽,击败了众多高手。像他一样其实象棋大师脑子里存有数以万计的棋谱,对手的每一步棋都有相应的对策,让他们才能在比赛中游刃有余。然而非程序性决策同样重要,这主要是指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有句话说的好,“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能在没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随机应变做出创造性决策同样也是对管理者的考验。因此这两种决策能力都是平时应注意培养的。
3.管理类读书笔记 篇三
闲来无事读了陈海春教授的《人脉管理》。人脉管理,含义就是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让自己的事业更广阔。但是总会感觉人脉管理的“管理”两字不太妥当,应该叫做“人脉经营”,或者“经营人脉”。管理和经营是有区别的。管理侧重于管和理,指向内部,偏向于维持秩序;经营含有不断扩大、发展的意思。人脉不但要管理,更要经营。
陈教授他主要是研究人脉这块的。所以他从专业地角度对很多概念进行了细分:比如生活,包括社会公共生活、家庭生活、职场生活三方面。男女关系分为契约关系、情人关系、朋友关系三种。职业分三种层次:谋生的手段、施展才华的舞台、确立社会地位的途径。
他的关于职业的划分表明了人们之所以有不同的工作状态的原因。因为很多人只把工作当做是一种谋生手段,所以只做自己的分内事,而且不一定做好。有的人把工作当做是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而且干得津津有味的,然而生活中这种人是很少的。至于工作成为确立社会地位的途径,更是少之又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有这种需要的人很多,但大多数人都在各种外界的压力下,加之本身的惰性,逐渐的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人生梦想。
4.《心灵管理》读书笔记 篇四
思考人生,人生是一个贯穿古今的话题,也是一个追随生命始终的话题。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们时不时都会思考,回忆过去,总结当下,畅想未来。在我们小的时候,大家一定都有一个成为某某家的梦想,梦想着改变世界。慢慢的长大,随着见闻的增多,才发现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改变世界,改变国家,甚至是改变我们小小的家庭都是那么的困难。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太骨感。于是我们跟着别人一起投入到了人云亦云的潮流中,人生的道路变得越来越迷离扑朔。有的人跳进了所谓的一线城市,只为寻找机会为之一搏,还有的人不堪沉重的压力,喊出“逃离北上广”。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干什么,懵懵懂懂地摸索着前行。人生几十年,并不算太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但不论长短,轰轰烈烈或是平平庸庸,我们都不应该虚度自己的年华,多一分思考,少一分迷茫。
人为什么而活着?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想必很多人都没去认真想过,亦或是想了但没有答案。人生就是人的生存,一切为了生存,更好的生存。有的人追求金钱地位,渴望活在别人的称赞声中,也有的人追求名誉为了获得自我满足。所有的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我们该知道除了物质还有精神。
人生有成功,有失败,有幸运,有灾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人生的风浪磨练人的灵魂。在死亡到来之际,人生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无法带走,拼搏奋斗的也好,处心积虑得来的也罢,统统变得毫无意义。就像稻盛所说的,我们应该修练心性,提升心智,祈求死亡时的灵魂比我们降临到世间时的灵魂更为高尚,寻求心安,寻求理得。
人生决定于在命运中与什么人相遇。在现实生活中,朋友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稻盛在他的人生路上,遇到了多位良师益友,在他们的帮助下,自己拼命努力,最终取得巨大成就。但我认为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也未必黑,关键在于自身。
5.营销管理读书笔记 篇五
近期来,上海威贞实业有限公司(Shanghai Westige Industrial Co., Ltd 公司网站: http://i。6to23。com/westige)在进行内部业务员基本素质培训的时候,教材便是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笔者作为组织者之一,也系统听取了课程,形成了简单的读书笔记,必要的时候也有案例讨论记录,把其整理了下来,现在进行发表公布,希望对有志于营销、销售(market ,or Sales)的朋友有所帮助。
二
营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简单的吹牛、忽悠,或者是简单的策划或几个点子。营销人员的第一个基本素质便是要学会系统思考问题。笔者从在RC公司担任职业经理人GM数年以来,一直在奉行系统思考和系统管理的方法,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营销千万不要搞小聪明,否则,便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商人现在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市场上的信誉不是很好,说话不算数的事情经常发生,忽悠得对方流鼻血。人家大不了下次不跟你玩了,你的生意则越来越窄,自己把自己的路封死了。
三
营销的目的是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包括技术和品质)。
四
国内市场现在还相当不规范,缺乏诚实信用,也缺乏高度的责任感,许多企业堕落到眼里只有当前的几两银子的地步,可谓鼠目寸光,且为数不少,时而成了市场主导。一个朋友,来上海比我早一年,昨天来我家拜访,谈了许多,其中之一就是现在许多小企业的老板的素质,令人发指。而在中国,许多企业的文化、性格、高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于老板。五
笔者强调的是,要高度重视营销和销售。但是不等于说,服务、产品、品质、技术不重要,恰恰相反,服务、产品、品质、技术是营销的内容,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缺一不可,但服务、产品、品质、技术是根本,这个关系和定位不能混淆。
六
笔者将陆续把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的相关笔记及相关案例发表,供大家欣赏学习和研究。
七
6.管理学读书笔记 篇六
德鲁克在前言中指出,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身体力行的,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会给他人树立错误的榜样。因此,本书讨论的内容有两个基本前提:
1、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2、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本书的第一章即为“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在本章中,作者简单论述了有关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几个基本问题。关于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并没有过多的阐述,事实上,在后面的章节中,德鲁克解释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卓有成效对管理者来说是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本章解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谁是管理者:“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富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的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不论其是否有下属,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是因为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接着,德鲁克提出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对有效性造成困难的现实: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他们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却无暇顾及真正重要的事情,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3、管理者处于组织之中,只有当别人能利用他们的贡献时,他们才算有效,然而能利用他们的贡献的往往是其他部门的“旁系人士”和他们的上司,并非他们能够直接控制的下属。
4、管理者身处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
这说明了,如果一位管理者不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有效性,就不可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那么,究竟如何认识有效性呢?如何才能提高效益呢?
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管理定义中的‘效益’指的是既要注重效率,又要
注重效果,从而取得好的效益”,德鲁克也特别分析了这一点,他认为,效率(efficiency)就是把事情做对(to do things right)的能力,而不是做对的事情(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的能力。对体力工作而言,或许只重视效率即可,但对知识工作者——生产知识、创意和信息的特殊生产要素——他的工作必须有效果(effectiveness),即在工作中能有所成就。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矛盾:时间是有限的,而只是工作者的工作有必须有效,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求各方面都有能力特别强、知识特别丰富的人。然而在人类的历史中这样的全才却不见得有几个,于是管理者真正要做的事是,组织各种专业人才,使之分工协作,这乃是管理的必要所在。换句话说,真正有效的组织,不是要求它的管理者是什么都精通的超人,而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这让我联想到刘邦,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国理财,安抚百姓,供应粮草,我不如萧何;率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三者皆为人杰,我能用好他们,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我想,刘邦应该算得上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了。
德鲁克认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实践中都要经历一段训练,这一训练使他们工作起来能卓有成效。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这些训练,则无论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像力和多丰富的知识,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
既然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那我们学些什么呢?德鲁克在书中做了明确的回答: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这也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后面每一章分别论述一个要素。
一、掌握自己的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系统的工作,来善用这些时间。时间管理非常重要,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因此要做到卓有成效,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记录好时间的使用情况并且分析时间记录。这帮助管理者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醒管理者在行为、人际
关系和工作重心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第二步是要做有系统的时间管理。要找出什么事情根本不必做,什么事情可以由别人代做而不影响效果(即“授权”),还有一项时间浪费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的,即他自己浪费的自己和别人的时间。
二、我能贡献什么
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会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也就是说,他强调的是责任,而非职权。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一般机构对有效性的要求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直接成果;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有效地管理者还应该懂得建立正确的有效的人际关系,而着眼于贡献正可以满足有效的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互相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培养他人。
总结这些方面,德鲁克提出:重视贡献,就是重视有效性。
三、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下属的长处。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
要做到用人所长,大致有四个原则:
1、卓有成效掉的管理者不会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只有“让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组织,才是好的组织。
2、职位的而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它是对具有才干的人的挑战,同时可使人们把与任务有关的优势转化为确实的成果。
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首先考虑这个人能做什么(他的个人条件),而不是先考虑这个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4、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用人所长,也应懂得容人所短。
关于如何利用上司和自己的长处,德鲁克强调了解上司和自己的类型,配合其习惯而行动
总之,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
四、要事优先
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他们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一次只做一件事,否则反倒一事无成。一位管理者越想发挥长处,就越感到应在重大的机会上,集中一切可用的长处,这时获得成果的唯一办法。所以应该做到两点:
1、管理者要学会摆脱昨天,尽量减少昨天遗留下来的不再产生效果的工作,社会组织其实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必须保持小而精的状态,推陈才能出新。
2、做事前要确定优先次序,重将来而不重过去,重视机会而不能只看到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目标要高,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五、有效的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决策是“不同意见的讨论”的基础上的判断,不是“一致意见”的产物。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思考和研究,一个人是否可以做正确的决策是长期经验的积累。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根据德鲁克所列,决策有五个特征:
1、要了解问题的属性,要清楚所处理的问题究竟是偶然发生的还是经常性的。通常,有效的决策者会把问题假定为“经常性质”也就是总是假定该问题是一种表面现象,另有根本的问题存在,他要找出真正的问题,而不是满足于表面的解决。
2、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也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低要求。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艺妓这些方案必须满足那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找出边界条件是最难的一步,而化决策为行动是最费时的一步。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我们知道管理同时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就科学性而言,需要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其中之一便是提出假设然后用实验验证。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史诗开始,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即以尚待证实的假设开始。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相关的标准时什么?如何衡量某个问题和相应的决策?德鲁克认为,找出适当的衡量方法不是数学方法所能解决的,这是一项带有风险的判断。因此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求先有若干种不同的方案,然后选取最适当的一种。
反面意见就是一种“另外的方案”,且反面意见保护决策者不至成为组织中某方面的俘虏,还可以激发想象力。有效的管理者绝不会把某一方案认定为“是”,其他方案均为“非”也绝不会以自己为“是”,以他人为“非”。
其实做一次决策就像组一次手术,所以在决策前要想清楚,是不是真的需要一个决策。如果利益大于风险就该行动,另外,行动或不行动都要坚持到底,只做一半或者折中只能曹成更大的浪费且一事无成。
做到了上述五点,一个管理者就可能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到底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鲁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个特征:第一、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第三、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我能做哪些贡献?第四、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要注重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第五、要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但要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第六、只做有效的决策。
在书中,德鲁克特别提出了电脑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应当谨记,电脑只是没有生命的工具,是逻辑的机器,电脑所能做的只是计算,真正的预见、决策、选择还要人来做。事实上,自从有了电脑以来,高层管理者正越来越开始做起真正的管理工作。
此书是彼得·德鲁克的一本经典之作,成于1966年,却依然在四十年后的中国,被一群职业经理人选为最值得阅读的十本书之一。作为一个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必须从开始就给自己定位一个卓有成效的目标,向着它努力、靠拢,这样当我们成为一个管理者,就理所当然地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要求自己:
1、学会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做正确的事,集中整块的时间首先解决重要的事,将空闲的零散的时间用于休息、娱乐、记单词等零散的工作。面对种类繁复的事,应当分出轻重缓急,按照那个紧急而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但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的矩阵来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
2、学会宽容待人。
中国的文化素来讲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可是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好。我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于是也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别人、要求别人,这样使我不容易发现别人的长处,却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因为当别人没有达到我那高高在上的标准,我就会觉得这时他的缺陷所在,而当别人达到了那个标准,我又觉得这时他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知道后来,我发现那个标准确实很难达到,坚持它让我自己一事无成,于是我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却忘记了放松对别人的要求,久而久之,我将变成一个好高骛远、苛求他人的人。好在我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开始主动去寻找外界的人和事物的优点,我开始不再注意美女的龅牙,也开始容忍洁白的纸上有一道折痕。长龅牙的美女仍然是美女,有折痕的白纸仍然不失其功能。
3、还要学会有效的与别人沟通
信息渠道的不畅通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成本的消耗,更严重的是,不正确和不完全的信息会让我们产生错误的判断,做出错误的决策。
我们应当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即使他说的“不对”,听听又何妨?他人指出的我们的偏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至少给了我们不同的选择方案,还给他人留下了谦虚、有耐心的印象,我相信这会对日后的沟通协调工作有所帮助。
4、我们还要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比如正直、诚信,这体现在管理者是领导力的问题,但即使将来不从事管理事业,即使没有什么可以直接领导控制的下属——根据德鲁克的观点,其实即使这样,我也还是一个管理者——我也应该做一个这样的人、公民。
7.《课堂管理要素》读书笔记 篇七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中的人、事、时、空等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课堂管理得好,就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组织教学。同时,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会变得更加配合教师,能作出负责任的选择,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师的基本角色是教学引导者。为了实现这一角色,教师必须处理课堂中社会的、智力的、物质环境的结构问题。教师的工作包括:计划课程;建立课堂常规;收集资料;合理布置教师环境以最大化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的发展;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防止问题的发生以及解决问题。
《课堂管理要素》一书由三位资深教师合作完成,作者们结合前沿理论,从新的角度——关于教学的新研究成果、关于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新观点以及使教学策略适合学生需要和课程目标的新信息,重新审视课堂管理问题。本书系统地探讨了课堂管理的三个要素——时间和空间管理、学生行为管理、教学策略管理。围绕这三个要素,它全面、细致地分析了课堂管理中的诸多方面,包括布置教室,规划教学时间,处理各种日常管理性事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制定各项规章,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正确利用强化理论教授新行为并巩固已有的正确行为,恰当选择教学策略等等。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甚至是每天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
第一编 时间和空间第一章 教室布置开列清单安排学生座位安置教师的桌子教学区教室陈列室内通行模式本章小结第二章 教学时间管理小学日常时间表初中和高中日常时间表设定学年课程的进度有效利用日程表中的时间板块计划教学实践组织、分发、收集材料和学生作业组织小组学习和学习中心学习不同教学策略中的时间管理本章小结第三章 日常事务、转换、突发事件管理日常管理事务一天或者一堂课的开始活动转换教室常规紧急情况和灾难训练本章小结第四章 教师时间管理备课作业批改与反馈家长会本章小结本编总结第二编学生行为第五章 课堂环境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建立互相关心的关系采用系统化的方法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班集体建设第六章 建立标准、规则以及程序什么是标准、规则以及程序制定有效标准、规则、程序的指导方针谁制定标准、规则和程序
第七章 教授标准、规则和程序为什么以及什么时候教授标准、规则和程序如何教授标准如何教授规则和程序张贴规章以及提供支持花时间教授规章的意义第八章 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条件反射减弱第九章 支持系统支持系统概述干预的指导方针干预策略个人干预计划“转诊”介绍本编总结第三编 教学策略第十章 集体教学策略讲授讨论辩论演示指导本章小结第十一章 小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协作学习项目合作临时小组合作本章小结第十二章 搭档学习学生导师制(非对等搭档学习)学生搭档随机搭档本章小结第十三章 独立学习独立课堂作业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中心和交互教学板操作本章小结本编总结后记推荐阅读书目。
(—)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实现高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在第一章的开始有杜威的一句话,他是这样写的“我们的教室从来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环境间接进行的”从这一句短短的话中可以体会到学生的坐位安排、教室空间、布告牌、黑板、墙壁甚至教室门的布置都十分重要的,并且明白了在开学前期一些必需的工作安排。
(1)布置教室环境。
(2)仔细考虑怎样安排座位以及如何合理的安排教室空间。
(3)计划课程单元以及怎样陈列可以最好地支持教学内容。
(4)建立学生在教室里活动和进出教室的通行模式,将可能出现混乱和浪费时间的可能性最小化。
(5)考虑怎样安全保存学生的记录材料和与学生进行私人谈话的空间。
(6)创造有吸引人,令学生感到舒适的教室环境,更重要的是该环境是否有利于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
(二)有效时间的管理是确保成功的必要手段
管理时间可以分为2个模式。一是小时制;一是板块时间。对于不同的教学策略所需要不同的模式,学生们需要时间进行练习,复述,复习,应用和建构新知识以及将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有效管理时间的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最好的学习机会,也可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现在我知道了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指导者,就要精心设计教室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也有助于管理自己的行为,使教师充满信心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成为可能,因为教师的布置以及材料的管理方式足以避免浪费时间和出现学习无关的行为。
尽最大努力提前计划教学时间的使用问题会使学生学业成功的机会更大,在开学之前就做好教学进度的计划,这样可以避免过于落后或当你意识到所要求的教学进度对你的学生不适用时再向管理者求助。
寻找节约时间的办法,这样教师就有更多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可以更有效地计划教学策略,从而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课堂气氛更会轻松,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完成更多任务。当学年开始时,将建立温暖,令人愉快有效管理的课堂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也许将来学生会忘记在你的课堂上做了什么,但是一定会记得自己的课堂是一个很棒的地方。
(三)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在这一部分提到了几个关系,建立互相关系的关系,建立友好的而恰当的关系,建立一种联系等,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这样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既把你作为一名教师,又把你作为朋友,我觉得这几项措施非常的不错,并留有记录。
(四)搭档学习
“让孩子们从其他人那里学习,可以在他们之间形成一种有力的纽带,此时所传达的信息与他们单独学习时所传达的信息是十分不同的”这是Alfice Kohn所说的,但从这一句话中充分体现了搭档学习的重要性。
8.《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 篇八
第一部分:内容概述
《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率先说明管理是企业的特殊功能。本书以实际案例的实践为基础,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项管理任务为主线,提供了管理观念、原则和工具,揭示了管理的本质,是一套极具系统化的管理知识。该书具有高度洞察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优点。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平衡记分卡等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在该书中论述中找到源头。
这本书采用“总分总”的方法。概论以管理之本质入手,阐述了管理世界的角色、职位、职责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趋向。分述也就是本书的主体部分,而这部分内容又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西尔斯公司的故事为实例,为我们说明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等等。
第二部分以福特汽车的故事为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了组织精神(即企业文化)的完整性。
第三部分以活动分析、决策分析与关系分析入手,阐述了企业建立组织结构的要求、选择原则,分析了几种不同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第四部分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IBM的故事为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创造颠峰绩效的组织。
第五部分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后一部分是本书的结束语,他主要强调的是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他充分认识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个有责任感,敢于担当,对顾客高度负责的企业更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得到顾客的认可,因此也能活的长久。
下面是《管理的实践》中的德鲁克的一些主要观点概述: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管理本质上是依据目标、业
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授权,而是来自所承担的责任。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纬度在于时间。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因为管理能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越是高层管理者越是应该集中与组织长远目标。管理者必须在多种目标、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个有着多重目的机制,即管理企业、有管理人员,同时也管理工人和目的。
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作为企业的具体器官,具有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和工作三个功能。
德鲁克认为企业唯一目的和根本目的是创造顾客而非单纯的追求利润。企业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企业所需要创造的顾客就是整个的社会群体,也就是企业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的主要职能一是营销,创造顾客;二是创新。要满足客户的要求,简单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只有依靠企业的创新。如何实现创新,只有依靠管理者的管理和员工主动性的发挥。
同时,书中强调了责任。管理者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同时,要让每个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后,提高他们完成任务后的待遇,就可以借机管理他们的责任心。
《管理的实践》这本书更突出了“人”,同时也非常关注企业文化。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能唤醒企业员工内在的激情与奉献精神。企业文化的目的,在于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使组织具有高绩效,且通过良好的工作绩效给员工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文化中一定要有创新精神。第二部分:读书感想
在《管理的实践中》一书中,德鲁克的许多观点都与现代管理的理念相符,其中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论述,更是令我印象深刻。德鲁克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应该设立的目标之一。他指出:“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企业的行动对于社会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当管理者由于他所具备的特殊能力而拥有了职权时,就应该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由于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让企业能健康地运作,尽力完成其特定的使命,一个功能运转正常的社会便有可能实现。企业的唯一目的和根本目的是创造顾客而
非单纯的追求利润,而企业是构成整体社会环境的一个细胞,企业创造顾客不仅仅是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企业创造的不仅仅与企业发生经济联系行为的顾客,还有一切潜在的社会群体或者分子。因此企业所需要创造的顾客就是整个的社会群体,也就是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器官,企业管理层必须获得充足的利润,以抵消经济活动的风险,保持创造财富的资源不受损害。此外,还必须增强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增加社会的财富。
我的看法与德鲁克的观点基本一致。在我看来,社会责任是企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企业处在社会中,是社会构成的一分子,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因此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就好比鱼和水,水质不好,鱼也无法生存下去。
二、企业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而存在,社会属性是企业的本质属性,其经济属性只是第二位。因此,利润最大化不应该成为企业的唯一目的,社会责任也应是企业的目的之一。
三、企业的存在价值在于企业所做的社会贡献,企业的终极目的在于创造社会财富。如果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损害社会利益,那就与企业的终极目的相违,企业也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出现于19实际的西方社会,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但是企业的唯一使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传统理论使得企业在不顾一切地追逐利润的同时却忽视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出现了诸多严重侵害消费者、损害员工利益、污染环境的实践。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2009年的三鹿集团“三聚氰胺重大安全事故”到最近的北京稻香村“假鸭血豆腐事件”,食品完全问题就一直充斥在百姓的生活当中。百姓何时才能吃上真正让人放心的食品?在将视线转向污染问题,07年的太湖蓝藻爆发事件,10年的福建紫金矿业溃坝事件,各种各样的工业污染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不仅表现在以上两方面,还表现在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安全保护等方面。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地方矿井发生安全事故,导致多少人受伤多少人死亡。每每听到这样的事件,我都会禁不住感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哪?中国企业何时才能真正承担
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造成上述现象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应该有一下几点:
1.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地方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因此许多地方政府片面追求企业的利润和税收,并以此作为衡量当地经济发展和绩效的标准。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会容忍和迁就企业的行为,对于一些高污染但经济收益高的企业,政府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包庇企业的违法行为。这样,企业会更加是无忌惮,导致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缺失。
2.缺少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的法律制度。尽管我国现行的法律有诸多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如《公司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但其中只有《公司法》模糊地提到了社会责任外,其他都没明确的提到企业社会责任。而且《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社会责任只是道德上的要求,并非法律上的要求,因此事没有约束力的。所以,必须构建系统的法律制度,借助国家的力量遏制企业侵害社会利益的行为。
3.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和途径。①中央政府鞭长莫及,没有过多精力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监督;②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使得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也就形同虚设;③NGO等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管的力度远远不足;④员工、消费者维权意识不足,因此也缺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监督;⑤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成熟,体系尚不健全,企业的不良社会行为并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因此不会使企业产生自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
4.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还未形成重视社会责任的意识。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成熟,企业想的更多是如何追求经济效益,以使企业可以生存和发展下去。为了降低成本,就会减少在安全、排污等方面的投入,也就出现了大量社会问题。而企业尚未形成重视社会责任的意识主要在于管理者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5.人们金钱至上的普世观念。在现今大多数人的眼中,金钱就意味着地位,拥有金钱就等同于实现了个人价值。为了金钱,人们可以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会无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大量的社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所以,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归根结底是人们自身社会责任的缺失。因此,要想改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德鲁克认为:社会问题是一些弊病,但对于企业的管理当局来说,他们也是
一些挑战,是机会的主要来源。这是因为:企业的职能就是通过把社会问题转化为企业的机会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为本机构服务。把社会问题转化为企业机会的过程中,最有意义的机会可能不在于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而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即社会创新。这种社会创新会直接和间接地使公司或产业得到利益并得到强化。
9.《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 篇九
经典如同有内涵的女人,它不一定秀色可餐,但肯定会让人百读不厌。《管理的实践》读后几点感悟:
1、各门学科重要人物的重要著作值得认真学习与研读。
2、管理是一种实践,管理是一种需要有目标、有理论指导的实践。
3、管理中规划与执行的通则与概念同样适用于生活。
4、管理者需要通才教育。
一、学习无论作为一种技能,还是一种手段,本质上和管理没有什么不同。“管理需要有目标,有规划,有执行,有评估,有改进““管理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创造外部价值“,学习何尝不是如此。
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在自身之外创造价值,学习也应是一种实践。学习不是闭门造车,自娱自乐的事情,而是要通过内部的积累创造外部的价值。
学习也是一门技能。如同管理一样,它也是需要目标,需要计划,需要进度,需要执行,需要反馈,需要评估,需要改进,需要总结。只有这样,你的学习才会更有成效,你的学习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二、管理是一种实践,管理的目的是需要创造价值。而规划与执行是管理中的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三、德鲁克认为,由于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质,管理者需要进行通才教育才能胜任。这种看法与查理芒格的“跨学科、多思维学习”不谋而同。掌握各门学科,特别是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建立多种思维框架,这对于管理中的分析、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班级管理读书笔记 篇十
(一)民主班会的开展——班风班训的确立
针对班级暴露出来的不足,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了集中教育。班会改变了老师一人思想动员的旧模式,让孩子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班级发展的方向,群策群力,为班级管理共同献计献策。根据大家的一致意见,确立了我们的班风班训,确立了班规。民主班会的开展,不仅强化了孩子们的遵规守纪意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相信这次班会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新的班级管理模式——让更多的孩子参与班级管理
还记得第一次班委会选举的情景。学生们热情高涨,很多孩子希望能够当选班委会成员,为班级服务。可是班委会的人数有限,因此很多孩子就与班级管理的职务失之交臂。一直想让这些孩子也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可总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现在学期过半,我认为正是调整班级管理策略的时候了。因此,这两周对班级管理的模式进行了创新。除常规班委会成员参与管理外,又另设值日班长一名,由每天表现最好的学生担任,每天需记录班级日志,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执勤小队员两名,记录学生课间活动的情况,并及时阻止跑闹现象,并上报值日班长,做好记录。这两周的执勤小队员是由原来常在课间打闹的同学担任,现在他们不但能做到严于律己,还能起到管理他人,为班级服务的带头作用,看来这个办法还是很有效的。
两周来,学生打闹的少了,综合性学科的纪律也进步了,这周我们又一次拿到了纪律流动红旗,孩子们也尝到了努力的甜头,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三)加强与科任老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这段时间,我有意识的加强了与科任老师的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在综合学科课程中的表现。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落实,找学生谈话,与科任老师和家长共同商量对策,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可谓受益匪浅。
(四)家校合作——共促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家长会的召开可谓雪中送炭,在班级管理正遭到严重考验的时刻,家长会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在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家校合作,始终是促进孩子成长的一条关键的途径。相信家长会后,家长朋友也一定对自己孩子进行了教育和适时的交流,相信孩子们取得的进步是与家长的教育分不开的。
【情景管理—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浅析情景模拟在中职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论文09-10
班级管理读书笔记06-21
管理会计的读书笔记08-01
公共管理导论读书笔记08-28
管理类初中的读书笔记09-27
情景案例06-15
模拟面试情景07-08
英语导游情景07-29
情景贴画教案08-19
团队情景模拟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