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文化

2024-10-17

礼俗文化(精选7篇)

1.礼俗文化 篇一

古代文化常识(四)宗教和礼俗 中考复习指导

古代文化常识(四)

宗法和礼俗

【宗法和礼俗】

(一)宗法

【宗法】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嫡子】封建社会中正妻所生的长儿子。

【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所生的儿子。

【考妣】旧时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

【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

【太庙】天子的祖庙。

【七出】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即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

【三从四德】“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论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礼俗

【礼俗】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的礼节与习俗。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一般在20岁。

【笄礼】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子到了成年又叫“及笄”“笄年”。

【合卺】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持一瓢而醑(用酒漱口),就叫“合卺”。后世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

【姬】贵族妇女的代称,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妇女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的通称。

【媵】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它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形式。其方式是,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嫡夫人,女方以侄女、妹妹随嫁。这些随嫁、陪嫁的人统称为“媵”。。

【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朝】古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天子,叫“朝”。

【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

【歃血】指古人盟誓时双方主事人用嘴吸一点牲畜的血以表示诚意的仪式。结盟之后,双方就有义务约束。

【免胄】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去举行。泰山高,离天近,所以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达地之功,叫‘禅’。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

【太牢】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用一头。

【少牢】古代祭品,指猪、羊各用一头。

【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亡。

【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丧礼】古代‘凶礼’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拜佣哭泣的礼节。

【稿葬】庶人死了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

【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

【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

【趋】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布衣】即平民穿麻衣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

吴嘉仪

2.礼俗文化 篇二

一、中国的“隆丧厚葬”和西方的“简丧薄葬”

从中国的历史看, 丧葬礼俗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一直都有“隆丧厚葬”的传统。亲人亡故后的丧葬礼仪包括停尸、报丧、招魂和送魂、做“七”、吊唁、入殓、丧服、出丧择日、哭丧和下葬十种仪式。期间还要设宴招待前来慰问的亲朋, 整个丧礼可以断断续续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西方受到基督教的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 不允许偶像崇拜, 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 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西方丧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 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 但与中国的丧葬礼俗想比就要简单很多了。以从三个方面比较中西方丧葬礼俗的差异。

1. 墓地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 厚衣之以薪, 葬之中野, 不封不树。”至春秋时期, 孔子大力提倡“孝道”, 厚葬之风日盛, 历代不衰, 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 以及种种讲究。于是, 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 上可尽送终之孝, 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 下至百姓, 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风水说也由此被丧葬所重视并流传至今, 在某种程度上选择风水宝地比厚葬更重要。到现在, 尽管中国各个城市都实行公墓对殡葬进行统一管理, 但在公墓位置的选择上, 不少人还是会听从风水师的建议。

与中国相比, 西方墓地的选择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以美国为例, 较早的墓地一般是在教堂周围, 受英国和法国习俗的影响, 人们也常常选择那些位于城郊风景秀丽、肃穆安详的地方作为墓地。现在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 规划也很长远、划一、详细, 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公墓管理很严谨, 死者不论何种葬式, 都要深埋, 墓面平整, 而后种上草皮, 碑石不能太高, 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 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 墓主何人, 只见墓碑和花草, 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

2. 丧服

死亡是人生的重点, 中国传统奉行“事死如生”、“慎终追远”的价值观, 因此, 在中国古代礼仪中, 丧礼是极其讲究的, 尤其是子女对父母服丧礼仪, 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标准。丧服从重到轻, 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 合称五服。不同丧服穿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其中时间最长是斩衰, 期限三年。中国的丧服避精细, 趋粗疏;忌华丽, 尚缟素。到了近现代的时候, 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 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 左胸别一朵小黄花, 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在亲人离世后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 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

在传统丧葬中, 西方没有像中国对丧服有明确的规定, 不过中西方在丧服的颜色选择上截然不同。中国采用的是白色, 中国一直就用“红白喜事”称婚丧。而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在美国的丧葬礼仪中, 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 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 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 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 (死亡的恐惧) , 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 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

3. 哭丧

哭丧是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 是一种以哭的形式表达哀思的礼俗, 贯穿了整个丧葬过程, 尤其以出殡时的哭丧尤为受重视。因为出殡时必须全体子孙后代特别是男人们“唱哭”, 否则就会被乡亲视为不孝。此外, 哭的音量也非常重要, 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 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 其子孙后代也会被人们视为不孝。因此为了赢得孝顺的美名, 后代子孙们往往会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 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职业的哭丧者。

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也有哭的场景, 但是不会像中国的哭丧那样需要嚎啕大哭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 亲人们都不能嚎啕大哭, 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 意为不要打忧死者灵魂安静。

二、中西方死亡文化差异的宗教根源

中国的“死亡文化”是儒家仁学道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我国原有的丧礼为表致哀;祭礼为表致敬, 并有“不忘”“报德”的涵义, 后渗入了佛教的果报, 道教的鬼神来世观念, 与原有的“不忘”“报德”思想融合, 行成了中国以孝为中心的丧葬礼俗。

在中国古代儒学家看来, “生”与“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正如《论语·先进》所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因此, 儒家对死后世界的认识是一片空白。道教为我国本土宗教, 对来世也一无所知。后佛教传入, 提供了死后六道轮回、托生转世的观点。道教即予以吸收附会, 填补了死后世界的空白。于是出现了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 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孝道”则成为儒、佛、道在丧葬礼仪中融合的关键。儒家提出了对亡故祖先“应尽孝道”的原则, 佛道提出了“如何尽孝”的办法。如此, 佛道影响了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影响了佛道, 也因此影响了中国人的一般人生观。“中国人在得意时人人是儒家, 失意时人人是道家, 去世时人人是佛家”。中国是儒佛道三教合一, 而这合一的可能也可以说是由这“孝”字说促成的。

西方的“死亡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 是基督教灵魂学说的一部分, 意在培养人们对上帝的宗教感情, 净化其道德情操, 坚定基督教轻尘世、重后世的生死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 人活着必须赎罪, 死后才能进天堂。“人的生和死是个人和上帝之间的事, 死亡是灵魂摆脱了躯体而皈依上帝, 人一经死亡, 似乎就与自己的亲朋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躯体已经腐朽, 灵魂则到一个美好的地方去了”。所以基督教轻视肉体的过程, 而重视灵魂的得救。也正因为这样, 对于丧礼提倡简丧薄葬, 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 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 解脱生前痛苦。

丧葬礼俗是人类对死亡超越的外在形式, 在宗教教义的解释与参与下, 它将死亡所承载的伤痛、悲苦、绝望、恐惧一一化解。并且中西传统丧葬习俗的差异不仅仅表现为“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丧葬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性行为, 必定体现该社会文化的某一精神, 而且是人们各种心理需要的映像。不过, 我们认为死亡文化及丧葬活动最终仍然是为了生者, 所以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一如生和死不可分离一样, 它们各自的文化也是紧密相连, 同时又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1]黄建中.比较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2]吕应钟.现代生死学[M].台北:新文京出版社, 2001.

3.礼俗文化 篇三

关键词:命名习俗;认亲爷;亲娘;满月;百日;周岁习俗二、三朝。

命名习俗一、认亲爷、亲娘。自古以来,小孩命名一般由自家父母和长辈商议取名。在宗族社会里小孩取名遵祠堂排行命名,有的先取小名,成人后再取祠堂名。有的小孩幼时不好带,民间有认亲爹、亲娘的习惯。

小孩幼时不好带,家长请算命先生给小孩算命,如小孩五行有缺,则名中加所缺的字(金木水火土)。如小孩与生父生肖不合,要认“亲爷”,与生母生肖不合,则要认“亲娘”。被认“亲爷”、“亲娘”的人必需无子女的人,有的认讨饭人做“亲爷”、“亲娘”。

认“亲爷”、“亲娘”时,请被认的人到家里,在天井中摆起香案,被认的人站在上间,叉开两脚,边上的人抱小孩,从被认人的跨下由前向后钻过,后面一人接,意寓是被认的人生下来。要钻三记。接过小孩的人将小孩抱给其生母,说:“某人生了一个小孩,送给你,从今以后听讲些了。”仪式结束,请人吃饭,主人家要送鞋和食品等给“亲爷”或“亲娘”。

平时,“亲爷”、“亲娘”会送吃的东西来,给小孩吃。主人家要回赠礼品。有的讨饭人(“亲爷”、“亲娘”)会送饭、送米给亲儿子。主人家要回更多的米和食品给“亲爷”、“亲娘”。过时过节,对路近的“亲爷”、“亲娘”,主人家要送果、粽等食品给“亲爷”、“亲娘”。路远的他们会自己来,主人家要热情接待,并赠送礼品。

有的小孩小时不好带,会认樟树娘,要找独根的樟树,备香烛、酒肉去供樟树,在樟树上贴上小孩的名字。认过樟树娘的人,一般名字中会带一“樟”字。

有的小孩小时不好带,会认认石玄壳娘,要找村边的大岩石,备香烛、酒肉去供石玄壳,在石玄壳上贴上小孩的名字。认过石玄壳娘的人,一般名字中会带一“石玄”字。

认法清先生和认关老爷的做亲爹,认了法清先生的人名字中会带一个“法”字,认了关老爷的人,名字中有带一个“关”字。

樟树娘、石玄壳娘、法清和关老爷的人,过时过节和五月十三都要去祭拜。一般到十六岁成人后去谢了,以后就不再去祭拜。

满月、百日、周岁习俗二、三朝。小孩出生第三日称“三朝”。自古以来,民间有洗三朝、缚手骨的习俗。三朝日,要给小孩洗浴,俗称“洗三朝”。用柏、油麻壳、菖蒲、艾叶等煎汤,称“百草汤”,在房内给小孩洗浴。洗三朝要洗干净。传说,三朝洗干净了小孩长大后皮肤好些。如手挟下没洗干净,小孩长大后会狐臭;手脚没洗干净,长大手脚会开裂。

浴洗好后,给小孩穿好和尚衣,用红头绳缚小孩两胳膊,联到胸前,当中结一只戒指,俗称“缚手骨”。衣裳穿好后,将红头绳当中用剪刀剪开,胳膊结不解,防止小孩手缩进去。俗称,小孩缚了手,大起手不会骚。如果缚的时间过长,长大后做事手脚慢。农村里,看到有的小孩手骨很骚,有人会讲:“你手骨没有缚三朝。”如有人做事手脚慢,人会讲:“这个人三朝缚太多时了。”

接生娘用鸡子在小孩头上滚几下,表示小孩头圆些。用石玄壳在小孩头上滚几下,表示小孩头硬些。用绿葱在小孩头上摸几下,表示小孩长大后聪明些。接生娘边摸边讲:“哦,哦,你很会的,会险的,大起聪聪明明。”等吉利的话。之后,接生娘抱小孩拉屎,口中念:“你听讲险的,一日三队屎(小便),三日一队圬(大便)。”祝小孩清爽些,好带些。

三朝洗好,主人家在天空下设桌,摆上鸡子、酒、香烛,把安在房间里的夫人拿到出来,接生娘抱小孩,拜谢夫人娘娘,祷告夫人娘娘保佑小孩日大夜大,清洁健康。拜后,抱回生母身边,接生娘嘱咐讲:“好好陪犬娘,守犬窝,一忽睏到大天光。”农村里习惯把小孩比作小犬儿,意思小孩像犬一样,烂娴些,好带些。

4.外国人的日常礼俗 篇四

1. 入室先叩门,入室后脱帽。在美国, 入室前须轻声叩门,经主人许可方可进入,男人进屋后均须脱帽。

2. 打招呼别忘了孩子。当你拜访美国人家时, 常常会有孩子出来向你打招呼问候, 你也必须礼貌地向孩子问好,否则, 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敬。

3. 互不招待,各自付账。在美国, 当几个人在一起吃饭时, 若没有事先预订好, 一般是各付各的帐, 称为”Go Dutch“或”AA制"。

4. 走路不能啪啪响。在美国, 在人行道上走路时, 绝不能把脚踏得啪啪响。如果有人那样做,那被认为是在咒骂自己的母亲。

5.潮州歌册中的潮汕生老礼俗 篇五

诞生礼大抵包括求子、怀孕、贺诞等几个阶段。2求子习俗多见于歌谣民谚, 如“抢花生, 熟掺青 (即潮语生的意思) , 年年生”;“观音生雅一块败”“爱穿待嫁, 爱食待生”“有游灯, 家里生千丁;无游灯, 家里要绝种。”等。

孕期习俗多见于潮汕民谚, 如“酸儿辣女” (指妊娠期孕妇喜食酸物, 预兆生男, 喜食辣物, 预兆生女) 、“肚尖生男, 肚圆生女”“左腹动为男, 右腹动为女”“儿勤女懒” (指所怀为男, 孕妇勤快;所怀为女, 孕妇懒惰) 。

育儿礼俗主要有“腔腊”、庆三朝、庆满月、庆周岁、收养、过继、七月初七拜公婆神等。3

贺诞礼俗主要有庆“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入学习俗。如小孩入学第一天, 父母给孩子煮猪肝炒芹菜, 豆干炒大葱, 煮鳞鱼, 一对红色鸡蛋等 (潮汕方言“肝”与“官”, “芹”与“勤”谐音, 寓意勤奋上进, 今后能做官;“葱”与“聪”谐音, 寓意聪明, 读书开窍;“鳞”与“龙”谐音。以示小孩将来能跳龙门, 出人头地;一对红鸡蛋意味着连中双元, 圆满成功) 。

成年礼俗4包括冠礼和笄礼, 而“出花园”则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成人礼。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 要在乞巧节和中元节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公婆母”, 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了。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等。不同地区略有不同, 有些只给男孩子出花园, 有些要先求神问卜, 获知没有“忌讳”“冲撞”, 才能举行。

老年礼俗包括老人蓄须、寿庆和尊老礼俗。

尊老礼俗主要体现在老人组、老人节、父母会、食伙头等。父母会又称人寿会, 是一种流行于潮汕地区的民间慈善组织。“食伙头是潮汕子女赡养父母的一种家庭伦理形式。父母养育儿女成家立业后, 儿子轮流供养父母的伙食, 叫‘食伙头’或‘轮伙头’” (陈卓坤, 2006) 。

下面笔者将重点介绍在潮州歌册中体现较多的分娩习俗、报喜习俗、拜公婆神习俗、结契习俗以及在潮州歌册中有体现, 但相对较少的冠礼、笄礼习俗。

一、分娩习俗

潮州歌册《刘明珠》5中对分娩习俗体现较多, 下引:

二奴明白已在先, 生产对象早安排。亦有弦线缚脐带, 亦有剪刀来返脐。

水帕先头捞路门, 二婢扶娘落眠床。双脚搐放脚桶底, 许时昏迷难承担。

四事明白就天光, 小姐且抱放眠床。五个鸡蛋尔先食, 来炆糯米落乌糖。

引文大意为分娩期间剪脐带, 以产妇双脚抽搐昏迷的情景和吃鸡蛋、乌糖炆糯米的习俗。

与我国其它许多地方为孕妇搭建临时性产房的习俗不同, 潮汕民间一般不另设产房, 但一般孕妇不能在娘家生产, 若临产期住在娘家, 分娩时也必须立刻到婆家。不过, 因“生”意味着船家有生意, 会发财, 所以, 在潮州行船人家, 若遇上有孕妇生产, 会被认为是喜事, 船主也会煮甜面、鸡蛋并做丰盛的菜肴款待产妇。

二、报喜习俗

潮州歌册《双鹦鹉》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意为杨元帅老来得子, 百官上门庆贺, 杨元帅在厅堂大摆筵席, 宴请宾客的情景。下引:

杨爷元帅喜在心, 开席放帖请亲朋。四亲六眷来贺喜, 满朝文武闻知因。

杨府真正好名声, 新居得子堪扬名。百官上门来庆贺, 公卿侯伯共王爷,

都来贺喜到府门。杨爷彼时喜十分, 接入公卿文共武。大摆筵席大厅堂,

厚待众官在堂前。吊戏三棚到戏台, 文武正欲来坐席, 门官入内禀报知。

在潮汕地区, 婴儿出生, 产妇的丈夫即要到岳父母家报喜。回赠的礼物称“开生”。孕妇分娩以后, 山区地方还要请亲友、邻居吃糖粥, 或送糖饭等物。亲友则送鸡蛋此活动时间多在产后十二天俗称“过腊”后进行, 也有的地方在产后第三天或第七天进行, 成为“望腊”。凡是岳家有送礼来的, 生育家都要回敬糖饼, 并且分赠邻里。《双鹦鹉》这部歌册内容虽然是反映杨家将时期的, 但潮汕人民对其生子报喜习俗的大篇幅传唱也体现了潮汕地区人民对生子报喜习俗的重视。

三、拜公婆神习俗

潮州歌册中有不少反映潮汕地区人们拜公婆神的习俗。如《双玉凤全歌 (上) 》:

正请直父去医目, 丑陋亦孕有雅媪, 向会鄙相就不去, 请齐余亲来贺喜。

日夜朝房理政事, 一日朝房过一日, 就取名字叫君保, 明日子儿是满月。

药铺吊尔无差形, 亦叩头胎产男儿, 甘用得饭任番邦, 欢喜子儿貌堂堂。

听知产儿喜心胸, 二旬有余回宫巡, 一言共母唱知机, 暂办礼物咏神祈。

夫人亦是贤会人, 抱出孙儿在厅中。拜天拜地共拜祖。愿孙长成朝君王……

潮汕民间认为, 公婆神是儿童的保护神。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即公婆神生日时, 凡家中有15岁以下的小孩的人家都要在家中祭拜公婆神 (潮阳称床脚婆, 揭阳称公婆母) 。有些家庭除七月初七, 还在元宵节和和除夕节再次祭拜以示虔诚。公婆神的神位一般是供在孩子睡觉的眠床底下或床顶端, 不立神像, 只用一个瓷碗作香炉。祭品有饭、甜丸、粿品、鱼肉、纸钱及纸制“婆衣” (供阿婆用的寿衣) 。祭品逐年有所增加, 至十五岁“出花园”时最为丰盛, 以谢公婆神多年来保佑孩子平安之恩。

四、结契习俗

结契在潮州歌册中体现相对较多。《白绫像全歌》讲述的是冯府小姐与书生王文嘉之间偶见, 彼此新生爱慕之意, 各自画下了彼此的绫像, 在神仙的帮助下, 两人梦里相会, 并以白绫像作为彼此的定情物。后来, 文嘉被石府公子陷害, 并被顶替。在神仙和贵人的帮助下, 文嘉乃至换名参加科举, 并与冯府小姐完婚。下引:

就将章氏扛出去, 遇我回返来救伊。问伊情形说知机, 今日收伊为女儿。

姐妹辞别入房来, 欢喜结契喜万千。赧今在此身有靠, 古道三幅共八嫒……

神人去托艾氏梦, 后来结契母子亲。母子告量迯走忙, 前来投宿白家中。

又拜员外做义父……

潮汕民间将拜契与结拜合成为结契。契爹契娘 (认义父义母) 称为拜契;认义兄弟姐妹为结拜。以上引文就分别体现了结契为父女、义结金兰、结契为母子的民俗。结契之日, 义父母需赠予一套新衣或赐给一个名号, 并宴请亲朋。自此, 以父子母女相称。义子要记住义父母的生日, 逢义父母生日, 要备礼物前去祝贺。义子成人娶妻时, 也必须恭请义父母前来行拜见礼。以后来来往往, 生子生孙如血统亲行世俗礼仪。

五、冠礼、笄礼习俗

在潮汕地区, 加冠礼和及笄礼常和婚礼一起进行, 民间也没有把加冠、及笄作为固定礼俗举行仪式。从很大程度上, 潮汕的成年礼已为出花园所代替。潮州歌册《冯长春》等均有所体现, 下引:

古道女人若及笄, 当诵标梅一首诗……

自思妾身已及笄, 未知主配谁家儿?新来若变做男子, 我愿与伊结罗丝。

生老礼俗作为潮汕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潮州歌册中有一定体现, 而潮州歌册作为潮汕地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在保留的基础上, 丰富了当今的潮汕民俗, 唤起潮人的文化认同感, 使之继承和发场潮汕文化的精华,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味, 从而使得潮汕地区在文化、经济等方面更好地发展。

摘要:潮州歌册是流传于潮汕地区的用方言吟唱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文学, 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潮州歌册在唱词中借助了流行于当代丰富的民俗文化。本文旨在探寻蕴含于潮州歌册中的潮汕生老礼俗, , 分析唱词中所体现出来的生老礼俗文化内涵。

关键词:潮州歌册,潮汕民俗,生老礼俗

参考文献

[1]吴奎信.《潮州歌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2]肖少宋.《潮汕方言说唱潮州歌册的生成与嬗变》[J].广州 (未刊) .

6.喜寿礼俗中的花色面点 篇六

寿桃糕至晚在南宋时就已出现了,《武林旧事》中记载有名为“仙桃”的蒸食。到了清代,蒸制寿桃的同时又出现了烤制寿桃,花色也更为丰富,糕点师还创制了一种大寿桃中包着许多小桃的“百寿桃”。传说,在乾隆皇帝八十寿诞的大喜日子里就呈献过此种寿桃,深得乾隆的欢喜。慈禧太后寿诞时,寿膳房上下忙个不停,点心局精心制作出万寿桃、百寿桃、立桃、卧桃各4盘。所谓万寿桃、百寿桃实际上是“桃中桃”,近尺高的大桃内包有许多个小桃,图个吉利。

民间做寿用的寿桃每个约半斤左右,一般码在红漆盘子中,10个成一堂。寿桃尖上要染些食红,桃叶也要染绿色。一般家庭至少要摆一堂寿桃,至于亲朋好友送来的就不好计数了,多达几十堂的都有。寿面要盘成塔状,上面还要罩上拉开的红纸网罩,很是美观。面制的寿桃有着很强的民俗生命力,至少在十几年前,城市的糕点店里依旧可以见到。蛋黄色的寿桃中间用红色的奶油写着大大的“寿”字,也有用染红的凉粉皮或京糕片刻“寿”字的,周围是裱花上去或喷上去的红花绿草及寿星公的图案,生活色彩浓郁。西式奶油寿糕、巧克力蛋糕的风行只是近十年来的事。

像寿桃一样,民间其它的面食糕点同样在民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旧时,在华北、东北的一些地方,由山东人、河北人开办的蒸食买卖是很出名的,花色面点堪称山东人的拿手好戏。蒸锅铺除零售山东馒头之外,大宗的生意主要是服务于民间的喜寿大事。嫁闺女、娶媳妇要用喜字馒头,为老人祝寿要用寿桃、寿面等,这些事情都不用本家操心,蒸锅铺是会为您料理好的。寿宴所用的主食是由蒸锅铺供应的桃形扁馒头,馒头面上的图案为吉祥的“五福(蝠)捧寿”。

在一些地方有个俗例儿,男女双方若定了婚期,男方要在婚前几日向女方下聘礼、下龙凤喜帖等。男方雇人将大大小小的物品、家什抬到新娘家,这其中就包括大块的龙凤喜饼(饽饽铺所制,汉俗)或喜字大馒头(蒸锅铺所制,满俗)。每个喜字馒头重约半斤左右,上面印有红色的喜字。这喜字馒头一般家庭也要送两抬,一抬50个,不然的话是实在没面子的事。此乃蒸锅铺、饽饽铺的大买卖之一。

接下来婚礼酒席上的主食也是蒸锅铺特制的扁馒头。扁馒头是用模具扣出来的,方形、圆形的不等,馒头面上有双喜字,整个婚宴下来至少也得需要百八十个扁馒头。婚俗中常用的龙凤喜饼也要提前向饽饽铺订做,且数量不少。龙凤喜饼属酥皮点心,约三寸大小的圆饼上面印有红色的龙凤图案,取龙凤呈祥的吉祥意义。婚俗中所用的点心历来是饽饽铺的好买卖,所以旧时饽饽铺的“门票”上常常将“龙凤喜饼”印在首位,以示重视和招揽。

7.礼俗文化 篇七

关键词:婚姻制度;婚姻习惯法;国家法;布依族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076-06

一、调查点的一般情况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与贵阳市最南部的花溪区相邻,自己开车从花溪城区到惠水县城只需要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惠水县总人口4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49万人。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布依族的人口最多。长田乡位于惠水县的北部,布依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60%以上。这个乡的龙泉村由7个自然寨组成,6个自然寨居住的都是布依族,一个自然寨的男系是汉族,但结婚的女性一半以上都是布依族。

上黄寨是龙泉村的第四村民组,属于其中最大的一个自然寨,位于涟江上游洛凳河的河边上,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与贵州多数布依族地区呈现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不同,上黄寨周围的山上有适合树木生长的土壤,山上长满了林木。村民们在寨子中修建了旅游设施,由于乡间道路不是很好,同时邻近贵阳市最著名的风景区花溪区,作者多次到这个寨子,但是从没有遇到其他来这里旅游的人,修建的旅游设施都荒废了。全寨100余户,400余人口,全部都是布依族。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出外打工。

本文作者于2009年开始多次到上黄寨进行布依族习惯法田野调查,这个布依族自然寨也是作者近十年在贵州进行少数民族习惯法田野调查选择的距离贵阳最近的一个调查点。如果是自己开车,从贵阳市花溪区出发4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去上黄寨的村级公路的入口处,在沙土路上慢速开20分钟就可以到达寨子。上黄寨距离贵阳市花溪区的管辖地界比较近,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比较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日常语言方面,在惠水县西南部的布依族村寨,人们日常使用的是布依族语言,而这个寨子中,人们的汉语水平普遍比较好,在调查时不用翻译也能很好地进行交流。

二、赶表与提亲

赶表是古代遗传下来的重要布依族婚姻习惯法制度。封建社会时期,赶表制度与国家法冲突。例如在清代,青年确定与谁结婚的合法形式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清朝的法律,对于谁有权决定婚事是有明确规定的:“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其夫亡携女适人者,其女从母主婚。”① ①《大清律例》卷十,《户律·婚姻》。 也就是说当事人没有自己相识相恋的任何自由。男女自由恋爱私订终身被社会上视为伤风败俗之事,依照法律还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在现代社会,人们容易将赶表与现代的恋爱方式相提并论,看作是一般的习俗。赶表制度虽然也与我国现代婚姻法的婚姻自由原则有相似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上黄寨布依族,男女青年用对歌的形式互相表达情感。这种男女青年聚居在一起,用唱歌表达爱意的方式,就是汉语称为“赶表”的最基本形式。当地布依语中,男孩子称此为“幺次蕊”意为“玩姑娘”,女孩子称此为“幺勒佬”,意为“玩男孩”。在农历四月初八,六月初六等重要的节庆日、婚嫁办喜事酒以及星期天赶集时,男女青年就会聚在一起唱歌。唱歌的时候,男女的人数不固定,可以男的多些也可以女的多些。寨子里有人家办喜事的时候,通常青年男女都会参加,一般都要在办喜事的人家里过夜,晚上男女青年就会出来唱歌欢闹,男女双方互相用歌声回应对方,互相赞美。赶表时,如果觉得没有中意的人,人们就不会唱歌回应或者离开。如果男女双方互相有好感,都有继续谈下去的心思,在第二天早晨离开办喜事人家里的时候,就会互相送别,这称为“送情郎”或“送情妹”,还会互相赠送纪念品,一般女孩子送男孩子亲手缝制的鞋垫、围腰或者方手巾。经过第一次的沟通以后,男方就会经常找机会或借口去女方家住的地方,约女孩子晚上一起唱歌,到后来就会约定一个时间,男孩子带着女孩子约会。这在当地布依族中称为“刷马子”,男女都可以这么说,相当于我们汉语中的“约会”。如果一个女孩子交男朋友很多,或者男孩子交女朋友很多,就叫“刷马子很凶”,这是褒义词,说明歌唱得好,中意的人很多,招人喜欢。1980年代以前,保留了一些禁止性规范内容。例如男女赶表时,看见别人特别是老年人要躲开,否则就可能引起女方家族或者村寨的暴力干涉。

历史上,当地是赶表制度与父母决定子女婚姻的制度并存,实际上是既有自己的特点,又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赶表相识以后, 男女互相中意,男方家一般会请一个能说会道有亲戚关系的人牵红线。如果想结为夫妻,还必须经过双方父母的同意。否则,即使两个人再中意,也不能自己去对方家里,如果自己擅自去了,人们就认为这个人不本分。回来的时候父母是不让进家的,寨子里的人也会看这个人不顺眼,这在当地称为“走地方”。这种制度在过去是十分严格的,现在打破了这个规定。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牵红线的人带着酒和送礼用的糖到女方家。汉语称这种糖为“四方糖”,用纸盒包着,199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已经不再生产这种糖,采用其他的礼品。牵红线的人到女方家里后,如果女方家同意,就会收下礼物。没有收下礼物,就表示女方家不同意。一般的情况是,第一次女方家不会明确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会说些矜持的话,例如:“我把姑娘养这么大,还想让姑娘在家多呆几年,帮着干点活。”如果爽快地答应了,女方家会担心别人说自己害怕姑娘嫁不出去之类的闲话。虽然女方家的人一般在第一次都不会立即答应,但是内心的态度还是能够看出的。如果女方家坚决拒绝收下礼物,表示女方的家长不同意,男方家派去牵红线的人就不用再去提亲。如果女方家的语言含糊不清,男方家就准备第二次提亲。

男方家第二次到女方家提亲时,女方家的老人一般会说:“你们这么急,知不知道两人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克啊,等查一下八字再说吧。”这就意味女方家已经同意。实际上,第一次男方家提亲的人去女方家后,女方家的父母就会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了解男方的情况,同时要了解男方的属相。在上黄寨的布依族中,人们普遍认为,属羊、属猪、属牛与属虎的人不可以在一起,属鼠、属鸡与属蛇的人不可以在一起,属虎与属虎的人也不可以在一起,原因是存在“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这些禁忌一般都是人们根据自然界生物生存的自然法则的逻辑规定的,认为这些相克属相的人在一起生活会命短。即使男女两个人再情投意合也不能打破这种禁忌,老人们也会坚决反对两人在一起。如果姑娘坚持到男方家里去,当地称之为“走地方”,会被人们看不起。一般情况下姑娘也不敢这么做,怕以后的日子过不好。

一般情况下,男方家第三次到女方家提亲,才能完成提亲程序。这次去时要带一只公鸡,还要根据女方家族户数的多少,给女方家族的人带礼品,1990年代以前一般是带1把面条,1把粉,1瓶酒。如果女方家族的人到女方家一起陪牵红线的人吃饭喝酒,就证明整个家族的人都同意了。

20世纪90年代以后,赶表制度由习惯法转变为普通习俗,最近10多年,青年读书回来,如果没有工作,就去外面打工,唱歌的就很少了,只有少部分的青年仍会唱。在外面打工时,青年独立性增强,以找结婚对象为目的的赶表制度实际上已经消亡。父母也已经不能决定子女的婚姻。

三、结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在贵州的很多苗族、侗族和布依族聚居地方,按照当地的习惯法结婚而不打结婚证的现象比较普遍。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的结婚是一个过程,与国家法的打结婚证作为标志不同。按这些地方的习惯法,只有女方生了小孩以后,才算实际结束了结婚的最后一道程序。惠水县与贵州省的文化中心贵阳市相邻,而上黄寨的北部边界就是与贵阳市花溪区的管辖地域相邻。婚姻习惯法制度中的很多传统发生了变迁,比如伴娘制度,不落夫家制度等都与惠水县中部和西南部的布依族有很大的区别。

(一)订婚制度

在正式结婚之前,男方家要到女方家里去要女方的生辰八字。当地也称为“吃杀鸡酒”。男方家的人到女方家里时要带两只鸡。这次也要给女方家族的人带礼品,礼品和最后一次到女方家提亲时带的礼品品种一样,只是价格上要贵一些。男方要带上自己家族的人,一般是一家1个或者2个人,一起到女方家。男方家还要带上1个男孩、1个女孩。女方家会回送男方一只母鸡,这只母鸡必须是没下过蛋的子鸡,还会送给男方家族来的人每人一双鞋垫。这一次决定结婚的日子、彩礼钱、嫁妆以及确定女方家送亲的人数等相关的事情。现在的彩礼钱一般是5600元或5800元,数字都与6和8有关。如果女方家要的彩礼钱多,男方家的压礼先生就会说:“既然是亲家,就是顾家。要的太多,他们家也是借的钱,将来也要你家的姑娘还,少要点吧”。男方家给完彩礼钱,女方家会陪送姑娘更多的嫁妆,女方家陪送的越多,越有面子。男方家要给女方父母抚养费。20世纪80年代时,给女方父母的抚养费一般是120元,现在最低660元,多的几千元。男方给女方家母舅的钱叫“羊钱”,意思是吃羊,有几个母舅就给几份“羊钱”,意味着吃几只羊。20世纪80年代时,每份羊钱一般是66元或68元。母舅会回送一只装粮食用的柜子作为礼物,意为“生桂(贵)子”。

男方带了很多东西来,进门时,女方家的人就会开玩笑躲起来,故意不接东西。接东西,就要给红包,接到东西就拿走藏起来。如果不让接,就会抢着接,还会说“快点,先生写八字是有时间的,不能耽搁”之类的话。这些人一般都是女的,男的是不好意思去的。女方还会问男方家来的人是否带了写八字的先生,如果没有,就帮忙请一个来,说这话的意思也是要红包,因为男方家是不可能带先生去的。

晚上,被邀请来写八字的先生就会问男方家的人说:“你们拿的东西呢,没拿东西你们是来干什么呢,我们这里有,可以方便你们,卖给你们。”这是指买笔、墨和红纸等钱。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概是20元或者30元钱,现在要几百元钱。女方家用这些钱来请人唱歌。写八字之前,老魔先生要在堂屋老祖宗牌位前念经、给老祖宗斟茶,男方家的人要给斟茶的人红包,一般是12元钱。写八字时,要先点蜡烛,男方家的人要给点蜡烛的人红包,20世纪80年代时,一般给1元或者2元,最高12元钱,现在一般是12元或36元。老魔先生念完经,把一张红纸折起分成两边,将男方的八字写到红纸的一边,将女方的八字写到红纸的另一边。写好后,将红纸装到一个男方带过来的小匣子里。这种小匣子,每个村寨每个家族都有一个,专供娶媳妇时用,是祖上传下来的。接着就要放爆竹,男方也要给放爆竹的人红包,现在一般是12元钱。

这一次,男方来女方家要唱“朝门歌”,女方家要请人晚上来唱“亲家歌”。晚上吃宵夜的时候,还要唱“宵夜歌”。唱歌的人男女都有,男方家的人付钱给女方请来唱歌的人,这些钱只分给女的,不分给男的。20世纪80年代时,大概是12元,现在一般是100多。这次唱歌主要以“亲家歌”为主。亲家歌的主要内容是男方家夸女方家姑娘好,女方家夸男方家儿子好,比如“你家姑娘读大学,我家儿子干农活”,“你家姑娘像朵花,我家儿子像哪吒(当地称乞丐为哪吒)” ,“你家儿子还读书,我家姑娘还喂猪”。这次女方家就没有了第一次提亲时的谦虚矜持,开始热闹起来。这个时候,一些青年男女也要借此机会去唱情歌。

第二天早晨,男方家族的人吃过早饭以后就要走了,走的时候,要唱开门歌,要给开门的人和做饭的人红包。但是女方家的人会有表示挽留的动作,通常会在门口放一只木凳子,上面放一个小被子,象征着马和马鞍,意思是让他们骑着马走。男方这个时候要给红包,意思是给饲料钱,喂马钱。凳子不止放一只,要放好几只,有大凳子,小凳子,大凳子象征着肥马,小凳子象征着小马,骑肥马就要多给红包。这天早晨,男方最起码要准备30个红包,1980年代时,一般准备10个就可以了,每包通常是1.2元,现在每包一般是3.6元、12元或36元。这些数字都与12有关,意味着一年到头。骑马的时候要唱骑马歌,女方家的人会唱:“叫你骑马你就骑,马有笼头脚有蹄,我拿马绳交给你,望你亲家怎样骑。”男方家的人会还唱:“骑马要骑四脚花,亲家买去二万八,你将马索交给我,一直骑到我们家。”除了唱骑马歌,还有“打花猫”这一环节,就是用锅底灰往脸上抹,如果男方家的人脸上干净,说明亲家不重视这门亲事,气氛不隆重。男方家的人则要等女方家族的每一户请吃饭之后再回去。

男方家的人来到女方家时,只要吃了杀鸡酒,就算是订婚了。以后要是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就要将彩礼钱及物品全部退回给男方。如果男方不同意这门亲事,这要看男方家族的人能否将此事压下。如果压不下,就算是与女方家撕破脸了,要赔偿女方家里因男方吃喝住的花销,并且送给女方家的物品也不能要回,女方家陪嫁的家具之类的物品,男方家要自己找车送回女方家。

(二)迎娶程序

男方要带1个小男孩、1个小女孩和2个压礼先生去迎接新娘。一个压礼先生负责在女方家里交东西,另一个负责物品及人员在路上的安全。小女孩负责打伞,小男孩负责提灯笼。对于迎新娘的两个小孩的挑选,存在很多规则。这两个小孩的父母都要健在,女孩的挑选标准还要求家里面也要有男孩,有2个女孩的不可以。男孩的挑选标准中家有2个男孩的会更好。女方家也有作为陪亲的2个小孩,与男方家找两个小孩的规则要求一样。

这一次男方要带上几十斤肉、几十斤米酒和3只公鸡来女方家。1只公鸡晚上杀掉后煮熟敬祖宗牌位。1只公鸡用来发亲,也就是新娘出发时用来拜祖宗,发亲要根据八字确定的时间进行,一般是下半夜里。第3只公鸡是拐角鸡,女方要给男方一只没下蛋的子鸡,作为陪伴鸡,男方将拐角鸡与陪伴鸡一起带回。这一天晚上,和订婚时一样,也要唱歌,只是不再有女的故意欢闹进行抢东西游戏了。

男方一般下午到女方家,男方父母不来迎亲,新娘根据八字决定出门的时辰,通常是第二天凌晨出门,小男孩要提着煤油灯笼照路,即使新娘白天出门,也要打灯笼。新娘会穿着男方带过来的新衣服去男方家。女方家送亲的人白天走,陪亲的人凌晨时跟姑娘一起出门。女方的母亲和兄弟姐妹都要送新娘。通常是陪亲的人走到半路就不走了,闹着说鞋破了要“草鞋钱”,80年代时一般36元,现在一般是150元或160元,由几个陪亲的人一起分。

20世纪80年代时,送亲的人都是走路,那时要在男方家住2夜。20世纪80年代末,改为住一夜,1995年左右,就几乎不住了,大部分人都会回来,但是内亲还是要住的。上黄寨布依族原来只有七八十户,现在一百零几户,送亲的最起码要去150多人。现在由于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年轻人不去,老年人要去,女孩子的母舅家必须去人。人们认为送亲的人越多越有面子,越说明人际关系好。20世纪90年代以后送亲的人当中男的就少了,只要求去代表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唱歌吃饭的时候醉酒闹事。现在男方家根据女方家确定的送亲人数来确定接亲车的多少。

新娘在进门之前,会有一个驱鬼先生念经,这种仪式大概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目的是把新娘身上的不吉利都驱走,使其成为一个新人。驱鬼先生念完经后,有两个中年妇女,还有男方找来打伞的小女孩,将新娘领进门。进门的时候,女方家陪亲的人将伞撕掉。伞是专门买的纸伞,至于为什么要将伞撕掉,现在的人也说不清原因了。

新娘进门的时候,男方家的亲戚必须都躲起来。人们普遍认为看见新娘,以后就容易与新娘产生矛盾。等新娘进门以后亲戚们就可以看新娘了。新娘进家门时,男方家会在门槛内生一笼火,火里面放有柏树枝、一只“四眼灯”。所谓的“四眼灯”是一只碗,碗里放菜油,在里面点一只灯。新娘迈过火的时候,把碗踩破。这样做的原因是,布依族的人认为怀孕的人因为肚子里有小孩,所以就有四只眼,因此也叫 “四眼人”,马上当新娘的人不可以看见怀孕的人,看见了就会不吉利,为了防止新娘在来的路上看到怀孕的人,进门的时候就要把碗踩破。

新娘进了堂屋门后要向老祖宗牌位跪拜磕头,接着男方的父母就要进堂屋来,坐在桌子两边,这时新娘不跪,要为男方父母斟茶,第一次改口叫爹妈,之前都叫姨妈姨爹。父母要给新娘改口费,一般是120元,但也有给1000多元的。新娘改口之后,就算是成为一家人了。待送亲的人走后的第二天早晨,新媳妇要起早担水,象征着崇尚劳动,之后就主动做家务了,20世纪70和80年代时,新媳妇也要给家族的人家里担水,现在就只往自己家担水了。

送亲的要住两夜,等到第三天送亲的走后,男女就可以同居了。① ①这实际上是传统上不落夫家制度的变迁形式,例如在惠水县中部的甲戎乡冗余寨,情况就不同。参见周相卿:《冗鱼寨布依族习惯法民族志》,载《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2期。新媳妇要吃过家族里每一户的饭后,才能回娘家。这一般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以后,新媳妇就长期住娘家,一般住3年左右。如果新媳妇有了小孩,就要回婆家住了,如果没有小孩,以3年为限,也要回婆家住。在上黄寨布依族的家庭里,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

(三)派生的习惯法规范

在当地的婚姻制度中,存在着派生的习惯法规范。2010年1月8日,上黄寨下院龙氏家族制定了一份《家族条约》,规定家族中任何一家办喜事时,下列情况可选择是否到场帮忙:家族中60岁以上15岁以下人员;在外读书的子女;在外省务工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已外嫁的女子。除了这几种情况外,其他家族中人员必须参加,如果违反规定,“每人每次罚款200元,喝酒闹事和故意滋事的家族人员每人每次罚款500,所罚款项当年或次年清明挂纸必须自觉上缴。如有不交罚款者,可用其物资抵押”,如果“拒绝接受处罚的,由全体家族出面根据情况处理,违约较严重的给予开除族籍处理。一旦开除族籍的,其余家族成员不得帮其做任何大小喜事活路,如其余家族不听招呼的按违约处罚。”

四、离婚制度

按照现行国家婚姻法,双方同意的离婚案件,如果没有财产上的争议,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即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如果一方要求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或者有财产上的争议问题,就必须由法院判决。依据当地的布依族婚姻习惯法传统,离婚的程序是在当地寨老担当见证人的情况下,双方形成离婚协议即可,而不是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或到法院判决离婚。

2010年,上黄寨有一起没有经过法院,只经过村委会调解的离婚案件。案情大概是这样的,男的在外面打工时跟一个女的在一起,在外面住了两年,两人有一个小孩。男的因觉得做错事不敢回家。男方的父母不认可后面的媳妇,坚持让原来的媳妇住在家里。男的与原来的媳妇有一个小男孩,后这个小男孩五岁时得“蚕豆黄”死了。后来男女离婚是通过双方家族的人以及村干部坐在一起协商解决的。男方对女方的赔偿,是按照当时外出打一天工的工钱,计算女方自结婚以来在男方家的日子,按天数算总的经济账。后经过双方调解达成协议,将总的钱数折半赔偿。这种调解离婚的方式在上黄寨布依族中一直得到认可。如果双方有结婚证的,离婚的时候如果男方不赔偿女方,女方就会去法院告其重婚罪。上黄寨没有法院判决的离婚案例。2010年,与上黄寨相邻的下黄寨布依族中,发生过一起到法院离婚的案件。案情大概是,女方怀疑男方在外面有了第三者,就到法院主动请求离婚。后法院判决离婚,小孩归女方抚养。

20世纪90年代时,有一位本县其他地方已经结婚的布依族妇女,与原来的丈夫没有小孩,到上黄寨与一位男的在一起生活。这个男的与前妻关系不好,前妻没有经过村干部的调解自己离家走了,嫁到了其他地方,留下一个小孩,现在这个小孩已经16岁了。这个布依族妇女来到上黄寨以后仍然没有小孩,在笔者2012年6月到上黄寨调查的前几天,这位妇女离开上黄寨又回到前夫那里去了。上黄寨的布依族村民普遍认为,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其前夫知道女方现在在哪里,就可以找女方父母谈,要求赔偿,再由女方父母向这个男的要钱,但是其前夫没有权利与这个男的谈判。如果其前夫不知道女方现在身在何处,就不能要求女方父母赔偿。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还认为,如果女方是在娘家出走的,娘家要负责任,在婆家出走的,婆家要负责任。这位妇女离开前夫来到上黄寨的时候,其前夫因家族势力小,惧怕上黄寨男方家族势力大,不敢来上黄寨讲理。

上一篇:移动公司校园招聘面试个人简介及问题下一篇:初一开学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