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精选15篇)
1.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篇一
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一、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式方法是否生活化是影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物理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促使其获得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时,应当具有创新意识,采用生活化教法实践教学。教师在授课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设计出与此相关的实验探究,并且在内容上需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索性,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地与同学、老师互动合作,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活动,设计出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活动,诸如开展千斤顶如何能够支起一整辆汽车讨论会,探索如何使用起子开瓶盖更省力等,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教会他们将课上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二、实验教法生活化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将实验研究与解决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过程中一举两得,既解决实验所要验证的问题,又解决与之相关的现实问题,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无论是对实验内容的安排还是实验策略的确定,都应当有效结合实验内容与社会实践或是大自然现象,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它们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更熟悉生活,也让生活更贴近物理。此外,将物理实验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和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对于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三、练习设计生活化
加强学生课后练习对于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上完课后要布置一定的课后练习加深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领悟。课后练习的布置不是简单地从教材课后的习题中抽取,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使其更具有生活化气息,这样才不至于引起他们的反感,又能让他们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获得生活体验。笔者在设计课后习题时,往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为背景,比如在学习物质的密度一课时,并不是布置多少有关密度计算的习题,而是通过让学生回家测牛奶、酱油、醋等常见的生活物品的密度,将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又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其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对于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将培养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贯穿教学始终,进而促进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真正提高。
2.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篇二
一、将生活引入教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现代学生使用的教材中, 生物课程教材的编写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留心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生物现象, 并以此帮助他们准确、快速地把握生物学科的知识要点, 并且养成他们细微观察生活的习惯, 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如, 在初中的生物课上我们讲光合作用时, 常常先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日常生活中, 让他们去寻找相关的记忆。他们通常会将室内外的花草进行比较, 从而得出叶绿素在光聚状态下的性质与无光或弱光的性质的不同特性。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 学生不仅很快地理解了知识, 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二、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时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在生物教学生活化的设计上, 一般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学科紧密联系实际性;在教学方法上一定严格按照学生的接受程度去设计;设计具有科学性。
首先, 在生物教学中, 我们要选取与生物教学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题材与内容, 并且其真实性与知识的构建性能够很好地融合。所以生活化内容最好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与事, 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 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共鸣;问题必须是具有理智的挑战性并通过努力有可能做出尝试性的解答的。
其次, 生物的生活化教学要适当、适量。我们不能一味的只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生物研究性、活跃性, 而忽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正常思维, 忽略学科自身需承载的教育功能, 不自觉地去加进一些与学科教学无关的非学科因素, 从而忽视学科教学的科学与严谨。
最后, 我们必须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概念, 将生物学科的知识与学生的发挥空间相互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 学得有情趣, 学有所得, 从而构建出和谐、高效的生物课堂。
三、“生活化生物教学”的意义
1.“生活化生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生活化的生物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而且让学生能够不断地积攒生活经验。对于学生从生活化的生物教学中能够不断地结合自身经历, 在知识的形成、结论的获得中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与巩固因此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2.“生活化生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情境, 在教学课程中将问题融入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去解决, 让学生对学习生物的整个过程产生真实感及兴趣, 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与寓教于乐性。生活化的生物教学能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进整个教学中, 让学生真真实实地通过整个实践与参与来激发对于学习的热爱性。
3.“生活化生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的能力
在不断完善与创新的教学环境与情境中,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情境与解决问题情境相统一, 让学生自己自主用实验来解决生物课程的问题, 这是让学生积极探索与求知的全过程。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 学生势必要利用创新与实践来揭开生物的谜题, 再由不断的创造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生活化生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生活化的生物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社会这一大环境, 增强创新与实践能力, 并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在现代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实践生活来寻求解决生物课题, 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细小事情联系学习课题中的疑问。让学生养成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 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我们只有通过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接近生活、源于生活的知识问答, 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与真实生活相重合的契机, 来更多地在体验生活之余去理解与深化生物科学知识, 体会到生物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到生物问题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问题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化教学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驱动知识的建构, 能使师生的课堂生动丰满, 充盈学生的生活经历,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高文波.生活化教学理论, 生物教学教案[J].学科教学, 2008 (07) .
[2]胡萍.生物课堂活化教学实验[J].西城教育, 2005 (21) .
3.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研究 篇三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生活化研究
生物教学不仅是小学生物和高中生物之间的重要纽带,而且有助于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修养的提高,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学校高度重视生物教学,但是目前有些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呈现出一种“唯分”现象,往往忽视生物课的重要性,而将生物课当作一门副科来对待,同时由于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着受传统不良思想的影响、陈旧的教学等问题,导致我国初中美术生物难以变得更高质量、更加有效。所以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生活化的改革显得很有必要。
一、对教学情境实现生活化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教育领域提出了生本教育的观点,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重心放到学生上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化的引导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的权利。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该地区的教育普及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很多初中生在刚接触生物这门学科的时候,对它的学习接受度也是不同的,在这种状态下,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步入学校的正轨上,教师就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生活方面入手,对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通过在教学情境中设置与生活环境非常接近的教学氛围,并对其加入自然科学知识,产生一种对生物这门课程直观的学习感知。正是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好奇事物的求知欲望,从而才能给未来的生物科学学习阶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对教学内容实现生活化
对教学情境实现生活化只是激发初中学生对学习生物这门课程的兴趣,对教学内容实现生活化则是对学生所产生的兴趣进行一定程度的升华,使之进一步转变为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当中,有很多的知识点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授的知识进行一种生活化的处理,使得学生在发现生活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另外,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对一些知识进行生活化的举例,即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来进行说明式的教学,将初中生物的专业知识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大自然的世界中,学生通过以往的一些生活经验、亲身感受所产生的一种直观的生活体验,来学习教师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学会的知识,这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三、对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实现生活化
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因为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种模式化的学习方式,对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限制,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在课上给学生普及一些课外的知识,这些知识一定要贴近生活,从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测,从而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也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进学习经验交流,通过交流的过程,使得学生懂得生物学习的真正含义,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习题的同时,学生可以在做题过程中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这无疑是提高学习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兴趣的好方法。
四、引导式的鼓励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要鼓励学生勇敢提问,鼓励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质疑,因为重要的不是提问以及质疑后的最终结果,而是提问、质疑这个环节中学生所思考的那个过程,只有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并通过鼓励学生的方式来完成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喜欢上生物这门课程,真正对生物提起学习兴趣,从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初中学校生物教学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敢向老师提问,或者是对生物知识产生困惑后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必须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鼓励,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这门课程,才能使初中生物教学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的方向去发展。
五、将”生本教育“理念加入到生物课堂中
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感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对多媒体进行应用,通过对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来准备教学课件。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应该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调动学生主体上的感觉、知觉、感受,使得学生从根本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把握,跳过课本文字去领悟课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只能学到表面知识的现象,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到精神层面,从而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得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来感受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积累来提高综合素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也应该适当的给学生普及一些课外的生物知识,使课程教学中气氛更加活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一个督促的作用,通过督促,使得学生把课堂知识的一些内容掌握在心底,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了现阶段教育领域“生本教育”理念的落实,也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发生改变,由一种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这对生活教学的生活化改革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六、结语
学习是一个人提高自身修养、内涵、素质的主要途径,在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生物也在初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任梦然,康五祥,李秋石.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策略探析[J]. 教学与管理. 2013(19) .
[2] 弭金玲.开发和挖掘生活化的课程资源[J]. 天津教育. 2013 (07).
4.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篇四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根植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蕴藏于生活的角角落落。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将数学知识最终运用到生活中,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努力开发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问题 生活化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给学生提供温润肥沃的生活的土壤,生活的阳光、雨露和惠风,最终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生活的绿洲。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融入课堂,让数学课堂生活化。那么,在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创设条件使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生活呢?
一、导入数学新课生活化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灵,又仿佛惊险刺激或温情浪漫电影的“序幕”深深吸引学生的眼球,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有表情地朗读了作家周立波《山乡巨变》中的一段文字:“正月里的一个清冷的黑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东方山后的天上,几片浓云的薄如轻绡的边际,衬上了浅红的霞彩,过了一阵,山峰映红了,又停一会,火样的圆轮从湛蓝的天海涌出了半边,慢慢地完全显露了它的庞大的金身,通红的火焰照彻了大地,红光又逐渐地化为了纯白的强光。白天开始了。”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把地平线看做直线,太阳当做一个圆,在上述的描写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你能给它们命名吗?激发了学生对新课程学习的热情。
再如,在教学“相似形”时,我出示了一期《百花园小小说》封面上刊登的一幅名为《唇齿相依》的油画,背景是蔚蓝色的大海。让学生认真观察,学生首先观察到“台湾岛”,逆时针旋转九十度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看到“嘴唇”,“微笑的嘴唇”。笔者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画所蕴含的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学生经历了一次爱国主义心灵的洗礼。随后提出“画中的台湾岛与现实中的台湾岛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的问题,学生回答“形状相似”,自然引入新课。
二、探究数学新知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材懂得用教材,灵活整合教材信息中的生活意义,还有必要对教材提供的素材做适当的改编,作些生活化的加工。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下学习体会数学,让学生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更多数学生活的烙印。
例如,在教学“概率”时,笔者诵读了李尚志的一首数学诗:“沙场百胜古来稀,九密一疏已足奇。祸福偶然存概率,风云多变测天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形象、生动地对什么是概率及其“偶然性中的必然规律”的实质做了阐释。
在讲授“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时,先引用现实中的一些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荆州长江大桥的设计中,拉杆都是彼此平行的,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他们是平行的呢?”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面临着缺水的严重挑战,我国也是一个严重缺水国。七年级上册《5.5综合与实践
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选用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节约用水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实践活动性。该课是一个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它同样也是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通过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计算及统计整理,从而得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又增强学生的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自觉主动地加入节约用水的宣传和行动中来。
三、解决数学应用生活化
将数学知识最终运用到生活中,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将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所在学校的少年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剪纸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巧手剪出精美、漂亮、立意新颖的轴对称图形剪纸。如:蝴蝶、双喜、双鱼、京剧脸谱等,这些作品在学校开展的学生成长展示会上受到普遍的好评,有的同学到初中毕业的时候还一直珍藏着,因为初中的数学课堂学习让他们懂得珍爱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到高精尖技术,小到百姓居家过日子,数学问题无孔不入,关键是要找好、找准,给人以自然的感觉。如在讲“比例线段”时,利用“日光成影”让学生动手测量,解决求树高、旗杆高问题;又如:教学《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解决不过河求河宽、不登楼求楼高、求高速公路旁边的广告牌高等问题;再如:讲授“概率”时,课本上设置的“摸红白球问题”学生感觉生活中不常见,我把它改成“扑克牌问题”,准备一副扑克牌,3人一组每人起到的花色、点数有什么规律呢?一副扑克牌有两个“王”,某一个人发到一对王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什么三个人起牌,绝对有一个人能起到至少两个
2、两个3、两个4„„让学生从心底感叹“原来数学有这么大的用途。”
四、兴趣小组活动的生活化
组织学生开展“带上数学知识到生活中去”,是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最好表现,也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实践活动。这不只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还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办法处理一些简单的实践问题,从而领略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三里湾》是赵树理同志写的一部小说,讲三里湾村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这部小说中说到一个几何题,就是“场磙的改造”。什么叫场磙呢?笔者经历过那个时代,对场磙比较熟悉。画图向学生作了介绍并说明场磙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现在,农村有些地方还有,只不过用机械代替了牲口)。怎样让场磙兜大圈子,那就要对场磙进行改造,把大的一头稍稍凿小一点儿。凿去多少正合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绪高涨,探究尽头十足,学生浅尝辄止时,笔者及时给予引导点拨。终柳暗花明,水落而石出。学生经过一番思索、探究,似乎很疲倦,但我看到的是他们脸上掩饰不住的愉悦和幸福。随后,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小说中场磙改造的过程,并进行了一次理想前途教育。
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笔者把《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复习题中安排的“探索研究”的问题拿过来,让学生合作研究解决。
1.野营活动中,小明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的铁皮代替锅,烙一张与铁皮形状、大小相同的饼,烙好一面后把饼翻身,这块饼刚好落在“锅”中,这是为什么?学生由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很容易解决。
2.小丽用一块直角三角形的铁锅,烙一张与铁皮形状、大小相同的饼。烙好一面后把饼翻身,这块饼不能正落在“锅”中,小丽将饼切了一刀,然后将两块都翻身,结果饼就正好落在“锅”中,这又是为什么?教师提示:如何把直角三角形转化为第1题。学生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把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问题得以解决。
3.如果用来烙饼的铁皮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那么烙好一面后,怎样翻身,才能使烙饼刚好落在“锅”中?通过上面的阅读理解,学生大显身手,得到了不同的方法。至此,学生对此题的认识上升到只要是轴对称图形翻身后就可和自身重合这一重要结论。
生活如歌如诗,数学生活化——“小诗有味似连珠”,生活课堂,诗乐歌之。总之,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为人人所学”的根本理念,努力开发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参考文献:
[1]覃运初.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6).[2]王志东.情境、生活、实践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2(17).[3]汪
5.初中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 篇五
黎米丹
(贵州省德江县青龙中学
贵州
德江565200)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如何以生活为中心开展美术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05一01
1.树立”生活”理念,服务美术教学
关于”生活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一直以来从未停止过,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再到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我们教育中关于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已越来越明晰。所谓”生活化教学”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学科教学内容具体到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地用生活的方法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进行”生活化美术教学”要求教者淡化学科中心,积极关注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加以联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在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的美,我们应以“大美术”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以宽泛的美育思想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进行指导,通过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从而有机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2.创设生活化情境
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生活化的教学环境需要精心的设计,才能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美术鉴赏生活化,就是从现实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联系学生自身实际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比如说:在《超现实艺术》一课中我通过进行”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游戏,让学生更深入的领会超现实艺术;在《现代绘画》一课中,我通过”成语预测”的游戏让学生深入体会杜尚的艺术,以上游戏在促进课堂教学的同时,都具有有趣的效果。虽然学生缺乏一定的系统知识,但学生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还是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联系的。如围绕学生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进行教学,学生会从中体会到经验的价值作用,从而让学生从中体 会到经验的价值作用,从而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生活情境要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二是生活情境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水平;三是生活情境要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四是生活情境要与学习过程形成有机的整体。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新课堂,在新知的导人中运用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有讲故事、听音乐、表演、猜一猜等。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应是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课程内容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融会贯通,整合构建,才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深刻、牢固,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3.尊重独特创造成果,培养学生的运用技巧
关注学生的独特创新成果,不仅能够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更能够使技能运用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学生的独特创新得到尊重和认可,更是课程人文化教学的必然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情境中发现美,让学生依据他们所感知的生活、审美情趣和学生所理解、掌握的美术知识,理解创作,从而不仅激活他们的艺术创作灵感,还让他们更加投入学习。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以手中的画笔描述自己的所想和所感,更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思维,丰富认知感受,满足其多元化的学习发展需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多为学生提供可展示独特创造的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提供平台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要发挥想象力,多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社会的真善美,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运用熟练的表达技巧予以呈现。
4.优化整合各种资源
实践表明,通过优化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能够有效解决”只有共性、缺乏个性”的课程体系所造成的”千校一面”的现象,开发出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成为一个具有艺术化、个性化、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4.1优化学校生活资源。如,设计黑板报、排版学习园地、美化教室一解、指导学生设计舞台背景,以及校园绿化的造型、布局、宣传橱窗的美化等。如此以校园生活资源优化为对象,不仅有利于营造出浓厚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而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使其操作能力在主人翁式的主动学习中得以培养。
4.2优化家居生活资源。家居生活资源的优化包括各方 面,小至课程表、书架、笔架、阅读架、笔筒之类的实用工艺品,大至生活用品、家具、车辆、房屋的没计。需要注意的是家居生活环境的设计应结合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在掌握一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尝试。
4.3优化社会生活资源。社会生活资源包含在社会文化、经济生活之中,如贺卡设计、书籍装帧、标志设计、招贴创意、广告创意、包装、装潢设计等。如此资源优化、技能习得有助于推动学校美术教育的社会化进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社会生存能力。
6.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篇六
一、捕捉生活现象, 精心导入教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 导入新颖奇特, 自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起来, 让学生的心情更愉悦, 思维更活跃, 学习热情更高涨。现实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化学信息, 我们要以生活的眼光来审视化学教材, 捕捉生活现象, 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的导入让教学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 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动机。
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 我们可以学生所熟知的各类生活现象来导入, 如古代字画为什么历经千年依旧保存完好?大自然鬼斧神工, 溶洞奇形怪状, 你知道这是如何形成的吗?家中装修用石灰浆刷墙, 为什么墙壁越来越白还会“发汗”呢?这些都是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现象, 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与化学有什么联系。在导入阶段抛出这些生活问题, 不仅可以以熟悉的生活来拉近学生与化学教学的距离, 吸引学生更多的关注,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与化学学科的密切联系,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二、联系现实生活, 降低教学难度
一些化学概念抽象深奥,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 这就是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真正理解, 这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采用生活化教学,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寓抽象知识于现实生活中, 更能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大量直接经验, 经过进一步的探究与思考, 将这些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 从而达到对这些教学难点的深刻理解。
如在学习溶解度这一内容时,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我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展开教学, 让学生回忆:我们平时在喝可乐时, 是先使劲摇晃下再打开, 还是轻轻地打开瓶盖。学生大多有过这样的经历, 会很直接地告诉我:要轻轻打开。我装作很迷茫的样子问为什么。学生都抢着说:因为摇晃之后打开会有许多的泡泡冒出来。我问:那么谁能告诉我, 这些泡泡是哪里来的呢?没有开瓶时能看到泡泡吗?这样将抽象的概念寓于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之中, 更能降低教学的难度, 便于学生的理解。此时再加以教师必要的启发与指导, 学生就可以认识到瓶子没有打开时没有气体, 是因为气体溶解在液体, 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深刻地理解气体溶解度这一抽象深奥的化学概念。
三、运用课堂所学, 解决现实问题
学以致用是最终的学习目标, 化学的学习离不开生活,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运用课堂所学来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 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化学学科与生活的关系, 增强化学的实用性。这既是对所学知识掌握与运用的一次提升,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形成持久而稳定的化学学习兴趣。因此, 实施生活化教学, 不仅要从生活现象来引入化学教学, 再现生活, 同时还要从化学教学走向现实生活, 回归生活, 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来感受学习的乐趣、化学的实用。
如在学完“金属的腐蚀和防腐”后, 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帮助妈妈对家中的金属容器、厨房用品进行防腐;学了食物的酸碱性后, 学生便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把碱性食物称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 从而让学生帮助家长来制订科学饮食方案。
四、亲身参与实践, 全面提升能力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是带领学生走向生活, 走进社会的重要手段, 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 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深切体会化学教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运用,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环保意识、饮食安全意识等, 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化学知识来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服务。这样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利于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为此, 我们不要将学生限制在教室内, 而是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生活, 走进社会, 让学生有更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在亲身参与中将这些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7.浅析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 篇七
关键词:教学情境;教学内容;课堂活动
初中生物课堂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探究性意识和学习能力。而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应该立足于生物学科的生活化,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去探究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解决生活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发挥。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观察、思考、操作、猜测、交流、总结,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深刻的知识体验。例如,在讲解“生物物种变异”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进行课堂导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融入到轻松的教学情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理,进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能够让学生积极发现、探索和应用生物知识,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内容联系起来,提高生物学科的实用性。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将其转换为课堂中的鲜活案例,让学生深化对生物知识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将课堂中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经历,通过深刻的知识体验,深化理解课堂中的生物知识,并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例如,引入树阴底下好乘凉的生活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三、课堂活动生活化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将课堂活动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活動、实验活动、调查采访活动、网络操作活动、角色扮演活动中体会到生物活动的有趣性,并形成一定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主动对知识进行感知和体验。首先,教师可以营造信息化的课堂,通过QQ、网页、微博、BBS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全面交流与沟通,并引导学生通过搜寻引擎、网上期刊和数据库等获取信息和收集信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其次,教师可以打造互动式的课堂,通过小组讨论、提问回答、生活体验分享、话剧表演、课外活动汇报、小组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参考文献:
李少英.生物与生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8.谈农村初中生活化的作文教学 篇八
内容摘要:在农村初中进行作文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大环境,让学生去用心欣赏生活中优美的景色,用情去感受生活中每一个事物,抓住独特环境中的独特场面,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样能起到锻炼与提高作文水平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生活化
作文是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作文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尤其是我们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更为困难,学生总觉得无情可抒,无事可谈。但是,我们来认真分析其原因,就不难发现,是我们没有发现生活中的具体的环境,机械地依照教材要求去教作文的缘故。如果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农村的大环境,让学生去用心欣赏生活中优美的景色,用情去感受生活中每一个事物,抓住独特环境中的独特场面,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样能起到锻炼与提高作文水平的作用。现将本人作文教学的一些想法与做法与大家交流如下: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景,积极应用农谚俗语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处处留心皆学问,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可入文。鼓励学生认识到这都是写作的好材料,怎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只有有“我”在文中,才会有感动别人的力量。
其实学生有很多感受,只是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写作材料。作文不是要写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毕竟是平凡的。只要学生练笔里有好的地方,哪怕是几句有见地的话,一件引人深思的事,都及时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少数学生依然写不出来的,不要逼,硬逼逼不出来好文章,还会产生畏惧厌烦心理。可先练着写日记,由句到段逐渐写多。这样学生就会逐渐由没话说到有话可说了。逐渐的,学生的练笔丰富起来了,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是有真情。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学生作文会由干涩空洞逐渐变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文思活跃。
城市与农村的环境不同,孩子们接触的事物也不同,相互的见识也不同。农村的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了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较深的理性认识和深厚的情感。花红柳绿,小桥流水,苍山晚霞,小鸟归巢,奇石险境,月夜蛙声,碧绿麦田……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的孩子美的熏陶,只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事物,就为他们描写田园风光,抒写农村生活提供了广泛的写作素材。农村有丰富的语言,并且生动优美、丰富幽默。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农谚俗语,这些语言既通俗又含义深刻,还能表现出农村人民的豪爽真挚的情感和淳朴善良的特点,久而久之为丰富学生语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教给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时代的变迁
农村的学生常常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这正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经历、体会、收获,同时把优美景色的描写与心中感受结合起来,这无疑也是一篇生动充实的文章了。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渐新异,农村也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种田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素材空间,同时了解祖国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样使学生的写作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教育性。
三.加强生活感悟与想象力的培养
生活感悟就是作文要表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要让学生作文真正联系生活,联系自我,联系阅历体会,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胡编乱造无真情,过分装饰使人讨厌,无病呻吟使人气愤,惟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的心弦。没有想象力的写作就难以成文学。可见,想象力的培养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学生阅读积累少,但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农村的丰富自然资源,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人、事、景进行观察,思考辨别,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来扩大知识视野。
四.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使习作过程生活化
“事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生活才是学生作文的不竭动力。例如,在我班同学参加了“校园艺术节”演出活动后,我要求学生就这一题材进行写作,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从这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参与这样的实践,不认为自己是在写作,而是在进行一项亲自参加的活动。这就是基于学生生活基础之上的作文,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作文,也必定是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事可写的最真实的作文。
9.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篇九
街亭镇中
赵
磊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本人结合自己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以科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缤纷情感》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国心》,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亲子之情,爱国之情,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讲述自己与他人、社会等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并画出自己的“亲情数”。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样以《缤纷情感》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培养高尚情感,如何去培养高尚情感”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从中体会培养高尚情感的重要意义。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我也从中穿插讲述邓稼先、见义勇为青年故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自己和他人对祖国的各种感受和情感。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因此,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礼貌的力量》教学中,设置了两个直观的生活情景,一是在公共汽车上,一位中学生坐在“老弱残疾专座”上,旁边站着一位老人。二是一学生拿着一份调查问卷表向一位老人做调查:老头,填个调查表好吗?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得出了礼貌待人就能得到他人的接纳,对人不礼貌,就会得到他人的厌恶,就会伤害他人,礼貌能帮助我们成功,使学生体验到了礼仪的重要性。这样,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教学活动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 校园风景线》教学中,为了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学校,可以组织参观校园活动,课前准备好学校简介,课上让课代表做导游,教师当顾问,带领全班同学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校。通过参观活动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宽松、愉快,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热爱学校之情。在《跨越陌生》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自制名片活动,让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稍硬、漂亮的纸张,在规定时间内设计自己的名片,名片设计完后,每位同学当面双手送给自己最想相识的同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特别可信。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为例,可以,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10.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 篇十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实践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学生学习需要,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方式开始运用到初中教学课堂。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为学生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改革浪潮下产生的一种新教育方式,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新知识。学生的生活经历是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力保障,学生需要多亲近大自然,走进农家,多熟悉花草树木,接触一些家禽家畜。生物课堂教学更多的要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出发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与熟悉,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学生思维活跃、讨论交流激烈的课堂。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传统生物教学存在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方式是教师的传授,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生物教学中对课堂知识的教授过于重视,而忽略了制作、观察等一些动手实验的教学。学生需要完成大量的课外练习和课本作业,来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记忆。这种以完成教师任务而写的作业很难让学生真正学会生物知识中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表自己建议与看法的机会。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传统的教学方式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与社会的进步、日常的生活戚戚相关,通过让学生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让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的进步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科学的眼光去对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物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的看待人与自然的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与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很多小事都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扎实的掌握知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将被动的听课转变为主动地求知,更好的融入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意境中。教師在教授的初中生物课时,需要多借助于实践课、动手实验课等多种课外方式整合课堂内容,多营造一些情景教学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课程时让学生亲自去采集一些植株用来观察,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4.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师严厉教学的方式,而是作为一种新颖的社会实践进行教学,尤其具有很强的存在价值,没有任何特定的限制因素,没有任何的既定模式框架,是老师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成果。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相互交流各自的理论知识,相互学习彼此之间的长处,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素养。生物不是一门单纯的文科学科,更多具有理科学科的色彩,许多感性的因素如情感、态度看法等都被暂时的忽略,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科学的揭示着自然科学以及生命的奥秘。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强调理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从实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让学生体会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能令学生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肃然起敬的心怀,增强学生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感;沙尘暴等环境恶化问题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教育体制改革下的新产物,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生活化教学将日常生活与生物课程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课本知识,课堂教学也把生活化的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1.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研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实践,多媒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原因是觉得数学知识抽象难懂,数学学习枯燥乏味.这些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对此,我们在教学时要联系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和课堂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适当选取生活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教师拿出几块已经破碎的镜子残片,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想出一种方法,使得“破镜重圆”吗?这样的生活情境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探究,从而享受探究的乐趣.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且既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知识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如在“图形与几何”一课中,图形的平移、旋转、投影、轴对称等内容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语言讲解法,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为此,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推导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非常有趣,并乐在其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来实施课堂导入.课前,教师可给每一位学生发放一根长为80厘米的铁丝,让学生将这一根铁丝弯曲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比较哪位学生弯曲的长方形面积最大.这样,不但让学生通过边动手边思考,有效集中注意力,而且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与立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难度.
除此之外,还应推广课外实验教学,保证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而应该将实验数学推广到实践生活中.国外很多学校在实施实验教学后,都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在很多时候仅仅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训练.因此,笔者认为,与其给学生布置大量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题,不如在少量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思维拓展类题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贸然给学生一个拓展性问题,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应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究实验,让学生基本掌握开放探究的研究方向与具体思路.例如,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先让学生拿着皮尺或教学用的木尺,在同一时间内测量旗杆影子的长度,然后将木尺垂直于地面,测量出木尺的长度及其影子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定理求出旗杆的真实高度.通过实验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教学要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所以,我们要找准两者的最佳联结点,在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看待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寻找贴近生活的素材,促进教学生活化.
例如,在学习“用方程组或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商家实行商品打折还有利润可得吗?打折后的利润来自什么地方?理由是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学生们热情高涨,相信学生最终都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新的问题:商品打折,最后受益的是商家还是顾客?商品打折,打多少折是什么意思?用数学式子怎样表示?这样教学,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助于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12.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体会 篇十二
山东省肥城市桃园中学 郭 霞
我执教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已经十三年了,随着实验改革的深入,思想品德新课程在生活化的渗透方面越来越突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觉悟。现将我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是从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例如我在教学《我爱我家》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所隐含的寓意。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发言介绍自己的名字。在介绍自己和听别人的介绍过程中,他们深深感悟到父母家人对自己的希望和爱。在此基础上,我导入新课:“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人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那么,什么是家呢?怎样让爱住我家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了新课的教学活动。另外,我还采用让学生讨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生活事件、歌曲、谜语等方式导入新课。
二、巧用时政,变“小课堂为大社会”
思想品德课的一个要求,是实现“小课堂大社会”。利用时政进行教学能紧紧抓住学生,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课时,我利用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金晶的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在黑板上写下金晶的名字,给学生讲述当时藏独分子令人愤怒的行径和金晶令人感动的表现,金晶用自己残缺的身躯护住了奥运火炬,大声对藏独分子怒斥:“火炬在我手中,谁也抢不走”。当我说完这句话时,我问学生:作为火炬手金晶为什么不顾个人安危而保护火炬?学生自然想到了责任的话题,另外,我还让学生结合社会现象评论:在社会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负责任的表现,还存在哪些不负责任的现象,通过这一个个例子,使学生明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充分体现出思想品德课“小课堂大社会”的特点。
三、以生活化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思想品德科的宗旨是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对知识充分体验,感悟,运用。这就要求老师多设置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无形中淡化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体验意识,积极开展生活化活动教学。起初学生不适应,我便不断采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体验知识,现在学生已经踊跃参加。例如在教学《老师伴我成长》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一些与老师不能沟通的地方,甚至矛盾的地方,然后谈论解决方法,再用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在活动中深化了解知识。就这样,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生活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宣泄的过程,行为有亲身体验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特别可信的。
四、将生活实践贯彻到底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教师必须设置生活实践题目,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内化知识,并经过长期训练让这些好的行为固定在学生的头脑中,固定在他们的人生中。例如在教学《我与父母交朋友》时,学生在课堂上明确了应该怎样孝敬父母。为了让学生知行统一,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每次外出、回家都要跟父母说一声,每天要帮父母干一件家务活,每周与父母谈一次心,并要求家长做好记录,每周一次反馈给我,装进学生的成长档案。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内化了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另外,我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展一些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生活经验。
另外,以现代教学技术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也是行之有效地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还原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供了方便。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与生活画卷,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与思维空间,对学习教学内容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三个代表”这一内容时,我展示了共产党员抗雪灾、“5·12”抗震救灾的影片,学生无不动容,学生有的甚至留下了眼泪,对“三个代表”有了更深的感悟。
13.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因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指挥棒,更是课堂教学的出发与归宿点,所以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要实现初中的政治的教学生活化就必须要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我认为要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确保知识目标生活化;不但学生所学知识来源现实社会,而且教学目标也必须要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服务,让他们今后的生活更精彩,更幸福。比如以“肖像权”知识为目标。其次,确保能力目标生活化;不但要从现实生活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还必须要以服务未来生活为导向,引导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借助这些能力分析与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还能够养成终生学习习惯。最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生活化;不但要实现社会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这些观念同样为今后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还必须要确保教学内容生活化,即政治教学内容要将生活当成本源,以生活为本,只有这种内容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生活信念。因此选择内容时就要面向社会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时应该把握三点:1.内容要具有时代感,保持鲜活性、先进性;教师要将社会中的新方法、新理论及新社会性问题融入到初中的政治教学课堂中,特别是初中学生现实生活应该是政治教学的重要源泉。2.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琐事中寻找教学的联系点。3.问题设置要引导学生观点社会“热点”、“焦点”;政治教师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从社会上选择学生疑惑但又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及讨论,时刻关注初中生喜欢的点,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热点内容。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过程生活化是教学生活化的核心。我以“消费者依法享受权利”为例,探究教学过程生活化。在教学时,我从学生较为熟悉问题入手,创设出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课前将不同牌子的矿泉水放在讲台上,并且标上价格。选一些学生到讲台来选购,通过这种情境引出问题,导入新知识。教师:各位同学看到了,刚刚这几位客户各自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牌子,现实购买中是否有人强迫你一定要购买那种牌子的矿泉水?学生齐声回答:没有。教师:由此可见消费者具有选择物品的权利,这个权利就称为选择权(趁机引出新内容)。好,大家想一想,购买矿泉水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价格、生产日期以及有效期等。教师:假如矿泉水上什么都没标明,大家会购买吗?学生:不会。教师:事实上,作为消费者,在购买时有权了解或者询问商品的真实情况,那么消费者具有什么权利呢?学生思考后回答:知情权。针对这种教学过程,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发表个人的看法与见解,通过这种教学生活化情景,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为学习新内容打下了铺垫作用。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要实现初中的政治教学生活化,不仅仅在教学过程生活化,还必须要实现教学评价生活化,才能够达到生活化的目标。1.评价标准层次化;首先学生学习目标上不但要把握所学知识,还要提升情感态度,改变价值观;其次不同学生所掌握的政治知识程度不同,因此就要依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分层评价。2.内容评价综合化;传统上评价政治教学内容主要是考核学生掌握政治知识的程度,这种评价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发展,和学生实际学习脱离。因此综合化评价不能将目光盯在学生的成绩上,必须要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和特质等各方面发展。3.评价措施多样化;评价教学不能够过于呆板,要多种多样,传统评价措施就是以考试定成绩,因此采用教学生活化模式必须打破传统教学困境,采取多种评价法。按照理论考试成绩+日常考核+……的综合形式,当然每个学校有其具体特征,评价方式上一定要结合学校实况而定。4.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评价方式就是由教师依据考试成绩来定,这种评价主体比较单一。因此应该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于一体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因此被评价者就不能只是学生,还应该让教师参与进来。
三结束语
初中的政治学习源自于生活,因此政治思想体系应该从生活与实践入手,要真正学好这门课程,不但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将所学的政治知识应用现实中去,学会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采用生活化思维引导学生,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政治内涵。
参考文献
[1]潘智林.论新课标下初中的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02).
[2]王向华.论初中生道德习惯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8):63-64.
[3]潘琳.实践教学法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1(10):44.
[4]王丽.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1-92.
14.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篇十四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钱梦龙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它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如何促使学生的作文生活化呢?
一、明确作文教学目标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观念陈旧、认识模糊、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不少老师对作文教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不够全面,在作文教学中偏重于作文知识的传授、写作技巧的讲解,作文训练的目的就是应付考试。教师煞费苦心地出题,学生绞尽脑汁地写作,师生双方都感到苦不堪言。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作文教学的学科性质,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二、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转变教师观念:从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向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转变;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进行能力迁移转变;从陈旧、呆板的教法向现代化教学方法转变。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作者、读者、评价者,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极力发挥日记的作用
学生阅历不深,阅读面窄,属于自己的东西少得可怜。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配合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他们观察周围生活的热情,从而达到增强他们的写作意识的目的。
我一直要求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给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和事详细地记录下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人不离事,事不离人。人或事件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均可,过程要完整。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在学生的习作中,总有一些作文让我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学生的日记多数为观察日记,学生记见闻、写感受,都建立在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观察的基础上。仔细观察使他们的日记真实具体,言之有物,而写日记又使他们逐步养成了留心观察、认真体验的好习惯。我在引导学生写日记时总是鼓励他们说:“把你最想告诉老师、告诉同学的事写出来。一天之中,你会看到很多,听到很多,想到很多,你就只选取印象最深刻的,详细地写。”于是,秋天到了,有写秋季的;桂花开了,有写桂花的;有的写和同学间的友谊;有的写和父母间的亲情;有的写风、写雨……五光十色的生活都涌向笔端,化成了朴素的语言,思维闪烁,真实感人。
课内外阅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便提倡学生在日记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读后感。这样既能积累写作素材、语言,又能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二)“写”作文与“说”作文巧妙结合
常见有些学生课下侃侃而谈,写作文时却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平时不受拘束,思维敏捷;而作文时,由于条条框框很多,顾虑重重,反而写不出来。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我往往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命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当堂口头作文,看谁说得又多又好。学生有了兴趣,争先恐后发言,就连平时作文最差的学生都想说两句。说得好的,得到大家热烈掌声,积极性更高;说得不好的,也暗下决心,下次非说好不可。
此外,我还选取能启发学生心智的话题进行演讲、辩论,如“老实人吃亏吗?”、“开卷有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学生活动前广泛搜集、筛选材料,确定主题;活动中注意倾听对方发言,选准突破口;活动后及时总结、共同提高。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同学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材料丰富了,见解深刻了,再让学生写下来,大家普遍感到容易多了。
(三)充分体验写作的成就感
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三言两语的点评称赞及抽象的分数肯定,已远不能唤起学生的写作激情。他们希望得到的是更大程度的肯定。这也是初中学生独立性的展现。
我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至今已有很多学生的文章在《常州教育(希望版)》上刊出。每发表一篇我都大力表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们能发表,你们一定也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文章的小作者的积极性,而且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同学们都把写作看成是向社会展示自己才华的好机会。
发表文章毕竟仅仅占个人写作总量的很少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有不少好的作品来不及或没有机会发表。我为了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就装订个人作品集。好的东西就应该保留下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每过一个阶段,我就让学生挑选自己的优秀作品,发动家长,每人打印一本属于自己的作品专辑。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秀作品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和文意相联系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我奖励每一个做出作文专辑的学生,发表扬信鼓励他们,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15.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篇十五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48-01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呢?
一、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势可以有效的激发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以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产生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为以后社会实践垫底一定的基础。
从初中数学教学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生活化的开展能够促使数学教师能够从关注书本的片面角度走出来,更加的关心社会生活实践,能够更有效的对教材进行分析,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切实的实现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
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可以将教育生活化更好的付诸于实践,通过教育生活化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在掌握知识及相关能力的时间与空间,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可以给初中学生亲和力较强的感受。数学作为基础教育是来源于生活,因而它也应该服务于生活。也就是说初中数学教学应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二、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真正地实现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就要求教师积极寻找实际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素材,充分地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此外,更要注意所寻找的生活素材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和融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时候,我就在教学之前给大家出了一个题目:校园的旗杆大家都经常看到,但是谁能计算一下它的高度呢?大家将各种方法都讲了出来,学习热情也都高涨起来,于是我就说: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但是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其实想要测量旗杆的高度很简单,只要一把直尺就够了!大家一听,都愣住了,难道用直尺一点点的去量吗?于是我就趁机引入当天的教学内容:学习了今天的三角函数,我们就知道怎么去测量了,以后就算是楼房的高度、铁塔的高度都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来量。比如学生的扩散思维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等等,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这些体现的最为明确,如果课堂教学单单是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那么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而一旦教师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在里面,那么就会显露出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比如学校组织我们班的学生出去春游,联系车子的收费情况是这样的: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共有170人,问怎样乘车最划算?这样的问题就会激发学生的解答热情。
三、开展综合实践,让学生在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要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不要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适合于语文一类的学科,对于数学学科同样适用。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同时也要将数学信息运用于生活中,为学生设计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如让学生画出学校的平面设计图,这里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还真是多,操场、教室、花坛的等比例缩放、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等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来设计实践活动。如在教学圆的性质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我就将家里的圆镜子带到教室,在不经意间将其打碎,这顿时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于是我就对大家说,镜子碎了,我们要再去买一个,但是不可能拿着碎片去买吧?买的话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东西呢?有学生就说要知道直径,有些说要知道半径,于是我就趁机引导: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其中的碎片来计算出镜子的直径或者半径呢?大家都觉得很好奇?根据破碎的玻璃渣怎么能算出直径或者半径呢?于是我就引入“弦的垂直平分线必然过圆心”这一原理,让大家通过作图来计算出圆的半径,这节课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这个过程既体会到了成功乐趣,同时的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从内心深处喜爱数学、想学习数学。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体会数学的价值
要敢于鼓励学生网上搜索资料,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形成过程,扩大知识面,体会数学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开展网上数学实验,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来胧去脉。例如:几何画板和图形计算器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过程,从数学现象中去发现、归纳数学规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十分有益。
总之,数学既然是从生活中来的,就应该还原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在的掌握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更喜欢上数学,从而产生终生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朱瑞龙.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尝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122.
【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推荐阅读: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10-07
初中生物讲座07-24
怎么学习初中生物07-27
初中生物教案免费07-29
初中生物教辅推荐09-07
初中生物导入方法09-13
初中七生物实验教案06-10
初中生物实验考核内容07-09
初中生物趣味知识题09-14
初中生物课堂观察记录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