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内镜检查的麻醉

2025-01-28

无痛内镜检查的麻醉(精选7篇)

1.无痛内镜检查的麻醉 篇一

关键词:无痛麻醉,消化内镜,护理

上世纪90年代, 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开始在国外推广[1]。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内镜检查的舒适性要求增加, 无痛内镜检查作为一种新的内镜诊疗技术, 正逐渐为临床医师及患者所认同。受检者是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检查, 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 没有痛苦感觉, 没有不良情绪的干扰, 同时减少了机体的各种应激反应,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具有安全、舒适、诊断率高的优点[2]。我院自2006年5月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 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有600例病人接受了无痛内镜检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600例, 其中无痛胃镜325例、无痛肠镜147例、各种内镜下手术和治疗128例, 年龄16~81岁, 患者均能在麻醉状态下完成内镜检查及治疗。其中8例出现呛咳、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 经积极处理后顺利完成检查, 未出现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

按常规胃肠镜检查摆放体位,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测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吸氧。静脉推注丙泊酚1.5~2.5mg/kg体重使患者达到麻醉状态再行进镜检查, 具体用药量要视患者情况而决定。待检查结束, 将患者送至复苏室继续监测生命体征, 直至患者完全清醒, 交待注意事项。

2 护理配合与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病人准备

提前一天填写无痛检查通知单, 送至麻醉科预约。常规询问既往的病史, 包括重要脏器的功能情况、麻醉史及药物过敏史。术前禁食禁水8小时, 肠镜检查提前4小时清洁肠道;门诊患者要求带陪伴1人;取下活动性假牙及身上贵重物品交亲友保管。予留置静脉套管针, 在候诊室等待检查。

2.1.2 心理护理

检查前向患者简单介绍消化内镜检查的目的和步骤, 在候诊大厅放置介绍关于无痛内镜检查适应症及优点的宣传栏, 告之对检查的整个过程无任何痛苦记忆, 解除患者紧张情绪, 取得患者的配合。

2.1.3 风险告之

由于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的全身静脉麻醉药, 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的影响, 极个别患者有可能出现窒息、呼吸抑制、心脑血管意外、加重或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等[3]。因此检查前要告之, 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麻醉也有一定的风险, 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和检查同意书。

2.1.4 用物准备

常规内镜检查所需用物、心电监护仪、氧气、吸痰器、输液治疗盘、丙泊酚、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等。

2.2 术中配合与观察

2.2.1 体位准备

核对病人, 取左侧卧位, 下肢微屈, 松开腰带及衣领, 胃镜检查前服润滑祛泡剂, 放置牙垫并加以固定, 肠镜检查者要妥善固定双下肢, 以防患者坠床。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 氧气2~3L/min吸入。

2.2.2 麻醉及观察

建立静脉通道, 缓慢静推丙泊酚, 边推药边观察,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 即可开始进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同时做好各种抢救准备,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根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护士应熟练配合内镜医生完成诊疗工作, 妥善处理活检标本, 及时固定送检。

2.3 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

2.3.1 检查结束后, 拭净患者面部黏液或者肛周的粪水润滑油, 观察面色及生命体征,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呼之能应时, 自患者口中取出牙垫, 撤除各种仪器, 整理好衣裤, 送复苏室继续观察10~30分钟, 待患者完全清醒且对答切题, 无明显头痛、头晕、四肢乏力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方可由亲友陪同离开。个别体虚或有基础病的患者观察时间应适当延长。

2.3.2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后, 患者常感头晕、四肢乏力并伴有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的减退, 这是丙泊酚效果未完全消退的结果, 因此检查后3小时内须有人陪护[4]。

2.3.3 无痛内镜检查术后2小时方可进食进水;胃镜检查者可能会有轻微的咽痛, 一般2-3天自行消失;肠镜检查者会感觉轻度的腹痛腹胀, 可以多走动配合按摩腹部以促进排气;检查当日饮食以清淡半流为宜, 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硬的食物, 不要饮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

2.3.4 检查后24小时内不能驾驶机动车, 不能单独骑车, 不从事高空作业和操作重型机器以防意外。24小时内最好不要从事精细、逻辑分析、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门诊病人还须交待检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遇到异常及时就诊。

2.4 护理体会

无痛内镜检查虽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有很多的优点, 但就像任何检查一样, 它也有一定的风险性存在, 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5]。患者在麻醉状态下, 意识丧失, 生命掌握在医护人员手中, 因此在进行无痛内镜检查时, 有几点值得注意:

2.4.1 无痛内镜检查前认真进行术前评估, 排除麻醉及内镜检查禁忌证。对于年龄偏大 (>60岁) , 或体格肥胖, 有高血压及心脏病史者, 应有血压及心电图作为参考;有消化道出血及近日未进食者还应完成血常规及电解质检查, 以便麻醉医师审查能否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性期、咳嗽痰多者, 应另择日进行检查。

2.4.2 无痛胃镜检查操作过程中, 要求医护密切配合, 熟练掌握内镜各种操作技术, 缩短检查时间, 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

2.4.3 在无痛麻醉的诱导期, 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无意识的兴奋, 这时候要注意固定好牙垫, 以免滑脱咬坏胃镜, 同时还要注意固定四肢, 以免躁动时损坏仪器和坠床。最好选择静脉留置针, 防止体位变动时针头滑出或液体外渗, 保证静脉通路的畅通。

2.4.4 预防无痛内镜检查中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注射部位疼痛、呼吸抑制、呛咳、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 (1) 丙泊酚是一种脂肪乳剂, 对血管的刺激性比较大, 因此尽量选择比较粗的静脉进行穿刺, 推药前先静推2ml的2%利多卡因, 或者将丙泊酚稀释后使用可减轻疼痛。 (2) 丙泊酚对循环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组有3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这与丙泊酚对心血管的负性作用以及直接扩张外周血管有关[6]。在检查前应测量病人的基础心率和血压, 检查中予心电监护, 随时监测血压及心率的变化, 上述3例患者在应用了阿托品和麻黄碱后, 心率恢复至60次/分, 血压上升至110/70mm Hg。 (3) 此外丙泊酚对呼吸也有抑制作用, 麻醉后下颌松弛, 舌根后坠或者气道分泌物增多造成气道阻塞均可导致呼吸变慢和低氧血症[7]。有3例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90%, 嘴唇紫绀, 这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将患者头部向左固定, 下颌向前托起, 加大氧气吸入, 必要时予面罩加压吸氧、气道分泌物较多时予吸痰, 待患者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 呼吸平稳后, 才可继续进行检查。在检查结束退镜至口咽部, 应吸净分泌物及黏液再拔出。 (4) 还有2例患者在胃镜检查时出现呛咳, 可能是因为麻醉深度不够、插镜时碰撞了会厌软骨和喉头、插镜前未充分擦干镜头等所导致[8], 在检查前应擦干内镜, 吸净注气注水管道, 待麻药作用充分发挥时, 再行胃镜检查, 降低呛咳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恒祥, 翟晓薇.静脉麻醉在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6) :110.

[2、3]余义芬.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术的护理体会.现代医药卫生, 2008, 10:113.

[4]王卫军, 戴建军, 杨小磊.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 (附5200例报告)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7, 19 (1) :24-25.

[5]罗贵松, 文燕, 刘建辉, 等.无痛胃镜检查中不良反应的探研[J].中国内镜杂志, 2005, 11 (2) :192-193.

[6]周少丽.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 2002, 23 (6) :329-331.

[7]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70-239.

2.无痛内镜检查的麻醉 篇二

【摘要】 目的:研究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9例肥胖患者以芬太尼和丙泊酚作为麻醉剂,在麻醉师的严密监测下实施胃镜检查;结果:受检者在给药后平均30秒左右进入麻醉状待,术后5~10min后自然清醒;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或治疗,检查时间平均 5 分钟;结论:以芬太尼和丙泊酚为麻醉药物,同时采取严密气道管理和整体护理措施,对肥胖症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 

【关键词】 胃镜检查;肥胖症;芬太尼;丙泊酚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78-01

内镜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工具。普通内镜检查时,患者易发生恶心、呕吐等痛苦。无痛胃镜检查术能使病人在浅麻醉状态下完成检查,整个过程病人舒适,无痛苦。但是,肥胖患者由于其生理特征,在麻醉过程中,易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改变,麻醉风险较大。我们于2005年1月开始探索对肥胖症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入选本组病例共39例,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22~ 70岁,体重75~ 98 kg,体重指数(BMI)≥30;本组病例中合并有高血压15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6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取左侧卧位,面罩给氧,并行基础血压、心率、呼吸监测,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作心电监护。进行静脉浅麻醉,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镇静,经浅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 观察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正常即放入咬口垫,继而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剂量为1-1.5mg/kg,给药速度根据病人情况调节,一般在3-5min内注入[1]。由于肥胖患者易缺氧或对缺氧耐受性差,因此,在麻醉过程中要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Sp02),当Sp02低于90%时,先加大鼻导管吸氧流量,无改善时退出胃镜以面罩辅助呼吸,必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

1.3镇静程度判断: 按麻醉V级分类,多数达到Ⅲ级开始插镜检查,个别耐药强者和治疗需时间较长者达Ⅳ至V级[2]。进镜检查或治疗中病人稳定停止注药,直到手术结束,如病人躁动或呛咳可适当加药。

2 结果

2.1镇静效果 本组病例从注入麻醉药物药到神志消失时间为30~60 s,检查完后 3 分钟自然清醒,从注药开始至唤之能睁眼时间5~12 min。

2.2胃镜检查操作时间 本组病例进行胃镜检查时间3~7 min,部分需治疗患者治疗时间在15 min内完成,与非肥胖患者无明显差异。从注药开始至唤之能睁眼时间5~15 min。

2.3不良反应 检查过程中16例有不同程度的SpO2下降,但经及时处理都恢复正常。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无痛苦胃镜检查和治疗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胃镜检查技术,它让患者处于麻醉或镇静状态进行胃镜诊疗术,目的是利用药物对患者中枢系统产生抑制,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使检查和治疗得以顺利进行。本组肥胖症患者虽然由于肥胖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麻醉过程的进行,我们的体会是,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严格遵守麻醉规程,检查过程中严密监测并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能顺利进行了胃镜检查或治疗。

3.1病例选择 肥胖症患者由于麻醉风险较大,所以首选普通胃镜,对于部分不能耐受普通胃镜而不得不做无痛胃镜的肥胖患者,术前一定与患者本人及家属加强沟通,详细交待其可能发生的麻醉风险,签署之请告知书。检查前要作全方位的评估,包括测量体重、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心、肺及肝肾功能。尤其是近期有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列为禁忌。

3.2麻醉技巧与风险评估 术前应禁食、禁饮12h,胃镜室常规准备心电监护仪、氧气和一些特殊的抢救器材如面罩、口咽通气、鼻咽通气、喉罩、吸引器、喉镜、气管导管和抢救药品等等。故麻醉前充分给氧 (>5 min) 以提高氧储备,胃镜操作者要求是相当熟练的技师,尽量减少麻醉手术时间,如无禁忌给予阿托品可减少分泌物的产生。为减少操作对咽喉部的刺激,术前用润滑止痛胶充分表面麻醉咽喉部,必要时使用细小直径的胃镜做检查,且轻柔操作。因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程度与用药剂量及推注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推注药物时千万要缓慢,力求匀速,尽量保持患者的自主呼吸。肥胖患者的给药剂量日前尚未有统一标准,如果根据肥胖患者实际体重给药往往过量。虽然肥胖患者在深麻醉状态下麻醉风险增加[3],但为了避免麻醉偏浅,胃镜插入时引起躁动、呛咳,从而增加分泌物产生,或致命的喉痉孪,用药量宜充分,在术中也应根据操作时间及患者反应及时补充丙泊酚 [4]。术中持续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密切监测血氧,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口唇、皮肤颇色的改变,必要时停止操作,面罩加压给氧,或快速插管。

3.3护理要点 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要做好检查前健康教育[5]。 检查前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对检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准备程度,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无痛性胃镜检查的了解程度,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检查操作步骤、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使其积极配合检查,从而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由于所有的镇静药都可能影响患者生理功能的稳定性,为了提高镇静状态下行无痛性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检查前准备有必要在检查前对患者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生理功能进行评估,详细询问病史、慎重排除禁忌证,询问检查当日有无禁食、用药史,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相应对策准备[6]。在将患者送至胃镜室后,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口垫一定要在注射丙泊酚之前放入,并有专人扶住或松紧带固定,切忌脱落。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密切监测检查全过程均用监护仪监测心电、血压,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持续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发现、记录检查过程中患者反应,如有无呼吸抑制、血压变化、反射性咳嗽、呕吐、躁动等,并及时处理。术后清理呼吸道,侧仰卧位,常规吸氧,大部分患者在检查后立即清醒,但部分患者醒后仍有轻微困倦、头晕头痛及步态不稳,因此检查后常规由专人护士观察半小时,持续监测心电、血压及意识情况,直至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至检查前水平,完全清醒为止。

参考文献

[1] 龙子义, 项立, 杨兵等. 无痛苦胃镜检查与护理,护理研究,2005,4(11):27-28

[2] 龚华渠. 肥胖患者31例无痛胃镜麻醉处理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25

[3] Edina, Hector J MD, Galvin, Eilish M MB, FCARCSI, Dirckx, Maaike MD. Remifentarfil as a Single Drag for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A Comparison of Infusion Doses in Terms of Analgesic Potency and Side Effects .Anesthesia & Analgesia, 2005,101, 101 (2) :365-370 

[4] Egan TD, Kern SE, Muir KT, et al. Remifentanil by bo-lus injection: a safety, pharmacokinetic, pharmacodyna-mic, and age effect investigation in human volunteers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04,92, 92 (3) :335-343

[5] 陈雁敏,刘爱志,邹珍. 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13(10)4~5

3.无痛内镜检查的麻醉 篇三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在社区医院无痛性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无胃镜检查禁忌症患者232例,静脉推注丙泊酚后进行胃镜检查,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护。结果所有被检查(含部分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后症、心律失常、慢性支气管炎等相对禁忌症患者)均在5~10min内顺利完成无痛性胃镜检查,患者术后无不适反应。结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可以安全使用丙泊酚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减轻患者胃镜检查的痛。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丙泊酚

丙泊酚是一种麻醉作用起效迅速、短效的全身麻醉药,通常检查结束后能迅速从麻醉中苏醒,现已被广泛应用到无痛性胃镜检查中,我社区卫生服中心胃镜室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开展无痛性胃镜检查232例次,其中包括部分相对禁忌症患者,对其检查中的监护数据进行分析,先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的无绝对禁忌症232例进行胃镜检查,其中男98例,女134例,年龄18~72岁,平均42岁。其中包括的相对禁忌证:脑梗塞后遗症患者12例,冠心病16例,高血压病42例,频发室性早6例,支气管哮喘5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心功能不全5例。

1.2 方法

我科所用胃镜为国产医光GE-100,麻醉药为丙泊酚,查前仔细询问病史,既往史,行常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患者禁食12h以上,左侧卧位,垫上口垫,低流量面罩给氧,开通多功能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2.0mg/kg患者出现肢体肌肉松弛、睫毛反射消失时暂停静脉给药,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正常即可开始胃镜检查,术中麻醉药维持。

1.3 监护

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清醒时间,胃镜检查时间,患者术中有无出现呼吸抑制、血压变化、心律失常,血氧饱和度减低等反应。

结果

232例患者均顺利一次性完成操作。其中36例患者麻醉开始时出现一过性心率加快、血压小幅升高,持续时间1~3分钟不等,继而血压迅速恢复,3~5min后恢复至接近检查前水平或略低。6例患者出现短暂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改善气道通气后缓解。6例频发室性早搏胃镜检查期间早搏明显减少。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无明显变化。所用丙泊酚注射液计量一般为2.0mg/kg,最大计量200mg。有相对禁忌症患者和55岁以上患者用量酌减,一般用量1.5mg/kg。多数有患者在5~10min内完成检查,6例食道癌患者用时15分钟,总用药计量200mg-300mg,患者清醒时间多在检查结束后3~10min。术后休息30分钟离院,避免开车或骑车。

讨论

无痛胃镜的镇静操作,一般有麻醉专科医师完成,国外也有经过专门培训的非麻醉专科医师进行操作,但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医疗环境,还应由麻醉专科医师进行镇静操作[1]。无痛胃镜检查因为需要麻醉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术前必须仔细询问病史,由麻醉师进行麻醉评估按ASA病情分级,ⅠⅡ级耐受性好风险较小,Ⅲ级病人的耐受能力减弱对麻醉的耐受能力减弱风险性较大,术中要加强监护做好急救的准备[2]。术前告知麻醉的风险签订麻醉同意书,在无痛胃镜检查用药时常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全身静脉麻醉用药,通过激活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因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醒后无宿醉感,目前被广泛应用到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突破了传统胃镜检查时对哮喘患者的禁忌。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清醒状态时可使呼吸频率增加,静脉注射常发生呼吸暂停,对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影响。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丙泊酚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作全麻诱导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并用时有协同作用,用药开始有轻微兴奋作用,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而出现对循环和呼吸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风险。静脉注射丙泊酚后的早期的轻微兴奋作用可迅速恢复正常,且对气道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的舒张作用,因此可打破很多心脏疾病和哮喘等相对禁忌症的束缚[3]。丙泊酚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静脉全麻药。大量研究证实丙泊酚对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具有保护作用[4]。

通过对232例无痛胃镜检查的监护分析,在基层社区医院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可以减轻患者在检查中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使患者乐意进行胃镜检查便于及早的发现疾病,特别对胃镜检查畏惧的患者,尤其适用于老人及无法自主配合的患者。但是无痛胃镜检查增加了患者检查的费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无痛消化内镜操作共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0,(7)605-607

[2]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七版,第七章麻醉,民卫生出版社,66

[3] 林长赋,戚小航,李文志.丙泊酚对哮喘大鼠自由基及血栓素的影响.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6,27(5):26

4.胃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护理常规 篇四

1、胃镜的适应症:临床上疑有食管、胃部疾患经其他检查而不能确诊,除绝对禁忌症外,均可视为检查适应症。

2、胃镜检查的绝对禁忌症:严重的心肺疾患无法接受内镜检查者;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疑有胃穿孔者;急性腐蚀性食管及胃部炎症;其他,如明显的胸主动脉瘤、脑溢血等;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

3、胃镜检查的相对禁忌症:巨大食管憩室、明显的食管静脉曲张、高位食管癌、高度脊柱弯曲畸形;有心脏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者或HGB<50g/L者;高血压病未获控制者;活动性病毒性肝炎。

4、胃镜常见并发症:咽部损伤及感染,吸入性肺炎,穿孔,出血,心率失常。

5、内镜下止血术

1)局部喷洒止血剂:5%孟氏液、8%冰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凝血酶粉。2)局部注射药物: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止血、10%氯化钠针。3)高频电凝、激光、微波、热探针剂止血夹治疗等。

4)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硬化剂注射、套扎、TH胶。胃镜检查前护理

1、患者在检查前一天晚餐不宜过饱,不能进食刺激性食物。晚10Pm以后常规禁食、禁水,高血压患者可口服降压药,不吸烟,检查当日禁食、禁水。

2、检查前,患者应排空膀胱,进入检查室后,打开领口,裤带,取下假牙和眼镜,取左侧卧位,卧于检查台上。

3、做过钡餐检查者,在3天后才可以做纤维胃镜检查。

4、对幽门梗阻的患者,检查前晚上应进行洗胃,彻底洗胃内容物,不能在检查当天洗胃,因洗胃后能使胃黏膜颜色改变。胃镜检查后护理

1、卧床休息,行无痛胃镜者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和安全。

2、检查结果无特殊者,检查后禁食两小时,当日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先禁食,根据医嘱恢复饮食。

3、注意有无腹胀、腹痛、黑便或呕血,做好宣教和解释工作。

4、及时通知医生检查结果,3天后查询病理结果。

5、检查后若有咽痛,咽部异物感,指导患者勿用力咳嗽,以免损伤咽喉部黏膜。胃镜下止血术后

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评估肠鸣音情况及腹部体征。

3、评估是否有恶心、呕吐及便意。

4、饮食:禁食24小时,静脉补充水分,营养及电解质,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5、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止血情况及目前关注点,解除患者紧张、担忧情绪。

6、观察止血效果:有无黑便、呕血、腹痛等情况。

7、静脉通路及药物观察。【护理措施】

1、体位及活动:使患者充分休息,观察患者精神状况,利于早日康复。

2、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清洁,保持病房环境清洁,舒适。

3、饮食:禁食24小时,静脉补充水分,营养及电解质,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如无特殊情况,第2天可进流质饮食,以后渐予半流质及普食,饮食以清淡为宜。

4、心理护理:告知止血方式及过程,解除患者疑虑,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5、药物:制酸剂、止血药等使用情况。

6、并发症的观察:有无腹痛、腹胀、便血等情况。【健康教育】

1、体位及活动:充分休息,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2、饮食:嘱患者出院后进食柔软易消化的食物,以清淡为宜,特别注意避免进食粗糙食物,忌烟酒。

3、养成便后观察大便的习惯。

4、宣教正确服用药物的目的和方法。

5.麻醉医疗质量检查简报 篇五

第7期

綦江区人民医院医务科编 2012年3月1日

加强麻醉质量安全管理

维护手术患者健康权益

为了加强麻醉医疗质量管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群众满意度,3月1日上午,重庆市麻醉医疗质量检查专家组一行2人在饶传华组长的带领下对我院麻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督导检查。区卫生局医政科郭强科长、我院郭均涛副院长、医务科科长赵伟及麻醉科主任廖林陪同检查。检查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督查和听取工作汇报等形式进行了检查。检查过程中,饶传华组长充分肯定了我院麻醉医疗质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就完善麻醉诊疗常规、规范交接班制度、强化手术的安全核查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检查组专家杨晓秋副教授指出,在麻醉科日常工作中要围绕麻醉文书书写、麻醉知情同意书的签字、腹腔镜手术的规范流程、低氧血症的防范以及麻醉不良事件的及时报告等重点环节,进一步的搞好麻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有力的维护手术患者健康权益。

6.无痛内镜检查的麻醉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由于胃及十二指肠不适,需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麻醉)与对照组(芬太尼麻醉)各100例。所有患者均主诉存在明显的胃肠道不适,并主动要求进行无痛胃肠道检查。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7例、43例,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3.28±4.2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4.12±5.32)岁。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基本资料予以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研究内容均被所有入选人员知晓,且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常规禁食禁饮4~6 h,术前均不予以其它药物处理;所有患者均在入室后常规开放上肢静脉,同时予以咽喉部表面麻醉、鼻导管给氧等处理,丙泊酚注射量为1 mg/kg,并予以静脉缓注阿托品,静注量约0.3~0.4 mg。阿托品静注完毕后,对照组予以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03688)1μg/kg注射,直至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开始进镜;观察组则予以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110097)静脉注射,静注量1μg/kg,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睫毛反射消失后进镜,若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则追加右美托咪定静注,确保麻醉时间满足检查效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可唤醒时间、舒适度评分,舒适度评分采取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方法,0~10分,分数越高表示舒适度越高;同时观察两组出现躁动、恶心、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例数[3,4]。

1.4 统计方法

将SPSS 17.0作为该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χ2检验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由记录可知,观察组中出现躁动、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2.2 两组的舒适度以及可唤醒时间对比

对比统计数据发现,观察组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可唤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2。

3 讨论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研中发现,消化道疾病中的胃及十二指肠不适等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在接受胃肠镜检查时,由于担心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往往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和消极反应。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导致患者生理和心理不适的加重,也会增大检查操作的难度和不良反应风险。故无痛胃肠镜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检查与治疗技术,且在手术治疗中对麻醉效果的要求更高,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上的重点关注问题。

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的镇痛麻醉药物,但其镇痛药物弱,且药物过度使用会导致呼吸抑制。芬太尼是阿片类强效镇痛药物,将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丙泊酚,减少不良反应,但仍会出现呼吸抑制、恶心等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则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核的周围神经系统以及器官组织等,发挥良好的镇痛、抗焦虑作用,帮助患者尽快进入自然睡眠状态,可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且患者在麻醉后的可唤醒时间也相对较短,不会出现过度麻醉等情况[5,6]。该次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无痛胃肠道检查时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可唤醒时间(5.38±1.20)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和(9.17±2.43)min,且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8.57±1.03)分较对照组(6.12±1.47)分有明显提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谭卫卫[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选取了122例患者为研究独享,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6%,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为(5.60±1.50)min,证实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肠道检查与治疗中的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利于患者舒适度提升[8]。

综上,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肠道检查和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在确保患者取得满意麻醉效果。同时,显著缩短可唤醒时间,避免麻醉后延迟苏醒、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并研究将右美托咪定作为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由于胃及十二指肠不适,需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麻醉)与对照组(芬太尼麻醉)各10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出现躁动、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几率为7.00%,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95,P<0.05);且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为(8.57±1.03)分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可唤醒时间为(5.38±1.20)min,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7,16.48;P<0.05);两组的丙泊酚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05)。结论 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的安全性高,患者不适感弱,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意义。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右美托咪定,麻醉,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恒星,黄标新.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可行性的比较[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2,25(2):97-100.

[2]张国庆.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中右美托咪定麻醉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8(43):100.

[3]赵磊.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中右美托咪定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28.

[4]陈金仙,顾晓霞,郭迎霞,等.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5):522-524.

[5]汪东学.右美托咪定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1):86.

[6]王敏,王迎光,黄伟文,等.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2):90-91.

[7]谭卫卫.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5,36(3):407-408.

7.无痛内镜检查的麻醉 篇七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 丙泊酚 芬太尼

【中图分类号】 R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389-01

无痛人流能使孕妇在安静入睡、无痛状态下手术,减少人工流产时因疼痛使孕妇不配合而造成子宫穿孔的发生率,减少迷走神经的过度刺激,降低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丙泊酚作为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苏醒迅速,特别适合短小手术,因而成为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药的首选。但各单位所使用的药物配方不尽相同,所报道的使用效果也有较大差异。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将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512例。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512例。年龄17~44岁。既往均无严重心肺疾病,无高血压,癫痫疾病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禁忌症。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

1.2 方法

手术室备麻醉机,供氧设备及抢救药品。孕妇常规术前妇科检查。无无痛人流禁忌症。术前禁食8小时,未用术前药。人室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取膀胱结石位,外阴消毒铺无菌巾。A组先静注丙泊酚2mg/kg,术中根据扩宫和宫内吸引反应、肢体活动情况追加丙泊酚0.3~0.5mg/kg,B组先静注芬太尼0.75 g/kg,再静注丙泊酚2mg/kg,术中根据扩宫和宫内吸引反应、肢体活动情况追加丙泊酚0.3~0.5mg/kg.在扩宫和吸宫时,如发生体动或表情痛苦者追加丙泊酚以维持手术过程或轻微体动不影响手术。术中发生舌后坠者,可将头偏向一侧,必要时托起下颌关节,有呼吸抑制者,托下颌关节或面罩球囊辅助呼吸,维持Sp02>95%.手术结束苏醒后,在恢复室观察1小时后离开医院。

1.3 麻醉效果评价及规则

显效:表情安静、安全无痛。有效:无意识呻吟,轻微扭动,醒后无不良记忆。无效:感觉疼痛,表情痛苦,出汗。记录手术时丙泊酚用量,停药到唤醒时间。观察术中有无呼吸抑制及停止给药后30min内宫缩痛的发生情况。自感下腹疼痛不能忍受者记为发生术后宫缩痛。

1.4 统计分析

记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2 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产次、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显效205例,占80.1%,有效51例,占19.9%;B组显效256例,占100%,两组孕妇镇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丙泊酚用量为A组161.76±18.31mg,B组133.49±21.69.停药到唤醒时间为A组6.39±1.73min,B组为5.99±1.35min。呼吸抑制为A组8例,占3.1%,B组52例,占20.3%。宫缩痛为A组90例,占35.1%,B组25例,占9.8%。A组丙泊酚用量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停药至唤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及术后宫缩疼痛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术,其无痛率达100%。且宫颈松弛作用明显,孕妇安静,并能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了手术的不良反应,但其镇痛作用较弱,需较大剂量产生深度镇静来对抗疼痛等刺激,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同时丙泊酚的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年龄、体质、注药速度、患者当时状况、体重等因素有关,对于情绪过度紧张的患者,丙泊酚的首次用量要适量增加20—30mg,以保证充分的镇。如何选择配伍药物来增强镇痛,减少丙泊酚用量,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临床医师一直探讨的问题。芬太尼是一种较强的阿片类镇痛药,作用时间短,术前0.75μg 静注不影响丙泊酚的意识和定向力的恢复;此两者配伍应用能增强镇痛,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因此,B组丙泊酚用量较A组减少,A组唤醒时间较B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芬太尼和丙泊酚均对呼吸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由于芬太尼的嗜睡作用和其减少丙泊酚的清除率,延长镇静催眠时 ,B组产生呼吸抑制显著高于A组。B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可能与丙泊酚配伍芬太尼产生较强的镇痛作用有关。

我们体会,丙泊酚或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不失为简单、安全、效果可靠,大大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但也要重视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气道和呼吸管理,诱导时缓慢给药,避免血药浓度瞬间过高,注意调整头位甚至用托下颌方法保持气道通畅,确保无痛人工流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霄虹 包晓鸿 40例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分析[J] 吉林医学 2013.20

[2]叶媛 钱大东 邬秀英 朱萍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3.13

上一篇:冬天的作文:雪下一篇:早安祝福语简短温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