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2024-09-17

读周国平散文有感(12篇)

1.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篇一

哲学边缘书人生

——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我们的语文

我喜欢读一些散文作品,因为不需要鼓捣繁琐不堪的文法。我也喜欢哲学,但对于枯燥抽象的逻辑思辩,仍不免心怀恐惧。幸而,徜徉在文艺与哲学间,我找到了比较适宜的地方,那就是周国平的哲理散文。

说到散文,很多人都会想起朱自清等大师的作品。其实,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在当代散文界亦占有一席之地,具有较高的精神价值和文学水准。《安静》、《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在图书市场上的辉煌业绩很能说明这一点。桌边案头放上几本,闲时信手一拈,读上几段,对我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种享受来自于周国平散文中透射出的思想光芒,也来自于对他哲学边缘书写人生的认同。老子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好象世间的道理和真谛都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描述,都是非空非有的。周国平却以一个智者的清醒目光审视、搜寻和探求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笔端记录着生命中的喜怒哀乐,用一颗细腻的心灵去感受万变的世界,诠释自我、他人、生命的真正意义。我觉得,他把哲学的反映和文学的感应有机结合起来,颇有中国古代“格物致知”的意味。生活是永远大于文学的,生活也永远泛于哲学。不能说他一定找到了所有的生活真谛,但是,我却分享了他记下的那些人生境遇和感悟,感受了他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领略了他更加闪放的自我个性光华。这是一种体味,一种享受,一种美。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家,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来帮助我们解析生活的元素。

读周国平散文作品,自然不自然地向往起他那种丰富的安静。“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从他的字里行间,透出那种站在哲学边缘书写人生的文人的特殊气质。人生最好的境界便是丰富的安静。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所以变得丰富;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所以又能得到安静。很多时候,我们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惟独忘记了安静,那种思想上的安静,内心世界的安静。其实,这不是我们没有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不是我们没有能力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而是我们主动放弃了对自己精神家园的捍卫,放弃了对内心丰富情感需求的守望。或许,这是很多人的可悲之处吧。

读周国平的散文作品,也感受到其中蕴涵着的鲜活生命质感,那种对自然生命的热切呼唤。心与心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人与人的交往,常常因为不够坦然而变得浅薄;情感的交流常常由于不够坦诚而陷于苍白。在读周国平的作品时,却感受不出这样的浅薄和苍白。这是因为他的的真性情,他的毫不做作。“性情所铄,陶染所凝”。人一旦返回了自己的自然生命,一种单纯的生命意识就会涌动,由于摆脱了种种意念的局限,自然能随触而应、随感而通,往往又引起了我们情感上的共鸣。

我们一直都在路上走,走着走着,偶尔会说说话,唱唱歌,为自己走过的那一程,也为自己与众不同的前行。正如周国平在《各自的朝圣路》中所说的,“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每一个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如果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2.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篇二

作者在《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文中说:“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 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 但是, 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 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作读者的。在我看来,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 养成了读书的癖好;第二, 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第三, 有较高的读书品位。”周国平的这种读者与读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高素质的、优秀的人才, 他必定是一个真正的读者, 而且是一个终身读者。

“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 它就在我们身旁, 其中的财富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阅读经典, 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 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 从未踏进这个宝库, 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周国平在《经典与我们》中如此真诚而恳切地提醒着我们每一位读者。

大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然而现代社会却充斥着娱乐至上的不良风气, 有人似乎少了电视、网络就不能活了。这种不良风气也使得不少教师离传统阅读越来越远了。“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 周国平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语, 实则意味深长。背功课或读时尚杂志不是阅读, 任何快餐式阅读、消遣性阅读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毛泽东说过,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而阅读经典正是促使自己精神成长的必修课, 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获得教养的有效途径。俄国哲学家、作家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 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一个只喜欢“小燕子”, 欣赏“穿越剧”, 陶醉于玄幻小说的人, 是没有文化底蕴的人, 是没有真正教养的人。这样的“乐在其中”看似时尚, 实则浅薄;看似新潮, 实则落后。

有老师说, 我忙啊, 备课、上课、进修、开会、辅导、改作业……没有时间读书。我们不能全认为这些都是借口。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只要有想读书的意愿, 时间还是可以挤出来的。古有文学家欧阳修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读书法, 今有数学家苏步青善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来读书的“零布头”学习法。无须再列举了, 古今文人学者的成功实践已无可争辩地诉说着时时可读书, 处处能读书的道理。温家宝总理曾对求知若渴的年轻人说:“也许有人会说, 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一个人一天总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 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 一年就可以读几部书。”温总理所言非常实在, 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只要想读, 就有时间可利用。与其整天“泡”在网上瞎转悠、“浅阅读”, 还不如腾出时间翻翻书、“深阅读”。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 高雅阅读铸就高贵灵魂。阅读经典可以净化心灵, 润泽生命;可以摆脱平庸, 收获精彩。我们常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活水从何而来, 阅读经典便是一条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读经典就是一种长远的“备课”。腹有诗书气自华, 没有这样的积淀式“备课”, 作为教师的你无法做到有意味的言说, 无法甩掉令人不快的“匠气”, 无法获得专业的成长, 这样就会使你遭受“巨大的损失”。人生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所以极力推崇读好书的周国平呼吁:“读那些永恒的书, 做一个纯粹的人。”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教师首先就应当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只有自己多读书, 读好书, 丰富自身的精神宝藏和文化底蕴, 才能发挥好示范、引领的作用。读书并非仅仅是个人的事, 它“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 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 是没有希望的” (温家宝语) 。

3.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篇三

链接中考

2006年安徽卷(非课改区)选用《读永恒的书》,潍坊卷选用《习惯于失去》;2007年无锡卷选用《愉快是基本标准》,济宁卷选用《读书小语》;2008年广东卷选用《信仰之光》,崇左卷选用《车窗外》,三明卷选用《轻松读经典》,徐州卷选用《记住回家的路》。

内在生命的伟大

周国平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系列高贵的残疾人形象。在西方,从盲诗人荷马,到双耳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双目失明的大作家博尔赫斯,全身瘫痪的大科学家霍金,当然,还有又瞎又聋又瘫的永恒的少女海伦·凯勒。在中国,从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受了膑刑的孙膑,到瞎子阿炳,以及今天仍然坐着轮椅在文字之境中自由驰骋的史铁生。他们的肉体诚然缺损了,但他们的生命因此也缺损了吗?当然不,与许多肉体没有缺损的人相比,他们拥有的是多么完整而健康的生命。

由此可见,生命与肉体显然不是一回事,生命的质量肯定不能用肉体的状况来评判。肉体只是一个躯壳,是生命的载体,它的确是脆弱的,很容易破损。但是,寄寓在这个躯壳之中,又超越于这个躯壳,我们更有一个不易破损的内在生命,这个内在生命的通俗名称叫做精神或者灵魂。就其本性来说,灵魂是一个单纯的整体,而不像肉体那样由许多局部的器官组成。外部的机械力量能够让人的肢体断裂,但不能切割下哪怕一小块人的灵魂。自然界的病菌能够损坏人的器官,但没有任何路径可以侵蚀人的灵魂。总之,一切能够致残肉体的因素,都不能致残我们的内在生命。正因为此,一个人无论躯体怎样残缺,仍可使自己的内在生命保持完好无损。

原来,上帝只在一个不太重要的领域里掷骰子,在现象世界拨弄芸芸众生的命运。在本体世界,上帝是公平的,人人都被赋予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灵魂,一个永远不会残缺的内在生命。同样,在现象世界,我们的肉体受千百种外部因素的支配,我们自己做不了主人。可是,在本体世界,我们是自己内在生命的主人,不管外在遭遇如何,都能够以尊严的方式活着。

诗人里尔克常常歌咏盲人。在他的笔下,盲人能穿越纯粹的空间,能听见从头发上流过的时间和在脆玻璃上叮咚作响的寂静。在热闹的世界上,盲人是安静的,而他的感觉是敏锐的,能以小小的波动把世界捉住。最后,面对死亡,盲人有权宣告:“那把眼睛如花朵般摘下的死亡,将无法企及我的双眸……”

是的,我也相信,盲人失去的只是肉体的眼睛,心灵的眼睛一定更加明亮,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事物,生活在一个更本质的世界里。

感官是通往这个世界的门户,同时也是一种遮蔽,会使人看不见那个更高的世界。貌似健全的躯体往往充满虚假的自信,踌躇满志地要在外部世界里闯荡,寻求欲望和野心的最大满足。相反,身体的残疾虽然是限制,同时也是一种敞开。看不见有形的事物了,却可能因此看见了无形的事物。不能在人的国度里行走了,却可能因此行走在神的国度里。残疾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人比较容易觉悟到外在生命的不可靠,从而更加关注内在生命,致力于灵魂的锻炼和精神的创造。

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残疾人更受神的眷顾,离神更近。

(选自《意林》2008年第21期,有删节)

越品越香

在我们一般健全人眼里,残疾人是应该被怜悯的,但是,在作者笔下,他们却成了上帝的幸运儿,成了最能主宰自己生命的人。很明显,作者与我们思考的角度不同,我们关注的是人的躯体,而作者所关注的却是人的内在的生命本质,即精神或灵魂。在作者心里,残疾人的内在生命更伟大,因为他们“更加关注内在生命,致力于灵魂的锻炼和精神的创造”。这一立意,让我们顿觉耳目一新。

且读且思

1.标题中的“内在生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残疾人更受神的眷顾,离神更近”?

2.第一段列举一系列的残疾人有什么作用?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纵观全文,文中蕴含了作者对残疾人怎样的情感态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追求?

认识你自己

周国平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大约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

希腊人大抵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看来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

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我以前也常采用,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申和发挥了。

然而,最内在的自我必定也是最隐蔽的,怎样才能认识它呢?各种宗教有静修内观的功夫,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毕竟玄了一点。而且,内观的对象其实不是上述意义的自我,而是这自我背后的东西,例如,在佛教是空,在基督教是神。

我觉得找到了一个认识自我的方便路径。事实上,我们平时做事和与人相处,那个最内在的自我始终是在表态的,只是往往不被我们留意罢了。那么,让我们留意,做什么事,与什么人相处,我们发自内心深处感到喜悦,或者相反,感到厌恶,那便是最内在的自我在表态。就此而论,知道自己最深刻的好恶就是认识自我,而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倘若有了自己真正钟爱的事和人,就可以算是在实现自我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2008年第11期)

读后品析

认识自我,认识自身独特的禀赋和价值,观照自我心灵的成长,这些都是人生的必修课,作者通过这篇文章,给我们的人生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以哲学的眼光来审视“认识你自己”,对这句格言作了全面地阐释,指出了它的三种含义,最后分析认识自我的途径——通过知晓自己最深刻的好恶来认识自我。

且读且思

1.本文围绕“认识你自己”论述了哪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能否调换顺序?

2.第三段举泰勒斯和苏格拉底的例子用意何在?

3.第七段中“上述意义的自我”指的是怎样的“自我”?

4.学过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父母们的眼神

周国平

街道上站着许多人,一律沉默,面孔和视线朝着同一个方向,仿佛有所期待。我也朝那个方向看去,发现那是一所小学的校门。那么,这些肃立的人们是孩子们的家长了,临近放学的时刻,他们在等待自己的孩子从那个校门口出现,以便亲自领回家。

游泳池的栅栏外也站着许多人,他们透过栅栏朝里面凝望。游泳池里,一群孩子正在教练的指导下学游泳。不时可以听见某个家长从栅栏外朝着自己的孩子呼叫,给予一句鼓励或者一句警告。游泳课持续了一个小时,其间每个家长的视线始终执著地从众儿童中辨别着自己的孩子的身影。

我不忍心看中国父母们的眼神,那里面饱含着关切和担忧,但缺少信任和智慧,是一种既复杂又空洞的眼神。这样的眼神仿佛恨不能长出两把铁钳,把孩子牢牢夹住。我不禁想,中国的孩子要成长为独立的人格,必须克服多么大的阻力啊。

父母的眼神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即使是小动物,生长在昏暗的灯光下抑或在明朗的阳光下,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品性。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眼神正是最经常笼罩他们的一种光线,他们往往是借之感受世界的明暗和自己生命的强弱的。看到欧美儿童身上的那一股小大人气概,每每忍俊不禁,觉得非常可爱。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便仿佛总也长不大,不论大小事都依赖父母,不肯自己动脑动手,不敢自己作主。当然,并非中国孩子的天性如此,这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我在欧洲时看到,那里的许多父母在爱孩子上决不逊于我们,但他们同时又都极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简直视为子女教育的第一要义。在他们看来,真爱孩子就应当从长计议,使孩子离得开父母,离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这乃是常识。遗憾的是,对于中国的大多数父母来说,这个不言而喻的道理尚有待启蒙。

我知道也许不该苛责中国的父母们,他们的眼神之所以常含不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到了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有太多不安全的因素,诸如交通秩序混乱、公共设施质量低劣、针对儿童的犯罪猖獗,等等,皆使孩子的幼小生命面临威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这的确已是全社会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责任。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正因为上述现象的存在,有眼光的父母在对自己孩子的安全保持必要的谨慎之同时,就更应该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刚毅性格,使他们将来有能力面对严峻环境的挑战。

(选自《周国平自选集》)

语重心长

作者先由现象写起,描述了中国的父母们对孩子关切的眼神,然后解读这种眼神,指出它里面饱含着关切和担忧,但却缺少对孩子的信任和培养孩子独立性格的智慧。同时,又拿欧美的父母、孩子与中国的父母、孩子进行对比,阐述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性。最后分析中国的父母们关切和担忧的原因,指出培养孩子独立精神和刚毅性格的必要性。

且读且思

1.在作者看来,“中国父母们的眼神”有什么特点?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不利影响?

2.第四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五段旨在分析中国父母常含不安眼神的原因吗?为什么?

4.读《周国平人文讲演录》有感 篇四

前阵子,在理学院学术报告厅里开展了周国平老师的名家见面会,对于文学特别热爱的我自然是抱着绝不放过的心态去参加了,在见面会上终于见到了周国平老师本人,坐在理学院的大厅里,安静的听着周国平老师讲述着“人生的幸福与哲学”,听着听着,便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突然之间发现,原来我们可以用哲学把生活过得如此简单和快乐,他的文字,将我从文学引到了哲学,我不得不承认哲学家的魅力。也出于偶然,得到了他的一本书——《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于是趁热打铁,获至宝般的开始了我的阅读。

这是一本记录周国平老师每次演讲内容的书,更是一本富有教益和充满知识、智慧和人格美感的大书,内容多是哲学,并多是以哲学来看待生活内容,他以自己独特的学术视角和博学求实的治学态度向人们讲述了关于人生、社会、思想、道德、法制、教育、青年、爱情、婚姻、女性、子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看法,引导人们以深入和科学的思想方式去认识问题。他对人生,他对生活,用他的态度,用他的智慧给予每个需要帮助的人以启迪。作为一位文学家,他将文化做了很好的诠释,授予世人以文学教育的享受,将文学的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位哲学家,他已超越哲学,他将对哲学敬重的态度用于生活,同时把这种生活的智慧又传予其他需要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智者,精神丰富的人。

感触最深的,实周国平老师关于“人文精神”的阐述,这是一种上升到一定精神层面的思考与论述,已不单单是文字,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该具备的精神。下面我就其中周老师所谈到的人文精神谈谈我的感想。周国平老师说: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尊重精神价值)。

确实,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待人处事,是该要有人文精神。这是全世界倡导的一种精神。而对于人文精神又有着不同的说法,楼宇烈教授认为:中国历来讲究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小波认为中国的人文精神如傻大姐只会缝纽扣,又嚷嚷叫叫生怕别人不知道。周国平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也颇有微词。我们不介入人文精神的历史批判,中西文化批判。我们要掌握的是周国平老师所说的人文精神: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价值,并以此对照,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我个人是十分认同这种观点的,确实,生活中,我们不能缺少这种人文精神,这是我们维持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达到我们精神追求的必须品,它代表着每个人得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我们要时刻记得,人是有思想力的动物,我们都是自己的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幸福或是精神幸福,我们的心中都有杆秤,去衡量世间的万物,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事情,而拥有人文精神,则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人文追求,让我们享受更高的精神享受,与人与事和谐相处,这是提高我们每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与需要,而当今社会也正好需要这种人文精神。尊重自己的生命,更加尊重他人的生命,孙志刚事件,毒奶粉事件,小悦悦事件等等不胜枚举的事件,不正反应的是我们当代人文精神的确实么?人文精神小到我们待人处事需要,大到我们整个社会需要,当今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文精神来不断提醒我们和谐,和睦,追求更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人文精神,不只是现在,更可上溯到春秋时期,我们的先师孔子一直所提倡的“仁”,不正是如此吗?它是我们行为的导师,也是我们思想的至高点,我们理应学习并用于生活当中去,以达到我们精神的追求与享受。社会的素质需要全民共同提高,弘扬人文精神,是我们每个青年人的职责所在。

理性也是如此,理性是与人性相持衡的,若失去了理性,人性将会无限制的泛滥,理性更大程度上是作用于人类的发展上,不断认识自我,不断追求真理,真理使人前进,真理使整个人类社会前进,又因为真理是需要反复认证,反复实践的,又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追求真理,追求科学,需要我们始终保持着一颗好奇心,用我们的好奇心去打开位置世界的大门。周国平老师说,“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征,动物只注意与生存有关的事情,人超出生存而对世界万物感兴趣好奇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征,动物只注意与生存有关的事情,好奇心都是理性能力觉醒的征兆。”所以说,我们得始终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对身边得事物都持怀疑得态度,不断的去探究,不断得去质疑,不断得去实践,只有始终保持着一颗好奇心,我们才能产生更多得发明家,思想家,科学家。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愈加得充满乐趣,我们才会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

和理性的解说相对应,周老师把超越性(心灵生活)也归纳为三个要素:“第一,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因为这爱,不愿生命流逝,便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发展出丰富的内心生活。也因为这爱,不愿生命虚度,便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对人生进行思考。每个人在世上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重新活一次;如果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真正安慰你。如果你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些,对自己的人生怎么会不产生出最严重的责任心呢?我把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看作人生在世最根本的责任心,因为其他的责任可以分担或转让,惟有这不能,必须完全靠自己承担。”确实,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仔细思考和认真对待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人得生命只有一次,过的精彩只有一次,过得悲惨也只有一次,过得悲惨痛苦的是自己,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况且人活着不仅仅只是为自己而活,我们还肩负着责任,我们还有亲人,朋友,为自己而活,也要为他们而活,这都是属于生命本身的,不是我们自己所可以为所欲为的。事实上,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确是沉重的责任,最需要毅力和勇气,而跟随习俗和时尚则最轻松,但前者的收获是拥有自己的灵魂,后者的代价是失去灵魂,究竟哪一种生活更值得一过,应该是清楚的。“第二,灵魂的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根据、价值的追问,要自己来为自己寻求一种人生信仰,自己来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 人们常常叹息和疑问,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哲学家、大诗人、大科学家等等。在我看来,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文化只注重实用性,对干净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在我们的氛围中,这样的创造者不易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孤单的,很容易夭折。现在的开放是一个契机,我希望我们不要只看到经济上的挑战,更深刻长远的挑战是在文化上。”中国若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定不能忽视文化的作用,若想扩大文化得影响力,就必须改变文化的实用特性。这就是我们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了,我们肩负着名族的希望,复兴中华是我们职责所在。我们要勇敢的站出来,提高我们的精神高度,提高我们的认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创作,培养出一批批时代的伟人。“第三,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人的生活,不能只停留在生活的层面,而要追求对生活的思考,而生活中的哲学思想又是十分的丰富,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多思考生活,多思考人生,要有自己的信仰,不能随波逐流。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人文精神,是因为我们人文精神得缺失。当代社会缺什么,我们就会呼吁什么,就像生病了要对症下药一般,社会病了,我们就得给它治治,时代营养不良了,我们就得给它补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是所以人所共知的,而他的弘扬与发展,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实现。

读完《周国平人文讲演录》,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敬仰之情,仿佛与一位智者在对话,心底的触动,每一份共鸣,如遇知音一般。不得不佩服这位文学家和哲学家,把我们生活中最为真实贴切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却无法说完全得认知这么透彻,这么清晰的表达出来,这就是学者之所以为学者吧!

5.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篇五

——读《周国平文集》有感

原创: 肖惟肖

“我相信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内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被外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大脑的贮存,被内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心灵的财富。”

读周国平,读这个世界被你忽略了的美好;读周国平,让我们拥有另一种发现美丽的眼光。原来,清亮的视线里,我们拥有的竟然这么多,这么多。

“每年开春,仿佛无意中突然发现土中冒出了稚嫩的青草,树木抽出了小小的绿芽,那时候会有一种多么纯净的喜悦心情。”

我不知道,这个夏天,周国平是否还在惦记着他的青草,他的绿芽。可读了他的文字,世界在我的心中仿佛又长满了嫩绿的新叶,仿佛又从土中钻出一株株小草,昂首挺胸,骄傲地说着:“你好!”

纯净的心!周国平的哲学文字里兼容着描写的心思,他写稚嫩的青草,写萌芽的树木,告诉我们世界的美全在于纯净的心和新鲜的眼神。读着,读着,我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大地又长满了无限的绿意。我可以听到绿叶在枝头歌唱,绿色的枝条在“噼噼啪啪”地生长;我可以看到小草急不可耐地从土中窜出,看到它左顾右盼,张望着世界。纯净的心才能感受喜悦,喜悦的眼睛写满纯净,这样的人,便能看到大地上绿意的悄悄萌动,万物慌张张的生长。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春天到来的见证者。

那种来临前的浑然不觉,和突然发现春天时的措不及防,才是最感人之处。

可是,生活在拥挤车流中的奔波和劳碌的我们,还能停下脚步,像周国平那样,去倾听春天的来到吗?

我们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去注意路边刚刚从土中钻出的一株青草,忙到没有时间去留神道旁一棵树上新长出的嫩芽,忙到不得不每时每刻把手机紧盯,忙到不愿给世界一个眼神,对春天打一个招呼。可是,当一颗露珠从树上刚长出的枝条上滑落的时候,当一棵小芽第一次与阳光相遇的时候,当春天的风轻轻柔柔地拂过湖面漾起微波的时候,你我有什么理由不停住脚步,惊讶地叫喊一声呢?用张晓风《幸亏我不是上帝》中的话说就是:“春天里,满山繁樱,却有人视而无睹,只顾打开一只汽水罐,我如果是上帝,准会大吼一声说:‘这样的人,也配有眼睛吗?’”

当我们迷失在人流中时,丢失的并不是一刻时间,而是一整个春天的美好。当我们淹没在大大小小的事务中时,丢失的并不是片刻的宁静,而是整个世界。还有什么,能比初春的一棵嫩芽更重要呢?还有什么,能比发现春天那一刻时的喜悦更有意义呢?

捧读周国平,给你纯净的眼神,你会发现春天的美好。

“花的蓓蕾,树的新芽,壁上摇曳的光影,手的轻柔的触摸……它们会使人的感官达于敏锐的极致,似乎包含着无穷的意味。相反,繁花似锦,光天化日,热烈拥抱,真所谓信息爆炸,但感官麻痹了,意味丧失了。”

一朵花绽开了,像周国平看到的那样。

我凝视着那朵花,再读读他那精美隽永的语段,像是发现了世界上所有的美。

一朵普通的花罢了。我的眼神却似乎不能离开,久久停留。也许,是它那拥挤高楼中的自在吸引了我吧;也许,是它粉红花瓣上的那处亮斑吸引了我吧。仿佛久违的召唤,全部堆积在一朵普通的花上,好久不见的期许,也在这一刻绽放出光彩。我是多长时间没有被这样的美丽缠绕着了。()正庆幸于这样的阅读让我找回一朵,对,是一朵的绽放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窗外路边的每棵树上,其实都开满了花朵!

几树的花,我却只顾寻找我窗前的那一朵,可它却在树冠的荫蔽下失去了踪迹。花开满树,但在阴影中却显得那么普通。

感官麻痹了,意味就丧失了!周国平是这样解析的。

他能在一点色彩中找到了温暖,在一缕芳香中嗅到了美丽,我们呢?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所面对的不正如那一捧捧的繁花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大脑,麻木了我们的感官。看腻了绚烂的花朵,再美丽的花都难以让我们惊叹,但常常是忙碌中的那一瞥,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震撼。

无数花组成的花海中,我们不再在意一朵花绽放时的声音,而是对花朵感到厌倦,感到麻木,感到疲惫;而当我们行走在茫茫的沙漠之时,一朵最最普通的小花也能够让我们惊叹。只有当你静观一个小小的花苞时,才能感到一瞬间的冲击,才能让你眼前一亮。

百花盛开中,只取一朵,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世界,将因这一朵小小的花而改变。原来,所谓眼光,实则心灵。

“这个世界被孩子的好奇的眼光照耀得色彩绚烂,却在成人洞察一切的眼睛注视下苍白失色了。”

读到周国平的绚烂世界的时候,窗外,几个孩子正蹲在墙角,他们在研究着那一朵小花。

只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他们却讨论得不亦乐乎,叽叽喳喳地说着,开心地笑着。

世俗的眼光里,一朵小花有什么好看的呢!儿童的视角里,一朵小花,自有它的无限精彩。周国平说:“童心是一种很容易丢失的好东西。”看不出一朵花的美,不肯为这一隅芳香蹲下,只能说明你的心已经和童真相排斥。一朵花盛开,从一颗小小的种子起,钻出石缝,吸收阳光和水分,努力长出一棵芽儿,要在肮脏的墙角中争取一个容身之地,要为一个小小的花苞等待几百天,要和每一个春天的花苞一同绽放,它的每一片花瓣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一朵花够我们看出过程和细节,看出真诚和热爱!

“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仍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周国平一定是把自己蹲成了孩童,一定是把时光拨回到了童年。他的眼睛,儿童一般。

墙角其实是有色彩的。能注意墙角的那一朵花的,都是孩子。

可是,能停下匆匆的脚步,像个孩子一样,细看墙角的每朵小花的人,还有多少呢?

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已不愿像一个孩子一样细读墙角的一朵小小的花了。我们,已经不愿细想花中能有的一个世界了。我们奔波在高楼大厦之间,为各种所谓崇高的目标而忙碌时,却忘记了墙脚下的那一朵花,那一颗丢失的童心。我们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孩子,却忘记了,我们的世界,其实就是童年的那一朵花。只有读懂了那朵小花的人才能给自己创造一个世界,找到一片绚烂如梦的花园。

只有在孩子的想象中,一朵花才能开成一个世界,人类才能找回最初的家园——那片因想象和好奇而存在的土地!

用孩童的眼光重新打量这个世界,斑斓的色彩就在你眼前,清澈和灵动就在我们心田!

合上《周国平文集》,站起身,却发现,世界为我们打开了。

6.读《巴金散文》有感 篇六

在巴金的很多文章写到爱国二字,他还多鼓励那些青年多读书,在他的许多文章中都有比喻的修辞手法,他向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他用他那生动的语言来给我们描述当时社会之黑暗,在他写到爱国诗篇时,又是那样的激情彭湃,很快就能让人听到他的心跳声,看见他的赤诚血液在流淌着,那时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们的心紧紧的抱在了一起,我们超越了时光,仿佛我也回到了他的那个年代,在我苦闷时他的文章又激励我前进。我们甚至超过了年龄的界限,我们成了一对要好的朋友,忘年交!

我虽赶不上巴金的文笔,但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精神,一种我从没见到过的精神,一种近似爱国又高于爱国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不是人人都有的,不!应该是说这样的精神是为数不多的人才拥有!那些没有真正的爱国情操的人是不配拥有这种精神的。作者是一个无神论者,他不信鬼神,不怕妖魔。但在他的文章里还是写到了妖魔鬼神,不过他是把他们暗喻成一个个社会的黑暗。这就是我们的巴金,一个看见什么就说什么的人,他还写过很多悼念他人文章。他写这样的文章时就不那么愤慨激昂了,而是那么的严肃。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悲痛的心情,这是显而易见的。

7.读《梁衡散文》有感 篇七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梁衡散文》,在给人以散文艺术美享受的同时,更给人散文创作对“真与善”追求的启示。这种艺术美的享受,主要体现在作者对散文艺术境界的全心追求与创作实践方面;而这种创作“真与善”的启示,又着重体现在作者对散文艺术境界有深刻的、有见地的理论探讨方面。

(一)

在这里,通常读过梁衡散文的人,一般认为,梁衡最忠实于散文境界的三个层次,即客观描写的第一个层次:描写美;主观描写的第二个层次:意境美;主客描写的第三个层次:哲理美。

笔者认为,第一个层次“描写美”的文字是以《晋祠》为代表。该文运用了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说明描写的十分具体形象。形神兼美的特点十分明显。语言又形象、生动、流畅。实在是一篇精美的范文。第二个层次“意境美”的文字是以《西北三绿》和《壶口瀑布》为代表。这类文字的特征,主要是渗进了梁衡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三个层次“哲理美”的文字,作者自叙为数不多,主要是《马列公园赋》和《泰山——人向天的倾诉》等。

近几年,梁衡创作了数篇人物大散文,可以说篇篇是“美”文、是精品,创作的这篇《红毛线,蓝毛线》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大公;《大无大有周恩来》――周恩来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死不留言。“总理在甩开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其实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大公。“心底无私天地宽”,梁衡先生用“大无大有”高度概括了周恩来总理一生的大勇、大才、大德、大爱;《把拦杆拍遍》()写了既是沙场英雄又是大词人的辛弃疾;《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写了功与罪交织于一身的禁烟英雄林则徐;《乱世中的美神》()写了孤独无耐、才貌双全的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等等等等。在我们与前人之间,总是横亘着一道无形的屏障,有时欲要看清楚,欲是看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记住的人和事会越来越少,也许只能说出某个名字或某个理论,而对于他们的内韵之美、人格之美、精神之美却不是很了解。所以梁衡做了一件大善事,他的散文,让你十足品味,让你充分感受,让你触摸到这些人的灵魂本质。梁衡说,体验他们的创造与失败、奋斗与牺牲、快乐与悲伤,所得是辉煌之美、深遂之美、悲怆之美。所以,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人物的歌颂,对大英雄的褒扬,源于他是一位对美的追求者、践行者和苦苦的创造者。

(二)

梁衡提倡散文要真实,要写大事、大情、大理。他以令人折服的理论勇气最早批评了他曾经崇拜的散文大家――杨朔先生的“物-人-理”三段式的创作模式,既反对散文成为政治的注脚,又反对散文脱离政治,提出散文要回归真实。他说自己是一个在写作道路上的苦行僧,思多而行少,他说要像米开朗琪罗搞创作一样:作品未完成之前,不许任何人看一眼;凡是没有新意的作品也决不留存。“篇无新意不出手”是他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他说不能重复前人,也不能重复自己,就是要不断出新。这很难,但是他做到了。梁衡是一位公认的散文大家,其实他对新闻理论、写作理论创新的贡献又大于前者,他自己也这样说。

那么,梁衡散文的求“真”精神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他的思想内涵,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在他的文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博大的人文主义情怀,饱含着对祖国与人民的一种求“真”的热爱。他笔下的人物多是一些忧国忧民且命途多舛的仁人志士,他真情地呕歌他们,从他们身上发掘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梁衡对韩愈非常推崇。在《读韩愈》一文中,谈到韩愈被贬到偏远的潮州当地方官时,没有因个人身处逆境而沉沦。在短短的八个月任职时间内,为当地办了四件兴利除弊的好事,深受百姓爱戴,其事迹流传至今。为此,当地修了一座韩公祠来纪念他,并将一座山更名为韩山,将一条江改名为韩江,使其流芳百世。写韩愈的文章不少,但作者善于发掘,写出“真情实意”。就同是处于逆境而言,他将韩愈同屈原、李白进行比较。谈到,“就凭这一点来说,韩愈要比屈原、李白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进而指出,在韩愈上任之前,面对这些弊端,一任又一任的地方官都做了什么呢?回望历史,面对现实,作者的发问,令人深思,使人警醒!同时,使我们对韩愈的崇高境界不禁肃然起敬。

再从艺术的角度看,梁衡散文中比喻的运用有着作者明显的“真”实的爱憎感情,在《青岛看房子》中比喻的运用多少带有一些鄙夷的形容,不难看出作者对殖民者的憎恨。与此相反,《石河子秋色》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的“真”诚喜悦,以及对建设者的由衷敬意。比喻是跟作者的知识、经历、情感等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好的比喻,不仅可以使文章的语言增添光彩,增加文章的气势,更重要的是浸透着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会给读者带来震撼,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梁衡的创作态度求“真”务实,宁缺毋滥。通常一年才写一篇文章。他写《觅渡,觅渡,渡何处》前后用了6年,创作《大无大有周恩来》甚至用了。这使笔者想起了一句话,“呕心沥血,方出精品。”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到头来还是个未成品。正是由于这种求“真”务实的创作态度,才使得作者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得以长久流传。在浮躁气氛漫延的今天,梁衡的这种求“真”的创作态度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

8.读王蒙散文有感[推荐] 篇八

读王蒙散文有感

我虽然也喜欢写些文字,但因为不是语文老师的缘故,我的时间已被本职专业占用太多。事实上这些年来我读专业以外的书籍甚少,我从前所用的文字完全是靠小学初中和高中一部分时间在语文课中得来的。尽管如此,我对于有限的文字仍然是个挑剔的人。即便是在不多的行车旅途中携带一本名著或散文诗集,我也不是都很认真地阅读。但近日来,我读了王蒙的散文竟是爱不释手。我利用了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读它,甚至在给学生上视唱练耳课时,我也把<<王蒙散文>>摆在钢琴架上,趁学生读谱的那一会和让学生听单音、音程、和弦的那会偷偷地看上一页,这感觉是多么奇妙又是多么美妙。它似乎让我又回到了绽放着青春活力的学生时代,让我又一次地回忆起在师大学习音乐专业期间,在学校后山的教师琴房的窗外,因家境不好交不足上小课的学费我在夏天冒着酷暑冬天忍着严寒偷听老师给其他学生上课时的画面。那画面不也曾带给了我无比奇妙而美妙的感觉么? 王蒙散文里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三篇题与音乐有关的文章<<音乐与我>><<行板如歌>><<在声音的世界里>>,如果不是他自己说连五线谱也不会认识,我真是会断定这样的文章绝对出自专业的资深的声乐或器乐工作者。他在文中几乎提到了世界音乐宝库里所有的最华美精致的乐曲,尤其让我惊叹的是他对于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理解完全要比我深刻的多,而得到我共鸣的则是他能准确地区分和感受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大师音乐的不同风格并能享乐其中。我特别喜欢他在提到敬仰贝多芬的音乐时用了“我五体投地地喘不过气来”这十一个字,我觉得再恰当不过了。他对于音乐不仅是有着广博深沉地理解和感受,通过文字他还将音乐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作品的一部分有情有爱地表达出了。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并不是所有不认识五线谱的人都能有他这样对于音乐的感悟。有几人又能如他那样在孩提时代听到算命瞎子吹奏的孤独凄清的笛声便也难过地落泪? 给我感触颇深的是王蒙散文里用极其朴实又充满真诚的文字真实描写他所接触的不同思想性格的作家形象。文字蕴含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在文字里作者又将自己真挚细腻的友谊无私地献给了他笔里的人物。在读他的<<我心目中的丁玲>>之前,我说来惭愧是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在中国上个世纪还有这样一位声名赫赫又因其恩怨是非纷繁复杂性格思想敏感尖锐才华横溢张扬而倍受争议的女作家。在他近万字的对于丁玲的描述里我闻到了那人生的百味和夹在百味里作者对于生命的客观分析。王蒙在该文结束处这样说到:”在全国掀起张爱玲热的时候,我深深地为人们没有纪念和谈论丁玲而悲伤而不平。我愿意愚蠢地和冒昧地以一个后辈作家和曾经是丁玲忠实读者的身份,怀着对天人相隔的一个大作家的难以释怀的怀念和敬意,为丁玲长歌当哭。”短短的几句话沉沉地背负着岁月里太多的变迁与遗憾,我每次读到这儿都忍不住鼻子发酸,有时竟也哭了。而王蒙的<<难忘冯牧>><<别荒煤>><<光年千古>>不仅是表达了革命文艺道路上纯洁挚诚的同志情谊,更是呼吁人们要做象冯牧象荒煤象光年那样的革命老黄牛。这文中朴实的字是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和自觉的要求。那人性的软弱悲哀丑陋罪恶呢?你可以在<<永远的雷雨>>中找到。

王蒙的散文之所以那样能扣动我的心弦是因为他用文字告诉了我他对于生活时刻都能产生情思。中天的月亮那样遥远会让他伤感,婴儿的哭声那样无助会让他伤感,初秋第一次发现躺在床上没有那么暑热也会让他伤感,甚至还有春天时燃放的鞭炮、轰轰叭叭、然后烟消声散遍地纸屑还会让他伤感。对于他所说的生活的感受如:细腻和柔软会令他饱经锉砺的灵魂觉得疏离。我也是深有同感的。心若老了,给身体穿上再漂亮的衣服,那也是表里不一。当然这并不影响文字写他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哪怕是大自然中的一滴雨一棵树一片落叶都是他向往的美的情怀美的天使和美的象征。他写那棵无花果不堪小花盆的桎梏是留给自己的思考,他写他养的猫完全是率性而为是在讴歌自由,他写每天清晨为家人磨豆浆的乐趣,他还写在大海里壮游的刺激快乐。让我最流连忘返的是弥漫在他文字上的浓浓的怀旧情结。他热情地赞美曾生活和工作过的新疆,他用文字豁达地解释艰难和苦难其实就是人生无法估价的财富。他在文字里唱着伊犁民歌,他在文字的歌声里追忆着盲人歌手,他对于那片土地的怀念细腻得哪怕是曾经过他窗前的一个醉汉的夜半歌声......所以读了王蒙的这些散文,我真的不再奇怪他虽然不认识五线谱但却能听懂和享受任何门类的音乐了。人生难觅是知音,而他的文字恰如我心灵里渴求的朋友。我再不必担心自己不好打牌不会搓麻将不懂与繁杂人世交往的形单影只了。我再不必担心有一天真的失去了歌唱离开了钢琴或者失聪了再也听不到声音会不会绝望失落没有灵魂的依靠了。

9.读毕淑敏散文有感 篇九

我喜欢毕淑敏的文章,喜欢那种轻松有趣的风格,我一直喜欢轻松有趣的东西,她写的不但有趣,更是发人深思,觉得很有意义,把一些大道理都写得简单明了,适合我这种智商理解能力均不高的脑袋。喜欢她一针见血的睿智,比如这句现代女性买个提包都追求品质上乘,我们为何不追求自身的优良?

有不少篇是讨论女性的问题。看了评析想不通那些年轻的甘于做别人情人的女子,是因为懒惰,因为糊涂,因为虚荣贪图富贵,就那样不负责任地放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前途,我想她们应该不爱自己,为何不想想等年岁大了怎么办,等别人又有了新欢怎么办。把自己的生计前途幸福全托付在一个不靠谱的男人身上,真是一出悲剧。女性应该是更感性更注重感情的动物,那么多女子甘于这么做我真的不太明白。也许我的思想比较老套,但我依然坚信生活该是和谐稳定的,有可以去爱的人,有爱自己的人,这样才是幸福的。

谈论死亡,毕淑敏不惧怕死亡,这是正常的,为什么我们要害怕呢?就像我们要进行新陈代谢,大自然新生代替死亡一样正常。我尤其赞同她的死亡该回归家庭的观点,如果明知道自己快去世了,却要不断在医院折腾,费钱费力所有人跟着受罪,何苦呢?我希望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吃好点,喝好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家人给予充分的关爱,在安详平静中死去。并且我也不希望家人太过伤悲,只要他们继续快乐幸福地生活就是我幸福了。

谈到教育,毕淑敏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孩子已经很痛苦还要唠叨不已以为这样效果好,会让孩子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忽然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们的父母,由于繁忙忽视了对孩子心灵的保护,伤害了孩子也不知道。

她主张表扬也要慎用,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与生俱来的特质,都大可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是批评。我们的批评教育或者赏识教育也该有个度。

谈到移民的子女,她的见闻让我震惊,看了那么多孩子们在国外快活自信的文章,再看这篇才让我觉得移民真的是有利有弊。我打心眼不希望人才都往外留,希望祖国的环境,教育,公务员,食品医疗制度……都可以人性化一点,美好一点。祖国再差再落后,也有好的方面,身处其中也许不知而已。父母都是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可是孩子真的快乐真的愿意吗?一切都被大人主宰,这些真的适合他们吗?孩子能适应外国的语言习俗,没有歧视,融入其中吗?

10.读张丽钧散文有感 篇十

——读张丽钧散文有感

江声周玲老师

儿子总是笑话我落伍,说他们老师七十多岁了玩微信都很溜的,而我除了工作必需外,几乎不使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我喜爱在宁静的空间里生活,大家都真实而真诚地交往着,哪怕有缺点,也无需矫情和掩饰。加之肩颈处时常疼痛,不宜蹲在网络里,于是依然继续着老土的休闲方式——阅读,且看纸质的。我这人,没什么高远的志向,故除了《中学语文》外,并不爱读专业方面的鸿篇巨制,也不爱专啃某一个人的著作。总以为,那些妙语连珠的讲座、高屋建瓴的报告、系统科学的专著或多或少有些雕琢的成分,于是偏爱那些能让人看见心迹、听见心声的散文。

除了买些散文集阅读外,我多年来一直订阅了《青年博览》和《读者》杂志,将其置于床头、车内、办公桌上,空闲时或是烦闷时,便与它们为友。从中,认识了很多人——周国平、毕淑敏、杨绛、龙应台、汪曾祺、蒋勋、王鼎钧、刘墉、肖复兴、林夕、雪小禅、叶倾城、蒋光宇、李丹崖、马未都、马德、星云大师……喜欢他们笔下那些有温度有灵性有智慧的文字。常常是读到某一篇文章之后,便有了走近其作者的兴趣,然后去查找相关信息,进而又读到更多的好文章。走近张丽钧也是如此。

原本只是被她的文章吸引,后来知道她是河北开滦一中的校长后,更添了对她的敬意。因为在繁杂的公务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她竟保持了真诚、善良的心灵,竟保持了写作的良好习惯。她的外表是美丽的,留着卷发穿着绿毛衣围着绿围巾的那张照片煞是好看。美得典雅,美得纯净,没有一丝世俗的媚态。她的心是柔软的,文学与艺术的底蕴也是深厚的,于是溢出了诸多清丽隽永的文字。

钦佩她身为校长的人本思想。比如:“如果说真教育是灵魂的唤醒,那么,唤醒灵魂的,必是灵魂。”“这三个健康同等重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倘若今天我们不用心办教育,那么明天我们就得用心办监狱。”更敬仰她身为文字信徒的那份执着。她总能把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人、事、物写得深入人心,她的每一篇散文都可以成为中学生的写作范文。她散文中的许多句子令我产生过共鸣。

读到《寄情落叶》中的“爱落叶的人,自爱亦爱人。寄情一片落叶,其实是寄情另一个诗意自我”,遂想起,曾经一家三口在深秋去植物园,看到金黄的枫叶铺满道路,便联想到“黄金大道”,看到火红的枫叶在空中打着旋儿纷纷飘落,仿佛那是一场美丽的红雪,悄无声息。遂像个孩子似地跑跳起来,伸出手去追,去接。然后将捉到的那些叶片拿在手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回来还将其置于汽车前台之上,几日后干枯了才肯丢弃。儿子笑着说:“妈妈,你还算是半个文艺青年呢。”哦,文艺青年?不就是追求一种洒脱、自然的生活境界的那群人吗?不就是以善感的心去欣赏和珍爱每一个细小的美点吗?看到经过秋霜浸染之后如此火烈与绚烂的枫叶,于是决定自那天起把QQ名“枫叶飘零”改成“枫叶飘舞”,祈愿自己即使步入生命的秋天,亦能活出那般优雅从容的姿态。

读到《没有一天不值得记述》中的“日子被写进日记,尘屑就获得了成为金子的机缘”,“让我们的思想留下它珍贵的辙印,这是对自我的尊重,更是对岁月的酬酢”,遂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和中专时代,几乎天天写日记,当时并没有老师强求我们写,也没有人说能为考场作文拿高分作铺垫。我只是想在日记本里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就像基督徒面对牧师似的,让自己的灵魂能在某一处做出最赤裸最坦诚的告白。无需别人读到它们,更无需公之于世去接受外界的评头品足。那小时候的日记,竟化解过家庭里的小矛盾。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曾在日记中写下父母吵架时儿女身在一旁的尴尬和无助(大概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导致的)。没想到,爸爸“偷看”了我的日记后竟在里面留下一行字:“以后我会做到两个字——勇和忍,面对家庭的责任,勇敢。和你妈妈有矛盾时,忍让。”悄然之间,日记竟起到了勉励和敦促爸爸的作用。或许,这就是尘屑成了金子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拥有这种民主和文明氛围的家庭恐怕不多。此后,爸爸的确在家庭中扮演了伟丈夫的角色,怜爱妻子儿女,并把自己日夜辛苦赚来的钱都用于培养我和弟弟读书而无怨无悔。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对我们姐弟俩均造成了深入骨髓的影响。

张丽钧曾说,她是一个从日记中走出来的作家,她发表的文章大多是日记变体。我才疏学浅,也未能持之以恒,自是成不了“家”,但对于写作,我向来坚持一种态度——独抒性灵。这是对自我的尊重。的确,多年之后,再去啜饮自己笑与泪凝成的文字时,常常仍会为自己感动。或许,当它们有了读者时,也能感动他人。我少年时的日记早已“解密”了,随手放在抽屉里,儿子都曾翻阅过。他竟郑重地说:“妈妈,我觉得你初中的日记比现在的文章好。那里能读到少年的报负和遐想,情感无拘无束。现在,看你们大人的文章,都难免有拘束之感。”儿子还笑着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传奇,有时间你该把你的日记敲成电子稿,那是最真实的人生历史,很有价值。”是呀,如果把自己年少时上进奋发的励志故事和青年时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拍成怀旧影片,说不定也有感染力呢。看来,每个人真没有一天不值得记述,将所有的记述串联起来,不就是一部部引人入胜的人生历史吗?

近日又读到《舒心草》,感叹于张丽钧的诗意和慧心,小小的一株草竟那么幸运,被她关注并关爱。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是,它让作者开始反思人生——“它要为我滤掉一东西:生命的负累太重,连呼吸都仿佛注了铅。与这株轻灵的小草对视时,我为自己的沉重而羞愧,学着它的样子,我也要删繁就简地打理自己的欲望,以期让我的心能坦然地面对它的素心。”当今社会,拥有语文书中那些作者般的闲适自由心境的人究竟还剩多少呢?为了让自己符合已被物质化的成功标准——有钱,有权,有名,多少人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活在他人的眼里呢?有的甚至还为了填补日益膨胀的欲望,不择手段,违纪违法,给许多无辜的人带来不舒心。当然,生活中也不乏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以及拥有诸多中国传统美德的人,他们以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奉献换来了包括家人、朋友在内的许多人的舒心,可是,在自我牺牲精神的背后,他们的形象不免染上了苦情甚至是悲情的色彩,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否也会有不舒心的感觉呢?

所以我觉得,人生于世,能让自己舒心也能让别人舒心是最值得追求的一种境界。其实,把自我看轻,把欲望降低,把利益看淡,把心胸放宽,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而美好。

前几天,晚餐后陪妈妈去散步。走到县城里的高档小区——锦绣湘江里,无意间发现有幢别墅的阳台上有一大片的蔷薇花,大红的、紫色的、粉红的……还像紫藤萝瀑布似地垂下来,将各层阳台装点成了五彩斑斓的花墙。楼下院子里,也种满了花草。整个县城所有花店里的花加起来可能都没这户的多。爱花的我们只想能近距离去赏花。铁艺大门半掩着,我不敢进去,担心身居豪宅的主人摆出脸色,并拒绝我们参观。咱这等戴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帽子的人怕是没几人受得了睥睨目光的。可当下因财富而傲慢的人随处可见。院子里没人,妈妈已被花吸引着不管不顾地走了进去,我也紧跟其后,只是在院子里试探性地往前挪步。那主人必是极度爱花之人,给花儿们做了许多“屋子”,供它们攀爬,生长,成型。有“幸福门”状的,有圆柱状的……简直太漂亮了!这时,一个六七十岁的奶奶出来了,我们连忙说:“被您家的花吸引过来了。我们看看就走。”没想到,老人一脸慈祥和欢悦,说:“你们尽管看,里面还有好多呢。我女儿爱养花。有空就侍弄这个。”太好了,我们还能继续参观!老人向我们一一介绍着花的品种,一边领着我们走向“庭院深深处”.她的女儿面容姣好,三十来岁,正穿着居家服手持长勺在给花儿们浇水。像她母亲一样,她一边劳动,一边热情地介绍着那些我们不知名的花儿,像是介绍自己的孩子。她说,母亲帮她数过,阳台上和楼顶上的花有五百来盆,每天照顾它们挺累的,但爱花爱得“变态”了,就是乐此不疲。她家在湖边,夕阳中,粉色的玫红的玫瑰更是妖娆生姿,女主人穿梭在它们之间,真有人面花儿相映红的意境。离开时,我们诚意地道谢,女主人笑笑说:“没事,种了花就是供人欣赏的,经常有陌生人来。刚才还来了一拨呢。只是你的高跟鞋踩在草里,让我有点心疼,因为草地里我也种了许多花籽。”真是抱歉!她竟然没事先郑重地提醒或交代,只在这时才笑着轻轻说出。真是个善良的有涵养的好女人!心里有暖流淌过,感谢她和她的母亲送给我们一个美丽的黄昏。她不仅让自己舒心也让别人舒心。

我认为,我们平日待人当如此,工作中办事亦当如此。现在,我所在的部门有七八个同事,我顶了个“主任”头衔,有人友善地提醒我说:“你现在是部门的‘头’,要树立自己的威信,管理中不要感性太多,理性不足。”我承认,我在同事面前的确较为温和,鲜有领导铁面、泼辣的范儿,基本没严词厉色地发表过“讲话”,即使自己挨了批评也不忍迁怒于人。但自以为这并不意味着“理性不足”.现在社会上都在呼吁高校去行政化,更何况我们中学呢?自2007年至现在,我们好几个人都奋战在同一个战壕里,大家是战友,是同事,任务和目标相同,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咱部门的弟弟妹妹大都属“循规蹈矩、不问功利、任劳任怨”型,响鼓不用重捶,他们在尽心尽力地工作,我何必以“领导”自居,再制造太多的“理性、刚性”的准绳带给别人不舒心之感呢?真正能约束人言行的未必是法律是规章,而是内心里为人处世的那根准绳。我们部门里语文老师居多,人文素养较高,将职业幸福感看得比名利重要,若能在被理解、被尊重的氛围中工作,是宁愿“士为知己者死”的。于是,我一直习惯和他们及时交代、交流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坦率地交流,有时若出现了确实不应该出现的失误,我便会在QQ中以书面语指出,并写下我的建议或是要求,而他们也成长得很快。我本就是一个注重精神感受的人,向来对人对事的要求较高。现在若是从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执行力等方面来论咱部门的同事,我确是由衷地欣慰,没人拈轻怕重,没人敷衍塞责,每一项工作都在团结和互助中完成。真的,很感谢他们,让我这个偏重内心感觉的人舒心,但愿我的“感性”也能带给他们一些舒心。

11.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篇十一

读余秋雨散文,作者以论述的方式,带我走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长廊,剖析中国文化长寿的原因,展现五千年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一张张伟人的面孔,一帧帧历史画册,展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脉络、来龙去脉,读来令人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

读余秋雨散文,好像行走在厚厚的中国五千年历史之间,体味古代文人的人生起伏、跌宕命运,回顾一个个王朝的命运辗转、回转成合,给人一种浩大的历史画面感和强烈的冲击,以古喻今,得到许多感悟。

余秋雨散文始终贯穿这一条主线,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问。平淡的语调、朴实的语言,描述了一副生动的历史画面,读来令人感动。

余秋雨散文,结合了语言的唯美和艺术的处理,让你在领略历史文化的博大的同时,感受汉语语言的精妙和丰富。亲切自然的语言、平实无华的文风,讲述了一个个经典故事,描绘了一张张大师脸谱,像一个老朋友和你聊家长里短、邻里亲戚,使人感到亲切、感到自然,不知不觉中,你会随着文章的描述,体会文章表达的意境,随着古代文学家命运的起伏跌宕而心绪不宁,或激荡难平、或纠结难过,明白很多人生哲理。

读余秋雨散文,让我的思绪漂到了大师倍出的春秋战国,体味百家争鸣的文学盛宴,回到开疆拓土的大汉王朝、领悟司马迁的忍辱负重与《史记》的文学高度,漂到纷乱挣扎的魏晋年代、体会魏晋名士的风骨,回到盛极一时的大唐、感受唐诗的绚丽多彩,体会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文学脉络,那一座座巍峨挺拔的文学高峰、那一个个响彻云霄的文学大师、那一篇篇精彩异呈的文学著作,让自己的内心澎湃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余秋雨散文中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对于中国文化的追寻,是对文脉的探索,是耕织于中国文人心中那一条无法排谴的惆怅。而这样一条线索,让他苦苦寻觅五千年中华文明,从老子《道德经》开始,到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从魏晋风骨、大唐风韵,到王阳明哲学,从老子、孔子、庄子,到阮籍、嵇康,从陶渊明到李白、杜甫,上下求索。畅游于世界各国古老文明之间,从埃及的从未停止追寻的脚步,从未有过片刻的停歇。

而最使我感动的,是古代一个个极具个性的文人形象,阮籍、嵇康、李白、苏轼......作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了一个个文学巨匠的一生,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令人回味无穷。

12.读散文有感 篇十二

说不长,是因为在帝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星辰的运转中,区区几十年太不值一提了。说不短,是因为和只有数十年甚至更短寿命的动物们比,几十年又是那样的漫长。

在这样一个不长不短的人生中,我们会无可避免地思考、直面一个问题:人只有一个人生。那么,纠结的问题来了,面对这一个人生,我们是悲观地看成虚无,还是乐观地完全看成所有,还是以平常心去面对?

如果我们悲观地看作虚无,也就是将整个人生看作零,那就会毫无希望。捷克作家昆德拉笔下的主人公常说:“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直接将一次人生和虚无、零画上了等号。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而且只有一次机会,确实挺煎熬的,每天都要想着会不会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但要是天天这么折磨自己,那不是天天不快乐吗?天天伤心,那倒不如不活。

换个角度想一想,既然人只有一个几十年的人生,为何天天要愁眉苦脸呢?为何不将每一天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呢?人,要活在现实,活在当下,不要每天担心明天的事,谁会知道明天发生什么呢?所以要把握现在,将每天都过得充分、开心,这不就足够了吗?所以我们要执著于当下的每一天,而不是虚无的未来,更不必沉湎于过去。

大诗人苏东坡也有属于自己的那份执著。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童心,始终用孩子纯净天真的眼光看向世间万象。可是,这又是一把双刃剑,童心让他的诗词风格独树一帜,也将他推入了万丈深渊——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但,就在这样薄凉的世界里,他旷达乐观随缘自适,执著却不固执,获得了无上的快乐,这何尝不是一种超然脱俗?

上一篇:美国名校本科申请文书下一篇:2018全国卷2的作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