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下册试卷分析(共12篇)(共12篇)
1.八年级语文上下册试卷分析 篇一
八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分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课外资讯频道2010年10月27日 15:02小学数学
[导读]
学校教育中,每个学科在向学生传授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最新的课程标准和考纲为依据,以方法为主线,以思维为重点,以能力为核心,将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和能力提高融为一体。2009年12月11日
八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新接手的八年级共3个班,学生115人,对他们的了解还有待加强,但就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来看,好学生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也有少数学生发挥欠佳。我就本次期中调研考试试题作以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这次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共有31道题目,分四种题型:单选、填空、识图、实验设计,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和对试题研究,特做以下分析: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综合性题目含量高,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有所帮助,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了,开放性内容增多了,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标准。我从所有试卷中抽出50份试卷作了调查。
二、答卷分析25个,错误较多的有:4小题、5小题、7小题、9小题、12小题、19小题,主要是由于审题不清,如第5小题、7小题、;知识点掌握不准确,如第5、28、理解能力较差,如第10、12、31、32小题。就大多数学生来看得分率较高;满分有第3、15、21、26、小题,满分以上占79.8%。本次考试综合题目所占的比例增多如:26题29题32题。学生对这类题目答卷较差。满分率很低。
三、实验题2个,共10分,第8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再就是对实验的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掌握较差。第28题错误的原因与上题相似,但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读题,缺少从提干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区分不清。得分率为57.9.6%。
四、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充分挖掘学生能力培养的因素,而不单单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利用此次考试成绩,鼓励某些学生,鞭策一部分学生。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那些简单识记性知识的考察,重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不知识放在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背景中,去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次考试,发现了学生实验有待加强,学习方法不当,对生物的重视程度不够。今后应加强对生物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秀人数有待提升,今后应多做练习,指正学习方法,杜绝不及格现象,提高优秀率。
2.八年级语文上下册试卷分析 篇二
一、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 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 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 而且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 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 教材的内 容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 总—分的传统 思维方式, 从一般到 具体, 先介绍中国的 产业, 包括上一 册的中国 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 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 内容繁杂, 追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 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 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 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 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 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 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 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 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 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 都体现了 “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 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 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 度的变化。旧 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 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 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 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 图注更加清晰, 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 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 比如在教材第12页,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 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 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 观, 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 和更强的 说服力。除此之外,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 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 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 时, 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新版教材也肯 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 它是“十年 磨一剑”的成果, 现在又正 返回实践 中去接受 实践的检 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 “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 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 为依据,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 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3.八年级语文上下册试卷分析 篇三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为依据,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关键词]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地理教材 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19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地理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为依据,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料,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编排。新教材的出现,不得不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它与湘教版旧教材相比,究竟有何变化?下面对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新旧教材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一、 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而且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总—分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一般到具体,先介绍中国的产业,包括上一册的中国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内容繁杂,追求面面俱到,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都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度的变化。旧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图注更加清晰,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比如在教材第12页,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观,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更强的说服力。除此之外,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时,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新版教材也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它是“十年磨一剑”的成果,现在又正返回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怀抱着这样的期望,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 周侯辰)
4.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篇四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逊(xùn)执拗(niù)真谛(tí)文绉绉(zōu)....
B、佃户(diàn)禁锢(gù)锃亮(chéng)颔首低眉(hàn)....
C、迁徙(xǐ)迸射(bèng)繁衍(yǎn)广袤无垠(mào)....
D、稽首(jǐ)睥睨(bìnì)蜿蜒(wānyán)期期艾艾(yì)......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誓山盟长嘘短叹千山万壑晟气凌人
B、飞蛾扑火夸父逐日拖泥带水犹然而生
C、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明状冥思暇想
D、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油光可鉴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姚明成功的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与难以想象的付出。....
B、学习不仅需要牢记,更需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C、“鸟巢”的建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一宏伟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
D、云南百年大旱发生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十分关注灾情,全力援助灾区,众志..成城,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4、为下面一段话选择一组最合适的动词填空()(2分)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________了过来,又稳又准,________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_______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________,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A、刺切中控制探索B、刺击中控制探寻
C、扎击中抑制探寻D、扎切中抑制探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巴金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
C我国的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先后在贵州高原的鸟类多达417种。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2分)
A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B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C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D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
7、小明家住白洋淀,家里比较困难。暑假里他的同学王刚来白洋淀旅游,一切费用
由小明家里出。在旅游的时候王刚提出要找一个导游的不合理要求,如果你是小明,该怎样得体的拒绝王刚找导游的要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①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2分)
②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现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
是,。(2分)
③《马说》中运用排比句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深刻哲理意义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9、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3分)
10、谈谈你对“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
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
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1)____________,久而乃和。寓逆
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2)__________________,戴朱缨宝饰之帽,腰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
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 宋明臣言行录))
注:① 昏怠:昏沉困倦。② 辄:就。③ 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④ 重:兼有
两种(事物)。
11、按原文填空。(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 分)
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_______ ③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谪:______________② 录毕,走送之走:_______ ④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4、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2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26分)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
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
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
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
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
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
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
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
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
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
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
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
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罢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
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选文有改动)
链接材料:
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15、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3分)
高兴极了—
16、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7、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
18、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
19、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3分)
手帕
甘玲珑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20、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2分)
21、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谈谈母亲的性格。(2分)
22、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23、你对划横线的句子是如何理解的?(3分)
24、读完本文,相信你思绪万千,一定我许多感触,你难道不想对你的母亲或父亲或爷爷、奶奶说什么吗?(3分)
五、作文(5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从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作文。
(1)十五六岁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许许多多:一朵花的开落、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心长的劝勉„„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变得成熟„„
请以“在乎”为题,写一篇文章。
(2)榜样给我们力量,榜样给我们震撼。
请以“________的榜样”或“榜样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5.八年级语文上下册试卷分析 篇五
1、常言道春雨贵如油,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和草的两句诗是()。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现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5、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言:()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坚定的人格。(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
6、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47分)
7、下列词语中,字形及括号中字的读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媲)美 p 解(剖)pōu 苍海(桑)sāng田 鞠躬尽(瘁)cu
B、(璀)璨cuī(诘)责ji 功亏一(篑)ku(锲)而不舍q
C、胆(怯)qi(叱)咄ch 千山万(壑)h 相形见(拙)ch
D、慰(藉)ji(啮)齿ni(蓦)然回首m 广(袤)无垠mo8、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是()(2分)
A、招考办的工作人员提醒考生,想报考军事院校、飞行技术、航海技术等专业,近视眼可能成为考生们的(绊脚石)。
B、李鸣不在现场,对这件事的经过完全(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问啦。
C、听到有儿童落水,正在海边乘凉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进水里去营救。
D、这是一段语言十分优美的文字,请同学们慢慢(品位)。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10.下面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B.《我的母亲》写了作者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行文极其自然、质朴却饱含深情,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C.《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引用高尔基的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表现出托尔斯泰外貌平庸、丑陋的一面。
D.《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运用象征的手法成功塑 造了海燕这一反映时代特征的艺术形象。
11.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国人激动不已,纷纷以各种形式迎奥运,庆奥运。下面是一副迎奥运的对联,上联是讲和谐情真意浓爱似海,请选择恰当的下联()(2分)
A.辞旧岁亿万人民迎奥运 B.迎奥运风正帆满歌如潮
C.盼奥运沙场苦练热誓为国 D.迎奥运千帆翩舞生秀色
12、下面表述的名著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B、《米开朗琪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
C、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红与黑》与《安娜?卡列尼娜》。
D、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13、下面括号中的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猛浪若(奔): 奔跑 横(柯)上蔽: 树木的枝干 窥谷忘(反): 反,通返
B、(造)饮辄尽:创造 衔(觞)赋诗: 酒杯(期)在必醉 : 日期
C、持(汤)沃灌: 热水(腰)白玉之环 : 腰佩 负箧曳(屣): 鞋子
D、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执策而(临)之 :面对(策)之不以其道: 马鞭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能: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 安求其能千里也
B、绝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猿则百叫无绝
C、食:① 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意: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每有会意
15、请指出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3分)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跟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磕头询问。
C、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D、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16、下面语段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8分)
与发达地区相比,①重庆中小学生存在矮个多、胖墩多、近视眼多等。挑食、偏食,②形成了一部分学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而过多的食用高油、高热和高糖食品,会让无法消耗的能量转化成脂肪,积蓄在体内,形成胖墩身材。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一方面与他们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③影响危害了视力健康。④有关部门已专门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17、走进文学名着,沐浴经典阳光。根据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名字)或故事名称。(4分)
(1)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 林里取出药来,抖在襄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策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作()。
(2)()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18、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连贯、得体的话。(3分)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孩把手伸进装满栗子的瓶中,他想尽可能多地抓一大把,但当他想要拿出手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一部分栗子,又不能拿出手来,只好痛哭流涕。一个行人对他说:你还是知足一些吧,()。
19,(1)【品诗句】下面是同学们对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2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2)【说古诗】围绕主题,说出相应的古诗句。(4分)
B、品味乡愁()。
C、话说友谊()。
(3)【写寄语】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4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灿烂盛开。
三、浅层阅读理解(共31分)
(一)【诗歌天地】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后面20-22题。(共8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20、本曲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家。山坡羊是___________。(各1分共4分)
21、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分)
22、仔细品味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的字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2分)
(二)【哲理小品】读下面的小故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2分)
有人问一位智者: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
智者笑笑,递给他一颗花生:用力捏捏它。
那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只留下花生仁。
再搓搓它。智者说。
那人又照着做了,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
再用手捏它。智者说。
那人用力捏着,却怎么也没法把它毁坏。
再用手搓搓它。智者说。
当然,什么也搓不下来。
智者说:
23、()。
(三)【说明园苑】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3题。(7分)
数不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丰富的基因,它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地、海洋等生态系统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在潮湿阴暗的热带雨林中、在漆黑冰冷的海洋深处,有多少生命徘徊在人类的视野之外!科学家曾在19棵热带雨林的树上发现1200种硬壳虫,其中(近)1000种人类从未研究过。就连南美洲的淡水鱼,有半数的鱼种人类还不清楚。在地球上一千万种生物中,被我们命名的只有140万种。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经考察,在一公顷热带雨林中,平均可以发现300种乔木。而在温带一公顷的森林中,却只能找到10种乔木。热带雨林中一颗乔木上能发现43种蚂蚁,相当于英伦三岛全部的蚂蚁种类。热带森林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生长着全世界物种的50%-90%,也就是说,全球多半物种生存在7%的土地上。
24、作者在说明生物的多样性时,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25、作者在说明事物时,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为什么?(2分)
26、第二段文字中加点的近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2分)
(四)【古典文学】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7-30题。(14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 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27、解释下列语句中括号中词的意思。(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
③梅花为寒所(勒)。勒: ④山岚(设)色之妙。设:
28、下列各组句中括号中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B 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月景尤为清(绝)
C 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 ①梅花(为)寒所勒
②(皆)在朝日始出 ②歌吹(为)风
2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30、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四、深层阅读赏析 阅读《小溪》,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一)小 溪
杨 沫
我是一条流淌在崎岖山间的小溪。我满身洒着细碎的光亮,怀着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流啊,顺着山绕过石,不停地流。我有时被乱石阻塞,有时被泥沙搅混,但我浑浑噩噩,不知宇宙的真谛为何,不知生命价值何在。我绕过碎石,抖抖泥沙,又淙淙地向前流去。还不时仰望夜空,欢乐地听起夜莺的歌唱。一次,猛地撞在重迭的巨石上,我似乎被击碎了。呻吟着看着自己----我已经变成一畦小水洼,瑟缩在巨石缝隙中。喘息一会,感到不自在,我想跳出去,却跳不出。怎么办?我悲伤地哭了。突然大石缝隙中闪过几缕阳光,随着阳光响起亲切的声音:小溪,生活的真理你知道么?挣扎----奋斗----拼搏----超越。我听着,却不知这声音含意。我无力挣扎,昏昏睡去。醒来了,不知怎么,我又成了小溪。原来是我身边的水多了,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我又是我了!
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流淌在山间小路上,路边盛开着艳丽的鲜花,峻岩上嫣红的桃花,轻盈的绿柳,笑靥迎人。我挨着她们轻轻地流过。她们对我说:小溪,你就这样快活轻松地流下去吧,这就是你的幸福,你的归宿。我点点头,得意地顺流而下。一天,突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弹了。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红桃绿柳。我虚飘飘不知自己是否存在。我死了,却又渐渐苏醒。我瑟缩在一层硬壳里动 弹不得。溪水被阻隔,我渐渐枯竭、干涸咱等待死亡么?我虚弱地问自己。突然岸缝间闪烁着几束阳光。啊,太阳!我大喊着,我真喜欢你,你是万物之母,你是光明的源泉,如今你又出现了,我要奔向你,请你救救我吧!忽而阳光不见了,我听见发自宇宙、也好像发自我自身深处的声音:挣扎、奋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自我!我沉默了,我想着那欢乐的玫瑰色的日子,但那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永恒的、永恒的真理是什么?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
阳光又出现了,而且愈来愈灿烂,我似乎有所领悟,于是我开始挣扎,开始奋斗。几经拼搏,几经寻觅,我身上的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猛一挣扎,我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经此挫折,我反而比过去粗犷了,宽阔了。我跳跃在岩石树隙间,有意地寻觅起同伴----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它们都和我一样不停地向前奔泻。大自然使我们越靠越近,越聚越宽。终于我们汇聚成河、汇聚成大江,最后我和我的同伴们一齐涌向无边的大海。
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已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
(选自《杨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31、小溪是欢乐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分)
32、这篇散文写小溪遭遇了两次挫折,说说她是怎样战胜第二次挫折的。(3分)
33、文中的小溪先后两次走出困境,第一次是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第二次是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说说窜与跳有何不同。(2分)
3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你认为小溪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5、文中的小溪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小溪的经历给你怎样的启示?(4分)
(二)《不落别处》,完成3638题。(9分)
(1)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2)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3)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4)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而睡。
(5)我观察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连最炽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6)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7)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A】。
(8)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9)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
(10)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11)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有空缺的几颗牙,说出充满乡音的话。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12)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B】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13)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14)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纯净的善意,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发酸。
(15)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触摸 的心之角落。
(16)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品质,它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17)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它美丽地落下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36、第(1)段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对刻画老人形象起什么作用?(2分)
37、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4分)
38、文章题目不落别处改为卖奖券的老人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分)
五,写作。(60分)
39、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提示:春,咏叹生活的酸甜苦辣;歌,抒尽人间的喜怒哀乐;曲,穿透历史,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余音绕梁。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像,你会发觉:春天充满生机与活力,是生命的象征;春天拥有美好的前景,是青春与希望的象征;春天拥有温暖的阳光,是关爱的象征;春天拥有绵绵的春雨,是思念的象征。山水有春,风雨有歌,岁月有曲,亲情有讴,校园有乐(友情提示:春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请以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题目:我不再________________
6.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篇六
一、积累运用部分(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旸谷(yáng)璀璨(càn)酷肖(xiào)目光灼灼(zhuó)
B.伫立(zhù)胆怯(qiè)掠起(lüě)彻夜不寐(mèi)
C.皓月(hào)炽热(chì)稽首(qǐ)脂粉奁(1ián)
D.驰骋(chěng)天穹(qióng)污秽(huì)千山万壑(hè)
2、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梗(木梗)哽(哽咽)眩(眩目)炫(炫耀)
B.睥(睥睨)啤(啤酒)冽(凛冽)洌(清洌)
C.蜒(蜿蜒)诞(诞安)馈(馈赠)遗(遗嘱)
D.谛(真谛)啼(啼哭)憔(憔悴)礁(礁石)
3、结合语句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屈原)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B.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形容:面容,脸色。
C.我要向你稽首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D.它飞舞着,像个精灵。精灵:鬼怪。
4、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关联词语,有三处使用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工作最多的人往往最珍惜时间,这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不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合理地安排着自己的工作,而且不是在犹豫不决中浪费时间。因此,有效地利用时间、珍惜时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在你的生活中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且也尽心尽力地去实现这一目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填写诗句。(4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
6、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
备选成语: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直言不讳 坚持不懈
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_______________;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________________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是一支永无休止的进行曲。
7、仿写句子。(2分)
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8、综合性学习。(10分)
开封市开展创建国家二类语言文字示范城市活动。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某班决定开展“我与语文工具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调查分析 下表是某小组对全班42位同学使用工具书情况的调查统计。请仔细观察与分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写出结论。(3分)
答:
(2)姓氏排名 班里组织了比赛,其中一项请你将下列名著中的人物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重新排列。(3分)
人物:贾宝玉 张顺 鲁智深 阎婆惜 范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里就语文学习中工具书的使用问题展开辩论。甲方认为没必要使用工具书,乙方认为应经常主动使用工具书。你支持哪方?请简述理由。(40字左右)(4分)
答
9.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4分)
10.2004年8月17日,年轻的罗雪娟夺取了女子100米蛙泳冠军。女蛙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我要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感谢我的教练,还要感谢那些关心我、爱护我和憎恨我的人。”请你说说你对罗雪娟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雪(17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认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的宝珠山茶,()的单瓣梅花,()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撇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发,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7、将下面相应的内容填入空白处,其顺序是___________。(2分)
A、白中隐青 B、冷绿 C、深蓝 D、血红
8、本文抓住了江南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北国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进行描绘,展现了两幅形象鲜明,特色各具的生动画面。(2分)
9、段中加“ ”的句子是作者的________之景,在描写中作者借助_____ 和______等感官来感受江南雪的美好。(4分)
10、作者最欣赏的景物是什么?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一个并说明理由。(3分)
A、暖国的雨 B、江南的雪 C、北国的雪
答:
11、作者是如何描绘北方的雪的动态之美的?这些句子表现了什么?(4分)
12、请结合平时积累,默写出咏雪的两句诗来?(2分)
(二)如果麦子没有考验(11分)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上帝本来以为他并不会被认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上帝了。想不到的是,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轻易地就认出他来。农夫趋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求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
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农夫天天都在祈祷,他祈求的是什么?为何祈求?(3分)
2、上帝如农夫所愿后,其收成怎样?请联系你所知道的生物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分)
3、文章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4、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发?请用自己的话说说。(3分)
(三)比较阅读(12分 每空1分)
甲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几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一--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乙
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图,望着大海。
太阳高高地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石头……
忽然,在蛇所呆着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伤,羽毛上染着 血迹的鹰……
它短促地叫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
蛇吓了一跳,敏捷地爬开去,但是马上看出,这鸟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
它爬到那受伤的鸟跟前,轻声说:“你要死了吗?”“是的,我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美好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湿润。”而且它想:飞也好,震也好,结果还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
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
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鹰施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我要把敌人紧紧压在胸膛的伤口上……啊,战斗多么幸福啊!……”
1.甲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乙文中的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有同有异。相同的是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和___________;不同的是:甲文烘托海燕的___________,乙文映衬鹰的思想境界。
2.甲、乙两文在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时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3.甲、乙两文在塑造海燕和鹰的形象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基调有所不同。甲文___________,乙文 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在塑造两个艺术形象时,主要描写了海燕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鹰的 _________________。两文在描写中运用了引用、反复、对偶、对比、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修辞方法。
5.鹰说:“我见过天!”这句话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可用甲文中描写海燕的_______和 _________两个词语来进行表述。
三、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7.八年级下册中考历史高频考点评述 篇七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主要知识点有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
例1(2009年湖北省恩施市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右图),审议通过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q,Yc~E程,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张榕明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材料二右图。
材料三据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朝鲜于2009年5月25日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提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说一说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举行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完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从材料三中看出,朝鲜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他们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指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点评]2009年是新中国诞生60周年,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这一专题知识是2009年中考历史考查的重点。对于这部分知识,可以放入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题中考查,也可以将抗美援朝与中美关系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4)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例2(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试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放了西藏?为冲分尊重和保障藏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我国在西藏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2009年3月12日西藏文化网
(2)材料一中的两枚徽章表明,50年前在西藏發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之后,西藏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怎样?
材料二1959年,克松村70户人家,433人,全年粮食总产量仅16万斤。到2008年,克松居委会拥有居民210户,838人,粮食总产量达到170多万斤。克松居委会还大力发展副业,2008年经济总收入达1019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6380元,其中现金收入为4600元。
——2009年3月27日北方网《走进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
(3)读完材料二,你认为克松村居民当年的经济状况与50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4)2000年以来,西藏加快了发展步伐,出现了大发展的新气象。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提出并实施的哪一重大战略决策?
[点评]在民族关系这部分知识中,有关藏族的知识点是中考历史试卷中的高频考点。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与国家发展、统一联系起来。
[参考答案](1)和平方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主改革或百万农奴解放。当家作主。(3)人口增多,粮食产量提高,收入增加,生活富裕。(4)西部大开发战略。
考点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主要知识点有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宪法、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改革开放、建设中
例3(200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2009年2月1日,新华社播发2009年中央“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着“稳定、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对2009年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摘自《一年时事政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有关“三农”的知识点主要有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等。学习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出现,是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参考答案](1)1950年的土地改革。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机构。(4)党和政府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例4(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试题)右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年一1960年②该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爹大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点评]中考历史试卷中常出现结合漫画或诗歌考查“大跃进”运动这一知识点的题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新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在中考试卷中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习时,我们可将其与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建设社会主义
的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A
例5(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试题)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请回答: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简述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2)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要求层次清楚,表达精炼)
(3)列举一个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点评]对于改革开放这部分知识,可以将其和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和其他的改革联系起来进行专题考查,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我们要注意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并识读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的示意图等。
[参考答案](1)1978年底,北京。内容: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地省会城市(或答从设立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内地开放)。(3)要求:举例真实、具体,观点正确,情感真挚。
例6、(200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试题)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B.上海C.厦门D.汕头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是中考历史中常见的考点。学习时,我们要把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区分开来。
[参考答案]B
例7(2008年山西省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三
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请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它对近代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3)材料三记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哪一方面的事实?
(4)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点评]自从国家诞生以来,人类就在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尤其是步入近代社会以来,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取代以王权为核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与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之一。(2)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动乱和灾难。(3)我国不断加强和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4)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考点三:祖国统一。主要知识点有“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往等。
例8(2009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试题)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材料一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1936,2)下半阙: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書《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秦皇”是指谁?为了巩固统一,他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
(2)材料一中的“汉武”又是指谁?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出自谁之口?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其中,中国政府于哪一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又于哪一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点评]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点是近几年中考历史中的常见考点。对这部分知识可以从古今祖国统一的专题角度来考查,也可以与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1)秦始皇。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郑成功。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4)一国两制。1997年。1999年。
考点四: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主要知识点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
例9(200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试题)和谐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有利于推进世界和谐。
(1)写出事件的名称:图一u;图二u :图三u;图四u。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u。
(2)图二、四所反映的事件共同涉及了哪一问题?今天,我国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材料二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这是两国政府都承认的平等边界条约,此后中俄东段边境保持了张期的和平。从1964年开始谈判之后,中国就提出了要恢复对黑瞎子岛的主权要求。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标志着两国边界线全部确定,黑瞎子岛终于回到中国,这是双方本着和平对话、公平合理、平等协商精神,历经多年谈判的结果。
(3)指出材料中“第一个边界条约”的名称。黑瞎子岛主权问题的最终和平解决,体现了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各是什么?
(4)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其中的一点。
[点评]对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这部分内容,可以联系中国古代史从专题角度来考查,可以结合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等知识点进行考查,还可以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知识点相联系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11)万隆会议召开(或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尼克松访华(或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或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或两关系缓和)图→图二→图面→图三(2)台湾向题。
8.八年级语文上下册试卷分析 篇八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敏而好学。
4、,思而不学则殆。
二、课内文言阅读(16分)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已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5、上文的作者是____朝______,其自号,课文选自《 》。(4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汗牛塞屋()(2)非独书为然()
(3)余幼好书()(4)使与书俱()
7、翻译句子。(2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8、“故有所览辄省记”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 _(用自己话说)(4分)
9.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论点是“ ”(2分)
三、课外文言阅读(9分)
于令仪诲人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②物,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之子也。令仪曰:“汝素厚,何苦为盗耶?”曰:“迫于贫耳!”令仪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度荒。”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天明时负归。”盗大惭,卒为良民。【注释】①市井:经商。②忤:违反,抵触。
10.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得十千足以度荒”中的“足”的意思是__
(2)“夜负十千以归”中“归”的意思是______
1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汝素厚,何苦为盗耶_____________
12.“盗大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的话回答)(3分)
1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2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12分)
《永远执著的美丽》(节选)
那是我在这次采访中惟一有机会提出的一个问题,因为我始终不解,像他这样出生在北京、生长在武汉、重庆等大城市、从小上教会学校的人,为什么在风华正mào之时违背母愿选择了艰苦而陌生的农学?
袁隆平没有丝毫犹豫地说出了这个大出我意料的答案:“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儿时的感受,仍不免双眼闪烁,神采焕发。可见那片花艳果丰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是艰难的年代,曾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的心。
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使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不解之缘。
但当他第一次真的来到农村,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最美?
现实中的落后、贫瘠和疮痍,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但却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定要走到底。”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
他义无反顾一头栽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着“杂交稻”而运转。在他研究开始的最初,为了获得一株必须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万4千个稻穗。
这样巨大的付出,在他几十年的育种研究生涯中,可以说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科学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可能遇到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的心智。如果他仅仅是美丽的欣赏者,也许他早就被沉重的现实消磨一空;但作为以自己的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科技工作者,袁隆平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14、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风华正mào()
15、起初农学对于袁隆平是“艰苦和陌生”的,文中能体现“艰苦”的具体内容是,能体现“陌生”的具体内容是(2+2分)
16、“这个世界性的难题”指,从“义无反顾”一词中体现了袁隆平 的精神。(用原文回答)(3分)
17、仿句写句(3分)
无论是科学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可能遇到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的心智。
写句:
(二)《创新不言败》(13分)
①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因素。创新作为探索性实践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②对于创新者而言,要正确地看待失败。在创新的过程中,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是一种考验。沉醉于成功的辉煌,往往可能停歇前进的步伐;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就不能把握成功的机遇。当年,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不易烧断的灯丝,进行了多次试验都没能成功。当许多人为他的失败而叹息时,爱迪生却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又找到了一种不符合要求的东西罢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爱迪生终于发明了电灯,用科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③爱迪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失败与成功,总是相对的、辩证的。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创新者懂得成败的辩证法,懂得“ ”的深刻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时一事的失败是常有的,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够走向胜利。
④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因为创新是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
⑤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⑥创新是创业者的追求,自信自强是创新者的选择。自信,才能鼓起从头再来的勇气;自强,才能激发上下求索的潜能。自信不是自负,自信者有自知之明,懂得扬长避短,不会一味蛮干;自强不是运强,自强者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审时度势,不达目的不罢休。
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呼唤创新。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19.作者举了爱迪生的例子,意在论证,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事例
(2+3分)
20.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论证方法,请把与之对应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2分)
21.根据上下文,为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个常用语(成语、俗语等均可)。(2分)
五、写作(40分,写字分包含在内)
22.请以“我终于做到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
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篇九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17分)
①《岳阳楼记》中直接概括出迁客骚人“悲”的句子是 ,“喜”的句子是 。(2分)
②《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矿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2分)
③《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林美的句子是 。总写渔人进入桃源的感受的句子是 。写桃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写桃源中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4分)
④写出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 、、、。(2分)
⑤古代诗人钟情于湖光山色,其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屡见不鲜。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这样描写洞庭湖: , 。(1分)
⑥《长歌行》中诗人想要表达的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的蕴涵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1分)
⑦《山居秋瞑》中写山间自然景物幽静的诗句是 , 。(1分)
⑧李清照的《渔家傲》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词句是 。(1分)
⑨《长相思》中被盛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表达主题的诗句是 。(2分)
⑩《醉翁亭记》中用来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平身,而是另有目的的一句是 。(1分)
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B.先/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下面解释不正确的是( )(2分)
A.以捕鱼为业:靠……谋生 问所从来:从哪儿来
B.增其旧制:原来的规模 巴陵胜状:胜景,好景色
C.醉翁之意:情趣意思 伛偻提携:提着包袱
D.雾淞沆砀:寒气弥漫的样子 舟子喃喃:小声地不断念叨
4、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像诸葛亮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2分)
5、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2分)
名著:《水浒传》、《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童年》、《鲁滨逊漂流记》
情节:
体验和感悟: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6-11题(12分)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②)所从来,(③)具答之。(④)便要(⑤)还家,(⑥)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之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闻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⑦)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⑧)皆出洒食。(⑨)停数日,(⑩)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文中的括号内应填“渔人”的是(只填序号) ,应填“村人”的是 (1分)
7、用原文回答。(4分)
①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②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③“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④“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8、指出本段的通假字“ ”同“ ”,意思: (1分)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
①绝境: ②无论:
10、翻译最后一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
11、读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请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14题(9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运则忧其居。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2分)
喜-( ) 民-( ) 进-( ) 忧-( )
13、文段中“进”照应 ,“退”照应 (1分)
14、文段中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观点。第一个设问句先从 面说,后从 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突出一个 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势推向高潮,从而提出 的论点。(2分)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6、用一组对偶句写出你的志向和抱负,要求哲理深蕴,志向高洁,并阐述以此句作为抱负追求的理由。(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7-20题(7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林壑尤美 ②翼然临于泉上
③寓之酒也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18、文段中明白地道出文章主旨的一句是哪一句?(1分)
19、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译文:
20、写出本段文字的大意。(2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4题(8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 月 湖 水平,涵 虚 混 太 清。
气 蒸 云 梦 泽,波 撼 岳 阳 城。
欲 济 无 舟 楫,端 居 耻 圣 明。
坐 观 垂 钓 者,徒 有 羡 鱼 情。
21、哪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2分)
2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借用古人的一个成语 的意思来写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分)
23、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蒸”、“撼”好在哪里?(2分)
24、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2分)
六、作文(40分)
亲友相聚,与家人、亲朋会有亲密的对话;遨游书海,与作者、作品会有平等的对话,走近自然,与山川、树木会有亲切的对话……请以“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0.八年级语文上下册试卷分析 篇十
25.根据作文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在完成作文时努力做到卷面清楚,书写正确、工整。(3分)
26.阅读下面文字,请按要求作文。(40分)
青春岁月,坎坷多多。都说现在的孩子跌进了蜜罐,可又有谁知道我们内心的困惑和挣扎?在最无助的时候,是谁在悄悄地帮助?在最孤独的时候,是谁在默默地陪伴?在看不到未来的时候,又是谁点亮了心灯?是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幸亏有你,我们才安然走过这段青春路。
心怀感激,请以“有你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①诗歌以外的文体都可以尝试,但文体要明确。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11.八年级语文上下册试卷分析 篇十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一、 读拼音,写汉字(20分)
nán běi wán xiào 括n cái lán huā shén me
bān mán chén jiù biàn dòn hǎi dài mín xīn
二、小朋友,你能准确的叫出我的名字吗?快来连一连吧!(8分)
追 砖 速 创
娘 辨 引 俩
三、花盆该开什么花。(9分)
四、我会组词。(6分)
跳( ) 请( ) 新( )
桃( ) 情( ) 亲( )
五、我会分。(4分)
六、用“√”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银行(hán xín)门口停了一辆自行(hán xín)车。
2、从一条弯曲(qū qǔ)的小路那边传来乐曲(qū qǔ)声。
3、他看着(zhe zháo)飞机模型,显得很着(zhe zháo)迷。
七、填反义词。(8分)
旧――( ) 无――( ) 南――( ) 寒冷――( )
矮――( ) 多――( ) 早――( ) 热情――( )
八、照样子写句子。(4分)
1、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已经 。
2、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用心 。
九、读句子,选出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10分)
1. 有 友
我( )许多好朋( )。
2. 座 坐
我请奶奶( )在我的( )位上。
3. 童 同
小明和爸爸一( )去图书馆买( )话书。
4. 在 再
他( )门口跟我说( )见。
5. 呢 吗
小花会去哪儿( )?她会想不开( )?
十、把搭配正确的词连起来。(8分)
初三初四 辨西东 一对 长长的 专家
十五十六 知南北 一座 了不起的 石桥
朝看太阳 娥眉月 一位 大大的 小鸟
夜望北斗 月团圆 一群 可爱的 眼睛
十一、我会做(4分)
碧绿碧绿的`叶子 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
金黄金黄的 火红火红的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5分)
在我国青海湖的西部,有一个中外闻名的鸟岛。每年5月下旬,一批又一批的候鸟从南方飞来,小岛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鸟。鸟窝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窝里窝外,到处都是鸟蛋,有白色的,也有青绿色的。
1、这段话共有 句。(1分)
2、鸟岛在我国 的西部。(1分)
3、鸟蛋有 色、 色。(2分)
4、每年五月下旬,候鸟从 飞来。(1分)
12.八年级语文上下册试卷分析 篇十二
1、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4题,14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2分)(1)
,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2)鸟宿池边树。(贾岛《题李凝幽居》)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题2分,共6分)(1)《鱼,我所欲也》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主人交往人物高雅的句子是
。
(3)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节日”有关的完整诗句。
。
3.请模仿下面对《水浒传》中宋江这个人物的简介,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作一简单介绍。(3分)
宋江,人称及时雨,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因协助晁盖等逃脱官府缉拿,被其老婆阎婆惜发现。阎婆惜趁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被迫上梁山。后宋江被众好汉推为梁山首领。
4.一眨眼,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我们已站到了分离的路口,内心一定有无尽的思绪。现在,让我们再次回眸那些一起欢笑、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对即将展现的新生活作出美好的憧憬吧。(3分)
①[往日重现]请说说你三年里碰到的最高兴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②[带着祝福远航]请给你最要好的同学写一句临别赠言:
③[说句心里话]请与你最尊敬的一位任课教师深情话别(请不要写出教师的真名):
第二部分
(5—21题,56分)
一、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
若此。
5.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朝代)文学家.(2分)6.你知道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吗?请解释。(3分)
(1)俟其欣悦
俟
(2)媵人持汤沃灌
汤
(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7.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4分)(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3分)
9.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⑴在气象学上,台风和闪电都属于灾害性天气系统。世界上每年因受台风影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严重。闪电(雷暴)对人类的威胁,也能使人“谈雷色变”。2002年夏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场大雷雨,一个炸雷就夺走了8条人命!⑵在我国每年的5~10月是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台风袭击的高频季节:这一时期,内陆地区雷电也较多发。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特别是雷暴)。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真的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会怎样呢? ⑶科学家说,如果没有台风,本已严重的全世界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而台风这一热带风暴的存在,却能为人类提供(输送)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中等大小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总降水量的25%以上。
⑷在炎热的季节,台风暴雨的降临,可以迅速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⑸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则将从地球上永远消失。⑹假如没有台风,地球能量将失去热平衡。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地球全凭这种能量保持着热的平衡。
⑺科学家说,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加时,大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是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
⑻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小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舍有78%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闪电时,电流高速10万安培,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度以上,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氨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
氮,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稀硝酸,并随雨水降至地面与其他物质化合,变成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因雷雨而“合成”的氮肥就有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氮肥,相当于5万个小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0.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闪电对人类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3分)
11.文章开头为什么介绍人们对台风与闪电的惧怕心理?(3分)
12.第⑻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说其作用。(4分)
13.作者写出了危害人类的台风、闪电的利于人类的一面,这对你认识人(物)或做事有何启示?(3分)
14.作者为什么认为“如果没有台风,本已严重的全世界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2分)
15.在生活中你看到了有些事物的“另一面”(事物本身好或坏相对的一面)了吗?试举例说明。(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2分)母亲
⑴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
⑵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
⑶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吃的念头是从来都没敢动过的。父亲终于回来了。母亲喜滋滋地把那个大西瓜抱出来放到桌子上,准备切给爹吃,谁知道一刀下去,一股臭水就流了出来。母亲一下子愣在那里。过了一刻,母亲似乎明白了什么,指着我骂:“都是这个龟王八孙!”
⑷说着,抓起一把笤帚就要打我。我早意识别事情不妙,一溜烟地跑了,连晚饭也没敢回去吃。还是姐姐把我找回去的。
⑸女儿出生以后,母亲来城里给我看孩子。那时候,父亲已经退休在家了。逢到只有我们娘儿两个的时候,母亲该叹气了。母亲说:“不知道你爹在家咋过的!”我说:“他一个大老爷儿们,还饿着不成?”母亲说:“他一辈子没进过厨房的门,连啥是锅滚了都不知道。”我说:“没进过厨房的门,还不是你惯的嘛!”母亲知错地笑笑,不再说话。⑹到了麦收或秋收的时候,母亲更是坐卧不宁的。母亲常在我面前唠叨:“娃,我听见‘吃杯茶’叫了。”我说:“‘吃杯茶’叫又咋着?”母亲说:“‘吃杯茶’一叫,就该收麦了。”隔
天又说:“娃,我闻见麦子的香味儿了。”我说:“尽说梦话!在这城里,你会闻得见麦子的味儿?”母亲却说得真真切切:“可不是哩嘛,今儿一大早我一起来,就闻见新麦子的味儿了,真香啊!”
⑺于是,只好放母亲回去几日。
⑻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迅速地苍老起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头发就全白了。我怕母亲在乡下孤单,就写信让母亲来。母亲不来,说是在城里住不惯。后来,我亲自去接,母亲才答应来了。临走的时候,母亲领我到父亲的坟上烧纸。纸点着以后,母亲说:“他爹,娃让我到城里住几口,你给我好好在家待着。”停了一下,母亲又特意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摊到地上,说:“你要是愿意随我去,也中。”然后就去看那空气中飘荡着的纸灰。一阵微风吹来,有一朵纸灰像一只黑蝴蝶一样在空气中飘来飘去的,最后,慢慢地落到了母亲摊在地上的那张纸上。母亲小心地把那纸灰包好揣进怀里,喜滋滋地说:“你看看这老头子还怪会顺杆儿爬哩。我让他去,不过是虚虚,他倒当真了!”
⑼那年秋天,我回去帮母亲收花生。走到父亲坟前,母亲惊讶地叫了一声:“咦——”我忙问:“怎么了?”母亲说:“你看你看,你爹在叫我哩。”我一看,爹的坟上裂开了一道一寸多宽、三尺多长的口子,我笑笑,说:“天干嘛。”母亲正色道:“不是。肯定是你爹叫我哩。我这一阵总做梦,总梦见你爹,说是在那边也没人给他做饭,常常吃不饱„„” ⑽果然,到那年腊月,母亲就不行了。
⑾临去之前,母亲从枕头下摸出—副绿玉手镯。对我说:“娃,这副镯子我想戴走。”我说:“你戴嘛。”说着,我就把那副镯子给母亲戴上了。母亲说:“要说也不是啥值钱东西,是你爹给我买的。”停了一下,母亲的脸上突然地涌起了一片红晕,母亲像个羞怯的少女一样地笑了,“那一年,你爹到熊寨去卖瓜,整整一挑子瓜,就换了这副镯子。你爹回来说是钱丢了,你爷爷把他好一顿骂„„” ⑿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⒀母亲说:“那还是我当闺女的时候„„”
⒁停了好大一会儿,也没听母亲再说什么。低头一看,母亲已经咽气了。16.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母亲对丈夫深沉而感人的爱的句子。(3分)
17.第⑵自然段中写父亲吃炖豆腐时,父亲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父亲真的“吃不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4分)
18.母亲去世前,为什么要求戴“玉手镯”?(3分)
19.品析下列语句的言外之意。(4分)
“可不是哩嘛,今儿一大早我一起来,就闻见新麦子的味儿了,真香啊!”
20.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什么会迅速地苍老起来?(3分)
21.文中有这样的细节:母亲小心地把那纸灰包好揣进怀里,喜滋滋地说:“你看看这老头子还怪会顺杆儿爬哩。我让他去,不过是虚虚,他倒当真了!”这里是不是表现母亲身上有着浓厚的迷信色彩?试发表自己的看法。(5分)
第三部分
(22题,50分)作文(50分)22.写作
1.以“岁月如歌”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2.在生活中,人人都在盼望着。小学时盼望上中学,中学时盼望上大学,大学时盼望工作„„在你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曾有过怎样的盼望呢?在你对未来的畅想中,你又有哪些盼望呢?请以“盼望”为题写一篇文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
要求:①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1)黄四娘家花满蹊(2)僧敲月下门 2.(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略4.①所述必须是初中三年里出现的事情;能看出是令人高兴的或印象深刻的事情。②“临别赠言”应情浓辞美,蕴含着美好的祝福,有激励作用。③话别应是饱含深情,依依不舍的;语言应精练,能引人共鸣。第二部分
一、5.宋濂
元末明初6.(1)等待。(2)热水。(3)通“披”,穿。7.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8.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9.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意近即可)
二、10.(1)闪电将大气中的氧激成臭氧吸收宇宙中的大部分射线;(2)他所产生的高温可以杀死细菌与微生物;(3)能为农作物合成氮肥。11.这是与下文介绍台风与闪电对人类的益处形成对比,为下文作铺垫,形成欲扬先抑的效果。12.运用了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能具体生动地说明闪电对人类的特殊作用,使人们对闪电对人类益处的一面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13.看待人或物以及做事都要从多方面考虑,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认识正确,不断提高工作效率。14.因为台风这一热带风暴的存在,却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15.此题没有惟一答案。如蛇可能伤害人类,但被制成药物以后,又能为人类造福。高脂肪类食品营养丰富,能为小孩身体发育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但过分偏食会导致人身体发胖,可能引发一些疾病等。
三、16.“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17.并非是父亲真的吃不下去,因为母亲疼爱父亲,父亲更疼爱母亲与孩子,以“吃不下”为由,想把炖豆腐留给母亲与孩子们吃,这里也同样传递了父亲对母亲与子女的深深的爱。18.因为玉手镯是父亲用一担子瓜换的,这玉手镯凝聚了父亲对母亲的情感,所以母亲至死也不忘戴上它。19.这里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思家心切,特别是深深地挂念着父亲,所以母亲以“闻麦香”表白自己的心迹。20.因为母亲太爱父亲,父亲的去世自然会给母亲带来内心的痛苦,所加速了她的衰老。21.此题没有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三部分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试卷分析】推荐阅读:
语文八年级试卷分析09-1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07-15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09-04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08-07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07-25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报告09-13
小学语文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09-24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分析09-29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12-08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