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著名诗人经典诗歌(精选7篇)
1.有关国外的经典英语诗歌 篇一
I ask but one thing of you, only one,
That always you will be my dream of you;
That never shall I wake to find untrue
All this I have believed and rested on,
Forever vanished, like a vision gone
Out into the night. Alas, how few
There are who strike in us a chord we knew
Existed, but so seldom heard its tone
We tremble at the half-forgotten sound.
The world is full of rude awakenings
And heaven-born castles shattered to the ground,
Yet still our human longing vainly clings
To a belief in beauty through all wrongs.
O stay your hand, and leave my heart its songs!
国外经典英文短诗:Mirage
How is it that, being gone, you fill my days,
And all the long nights are made glad by thee?
No loneliness is this, nor misery,
But great content that these should be the ways
Whereby the Fancy, dreaming as she strays,
Makes bright and present what she would would be.
And who shall say if the reality
Is not with dreams so pregnant. For delays
And hindrances may bar the wished-for end;
A thousand misconceptions may prevent
Our souls from coming near enough to blend;
Let me but think we have the same intent,
That each one needs to call the other, “friend!”
It may be vain illusion. I’m content.
国外经典英文短诗:The Fruit Garden Path
The path runs straight between the flowering rows,
A moonlit path, hemmed in by beds of bloom,
Where phlox and marigolds dispute for room
With tall, red dahlias and the briar rose.
‘T is reckless prodigality which throws
Into the night these wafts of rich perfume
Which sweep across the garden like a plume.
Over the trees a single bright star glows.
Dear garden of my childhood, here my years
Have run away like little grains of sand;
The moments of my life, its hopes and fears
Have all found utterance here, where now I stand;
My eyes ache with the weight of unshed tears,
2.世界著名诗人名录 篇二
莎士比亚
T·S·艾略特 艾·丁尼生 爱恩·哈密尔顿 奥顿 拜伦 本·琼生 勃朗宁夫人
查尔斯·托姆林森 狄兰·托马斯 菲利普·拉金 华滋华斯 济慈 克·马洛
路易斯·麦克尼斯 罗伯特·勃朗宁 罗伯特·彭斯 罗赛蒂
诺曼·麦凯格 乔弗雷·希尔 乔叟 汤姆·冈 特德·休斯 托马斯·哈代 威廉·布莱克 维·亨·戴维斯 西·希内 雪莱
约翰·多恩 约翰·弥尔顿
美国
W·S·默温 艾伦·金斯伯格 安·塞克斯顿 狄金森 杜利特尔 惠特曼
加里·斯奈德 肯尼思·瑞克斯洛斯 朗费罗
路易斯·辛普森 罗伯特·克里利 罗伯特·佩恩·沃伦 威廉·斯塔福德 沃莱斯·史蒂文斯 西尔维娅·普拉斯 约翰·阿什伯利 约瑟夫·布罗斯基 詹姆士·赖特
德国
歌德 海涅
弗里德里希·席勒 高特夫里特·凯勒 卡尔·克罗洛 卡尔·马克思 利利恩克戎 萨克斯 瓦尔特 维尔特 西蒙·达赫 伊凡·哥尔
俄罗斯
阿赫玛杜琳娜 阿赫玛托娃 勃洛克 弗兰科 高尔基 莱蒙托夫 涅克拉索夫 帕斯捷尔纳克 蒲宁 普希金 丘特切夫 施企巴乔夫 苏尔科夫 屠格涅夫 西蒙诺夫 谢甫琴科 叶夫图申科 叶赛宁
伊萨科夫斯基
法国
保尔·魏尔伦 贝朗瑞 波德莱尔 伏尔泰 亨利·米肖 吉·阿波利奈尔 拉马丁 勒内·夏尔 欧仁·鲍狄埃 普列维尔 圣琼·佩斯 伊夫·博纳富瓦 雨果
智利
伽·米斯特拉尔 尼克诺尔·帕拉 聂鲁达
罗马尼亚
米·爱明内斯库 杨·阿列柯山德鲁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迈克尔·布洛克
西班牙
费·加·洛尔伽 古·阿·贝克尔 维森特·阿莱桑德雷
墨西哥
奥克塔维奥·帕斯 密·瓜尔兑亚
瑞典
哈里·马丁松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
意大利
彼特拉克 夸西莫多
欧杰尼奥·蒙塔莱 朱塞培·翁加雷蒂
新西兰
詹姆斯·K·巴克斯特
古巴
何塞·马蒂
爱尔兰
叶芝
奥地利
莱·马·里尔克
澳大利亚
朱迪丝·赖特
以色列
耶胡达·阿米查依
波兰
密茨凯维支
捷克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秘鲁 胡安·里奥斯
南斯拉夫
弗·普列舍伦
尼日利亚
沃·索英卡
希腊
阿斯克雷比阿底斯 奥季塞乌斯·埃利蒂斯 柏拉图
乔治·塞非里斯 萨福
匈牙利
3.谈谈中国唐宋的著名诗人 篇三
1.“诗杰”王勃
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风也受到了王绩的影响,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的功劳尤大。在当朝,世人并不公认王勃以及“四杰”的诗文,但他的诗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篇佳句都是公认的唐诗极品,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绝唱。“诗圣”杜甫赞赏“四杰”的诗文是“不废江河万古流。”
2.“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为 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
3.“诗骨”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 王昌龄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5.“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
6.“诗佛”王维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7.“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在形容自己的诗艺时,杜甫曾说过:“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的确,杜甫的七古、五古、七律、五律在唐代都是一流的,古体的七言诗在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在他手里变了格调,在“温柔敦厚”外另开“沉着痛快”一派,五律,杜甫以前用来写艳情、写山水,他却用来写广大的实在的人生,拓宽了诗歌领域。他的五律最多,差不多穷尽了这种体制的变化,七律精于组织,富于变化,七绝虽直抒胸臆,但颇有清新刻画之句。他不大做乐府,但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源于乐府。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杜甫推崇儒家思想,再加上其诗歌的影响,被后世称为“诗圣”。
8.“诗囚”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进士出身,曾任溧阳尉、协律郎等职。
在孟郊的一生中,“春风得意”的日子非常的短暂。他一生几乎都贫困潦倒,连死后的丧事也是韩愈等友人集资操办的。虽然他生活贫困,仕途短暂,但正是这样的生活困境,才铸就了他阴郁、冷峭、朴重的诗风,成为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
诗多不平之鸣,用字追求“瘦”、“硬”。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称之为“诗囚”。有《孟东野集》。被人们称为“高天厚地一诗囚”,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
9.“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10.“诗魔”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1.“诗奴” 贾岛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
贾岛的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12.“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
一、《京城》、《嘲少年》等。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3.“诗虎”罗邺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父为盐铁吏,家赀钜万。子二人俱有文学名,罗邺尤长律诗,才智杰出,笔端超绝,气概非凡。以七言诗见长。在咸通、乾符年间(860—879),时宗人罗隐、罗虬俱以声格著称,遂齐名,号“江东三罗”。其诗写身世之感,颇有理趣,如《仆射陂晚望》中有“身事未知何日了,马蹄惟觉到秋忙”之句,颇受宋人称许。间用俚语入诗,晓畅明白。
明代有人将罗邺置于“三罗”之首,辑有《罗邺诗集》一卷,《全唐诗》卷六五四收其诗。罗邺在唐咸通中,屡下第,有《下第》句云:“故乡依旧空归去,帝里如同不到来”。江西观察使崔安潜侍郎廉平时就很仰慕罗邺诗作,问江西,时罗邺适漂泊湘、浦间,欲用之,为幕吏所阻。既而俯就督邮,不得志,踉跄北征,赴职单于牙帐。在光启末年至大顺间(888—891),罗邺以垂老之身,踉啮北行,往帐前任职。生活在万里沙漠中,举目无亲,举事无成,前途无望,郁郁而终。罗邺去家愈远,万里风沙,满目谁亲,郁郁而终。光化中(898—901),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罗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14.“诗神”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4.著名诗人杜甫的爱国诗句 篇四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5.中秋节古代诗人的著名诗词诗句 篇五
2、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7、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8、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0、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1、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2、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3、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14、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5、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6、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1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8、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9、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0、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1、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22、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3、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4、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6.国外著名诗人经典诗歌 篇六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更是一位大文学家和政治家。但是苏轼却十分苦恼,自己满肚子的踌躇抱负却没有人来赏识。我国的古人向来是讲究心意相通,向往精神上的交流,苏轼也不例外。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苏轼的红颜知己——王朝云。
王朝云是钱塘人,自古钱塘出美女,说的一点都不错,王朝云就是其中之一,一位典型的美女。但是天妒红颜,王朝云虽然长得十分漂亮,但是家境却十分贫寒。我国从古代开始,便有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而出身在清贫家庭的王朝云更不例外。作为家中的女子,为了养活家里的弟弟,王朝云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将她卖给了人贩子,所以王朝云从小便沦落到歌舞班中。当时苏轼被贬到杭州做通判,心情极为苦闷。在一次酒局中看到了曼妙起舞的王朝云,对其极为喜爱,不顾世人的眼光,执意纳王朝云为妾室。据说,王朝云是苏轼所有妻妾中最懂他的人。
众所周知,苏轼是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他的诗词大多也很豪放,而苏轼经常因为诗词而得罪朝中的权贵,几度被贬。一次,苏轼上朝归来,指着自己的肚子问他的妻妾,你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吗?他的妻妾一个回答,是文章,另一个回答,是见识。苏轼摇摇头,转而问王朝云。王朝云回答道,您肚子里全是不合时宜。由此可见,王朝云最懂苏轼。苏轼与王朝云,虽不是爱的轰轰烈烈,但心意相通,令人羡慕。
苏轼死后谥号是什么
苏轼,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享年65岁,字子瞻,又字和仲,雅号有很多,最出名的要数“东坡居士”,所以现代人多称苏轼为苏东坡,汉族,现在的四川上眉州市人,是苏洵的次子,与其弟弟苏辙一起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父子同列为“唐宋八大家”,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堪称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文人。
苏轼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但是苏轼胸怀宽如大海,生性豪放,所以即使是生活不很如意也不会郁郁寡欢,所作出的诗词都豪放不羁,创立了与婉约派相对应的豪放派诗词,堪称文学史上的天才。苏轼一生曾经三起三落,多次受到贬谪,但是也许正是这些坎坷才造就了苏轼的成就。晚年的苏轼一度被贬谪去了现在的广东省惠州市,甚至最后被贬去了海南,被贬谪海南可以说是当时仅次于满门抄斩的罪名的一种惩罚,由此可见苏轼的晚年也是非常不幸的。后来宋徽宗继位,苏轼被召回汴梁,但是不幸在回京的途中病逝在常州,被安葬在汝州郏城县,也就是今河南郏县。谥号“文忠公”。
以“文”开头的谥号后面的字根据等级可以分为正、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也就是说给与苏轼的谥号是第四级,可见对其是非常推崇的`。后来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又给苏轼追加谥号“文正”。可见对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是相当认可的。
苏轼的海棠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一生名作无数,大多数都被后世文人收录珍藏,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领袖人物,其作品也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海棠》便是其中的一首名作,全篇诗文如下图所示,接下来就这首词的原意和寓意分别作如下说明。这可以说是一首诗,全篇共分为四句话,每句话又分别有七个字,按照其类型可归类于七言绝句。下面进行逐句的分解:
第一句,东风代表的是从东边吹来的风,指的是风向,整句的意思为轻柔和煦的东方缓缓向我们吹来,天边露出了亮光。
第二句,香雾,雾本来是无色无味的,这里作者将雾进行了夸张,让雾有了香味,整句连起来的意思是天空中迷茫无比,雾气散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香,而月亮在雾气中好像也会转弯了,不知道像是转过了几个回廊。
第三句,这里的花就是借指的海棠花,海棠花乃是作者苏轼的最爱,这句诗明显表现出诗人对此花的热爱,整句的意思可理解成深深惶恐,怕夜深了之后海棠花陷入深深的睡眠之中,无法观赏那海棠美丽之景象。
最后一句,故,代表故此、为此之意,紧接第三句理解成为作者为了欣赏着美丽的海棠之花,在这深夜将房间里面燃满蜡烛,只为了能够能让海棠花不睡去,只为了让海棠之美显得更加娇羞。
7.著名诗人王勃的名言名句 篇七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人生百年,犹如一瞬。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青。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 王勃名句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 王勃语录
·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 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 王勃语录
·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 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 —— 王勃名言
·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 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
·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 王勃名言
·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 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 王勃名句
·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以外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名言
·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寻道观 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 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 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 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 王勃名句
·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 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 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 王勃名句
·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 莲座神容严,松崖圣趾馀。 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颓华临曲磴。倾影覆前除。 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 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 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 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 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岱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 王勃名句
·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 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 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 自能成羽冀,何必仰云梯。
·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 上已年光促,中川兴绪遥。 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 槿丰朝砌静,条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 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 王勃名言
·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檟冷,谁见绮罗情。
·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蜂形。 复此惊飙至,空山飞夜萤。
·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 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 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 王勃语录
· 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 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 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 索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邵。 风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 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 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 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 傅岩来筑处,蹊溪人钧前。 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
·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 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 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珮。 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海。 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 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 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 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 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 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 野客思茅字,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 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 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 林塘风月赏,还待敌人来。 霸华净天未,雾色笼江际。 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 王勃名句
· 振翮棱霜吹,正月仁天浔。 回镰凌翠壑,飞轸控青岑。 岩深灵灶没,涧毁石渠沉。 宫阙云间近,江山物外临。 玉坛栖暮夜,珠洞结秋阴。 萧萧寓俗影,扰扰望乡心。 谁意山游好,屡伤人事侵
·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 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 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 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 林泉朋月在,诗酒故人同。 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俘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 紫雾香烟渺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 八仙径 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可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 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 —— 王勃名句
·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 王勃语录
·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 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 王勃名句
【国外著名诗人经典诗歌】推荐阅读:
著名的国外经典名言09-28
国外著名企业文化学习心得12-28
唐代著名诗人别称06-09
著名爱国诗歌09-05
李白最著名的诗歌08-26
著名的经典哲理语录09-22
经典励志名言(国外篇)09-08
国外经典电影名言09-24
国外经典简短寓言故事11-25
德国著名建筑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