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2024-10-08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11篇)

1.《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篇一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

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本书着重在于对大众心理的研究,分析大众心理形成的机制、特征、表现以及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行为分析。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生活在群体之中的我们可能一不留神就会卷入这种集体的无意识之中,做出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解释的行为,可能脱离群体之后便会为自己的行动所懊恼与不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奇特的社会心理现象的产生,从而导致相应的群体行为。古斯塔夫•勒庞在此书中用心良苦的为我们做了深入的分析与解答。

对于群体心理。勒庞认为,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会转到同一方向,个人的理性和个性会消失,从而表现出群体个性、心理,即会变得烦躁、单纯、偏执、冲动、轻信、贪婪而易于接受暗示,从而使个人因为群体的价值理念而变得富有牺牲精神,要么表现出极大地破坏力,要么极具英雄主义。群体习惯被控制和领导,崇拜强权,领袖的权力在群体中是至高无上的,理性的规劝和退让只会让群体觉得软弱可欺。勒庞甚至断定,个体在群体中所犯下的暴行只有在群体力量的支持下才会实现,一旦离开群体,个体又会恢复自身本来的面貌,其甚至会无比惊讶自己在群体中的表现。依据勒庞的理论,宗教导致群体偏执和妄想,种族是群体心理形成不可或缺因素,背离种族本身组成的群体不会长久。根据勒庞的理论,既然个体在群体中是丧失理性和易受感染的,所以在固定的群体中,外在力量想要影响和改变个体的思维是不太现实的,尤其是在有固定宗教信仰和同一种族的群体中。

上述勒庞的理论表明,群体是维护社会发展和稳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加强对群体的研究,加强对各个群体间的控制和平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鉴于群体中领袖的作用非凡,保护、承认并让群体领袖参与社会管理、变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手段。

关于传统。勒庞认为,传统代表观念、欲望、感情,它支配着人们,更支配群体。人们能够轻而易举的改变传统的名称和外在形式,但却无法改变传统本身,传统是根深蒂固的。脱离了传统,不管是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将不复存在。但勒庞也从功利的角度解释说,传统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只有当传统带来的有益成果变得破败不堪时,人们便会努力摧毁传统,建立新的传统。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传统的破坏,进步是不可能的。因此,摧毁传统会带来文明消失的剧痛,采取暴力等一蹴而就的摧毁手段会使疯狂过后的人们因为伤口太深而急于治疗,那么由此推断,企图一蹴而就进行变革的方式最终只会是换汤不换药的朝代更替。上述观点表明,勒庞认为在改革中文明与进步是相互对立的,但并不否定人类的生存本性,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进步是必然会打破传统的,但其并不主张激烈的方式进行变革。勒庞的此种主张与其亲历了法国大革命的起起伏伏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其主张对于正在进行变革的现代社会而言,同样有借鉴意义,渐进式的变革也许更符合改革开放的实际。

关于信仰。勒庞认为,信仰是群体行动的向导,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只要能激起群体的认同,口号的力量也足以推到旧社会,建立新时代,近代中国的历史可以印证。现代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群体层出不穷,信仰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化解冲突,重塑公共信仰将会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

总之,作为群体中的一份子,永远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存在,由于群体的多样化,资源的有限性,故必须控制和平衡群体的发展,重塑公共信仰,为社会变革创造一个稳定的外在环境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此外,每个人都受特定时间、空间的约束,勒庞也不例外,因此勒庞关于妇女、儿童是低级的、愚蠢的评论可以作为考究其生平的研究材料,这点瑕疵对于《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的价值而言犹如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这部著作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曾评价说:“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评价说:“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社会学家墨顿评价?: “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与任何学术著作一样,该书也有其局限性,如作者因群体的非理性性质和表现而对它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但同时他又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但这种内在矛盾并未减损其思想学术价值,而是为后来者开启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间。这部著作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乌合之众》对于理解今天仍不失现实意义。日本普通民众为何曾变成战争机器,‘文革’青年为何曾变得丧失理性,入市股民又为何会变得群情激亢,“抵制家乐福”为何会声势浩大?我想从《乌合之众》一书中就可见一斑。个人到群体的心理变化看似难以理解、难以置信,实则有迹可寻。

2.《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篇二

[关键词]五项因素公式;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

[中图分类号]B036;C91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1.001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新阶段,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取得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使“批判的武器”变成“武器的批判”,从而形成和凝聚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前理论界多从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上使之化为大众化的话语,在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的交流、交锋和碰撞中,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真理性和实践性,而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关注的较少。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的直接反映,是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根源,是思想理论体系同现实世界和人民群众相联系的桥梁与中介,因此要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基础出发。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述评

心理学以个人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心理或社会心态则主要关注个体心理形成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两者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综合,其侧重点仍是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心理研究。社会心理学始于19世纪中叶,其作为独立的学科则是随着经验的和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于19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真正形成。社会心理是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其他特定环境中的人群在其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是经济、政治等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直接反映,具体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情绪、风俗、习惯、传统、社会风气等。与各种理论化、系统化的高级社会意识形式如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等相比,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较低层次。历史上有不少哲学家曾研究和描述过传统、情绪、习惯、风俗等社会心理现象。德国学者A.E.F.谢富勒(1831—1903)在1875年所著的《社会的构造与生命》一书中首先使用“社会心理”一词。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心理的理论和作为专门学科的社会心理学,虽都是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但它们的任务是不同的。作为专门学科的社会心理学,其主要研究社会共同体、社会集团、个人的意识和行为结构,以及它们在不同社会范围内的作用等具体问题,而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社会心理范畴是研究社会存在产生的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过程的一个必然环节,是研究观念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关系的中介。

对社会心理现象作出科学分析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精神生活与社会物质生活之间的关系时,虽然没有明确地使用“社会心理”这个概念,却深入地探讨过全部社会意识现象,其中包括人们的情感、幻想、习俗等社会心理现象。马克思首开从哲学视角研究社会心理的先河,他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作为研究社会意识一部分的社会心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但社会心理在他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只是表述为一般的意识形态,还没有把社会心理与其他的意识形态形式区别开来。社会心理在列宁的话语中表述为革命情绪,并提出要时刻关注革命情绪的变化,以此为依据开展革命的宣传和鼓动工作。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这里的“共同心理素质”实际上是从民族特征的角度对社会心理的高度概括。

俄国早期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普列汉诺夫在列宁之前就对社会心理作过专门研究。他说:“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以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2](P272)普列汉诺夫在他所提出的人类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心理,他指出:“如果我们想简短地说明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现在很有名的‘基础与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下面一些东西:(一)生产力的状况;(二)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四)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人的心理;(五)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2](P195)意识形态理论意义上展开的社会心理研究,肇始于苏联学者对普列汉诺夫提出的人类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解读和评价。这些评价可以归纳为:一是以俄国哲学家米丁、福米娜等为代表批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为孟什维克主义的生产力论;二是以米·约夫楚克、伊·库尔巴托娃为代表认为“五项因素公式”理论捍卫宣传并在运用中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是以阿·马斯林、约夫楚克、恰金为代表整体上肯定“五项因素公式”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的具体化的同时,也对普列汉诺夫独特的社会心理层次提出了批评和质疑。20世纪,西方社会出现了把社会心理学运用到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如认知不协调理论、归因理论和角色理论,这些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但他们更多的是对社会心理与社会制度的互动,以及在构建学习机制中社会心理作用的实证研究,对社会心理哲学意义的关注则不足。在对中国模式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中,仅有少数学者论及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中国道路及其理论传播产生的影响,而从宏观上关注中国社会心理的变迁及其影响却成了国外学者研究的一大热点。

与苏联学者不同的是,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从宏观上勾勒出五层社会形态模型,强调社会心理的中介功能,为进一步具体深入地分析和认识社会有机体的各个因素及其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提供了范例。近年来,国内学界以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指向,展开了对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深入研究,如王荫庭[3]在唯物史观视角下对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贡献和当代价值,特别是其社会心理思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和借鉴,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奠定了坚实基础;白树震[4]对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的社会心理基础进行了探讨;林之达[5]对中国当代社会心理进行了实证分析;梅荣政等[6]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心理的途径作了考察;章剑锋[7]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心理基础进行了研究,这些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都具有非常大的借鉴参考价值。

但已有的研究也存有明显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对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研究成果较多,而关于社会心理的中介功能及其在现实中的实际运用的研究则相对缺乏;作为社会结构层次的社会心理不是被忽视就是局限于社会心理学的调查分析,缺乏唯物史观的宏观视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的研究视野缺乏。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理论界提出了从唯物史观视角对社会心理进行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的意义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8],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而要把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纳入思想政治工作,既需要有问题意识,又需要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理论的指导,这样才能找到新时期进行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培育的最佳途径。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可深化对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研究。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使唯物史观具体化,特别是他关于社会心理在五层次社会结构中的中介环节的思想,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极具独创性的部分。“五项因素公式”把社会心理作为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之间的必经环节,避免了对唯物史观的机械性理解,深化了恩格斯晚年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诸多书信中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中间因素与历史发展合力的论述,揭示了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社会心理根源于生产力、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同时又成为思想体系赖以产生的根源,从而揭示了思想体系产生的心理根源。忽视社会心理的作用,会导致理论与物质存在之间缺乏思想和心理中介环节,使理论抽象化、空洞化、简单化。哲学意义上对社会心理把握的缺失,既使理论创新丢失了本该属于它的社会心理基础,又使理论的大众化变成只是将理论与现实的比对而庸俗化、碎片化、短视化。因此,理论工作者应当以对普列汉诺夫相关哲学思想文本的解读为依托,重点探索社会心理在经济政治生活与思想体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心理与它们构成的唯物辩证关系和运行机制,从中延伸出社会心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其次,可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业已提上日程。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和真理,要想被中国人所接受并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工具,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实践主体的角度讲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内含着使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国问题错综复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富有时代色彩,这汇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滚滚潮流。从李大钊在北大首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课程到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到毛泽东提出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进”到热点问题面对面,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倡导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中国文化,甚至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既面临着新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理论工作者应当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场域,把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思想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着重探讨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切实把握社会心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从社会心理基础的角度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机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增添时代色彩和中国元素。

再次,可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群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制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纲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共十八大提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全国人民,重新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思路。中国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紧贴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最佳途径。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中虽然也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甚至提出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的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忽视社会心理的现象和倾向,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因此,我们应当在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预测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以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从社会心理与理论体系的契合点上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

最后,可促进理论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伟大的实践活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创新精神,从中学习和感悟这种创新精神,不仅是我们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的需要,更是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时代发出的呼唤和要求。如果忽略了这种创新精神的发掘,就教育主体而言,则很难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和精髓;就教育客体而言,则难以培养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兴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9]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创新,就是要摆脱旧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探索宣传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宣传思想工作的手段创新,就是要实现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有机配合,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使宣传思想教育内容的传播能够有恰如其分的方式和方法;宣传思想工作的基层工作创新,就是要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动态和新需求、新期待、新渴望,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来学习理论、掌握理论、运用理论,及时地总结、丰富实践经验并使其上升为理论。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显著标志和基本要求。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是唯物史观在俄国的具体化,它的提出和阐发不仅充满了理论创新精神,而且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把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理论运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之中,可以促进中国理论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的思路

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根本指导,以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文本解读为依托,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对普遍存在的忽视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剖为突破口,可提出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的如下基本思路。

首先,要明确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内涵:五层次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心理的内涵与定位。主要研究社会心理的科学含义、要素构成、功能定位、基本特征、理论创新等。二是问题缘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缺位与成因分析。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心理的缺失及其原因、实践困境、负面影响等。三是实践经验: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与启示。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及经验,海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做法及启示。四是调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调查和分析。主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文化渊源、基本内涵、具体特点、形成机制、表现形式、未来走向、现实意义。五是基本原则: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理论分析和逻辑结论。主要研究社会心理形成的经济政治因素和传统文化影响、思想体系对社会心理的依赖及其反作用、社会心理上升为思想体系与思想体系内化为社会心理的机理机制。六是现实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构建。主要包括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目标认知度,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情感认同度,培育社会成员的政治理想践行度。

其次,要确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心理来源,思想体系反作用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二是社会心理是经济、政治与思想体系的中介,经济、政治与思想体系的决定和反作用的互动关系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中介性,以及与思想体系的直接关联性,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由社会心理上升到理论体系、由理论体系再内化为社会心理的过程,需要遵循认识的客观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四是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社会心理的状态和发展变化最终取决于社会存在,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政治诉求,可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五是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二元性、多样化特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是复杂的,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把握,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0]。把在经济、政治与思想体系之间起中介作用的社会心理作为基础展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既可破解学术界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又能提供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有望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的探索上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28.

[2][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著作选集(第2卷)[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

[3]王荫庭.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创新性贡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2):21.

[4]白树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地位确立的社会心理基础[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5.

[5]林之达.社会心理是执政向政绩转化的中介——成都市社会心理调查报告之一[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6]梅荣政,王柄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思想理论导刊,2007(6):8.

[7]章剑锋.政治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3):25.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12-11-18)[2014-0-20].http://phylijy.pinghu.gov.cn/veadnews.asp?id=3121.

[9]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1(01).

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篇三

二、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这个总结太经典了。

三、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说明感情用事的人太多了,大众是不理性的。

四。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很多广告商家编故事的能力。

五、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某些楼盘请托造成热销的场面,然后真正的消费者一哄而抢的画面。

六、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很多有名的广告都是用这招。

七、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利用好这条,何愁生意做不好。

八、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网络时代,这种事情太多了,很多商家借某些虚假新闻迅速火了自已。

九、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其实在群体活动中,我们很多感情并不是源于自己的内心,而是周围环境对心智的影响。

4.《乌合之众》读后感 篇四

乌合之众。就如此书的英文名所示“Crowd”一样,即群众,一个无时无刻不存的,无论哪个国家领土、历史朝代,乃至是动物,都不可避免的,有趣而又无趣、充满活力而又死气沉沉的生命集合体。此书以整本的篇幅来阐释群众的心理,其实就是在解释什么是群众,群众不是人数的堆积,只有那些拥有共同目标的人的集合体才可谓群众。了解了群众,其实便也了解了人类的社会、国家、乃至历史,甚至可以说,掌握了群众的人其实就是掌握社会命运的人,他可以让成千上万人同时欢笑也可以同时哭泣,可以让一个国家和太阳同时升起又和流星同时陨落,他可以让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璀璨如繁星又可以让它连灰尘都不曾留下,而那些所谓的战争、经济、科技、历史等等社会概念,在掌握了群众的人眼里简直不值一提。但,值得庆幸的是,几千年历史中,完全掌握群众的人可谓少之又少,所以,用此书的观点来看,人类所以才能存在至今。

在勒庞看来,群体的行为完全是无意识的,他们只服从自己所受到的冲动,常常受外来刺激因素和一时的激情影响,情绪变幻无常,思想和愿望都不能持久。而且,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他们不允许有任何东西挡道,“对于动不动就发怒的群体来说,狂怒才是其正常状态”。而且,在群体当中,任何情绪和行为都具有感染性,众人常被同样的感情所激动和振奋,很容易受别人的意见和主张所左右和影响,这使得群体中的个人都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容易被人误导。他们游走于无意识的边缘,容易受到暗示,就像被人催眠一样,而暗示会通过传染迅速进入他们的大脑,让他们做出一人独处时不会做出的事情来。“并不一定要大家同时出现在某一地点才会传染。在某种事件的影响下,传染是可以远距离进行的。”这种事件把所有的人引到同一个方向,赋予他们群体的特征。由于群体不讲理性,做事不经过大脑,缺乏判断力和批评精神,所以显得极其轻信。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感情和思想的简单化和夸大化使他们既不懂得怀疑,也不会犹豫,动不动就走极端,极易做出很坏的事。

群体喜欢幻觉而不喜欢真理,理性对群体毫无影响,除非对他们无意识的感情起了作用。他们推理能力差,根本就不可能理解系统的逻辑推理,不会推理或者总是错误地推理;他们缺乏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分不清是非,不能对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由于不会思考,不懂得推理,所以只拥有简单和极端的感情,“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被暗示给他们的意见、主张和信仰,把它们当作是绝对正确或是完全错误的东西”。他们的感情强烈而极端,以至于在他们身上,同情很快就会变成崇拜,而厌恶一旦产生,就会变成仇恨。况且,他们对自己的力量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显得既专横又褊狭,不能容忍矛盾和争论,而褊狭和盲从必然伴随着宗教感情,使他们臣服于强大的专制,崇拜心中的偶像,害怕强权者身上所谓的神奇力量。

一个由社会精英组成的群体做出的决定并不比一般人的群体高明,将社会的命运交给群众只会带来最坏的结果,因为群众,只拥有无理性的冲动与暴力。历史各阶段,无论民族与国度,一个国家的覆灭都是由群众所完成,但是新制度的建立却是群众所无法胜任的,因为群众没有理性的思辨能力,所以他们只会建立一个与旧制度同样的制度,于是再通过暴力推翻,如此往复,如果没有个人的理性与领袖的指挥,历史将永远不会进步,而时代的名称不过是一种无意义的符号。

如何掌握群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也是勒庞最精髓的观点之一。群众,由于其无理性,所以完全不可能通过理性的教育来达到掌握他们的目的,无论演讲也好,革命也好,乃至一个经济群体里,最能引起大多数共鸣的人,都是那些最有感情影响力的人,尽管从他们的言论内容角度来讲,可谓漏洞百出。

另一方面,历史很多次的证明了群众无理性的正确性,因此,如何利用群众的感情,是那些领袖人物们所最关心的内容。一个涉及广大群众的重大事件的发生,不是因为理性的辩证来指出发生的必要,而往往是由于一个枪声,一个无名氏的意外死去,一个普通人的眼神,甚至太阳的升起与星辰的运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事后会诧异于当初做出如此的举动,而起因又是如此不可思议。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他们可能是仁慈而又祥和的人,但是一旦融入群体,他们又会立刻变得杀人不眨眼,群体的感情将个体的理性埋没,或者不如说,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恶行归为群体共同的过错,由此,他们会心安理得。

同样,一个有能力掌握群众的人,也往往不是一个拥有理性辩证的人,但他一定要有所有群众所向往或渴望的感情因素——感人的言语与举动,狂热的热情,无畏的精神,坚定的意志,所以一个理性的领袖往往是失败的领袖,那些试图通过说理来改变群众的人无疑只会徒劳无功,而那些拥有狂热性格的人,在最为群众所爱戴,因为它与群众的无理性是如此的吻合。看看历史上那些领袖眼神坚定的头像、举止、言论就会明白,感情的影响比理念传播的更加深远。

再谈及教育对群众的影响。书中勒庞对教育问题做了具体的阐述,一个100多年前的著作,其中对于教育影响力的弊端,放到现在的中国仍然那么适用,甚至很多观点是触目惊心的,虽然我不敢将他们摘引,但仅其中一些温和的观点,亦如同对当今中国教育的社评一般具有现实意义,这不仅让我感慨我们的理念是何等落后,其拿金钱去建设那么多的无意义的楼宇又何曾真的触及教育问题的本质,何曾对社会有过真的贡献呢?

由于勒庞此处所写已经十分精炼,所以我只摘引原文。“如今,一切受教育的人所需要的专业教育,就是我们祖辈所理解的教育。也许人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会认为,继续接受我们古典教育中的全部弊端,尽管它只能培养出心怀不满和不适应自己生活状况的人,但是向人们灌输大量肤浅的知识,不出差错的背诵大量教科书,毕竟能够提高智力水平。但是它真能提高这种水平么?不可能!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这些素质都不是书本能带来的。教科书和字典可以是有用的参考工具,但长久把它们放在脑子里却没有任何用处。而法国年轻人恰恰在最能出成果的年纪,被剥夺了所有宝贵的(实践)接触、所有这些不可缺少的学习因素,因为有七八年的时间他一直被关在学校里,切断了一切亲身体验的机会,因此对于世间的人和事,对于控制这些人和事的各种方法,不可能得到鲜明而准确的理解。十人之中,至少有九个人在这几年里把他们的时间和努力浪费掉了,而且可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几年。他们中间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人,是为了考试而活着——我这里指的是那些被淘汰者。还有一半或三分之二成功的取得了某种学历、证书或一纸文凭——我指的是那些超负荷工作的人。他们脑子里那些过多的、过于沉重的所学不断流失,且没有新东西补充进去。他们的精神活力衰退了,他们继续成长的能力枯竭了,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出现了,然而他也是一个精疲力尽的人。他成家立业,落入生活的俗套,而只要落入这种俗套,他就会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职业中,这就是平庸的生活,受益与风险不成比例的生活。”

也许这样孤立的看,以上的言论似乎脱离群众的心理学主题,其实不然。由于群众是一种缺少变化的、喜欢继承的群体,因此教育制度的影响将直接作用在群众身上,他们会将此制度一代又一代的传播下去,而教育的方式,又会间接影响群众对一种理念的接受程度,由于群众是无理性的,穿插于教育之中的理念一旦激化,将必然会引发无理性行为的爆发。

5.乌合之众读后感 篇五

——读《乌合之众》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1895年就出版了,很难想象我们还能在117年后看到这本书,并且其观点对我们这个时代或是以后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使我们深思和讨论。正如罗伯特.墨顿所言,《乌合之众》的功能是发现问题。勒庞的确发现了关于群众意识、行为的问题。但作为乌合之众中的成员之一的我,对其观点并不完全认同。

勒庞在书中提到“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在我看来群众的行为如何,群众中的领头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或群众中某一个人的倡导,群众的的意识和行为,受当时整个环境和气氛的影响会很大。“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而这句我认为他说的大部分是对的,因为我并不认为群体的智力总低于孤立的个人。“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部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的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这样说的话,比如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小组作业,四人组成的小组变成了群体,但群体中个人的自觉的个性不一定会消失,他可能会在接受组长任务前自己事先做一下准备,像搜集资料或调查。勒庞在书中一直在贬低群众的智力甚至还断定妇女和儿童是最没有主见的人。如“群体一般只具有很普通的品质,这一事实解释了它为何不能完成需要很高智力的工作”,我想说要完成一部电影,盖起一栋栋高楼,完成发射航天飞船,研制药品新配方等,群体在其中的功能是非常强的,如果说它完成不了很高智力的工作,那你来试试完成一下他们所干的低能工作。在这点上,勒庞的观点是片面。我们从这里也可想到有时候1+1是小于2的。”“产生这种误认的经常是妇女和儿童——即最没有主见的人”要是武则天看到了这句话,可能会找勒庞的茬。

在书中,我也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当读到“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在1789年8月4日那个值得纪念的晚上,法国的贵族一时激情澎湃,毅然投票放弃了自己的特权,他们如果是单独考虑这件事,没有一个人会表示同意。”,我就在想,这所谓的群体意识能否打动欧美文学史中的,泼留希金,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这四个最吝啬的人,哪怕是使他们从裤兜里掏出一便士,我已经认为是奇迹了。书中提到“维持罗马帝国的根本不是武力,而是它所激发出的一种虔诚的赞美之情。”“一切政治、神学或社会信条,要想在群众中扎根,都必须采取宗教的形式·······它很快就会表现为一种崇拜。”

我赞同他的这个观点,老师们要想学生都去听他的课,那就应使学生对他产生敬佩之情和崇拜,而让其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出席该课堂的信仰。这听起来挺像宗教信仰,只不过是对象变成了老师而不是观音菩萨或是如来佛祖。勒庞的这个观点同样在如何使产品,个人或是国家受到崇拜的问题上适用。当读到群体的信念时,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十分认同“提比略、成句思汗、拿破仑都是可怕的暴君,但躺在坟墓深处的摩西、佛祖、耶稣和穆罕默德,对人类实行更深刻的专制统治”全世界存在着各种宗教,尤其是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对人类的控制比其它的宗教更深。从何能看出宗教对人类的控制呢?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美国要对耶路撒冷,这个被誉为三大宗教的圣城发动战争,后果将会如何呢,我就认为再多的美国大楼也不够这些教徒炸。宗教对人类的信仰、意识有着重大的影响,有些甚至统治着人们的意识,当然这也由于个人自身的原因,寻找精神支柱有关。我难以想象,当群体对信仰麻木不仁时,这个社会会变成怎么样。当人们失去对道德文明、偶像明星、国家、组织、爱情亲情、宗教信仰时,这个世界会变成如何。

书中谈到群体的意见多变的原因,其中说到报业的发展,不断的把完全对立的意见带到群众面前,这里是我想到了现在的大众媒介对我们现代人的影响。就譬如,报纸吧,通过报道,提及到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我们不知不知觉的会站在病人利益的这一边,总是认为医生是错误的。这跟报纸通常报道出来的消息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当记者不负责任没有通过点查清楚就来发布消息时,误导大众。而我们也可以想到大众对媒体的依赖,怀疑精神的缺失。大众媒介的发展确实带来不同的观点,造成群体意见的多变,但更重要的是群体中的个体们应学会如何对待这些消息,并保持自我。这里也关系到一个大众群体对大众媒介的反作用,所以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的意识会越来越独立,在群体中的个体也会保持自我的意见,不随波逐流。倒回去讲群体意见的多变,我不得不提到老师对学生的意识影响,从小学到大学,接受了各种各样的老师的意识传输,我们从对老师的百依百顺过渡到怀疑主义。当然在其中书对我们意识也起着深刻的作用。

刚看起这本《乌合之众》时,我直接跳过序言,看正文,开始还是认为蛮有兴趣,但到后来有点看不下去,毕竟是一百多年前期的思想,不过还是坚持看完整本书和序言。因为原著是法文,而中译者冯克利应该根据英文而翻译成中文的,文章中有一些语言读不懂,没有什么逻辑使我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总而言之,这本书还是有可读行的。对大众的意识的见解有着我们值得深思的部分。

6.《乌合之众》读后感 篇六

假期带娃,发现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不认识的孩子想要融入圈子一起玩,真的很困难。对于孩子来讲,需要勇气,需要帮助,需要自己走出去。

联想到我们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呆得不满意,重新选择一家公司;这些都是我们重新融入群体的事件。

记得初入职场,进入一家知名快消品企业,怀揣梦想努力学习。但过于努力和勤奋让带教人忌惮,被部门的其他同事排挤。于是,开始放下自己的个性,跟随大家一起组局聚餐出游。对于工作开始盲目抱怨,从众让自己泯然众人矣。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不是排挤我,而是排挤我努力的样子。

庞勒说“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这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个人被群体化后的表现。

群体的特征概括来说有一下几个方面:

1、组成群体的个人个性消失,感情和思想转向同一个方向;

2、环境的变化导致群体性格的变化;

3、群体中的个体互相传染并易受暗示;

4、群体往往冲动、易变、且急躁;

5、群体可以产生幻觉,因此他们的证词常常毫无价值;

6、群体想象力改变着传统书中记录的神话;

7、群体的情绪夸张且单纯,同时由于缺乏理性,因此群体具有偏执、专横和保守的思想,并具有双重的道德标准。

近年来,网络的盛行带来了网络暴力。四川德阳,因泳池冲突,儿科医生承受了网络暴力而自杀。重庆公交坠江,网络上一时将矛头指向红色轿车,真相大白后谴责的不仅仅是与司机吵架之人,还包括车上的所有乘客。这样的案件体现的不仅仅是群体易冲动,易急躁、易变的特征,还有的是他们易受暗示、易轻信他人以及具有非常偏执,且强烈的道德感的特征,在网络上便会形成所谓的道德绑架。

7.乌合之众读后感 篇七

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上小学的时候,我家楼下后院的空地是个相对隐蔽的地方,有一天放学,看到几个同学围着一个女生,我好奇过去问一下,结果看到几个人在轮流扇耳光,有一个人还问我要不要加入,当时心里害怕就走了。但其实,我觉得以我当时的心理,很有可能就鬼使神差的加入她们了,因为中间那个女生处于绝对的劣势,无力反抗。所以如果我一旦融入她们,我就变成了她们群体中的一员,我就会尽情释放我的丑陋,正如小波叔在他的《我的革命时代》里描述那些有文化的青年们互相打斗的荒唐场面。

这本书介绍了作为群体领袖来说,群众可通过传染、重复等建立威望的方式来渗透信念进而对群体进行统治,说白了,就是承认统治者和政治家为了某种目的的达成,对群体是采用手段的。但是,他却不觉得这种手段的应用是错误的,反而觉得,如果言论太过自由、人们的普遍信念不统一,是一个文明衰退的标志。一边描述群体人云亦云的愚昧劣性,一边又提醒统治者群体变得有自己的`想法是件危险的事,这和某些自认为优越的群体的歧视态度有何不同呢?不过也能理解,这作者本身就是个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者。

而的确,“一切文明存在的主要动力向来不是理性,也可以说,尽管理性是存在的,但文明的动力最终还是各种感情,这些感情包含有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于荣誉的热爱。“而这其中宗教的态度:“宗教迷信是多么的顽强,而那些宗教与任何简单的逻辑都不相符,在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那些最清醒的天才也只能在它们的规矩面前俯首称臣。”《人类简史》的作者就有表达了类似的观念,肯定了宗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正如作者总结,这是一种残忍的偏执、盲目的服从、狂热的宣传。另外对于群体的特点,也同样分析透彻:群体冲动、多变、易怒、易受暗示、多变和轻信、情感夸大化、专横保守,总的来说,作者觉得相比于孤立的个人,群体中的个体代表着文明进步阶梯的倒退过程。

8.《乌合之众》读后感心得 篇八

我认为正确的结论之一,就是勒庞指出了影响群众意志的三个要素:断言、重复和夸张。现在所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过是这三个要素通俗的演绎。

那么问题来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难道不是仅指重复,这又和断言,夸张有什么关系?稍安勿躁,请听我慢慢道来。

在此之前,我要稍微解释一下断言的含义:就是直接说观点,不需要考虑如何去支撑这个观点,甚至不用想你的这个观点是否经得起推敲。举个最近的例子,今天英国脱离欧盟的事情,精英,专家都是基本都是留欧派,而平民都是脱欧派,面对平民这群“乌合之众”,正好用上“断言”。所以,脱欧派的领袖们,就把有关退欧利弊得失的复杂问题简化为一些简单、煽情的口号,如“夺回我们的控制权”、“收回我们的边界”、“拿回我的国家”、“6月23日将是我们的独立日”等等,你看,这就断言。听起来让你热血沸腾,跟着开始喊口号,游行了。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些口号没有一个是有科学或者事实做支撑,这只是别人告诉你的一种感觉。

进入正题,开始剖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句话是如何运用群体心理学了。

“重要的事情”,是夸张。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重要的事情。当别人在说一个结论的时候,在前面加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就默认的他说的事情是重要的,甚至没有想过为什么。例如,我告诉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鹅黄素有毒!鹅黄素有毒!鹅黄素有毒!”,肯定一群人马上就转发朋友圈了,再炒作一下,火遍全国了。其实,鹅黄素根本不重要,甚至不会在你的生活中出现,他说重要,这就是夸张。

“说”,就是断言。断言代表着某种理直气壮,还是这个例子,鹅黄素有毒,我告诉你有毒,就有毒了?没有论证,没有科学测试,直接上结论,这不是断言是什么?更可笑的是,“鹅黄素”这个东西,是我刚才想出来的一个子虚乌有的名词,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存在。

“三遍”,明显就是重复。重复让人觉得就是真理。尼采说过,“一旦要再说一遍,而且要再说三遍。”异曲同工之妙。三人成虎,假的东西说多了,自然大家就信以为真了,说三遍的目的,就是让一个人扮演三个人罢了。

9.乌合之众读后感600字 篇九

刚刚翻看《乌合之众》的那几个小时里,我的内心塞满了对庞勒有关群体心理理论的认同感。尽管或许受时代限制,对于书中的一些内容我无法赞同,但是仅从群体心理的理论解释角度而言,这本《乌合之众》让我拍手叫绝。在作者的阐发以及举例中,我看到的是当今社会种.种与之类似的社会现象。这样一本来自一百多年前的理论书所引发的共鸣感,让我终于明白为何它在社会现象类作文范本中的出镜率如此之高了。有人说它具有前瞻性,有人说是因为我国真正落后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而我的观点是,这种无论时间、空间上的差距有多大,群体心理却异常契合的现象,或许恰恰说明了这样心理是来自人类本身的。

人类都是由人猿进化而来,追根溯源说白了也就只是万千动物之一,也具有动物都具有的特征。尽管人类经过多年进化、受教育、思想在一个又一个文明时代中更迭,但仍是有着动物的属性的。当人作为一个个体行动时,他的理智总是大脑的主要操纵者,由此他可以判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错的,从而避免错误。而当人作为群体时恰恰是情感作为大脑的主要操纵者。所以群体的特征往往是冲动、易变、急躁的。因为我们自原始时代继承而来的破坏性和野蛮的本能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当他进入一个不负责任的群体时,因为知道不会被处罚,这种本能便会得到更加彻底的释放。庞勒称群体为“无名氏”,因为群体的数量庞大,群体中的个人难以被追究责任。所以他们对于责任的约束感就会完全消失。这样的心理让我不免联想到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网络暴力情况。键盘侠们在一个匿名的网络群体中肆无忌惮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是辱骂诅咒某一个人,有时便会演变成“怒怼”。这样的行为根本就并非什么直率而是一种因不用负责任而产生的无所顾忌。甚至有一些人根本不知道事情原委就会随大流去指责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这便是群体对于个人的同化作用。

庞勒说“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的恰当,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个人被群体化后的表现。这也是为何如今随波逐流现象愈发强烈的原因。在之前所说的网络暴力的例子中,体现的不仅仅是群体易冲动,易急躁、易变的特征,还有的是他们易受暗示、易轻信他人以及具有非常偏执,且强烈的道德感的特征,在网络上便会形成所谓的道德绑架。

10.乌合之众读后感个人心得 篇十

这种跟随也是非理性行为之一,通常不是太好,但有时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也能产生好处。作为家长,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套牢了自己,还绑架了孩子。看看身边的孩子,哪个不是琴棋书画,哪个不是能文能武。殊不知孩子的感觉怎样,家长更在意的是别人学的才艺,咱也的学,不学就落后了。

常常是别人家的孩子拿奖拿的手软,自己的孩子今天学琴明天练武累得够呛。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多,自己的孩子就一个样样都学,怎能在多与专的比拼中胜出。

这种被动的跟随,孩子的兴趣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什么都学消耗着孩子的时间精力,最终是没有一样精通,厌倦与放弃的思绪会逐渐加深,与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跟随之苦不过如此。

与之相反的是榜样的力量。社会上弘扬的正能量,树立一些先进人物,无形中也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也变成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因此,在榜样的鼓舞之下,我们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自己友善、真诚的一面,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主动的跟随,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我们都希望通过学习与模仿,消除我们与榜样的差距,更加接近心中榜样的高度。

还有一种跟随,叫做路径依赖。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一条本不存在的路,最后成了路,就是因为走的人多了,最捷径、最安全。曾经有前辈说过出差选择饭馆的一条经验,路上一排饭店,怎么选呢?读后感·一定要选人多的那家,不要觉得人多,就去没有人的其他家。人多说明人家生意好,意味着物美价廉,服务到位。

人们出于安全感的考虑,跟随大众的选择,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快的选择。于是,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霸王条款,就是不良商家抓住了人们跟随心理的特点,设计了特定的路径,让身处之中的人,别无选择,只能就范。

11.《乌合之众》读后感 篇十一

正如勒庞所说“群众等同于无意识集体。因为无意识,所以力量强大。”这里的“无意识”指缺乏理性、推理能力低下、少有深思熟虑。无意识主宰着有机体的生活,而且在有机体的智力活动中,这种力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群体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缺乏理性思考的言论四处滋生,群体跟风的大量转发使得各种网络平台充斥着垃圾信息,也使得处于群体中的人更难以辨别各种信息。如20_ 年 3 月份因日本核辐射事件从温州等地刮起的“抢盐**”透过微博、短信的匿名转发迅速传播,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市的盐价瞬间飙升,超市络绎不绝的抢盐人,货架之上食盐的颗粒残存,集体无意识透过网络平台演化成了一场社会危机。仔细揣度,发现抢购者往往抱着这样几种心态:有的担心日本核电站爆炸对人体有影响,买点碘盐回去吃防辐射;有的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无法提炼盐;有的是看到微博这么传、别人这么抢生怕落后而跟着抢。如此简单的逻辑经过微博的转发摧毁了大众的理性。对于“微博心理群体”中的个体而言,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然成为了某一特定“心理群体”中的一份子。

网络平台的各种网红在信息传播中成为了广大粉丝们的“领袖”。勒庞认为群体行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崇尚威势,迷信权威人物。他认为:“群体的轻信、极端与情绪化反应等弱点,显然既为领袖的品质划定了上限,也给他动员自己的信众提供了许多可乘之机。这些领袖往往精通巧言令色之道,他们一味追求私利,善于用取悦于无耻的本能来说服众人。”在如今的很多直播平台,网红会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宣传各种产品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而粉丝往往会盲目跟风,使得现在的网络风气十分浮躁。

网络平台中“乌合之众”的行为往往会表现为一种情绪化、少理性的低智商,群体的暗示常常会轻易地“征服群体的理解力,并窒息一切的判断力”从而使得群体产生集体幻觉。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谈到“正像缺乏推理能力的人一样,群体形象化的想象力不但强大而且活跃,并且非常之敏感”。群体的智力并不见得就比个体的智力高明,相反,他们很容易受到一些形象化词语、事物的影响。也正因如此,影响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利用某些吸引眼球的热点来巧妙地引导群体的想象力,从而制造出集体的幻觉。网络上无数个体组成的网络群体,他们所向披靡,所到之处不能听到任何反对意见和质疑,他们的感情激烈丰富,遇到逆他们者道德不再是束缚他们的工具,轻者围攻言语攻击,重者人肉搜索祖宗八代骂尽,群体里的个体享受到了群体的巨大影响力,正因人多势众,最后的结局就是反对者被骂的落荒而逃,而他们躲在电脑屏幕后面沾沾自喜最后能够一泄私愤痛痛快快的发泄了。在中国这种网络愤青网络暴民甚至是现实中的愤青,也正因如勒庞所说的某些共同的、偏激的、具有煽动性质的观点而自觉地走到一齐,从这一点上我们能够看到勒庞的这本名著的强大的现实好处。勒庞认为:同理性相比,是幻觉引发的激情和疯狂刺激着人们走向礼貌之路。尽管存在理性,但是推动一切礼貌进步的却不是理性。倒不如说,推动礼貌进步的依然还是各种情感诸如尊严、民族主义、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向往。

上一篇:新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中复习(词汇)下一篇:协会总结过去,承前启后,展望未来大会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