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学实录(精选8篇)
1.七年级生物教学实录 篇一
王金凤
组织教学: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麽多的老师到我们六中做客,大家高兴吗?那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好吗?
师:自古以来,雪以其洁白轻盈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留传的诗篇,这些诗风格迥异,涵义深远,它们有的壮丽雄浑,如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有的奇异秀丽,如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而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境界大开,让人回味无穷。关于咏雪的诗文,还有许多,同学们已在各小组做好准备,现在,请你们把各小组最精彩的拿出来开个咏雪展示会。
生:“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生:“明月照积雪,朔风颈且哀。”
生:我介绍一下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生:东方虬的《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生:雪是冬的意象,雪是这个冬季特有的风景,雪是这个星球上最纯粹的语言,雪是冬的灵魂。
生:六月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师:同学们背了这么多关于雪的古诗文,你知不知道早在东晋时期还有一个关于咏雪的故事,被编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这节课共分四个教学环节
(一)朗读课文
(二)疏通文义
(三)质疑解疑
(四)拓展延伸。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个环节朗读课文,找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注意点评。
生:朗读课文
生:这个同学朗读得不错,但是我觉得人物的语气、语调把握还不够师朗读,找学生点。
生:让我妄加评论一下,老师读得挺好,但是我认为“公大笑乐”速度宜快一些。
师:同学们看文中有三句问答或对话,你认为宜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第一句疑问的语气,第二句宜活泼,第三句应该用肯定的语气。
师:让我们用这样的语气齐读。
师:下面,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需四个人,旁白、太傅、胡儿、道韫。
生: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环节疏通文义,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词句。
生:儿女、雪骤、未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生:儿女即子侄辈。雪骤即雪下得急了。未若是不如的意思,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亦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师:请同学们看这段文章的翻译文字,但其中有错误之处,请找出并改正。
生:寒雪日不是一个冬天而是一个下雪天,儿女不是儿子女儿而是他的子侄辈,差可拟不是差多了,而是差不多。雪下的紧了,应该是雪下的急了。
生:不是急,就应是紧。因为紧是指雪下得不仅急而且密,而急只能表现一方面的意思。
(生齐读)(生尝试背诵课文)(限定时间)
师:下面老师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检查一下同学们背诵课文翻译课文的情况,那就是要求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这篇课文用文言文现代文两种形式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2.七年级生物教学实录 篇二
师:童话神奇的幻想总是那么令人向往。今天张老师将带着你们一起玩童话, 当然, 也会把赋予了神奇力量的词语送给你们, 希望能带给你们灵感, 开启你们幻想的大门。
师:请大家拿出材料《小壁虎借尾巴》, 快速阅读思考, 勾画相关信息,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看到“一句话”想起了———
生:“谁干什么, 结果怎样”这句话。
生:还可以从对课题提问的角度来概括。
(生自主阅读, 并勾画相关信息。汇报:小壁虎被蛇咬, 挣断了尾巴, 向其他动物借尾巴, 没借到, 回家找妈妈, 结果自己长出了新尾巴。)
(师出示课件, 师生共同完成情节曲线图。)
师:刚才, 我们用“谁干什么, 结果怎样”和“情节曲线图”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在看看童话的情节, 是不是更有意思。默读第3耀5自然段, 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几个自然段结构相同, 都写的是小壁虎向别的动物借尾巴, 最后没有借到尾巴。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谁能迅速说出小壁虎向老黄牛或燕子借尾巴的情节?
(生较流利地复述)
师:像这样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段落, 叫做反复性结构段落。这样的反复, 能够让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小壁虎是多么希望——— (生:有尾巴。) 也能越来越清晰地知道小动物的尾巴——— (生:各有各的用处。)
师:多聪明的懒人!我们也要学做聪明的懒人。 (贴板书:学做聪明的懒人) 想想看, 以前我们学习过的童话故事, 哪些也有这种反复性结构的段落? (学生回忆学过的反复性结构的童话故事, 强化对反复性段落的认识。)
【点评:在这个环节用“谁干什么, 结果怎样”和“情节曲线图”, 旨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快速抓住故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两个基本方法。第一种用提问的方式, 一句话高度概括主要事件。第二种情节曲线图揭示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完整结构, 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同时直观的曲线图为学生发现反复性结构和利用曲线复述故事、创编故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玩童话———创编新情节、续编新结尾
1.创编新情节。
师:学做聪明的懒人, 咱们来点有创意的玩法。小壁虎三次都没有借到尾巴, 心里很难过。我们不能让他难过, 得想办法让他高兴起来。
(出示课件: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三次都没有借到尾巴, 坐在山坡上哭了起来。山神爷爷目睹了小壁虎借尾巴的全过程, 为小壁虎的执着感到高兴。他对小壁虎说:“孩子, 别难过。我送你一件金色的外衣, 只要穿上它, 你就会像外国的蜘蛛侠一样拥有神奇的力量。我就叫你壁虎侠吧。希望你拥有侠肝义胆, 多做好事。”说完, 山神爷爷不见了, 地上多了一件金灿灿的外衣。
多漂亮的衣服呀!小壁虎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它。)
(生自由读)
师:我看到有同学在捂着嘴笑。你为什么笑了?
生:山神爷爷对小壁虎说的话很有意思, 让小壁虎像蜘蛛侠一样拥有神奇的力量, 所以我笑了。
(生齐读山神爷爷的话)
师:你希望小壁虎拥有哪些神奇的力量?
生1:会魔法, 会七十二变。
生2:让壁虎侠有个大肚子, 把所有的蚊子都吸进去, 我们就不会被蚊子咬了。
生3:这是一只拥有超能力的壁虎侠。
师:刚才同学们是从壁虎侠本身的特点去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4:它还能用身上金色的鳞片变出食物吃, 变成武器打败敌人, 还能变大变小帮助别人。
师:真是一只助人为乐的壁虎侠。如果从时空上说, 它还可能拥有哪些神奇的力量?
生5:它可以穿越到古代, 也可以飞向未来。
师:这是只拥有神奇力量的壁虎侠。
(出示课件:它纵身一跃, 来到了丹麦。它看到了在大年夜死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它想 () , 于是, 它 () 。
(生同桌交流)
生1:他想, 可怜的小女孩, 我要用我的起死回生术救你。于是, 它让小女孩的灵魂升入天堂, 转世到了好人家里。
师:多么善良的壁虎侠。
生2:它想, 小女孩太可怜了。于是, 它撕下金衣的一角, 放入小女孩的口中。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小女孩复活了。
生3:小女孩复活了, 她太饿了。于是, 壁虎侠念了几句咒语, 一堆食物便出现在小女孩的面前。
师:刚才同学们是把壁虎侠与优秀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进行链接, 创编出了神奇曲折的情节, 让壁虎侠成为了“侠士”。还可以把壁虎侠和什么链接, 继续创编出神奇的情节来?
生:壁虎侠还可能来到我们班, 变成一只垃圾桶。同学们就把废纸喂进它的嘴里。
师:真是一只爱环保的壁虎侠。这是和现实进行了链接, 还可以和什么链接?
生:可以和《青铜葵花》链接。
师:可以和阅读过的小说人物进行链接。
生:可以和过去与未来链接。
师:老师把你们刚才的发言进行了整理, 请看。 (出示课件: (1) 和喜欢的童话人物、小说人物及现实事件链接, 大胆幻想, 进行创编。
(2) 让他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来到现实, 去到未来, 大胆幻想, 进行创编。)
师:选择其一, 看谁想得好, 说得好。先自己捂着耳朵说给自己听, 然后同桌交流。
(学生选择链接点, 同桌交流。)
师:同学汇报时, 请大家认真倾听, 当好小评委, 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生1:我喜欢泰戈尔的作品, 我想小壁虎也可能会喜欢泰戈尔诗一般的语言。小壁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来到泰戈尔生活的年代。它扯下金衣的一角, 一挥手变成了灵丹妙药, 让泰戈尔吃下。泰戈尔吃下后复活了, 写出了更多的作品让我们读。
生2:小壁虎来到了曹文轩的作品《青铜葵花》里, 变出了另一个葵花, 让真的葵花来到城市与父母见面, 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生3:小壁虎隐身来到了我们上课的现场, 它看见我很紧张, 于是在我额头上一点, 我顿时充满了自信, 举手发言了。
(生评价)
师:刚才三位同学的发言连起来就是反复性结构的段落。这样的反复, 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壁虎侠?
生1:善良的壁虎侠。
生2:勇敢的壁虎侠。
生3:聪明的壁虎侠。
生4:好学的壁虎侠。
(师课件出示结尾)
师:瞧, 做好事能让人忘记烦恼, 忘记悲伤。孩子们, 敢幻想, 会表达, 咱们一不小心就变成童话大王了。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去创编童话, 童话永远都是新的。
2.续写故事:改变主人公的命运。
师:敢幻想, 还可能改变主人公的命运。听音乐看故事《爱心树》, 思考。 (出示课件)
孩子要 () , 大树给 () ;孩子要 () , 大树给 () ;孩子要 () , 大树给 () ;孩子要 () , 大树给 () 。
(师生静静地看故事。有学生落泪了。)
师 (问流泪的学生) :你为什么这么难过?
生 (抽泣着) :大树太无私了。孩子太自私了, 他疯狂地索取, 大树的苹果没有了, 树干没有了, 大树什么都没有了。
师:是啊, 为大树的无私感动, 为孩子的自私难过。
(师生看着情节曲线图, 一起填空。)
师:这四个反复性结构的段落, 让我们越来越强烈地看到孩子的——— (生:自私) , 大树的——— (生:无私) 。看着这个变老的孩子, 看着这一截短短的树桩, 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想问这个孩子, 你为什么这么贪婪?
生2:我想问这个孩子, 你这样做难道不后悔?
生3:我想问这个孩子, 你不感到内疚吗?
生4:我想问大树, 你怎么就那么无私呢?
生5:我在思考, 孩子今天这样自私、贪婪, 大树有没有责任呢?
师:你们真会思考!通过你们神奇的想象, 这个贪婪、自私的孩子可以改变吗?有办法帮帮这个后悔的孩子吗?
生1 (刚才抽泣的学生) :在大树周围种小树, 让小树陪伴着大树。
师:有小树的陪伴, 大树一定会生活得开心。还有更神奇的想法吗?
生2:让壁虎侠穿越到《爱心树》里。它从金衣上取下一个鳞片揉碎, 洒在树桩上。大树复活了, 又长出了绿叶, 结出了苹果, 焕发了生机。这时的大树再也不会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了。
师:孩子呢?
生2:孩子请求时光老人让时光倒流, 让他回到童年, 他又可以 在树枝上 荡秋千了, 和大树一块玩耍了, 他再也不会贪婪地向大树索取, 而是想办法让大树快乐地生长。
师:我想这也许是每一位同学的心愿。这样他就可以快乐地与大树一起生活, 大树就会真的很快乐!续编故事, 可以改变人物的命运, 用改变故事人物的命运的方式来玩童话也很有意思。
【点评:张老师将理性的表达与童话的文学性、趣味性巧妙结合, 营造了一片幻想的空间, 打开了学生的心扉, 让他们在欣赏童话的同时, 情不自禁地参与到作品中去, 学生的情绪随着角色命运的变化而起伏变化。教学定位于“玩童话”, 这契合了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 满足了儿童的娱乐需求。利用“反复性结构”这一支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异想天开, 去改造、安排原来的情节, 创编出一个个更符合学生自己意愿的新故事。这样, 学生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把自己的意愿编排到故事情节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尝试童话创作, 畅游在了自己创造的童话世界里。
难能可贵的是, 这一环节的“求变化———敢幻想———会表达”给了学生创作方法的有效指导。围绕幻想和想象的特点, 让学生巧妙利用“反复性结构”这一支点, 从不同角度去创造性地阅读这一组童话, 创编新情节, 丰富故事内容, 贴近了孩子们当下的生活;创编故事结尾, 改变人物命运, 表达自己的心愿, 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了真、善、美。这样多方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使学生有效地感知了故事, 理解了童话内容, 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挑战玩童话———创编自己的童话
师:想不想挑战自己玩玩童话?看资料《狼大叔的红焖鸡》和《山坡上的小银杏》, 你发现了什么?
生:故事给出了开头与结尾, 要我们大胆幻想, 自己创编情节。
师:创编时请注意:学做聪明的懒人, 使用反复性结构来表达。下节课写完后, 我们再与原文比较, 看谁写得好, 好在哪里。
师:今天, 你们跟着张老师一起创编、续编童话故事, 玩童话, 说说你们的收获吧。
生1:创编和改编童话可以让童话故事更有新意。
生2:我的收获是学会做一个聪明的懒人。
……
师:其实, 每个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童话作家。是啊, 敢幻想, 会表达, 你的阅读就永远不会枯燥, 你就能把童话玩起来, 并能——— (师生齐读:玩出味道, 玩出道道。)
【点评:学生经由前面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幻想和表达的常见方法, 教师完成了“导”“扶”等工作, 这一环节则是“放”了, 因此“玩”也再次升级:根据故事的开头、结尾, 补充过程, 创编自己的童话故事, 与原文对照, “挑战”作家。最后在结课时把重心放在了激发学生继续阅读、探究的兴趣上。这样的教学水到渠成, 让学生经历了“悟法———习法———用法———得法”的完整过程, 在课内外阅读间架起了一座彩虹桥。】
板书:
【总评:张老师执教的儿童文学群文阅读课“玩童话”, 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拂来。本节课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根据“反复性结构”这一线索, 精选一组童话故事组成群文, 阅读量接近10000字, 信息量大, 线索明了, 角度多元, 类型丰富。教学始终关注阅读策略和方法的变化, 根据不同的文本, 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整体把握, 聚焦局部, 细读深思。学生在一堂课里大量阅读, 经由发现、猜想、验证、总结规律、实践运用的过程, “举三反一”, 触类旁通, 学习方法得到了强化、巩固、提升。本节课还有一大亮点便是阅读与表达、阅读与思考、阅读与创编的有机结合, 有效地发挥了群文阅读的优势, 收到了扩量、提速、增值的效果。
3.七年级生物教学实录 篇三
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②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互动。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三句话。(课件)第一句话送自己,请你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很棒。”第二句話送同学,请你向你的同桌竖起大拇指说:“你真的很棒。”第三句话送给老师,请你转过去面向他们说:“老师,您真的真的很棒。”师:老师送给你微笑和掌声,你们看到、听到了吗?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光荣、温暖、自信……师:看,老师温暖的笑容,鼓励的掌声使你感到高兴、快乐,内心充满了自信。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个小伙子,他在一位老妇人的帮助、鼓励下,重拾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唯一的听众》。
一、回忆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一个小伙子在老妇人的鼓励下,由音乐白痴转变为一个水平很高的小提琴手的事。师:你的语言简洁,又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得很好。(板书,音乐白痴,小提琴手,“耳聋”的老妇人)
二、品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师:文中谁说“我”是音乐白痴?生1:父亲和妹妹。师:父亲和妹妹还怎么评价?生1:“我”拉小提琴好像在锯桌腿。师:你们想,这样的评价怎么样?生:“我”觉得像刀一样,很伤人心。生2:“我”觉得像一盆凉水,一泼之后,就变得心灰意冷。师:那么“我”的心情怎样呢?生2:非常的沮丧和灰心。(板书:沮丧)师:沮丧是什么意思?生2:就是指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师:那么这种“沮丧和灰心”带给 “我”的后果是什么?生2:“不敢在家拉琴,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去拉。”
2.第二自然段。师: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体会?生:我体会这时候林子里十分安静。生:当时的心里是很愉快的。生:我认为心里是十分激动、神圣的。师:除了愉快,“我”还想……生:拉出美妙的曲子。师:是啊。我对自己有一种期盼。
3.第三自然段。师:“我”拉出美妙的曲子了吗?生:没有。师:(指板书)可我最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手了。为什么?生:因为老妇人的帮助。
4.自主探究,品读感悟。⑴语言描写。师:老人对“我”的帮助、鼓励,是通过什么方面的描写传达出来的呢?生:通过语言描写传达出来的。师:同意吗?那我们就先来找一找老教授语言的句子。学生回答。师:现在同桌合作读一读好吗?一个从“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开始读。(生读)你们真的很棒!师:同学们,听了老人的话,现在你还想溜走吗?生:不想溜。师:为什么?生:因为她对我拉的曲子居然没有感到难听,没有责骂。反而还说是她错了,使我心动。⑵说变化。师:在老人这样诗一般语言的鼓励下,“我”有了怎样的变化呢?生:“我”不在乎了。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师: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生:自信的力量。师:以前“我”只想到林子里一个人静静地练琴,而现在呢?生:早早地来到林子里,我变得勇敢了。师:以前父亲和妹妹会捂着耳朵逃走,而现在?生:家人们表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师:以前老人总不忘说真不错,而现在她说了什么?生: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师:非常好!⑶神态描写。师: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在写老人的眼神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是什么呀?生:平静。师:同样的词语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是作者语言贫乏吗?不是,相同的眼神背后,老人的内心活动是不同的。在每次平静的眼神中,老人仿佛在想什么呢?生:第一次:老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生:第二次:对着我唯一的听众,一个耳聋的老人,我继续拉琴,她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生:第三次: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地打着拍子,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她在想……
三、回归整体,总结升华
师:“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练琴,得益于自称耳聋的老人对“我”的鼓励。因此,“我”能从一个“音乐白痴”到最后成为“优秀的小提琴手”。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在练琴的过程中,一直陪伴我的那位老人竟然不是聋子,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孩子们,当真相大白时,我的内心是怎样的?(震惊,感慨万千)文章写了吗?(没有)只有6个小圆点,省略号。老人为什么要自称是聋子呢?生: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师:老人给我信心,给我鼓励,带给我享受,带领我走向音乐的美好境界。那么,老人是用怎样的心来对待我的呢?生:一颗金子般的心。
配乐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师总结:文章抓住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一个暖人心的小故事——一个善良的老人无私的关爱,让一个失去信心的小伙子成了真正的小提琴手。其实在我们身边这种关爱无处不在。一个慰藉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谎言,都会激发我们加倍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感谢这唯一的听众吧!
板书设计: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 沮丧 语言描写
4.七年级生物教学实录 篇四
《赵普》中“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以下是该课的一个片段:
师:“古代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那你还知道对死的其他别称吗?
生:驾崩是称天子之死。
生:还有称太史之死的卒,称诸侯之死用赛。
师:看来同学们的积累还是很多的。这些都是社会某一阶层的特定用词,那对普通人又是如何说呢?
生:一般人死都称逝世,去世。
生:寿终正覆。
师:什么人才如此说?
生:成年男子特别老年男子的死才用寿终正覆。
生:未成年人死亡称做溺。
生:用“长逝”称年高有德的人之死。称年高的长辈之死用“百年”。
古称成仙为羽化,称年高或尊长者之死。
生:登仙,旧时称老年人之死。作古:旧时称年长者之死。
生:有人被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叫遇难。因意外之事而死称遇害。
师:以上称呼从词的感情色彩上讲都是中性,那对死之称可有带褒义或者贬义的呢?生:见阎王指做过坏事的人之死。
生:上西天也指做过坏事人的死亡。
生:就义:称为了正义事业被敌人杀害者。
生:称那些为国难、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生的人为用殉国。殉难同样也是这个用法。师:同学们的知识真是丰富,只要如此积累下去,再凭同学们的钻研精神,相信你们能一定能成为知识型的学生。
5.七年级生物教学实录 篇五
生1:北京胡同数量很多,密度高,大多数是改过名的
生2:有悠久的历史,从清朝开始就出现胡同
生3:北京胡同名字很有趣,四合院分高级和低级
师:最多的是高级还是低级?
生:低级的。
师:低级的比较多,都是些平凡老百姓生活的场所。
生4:了解北京胡同是了解北京的标志之一。
师: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要交流,我们一起看下大屏幕。
生齐读: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它形成于元朝。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交通的街道,它更是北京普遍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象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师: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看看作者萧乾,一个老北京眼中的胡同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迅速找一找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几条胡同?
生1:羊管胡同
师追问:为什么提到这条胡同?
生1:因为这是作者的出生地。
生2:菊儿胡同
师追问:为什么写这条胡同?
生2:作者的母亲在这里去世
师:母亲在这里去世,这是作者的伤心地。菊儿胡同仅仅是母亲去世的地方吗?
生3: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师:什么是仲夏夜之梦?师介绍这是莎士比亚有名的喜剧,后来常常指心中最温柔、最梦幻、最快乐的地方。言外之意,菊儿胡同是作者心中最快乐的地方。
生4:褡裢坑
师:你很仔细,看书下注释褡裢坑也是胡同名,为什么提到褡裢坑?
生4:是我懂事成长的地方。
师:我们来看看,速度5--10节,概括作者具体回忆了胡同的哪些生活?
生:5--7节胡同里的叫卖声,第8节写的是胡同里的夜行人。
师:是写的夜行人还是夜行人发出的声音?
生:声音。
师:我们能否把它们组合在一起?5--8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生:胡同里的叫卖声以及夜行人发出的声音。
师:就是胡同里的各种声音(板书)
生:9--10节,我在胡同里做的一些游戏。
师:哪些游戏?
生:放风筝、捉蛤蟆、逮蛐蛐等
师:再读5--10节,你会发现这部分语言朴实而又不乏生动,再度很有老北京的味儿,下面请同学们再读5--10节,找出你认为生动的语句进行品读,体会作者眼中胡同生活的特征,发声读。
生1:“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比喻,把胡同比作一阕动人的交响乐。
师:把胡同比作一阕动人的交响乐同意吗?交响乐是声音,应该是把胡同里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交响乐的特征是怎样的?
生齐回答:很多种声音。
师:交响乐是各种乐器组合发出的声音,很优美,很丰富,各种声音都有,和谐,请生1总结
生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胡同里的叫卖声多、丰富。
师板书
师:我们也听过菜场里的各种叫卖声,你会觉得它丰富、优美、和谐吗?
生齐回答:不会。
师:那么为什么作者感觉各种声音像交响乐呢?
生1:因为每种声音都有各自的特点。
生2:因为他只有头生活在胡同里,很怀念胡同里的声音。
师总结:对的。很怀念。对胡同有很深厚的情感,很怀念,很热爱。
师:在第5小节第一句出现了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文中哪儿体现了是交响乐?体现声音的丰富的?
生1:朗读了第7节。
师概括:夜晚的叫卖声你觉得很丰富有各种声音在里面。
生2:第6节
师总结: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叫卖声,简单的语言抓住了每个季节叫卖声的特点。
生3:第5节“过一会儿……”
师总结:确实,从早到晚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很丰富。继续找你认为写得生动的句子。
生4:第6节,写出了每个季节的叫卖声,很有生活气息
师:这叫卖声我们这边有吗?但北京有,这就是地方特色。而且有的语句加了引号,表明直接是叫卖声,很口语化,仿佛我们已经感受到那种叫卖声,很有生活气息。
生5:第7节“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吧。”
师:大家都笑了,为什么笑啊?
(生齐回答:读得好)
师:这里确实是老北京很有特色的,夜乞者的声音。
(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很生动,已经抓住了夜乞者的特征,拉长而且加颤音。
生6:第5节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师:找得很好,分析下。
生6:运用通感,把声音比作可视的花纹。
师:什么叫漾漾花纹?水面微微动荡。用视觉写听觉,通感。
生6形象地写出理发师手里的那把铁玩意发出的声音很有层次感。
师:不仅有层次感,而且?生自己再读该句
生7:“嗞啦”拟声词。很有节奏感。
师:不仅有节奏感而且有美感,理发师技术高超。
生8:第9节“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师:这么好的句子你们怎么没找到的呢?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齐读
生8:“小心坎儿”用了儿化音
师:很细心,如果你再仔细找找你会发现文中很多地方有儿化音。
生找儿化音
师:我们写作文不用儿化音,为什么?因为这很口语化有北京特色,在北京语言中是经常使用儿化音的。你觉得生动仅仅是因为该句用了个儿化音吗?
生8:“大摇大摆”
师:确实,这个词用得非常生动,我们一起品读下。
生8:风筝大摇大摆,拟人,写出了孩子心中的高兴。
师:写出了风筝在飞时的摇摇晃晃,你们什么时候会大摇大摆?
生齐回答:高兴、得意时。
师:写出了我心情的快乐。一起总结胡同生活的特征。不仅丰富、和谐、优美,而且是快乐的,你们喜欢过这样的生活吗?确实,作者若干年后回忆胡同生活仍然非常快乐,仿佛回到了童年,语句也情不自禁地使用儿童的语言,比如“它叫起来可优雅啦”这一般是小孩的口吻。
生补充胡同生活特征:朴实的
师补充:胡同里有各种声音,是怎样的?
生齐回答:热闹的。
师:那夜晚呢?虽然有各种声音,但是应该是怎样的?
生:安静。
师:这部分作者抓住各种声音和儿时的游戏来回忆儿时的胡同生活,那么有很多东西可写,为什么作者只写这两个?如果我现在请你们写新场老街,你会写哪些东西?
生1:老街上的桥
师:为什么?
生1:新场是水乡是古镇,有很多的桥。
师:抓住了新场的特色来写。
生2:竹笋烧卖。
师:也是抓住了新场特色。所以作者在写的时候抓住了老北京的特色,语言是北京特色,所写事物也是老北京的特色。儿时的游戏生活是我儿时印象最深刻的东西。同学们写作文时也应注意。作者是1993年写的这篇回忆性散文,此时作者已经是83岁高龄,回忆儿时的胡同生活依然那么清晰,如数家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为什么要回忆北京胡同,回忆儿时的胡同生活?
生1:北京胡同生活丰富和谐美好
生2:怀念儿时的快乐生活。
生3:这是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地方。
师:我们刚才提到:我在这里出生、懂事、成长,母亲死在菊儿胡同。留下了我的各种印记,有伤心的印记,也有快乐的记忆。
生4:第12节
师:最后一节是作者直接抒情句。意思很直白,希望保护胡同。课前老师也发给同学们两篇文章,看看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对胡同的态度怎样,在文章的结尾。生5:汪曾祺是一种伤感、无可奈何之情。
生6:乐观,现代的事物要和古代的事物融合起来。
师:客观、辩证地看待。
生:中立。
师:这么多文章中,只有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直抒胸臆要保留北京胡同的,为什么呢?(结合文章标题及刚才我们读的内容讨论)
生1:标题,“老”历史悠久,年代久远。“小”胡同在变少。
师:你的解释很特别。我们课前也提到了这“小”可以指胡同窄小。再读“老北京”“小胡同”有没什么深层含义?
作者83岁可以说是老北京人,这里居住的都是像我一样的平凡的老百姓,我是一个平凡的老北京人。课前资料提到:北京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他们安土重迁,不愿意迁徙,因为这里是很多像我一样的平凡的老北京人居住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是我的家乡,所以希望保留胡同,仅仅是保留胡同吗?
生2:保留胡同里的文化
师:非常好,不仅保留胡同,还要保留胡同文化,就是保留传统文化,北京文化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为什么这么说,老师再补充点东西,这也是在你们预习的两篇文章里的内容。
总结:怀念儿时的生活。
师:怀念儿时生活就是怀念家乡,文章中有几句直接表达作者思乡的句子,找找看。
生1:第4节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师:还有一个类似的句子在哪?
生2: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
师:布置回家作业:选取记忆中(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或一次游戏,模仿本文对小胡同生活的描写(注意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描写性的文字。
侯晓旭
6.七年级生物教学实录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感悟浓浓的亲情。
课型:活动课
教法:展示、谈话、表演、写作
一、由刘欢《千万地问》导入新课。
师:咱们先来听一支歌,(教师播放歌曲《千万地问》)
师:大家从这首歌中能感受到什么?
生:歌中抒发了一个没家的人对家的渴望。
师:很好,还有谁想说一下?
生:这首歌曲讲了唱者他十分想家,唱者感情十分充分,说明了他对家的向往,也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家。
师:刚才同学们听得很投入,体会到了歌曲中的深沉的感情,那就是没家的人对家的渴望和向往,但咱们大家都有一个家,你爱你家吗?这节课大家能说说大家的家吗?
生:(齐喊)能!
师:今天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让我们敞开心扉,尽情地说出自己对家的感情。
二、师:谁家的影集里都有很多珍贵的照片,谁家都有一件值得永远保留的珍品,别看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但是它们记录着生活,记录着我们的过去和现在,不管他是枯涩,亦或是甜蜜,都将是我们心中永远珍藏的记忆,请打开记忆之门,让我们一起回想,一起倾听——老照片的故事(珍品的记忆)。咱们布置了让大家回家搜集你家的老照片或者是一件珍品,并且跟父母了解照片或珍品背后的故事。愿意让我们对你的家有更深了解的同学请到台前来。
生:(自己查找保存在微机里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我们家在去年春节时照的。当时一位叔叔正和我们在一起聊天,他见我们一家人这么和睦、美满,就为我们拍下了这张照片,它标志着我们家将永远幸福美满。
师:哪位同学能点评一下姚倩倩说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生:姚倩倩你能不能根据照片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
生:前边坐着的那个中年人是我的爸爸,旁边的是我的妈妈,后面站着的是我的姐姐。
师:还有谁?
生:我觉得姚倩倩介绍地非常好,她介绍了她的家庭成员。表现出了他们家的温馨快乐。
师:谁还想介绍的接着上。
生:这匹马是我要上小学一年级那年,过生日的时候爸爸给我买的生日礼物,因为我是属马的,他希望我马到成功,在认知的海洋中奔驰,希望我学业有成。
师:这确实是一件珍品,这上面寄托着父母多高的期望啊!继续。
生: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里,我的堂兄弟姐妹很多,我们相处地非常融洽。我的哥哥、姐姐都非常关心我、疼爱我。就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大哥哥到福建当兵去了,我非常想念他。他过了一个月也给我来了一封信,说他非常想念我们。于是我们这几个姐妹兄弟就到照相馆找了这张相,把它寄给了哥哥。
师:这个故事真挺感人的,照片成了寄托思念的信物。还有谁?
生:偶尔翻翻相册,总会有一些惊喜,记忆中第一次到公园的记忆在哪呢?我找到了那时的照片,我想起来了。第一次到中山公园,看着那雄伟的坦克,我很喜欢,妈妈就带我上去了,摸着那绿色的坦克,我笑得很开心,都快跳起来了。妈妈似乎担心我掉下去,就把我抱起来,就在这一瞬间爸爸给我们照下了这张照片。
师:谁能点评一下?
生:高哲说得很好,他把当时见到坦克时的那种高兴的心情说了出来。
师:我觉得从这张照片确实能看出高哲当时的那种高兴的心情,那个动作啊?
生:(模仿高哲高兴动作)
师:继续。
生:这张照片是我弟弟过百岁的时候,我们全家人照的。右边的那个是我,很可爱吧。我旁边的那一位是我的爸爸,在我爸爸旁边的那一位是我的妈妈,妈妈抱着的那个是我的弟弟,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是多么的和睦和温馨。
师:你们还能认出是高梦姣吗?多可爱的小女孩啊!继续。
生:最令我珍惜的就是我手上的这一个储钱罐。你看,胖嘟嘟的小猪多可爱。这是我上小学一年级那年,过年的时候妈妈送给我的,妈妈让我把平时的零花钱都放在里面。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我的储钱罐也装满了,而且有的还存入了银行。当时妈妈不送我压岁钱我还非常不高兴,到现在我才明白妈妈的用心。因此,这个储钱罐是我最珍惜的东西,它代表着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师:东西珍贵并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而在于上面的内涵。一个普通的储钱罐上寄托着一位母亲的美好的愿望,所以它就具有了永远保留的价值。继续。
生:我的这张照片,是我和妹妹过百岁时照的。那是我们小时候唯一照过的一张相片。听妈妈说,那2 天爸爸要把我的妹妹送给别人,这张照片正是给我的妹妹留做纪念的。可是当妈妈看到我们两个在沙发上玩得正开心,她怎么也不舍得让我们走,于是,在妈妈的坚持下,爸爸最后改变了主意,同意把我们留下来。我认为既然妈妈生下了我们,既然上帝把我们指派到妈妈的身边,我们就要照顾好妈妈,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
师:在这个感人的故事里,照片成为一种纪念品。我都要流下眼泪来了,老师觉得金凤应该记得妈妈的恩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妈妈。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大家回家都翻阅了家里的影集,都非常好。咱们微机里还有很多同学的照片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
生:(齐喊)想。
师:(从微机中调出同学的照片)这个胖乎乎的只想睡觉的小女孩是谁?这个正在吃蛋糕的小男孩是谁?这个高兴地搂着爷爷、奶奶的脖子的小男孩是谁?尽管这些同学没有到台前来讲自己的故事,但是我相信你的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是非常感人的。
三、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有句歌词就这样唱到:“回家的感觉真好!”但是我们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烦恼的时候,请看小品剧《妈妈的唠叨》,我们来看看剧中小主人公孙萌的烦恼是什么?
学生小品表演。
第一幕:早晨,孙萌家里。
妈妈:孙萌,快起床了。(用手推正在床上睡觉的孙萌)
孙萌:哎呀,知道了(不耐烦地)我还要睡会儿。
妈妈:哎,(挣孙萌耳朵)你过来看看。
孙萌:哎,妈妈你干嘛?
妈妈:你看,你看,这就是你收拾的橱!
孙萌:昨天不是收拾过了吗?
妈妈:这就是你收拾的!
孙萌:妈,行了。我就快要迟到了。
妈妈:别急,先吃饭。人是铁,饭是刚,怎么能不吃饭呢?
孙萌:好,吃!(动作很快地吃了几口,想走)
妈妈:不行,得把这些饭都吃上,浪费粮食可不行。
孙萌:妈,我求求你,我就要迟到了。
妈妈:不行,再说了,就吃这么点,怎么能坚持下一上午来?
孙萌:知道了,知道了,我吃还不行吗?(又吃,吃完,备起书包就往外走)
妈妈:哎,还没穿好衣服呢?还没带帽子呢?(把孙萌拉回,整理好孙萌的衣服,给带上帽子。
孙萌:妈,这下我可以走了吧。
妈妈:走吧。哎,手套?!
孙萌:知道了。(走出门外)(自言自语,把帽子一歪)这老妈怎么这么唠叨,真烦人。哎呀,书包呢?怎么忘了带它了呢?都是让她给唠叨的。(推门进)
妈妈:孙萌,你怎么又回来了?
孙萌:忘带书包了。
妈妈:看你,成天丢三落四的,你这样长大会有什么出息?
孙萌:行了,我知道了,你烦不烦!
妈妈:哎呀,我说你这孩子,你怎么说话,我今天非教训教训你不可。
(孙萌赶快跑出门外)
第二幕:下午孙萌放学回家
孙萌:妈(把书包、衣服都丢到一边)快倒水,渴死我了。
妈妈:你看你,(边收拾孙萌丢掉的东西)长大了你可怎么办?对了,孙萌,我今天检查了你收拾的橱,你今天必须重新收拾,都堂堂中学生了,自理能力还这么差?你说你怎么立足于社会呀?(边说边拉孙萌去收拾橱)
孙萌:妈,你那么急干什么?我还没喘过气来呢。你能不能等我做我做完作业再说。
妈妈:好,那么马上做作业。
孙萌:好,做就做。(在妈妈的监督下写得十分不好)
妈妈:你看你这写些什么?(撕了)重写。
孙萌:妈,你也太过分了。你能不能不管那么多,你累不累?
妈妈:你说什么?(生气)
孙萌:好,好,好。妈,你先休息休息,我肯定会做好的。(看妈妈走了,打开了电视)今天有球赛,那可不能错过。
妈妈:(听到有动静,走进来,看到孙萌在看电视,非常生气)我叫你看,我叫你看(边说边狠狠地把电视关掉)
孙萌:你这是干涉私人生活,我真是在这个家呆够了,你能不能让我自由点?
(面对观众)同学们,你看我妈多唠叨,你妈也这样吗?(面向观众鞠躬谢礼)
生:(热烈掌声)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位演员的表演,你认为谁的表演到位?
生:我觉得周聪聪表演得好,因为她演得十分逼真,她的表演表现了一个渴望自我发展的孩子对妈妈4 整天唠叨的反感和厌恶。
生:我也认为周聪聪表演得好,因为她的表演真的让我感觉到这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家庭情况。
师:看起来你也有类似孙萌的烦恼。
生:我认为姜山表演得好,因为她把一个妈妈的唠叨充分地展现出来。
生:我认为周聪聪和姜山两个人都表演地很好,两个人都仔细观察了生活,所以才能排出如此接近生活的小品来。
师: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周聪聪和姜山两位同学均能仔细地观察生活,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排出如此精彩的小品,实在是太厉害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两位同学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精彩表演。
生:(掌声如雷)
师:小品揭示了咱们的实际生活,那么你对这个小品有什么看法没有?或者说你认为谁的做法有些欠妥?下面咱们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一下,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生:(热烈讨论)
师:(打断同学们的讨论)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代表们的意见。
生:我们组认为妈妈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妈妈为一件小事整天唠叨也太过分了。她应该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能够自理,到必要的时候在进行批评。
生:我们组认为孙萌的做法不对,因为妈妈唠叨是因为关心孙萌,妈妈把孙萌从小养大,做什么事都为孙萌好,可孙萌不但不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还嫌妈妈烦人,这样做是不对的。
生:我们组认为孙萌的做法是对的,孩子就是要自己发展的,不是有个故事这样说的吗?从前有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去偷邻居家的针,后来就偷人家的金子,最终被抓去坐牢。
师:引用一个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很好的,不过我觉得你的这个故事好象与你的观点有点错位。
生:怎么会呢?我的故事就是说这个孩子要听大人的话的。
师:那你不就是自相矛盾了吗?如果他妈妈能唠叨、唠叨。他听他妈妈的话,那不就可以避免这样的结果了吗?
生:(笑)
生:我们小组觉得妈妈的做法对。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孩子是对的,可以这样说,这样的确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但如果孩子自己能利用好时间,妈妈也不会唠叨的,我们应该体谅妈妈的用意。
生:我们组也认为妈妈是对的,妈妈的唠叨是善意的,我们要理解父母的心意。虽然我们长大了,有些事情可以自己解决,但有些事情我们自己还不能解决,必须依靠父母才可以解决,所以我们组觉得妈妈是对的。
生:妈妈的唠叨是善意的,他们都是为儿女好,希望儿女有大的作为。父母对儿女的情况是比较了解 的,因而对儿女的教诲就比较中肯,要求也比较合理,只不过太唠叨了一点,所以做儿女的。不管父母怎样唠叨也一定要尊重他们,不能顶撞他们,更不能乱发脾气,使父母伤心。
生:我觉得妈妈的做法正确,她是关心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在害自己的孩子。
生:我们组认为孙萌的做法是错的,原因有四:
一、妈妈的唠叨里倾注了她的爱,没有人会对自己不爱的人多费唇舌。
二、现在父母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应该体谅他们的苦心。
三、父母社会经验比我们丰富,他们的唠叨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四、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母亲就是用唠叨教育我们如何成长,如何做人的。
生:(为高哲的精彩发言热烈鼓掌)
师:老师真是为高哲折服了,说得条理特别的清晰,思路非常广阔。
生:我们组认为妈妈有对也有错。对的是她唠叨是关心孩子,错的是,她不必用唠叨去教育孩子。
师:这个提法非常有创意,跟大家的都不同。那么你认为妈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
生:我认为妈妈可以与孩子多加强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不必事事参与,必要的时候加以指导就可以了,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说不定这样孩子发展的会更好呢!
师:谈得非常好。我也这样认为,父母其实不必像修剪盆景一样来设计自己的子女,只要生命是积极向上的、是健康的,那也就行了,就像高娴说的,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说不定这样孩子发展的会更好呢!不过我也觉得大家对妈妈的唠叨不要光看到表面上的一面,要体味到话语中掩藏的对的深深的爱。
师:刚才大家在谈话中都联系了身边的事,说了内心的情。同时我也认为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要写自己身边真实的故事,说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用心灵的眼睛寻找真情,用你手中的笔,抒写实感。我也相信经过这节课的一番洗礼,大家对家的感觉更好,对亲人的感情更深。下面就让我们享受写作,做一次美好的写作之旅,用你的心写出你对家的感觉,写出对亲人的情。
师:(电视屏幕出示)写作训练:以“我爱我家”为主题,选择一个侧重点,展现一个侧面,让大家了解你的家庭生活,写出真情实感。下面大家就开始写吧。
生:(自由写作)师:(巡视写作情况)
师:时间差不多了,下面咱们交流作文,同学们请认真仔细听,听完作文,能起来点评一下同学的作文。
生:读作文:你想认识我的一家,了解发生在我们这个家庭中的趣事吗?那么,先看看这张“全家福”吧!瞧,那位坐在右边沙发上的中年人就是我的爸爸。坐在旁边的那个是我的妈妈,站在后面的那个是我的哥哥,至于我就不用说了。从这张全家福上看出了什么?一个字——乐。
发生在我家的事太多了,我们怎能不乐?比如说:“嗯,真香!妈,做什么好吃的了?”哥哥一进门就叫妈妈。妈妈没顾上回答,爸爸却接过来:“你的鼻子可真灵。”“那是。”哥哥说完便钻进厨房,不6 一会儿就乐呵呵地出来了,对我说:“妹妹,据统计,今晚有十分丰盛的菜。”不一会儿,开饭了,我们吃起了全家宴,吃得很香。接近尾声时,爸爸红光满面,抚摩我的头:“我的职称下来了。”怪不得爸爸今晚这样兴奋。妈妈也满面春风地说:“我们班在考试中得了第一。”看着这一切,才明白家宴的真正含义。还有我,这回考了100分。爸爸妈妈用期待的眼光看哥哥,哥哥高兴而又庄严地说:“今天,我交了入团申请书。”“来,让我们干杯!”我提议。可哪有酒,我们急中生智,四只盛满了鱼汤的碗碰在了一起……
生:(鼓掌)
师:谁能起来点评一下?
生:刘秀的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了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情景,真实地描写了日常生活的这样的一件小事,表现了他们家的甜蜜、和睦、幸福。她在字里行间写出了自己对家人的爱,写得很不错。
生:我觉得刘秀的这篇作文写得最令人值得借鉴的地方是运用生动的语言的描写,写出家庭平常生活的一幕,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师:我也觉得非常小的一件事作者能把它写得有滋有味,主要是仔细观察、感受生活而得来的,所以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要觉得一件事太小而不屑于去写它,往往小事中能见出不平凡来。还有谁?继续!
生:读作文:一个苹果,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苹果,但是它把我们全家人的心连在了一起。我们家每人都爱吃苹果,尤其是我的爸爸妈妈,有“苹果之家”的称呼。这一天我和爸爸同时来到了放苹果的地方,准备拿苹果吃,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只有一个苹果了,但是爸爸毫不犹豫地把苹果让给了我。我正准备吃,妈妈叫我,说:“聪聪,你给我拿一个苹果去。”我看看手中的苹果,也毫不犹豫地给了妈妈,但是妈妈听爸爸说了苹果的来历之后,又把苹果让给了妹妹,妹妹她也没吃,她把苹果分成了4份,我家四个人一人一份。这件事虽小,但是展现了我家的和睦,我爱我这个温馨和睦的家。
师:谁能点评一下?
生:周聪聪也是写了一件很小的事,通过家人分吃一个苹果的情形,写出了一家人的温馨和睦。
生:我觉得周聪聪的作文的选材非常巧妙,她把一个小小的苹果作为全家人心灵的纽带,这是值得人学习的。
师:这两位同学的作文的选材都是很巧妙的,都写了自己身边的小事,抒写了对家的热爱。
师:大家在活动中都充分地展示了自己,说了自己身边的事,说了自己内心的情。大家也感受了浓浓的亲情,抒写了自己对家的热爱,让我们高喊一声——(指黑板)
生:(齐喊)我爱我家。
师:大家在文章中写了自己身边的事,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的情感。在我们以后的作文训练中,我们也要这样去要求自己。只要大家用心去写的文章肯定是优秀的文章。,我也相信经过这一节课的讨论、争执,大家也理解了自己的父母,懂得了他们的心。你懂了吗?
生:(齐喊)懂了。
师:下面咱们就来欣赏歌曲《懂你》。(播放音乐)
生:(欣赏歌曲,沉浸其中)
师:今天的上到这里,今天的作业是把课堂上没有写完的作文写完,下节课咱们继续交流。另外好好想一想,今天回家要为你父母做点什么事?下课!
7.七年级生物教学实录 篇七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学生年龄增长的需要,很多健康教育专家都提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再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来说,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这一方面的教育都还是比较薄弱的。还有家长认为教学生认识男孩女孩的性别不同,完全是多此一举。但在日常和学生的相处中我们不难发现,到了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度并不高,男孩子认为当女孩子好,因为家长、教师对女生会比较宽容;女孩子认为当男孩子好,因为男孩子好像比她们更为自由等。学生们如果不能明确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增强性别认同感,欣赏对方,那么必将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生活。因此,在水平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性别教育、性别保护。身体认知教育对于成长中的男孩女孩来说不但重要,更是不可缺少的。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男孩、女孩的不同,认同、喜欢自己的性别,学会尊重异性同学。
2.了解男孩、女孩特有器官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保护隐私部位的安全与卫生。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看待男女孩的不同。2.初步学会保护隐私部位的安全与卫生。
(三)教学准备
红色、绿色卡纸,课件,卡通男孩、女孩图片,身体自画像小纸条。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看图激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有趣的图片,想看吗?(灯片出示一组自然界中不同性别动、植物对比的图片)(见图1-1)
2 . 同学们,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小结:自然界里的动植物都有性别之分。
4.同学们,看看教室里,你又有什么发现?(我们也有性别之分)引出课题《男孩女孩》(见图1-2)。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谈谈男孩、女孩这个话题。
第二步,教学活动,游戏渗透。
1.认识男孩、女孩的不同
(1)同学们,刚刚你们一眼就区分出了动物、植物们的性别不同,你能一眼区分男女生的不同吗?(抓住男女孩外貌、穿着打扮上的不同进行区分。)
(2)除了用眼睛看见的不同,请用小耳朵,你听见什么不同了吗?(抓住男女生声音粗细、高低不同)
(3)那你知道,男女孩除了这些能看见的,能听见的不同,在各自的兴趣爱好上,性格上还有什么不同吗?课前在班级里做了一组这方面的小调查,将调查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内容收集起来,看一看,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见图2-1)(课件依次出示关于男女生在颜色、玩具、运动、游戏上的各自喜好,最后出示了在男孩女孩心目中的对异性的性格评价。提示:学生可以用掌声表示对调查结果的认可。)
(4)掌声多热烈啊!看来大部分孩子都认可这个调查。那你发现男孩和女孩喜欢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5)学生反馈,教师进行小结:男孩更喜欢激烈的运动,刺激的游戏,更富有冒险精神,女孩更喜欢漂亮的东西,喜欢轻巧一点的运动,更富有浪漫情怀。
2.认同自己的性别,并欣赏对方
(1)同学们,你们认为是男孩好还是女孩好呢?(学生反馈:有认为男孩好的,有认为女孩好的,也有认为都不错的。教师不做评价。)
(2)让我们带着一双会欣赏的眼睛走进校园中去看一看吧!
男生篇:
(1)校园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播放男孩在球场上的照片)
(2)男孩们,有喜欢踢球的吗?谁愿意上来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球技?(请一两位男生上场表演颠球、带球。)
(3)采访一个女生,看完男生展示后有什么感受。(觉得他们踢得怎么样?你喜欢踢足球吗?)
(4)男孩子们,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踢球呢?
(5)教师小结:其实男孩们,你们擅长踢足球还因为你们具备天生的优势,男生肌纤维较粗,肌肉总量也比女生多,弹跳,身高,爆发力,跑动都比女生强,所以足球、篮球、跑步都是你们的拿手好戏,并且男生的这一优势将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突出!长大后,保家卫国的重任可要交给你们来承担了!有勇气吗?再请男孩子告诉女孩子,以后教室里的搬桌椅、提水的重活交给谁来做?——男孩,你们真棒!(见图2-2)。
女生篇:
(1)让我们走进女生天地,欣赏图片(女孩跳舞、体操、剪纸、刺绣等图片),你发现女孩子有什么优势了吗?
(2)我们现场感受一下,老师播放音乐,女生展示舞蹈。请一个男生来尝试学习一下。
(3)你发现女孩子有什么优势了吗?
(4)教师小结:女孩子跳舞跳得好,她们的舞姿更柔美,是因为女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天生就好!并且女孩子也更为心灵手巧,穿针引线、收拾屋子那可难不住她们,那以后班级里的细致活,像剪贴装饰画、整理书柜交给谁来做呢?—女孩子,你们真行!(见图2-3)。
(5)同学们,那你们现在觉得是当男孩好还是女孩好呢?(此时学生能认识男孩女孩都有自己的优势)
教师小结:是啊!男生女生因为不同的性别特征各有各的强项和弱项,这是很正常的。就像大自然中的雄狮擅长打斗、保卫领土,而雌狮擅长捕猎、照顾幼狮一样,只要我们男孩女孩学会欣赏异性的优点,发挥自己的特长,不管做什么都会做得很棒!
3.了解男女生隐私处,学会保护自己
(1)刚才谈了这么多男女孩的不同,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天生就不一样。孩子们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
(2)了解男孩女孩的隐私部位。咱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身体红绿灯”。(出示男孩女孩挂图,分别在男女孩的脸、胸部、隐私部位、手、腿这5个部位做好标记)(见图3-1)
图上的5个部位,你认为哪些部位是别人(包括亲人)不能随意触碰的?亮上红灯,哪些部位家人或朋友可以触碰的?亮上绿灯(见图3-2)。
学生通过举牌分别对这5个部位能否触碰表达意见。(多数学生能判断出隐私部位不能让人触碰,少数学生不能正确判断时,请他说明理由,再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正 确引导。)
教师为亮红灯的部位穿上小背心和裤衩(见图3-3、3-4、3-5)。
强化 :穿小背心和小裤衩的地方是不允许任何人触碰的,这样的地方是属于我们身体的秘密,也叫做隐私部位。
(3)学会保护隐私部位的安全与卫生。(同学们,你们知道隐私部位的重要性吗?好,那我们如何保护它的安全与卫生呢?)
4.自我防范
(1)打开桌上身体的自画像,认真看一看吧(见图4-1)!
(2)同学们,你现在知道隐私部位的重要性了吗?(学生反馈:这是我们长大以后要做爸爸(妈妈)的器官,它和我们的眼睛、心脏一样重要。)
(3)你知道哪些保护它的方法呢?(反馈:男女生都要注意自己特有器官的卫生。)
(4)男生应特别注意避免运动伤害,因为男孩子特别喜欢激烈的运动。怎样能避免运动中的伤害呢?(请看球员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的。出示课件,当有球员近距离发球时,他们就会采用这样的姿势:一手护住心脏,一手护住自己的生殖器官,避免被高速运行的球所伤害)
第三步,总结
1.同学们,说说看,你上了今天的课,有了哪些新收获?(学生自主表达)
2.教师小结:男孩、女孩,都是生命世界里最美丽的风景!老师衷心的希望你们能保护自己身体的安全,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在这广阔的蓝天下,共同奏响精彩的生命旋律!(见图5-1)
三、教学回顾
本堂课就是围绕着男孩女孩,从“明确性别、区分性别、认可性别、保护身体”这条主线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性别的特征,以男女性别为出发点,走向既欣赏自己,又欣赏他人,既知其身体的重要性,又明白保护身体的安全和卫生的方法为归属点,同时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各种图片资源、趣味游戏、主题活动、去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8.谈谈七年级几何入门教学 篇八
【摘 要】几何;入门教学;兴趣
在几何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老师理论多高,课讲得多好,学生如果无兴趣,就等于白白浪费大家很多的宝贵时间。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呢?
1.发现几何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兴趣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图形已有了初步认识,但尚未形成概念。因此,在七年级几何内容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兴趣,树立一种良好的几何观念。如在“线段与角”的教学中,通过“一根拉得很紧的线”给出直线的形象,通过“手电筒射出的光束”给出射线的形象等培养学生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能力。
2.改好作业是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多半教师都在批改作业时,一味追求“错”、“对”,对错的进行更正,对的打上“√”。其实不然,每位教师批改的作业,究竟学生认真阅读没有,没有阅读就没有效果。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弱点,都想看到成功之处,所以批改作业时,应该区分学生平时成绩。如:优等生做对该作业,要用真心、诚心的话加以表扬。错了,则用“请认真检查,一定能找出原因”来加以勉励。中等生做对了,批上“真聪明”、“凭你的努力,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若错了,批上“再努力些,一定会成功”。学困生做对了,批上“进步真大”、“你父母一定高兴”等评语;错了,批上“我能帮你吗”、“相信你一定会成功”……这样,每位学生都喜欢看作业本,这会没有效果吗?
3.作业减负也能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部、教学专家都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强调。若学生作业过多,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在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数学作业过多,一上数学课就烦,产生厌学情绪。当然,一旦没有课外作业,学生会很高兴,要让学生相信,只要上课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能完成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的几何基本功
1.培养学生图解和讨论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七年级数学要开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画图能力以及符号的转换能力和推理能力,就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注意几何学习方法指导,可以通过看、说、写、画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学习习惯,摘出重点,标出难点,提出疑点,理清着问题去听课,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当地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平角是一条直线对吗?直角就90对吗?通过讨论,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明确了直线与平角,直角与度数的区别与联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图形“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基本定义和概念的理解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学生如果对定义和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小学数学中“面积”和“体积”,很多同学进入初中后,都不知道它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只會死记公式,不会灵活运用,增加学生负担。成功的几何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几何素材,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活动成功的愉悦。
3.注意培养学生画图、看图、识图的能力
图形是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学好几何知识要克服的难点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者不仅教会学生具体画图方法与画图技巧,使学生根据文字语言熟练画出几何图形,还要知道画图时不能用特殊几何图形来表示一般几何图形,如不能将任意三角形画成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等腰三角形不能画成等边三角形等。同时,要分清实线、虚线的用法。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
4.转换能力的培养
初学几何,学生往拄凭直觉,想当然。不认真分析就草率结论,从而导致错误。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图形,通过直观的教学引导学生抓住数学理论的本质。针对几何语言、几何图形、符号表示之间的互相转换,鼓励学生多说、多绘图、多写,不要怕错,逐步仿照老师的步骤,尝试把题意用符号在图形中表达出来,实际上是让学生当好翻译。当好翻译的同时,把所知的道理归纳总结为结论,同时记录在图形上,这样,就为推理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抓住契机,渗透思想教育
学生阶段一般都喜欢听名人趣事。教学中如果一味枯燥,会使学生心理厌烦。怎样让学生更上一层楼呢?教书的目的是育好人,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数学家从班上后几名成为数学家的苏步青等,除此之外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通过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以及对人类的贡献,让学生真正懂得人生真谛,努力奋斗。
总之,几何是一门逻辑性比较严谨的学科,因此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与科学态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学好几何,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有意识、有计划的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地从生动、形象、具体的几何图形世界过渡到抽象、严谨、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中来。
参考文献:
[1]王翠巧.探析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3,02:83
【七年级生物教学实录】推荐阅读:
七年级下册生物总结06-20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07-24
七年级上生物计划08-13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08-13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实录及评析07-15
七年级生物的特征教案06-16
七年级生物暑假测试卷06-25
生物七年级下册试试题06-26
七年级下生物实验计划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