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2024-06-26

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共2篇)(共2篇)

1.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篇一

《商朝与青铜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商朝建立的时间、内外服制度、青铜时代、甲骨文。

②理解:内外服制度与商朝的兴衰关系;从青铜器物中透视商朝历史信息;甲骨文与商朝信史地位的确立。

2、过程与方法

①阅读教材,了解商朝文明的概况。

②通过对青铜礼器的了解和分析,学习从文物中分析历史的方法。

③通过对甲骨文的学习,掌握文字与信史的关系,增进历史的证据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商朝统治实行方国联盟,实行王权与神权合一的统治。

②中国信史开始于商朝,商朝青铜器灿烂辉煌,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商朝文明的主要成就。

2、难点:从青铜器物中透视商朝的文明。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课件、师生互动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师:夏朝灭亡以后,取而代之的是哪一个王朝? 生:商朝。

师:这一朝代的文明有什么杰出成就呢? 生:青铜器、甲骨文等。

师:今天让我们全面地来了解这一王朝的情况。(展示幻灯片1: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师:商王朝距今天年代久远,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全面、确切、详细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请全体学生阅读“知识链接”部分,然后回答什么是“二重证据法”?)生:“二重证据”指的是“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即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通过这两者的互相印证来了解古代某一文明的存在与具体情况的方法就是“二重证据法”。

师:好。有关商朝这两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使商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商朝的统治。(展示幻灯片2:商朝的统治)

师:是由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建立了商朝?请大家来阅读二段材料。

材料1:“殷契,母曰简狄,有娀(song)氏之女,为帝喾(ku)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着于百姓,百姓以平。”——《史记·殷本纪》 材料2:“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史记·殷本纪》

(请同学根据这两段文献资料说出“商部落的起源”与“商汤灭夏的过程”,然后展示“B.C.1600年,商汤灭夏”。)师:再让我们来看看商王朝的国家体制。

(请同学一起朗读课本第9页第二段,然后由教师展示商朝的疆域图并解释、说明商王朝的内外服制。)

师: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在夏、商王朝存在的同时,我国各地还存在着不同于夏、商的古代文化。如山东境内的岳石文化、成都平原上的三星堆遗址、北方的夏家店文化、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等。请问这说明了什么?

生: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体系,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师:刚才大家提到,商朝的青铜文化比较有特色,同时它有又是考证商朝历史的重要实物证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商朝的青铜器。①

解释何谓青铜器?铜、锡、铅三者的合金,颜色呈青。

解释何谓青铜时代?根据使用器物的材料不同,以石器、青铜器、铁器三个时代来命名人类早期历史的三个发展阶段。

师:请同学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商朝的青铜器可分为哪些种类?

生:礼器、酒器、食器、兵器、生产工具、乐器等。

(教师图片展示,举例说明如何通过青铜实物来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例1:早期青铜鼎和司母戊大方鼎 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杜甫《槐叶冷淘》

材料二:何休注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

七、大夫

五、元士三也。”——《公羊传·桓公二年》

材料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左传·宣公三年》从上述材料看,鼎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功能?

生:

1、炊食器

2、王室、贵族身份和地位的标识

3、政治权力的象征 例2:爵、角、觥、尊、盉、觚等酒器

师:酒器的数量、种类都很多,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商人饮酒风气极盛,而且谷类作物产量较高,农业生产较发达,因为它们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例3:青铜犁

师:商朝已进入青铜时代,但农业生产工具仍以木石器为主,这是为什么? 生:参与生产劳动的平民与奴隶大都较贫困,而木石工具较易得到,其制作成本与加工技术要求较低。例4:青铜簋gui、青铜鬲li 例5:青铜钺 例6:商铙三件(教师作简要说明。)

师:甲骨文是使商朝历史可信度大大提高的重要考古学发现,也是我们每天使用的汉字的来源。①

播放有关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的资料短片。②

解释何谓甲骨文?因文字刻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而得名。③

解释“卜辞”名称的由来。

师:下面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甲骨文字。人、水、日、矢、木、草、牛、羊、果——象形 方、圆、回、本、末、旦、至——指事 休、从、暮、益、盥——会意 江、河——形声

这是汉字构成的基本规律,称为“四书”。

教师总结:商朝存在500多年,从疆域看是当时的东方大国,与前面的夏朝和后面的周朝,在文化上具有显著的传承关系,并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接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是信史的开始。

探索与争鸣: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古文字?在文明演进过程中为什么许多古文字消亡了,而汉字却存活了下来?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的都能基本完成。学生在青铜器的功能和用途上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器物的形状和相关史料,积极思考与探索当时的社会生活,很好地完成了这一教学难点。对于甲骨文的辨识,学生兴趣较大,通过“四书”的学习和举例,深刻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和与现代汉字的关系,由衷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足之处是学生对古代文献资料的解读有一定困难,需教师作一些白话解释,这样才会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效果更好。另外对定义性的历史名词解释应更严密、更科学,课堂教学语言应更精炼、更流畅,这在课外还需加强基本功训练。

2.文化第三课训练题 篇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我国,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这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2年6月9日正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文化遗产()①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②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2011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晚会于2011年11月6日在韶关举行,根据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就相应增加10.2元。“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举办有利于()①发挥岭南文化优势,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

②发挥旅游业在广东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③发展旅游文化,确保广东经济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④推动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促进广东大众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提起节日,中国人想到的是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而大多数西方人想到的却是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这是因为()

①不同的民族节日蕴涵着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包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2012年伦敦奥运会,“007”詹毕姆斯·邦德、憨豆先生、哈利波特、大本钟、弥尔顿、莎士比亚以及彼得潘、披头士等英国文化符号,先后以各种方式亮相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向全世界诠释着“英国式的自信”。这表明()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B.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C.文化在交流中传播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③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7.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

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人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8.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不分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表明()①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世界媒体峰会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④要承认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9.《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10.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解③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④文化背景不同会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A.①②B.①③C.② ③D.②④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文艺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中国和非洲国家的近400名演员同台演出。中国京剧演员的《唱脸谱》展示了中国京剧的深厚艺术底蕴,《非洲节目集锦》则展现了非洲文化的蓬勃艺术活力。最后,全体演员共同演出《友谊欢歌》,中非演员共同跳起喜庆欢快的中国秧歌,将晚会推向高潮。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表明()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双方文化的发展 ③不同民族文化各有其特点④对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没有“排斥”“歧视”“居高临下”这一类词汇,因为我们是平等相待的朋友,是彼此尊重的兄弟。这体现了()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13.2011年广东省18至70周岁城乡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0.5%,高于传统纸质书报刊阅读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4.03本。上述材料说明:()

①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新的传媒在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日益取代旧的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加快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④现代传播媒体促进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4.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走出国门,远赴欧洲文化重镇雏也纳、布达佩斯、布拉格巡回演出大获成功,2013年新年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也火爆异常。京剧《赤壁》轰动欧洲文化名城说明()A.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B.文化交流能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C.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D.传统文化需要全面继承

15.戏曲是活态的文化记忆,是浸润中华民族几千年不衰的精神园林。延续了戏曲的血脉,就是记住了我们回家的路。香港文化部门认为,“我们有那么好的传统,那么多的家底,一定要好好经营,让更多人知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样做的价值在于:()①有利于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能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 ③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让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1—5ACCDC 6—10 ADCAD 11—15ACABA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6.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图表左列信息,将下列右侧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7、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和对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面临的文化差异挑战的?

(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

(2)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进步。我国企业应该尊重所在国的文化。

(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企业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我国企业应该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生活第三课测试题(满分50分,测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我国,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这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2年6月9日正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文化遗产()①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②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2011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晚会于2011年11月6日在韶关举行,根据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就相应增加10.2元。“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举办有利于()①发挥岭南文化优势,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

②发挥旅游业在广东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③发展旅游文化,确保广东经济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④推动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促进广东大众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提起节日,中国人想到的是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而大多数西方人想到的却是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这是因为()

①不同的民族节日蕴涵着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包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2012年伦敦奥运会,“007”詹毕姆斯·邦德、憨豆先生、哈利波特、大本钟、弥尔顿、莎士比亚以及彼得潘、披头士等英国文化符号,先后以各种方式亮相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向全世界诠释着“英国式的自信”。这表明()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B.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C.文化在交流中传播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③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7.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

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人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8.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不分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表明()①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世界媒体峰会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④要承认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9.《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10.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解③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④文化背景不同会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A.①②B.①③C.② ③D.②④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文艺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中国和非洲国家的近400名演员同台演出。中国京剧演员的《唱脸谱》展示了中国京剧的深厚艺术底蕴,《非洲节目集锦》则展现了非洲文化的蓬勃艺术活力。最后,全体演员共同演出《友谊欢歌》,中非演员共同跳起喜庆欢快的中国秧歌,将晚会推向高潮。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表明()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双方文化的发展 ③不同民族文化各有其特点④对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没有“排斥”“歧视”“居高临下”这一类词汇,因为我们是平等相待的朋友,是彼此尊重的兄弟。这体现了()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13.2011年广东省18至70周岁城乡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0.5%,高于传统纸质书报刊阅读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4.03本。上述材料说明:()

①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新的传媒在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日益取代旧的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加快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④现代传播媒体促进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4.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走出国门,远赴欧洲文化重镇雏也纳、布达佩斯、布拉格巡回演出大获成功,2013年新年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也火爆异常。京剧《赤壁》轰动欧洲文化名城说明()A.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B.文化交流能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C.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D.传统文化需要全面继承

15.戏曲是活态的文化记忆,是浸润中华民族几千年不衰的精神园林。延续了戏曲的血脉,就是记住了我们回家的路。香港文化部门认为,“我们有那么好的传统,那么多的家底,一定要好好经营,让更多人知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样做的价值在于:()①有利于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能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 ③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让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1—56—1011—1

5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6.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图表左列信息,将下列右侧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6分)

17、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和对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面临的文化差异挑战的?(14分)

第三课测试题答案

1—5ACCDC 6—10 ADCAD 11—15ACABA

16.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主要途径;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7.(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3分)

(2)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进步。我国企业应该尊重所在国的文化。(5分)

(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企业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我国企业应该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分)

第三课测试题答案

1—5ACCDC 6—10 ADCAD 11—15ACABA

16.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主要途径;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7.(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3分)

(2)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进步。我国企业应该尊重所在国的文化。(5分)(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企业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我国企业应该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分)

第三课测试题答案

1—5ACCDC 6—10 ADCAD 11—15ACABA

16.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主要途径;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7.(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3分)

(2)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进步。我国企业应该尊重所在国的文化。(5分)

(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企业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我国企业应该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分)

第三课测试题答案

1—5ACCDC 6—10 ADCAD 11—15ACABA

16.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主要途径;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7.(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3分)

上一篇:关于柳树的作文700字下一篇:保护眼睛的教案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