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械原理期末

2024-08-25

同济大学机械原理期末(精选8篇)

1.同济大学机械原理期末 篇一

国家开放大学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2)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种政治观被称为神学政治观;(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关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4、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

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星

5、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星魂社区:::&D8P#X*L] k!u$H^&U

6、从政治学的角度讲什么是权力?如何理解这一含义?(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含义: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再次,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有你更精彩!2q*gN.wT

7、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8、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1)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2)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3)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9、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dX/L;T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10、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统治的特点是什么?(1)在权力分配上采取封建等级制度,使政治权力与土地所有者密切结合;(2)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君主的意志和权力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3)在经济和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4)在思想上,封建地主阶级广泛利用宗教和宗法思想,对农民阶级进行精神奴役。

11、政府的基本特性是什么?(1)阶级性;(2)公共性;(3)权威性;(4)有机组织性;(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12、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哪些原则要求?(1)人民主权原则;(2)权力制约原则;(3)法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是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手段,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bbs.qincai.net-udb80�4Hl7q$G

13、如何理解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其次,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再次,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B

14、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有你更精彩!;i(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5)司法独立。

15、政府组织机构具有那些特性?一般来说,政府组织机构具有如下特性:(1)阶级性。(2)实体性。(3)严密组织性。(4)特定的职能性。

16、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么样的意义(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星魂社区:::t[6]3C;U

17、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如下是什么?(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8个政党,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

19、政治社团具有哪些特征?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20、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功能是什么?(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星魂论坛,免费资源,免费空

21、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有哪些?(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2)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有你更精彩!,p)rkr-|v8H2G3OHV

22、实现政治合法性有哪几种途径?1)建立政治共识2)宪政建设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lO7J3Wl!Bt

23、善治的精神是什么?(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24、善治的效率精神包括哪几方面的内涵?1]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善治程度越高,管理的有效性也就越高。c(2)制度效率,制度效率将两种不同的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制度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善治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特定治理行为本身的效率,更关注某种制度的影响。(3)回应性,回应性是责任性在效率问题上的体现。

25、契约观念包含有哪几个要素?(1)自愿;(2)一致同意;(3)责任性;(4)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6、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式,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治色彩浓厚;第二,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第三,政府职能包罗万象;第四,治理方法单一。有

27、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bb

28、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29、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星魂社区:::@q,c7w0}6}30、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大致包括哪几个环节?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在各国的选举法都有具体规定,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划分选区。(2)、选民登记。(3)、提出候选人。(4)、竞选。(5)、投票。(6)、计算选票。bbs.qincai.netGZ+AF&Di

J}

31、政治选举的意义是什么?(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32、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一般来讲是各种政治社团)、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

33、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1)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

仆”的直接监督。(2)社会团体监督,这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3)舆论监督,这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J

34、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功能是什么?(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

35、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

(1)它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2)它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3)它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如何改变现实

36、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是什么?(1)传统观;(2)实用主义;(3)人性论;(4)社会有机论;(5)等级观念;(6)权威观念;(7)财产观念。bbs.qincai.net7s-p0D;v,F@

37、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问题?bbs.qincai.netX/Iu0[-uJ;E+?-y

保守主义把财产私人所有看得至关重要,在它看来:(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3)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38、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4)全球化对 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bbs.qincai.netcL PEBc

a

39、政治革命不同于其他政治发展方式的特征是什么?(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的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2)政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3)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体制;(4)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40、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4)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41、政治稳定对政治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1)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一个有良好社会的政治秩序必然是稳定的,人们将有序地组织他们的社会生活,而不必因为政治不稳定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总损失;(2)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政治稳定作为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政治体系实现政治发展目标的基础保证,只有在政治有序运行的前提下,政治发展的目标才能按照既定的计划、方案逐步得到实现。

42、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43、政治制度化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是整合社会阶级、阶层和利益团体的重要阶段。它要求:(a)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b)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2)政治管理的制度化,政治管理是将已经转化为政治决策的政治要求和利益实施和贯彻的过程。政治管理的制度化要求:(a)政府职能结构的合理化;(b)行政执行的程序化;(c)反馈监督机制的制度化。

44、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2)自由原则,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体现在政治上有如下几个含义:(1)个人的自由权:(2)有限政府。(3)平等原则,平等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形成尖锐的对立。平等原则在政治上有如下两上基本含义:(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民主。(4)宽容和理性精神,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含如下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2)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45、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2)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46、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2分)(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47、全球化具有哪些特征?(1)全球化是自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以来而开始的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星魂论坛(2)全球化的内容以经济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3)全球化的进程是世界各民族、国家和文化相互冲突和磨合的过程。bbs.qincai.net/k!M%`(U-S

48、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理论有哪些?

(1)直接参与民主理论;(2)代议制民主理论(或自由民主理论);(3)精英民主理论;(4)多元民主理论。

49、民主的价值是什么?概括而言,政治学对民主价值的研究和论述大体存在两种途径,即理想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传统的民主理论家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 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经验主义途径体现了民主研究的现实主义思路。经验主义理论认为与其他政治制度相比较,民主方法或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1)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的和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2)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的幸福。总之,民主制度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能的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的一种制度。民主制度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50、民主固有的缺陷是什么?(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和专制”;(2)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3)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此外,民主制度避免了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对社会大多数人的奴役和颐指气使,却也为大多数人的盲目性和狂热性的发作留下了空间。、51、民主的限度有哪些?(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2)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52、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的蛊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3)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53、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发主派?(1)崇尚自由,反对干涉;(2)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3)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少女、情小说, 武侠小说ZxC$i4c;k"tQy h

2.同济大学机械原理期末 篇二

“众创空间”、“万众创业”等一批新的名词及概念近来在网络上及社会上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国家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2016年大学生毕业数量预计达到770万,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30万学生以及目前仍未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相关岗位。就业压力必然导致一批学生开始需求更好的创业机会,而此时恰逢国家的政策给予了非常大的空间,这也让一批学生对于企业管理能力培训的需求增大。而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加强这一领域学生的创业能力也显得更加关键。本课程作为为数不多的在机械类学生中开始的企业管理类课程,具有非常好的学习需求及对象。同时,也亟需提升本科生对于《ER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及实践。《ERP原理及应用》是机械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管理类课程中设定。然而,机械类学生的创业需要及对于企业管理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开设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也愈发明显。机械类大学生很少接触到如何进行企业管理、企业的组织框架设定、以及企业制造的过程,导致并没有相关的企业学习经验,对于企业创办的成功率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本课程作为培养工程师乃至杰出企业家的一门基础课之一,应当在课程开始的内容及实践等环节设置上展开相应的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的掌握效率。为了培养机械类大学生掌握企业生产及运营环节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于先进管理理念如ERP,以及对于ERP软件的应用能力。本课程主要讲授ERP的基本知识、概念及演化、ERP系统的主要功能、生产计划及采购模块、人事工资系统等内容,并安排相关的实践环节。但在课程的教学及实践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二、《ER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发现的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本课程教学团队已开展了数年的摸索,发现主要积累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认识层面

由于机械类的学生接触的课程多与工程类课程有关,且对于管理理念、企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比较薄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比较吃力,理解困难。虽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非常高,但是,理论知识背景的匮乏直接在课堂学习的效果上打了很大的折扣。

(二)教师背景层面

本课程教学团队教师搭配新老教师,由于本门课程教学需要教师有比较多的企业背景,而现在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多直接从高校毕业,缺乏一定的企业应用背景。因此,在实践课程的讲授环节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学习起来也很难理解。

(三)课程大纲层面

目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从理论介绍到实践操作,但一共设置36学时,理论教学时间为24学时,实践环节为10学时,考核环节为2学时,内容的搭配上还不是最佳,实践环节过少,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三、《ERP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优化方案

(一)课程内容精简化

《ER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学习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模块:第一是ERP的原理,包括其演化过程、基本概念、ERP系统的主要内容。第二大模块是ERP在企业的应用,这其中涉及到的是如果运用典型的ERP软件开展相关的学习及实践。本课程的学习应当将基础难度降低,以迎合目前机械类学生对于本课程需要基本知识的欠缺。

其次,将核心功能及概念作为重点集中讲授,比如目前的24学时理论教学环节,多集中在介绍ERP的主要功能(8学时),从而导致后期学习ERP软件基础知识的不足。因此,需要精简本课程的内容,压缩这一部分课时,并给出4学时的时间介绍ERP软件的主要情况及部分简单操作。此外,在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之前的教学内容上一共安排10学时,前2个学时用于查询ERP的相关标准及对比,并布置学生考虑一个企业的框架,第3~4学时则用于学生描述企业的功能,在此教学过程发现学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学生对于如何查阅相关的文献能力还比较缺乏。因此,在课程的改革上,引导学生从实践环节伊始,以4~6人为一个小组,设定一位CEO为组长,其他人员为虚拟企业的不同部门负责人,增加通过小组讨论及模拟企业的运营等各个环节。精简实践部分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实践环节还结合考核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CEO汇报各小组的企业运营功能,并由教师提出问题,各部门负责人回答,有效增强了学习效果,让每位学生深刻体验如何创办企业,如何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通过精简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必须基础知识,并通过有限的实践课时掌握软件操作及ERP的基本功能。

(二)教学方式灵活化

本课程一开始以课堂讲授为主,但随着对实践要求的需求加大,以及学生互动要求的提高,在课程开始阶段,建立如图1所示的二维码。发布调查问卷以获取学生的基本信息,以便在后续的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上安排更为合理的内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讲授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断的改变。因此,基于网络化的平台及学习更能吸引学生,所以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各个小组为虚拟企业的竞争运营团队,建立微信平台及企业功能平台,加强模拟真实感。让学习从被动接收知识到主动学习,尤其是提升个人的岗位职责,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实践环节多样化

在传统的实践环节中,学生按照软件的流程自己操作相关步骤,但在这个环节中发现与教师的沟通远远不够,学习效果没有达到。所以在本课程的改革中,通过以小组CEO为企业运营负责人实践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ERP过程的管理及知识获取。并以此为考核依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安排讲授了很多的企业案例,但学生对于企业的运营状况仍然不是很清楚,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实践企业的ERP操作经验,导致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软件的操作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缺少一定的真实企业数据,在模拟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的空洞。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在实践环节与ERP应用比较好的企业,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教师也能够在课余时间去合作企业加强了解实践。让学生实地考察ERP操作环节,增强包括从订单制定、物料管理、库存车间、人事工资系统、企业决策等环节的认识及了解,真正实现并达到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应用的目的。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加强当代大学生核心课程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面对每年大批量机械类毕业生投身创业的现状,加快推进《ER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建设及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ERP原理及应用》课程学习,尤其是机械类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师生共同体,最大程度地将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激发出来,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及安排,促进学生与ERP应用企业的直接接触,让学生真正能够学到ERP的核心知识及重要实践内容,为今后机械类学生的就业及创业铺平道路,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李震.大学本科管理类专业“ER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3,15(2):116-121.

[2]佟喜彦,张瑾.关于《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9(6):94-95.

[3]余建国,冯梅琳,黄鹏鹏,张启忠.“ERP原理与应用”课程群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7):157-159.

[4]王欣.《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优化探索[J].新西部,2011,(30):178,194.

[5]刘文瑛.《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经验总结[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2):5223-5224,5228.

[6]蔡方旻,杨凯,程楠.开放教育《ERP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探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66-67.

3.同济大学机械原理期末 篇三

笔者先后承担了我校多届学生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依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及我校多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本人觉得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无论从教材还是教法上均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现状分析

1.1教材没有反映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特色:中专目前所采用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教材,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元庚主编的教材为例,其内容基本上与原来执行学历教育时一样,只是对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做了删减或选用,但仍以讲授纯理论知识为主,并讲究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内容不仅单调、抽象、而且缺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部分,既没有考虑到目前中专生的素质,针对性也不强,更无实践、实训的内容。其他教材也大多如此。

1.2教学方法落后,难以反映职教特色:由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学上仍不能跳出以老师讲读为中心的旧模式,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参与动手的时候少,感性认识较差,而在目前中专生这个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与感性认识有关,因此这样既影响了学生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一般的、机械方面的技能训练。

1.3教学要求与就业市场对中专生的要求脱节:目前就业市场上对中职生的需求基本是定位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的岗位上,因此对他们直觉思维的要求要远大于对逻辑思维的要求,基本技能的要求要远大于理论知识要求,而按照教学大刚的要求却更注重于逻辑思维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不强,不仅难以达到企业对技工的要求,同时也由于他们本身素质所限,他们中的大部分也难以成为工程设计人员。

2.《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目前对职业教育中基础理论教学提出的要求,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针对上述弊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下面是本人所作的一些尝试,以供探讨。

2.1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越来越完善,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已被确定为生产第一线劳动者,这样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要完全由原来学历教育上转到提高劳动力素质教育上,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围绕培养既懂一定理论又能动手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而进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

2.2针对目前中职生的现状,从培养合格劳动者的目标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随着高校的扩招,高中办学的火爆,中职生源素质是越来越差,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照搬现行教材及大纲进行教学,很难达到一定的效果;因此在使用现行教材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尽量做到学以致用。对原理性的内容,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通过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可以多讲“是什么”及“如何应用”并讲述应查什么工具书、查什么表,有条件的话还应辅以演示实验,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是什么”。例如,在講述凸轮机构时可以通过实物或模型对凸轮的运动过程进行演示,进而分析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以少讲以数学方程式表达其运动规律及运动方程的推导过程。

2.3围绕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在讲授机械原理理论的同时,可以辅以机械方面的基本操作训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加感性认识,职业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如在讲授齿轮啮合知识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类型齿轮的啮合装配,并让他们观察啮合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齿轮的啮合条件及啮合齿轮的尺寸关系,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装配钳工的技能训练。

2.4采用先进的、尽可能直观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直接参与者,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2.5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强针对性教学。目前中职学校所招学生大多素质较差,且学习基础层次不齐,加上各人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各不相同,而教师授课又是从学生的平均情况出发施以相同的教学,因此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兼顾,这样学生的成绩差异就会越来越大,而加强课外辅导对贯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就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同济大学机械原理期末 篇四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原理, 经验总结, 设计

在2010年的考研过程中,我对专业课--机械设计基础有了这样的了解

机械设计基础分两门---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交大的机械总体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样说是我在做了好多学校试题基础上说的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在题型基本上也已经固定了,在我总结下来,大概有30个题型(大题),稍微有点规律性

说明一下:

机械原理第四版书,是89的书,很老的,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如果自己复印的话,要很多钱,有条件的(图书馆有的)可以借阅还可以用第六版代替或者交大老师邹惠君老师遍的书代替一下。机械设计建议参考一下濮良贵,纪名刚主编第七版,只看指定的机械设计基础是做大题是有很大困难的,小题基本都出在此,大题基本不出在此,在公式符号上建议统一参考机械设计基础里的。

这里我先说一下第一章

1.大题的题型

自由度每年考的几率都在90%上,基本的计算公式是肯定考的,不过稍微灵活一点,他会结合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它会要求指出这些位置,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自由度

还会结合一下高副低代等计算自由度

2.小题的题型

运动副的类型,这个很简单的,高副、低副有几个约束等等不过也要小心,交大老师很会挖陷阱的,一句话,小心就得分。

瞬心这里,不会考很多,考的次数也很少。

虽然有的学校把这部分列为重点,但是交大很少搭理它的,也就是个小题,瞬心位置,计算速度就这些。

在有些学校的课本里以及参考书里,这一部分介绍的很难的,如果完完全全的弄懂了,需要30个小时,建议大家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这个肯定考的,交大老师需要给你点信心,让你有勇气做下去啊!一句话,自由度和原动件的数目相等,记住它就可以了(不过基本的计算自由度要会)级别也有几次涉及,都是基本的,只要看好课本就可以了

补充: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这个虽然是基本的,但是交大考的次数还是很少的,我认为会有一年这样考:

5.同济大学机械原理期末 篇五

题6-5 图示为一钢制圆盘,盘厚b=50mm,位置Ⅰ处有一直径φ=50mm的通孔,位置Ⅱ处是一质量m2=0.5kg的重块。为了使圆盘平衡,你在圆盘上r=200mm处制一通孔。试求此孔德直径与位置。(钢的密度=7.8g/cm3)

解:解法一:先确定圆盘的各偏心质量大小

52m1b57.80.7648kg

m20.5kg

44设平衡孔质量 2d2mbb

根据静平衡条件

m1r1m2r2mbrb0

4mbrbcosbm1r1cos135m2r2cos21032.52kgmm

mbrbsinbm1r1sin135m2r2sin210104.08kgmm

mbrb(mbrbsinb)2(mbrbcosb)2109.04kgmm

由rb200mm

mb0.54kg

d在位置b相反方向挖一通孔

4mb42.2mm bb180tg1mbrbsinbmbrbcosb18072.66180282.66 

解法二:

由质径积矢量方程式,取 W2平衡孔质量 mbW

题6-7在图示的转子中,已知各偏心质量m1=10kg,m2=15kg,m3=20kg,m4=10kg,它们的回转半径分别为r1=40cm,r2=r4=30cm,r3=20cm,又知各偏心质量所在的回转平面的距离为l12=l23=l34=30cm,各偏心质量的方位角如图。若置于平衡基面Ⅰ及Ⅱ中的平衡质量mbⅠ及mbⅡ的回转半径均为50cm,试求mbⅠ及mbⅡ的大小和方位。

kgmm

作质径积矢量多边形如图6-5(b)mmWbrb0.54kg

量得 b72.6

解:解法一:先确定圆盘的各偏心质量在两平衡基面上大小

m2Ⅰ60m32060m34060m230m210kg m2Ⅱ5kg m3Ⅰkg m3Ⅱkg 9090903903根据动平衡条件(mbⅠrb)xmiricosim1r1cos120m2Ⅰr2cos240m3Ⅰr3cos300283.3kgcm(mbⅠrb)ymirisinim1r1sin120m2Ⅰr2sin240m3Ⅰr3sin30028.8kgcmmbrbⅠ(mbⅠrb)x2(mbⅠrb)y2mbⅠ同理

22(283.8)(28.8)284.8kgcm

(mbⅠrb)y(mbrb)Ⅰ284.8548 5.6kg

bⅠtg1(mbⅠrb)xrb50(mbⅡrb)xmiricosim4r4cos30m2Ⅱr2cos240m3Ⅱr3cos300359.2kgcm(mbⅡrb)ymirisinim4r4sin30m2Ⅱr2sin240m3Ⅱr3sin300210.8kgcmmbrbⅡ(mbⅡrb)x2(mbⅡrb)y2mbⅡ359.22210.82416.5kgcm

(mbⅡrb)y(mbrb)Ⅱ416.51145 7.4kg

bⅡtg(mbⅡrb)xrb50解法二:

根据动平衡条件

21m1r1m2r2m3r3mbⅠrb0

3312m4r4m2r2m3r3mbⅡrb0

33kgmm由质径积矢量方程式,取W10

作质径积矢量多边形如图6-7(b)

mm

mbⅠWmbⅡWm1WbⅠrbrb5.6kg

bⅠ6

7.4kg

bⅡ145 WbⅡW2Ⅱr1r4m4WbⅡθⅡbW2ⅠW3ⅡW1ⅠW4ⅡθⅠr3m2r2m3W3ⅠWbⅠb(a)图6-7(b)

题6-8图示为一滚筒,在轴上装有带轮。现已测知带轮有一偏心质量m1=1kg;另外,根据该滚筒的结构,知其具有两个偏心质量m2=3kg,m3=4kg,各偏心质量的位置如图所示(长度单位为mm)。若将平衡基面选在滚筒的端面,两平衡基面中平衡质量的回转半径均取为400mm,试求两平衡质量的大小及方位。若将平衡基面Ⅱ改选为带轮中截面,其他条件不变,;两平衡质量的大小及方位作何改变?

解:(1)以滚筒两端面为平衡基面时,其动平衡条件为

mbⅠrbⅠ3.51.59.5m1r1m2r2m3r30 11111114.59.51.5mbⅡrbⅡm1r1m2r2m3r30

111111以W2kgcmmm,作质径积矢量多边形,如图6-8(a),(b),则

mbⅠWmbⅡWWbⅠWbⅡrbrb1.65kg,bⅠ138  0.95kg,bⅡ102(2)以滚轮中截面为平衡基面Ⅱ时,其动平衡条件为

mbⅠrbⅠ513m2r2m3r30 14.514.59.51.5mbⅡrbⅡm1r1m2r2m3r30

14.514.5以W2kgcmmm,作质径积矢量多边形,如图6-8(c),(d),则

mbⅠWmbⅡWWbⅠrbrb22721440401.35kg

bⅠ159  0.7kg,bⅡ102WbⅡW2ⅠW3ⅠW2ⅠW1ⅠWbⅠW3ⅠWbⅠ(a)W1Ⅰ(b)(c)W2ⅠW3ⅠW2Ⅰ1138°WbⅠ°02210WbⅠ°159°W3ⅠW1Ⅰ(d)图6-8

题6-10如图所示为一个一般机器转子,已知转子的重量为15kg。其质心至两平衡基面Ⅰ及Ⅱ的距离分别l1=100mm,l2=200mm,转子的转速n=3000r/min,试确定在两个平衡基面Ⅰ及Ⅱ内的需用不平衡质径积。当转子转速提高到6000r/min时,许用不平衡质径积又各为多少?

解:(1)根据一般机器的要求,可取转子的平衡精度等级为G6.3,对应平衡精度A = 6.3 mm/s(2)n3000rmin

2n60314.16rads

e1000A20.05m

mrme1520.051040.03kgcm

可求得两平衡基面Ⅰ及Ⅱ中的许用不平衡质径积为

mⅠrⅠmrl22003020gcm

l1l2200100l11003010gcm

l1l220010060628.32rads mⅡrⅡmr(3)n6000rmin

2ne1000A10.025m

mrme1510.02510415kgcm

可求得两平衡基面Ⅰ及Ⅱ中的许用不平衡质径积为 mⅠrⅠmrl22001510gcm

l1l2200100l1100155gcm

l1l2200100mⅡrⅡmr题6-12在图示的曲柄滑块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为lAB=100mm,lBC=400mm;连杆2的质量m2=12kg,质心在S2处,lBS2=lBC/3;滑块3的质量m3=20kg,质心在C点处;曲柄1的质心与A点重合。今欲利用平衡质量法对该机构进行平衡,试问若对机构进行完全平衡和只平衡掉滑块3处往复惯性力的50%的部分平衡,各需加多大的平衡质量(取lBC=lAC=50mm),及平衡质量各应加在什么地方?

解:(1)完全平衡需两个平衡质量,各加在连杆上C′点和曲柄上C″点处。平衡质量的大小为

mCm2lBS2m3lBClBC1240320405192kg mCmm2m3lABlAC1921220105448kg

(2)部分平衡需一个平衡质量,应加曲柄延长线上C″点处。

平衡质量的大小为

mB2m2lS2ClBC12238kg

mC2m2lBS2lBC1644kg

mBmB28kg

mCmC2m324kg

故平衡质量为

6.同济大学机械原理期末 篇六

论述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

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100分)

一、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定位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这一新阶段究竟应叫什么?怎样概括这一新阶段的特征,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1、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们认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转变时期,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

2、二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黄素庵、甄炳禧把20世纪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他认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资本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4、四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在逐步增长,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

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仿佛巨大的羽翼,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

2、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2/3左右。第三产业的领头雁是高科技产业,而雁头就是信息产业,它们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和1/6左右。与此相随,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近年来,在美国数百万新的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约占90%左右。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战后,银行信用体系膨胀,金融组织不再仅有商业银行,而且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进一步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吸收的社会资本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密,垄断资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进而垄断市场,榨取更多的利润。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联翩涌现。从某个方面来看,企业组织形式的这些变化,增强了垄断资本抵御风险、增殖自身的能力。

4、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国家或者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或者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一定的发展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特别是公共设施,交替实行国有和私有,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或者实施一定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收入和过度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所有这些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5、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扩张和增殖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扩大资本输出,进行不等价交换,甚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广大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造成了西方财富的不断增加。无偿利用巨额世界资本,是国际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研究者由于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强调的方面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三种观点:

1、第一种观点,现代科技革命推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当代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飞跃所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现代资本主义去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

2、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干预和自我调节论。这种观点认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众多变化中,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性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加强“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通过反对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内在动因。

3、第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资本主义发展潜力论。一些研究者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并未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估计的已经“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奚广庆、钟沛璋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尽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术发展使其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论述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是说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本质的理论?

参考答案: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先明确地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成果也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和付出巨大代价后才取得的。毛泽东曾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中国人民取得政权后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而不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当新民主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转向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但取得政权后,刚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就提出转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消灭一切私有制,建立“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1958年,又刮“共产风”,要通过建立人民公社奔向共产主义。事实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目标模式,作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的起点模式。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人为拔高生产关系,事与愿违,反而损害了我国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认真总结新中国历史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指出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并把它作为我党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之后至今,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始终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马恩列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二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列宁曾说,社会主义要“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邓小平讲,社会主义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要坚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但发展生产力只是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还需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制度保证。在私有制下,生产力无论发展到多高程度,都会存在贫富两极分化,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一基本原理,无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都需要坚持。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在我国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初级阶段,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不搞单一的公有制,要探寻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私营、外资企业实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始终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调动各阶层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一起来。通过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和培育高素质人才等多种途径,推动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快速发展生产力和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觉地始终一贯地统一起来。这是总结新中国近70年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出来的科学结论。概括地讲,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发生过两种偏误:一种是片面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种是片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而忽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还有人宣传唯生产力论,我们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现阶段,既要着力于快速发展生产力,又要自觉地着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一方面,切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在更高层次上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坚持做优做强做大国有经济,推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着力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朝着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

7.机械加工成形原理分析 篇七

1 机床上零件表面成形的原理

金属切削机床可加工的零件表面均为线性表面, 即该表面可以通过两条发生线以一定的规则运动形成。这两条线分别为母线和导线, 母线以一定的规则或方式沿着导线运动可以形成某种特定表面。因此也可以说, 线性表面是通过母线和导线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 或者说零件表面的成形过程也就是两条发生线形成的过程, 这就是零件表面的发生线成形原理。金属切削机床的成形运动就是形成两条发生线的运动。

1.1 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形成零件表面的母线和导线都是发生线, 发生线形成的方法共有4种:

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和范成法 (或称展成法) 。

1.1.1 轨迹法的特征是:

刀具的切削刃与将要形成的表面呈点接触, 该点沿着将要形成的发生线运动, 其轨迹线就是发生线。轨迹法需要一个成形运动。

1.1.2 成形法的特征是:

刀刃的形状和将要形成的发生线是完全吻合的, 因此不需刀具和工件之间有相对成形运动即可实现发生线。

1.1.3 相切法的特征:

刀具为盘状或柱状的多齿刀具, 每个刀齿轮流切削形成一系列刀刃的轨迹线, 和这些轨迹线共同相切的线被称为包络线, 该包络线即是将要形成的发生线;相切法需要两个成形运动, 一个是刀具的旋转运动, 一个是刀具轴线沿着将要形成的发生线等距离的运动。

1.1.4 范成法的特征:

范成法是形成渐开线的方法, 是利用齿轮啮合的原理由“范成运动”所形成的。范成法形成渐开线 (发生线) 需要刀具和工件严格地按一定规律作相对运动, 即需要一个由刀具和工件共同完成的复合运动。范成运动需要两个成形运动。

形成零件某一表面的两条发生线的方法可以一样, 也可以不一样。如, 在滚齿机上加工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廓面时, 滚刀和工件的相对复合运动所形成的渐开线是母线, 由范成法形成, 而呈直线的齿向线是导线, 由相切法形成;但在插齿机上加工同样的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廓面时, 渐开线变成了导线, 由范成法形成, 而直线齿向线变成了母线, 由轨迹法形成。又如, 用尖头车刀加工圆柱面时, 作为母线的圆和作为导线的直线均为轨迹法形成的。而用成形圆弧车刀车削成形圆弧沟槽时, 和刀具圆弧刃吻合的弧线为母线, 由成形法形成, 作为导线的圆是轨迹法形成的。因此, 某一表面的成形原理和成形运动要根据所采用的具体加工方法具体分析, 而不是由表面本身确定。还应特别指出, 上述4种方法仅仅是实现一条发生线的方法, 而不是形成表面的方法。

从成形原理看, 有些表面的母线和导线可以交换, 这样的表面也称为可逆表面;另一些表面的母线和导线不能交换, 否则不能形成希望得到的表面或不能形成表面, 这种表面称为不可逆表面。各种表面的母线沿导线运动的规律是不同的, 有的很简单, 如平面、圆柱面等, 而有一些却很复杂, 如圆锥面、螺纹面和斜齿轮齿廓面等。针对传统发生线成形理论的不完善, 作者将各种表面分为简单表面和复杂表面, 并分别对两类表面的发生线成形原理作较详细的定义和归纳。

1.2 简单表面的成形原理

简单表面的导线是直线、圆或简单的成形线, 母线沿着导线作平行移动。比如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廓面是渐开线和齿向线 (与齿轮轴线平行的直线) 相对运动实现。简单表面一般都是可逆表面, 由于简单表面线性简单, 母线导线可以交换, 因此, 简单表面的成形方法 (即7zn-r方法) 通常是多种的。在滚齿机上加工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廓面时, 多齿滚刀在齿轮的端面上先形成渐开线的母线。如在插齿机上加工直齿圆柱齿轮时, 母线是齿向线, 而导线是渐开线。

1.3 复合表面的成形原理

复合表面的导线各有不同, 因而母线沿着导线的运动规律也相对复杂, 实现导线的运动不是简单的直线运动或圆周运动, 而是复合运动, 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运动复合而成的运动。通常, 复合表面是不可逆表面。下面针对组成零件的常见复合表面:螺纹面和斜齿轮齿廓面进行分析。

1.3.1 过螺纹轴线的平面与螺纹牙型面的相贯线 (V形的两个线段) 就是螺纹面的母线A, 而导线B是与螺纹的导程相同的螺旋线。

母线A与螺纹轴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内, 且母线A的方位保持不变, 当母线A沿着螺旋线导线B做螺旋运动时, 母线A扫过的表面就是螺纹面。V形线的形状取决于螺纹的牙型, V形线与轴线的距离决定了螺纹直径, 螺旋导线的导程决定了螺纹的导程 (或螺距) 。

1.3.2 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廓面

斜齿圆柱齿轮轮齿的端面上为标准的渐开线齿形, 因此, 从表面成形原理看, 可认为和轮齿切向呈垂直的平面与齿槽的相贯线为母线A, 向螺旋线为导线曰, 母线A所在的平面始终和轮齿的切向呈垂直状态, 并与齿轮轴线保持同等的距离沿螺旋导线B上升, 母线A扫过的表面即是该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廓面。

2 机床表面的成形原理与加工精度的关系

从上述零件表面成形原理的分析可以得出, 完成零件表面的加工过程就是实现两条发生线的过程。发生线的形状误差将直接复映在工件的表面上。如, 在车削圆柱面时, 刀具直线运动的误差将直接影响圆柱面的圆柱度, 工件的旋转运动误差将直接影响圆柱面的圆度。因此, 实现发生线的成形运动精度是决定零件表面精度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生线大多需要成形运动 (成形法由刀刃决定, 不需要成形运动。机床部件的设计和改进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实现发生线的精度。为了简化机床结构, 大多数机床将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分解为简单的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直线运动的精度体现在运动的直线度和匀速性, 旋转运动的精度体现在运动的圆度和匀速性。仍以车床上加工圆柱面为例, 工件的旋转精度受制于车床主轴的径向跳动和角度摆动、主运动传动链各环节的分度精度、由于切削层厚度硬度的变化引起的受迫振动以及主轴和刀架部件的刚度等;刀具的直线运动精度受制于溜板导轨的直线度和刚度, 刀具的刚度, 进给运动传动链各环节的分度精度等。发生线的精度也与工件本身的刚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 从工件表面成形原理, 可以探寻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方向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贾亚洲.金属切削机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1]贾亚洲.金属切削机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2]顾维邦.金属切削机床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2]顾维邦.金属切削机床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

8.解析石油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 篇八

关键词:石油机械密封;工作原理;失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TS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000-00

在实际的石油化工生产中,常会有一些有害流体产生,为了防止这些有害流体外流,往往会把它们封装在专门的装置中。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机械密封装置因其所存在的优势而被普遍应用,机械密封是接触式密封的一种,保证机械密封的正常运转是系统装置与设备进行安全生产以及长周期运行的重要前提基础和保障。为了保证石油机械密封能够更好的运行,就应该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不断的改善机械密封装置,促进石油化工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石油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1石油机械密封工作原理

机械密封,通常被形象地称为“端面密封”,其是一种避免有害流体流出的装置,在工作原理上,主要是借助于流体的压力和磁力的作用提高密封效果,使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保持贴合并且相对滑动,从而提高了密封的质量。在石油领域中所使用的机械密封在原理上与普通的机械密封基本一致,是在弹簧力与介质压力的作用下,非旋转环紧密地贴合到旋转环上,在旋转的过程中,双方实现相对性地滑动,介质的径向流动就会被阻止,此时所形成的摩擦副即为机械密封的主密封。弹簧与介质压力的向下推动,会对于摩擦副经过摩擦所受到的损害进行补偿,从而能够保持密封端面之间紧密接触的持久性。机械密封的密封圈作用,还可以对于环和轴之间所产生的缝隙进行补偿,以避免有液体从缝隙泄露。在非补偿环和压盖之间所采用的是非补偿环辅助密封圈,其可以避免介质从这里流出。在实际的应用中,石油机械密封的辅助密封圈并不会有相对的运动状态,属于是静密封。另外,在密封圈的选择上,一般会选择使用“O”形圈,也可以使用垫片来进行处理。

1.2石油机械密封特点

机械密封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密封端面(动环和静环组合)、辅助密封圈、缓冲补偿部分(以弹性元件组成)、促使动环能够随着轴旋转的传动部分。从石油机械密封的特点上来看,主要表现在其使用寿命较长、可靠性高、泄露量小、功耗较低,并且不必经常进行维修,对轴的磨损小,能够很好的适应实际生产过程中较高的密封要求,例如高温、低温以及真空的环境状态下,或者是各类腐蚀性强的物质,都要采取特殊的密封措施。对于设备装置的密封,机械密封是最为关键的,但是由于其机械密封结构相对复杂,所以,即便是存在着很多的密封优点,鉴于其在制造和安装的过程中,对于精准度的要求很高,导致了成本提高,而且对于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会很高。因此,保障密封工作的可靠性,对于延长石油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是非常必要的。

2石油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及对策

2.1失效原因分析

2.1.1由于压力导致机械密封失效

在机械密封中,若密封压力腔内的压力超过了其可承受的范围,则其密封端面比压,从而导致液膜难以更好的形成,甚至会出现端面磨损严重的现象,与此同时,也会使发热量增多,致使机械密封零件变形。当工作压力出现波动的现象,会使弹性变形量以及密封效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泄漏量也会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2.1.2因为介质腐蚀引起机械密封失效

首先,机械密封的表面在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遭到严重的腐蚀作用,在强烈的腐蚀作用下,并且时间上延续较长,就会将石油密封机械的某些密封部件穿透,从而导致泄露现象发生。其次,在介质腐蚀与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弹簧和金属波纹管会出现破裂的现象;第三,机械密封装置上的碳化钨环一般是要焊接到不锈钢座上面的,在使用的过程往往会出现不当操作,就会导致不锈钢座出现晶间腐蚀。

2.1.3高温致使机械密封失效

第一,导致机械密封失效的一项重要因素是常高温油泵,诸如减压塔底泵、油浆泵、回炼油泵等出现热裂。在干摩擦的作用下,或者抽空、冷却液中断、以及密封面中混入杂质等因素,都会造成密封面的环表面出现径向裂纹。第二,密封机械的常用部件碳-石墨环,很容易出现石墨碳化,从而造成了机械密封失效。这主要是由于碳-石墨环必须在零下105到250摄氏度之间进行工作,一旦超过了这个温度范围,就会发现有树脂从碳-石墨环的表面析出,进而在高温状态下,摩擦面周围的树脂就很容易被碳化,当有粘结剂出现,就会因发泡软化而导致机械密封失效。第三,对于一些橡胶辅助密封件,诸如氟橡胶、全橡胶以及乙丙橡胶等,如果超出了被允许的温度范围,就会由于老化而失去弹性,从而出现了变硬、龟裂的现象,机械密封失效。目前所使用的机械密封主要是以柔性石墨为主要材料,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能,但由于回弹性较差,很容易在外在环境的影响喜爱发生脆裂,使机械密封失效。

2.2相应的解决对策

1、对于密封机械的选型,要根据转动设备的作业环境和工况来选择,一些辅助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高温的环境条件下作业,所选择密封环就要具有耐高温性,石墨、钴基碳化钨等都是较好的选择。此外,还要配置必要的密封冲洗设施,以起到冷却、润滑、以及净化的功能。

2、对于石油机械密封的日常使用,要按照规范,并注意维护及保养。介质和工作环境对于对机械密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就要按照规程正确操作,做好设备的密封巡检工作,对于转动设备的运行状况时时关注,严格控制介质的特性指标,以免机械密封使用环境的工况发生变化。

3、加强机械密封的检修质量。对于密封配置要进行常规检查。重视检修质量,在密封配置过程中,对于保持密封元件要轻拿轻放,保持清洁完整,依照检修规程来合理的调整间隙及配合。比如,机械密封面间隙以及弹簧比压等,此外,还要注意避免使泵的振动幅度过大,尤其要注重转子的动平衡及对中找正。

3总结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无论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在石油化工领域中,机械密封显得日益重要。石油机械密封在实际的工作中,其工作环境可能是气态、液态、或者汽液态,若机械密封介质的沸点较低,当机械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就会升高温度,密封介质就会被挥发,此时,密封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注意选择石油机械密封,并按照的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会让石油机械密封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转,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其自身的特点,促使机械密封在石油化工领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促进石油化工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光.石油化工生产常用机械密封形式及失效原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8):339—342.

[2]梁伟刚.浅谈石油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1).

[3]蔡仁良,顾伯勤,宋鹏云.过程装备密封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15.

[4]张振,赵春艳.探讨石油化工生产常用机械密封形式与失效原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07).

上一篇: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下一篇:《稻盛和夫经营12条》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