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技术总结(精选12篇)
1.电力建设技术总结 篇一
表号: DJS-B21
编号: JL-01
110kV庆太线改接至220kV新湖变送电线路工程
监理工作总结
建设管理单位: 太仓供电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苏信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承包单位:苏州电建公司监理单位:江苏兴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日期: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八日
110kV庆太线改接至220kV新湖变进线工程
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1. 概况
本工程线路从110KV新庆线太仓线现状22#大号侧79米处新立T接钢管塔开始,沿青岛路南侧与110KV庆东双线(北开环)四回同杆向西一起架线至人民西路西侧G27,左转沿人民路西侧向南至南京路G19,右转向西至G18,四回至此结束。双回跨过盐铁塘至G17,线路继续向西再向南至G1电缆终端铁塔,架空改电缆进220KV新湖变110KV配电室。(后期因6-18号设计路径变更,原G6-G18变更为DB6-DB24,增加6基基础;因开发区规划原因,G26-G30变更路径,已经做好的基础报废,另由G25开始新增T1-T7共7基基础,T1接原G25、T7接原G31)。其中,G1-G5号为铁塔,其余为钢管塔。本工程北环线从DB6起,DB6-DB24、G19-G25、T1-T7、G31-G33与庆东双北环线同杆架设,基础、铁塔工程归入庆太线。
建设管理单位:太仓市供电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苏信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监理单位:江苏兴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苏州电建公司
工程工期目标:计划开工时间为2009年8月28日,竣工时间为2009年12月底,计划工期约4个月。
工程质量目标:竣工合格率达100%,达标投产。
2. 监理组织机构
本公司受太仓供电公司委托,负责施工阶段的监理,监理部实行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任赵建民为本工程总监理工程师,有现场监理人员2名。
3.监理合同履行情况
3.1 工程质量控制
基础与接地分部:本工程于2009年8月20日召开施工图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会议,2009年8月22召开第一次工地例会,2009年9月1日正式批准基础开工。一方面监理工程师立即投入现场对施工工序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按照监理程序的要求,对施工单位递交的施工组织设计、特殊作业人员的上岗证、施工用仪表仪器的检定证书、分包商资质等级进行审查。2009年8月10日监理现场取送样(钢筋、砂、石、水泥、水)至苏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09年8月18日审查原材料复检报告全部检测合格。2009年9月7日首基(B40钢管杆基础)浇筑,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对桩基孔深、直径、钢筋笼规格数量和焊接工艺、砼配比、大小跟开、接地埋设等各工序进行验收,并按规定对混凝土试块进行见证取样,对接地电阻进行了逐基检测,电阻值均符合设计要求。
立塔分部:在立塔前,监理部组织对基础分部工程进行了验收,并审核了铁塔出厂合格证和作业指导书。立塔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每基铁塔组立进行严格把关,发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架线分部:在架线前由监理部组织对已完杆塔分部进行验收,审核了导线、金具、绝缘子等质保资料,在架线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采用沿线来回巡视的方式,未发现有导线磨损现象。在紧线过程中,监理
工程师对直线和耐张压接管压接施工进行了旁站。对导、地线弧垂及交叉跨越、跳线及附件安装进行了现场检查。对跨越架搭设、特殊跨越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护线和自身安全。
我们认为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质量控制方面监理部完全履行了监理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分部工程共4个,经监理验收全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均达到“合格”。竣工资料基本齐全、准确、工整,工程观感质量良好。根据“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本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评定为“合格”。
3.2 工程进度控制
本线路计划工期要求2009年12月底竣工,实际竣工日期为2010年4月27日,工期滞后4个月,主要影响因素是:
1、前期基础施工阶段,政策处理工作艰难以及涉及与庆东双线同杆部分线路路径规划和相邻220kV线路技术参数问题等,造成线路路径改变,从而延误工期 ;
2、材料滞后等因素具以及施工时接近春节年关,部分施工人员已经返乡过节。各方面原因造成工期滞后。施工单位最终圆满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施工内容。
3.3 工程安全控制
监理部根据有关规定编制了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审查了施工单位递交的安全措施并在现场严格按安全细则进行督促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整改。立塔、架线过程中,对交叉跨越道路和邻近带电线路施工地段搭设的跨越架,进行了安全检查签证,督促施工单位安全员对重要跨越进行旁站、巡视,保证了立塔、架线施工安全。本线路工程未发生人身伤亡
事故。
3.4 工程投资控制
工程款按施工合同由建设单位直接支付。监理方对施工方上报的增加工程量签证只签署事实见证,具体合同报价包含及细部审核有建设方相关部门审理。
4.监理工作成效
4.1本工程编制监理规划1份、专业监理实施细则7份、安全监理实施细则2份,出版监理月报6期,发出质量整改通知单2份,设计变更联系单3份,签证验评记录672份(其中跨204国道1处,穿越220kV带电线路1处,耐张压接管198处)
4.2严格控制工程材料的报审,并按有关规定对施工所用的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使得工程材料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本工程共审材料报验单4份,钢筋、水泥、砂、石子及砼配比各取样送检1次,经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全部合格。
4.3严格审查施工单位递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工程质量在措施上得到保证,本工程共审查施工组织设计1份。
4.4严格审查特殊工种人员的上岗证件,特殊人员的资格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本工程审查了焊工2人,压接工1人。
4.5严格控制工序质量的验收,特别是对基础、直线耐张管压接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旁站。按照有关规定将混凝土试块和导、地线压接件送检,使工序质量得到较好的控制。本工程混凝土试块(共57组)、压接件送检,经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全部合格。
4.6监理工程师不仅对工序质量进行把关验收,而且对每基接
地电阻、杆塔预偏、弧垂进行了逐基逐段检测,绝缘子绝缘电阻进行了现场仪表检测,检测结果全部达到设计要求(部份整改后),且确保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7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及时掌握施工动态,经常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本工程未发生设备、人身伤亡事故。
5.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5.1 个别基础浇筑前,发现砂子过细,要求施工单位立即给予退场更换合格标准粗砂,经监理验收同意后方允许浇注混凝土,保证了基础的混凝土质量。
5.2 部分铁塔螺栓紧固不到位,经监理指出后施工单位进行螺栓复紧,复验后符合规范要求。
5.3 监理对架线分部工程进行检查,发现部分金具开口销未开;个别绝缘子串不正。要求施工单位及时给予调整,有序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江苏兴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20kV新湖输变电工程监理部
2010年4月28日
2.电力建设技术总结 篇二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放眼全球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公司国际交流与合作业务随之增多,这对处理国际合作业务的应用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为日常国际合作业务的办理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技术保障。
国家电网公司国际部原有的国际合作信息系统建设于2003年,该系统采用IBM Domino平台,以总部为中心,通过分布式模式部署到下属各网省公司。原国际合作信息系统中,网省公司具有出国(境)任务、出国(境)计划、函件往来、来访接待、出国报告、项目信息、合同管理、对外投资等功能模块,系统数据由网省公司向总部单向传递,网省公司无法接收总部批复的信息。并且各网省公司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该系统使用效果不尽相同,存在部分网省公司同时使用其他辅助系统来处理内部业务的情况。
随着国际合作业务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的开展,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国际合作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符合公司“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公司于2006年11月,由国际合作部和信息化工作部联合启动了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建设项目。
1 系统概述
1.1 系统功能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功能按照公司具体开展国际合作业务为主线进行设计,系统核心模块围绕整个出国事件办理流程设置,对出国计划、出国任务、出国团组、出国人员证照办理、出国经费、领导出访、出国总结这一闭环全流程进行统一管理,做到所有出国相关信息的可查、办理过程可控;再配以邀请来华、外事会见、国际会议、境外机构、境外项目、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管理国际交流、境外工作开展、境外信息收集等工作,使总部国际部领导通过该系统便可以了解整个国家电网公司国际业务的开展情况;最后为了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部打造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系统内出国总结和国际信息模块定期发布优秀出国总结和国际信息专刊,共享出国团队学习成果和各网省公司收集到的有价值的国际信息。系统还开发了领导讲话、规章制度、工作简报、通知公告、工作表单、协议管理、宣传材料等众多辅助业务功能模块,便于系统内各单位的国际合作业务专责管理和查阅国际合作业务的相关资料。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的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
1.2 架构设计
1.2.1 系统软件架构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在逻辑上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3层。
1)表示层。主要用来控制输出在最终用户端的内容,输出内容根据所采用的不同协议可输出HTML、XML等表现形式。整个体系结构的表示层采用Web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客户端通过浏览器来访问系统的功能,服务器端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并动态生成用户界面返回给客户端。
2)业务逻辑层。负责整个系统的业务实现,通过业务规则对业务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表示层展现给用户。业务逻辑层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既有常规的数据操作,也有复杂的业务处理逻辑。业务逻辑层重点考虑并发性、事务、接口等问题。为了降低程序的复杂度,系统在业务逻辑层建立针对不同业务视图的控制器,从而业务逻辑处理可以分解为可灵活拼装和组合的简单部件,单个部件可靠性更高、性能更好。
3)数据持久层。把数据库相关的操作封装在业务基础组件架构中,业务逻辑层以对象的方式操作数据,业务层所需要持久化的数据也可以由数据持久层映射到数据库。
这种3层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可维护性和灵活性。
整个系统基于SoTower快速开发平台进行建设,该平台为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一系列底层基础功能支持,包括工作流、报表、权限、安全管理等。在快速开发平台的有力支持下,有效地缩短开发周期,并且使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与其他系统在流程、权限等方面统一标准、统一接口,在结构上也更为清晰,同时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耦合程度,为后期同其他业务系统的横向集成提供先决条件。
1.2.2 系统部署架构
一期建成的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总体部署采用两级部署、三级应用模式,即在物理上只在公司总部和各网省公司二级部署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在地市级及以下不再部署,在应用上通过系统的灵活定制和个性化功能满足各级单位业务应用上的个性化需求。地市公司直接通过信息内网访问其所在的网省公司的业务应用进行业务信息的上报工作,直属单位直接登录总部系统进行信息上报。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功能覆盖范围如图2所示。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各网省公司拥有相互独立的业务系统,总部系统与各网省公司系统之间可实现纵向信息交互,各网省公司系统之间没有横向信息交互。
2010年,为了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三集五大”体系的号召,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的统一要求,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进行一级部署改造工作。改造后的一级部署系统部署在公司总部,整合了原有的31套独立系统,完成了原有31个数据库的合并和大量历史数据迁移工作;通过一级部署系统的建设,对原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结构重新进行梳理和设计,提高系统功能配置的灵活性,使一套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网省用户的个性需求;在一级部署系统建设过程中,大量地优化了系统性能,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在原有硬件设备不变的情况下,满足大量用户并发使用系统的要求。改造后的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部署情况如图3所示。
2 建设历程
2006年11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部、信息化工作部联合组织召开项目建设启动会,确定研发队伍,由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与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成项目组,启动项目建设工作。2007年1月编制完成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需求规范;4月系统业务需求规范及系统原型设计通过公司国际部确认,项目组在近5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完成系统设计、开发、模块测试、集成测试等工作,圆满完成了项目开发任务;8月系统顺利通过第三方测试、信息安全实验室的软件安全评测及用户测试;9月底顺利完成了4家试点网省公司的系统实施工作。公司国际部于2007年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办了国际合作业务应用推广集中培训班,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系统的全面应用做好了铺垫。经过1个多月的数据移植、测试、联调及完善工作,系统具备了全面推广的条件,并于2007年11月28日分5个批次全面展开在30家网省公司、直属单位的推广实施工作。
2008年4月21日,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30家网省公司实现全面上线试运行,2008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
2009年1月项目通过信息化工作部组织的工程验收,正式移交运维,成为第一个实现由项目建设阶段转为系统运维阶段的业务系统。3月项目顺利通过公司科技部组织的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验收,5月启动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二期建设,7月项目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2月项目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整体验收。
2010年,按照公司推进“三集五大”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加快实现SG-ERP工程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开展部分业务应用由两级部署向总部一级部署的试点工作,由于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具有业务成熟、系统运行稳定、实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成为首批试点项目。
2010年4月一级部署建设工作正式启动,5月信息化工作部完成对项目建设方案的审核,成立一级部署联合工作组,正式进入集中建设阶段。项目组在经过3个月的紧张工作后,于2010年8月圆满地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程序开发以及第三方测试等各项工作。分批次对总部、华北、浙江、外服公司开展专家评审及用户测试,并于2010年8月30日至9月2日成功举办了一级部署上线启动培训会,会议达到了预期深化应用的效果。在总结各单位专家意见后,项目组对一级部署系统进行了修改完善,项目于2010年9月25日正式上线运行。
2011年1月7日项目二期顺利通过公司科技部组织的科技项目验收。
3 收获成果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自2006年项目启动以来,先后经历《国家电网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开发与使用》、《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二期建设》、《产业类直属单位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施》、《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一级部署建设》等4个科技项目,在30家网省公司及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等共计31家单位进行推广实施,实现了公司总部、网省/直属、地市公司3级业务应用。系统的32个功能模块,全面覆盖了公司主要国际合作业务。
截止到2010年12月,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共审批完成出国任务约6 000件,办理出国团组近7 000个,办理护照近5万本,处理国际信息近9 000条,收集整理出国总结近千件。从业务受理量和信息系统数据量2方面综合分析,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使用效果明显、应用充分,达到了实用化要求。
纵向上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各单位通过系统进行网上办公,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标准化管理以及资源共享。横向上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完成了与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平台集成:实现企业门户单点登录、待办提醒功能;实现与门户目录数据同步功能,系统内所有人员和组织结构信息均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目录系统,从根源上保证了数据的规范和统一;完成与IMS监控系统、数据中心等应用系统的接入,多方面多角度展现系统运行和使用情况。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是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中较早启动的项目之一,是第一个完全遵循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技术框架和建设要求的业务应用建设项目,第一个完成全面推广实施工作,第一批通过公司总部建设转运维工程验收。项目先后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组织的工程验收,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的科技项目验收,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整体验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尝试摸索工作,许多做法为后续其他业务应用建设所借鉴。2008年,在信息化工作部组织的面向网省公司的推广实施满意度调查中,国际合作应用建设项目排在第1位。2009年项目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 经验总结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梳理了国际合作业务架构,统一了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加强了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用计算机手段设计实现了各个业务功能模块,满足了国际合作业务部门的各项工作需求。系统的建成,对规范公司国际合作业务管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考虑到统一标准和个性化需求2方面因素,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灵活性和可配置性,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更新进行平滑过渡。系统建设中的经验和成果为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进一步深化应用提供了充分借鉴和共享资源,为公司国际合作业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梳理和总结整个项目的建设历程,在项目流程控制、各阶段工作内容掌握、进度控制、里程碑节点建立、项目组织、人员管理、文档管理、经费管理、成果总结等多项工作中得到学习和提升。通过完成一个项目的建设工作,达到建成一个系统、梳理一类流程、锻炼一个队伍、培养一批人才、积累一套文档的“五个一”目标。
5 展望
国家电网公司在持续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伴随着SG186工程的全面竣工,迎接我们的将是SG-ERP工程的全面启动。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团队也将设立长远目标,将系统建设规划与公司发展方向相结合,分3个阶段逐步完成公司提出的信息化建设任务。
第1阶段: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功能,使之成为专业领域业务功能较为完备的信息系统。首先在系统内建立出国事件跟踪机制、实现电子印章认证、完善系统查询统计等业务功能。通过与公司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横向集成,实现出国人员、外事费用预算、境外项目业务的全面管理,将国际合作业务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2阶段:强化总部对网省公司、直属单位以及地市公司业务部门的综合管理,加大管控力度,建立标准业务体系,通过深化应用提高公司外经贸、能源合作等国际合作业务管理水平。配合外交部证照管理机构,研究二维码信息录入、电子相片、电子护照相关新技术,开发实现系统新功能。
第3阶段:业务标准化和管理集中化模式的形成,为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浅论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建设与发展 篇三
【关键词】电力通信;技术建设;发展方向
在通信技术和电力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正不断扩展和完善。我国的电力通信网,是为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而产生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当今先进技术的运用,从单一到多种通信手段共用覆盖的发展过程。电力通信在为电网的自动化控制、商业化运营和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联通和服务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十分迅速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生产的需求及电力企业运营走向市场化的需求,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十分迅速。许多新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例如SDH、光纤环路、数字程控、ATM等,都纷纷涌入电力通信网,使网络的面貌日新月异。新设备的大量涌入表现出通信网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功能日益强大,配置、应用也十分复杂。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新功能、新技术及技术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可选择的设备越来越多,造成电力通信网中设备种类的复杂化。技术的发展使某些旧的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交融。传统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等领域引入了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网络交换、ATM设备等。某些传统的通信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例如IP电话等。今天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电力通信业务已从调度电话、低速率远动通道扩展到高速、数字化、大容量的用户业务,例如计算机互联网、广域网、视频传送等。电力通信网的结构也已从单一服务于调度中心的简单星形方式发展到今天多中心的网状网络,以保证能为日益增长的电力信息传输需求服务。
2.电力通信网实际上是一个小而全的网络
此外,由于网络规模的限制,电力通信网实际上是一个小而全的网络。小是指网络的业务量不大;全是指作为通信网所有环节一样不少,而且电力通信网地域广大、数量繁多。由于规模的原因,电力通信网的管理传统上一直都是不分专业统一管理,每一位通信管理维护人员都必须管理包括网络中传输、交换、终端各个环节上的设备,还包括电源、机房、环境等网络辅助设备,同时还要管理电路调配等网络业务。由于电力系统行政划分的各级都设置电力调度,电力通信网又被人为的划分成不同级别、不同隶属关系的网络。一般来说,电力通信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主干网分国家、网局、省局、地区4级;地区网又分为地区、县级网。各个级别的网络根据隶属关系互联,各行政单位所属的网络管理、维护关系独立。而且由于传统的原因,上级网络的设备维护工作多由通信设备所在地区的下级网络的通信管理人员负责。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分离,集中运行,分散维护。
3.电力通信的发展方向
3.1 加快光纤传输网的设置,加大全面网络建设
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通信系统中,电力光纤通信网存在着纤芯容量不足、设备容量小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加大投入在加快传输网的建设上。要对该地区主干光纤传输网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吸引投资,以点带面,在工程建设上做好工作。而且,要在电力通信和动作流程中加大网络的全面、系统建设。例如,在通信网的非话业务方面和网内IP技术等方面要加大开拓和推广力度,努力扩大电力通信网络的覆盖面,在各交换机制的组网工作中做好相关完善工作,把信息交换网络朝着高速高效率、安全性强、稳定性高的方向建设。
3.2 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研究
我国的电力传输技术有待提高,要在维护已有的传统传输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改造和新技术的研发,增加业务管理力度和方面,在研究和建设电力通信网络的同时,要鼓励科技创新,将宽带IP等新技术的运用深入到现代通信网络的建设当中,多角度加大经费投入和科研技术的研究。
3.3 各地严抓电力通信电路的建设质量
在我国电力通信发展速度飞快的现状下,要努力减少通信电路误码率高、公务监控不力、监控系统不通等系列问题,杜绝电力通信网络工程中的低质量工程项目的出现。各个地区应避免“地方保护”、“门户观念”对工程选择和决定的不良影响。且在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其工程项目负责人还要实行责任制,做好检测和监管工作,及时验证工程指标是否合格,确保建设质量。
3.4 积极建设宽带多业务数字网络平台
在电力通信发展规划中,要积极地建设宽带多业务数字网络平台,在语音、图像、数据、媒体、新闻等各业务领域为现在和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提供统一的多优先等级,确保业务质量。
3.5 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发
保证业务质量的服务,在优化核心层基础上,广泛开展接入层、用户层工作。在电力通信网络成为功能强大的通信网络时,要按照市场机制和市场运行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我们的通信网络资源,积极拓宽新的增值业务和服务范围,规划、建设、完善好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电力通信系统模式,加大自身竞争力,逐步走向社会,参与竞争。
4.结束语
电力通信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做好电力通信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依托于坚固的电网结构、先进的通讯网络,并有完善的金融和法制体系作支撑。我国的电力通信技术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发展时期,其具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政府各部门也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电力通信行业还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在技术和装备上不断改进,将科技含量更高、技术更全面的成果广泛实施,为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和全国人民带来便利和服务。
4.电力建设技术总结 篇四
Xxx年,为保障我街辖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进一步预防和减少电网外力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设施安全防护效能,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职能部门的统一部署和相关文件要求,在街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街实际情况,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化工作实效,加大电力建设和监管力度,通过全街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就我街在2010年电力建设和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电网建设工作责任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街辖区内电力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及上级职能部门提出的电力建设目标,我街迅速成立由街道办主任为组长的XX街电力建设和管理领导工作小组,成员由街综治办、XX派出所、外管中心、XX工商所、安监中队、XX国土所、经济管理科、城监中队以及各村(居)委会等单位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在街经济管理科,具体负责电力建设和管理的日常工作。我街制定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将相关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街财政划拨了专项工作经费,有效保障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根据我街电力建设现状和《XX市电力建设和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的有关要求,我街于2010年初与辖区内的村(居)委会签订了《2010年XX街电力建设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 确了村(居)委的监管职责,把电力建设和管理工作作为考核各村(居)委的重要指标之一,真正做到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谁管谁负责的局面。
二、加强宣传,形成群众参与的良好气氛
2010年6月中旬,我街在街道办门口举办“安全生产月”现场咨询活动。由司法所牵头,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企业、学生宣传安全用电、保护电力设施的知识,同时引导群众坚决抵制盗窃破坏电力建设和窃电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电力设施建设,努力创建平安电网。2010年全年派发相关用电安全宣传资料500多份,张贴海报100余份,悬挂横幅10余条。
三、密切配合,协调推进电网项目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与我街签订的《XX市电力建设和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我街周密部署,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已圆满地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包括XX街220千伏森林输变电工程的选址;110千伏养生谷输变电站工程,110千伏线路出线一回T接从明乙线塔基的征地补偿工作和市政府交办的2010年电网建设其他任务。
四、强化责任意识,开展创建“平安电网”工作
我街高度重视“平安电网”活动创建工作,更深地强化了工作责任感,将“平安电网”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2010年保“平安亚运”的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自2010年初开展平安电网创建活动以来,XX街紧紧围绕实现“平安亚运”、“平安用电”的总体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和动员各方力量,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全力维护我街辖区内电网和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平安电网”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下一阶段工作设想
目前,电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外部环境不容乐观,阻力重重,征地拆迁及青苗赔偿协调难度大,征地费用、线行拆迁和青苗赔偿费用高。针对以上情况,我街经研究,制定了2011年工作设想。具体如下:
(一)加强转变相关责任人与群众思想
推进电网建设工作必须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只有真正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想尽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推进电网建设工作才能有序推进。
(二)重视和加强对电网建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对电网建设工作的认识,克服松懈厌战情绪,切实加强工作领导,始终保持电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三)加大对电网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发挥村(居)监督作用。加强和完善村(居)信息上报和反馈制度。
XX街道办事处
5.电力安全技术总结(推荐) 篇五
我叫,1985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认真地进行各项文化和深化安全防范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地探求新知,锐意进取,积极地开展智能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完整履行好一个电工的工作职责,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技术交流和科技创新活动,并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及指标,在公司的生产和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这几年来我一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内外形势,结合形势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把这种思想付诸实际行动到生产过程中去,保证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和企业保持一致。同时,也把这种思想带入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追求自身进步。有人说:一个人要成才,必须得先做人,此话有理。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事业要想得到成功,必须先要学会怎样做人!特别是干我们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的,看事要用心、做事要专心、学习要虚心。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和出错。所以首先工作态度要端正,要有良好地职业素养,对工作要认真负责,服从领导安排,虚心听取别人的指点和建议,要团结同事、礼貌待人,服务热情。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长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天不学,就被落后。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机械设备电器的缺陷及整改之处,注意到有不少故障是各种低压电器经期使用其元件老化并缺乏经常性维护而产生的;我有很长时间是维护内燃机车的工艺试验设备电器工作的,对内燃机的工艺试验设备比较了解,也参与了一些试验台的电线路设计及电器元件选型和制做。以下是通过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实例来总结一下自己维修电工技术工作。我平时只要有时间就多看看专业书籍。一年来,我搜集了大量的新的专业书籍资料,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掌握新知。例如《电气设计制图》、《电子技术》、《现代变频技术》、《直流在工业中的应用》等等,我的这些表现也深深受到了公司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三、善于发现,学会用专业知识解决安全问题。
(一)常用低压电器故障和检查修理(1)、接触器的故障现象及维修
①触点断相,由于某相触点接触不好或者接线端子上螺钉松动,使电动机缺相运行,此时电动机虽能转动,但发出嗡嗡声。应立即停车检修,打磨触指或紧固接线端子;触点熔焊,接‚停止‛按钮,电动机不停转,并且有可能发出嗡
嗡声。此类故障是二相或三相触点由于过载电流大而引起熔焊现象,应立即断电,检查负载后更换接触器。
②通电衔铁不吸合。如果经检查通电无振动和噪声,则说明衔铁运动部分沿有卡住,只是线圈断路的故障。
③衔铁噪声大。修理时、应拆下线圈,检查、静铁心之间的接触面是否平整,在无油污。若不平整应锉平或磨平;如有油污要进行清洗;若动铁心歪斜或松动,应加以校正或紧固;检查短路环有无断裂,如断裂应按原尺寸用铜板制好换止,或将粗铜丝敲打成方截面,按原尺寸做好装上。
④电磁线圈断电后衔铁不立即释放。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有:运动部分被卡住;铁心气隙大小,剩磁太大;弹簧疲劳变形,弹力不够和铁心接触面有油污。可通过拆卸后整修、清洗,或更换弹簧。
(2)、热继电器故障现象及维修
①热功当量元件烧断,若电动机不能启动或启动时有嗡嗡声,可能是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中的熔断丝烧断。此类故障的原因是热继电器的动作频率太高,或负载侧发生过载。排除故障后,更换合适的热继电器、注意后重新调整整定值。
②热继电器‚误‛动作。这种故障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整定值偏小,以致未过载就动作;电动机启动时间过长,使热继电器在启动过程中动作;操作频率过高,使热元
件经常受到冲击。重新调整整定值或更换适合的热继电器解决。
③热继电器‚不‛动作。这种故障通常是电流整定值偏大,以致过载很久仍不动作,应根据负载工作电流调整整定电流。
(3)、继电器故障现象及维修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外界输入的信号,如电气量(电压、电流)或非电气量(热量、时间、转速等)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完成控制或保护任务的电器,它有三个基本部分,即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现分析一下故障的检修方法。
1)感测机构的检修
对于电磁式(电压、电流、中间)继电器,其感测机构即为电磁系统。电磁系统的故障主要集中在线圈及动、静铁芯部分。
(1)线圈故障检修
线圈故障通常有线圈绝缘损坏;受机械伤形成匝间短路或接地;由于电源电压过低,动、静铁芯接触不严密,使通过线圈电流过大,线圈发热以致烧毁。其修理时,应更换或重绕线圈。如果线圈通电后衔铁不吸合,可能是线圈引出线连接处脱落,使线圈断路。检查出脱落处后焊接上即可。
(2)铁芯故障检修
铁芯故障主要有通电后衔铁吸不上。这可能是由于线圈断线,动、静铁芯之间有异物,电源电压过低等造成的,应区别情况修理。
通电后,衔铁噪声大。这可能是由于动、静铁芯接触面不平整,或有油污染造成的。修理时,应取下线圈,锉平或磨平其接触面;如有油污应进行清洗。噪声大可能是由于短路、环断裂引起的,修理或更换新的短路环即可。
断电后,衔铁不能立即释放,这可能是由于动铁芯被卡住、铁芯气隙太小、弹簧劳损和铁芯接触面有油污等造成的。检修时应针对故障原因区别对待,或调整气隙使其保护在0.02~0.05mm,或更换弹簧,或用汽油清洗油污。
2)执行机构的检修
大多数继电器的执行机构都是触点系统。通过它的‚通‛与‚断‛,来完成一定的控制功能。触点系统的故障一般有触点过热、磨损、熔焊等。引起触点过热的主要原因是容量不够,触点压力不够,表面氧化或不清洁等;引起磨损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触点容量太小,电弧温度过高使触点金属氧化等;引起触点熔焊的主要原因是电弧温度过高,或触点严重跳动等。触点的检修顺序如下:
(1)打开外盖,检查触点表面情况。
(2)如果触点表面氧化,对银触点可不作修理,对铜触点可用油光锉锉平或用小刀轻轻刮去其表面的氧化层。
(3)如果触点表面不清洁,可用汽油或四氯化碳清洗。(4)如果触点表面有灼伤烧毛痕迹,对银触点可不必整修,对铜触点可用油光锉或小刀整修。不允许用砂布或砂纸来整修,以免残留砂粒,造成接触不良。
(5)触点如果熔焊,应更换触点。如果是因触点容量太小造成的,则应更换容量大一级的继电器。
(6)如果触点压力不够,应调整弹簧或更换弹簧来增大压力。若压力仍不够,则应更换触点。
3)中间机构的检修
(1)对空气式时间继电器,其中间机构主要是气囊。其常见故障是延时不准。这可能是由于气囊密封不严或漏气,使动作延时缩短,甚至不延时;也可能是气囊空气通道堵塞,使动作延时变长。修理时,对于前者应重新装配或更换新气囊,对于后者应拆开气室,清除堵塞物。
(2)对速度继电器,其胶木摆杆属于中间机构。如反接制动时电动机不能制动停转,就可能是胶木摆杆断裂。检修时应予以更换。常用低压电器种类很多,以上是几种有代表性的又是最常用的电气故障的一些方法及其要领,触类旁通,对其它电器的检修具有一定的共性。
6.电力职称专业技术总结 篇六
河南省开封市供电公司
总结人:寇增甫
2012年9月12日
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河南省襄城县供电局 寇增甫
潘新杰,男,1980年6月出生,2000年7月参加工作。12年前,我带着青春的稚气,怀着美好的憧憬,成为一名光荣的电力职工。初来乍到的我,在电力工作岗位的广阔舞台上,是在抄电表、装电表、电能计量等工作中成长。12年来,在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使我从一名电力“新秀”转变成一名真真正正的专业人员。回顾自己12年的电力生涯,是“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让我牢记责任,不辱使命,用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去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想要做到这些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多年来,我一直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无论领导安排我做什么工作,我都是一丝不苟、尽心全力地把工作作好。抓线损,我要做到指标最低;收电费我要做到一分不欠,管设备我要做到零缺陷,优质服务我要做到让客户满意。
2000年参加工作后被分配至抄手公司从事抄、核、收工作。上班后,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业务技能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电力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需要职工有良好的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我不断学习各种技能,努力学习和掌握电力系统营销管理及其特点,了解本地区的营销情况,同时能根据工作的需要,掌握相关的抄表、审核、收费知识,能
根据工作情况选择最佳处理方法,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能正确分析营销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2002至2004年在我担任抄收二组长期间,主持了我组公用台区线损超高的降损整治工作,在此期间我用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和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在线损管理上进行专项检查,实行目标管理、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工作责任分配,做到安全工作、经济运行,加大用电稽查力度,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把线损降到最低限度。同时不断引入线损管理新技术、新设备,更换新型的电能计量装置,根据不同的负荷和容量进行配比,实行不定期个人责任制检查,使我组所辖的23个台区线损得到了有效控制,由原先的综合线损6.85%下降到5.12%,有效提高了局里的经济效益。
2004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自己感到只有中专水平的我,已不能适应和胜任自己的工作,我毅然决定暂时离开我心爱的工作岗位,到郑州进行函授学习,并2007年6月经高等教育函授考试,取得郑州电力学院专业大专文凭。同年10月、11月又继续报考了郑州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学习,之后又赴郑州电专进行抄收核算高级技工资格认证。
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的不断提高,我不仅掌握了抄核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计量基础、电能计量装置的结构、原理、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测与分析、反窃电技术等理论知识,还提高了错误接线方式的判断、六角向量图的绘制、错误接线时电能量的计算、装表接电、抄表核算收费等实际操作能力。
参加工作后,我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断研究和探索抄表、收费、核算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工作,不拖拉,用坚韧不拔的恒心和踏踏实实的干劲,做好本职的每一项工作。同时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撰写抄核收、优质服务等方面的新闻稿件,把我们单位好的做法和先进管理经验利用新闻平台与兄弟单位进行交流,从中汲取先进经验。2008年,我被市公司授予创新创效先进个人。
创新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具体工作中,更应该结合实际开拓创新。
2009年8月我有幸被调入电能计量中心,为尽快适应刚刚步入的岗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仔细学习相关规定,认真钻研技术技能,很快进入了角色。电能计量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做为一名电能计量普通工作者,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注重学习电能计量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技术,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先后参加了10个变电站电能表的更换、指示仪表的现场校验、数十个台区电能计量的故障处理等。2011年,我参加了由市公司举办的技术技能比武大会并一举夺得了装表接电技能二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企业只靠几个
标兵能手、操作尖子是不行的,只有把一批一批的新工培养成企业的生力军,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这个企业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会和新老同志交流,共同探讨和学习专业知识,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总之,对照专业技术申报标准和要求,我认为自己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优良,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熟悉并能够正确运用本专业的相关规程、标准等,能够独立完成并能指导他人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难题;但是,作为一名电能计量人员,我也深知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断的参加实践、努力的学习新的知识,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为开封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用我的智慧和辛劳的双手创造开封电力的明天。
7.电力建设技术总结 篇七
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颁发国发[2002]5号“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12月3日国家计委下发计基础[2002]2704号“国家计委关于国家电力公司发电资产重组划分方案的批复”, 12月29日新组建和改组的11个电力企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2003年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7号“关于印发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 正式批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职责和机构, 3月20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
至今为止电力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了12年。电力市场已日益呈现出五大特点:①电力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的日趋完善;②当前经济环境下, 电力企业的诉求强烈;③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推动不断增强;④以科技创新推动低成本运营的动力不断增强;⑤利益驱动促进竞争对手联合与合作的趋势不断增强。
从目前的电力市场供需形势上看, 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尤其对于以火力发电为主的电力企业来讲, 在风电、水电、核电的多重夹击下, 生存环境更加恶劣。而煤炭价格在2014年3月以来也步入稳定期, 对发电企业来讲燃料成本上的竞争逐步缩小。发电企业单纯从价格战中取胜的几率越来越小。
随着电力市场建设越发完善、市场供需形势越发严峻、市场监管更加严格, 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应该得到重点的关注。电力市场营销工作者也应该探讨更加专业化、更加系统性的工作模式。
所谓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专业化、技术性, 就是知识-信息-分析-挖掘-说服-协调的系统性流程, 逐步使电力市场营销工作形成一项在电力企业业务范围内专业的、必不可少的、可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专业技术范畴。
1 知识的掌握
对电力市场供需架构的掌握, 了解影响供需架构的关键因素;了解发电单位内部生产技术, 主机、辅机运行、检修等对机组运行时间、出力的影响;区域内电网公司网架结构的特性, 输电潮流对电厂出力的影响以及相关对营销学的了解。具体来讲可以包括:①电力市场认知资料。区域用电、发电结构分布;区域电力市场供求关系;合约电量构成结构;交易电量构成结构;电网装机容量规模;区域相关政策、法规、文件。②电网输送能力及网架结构资料。网架结构组成;跨区域送、受电情况;电网限制造成的区域窝电情况。③本单位相关的主要数据。生产数据 (检修安排、可靠性指标等) ;财务数据;尤其重要的是本单位先进的环保数据, 这是体现发电单位发电优势的关键指标。
2 信息的收集
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与自身市场份额存在直接关系的相关因素, 必须做到第一时间的知晓、及时掌握。
一个专业的电力市场营销人员应该建立以下台账, 以奠定分析的基础。①电力市场信息:市场符合波动台账;用电需求影响台账;市场占有率统计台账 (区域火电口径) ;电网检修情况台账。②竞争对手信息:竞争对手进步信息台账;竞争对手利用小时台账;竞争对手竞争能力信息台账。③大用户信息:交易对象信息台账;交易结果统计台账。④本单位运行情况台账;机组停运台账;机会损失电量统计台账;环保数据统计台账。
3 分析的精度
针对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不同的分类、统计及分析。对同比、环比、对标的数据进行汇总, 从分析数据中发现问题。关键是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具有对比价值的关键点, 可以从数据的分析中发现空间, 并引导出可能改进的方向。
3.1 电网数据分析
①电网潮流变化分析:通过每月获得的电网调度稳定校核数据, 对比潮流变化, 寻找有利于公司机组发电的突破口。②电网发供电情况分析:通过每月对区域内电网总体发供电情况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区域内用电增长走势及风、水、核电对公司机组发电的影响。
3.2 区域内发电企业情况分析
①利用小时分析:通过收集到的区域内机组的发电量, 与区域内对标口径机组完成月度、年度利用小时对比, 体现出公司发电量所占市场份额。②负荷率分析:通过收集到的区域内机组运行方式和发电量, 与区域内对标机组完成日、月、年负荷率对比分析, 可以直观的体现营销实时效果。③环保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到区域内各电厂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数据, 与公司机组环保排放效果对比分析, 为争取电量指标及发电空间提供有利支撑。④对标机组检修安排分析:了解区域内其他发电企业年度机组检修计划的安排, 可以适当调整公司内部检修计划, 选择良好的抢发电量的机会。⑤两个细则考核分析:通过了解区域内其他发电企业两个细则考核情况, 对比考核内容, 分析公司对电网调峰需求的贡献。⑥燃料成本对比分析:及时了解区域内发电企业的单位燃料成本, 为公司获取交易电量指标提供科学的策略支持。⑦交易电量获取情况分析:根据区域内交易电量总量及参与交易电量的容量对比, 分析出公司机组容量在参与交易机组中所占份额。⑧年度计划电量分配分析:根据区域内年度计划电量分配结果, 总结分析计划电量分配中公司机组优势所在。
3.3 发电公司内部分析
①机会损失电量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机会损失电量, 分析由于设备缺陷、电网约束等原因对公司发电量的影响, 更能清晰的反应内部设备管理情况。②完成电网计划情况:及时总结当月发电完成情况, 分析完成电网计划情况, 找出未完成的原因。
4 挖掘的深度
挖掘是体现市场营销能力的关键点, 是否可以挖掘出市场模式变化的趋势, 提前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是否可以挖掘出本单位具有绝对市场优势的潜质, 使本单位摆脱同质化的市场地位, 占据市场的绝对有利位置;是否可以挖掘出与营销对象、竞争对手的利益双赢点, 是否可以形成与营销对象、竞争对手的统一联盟, 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 实现超发电量。
挖掘可以循循渐进地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4.1 日常报告分析式的挖掘, 价值主要体现在短期及宏观层面
①通过对地方能源规划方案、年度经济发展预测、新能源政策等的研究, 观察市场未来走势, 提前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②通过主动参与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提升区域话语权。③通过对电网公司年度运行方式、各市场主体计划检修时间安排, 预测各时间点供需形势, 合理安排公司检修、消缺时间, 服务生产运营。④通过日网信息、网架潮流变化、市场主体信息的分析, 了解公司发电水平, 有无营销空间,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⑤通过对各市场主体分析, 占据市场的绝对有利位置。⑥通过对营销对象、竞争对手的信息收集, 挖掘与其利益共赢点, 形成统一联盟, 在互惠共赢的前提下, 实现超发电量。
4.2 通过大数据的比对、分析挖掘, 寻找相关数据源
①通过跨领域的大数据比对, 发现领域之间的关联度。②通过同一数据体系同比、环比的分析, 找出本体系的变化趋势, 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范围。③通过多系统的, 大数据的对标分析, 确实发现本单位可以提升的方向, 发现政策未来的导向。
4.3 固化有价值的分析体系, 形成阶段性预警提示
通过对数据的筛选、提炼, 挖掘出数据间的关联度, 对关联度高的数据链进行固化比对, 发现提前度, 发现数据对现实的引领指数作用, 形成具有超前意义的预计机制, 实现竞争能力的提升。
4.4 阶段性报告, 对公司决策、对政府政策起到引领作用
当从数据中发现机会, 从政策中找到未来方向时, 形成阶段性的报告, 体现出数据分析的结果、体现出本单位提升的空间度、体现出实现技术营销后的效果, 为公司决策做出依据。
5 说服的力度
说服是营销工作的最终目标, 通过上述的分析、挖掘工作, 掌握本发电单位的竞争优势及市场交易各方可能形成的利益双赢点对营销对象进行说服, 市场信息把握越准确、形成利益统一体的必要性越强, 营销工作的说服力越大, 营销工作成功的可能性越强。
说服能力除了具备上述的知识积累及分析、评估外, 还应具备一定的说服技巧:①有坚实的事实依据、有本人对此件事情的体会, 说服依据要充分、清晰;②灵活、有效的利用相关数字、数据、统计结果;③添加权威人士、相关领导的意见或建议;④合理论述相关事务的因果关系及预期目标;⑤灵活运用一定的试听工具, 是沟通达到最佳效果;⑥充分表达出对对方的关系、对对方可能产生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要掌握一定的说服策略:①攻心策略———操控情绪;激发潜意识欲望、直接引导行动;②控脑策略———操纵价值观、规则、信念;给出合理的逻辑推理、恰当的诡辩———解除批判与抗拒;③重复策略———重复、重复、再重复。因此对于杰出的营销人员而已, 除了对数据、统计、分析等相关业务的掌握以外, 还应对心理学、人际关系学、营销技巧学有一定的掌握, 才能将数据、分析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6 协调的能力
营销人员需要具备协调本单位、协调营销对象按照既定目标实施营销成果的能力。①发电计划与检修计划的有效协调;②发电计划与财务预算的有效协调;③发电计划在各值的有效落实;④发电计划与综合业务计划的有效融合。
技术营销从本质上将, 是对知识掌握全面性, 信息收集及时性, 统计分析精确性的建设, 是对挖掘能力提升的要求, 是以说服力、协调力深度挖潜为目标的一种技术体系, 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 对有关于市场运行、电厂运营的相关知识均需要较为深度的掌握, 对市场的变化要有足够的敏感度, 有能力抓住关键点, 可以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技术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
针对目前日益完善的电力市场建设及各发电单位间逐步走出单一价格战的竞争模式, 电力市场的产品也需要发掘个性, 需要有系统的策划、宣传、推广产品的优势, 最终尽可能多的占据市场份额。因此电力市场中市场营销工作应得到重视, 尤其是以“技术营销体系“为基础的营销工作是可以通过一个团队、甚至一个人的能力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能力, 对发电单位的发电业绩起到极大积极作用的业务范畴, 也是电力市场良性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摘要:“技术营销体系”建设对提升电力企业在电力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将起到关键作用。本论文针对如何建设电力市场“技术营销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得出了相应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电力市场,技术,营销
参考文献
[1]董跃霞, 张文瑞.浅谈电力市场营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04) .
[2]苏长明.电企业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民营科技, 2010 (01) .
8.电力建设技术总结 篇八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电能质量;柔性交流输电;网络拓扑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117-03
1 智能电网的概述
1.1 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是一种以物理电网为基础的完全自动化的新电网系统。它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使得其中的所有用户和节点得到了实时监控,并实现了发电厂和用户之间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从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智能电网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1.2 坚强智能电网
全球变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环境问题,而且人口问题也是非常显著的,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各种资源的紧缺,电力资源也在其中,因此,智能电网的出现引起了全球人的关注。在人口众多的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更是一项紧迫的工作,我们必须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状况,有重点、有条不紊地开展这项工作。当前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是“坚强智能电网”,也就是把现有的电网结构和智能电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形成坚强的智能供电网络。
建设新型智能电网应具备以下的特征:第一,绿色性,也就是要求尽可能高效地循环利用电网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第二,刚性架构,由于四季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不良环境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坚固的电网架构来承受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以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第三,节约资源,在这个资源匮乏的时代,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第四,自动化,电网的自动化能够大大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也减少了故障消除的时间。第五,节约成本性,任何事情都是成本和利益的双面体,有效、合理地节约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地保证质量,提高经济效率。第六,交互性,能源的提供会形成一种需求和供给的交互式模式,要根据需求合理地提供供给,以便这个市场能够持续稳定地
发展。
2 智能电网建设总体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2.1 电源的改进
在智能电网的整个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可以为其提供所需的不同电源,这使得供电效率得到了提高。电源具体包括直流电和交流电。比如蓄电池充电中通常采用的是直流电源,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则不同,直流电和交流电都可以。
2.2 输送电流时的应用
在输电过程中对电网的工作状态要求比较高,而且对于智能电网来说,电能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这些要求的实现需要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谐波抑制技术以及补偿技术的支持。比如,一些国家根据线路比较长的特点或者是输电的质量比较高的特点采用了直流电输电。而在我国的线路建设中,则采用了一些交流装置作为输送电流的整流阀和逆变流阀装置。这些新设备的采用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输功能的效率,使得电网输送的稳定性和容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它们运用也防止了电网突然断电、电压的突然改变,大大提高了供电效果和
效率。
2.3 发电阶段的运用
电力工程技术作为现代的一种新型技术,是运用电力和电子数字设备,将电能进行转化和控制,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同时机电设备的使用
次数也会相应减少,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
应用
3.1 优化电能质量技术
要想将优化电能质量技术引入智能电网建设中来,需要设立电能质量级别划分制度以及评价机制,以方便评估人员进行电能质量的评估和技术人员对电能质量的优化。基于评估人员的评估,技术人员对供电接口的经济性能进行分析,建立起双评估体系以达到既满足需求,又提高供电质量的双重要求,最终达到优质的电能质量的要求。
3.2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柔性,所谓的“柔性”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刚性”而言,这不仅由于柔性的交流输电技术中主要依靠了电子型技术,刚性的交流输电技术只是采用了机械型或者机电型技术,更重要的区别是作用过程的迅速性、精准性、连贯性、有效性等。
3.3 直流高压输电技术
现在的直流输电系统中,许多环节都采用了交流电,而用直流电是输电过程的主要形式。这种技术是通过控制换流器实现不同的阀的工作状态。一些由可以关断的元件组成的换流器,可以在一些质量比较轻的直流输电系统中起到稳定输送电流和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
3.4 转换能源技术
在资源逐渐枯竭的时代,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比较重要的,当然将富足的资源转换成稀缺资源来用是更重要的。在全球不断变暖的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能源是很有经济价值的。所谓的低碳经济能源就是一种能源的消耗量是最低的,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是最低的,同时要秉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使得资源再生或者高效利用。
4 智能电网中关键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4.1 坚固、灵活的网络拓扑的建立
网络拓扑结构是智能电网的根基,拥有一个坚固、灵活的拓扑结构可以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的现状是资源和劳动力分布不均,为此我国实施了各种联网工程,把各种资源综合利用,以求达到最优的效果。但是如何设计联网结构是关键步骤,而且网络的运用带来了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网络安全隐患的严重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对我们设计网络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灵活而坚固的网络拓扑结构是比较适合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的。
4.2 提高通信系统的开放性、标准型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各种事物都在开放的环境里不断发展。智能电网的发展也需要提高通信系统的开放性,在开放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一致性,也就是标准型。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扩大通信系统的范围,尽可能地做到全方位的覆盖。
4.3 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的配备
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电能质量,同时它们也是能量转换系统的硬件设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能量转换系统的效率。现在是一个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时代,我们要想更好地运用信息和技术发展智能电网,就应该配备一些比较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来适应各种新型的电力系统,以求得比较好的效果。
4.4 灵活调度、广域防护系统的建立
调度是电网建设中的关键环节,调度的灵活、智能化是对现有电网系统提出的要求,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方向,是未来智能电网调度发展的核心,是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的先决条件,可以增加风险的防御能力,提高管理效率。调度的灵活、智能化的最终目的是基于广阔的领域的网络将各种资源有效并合理地进行调拨,以求达到资源最高效率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
化,2009,(9):23-32.
[2] 李兴源.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17):48-56.
[3] 李军凯.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解决[J].科技创新导报,2012,(5):56-61.
作者简介:冯希明,河南宜阳人,供职于洛阳市宜阳县电业局,研究方向:电力工程。
9.电力技术工作总结 篇九
一、安全方面
防止事故发生,保证人身安全是电力部门首要的工作。我在跟随师傅对设备进行的多次操作及维护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认真分析安全工作中各类难点,针对各个工作任务的特点,有意识、有目标、有重点地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除此之外,还认真学习班组组织的日常安全学习,细心体会,并认真讨论分析安全事故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学习工作方面
1、基础理论的提高
在大学里面,我们所学习的更多的是理论上的东西,而对现实的实物、实例了解较少。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的不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对深入学习是不利的,是所谓的闭门造车,没有实践的指导,理论不会得到很高提升。而来到景洪电厂之后,以前理论的东西得到了实物的指导,使原本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突出表现在对发电机转子、定子、水轮机,励磁系统、调速系统、水工建筑等的结构有很深感性认识。
2、专业技能的提高
在运行期间,我跟随班组师傅首先从如何巡检设备开始学习,在巡检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及如何使用巡检仪,在师傅们的带领下,我们慢慢地开始学习监盘及一些简单的操作,在监盘过程中需要重点监视的对象、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如何判断机组故障及故障处理,在每次运行值守期间,师兄都要对我们提出问题,争取在每个八小时中学会一项简单的操作。值班期间,一定要做好事故预想,一定要掌握当前全厂设备的状况,对存在缺陷的设备要加强监视。
10.电力建设技术总结 篇十
一、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我自20**年1月开始担任调试班班长,20**年6月祁阳电力公司和祁阳电力局合并之后任副班长,20**年5月至20**年9月任修试班班长。在此期间我从抓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了以班长为安全 器铁芯接地电流、开关柜局放、接地导通、绕组变形、断路器参考数据等,使设备检修维护时可以方便地查找到上一次的试验数据,便于纵向分析。我创新技术培训方法,收集了大量的现场试验图片,组织编辑成试验项目说明书,从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方法、试验仪器介绍、仪器使用、数据分析等各个方面对某一试验项目进行详细说明,从而为转岗人员、新进人员的技术培训提供了最直观、最便捷的资料。
三、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
我参与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全部任务,取得良好成绩,获得单位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20**年主要负责完成了35kV漆罗甸变电站安装调试、新建110kV逍遥岩变电站全站调试工作,20**年主要负责完成了110kV城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作、35kV羊角塘变电站1号主变增容及10kV设备改造工作、35kV文明铺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作。20**年完成110kV仁冲变电站改扩建工程、110kV城关变电站110kV和35kV一次设备改造工作。20**年完成了35kV肖家村1号主变增容工作、35kV窦家院变电站1号主变增容工作。20**年完成了35kV潘家埠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作。
四、业务培训工作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的宗旨,十分注重业务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本领,及时了解掌握新的规程和电力知识,使自己掌握了必备的电力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岗位技能水平。由于技术过硬、业务娴熟,20**年9月我参加电业局建局三十周年变电检修专业技术比武获 备状态检修及精细化管理》发表于20**年第12期《中国电力教育》,第三篇《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研究分析》发表于20**年第12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总之,这些年来,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虽然在思想觉悟和业务知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自身业务技能较为精湛,圆满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但是与领导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希望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差距。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实践,扎实工作,为促进供电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3、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我领工区部分职工思想活跃,行为超前,能积极主动的查找和反应问题。在充分暴漏领工区存在的各项问题的同时,对领工区的职工思想稳定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电力党小组及时、主动的开展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学习活动。认真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分析评议、党员联系群众的落实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在稳定团结领工区全体职工的过程中发挥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整体和谐的电力领工区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六)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在上半年工作中领工区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成绩面前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管理不到位,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领工区在习惯性违章没有没够从根本上杜绝,虽然也引起了领工区的足够重视,但在对习惯性违章方面还存在纠正不力的情况,今后领工区将在这一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攻克。
2、落实不到位,作业现场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在检查中,不打招呼地抽查了部分作业现场,发现有的作业现场不封闭或封闭不规范;有的作业,主管安监人员不到现场;有的作业现场仍然存在习惯性违章现象;针对此项,领工区将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争取早日纠正。
下半年重点工作,电力领工区将深入落实处段安排的各项工作,坚决实现安全年的目标。目前,正处于主汛来临时期,是预防季节性事故的关键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重点抓好防汛工作,保证汛期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发生水淹变电所和送电线路及倒杆事故,力争在主汛期做到电网全方式、全结线、全保护运行,千方百计,确保安全度汛。
2、继续进行自控型领工区建设,领工区坚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防止人身事故措施。要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继续抓好送电和检修现场的标准化作业,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加大纠正习惯性违章的力度,狠反深层次的习惯性违章;增加安全管理的技术含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做好“秋检”工作。超前预控高温天气引发事故,重点是防止接点过热和室内的降温工作。借鉴“春检”工作经验,精心安排,周密组织,全力抓好“秋检”工作,要实行动态监督和有效的全过程控制,把反事故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秋检”工作圆满完成。
11.电力建设技术总结 篇十一
1苗木繁育嫁接技术
1.1抓住嫁接的关键时期
技术员在费县马庄镇经过多次嫁接试验证明,春季嫁接的关键时期从3月27日至4月25日,此时嫁接成活率达到88%,过早或过晚成活率均不超过60%;夏季嫁接的黄金时期在5月10日至6月20日,此阶段嫁接成活率达到95%以上,时间过早,接穗不充实,木质化程度低,时间过晚,雨季来临,湿度大,树体伤流大,也影响嫁接成活率。
1.2配套嫁接技术
对实生苗建园的核桃园,春天从3月27日至4月25日,采用春季硬枝接,对枝接不成活的植株,保留1~2个萌孽萌发生长成枝条,等到5月10日至6月20日期间,进行芽接或绿枝嫁接,嫁接成活率达到97%以上。具体嫁接方法如下。
1.2.1春季双层套袋保湿嫁接法选取木质充实的接穗,剪成12~15cm长的枝段,上端留有2~3个饱满芽,下端削成5~8cm长的马耳形切面,削面要平滑,然后将削面两侧的皮层稍削去部分露出新皮即可,前端削成薄舌状待用。选砧木平直光滑处,将上端剪去,然后利用刀将断面削平,在接口两侧横削2~3cm的月牙状切口,将接穗插入皮层与木质部之间,插入深度以接穗稍露白为宜,用塑料绳绑紧固定。随即用一长20~25cm、直径10~15cm的塑料袋,从接穗的上端套至接口以下,然后将袋内空气排出,用绳将塑料袋的下端绑紧。塑料袋的上端要高出接穗4~5cm。套此袋的目的是要保证嫁接部位温度和湿度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然后用16开的纸卷成纸筒套在塑料袋的外面以遮阴,上下绑紧,防止外界高温灼伤筒内嫩芽。采用这种嫁接方法成活率达到90%。
1.2.2长方块形放水芽接其操作方法:先在砧木上切一长方形树皮块,将树皮挑起,再按回原处,以防切口干燥。然后在接穗上取下与砧木皮方块大小相同的方形芽片,并迅速镶入砧木切口,使芽片切口与砧木切口密接,然后绑紧即可,并在包扎口下部划一放水口。要求芽片长度不小于1.5cm,宽度为0.6~1.2cm(芽的两侧保留2~3mm),芽内维管束(护芽肉)保持完好,将此法应用于快繁核桃苗木上,大大提高了成活率和出苗率。
1.2.3避雨绿枝接法此方法关键技术要点:在苗圃地建起小拱棚,防止雨水进入,控制苗木伤流;同时温度高时可以适当遮阴,控制温度;利用嫁接膜缠紧接口和接穗。此方法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可延长嫁接时期,操作简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嫁接成活率可达到97%以上。
1.3春夏嫁接生长情况
根据试验调查:春天枝接生长量大,夏季芽接生长量比春季枝接减少一半以上。夏季芽接以5月上中旬生长量最大,7月中下旬嫁接成活率虽也较高,但由于嫁接苗生长时间短,生长量小,难以越冬,因此夏季嫁接以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好。
2核桃园标准化管理技术
2.1建园方式
较为理想的核桃建园地应是坡度较缓的背风向阳的阳坡和平阳坡,坡度以15°~25°为宜,不要超过30°,栽植时要修好梯田或搞好预整地。2010-2011年我们进行了平原地、山岭梯田、山岭坡地建园的比较试验,结果为:平原地、山岭梯田、山岭坡地667m2产量2010年分别为85、100、75kg,2011年分别为96、116、88kg,两年的产量均以在山岭梯田建园的为高。
2.2栽植密度
2.2.1不同栽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1),定植后第2~3年,供试核桃不同栽植密度处理的早期单株产量大体相同,但由于单位面积栽植株数不同,每667m2产量有较大差异,4m×3m栽植密度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6m×4m处理。
2.2.2不同栽植密度对生长的影响鲁果4号核桃定植后第1~3年,不同密度处理的树高、干径、冠径和单株枝量差别不大。由于4m×3m栽植密度处理采用控冠修剪措施较早,故其在定植3年以后,树高、冠径和单株枝量均明显低于6m×4m处理,但干径差别不大。6m×4m处理的单位面积栽植株数较少,每667m2枝量在试验的不同时期均明显低于4m×3m处理。截至试验结束,4m×3m栽植密度处理株间树冠已交接,无空间继续发展,而6m×4m栽植密度处理尚有一定的空间扩展树冠和增加枝量,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2.3土壤管理
2.3.1核桃园生草制栽培效果生草栽培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果园小气候。在费城街道办田胜庄村幼龄鲁果4号核桃园内行间种植三叶草、苜蓿,对果园形成地面覆盖,增加了土壤养分,降低了夏季土壤温度,改善了果实品质。根据费县水土保持局测算,生草果园较清耕果园每年每1hm2可增加保水33.5m3,保土16.5t。
2.3.2核桃园覆盖效果秸秆覆盖的园片20cm土层内含水量较薄膜覆盖的相对高出13%,较不覆盖的相对高出70.5%(5月份调查)。10月份秸秆覆盖果园20cm土层含水量较不覆盖的高出1倍以上。
2.4整形修剪
在田胜庄村试验区对鲁果4号、5号3年生核桃树采取主干疏层形、纺锤形、开心形试验研究。从试验结果(表2)可以看出,鲁果4号核桃树树势强健,适宜于小冠主干疏层形;鲁果5号核桃树树姿开张,以开心形树形更为适合。
在整形修剪上采用倒拉枝控制技术,对骨干枝下侧的背后枝通过前期转枝造伤、中期回缩、后期疏除等技术,为主枝正常生长创造有利条件。鲁果4号、鲁果5号在树形培养过程中,枝条背后枝往往长势过旺,严重削弱骨干枝的生长,影响树体成形和紊乱树体结构。主要采取前期对背后枝扭转措施,使其受伤转弱和改变方向,生长过旺、过大时回缩疏枝,最后疏除,使其不影响骨干枝的正常生长,促进树体快速成形和提早结果。
2.5病虫防治
2.5.1物理防治2009年5月课题组在芍药山大湾核桃生产区安装了30盏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经开灯试验表明,该灯具有诱杀害虫种类多、数量大及可以大幅度压低虫口密度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2.5.2生物防治在果树行间种植三叶草和苜蓿,除可以调节地温外,还可保护天敌,增加天敌数量(见表3),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
2.5.3化学防治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基础上,对一些难以防除的病虫害可结合化学防治,但用药应注意选用无公害农药,并抓住关键防治期,适量适法防治。
12.电力建设技术总结 篇十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个领域的用电需求不断扩大, 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的电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在自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 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为我国电力事业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将电力工程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智能电网中, 是所有电力技术人员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1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作用
(1) 我国电力系统输配电的效率还有待提升, 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仍旧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智能电网要想提升性能, 满足各种功能要求, 就必须将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支持。 因此,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非常重视对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 事实证明这些技术的应用的确大大提升了电网的输配电效率, 故障发生的频率也大大减低, 满足人们对用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1]。
(2) 电网系统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能源浪费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人们提倡在发展智能电网时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利用风能以及太阳能一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利用点分散, 且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大大降低。 因此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 要将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收集与调度作为重点, 这就需要电力工程技术提供支持, 提高电力系统的适应性, 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
2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 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
2.1.1 应用
该项技术的灵活性较高, 且具有环保性的特征, 将其应用于智能电网中, 可以实现新能源并网, 向一些偏远地区供电。系统中使用的换流器选择自换相的形式, 不仅可以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单独控制, 同时可以实现四象限运行。 另外, 采用该项技术不需要换流站之间实时通信, 就是可以对换流站进行独立控制。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 将风力发电作为新时期重点建设内容, 风力发电基地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风力发电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并网困难, 这与风能的间歇性、 不确定性有直接关系, 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就可以缓解这一问题。 我们知道, 电网互联可以实现电能互济, 提高能源利用率, 但是电网互联会引发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短路电流超标, 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柔性直流电的应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以往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层面, 但是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以及电网互联需求的增长, 我国已经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实践中, 我国某风力发电厂挂网运行, 就实现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该工程的电气主接线图如图1 所示。 表1 则为工程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所使用的换流器的参数。
2.1.2 发展方向探究
考虑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水平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建设重点, 笔者认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开展: (1) 将智能化直流输电技术作为研究重点; (2) 开始着手研究三级直流输电技术; (3) 换流器应用的相关技术; (4) 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技术[2]。
2.2 电能质量技术的应用
该项技术已经被很多发达国家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 就是使用一些特定的装置或者是电力工程技术提高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供输电的稳定性, 同时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虽然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 但是这一问题已经逐渐引起重视。 由于我国在对这方面研究的起步较晚, 因此诸如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等补偿技术的研究仍旧处于模拟仿真阶段, 应用于实际中的并不多, 电力工程技术装置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 应用电能质量技术之前, 需要先建立一套完善的电能质量评估体系, 为电能质量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 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将研究重点放在电能质量控制器的实际应用上, 其可以对蓄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调节, 高峰期保证供电量可以满足要求, 低谷期避免资源浪费。
2.3 能量转换技术
未来电力领域对于智能电网的要求不仅仅是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要求系统运行过程中做到低能耗和低污染, 逐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 同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这些都需要能量转换技术的支持。 目前, 群聚功率调节技术以及间歇式电源能量转换技术已经进入细化研究、初步应用的阶段, 新能源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大面积应用将逐步实现[3]。
2.4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2.4.1 电源领域
电源装置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 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根据智能电网的需要为其提供各种类型的电源, 可以是直流电源, 也可以是变频电源。 例如, 通常情况下智能电网蓄电池充电时会采用直接电源, 而电力工程的应用就提高了变电所使用电源的灵活性,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交流电源。 同时, 在对智能电网进行监测和控制时, 需要使用各类计算设备, 可以根据设备型号合理使用高频开关电源。
2.4.2 发电环节
发电环节是智能电网发挥作用的第一步, 这一过程中仍旧需要电力工程技术的支持。 一方面, 要利用基础设备实现其他类型能源向电能的转化;另一方面, 要对耗电量进行检测和控制, 防止出现浪费问题。 在满足发电需求的基础上, 要尽量减少机电设备的使用, 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当前, 半导体功率元件的容量越来越大, 无功发电技术以及电气传动技术等新型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 有效提高了发电效率。
2.4.3 输电环节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除了线路本身以外, 还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输电线路安全问题导致系统故障的案例有很多, 这里以安徽省输电线路故障统计为例, 最典型的就是线路遭到雷击以后跳闸, 截至2015 年, 雷击跳闸事件共发生25 起, 近几年有下降趋势, 这类事故相对分散, 在宿州、安庆、滁州等地都发生过这类事, 雷击事故都发生在雷雨天, 会对输电线路造成很大损伤。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加强对输电线路的保护, 当地供输电管理部门建立了差异化防雷措施: (1) 减小避雷线的保护角, 适合于原线路保护角在5°以上的情况, 如果线路本身保护角大于5°, 防雷效果不明显; (2) 降低塔杆接地电阻, 安徽省山区较多, 塔杆接地电阻超标现象比较明显, 一般根据土壤情况确定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3) 在输电线路中安装避雷器, 避雷器和绝缘子串连, 提升输电线路耐雷水平, 防止出现绝缘子闪络问题。 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 但是保护范围有限, 可以对以往安徽省雷击跳闸数据进行总结, 在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高发区安装避雷器。
3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智能电网的大面积建设和使用已经势在必行。 实践证明电子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就研究了这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 旨在为智能电网建设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俊勇.“智能电网综述”技术讲座第四讲: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电子, 2010, 10 (12) :04:67~70.
[2]曾鸣, 李红林.系统安全背景下未来智能电网建设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印度大停电事故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对中国电力工业的启示[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14 (16) :25:175~181+24.
【电力建设技术总结】推荐阅读:
2023年电力公司企业班子建设工作总结11-06
电力建设公司汇编10-13
电力建设企业分析11-24
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08-09
电力建设是什么公司08-16
电力建设的工程稿件10-13
电力公司发展建设部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07-04
精神文明建设目录电力07-01
电力班组标准化建设09-13
电力建设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