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类报道

2024-09-25

参观类报道(精选13篇)

1.参观类报道 篇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金陵外校骨干力量赴江苏考察学习

2013年11月20日至22日,我校初中部班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在张国儒、郁存超两位校长的带领下,一行46人怀揣教育的梦想,心系金陵外校的发展前景,前往江苏省洪翔中学、新星中学考察学习。11月21日上午,大家到达洪翔中学,对该校的校园环境、教室、食堂和宿舍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参观学习。为期一天的学习活动受到了洪翔中学的热情接待。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大家观摩了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11月22日清晨五点钟大家到达新星中学,参观该校的学习生活。从学生气势如虹的宣誓、书声琅琅的早读、生趣盎然的课堂、文明有序的三餐、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到整齐划一的宿舍管理,大家都一直用“震撼”两个字来表达着内心的感受。两所学校都用鲜明的事实诠释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师与学生的精神面貌,温馨和谐的学生宿舍,科学有效的日常量化管理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观结束后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致认为“凭良心办教育,凭信心办教学,凭耐心对待学生,凭一心创造未来。”这才是金陵的发展之路。我们相信,通过本次观摩学习,金陵外校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2.参观类报道 篇二

省、市发改委、商务、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高延莉应邀参加了会议, 并就行业当前面临的企业升级改造、报废车以旧换新、退税等问题发言。

吉林省金属回收协会会长李爱国在会议上对协会上年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对今后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为进一步落实行业升级改造工作, 提高吉林省资质企业发展速度, 协会组织参会会员单位分别到广州市、中山市和台湾省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进行考察参观学习。

吉林省金属回收协会一行19人在结束了对广州市、中山市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考察学习后, 于2010年1月16日来到位于台北市桃园县的新公钢铁有限公司—环保署报废汽、机车回收站考察、座谈。

该公司位于台北市桃园县大溪镇南, 场地面积1.7万平方米, 现有员工30多人, 年回收报废车10000多辆, 大都是小型轿车和摩托车, 年拆解能力在7 000辆左右。

通过考察使我们对台北地区报废车回收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台北市现有报废汽车回收企业20家, 均为民营企业。本着有利于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台北市政环保部门对回收的报废车车主给与相应的补贴, 标准大致在700元人民币/辆;回收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按1 000元人民币/辆标准给与车主补贴;收车单位则按重量以2 000元人民币吨标准 (随行就市) 给予车主核算残值。

公司报废车回收流程大体与大陆内地行业相同, 采取上门收 (拖) 车方式, 为车主办理相关手续。

如果按照内地行业执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中第4条“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要求”以及第5条“企业作业程序—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作业程序”的相关规定来衡量该公司, 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相对吉林省行业企业来说, 无论是从企业规模、经营范围以及资源回收量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

3.新闻类周刊、周报之文化报道比较 篇三

文化价值取向

文化研究产生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观是阿诺德提出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以及其后的以利维斯主义为标志的精英主义文化观。“他们基本都采用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二元对立观,把通俗文化视为对高雅文化及道德的一种威胁”。①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得·威廉斯提出了一个对文化的现代用法影响深远的定义。第一,文化可以用来指“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②这是一种传统的定义,秉持的是精英主义的文化观。第二,文化可以指“某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无论它是一个民族的,还是一个时期的,或者是一个群体的”,③在这一层面上,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都被纳入了文化的视野。第三,文化还可以指“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④这是一种可能是精英文化也可能是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表义实践活动。大众文化、通俗文化通常使用的是文化的第二和第三种含义。

按照这个关于“文化”的定义,我们来考察所研究刊物的文化报道的价值取向。

《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报道一直是杂志内容的重点,报道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内涵的第二和第三个层面,其中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的报道更是重中之重。杂志坚持“大文化”概念,这与它的办刊理念——“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纯粹传播“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不符合其办刊理念,因此,该杂志文化报道的选题以大众文化为主,秉持一种市场导向和文化导向综合的价值取向。它关注当下社会文化热点,以此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但同时在写作上又以文化为本位,阐释其深层文化内涵。比如2007年3月12日的封面文章《从黛玉到妙玉》,不仅报道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出家为尼的新闻事件,还就佛学对个人及社会的功用和影响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并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个人心灵的皈依问题进行了反思。一个被众多小报炒得沸沸扬扬的女明星出家事件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中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新民周刊》的文化报道在整个杂志的篇幅里占了三分之一左右,题材比较集中,主要从对“文化”的第三种含义即“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来进行题材选择,雅俗并举,坚持的也是文化导向和市场导向综合的价值观。以2007年3月16日《新民周刊》为例,封面文章《少林少林》关注了少林寺文化的生存之道,这是以文化为本和以市场为本的结合;“文化”板块里,《许鞍华:我就是“姨妈”》、《网络红人=现实明星?》关注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而《Art Deco:来上海开派对》、《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埃科:那人,那书,那话》则偏重于精英文化的价值取向。

《南方周末》的文化报道是其内容的重要一脉,成为体现其“民主与启蒙”理念的重要载体。从它的题材选取上看,它对“文化”的理解更多地集中在文化的第一和第三种含义上,即“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和“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在这两个层面之上更关注精英文化。但对于动态性文化新闻,《南方周末》体现了大众情怀,比如2007年3月15日的《南方周末》“电影”板块是关于当下热播国产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报道。对于静态文化现象,《南方周末》则坚持以文化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偏重于历史的钩沉和思想的传播,将精英文化通过报纸的转述传播给普罗大众,再以2007年3月15日的《南方周末》为例,《看哪!艾柯这个人》系列文章介绍了蜚声全球的意大利作家、学者艾柯的背景、学术历程及其思想,《读〈周思聪与友人书〉》介绍了当代画家周思聪的著述并剖析了书中的画家心语,《南通访张謇遗迹》对清朝末年在家乡南通开创了惊世事业、惠及后人的状元实业家张謇进行了解读。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与文化本位、市场本位之间并没有高下之分,“曲高不和寡”、“大众不庸俗”是3家刊物做文化报道的共同追求。它们都注重挖掘文化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形成自己独到的文化

视点,但由于刊物理念、内容定位、读者定位的差异,它们在文化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各有侧重。

题材类型

按时差性和事件性来划分,文化报道的题材可以分成动态和静态报道。动态文化事件自然是新闻周刊、周报应关注的对象,但社会上有些文化现象并不单纯表现为一个事件,而是在一段时间里阶段性地表现出来,对于这种时效性不是很强的文化现象,需要经过一定的分析研究才能揭示表象下面的实质问题,这种静态文化报道正是新闻周刊和周报的强项,符合其长于做观点新闻的特点。

《三联生活周刊》文化报道的动态和静态题材分布比较均衡,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46.7%和53.3%,一方面对当下发生的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另一方面对社会的某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度剖析。这种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的均衡与杂志本身作为一本生活文化类期刊的定位相匹配。在“大文化”价值取向下,与同类期刊相比,《三联生活周刊》可以用更多的篇幅来进行静态文化报道。其封面文化专题较多,且多以静态题材为主,对当下环境中的文化现象和命运进行深刻思考,从而与其他同类期刊的文化报道形成明显差异。

《新民周刊》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60%和40%,可见其虽然重视文化报道,但在题材选择上趋向于动态报道,注重新闻由头。封面文化专题较少,更多的是社会新闻专题,这与周刊以时政社会经济报道内容为主的定位相匹配。

《南方周末》文化板块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动态性新闻报道,选取时效性较强的文化事件、人物和作品,这类题材主要在“文化”主版上登载;一类相当于静态性副刊,注重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对精英思想的传播,专版“地理”、“建筑”、“阅读”等就是这种精英文化传播的载体。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37.1%和62.9%,可见静态文化报道所占比例更大,这与《南方周末》在文化报道上一向注重思想的传播相关联。

总的来说,《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在文化报道上较为重视静态题材,这与两家刊物的文化传统相联系,二者都重视“精神食粮”对于人的启迪作用,注重人文关怀,也力图在时代和文化的结合中窥探人的命运走向,做到人自身的自省。而《新民周刊》由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主办,初创之时大部分成员是从报纸记者转为周刊记者,更多地秉承了新闻人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其文化报道更偏向动态,静态文化报道还有待于加强。

报道形式

结构。深度报道有单篇形式和多篇形式。

单篇形式是将公众熟而未察但具有普遍意义和深层意义的问题提出,形成提出问题型,或对众多信息进行综合、概括、对比,成为对比综合型。在文化报道上,除去“封面文章”、“专题”、“特稿”之外,文化报道多采用单篇报道形式。《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娱乐”板块,《新民周刊》的“文化”板块,《南方周末》的“地理”、“阅读”、“艺术”等板块多采用单篇形式。

多篇形式有三种:第一,对事件和人物采用跟踪式、反应式、追溯式不断地进行连续报道;第二,对同一报道内容进行探究式、多侧面的并列式系列报道;第三,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和不同内容加以组合形成组合型。这种多篇形式主要用在周刊的封面文章上,对于《南方周末》则用在“文化”主版上。但总的来说,进行连续报道的不多,更多采用的是并列式系列报道和组合型报道。比如《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3月26日封面报道《斯坦因:学者或贼》,由11篇文章组成系列式报道,对敦煌文物的流失经过及对我国文物研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多侧面多层次的解读。《新民周刊》4月6日封面文章《王朔“人来疯”》由4篇文章组成,报道并剖析了重出江湖的王朔的思想及著作。

多篇报道形式的运用在几家刊物中《南方周末》的运用率最高,每期“文化”主版都有专题,至少由两篇文章组成,通常3到4篇,其次是《三联生活周刊》,一组封面文章动辄5到6篇,多则达到十六七篇。比如2007年3月19日封面文章《一起跑》由16篇文章组成,《三联生活周刊》在封面文化报道上的不遗余力成就了其文化报道的深度,使之在同类期刊里因文化报道的出类拔萃而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体裁。从文化报道的体裁来看,形式多样,有综述体、对话体及综述加对话、口述等形式。3家刊物在体裁运用上不尽相同。新闻周刊和周报出版周期比较长,时效性不及日报、广播和电视,也不易做出独家新闻,其长处在于向受众提供观点,而综述体(包括评论)是最能体现记者和撰稿人观点和立场的体裁,记者采用这种文体,可对文化事件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在报道中融进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3家刊物在文化报道上多采用综述体(包括评论)这种体裁,其中《三联生活周刊》更为突出,达到了文化报道总篇幅的95.1%,这体现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在文化报道上更具有主动性,更强调“记者的观点”,《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文化报道上对综述体的运用分别占各自文化报道总篇幅的80.6%和80.8%。

综述加对话、对话体、口述这几种体裁都尽可能保留了被采访者的言谈,比起综述体,记者在其中表现出的倾向性大为减少,更多体现的是被采访者的观点,报道的客观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呈现,《新民周刊》、《南方周末》近20%的文化报道采用了这些体裁,不能不说这与两家刊物长于做新闻的传统有关,对新闻客观性的要求也落实到了文化报道的体裁上。

注释:

①蔡骐、谢莹:《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新闻与传播》,2004(10)。

②③④约翰·斯道雷[英]:《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4.参观科技馆报道稿 篇四

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五年级学生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上海浦东的上海科技馆,开始了一天的科技实践之旅。

上海科技馆是以“自然、人、科技”为主题,以科普教育为原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现代自然和科技的融合。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进入科技馆内参观游览。在生物馆里,乌龟、蟒蛇、蝴蝶、蝙蝠的标本等一一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惹得大伙儿驻足观赏,惊叹不已。在地壳运动展馆里,许多同学们还亲身感受了一回“地震”的滋味。“高空骑车”、“静电感应”、“声波共振”„„同学们在视听展馆里玩得不亦乐乎,在实际体验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太空展馆里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许多同学还坐上了宇航员训练器,模拟星际旅行。在机器人剧场,工业机器人为大家表演了舞蹈、京剧和摇滚等各类文艺节目,真是把孩子们乐坏了。最让学生们难忘的是“食物的旅行”。学生们坐上一辆辆小车,变成了食物来到了人的体内,感受食物从“入口”到“排出”的全过程。形象生动的3D画面,让大家在参观的同时,获得了许多的知识。各个展馆具有不同的特色,内容丰富,满足了同学们的喜好。

5.团员青年参观长春伪皇宫活动报道 篇五

XX团总支“四个一”活动报道

(二)XX团总支“五四”期间组织团员青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报道员: 文/图)5月18日下午,一XX公司团总支组织团干部和优秀团员共20余人参观了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这也是XX公司团总支今年开展的“四个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其中的以“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居住的宫殿旧址,它以其多重内涵和独特价值,成为中国近现代殖民文化的典型纪念地和警示性教育基地。团员们一路参观了亲民楼、缉熙楼和同德殿,在陈列室见证了伪满时期的文物、文献和图片资料,回顾了日本法西斯侵占东北,推行殖民统治,奴役残害东北人民的罪行。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大家进一步回顾了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炮制傀儡政权,疯狂掠夺,并以东北为基地继续扩张侵略的屈辱史和侵略史,以及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斗争史。XX公司团总支组织这次参观活动,是对公司广大青年团员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了解伪满洲那段卖国求荣傀儡政权的历史,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激发团员们的民族使命感。参观后,公司青年团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纷纷表示,这是一次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充分感受到了目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要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之源,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尽心尽力为公司“十二五”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6.参观类报道 篇六

11月24日上午,武汉万科魅力马荣幼儿园大二班的全体师生和家长在方老师、王老师及家委的组织下,欢笑着走进了武汉市科技馆。在充满科学探索的世界里开始了科学探密之旅。

一进门孩子们就被一个轨道上放着的小车给吸引了,原来这是现在已经在运用的磁悬浮列车的缩小,孩子认很有次序的排好队,一个个上去体验。在展厅里,目不暇接的科学探索场景让孩子们忍不住提出一个又一个好奇的问题:“老师,老师,水龙头没有管子,水哪里来的?” “机器人真的会那么多本领,它还会做什么事呢?”„„老师和家长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有些孩子们还大胆地走进了“地震体验室”“倾斜小屋”,穿越了“时光隧道”,孩子们亲身感受了些模拟的情景,对真实的现象有了感性的认识。

7.论提高医药健康类报纸的报道质量 篇七

突出重点, 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突发事件的报道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多年来, 《医药卫生报》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报道, 以此作为增强报道效果, 扩大报社影响力的突破口, 做大做强。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 报社迅即行动, 先后派出5名记者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在灾区, 他们冒着余震不断, 滚石纷飞的危险, 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 共发回报道300多篇幅, 包括消息、特色、通讯、言论、图片等多种新闻体裁, 被国内媒体刊载转载800多篇次。前方记者冒死采写报道, 后方编辑精心组织版面。报社在第一时间调整版面, 推出专版报道抗震救灾, 实行统一调配编辑、统一报道主题、统一安排版面的“三统一”, 对前方稿件“即写即传, 即传即发”。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报道, 产生出报道的规模效应。

去年春季, 阜阳突发手足口病疫情, 河南组派了医疗救治队赴安徽, 报社及时派出记者随队采访;北京奥运会期间, 河南派出卫生监督人员赴北京保障奥运, 报社选派记者随队现场报道;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 报社派出大批记者深入一线, 全面、准确、及时报道了筛查救治工作。

对突发事件卓有成效的报道, 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也受到了同行的尊重。一名记者因此荣获“河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光荣称号, 成为历年来河南近20家专业媒体中唯一获此殊荣的记者;一名记者被省委宣传部评为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先进个人。报社曾荣获河南省反“法轮功”邪教组织、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关注热点, 增强报道的影响力

热点问题是媒体关注的重点。作为专业媒体, 《医药卫生报》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医药卫生行业, 把群众关注的健康问题作为报道重点。近年来, 把认真搞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村卫生机构建设、重大疾病防治、中医药发展、医院管理年、行风建设等报道放在重要的、突出的位置, 精心组织, 精心安排。

对热点问题、重点工作, 开辟专栏、专版, 采取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形式, 不遗余力地宣传报道。去年报社开辟专版, 举办了“辉煌三十年———河南卫生改革开放30周年回眸”活动, 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 组织版面80多个, 全面反映了全省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医疗卫生单位发生的新变化、新成效。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 开辟专栏, 及时宣传报道医药卫生系统开展情况,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对医院管理年的报道中, 开辟了“三优一满意”专栏, 采取系列报道的形式, 大力报道医院的新措施、新变化、新面貌, 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 还就医患关系、社区卫生服务、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农村卫生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采取专题报道的形式, 采写了《寻找医患和谐的创新点》、《居民健康档案有点儿难》、《还原公众的卫生监督权力》、《以“闹”维权得不偿失》等近百篇深度报道。这些报道角度新、立意深,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为弘扬先进典型, 近年来, 报社还推出了河南卫生系统十余个先进典型, 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这些典型, 绝大多数是我们首先发现的, 全部是我们率先报道的。像“人民健康好卫士”郭春园、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的“全国模范乡村医生”马文芳、受到李长春同志批示的“人民好医生”张菊新、受到吴仪同志接见的“坚守山村30年”的乡村医生郭广俊等, 抗非典英模魏保周, 还有疾控医生靳鸿建, 优秀护士孟玲玲, 优秀医师牛希华、刘恒亮等。

找准位点, 增强报道的凝聚力

专业媒体的优势在于专业。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 《医药卫生报》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把报纸的读者定位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 提出了“办医务人员喜欢的报纸”这一响亮口号。

按照“三贴近”要求, 我们不断对版面和栏目设置进行调整与重组, 增加了一批实用、可读的栏目, 减少会议及一般性工作报道, 强化解释性新闻和深度报道, 增强指导性和实用性;深入读者中征求意见, 提高了读者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同时, 下大力气抓版面设计, 在传统版式的基础上, 吸收、借鉴现代新潮报纸的整体观、条理感以及插图的协调、美化功能, 并以字形、字体、字号, 变化标题, 美化版面, 使读者在获取信息、知识的同时, 得到美的享受。

本着提高报纸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的宗旨, 力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版面风格和栏目语言, 增强报道的凝聚力。医药卫生报社在创办《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的基础上, 去年年底, 又对各个版面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重组:一、二版为要闻、综合新闻版;三版为深度报道, 每期一个主题;四版为“悬壶百味”副刊, 反映医务人员的酸甜苦辣, 每周增设了“临床荟萃”、“乡村医生”两个专版, 在贴近读者, 发挥专业媒体优势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系列措施的推行, 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报道质量进一步提高, 版面设置进一步美化, 宣传内容进一步贴近, 受欢迎程度进一步提升, 《医药卫生报》跻身全国医药健康类报纸十佳行列。同时, 也进一步促进了报纸的发行和广告工作, 今年的发行数量和去年的广告收入均同比增长了20%, 报社步入历史发展最好时期。

(作者为医药卫生报社新闻部主任, 河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8.参观类报道 篇八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9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9-0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6天”于2012年3月10日入院。患者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无咯血、发热、畏寒、胸痛等不适。于我院行X线胸片检查未发现确切异常。近日来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并感喘息、乏力,给予抗炎等对症处理无明显效果。患者入院后于2012年3月29日行胸部CT平扫检查发现右肺中间段支气管内见软组织结节影,大小约1.5cm×1.7cm,占位性病变可能大;右肺下葉实变;入院后查体:T36.7℃、P83次/分、R20次/分、BP136/85mmHg,ALT122U/L,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DM2型。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中间段支气管开口处见新生物,管腔几乎全部堵塞。新生物表面有血管充盈,与支气管壁粘连,遂进行活检。病理诊断:初步倾向考虑为涎腺型肿瘤或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K(+),CD56(+),CgA(+),Syn(+),CD117(+),calponin(+),Ki-67:约5%,支持右肺中间支气管类癌的诊断。

2 讨论

2.1 发病情况 类癌为低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病程长,生长较一般腺癌为慢,临床上早期由于肿瘤较小,常无明显症状,伴随肿瘤体积增大,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喘息等症状。后期还可出现类癌综合等。该类患者临床少见,以消化道多见(如阑尾),呼吸系统少见,约占类癌的11.6%[1]。国外文献报道气管、支气管类癌在1975-1997年仅占同期肺部的0.9%,其中支气管类癌仅1例[2],国类相关文献亦少见,由此可见支气管类癌发病率之低。

2.2 病理特点 支气管类癌起源于正常支气管粘膜的嗜银细胞(kulchitsky细胞),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有神经内分泌倾向。痰脱落细胞检查很难有阳性发现,确诊需要纤维支气管镜或手术活检证明。典型类癌的病理特点:①瘤细胞小,均匀一致,成簇状或块状排列;②染色均匀;③细胞浆少,核小,分裂相极少见[3]。镜下癌细胞多呈条索状、腺样、巢状或结构排列。用嗜银或亲银染色,胞浆内可出现黑色颗粒,在电镜下为单层界膜包绕的高密度的神经内分泌颗粒,胞核中原核分裂像少见[4]。该肿瘤能分泌组胺、5-HT、缓激肽等物质,会引起皮肤潮红、阵发性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水样腹泻等,还可出现皮肌炎、右心房内膜肥厚、肺动脉狭窄等症状统称类癌综合征。

2.3 治疗及预后 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类癌恶性程度较低,明显低于肺癌,因此手术适应证可适当放宽,对部分侵范大血管及对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仍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5]。化疗对本类癌效果不佳,有远处转移并有类癌综合征者可应用化疗。类癌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文献报道典型类癌5年生存率约87%-100%,10年生存率约82%-87%,不典型类癌5年生存率56-75%[6]。

参考文献

[1] 孟弃逸,朱允中,赵择刚,等.支气管类癌32例临床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0):627.

[2] Nael M,Muhanmmad BZ,Manjit SB,et al.Treatment and prognosis in bronchial carcinoids involving regional lymphnodes[J].J Thorac Cardioxasc Surg,1994,107:1-5.

[3] 弋伟,伍钢,主编.实用肺部肿瘤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8.

[4] paladggu RR,Benfield JR,Pak Hy,et al.Bron chopulmonary Kul-chitsky cell Carcinoma[J].Cancer,1985,55:1303-1311.

[5] 薛奇,高树庆,张默言,等.支气管肺类癌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及康复,2008,15(3):254.

9.新闻报道中不该出现的九类问题 篇九

程广民

新闻报道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其缘由无疑是报道的新闻信息真实、清楚,介绍的知识准确、可靠,以致于不少受众已习惯于把它作为了解社会、学习各种知识的重要读物。

但是,近年来有些新闻报道在这方面却辜负了受众,出现了以下九类不该出现的问题。

新闻要件不齐全 新闻报道的写法,同任何文体一样,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中。这自然是好事。只是 万变不能离其宗,仍要让受众明白新闻内容,不要留下什么疑问,也就是一定要把“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这五个新闻要件(即“五W”)一一交代清楚。这是新闻的基本常识。时下有些新闻报道却不是这样。2004年5月27日,有一家报纸刊发《贪嘴干部一尾鱼 无辜百姓一条命》的消息,转发自我国一家通讯社,发生地仅写“高安市”。笔者国内地理常识尚可,却不知高安市隶属何省,几番寻答不得,最后才在一张国内电话号码及邮码的表格中,从江西省56个地名中找到。可见这条新闻发生地交代不明确,给受众带来的麻烦不小。还有等而下之的,完全不提及发生地,简直像虚构的故事。如,《公交车冲进门诊部》,最为受众关注的肯定是发生地,此消息从导语到结尾就是只字不提,只配发一张“事故现场”的照片,似乎用来证明消息的真实性。

其次是有些新闻报道不交代时间,或者交代具体时辰却不交代日期。消息《三家医院接力救流浪汉》,就是写救流浪汉的全过程,精确到几时几分,却不说明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天,酷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另有《十万居民紧急停电救小偷》,也是详述抢救过程,但对最后的结果,这一至关重要的新闻要件———小偷到底救活了没有或有无生命体症,却没有只言片语的交代,而且是在此消息发表于小偷被送到医院至少一天后,这不能不令受众遗憾。

前后叙述不一致 这类毛病,按说只应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实际上新闻报道中却不少。有的十分明显,受众通过上下文的分析,可以了解真谛;有的则反复思索,也莫衷一是。《当爱情和友情都成了往事》中,首先写道“1993年,20岁的我”,不难推出“我”出生于1973年,可是在刊载此文的2003年时,又说“我”现在已23岁,“我”的出生日期又变1970年了,难道出生日子可以像万花筒变来变去?

下面的前后叙述不一致更为严重。

有一篇杀人犯作案过程的报道,导读中写受害人是被“电线残忍地勒昏并抛入浴缸溺毙”,是死于“溺”。但正文中的叙述是将受害人“脖子捆住勒死,随即将其拖入浴缸”,是死于“勒”。两相对照,好像公安部门对受害人的死因在报道时还未确定。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篇叙写角膜捐献经过,开头无庸置疑地说明“眼角膜必须在患者去世后6小时摘取”,否则失去使用价值。后面的报道说捐献者“凌晨1点多钟”病逝,取出的时间却在“中午12时35分”,即捐献者死亡后近11个小时。这里前后的矛盾,不能不令受众大惑不解,从而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

报道内容不恰当 目前最突出的,是不恰当地报道个人隐私以及政府、部门、单位的秘密。它重则触犯了法律,引起新闻官司;轻则给报道对象带来麻烦,报道者自身也难脱干系。如,2004年上半年,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司法不公的情况展开暗访,有一家中央级大报在版面上发消息,把暗访的开始时间、检查对象、范围、目的一一和盘托出,酷似在为有问题的人员通风报信。个中原因,极可能是写作者只注意到这内容有新闻性,却不具备传播性,以致在客观上造成了“帮倒忙”的负面影响。

有的报道内容本身并不存在“不恰当”,比如《仰头放风筝 一男青年跌落沙沟》,作为一条社会新闻刊发,全然不错。可是有一家报纸把它置入“轻松新闻”的栏目中,便有幸灾乐祸之嫌,受众有理由怀疑媒体的审美趣味是否有偏差。这是由于版面编辑处置不当造成的报道内容不恰当。

突出方法不正确 以同一时间段的比较,或者强调“第一”的方法,来突出某种意思,历来是新闻报道的有效之举。不过这“比较”必须是切切实实的对比,这“第一”必须是真正的第一。否则将适得其反。

2004年“五一”长假后,某大都市电台总结该年此时旅游人数之多,多到是去年同期的多少倍。这里的比较,就令受众觉得滑稽。因为2003年“五一”期间,众所周知,正是非典肆虐,全国停止放长假,旅游活动根本没有开展。这种比较,其价值只能是零。

伪“第一”突出法,当下在报纸上相对而言更普遍。2000年11月,为纪念我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我国邮政部发行了一套三角形邮票,好几家报纸宣称这是我国三角形邮票的“首发”。其实稍有邮票常识的人都知道,“首发”是1951年3枚一套的《保卫世界和平》。又,北京一家报纸一位首席记者撰文称2004年3月31日公布的一部《律师执行行为规范》,是“我国律师行业第一份完备的行为规范”,视1996年5月1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为乌有,把真正的“第一”推迟了8年。

还有涉及政治色彩的一例。2003年春,某省、市领导到企业植树,本来只是重复前任的一次普通活动,这个地方的党报却界定这是第一次到企业植树,与前述两例一样,意欲突出这篇报道的意义。然而分析起来,这可以说是向领导同志脸上抹黑。不是吗,我国植树节1979年就设立了,第一次到企业植树,多少省、市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可这个地方的领导的“第一次”岂不是太晚了吗?

常用词句上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数量不多,只是由于是常用的词句,每一次错用所造成的误导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先看错用常用词的例子。

噩耗,历来是“死亡消息”的代名词,如今权威辞典中也仍是这个意思。不少新闻报道中把某人不幸坠地、遭遇车祸以致生命垂危,家人得到这一消息,竟然称“噩耗传来”。如此误用,非同一般差池,不能不说是对伤者的大不敬。

常用词句上出现毛病,也有在语法上的。如一家省会党报的图片说明云:“他们用朴实的言语诠释了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实际行动。”此句在“和实际行动”之前语法成份完整,意思表述清楚,就是加上这五个字,导致全句意思含混不清。究其缘由,是怨了“杂糅”的语法错读,即:把应该分开说明的两句话强行裹在了一起。另一种常用语句上的毛病是不合事理。有一家晚报,在介绍一个两天前已被击毙的歹徒简历时,一本正经地称他“至今无正当职业”,宛如他并未归西。“至今”置入此句中,荒诞不经,令人发笑。

称谓上的问题 称谓上出问题,暴露了编辑记者一些常识的缺乏。例如,完全不了解国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就把现在村里负责人称为“村长”;完全不了解医疗界现状,就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简称为行政职务的“副主任、主任”;完全不了解古代女孩称谓的含意,在雅典奥运会报道中,就称“赵蕊蕊是个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姑娘”,现已23岁的赵蕊蕊戴上指代十三、十四岁的少女的桂冠。

还有的称谓问题,不一定是报道的作者不懂,只是由于一时的疏忽,一般来说,也无甚了不得,但在某种特殊的场合,就有失体统,不太严肃。有一则消息称李敏之女孔东梅“是毛泽东第三代后人中惟一的女性”,便是称谓上的一大失误。因为按此说法推算,李敏自然是“毛泽东第二代后人”,那么毛泽东本人岂不是“毛泽东第一代后人”?

还有些称谓,本身并不错,只是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给受众表述的意思欠明确,乃至出现歧意。以广播用语为例,有的大城市电台在述说中已习惯称某人配偶为“爱人”,便不知道这是指的“丈夫”还是“妻子”,下文再提及这个人物以代词“他”或“她”来称号,由于这两个字读音并且声调没有一点差别,受众仍不明白“爱人”的具体指向。

引导运用上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除了表现在不必用的地方却用了之外,更多的是在该用时却未用,致使表达的意思发生错位。它们不像“菜单”一类词语,不用引号,受众也知道其引申义。下面是该用引号而未用的两例。

一家直辖市日报,2004年6月5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左臂右膀之一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辞职,该报所拟的一行单排标题却是“布什断臂自救”,没有在臂字上加引号。这里,仅此六字,受众便只会以为是布什遇到什么特殊情况,甘愿砍下自己的手臂来保住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这则报道极像布什个人在医疗上的事情,难以联系到是政坛动态。

还有一张城市健康类报纸,在头版目录中推出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消除疲劳的6种自助餐”,此处也没有引号,显然谁都会以为这是在推介6种吃法。细看正文,方知是与“吃”风马牛不相及的健身方法。不用引号,恶果之状,由此可见一斑。

医学知识上的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加关心自己的健康,对医学知识的了解比以前要自觉和迫切,尤其是涉及自己日常生活的防疫知识。媒体对此有责任和义务,千万不可出错。而现实中却不是这样———

首都一家报纸刊发的一篇科普文章,文中有一个结论式的陈述句是:“有些生物有些病毒在高温下杀不死,包括艾滋病毒。”这不仅很不该地宣扬了艾滋病毒恐惧论,也是缺乏医学常识的表现。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时已经强调过:艾滋病毒是易于杀灭的,不值得过于害怕。科学已论定,它在摄氏56°时只要十分钟便会土崩瓦解。

更有甚者,一家发行于大都市的报纸,在知识性短文《狂犬病是怎么传染的》,竟然以惟一条件句式写道:“狂犬病只能通过狗作为媒介传染”。反之,只要不接触狗,就可以与狂犬病无缘,这也是一个极大的误导。已有许多资料表明,狂犬病的传播媒介,不只是狗,还有猫、鼠、兔,乃至其他野生动物,如黄鼠狼,这也是并非高深的防疫知识,且不知何以不知道。

历史知识上的问题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要求新闻报道在这方面一点闪失也没有,也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这里说的是在极其一般的历史知识上的错误,很遗憾地出现在媒体上。有一家在全国影响颇大的地方报纸,在一篇有关革命前辈的专访中,言之凿凿地告诉受众:“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语气非常肯定。历史事实却是1948年秋,仅仅是辽沈战役开始,淮海战役和平律战役于1948年11月才打响,此处反映了写作者、编者中国现代史的知识太缺乏。要说这三大战役全部取得胜利是在1949年1月。

另有一例表现出的问题更严重。那是由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知识掌握得太少,致使文章中冒出“早在1969年5月18日,当时作为国家副主席的林彪……”这样的文字,而且它就出之于一篇有关“文化大革命”“大揭秘”的通讯中。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点“文化大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国家主席”一直是林彪的反革命政治纲领,他自我爆炸的起因,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于这一纲领不能得逞,且不知此文作者及发文编辑何以连这一点也不知道,竟让林彪当年已破灭的野心得以在此文中实现。

10.参观类报道 篇十

因此, 摆在电视新闻面前的竞争对手不完全是几十家中央级、省级卫视和地面频道, 还有以网络视频为主的新媒体。新媒体降低了传统电视的开机率, 收视率自然受影响。

为了提高传统电视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电视新闻人进行着不断的探索。终于, 经过与网络新闻的几轮碰撞后, 下功夫做强调查类报道, 打造电视新闻大片的竞争思路开始被电视新闻人接受并迅速开始实践, 从效果看不仅提高了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关注度, 提振了收视数据, 增强了节目的粘性, 也树立了传统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信心。

那么什么是调查类报道呢?调查类报道是一种深度报道, 俗称“揭丑”报道, 相对于不断炒作的“扒粪”类报道来说, 调查类报道的播出形式往往是选中某一个时间段集中播出。将所报道的事件、现象、原因、影响、危害、人物命运、矛盾冲突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等等和盘托出, 让观众看了不仅有震惊, 还会有反思;不仅有疑惑, 还有解决之道;不仅观察了黑暗, 还能看到希望。

在谋篇布局上, 调查类报道也很有讲究。巨大的播出体量, 相对于短少精悍的现场报道来说, 很容易产疲劳感。为此, 编导们常常要通过设置悬念、倒叙、推理等手法, 让观众放弃拔动遥控器。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 往往一气呵成, 看了很过瘾, 仿佛看了一部电影的感觉。

在题材选择上, 调查类报道当然要有自己的标准。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能做成调查报道的, 一般来说, 值得去深度调查的新闻往往具有这么几个特点:

1.最新的重大事件;

2.现象十分普遍, 影响面很大;

3.性质十分恶劣, 不为常人所知的社会阴暗面;

4.具有里程碑式的进展, 意义特别深远。

选题的确立是调查类报道成败的关键, 也充分体现了调查记者和编辑部的判断力, 以及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气。

在实践中, 敢于从事调查类报道的记者都是好样的, 他们是记者队伍中最具有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一群人, 是值得敬佩的新闻人。调查的艰辛、制作的繁杂自不必说, 那种上山下河、踩垄头、爬矿井甚至深入虎穴、身陷险境的种种经历都不是常人所能体会的。

那么在实际的报道中, 要想做好调查类报道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在这里笔者结合实践给大家重点说三个问题。

第一, 要专业。大家不要误会, 这里所说的专业不是新闻业务方面的能力, 而是做一个内行, 做一个你所采访领域内的专家。

调查记者应该是专家型人才, 这是采访交流的需要。有很多年轻记者干起活来很有冲劲, 往往什么选题都去尝试, 也常常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究其原因, 他还不是专家型的记者, 往往一接触很新鲜, 夸夸其谈很兴奋。可是一深入调查采访却发现, 原来自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问了上句没了下句, 采了一个环节丢了一环节。坐在电脑前才发现, 挠破脑袋也凑不上两千字。越写越发现, 自己当时采访时怎么会有那么多东西没问出来呢。与此相反, 对于一个专业的记者而言, 采访对象往往会有谈下去的兴致, 甚至会让你有意外发现, 真正实现调查抵近真实。

只有具备专业精神, 你的采访才能有深度。要么采访前你做足案头工作, 多学多问, 了然于胸。要么就选择你最擅长最了解的领域。

专业素质往往能拯救你的报道, 甚至关系你的安危。有个年轻记者去采访美容院违法超范围经营, 大搞医疗美容, 伤害顾客的事。可是, 这个记者根本没做什么准备, 揣着暗访设备去了。进门之后一痛狂问, “你们干多长时间了?”, “你看给我做个什么项目?”, “你们有经营许可吗?”。结果与采访对象接触没几分钟就引起了人家的警觉, 壮汉把门一挡, 老板娘就要上来搜身, 形势实在危急。幸好记者比较机灵, 最终落荒而逃。这个选题操作的失败, 一方面有采访技巧的问题, 更是缺少专业知识所致, 此类错误多数时候是无法补救的。

第二, 要有质疑精神。所谓质疑精神就是对所有已呈现的现象和事实提出问题, 表达怀疑, 是一个求证的过程, 是一个重要的推理行为。我们常见的是, 有的记者在采访回来后, 主编提出一个问题、主任提出一个问题, 他经常要不断地回答, 不断地打电话核实。这说明什么?就是所谓的采访不到位, 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没有在现场做到质疑一切, 总是把疑问留给观众, 这是一种记者不尽责的表现。所以说, 作为调查记者, 必须保持质疑的精神, 通过不断质疑、不停求证, 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和解决之道。不愿意质疑只能是大脑懈怠的表现, 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行为。不愿质疑,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逻辑混乱, 甚至不能自圆其说, 更遑论引人入胜了。

11.参观类报道 篇十一

1 提问要是内心的交流和对话

在“一问一答”采访模式中,报纸访谈类报道的内容很容易出现记者与访谈对象之间的分离,两者处于两条平行线上,提问和回答是相互脱离的,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对话”。在这种采访模式中,记者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不停地进行提问,而访谈对象则是希望利用自己的话语体系来传达出自己的个性化表达,两者的内心想法不一致,很难达到预期的访谈效果。这种拼盘式的访谈报道,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例如,电影《对话尼克松》里,福斯特为了挽救自己不断衰败的事业,而投入巨大的资金去采访已经下台的尼克松,而由于两人的目的不同,在前三次的采访对话中,两人都出现了自说自话的情况。在这个电影中,前三次的采访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因此,记者在访谈的过程中,为了获取信息,也不能跟采访对象形成一个完全的对立,要深入到采访对象的内心,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和对话,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访谈效果。

2 提问要把握好访谈“冲突”的度

在报纸访谈类报道中,合理的“冲突”是吸引人的关键。在访谈的过程中,访谈对象内心冲突,事件冲突,访谈对象的思想言行与读者心理发生的冲突,都是报道过程中的关键点和亮点,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站在观众的角度进行访谈,有必要时,可以跟访谈对象进行合理的辩论,形成一种无形的冲突,同时,记者要把握好冲突的“度”。例如,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访谈报道节目,记者在人物访谈的过程中,人物呈现出的表现冲突,增强了现场感,才能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收视率明显提高。在报纸访谈类报道中,要注意敏感人物的访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客观性,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冲突,在双方面对面交谈时,容易形成冲突不太好控制和把握,此时,记者也可以借助邮件、电话等设备进行访谈,再将访谈的内容进行整理,这样可以为访谈对象节省更多的时间,有效缓解现场采访过程中不可控制的冲突,也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3 提问要注重问题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在报纸访谈类报道过程中,记者要将提问的问题做到连贯性和条理性,注重提问的层次感和整体效应,每个问题之间要形成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问题。报纸访谈类报道的刊出后,读者只要看到问题的概况,就可以跟着记者所采访的主线进行信息的挖掘和吸收,也能清晰掌握记者采访的重点内容,可以充分理解记者提问的意图以及整篇报纸报道的主旨。将提问的问题条理化和连贯化,所达到的报道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读者在看报纸的过程中,既获得和接受了传播的信息,思维也会随着记者提问的思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保证提问问题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可以将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清晰地呈现出来,增强读者的信息认同感,还能增加一定的美感,吸引更多的读者。

4 提问要简单明了,切中要害

在报纸访谈类报道采访的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提出的问题太过空洞,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记者对所要采访报道的人物或事件缺乏一定的了解,也没有进行精心的准备。因此,在访谈开始之前,要对访谈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考虑到所有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想好解决措施。这样在访谈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才能切中要害,要注意提问的简单明确,不要多余的废话,是整个访谈的过程是在一个平稳和谐顺利的状态下开展的。采用简单明了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获得有效的访谈效果,在刊出之后,还能给读者提供更多可靠有用的信息。此外,接着在访谈的过程中,还可以树立一个良好的读者形象,不断扩大报纸的影响力。

5 提问要注重问题的深度

在报纸访谈类报道采访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访谈对象的生平,深入挖掘访谈对象“背后的故事”。在采访的过程中,有效的提问,可以了解和挖掘访谈对象的生平事迹或者访谈对象的内心感想,增加报道的深度,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抓住访谈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新闻点,进行有效的提问引导,就可以逐渐找到事件发生的内幕,这样才能给读者带去豁然开朗的体验。在访谈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要采用“攻其软肋”,让访谈对象自己进行解释回答。例如,《南方周末》记者就曾针对“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进行提问,根据当事律师的回答,可以帮助读者想要获得答案的心情,又增加了报道的吸引力。在报纸访谈类报道采访的过程中,提问要根据人物性格和事件的性质进行针对性提问,挖掘出问题的深度,提出有效的、新鲜的问题,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6 结论

报纸访谈类报道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是最主要的组织者,在采访前,记者要深入了解采访对象的一切信息,尽量在采访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记者也可以在访谈的过程中,获取到有价值的资料和素材。因此,在报纸访谈类报道的过程中,记者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增强提问的效率,不仅可以获得所需的资料和素材,还能在采访的过程中,形成记者独特的采访风格,来逐渐影响采访对象的情感情绪,充分发挥出采访工作的价值,不断促进报纸访谈类报道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报纸访谈类报道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中,采访工作是最重要的。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通过交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素材,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长篇大论,很难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和读者的兴趣爱好,来增强报纸访谈类报道的吸引力,记者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问的技巧,提高提问的效率。

关键词:报纸访谈,报道,记者,提问

参考文献

[1]付义书.报纸访谈类报道中记者的提问技巧分析[J].新闻传播,2015(21):103,105.

[2]娄炜利.人物访谈电视节目互动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3:1-45.

[3]李鹏艳.电视出镜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人际交流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14:1-49.

12.通讯报道-慰问类 篇十二

在新投运的调控一体化指挥中心,辛志纯与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向大家拜年问好,并详细了解地区负荷及电网运行状况和春节保供电部署情况。听取汇报后,辛志纯高度评价唐山供电公司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大项目建设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对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当得知“十二五”期间,唐山供电公司将投资225亿元用于电网建设,重点加快宝青至唐山±800直流特高压电网建设,形成以特高压为骨干,以500千伏为支撑的“九站七区”网络时,辛志纯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唐山电网“十二五”建设和发展,支持特高压电网建设,共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赵亮代表唐山供电公司感谢唐山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并表示将努力彰显供电企业的社会责任,全力以赴扎实做好春节期间的保供电工作,落实各项维稳措施,加强值班和抢修力量,全力为群众、为社会、为经济发展服好务、供好电,确保重要客户、重要场所的安全可靠供电,确保全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让全市人民过一个明亮、欢乐、祥和的春节。

“大家辛苦了”一句话拉近了距离,贴近了员工的心。6月16日上午,永新县供电公司工会主席邹湘生亲切慰问了奋战在35KV龙江变电站改造现场的员工。

邹主席一抵达施工现场,便快步上前与员工一一握手,对一线员工攻坚克难,抢晴天、战雨天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了肯定,并为辛勤作业施工的一线员工们送去了西瓜、饮料等用品。邹主席说:“前段时间连日高温,近日连续暴雨,对大家默默坚守在岗位上表示感谢”。随后,邹主席又深入到变电站,详细询问了施工情况,并叮嘱大家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注意防暑降温,加强劳动保护,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领导的亲切关怀,使一线员工倍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将会克服一切困难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电网迎峰度夏安全、平稳过渡和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010年5月28日上午,奉新县供电公司经理和工会主席等人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来到冯田10kV区北线施工现场,对正在一线进行紧张施工的员工表示亲切慰问。

为了确保本次施工任务顺利完成,全体施工人员按照服从命令、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积极配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夜以继日地赶工期,使工程进展顺利。在慰问中,公司领导还详细的询问了工程进展、施工安全和员工生活等情况,使一线施工的员工倍感温暖。

带着西安局领导的问候和祝福,2月8日上午,局工会主席郑进丽在生技处、安监处、保卫处等处室领导的陪同下对临潼分局一线班站所的职工进行了亲切的慰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郑主席一行在临潼分局局长岳红权、党支部书记王京军、副局长韩健平、工会主席庄正的陪同下先后对分局骊山供电站、客户服务中心、新丰供电所等班组进行了慰问。郑主席每到一处都和职工一一握手,亲切交谈,问寒问暖。郑主席说:“我代表局领导班子提前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新年愉快!”

同时,郑主席认真听取了班组负责人对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详细查看了值班记录,以及春节期间值班安排。尤其是在分局新丰供电所慰问时,郑主席对新丰供电所职工学习专栏进行了检查,在新丰所会议室,全体员工以一曲“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热烈欢迎郑主席一行的慰问检查。郑主席指出:“新丰所是西安局基层供电所的亮点单位,所长是省公司劳模,省公司几千农电员工就评了两名劳模,其中西安局的一名劳模就在临潼分局,要好好珍惜荣誉,不断推出服务特色;干好工作,加强宣传。”在对新丰所线路设备、人员配制情况进行了询问后,郑主席强调:要加强员工文化、业务技能的学习,尤其是要向先进供电所学习,加强交流沟通,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树立亮点,人员配制情况要按照省公司贾福清总经理提出的要求,大专文化要达到40%,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慰问期间,安监处、保卫处、生计处的领导分别对

安全资料、防盗措施、消防设备、生产运行备品备件进行了检查;郑主席一行对分局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13.参观类报道 篇十三

例1:患者女25岁09年6月出现午后低热、盗汗、咳嗽、消瘦症状, 8月底拍胸片:左肺上、中野浸润性肺结核。查体:营养一般,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气管居中, 双肺呼吸音粗, 无干、湿罗音, 心率88次/分, 节律齐, 余无异常。98年诊有"风湿性关节炎"未用过激素。化验:ESR 81mm/h;血常规:WBC 9.6×109/L、N 71.5%;痰查结核菌三次均阳性;PPD试验 (+++) ;抗"O" (一) ;类风湿因子 (一) 。

治疗经过:抗痨 (雷米封0.3、利副平0.6、乙胺丁醇0.75、吡嗪酰氨1.25每天一次顿服) 及对症治疗。一周后上述症状缓解, 食欲改善、体重增加。治疗两个月患者无诱因再次出现咳嗽、咳痰且痰中带血, 无发热、胸痛、咯脓痰等, 复查血象WBC17.4×109/L、N84.6%;血沉40mm/h胸片:左肺中上野斑片状阴影融合成片, 病灶较前明显扩大, 多次痰结核菌复查均阴性。继续原四联抗痨及对症治疗40余天, 病人咳嗽、咯血症状消失, 复查胸片:病灶明显吸收好转。

例2:患者男38岁主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一月余", 胸片:右肺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阴, 边缘不清。于2010年7月以"肺结核"收治。既往无结核病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化验血沉58mm/h;结核抗体阳性;痰查结核菌三次, 两次为阳性;PPD试验 (++++) ;血常规:WBC7.2×109/L, L54%。

治疗经过:抗痨 (雷米封0.3、利副平0.6、乙胺丁醇1.0、吡嗪酰氨1.5每天一次顿服) 及止血、调节免疫综合治疗。住院23天症状好转出院继续抗痨治疗。出院半月后病人因胸闷、气短而再次就诊, 查体;右下肺呼吸音消失, 叩诊浊音, 肺下界于肩胛下线第八肋间。余无明显变化。B超:右侧胸腔探及87mm液性暗区。化验胸水支持结核性胸膜炎诊断, 血沉75mm/h;痰结核菌三次均阴性。继续原四联抗痨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抽胸水、对症治疗20余天, 症状缓解, 复查B超胸水全部吸收, 复查胸片:病灶明显吸收。继续巩固治疗随诊一年病情稳定。

2 讨论

以上两例肺结核病人均在强化化疗过程中病情好转后又出现肺部病灶扩大、融合或胸腔积液, 继续原化疗及对症治疗1~2月好转。综合病情、化验检查及治疗特点, 诊断为肺结核强化阶段的类赫氏反应, 也称为"矛盾反应"。引起类赫氏反应可能与病人为初治病例, 病灶范围大且为排菌病人, 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等因素有关。我们采用四联强化治疗药物剂量较大, 结核菌对抗痨药物敏感致使体内大量结核菌在短期内被杀死, 造成游离成分菌体磷脂质及蛋白抗原成分大量释放, 刺激病灶发生变态反应, 使病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 中性粒细胞渗出,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聚集致病灶融合[1], 密度增高, 病灶扩大, 甚至出现病灶坏死, 红细胞渗出, 胸膜产生变态反应出现胸腔积液及其它浆膜炎性积液或淋巴结肿大等。多数学者建议在抗结核治疗初3个月内出现一过性、暂时性"恶化"现象, 在排除结核病恶化及其他合并疾病, 应考虑类赫氏反应的可能, 应继续原方案抗结核化疗[2]。

近年来由于结核菌耐药性增强、不规范化疗、流动人口增多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使结核发病率及复发率明显上升, 治疗难度不断增加。出现上述症状易误认为药物疗效差或感染耐药菌而盲目更换抗痨药物、加大剂量、延长疗程, 造成治疗上失误, 甚至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及经济上的负担。故在做出诊断前应仔细分析其发生原因, 首先需要明确化疗本身是否正确合理, 其次排除有无其他合并症, 如肺炎、肺癌等, 还要考虑是否为类赫氏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强化治疗期的类赫氏反应的机制、临床特征及诊疗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2例肺结核病人出现类赫氏反应。结果 :2例类赫氏反应在治疗1~2月出现病灶扩大、痰中带血或胸腔积液。结论 肺结核强化治疗期内出现症状与病灶的"恶化", 应综合分析类赫氏反应的发生, 以便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

关键词:肺结核,化疗,类赫氏反应

参考文献

[1]翟文治.初治肺结核强化治疗中矛盾反应19例报告.中华结核和呼吸疾病杂志, 1996, 9-91

上一篇:中国政府环境治理下一篇:六年级散文 :怀念,憧憬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