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2024-08-15

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7篇)

1.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篇一

记者谢锐报道 奥巴马送围棋作为礼物,源于他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尊重。国与国之间,首先是相互尊重和理解,国家元首送礼,都是以自己国家的国粹或者品牌性元素,比如中国的字画、瓷器、茅台酒,美国的篮球、ZIPPO打火机等等,奥巴马反其道而行之,用中国文化代表元素作为礼物,明显是一种友善行为。

除了围棋是中国国粹之外,奥巴马送围棋礼物恐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围棋的竞技特质。奥巴马本人应不懂围棋,但他的智囊团中肯定有熟悉围棋的高参。围棋固然是一种搏杀游戏,但围棋的精髓却在于一个“和”字。

围棋只有黑白两种棋子,喻示着阴阳两道,规则简单但变化无限,与深厚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所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无不是“和”的中国文化表达。

围棋与中国式思维文化——我的选修课论文

我并不太会下围棋,但对于其中蕴含的奥妙却十分感兴趣。思忖良久,就会发现其实围棋中体现出来的思维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式的,是中国思维形式甚至是中国人形象的代表与缩影,可以说围棋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

棋者,奕也,亦艺也。博弈之术是经典东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一种调剂生活的消遣游戏,还能够影响大众的生活品味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棋与琴、书、画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足见它是一种已自成体系并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氛围与艺术形态。

围棋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哲理智慧与思辨意识的结晶,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包含了我中华厚实且独具韵味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奕”中的淡雅风情、豁达有度、理智并存融合了中国军事、哲学、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髓,黑白之间,纵横之上,下棋之人将自己从棋艺中的得到的悟解和内涵融入到行棋思路之中,棋盘内外天人合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

从表面上看围棋的棋盘格子死板,缺乏生机与变化;棋子除了以黑白分清敌我外,也无论分工,不知性能,可当如此的棋落在如此的盘上,就突然神奇地活了起来,由少到多,自简至繁,招招式式都于平静之中在谋在杀,一着能使通盘皆活,亦能使满盘皆输,变幻莫测,不可端倪,对弈双方都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斗争。更吸引人的就是围棋中阴阳谋略的结合,这正是典型的中国文化,同时也有人说围棋和中国人超脱老辣的形象相像,这一点拙见以为是。

我们不妨拿围棋与另一种中国棋文化的代表——象棋做一比较。前面讲到围棋棋子是不讲究分工性能的,不像象棋的棋子各个天赋异禀,正因为围棋棋子的无固定性,使得围棋对人的主观依赖性较大,起手落子全仗下棋人临阵决机,同时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围棋的行棋思路在哲学上含有了较高的形而上的成分。在相反却不矛盾的另一方面,虽说围棋需要做出多种临时决定,但围棋的宏观布局却是早已形成于心的,结合其来说就是弈者需要以临阵决断来阻止对手对自己宏观上的布局的打乱与破坏。此外,下象棋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杀伤对方有生力量,而围棋中却是体现着一种和谐理念,围棋落子的目的远非杀伤对方,其实从某种程度上看围棋本质上是一项平和的运动,越是高手就越不以咄咄逼人的不断吃杀为目的,而是在双方整个过程的斗智斗力中不断占得主动与先机,并在对这种优势状态的保持与维护中扩大自己,压缩对手。所以说围棋的最高境界不是冲突,而是我们正在社会道德层面上强调的和谐。在这种状态下,真正的一手好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好棋,和谐意味着双赢。

先哲老子曾有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论断。这其中体现出的收与扩,弃与扬,取与予都是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的一种辩证思考,这样的辩证思考,在围棋手的心中是一直与棋同行的。如此看来,辩证思想又是围棋思维与中国式文化的一个相通之处。

中国的哲学思维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表观与内涵并承认其关联性,重视事物之间的渗透和转化。而对于对各个部分的仔细考察则置于次之,甚至于忽略了各部分的独立性。而围棋正是不能孤立和单一地考虑一块地盘的得失,必须从全盘局势和趋向的高度和广度上去考虑各块棋的关联以及它们之间蕴含着的通过某种不可预测的转变来影响整个棋局的可能。例如下棋在有些时候需要抢先手,但何时抢先却不容易判断,该抢不抢就会坐失良机,不该抢又抢了亦会损棋失地吃大亏。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棋者以其全局观来做出综合判断。常常一块棋本是赢棋,但周围的棋发生的变化却可以使这原本的赢棋变为死棋、败棋,这类情况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乏实例,而这种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正是以其多变性和不可计算性而成为了围棋与中国哲学重视转化与关联的思想紧密扣合的最佳佐证。由于围棋有多种转化,玄妙莫测,且大致趋势从整体上无法拿捏与把握,所以再高明的棋手也无法预言棋局的变化和发展,只能靠长期下棋经验所产生的综合直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棋感去领会,也正是因为这样,围棋才成为了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有最典型的中国哲学气息。所以才有观点认为围棋之道和《易经》是相通的。

中国人的综合思维也特别重视事物之间的转化。辩证思维使中国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结出了一套高明的处世之理与人生哲学,顺则弊满就谦,逆则韬

光养晦,为整个人生做出一个规划。同样,与其它棋牌相比,围棋更能培养人全面、历史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助于社会个体全局观念的形成。

中国传统辩证思维在弈棋过程有着多种多样的体现,奕者通过分、拐、引、断等手法,展示了围棋联系与切断的参差之美与婆娑之妙,广阔的棋盘和漫长的进程为各种战略战术的实施与不同思维方式的交融在时间与空间上提供了自由的双重平台,基于这种平台之上的着法既没有邋遢冗繁之嫌,又不落潦草轻浮之柄,可谓精妙得当,应当是围棋技术中的上乘之术了罢。

愚见以为:棋下到最高境界应当是只存风骨而不拘理法的。只有不拘泥于理法限制,才能使围棋“千古无重棋”的魅力发挥到极致,这种魅力恐怕也是其它棋牌所可望而不可及的吧。围棋在主观能动精神,全局统揽理论,平等互动思想,辩证思维方式等等方面都与中国经典思维理论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更可见围棋之于中国的源远流长,更不愧其“黑白雅艺”之美称。

我看到刚才这副围棋,我的第一个感受是,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尊重。我觉得这次奥巴马总统来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尊重中国的传统,尊重中国的文化,刚才你讲到了,他到故宫去参观,这可不是一般的游览,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故宫,去长城看看,是完全必要的事情,不然你就不知道中国的传统,不知道中国的文化。中国人下围棋是中国的传统,围棋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

我认为围棋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

围棋的棋盘格子死板,毫无变化。棋子除黑白为对以分二方外,所有棋子没有区别,无谁大谁小,无分工,不知性能。可一落到棋盘上,突然活起来,都在谋在杀,一着能使通盘皆活,或满盘皆输,变幻莫测,不可端倪。这正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有一位我所佩服的先生着文说:「象棋的最大优点,也是较围棋的最大进步是:每一个棋子有每一个棋子的性能。」这真使我大失所望。他不知道围棋的无可无不可正在个中,且又不知道中国人对于他手下的东西最讨厌有固定的性能。再看下去:「象棋棋子越下越少,而围棋棋子越下越多,少则容易控制,多则眼花缭乱,满盘密密麻麻,真能看出青光眼。」倒还有些意思的是称这是「象棋和围棋的最大差别」,则又大谬不然矣。

围棋和象棋比,棋子无固定性能,这就比象棋对人的主观依赖性为大。中国象棋每个子,与生俱来有一身本领,人服从于这一性能。象棋的每一个棋子的作用是固定的,而且看起来有天赋的优越条件,例如车可以横冲直撞,马可

以斜过去吃子,当然这是他们的好处,但是也是一种限制,总是一种天赋吧!车好像出身高贵,似乎是纨绔子弟,旧时代的王公贵族。兵很可怜,只能往前,只能走一步,过了河才能横行,横行也只能走一步。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护将,将死了就是棋局终了,即使别的子很多也是输了。象棋布局也是先布好,像罗马方阵图一样,摆出阵地决一死战的架势。围棋就不同,每一个子都靠人的主观,它本身没有天赋,全仗人,下棋人,临时决定,临阵决机。这样围棋形而上的成分高,象棋形而上的成分少„„象棋的布局先固定死,再分头冲杀,而围棋的宏观布局先存于心,且边走边布,重在占位。我以为围棋是典型的真正的中国式。

中国象棋落子非常明确,为的是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围棋落第一手时,战场上空无一物,第一手下去,根据你的第二手才有第三手。棋手在布局上很下功夫,绝对不是为了杀伤对方有生力量。正如老子所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说的,是很有辩证法的,要能收缩,一定要先扩张;要想放弃,一定要先张扬;要想夺取,必定先要给予。这样的辩证的思考,是在围棋手的心中一直在进行中的。根据实际的情况临阵决机。围棋的棋子没有大小,但一旦落到棋盘上,变化就开始了,都在谋在杀,而且是阴谋阳谋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弃子战术,吃亏一点,是为了叫你上大当。围棋可以说是明明白白,却又是居心叵测。围棋和中国人的通脱老辣相象。中国人中间的一些人非常潇洒,但他又是老奸巨滑的。二三十年代人论中华民族性中就提到这样的特点。好多作家说过,我记得林语堂就说过这个意思。好像并没有表现出凶巴巴的样子,就像老子说过的「和光同尘」,不那么直露,光芒不那么耀眼。往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但这又不是真正的超脱,表面上装出一种消极的超脱这里面埋伏着老滑。

所以我从这些地方,认为它和中国的哲学扣得特别紧,正是在这种地方使围棋成为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有最典型的中国哲学气息。

围棋又可以和中国人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相映照。中国人往往说「引而不发」。中国人不是讲中庸吗?「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就举个普通的例子,就如弓箭,假如有十个人包围我,我手里只有一根箭,我采取的办法只能是引而不发。当我拉开了弓威胁着每一个人,「谁过来?」这十个人唯也不敢过来。假如我将箭一下子射出去呢?射死了一个人,但是,余下的九个人全部过来了,我就完了。

《易经》讲时,讲位。每卦有六个位:初、二、三、四、五、上。某一特定的时,某一特定的位,再加上一个度。围棋上的位也跟走的时间、局面的程度有关。我的棋子啪地下去,一下子对方可以傻眼。两个高手的棋还一点点往下走,进行肉搏,收官子之类;低手的棋,布局时位就被高手悉数占到,不战

而败。棋子根本用不着走下去了。《易经》的位经常在调整,比如同一个第二爻,刚说他是好的,到第三爻又说第二爻是坏的。怎么会这样?实际生活中也不稀奇。我想围棋是和《周易》相通的。一个子落到棋盘上,没有缺点是不可能的。正如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利弊,利多还是害多?如是利多,就可以上了。两个高手下棋,很难有万全之策。

这个子落到棋盘上,还可能有许多的功能,别的子还能受到它的影响。有时它的「位」原来是好的,走到一定的时候,它又不好了,它又碍手碍脚了,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这与《周易》也有一点相像。我在研究《周易》的时候发现,有时很好的爻位,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碍事,可能会阻挡你前进的道路。或者开始不错,但走下去会给对方做了件事情,对方可以马上利用你这东西,这是他开始时没有想到的。但是以后又可能起作用。像《周易》中说的「鹤鸣在阴,其子和之」,又呼应起来了。围棋中的包围,反包围,大包围,这样的千变万化,也与《周易》相通。围棋和《周易》最终什么东西都归结到一个「数」。中国人对这个数,讲天数、气数,如果撇开它的迷信思想,实际上什么都是由数决定的。《周易》虽然是「象」,实际上「易者数也」。为什么?「象」实生于数。离开了数就没有「象」。可以举个例子。「某人,某地,淋雨两小时,第二天起,感冒发烧,三天后痊愈。」这是一个「象」,但这里,还不是有许多数目字?离开数无所谓「象」。围棋也是一个「象」,但是核心是数,都是数目字。围棋每个子都没有成见,没有给某一个棋子如象棋一样先定什么调子,不赋予你任何特权,平等竞争。棋盘死得不能再死,里面是很平等的。下棋人和对手也是非常平等。而且一开始不如象棋一样占好位。我非常讨厌象棋(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谈),把位置预先弄好,令我很不喜欢。我非常赞赏围棋一律平等,看自己的作用,这正是希望所在。摘自《境界:关于围棋文化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篇二

那么, 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十多年的教学出发, 总结以下几点:

一、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点燃学习热情, 应从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 把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

(一) 以专业意识引领课程教学。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教师应找准与专业课的结合点, 例如, 文秘、旅游、传媒、建筑等专业都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文秘学生上课, 教师可以侧重介绍中国诸子思想、古代礼仪制度、政治制度、官僚体制等内容, 以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影响学生, 培养学生诚意正身、和而不同的为人态度和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为培养德才的秘书人才打下人文功底;为旅游专业学生讲课, 教师可以侧重选择传统文化中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书法绘画、民俗风尚、民族风情等贴近酒店与导游工作的内容, 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导游与酒店服务业的需求;为传媒学生上课, 可侧重选择民俗文化内容, 如古代婚姻制度、人生礼仪、岁时节日、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 为传媒学生文化创意积累丰富的知识, 提供创意思维;为建筑类专业学生上课, 可侧重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礼制思想, 帮助学生培养建筑设计思维、提升建筑审美眼光。

(二) 以学习任务引领自主学习。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 应变灌输式教学为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简单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课前学完, 并给每个学生布置任务, 这些任务可以是PPT讲解、可以是某个问题的资料查询, 上课时由学生展示讲解自己的预习成果;复杂的问题拿到课堂上畅所欲言, 辩论探究。笔者给文秘专业学生上课时, 经常布置一些课前预习题, 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并查找网络资料, 准备课堂讨论。如:先秦诸子中, 你喜欢哪一家, 为什么?请你概括一下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先秦儒家思想对后世有哪些影响?当今我们应如何看待儒家的孝道精神?《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易经》“八卦”是什么?从中国古代文学中看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是什么?如何理解“文以载道”?传统戏曲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艺术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应该怎样过好传统节日?传统教育的利与蔽都有哪些?等等。教师为每一专题设计一至二个预习题以备讨论。在这个过程中, 看哪些书、查阅哪些资料, 都有教师在指导, 学生的课堂发言质量与次数都计入课程平时学习成绩, 以此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

(一) 知识学习和文化反思相结合的原则。

不仅要学习文化现象, 文化知识, 更要反思文化精神;既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又要注意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 提升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 增强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 历史继承和现实扬弃相结合的原则。

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所说的话:“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予总结, 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从过去走到现在, 走向未来, 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但它有精华, 也有大量封建糟粕的东西, 还对我们当今的社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需要我们去判断去甄别、去筛选、去批判。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以理性的心态而不是情绪化的心态反思本国民族文化。

(三) 知行合一原则。

著名儒学先哲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 为读书人确立了五大学序, 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到笃行的过程, 学习知识的过程, 最终要落实到“笃行之”, 即严格执行, 从而达到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价值观, 如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态度;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诚信为人、见利思义的处世方式;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这些优良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是一个人最不可少的精神底气。作为当代大学生, 应努力实践这些优秀文化思想, 把它们常常根植于自己的行动中。

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形成专题。由于课程内容信息量大, 课程内容包罗万象, 课堂教学可分为几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先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文化的思想精髓, 儒、道、释文化的发展脉络;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思维方式;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科技、教育、节日、礼仪等内容, 如前所述, 这些章节内容可根据专业特点有机整合。

利用丰富而庞大的电影、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和新媒体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引导学生开放式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传统哲学时, 推荐学生必看于丹的《论语心得》, 理解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伟大思想;讲到传统文学时, 让学生看易中天的《汉代人物风云》《品三国》, 周汝昌的《新解红楼梦》, 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讲到传统节日文化时, 让学生看“家在情在, 我的中秋节”等系列节日文化, 看完后以小组呈现的形式在课堂上宣讲心得。

四、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属于纯理论课, 要尽量避免教师一言堂现象, 多给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的时间。一方面, 可以安排课堂讨论或辩论, 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思考, 提高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 可以组织学生就近参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古迹,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根据专题学习的需要, 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 要求学生一学期内至少一次游览家乡或学校所在城市的寺庙、民居、书院、古迹、档案馆、博物馆, 解读文化遗存上的文字、书法、碑记等等;或是了解民间唱腔、舞蹈、剪纸、刺绣、雕刻、制茶工艺、制陶技术、地方特产、民风民俗等, 并记录下来形成作业, 或随堂介绍。

五、有效评价课程学习效果

坚持以课程有效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一卷定终身”的传统闭卷式的评价方式, 采用具有专业特色的方式评价课程学习效果。以笔者针对文秘和传媒两个专业的成绩考评为例, 根据两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差异性, 期末考试要完成两项任务, 一份闭卷考试试卷和一份期末作品。闭卷考试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作一个梳理, 加强印象;期末作品,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 文秘学生要求根据实地考察, 上交一篇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的小论文;传媒专业学生要求自选题材, 把地方特色文化现象做成文案并拍摄出一定质量的文化宣传视频 (可以两人一组小组合作完成) 。以上是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则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作业与发言两项打分:平时作业一般不是简单的抄书,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针对某一文化现象做出分析, 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师的观点, 不轻率否定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没有标准答案, 看重的是学生是否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课堂发言在形成性考核中占有一半分数, 采取奖励制的方式, 学生的每一次积极发言都将作为平时发言成绩, 发言一次, 得60分, 发言2次, 得70分, 发言3次得80分, 发言4次以上得90分。一个学期从未发言, 这项成绩即为零分, 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气氛也颇为活跃。

参考文献

[1]张秋爽, 张春玲.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6) .

[2]刘莲花, 薛占峰.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影响[J].百家论坛, 2011 (3) .

[3]王启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3 (5) .

[4]疏仁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 2014 (2) .

[5]许菁频.《中国文化概论》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学理论, 2015 (29) .

3.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篇三

一、设置专题,力求深入

本科阶段,一些教师讲授《中国文化概论》,往往受到学时、教材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走马观花,难以深入。就教材而言,大多依据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冯天瑜等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以及阴法鲁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等教材。这些教材各有千秋,大多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渊源、经济基础、发展历程等入手,再分章节讨论中国文化之分流如宗法制度、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历代官制、天文历法、建筑风格等,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教材侧重于分章讨论,但内容显得驳杂浩瀚、难以精专;有些教材则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发展历程的揭示,分各个时段进行论述,脉络虽清晰,但宏观阐释不足。这些教材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但也易流于表面,讲授深度往往受到牵制。研究生阶段,如果再将这些教材的知识点复述一遍,将有悖于研究性教学的总体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有鉴于此,笔者结合研究生教学要求,设置若干专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入细微,旨在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科研创新能力。笔者给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共计36课时,大约每6个课时讨论一个专题,分“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先秦文化典籍精读”、“中国学术思想概论”、“中国史学概论”、“中国历代制度史”、“中国美学通论”这六大专题对中国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其中“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在于宏观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脉络,揭示其内在起承转合规律,探讨各阶段文化之总体特点。“先秦文化典籍精读”通过经典阅读,引导学生掌握先秦文化原典的思想精髓。具体选择《论语》、《老子》、《庄子》、《周易》、《礼记》、《诗经》等原典,采用现代比较规范的注本进行精读,追寻经典之本意,思考其中的现实参照意义。学术是中国文化的命脉,“中国学术思想概论”侧重于探寻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文化传承、士人道德操守及其中国文化之影响,分先秦诸子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进行集中探讨。“中国史学概论”在讲述中国史学史的基础上,通过精读《史记》文本,初步了解中国史学思想及文化影响。中国历代制度演变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因此“中国历代制度史”主要探讨某一时段政治、经济及文化制度之兴衰演变,以求通过制度反思而关照当下。“中国美学通论”则讨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宗教等审美特质,揭示中国美学的独有内蕴。之所以如此划分专题,既考虑到中国古代文化经史子集的四分法,又涉及古代文化的经济、政治、学术、思想、艺术等诸多方面,将宏观和微观结合,力求深入浅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响较好,大多觉得上课收获颇多。通过学习这些文化史专题,他们既能宏观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进程,又能对一些文化史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二、讲论结合,互动交流

研究性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其固有思维方式并提升其科研能力。因此,在授课方式上,不能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更要将授课、研读、讨论、互动相结合。笔者采取的讲授方式为:讲论结合,精读原典,分组讨论,课程作业。所谓讲论结合,是指每个专题先由教师讲解两个课时,或是总体论述该专题,或是论析某本典籍,或是对某个具体话题深入探讨,内容不拘,形式自由,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精读原典,主要让学生课后对中国文化史上主要典籍及经典学术著作进行阅读。具体六个专题各列出书目,如“中国文化发展历程”阅读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先秦文化典籍精读”阅读《论语》、《老子》、《庄子》、《周易》等书,“中国学术思想概论”阅读钱穆《国学概论》、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书,“中国史学概论”阅读王伯祥《史记选》,“中国历代制度史”阅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美学通论”阅读李泽厚《美的历程》。每个专题大约要精读一到两本书,在精读原典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则有话可谈,言之有物。

“学而不思则罔”,阅读经典之余,更要乐于思考、敏于答问。本课程在教师讲授以及课后阅读之后,也颇重视课堂讨论,对中国文化史诸多专题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先秦思想文化中儒家与道家思想存在异同,在课堂讨论时,笔者将学生分为儒家、道家两方,分别阅读儒家和道家原典之后讨论儒家及道家关于“道”的理论,有学生认为儒家思想不太关注个体而重视群体性道统,当时就有学生反驳说儒家也重视个体的尊严、道德修养等。在激烈讨论之后,笔者对双方论点进行评析,指出先秦思想的复杂性,不可仅以儒家或道家笼统论之,即使儒家内部不同学者之间也有差异性。通过大胆质疑、相互切磋,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研究视角日趋新颖,为日后科研及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堂讨论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将各个专题以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在座同学,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收集材料、开展研究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自身讲课水平得到提高。如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这一练习过程中,有学生做出“情迷唐代”的精美课件,讲述唐代历史文化,并解读其热衷于唐代文化的原因,受到在座学生的好评。又如阅读《史记》时,一些同学详细分析《史记》中诸多不大出名的历史人物,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命运,解读中国历史的诸多特点,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讲到“中国美学通论”时,有同学对汉服极为感兴趣,作出“儒雅的汉服”的学术报告,整个报告图文并茂、内涵丰富,让在座的同学皆感受到传统服饰之美。通过以上诸多授课方式,使得原本单调的课堂丰富多彩,对于学生课后准备、课堂反应、积极思考等方面也作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学生得到极好的训练。

三、实地考察,经世致用

古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典籍记载的传统文化往往不够形象可感,学习中国文化史也要重视实地考察,充分借助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资源,通过实地探访,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课余时间,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扬州的寺庙、博物馆等历史遗迹。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了解到佛寺的基本布局、佛像的宗教内涵、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等,使得原本颇有距离的宗教文化变得切实可感。在博物馆参观时,笔者侧重讲解“广陵潮”、“雕版印刷馆”等几个颇有特色的馆藏。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清代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历代扬州文化的发展等知识,对于中国古代典籍的刻板及印刷也有了深刻认识。这些不仅使得书本知识落实到实处,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学习中国文化课程也当如此。在课堂上,笔者较为重视文化的传承及人文情怀的培养,呼吁学生将传统文化学以致用。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载道”等话题进行讨论,试图让学生建立起文化自尊感和历史责任感。通过阅读经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文化反思能力。与此同时,笔者还提醒学生要熟悉民族文化精髓,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充满底气。注重提升自身涵养及人生境界,不断自我完善与心态调整。通过学习文化经典,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及家庭观,实现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诸如此类,皆是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照出发,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反思社会、传承文化、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些也是《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

总之,笔者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课堂形式的改革、课外教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的探索,对《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诸多尝试,使本课程既能符合研究性教学的要求,又能增进学生学养,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为日后的工作及生活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湖南:岳麓书社,2003.

[2]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篇四

一. 周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缘起

1.殷文化到周文化:从神本到人本的文化转向

殷商西周时期巫史勃兴,巫史垄断神坛,执掌学坛,不仅奠定了中华文化黎明时期的繁荣格局,对后世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系列特点:(1)学术与政治纠缠(2)神学与科学交织(3)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混杂(4)在社会科学方面文,史,哲汇通。2.周文化对儒家学说的影响

(1)观念创新:“天命靡常,敬德保民”

首次提出“德”的概念,作为统治者“宜得宜民”的理论依据。“德”具有宗教,政治,伦理等多方面的理论内涵,其中伦理为核心。统治者只有自身修养达到“德”的境界,才能实现“宜得宜民”。(2)制度创新:宗法建构

天子,诸侯,卿大夫,血缘关系(3)政治思想: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

周公是西周王朝的奠基者和制度的制定者,他的政治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影响表现在:

a.“明德慎罚”,“敬德保民”思想是孔子“德政”思想的渊源 b.周礼主要是有关社会等级秩序与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制度性规定。孔子推行的“礼治”正是对周公遗风的发扬蹈厉。

二.孔孟与儒家文化的产生

1.孔子学说及其传播

(1)孔子成就

A.创立儒家学说

孔子儒家学说的特点:a.注重人的因素,重视人生的价值,提倡道德修养,主张“仁者爱人”b.具有积极入世精神,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现实c.看重下层民众的力量,主张实行“仁政”,关心人民生计,有一定民本主义色彩d.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e.提倡“中有”,“中和”,不仅注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更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

B.推动平民教育发展 C.整理古代文化遗产

删定《诗》《书》,修订《礼》《乐》,赞《易》,修《春秋》

(2)基本思想

A.仁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

仁的内涵:

a.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 b.在众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c.最完全的人格内涵 d.人道之根本 B.礼制思想

孔子认为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礼坏乐崩的局面,才能复兴周礼。他提出正名思想,是为了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

a.将周礼的肯本归纳为正名思想,使周礼的指导思想更集中,更明确,更理论化了

b.强调道德教化 注:礼的辩证看法P49 C.认识论思想

a.强调以知(智)为认知手段,“学而知之”是孔子认识论的主流 b.重视耳目见闻,认为它是知识的可靠来源 c.强调知行合一 d.学思结合等学习方法

D.教学经验: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2.孟子学说及影响

(1)基本思想

A.性善论:仁学的心性学根据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即“不忍人之心”,仁政 就是从根据这种本性提出来的。不忍人之心又叫恻隐之心。除此之外,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

据此,孟子还提出了一套修养方法: a.“反求诸己而已”,也就是主观的反思,保持四心; b.“养心莫善于寡欲”,尽量减少欲望; c.休养“浩然之气”;

d.“求其放心”,如果有了违背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天赋的本心,把它找回来。

B.良知说

孟子认为,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获得的。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良能”。他认为,“问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学习知识没有别的途径,只要把他放弃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行了。他还说,“尽其心矣,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说,只要充分发挥天赋的四心,就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进而了解到天的意思,掌握天给人们安排的命运。

“尽心”,即孟子所谓的“思诚”是“天之道”,即天的根本法则,而“思诚者人之道也”,忠诚地实行“诚”是做人的根本法则,“诚”的中心内容是“善”,“思诚”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明乎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不必依赖于客观存在,只要在主观上做到“诚”,即“明乎善”,万事万物就都具备在我心中了。

C.劳心者治人的社会分工说

D.“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主张推行“井田制”,主张采用“以德服人”的办法,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辉煌命题。民本思想的论述有:轻刑薄税,制民以产;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

孟子的上述思想达到先秦民本思想的最高峰。

注:孟子井田制的实质P55:孟子一方面希望用这种土地制度来限制由军功,垦荒等上升而来的新兴地主阶级扩大土地的占有;另一方面,又企图用这种剥削方式来束缚农民,把农民牢牢固定在土地上,以供封建领主的剥削。三.宋明理学的流变

1.北宋五子与宋代理学的开端和奠基者

北宋五子指:周敦颐(理学宗主)邵雍(象数学家)张载(关学领袖)程颢,程颐(理学的奠基者)(1).周敦颐

a.提出一种新的宇宙观

把道教的“无极”视为宇宙的本源,把儒家的太极视为无极的派生物,由无极而为太极,由太极的阴阳运动而生五行,由五行的运动而生万物,生男女,万物生生变化无穷。他构制的《太极图说》建立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

b.提出一种新的伦理观

以“诚”为最高道德伦理境界,更进一步将《太极图说》的宇宙图式与“诚”——“几”(善几,恶几)——“德”(爱宜礼通守和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范畴勾通起来,从而显示了理学释道宇宙论,认识论的理论成果以构造伦理哲学的基本趋向。

还提出了“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2).邵雍

以“太极”为宇宙的本体。他指出太极为心,以心为太极,则万事万物生于心;宇宙的法则就是我心的法则;人的认识不在于如何把握客观世界,而是如何认识自心。这样,邵雍便将儒学原来的经学传统转换为心性之学,从而为理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3).张载

他开创的关学和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并称为力学的四大派。他的名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是一位唯物论的气一元论者,他以“气”为本体,解说了宇宙万物的形成变化过程,驳斥了原始迷信到释道理论的各种唯心主义。然而,他和其他理学家一样,更为关注的是重建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轴心的孔孟之道。他深入探讨了天(宇宙)人(万物)合一的关系,代表作《西铭》使伦理学获得本体论的论证。他提出的“心统性情”,“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德性所知”与“见闻所知”等命题是理学基本命题。(4).二程

2.二程的天理论:伦理的本体化

构造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认为封建制度和伦理纲常都是天理的表现,要顺应天理,所以要严格遵循封建秩序。他们把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和伦理原则,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程颢:主观唯心主义,开启了陆王心学。

认为理心一体,万物皆在我心中,不需要认识了解客观世界,只要认识自心即可。

程颐:客观唯心主义,开启了程朱理学。

认为理重在指客观事物之所以然,一物须有一理,但一物之理即是万物之理,所以万物之理就是一个天理。强调形而上于形而下的区别。

3.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1).自然观:坚持并发展了二程的理本论,特别是程颐的理气说,认为理货天理是宇宙的本原,天地万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基本的理产生承载。在宇宙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上,着意发挥“理一分殊”的思想,认为“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源”。

(2).人性论:继承和改造了张载,程颐等人的思想,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纳入自己的体系。朱熹认为性是天理的体现,人是禀气而生的,万物也是由气而构成的。天性之命和气质之性分别的意义在于强调人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克服人类的那些本然的劣根性,即要在其气质之性上下功夫。

(3).修养论:大体继承二程特别是程颐的思想而又有所发展。在持敬问题上,朱熹把程颐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两大修养纲目发挥为“持敬说”和“格物致知论”,认为敬是为学修养的立足点,居敬不是目的,只是功夫,居敬的目的是“穷理”,而穷理又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格物”指体验作为外在性规范的天理,“致知” 是指悟到伦理本体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格物”到“致知”实际上便是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即伦理学上的“自律”。

影响:经朱熹构造,一个庞大的以人的伦理秩序为本体轴心的儒学体系得以建立。其价值在于总结先前儒家学者的贡献,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与自信。注:王朱思想的异同P69 4.“宇宙即吾心”:陆九渊心学

从“吾心即宇宙”出发,陆九渊进一步提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礼也。”心和理是同一个概念,同为宇宙的本源。人的仁义礼智四端也是天赋予的,是人内心根本就有的,不用向外探求。

他认为,“自存本心”是人生的基本功,只要自存本心就能充分了解和认识天下事物和其理,做到一理通则万理通。所以,人最重要的就是向内用功,发明本心,按照发明本心的理来做,一言一行,自然都是对的,都是按照圣人的指导去做。

陆九渊的观点来自程颢,也继承了孟子“尽心”的学说。他主张“安坐瞑目”,显然收到佛教“顿悟”修炼方法的启示。5.王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性(1).以“心”为主体

张载建立了理学,朱熹集大成,而王阳明则造成理学的瓦解。“心学”是一种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王阳明的“心”本体论,以心为万物主宰,进而从主体的角度去关照万物。他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指明了人是世界的主体。

立足于心的本体论,王又提出了“心即理”“心外无理”等重要命题。既然人人有心,人人心中也就有理。以心去裁判外间事物,一切是非价值便有了重估的必要。是与非,不听任于众口之然否,而定于吾心之会契与否。“满街圣人”即是证明。(2).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知行合一也是强调主体实践(道德行为)的能动性。所谓“知行合一”即“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义处即是知”,这实际上是把一切道德归结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他还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为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王还提出了“致良知”的纲领性口号。良知是本体,就无待于外,“致良知”也就意味着在自觉的伦理行为中,去证实,肯定和扩展人的存在,“致吾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这就在强调伦理学的意识自律的原则上,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历史责任感和道德的自我意识。(3).学说影响

王的初衷是要修补由程朱理学僵化造成的封建意识形态的缺漏。他的“破心中贼”论鲜明地表露了他巩固封建秩序的宗旨。但高扬人的主体性,否认外在规范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性,也造成了对正统思想的一种反叛。陆王心学较程朱理学更有思辨色彩,对后世主张独立思考,冲破“坐而论道,不求开拓进取”的学术之风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客观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他对人的能动性的认识是全然唯心的,他把这种能动性仅仅归结为人的仁爱之心对他人及天地万物的爱怜,以及由此情感而产生的仁民爱物,修齐治平等伦理,政治行动,而完全不领会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的意义。

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

一. 老子: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老子》又道德经)“道”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宇宙论。

1.老子的宇宙观

(1)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

A. 道创生万物的具体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一个阴阳未分的混沌的宇宙,二:阴阳二气;三:蕴涵阴阳二气于一体的“和”合之气)衍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B. 无中生有的过程,但绝不能归结为唯心主义。C. 道与万物运动的永恒过程:由于万物的复归,D. 力,孕育着新的事物,酝酿着另一轮循环过

程。

(2)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

A. 道不仅是万物之源,而且为万物提供“自然主

义”的普遍法则。(自然:自己如此,本来如此,自然而然)B. 深层观念:自然的便是最尊贵的,自然是最

高的价值,也是是事物存在于发展的最佳状态。

C. “道”创造万物和成就万物并不含目的性,从不

将万物据为己有而宰制之,也不试图得到回报。(“玄德”,即最高的品德)

2,老子的辩证法(是中国最古老而庞大的辩证法体系)

第一次提出了系统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最著名的命题“反者道之动”(揭示了“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核心规律)(1)反者道之动

A 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

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就在事物的内部,它们是自己运动,自己变化的。道在自身中潜在地蕴含有两种对立相反的力量:阴,B.揭示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总规律:反(其一: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事物的发展往往是盛极必衰,乐中生悲,否极泰来;其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其中蕴含着更始新生的观念)

重大贡献:第一个揭示了这种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并把它看做宇宙万物运动的总规律。

时代局限性:只发现了这一规律的循环性,而没有发现这种循环中还有前进和上升。

3老子的处事方法:贵柔守雌(柔弱胜刚强)

老子不崇尚刚强,不主张从正面积极进取,而是以柔弱的,反面的姿态出现,应当说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总是有效的,有其局限性,从思维方式上看属于辩证思维中的逆向思维。

4.老子的政治观,人生观:清静无为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从自然现象中确定社会,人生的法则。(1)无为而治的政治观

“自然无为”: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妄为。具体内容:

统治者要少私寡欲; 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

从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出发,老子描述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这种思想实际上表达了老子对当时列国争强,权贵者贪得无厌,物欲横流社会风气的强烈不满。当然,老子为了让人们保持纯真质朴的天性,主张放弃先进的文明成果而不用,这种对待文明成果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但是它所表达的“返璞归真”,知足常乐的价值取向值得当今人类深思)(2)见素抱朴的人生观 观点: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于道德的自觉,而对道德的自觉恰恰表明了真朴的失落和人类自然天性的迷失。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方法:a.少私寡欲(私欲是污染心灵,损害人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不是要灭绝私欲,而是主张恬淡为止,把私欲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使其不至于对社会和人的身心造成伤害。主张:知足,知止。

B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这里的慧智:心机,奸猾,狡诈,巧伪,不是出于人的自然本真之性,不符合自然的原则:大伪。二.庄子:道家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老庄道的理论重心不同:老子的道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意味较浓,且特别强调道和反的规律,特别强调道的无为,不争,柔弱,处后,谦下等特性在社会活动中的策略性意义,而庄子则将道论的重心转移到讨论心灵的境界,追求精神上对世俗的超越。1.逍遥避世的人生观

(1)追求“无己”“无待”的精神自由

要达到没有痛苦,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无己”“无待”。无己:从精神上超越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社会和自我;无待:不依赖任何条件。

庄子关于精神自由的思想的意义;Page85(2)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

心斋:排除任何感觉,嗜欲,情感和思虑,停止任何器官和思维的活动,使心灵超然物外,保持绝对的虚静,安宁,凝聚与和谐。坐忘:摆脱形体对心灵的束缚,排除肉体感官产生的贪欲,停止思虑活动,摒弃心智作用而产生的机巧和诈伪。

道的境界实际上就是摒除了世俗的欲望,观念,价值,规范的自由超脱的心灵或精神状态。(3)愤世嫉俗与安时处顺

A.庄子的哲学:一种寻求自我解脱和精神自救的哲学,是一种在乱世中如何做人的哲学。

庄子的避世只是躲避政治,而不是躲避人世,逃避现实。

不直接投身政治不等于不关心政治,处身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庄子,事实上是以批判者的身份或反面的姿态来关心政治的(超越现实的方式)。

列国倡导仁义,正是社会道德沦丧的表现。庄子反对的并不是仁义本身,而是被统治者歪曲和盗用的仁义。

B.庄子倡导的仁义同儒墨宣扬的仁义的不同:其一是其真实性,不加任何虚饰和扭曲,其二是其自然性,即无目的,无意识性,丝毫不勉强,“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

安时处顺具体做法:不谴是非,不违逆众人,不伸张自己的意志,不以人力改变自然,不为外物而动心,不以喜怒哀乐好恶内伤其身,甚至对死生也无动于衷。庄子虽然在外在行为上采取了“安之若命“的处世态度,而在内心却时刻保持着超拔的意志和孤傲的性格,时刻没有放弃独立,自由的精神追求。

在现实中随遇而安,在精神上坚持自由和理想,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鲜明特色。2.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1)从怀疑主义开始,相对主义是其认识论的主要方法和特点。(2)观点:事物的存在是暂时的,变动不居的,它们的性质是相对的,不确定的,认识对象的不可捉摸性决定了它们是不可知的。(3)结论:“万物齐一,孰短孰长”,否认了事物的差别,从而也就否认了认识的前提。

(4)缺陷:庄子将事物性质的相对性夸大到了不是当的程度,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和质的稳定性,从而否定了认识的可能性;由于夸大认识主体的“主观性”,否认判断是非曲直有客观标准,这就使庄子最终陷入了诡辩论。

(5)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指出了事物性质的相对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思路,是有贡献的。

(6)庄子指出,人们已经获得的认识成就都只是局部性的,他 称之为“小成”。在获得小成之后,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满足于这种局部的,片面的认识,误以为已经获得了全面的,最高的真理而停步不前,并对其他人的意见采取排斥的态度。

(7)成心:人们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极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局限,这种自我中心必然会使人产生主观成见和认识上的片面性。例:整个人类都习惯一人类为价值判断中心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以己养养鸟,非以鸟养养鸟。“

(8)庄子的某些比喻虽然有诡辩之嫌,但他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剖析确是深刻的,对于现代人的环境保护工作很有启发意义。三.黄老之学:道家文化的新形态 1.黄老之学产生的历史与学术背景

A.战国中期一部分热衷于为政之道的道家学者为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将老子之学同春秋以来流行的“黄帝之言”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改造的结果;

B.学术思想互补,融合的结果;(随着变法图强呼声的日渐高涨,一些道家学者一改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开始积极地与统治者合作,将道家的理论同变法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他们打着黄帝与老子两面旗帜,用虚设假托的所谓黄帝之言改造了老子的学说,将探讨高深哲理,热衷社会批判,阐扬 清静无为和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的老子之学,改造为集中探讨如何才能富国强兵的为政之道的黄老之学,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C.从传统道家择取的“道”论的宇宙观,自然无为的方法论。2.黄老之学的学术特征

概括:道法结合,以道论法,兼采百家;黄老之学虽然兼采百家,但仍以道,法两家学说为主,其学说的最主要内容就是为法家的政治主张寻找哲学依据,用道家哲理论证以法治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第一命题/基本思路”:道生法。道生法的具体涵义:page92 4.“因人之情”的人性理论

自私自利,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对人性问题的共同看法),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不可改变的,所以统治者在制定法律和政策时就不能试图违背它;

黄老之学揭示出人的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并论证了它的合理性,是为了对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进行理论论证。道家最反对的:认为的改变事物本来的状态和性质; 道与法联系起来:“因”(方法论)四。魏晋玄学与儒道合流 1西汉初年的黄老之术

(1)反思秦亡教训与提出“无为之治”

陆贾“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为汉初的政治,文化定下了基调;(2)黄老之学的兴衰

黄老之学:以道家为基,吸收儒家;

汉初体系:A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指》B以刘安为领袖的淮南学派《淮南子》(淮南鸿烈);无为新阐释:强调遵循客观规律,因时而动,建功立业,批评守株待兔的消极无为论;淮南子总结秦亡教训,批评法家专制主义,“背道德之本”,主张“上无苛令,官无烦治”“仁义者治之本也”提出“因民之性而治天下”的统治政策;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的不同:淮南子企图以道家“总统百家”,并且以这种“总统百家”的道家自居;

新道家与先秦道家区别的不同点:“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的积极人生态度;

2,名教危机与玄学兴起(1)名教危机

第一标志:名教的道德哲学收到全面挑战;

其他:制定的“君子风范”,妇德,妇言等封建礼教遭到全面冲击;(2)玄学的兴起与代表人物

背景:汉代以来的仕进制度以察举,征辟为主,以维护名教为宗旨; 玄学发展自老庄哲学,经典:“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弊端:玄学家们对名教虚伪礼仪的抨击在客观上也助长了当时纵情声色,放浪形骸的社会风气;

实际开创者:王弼《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

代表人物:嵇康,刘伶;

道家精神外在:任性而为,放荡不羁;内在:逍遥处世,以达于心灵的自然超脱;(3)玄学的文化特色

A以探求理想人格的本体为中心论题;B从汉代的宇宙论转向思辨的本体论;

例:才性论正是从气质差异的内在把握上去诠释人的才性的不同; 魏晋六朝的“神鉴”风气深切渗透于同时代文化人的艺术价值观念与审美意绪(谢赫的绘画方法“气韵生动”,山水诗,隐逸之风)追求无为:并非本性,只是在理想无法改造,征服苦难现实面前所采取的一种维护自我的精神,维护人格理想的方式。五.道教的产生与特点 1前道教时期(酝酿期)

围绕“神仙说”,与神仙说泛滥的同时,又有黄老思想与神仙方术的结合;

2道教开教时代(东汉末年)

特点:道派繁多(南方五斗米道(天师道),金丹道,灵宝派,还有一些杂散道派),属民间宗教;

张角领导的太平道德政治目的:推翻“苍天”(东汉皇朝),代之以“黄天”(农民起义军的政权); 3道教确立时代(南北朝)

首用道教: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 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宗教流派基本定型;

两晋后,由民间走向官方;唐代,繁荣昌盛;宋元明,无太多发展;明万历后,趋于衰退; 4道教的基本特色

(1)思想渊源(杂而多端)与宗教内容的本土性

道家哲学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与宗教理论主干,同时吸取儒家及墨家思想,还有远古以来流传于民间的巫术,神仙传说,成仙方术,谶纬之学以及黄老思想;(2)神仙世界的本土性

教旨:成仙;主神:早期多元性,中黄太一,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玉皇;宋代:以轩辕为始祖,称昊天为玉皇大帝,最高神;(3)教旨上的本土性

以长生成仙为目标,浓烈地表现出人的生存欲望,具有“不信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的“勇猛”气势,恰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的体现。5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功能

(1)它以“长生不死”的追求满足了人们惧死乐生的心理愿望;(2)构筑的“神仙乐园”满足人们对社会和谐安乐的追求这一心理愿望的功能,在乱世往往具有一种政治理念的色彩,成为人们革故鼎新的思想武器;

(3)在社会涵盖面上,道教是一个包括了宗教化的道家学说,神仙说和修仙方术以及民间疗病去灾的鬼道在内的多层次的宗教体系。在教团组织上,道教主要分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符水道教;多层次的宗教内涵以及组织,传播方式使道教能适应不同阶层的喜好,需要与文化水平,而广泛的适应性又反过来强化了道教的内在生命力。六.主张超尘绝俗的佛家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创立最早,传入中国最早 1.佛教的产生,传播及三藏佛典的形成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释迦摩尼” 三宝:佛,法,僧,构成了佛教一整套完整的唯心主义神学思想体系及其庞大的僧众群团实体宗教组织; 传播线路或方向不同:南传佛教,北传佛教

南传:(1)在佛教派别分类上,属小乘佛教,亦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2)以巴利文经典为依据,又称巴利语系佛教;

北传:(1)在佛教派别上,以大乘佛教为主,属早期印度佛教派别中的大众教派;(2)以梵文为经典,又称梵语系佛教; 2.佛教“三藏”典籍的形成与《大藏经》的出现

(1)“三藏”是指佛教全部典籍分为经,律,论三大部类;三藏法师:精通三藏典籍的僧人;

(2)大型集结:六次;第一次:五百集结;

(3)三藏典籍:大乘经,小乘经;大乘律,小乘律;大乘论,小乘论;

(4)《大藏经》的产生:南北朝:一切经;隋朝:大藏经;现存最早刻本佛经: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所刻印的《金刚经》;《大藏经》第一次刻印: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71),历经12年;

(5)大藏经最初是指汉语语种的所有佛教典籍,现今泛指一切语种的佛教典籍,汉文,藏文,蒙文,满文,日文等;

(6)佛教典籍形成:a凡佛经皆非佛在世所有,一切佛经皆佛灭后佛徒所追述;b凡佛经最初皆无写本,念诵相传,凡佛经皆为翻译文字;

3佛教的基本教义(1)四圣谛与八正道

四:苦谛:社会人生充满各种痛苦,人的生命与各种烦恼痛苦相始相终,表明佛教对现世人生持悲观消极态度;集谛:也称因谛,造成人世苦难的原因,贪嗔痴;灭谛,消灭烦恼与痛苦;道谛:灭除烦恼的修行之道。

八: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具体的修行原则,又叫八筏,八船;(2)戒定慧三学

佛教三学A戒(体系之首):数目:五戒(在家戒或居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修行对象: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基本要求:诸恶莫作;B定;C慧;教理教义核心本旨教人如何解脱人生苦海,三学是具体解脱的理论方法或实践途径之一;(4)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

因:也称业报,三业:身业(人的行为),口业(人的语言),意业(人的意念思想)生:六道轮回:三善道,三恶道;

对因果报应轮回的评析:佛教站在彻底的唯心主义立场,佛教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教义学说,对统治阶级压迫民众造成的种种不平等,对地主阶级剥穷人带来的种种社会苦难,具有极大的蒙蔽辩护作用; 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大区别:page112(5)慈悲行善与众生平等

慈:佛教慈悲,儒家仁爱,基督教的博爱; 众:体现为对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自然界的动物生命,都给予同样的关爱和尊重;意义:(1)对世俗社会消除等级特权,消弭人际关系的矛盾对立,对倡扬人类的互助友爱,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宗教启示作用;(2)对当代社会开展环境生态保护,尤其是保护动物生态资源,建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积极的现实借鉴意义。4佛教的宇宙哲学观(1)须弥山与大千世界

主张宇宙空间无限论,大千世界包含着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世界”称“三千大世界”(2)色与空

色:有形质,能感觉到的东西;色蕴:广义的物质世界,狭义的指构成人的身体的物质;空:一切物质皆虚幻不实;佛教或佛门称为空门; 5四大皆空与不二法门

(1)四大:四界:地水火风,属性坚温暖动;

(2)不二法门:世间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统统没有质的差异,引申,认为佛教的认识论或方法论是最好的,是世间独一无二最正确的修行方法;

佛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 6佛教传入中国及其演变发展

(1)两汉之际:佛教由西域大月氏传入中国,东汉两百年间,只在上层社会少数人中间;(2)魏晋南北朝:佛教的迅猛发展

体现:A出家人众多,形成若干规模庞大的传教僧团;B译经事业兴盛,翻译佛经卷帙浩繁,数量巨大;C佛教建筑普遍兴起,气势恢宏,规模巨大。

(3)佛教发展原因探析

A国家分裂,政治黑暗,无休止的战争,持续不断的社会动2乱,饥荒,瘟疫普遍发生,社会困难深重,民众颠沛流离,痛苦不堪。所有这一切,为佛教势力在东土社会的传播蔓延,提供了非常适宜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土壤;B人们对儒学思想普遍产生怀疑,社会陷入信仰危机,佛教乘虚而入,迅速走进人们心灵深处,成为人们摆脱苦难,寻求精神慰藉的心理需要。

对于统治者,压迫者来说,他们发现佛教提倡忍耐,教人安于现状,其“不抗恶”主义及其因果轮回那一套理论对他们压迫人民,维持统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利用价值,于是对这一外来宗教迅速加以改造利用,并把它作为巩固统治,麻痹人民的政治工具。佛教的“人生苦海”,四大皆空,因果报应等宿命思想,同样成为统治阶级成员回避矛盾,逃避现实,进行自我内心调节的一种麻醉剂。

综上,佛教之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猛传播发展,不仅仅是被压迫者的需要,同时也是压迫者自身的需要。

(4)隋唐:中国佛教的繁荣鼎盛(历史前提: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政策宽松)

原因:A物质经济基础;B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佛教文化的长期积累;C相对宽松开放的文化政策。

表现:A中国佛教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佛教的母地印度以及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地区,中国佛教的兴旺发达居世界第一;B宗门林立,流派众多,理论丰富,名僧辈出(主要有天坛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C佛教的中国化基本完成(特别是在唐朝)

佛教中国化:外来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一个被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改造,不断融合的自我变革过程;

以儒家为主体,辅之以佛,道思想的文化格局是在隋唐时期大体巩固定型的。

(5)宋至清:佛教发展的衰微期

变化特征:A佛教内部各宗派调和融通趋势加强,对相关教理教义的认识渐趋一致;B儒佛道三教合一在宋代彻底完成,佛教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习惯之中,不再以异质面貌为人们所特别关注。7佛教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1)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征之一:具有泛政治化特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强烈的政治形态观念;

世俗政治化表现:A佛教依附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主,受国家权力所直接支配控制。B以儒释佛,以佛合儒,佛教接受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改造而不断儒化。C佛教通过参与政治,服务皇权,体现出其“辅助王化“的世俗政治功能,d佛教僧人被置于严密的国家行政控制的监管约束之中,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作为宗教组织所应当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三武一宗”灭佛:皇权专制禁抑或取缔佛教的重大宗教政治事件 北魏太武帝,北周周武帝,唐朝唐武宗;后周的周世宗;

儒化:A以孝入佛B以佛教“五戒”类附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C儒佛合一的中国化佛教观(佛合于儒,儒改造佛,是佛对儒即宗教对政治的彻底臣服)

c参与政治,服务世俗皇权

A礼拜天子,臣服皇权B辅助王化,服务皇权政治(具有稳定社会秩序以“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性善”的特殊政治功能)

D 表现:建立僧官制度,设立自上而下的僧官体系管理全国僧尼;规范僧籍制度,严格剃度管理;规范游僧行为,加强僧人外出管理 8禅宗—中国化佛教的典型,彻底佛教世俗化的代表,是众多佛教派系中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个佛教宗派(1)产生及发展

开创者:南朝末年天竺僧人菩提达摩

分化:北宗,神秀;南宗,慧能;而后南宗取代北宗。

北:渐悟成佛:勤苦修炼,长久坐禅,循序渐进的修行方法;南:顿悟成佛:只要领悟到自己本来清净的心性,并在刹那间使内心自有的佛性显现出来,任何人皆可在瞬间成佛。(2)禅法思想:众生皆有佛性,皆可顿悟成佛

神秀代表印度正统佛教那种艰苦修行渐悟成佛的佛法传统,慧能的顿悟成佛代表了佛教中国化发展趋势的立场转换与自我超脱;修心方式灵活,成佛途径简易(3)对禅宗的简要分析评价

A禅宗思想体系以自悟自觉的“内在超越“为特征,其心性境界追求的是一瞬间超越自我而成佛的永恒,具有鲜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特色; B禅宗否定一切外在束缚,打破一切观念执著,破除一切传统权威,一任本心,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C禅宗虽然具有某种宗教形式,但其破除念经,坐禅,礼佛等一切外在佛法束缚,反映出这一宗教派别具有一种浓厚的非宗教倾向。(说明中国传统社会欠缺根深蒂固的宗教意识,宗教观念的不发达性,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大特征之一)

9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影响(1)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弥补了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宇宙本体,灵魂安顿研究方面的天然欠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内容;(2)对中国文字,语言及文学方面的影响

佛经翻译—中国汉语的语言词汇;文学—佛经故事—极其丰富广阔的题材内容;汉译佛经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变文,俗讲,语录体等,增加了中国文学体裁的新品种,新内容(3)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建筑,雕塑,石刻,绘画,舞蹈,音乐等。(4)对社会民俗的影响

饮食,丧葬,民间节日,婚姻行为等(5)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6)天文,科技,医药,社会心理等 10中国佛教四大菩萨和四大名山

5.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篇五

1.北宋四大家: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欧阳修 2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4.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白朴《梧桐雨》 5.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6.辛弃疾词风:豪壮苍凉,雄奇而沉郁。7.欧阳修词风:平淡隽永 8.秦观:清丽婉约,词情兼备 9.北宋依声家初祖:晏殊

10.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1.二晏:晏殊、晏几道

12.苏门四学士:秦观、晁补之、张耒、黄庭坚 13.朝潮苏海:韩愈,苏轼

二、名词解释

1.西崑派:北宋初期的文学流派,也是北宋文坛的一股逆流。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等,它们相互唱和,编成《西崑酬唱集》因此得名。其特点是内容空虚,单薄,思想贫乏,感情虚假,不外乎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形式上追求辞藻华丽,堆砌典故,讲究音律,形成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诗风。

2.江西诗派:宋代文学流派,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次出现并自觉结成的诗歌流派,并非都是江西人,只是在理论创作上都以学习江西人黄庭坚相标榜,并且基本倾向是一致的,因而形成了这一是个流派。3婉约诗派:比豪放派出现较早,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后有晏殊,欧阳修及柳永。虽在词的表现方面大有改进,但仍未脱出婉约词风,在题材选择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将情思曲折表达出来,风格委婉绮丽。

4.豪放词派:由北宋词人苏轼创始,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豪放派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宏沉郁,艺术成就高,对后世影响大。

5.话本:说话艺人的底本,随着民间“说话”技艺的发展发起的一种文学形式。

6.元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融合起来,受金院本、诸宫调影响,开始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三、连线填空

1.(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2.(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3.(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5.(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7.(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8.(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9.(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0.(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1.(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2.(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13.(陆游《衩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14.(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15.(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6.(苏轼《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仗声。17.(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

18.(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四、简答分析

1.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内容?

答: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也叫复古运动。是对宋初以来“西崑派”为代表的浮靡文风的一次大革新,要求文以致用,强调文章内容重于形式。宣传儒家思想,提倡散体古文,推崇韩愈,提出向杜甫李白学习,继承和发扬了唐代古文革新运动精神以及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含义以及张耒称之为“奇语”的原因。102 答:难忘桃李盛开、春风吹拂,我们一起畅饮的日子,在这细雨孤灯的长夜,我深深思念飘泊江湖十年的挚友。

“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极其漫长。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不用一个动词,却创造了对比强烈的独特意境。令人寻味无穷。张耒评为“奇语”,并非偶然。

3.欧阳修《踏莎行》是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主旨的?

答:词的上片写诗人在旅途中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佳士得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诗的中心旨意是离愁,通过下面四种艺术手法来体现。(1)以乐写愁,托物兴怀。词的上片用残梅,细流,熏草等描写了南方初春的气氛。以春景衬托诗人行旅,体现诗人的孤单。(2)实中寓虚,富于联想。梅、柳、草实景虚用,虚实结合,不仅表现了春天,而且寄寓了行人的离愁别绪。(3)化虚为实,巧于设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将虚的离愁化作实的春水。增强了艺术效果。(4)逐层深化。委曲尽情。深沉都离愁,被婉转细腻的表现出来。4.讲述柳永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答:思想内容:a.贴近生活,反映了下层市民生活和自己身世的穷愁之感。b.善写“别情”,工于“羁旅行役”的内容。c.有些词大量描写妓女的内容。d.多写江湖流落的感受。

艺术特色:a.白描见长b.大量使用口语入词。5.讲述苏轼《前赤壁赋》内容的三层意思?

答:一层:写夜游之乐。二层:写乐极生悲。三层:写因悲生悟。6.李清照《永遇乐》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的怎样的情感?

答:艺术手法:运用以丽景衬哀情和今昔对照相映的手法,并将当时的口语和精致的文学语言交错融合,形成一种文白相济,雅俗共赏的风格。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思想感情:这首词叙述了作者晚年生活片段,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忧时伤世、怀念故国亲人的愁思。

7.简析辛弃疾《水龙吟》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含义?

答: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只是可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流逝,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臵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8.简述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答:思想内容:(1)爱国主义思想a.对被分裂的北方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b.对南宋苟安局面的强烈反感。c.志业才能的自负,有志无成,怀才不遇。(2)笑傲溪山,与世相忘,留恋诗酒,描写农村农民生活。

艺术成就:剪红刻翠,表现在雄奇阔大的意境创造,理性寄托的手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上。9.简述元杂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思想内容:大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并且塑造了一系列下层被压迫者的形象,歌颂了他们勇敢不屈的反抗斗争精神,少数作品也展现了作者和人民美好的愿望,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艺术特色:(1)艺术方法上:现实主义成为主流,现实为主,浪漫为辅,相辅相成。(2)语言方面:北方口语写成,并且吸收了民间文艺的营养,质朴自然,生动泼辣的特点。(3)创作和演出结合紧密,构成动人的戏剧冲突。

10.简述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思想内容:无论取材于现实生活还是历史故事,都热情的歌颂被压迫人民的斗争,多方面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残酷,对压迫者的深恶痛绝和被压迫者的同情,通过矛盾斗争突出人物坚强性格和战斗精神。分类:a.公案类: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残暴,反映尖锐阶级矛盾。b.爱情风月剧:主要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他们在斗争中的勇敢机智。C.历史剧:歌颂历史英雄,成就最高。

艺术成就:(1)关杂剧具有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理想的浪漫主义光辉,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不以写出广大人民苦难满足,同时表现出他们固有的反抗精神,他笔下的主人公不仅在苦难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恶势力斗争,最终取得胜利。(2)极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强烈冲突中去揭示人物的性格。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3)关在杂剧里场面安排和观目处理上很有特点。紧凑集中,富有典型性,(4)关具有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11.简述《单刀会》的艺术特色?

答:(1)铺垫叙事的手法,反复陈述,渲染烘托气氛,为关羽正式出场营造一种氛围。(2)抒情写意的手法,主旨不再是展现一定长度的故事,而是抒发一种感情,描写一种时代感受,表达对历史上英雄豪杰的羡慕敬仰之情和对民族矛盾尖锐时对受压抑民族的郁闷不平。12.《单刀会》中关羽的艺术形象?

答:关汉卿独具匠心的刻画了这一艺术形象,采用了欲急先缓欲张先驰的手法,先写景抒情,再巧妙的将叙事融入期间,使情景事达到有机的统一,充分展示了关羽藐视强敌,处乱不惊的豪迈气概,从而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威武豪迈,有勇有谋,胆略超群,勇武机智,智慧过人,忠勇摄人的形象。13.试比较婉约词派与豪放词派的不同?(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代表作家)

答:(1)题材:豪放派:大至国家兴衰、时政得失。小至个人的理想抱负、日常感受。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婉约派:多写男女恋情,离别相思,伤春感时,多局限于“艳科”范畴。(2)表现手法:豪放派:以铺陈直叙为主。婉约派:多用含蓄,委婉,蓄藉比兴的手法。(3)艺术风格:豪放派:恢宏、沉郁。婉约派:委婉,绮丽。(4)代表人物:豪放派:辛弃疾、苏轼。婉约派:柳永、李清照。14.试比较苏轼和辛弃疾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的异同?

答:

(一)思想内容:苏轼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开始革新词风,内容上扩大了题材,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辛弃疾继承了苏轼对词的革新精神,抚时感事,洋溢了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艺术表现手法:苏轼的词有诗画倾向,以诗为词。辛弃疾的诗是以人为词,把诗散文化。

(三)艺术风格:相同点:豪放派,至情至性之人,以性情阔达,感情豪爽著称。不同点:词的意境方面,苏轼多表现出飘逸洒脱,旷达自然。辛弃疾主要为悲壮苍凉,沉郁顿挫之美,词情热烈凝重,激切深沉。15.分析宋元话本中的《错斩崔宁》中陈二姐的形象?

答:善良的,懦弱的,被封建制度摧残的妇女形象,贫苦农民的小市民的特征。16.试描述小说《错斩崔宁》的故事情节以及“巧”是如何运用的?

答:“巧”1.十五贯钱2.刘家只剩一人,门没插好。3.崔宁和二姐所去方向一致。

4.府尹昏官5.王氏与静山大王 17.赏析陆游《诉衷情》

答:“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从今天追忆当年,无限感愤。“万里觅封侯”,暗用班超事。“匹马戍梁州”,即指南郑从军生活。两句写出当年意气之外。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从当年落到今天。“关河”“何处”关合上文“万里”“梁州”。当年想立功封侯,今天只落得一场梦幻,而且自己也象当年苏秦一样,功业一无所成,而“尘暗旧貂裘”,表现落魄潦倒。这上片四句,两句过去,两句今天,大开大合,感慨无端。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三个三字句,形式排比,意思贯珠。“胡未灭”联系上片,“万里觅封侯”,就是为了消灭敌人,但是“胡未灭”自己却已老了,双鬓都凋零了。秋天木叶黄落,预示着一年将尽,此处引申为年老衰残。本来应该壮岁从戎,气吞胡虏,现在敌势依然,而自己却老了,这一句联系上片的三四两句。“泪空流”,白白流泪,无补于时。三个字承上两句,无限悲痛。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结语更加深沉。“心在天山”虽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重点仍在对应上片“万里”“梁州”,天山在西北,出兵西北,北定中原,自己念念不忘。但是此身却终老江湖,对国事无能为力。陆游从“胡未灭”着笔,却始终“心在天山”,而“身老沧州”和“心”的矛盾无法解决,始终在这种主观想建功立业,客观却是终老家园的矛盾中度日。抒发对朝廷屈辱投降政策的不满。

这首词上半片两句过去,两句今天。下半片句句今天,而又关合过去。在用语上强烈对比,开合动宕,正好体现作者情绪的激越。大量用典融合词中,如“万里封侯”“尘暗貂裘”“心在天山”“沧州”抒发作者感情。18.赏析秦观《鹊桥仙》

答:《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纤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跳跳暗渡”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6.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篇六

第一章: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P36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思想精髓 P54 答:(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启事中,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第三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Henry Chan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P74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P73 答: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三是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同盟,共同团结战斗。

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P86 答:集中概括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101 “四马分肥”:私营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及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Henry Chan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P155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七章:改革开放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大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P184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P219 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一方面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这些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和富裕程度产生和扩大差距的因素,还有一名词解释

Henry Chan

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P231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同意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P25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答(10’)

第十二章:祖国统一 P308 “九二共识”: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核心内容与精神)

7.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篇七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准备

“中国文化地理概论”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并偏重实践的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建构起地理文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具备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和比较地域之间文化差异进而深刻理解区域性文化密码, 在此基础上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区域文化形象、主题公园文化、地名文化资源等当前热点的应用领域能力培养, 并由此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开拓就业、创业方向。所以这些知识体系的获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必须经过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来实现, 如情景教学、课堂讨论等, 而“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论的引进, 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中知识体系的学习, 并促进由知识到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 选择“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也考虑到这门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 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因为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每个人都带有他们所生活地区的地理文化的深刻印记, 并自然地在头脑中积累了很多家乡的地理文化知识, 这对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 “翻转课堂”视频和PPT的制作

在翻转课堂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改变,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 更是微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的引导者及现代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者[2]。以“中国文化地理概论”中中国各地区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这一部分为例来说明。首先, 由教师制作关于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PPT和微课视频, 第一部分从文化的宏观角度对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进行讲解, 并列出除了教材外, 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的相关文献资料, 如阅读“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高教版) “中华全国风俗志” (岳麓书社版) 两本书的相关章节, 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为下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教师以自己的家乡为例, 展示家乡的饮食和婚丧风俗。其次, 教师将学生以地域划分为几个合作团队, 督促他们在观看教师制作的PPT和微课视频的基础上, 分工合作制作出关于自己地域文化的PPT和微课视频, 分享出来, 同学们通过观看这些PPT和微课视频, 自己去进行地域文化的分析和比较, 并在一起进行讨论。根据这门课堂的性质, 对PPT和微课视频制作进行一些改进, 即让学生也加入到知识传授的行列中来, 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和优势, 成为所来自地域的文化讲解人, 这样能够使得这些知识更加的鲜活和有深度, 在他们亲身体会的引领下, 教师和其他学生在祖国的不同区域进行饮食和婚丧的文化之旅。其中关于微课视频的制作, 考虑到制作技术和时间, 教师和学生都采取了网络视频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这样一来保证了视频资料的良好效果, 因为网络视频资源丰富且制作精良;二来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便保证知识的传授、学习及能力的培养。

(二) 翻转课堂活动的设计与任务

教师将“中国文化地理概论”分为知识巩固和能力培养两个部分。前者是根据PPT和视频及其相关参考资料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必做的, 在这一部分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填空题和简答题, 通过问答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知识。后者是根据学生所掌握和学习的情况, 设计实践活动任务, 由教师制作日本的饮食文化的PPT和微课视频, 让学生观看后, 自己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通过这类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任务, 就是要学生在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创造性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极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 课前自学

在这一阶段, 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PPT和视频, 并配合一些相关参考资料, 初步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理解, 即学生通过观看和阅读, 学习知识点和培养能力。学生在这一阶段遇到的问题, 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工具与教师进行交流, 寻求帮助。教师在应对学生的提问时, 对于一些零散的问题, 可以随时帮助学生, 通过交流进行解答;而对于他们高频率提问的一些问题, 教师可以从中发现他们在自学过程中所难以克服的知识难点, 并对此特别关注, 加以总结和归纳, 从而为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升华知识、组织讨论、奠定基础。

(二) 课中内化

翻转课堂中, 课堂只有成为师生对话、互动交流的场所, 才能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才能促进“意义溪流”在教师、学生之间的流动, 才能实现“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与共识”[3]。在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堂活动组织中, 应坚持“尊重彼此的观点, 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 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 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 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 通过具体行动 (实践) 验证”等原则, 重建课堂“对话”[4]。而要达到这一境界, 自然离不开教师在摸清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 对课堂进行优质的设计和导引。根据“中国文化地理概论”的教学性质, 采取讨论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 使用讨论式。教师将学生们集中出现问题的地方拿出来讨论, 为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索, 采取了将一个大的总问题化解为几个小的子问题的方法。这些子问题的难度是由浅入深的, 一步步去接近大的总问题, 这样通过逐步地层层引导, 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最终水到渠成地将集中提问的问题答案探索出来。使用这一方法, 比之单纯由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将问题解答出来, 效果要好得多, 因为这样引导学生逐步思考, 也训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且将大化小, 能够很好地向学生示范如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 从而在教学效果上大大超过单纯的教师讲授解答。

其次, 使用探究式。课前由教师设计具体实践任务的探究,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从旁边可以进行适宜的指导和辅导, 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探究方向, 进而发现、总结、归纳出任务的答案即生成成果, 并由学生自己进行成果的展示。这样做能够更好使得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实践能力进行自评。例如, 在“饮食文化”这一章, 学生们已经通过学习老师和其他同学制作的PPT和视频, 掌握了进行比较中国各地区不同饮食文化的方法和能力, 教师继而在课堂上制作一个有关日本饮食的视频, 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观看后, 直接进行分析和对比, 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深入实践。

在翻转课堂的课中内化阶段, 对于教师的设计问题和引导课堂的两方面能力上都具有很大的挑战, 如何将学生们在学习中普遍遇到的知识难点, 化繁为简, 由浅入深进行引导, 使得学生自己思考并解答, 这对于问题的讨论具有根本的意义;而大学生思维都相当活跃, 这使得在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 会出现一些偏离或偏差的学生发言, 这些都迫切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导引课堂的能力。因此, 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储备, 又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5]。只有如此, 在组织课堂对话活动时, 才能避免简单的“独白型教学对话”, 恰当使用“技术型教学对话”, 力争做到“生命型教学对话”[6]。

(三) 课后升华

下课后, 经过课前的自学, 课中的内化, 这时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该章节的知识内容。虽然这些知识已经不是惰性知识, 而是开始转变成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但是课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学生仅仅是在课上进行的探究式实践任务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习得, 进行发散和创作性的思维活动, 将这些逐渐内化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无意识”利器。所以教师还需要为学生精心设计一系列可供其课下进行思考问题和实践的任务, 如在学习“饮食文化”之后, 我特别选择了西安小吃的聚汇地, 回民街作为学生再次进行课后实践的场所, 通过对街道上具有陕西特色的饮食进行品评, 并与家乡名吃进行比较等寓教于乐的方式, 让学生在舌尖的惊喜之中去领略美食的文化。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效果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 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以下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化地理概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首先, 教学资源的效果。由于课前自学, 其教学时间相对比较灵活, 这为教师提供了灵活施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才华的广阔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的各个知识点, 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网络资源, 对其进行剪辑、加工等再制作, 提供给学生生动、鲜活又异彩纷呈的教学资源。由于这门课, 学生们各自都有着各自的知识优势, 这使得在教师的教学起源的启发下, 他们也很有兴趣地制作出一些“我为家乡代言”的视频和PPT, 这样使得教学资源更加地丰富多彩。

其次, 课堂活动的效果。经过学生的自学, 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论知识体系, 所以在课堂上学生都表现出极强的表现欲望,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发言, 显示各自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与广度, 积极参与到教师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来, 经常提出一些具有思想闪光的观点和意见, 展示出大学生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这极大的改变了之前以传授式教学为主、课堂呆板、师生互动有限、发言和讨论常常不热烈等状况。学生们热爱交流, 热爱展示, 渴望着和教师与他们的交流和共鸣, 课堂的活跃程度、氛围都非常好。

最后,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现代教育提倡终身学习, 这急需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而翻转课堂的模式中的课前自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学生们通过教师提供视频和PPT及其相关参考资料, 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能够建立起这一章节的知识体系, 也就具备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基础和准备。而翻转课堂的课中深化和课后升华阶段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知识理论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像, 而是在现实中可以施展出来的能力和才华, 特别是这也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强直接挂钩,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

四、结语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 ”中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 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 优化教育模式, 推动教育改革。经过对“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这门课进行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对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了有效的监控, 总结和归纳出了一系列的有益经验, 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也为其他在进行翻转课堂改革实践的教师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通过这次教学改革实践, 更加体悟到翻转课堂这种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发散思维的培养, 推动所学知识深化和升华的教学模式的非凡能量。这也是我们大学教育一直所追求的, 不得不承认, 翻转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所带来的教育革新, 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扩充教学发展空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摘要:翻转课堂通过让学生课前看视频学习知识, 课上进行知识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革新。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 以教授的“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课程为试点, 从教学准备、实施过程和效果分析三个方面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教学效果, 展现了这一先进教学理念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扩充教学空间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课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比尔·盖茨:美国可汗学院具有革命性的潜力[J].世界教育信息, 2013 (4) :80-80.

[2]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46-51.

[3]戴维·伯姆著.论对话[M].王松涛,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

[4]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万生,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232.

[5]王长江, 李卫东.“颠倒的教室”:美国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 2012 (8) :54-59.

上一篇:数学与购物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下一篇:游深圳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