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早恋感情问题

2024-06-24

学生早恋感情问题(共14篇)

1.学生早恋感情问题 篇一

对待小学生早恋问题

其实小学生时那个应该算不上恋爱.只能说是彼此的欣赏.当你对某个男生有好感时,其实你是欣赏他身上某个方面你喜欢的地方,所以这样的欣赏应该还称不上恋爱吧.不过在家长或是自身看来好象是早恋的现象.早恋当然有好处和坏处.家长一般都会反对吧,说会影响学习之类的,自己的话或许还意识不到,只是冲动的想到和对方一起之类的,觉得影响不到生活.不过现在确实不是谈恋爱的时候,当然还是学习首位,只要你默默的喜欢过了就好,不要沉溺其,能完善处理好自己感情的话,等到你长大后想想那或许会是件你童年时很美好的事,虽然带着一些稚气.希望你能很好的摆正心态,学习第一哦~~ 你爸爸吸烟,最多说有烟瘾;你吸烟,就是学坏;法律没有规定谁可以爬树,谁不可以爬树,你爬树,最多说是顽皮,但你爸爸爬树,别人就会说是不正经。你爸爸牵你妈妈的手上街是相敬如宾,你牵女孩子的手上街那是早恋的禁区,有些事情尽管法律没有规定,但社会已约定俗成。

首先,对学生的早恋行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与早恋学生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在无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以谈心的方式交流看法,从而对其正确加以教育疏导。

其次,要帮助学生认清早恋的危害。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教育:

(一)浪费感情,极少成功。青少年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对感情的看法还很幼稚、片面,情感很不稳定、起伏性大,不具备进入婚恋领域的条件,所以学生早恋浪费感情,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分散精力,贻误前途。处于早恋中的学生沉浸在爱的甜蜜之中,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学生长知识、学本领,为未来发展奠定好基础是非常不利的。

(三)涣散集体,损伤友谊。早恋学生总喜欢单独与恋人在一起,不愿或拒绝与他人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久之,将脱离集体这个大家庭。

(四)感情冲动,遗恨终生。早恋中的学生情绪最易冲动,况且自控能力又差,很容易越轨,越轨行为给学生尤其是女生造成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这种创伤往往是终身无法弥补的。

(五)缺乏经费,导致犯罪。谈恋受往往需要金钱,而学生经济上尚未独立,为了维持这种带有明显炫耀色彩的恋爱行为,有的人误入歧途走向犯罪道路。

再次,要教育学生学会说不,委婉的拒绝对方,既不伤和气,又不伤及友谊

2.学生早恋感情问题 篇二

1. 网络和媒体传播手段发达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手段的不断发展, 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网络上传播的各种信息已然伴随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尤其是作为学生而言, 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时常用到网络, 诸如各类的网站、聊天工具、贴吧、视频网站等等, 网络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网, 会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向早恋的道路。色情网站的出现让学生们忽视了学业, 使得他们陷入早恋的浪潮。

2. 学生生理发育提早

毋庸置疑, 学生的生理发育提早成为了导致学生早恋问题出现的罪魁祸首, 这是早恋问题日益泛滥的核心要素。一方面, 青春期的学生们接触的外面世界较多, 不良信息的接触会让他们对于早恋耽于幻想, 不自觉地陷入早恋的深渊; 另一方面, 学生生理发育提前容易让他们对这些问题产生好奇, 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 迫不及待地进行尝试。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们, 他们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在逐渐地摆脱优质和蒙昧, 迅速成长和发育的生理成为驱动他们早恋的根源所在。

3. 家庭忽视了孩子的内心发育

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突飞猛进, 社会各界的力量也随之强大起来, 这就给家庭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他们迫不及待地追求物质的享受和金钱的来源, 这在无形之中会给学生一种较为强烈的心理暗示, 这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那么早恋问题可以说是孩子排遣压力的一种方式。对于家庭来说, 一味地追求现实的利益往往会让孩子过早地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 早恋问题只是其中之一。所以家庭教育是拯救孩子从早恋中解脱的重要方面, 及时地关注孩子的内心发展问题是至为关键的。

4. 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学校的教育是学生吸取力量和滋养的主要来源,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决定学生心灵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早恋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讲, 是由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引导不到位, 没能给学生进行较为完善的心理辅导, 没有让学生深刻地体会由于早恋问题给他们带来的危害。很多的学校只是一味地重视学生的成绩, 忽视了他们的内心发展, 这种不当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学生早恋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关于学生的早恋问题, 是严重阻碍他们健康成长的毒瘤, 只有将其切除才能够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去。

二、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1. 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能够作为一种内容丰富的资源, 同时如果使用不当还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不良的影响, 引导他们走向一条错误的道路。合理地使用网络是很关键的, 要对网络上好的方面加以利用, 尽量地避免网络上关于早恋的不良信息, 这是学生所应该采取的措施。作为家庭、社会、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不安装含有娱乐、恋情方面的软件或者程序, 要时刻地维护网络信息的健康和安全性, 同时学生们更应该树立自律意识, 要学会以坚定的决心抵制不良的诱惑, 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去。

2. 父母要高度地重视孩子的内心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 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来说, 家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关于孩子的早恋问题, 其实还是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心灵发展, 对于父母来说, 他们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内心建设和发展, 不能只是一味地重视他们的学习分数和成绩, 要明白一颗健全向上的心灵永远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金钥匙, 努力地减轻学生心理的障碍, 让他们远离早恋。重视孩子的内心发展, 就需要父母多与子女进行深层次的心灵对话, 让他们明白早恋给他们带来的危害。及时地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 为他们排忧解惑, 不断地把他们引向健康、快乐的人生道路上去。同时要及时地为孩子排除心灵上的压力, 不过多地重视考试成绩和分数, 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健康快乐地面对每天的学习和生活。

3. 学校要加强学生德育建设和教育工作

学生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在学校展开的, 学校作为专门培养学生的场所, 进行各方面的德育教育是很关键的。首先, 作为学校来说, 要为学生们的发展营造健康的外在环境, 在校园里要及时地召开各种活动来阻止早恋问题的产生。学校要能够以理服人, 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 让他们明白早恋给他们带来的危害, 这样他们才能够自觉地远离早恋, 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其次, 要积极地进行主题班会的教育活动, 让他们远离早恋, 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 早恋也许并不是他们本身的问题, 早恋的产生都是由于他们心灵方面的误区, 学生老师及时地沟通, 把所有的困惑一一说出来就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 这样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

三、结语

关于中等职业学生的早恋问题, 虽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早恋都会危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但是就大多数学生而言, 早恋都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由于早恋很可能让学生放松学业, 一味地沉浸在对于早恋的期盼中, 会让学生变得更加冲动, 只是图一时的快乐, 却忽视了长远的发展。产生早恋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究其根本还是学生本身心理的问题, 因此, 学校要积极地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制定多方面的规划, 积极地动员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来为学生的德育教育保驾护航, 唯有如此才能够让他们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去, 收获精彩的人生。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技能、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教育, 更应该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教育。中学职业学校如今出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关于学生的早恋问题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界都颇为重视的问题。关于早恋问题的出现, 较为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大措施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力求让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收获健全的人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早恋

参考文献

[1]黄俊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 .

[2]高迎春.浅析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问题[J].新课程·教师, 2011, (10) .

[3]魏福同.浅谈学生早恋的成因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 2013, (11) .

3.如何正确处理职校学生早恋问题 篇三

关键词:早恋 成因 利弊 影响 措施

作为班主任,我们都能感受到及时、巧妙地处理好学生的早恋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担任Y145班班主任期间,听到多位老师反映班里张同学本学期有旷课及成绩大幅度下降的现象。笔者于是约她谈话,问她“最近心情怎么样,家里联系多不多,有什么困难吗……” 似乎是与她拉家常。此时她却一言不发,满脸通红。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们,她应该是有少女心事了。笔者关切地对她说,有事一定要找老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听老师这样说,她低着头,虽然心里带着疑惑但却用坚定的眼神望着老师,轻轻地说,她找了男朋友。笔者问她感觉怎么样?知道后果吗?接着,笔者把早恋可能带来的伤害告诉她,并强调将来一旦意识到以后,就为时已晚,这对学习和生活将造成极大的影响,有时甚至影响整个人生。笔者讲完后,她眼泪马上就掉下来,说:“老师,对不起,我一定好好学习。”之后,笔者又多次与她聊天,查宿舍时还不断关注她,并让她更多地参与班级事务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以后,期中考试,她取得的成绩在班上排入前十位。为此,笔者对学生早恋现象作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一、什么是早恋

恋爱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人生道路上的必经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其早恋错就错在一个“早”字,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还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不能为将来组成家庭承担责任。

二、早恋的成因

对于学生早恋现象突出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导致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提前,致使他们有了恋爱的冲动。

二是文化宣传方面的影响(这里主要指负面影响)。广播、电影、电视以及网络等不健康的东西太多了,学生们尝试效仿电影、电视里的人和事,感觉好玩,很浪漫,不自觉就步入早恋的泥潭。

三是经济社会导致个别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部分青少年贪图物质享受、互相攀比。

四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中职学生多数是留守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关爱、心灵孤独,在进入青春期后很容易受到不良少年或年长青年的影响。

五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我国长期以来把性教育作为禁区,谈性色变,因此他们对异性存在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因此越是禁止的,他们就越想去尝试。

三、早恋的利与弊

1.早恋的正面影响

有理想的恋爱双方往往能够相互激励,互相帮助,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如精神上的鼓励、安慰、经济上的相互支持等。

2.早恋的负面影响

(1)影响学习和工作。中学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正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而因为早恋把精力放在谈情说爱上,常会占用不少学习时间,造成精力分散,神情恍惚,影响学习。

(2)可能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影响身心健康。恋爱期间,学生如果缺乏自控,发生性行为,造成女方怀孕,引起堕胎事件对女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因堕胎引发不育将对女性青年造成终生痛苦。

(3)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因恋爱使得经济负担加重,家庭矛盾增加,离婚率升高,更可能造成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而且因恋爱引发的各种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

四、应对措施

1.帮助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学生时期对异性产生好奇、感兴趣的心理是正常的,但过分夸大这种感受,有意识地刺激、助长这方面的情感是不可取的。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不能等闲视之,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顾,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健康的恋爱观去教育学生。

2.讲究教育的方法

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堵,只能靠疏和导,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中说的疏导方针。切忌简单粗暴,杜绝一棒打死,要多进行正面引导:如组织学生参加生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经常召开一些相关的主题班会,进行个别谈心等,这些都是好办法。

3.普及学生性教育

对于男女方面的问题,教师不必闪烁其词,避而不谈,而要泰然处之,把健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正确认识这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学生获得了性方面的知识,就自然会减少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

4.肃清文化市场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西方很多腐朽的东西进入了社会,对青年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不良风气一旦蔓延,对民族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可见,坚决禁止不健康的文化产品进入文化市场(特别是校园),净化校园环境是当务之急。

4.中学生如何看待早恋问题 篇四

一、调查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不少在校学生过早地成熟,并出现早恋现象。这种普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舆论,各人持之看法不尽相同。这种分歧同时导致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争执。为了端正学习态度,我们要弄清楚是否应该弃早恋问题而远之,还是早恋对学习并无大碍。

二、研究内容

1、立足与调查实践,择取若干学校随机调查部分学生对早恋的看法及处理方法。

2、网上咨询专业心理老师对中学生这种心理的看法及它的可塑性,或看书查有关资料

3、收集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所存在的缺陷,呼吁进行有效的改善,树立正确认识早恋利弊的意识。

三、研究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分工合作,针对所提的问题亲身去实践调查,上网或书籍中查找相关资料,最后总结成文。

中学生如何看待早恋问题

一、调查背景

中学生恋爱是由于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前提原因,社会环境刺激作用。不少人为“追求刺激”“享受人生”“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反抗父母的管制教育”等原因浪费精力投入“恋爱”。往往这种恋爱较为单纯,可能只是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或是以貌取人,被对方的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才能,或偶遇产生的好感等。当今社会大多数中学生插入早恋不能自拔,造成的结果却是学习大幅度落后,失财、失身等弊端。

二、产生原因及内容

“早恋”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对中学生早就习以为常了,但这并非只是“爱情”因素,而有些家庭和社会方面的考虑:现在大多数家庭生活都很富裕,父母为了赚钱,没有时间教育儿女,这在儿女心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空虚及对各种事物的不全面认识。这种缺乏生活经验,缺乏考虑的思想让他们天真的幻想在现实生活面前碰壁,以致他们为寻求伴侣而走上“早恋”之路:中学生张某的父母因常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他的生活,没有给他足够的家庭温暖,17岁的他变得沉没寡言,注意力渐渐集中到了一位女同学身上,而这位女同学的家庭背景也一样,于是两人越走越近,形成恋爱关系。所以说,早恋的发生,家长是有一定的责任的。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能充分适当地带给孩子爱呢?有关专家认为不是溺爱型,也不是放任型,更不是专制型,而应该是平等、民主加朋友式的。

中学生是社会一大份子。由于社会发展进程迅速,不乏炫丽多彩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一方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感到力不从心;另一方面,追求所谓的现代潮流,大部分中学生选择了“早恋”,这样既保住面子的问题,也不乏增添生活的炫丽。然而,却遭身边长辈的训斥,导致发生一定的争执。南方网曾有这样一条消息:福泉四中一女生跳下悬崖,身受重伤,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跳崖的女生称,她是被老师怀疑谈恋爱不许其上课而被逼上绝路的。

专家认为:早恋发生后,宜疏不宜堵,应该加强青春期教育。首先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性成熟,其次要引导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主旋律。与此同时,社会也应该负起对中学生培养的责任,为他们创造一方纯净的天空。

三、调查分析

如今时代不同了,“男女授受不亲”课桌上的“三八”线早已成为历史。但这并不代表是学生的堕落,家长和老师应与青少年多多交流沟通,解开隔核,而不应固步自封。一般说来,许多学生早恋是因为寻找在家庭或同学之间的爱,希望可以在男女朋友身上找。其实异性交往是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是值得珍惜与重视的,我们应该极力避免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种种误解。然而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学习是中学生必要的生活方式,却不可因“早恋”而弃之不顾。

四、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那么导致中学生早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了探究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

1、导致中学生早恋的原因:25%学生说是因为电视、书籍中描述恋爱甜蜜难免有冲动想尝试;35%学生说是因为看见别人有自己也想有;10%学生觉得平时没事干无聊就想到“恋爱”好玩;20%学生因为有心事不合适向父母、只好找异性倾诉变成男女朋友。

2、对早恋看法:45%的学生认为恋爱是一种在学生生涯中刺激又大胆的尝试;25%学生说自己觉得恋爱是奇妙的,但没胆量尝试;40%学生说自己谈过,觉得父母的话不对,其实谈恋爱也没什么;5%学生说成绩和爱情中,宁愿选择成绩。

3、同学恋爱的目的:“交流感情”占55%,“追求时尚”的占16%,“互相帮助”的占12%,“得到性满足”的占10%,“获取利益”的占5%,“为了结婚”的占2%。

五、专家评论

中学生内受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风尚的影响,喜欢交友,重视友谊,男女同学喜欢在一起踏青、谈心、过生日,渴望交上知心朋友,可以互相倾吐内心的烦恼,取得真诚的理解,寻找心灵的慰藉,共同探讨人生的奥秘,切磋学习中的疑难。男女同学之间的这种正常交往是一种纯洁的友谊,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年轻人心理的稳定和人格的完善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这种可贵的友谊应该小心爱护、大力倡导。如果男女同学之间对异性兴趣和向往不断增强,即不必压抑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欲望,但要帮助他们学会理智的控制自己,不能“谈爱色变”。学校、家庭对学生恋爱问题限制越严,他们对异性的好奇感最终会变成了神秘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

六、建议

1、引导男女同学正当交往,让他们具备对早恋的准确认识,自觉产生免疫力:

中学生思想未定型,他们不可能对这些复杂的因素有科学、深刻的思考,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否真正一致。中学生的早恋好比驶入大海的没有罗盘、没有舵的航船,随时隐伏着触礁沉没的危险。所以,中学生的早恋,不仅成功率极低,而且意志薄弱者还可能铸成贻害终身的罪错。

2、尊重关心,正面疏导:

对于早恋的学生,绝对不能加以歧视,要理解尊重他们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他们的信任,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

3、晓之以理,束之以规

对早恋学生不能粗暴干涉,强行拆散,也不能居高临下,严词训斥,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他们终身幸福的问题。

因而,总的看来,爱情教育不仅仅是面对“早恋”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办法,她是有着更多更深意义的教育,她不是去教孩子们如何谈情说爱,而是教孩子们如何在做人的过程中去拥有人世间这份美好的情感,去获得幸福的人生。

七、学生体会

调查问卷

1、你认为“早恋”好吗?

A、好B、不好

2、你周围是否有“早恋”的同学?

A、有B、没有

3、你觉得产生“早恋”的原因是什么?

A、学习压力重B、追求刺激C、看别人谈,自己也想

4、你是否认为“早恋”会影响学习吗?

A、是B、否

5、“早恋”会受到家人的支持吗?

A、会B、不会

6、你认为“早恋”会有结果吗?

A、会B、不会

7、如果你已经“早恋”了,你会怎么办?

A、放弃B、继续

8、你认为谈恋爱的最佳时间是?

A、初中B、高中C、大学

9、如果你“早恋”失败,你会怎么办?

A、自杀B、另找一个C、从此不恋爱D、找适当的时机再谈

10、你认为中学生“早恋”的目的是什么?

A、交流感情B、追求时尚C、互相帮助

D、得到性满足E、获取利益F、为了结婚

11、说说你对“早恋”的看法。

5.小学生早恋问题教育资料 篇五

六年级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如果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一些朦朦胧胧的好感、或者喜欢和某个异性同学在一起说话、学习,甚至偷偷地在远处看一眼都觉得很开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说明孩子长大了,不再处于男女的无知状态中,对自己的性别有了认同,对异性也产生了强烈的认识欲望,这与寻求数、理、化的知识没什么两样。但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开始津津乐道于谈论男女同学关系,见到一男生和一女生讨论问题甚至坐在一起,站在一起,好事之人则开始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小学生的“早恋问题”便应运而生。说白了,中小学生的“早恋”问题其实就是一种未成年人的对异性的一种心理依恋或依赖,就像你们小时候对父母的依恋一样。以下是小学生早恋的几种类型。

第一种,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 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第二种,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很容易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

第三种,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第四种,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还有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缺失感,造成异性对自己的一点关心(着和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差之万里)产生巨大的感动和依恋。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

在处理问题时明确向学生表明观点,小学生中根本不存在“早恋问题”。所谓的早恋事件只不过是一场场“捕风捉影”的闹剧。对于“爱慕型”的学生,我对他们

讲那是很正常的异性友谊,你之所以与别人交朋友,就是欣赏他人身上的优点、长处。告诉他们“欣赏别人,挑剔自己”是美德。不要因为欣赏的对象是异性就受到舆论的影响或自我施加压力认为自己是早恋。但要让孩子在交往中做到,尊重对方的人格,真诚交往,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学生没有了心理压力,自然不会再有早恋倾向。这便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再说,开篇那起事件中的孩子也并非无辜,他在班中经常谈论相关话题,杜撰造谣,让同学非常反感。问起为什么时,他答道:“凭什么他们能传,我不能传。”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此种心理,由起初的津津乐道到不胜其烦再到把“谁和谁好”之类言词当作自卫反击、报复取笑的武器。这样的集体舆论就导致了不正的班级风气。这种情况下,相对于以上那种情况的沟通疏导,此时教师应采取较强硬的政策——“堵”。当老师出面“堵”住“主力军”的嘴时,全体学生则会报以热烈欢迎的态度。这样便是“肃清舆论,端正班风。”

当然每一个集体会有不同的风气,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不排除因早恋问题影响学习生活的学生,如果学生真的“早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早恋”的学生也不是坏学生。“早恋”是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是道德品质错误。孩子的早恋其实也是一种正常感情的表达,有时甚至很单纯、很幼稚。对于某些学校简单粗暴的压制法:写检讨书、停课、处分、广播点名、公开情书„„家长私拆子女的信件,查看日记,偷听电话。一旦发现早恋,更是大动干戈,拳脚相加这些做法我是强烈反对的。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强烈的屈辱和压力,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有的表面顺从,却将憎恨埋在心里,有的由“公开”转入“地下”,甚至在压力的鄙视下,自暴自弃。所以孩子们,作为老师我们尊重你们,也真诚的希望你们理解老师和家长的苦心,正确处理好青春期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把握好一个度,绝对不能因为喜欢一个人而毁了一个人。

正村一中

6.学生早恋感情问题 篇六

中职学生早恋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从生理上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心理或思想上来说都属于尚未成熟的成长期。中学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正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早恋常会占去不少学习时间,使学生精力分散,影响学习和进步。早恋也常使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处于波动状态,给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不良影响。近阶段我校此现象有所抬头,人数逐渐增加,不但给学生个人带来损失,同时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也受到了损害。因此学校本着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并重,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的愿望,制定此暂行规定。

一、全体教职工要深入学习有关政策、文件,对此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通过相互交流、查询网络信息,利用班会、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班主任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学生早恋。

二、对于学生有早恋行为,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要与家长密切配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三、注意教育方式,不在公开场合批评犯有此类错误的学生。

四、开展多项活动,制止学生早恋现象的发生,(如:要求学生认识到早恋带来的危害,开展防止早恋倡议签名活动等)。

五、各班主任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对确有早恋行为的学生要上报专业部。

六、专业部要对此类学生停课进行专题教育,对于不能遵守学校的规定,依然我行我素的学生,专业部要上报学工部,并通知学生家长。

七、为保证本规定的落实、制止此类现象发生,对学生特做如下规定:

1、提倡异性之间保持正常交往,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禁止学生以任何方式向对方表示爱慕心理的行为。(如情书、短信等等)

3、男、女生之间不允许有任何超越正常交往的话语、动作和行为。

4、中午放学、晚自习后禁止男女生单独相处,维护中午静校管理规定,走读生要按时回家(中午留校的学生在教师休息);住校生必须回宿舍,不允许滞留在校。

5、学生必须抵制网络色情,不观看不健康的影视作品,不阅读带有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的书籍。

7.学生早恋感情问题 篇七

一、学生早恋的危害性

由于学生没有经历社会生活的历练与磨难, 对人生与家庭缺乏全面、客观、正确的了解, 对恋爱的神圣性、严肃性及后果的严重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 学生的早恋与成人的恋爱有着本质区别:学生的早恋是一种感觉型、生理型恋爱, 目的是满足精神与生理需要, 是一种缺乏家庭概念与责任意识的“儿戏行为”;成人的恋爱是一种理智型、思维型、成熟型恋爱, 目的是组建家庭、生儿育女, 怀有家庭的责任与人生的担当。正在恋爱的学生, 只有对对方的感觉和生理性认识, 具有盲目性与冲动性。一旦恋爱失败, 极易引发过激行为, 酿成令人痛心的结果。所以, 学生早恋, 无论对学习, 还是对身体以及整个人生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 研究科学有效的方法, 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 显得十分重要。

二、解决学生早恋问题的方法

实践中, 不少班主任对早恋学生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谩骂或惩罚;二是写保证或检讨;三是开除或交家长处理。但这些方法对解决学生早恋问题效果均不理想。因此, 解决学生早恋问题, 成了班主任最棘手的工作之一。

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 遇到过不少早恋学生, 也尝试过很多方法, 但效果不明显。后来笔者采用既不批评惩罚早恋学生, 也不要早恋学生写保证、作检讨, 更不开除早恋学生或将早恋学生交家长处理, 而是运用简便易行的方法, 如除了理解与包容之外, 就是给他们讲故事, 让他们做简单的数学题, 效果很好, 且屡试不爽。

(一) 给学生讲故事

用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实例) 来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 是笔者常用的德育方法之一。笔者一是在班上还没有学生谈恋爱之前就将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 近似于打预防针;二是在特定场合, 如找早恋学生谈话时复述这些故事;三是联系班级活动或教学活动来温习这些故事。比如,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就是笔者必讲并经常复述的故事。

早些年, 央视播报过这个故事。故事说的是一对就读某中职学校三年级的男女学生, 由于产生了爱情, 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 过起了同居生活。不久, 女生怀孕了。老师、同学和双方父母都劝那位女生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 可是那女生死活不肯, 她说:“我绝不打掉这孩子, 我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我要用这个孩子来证明我与他之间的爱情是真挚的”。后来, 由于两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抚养孩子, 孩子生下没几天就生病了, 急需看医生。由于没有经济来源, 在走投无路时, 这位年轻的父亲只好晚上出去抢劫。在实施抢劫的第三个晚上, 他被警察逮住了, 判刑两年。那位年轻的妈妈与自己的孩子今后的生活如何过?这难道不是早恋引发的悲剧吗?

(二) 引导学生算家庭生活账

由于上面的故事与金钱有关, 因此, 每当笔者讲完这个故事, 都要学生, 尤其是早恋学生算家庭生活账, 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早恋是不理智的危险行为, 从而对早恋持谨慎态度, 促使早恋学生从迷途中走出来。

1.算家庭收入账:学生从在外打工的亲戚朋友那里得知, 一个既没有大中专文凭又没有专业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 每月工资只有一千四五百元, 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三千元。

2.算家庭开销账:租一套三四十平米的房子, 每月租金至少 ( ) 元;一个哺乳期的孩子每月吃奶粉至少 ( ) 元;两个大人的生活费, 每月至少 ( ) 元……

当学生填完这些空, 进行了收支加减之后, 笔者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从一个既没有大中专文凭又没有专业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收入与开销中发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学生们纷纷表示, 那些既没知识, 又没技术的少男少女们如果早恋生下孩子, 是无法把孩子抚养成人的。

这样的教育方法较批评惩罚或口头说教更有震撼力与说服力, 更能引起早恋学生对早恋问题的严重性与危险性的重视与思考。

就学生早恋问题, 笔者咨询过六十余名家长。从中发现,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都不希望孩子早恋。笔者在给学生讲故事和算家庭生活账时也把家长的意见和心理告诉学生, 以增强学生对早恋的危险性与危害性的认识。

三、结语

1.学生早恋问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思想品德问题。所以, 既要灵活运用常用的德育方法, 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 又必须运用与常用的德育方法有所区别的特殊方法, 如不能在班上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指名道姓批评早恋学生。

2.班主任必须要有观察和思考意识以及创新精神, 不能“等”“靠”“要”, 不能生搬硬套, 亦步亦趋。因为任何科学的、高效的教育方法和艺术都来自教育工作者的观察、思考、尝试与创新等。

8.学校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策略 篇八

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早恋带给自身的危害

早恋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的一种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作为家长和校方来说首先对其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恋爱不能过早,更不能因此而影响学习。要通过各种途径使他们认识到早恋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打基础阶段。男女学生一旦过早误入恋河,就会局限甚至束缚他们的交往范围,分散学习精力和注意力,这对处在成长阶段正在担负紧张学习任务的中学生来说,显然是一个极大的危害。

二、要加大青春期宣传教育的力度,特别是对性的教育,宜明不宜暗

现在社会环境和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少儿不宜的镜头,这种潜移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使得他们对所谓爱情和性过早的向往但又不明白其中的人生意义,特别是对一些无知单纯的小女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心理和身体伤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的教育,如开大会,座谈会,或一对一谈心的方式。而且态度要严肃,诚恳明确,不能藏着掖着。消除早恋神秘隐晦的色彩,让学生懂得去保护和爱护自己,转变那种盲目好奇的心理;也可适时地播放一些青春期教育的影片或开一些青春期教育的讲座,为学生排疑解难,解决学生的心理問题,让他们具备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正确对待这类问题。

三、对于正处于早恋阶段的学生老师应该正确处理和对待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强,也比较敏感,老师过于强硬的态度会使其心理上产生抗拒,适得其反。对学生的早恋现象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个别情况个别处理。让他们明白异性间互相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要把对异性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不能动不动就横加指责,粗暴处理,下禁令,找家长,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效果适得其反。

总之,解决好中学生早恋问题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学业前途,也涉及一个学校的校风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既不能强行禁止更不能默许,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做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让学生像树苗一样逐渐长大,成熟,安全度过青春期。

9.如何处理早恋问题 篇九

“早恋”是学生的情感问题,但通过理性教育,可使学生将情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调查显示,学生对待“早恋”问题,认为没有错,其结论多是从“恋”字上得出的,因为“恋”没有错,这是学生得出“早恋”也没错的基础依据,但这里忽略了“恋”和“早恋”的时空差异性,忽略了一个“早”字。而老师又多从“恋”字入手,因此,自然很难让学生真心的接受教师的帮助教育。这一点自己在最初处理这一问题时,也曾陷入过认识的误区,虽说矛盾没有激化,但帮助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才逐渐意识到,认识问题的切入点出现了偏差,因此很难说服学生。因为“恋”从本源上说确实没有错,这又怎能说服学生呢?问题的关键不是错在“恋”字上,而是错在一个“早”字上。以后,再跟学生谈话,便首先肯定“恋”是对的,而且肯定说,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学生内心有“恋”的萌动,或者说将这种萌动展示于外也是很自然、很正常的现象。说是对的,并不仅是为了营造一个学生心理认同的氛围环境,而是从内心深处就是这样认为,是一种尊重客观实际的说法。把两个字拆开来认识,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早”字,而不探讨“恋”字。这样更易引起学生探讨此问题的欲望。为什么多了一个“早”字就是错的呢?这就是理性的认识问题了。

“任何事物的价值存在于特定时空之中”。在同学生谈话时,首先探讨的是这句话的对错。为了让学生理解这句话,我举了一些生活上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跟学生说,吃饭是对的,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吃饭是天经地义的,谁也不能说是吃饭是错的。但吃饭也有其特定的时间场合,与特定的时间场合不符,对的也是错的。我说,上课的时间,你在吃饭,是对是错呢?很显然,是错的,错在哪里呢?不是吃饭这件事本身错了,而是错在时间场合上。刚上初一,早晨上学着急,穿上了小学的校服,走出家门才发现错了,赶紧回去换衣服。为啥错了,长大了时间空间发生了变化。我突然问学生,杀人对不对,学生马上回答:不对。我说再想一想,学生还是说不对。我问,那要是在战场上呢?我说国家那一年不杀人呀。平时随便杀人不对,特点的时间场合杀人也是对的。什么事物的价值都与特定的时空有关,都体现于特定的时空之中。这样的例子随手可举,当学生接受这一观点时,再问学生“早恋”问题错在哪里时,学生便很容易意识到,其为什么是错的了。我跟学生说,“恋”是人间最美好的事物,是人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美的。但这种美,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美的感受。这就像桃树,开花时是美的,有了小桃时也是美的,长成水蜜桃时还是美的。桃什么时候才可以吃呢?什么时候吃是甜的?其实人的恋情,也是有阶段性的。你们这个年龄正是开花的年龄,或许刚刚长出小桃。花吃到嘴里是甜的,但同水蜜桃的甜一样吗?小桃是苦的,你说呢?为什么不等到长成水蜜桃时再吃,那是怎样的一种甜啊。我说,说到家长说你们,老师说你们,你想啊,刚刚开花,刚刚长成小桃你们就想吃,就想摘,能不说你们啊。理性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至少引起学生的反思。

再一点是对“早”的认识的相对性,也是需要同学生探讨的问题。处在不同情境的人,对早有不同的认识。如果说你已经进入社会,参加了工作(指初中毕业后),不再是学生,便不存在“早恋”的问题了。因为“早恋”是专指中学时代学生群体而言的。我们细细观察社会,不光存在“早恋”问题,同时还存在“晚恋”问题。有的人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但还是将个人“恋”的问题一拖再拖,这些人选择的就不是“早恋”而是“晚恋”。对一些人来讲,25、6或27、8还是早的。这里就有个对自身事业,国家、民族大业的追求问题。为了自身的事业的发展,为了国家、民族大业,选择了“晚恋”。人家能为了自身的事业的发展,为了国家、民族大业,选择了“晚恋”,我们为什么要为了“早恋”而放弃学业呢?想想应该如何去做,学生是能得出答案的。

二、从历史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早恋”的说法呢?在我的记忆中,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不敢说是准确的,但至少可以说是近几十年的事)那为什么以前没有呢?原因是什么?其实“早恋”提法的产生,是一对客观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人的生理、情感发展的需求与获得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时间需求之间矛盾的产物。人的成熟是有阶段性的,人到了13、4岁产生“恋”的萌动,是人的生理、情感发展的必然产物,再大一点走向成熟。所以中国古时有15成丁的说法,也就是说长大成人了,成家立业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为什么进入现代社会,人成家立业的年龄越来越大,除了个人的认识的偏差外,更主要的是,人在获取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时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多。古时,劳动技能的简单,使得人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即使成家立业,学习劳动技能的时间还是足够用的。十年寒窗苦,可考取功名,现在呢?高中毕业就是十二年,加上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少说近二十年,这还不够,还要终身学习。就个人而言,用于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大大增多了;就国家民族而言,同样如此,所以法律规定,18岁为成人,但成家是不允许的,为什么呀?关系到民族的素质,而不光是少生一代人的问题。所以说这个“早”字,不是谁随便说出来的,是相对于获取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所需时间而言的。而且这个矛盾,对于初中、高中学生来讲更为突出。用于“恋”的时间多了,用于获取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的时间就少了。家长都是过来人,孩子“早恋”不急才怪呢,这直接涉及到将来的生活水准。但作为初中、高中学生很少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觉得没有什么。中国有句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初中、高中学生总的来讲,还没有到有远虑的年龄。所以,做教师的都会遇到这样的事,许多毕业学生走向社会已参加工作后,常常后悔做了傻事。“早恋”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原因很简单,“恋”是美好的,但需要物质做基础,而学生同样认识不到这一点。进入社会一看,一个什么本事也没有的人,再美好的事物又能维持多久?而这一切,需要教师向他们讲明白。我曾就上面提到的认识跟学生谈过。我说好像现在你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实际上“早恋”在人生物质上的损失是很大的。我跟学生讲,进入社会后,一看人家生存的物质条件,再看看自己。那些自己同样能得到的东西,却得不到,为什么?自己的那里去了,回答是:在中学时代都给“恋”了。你在中学时代“恋”的越多,将来属于你的就越少。既然在中学时代把将来属于自己的什么房子啦、汽车啦等等都拿来“恋”了,那只有后悔,不会再有别的了。现在的时间投入,是为了将来的获得。我说个人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要不国家为什么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最终还要普及大学教育,还是鼓励人们终身学习。地球上的事,也是这样,在这方面的投入,意味着,未来竞争力的提高。国际间,国家民族的生存,人家是不会白送东西给你的,而且这种竞争是冷酷的、无情的。要是中国的中学生都忙于“早恋”,中华民族,就会一天天衰弱下去,将来很难有一席之地。这不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为了生存需要,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时间的投入是必须的。在人的生理、情感需要同生存需要产生矛盾时,让位给生存的需要则是最佳的选择,因为生存是生理、情感发展的基础。就个人而言,谁在这方面认识不清吃亏的只能是个人。因为作为国家民族发展而言,中国的学生都“早恋”是不可能的一件事。而就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而言,你的贡献就比没有“早恋”的同学小了许多。从历史的角度去说明“早恋”不可取,学生很容易接受。因为,这既涉及到国家民族的发展,更与切身利益有关。道理讲清了,学生便能明了并能处理发好在生理、情感的需求与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需求在时间上产生矛盾时,天平应向那一方面倾斜的问题。这样谈“早恋”问题,在自己的实践中证明,学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效果是不错的,至少来讲,学生不会走的太远,以至于完全荒废学业。

三、从就心理角度问题谈“早恋”。

从学生的角度、家长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好多人认为:“早恋”是心理过早成熟的表现。最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对人的心理成熟有了新的届定后,我的看法改变了。一个人心理真正的成熟,是能够理智的处理问题,从时空上说,能从未来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现在时间的人。从这一理论观点看,“早恋”恰恰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有了新的理论依据,就可以用来说服学生。列宁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我不能肯这一理论的成熟,但至少是一种理论。而且从有关心理成熟的理论上说服学生是很有必要的。这里讨论的焦点,是心理成熟的表现,还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这样问题就在于什么是心理成熟,回答了这一问题,也就回答了,“早恋”是可行的,还是不可行的问题。我把我的理论观点,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认识。结果是:学生基本上对这一理论观点是认同的。这样就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上的依据。而就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言,谁也不愿意说自己心理不成熟。一旦,承认“早恋”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首先,“早恋”在自己的心理上,就失去了市场。即使有“早恋”的想法,内心也会处在矛盾之中,如果这时外力再帮助一下,学生便会有意的克制自己,一想,还是以后再说吧。实践中,自己感到,从心理成熟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早恋”问题,还是很起作用的。

四、形成有利的集体氛围

在一个集体中,形成正确的舆论认识是很重要,而集体舆论的高度,也会促使个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不知怎样去说服学生。如果仅从“早恋”中的“恋”的角度去谈,知道这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还不如不说。所以,一直以个体观察、引导、教育的方法为主。当有了上述认识之后,我便可以在集体中与学生一起讨论“早恋”这一话题。我曾多次在集体中谈到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有了集体舆论,“早恋”的市场就小了许多。同时,我也注意到,当我以尊重学生的态度,客观的与学生公开谈过这个话题后,他们也觉得,我能理解他们,也愿意主动找我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使帮助更有针对性。客观上讲任何事情,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但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还是可以办到的。集体舆论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从而将“早恋”危害尽量压缩在最小范围内,其影响尽量降低为最小值。在讨论中,我也注意到,对这一话题,学生并不回避,因为这原本是他们学习生活中早已存在的问题了,他们也很希望弄清楚是对是错,也希望为自己不想“早恋”找到合理的依据。其实有时,我们工作做不到位的话,舆论恰恰相反,没有或不想“早恋”的学生,反倒没有市场,好像不成熟,没有本事似的。

10.高二年级”早恋问题”研究报告 篇十

——高二年级学生早恋问题研究报告

进入高二的学生,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加之受到一些来自传媒的影响,使学生们迅速度过了异性疏远期,渴望异性之间的交往,而目前我国青春期教育的严重滞后,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越来越突出,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对学生的早恋问题,如处理不当,将会引发很多的负面因素,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下面就我年级一年来对早恋问题的研究成果,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介绍:

一、引导——做学生的知识窗口

“早恋 ”现象日益彰显,究其原因,除了现代的孩子发育较过去“超前”和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外,最大的问题还是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家长们很少在这方面关注孩子,学校也往往谈性色变。自古以来,都是学生手册上的一句“禁止中学生谈恋爱”便打发过去。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青春期知识缺乏,但又对青春期自身和异性的身体、心理变化非常感兴趣,对性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而学生的青春期方面的知识,40%是来自同学间的交流,50%通过报刊、杂志、书籍,而5%是来自学校的有关教材中获取。学校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而家长跟孩子谈性知识,更是如同跟武林高手过招,根本没有能力去指导他们。所以年级组认为,应正视学生青春期教育这个问题,没有相应课时开设课程就利用讲座、收看影视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必要的青春期心理知识、卫生保健知识、与异性交往的礼仪与方式等等,使学生从青春期的朦胧、神秘、困惑中解脱出来。在这一年中,年级开设了“恋爱的男生女生,快快醒来!”主题讲座,观看了青春期教育辅导影视,观看影视《十七岁不哭》,在繁重课业的夹缝中抽出时间做好学生青春期心理上的引导工作。

同时,年级组要求班主任抓住班会这块德育主阵地,开展《四季有常,不可逾越》主题班会。班主任们集体备课、众志成城,从心理、生理两方面,利用诗歌欣赏、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构思了一节精彩的主题班会课。用集体的智慧,为学生拨开迷雾,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年级还要求学科老师加强学科教学渗透,寓青春期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其实,各学科教学内容中都蕴涵着丰富的青春期教育的积极因素。例如,生物课上通过讲述人类的起源、人的身体、生殖与发育、青春期等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政治课上在讲人生观、价值观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恋爱观、婚姻观、性道德等教育,从思想上、心理上给学生启发、引导,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政治课育人的功能;语文课中通过一些名人的高尚的爱情故事如马克思和燕妮、周恩来和邓颖超、冰心和吴文藻、瞿秋白和张芝华、孙中山和宋庆龄等,以及对以爱情为题材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友谊观;美术课中可传授人体美、性别美、恋爱婚姻中的审美等;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身心,吸引学生的注意,避免青春期烦恼。

除了学校的教育外,家庭的教育也是不容或缺的。年级组在家委会例会上和家长代表们共同研究孩子的“早恋”问题,一齐为家庭“青春期教育”出谋划策。家长们代表们会议上各抒己见:有的父亲提出要和儿子来一场“男子汉之间的对话”;有的母亲们要组成“母姐会”,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

年级组各个方面为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从学生思想上入手,让学生明白枝头的果子还青时把它采摘下来,它的滋味肯定是酸酸的、涩涩的,只有成熟的果子才能让人尝到甘甜的滋味。

二、关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处理早恋问题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学生之间的早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互相吸引之外,更多的是对彼此情感上的慰藉。

随着中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在学习或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烦恼,都需要寻找聆听其倾诉的对象。而这个对象既要为自己保密,又能对他们的倾诉产生共鸣。这是,老师和家长双双“出局”,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异性作为聆听的对象。于是乎便出现了异性之间的通信、约会等。对此如果我们教师采用诸如“禁、管、堵”等粗暴的方法横加干涉,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许多的“冤、假、错案”,使原本还是正常的男女生关系变得复杂了,甚至会使交往中的异性学生变压力为动力,从而导致真正的“早恋”。这便是心理学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工作中,曾遇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班主任怀疑班级里一位相貌、学习双佳的男生在谈恋爱,惊慌之余迅速找来科任老师、年级组对该男生进行“三堂会审”。没想到他回答我们说:“老师,如果我真的在谈恋爱的话,会这么大方让这么多老师知道吗?”经过调查与自我反省,该班主任及时调整了教育方法,才避免了“早恋”的发生。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如今的少男少女们在一起嬉闹、聊天,喜欢在异性面前有意表现自己,这不是物理学上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定理吗?其实,男女生之间相互吸引是一种十分正常、自然和健康的现象,高中生,特别是高二的学生正处在一个激烈、动荡的阶段,加之现代营养的加强,社会上形形色色性刺激的增多,他们的生理、心理上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难道我们还能要求现代的中学生做到“男女授受不亲”吗?

因此,对于中学生中正常的异性交往,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横加干涉。教师应从源头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面对“早恋”的学生,我们教师首先应该形成共识,“早恋”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爱”情,带有纯洁性、盲目性和游戏性,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采取传统的方法去压制,去禁锢,去训斥,应该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应先把它看成是上课做小动作、交头接耳、不遵守纪律一类的事情,然后用新的方法,适时、适度、适当地与他们进行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不对“听说”或“感觉”到的任何问题妄加结论,以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同时必须注意保守学生个人秘密,这是爱护学生的表现,也是取得学生信赖的关键。另外,教师还应关爱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教师不仅仅是他们的“师长”,也应是他们的“父母”,更应该是他们的“朋友”。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与尊重,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从源头上控制早恋的土壤,达到对“早恋”学生的教育目标。

三、沟通——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日趋成熟,他们会对异性产生一种神秘感,但由于他们缺乏对青春期性心理的理解而导致异性交往障碍,从而走向“早恋”。

对于中学生的“早恋”,广大教学同仁们一般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是粗暴对待。一旦发现“早恋”现象,即认为大逆不道,必须扼制在萌芽状态,采取粗暴措施或者当众曝光、批评、斥责、处分。而家长则殴打孩子,限制孩子的自由。很显然这些做法是错误的,只会让孩子们感到羞愧难当、孤独无助,根本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另一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同仁们认为中学生“早恋”是普遍现象,难以控制,实际上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的做法。还有一种做法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虽然这样的教育是负责任的教育,但灌输的却是不让学生于异性交往,诸不知,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走入另一误区——不敢与异性交往、害怕与异性交往。

“不会交往比早恋更可怕!”

会交往是21世纪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而不

是让他们逃避交往。通过交往,可以使他们对异性有一个正确而又全面的认识,淡化他们对异性的好奇,从而避免或减少“早恋”现象的发生。所以教师加强和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员”,在发现一些“苗头”之后,提早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学生渴求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及时给予健康的营养,而不至于发展为“早恋”。

因此年级组合谢莹老师联系,请她敞开心理咨询室的大门,让需要倾诉的学生找到空间。谢莹老师是一位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而且有高度责任感又热爱学生的教师,她利用她专业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疑惑,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年级组要求每个班主任都是“心理辅导员”,对班级中有“苗头”的同学及时进行沟通。辅导中,要求班主任尊重学生的感情,不指责、不讥讽,和风细雨地开导,为学生的“隐私”保密,设身处地地给学生予真诚的关怀,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去抚慰、呵护,一步一步地激发着踏入“丘比特”误区的学生心灵的自我升华,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年级组作为问题的最后处理者,对于已经出现“早恋”问题学生,不单是简简单单的一纸处分了事,而是由年级主任、副主任组成青春期心理辅导团队,为出现“早恋”问题的学生做生活底蕴的启蒙和人生责任的启示,使学生能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领悟“早恋”的危害,用道德来驾驭自己的感情。

11.浅谈学生管理之大学生感情问题 篇十一

孙晓东(1982-),男,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

摘要:每当报道一则关于大学生因感情问题自杀、他杀之后,大学生感情问题似乎登上了各种论坛的首页,但是更多时候看过这个问题表面看本质的时候,人们就不再给予重视了,所以表面留给人们深深思考,本质却无人去探究。现在的教育似乎很少有关于爱情的教育吧,除了政治课的那几页“知识”。因为封建传统我们避讳不谈还是这种问题到一定年龄自己就会懂,不需要过多教育?本人指出了关于促使大学生谈恋爱的几点原因,希望从“根”上让大学校园感情至真、至美。

关键字:大学生感情;爱情;男女朋友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位大学生吃了一个月的面条,原因就是宁可让自己受苦也不愿意让自己女人受苦,省下来的钱作为他们出去吃饭、逛街等各项活动的“经费”。由此引发更多关于“大学生谈恋爱该谁买单”的热议。而本人更

想探讨的是大学生的感情问题。

本人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首先摆明一下观点:对大学生谈恋爱问题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本人觉得大学生谈恋爱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对感情的好奇。

从高中那种压抑、紧张、“一切以学习为重”的环境进入大学轻松、自由、“体现民主”的环境,把在高中所禁忌的事情想在大学统统弥补回来,“谈恋爱”更是其中的一部分,于是刚进大学没几天就有了“男女朋友”就不足为奇了。他们怀着对爱情的好奇走在了一起,不管合不合适先“过足瘾”再说。

其二,生理上的需求。

从生理学角度讲,大学阶段正是荷尔蒙急剧增加的时候,男女朋友为了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走在了一起,没有谁对不起谁,没有谁亏欠谁,说难听点,彼此在“利用”中“培养”感情。也许在这个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说出这种话尤其是对学生可能会被批判为“大逆不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出于这种原因谈恋爱的大学生确实存在,当然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以上两种情况,本人极力的要求有老师给予积极地引导,不要让更多的学生因为冲动、无知亵渎了爱情的神圣,给人生留下不和谐的一页

其三,难得的“自己人”、宣泄的最佳对象。

大学里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接触起来难免会有摩擦,再有就是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人际关系相比高中来说复杂的多,而且容易戳破很脆弱,同学们各忙各的,很难交到知心朋友,对于出门在外的同学来说难免会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这时候就特别需要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在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她)肯定是第一个出面真心诚意帮自己的人,而且完全没有“人情的亏欠”等世俗的顾虑。本人觉得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基于这个目的的。也许会有读者要问,既然这样,为什么非得要成为男女朋友关系呢,因为在这个敏感、关于青春的各种问题都特别关注的环境里,必须要有明确的关系才不会有所谓的谣言,关系确定了才是个“正派人物”,一切都会按部就班进行下去了。他(她)在需要任何帮助时,就是另一个你,就是“自己人”,互相照顾,互相鼓励,一起进步,一起学习,一起研究等等,为你在大学里不管学习还是别的方面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其四,只谈“大学恋”。

不管当初他们因为什么走在了一起,接触久了觉得以后可以作为自己的另一半,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基于好多现实问题他们都很确定以后不会在一起,其中这里的现实问题需要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父母不同意、各自都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规划但对于未来都不肯让步、有着不一样的就业机会等。他们都不忍心在大学放弃彼此,毕业就是终点,也不需要找任何借口分手。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毕业以后可能会伤心一段时间,但是时间可以淡忘一切,几年以后这段感情就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仅此而已。于是就有了只谈“大学恋”,这种情况其实跟第三种有着相似之处,只不过这种情况往往有着更伤感的一幕。

其五,找到了爱情的真谛。

彼此一见钟情也好,时间培养出来的感情也罢,总之,最终要铁定“私定终身”了,而且双方父母也同意,不管以后男人会变成怎样、女人会变成怎样,就像一根很深的钢管一样,看到了他(她)的中间还有尾端,看准了他(她)的全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有一方对未来规划妥协的,为了她(他)对未来让步。换句话说,他们就是缺少了一道正式的“程序”而已。

大学是一个塑造人格、性格、掌握专业知识、规划人生方向的地方,同学应该积极的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增加自己的内涵,应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不要让它成为以后事业上的遗憾,兼顾好学业和爱情,让感情在大学各项活动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同时对于感情问题,一定要有个“度“来时刻支撑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感情问题让美好的未来之梦成为一个“愿望”。本人不想更多的讨论关于“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问题”,因为本人觉得利弊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引导方法,即便得到一个结论,那么拥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就会改变看法?谈恋爱的因此不谈了,或者谈的就分手了?还是提出一些更符合大学生心声的观点更为重要。

本人希望大学生懂得怎样爱、如何爱、怎样迎接爱、怎样拒绝爱。

参考文献:

[1]陶国富《大学生恋爱心理》,上海:華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利锡岚《朱胜利老师做客青年论坛讲述大学生恋爱观》,洛阳师范学院论坛,2009年.

12.有关高中生早恋问题的探讨 篇十二

关键词:高中生,早恋问题,教育策略

随着高中生身心的不断发育与成熟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 很多高中生都告别了简单、天真、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甚至表现出明显的骚动与激情, 这就是青春期到来的表现。根据有关媒体的调查结果表明, 高中生恋爱的比例在逐步上升, 很多学生都有过恋爱经历或有谈恋爱的冲动, 高中生早恋问题已屡见不鲜。因此,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历, 探讨了在高中生早恋问题上的经验和看法, 希望能够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更好地应对高中生的早恋问题,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高中生早恋问题的心理特征与影响因素

高中生的心理和身体都渐趋成熟, 心理特征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掌握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具体说来,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的特征:一是对异性的向往与眷恋具有朦胧性。很多高中生都会在此阶段对异性产生别样的感受, 不能明确自己内心的想法, 不知道对异性的感觉是否是爱。有很多学生会把这种好感当做爱, 也有的同学会把对异性的向往和眷恋当做爱;二是高中生早恋问题具有传染性。班级上的同学如果存在早恋现象, 对其他同学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会形成一种连锁反应, 导致谈恋爱的学生越来越多。如果班级中没有早恋的现象, 很多同学会克制自己, 使整个班级中的同学都不会出现早恋的现象;三是高中生早恋具有单纯性的特点。很多高中生的心理非常单纯、无邪, 认为爱情是伟大的, 是可以不顾一切的, 但又不能全面地理解爱情, 不能说出产生爱情的原因和理由。表现出心理的纯洁与幼稚。

影响高中生早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 青春期的教育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作用, 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早恋问题。孩子青春期教育的缺失, 往往会导致不能正确理解和应对早恋问题;其次, 班级氛围和学习压力也是影响早恋的因素, 很多班级中早恋现象较为普遍, 或者是学生的学习压力无处释放, 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早恋问题;再次, 学生的早恋问题的出现也有可能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如果学生的家庭不和谐, 或者是父母离异, 学生就会从其他方面寻求心理上的慰藉;最后, 早恋问题的出现还有可能是学生自身的原因, 很多学生缺乏自控力, 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 都可能会促成早恋问题的出现。

二、高中生早恋问题的教育策略

1、加强对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及时疏导

教师应当注意学生的细微变化, 注意学生在衣着、行动和成绩上的表现, 掌握学生的交往动向, 及时发现学生的早恋问题。应采取适当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 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外, 学校老师也应当及时与家长交流, 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共同努力, 及时掌握学生的交往动向, 了解学生以前是否存在早恋的问题, 并关注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 妥善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

2、有效开展青春期教育,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要经常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不渲染异性之间的神秘感, 让他们正确对待异性之间的交往, 掌握青春期生理方面的知识, 正确认识早恋问题。

3、加强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

高中生早恋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教育, 往往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甚至会引发犯罪。为此, 应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正确面对异性之间的交往, 杜绝违法行为的出现。另外, 应加强对学生的前途教育,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4、灵活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对高中生早恋问题的教育方式上, 要灵活的采取教育对策和教学手段。例如, 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 向学生传达正确的青春期教育知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或者是校园广播等形式, 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组织相关教育专家开展青春期讲座, 通过专家的指导和教育, 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变化, 明确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正确地对待异性之间这种微妙的变化。

5、营造和谐、严肃、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和校园文化

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一种熏陶作用, 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增强自控力和抵抗力。因此, 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严肃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班级文化, 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感受到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风气, 正确地应对早恋问题, 将自己的经历放在学习上, 让学生在互帮互助、和谐友好的氛围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个人修养。

6、正确处理与对待学生的早恋问题

高中生的自尊心理比较强, 如果正面指出学生的早恋问题, 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结果会适得其反。因此,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应对学生的早恋问题。例如, 可以设置监督信箱, 并将信箱放在显眼的位置, 让学生能够增强自控力, 起到威慑的作用。另外, 如果发现学生存在早恋现象, 也不能在班级上公开教育和批评, 应采取个别谈活法, 让学生认识到早恋的危害, 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正确对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 而不能一味采取打压的措施, 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结语

对于高中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 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 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长, 今后的发展方向还没有明确的定位, 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如果一味地将精力错误地放在早恋的事情上, 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这种懵懂的感情往往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容易酿成情感的苦酒。为此, 应当加强对高中生的引导与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发展目标, 增强学生的自控力, 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明青.高中生“早恋”问题浅析[J].考试周刊, 2012 (05) .

13.关于早恋问题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案 篇十三

月山镇中心小学新校区 三(1)班

主题:莫让情感航船过早靠岸

针对问题:预防个别学生存在早恋苗头,关系暧昧,不仅影响成绩,还破坏学习风气,甚至存在危险因素。

班会目的:使同学们认清早恋现象的危害和弊端,引导学生把爱慕转化为纯洁的友谊,形成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利用“异性效应”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场景布置:简约风格,主要利用黑板,由同学们自行设计,突出主题,配以图画艺术字。

展示方式:

幻灯片呈现、学生讨论发言、案例分析、情景再现

教师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呈现教育内容,设计案例、情景让同学们进行分析,小组讨论,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心理辅导的效果,最后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注意引导。

过程中鼓励学生随时抒发自己的感想、困惑,全体师生共同交流,形成和谐、舒适、畅所欲言的氛围。

方案设计

准备工作:提前三天发布主题,班委协调布置黑板。班会开始:

一、开场:通过舒婷的《致橡树》引入。让同学们谈谈什么是伟大的爱情。

明确:

1、对爱情的憧憬是正常的;

2、只有成熟的爱情才会长久,真正的爱情是忠贞的,双方互相尊重、彼此独立又能共同承担责任,经历风雨)

二、课件展示“科学家总结的幸福爱情需要满足的条件” 明确:爱情需要面包和牛奶,也需要双方具有健全的人格

三、课件展示早恋的定义、特点、不宜早恋的原因

明确:早恋往往是不理智的选择,难以持久,容易造成过度狂热和痴迷,产生偏激行为。

四、主要环节:早恋的危害

1、学生参与,案例展示,学生自主讨论,揭示早恋危害。案例一:失恋少年自杀生命垂危 案例二:初中生情侣卧轨自杀身亡 案例三:中学生偷尝禁果的结局 同学们讨论交流,发表看法。

注意:由于话题的敏感性教师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情绪,班会气氛的把握尤其重要,同学们的言论要建立在深入的思考之上,畅所欲言的同时,杜绝轻浮、出风头、不负责任的话语。

明确:

1、中学生的心理具有情绪化、好冲动、承受力差的特点。

2、早恋危害中学生身心健康,容易产生极端行为。

3、一旦发生越轨行为,两人都会陷入恐惧和痛苦的境地当中,女生更是遭受身心重创。

2、结合身边事例,同学们谈谈早恋的危害还有那些? 自由发言。

重点强调早恋对学习产生的不良影响,感情促进学习的想法是幼稚的,早恋势必会造成成绩大幅度下降。早恋还容易引起犯罪。

五、怎样避免早恋?

1、测一测:你的自控力如何?

通过心理小测试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感,活跃气氛。

2、情景再现(小忠、小双、班长的故事)如果你是他们,应该分别作出怎样的处理?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指导,对于同学们采用的好的处理办法及时给予肯定,有失妥当的及时加以引导。

明确:当我们产生对异性的爱慕后,不用害怕,这是正常的,只要转移注意力,不要痴迷于此就可以了;如果已经有早恋的苗头,就应悬崖勒马,及时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减少交往;当面对他人的追求时,要明确态度,委婉拒绝,晓之以理。

六、主题深化:与异性交往有哪些注意事项?

从穿着打扮、语言、心态、行为举止等方面对同学们提出建议。

七、总结

每位同学小组内总结心得体会,组长汇总展示。教师点评指导,并发表结束语。

结束后的反馈

14.学生早恋及对策 篇十四

早恋,从字面上看就是过早的恋爱。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人们习惯上把早恋界定为“不到恋爱年龄而进行的恋爱”,关于“恋爱年龄”国家并无具体明确的规定,人们习惯上以如下两条标准作为参照,一是生活自立程度,二是法定婚龄相差的程度。用以上两个标准进行甄别,中学生间的恋爱,都可以称之为“早恋”。目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并不鲜见,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越刮越烈的趋势,令教师和家长头痛。因此,对中学生间早恋进行研究,析其原因,找出预防措施和教育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中学生早恋,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又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不良影响,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同作用的结果。

1、性早熟是中学生早恋的内部生理原因,生理因素对中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当代青少年性成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早熟,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和营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性成熟的时间提前了,据有关调查,我国初中一年级女生(约12岁)中“来潮”者已有57.93%,初中二年级男生(约13岁)中,“遗精”者已有59.34%,他们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显露出来,加之体内分泌大量的雄激素、雌激素,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机能的成熟加强了他们对性的要求,对异性的爱慕,如遇适当的条件,随时都可能发生早恋行为。

2、心理上的“断乳”、与异性交往的需要是早恋的心理原因。随着青春期的来临,性的成熟。中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都在急剧变化,进入“第二次断乳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渴求友谊,希望交朋友以倾吐心中的烦恼和迷惑,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是非观念不太强,分不清什么是“友谊”,什么是“爱情”。其中意志薄弱者,认识模糊者则可能发展为早恋。

3、性信息的污染是中学生早恋的外部社会原因。近年来,电影电视、音像作品和文学艺术作品忽视社会教育功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迎合低级趣味要求。对有关两性的视、听、感等综合形象增多,剌激强度增大。诸如接吻、拥抱、裸露的“床上戏”随时可见,某些书刊对性活动的自然主义的色情描写,情节轻浮……。性剌激的增多,使青少年的性本能在客观上得到了强化。加之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信息十分敏感,表现出过高的兴奋性,并受情绪的影响引发强烈的性冲动。这些都无疑对情窦初开、良莠难辩的中学生的早恋起了强烈的鼓动作用。

4、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不当和失误是中学生早恋的客观原因。来自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忽视他们生理心理的变化;对孩子的管理教育采取粗暴专制的态度,对子女的交往横加干涉,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指导;这些,造成子女和家长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孩子深层次的需要在家庭得不到满足,只好在家庭以外的异性朋友那里寻求慰籍。来自学校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学校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任意削减活动课程,校园文化单调,校园生活枯燥,使中学生过剩的能量得不到正常的释放。对性教育的认识不足和保守,使性教育在大多数学校得不到正常开展,而中学生对性问题又是急于了解和渴求的,那么,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有关性场面的描述就来填补这一空白了。

二、中学生早恋的对策。

早恋虽然符合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但并不是性成熟的必然产物。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一定的思想和意志所支配和控制,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无为”的。所以,对中学生的早恋,要加强研究,掌握规律,寻求对策。

1、加强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中学生阶段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由于中学生心理的成熟滞后于生理的成熟,他们会遇到许多困惑和不解。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有一种“成人感”但又处处要依靠父母;他们遇到难题想和父母谈,又不便开口,因此,丞需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 应以性教育为核心内容,还应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性教育要注重性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相结合,通过性教育使学生通晓某些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以

使其能正确对待随着自己身体发育而出现的来潮和遗精,预防有害的习惯和过早地性心理的觉醒,帮助他们减轻悦 和性成熟有关联的各种体验,避免由于出血和遗精而带来的惊恐,不安和害羞。性道德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分辨性问题是非,美丑、羡恶的能力,培养道德意志的自控能力。使他们懂得:人不同于动物。其主要区别在人能控制本能欲念,动物则是自然流露。因为人有人生观和道德观。通过教育使他们明了 青春期情感的烈马应受到道德和理智之缰的控制。

性知识的教育应掌握适时和适度的原则,不应使性知识教育成为纯生物的、自然主义的性知识启蒙,否则会带来有违初衷的诱惑力。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2、鼓励和指导好中学生异生交往。1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住,是青春期教育最受关注的问题,由于害怕异性交往有导致早恋增多,有些学校和教师人为地在男女生间高高筑起一条“三八线”。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越禁越多。因为“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因为愿望的力量同禁令严厉程度成正比”。(罗伯兰.罗素语)。其实,中学生以萌发和产生“性爱”心理,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有条件进行恋爱和建立婚姻家庭。在这段“延缓满足”期内,友谊正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补偿,但异性交往既可萌发初恋的情感,导致早恋的发生。亦可以使初恋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究竟朝那一方向发展,往往取决于教育者的引导。因此,作为教育者既要为中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无压抑感的健康的交住环境,尊重他们之间的异性交住,又要给予积极的恰当指导。要教育男生尊重女生,行动要讲究分寸,教育女生自尊、自重、自爱。使他们明确:

(一)友情和爱情的区别。友情不等于恋情友情可以发生在同性和异性之间。而恋情只会对异性产生,友情是对着大伙的,不排斥他人恋情则是单一的、排他的。友情是公开的,可以共同分享的,恋情是隐弊的,自私的。使他们认识二者的区别,有助于他们正确地分辩自已和别人的感情含义,保持一定的警觉。

(二)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注意自己的外在表现。青春期的学生正值情窦初开,在非正常情况下异性间身体各部分的接触都会产生:异样的感觉”。使人想入非非。

(三)求广泛忌单一。与异性的交往,要尽可能减少单独相处,要广泛地与异性同学交往,建立起广泛的朋友关系,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在集体活动中与众多的朋友保持良好关系。

3、开展活动,拓宽兴趣,使青春期学生情感迁移。青春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智力发达,兴趣爱好广泛,这本是好事,但由于缺乏辩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也就易陷入低级趣味之中,过早地对性产生兴趣,出现早恋。教育者应及时地引导他们的意识和兴趣到认识的兴趣,运动的兴趣和社会的兴趣上来。首先向引导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在刻苦学习,立志报效祖国,成为有用之才上。其次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他们的注意力吸收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使他们的精神有所寄托,旺盛的能量得到释放。这样有利于预防早恋,也可使早恋的情感得到迁移,及时娇正早恋行为。

4、抓住苗头,防微杜渐。中学生的早恋大多是秘密进行的。但“日晕而风,础润而雨”任何事情在发生前,都会有预兆,都会流露蛛丝马迹。因此,教师应细致地观察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据典型调查材料表明,有早恋行为的学生发出的信息有:突然过分地追求时髦,讲究穿戴,修饰打扮;活泼好动、喜欢和教师交往的学生,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再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接触,经常瞒着父母和同龄异性单独去看电影或去游乐场;突然有人寄信来,而且寄信人不留地址,喜欢看有恋爱情节的电影、电视、言情小说……。教师若遇上上述情况,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心理状态认真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一旦发现学生早恋,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信任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认识早恋的危害,自觉矫正早恋的行为。111115、努力创设一个利于中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个体的教育影响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综合活动的结果。因此,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最佳配合是对中学生进行早恋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改善社会大环境,净化社会风气。社会各部门都要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电影电视和出版部门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亦要注重社会效益;文化部门对音像、书刊作品要加强查处力度,防止黄色音像、书刊作品泛滥;公安政法部门对贩卖,传播黄色淫秽书刊、音像作品的不法分子要坚决予以查究。街道、居委会、村委会要加强对学生的假期教育。其次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家长要端正教育思想,要关心子女的全面发展。对子女的早恋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明确早恋是子女生理发育成熟的樗,要鼓励和指导好子女的交往。要善于把孩子对性的好奇迁移到健康、有益的方面。为他们开辟新的天地。再其次,学校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教育好学生正确分辩外界的信息,提高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其次要密切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的指导,争取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提

上一篇:美食名店评选方案下一篇:《咏风》诗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