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障碍的产生原因

2024-10-15

医患沟通障碍的产生原因(7篇)

1.医患沟通障碍的产生原因 篇一

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影响因素与改进办法

文/侯胜田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为当前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医患沟通在医疗服务中具有重要意义,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是保证医疗质量、确保患者满意度的前提。近年来,我国普遍存在医患双方沟通不畅、医患关系紧张的状况,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甚至冲突事件屡见不鲜,医患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当前80%的医患纠纷都是由于医患之间沟通不当所致。因此,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意义重大。

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重要内容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畅原因众多,从当前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医患沟通的认识层面

患者在得病后往往有一种心理负担,担心自己的病情是否严重、是否可以彻底治愈以及大概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痊愈,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与医生的沟通才能得到确切的答案。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医治关系,在医患沟通过程中,有些医生没有意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认为尊敬的主要责任是对患者病情进行医治,将主要精力放在对疾病的关注上,往往忽略了病人心理方面的需求,没有体恤到病人及家属的担心、焦虑情绪,让病人及家属缺乏被关注、关爱、尊重的感觉。

(二)医患沟通的语言层面

患者看病就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医生就病情方面进行沟通,在探讨病情额过程中,有些医生使用大量的医学专业术语来解释病人的病情,而患者又不具备医学方面的知识,这事就容易造成医患沟通不畅。因此在进行医患沟通时,医生要时刻提醒自己考虑患者对医学的不熟悉程度,在沟通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方面的专业术

语,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代替。

(三)医患沟通的实践层面

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层次不一,并不具有相同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有的来自社会底层,有的具有丰富的经济条件和显赫的社会地位,然而当他们面对同一医生的时候,有可能获得截然不同的服务待遇。当前环境下,医生对患者存在的不公平对待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给医患沟通带来障碍,以至于有些人对现在的医德提出质疑,影响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

影响医患沟通的主要因素

医患沟通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受到就医环境、医患双方认知水平、医患双方交流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将影响医患沟通的主要因素归纳如下:

(一)医患双方的心理心态

医疗行业属于高难度、高强度和高风险的行业,在医患关系中,医生既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又承受着因医治不当而失职方面的心理压力。、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医生的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高应激状态的人群在工作和生活中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高于低应激状态的人群,长期的工作压力不断积累,容易引发高应激状态,不仅会影响医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医生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不可避免地工作中表现的冷酷、消极及过度客观化。在就诊过程中,患者渴望得到医生悉心的关照以消除心理负担,而医生在负性情绪的引导下很难体贴到患者的心理需求,必然会对医患沟通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患者来说,情绪影响这人的认知和行为,消极的情绪会对认知的加工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使人对事物的消极面更敏感行为倾向与消极,有时甚至产生攻击行为。患者进入医院陌生的环境,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对疾病认知的缺乏使其处在担心、焦急、害怕等情绪的包围中,在强烈的应激情绪影响下,患者会选择性地注意和疾病相关并且是负面的信息。患者对周围事物的评价倾向于片面化和消极化,同时对医生传递的信息解读也会偏向负面。特别是急诊治疗过程中,面对治疗无效的结果,许多家属都会感到强烈的挫折感,强烈的情绪应急使其处于非理性状态,把治疗的失败归咎于医务人员,进而倍加激愤,对医务人员长生报复心理和行为,以补偿内心的失衡。

(二)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

医患的接触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它既是情感的沟通、知识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融,是让患者理解医疗服务的唯一途径。在医患的接触过程中,患者将对病情治愈的希望寄托在医生的信任程度不够,就会造成医患沟通的障碍,对医生持有怀疑的态度、在半信半疑中进行疾病的诊治不会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三)医患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的多一些。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知识水平高低不同和分工与专业化。现实社会中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而在医患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医生和患者对医疗信息的不对称非常普遍。在医患沟通中患者对医疗信息的匮乏以及对医学专业用语的不了解与医生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医患信息的不对称势必影响医患沟通。

(四)医生的知识水平及素质

患者看病就医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与医生打交道,然而并不是所有医生都具备同样的医学知识和素质。精湛的专业知识是医患沟通的基础,是病患信任的前提,是医生与患者交流中自信的来源。因此,医生首先要进行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厚积薄发。

医患沟通的改进办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出,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项涉及医患双方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加强:

(一)学会倾听,尊重患者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要善于倾听,这既是获取患者病情的有效途径又是对病人尊重的体现。

交流时医生要认真倾听、倾注感情,要充分运用目光、语调、姿势、手势等肢体语言与患者交流,同时注意寻找患者感情下的需求,不可以随意打断患者的叙述,而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引导;跟踪和观察患者的视线所在,了解患者的感受、需求和额外的服务需要,寻找真实含意,适时、恰当地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沟通。同时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医生应尽量避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出现,以免被患者无一位医生对峙的病情不够关心。此外医生还要注意倾听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的表述,从而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二)缩短心理距离,获得患者的心理认同

随着患者自我意识的增强,现代医患关系不再是一种家长式的医患关系,而是一种交换、合作的人际关系。在医患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中,患者要向医生倾诉病情以

及心理方面所承受的负担和压力,医生要与患者沟通逐渐消除患者对病情的恐惧以及承受的心理压力。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如果医生和患者将彼此当做朋友,双方相互信任,可以大大缩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对患者疾病的诊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肢体语言

医患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应是多种形式综合运用的沟通。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如果医护人员语言生硬、态度不和蔼,就会使患者感觉到人情冷漠,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怀。医患沟通的内容主要是就病情展开,是关于某一病情、某一过程的描述和结论,是比较抽象的。医生必须借助于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等肢体语言把自己需要传达的信息、想法和看法窗体给患者,使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病情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在医生与患者的语言交流过程中,医生一个关切的眼神或一个微笑的表情传达给患者的将是温暖的心理感受,更加拉近了医生和患者的距离,这样的肢体语言的运用将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具研究显示,单纯的语言交流能达到沟通目的的只有7%,结合语气语调可以提高到38%,而语言和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相结合,则能达到55%以上。

(三)给予理解和同情,换位思考

患者在看病就医的过程中出于对病情的担心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引导下更加急切地想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以换得心理的安慰。这时就需要医生给予同情和理解,让患者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来自医生的心理认同。换位思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的一种思维角度,医生只有将患者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才能真正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尽快地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并时时牢记生命伦理学中的“不伤害”原则,制定一个更为人性化的治疗方案。然后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理解并接受这一方案,使治疗方案得到迅速的接受和执行。

(四)运用激励理论对患者进行鼓励

认知派激励理论认为将行为简单地看成人的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的机械反应不符合人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对于人的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内在因素,诸如思想意识、兴趣、价值和需要等。认知派激励理论强调,激励的目的是要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以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取得更好的效益。将该理论运用到医

疗服务过程中,就是指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对患者进行鼓励,不断地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达到在精神层面和心理角度引导患者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的目的。

(五)在医学生的教育中设置医患沟通课程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病患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强化,社会对医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除了扎实的学科专业技术知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为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可以从对医学生的教育入手,在对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设置医患沟通课程,让医学生系统地学习医患沟通的有关知识,认识到医患沟通的系统性以及掌握有效的医患沟通的技巧,从而在临床实践中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结语

医患沟通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治与治疗,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的恢复,也关系到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塑造。有效的沟通有利于赢得患者的配合、家属的支持,有利于调整患者对医疗的目标预期值,使之合理化、现实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危险。因此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

2.医患沟通障碍的产生原因 篇二

【论文关键词】中学教育;体育教学;体操;心理障碍;心理训练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是对学生传授知识的一个复杂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训练的过程,也是心理教育的过程因此,表达生动、准确的体育语言,对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掌握技能技术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针对体操跳马项目教学中学生出现的“惧马”心理障碍,运用讲解技巧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提高教学效果。

支撑跳跃是体操运动中一项比较特殊的项目,它要求学生快速完成从助跑、上板、起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七个阶段的动作,对于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由于要跳跃障碍,教学中学生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初学者更由于本身的各方面因素,易造成对支撑跳跃的“惧马”心理。因此,心理障碍的克服便成为学好支撑跳跃技术的首要问题。本文认为,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从技术教学上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应该在教学中加强讲解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心理训练与技术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与健身的目的。

一、“惧马”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体操中的跳跃具有较高的锻炼效用,经常进行跳跃练习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掌握超越障碍的实用技能,促进循环器官、呼吸器官、前庭分析器官、运动器官的功能,对整个机体有着良好的影响,能使人的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增强下肢、肩带肌肉和韧带的功能有着很好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但在教学中老师首先遇到的并不是技术上的难题,而是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惧马”心理,尤其是身体素质较差或胆小的学生,会产生犹豫不决、情绪紧张、动作僵硬、运动不协调、怕摔等心理障碍,从而导致在起跳时不敢起跳或起跳后“骑马”的现象,给整个教学过程带来很大的困难。其主要原因是:

(一)学生比较胆小,练习时技术动作稍有难度或危险就会害怕,产生躲避的心理,根本就没想用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

(二)学生对自我运动能力估计不足,缺乏自信心,对能完成的动作不敢做,心中胆怯,不能放开来去做动作。在以往的练习、生活中曾经因跳跃动作跌倒或受过伤,因而对跳跃项目产生恐惧和焦虑。

(三)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不当,教法单调,没有正确处理好不同程度学生的身体索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因素,同时教学环境不好也易使学生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二、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训练的砚要性

体育教学是对学生传授知识的一个复杂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训练的过程,也是心理教育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技术动作时,教师不应该把原因归结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或身体条件,而应该去考虑影响教学效果的多方面因素。教师应在技术教学的基础上,引人成功教育的思想,运用准确生动的讲解,去消除学生存在的其它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分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心理训练手段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一)众所周知,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与身体运动分不开,身体本身对学生的心理施加一定的影响,在身体运动中肌肉的运动知觉、平衡感、触觉及运动中肌体的自我感觉等因素对完成动作和提高动作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学生有意识的积极参与、注意集中与分配、对刺激信号的迅速反应等心理活动过程,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知觉、理解、逐步建立清晰的运动表象,对发展运动的综合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体育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进行身体训练,而忽视学生心理活动的综合过程。

(二)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是:(1)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能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并进人最佳的竞技状态,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优异的成绩。(2)消除和医治在体育运动中形成的某些心理障碍。对于在体操跳跃项目教学中学生出现的“惧马”现象,教师应该在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准确、生动、形象的讲解来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对于在体操跳跃项目中出现“惧马”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在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脱敏训练,具体的方法是:

(一)首先进行仔细的技术动作讲解,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技术动作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讲解时的语言必须准确,就是运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准确的技术概念;必须鲜明,就是指观点、内容、要求等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必须生动,就是对动作的讲解应该形象、活泼,使学生听了情趣盎然、跃跃欲试;必须精练,就是言简意赅,重点、难点突出。有些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某些体育技能编成口诀进行教学,既符合精讲多练的原则,又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效果很好。如助跑时“不垫不跨加速跑”,上板时“大步双脚制动跳”等,用这样的语言教学,形象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的反复示范或动作完成较好的学生的练习,并结合教师对技术动作的进一步讲解和分析,在视觉上建立起初步的视觉表象。

(三)进行表象训练。运用运动心理学的意念作用,在教师的语言诱导下对技术动作进行意念训练,以达到练习动作的目的,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技术动作过程。通过想象训练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改和发展,只有重复产生生动、鲜明的形象,才能记住这个动作形象。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复演,即在头脑中通过表象来浮想练习时的场面和练习过程,为实践操作打下良好的技术动作基础。

1.降低练习项目的难度,就是尽可能地分解技术动作,让学生在体会动作的过程中对完整动作的各个阶段建立起正确的体位及用力顺序。

2.通过在跳马上放置明显的标志物,使学生在练习中有一个较明确的目标,并逐步将标志物移向动作所要求的位置。教师通过语言信号加强刺激的强度,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练习中保持心理清醒和调节心理的能量。

3.加强意志品质的教育。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因胆小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应加强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学生不怕危险、不怕艰难的精神,并在教学各阶段的练习中体现出来。

四、结束语

3.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 篇三

月6日晚9点,我接到客房中心的电话,告知6F有紧急事情要我前去处理。当我以最快速度赶到6F时,看到603、604、605等几个房间的客人进进出出,江副市长、市旅游局局长和市接待处工作人员都在场。楼层领班简单地向我说了事情经过: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鞠萍一行今天预订了603、605等几间房,但当他们一行进房时,603、605标间却变成了大床间(预订的是两个单人床的标间)。客人和接待处对这事意见较大,要求立即改成标间,并作出解释。听完事情经过后,我当即向有关人员道歉,立即安排服务员以最快速度将603和605改成标间。完成后,我再次向鞠萍道歉。事后,我向酒店领导汇报此事,将主动查明原因,并表示以后不再出现类似情况。

经过当天调查,造成这一错误的经过是这样的:4月6日早上,前厅部下了内部通启,通知客房在4月7日中午12点前将603和605改造成大床间,客房中心将事情告诉楼层当值主管,当值主管考虑第二天客情较旺,人手不够,于是当天就将603和605改成了大床间,但改好后,没通知前厅。另外,总台于当日上午将鞠萍一行当晚入住603和605通知了客房中心,中心服务员没及时将这情况告知当值主管,致使主管过早将这两个房间改成大床间,最后造成这一失误。

点 评:

4.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篇四

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临床工作想做到万无一失是不大可能的。这个道理医生都懂,但患者及家属不见得懂,这个时候,纠纷就容易出现。

良好的医患关系缘于沟通,和谐的医疗环境缘于交流,沟通和交流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良好的医患沟通,需要从技术与心理两个方面入手。

1.技术沟通

技术沟通的目标是完成医生与患者及家属的信息交换,应注意四个方面。

1.沟通的对象

很多时候,医生面对的不只是患者,还有患者家属、一个家庭。有时还要面对患者的朋友、同事、领导。因此,需要选择重点沟通对象。很多时候,可以和患者本人沟通;如果患者病情危重,或者病情不允许和患者本人沟通,那就需要和家属沟通。

2.沟通的最佳时间

患者入院后即抢救,那就需要在抢救的同时立即沟通;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在紧急处理后沟通;病情较轻的患者则可以找一个双方都方便的时间来沟通。第一次沟通非常重要,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应该是最多的,为以后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第一次沟通不成功,无论以后的沟通多么努力也很难挽回。但第一次沟通只是开始,一次沟通也不可能说清楚所有问题,住院期间需要间断而持续地沟通。

3.沟通的内容

正式沟通之前,首先需要一个正式和简短的自我介绍,这样可以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医生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其次,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家庭成员、谁在这个家庭占主导地位、经济状况等尤为重要。了解这些有助于医生有方向、有重点的交代。

接下来就进入正式沟通阶段。医患沟通应从患者及家属最想知道的开始。患者或家属最想知道的是诊断。最让患者和家属担心的是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因此在患者及家属心目中,诊断最重要。对于诊断明确的疾病,要毫不迟疑地告知患者或家属。诊断不明确的疾病也应该尽量说的明确一些。持续的沟通会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医生的关心与负责。

诊断之后应该是治疗计划的沟通。这个治疗计划要包括急性期、康复期以及最重要的预防。接下来应该是进一步的检查安排,尤其是对那些诊断不清楚的患者。很多患者或家属认为,住院了意味着可以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这样可以明确诊断,因此,检查在患者及家属的心目中很重要。

费用也应该是医生交代的问题之一,尤其家境不太好的患者,交了几千元的住院押金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足够这次住院的费用,作为患者的主治医生,有必要告知大概的花费并帮他们做好规划。

4.怎样使沟通达到最佳效果

医患沟通最重要的首先应该是倾听。倾听可以充分了解对方的想法,体会他们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沟通。清晰的思路同样重要。沟通之前要对本次沟通的内容、重点、沟通内容的次序想好。自己心中想清楚了,才能讲清楚,对方才能听清楚。如果事先没有任何计划,想到哪说到哪,会给人以杂乱无章、毫无头绪之感,自己也会觉得沮丧。

还要注意沟通用词的选择。不要用医学术语,最好用患者或家属的词汇来表达。医患沟通当中要学会恰当地使用形体语言,例如眼神,声音,语调,肢体语言。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最需要注意的。医生的眼神应该是正视对方,要让对方从医生的眼神中读到沉稳与坚定,如果能带上一点关切那就更好了。声音要洪亮、清晰,语调一定要有变化,该强调的地方语调一定要重,要让对方感受到要说的重点是什么。

2.用心沟通

要想完成高水平的沟通,必须经历用心沟通的阶段,这方面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所谓心,指的是热忱、设身处地与无微不至的关怀。心态好,会由内而外的指导你的沟通,达到直达对方内心的效果。应认真体会如何用心沟通,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行医对某些人来说,或许是烦恼、操心,是一辈子的困扰;对有些人,则是每日的喜悦,是可以造福人类的快乐人生。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不同理解,会产生不同的医患关系,如,一般工作关系,服务关系,敌对关系等等。治疗同盟或合作伙伴更适合医患关系。医生和患者及家属是平等、友好的关系,并且具有共同的目标。

沟通无所不在,医患沟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还要面对家人、朋友、同事以及任何可能与我们接触的人,我们还要进行多种多样的沟通。如果上班时我们戴着面具,医患沟通相当成功,身处其他情境时就摘了面具,换成了另外一种沟通模式,那就很难在医患沟通中丢掉刻意的影子。优秀的沟通模式应该是统一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从心所欲不逾矩”。需要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去实践所获得的成功的医患沟通模式,完成工作与生活中沟通的整合与统一。当完成这种融会贯通以后,我们任何时候的沟通,包括医患沟通,都将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过程。

良好医患关系的核心是信任,除了第一个方面技术上的沟通外,深层意义上的东西更为重要,那就是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你的心,而这个心就是真诚,就是对患者及家属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尊重,就是热忱、设身处地与无微不至的关怀。一句话,来自医生对人性之深刻的领悟。

在构建和谐、落实以人为本的今天,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医患双方权益不可缺少的根本保证。医学生是医院的未来,教学医院应加强对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教育,全面提高素质能力,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使实习生逐步适应新型医疗模式的要求,通过临床与实践,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从古至今,每当人们身体发生疾患而自己又无法解决时,都会想到找大夫解决病痛。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肩负着解除人们身体疾患,保障人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的责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当下的医疗条件和医疗环境也有了巨大的飞跃,人们的身心健康越来越有保障。可是就在医疗条件愈发完善的今天却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甚至是暴力血腥的事件。

医患关系出现了裂痕,而且这个裂痕在近期有扩大的趋势。最近频繁发生的医患矛盾将医患关系推向了议论的焦点。人们不得不深思造成这一紧张局势的问题到底在哪?曾经在网络上出现的,对于哈医大医生被砍看法,大部分网民叫好,认为医疗对百姓的压榨太凶狠。面对医生这个行业,人们面前总是浮现出一个个身穿白大褂,表情严肃,要你不停的做各种检查,飞快的写着看不懂的字的群体。这也许让就诊者觉得自己完全处于被动控制的局面,任其宰割,从内心会产生恐惧和不信任感。而从医护工作者的角度分析,每天就诊的病号太多,工作量大,而且还要考虑工作效率,使得医护工作者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并让患者了解。我认为正是因为医患之间缺少正确的沟通,双方无法建立互信,而产生距离甚至误会。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医患沟通,使医患双方都从中受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医护工作者方面

1、医护工作者的态度,面部表情应该温和。首先,医疗机构是一个服务于人民的机构,而对于服务机构来说对于享受服务的群体应

该做到态度温和。如果患者第一眼见到的是面带笑容的脸,那么对于沟通的阻碍就已经减少了大半。当然也可以从通过和蔼的语气让患者感受到关心。让医疗真的成为一项为人民服务的项目。

2、培养耐心。医者每天要面对数目庞大各式各样性格的患者。时间长了也许会产生疲惫感甚至厌恶情绪,这种情况往往是医患沟通最有阻碍的时刻。所以对医者来说,培养自己的耐心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准,更能避免与患者的沟通障碍。

3、工作严谨,建立适当的医患关系。首先自己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其次,根据不同的患者建立适当的医患关系如婴儿病人适合“主动—被动”型,其他类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都应该根据病人情况而定。

4、加强责任感。对一个病人负责,患者需要我们的关心,对每一个患者负责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关心。一位患者因为裘祖法先生对他做完腹部按诊后感动流泪,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医生这么对她做过这个。这就是一种对患者的负责。

对于患者

1、遵守规矩。这是基本的,不能妨碍到医护工作者的正常工作和其他病人的就诊。生活中也常发生医护工作者因患者不遵守医疗场所的规矩而发生小摩擦。这就很大影响了双方的正常沟通。

2、多一点信任。对于医生、护士多一份信任,就是对他们工作的多一份支持。如果患者一开始就不信任对方,那么怎么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3、遇到问题及时交流。有疑问以及不了解的的地方应该及时提出,否则这会成为双方矛盾的隐患。

除了医患双方应该为改善医患关系作出努力外,国家相关部门也需要积极配合。

1、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医疗保险的待遇,减轻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除人们看病的经济包袱,这样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完善的医保体系还能增加医护工作者的收入,对于医患双方都是有益的。

2、重视医护工作者的教育和培养。不仅硬件条件上支持各医学类专业院校的建设,在培养的模式上也要注重加强学生们的临床实践,实行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

3、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增加医疗岗位,降低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适当提高某些地区医护工作者的待遇。让医护工作者能更加安心的工作,解除烦恼。

总的来说,影响医患关系矛盾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双方的不了解不信任,上述建议都是从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信任,提高双方的利益,营造良好的医疗工作环境和就医环境考虑的。只要双方加强有效沟通,减少利益冲突。而且国家提供一个理想的、干净的医疗环境。双方的矛盾就会很大程度上减小。

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不仅仅是要靠医者患者双方的努力,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需要让大家以平静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提出意见和想法,共同建设一个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

人类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一个主要工具,它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然而,当语言融入医者与病者的时侯,此时语言的艺术魅力和重要性更是显独有特色了。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在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医生的本职是看病,看病需要的基本工具是药物与手术刀,但是,为什么这位医学之父早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医生的三宝,排在首位的是语言呢?

这就说明了医患沟通的重要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消除隔阂的基础,是服务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为了适应医疗服务的需求,营造温馨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推动医院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尊重、理解、关怀病人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

人的需

求。

提倡人性化服务,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开展医疗护理服务,以尊重病人,服务于病人,顺应时代发展和现代生活需要为切入点,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为患者提供及时、方便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并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患者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和行为。依靠医患沟通来达到相互理解、配合与支持,尽可能使患者处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患者的信息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畅通沟通渠道,注重沟通效果,促使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诚信合作,共同战胜疾病。掌

通的技

亲切细致是医患沟通的首要条件:从患者入院开始,护士应耐心、全面、详细地介绍住院有关情况,要以亲切、自然和蔼的预期,让患者感到被尊重、被重视。消除他们对医院环境的陌生而造成的恐惧和不适应,让他们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善于综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技巧: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和作用,美好的语言不仅能使人听了心情舒畅,感觉到亲切平和,而且还富有治疗性。如将高雅脱俗的言谈、诚挚温馨的笑容、亲切谦逊的态度、庄重稳健的举止相结合,构成护理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系统,这不仅是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护理艺术和护理道德的本质体现。

沟通要抓住实际,善于利用机会:根据病情轻重和患者情绪选择合适的谈话实际。如:急性期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这时只需要把关心恰到好处地传递给患者,待病情好转或稳定后,再与其谈论疾病的诱发因素及心理感受。边交谈边工作比较随便,而且让患者感到很自然。将沟通与交流贯穿在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在住院期间,甚至到出院以后的问题,都必须抓住实际,随时随地有目的的进行解决。注重

通的方

式、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倡导“多听病人说几句,我和病人多说几句”,尽量让患者和家属宣泄和倾诉,真正消除他们不必要的担心,从而使双方相互理解,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能早说一时绝不拖延一分。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医护人员应该将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等情况,尽早与对方进行沟通。

工作中应做到积极主动绝不被动应付。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与他们进行病情沟通,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树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热情周到绝不盛气凌人。作为医护人员更是如此。多一份热情、周到,能让患者感受到白衣天使的温暖。这对密切医患关系,提高医护

沟通,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在医患关系矛盾日益突出,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身为医护人员,做好医患沟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对营造宽松的就医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发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员

5.医患沟通障碍的产生原因 篇五

青海红十字医院 王烈宏

医疗服务是救死扶伤,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工作,是社会的窗口行业。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服务已具有很浓厚的医疗市场氛围,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很高,对医疗服务环境、态度、质量、收费问题特别关注,医疗市场的竞争显得较为激烈,医疗服务出现了新的特点,使我们不得不对医疗服务进行重新审视。

医务人员的态度医务人员的态度不好,导致医患关系恶化。如某些医疗部门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等;有些医务人员只注重自己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与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用语不当,造成患者误解。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据有关调查,医患关系紧张,以至引发医疗纠纷,50%以上原因与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有关。医生面对病人,重医疗程序服务,注重病人躯体上的疾病的治疗,忽视心理疾病的治疗,只是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出现医疗效果不尽人意时,病人就认定的问题。我院医生门诊接待量都在40~50人以上,远高于平均每个医生接诊5.6个病人的全国水平。在这种长期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再要求医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和亲情服务,或许有些苛刻。

但通过前两年的资料显示,我院目前存在的医疗投诉及纠纷,70%是由于医生与患者没有良好沟通所致,其中又有约5~10%的事件出现很差的后果。国外报道显示,医患在第一次接触时,医生会抓住刚

开始的“黄金5分钟”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影响,而患者也会在以后的治疗中全力配合,即使以后的治疗中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患者往往会已宽容对待,可见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非常重要。

调查我院妇产科、麻醉科、检验科及B超室,医护人员对于医患沟通的重要性都有良好的认识,并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效应用,并表示对自己的工作帮助很大,愿意再花费自己15%的精力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因此,通过此次调研,发现我院医务人员虽然掌握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但对于医患沟通技巧尚有待学习,尤其是需要增加医患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

6.医患沟通障碍的产生原因 篇六

一段时间以来,医患关系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现在的医患关系在人们心目中到底怎么样?有人站在患者的角度用古词夸张地这样描述:“医院医生依旧在,只是药价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羊儿见着狼群抖。”另一方面,又流传着一个令医生感到无奈的顺口溜:“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一夜变成万元户。”凭心而论,这段古词和顺口溜未免有点过分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反映了如今的医患关系确实有点紧张。什么原因造成了医患矛盾尖锐?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医患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不能进行换位思考。作为医务工作者,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比病人更有主动权和话语权,所以理应更积极、更主动地去加强医患沟通,首当其冲,就是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多站在病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和改进我们的工作,凡事多想想“假如我是病人”。

假如我是病人,我需要什么?我希望有一个温馨、宁静、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希望医院有着条理清晰、方便快捷的就医程序。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得到医术精湛的医务人员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来对待;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能用合理的价格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假如我是病人,我还希望有一个畅顺的医患沟通渠道,能和医务人员平等相处,当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再茫然不知所措。

作为病人,最担心的有两样事情,一是医疗质量,二是费用支出.此时,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可以帮助减轻病人的顾虑,增进病人对医院的信心。首先,从病人一踏进医院起,就实行首问负责制,病人或家属不论问到谁,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行政后勤人员,都要向病人解释清楚,或者把病人带到能够解决问题的地方。其次,医院可以相应的职能机构,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注重对医务人员服务沟通意识与技能的培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试想想,如果医生在就诊过程中能够把病人所担心的事情讲清楚、说明白,为他们选择既保证医疗质量,又能够减少费用支出的治疗方法,病人还有什么理由会不满意呢?再次,医院通过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做到让病人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检查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价格、服务承诺等项目清楚明白,心中有数。最后,病人还需要多种灵活的方式去贴近医院,反映心声。例如:医院可以走进社区,开展公益活动,举办一些健康知识讲座或群众座谈会,又或者加强医院网站建设或电话服务热线功能!以上这些措施,虽然没有攻克医学难关那么重大,但病人感到的却是体贴周到的服务。

医患沟通是心灵和感情的沟通,良好、畅顺的医患沟通让病人感受到了一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是的!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病人选择医院,除了要看拼技术、看设备等硬实力外,还要看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等软实力啊!

我是一位药师,工作在医院的窗口部门,每天面对着几百名取药者,也体会到加强医患沟通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性。记得有一天,一位大爷拿着两盒药来到门诊药房,声称服用之后感觉效果不明显,要换成电视广告上卖的另一种。我们的药师从电脑查出,其处方上开的确实无误是这种药品,而且取药时间已经有半个月了。于是,我们回拒了这个要求。大爷着急了,这可是一百多块钱哪,他一拍桌面,呼喝着说:“你有压力,我有压力,你为什么要刁难我啊?”眼看着门诊取药的秩序就要被打乱了,怎么办?是破例为病人换药还是坚持规定而任由病人大吵大闹呢?我们的药师有礼貌地把大爷请进办公室,稳定了大爷的情绪,耐心地解释到:首先我们是根据处方发药的,不能随便更改,否则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其次药是半个月以前发出的,并不能保证其来源出处以及储存质量,要是贸然收回药品再发给别的病人,这对其他病人的用药安全会是个隐患。最后我们帮大爷联系到主诊医生,根据大爷的病情变化,确认了继续使用这种药品的必要性。大爷这才放心离去。这一次,充分的医患沟通为解决病人困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您看,病人需要的不正是这种人性化的服务关怀吗?

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去沟通维护,医院的进步发展需要我们全体职工的团结努力!在这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职工更加应该众志成城,为医院的建设发展、为人民的健康幸福全心投入!我们相信,——二院必定会有灿烂美好的未来!

7.医患沟通的时间节点要求 篇七

一、沟通时间

(一)门诊沟通。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及治疗,对符合入院指征的可收住院治疗。在此期间,门诊医师应与患者沟通,征求患者的意见,争取患者对各种医疗处置的理解。必要时,应将沟通内容记录在门诊病历或门诊日志上,并请患者签字。

(二)入院时沟通。接诊医师在患者入院后,应及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最迟应在48小时内完成沟通。急危重症患者入院后,医师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综合客观检查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正式沟通。入院时沟通应填《入院时医患沟通记录单》,或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沟通内容。

(三)住院期间沟通。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时随时沟通;有创检查前沟通;变更治疗方案时沟通;贵重药品、器材使用前沟通;发生欠费且影响患者治疗时沟通;急、危、重症患者随疾病转归及时沟通;术前沟通;术中改变术式沟通;麻醉前沟通;输血前沟通以及医保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或药品使用前沟通等。住院期间沟通应填写《住院期间医患沟通记录单》或将沟通内容记入病程记录中。输血患者应填写《输血同意书》、手术患者应行术前沟通(沟通内容记入

病程记录或《术前小结》或《术前讨论》中并有患者和家属签字)、签署《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等。

上一篇:有关复活节的作文:复活节的彩蛋下一篇:从江县农业和扶贫开发局2012年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