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事迹(精选8篇)
1.创新团队事迹 篇一
优秀创新团队事迹简介
中钢生产技术部乙线作业区,自2002年建立以来,紧扣公司形势、秉承“创新、奉献、超越”的江钢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创新高效化的管理模式,朝精干化、技术化、和谐化的团队稳步迈进,几年来取得骄人成绩,先后荣获“2009年公司文明号”、“2009年公司青年安全示范岗”、“2009年五四青年红旗团支部”、“2009年中冶市青年文明号”、“2010年公司优秀班组”,并于2011年被公司评为“三星级标杆班组”,严凯同志于2009年被评为“公司质量标兵”等荣誉称号,积极参与公司和中钢的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开发。分别参与了:5.5mm-10mmSAE1008、6.5mmSAE1006、XGM2、XGM6、XGM8,6.0mm-10.0mmHRB400,6.5mm-12mm40Cr,5.5mm-6.5mmGCr15,6.5mm1008L,5.5mm-16mmSAE1008,12.5mmSWRH82B-1,8mm-10mmSWRH72B-1,8mm72B等新产品开发,参与了高线粗、中轧1-8#机架平立辊无孔型轧制工艺的研发,并获得江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年来,该作业区不断创新管理方法,紧盯行业指标,超越自我,各项指标均位中钢前列,提出“创行业第一,向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要效益”的口号,不拘泥于以前的成绩,创造性地把各岗位人员的技能提升和培训作为作业区工作的主要方向,实行各岗位之间的轮训,使得作业区每位员工能够胜任2-3个以上岗位的操作,大大减轻了作业区人员紧张的状况,组织员工经常性地学习行业其它厂家的新技术、新工艺,做到提前消化、吸收,使作业区的生产水平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同时着眼全局,积极为中
钢培养合格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几年来先后有近十位大学毕业生在作业区工作学习,作业区不是简单地安排他们从事一些轻松的工作,而是让他们深入到生产一线的关键岗位,让他们以一名新进厂的普通工人的身份从事目前的工作岗位,按照一般员工的生产考核管理他们,工作过程中不断纠正他们思想上的一些偏差,高标准、严要求,通过他们自身的刻苦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独挡一面的、优秀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
安全工作是保障生产顺行的重要手段,这些年来作业区无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这得益于作业区安全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手段,除严格按照公司安全部门要求开展安全工作以外,安全上首提“贪生怕死”的安全理念,使得作业区员工在心理上筑起了安全的一道防线,同时除专职安全员外,要求每位员工做兼职的轮值安全员,强化了每位员工“安全”在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地位,保证了作业区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2.创新团队事迹 篇二
一、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与发展
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戈利特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 (UROP) , 鼓励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 这应该是“大学生创新团队”最早的雏形。随后美国其他大学也陆续进行了相关尝试。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开展较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国内高校陆续开始开展不同形式的“大学生团队”建设, 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例如,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开展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连理工大学成立的“创新学院”, 开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技能培训;上海交通大学实施“本科生研究计划PRP”,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等。但无论是何种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 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还不尽如人意,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团队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 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很多创新团队没有确定的培养模式, 组织运行随意性强, 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
(2) 缺乏完善的团队建设保障机制。例如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缺乏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指导教师的选拔及激励政策等;
(3) 团队存在临时组队现象, 应赛性质显著, 缺乏持续性和长期规划性;很多团队是为了参加某项科技竞赛临时组队, 竞赛结束后团队解散或名存实散, 没有持续性和长期规划;
(4) 学生的参与面较窄, 参与热情不高。由于评价和奖励机制等问题, 广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不够, 创新团队活动基本上是少数尖子生参与, 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 形成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氛围。
二“先进材料”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实践
辽宁工业大学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于2012开始推广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 为学生搭建创新工作平台。创新团队由学生按照专业、爱好等自由组合,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专业学习、工程实践、设计开发、学术探索等实践创新活动。“先进材料”大学生创新团队是辽宁工业大学首批成立的大学生创新团队之一。团队结合材料专业特点, 从学校实际出发, 在团队运行模式、管理方法、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 运行模式
“先进材料”大学生创新团队按照“总体设计, 分项实施”的原则开展具体工作。所谓“总体设计”是指按照材料类专业特点, 以材料类大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为主要目标设计团队工作内容;“分项实施”则是指按照设计目标, 组织开展不同的工作内容, 分别训练学生的某些专项能力。每项工作以具体“任务”的形式下达, 每学期滚动进行,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任务”。
按照上述原则, 团队设计了两类特定项目, 一类是全体成员参加的基础性的项目, 一类是小范围的科技创新项目。基础性训练项目侧重于材料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全体成员全部参与;科技创新项目侧重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 团队成员按兴趣自由组合完成。
基础性训练项目以工程实践中经常用、常见的材料为载体, 通过成分设计、合金熔炼、组织观察、性能检测等手段, 培养材料专业学生基础的专业能力;同时以工厂常见的典型零部件为基础, 模拟现场环境, 分析该零件的失效形式、设计并完成改进措施, 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例如, 要求学生根据给定原料 (Al、Si、Cu、Mg、Mn、Ti) 自选合金成分, 制定熔炼、精炼、热处理等工艺, 制备一定成分的硅铝合金材料, 要求其性能指标达到抗拉强度σb≥300Mpa, 伸长率δ≥5%, 硬度HB≥85。该项目涉及了材料制备、热处理工艺、材料测试方法等课程内容, 全方位锻炼了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科技创新项目是在完成基础能力项目基础上,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的实践性项目。项目均来自工厂实际, 是指导教师横向科研或预研项目, 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强。使学生更真实地体验工程实践项目, 锻炼创新及实践能力。例如, 瓦形铁氧体外磁场检测装置设计项目。该项目源于团队指导教师承担的鞍山市德康磁性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横向课题。该小组设计通过电脑编程控制X、Y、Z三轴云平台来实现三维复杂曲线运动, 实现电脑控制高斯计探头沿瓦形铁氧体内弧曲线扫描, 测出瓦形铁氧体的磁场强度。项目不仅涉及材料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材料知识, 同时涉及了自动控制、程序设计等其他专业的专业知识。学生必须分工明确, 团结协作才能完成, 项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 管理方法
团队将实行分级管理机制, 建立了开放式团队管理机制。吸纳新成员加入时, 按照“宽进严管”的原则。创新团队的准入条件较为宽松, 但成立了完善的团队组织机构, 按照年级、导师、小组等多方面分级管理, 且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创新团队运行管理机构, 使学生参与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 锻炼其组织和管理能力。对部分不适合学生进行淘汰, 建立淘汰机制。
(三) 评价和激励机制
团队为每位成员建立成长档案, 记录其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及指导教师对其的评价。每学期期末, 团队还将对每位成员给出阶段性评价, 使每位同学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同时, 为了保障创新团队的稳定发展, 团队还建立了长效激励机制。例如, 对于那些在团队工作中表现突出、科技竞赛获奖、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或取得其他创新实践成果的学生, 团队根据具体情况和成果的类型、层次, 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 创新团队取得的成绩
“先进材料”大学生创新团队自2013年成立以来, 学生在团队活动中边实践边学习, 激发了专业兴趣, 实现了有的放矢, 学习效果显著;在2014年的奖学金评比中, 团队成员获国家奖学金1人, 政府奖学金1人, 励志奖学金2人, 一等奖学金3人, 二等奖学金3人, 三等奖学金3人。
指导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 并帮助学生及时总结, 形成科技成果。团队先后参加了“挑战杯”“华为杯”等多次全国材料类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省及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4项, 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1项, 省级竞赛奖励14项, 发表学术论文4篇, 申请专利2项。
此外, 通过“创新团队”这一平台, 学生一方面强化了材料专业的基础能力, 另一方面锻炼了动手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 具备了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更适合现代企业的需要, 社会竞争力明显增强。2015年, 团队成员一次就业率100%, 其中大部分工作单位是大中型国有企业, 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忠旺铝业等。同时, 团队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更激发了他们继续深造的热情, 团队2015年共有6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占团队成员总数的33%, 其中4人考取211院校。
三、结语
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 是高校适应国家“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战略的必然举措。然而, 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专业特点, 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也不能一概而论, 应该按专业特点, 创建适合本专业特点的团队运行机制、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辽宁工业大学“先进材料”大学生创新团队在材料类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绩,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将继续从实际出发, 按照材料专业特点, 探索适合材料类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的新方法, 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段远源, 张文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1) :21-23
3.威鑫:创新团队 科技领衔 篇三
这支团队由威鑫公司董事长段政廷、总经理蔡志远、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博士达布希拉图、英国伍尔弗汉普敦大学博士何霞红4位核心成员带头。团队的建设,为威鑫农科在肥料研发方面起到了创新的突破;为威鑫农科以控释配方肥研发制造,向环境友好型系列肥料研发及现代农业信息化管理应用进行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威鑫农科培养一批专家技术型人才和企业技术骨干,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
这支团队以建立完善的环境友好型肥料开发与利用技术平台为基础,以进一步开展控释配方肥、炭醋缓释配方肥和滴灌配方肥的研发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主要途径,通过创新团队的建设,让新型肥料的研发和推广取得一定数量的专利技术与产品,切实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产品开发、生产关键技术等问题。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团队的目标是开发10种以上专用控释配方肥,5种以上专用炭醋缓释配方肥,3种以上专用滴灌配方肥,申报2项以上云南省市科技進步奖,建成云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
威鑫农科在建成“创新团队”的同时,还将以项目实施为依托,锻炼一批作风务实、技术领先、理论先进的科研队伍,培养一批德才兼备、能独挡一面的专家型技术人才。力争培养3至5名省级乃至国家级拔尖科技人才,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层面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同时,团队建设还将以此为发展契机,进一步明确目标,提高科研水平和管理质量,为晋升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科研团队奠定科研基础和人才储备,争取实现向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的跨越。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技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科研群体。
责任编辑:李晓欢
新团队”的牌匾,这标志着威鑫农科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4.创新团队事迹 篇四
设计之初,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状况。“码头要用什么设备、怎么布局、怎么控制运转、运行后有什么问题,我们统统没概念,所有细节都要一一设计。”李永翠说。
在“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中摸爬滚打,自动化码头轮廓在连钢团队的图纸上一点一点成型。仅仅是出入集装箱卡车的闸口,他们就设计了40多稿方案,有时已敲定方案,因为一个细节调整,所有数据都要重新核算。
一个个通宵达旦,一次次推倒重来,连钢团队仅用15个月就完成了码头的设计方案,这项工作在国外至少需要三年。
在码头建造和设备研发上,连钢创新团队同样是从零起步,而且要做到比国外自动化码头更好。以自动导引车(AGV)为例,连钢创新团队打破全球通用的铅酸电池技术垄断,研发了基于钛酸锂电池的小容量、长寿命、高功率的动力系统和循环充电模式,AGV电池重量从13吨减为2吨,寿命从2年延长为10年。
解决世界性技术难题的一连串自主创新,组成了“中国大脑”的自动化码头:
首创港口大型机械“一键锚定”自动防风技术及系统,_了港口大型机械防瞬间大风的世界性难题;
采用物联网感知、通信导航、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码头作业的全流程智能调度和智能化高效管理;
……
5.创新团队事迹 篇五
8月,“连钢创新团队”吹响了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的号角。靠着众志成城图强、誓立时代潮头的团队精神,11月28日,短短15个月,集合了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全球首创运用5G+自动化技术等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投产运营,领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科技水平,再次以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向全球港航业奉献了“中国方案”将世界高科技码头的王冠揽入怀中,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德国工业4.0提出者门蒂斯参观后表示,“4.0的精髓是系统整体的自动化,人与系统之间要能无缝对接,系统与系统之间能有效交互,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约翰·沃尔特表示:“ISO希望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标准化推广到全球。”
6.创新团队事迹 篇六
面对全球工业4.0给港口发展带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从一张白纸起步,经历1000多个昼夜的突围破壁,建成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欧美”到“领跑世界”的嬗变。
作为山东港口全自动化码头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者,“连钢创新团队”把新时代海港员工的个人梦融入强港梦、中国梦,展现了新时代工人阶级和科技工作者的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
1. 勇争世界一流
20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立项时,诞生于欧洲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经运营,而亚洲却没有一座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为补齐中国港口短板,刚刚做完肺癌手术的张连钢秉承“为港口争气、为国家争光”的初心,毅然挑起设计建设世界一流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重担。
在码头立项之初,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连钢创新团队”先后奔赴荷兰、德国等国外自动化码头考察。但国外同行并不展示核心技术和关键数据,团队成员只能走马观花地远望,考察交流没有取到“真经”。
当时,国外企业也曾提出规划设计方案,但却开出了天价,并且附带有系统不开放等条款,一旦接受,就会陷入国外企业的掣肘。
“真经”难求,核心技术买不来,成功只能依靠自己!张连钢和团队定下目标:要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自动化码头!
怀揣着为国争光的情怀,团队成员千方百计搜集信息,如饥似渴“恶补”相关专业知识,夜以继日地苦干,不到两年累计召开了三千多个专题分析论证会,每个专业都形成了上万字的论证报告。
按照国外惯例,自动化码头的规划设计至少要3年,从项目立项到建设完工则需要8-。张连钢提出,“这个速度等不起”,他带领团队集思广益,大胆探索,对项目组织设计实行“并行协同”,即规划设计、建设集成和商业运营“三位一体”,使每个参与者都全流程承担咨询师、设计者、建设者和经营者等多职责角色,扁平化矩阵式统筹推进全流程工作。
随着信息的汇总和无数次碰撞、讨论,经过反复不断地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码头轮廓一点点成型。仅仅是集装箱卡车出入码头的闸口,团队就前后设计了40多稿布局方案;装卸流程测试案例编写了7000多个,反复测试达十多万次。就这样,团队仅仅用了15个月就拿出了完全符合青岛口岸实际的码头规划设计集成方案,不仅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而且实现了全面超越。
2. 不拼命肯定干不好
创新就是九死一生。面对自动化码头这个陌生的技术领域,“连钢创新团队”迎难而上,拿出靠上、拼上、豁上的信心和勇气,全身心扑在项目上。
白天跑现场爬设备、开会研讨攻关难题,晚上聚在一起修改方案、查源代码,从一缕缕游丝般的光明中寻觅成功的希望,从一次次失败的痛苦煎熬中探求胜利的曙光。
团队每个人都将自己对工作的热忱和负责发挥到了极致:流程操作组对100多个流程反复修改十几稿,有时因为一个细节的调整,所有的数据都要重新核算;IT组勇担软件开发重担,构建了基于企业云架构的码头双活数据中心;设备组反复研究、比对、分析,确定最佳设备规格;土建组只有一个人,却以一当十。
还有些人,把这项工作当作事业和生命扛在了肩头。张连钢作为团队主心骨,身先士卒,带着病躯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被称为拼命三娘的女汉子李永翠,刚进项目组时女儿只有5岁,因为长时间扑在项目上,无暇照顾女儿,年幼的女儿一听到“自动化”三个字就会生气地捂住耳朵;负责网络系统的徐永宁,在码头数据中心调试的关键时期妻子确诊癌症,在妻子生命最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晚上陪床,白天照常上班,从没有耽误过工作;堆场组的管廷敬,在最后攻坚决胜阶段始终坚守岗位,甚至在母亲去世时,都没能赶回去见上最后一面。
“连钢创新团队”把自己的家当做小家,把国家、港口和码头当做大家;把对家庭的亲情当做小爱,把对事业的热忱当做大爱。正是这种“忘我拼搏奉献、担当时代使命”的崇高境界和“拼命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的奋斗精神,激励团队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3. 敢为天下之先
面对国外成熟经验在青岛港的“水土不服”,“连钢创新团队”敢于挑战国外权威,大胆地走自主攻关、自主创新的路,凭着一股不畏艰、不怕难的劲头,创新自动化码头建设模式。
以码头堆场建设为例,堆场混凝土梁面平整度,业内允许误差控制在15毫米以内,但为了能让自动化设备在抓取集装箱时,定位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团队硬是把这个标准控制到了正负2.5毫米的极限,相当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因此创造了一项新的行业标准。
针对自动导引车的供电模式,团队大胆采用先进的钛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设计制造了不用换电池的导引车,作业过程中自动完成充电,续航里程无限制,不但节能环保,而且减重十几吨,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并节省换电站建设成本过亿元。
此外,团队还全球首创轨道吊“一键锚定”系统,解决了大型机械防瞬间大风的全球性难题;全球首创“氢+5G”智慧码头建设,等等。
“连钢创新团队”仅用3年半时间完成国外码头8-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不仅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还创出了多个全球“首创”技术,攻坚了一批世界级的原创性科研成果,赢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创新成就未来,创新赢得尊重。,“连钢创新团队”应邀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从前,像这样的交流从来不邀请亚洲港口,现在,中国不仅参加了,还以主报告人的身份登场,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连钢创新团队”传承了青岛港人一直以来的拼命创新精神,是精神催化生产力转变成果的创新典范,这是几十年港口模式的颠覆性变革,是工业互联网时代国际一流海洋港口面貌的展示。
4. 群策群力挑战极限
面对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一项项苛刻的限制条件,“连钢创新团队”不但没有被吓退,反而激发了凝聚力、战斗力,整个团队就像一团火,不断释放着激情、激扬着斗志。
一幅码头总平面布局图,团队对9种方案、16种派生形式以及8个要素,进行反复综合比较,得出最优方案;堆场设计,通过对16个因素进行多次综合平衡优化后,确定最终选择;自动化流程的测试案例多达7000多个,在17套环境中进行了十几万次测试……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团队成员们一次次群策群力、一次次挑战极限。
在设备制造最吃紧的时候,设备监造组的同志兵分四路进驻制造基地,一呆就是半年。一支手电筒、一把游标卡尺、一个笔记本电脑是他们工作上的“三件套”;方便面、榨菜、老干妈是他们生活上的“三件套”。白天顶着酷暑钻大梁、爬高空,晚上回到办公室,对照图纸研究第二天的监造重点,每天都要忙到夜里10点以后。
到了测试阶段,设备需要48小时不停运转,他们也是48小时连轴转。流程优化组的同志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拿着秒表盯在现场,对流程作业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测算,一秒钟一秒钟地细抠,不断提升作业效率,一开港便创下了桥吊单机效率26.1自然箱/小时的全球自动化码头开港最高纪录。随后,又6次刷新纪录,创出了桥吊单机作业效率47.6自然箱/小时的世界最高纪录。
5月11日,由“连钢创新团队”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开业,不仅实现了“五大突破”、“十大创新”,创出了全球自动化码头开港最高效率,而且让高高在上的“贵族码头”走下云端,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方案”。11月28日,二期工程开港运营,将工期又缩减一半,再次创造了自动化码头建设的“中国速度”。
码头开业以来,“连钢创新团队”先后受邀参加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世界港口大会等国际盛会,分享自动化码头建设经验;接待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4余人次,各类媒体报道20余万条,成为展现中国智慧的靓丽名片。
7.创新团队事迹 篇七
1.1 建设总目标
北京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创新团队建设总目标为, 以团队建设为契机, 以校企深度合作为突破口, 以“企业文化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为载体, 开展基于校企文化融合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探索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路径、方法和规律。在建设中, 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 打造一支学习型、文化型、创新型、服务型、双师素质型的一流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团队建设, 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得到最大幅度的提升, 并把握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规律、方法和路径, 成为校企合作的行家。
打造“52244”型的专业创新团队。“5”指团队结构为:职业教育专家支持, 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参加, 企业专家合作, 领导亲自参与, 校内专业教师为主团队结构;“2”指以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课题研究为载体, 以全面融合企业文化要素的项目式教学开发为主线;“2”指实现企业文化与课堂教学文化融合上的突破, 实现项目化教学的质量突破;“4”指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 善于创新, 团结协作, 示范作用显著的专业创新团队;“4”指通过团队建设实现团队成员素质提升的四个方面:即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宽, 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双师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 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示范能力得到加强。
1.2 具体建设目标
北京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创新团队建设具体目标为: (1) 开展现代汽车企业文化内涵及人才素质需求调研; (2) 构建基于校企文化融合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3) 开发融合企业文化要素的教材; (4) 开展融合企业文化要素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创新; (5) 以课题为载体, 探索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路径、方法和规律; (6) 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7) 参加多项职业能力培训, 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团队。
2 规划合理的成员结构
优秀的专业创新团队, 是一个学历、专业、年龄、职称、实践能力等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梯队, 梯队应形成核心突出, 层次清晰, 衔接紧密的组织架构。北京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创新团队中, 团队带头人曾多次赴国外学习培训, 在德国参观考察过宝马、奥迪、大众等汽车制造厂及汽车修理企业, 接受过较为全面的职业教育培训, 对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生产管理等文化内涵有着较为深刻的领悟;带头人拥有参加国家“十五”、“十二五”项目的研究经验, 曾在机械科学研究院成套设备研究所任职, 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拼搏精神;具有开展CBE、订单培养、模块教学、项目化教学改革经历, 拥有丰富教学改革经验;曾担任过行政职务, 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教师团队管理经验, 具备了团队带头人的基本素质。
该团队共由10人组成。其中, 校内教师8人, 企业专家2人;年龄结构较合理, 35岁以下的成员4人, 占全体成员的40%;50岁以下的成员9人, 占全体成员的90%;学历层次较高, 团队成员中, 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占全体成员的60%;团队成员有较高技能素质。高级考评员2人, 高级技师3人, 技师2人, 高级工2人, 中级工1人。高级职业资格证书7人, 占全体成员的70%。
综上所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创新团队为形成了一支中青结合、校企结合、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构成了创新团队的人员基础。
3 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是良好开展团队建设的基础。北京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创新团队以校企深度合作为突破口,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为宗旨, 秉持创新、务实、合作、奋进的团队文化理念。依据团队建设计划任务书及实施方案, 创新团队立足自身发展实际, 建立了合理的组织架构, 有效地保障了团队建设的高效实施。详见图1。
4 进行科学的分工
(1) 团队带头人:负责团队资源整合与战略规划及阶段性控制, 确定团队工作目标与定位, 为团队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并直接参与培训与科研。 (2) 运行保障组:负责团队日常工作的组织开展, 协调具体团队事务, 并协助带头人管理团队。负责经费支出与报销的审批及财务手续履行。 (3) 校企文化对接研究组:承担企业文化进课堂的企业调研组织与实施, 承担企业文化调研报告的撰写, 承担企业文化进课堂途径与对接点的研究。 (4) 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组:承担企业文化要素进入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5) 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组:承担企业文化要素进入课堂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6) 教材开发组:承担企业文化要素教学要素相融合的教材开发, 将企业文化进课堂研究成果以文字的形式固化在教材中, 作为传承优秀企业文化的载体。 (7) 团队建设研究组:负责团队内部信息的收集整理及与团队外部的信息沟通交流及团队的文化建设研究、组织建设研究和运行机制建设研究。 (8) 核心成员:实行研究小组负责人由团队核心成员担当, 小组任务明确, 责任到人, 随时交流, 定期研讨的工作机制。 (9) 秘书:负责团队所有会议、活动的记录与材料整理及资料保存。
5 建立良好的协同工作机制
(1) 良好的信息共同平台; (2) 定期研讨机制; (3) 随时沟通机制; (4) 和谐合作机制。
6 加强校企间的深层合作
(1) 吸收企业专家成为创新团队成员; (2) 创新团队与企业创新工作室共建; (3) 团队成员与企业专家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4) 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及课题研究。
7 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
(1) 成立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北京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创新团队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其中, 教学校长担任组长, 系主任担任副组长,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全面负责团队的管理、组织和实施。 (2) 学校成立团队建设工作小组。北京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创新团队, 团队带头人担任组长, 创新团队成员为组员, 负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 开展创新团队的各项建设工作。 (3) 学校成立团队建设监督小组。北京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创新团队, 由纪检委书记担任组长, 纪检委委员为组员, 负责对团队建设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 确保团队建设资金、仪器设备采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8 总结
实践证明, 构建科学的管理目标体系和运行机制, 可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团队的运行效率, 激发团队的创新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马顺彬, 吉利梅, 宋波.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困境与运行机制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 2014 (04) .
[2]李生京, 张青, 刘丽.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环境与运行机制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11) .
8.创新培训模式打造卓越团队 篇八
摘 要:我区紧紧围绕“长安区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奋斗目标的要求,以提升“三支队伍素质”为抓手,创新培训模式,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精心设计培训项目,精心组织培训工作,切实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发挥名师、名校长的带动、辐射作用,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素质,取得了显著成果。
关键词:“三支队伍”;培训;打造;卓越团队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6-0040-02
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始终把人才工程作为教育的“一号工程”,紧紧围绕“长安区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以提升“三支队伍”素质为抓手,创新培训模式,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精心设计培训项目,精心组织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素质。
一、与北京对接,名校长带路导入先进管理理念
长安区教育局率先聘请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和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担当主持人组建“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辐射作用,推进我区校长队伍领导力的提升。2014年10月26日~10月31日组织“李烈工作室”校长研修员(共计13人)赴北京跟岗培训一周,并于11月5日座谈交流学习体会,制定下阶段抓落实计划,12所学校要进行联合教研,先从一年级课堂行为习惯抓起,互相观摩,共同提高。11月2日~6日组织“林卫民工作室”校长研修员(共计16人)赴北京跟岗培训4天。“李烈工作室”通过云平台转播培训我区骨干教师1200人次,中层干部600人次。某校长研修员说,我们在名校长工作室,经历了专家的理念引领、集团学校的实践浸润、管理工作、行政会议的思想凝练及经验分享,提升了我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
二、以培训为契机,名家专业引领助推专业发展
组织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全员远程培训项目;聘请国培专家、省培专家和本土专家相结合,对新入编教师、新一年级任课教师及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讲座和实践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8月20日 聘请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核心成员龚雄飞,作了题为“学本式课堂——走向卓越的教育改革行动”的讲座。8月21日聘请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迟希新,作了题为“当下师德建设的挑战与应对”的讲座。
三、挖掘本土资源,名师带动加快课程改革
为充分发挥我区名师、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选取全区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名师、特级教师担当主持人,成立了12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中约有12名研修员,每位研修员至少是校级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的定位是出人才,出经验。出人才就是出名师,出经验,就是通过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形成这个队伍中培养高端人才的经验。“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为造就未来长安区基础教育领军团队打下了扎实基础。
2014年9月27日~10月1日,师训科和教研室联合组织12位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赴厦门参加全国第六届名师工作室论坛, 10月9日召开了座谈会,大家畅谈本次学习收获及下一步工作室的打算。三次高端培训,12个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学习热情极高,收获很大。短短几个月,各工作室主持人在边学习边实践中发挥了带动辐射作用,多数研修员老师通过参加工作室的活动学习,教育教学能力在逐步提高,最可贵的是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挖掘了潜能。
四、组织“校长俱乐部”,提高校长和管理干部整体素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长俱乐部”活动,从师德师风、管理理念、管理策略、专业水平等多方面对全体干部进行在职培训收益很大。仅2014年就开展“俱乐部”活动十余次,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有实地考察互看互学、专家讲座、警钟长鸣、心态调整·激情共赢卓越团队训练、名校长报告会、读书交流演讲等。形多法活的干训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的管理水平。
【创新团队事迹】推荐阅读:
学习连钢创新团队事迹个人感悟08-19
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团队建设10-23
如何团队创新07-16
创新团队申请10-22
企业创新团队工作汇报11-04
关于创新创业团队论文12-06
团结合作能力与创新团队07-05
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成立暨聘任大会08-29
许昌市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工程 实施办法(暂行)08-27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