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舞台》教学案例

2024-08-04

《京剧大舞台》教学案例(精选4篇)

1.《京剧大舞台》教学案例 篇一

温彦红

冰心的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与儿童及儿童教育事业有着不解之缘。冰心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或是“写儿童”的作品,思想格调健康而柔和,文笔清新而自然,情感真挚而淳朴,与儿童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有着跨越时空的魅力与价值。通过阅读《大舞台》这篇文章,学生对冰心的了解增多了与冰心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加强朗读训练,采用多种形式方法进行朗读指导,有的可以精心品读,有的可以边读边想象,有的则可以用讲述者的口气来读。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条理,让学生对课文的各部分进行归纳,用小标题形式来概括每部分的`生活经历,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研读文本,体会文章中心。

对课文的第二至第七自然段,让学生边读边勾画出能反映童年冰心的内心情感的语句,并谈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见解应该是发散的和极富个性化的。他们可以就一个场景来谈,也可以就某个词语来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拓展提高,丰富语言积累。

结合课后第三题,让学生的视野由课文转向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并进行思考,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对此进行灵活处理,既可以用在本课教学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先谈自己的生活,然后让他们了解冰心的童年生活,也可以学完课文后再谈。总之,就是要打通阅读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积累。

教研活动冰心、大舞台

2.《 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篇二

1、尝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2、验证网络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促进作用;

3、尝试网络环境和课堂教学的整合。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样式──戏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常识,鉴赏中国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以了解、欣赏、探究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学习能力和活动能力。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本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2、携带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活动材料。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过程

1、进入任务一:学生关于戏曲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相关练习。有余力的同学可学习浏览拓展知识的部分内容。

2、进入任务二: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小组加入。

3、小组任务简单说明:

⑴工艺品制作(脸谱等):在硬纸或蛋壳等你能想到的地方绘制戏曲脸谱,制成小工艺品;能对脸谱进行分类,并附文字或口头说明。也可以制作贺卡、邮票、火柴盒等工艺品。

⑵戏曲手抄报:灵活运用自己搜集和与同学交流得来的戏曲资料,办一份手抄报──《戏曲大舞台》;撰写办报感受(收获)与同学交流。

⑶辩论擂台:①

确定选题,准备资料、组织选手;

②可在网上论坛参与辩论。辩题:中国戏曲是弃是留

⑷模仿秀:尝试学唱戏曲,进行舞台表演实践;亦可以对戏曲舞台表演过程进行追踪研究并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展示形式自己选择,可以表演或汇报等;可以上交研究报告。

⑸其他创意:你可以不参加上述小组的活动,你可以独立完成其他有创意的活动。但必须上交成果。比如撰写某一专题的研究报告等。

四、合作探究过程

小组成员分工──收集整理资料──讨论归纳资料──成果制作──成果展示

五、教师小结

3.《京剧大舞台》教学案例 篇三

教者:杨

策划意图: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掌握一种语言工具的同时,也要求学生提升自己的素养,形成更美好的人格。在这样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程标准》中这样推出对“综合性学习”的介绍:“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策划项目:戏曲大舞台

策划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活动实录:

我和班里的学生学习了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我在讲课前,和学生通过了一个星期的自主学习,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戏曲的资料,并欣赏了一些戏曲名段。例《夫妻双双把家还》、《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苏三离了洪洞县》、《谁说女子不如男》等,引起了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戏曲特有的文艺形式,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中国幅员辽阔,地广人多,各地都拥有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而京剧已经成为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国剧,走进这一块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中可以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可以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向学生推荐书目: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戏曲》、《中国京剧艺术丛书·中小学京剧读本》。

上课时,我是这样带学生们走进戏曲世界的:“同学们,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在音乐的世界里,有人畅游于流行音乐的海洋,有人沉醉于古典音乐的优雅,而戏曲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粹亦有不少追随者,现在让我们聊聊我们身边的戏迷。”学生们在这样的引导下踊跃发言,有人讲外婆,有人讲小学同学,也有人说他们家没戏迷。我总结:“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我们应该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所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近戏曲。”

1.展示脸谱。

师:脸谱是戏曲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脸上涂满的油彩代表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大家都尝试着去做了几张脸谱,现在请你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各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脸谱作品,并作简单介绍,介绍作品代表的人物和表示的性格特点。师生掌声鼓励。)请学生看节目《唱脸谱》,很多会唱的同学都跟着唱了,气氛逐渐高涨。2.我来一段。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张张韵味十足的脸谱,各位同学都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天赋。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戏曲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戏曲选段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师生鼓掌。)表演结束后,有男同学积极举手,只会哼唱几句。在大家的鼓励下唱了几句《林海雪原》,学生们报以热情的掌声。3.戏曲知识擂台

师:刚才大家纷纷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脸谱,表演了曲子,积极性很高。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考一考大家的戏曲知识知多少。

(赛前各小组拿出查找好的资料,宣读竞赛口号,显示本小组必胜的信心,活跃现场气氛。多媒体课件准备。)a.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五题,每题十分,答错不扣分,时间30秒。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10)“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11)南派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谁?(周信芳。)

(12)四大徽班是指什么?(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13)请你说出锡剧的一个经典曲目?(《珍珠塔》。)(14)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草莽英雄。)

(15)“净”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16)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17)丁是娥是哪个剧种的著名演员?(沪剧。)

(18)“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沙家浜》。)(19)“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20)请说出锡剧一个著名演员的名字。(王彬彬或梅兰珍。)b.抢答题。

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时间30秒。

出示不同脸谱,要求学生根据脸谱,猜测人物。

(结束后,学生统计分数,第二大组获胜,予以表扬,鼓励其他各组在以后的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c.连线题。(要求全班学生一起回答,一起完成。)

(1)红脸

代表猛智

黑脸

代表凶诈

绿脸

代表忠勇

白脸

代表草莽英雄

(2)越剧

严风英

京剧

袁雪芬

豫剧

王彬彬

黄梅戏

常香玉 锡剧

梅兰芳

(3)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委婉的风格

程派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

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尚派

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教师小结:我们刚刚课堂的气氛很热烈,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欣赏一段戏曲。4.多媒体欣赏《林海雪原》片段,思考:

(1)从这段表演中,可以看出杨子荣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2)戏曲“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这一特点在这一段表演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3)你觉得这段戏曲哪些地方很美?

(学生们各抒几见,鼓励学生可以大胆的模仿杨子荣表演一下。)

教师小结:中国戏曲艺术就是这样一门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我们欣赏戏曲,就可以从人物的角度,从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的角度进行欣赏。

5.我为戏曲出一策

师: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出谋划策。

(小组讨论,为戏曲的振兴出谋划策。全班交流。)

师:刚才大家纷纷对如何振兴中国戏曲提出了自己的点子,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来中国戏曲的春天。

最后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真正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最能打动人的。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

活动反思:

本次综合性活动一定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课余的时间上图书馆查资料,用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查资料,并做好记录,课后进行整理。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采取分组答辩让学生能自主的与同学们共同合作、互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体现了新课程新颖的学习方式。脸谱的制作和戏曲的表演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戏曲的亲和力。学生讨论如何振兴中国戏曲这一沉重的话题,就是要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一种社会责任感,结果的可行性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参与了,收获了。

4.《京剧大舞台》教学案例 篇四

--《西门豹》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片断

师:西门豹去管理邺地时,首先进行了调查工作。西门豹向谁调查?为什么找这个人调查?

生: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因为老大爷是当地年长者,熟悉情况。

师: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个间题?为什么要调查这几个问题?

生: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么回事?”这是了解原因。(板书:什么原因)

生:第二个问题是:“‘给河伯娶媳妇’这话是谁说的?”这是了解主犯是谁。(板书:谁是主犯)

生:第三个问题是:“新娘是哪儿来的?”这是了解受害者是谁?(板书:谁是受害者)

生:第四个问题是:“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这是了解漳河的情况。

师:下面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参看课文内容进行对话朗读,分两组进行,注意语音语调。(学生进行对话朗读)

师:从西门豹调查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西门豹的调查细致。(板书:细致)请大家思考,西门豹这么细致调查和下文的惩办巫婆、官绅与破除迷信、兴修水利有什么关系?

生:西门豹调查清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是巫婆和官绅,就可以惩办他们了。

生:西门豹调查清了以后,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可以使老百姓明白以前受灾受难是相信了迷信,上当受骗。这样可以教育百姓。

师:调查了事实的真相,请各位同学当一回小警察写一份调查报告。

(出示报告样式)

关于西门豹初到邺地的调查报告调查原因: 调查对象:调查记录:调查结果:

师:大家一致认为西门豹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门豹是如何巧妙为民除害的?(板书:巧妙)出示学习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西门豹怎样巧妙地除害。读一读:课文第二段;划一划:文中反映西门豹智慧的词句;说一说:这些词句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这些词句妙在哪里。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研究讨论)

生:西门豹说新娘不漂亮,只是找一个理由让巫婆去告诉河伯,实际上想淹死她。就是新娘非常漂亮,西门豹也会这样说。因为他打定主意要惩办恶人。

生:西门豹的聪明就在于他利用坏人们的话作借口让坏人受到惩罚。

师:借口,说得好。为了帮助同学们说话更加明白,我们以这样的句式来交流。

(板书: 以 为借口 )

生:(读句子)西门豹以新娘不漂亮为借口救下了姑娘。

生:(读句子)西门豹以请巫婆去通知河伯为借口把巫婆投进了漳河。

生:(读句子)西门豹以请官绅头子去催一催巫婆为借口惩治了官绅头子。

师:西门豹为了掉坏人用到了哪些计策?

生:杀鸡给猴看。

师:成语说成“杀鸡儆猴“。

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生:还用到了三十六计中的“将计就计”。

生:老师,让我们演一演这个故事吧!

师:好吧!时间关系,我们只演第二段,好吗?

生:好。

(师生共选演员:西门豹一人、卫士二人,巫婆一个、官绅头一人、小官绅二人、新娘一人、女弟子二人。教师对主要演员巫婆、官绅等人轻声嘱咐一番,又嘱咐了其他人,表演开始。)

卫士:(喊)西门大人到!(西门豹出场)

官绅头:(带着小官绅上前,拱手)参见西门大人。

巫婆:(带着女弟子上前,行万福礼)参见西门大人。(众笑)

西门豹: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两个女弟子搀新娘出场,新娘在哭,用手抹泪,众笑。)

西门豹:这个姑娘不漂亮,你去告诉河伯,过几天我给他送一个漂亮的!

(两个卫士拉巫婆下场。巫婆还叫了一声:“哎哟,我的妈呀!”笑声不绝。)

西门豹:(等了一会儿)这个巫婆怎么还不回来,可能河伯留下她吃饭了,(众大笑)去,麻烦你去催她赶快回来!(卫士把官绅头拉下场)

西门豹:(站了一大会儿,对其他小官绅)怎么还不回来,你们再去催一下吧!

小官绅:(跪下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众笑)

西门豹:好吧,再等一等。(等了一会儿)看样子,河伯挺喜欢他们,把他们留下了,(众笑)你们也起来,先回去吧!

小宫绅、女弟子:谢谢西门大人!

自我评析:

教学片断一:体验小警察。第一课时接近尾声,我没有布置常规的抄读作业,而是让学生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让学生梳理他们头脑中的信息,让信息管理趋之规范。我自认这是十分有创意的。这儿,我尝试让学生成为一名做小警察,试图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能把“学”转为“用”。事实证明,换了一个小小的作业形式,学生的兴趣来了。而这,既是学生接受信息、重组信息的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开启的过程。

教学片断二:成为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把文本“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小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和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是同等重要的。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某一个具体的字词句或阅读的知识是需要的,但关键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广义上说,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问题探究式的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本课的重点段,让学生围绕研究专题:西门豹如何巧妙除害入手,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开展读、划、想、说的综合性学习,解决专题使课堂变得生气勃勃。课堂中成功借助合作学习,让学生的个体与个体的智慧得到碰撞,激发出一个又一个的思维火花。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有实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个教学板块花时不多却十分重要,避免了学生许多无效或低效的学习活动,维护了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严肃性,防止了课堂上看似热闹,实则无效的现象的出现。最大的收获在于,学习在研读的成功中,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助长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片断三:试做小演员。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主动向教师提出来即兴把课文改编剧本,演一演课本剧。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把故事性极强的课文编成课本剧,那么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投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玩。这样的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数得。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

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可以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学生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而这个角色又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在生字教学时,学生可以是小老师;在课文分析时,学生可以是研究生;在需要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是小画家、故事大王、小演员、科学家……

教师要做的是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鼓励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扮演各种角色,让他们在这课堂上尽情地创造、表现自我,让童心在舞台上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上一篇:我的梦想高一700字作文下一篇:用服务文化打造养生馆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