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释放人员走访内容(4篇)
1.刑满释放人员走访内容 篇一
刑满释放人员信息核查 信息对接流程制度规定
刑满释放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以下简称“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和中央综治委、司-法-部、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进衔接工作的意见》等法律、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衔接工作坚持“各负其责、超前落实、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的原则。
第三条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所在罪犯刑满释放、劳动教养人员期满解教前三个月,应进一步强化道德、法律、形势以及安置帮教工作有关政策等方面的教育,从实际出发对罪犯、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就业前的技能培训,并告知本办法等九条的有关内容。
第四条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所在罪犯刑满释放、劳动教养人员期满解教前一个月,应填写并分别向罪犯、劳动教养人员刻苦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局和县(市、区)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寄送下列材料:
1.向市、县公安局寄送《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罪犯出监鉴定表》、《判决书》原件或《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劳动教养人员出所鉴定表》、《劳动教养决定书》原件。(向市公安局寄送材料只适用于13个省辖市市一级公安局,市内区级公安局不再寄送材料);
2.向县(市、区)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寄送《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罪犯出监鉴定表》或《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劳动教养人员出所鉴定表》,以及其它与安置帮教工作有关的材料。
罪犯、劳动教养人员因减刑、减期而提前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的`,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所应在其离开监所后7日内分别向市、县公安局和县(市、区)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寄送《罪犯出监鉴定表》或《劳动教养人员出所鉴定表》。
第五条对留在看守所服刑的罪犯,公安机关应参照第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六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地的县(市、区)安置帮教工作在接到《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或《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15日内,应做好以下工作:
1.将《罪犯出监通知书》或《劳动教养人员出所通知书》的回执寄回有关监狱、劳教所;
2.通知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前期工作。
3.动员其亲属按期去监狱、劳教所将刑释解教人员带回。
第七条罪犯、劳动教养人员刑满释放、劳教期满时,监狱、劳教所应依法及时发给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证明书。并按有关规定发给适应的路费。有严重疾病又无亲属接领的刑释解教人员,可由监狱、劳教所派人送回。
第八条被依法裁定假释或批准保外就医的罪犯以及所外执行、所外就医劳动教养人员,其刑满或期满时,监狱、劳教所应依法办理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手续。负责监外,所外执行监管的公安机关,应在其期满15日之前向同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通报有关情况。
第九条刑释解教人员离开监所后,应在7日内向县(市、区)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报到。当地公安机关凭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证明书给予落户。
第十条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应及时落实安置帮教工作的各项措施。责任区民-警要了解、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会同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做好帮教工作。对未到县(市、区)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报到的刑释解教人员,应向上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机构通报。
第十一条监狱、劳教所每年12月15日前向有关县(市、区)安置帮教工作机构通报当地次年回归的罪犯、劳动教养人员的姓名,家庭住址、案由、刑期(教期)等情况。
第十二条县(市、区)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尖定期赴有关监狱、劳教所开展对本地籍罪犯、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介绍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就业政策等情况。
第十三条各有关部门应将本办法的执行情况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考核内容。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江苏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江苏省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回归社会衔接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上一篇: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
2.政务人员走访礼仪知识 篇二
如果对辖区少数民族群众走访,在走访的过程中要求要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民情、尊重群众信仰自由,取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2、进出门有礼
政务人员在走访入户的第一道工序不要忘了敲门,注意敲门声音要大小适中,并注意配合语言听到答应后再开门,开门前要做到衣帽整齐,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群众开门后要注意开场简明扼要的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征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再根据年龄、职业、准确称呼对方,语气要和气、大方,尽可能留下良好甚至完美的印象。
3、举止文明
在进入群众家中之前要蹭净鞋底,主动询问是否需要更换拖鞋,如有雨具应将其放置在主人指定的地方,并轻声关上房门。群众主动倒水、敬茶时,可以饮用,但不宜自行倒水或讨要。不宜在群众家中吸烟、吃东西。在与群众交谈时,应面带笑容,态度诚恳,坐姿端正,目光正视对方。
不能东张西望或有掏耳、挖鼻、抖腿等不雅举止。不宜随意使用居民的电话,如必须使用时,应征得主人的同意。
4、交谈把握话题
在走访中,主动与群众拉家常,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接受群众咨询,耐心解说,不吹嘘自己、不讲大话和无原则的话,不讲庸俗低级趣味的故事、笑话,不以籍贯划圈子,搞亲疏远近。要根据走访户的特点,如贫困群众、富裕群众、陌生群众、暂住人口等不同群体,一般不直奔主题,而是结合被走访人爱好和特长拉家常,形成互动,实现群众主动反映情况信息的走访目的。
5、适时告辞
走访时还要注意把握适时告辞。初次走访时,除主人有意愿和要求外,一般时间不宜过长,话题内容不宜太广,应掌握好时间,及时告辞。告辞时,应对居民的接待表示真诚的感谢。
3.走访安置帮教人员工作简报 篇三
为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切实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维护辖区春节期间安定稳定,近日,鼓楼区东街司法所开展了走访安置帮教人员活动。
鼓楼区东街司法所联合社区、派出所对辖区内社区矫正三年、刑满释放五年的安置帮教人员进行了全面排查走访。通过走访了解安置帮教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对走访不到的刑释解教重点人员逐个电话回访,对有重新犯罪倾向的适时增加帮教次数,加大帮教力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要及时协同民政部门帮助落实低保,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确保辖区内不发生因工作不力而出现的重新犯罪案件。
4.机关人员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总结 篇四
“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是我市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打拼“两聚一高”过硬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省委李强书记多次批示肯定,并要求全省推广。对于我们而言,是动力更是压力,只有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把工作落实落细,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味道”,党员干部脚下多一些土,老百姓心中就少一些堵。
在整个活动中,“大走访”是前提,只有走深访透,才能做到摸实情全面见底,查问题查深查透,找短板找准看清。每个部门单位、每个工作团都要认真“回头看”,查一查还有多少户没有走访到,查一查有没有党员干部至今还没有参加过一次走访,查一查有没有只见轰轰烈烈形式、不见实实在在成效的“花架子”。当前,要利用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多的时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行动起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走访,确保活动不断线,尽快实现“两个全覆盖”。特别是广大村居干部,本身就生活在群众身边,更应主动到那些返乡居民家中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摸清他们的所愿所需所盼。
“大落实”是关键,只有把问题回应到位、解决到位,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企业点赞。我们既要高质量开展大走访活动,更要在走访成果的转换上下功夫,有系统有计划地解决人民群众的所愿所需所盼、全面小康中的短板和问题。对那些仍没有解决的个性化问题,不能等更不能拖,必须尽快予以解决;对那些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要从面上进行研究,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刑满释放人员走访内容】推荐阅读:
看守所刑满释放证明书11-14
释放自我的句子09-01
释放自己生命作文10-03
加快释放改革红利01-29
语文课堂活力的释放08-17
释放青春的能量散文11-05
释放我的足球热情作文08-09
教学评估征文:放飞心灵,释放自我09-14
卫星释放速度验证的数据分析方法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