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培训体会

2024-07-12

新教材培训体会(共19篇)(共19篇)

1.新教材培训体会 篇一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武安市第九中学

2014年8月20日,我参加了教育局举行的英语新教材培训学习,这一次主要学习《英语(新目标)》教材的介绍。北京海淀区八一中学的胡老师主要从五个方面来介绍:

一、教材开发背景与使用情况。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

三、教材体例和特点。

四、教材立体化建设。

五、教材使用建设。

六、(新目标)教材的有效教学。

经过这次的新教材培训,自己受益非浅,对教材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一定的帮助。我深深体会到使用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评价性、灵活性。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下面是培训心得体会:

一、新教材的特点

传统的教材,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呈现,注重用教材反映相应学科的知识系统,教材的设计多考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而《Go for it.》教材主要是以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三维编写主线。教材编写上,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整套教材中处处都渗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的内容再囿于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断开展探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内容看,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灵活运用的东西多了,教材的弹性更大了。教材设置了语言情境,注重了语言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能力。

二、合理运用教材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教授统一指定的教材,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教材并有效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实施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每个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目标英语教材,教师可以合理整合教材内容:

1、整体设计。

2、调整教学顺序。

3、教材内容的删减。

4、教材内容的补充。

5、教材内容的拓展。

6、教材内容的加工。因此,教师在教材的选择和利用上有自己的创见,并在开发更具适合性、针对性的课程资源上有所开拓和创新。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应为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合作。

四、新的教学观念

英语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新目标英语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整套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以任务链来呈现。任务型课堂教学具有广泛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直观、情景和交际的手段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学习方式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学习方式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终将成为一个人的生存、生活方式。而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它不是哪位教师用一两节课就能教给学生的,而是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师不应该是不厌其烦地机械地带学生读单词,而应是教给他们学生单词的策略,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1)学习成绩考试 它的目的方式在于检查学生在一个阶段内所学的材料,知识的掌握的情况,形式有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

(2)课堂表现的评价它能调动学生的英语兴趣,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

(3)单词评价单词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关口,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材料,首先会读,然后会默写及运用。

(4)作业的评价 它是检测学生学习英语态度的方式,通过作业适时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优缺点,不失时机进行适当的指

通过这一次的培训学习,我学到很多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多钻研教材、教法,吃透教材、掌握教法,并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

2.新教材培训体会 篇二

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 教材内容的安排更具有科学性,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小学进入中学, 多数学生感觉数学难了许多, 主要是由单纯的计算变为说理性计算, 新教材将原教材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与分散, 删减了繁杂的几何证明题;几何定理、性质不是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得出, 而是通过探究、实验的方式得到,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而且记忆深刻.

2. 教材内容的选材更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生活气息

新课程提倡“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新教材十分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数学究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用处?除了购物要进行加、减、乘、除计算外, 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数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课本中关于“民间剪纸”的知识介绍;“乘出租车”费用;“体操比赛”等.这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更使学生感悟到这就是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 学习数学的确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益处, 其目的为用学过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材的例题、习题的选材更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和实用性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轴对称图形”中设计了很多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例子和习题;在“轴对称”的第三节“设计轴对称图案”中, 更给学生提供了创作空间, 将数学与美术有机的结合, 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教育理念;在第四章“数量、位置的变化”中, 多次设置了“答案唯一吗?”、“你能得到那些信息?”等类似的问题, 充分地开放了学生的思维, 成功地落实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同时, 教材中大量的有关数学小知识的“阅读材料”,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教材内容降低了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

纵观新教材, 不难发现凡计算题或解方程题都大大降低了难度, 数学主要是教会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不应该用繁杂的运算难住学生, 不知有多少学生在繁杂的运算面前丧失了兴趣和信心, 新教材明确提倡要学会使用计算器和多媒体工具, 这就使许多学生愿意计算, 当然使用得当才能起到促进作用;在应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观念进行表述和反省, 而且也可以学会如何去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目前, 尽管有些学生做得不是很好, 但的确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更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不仅是给教师, 更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几点困惑

新教材给教和学留下了可贵的自由空间, 在新课程下教师探索引导的“度”为多少才不为过?以前几何证明格式 (符号化语言) 一般学生也能掌握, 而新课程几何问题推理学生觉得困难, 很多教师也认为新课程几何推理格式不如以前格式好, 实际上有的教师依然在沿用原来的证明格式.这是个现实的问题, 我们到底该怎么做?还有, 如何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评价?

3.新课标,新教材,新体会 篇三

一、新教材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逐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长春市初中数学学科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在编排体系上、知识结构上、趣趣味性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一,新的教材更贴近生活,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更便于理解,也让学生从身边发生的事件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无限魅力;第二,新的教材紧密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第三,新教材更贴近新课标理念,更加注重数学的科学性与教学的合理性,逻辑性更强,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如代数式这一节,教材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入手,字母代替数,是从小学算数到初一代数的过渡,比小学更抽象更不容易理解。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关系正是新生学习困难所在,教材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讲解这一知识点时更要了解学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如购买一支铅笔需0.6元,那么购买两只、三只、四只呢?学生很容易答出,此时提出问题若购买X只铅笔哪?自然而然地引入代数式的概念。

二、新教材栏目设置新颖灵活,图文并茂,具有启迪性、探究性。

新教材设置了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读一读等栏目,更关注实践应用,时代感更强,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法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让新的教学观念促使其发生教学行为的变化。以“轴对称”教学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轴对称这个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在课前收集很多不同种类的轴对称图形,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面对不同种类的轴对称图形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小组内人人都有任务,看图思索、合作、交流、理解、总结规律。在这种生态和谐的学习环境下,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保持长久,自主探索、交流总结、人人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当然,知识是需要灵活运用的。因此,当学生对轴对称这一概念有所理解后,将这一概念引入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试一试什么是“轴对称”,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学生间交流与分享,每个孩子都有“学一得多“的知识生成,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一举两得。

三、新教材促使教师提升教学智慧,采用不同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师要根据每节数学课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一节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之前预习并清楚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勾股定理的内容”、“勾股定理的表达式”、“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知识点,可以上网收集勾股定理的有关资料,课上小组内派代表面向全体同学讲解,其他组成员进行补充,教师指导与评价。这不仅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更明确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课上学生的展示自信而从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讲授中心对称图形这一节时,采用动手操作绘制图形、小组合作探究、课上展示讲解等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开阔数学思维、找寻解题方法、发挥动手操作能力,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新课标中“做数学”的理念。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时刻认真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学,怎样才能学得更好,怎样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等书籍,让自己在读书中找寻灵感,在实践中找寻答案,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境界最优化。

4.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纳雍一中历史组 杨源 2011年7月23日--7月25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参加了由毕节地区教育局主办的新教材培训(高二历史组),在两天的学习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教材培训专家徐赐成老师主讲的《高中思想文化史教学与设计》及李树全老师主讲的《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教学策略》。通过这一次培训,并结合自身的学习、探索和实践,针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我有这样一些体会:

一、新课程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口耳授受”,即“老师讲,学生听”。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下,许多学生只习惯发挥大脑储存的功能,而不习惯发挥大脑的思维功能,整天读、记、背,不但学习负担很重,而且收效并不理想。新课程实施纲要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学生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局面。

实现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不仅参与学,即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参与教,即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请其他同学回答,使师生间积

极互动,从而实现从传统的“教会”向现代的“学会”转变。实现合作学习,不但强调师生互动,更主张生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实现探究学习,是指通过创设研究情景,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态度和方法。相对于接受学习,新课改要改变的就是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学习,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个性化教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计理念。做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新课程教学要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历史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是以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教师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从历史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新课程实施有效的教学。

1、教师要做一个组织者

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

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摆脱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固有模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问题,既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准备,也要想好不可预测的应对方法。面对学生有别于他人的探究方式,教师要引发学生间的思维碰撞,让学生深入思考,顺利地进入更高的层次的学习。

2、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浓烈学习氛围的创设,以及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要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发现引向深人。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一步又一步地把学生逼向学习的难点。对学生的思维引而不发,不断激发,把学生们推到一个又一个思维的波峰浪尖,学生的探索、发现也因此而深入。

3、教师要做一个促进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如精选学习的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开展积极的评价等,让学生感受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促进者,必须改变传统教学“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教师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与宽容,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为师生互动、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高效、优质的学习奠定的学习的平台和空间,最终完成新课程的学习。

5.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一、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之必要性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老是吃老本走老路,是不适合新形势的发展规律的。作为一个教育者,教书人,就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认识。就得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的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求了,落后了,应该淘汰了。如果一个教师,死守传统的方法不变,是不是当今社会的。师道尊严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都已经不被现代社会的学生所接受了。改变旧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方法,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的。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就是要通过学习,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尊重学生人格的人文性的教学思想,教师就是为学生的服务的。

二、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之弊端性

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主旨是不可否认的,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走走形式,应付检查,培训没有落到实处,这只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我认为,要从教师的思想根源上,让教师认识到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让教师心甘情愿的参加培训,才会取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就是靠一些行政的手段,含有强制性的要求教师参加培训,一是教师心理的抵触情绪会使培训很被动;二是教师心理的怨气,必然多三少二的会带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有,就是时间的安排,平时要上课,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又有好多时间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呢?如果花很多时间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是不是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呢?而且,必须要认真学习的,因为要考试啊!

三、新课标、新教材考试之苛刻性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是要考试的。考试试卷分数是100分,90分以上是优秀。80分以上是合格,60——79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成绩“基本合格”者,限期补考达到“合格”以上档次,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这个优秀倒不稀罕),补考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不合格。这个考试,的的确确十分的苛刻,试想想,如果出题的人把试题难度搞大一点,会有多少不合格者,会有多少基本合格者啊如果按比例来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都还有一点道理,因为试题的难度是很不好把握的啊!!!

6.新教材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这次网络培训后,使我们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要上好新教材,我们教师应“使用教材,超越教材,因材施教,顺势而为”。应在英语语音和英语读写教学上下苦工夫,为学生今后英语的持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需要,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在新学年里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重视语音、听写、读写技能的发展过程

二 小学英语阅读方面应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技能和策略 三 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

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四、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积极参与教师论坛,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

五 利用”教师”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此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六、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七、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我们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八、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7.新教材培训体会 篇七

手捧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我着实花了几天功夫把全书琢磨了一遍,总算彻底领会了教材的精髓。粗略一看觉得它很散很乱,细细品味才感觉它是一套集语言、文化、社会、道德和兴趣于一体的以适应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优秀教材。

自我检测部分:这个项目安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页, 它再现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及语法项目,一方面让学生查漏补缺,将知识点进行运用、牵引和延伸,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新教材将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训练全面贯穿于每个单元的教学中,通过画面、游戏、笑话、歌曲、绕口令和猜谜语等牢牢地锁住了孩子们的心。每个单元大致分成6个课时完成:第一二课时是听说课;第三课时是一节复习与引入的过渡课;第四五课时是阅读和写作课;第六课时是自我检测和练习巩固课。

二、我对新教材精神的体会

1.这套教材体现了循序渐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每个单元的设计都是由浅入深,由目标呈现——目标感受——目标操练——目标运用——目标巩固。每个环节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整个课上,学生是积极感受和运用每个环节的主体,老师是一个导演或指挥,学生的兴趣随着每个环节的深入而深入,学生所碰到的困惑和疑问也在这种团结友好的协作和探讨氛围中得以解决。

2.新教材容量大、跨度广、文化色彩浓、更具时代感、更适用生活。新教材编写的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不仅出现了大量新颖而实用的词汇,而且题材涵盖面广。如初一学习的“Lost and Found”(失物招领)、“Ads”(广告)、“job interview”(招聘启事)等都是一些时代性很强也很实用的内容。另外,新教材在难度上加大了,以前只在高中教材才出现的语言现象现在就开始频频出现,如各种类型的从句、非谓语动词、倒装、省略等,确实让师生们应接不暇。但老师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教授,学生就学得一点也不困难。学生如果学好了这套教材,不仅可以为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这套教材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新目标》帮你激励和指导班上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他们提供足够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同时也为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本教材精心安排的教学进度让那些语言不太流利的学生受益匪浅,他们有足够时间理解和操练每一个新语言项目。学生用书中所有新的词汇和语言材料都配有图画,图画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就所学语言提问的场景,因此学生不需汉语解释或翻译就能快速理解它们。

4.教材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参与意识。每个单元设计了大量的结对子活动,比赛活动。老师通过预先制定奖惩机制,学生便很自觉地为获取个人或集体的荣誉而努力拼搏。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之间通过多方面的配合与协作,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日后的团队协作精神。

5 . 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每个单元设有任务型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自己的朋友、家人或社会中展开某项调查,得出一个准确而具体的结果。比如:七年级下册unit11就“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调查、八年级上册unit1就“谁是最健康的人”的调查、八年级下册unit4对学校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调查等。这项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变得开朗自信,学会与人打交道,更容易融入社会,也培养了他们严谨务实的精神。摆脱了过去那种将学生拘泥于书本,缺乏动手能力和服务意识的诸多现象。

6.新教材有利于使语言教学与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新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有了这种明确的指导思想,长期统治外语教坛的那种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就会很快结束,取而代之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英语课堂教学, 从而真正实现使语言教学与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即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与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个性、品德和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语言教学的最终归宿。

7.新教材要求老师在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制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要上好这套教材,教师先要领会新课改的宗旨和精神,要先研究教材和学生然后才研究教法。我认为多媒体是初中英语教学必备的手段和工具。多媒体容量大且形象直观,能将复杂的东西演示得简单而生动,必要时配以音响和动画效果,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一下就抓住了他们的心。所以多媒体教学是非常适合初中生特点的一种教学手段。我每次上一个新单元之前总是先研究整个单元,然后制作一个完整的单元课件,每个课时分工明确,环环相扣,最后和学生一起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巩固。

8.新教材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首先都是“人”。因此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要认识到他的学生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一群外语学习者。教师要以自己真实的人格面对学生,真诚的与学生交往。在课堂上采用竞争机制、赏识机制、互动机制和评价机制为学生服务。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倾听、善于鼓励,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欣赏与期待。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新目标》编写内容及结构的介绍,阐述了新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的观点,是一套有利于使语言教学与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的优秀教材。同时提出了新教材下教师所必备的教育教学理念及自身素养。

8.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的体会 篇八

一、初中数学“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联系生活实际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意图,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偏难、繁琐、陈旧的倾向,并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新课程体系。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数学教材只注重单纯数学知识、远离生活实际的体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新教材编写中,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场景中,把生活中的计算编到例题和习题里,体现了生活中有数学也需要数学。带领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代化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我们时刻都在和数学打交道,数学已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需要就足以引起学习的愿望,何况教材中许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激发了学生好胜心和兴趣,缩小了学生和数学理论的距离,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了。例如:“打折销售、教育基金”等生活场景都离学生非常近,甚至就发生在学生本人的身上;“100万有多大?”、“有趣的七巧板”、 “一定能摸到红球吗?”、“图案设计”、“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从不同方向看”等有趣的问题,使我们很容易想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而这一切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所有学生都愿意上数学课了。

二、“新教材”教学中能使课堂活跃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新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而是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创造能力。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很喜欢“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课堂上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观点,甚至争论激烈,不仅议明了当前的问题,思维还经常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多个知识点,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明了。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辅助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合作探讨、研究问题,围绕学生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课堂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车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提升。每节课都要有数学活动,活动要为探究某个问题而设计,不能只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做到这一点,①教师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探索规律(尽可能是因为规律是有层次性的)。②怎样把学生探究过程选择适当的方式暴露出来,这是每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③要注意探究的过程、方法、结果。学生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有直接的关系。④在数学活动中要讲究过程的调控,教师要帮助指导。⑤要把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如数学方法和情感经验)。活动的最后应落实到知识点上,不能只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使活动能以顺利进行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整个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探究点。②不要过多否定学生的结论,应努力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得出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也应予以充分的肯定。新课程不但对老师来说比较陌生,对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新课程新理念,理念不同了,观念也不同了,教师教的方式不同了,学生学的方式也应不同。由于教師和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太大,这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难点。

三、初中数学“新教材”的例题与习题配备

新教材的专题形式的章节安排,既有利于创设学习环境,又有利于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情境引入问题、开展数学探究。尤其是新教材的例题与习题配备,有百分之九十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充分感到数学来自与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实际生活离不开数学。为了解决问题,同学们会积极参与活动,想办法获取一些辅助信息,积极与同学们合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了教学难度问题,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不得已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教学中如不做大量的铺垫,学生很难理解。可是,章节复习题中的某些问题,却很简单。使得教师很难把握教材、教学的难度,拿不定中等程度的学生,是以习题难度为准,还是以复习题的难度为准,教学中容易顾此失彼。另外,习题中很少配备与例题类似的问题,使综合素质较差学生,得不到及时、充分的巩固练习,致使举一反三的没做到,学会的也忘了。

9.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九

10月9日下午,我参加了在华星小学由毕塬路学区主办举行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套教材解读”专题培训讲座。感触颇多,特别是老师对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版教材与旧教材之间的内容的增与减,结合具体的课例,作了详细的分析,更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活动中,我的体会颇多。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使我对第四版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第四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第四版教材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第四版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整体设计和调整了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学习困难,避免难点集中。第四版教材保持“注重情境设计“的特点,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如第一学段的情境主要来源于生活,第二学段适当增加了来源于数学的情境。第四版教材重视梳理和设计练习题目,提供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第四版教材遵循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探索如何促进“人人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次教材培训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在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10.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

武凤彦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回来之后,我认真思考、总结,对初中历史的预习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并作了汇总,在此提出与大家共享。

(一)、教材的课文部分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教学课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必要内容。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课题分为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史实。没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以内,全文以大字呈现,以使课文更加通畅。

(二)、教材课文的辅助部分

新教材围绕教学设计了多样的栏目,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这些辅助部分的栏目设计,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文中的插图是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教材内容的特色

1、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分时期、分阶段地逐步展现出来,并加以贯通;重点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密切联系的史实,使这方面的教育内容贯穿始终。据统计,六册历史教科书涉及的知识点共计176个,其中直接或间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点占全书的88%,做到了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教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内容加强叙述,重要体现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共计50处。涉及中国古代史上的文化名人45位,科技文化著作56部。通过以上的编排,向学生展现出我国古代辉煌的文明成果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3、教材将革命传统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决定作用给予充分的介绍。

4、教材涉及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南海诸岛、台湾、钓鱼岛、新疆、西藏等内容。

(四)新教材使用的建议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

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逐步树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古代史:重点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上中国近代史:重点放在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和人民抗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所作出的贡献。

2、整体把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

11.使用初中化学新教材的一点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新教材;使用体会;初中化学

从2006年秋季开始,我校开始换用新教材,即科学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过几年新教材使用情况,本人有以下体会。

一、新教材与旧教材(人教版)的内容明显不同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虽有旧教材的影子,但变化是主要的,而且教材编排跨度很大。这对于教惯了旧教材的化学教师来说,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了一定难度。认为教材太乱“没法教”。新教材涉及的知识总量减少,删除了繁难的内容,降低了化学计算的要求,增加了可供师生选择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增补了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学习内容和探究性的学习素材,较好地体现了内容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二、学生学习化学的方式明显不同

多年来形成的初中化学传统教学模式,“听、记、背、练”的学习方式不再适应新教材,新教材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活动和实践的有效方式。新教材中有很多科学研究的内容。这些探究可以把现实世界带入教室,融入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物质变化的学习情境,用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使学生在实践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习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明显不同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导演也是演员,学生则是观众。而新教材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方案,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建议他们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新课程主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学方式的转变,而大多数教师对“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习惯。现在要重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一时尚有诸多困难。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是贯彻新教材的关键。改变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必须通过改变偏重灌输的教学方式来实现。“科学探究”被确立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标准的首要主题,它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于形式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化学教师要把新教材中给出的探究素材和栏目,如“观察活动”“探究活动”“调查活动”“讨论与交流”“制作活动”等充分利用起来,从而达到新教学方式的变革。

四、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不同

旧的教学评价受到教育观念和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中考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和制约,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总体上说主要是评价观念陈旧落后,评价手段单一。这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反映在:将评价等同于考试和测验;将考试和测验全部集中在对知识学习水平的评价上;评价过于追求客观、标准、量化,导致评价太具体,将过程评价排除在中考之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首要的是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化学教学评价的根本宗旨。由此决定了新的评价将不再仅仅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会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使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更加关注学生对化学现象和有关科学问题的理解与认识,而不强调对概念名词术语和具体细节性事实的记忆背诵,更加重视学生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评价。

综上所述,在使用新教材时,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教学方式要改变,评价方式要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教材的变化。

参考文献:

马莲芳.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使用新教材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8.

12.谈谈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教学体会 篇十二

下面笔者就以NSEFC Book 1 (必修) Uni te 4为例, 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地震” (Eart hquakes) 内容涉及“中国唐山地震的不眠之夜”、“美国旧金山1906年地震”、“地震后重建的新唐山”、“地震的基本知识”、“在地震或突遇的灾难中如何自救救人”等。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的技能都是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

二、教材重组

我发现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是由“热身” (Warming UP) 、“读前” (Pre-reading) 、“阅读” (Reading) 、“理解” (Comprehending) 、“语言学习”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语言运用” (Using Language) 、“听力” (List eni ng) 、“读与写” (Reading and w riti ng) 八大模块组成。我通常是把“热身”作为“阅读”的导入内容, 将“读前”、“阅读”和“理解”整合在一起组成一节阅读课。将阅读课当中的语言点细致提炼拓展组合成一节课。从话题内容和训练目的上分析, “听力”与“练习”中的“说话任务”相一致, 将这两部分整合在一起设计成一节听说课;将“语言学习”与练习中的语法练习题整合在一起组合成一节语法课;将“语言运用”与练习中的阅读任务整合在一起上一节综合实践课;将“读与写”与练习中的写作任务整合成一节写作课。最后通过一节练习课和一节测试课来检查和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 整个单元只需八节课就能顺利完成。

三、加强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是学生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 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 PPT图文声像并茂, 可以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学生有更多的参与, 学习更为主动。

四、正确处理听力材料

在听力材料中关键是教师对听力材料如何作处理, 我们经常做一些“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的处理工作。本单元的听力要求是:首先能够听懂记者采访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幸存者的谈话内容, 学会用英语来表达极度惊恐和害怕。

五、精心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

每节课都应该尽可能地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景, 设计一个可操作的任务型活动, 安排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设计活动中应特别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使学生有真实感, 促使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某个任务, 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语言离不开反思和研究, 只有在反思中继承和吸纳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 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方法, 才能够推陈出新。

13.新教材网络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三

王琴

3月5日,我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四年级数学新教材网络培训会。在培训过程中,我认真观摩了“四年级下册教材介绍及重难点解析”等视频。教育专家老师对新教材的讲解和分析,以及她和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并认真做好笔记,使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刘老师从教材的整体安排、教学目标、教材说明、例题编排意图及课后练习等几方面的介绍,让我对四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具体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对教材的编排有了新的认识

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本册教材中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

二、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新的定位

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三、明确了教学的目标

由于本册教材的重点是以计算为主的一、二、四、五、七单元,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特殊感情,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样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发展能力!

14.化学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十四

听了李老师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充分用好教材,选好用好教辅;注意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

下午,海南侨中陈丽君老师上了一节复习观摩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她以识别真假黄金的问题导入,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练习设计的很好,加深学生对金属性质的理解。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5.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六点体会 篇十五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转变教育理念。

化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一个总目标上, 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我们必须反复研读课程标准, 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 深刻领会课程标准, 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很好地驾驭和使用新教材。因此, 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树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充分体验感受, 自主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1.2确立在教学中 实 施 探究性 学习的理 念 , 充 分 发 挥 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实践活动中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

1.3确立化学教学要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以获得科学知识为基础, 提高技能为目标, 精心设计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科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记忆积累, 奠定化学基础。

进入高中以后,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数学的规律性很强, 而化学则有些杂乱, 要记的东西比较多。其实这并不奇怪, 人们从接受启蒙教育开始, 就开始学习数学了, 从背九九口诀表, 到记加减乘除公式, 哪一样都需要记忆, 在高中以前已基本完成了知识的原始积累。在学习过程中, 人们可以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逻辑思维, 寻找其中的规律。化学的启蒙教育始于初中, 起步比较晚。同时, 初中阶段知识积累比较少, 内容比较简单, 因而大家普遍感觉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比较轻松的。但由于知识层次上的显著差距, 初中的化学知识远不能满足高中化学的学习需要, 因此在高中阶段学生既要进行知识的积累又要探寻其中的规律, 表现为高中以后知识量和知识难度均突然增大了, 导致一些同学总感到化学要记的东西特别多、特别难。特别是一些学习习惯不太好或不太重视基 础、不肯用功去记忆、总想走捷径的同学, 成绩出现下滑就不足为奇了。这属于学习阶段跨越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我们要正视并分析, 进而有目的地解决它。要明白:规律的掌握来自知识的积累, 而知识的积累又依赖合理记忆。正如任何一件新事物的出现, 只有人们还不了解它的时候, 才会感到它是那么的神秘莫测, 但如果你努力接近它, 了解它, 记住它的特征, 慢慢地就会掌握它规律性的东西。

3.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 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两个设计。

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般认为, 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 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合适, 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 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 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这部分, 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 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重点强化, 加深理解和记忆, 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二是问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4.教师提问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和时机。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 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 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 都会有一些相应的特征, 如嘴微张, 身体稍前倾, 眼睛睁大, 或许会抬起头微笑, 这都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 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 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 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 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 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 要及时给予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给出更完整的答案, 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 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5.利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容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解决教学时间紧, 内容多, 信息量大的矛盾。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教师精心备课, 精选习题, 师生共同运用一些操作平台软件, 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的运用, 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 增强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 为创造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提供了条件, 同时对高密度地掌握知识提供了可能。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 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图形不是语言, 但比语言更形象和直观, 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高级地输出信息, 利用文字闪动, 图像缩放与移动, 颜色变换的手段, 不仅容量更大, 速度更快, 效果也更好。

6.加强教学实验, 及时总结反思。

16.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材教学体会 篇十六

一、实用性强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传统教材中有很多例题,习题与现实生活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相差甚远。教材删除了那些情节虚构、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如进水、排水管问题、几乘几的问题)以实际生活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如对话、文字、画图、表格)等条件和问题。例如“确定位置”一节课,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彩图,结合学生座位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在“认识人民币”和“小小商店”中,同学们利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生活经验。课堂上,我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买卖物品模拟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新教材处处把数学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生活中数学又无处不在,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知识背景,让学生感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传统教材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且题目条件刚好,答案唯一,长期这样的训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了。教材在这方面作了改革,根据实用性原则,将一些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知识体系,最基础的内容编入教材。教材在处理应用题上不再强调应用题为单独的一个单元,而是融入在各知识点中,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多种条件,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答案呈多样化。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书上出现了同学们参观博物馆的画面。二(1)班36人;二(2)班30人;二(3)班35人,二(4)班34人,一辆车可准坐70人,问哪两个班可合乘一辆车,同学们可根据实际经验,得出合理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开展一些有趣地教学活动。由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如何时,引出新课内容。学生就能做到精力集中听课。例如,在教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我在小黑板上出了这样几道题,420÷35、350÷25、390÷6÷5问:同学们,谁能不用竖式计算。直接说出这几道题的结果。此时只见学生睁大双眼,紧皱眉头,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这时我抓住时机,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学生都以寻求的心理听老师讲课,注意力非常集中。

二、系统性强

教材有很强的系统性,我们要努力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向上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序和逻辑水平,它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能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深刻性。例如在教学《异分母的加减法》时,我们并未按教材先出示几个同分母的加减法让学生复习,再出示“1/4+1/4’,教会尝生认识异分母加减法的原理,而是先出示带有“1/4+1/3”。“1/4+1/3”两个异分母的加减法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时,遇到这两个异分母加减法,不得不产生“该如何计算”、“是分子相加还是分母相加”等问题,但也有的同学会想到“能不能先通分再加减”等一系列问题。凭以往的经验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解法,也有可能出现正确的解法,但讲不出原理。在教学中教师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了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通过采取一些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三、合作性强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向静听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很少看见人际间的交流。教材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知识的难易,分成小组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只在关键时给予点拨与评价。如在学习“统计、找规律、分类”等,我把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同学们相互合作、探究,在其乐融融的配合中得出结论,既活跃了课堂、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四、社会性强

教材始终从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及独立思考的教学内容。儿童的学习是在问题、生活情景中,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空间观念、推理与应用意识。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中教材的内容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教材呈现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对众多的四种形状的实物按形状分类,借助表象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通过比一比、摸一摸、想一想等过程,对每个实物的形状都有一个比较深入的感知。在练习中再通过“蒙眼睛”的游戏“摸一摸”让同学猜一猜摸到的是什么物体,或根据别人要求去摸出圆柱体、球、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物体形状特征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

五、主体性强

教材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例如在认识“长度单位——米”这一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动手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有的用尺量,有的用书量,有的用手以拃量,有的用文具盒量。在反馈测量结果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认识到了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认识了米尺,并学会用米尺测量长度,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完成的,这样,既适应孩子爱动的天性,又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一般都是从基础题到发展题,再到拓展题(开放题),以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一句简简单单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智慧的火花,这类题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认为这是教材练习设计的亮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总之,数学教材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能力。

17.新教材培训体会 篇十七

白莲中学

庞梅花

今年三月底我校英语教师应邀到澄迈三中培训学习,参加了曾翠琼专家关于新教材如何有效教学的报告交流会。经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感触颇多,尤其被曾专家的教学艺术和师德深深地打动了,使我思考得更多更远,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实施有效教学充满了信心。

曾专家的报名改变了以往大多数专家讲理论的方式,她以教学的某个方面深入地展开演讲如何有效教学,即一则听力教学为例,要求教师在对待不同年级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并介绍了她的操作程序,她透过听力教学谈及教学的许多方面。她倡导教师要运用英语组织教学,控制好学生,控制好教材,控制好课堂,善于向学生提问,要机智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突发情况。

曾专家面对教学是事实求是、讲究实效的人,“不信你就试试。”她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谈及课堂教学她一直强调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同让学生下到水池学游泳一样重要。”谈及词汇教学,她认为“没有找到适合的场景先别教那个生词,平时要注意逮住机会重现所学过的单词;谈及教语法,她认为一节课宁可讲最该讲的三个也不教八九个语言点;谈及对待学生,她说从来不讲伤害学生的话,“小流氓”和“王梦奇”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谈及批改作业,她说一定认认真真地改好十本并做记录。

曾专家外表端庄,质朴的的语言、宽容的心、仁慈的爱、循循善诱的教育和对学生殷切的希望,那种师范师德,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只有这样才不愧于教师的称号。

18.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十八

新华乡龙塘完小

杨支林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部编课标教材培训工作,2017年7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腾冲市教育局组织的《腾冲市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三科教材”培训会》,全市每个学校都安排教师参加了这次培训,对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来说非常重要,聆听了老师分析教材编排目标及安排意图,使我对本教材编排体系有了新的认识,对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原则、意图、特点及教学重难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使我进一步了了解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现将学习的心得小结如下:

培训教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合理应用祖国的的文字,使小学生具有初步听、读、说、写的能力。可见在培养语文能力应在听、说、读、写四方面下功夫。

培训中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朱之文关于做好新教材培训的讲话(视频)。朱之文副部长在讲话中阐述了部编教材的重要性,并对在全国开展教材培训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朱部长强调,这次国家组织专门力量统一编写义务教育三科(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是着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部署,要从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把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基工程的高度,充分认识统编三科教材的重要意义。统编义务教育三科教材在理念上,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朱部长要求,各地要统一思想,准确理解和把握统编三科教材的思想和内容,提高认识、强化培训、加强教研、落实保障措施、加强舆论引导,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义务教育统编三科教材顺利使用。从朱部长的讲话内容,我能充分认识到国家对这次部编教材的重视,以及新编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为了帮助与会教师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特点,使用好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实现有效教学,市教育局聘请了腾越镇一完小毛家蕊老师作引领性讲座。教材编写实质上是国家行为,使用这套教材,应注意把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又“润物无声”,减少说教。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有七大创新点,不同于以往教材,新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教学,然后才学拼音,减少了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选文方面有变化,很多经典课文又恢复了,“时文”相对少了,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新教材采取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以文化人;语文素养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新教材有更加灵活的单元体系,板块设置更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加强了,双线组织单元结构。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

通过毛家蕊老师给我们讲解全册识字教学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写字指导要简捷高效,学习汉字基本笔顺规则,创设游戏情境,来突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以及拼音教学要以趣为先,以读为主。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以,字母的学习,要结合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自编顺口溜、手指操、儿歌等强化识记,将生活和已学拼音进行对接,丰富学生反复练习,以及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等方法让我们对新教材充满期待。

毛家蕊老师对部编教材编写的理念、特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剖析,让我对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思路更清晰。理论联系实践,紧密结合课例,分别从汉语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对新编教材的使用作了细致到位的指导。毛老师从“部编一年级教材的变化及主要特点”和“教材各内容的重难点解析”两个方面解析新教材,提出了很多宝贵高效的教学建议,让听课的老师醍醐灌顶,收获巨大。毛老师强调,小学一年级新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孩子是国家之栋梁,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教育小学生如何学好语文,怎样更好的读好书,是我们作为一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读好书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读书是一个吸收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过程,然而这还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前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基本的应用祖国文字的能力。阅读是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能正确应用祖国文字的前提。总之,培训老师从此次部编教材的背景谈起,主要为教师介绍部编教材特色和教学实施建议,既有国际视野、国家远景的关注,也有精准定位、精细操作的解读;既周密严谨又深入浅出。另外,会议还引入典型教学案例,使问题化难为易、通俗易懂,受益匪浅。

总之,新教材的使用会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也会有些困难,但这会激励和带动我们的教研,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腾冲市新华乡龙塘完小

杨支林

19.新教材培训体会 篇十九

一、对初中数学新教材的认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场景中,把生活中的计算编到例题和习题里,体现了生活中有数学也需要数学。教师应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代化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我们时刻都在和数学打交道,数学已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需要就足以引起学习的愿望,何况教材中许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激发了学生好胜心和兴趣,缩小了学生和数学理论的距离。例如:“打折销售”、“教育储蓄”等生活场景都离学生非常近,甚至就发生在学生本人的身上。“100万有多大”、“一定能摸到红球吗”、“图案设计”、“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从不同方向看”等有趣的问题,这些设计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都愿意上数学课。

二、新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观念更新后,课程实施者的创造性工作多了,学生的生活更有了朝气,课堂教学也更加融洽了。

1. 教师的观念更新使课堂教学更加融洽

新课程强调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和教学的发展方向,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的运用。在不同的教育观念影响下,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自然而然地受教育观念的支配和影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和社会、科技发展的动态,强调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统一;在课程要求上,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交往,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应如何根据新课程目标,形成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呢?

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思维,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是教师教学思想的核心,教师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保守、静态的教学观体现在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服从型”、“接受型”、“循规蹈矩”的学生,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知识的接受器和信息储存仓库。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或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都要经过一个内化过程。也就是说,学习需要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要有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分析和思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信息加工和自由探索的空间,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2. 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多彩的学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1)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师生在教学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2)数学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把数学放在了生活中,而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学生在学数学时发挥着自身巨大的能量。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从不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关注学生的不参与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有些教师只是怨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宜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反思很重要,它能增加课堂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教师要为这些不同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一个问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们表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学生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大家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应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在数学新课改教学中,以冷静的、科学的、务实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利于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

摘要:不同的教育观念会影响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本文作者就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谈点认识和体会。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下一篇:省教学能手听课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