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考研复习资料(精选12篇)
1.数学分析考研复习资料 篇一
考研数学 高分考研之必备资料
第一,一定要有数学入学考试大纲。这个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编的,最有权威,因为教育部考试中心数学考试不指定任何的参考书,也不指定任何教科书,它惟一考试的依据就是。所以,一定要使每个考生知道,我要有数学,数学明确地规定了每一章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要求,这是第一个工具书。
第二,你要想考研,历年真题非常重要,20的考生,同学们现在开始准备了,一定要高度重视真题,近到15年的真题就是完全按照考试大纲来的,真题的题型重复率80%到90%.真正从来没有见过的题型不到5%.因为它的出题的依据,命题组的老师出题的依据就是考试大纲,大纲上要求的内容就可以考,大纲上不要求的`内容绝对不能考,所以大家在备考过程中,高度重视真题。这个真题不是的真题和20或者是的真题完全一样,是把近十年的真题拿来,然后把近十年的真题按照大纲一章一章的内容最后都列出来,我们发现真题题型的重复率将近90%.真题是命题组老师出题的捷径,又代表了命题的方向,它比所有参考书的题都好。
第三,要有教科书,现在大家备考都是基础阶段,尤其是要抓住寒假,1月中旬就放寒假了,一定要抓住放寒假一个月的时间,刻苦的对着大纲认真看教科书,看教科书上大纲所要求的概念、公式、性质、定理,要真正理解,一定要知道概念的叙述,数学的含义,更要知道这个概念和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教科书是我们备考的母体,也是最好的参考书,因为我们发现所有的真题,你只要给它进行化解一步到两步,所有的真题的题型在我们教科书的例题中都有所反映。
第四,从数学备考的基础阶段开始参加考研教育网的辅导课,与全国同步复习。由最有经验的老师领着大家进行强化,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祝大家年考研复习顺利!
2.数学分析考研复习资料 篇二
独立学院是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现有的本科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办学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大都借鉴甚至照搬母体本科高校,但独立学院主要集中在三本线招生,而母体本科高校通常在一本线招生,所以独立学院与母体本科高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使得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达不到与母体本科高校一样的教学效果。在考研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就更加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形下,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定位进行适当的改革。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首先是要满足日常的教学要求,此外还要满足部分学生的考研要求。本文根据多年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以及辅导学生考研的经历,从学校、教师层面剖析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
1 保证数学教学课时,开设考研培训班
大多数独立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向实践环节倾斜,从而减少了理论教学课时。由于数学课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潜在的、隐性的,并非立竿见影的,再加上部分学生认为数学难学,所以数学课时被减少首当其冲。根据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教材编写组的建议,高等数学应分3 个学期共238 课时来开设,而如今大多数高校的高等数学都只开设两个学期,总学时理工类专业很少超过160 课时,经管类更少,不超过140 学时。教学课时的减少势必导致教学内容的减少以及教学难度的降低,不少考研大纲要求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都未做讲解。例如,曲率、二次型等知识,这样考研成绩下降也是必然,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长远考虑,清醒地认识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尽量保证数学课的必要课时,并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建议在大一开设《高等数学》,理工类160 课时,经管类140 课时;大二上学期开设《线性代数》,46 课时,大二下学期开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6 学时。
对于有考研需求的学生,建议在大三开设考研数学基础培训班,其中大三上学期开始高等数学基础班,共64 课时,大三下学期开设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班,各32 课时。考研数学基础培训班是对考研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补充和提高。对于在日常教学中未曾讲解的考研重点知识,需要完整具体的讲授。其中,线性代数中的二次型就是典型例子,一般情况下日常教学由于课时原因都不会讲授,但通过研究历年考研试题发现二次型非常频繁地出现在历年的考题中,所以需要补充讲授。此外,在日常教学中仅作为了解性学习的考研知识点,需要加深教授。例如高等数学中的泰勒公式,由于其形式复杂、计算难度大,所以在日常教学时,并未对其作用及应用进行讨论,而在历年的考研题中,应用泰勒公式求解有关极限、级数等问题已经成为常用思路,因此对它的应用亟需提高。在独立学院,要想提高考研通过率,开设考研数学基础培训班非常有必要。大四上学期开设考研数学提高班,32 课时,主要是知识点的讲练以及真题演练。笔者所在学院在没有开设考研数学基础班和提高班之前,考研数学成绩超过90 分的比例是19%,而开设了考研数学基础班的成绩提高到了44.9%,效果显著。
2 加强考研宣传与指导,营造良好的考研氛围
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了考研的重要性,但又不敢考,觉得考研究生很难,对考研缺乏信心,从而放弃考研,因此学校要抓好考研的宣传与指导工作,强化学生的考研意识,促进学校的考研工作。笔者建议如下:(1)对大一新生在进行日常数学教学时,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志存高远,为以后备考研究生打好基础。对高年级学生,每年让考研成功的学生现身说法,进行经验交流,传递考研心得,起到传、帮、带的作用;(2)邀请在考研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来校进行考研数学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考研相关信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备考;(3)建立健全配套的服务机制。例如为学生开设自习室,创造一个良好的考研环境;寒暑假开设食堂和宿舍,让学生无后顾之忧;在图书馆设立考研资料室,订阅考研数学相关复习资料,供学生查阅。
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独立学院由于发展迅速,师资力量缺乏,大量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上讲台难以避免,其中大多并不是师范高校科班出身,对课堂的掌控、学生的控制、教学的研究都不熟悉。此外,考研数学培训课是数学内容的系统总结,要求培训老师既熟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又要通晓考研数学的考试大纲和解题技巧,这些都对考研培训班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年轻教师往往无法达到这个要求。因此独立学院应加强数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通过在职培训、引进和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此外,针对考研数学,组建考研数学教研室,聘请经验丰富的考研培训老师带队,培养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对考研大纲、历年考题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摸索考题规律,设计模拟试题等,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做好后续人才的培养。
4 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由于办学经验不足,教材和教学大纲等基本与母体本科高校学校一致,对基础薄弱的独立学院学生来讲,教材难度大,针对性不强。独立学院应选择简明易懂、由浅入深、结构合理、与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实例结合较紧密的教材。例如线性代数教材,如果选择使用较多的同济大学数学系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线性代数》教材,由于其理论性偏强,而例子又较少,课后习题难度偏大,再加上课时有限,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如果在逆矩阵的内容中,增加用矩阵知识解决破译密码问题、动物繁殖方面的实例,这样不仅可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独立学院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经验编写出适合独立学院的教材,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也方便教师教学。
实践证明,上述探索和改革在我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考研通过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我院招收的学生入校分数每年超过三本线30 分左右,刚开始考研率在独立学院中尚可,但是随着数学课时的减少,考研通过率急剧下降,这就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重视,我们适时地采取了以上措施,考研通过率大幅提高。此外,由于课时得到保证以及随着教师的成长,日常的数学教学质量也在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要及时革新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与完善,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大潜.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数学,2000(3).
[2]王洪树,王俊彦等.独立学院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分析[J].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浅析考研英语的复习策略 篇三
关键词:复习;英语;单词
一、突破单词关
很多同学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很多人都把考研英语失败归因于词汇量不够,这种论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同学,致使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盲目地、机械地背诵英语词汇。这些考生胡乱背诵,不重方法,不求甚解,却收效甚微,最终在考研的大军中溃败下来,后悔不已。其实,考研有明确的考纲,有规定的词汇考查范围。再者,考纲范围内的单词也要结合句子或篇章,赋予该词或短语以充足的语境,才能真正掌握。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将英语学习的层次进行一个提升,把我们英语学习的单位从单词转变为句子和篇章,因为只有在充足的语境中,一个一个的单词才有灵魂和意义。考研英语考查的所谓单词的维度,不在于其广度,不是看考生能够认识多少怪癖的生词,而在于其深度,看考生是否能够掌握一个英文单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感情色彩、搭配,直至其用法。对于已经把大纲上所列单词结合句子和篇章掌握的比较熟练的同学来说,在最后冲刺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它们放到历年真题中去,放到活生生的语境中去,并认真体会其引申含义和感情色彩。
二、词汇学习和阅读训练同步进行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同属阅读范畴,共占60分,是英语试卷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阅读能力的测试是重心所在,是决定考研英语成败的杠杆。
1.平时做阅读练习时要注意积累词汇,特别是熟词新义,词性转化,一词多义的现象;平时词汇的积累为阅读服务,同时又在阅读中得到巩固和加强,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建议考生整理一个词汇笔记本,每天补充、构建自己的词汇库。
2.抓住句子结构,通过语法知识来进行拆分理解。在阅读理解中,每篇文章都有长达三四行的句子,特别在科普说明文中更多解释、说明、定义性长句。很多考生望而生畏,自动放弃。其实要理解全句的含义就不能囫囵吞枣,朦胧处之,而是要找出主干,即:主、谓、宾或主、系、表结构,然后把从句和插入语也找出来,层层剖析,这样处理后句子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
3.考生还应注意阅读时不能只为读而读,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全篇,只有把握好了文章大意,才能高屋建瓴的统领全篇内容,抓住中心主题,体会作者意图,按照要求答题。否则,解题时就容易主观臆断,曲解文章本意,很容易造成丢分。
4.要认真阅读懂首段和结尾段。首段往往会交代背景,引出全文。尤其是新闻类文章,首段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末段经常会亮出作者的观点,总结全文主旨。有关主题思想的试题往往能在开头部分或文章结尾总结时找到答案区。
足够数量的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在积累词汇、把握文章大意的同时做完型和阅读理解的训练会有明显的效果。笔者建议大家练习时每天做一篇完形填空,三到四篇阅读理解。
三、切勿滥用模拟题
在夯实基础之后,同学们还有一个巨大的误区就是滥用模拟题,胡乱做题,不注重真题理解。许多同学为了预测自己的真实水平而采用做模拟题来进行测试的方法。做模拟题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做模拟题上,那是万万不可取的。近十年的真题才是含金量最高的复习材料,任何模拟题都是出题者模仿考研试卷的风格,而真正能够真实反映考研风格及命题方向、评分标准的试题,只有历年真题。考生应当合理选择复习资料,把历年真题做自己的主要复习材料。用真题进行训练,既可达到真正检测自身水平的目的,还可以提前适应考研试题的风格、布局、出题思路便于总结切实有效的应考规律和应答对策。在考研英语的命题过程中,出题人是将外刊上一篇完整的文章摘录出来,但命题点却不是以摘录部分作为出发点的,而是以整篇文章作为出发点的,这就造成了国内所有教师和学生仿佛在隔纱看象,必然会造成思路的缺失。所以,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必须把握命题思路,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办法。
总之,英语学习要点滴积累,持之以恒,不可过分依赖技巧,急功近利。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基本英语功底的加深和积累,也要注重做题技巧的搜集和运用。做题技巧是把双刃剑。技巧的运用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底的基础之上,没有技巧万万不可,但没有功底也如同竹篮打水。英语学习应注重英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攻克词汇关,重视阅读积累。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在考场上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曹长德.教学过程实质新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2).
[2]赵培.大学英语学习自主性与多层次学习资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考研数学三八类复习资料分析 篇四
考研结束了,逛考研论坛那么久,下载了那么多资料,颇为受益,想在此盘点一下自己所用过的数三复习资料,谈谈自己的使用感受,适当地给出建议,算作是对考研论坛的一种回馈吧。观点仅代表自己,不涉及营销。若有不同意见,请随意喷,反正不在乎。
此贴洋洋洒洒万把字,是我对和2015两次考研所用书籍的回顾和思考,希望这些使用感受对各位的备考能有些许帮助。
在回顾所用辅导资料的过程中,我竭力突出一个核心思想----“真题为王”。如果你愿意认真阅读此贴,相信你一定会感受到这一点。
现在的考研资料市场上,没有哪一本书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不必迷信任何一本书,博览群书集百家之长,才是一个准研究生该有的态度。但是如果已经购买了一本资料,就踏踏实实去看,吃透了再看下本,现在考研资料极为丰富,质量都是有保证的,完全可以放心。如果朝三暮四,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一定会吃苦头。
本人考数三,两次备考总共使用过的数三参考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下面8大类,基本包含了如今主流的参考资料:
1、真题系列
2、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资料
3、教材系列:
4、复习全书系列
5、《XXX题》系列
6、单科系列
7、考研论坛各类笔记
8、各类冲刺模拟卷
内容有点长,研友可惜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看看,最后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辅导用书。本人在此绝对不会做出“《XX》加上《XX》再加上《XX》就能考XX分”的结论,如何搭配使用还请自己判断。
一、真题系列
代表作:《数学考试分析》;《李永乐历年真题解析》;《武忠祥历年真题分类解析》;《张宇真题大全解》。
对于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真题也许不是最好的资料,但是对于考试来说,真题一定是最为重要的资料,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各卷种历年真题就是武林中的九阴真经,不管是《复习全书》、《辅导讲义》还是各大模拟卷,又或者是你所能见到的各大培训机构视频班/面授班(张宇汤加凤王式安陈文灯..........),其中的习题变化皆出于真题,甚至直接“借鉴”(抄袭)真题,就连同济大学的教材之中你也可以看到90年代的考研真题(无从考证谁先谁后)。当你开始准备考研的那一刻起,历年真题就会像影子一样一直陪伴你。用得好,你会觉得真题像翅膀助你展翅高飞,用得不好,你会觉得真题如鬼魂一般阴魂不散,哪儿都有它。
如果在此参加考试,只让我选择一本资料作为复习资料的话,本人首选且必选历年真题。
对于数三的考生来说,各卷种历年真题有几点必须清楚:
第一,1987-2015一共29年的真题都要认真做,按照套题来做,按照章节来做
第二,数一数二甚至早年数四的相关习题(数三不考的不看)都要翻出来认真做,反复做,别以为其它卷种和自己没关系,做了你就知道有关系了;
第三,真题不仅仅是拿来模拟训练的,更是用来研究的,认真研究你也许会发现数三某一年的题目就是前年数一的原题改编;认真研究你也许会发现,《复习全书》当中中值定理或者泰勒公式的一些难题都是折磨数二的,和数三几乎没关系;
第四,真题不神秘,真题要早做,改革或者改革以前的习题完全可以一边复习一边就拿来做,别因为《复习全书》复习得不好就拖着不做;
第五,刚开始什么水平不重要,大半年甚至一年的复习最终目标就是--任何一道真题(大纲不要求的除外)看一眼立刻有思路(别以为很简单);
第六,研究各卷种历年真题是个浩大的工程,题量很大,堪比《复习全书》,没你想得那么轻松,请做好心理准备。
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分析》,这是官方资料,每年9月出版。解析方面最为全面最为深刻,可以完爆其它任何一本真题解析。包含数一数二数三的近三年真题,可惜,只有近3年,但可以在网上下载较早的版本。下文还有此书详细介绍。
2、《李永乐历年真题解析》(北大燕园),和《复习全书》属于同一个系列。有着从19开始的历年真题(套卷),答案按照章节划分,数三版本的后边还有数一数二甚至数四的相关习题可供借鉴,也有部分年之前的数三习题。题目答案解析非常认真,有一题多解和错误分析,在真题解析方面是仅次于《考试分析》的`佳作。
3、《武忠祥历年真题分类解析》。此书在当当网总是缺货,有点难买,淘宝倒是有。这本书也是按照章节划分,包括了从1987年以来的所有数三真题,是《张宇真题大全解》面试之前市场上最全的真题资料。更为重要的是,每章习题后边还有自测练习题,经我不完全统计,这些自测练习题来自数一数二数四(没有标注年份),也就是说,这本资料应该是市面上最全的真题资料,可惜答案编写的不如《李永乐真题解析》,更不如《考试分析》,而且没有以套题形式呈现,无法做模拟卷。
4、《张宇真题大全解》是20问世的作品,以套题形式呈现了1987年以来所有的数三试题,其中还包括了1987-数四的套题,命名为“全”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包括数一数二的习题。答案按照章节划分,可惜答案的编写质量一般般,没有错误分析。因为是刚刚面试,其中还有一些小错误,让我费解的是,这些错误和《武忠祥历年真题分类解析》居然一致,两本书错也能错到一块儿去,巧合,这一定是个巧合^_^。总之,《真题大全解》是市面上少有的包含1987-19数三甚至数四真题套卷的资料,非常宝贵,可以拿来做模拟。
其余内涵早年套卷的资料还有老版本的人大出版社出版黄先开曹显兵主编的《真题题型解析》,但是2015版本的已经把1997年以前的套卷删除了,估计2016版本也不会有。
个人建议:每本真题各有特色,又各有缺点,从真题的角度来看,市面上还没有一本真题,能包含数一数二数三数四历年真题,又有套卷,答案编写的还得非常漂亮。因此,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购买,如能几位研友分开购买相互借阅,那更好。像我这样一人购买好几本真题其实大可不必,浪费钱。
二、考试中心官方资料
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分析》。此书一定要抽空看一下,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出版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年年差不多,没必要买,买了你也看不出什么东西。
《考试分析》是对近三年真题的分析和解读,最为关键的是,它对当年的试题会给出总体评价和“思考建议”。其中,“思考与建议”隐含着命题老师下一年试题的命题方向,重要性不言而喻。2015版本的“思考建议”明确指出2点,“注重基础”和“加强计算”,不知道考过2015试题的研友,看到这2点,是一种什么心情??考试中心可没有骗我们。
《考试分析》更为精彩的是它对近三年试题的解读,着重分析同学们怎么把题做错,并且强调一题多解。可以说,《考试分析》的真题解析是市场上最为出色的,其它解析远远不如,有空可以做一下数一数二数三都考的那道不等式,《考试分析》竟然给出了4种方法,虽然本人模拟的时候也做出来了,但看了《考试分析》的解析,还是觉得自己水平不足。《考试分析》只有近三年的解析,可惜了。
个人建议:此书2016版本出版之后,几个朋友买一本相互借阅即可,或者网上自己下载阅读,但是一定要看哦!特别关注一下“思考与建议”部分。要是连官方出版的唯一一本有价值的资料都不看,说不过去。
三、教材系列
代表作:同济大学《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线性代数》,浙大《概率论数理统计》,版本不限,推荐最新版。这些都是经典教材,是十几届学生证明过的优秀教材。
但是,在考研市场上还没有那一本书是不可替代的,包括这几本教材。教材最大的优点就是对于概念定义定理的解释甚至证明极为规范完整,也给出了一定量的习题以供练习。可是,数一数二数三考试的范围各有不同,如果是一战,搞不清楚大纲要求,你根本不知道哪里要看哪里不要看。而且,相关定理的证明并不是只有教材才有,各大视频资料中都有详细介绍,《李永乐400题》后面的附录也有这些证明内容。因此,教材并非复习的必须资料,对于不少二战的考生来说,还有几人还认真看教材呢?
个人建议:有时间的同学7月之前可以认认真真阅读教材,倘若没有时间看教材,你也未必会比他人少考几分。
四、复习全书系列
代表作: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的《李王复习全书》(世纪金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的《二李复习全书》(北大燕园);陈文灯《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1、两个版本的《复习全书》在考研市场上占有率极高,因此尽可能详细介绍。
(1)、《全书》的特点。
《复习全书》重点在“全”,大纲要求的都写了,不要求的没写,这是《全书》和教材最本质的区别,有了复习全书,复习的方向性会更加明确。多人在复习经验中都曾写到,若能把《复习全书》认真做上几遍,做得极为熟练,数学130+没问题,我认为此话不假,可又有几人做到“极为熟练”?
(2)、两个版本《全书》的区别
两个版本的《全书》确实有区别,但是真的大同小异,具体区分到底哪里有区别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希望研友不要纠结这一点,因为任意一本《全书》都同样地可以满足考研的要求,也都同样的不是那么完美。本人更偏好红色封皮的《李王复习全书》,因为它的逻辑和大纲更加贴近,总体来看例题选择更加合理(其实两本《全书》都是用历年真题当做例题)。
(3)、2016版本《全书》的新变化
5.考研数学高等数学复习方法 篇五
考研不是数学竞赛,不会出现这类题目,因此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每年许多考生容易在看似不起眼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失很多分。其实选择与填空题在数学考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些题目的解答往往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稍不留神,一步做错就全军覆没。在现阶段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所做题目的难度不能太小,当然也不能过于偏,而且复习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将做过的题目进行总结。目前阶段不要过于钻研偏题怪题。复习中,遇到比较难的题目,自己独立解决确实能显着提高能力。但复习时间毕竟有限,在确定思考不出结果时,要及时寻求帮助。一定要避免一时性起,盯住一个题目做一个晚上的冲动。要充分借助老师、同学的帮助,将题目弄通搞懂、下次自己会做即可,不要耽误太多时间。另外无论是大题还是小题,都要细心。不能说只要考场上认真,仔细地做题就不会有“会做但做错”的情况出现,应该平时做题就态度认真。
二、真正消化知识点 练就解题的内功
如何才能真正吸收消化这些知识以成为自己的知识呢?根据自己的总结或在权威考研辅导机构的帮助下,考生可以知道常规的题型和解题方法与技巧,考生要进行相当量的综合题型的练习。因为在复习过程中,不少考生会渐渐地有能力解答一些考研的基本题目,但如果给他一道较为综合的大题,就无从下手了。所以要做一定量的综合题。
6.考研数学复习计划 篇六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1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基础阶段重在打基础,教材、配套答案、辅导课程是必不可少。大家可以用大学时用的教材,或者用以下几本教材:
然后,准备一套对应的配套答案,在做课后习题时可以参照答案,分析自己的问题所在,而且,刚开始着手复习的同学,往往写不好解题步骤,思路不明确,通过对照答案,有利于指导自己正确的解题过程。
明确寒假复习重点
考研数学越来越重视基础,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和基本的解题方法以及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寒假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要踏踏实实打基础。寒假期间,主要的复习资料是教材,把教材中相应的概念、公式、定理熟记,并能利用这些概念公式和定理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题目,比如书本后的课后习题,有些同学认为教材习题很简单,不重视教材,眼高手低,等遇到综合题目时更无从下手。课后习题题目比较多,可能时间和精力不允许一一细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选作部分习题,关键做自己薄弱的环节。
本网考研数学名师团建议同学们先复习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在考研数学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基础阶段一定要先复习高等数学,然后再学习线性代数或概率论,这两科联系不大,谁先谁后问题不大,根据自己的安排即可。
明确寒假期间作息安排
最后,学渣的激动时刻来了,因为本网针对2019考研推出了考研数学零基础班,与高中数学无缝对接,最关键它是网络课程,不用担心没有教室、没有暖气,自己在家踏踏实实安安静静的学习,再烂的数学底子也能升级为雄厚实力。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2
一、学习阶梯划分:
一阶基础 全面复习(3月~6月)
二阶强化 熟悉题型(7月~10月)
三阶模考 查缺补漏(11月~12月15日)
四阶点睛 保持状态(12月16日~考试前)
二、参考书目:
必备参考资料:
数学考试大纲
《高等数学》同济版:讲解比较细致,例题难度适中,涉及内容广泛,是现在高校中采用比较广泛的教材,配套的辅导教材也很多。
《线性代数》同济版:轻薄短小,简明易懂,适合基础不好的学生。《线性代数》清华版:适合基础比较的学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浙大版:基本的题型课后习题都有覆盖。
历年真题
三、复习规划
1、一阶基础,全面复习(3月~6月)
学习目标:根据去年考研数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系统复习,打好基础,特别是对大纲中要求的三基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系统理解和掌握。完成从大学学习到考研备战的基础准备。
复习建议:这一阶段主要的焦点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要至始至终不留死角和空白,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全面复习,另外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及相应的配套练习题,通过练习检验你是否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掌握了。由于教材的编写是环环相扣,易难递进的,所以建议每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按照规律来复习,经过必要的重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重视基础,长期积累;基础阶段重视纵向学习,夯实知识点。
2、二阶强化 熟悉题型(7月~10月)
本阶段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对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大体可以分两轮学习。
第一轮暑期强化:7 ~ 8月
学习目标: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复习建议:参加考研教育网强化班学习,根据老师辅导讲义认真研读,做到举一反三。这一时期大课老师所教学的例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归纳,可以说会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在学习过程中对重点、难点一定做笔记,便于下一轮复习。
第二轮秋季强化:9~10月
学习目标:通过真题讲解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达到实际考试的要求
复习建议:根据老师课堂所讲真题课后进行专项复习,对考试重点题型和自己薄弱的内容进行攻坚复习,达到全面掌握,不留空白和软肋,让训练达到或稍微超过真题难度。
3、三阶模考 查缺补漏(11月~12月15日)
学习目标: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保住自己在前两个阶段的成果。1、通过对以往学习笔记的复习全面掌握考试要求;2、进行高强度(高于考试强度)的冲刺题训练,进入考试状态,达到考试要求。
复习建议:建议考生要做到:1、通过做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做题训练应当重点放在按考试要求的套题);2、复习教材和笔记进行必要的记忆,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进行记忆,尤其是平时不常用的、记忆模糊的公式,经常出错的要重点记忆;3、开始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答卷时间的分配,重视考场心态的调整。
4、第四阶点睛 保持状态(12月15日~考试前)
学习目标:考前重点题型,应考技巧训练,保持状态
复习建议:多看之前做过的真题,并将自己整理的笔记或总结的重点习题再仔细看看,更佳提高针对性,加深记忆。在此基础上,按照考试时间去做一些强度不太大的模拟题或是真题,保持手感,以免到了考场思路断电,手生。同时还要调整心态,积极备考,以良好的状态到考场。
四、建议学习时间
每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上午,故建议考生们将数学的复习时间安排在每天早上9:00~12:00(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但此时效果最好)。每天至少应安排花2.5-3个小时来复习数学,其中基础阶段要用1.5-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理解掌握概念、定义等,用1个小时左右来做习题巩固。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每天再加1个小时的复习时间用来做习题并总结。
备注:以上所提供的学习计划仅供参考。对于每天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身学习习惯自行调整,但是要求保持每两周和我们计划内容相同。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3
准备阶段(年前-2月)
1.了解考试常识。比如:近几年数学国家线的分值、了解试卷的题型分值等。
2.明确所报专业考数一、数二还是数三,准备相应教材。
3.考研数学大纲的学习。学习前一年的数学考试大纲,了解考研数学的考察内容和考察要点。
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不留死角地复习每个知识点
2.阶段要点:按照教材逐一梳理每个章节的每个知识点,并做课后习题
3.复习建议:
(1)按照章节顺序结合大纲梳理教材,不留死角和空白。
(2)对于重要的定理、公式,不能够仅停留在“看懂了”的层面上,一定要自己亲手推导其证明过程。
(3)每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准备一个记题本,将复习过程中碰到的不懂的知识点记录下与做错的习题整理成错题集。
(4)注意顺序:一定要先看书后做题,此阶段不要做难题。
强化阶段(7月-8月)
1.学习目标:熟悉考研题,分清重难点
2.阶段要点:通过大量练习,归纳常见题型,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3.复习建议:
学府考研
(1)这一时期考生每天学习数学的时间尽量集中在一起,保证每日至少3个小时连续复习时间。
(2)可以买一本辅导书,先做练习题。建议做李永乐660题,学会归纳题型与常考知识点,把要点、难点以及错题做成笔记,以便以后复习
(3)遇上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题目要认真对待,切忌一看不会就直接看答案。
提升阶段(9月-10月)
1.学习目标:通过整套真题练习,检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与速度
2.阶段要点:研究近20__年的真题
3.复习建议:
(1)新的考试大纲此时已发布,对其要求的知识点做梳理,熟记各种公式、定理。
(2)利用整段时间做近20__年真题,按照3个小时的标准完成一套真题,并特别注意提高做题的速度。
(3)通过真题找要点题型和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通过做专项模拟题复习。
冲刺阶段(11月-12月上旬)
1.学习目标:进行高轻度的冲刺题训练,进入考试状态
2.阶段要点:练习答题规范,掌握考试时间分配,提前感受真实的考场氛围
3.复习建议:
(1)快速复习教材和笔记对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进行记忆,尤其是不常用、记忆模糊的公式。
(2)严格按照3个小时的时间要求,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对真题答题规范的研究与答题时间的分配。
学府考研
(3)特别强调:考试量大,时间紧,一定要按真题答案规范答题,既要规范答题内容,又要规范答题思路。
考前一周1.学习目标:强化记忆,保持状态;调整心态,积极备考
2.阶段要点:多看平常整理笔记、错题集,查漏补缺,对易错点归纳并解决
3.复习建议:
(1)不要再继续埋头做题,应多看之前做过的真题、错题集,它们更具针对性。
(2)可以做1套模拟题,保持做题手感,调整后心态,以便以良好状态进入考场。
(3)几天回归教材和笔记,重新熟悉基本概念、公式、定理。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4
大三下学期一开学就开始张罗着准备复习考研,开始在找一本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我选的复习资料和一般人的不一样,一般人都是选什么李永乐。等等名师的辅导书,我结果精心筛选最后选了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本书,蓝色皮的,16开。找到之后就开始复习了。我是英语数学并进的。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还有很多课程,所以我一般只是有时间就看,等哪一学期过完了,那本书才看了120多页。不过我看的很仔细,基本上都是每一个知识点都看的很明白,搞的很懂。暑假边做家教边复习。暑假过完,基本上那本书看了四分之三了,9月份就看完了一遍。
当然一本那么厚的书看过一遍之后,前面看的就忘了很多,这很正常,这个时候不用急。看完一遍书之后,就开始做真题了,前__年的题目,认认真真做,千万不要计较得分,就当时平时练习。做完一张试卷之后,就要对这张试卷进行剖析了,一题一题认认真真看,一定要做到每题都知道来龙去脉。把所有的知识点在你选的辅导书上找到相关点,再看书,这个步骤就是温习辅导书的过程了。基本上一周我做2套真题,大概一个月之后就做完了。
接着就是选一本好的模拟题了,推荐《李永乐400题》,这本书有10套试题,题目比真题难,所以在做的时候不要计较得分,我平时都是做90分左右。还是很真题一样,要做到每题懂。在辅导书上找到相应的知识点。
做完这个之后呢,就是再看真题,看完真题之后再把《李永乐400题》做一遍,最好是在图书馆借一本没有干净的,不是自己已经写满字的。有时间再看一遍。如果你觉得有富裕时间,就再找和真题难度较相近试题练练手。
忠告:真题一定要看2-3遍,《李永乐400题》至少2-3遍,不要搞题海战术,题目要精,醉倒每题搞懂,而且在做题的时候解题步骤要自己一步一步写。复习只要3本书就够了,真题、,《李永乐400题》、辅导书(要适合你自己的)。我的做法:真题3遍,《李永乐400题》做到随便点一个题目,可以知道这个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在辅导书上的缩影在哪里。而且做到了随手可以写出解题步骤。
当你做到这些之后,在考试的时候,你肯定会发现,某些题目你以看到,就知道涉及到哪些知识点。解题步骤信手拈来。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5
一阶零基础复习规划(3月份之前)
主要目标:吃透考研大纲的要求,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大纲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扫清知识体系中的“盲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为下一个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从历年试卷的内容分布上可以看出,凡是考试大纲中提及的内容,都有可能考到,甚至某些不太重要的内容也可以以大题的形式在试题中出现。由此可见,任何的投机取巧到头来只会坑害自己,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参照考试大纲,全面复习,不留遗漏。因此我们复习的主要思路就是以考纲为纲,先把数学课本从头到尾认真地学习一遍,先不针对重点和难点,而是一视同仁地对照课本和辅导资料对知识点进行事无巨细地复习。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要进行理解基础上的记忆,顺便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这些课后习题和辅导资料习题对于总结一些相关的解题技巧很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知识点的回忆和巩固。注:这一轮的时间占到了总复习时间的一半左右,厚积才能薄发,这一轮的复习将为我们后面突破题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阶强化复习规划(7-10月份)
主要目标:通过大量的练习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在练习的同时把重点题目做上标记,以供下一阶段强化。通过上一阶段的复习,我们已经建立起了考研数学知识体系的大体框架,对基本概念重要定理也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但考研数学的难度不是仅仅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就可以适应的,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以熟悉常见的题型,及其解题方法与技巧。从历年的复习情况来看,考生数学的水平基本上取决于所练习的题目的数量。当然这里的练习是指的“有效练习”,也就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或是看了参考答案可以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的题目。数学考到过高分的考生都有体会:数学是练出来的。在这一阶段,大家一定要有吃苦的准备。
三阶模考冲刺复习规划(11-12月中旬)
主要目标:对第二阶段所练习过的重点题目重复练习,巩固所掌握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同时查找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点,并予以加强。考研数学复习的周期比较长,考生往往感觉学到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所以在掌握了主要的知识点及常见的解题方法之后,应当回过头来对进行再一次的强化和巩固,避免遗忘。同时,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也必然会留下或多或少的薄弱点,需要进行重点消化,并且结合试卷进行模拟,掌握做题速度与做题技巧。
四阶点睛复习规划(12月中旬-考试)
主要目标:调整心态与状态,积极应考。按照考试时间与要求进行模拟训练(建议采用真题),保持手感,以免到了考场思路断电,感到手生。同时还要调整心态,积极备考,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考场。
7.数学分析考研复习资料 篇七
1. 函数的极值和最值模型
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问题主要分为一元函数和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 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第一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及求出函数的定义域;第二利用求函数极值和最值的方法求解。
例1 (91年数4) 某厂家生产的一种产品同时在两个市场销售, 售价分别为p1, p2;销售量分别为q1和q2;需求函数分别为q1=24-0.2p1, q2=10-0.05p2;总成本函数为C=35+40 (q1+q2) 。试问:厂家如何确定两个市场的售价, 能使其获得的总利润最大?最大总利润是多少?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函数求最值问题.首先要根据题意求出总利润函数:
总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其次求出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二元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求解即可。
问题归结为求总利润函数的最大值问题。解方程组
2. 积分模型
在积分的应用过程中关键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量可以用积分来表达;二是用什么样的积分表达, 即确定积分区域和被积表示式。
例2 (03年数1) 某建筑工程打地基时, 需用汽锤将桩打进土层.汽锤每次击打, 都将克服土层对桩的阻力而作功。设土层对桩的阻力的大小与桩被打进地下的深度成正比 (比例系数为kk>0) 。汽锤第一次击打将桩打进地下am。根据设计方案, 要求汽锤每次击打桩时所作的功与前一次击打时所作的功之比为常数r (0<r<0) 。问:
(1) 汽锤击打桩3次后, 可将桩打进地下多深?
(2) 若击打次数不限, 汽锤至多能将桩打进地下多深?
(注:m表示长度单位米)
分析:本题属变力做功问题, 可用定积分进行计算, 而击打次数不限, 相当于求数列的极限。
解: (1) 设第n次击打后, 桩被打进地下xn, 第n次击打时, 汽锤所作的功为Wn (n=1, 2, 3…) 。由题设, 当桩被打进地下的深度为x时, 土层对桩的阻力的大小为kx, 所以
3. 微分方程模型
应用微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其实就是建立微分方程数学模型, 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确定定解条件、求解及对解的分析可以揭示许多自然界和科学技术中的规律。应用微分方程解决具体问题时, 首先将实际问题抽象, 建立微分方程, 并给出合理的定解条件;其次求解微分方程的通解及满足定解条件的特解;最后由所求得的解或解的性质, 回到实际问题。
例3 (04年数1) 某种飞机在机场降落时, 为了减少滑行距离, 在触地的瞬间, 飞机尾部张开减速伞, 以增大阻力, 使飞机迅速减速并停下。
现有一质量为9000kg的飞机, 着陆时的水平速度为700km/h。经测试, 减速伞打开后, 飞机所受的总阻力与飞机的速度成正比 (比例系数为k=6.0×106) 。问从着陆点算起, 飞机滑行的最长距离是多少?
注:kg表示千克, km/h表示千米/小时。
分析:本题是以运动力学为背景的数学应用题, 可通过利用牛顿第二定理, 列出关系式后再解微分方程即可。
解:由题设, 飞机的质量m=9000kg, 着陆时的水平速度v0=700km/h.从飞机接触跑道开始记时, 设t时刻飞机的滑行距离为x (t) , 速度为v (t) 。
4. 概率模型
关于概率论的应用题主要集中在古典概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以及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等方面。应用概率论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时, 首先要分析实际问题, 找出随机变量的关系及其分布;下来是列出它们的函数关系, 利用概率论的有关知识求解。
例4 (08年数4) 设某企业生产线上产品的合格率为0.96, 不合格产品中只有3/4的产品可进行再加工, 且再加工的合格率为0.8, 其余均为废品。已知每件合格品可获利80元, 每件废品亏损20元, 为保证该企业每天平均利润不低于2万元, 问该企业每天至少应生产多少产品?
分析:本题为概率论中的数学期望在经济中的应用, 有关数字特征的应用题主要是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方差等, 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函数关系.根据题设列出方程求解.
解:进行再加工后, 产品的合格率为
所以企业每天至少生产256件产品。
以上对高等数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有关数学应用题的类型及其解法作了一些探讨, 主要以考研真题为例对历年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命题特点进行了分析, 总结了考研数学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三阳, 王世儒等.高等数学辅导[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裴礼文.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张伟, 张华祝等译.经济数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数学分析考研复习资料 篇八
考研英语大纲重点扫描
作为选拔研究型人才的国家级考试,考研英语与国内其他英语考试有着明显的不同。它突出了英语的学术性与知识性,淡化了其交际性。在考研大纲中,听力和口语没有被列为考查目标,而进行学术研究必备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一直都是考查的重点。为了在考研英语初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应对大纲中的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基本能力
人们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已被概括为经典的五个字:听、说、读、写、译。在考研初试中,前两项不考,对后面三项的考查力度是逐级递减的:阅读最为主要,其次是写作,再次是翻译,大纲中甚至把翻译列为阅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对这几项再进行分析简化,就可能发现,考研对英语的考查,重点是对词汇和语法的考查。发源于拉丁语解析的经典外语习得理论就把外语学习归结为“记忆单词+训练语法+练习翻译”。虽然新的理论更加强调语言的交流与应用,但在考研英语的考场上,词汇和语法仍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数考研英语失败的同学,要么是在词汇与语法上有一项复习不够,成为“跛足巨人”,要么是两样都乏善可陈,最终成为分数的“侏儒”。
思辨能力
考研英语肩负着为国内众多高校选拔研究型人才的重任,它不仅考查语言能力,更考查一个人通过语言,用思辨的眼光去审视问题的能力。考研英语的选材也因此常游走于引起激烈争论的热点话题之间:环境保护主义者是不是反科学?安乐死到底应不应该合法化?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讨论这些话题的文章,无论用哪种语言写成,对一个思维浅薄的人都可能造成脑震荡式的冲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平时有意识地接触一些热点话题,培养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意识,对理解考研文章还是有帮助的。
较广泛的背景知识
考研英语所选取的文章纷繁复杂,源头众多,但总体来说,这些文章大多来自西方大学本科生所使用的经典书目以及各种报纸杂志的新闻报道与专栏。最近几年,后一来源得到了命题老师的青睐,Time, Newsweek, Economist等西方著名刊物上的文章经常出现在试卷中。这些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从互联网的应用到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从赌博是否应合法化到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各种在西方社会成为热点的话题在考研英语试卷上悉数登场。大纲这方面的要求,迫使我们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过,关于国际政治的问题,考研英语一般是不会选取的。
英语复习规划
现在距离考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是复习的黄金阶段,也是复习最紧迫、任务最繁重的时刻。在这时,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尤为重要。以下是复习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考研英语复习的U形曲线
从整体上看,英语在考研各科复习中所占的时间比重,应呈U形分布。这就意味着,在刚开始复习的3~6月份或更早的时候,应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英语复习中来。因为政治的大纲尚未揭晓,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也没有完全确定。在这一阶段,词汇与语法是关键,也是基础。等到7~10月份,随着考研政治大纲的明确和自己考研目标的明朗,考生不可避免地会把更多时间投入到政治、数学和专业课的复习中去。这时,英语复习所占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这个时间比例上的低谷实际上是英语复习的关键点,此时的重点应当是历年真题的细读与研究,同时力争达到这样的效果:真题中没有一个单词是生词;真题中没有一个长句是难句。弄懂真题中所有的选择题四个选项中的三个错项为什么错,正确项为什么正确。从 11月份到次年1月份,随着考试日益临近,考生投入在英语上的时间应该有所增加。这时的复习应是全面的,单词、语法、真题研读、模拟练习,一个都不能少。
模拟训练的量与度
复习考研英语不等同于做模拟题。随着考生们复习思路的科学化,题海战术已经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模拟训练只能让考生考研英语的分数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对于四级尚未通过、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近年来这样的考生在考研中的比重有增加的趋势),盲目模拟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并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模拟训练宜少而精,模拟时应该一气呵成,从头到尾全面模拟考试的过程,从而考查自己的时间分配能力和在高强度压力下的耐受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模拟训练结束后,认真地回顾和总结得失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在模拟训练上有“重模拟,轻总结”的倾向,这是极其有害的。我们一般提倡模拟训练与之后的归纳分析至少应该保持1:2的时间比例,即如果用一个小时模拟训练,就应用两个小时分析得失。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这个比例还应该加大。
英语学习中的“边际效益递减”原则
英语学习的规律是残酷的。当考生们在英语学习上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与精力,一旦过了一个平衡点时,就会沮丧地发现投入的时间精力与所得并不成正比,换言之,所付出的越来越多,而得到的越来越少了。这时,考生们已经触摸到了这一学习阶段的天花板,要想打破它,就需要付出加倍的心血和努力。考研是一项系统工程,英语只是成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在复习时,考生们千万不能太过着急,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全都投入到英语复习上,而应该静下心来审时度势,看看自己目前的英语复习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对于你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来说,你现在的英语水平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那就不要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精力,而应集中优势兵力,去攻克专业课、政治等其他制高点。无数成功考生的经验证明,在考研中取得最后胜利的人,不一定在某一方面特别优异,但一定在各方面发展都很平衡。
9.考研数学复习建议 篇九
数学复习:
基本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课本
时间:用12周左右,其中高数7周,线代2.5周,概率2.5周。
要求:1 结合陈文灯/李永乐的复习指南,先看知识点在看课本的知识点讲解。
2 课本例题是重点题型要认真分析掌握。
3 课后习题,结合那本同济大学的课后习题解答,没必要权做,自己掌握好时间,选择重点体型,基础类题型重点掌握。
④ 做题时最好能写在本子上,真正掌握。
⑤ 每天必须保证3小时,而且精力必须集中,最好是上午2小时晚上一小时。
第二阶段:做一本系统的辅导书,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或是利用乐的《复习全书》。
时间:时间是最长的大约3.5月的时间,不要太长了。做完后大约到了9月中旬。所以平均每天6页,但是要要求自己完成八页,因为有的地方简单,有的地方难。
要求:1 快速回顾知识点
2 例题要重点掌握,而且要认真写做本子上,最好自己独立完成。
3 课后题也要做,数学能力是做题做出来的,答案网上有可以找到参考。
④注意标记,重点题型、自己的盲点、不懂的知识点、不理解的题目等分别用不同的标记标出。不会的、不懂的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问同学、问老师搞董。
⑤ 每天必须保证3小时,而且精力必须集中。至于一天的什么时间自己定,但最好不要在下午。
第三阶段:比如现在离考研还有110天,那么离75天还有35天的时间,这35天就是第三阶段的时间,至于任务分人而异,基础好的可以再做陈文灯的题型,基础差一点儿的可以再把刚完成的《复习指南》或是《复习全书》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再复习一遍。
第四阶段:做完《经典模拟400题》
时间:离考研还有75天,这个阶段用25天完成。
要求:1根据模拟题前面李永乐说的要求与建议做题。
2 做题的时间是每天上午9.00---12.00,严格三个小时完成,再用20分钟总结,包括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自己的应得分数、失的分数、失分原因,这些东西总结在备忘录里,以备最后冲刺时参考。
3第二天要认真总结,每个题写上考察到了那些知识点,
第五阶段:做12套真题(95-06),没必要太多。
时间:离考研还有50天,这个阶段用25天完成。
要求:1与第四阶段差不多,好好坚持就行。
2、将每次模拟看作是真正的研究生考试。
第六阶段:最后冲刺,回顾基础知识点儿,看以前做过的模拟题,以及在做完模拟题时总结在备忘录中的内容。
时间:最后20几天(冲刺)
要求:1、每天做题的时间一定要在上午9.00-12.00,真正找到做题的状态,真正到考试临场不惊。
2、回顾基础知识,最好是结合考试大纲再看复习指南,同时注意新增知识点,那是出题的重点。
总结:这是我数学考研复习的基本思路,这里我再说几点儿: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必须保证2-3小时的集中数学复习时间;
2、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制定出按月份的详细计划;最好能严格执行;
3、数学需要联系,需要自己的认真总结,从第三轮开始就应该自己根据出题的重点,自己总结;到第四轮、第五轮是真正的总结。
我相信根据这样的思路,考个满意的分数没问题
10.考研数学复习计划 篇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工学们类专业中有一些是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是考数学(一)还是数学(二),因此需要学子们自己了解相关院校的情况。由于每年的数学考试大纲变化不大,而的考试大纲要在八月份才公布,所以可以先参照2015年的数学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全年的复习可以划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基础夯实阶段
基础夯实阶段从时间上讲,大致是从二月份到六七月份,复习内容是考试大纲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复习方式是地毯式的逐点攻克,包括所有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公式、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这是后续复习阶段的基础,也是考试的基础,因为考研数学考试不是奥数竞赛,不考怪题、偏题,主要是考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在基础夯实阶段,要以知识点为复习主线,全面地复习考纲内所有的知识点,不管是年年都考的核心知识点,还是偶尔考一下的次要知识点,都不放过,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数学知识是体系化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只有全面地复习才能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透彻的理解,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战,另一方面,某个次要知识点虽然不是年年都考,但多个次要知识点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考其中的若干个,其分值之和也不小。
在基础夯实阶段,不要一开始就沉浸在题海之中,否则会因为基础知识没掌握好而导致做题效果差,并且到复习后期会越来越艰难,越发不易提高。当然,适当结合各个知识点的复习做一定量的习题是必要的,毕竟考试是以做题形式进行的。
在基础夯实阶段,可以选用内容比较全面的复习全书。
第二步:强化提高阶段
在经过前一阶段的全面的基础知识复习之后,接下来就应该通过做题来进行强化提高——提高自己解题的能力,包括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提高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同时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查漏补缺。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地进行归纳总结,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各种有效的解题方法、思路、规律,不能盲目地做题,不能为做题而做题。
强化提高复习阶段在时间上大致是七月至10月左右。
第三步:考前冲刺阶段
考前大约2个月时间,即11月和12月,为考前冲刺阶段。在经过前二个阶段的全面和强化复习后,这时就应该做一些往年的考研数学真题和今年的模拟题,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各方面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面临正式考试时的适应能力,使自己不至于怯场。
在后期做模拟题时,应注意控制答题时间和答题方式,在答题顺序上,一般按照先易后难、先前再后、先熟后生、先小后大的原则答题,切忌在某个棘手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以至于到最后后面会做的题也没有时间做。
11.“考研热”的机会成本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Spence模型;劳动力市场;机会成本
0.引言
从经济学的角度,教育被看成一种投资。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而今对这个问题的大量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社会学、教育学的角度。但考研热这一现象归根到底应该是一个经济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近年来的国内相关理论情况如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叶建亮及其导师金祥荣教授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教育信号可寻租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甄别—兼对“文凭热”和“文凭高消费”的一种解释》,即从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寻租的投入获得特定的教育水平是,会造成教育信号的扭曲,结果导致教育水平对应的求职者能力水平会不断“缩水”,进而引发雇主对求职者受教育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结果导致分离均衡时的教育水平不断上升。[5]而经典的信号发送模型(Spence模型)是在不考虑信号本身是否存在扭曲的情况下讨论劳动力市场的分离均衡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熊倪娟、赵东辉及其导师施祖麟发表了一篇题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人的流动渠道—对“考研热”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此文引用中华英才网的薪资调查数据,运用成本—收益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明瑟收益率等多个指标,衡量继续接受硕士教育相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较优势。[4]北京理工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骆珣、杨樨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经济学解读》,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受教育程度成为个人能力信号的原因,按照斯彭斯对信号的定义出发,解释了雇主选择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雇员能力的信号的原因;第二部分—基于能力信号的雇主与雇员收益博弈模型,给出一系列假定,得出雇员的最优战略依赖于雇主的战略;第三部分—发送能力信号的成本效应,得出若攻读学历职位获得优越的工作不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是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和社会福利损失。[6]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佳君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范式解读“考研热”》,文章主要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系统行动的内部分析”的个体主义方法,建构起社会学的一种解释范式,得出不管是从自身、拥有的资源、利益(目标)、社会规范取向的角度,考研都都是一种理性选择。[3]
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模型,Spence思路十分直观: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人获得教育的成本是不同的,高能力的人获得相同教育水平的成本要低于低能力的人。雇主不能直接识别求职者的能力,但利用其获得的教育水平来识别。只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按照受教育程度支付的薪水差,就会自动促使高产出能力的人去获得一个教育水平以显示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一个高的薪水,而低能力的人只能接受一个低教育而获得一个低薪水。[1]
本文主要是围绕目前国内出现的“考研热”的现象,利用Spence的模型来说明能力高的人和能力低的人在本科毕业时关于考研和就业怎样选择才是自身最优的选择的问题展开讨论的。
1.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劳动力选择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这种教育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教育增加了个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作为结果,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第二,完成一定的学业本身也表明个人具有相应的能力,如相当的智力水平或学习能力,此时,教育更像是反映个人能力的一种信号。[8]
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门槛的降低,当硕士学位越来越容易获得是,硕士生不在像以前那样吃香,用人单位也开始怀疑某些硕士的水平来。此时,受教育程度这一信号之所以能够起到区分不同能力的作用,关键的原因是高能力者能更轻松的获得文凭,也就是获得文凭的成本低。
s表示求职者接受的教育程度,劳动力个人承担接受教育的全部成本。企业根据受教育程度来推测求职者的能力(生产效率)并提供相应的工资?棕,工资被视作受教育程度的函数:
?棕=?棕(s) (2.1)
这里的假定涉及两个决策主体。首先是个人,他选择受教育程度,其次是企业,企业决定工资方案。此时,需要找出这个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发送的可能均衡,该均衡要求给定对方策略的情况下,双方的策略都是最优的。
假定1: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高能力本科毕业生给企业创造3.5单位的价值,占本科毕业生的比例为p;低能力本科毕业生给企业创造2单位价值,占本科生毕业生的比例为1-p。
假定2:本科毕业生的受硕士教育的成本由本人承担。这一成本包括物质成本,如机会成本,还有可能包括非物质成本,如学习本身可能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负担。假定低能力本科毕业生与高能力本科毕业生获得硕士学位的成本分别为:
cL=s (2.2)
cH=0.6s (2.3)
两类劳动力的效用分别如以下两式所示,都取决去工资和受教育成本:
uL=?棕-s (2.4)
uH=?棕-0.6s (2.5)
很明显,给定一个受教育程度(大于零)与工资的组合,即给定s,?棕,高能力的劳动力获得的效用必定大于低能力劳动力。
接下来我们考虑本科毕业生通过接受硕士教育而发送信号,使企业认为自己是高能力,从而得到较高的工资的情形。这就涉及到Spence的信号发送模型中的混同均衡的问题。
混同均衡是指在均衡状态下,不同类型的代理人所选择的可被观察到的指标的最优水平是相同的,因而委托人不能通过该指标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代理人。在这里,混同均衡是指无论能力高低本科毕业生选择硕士教育的一种均衡状态。此时企业难以凭借硕士文凭来区分两类劳动力,只能按硕士生的平均生产效率提供工资。即:
?棕=3.5p+2(1-p)=1.5p+2 (2.6)
这里,?棕也代表了硕士毕业生的平均能力。此时低能力的本科毕业生则更愿意选择接受硕士教育便能够占到高能力劳动力的光,获得平均工资。
显然,当p较大,即硕士毕业生中高能力的人占的比例较大时,?棕也较大,反之,则相反。图2-1,分别给出了p较大和较小时的两种情况。
高能力和低能力劳动力获得的效用分别为:
uL=1.5P-s+2 (2.7)
uH=1.5p-0.6s+2 (2.8)
(a)p较大 (b)p较小
图2.1 不同高能力劳动力比例下的效用分析
当0.6s<1.5p+2
2.对模型的讨论
从2000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实行高校扩招,整个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更是空前扩大。招生人数从2005年的32.5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46.5万人。“考研热”成为近几年来教育市场的显著特征。表1为近几年研究生招生情况。
表1 近年研究生招生情况 万人
(资料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很多同学考研的主要原因是看到一般对于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研究生的待遇一般会好于本科生。虽然研究生刚毕业的待遇很可能并不会好于工作了三年的本科生,但再等三年,也许就会拉开差距。但是就像模型一开始所假定,教育是不能提高个人能力的,它只是一个信号作用。收入水平最终只会由能力的大小来决定。所以很多本科毕业生在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应该好好考虑:选择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成本是否会从获得研究生文凭中得到全部补偿?
读研是一种投资,三年中我们最基本的投资是时间。读研的机会成本大致可以列举以下几项:
一、就业机会。读研的三年中,别人都在不停地创造财富,而且也在不断填补着社会的就业岗位。三年中,工作的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而读研过程做的课程研究与实践是不能同工作经验同日而语的。而且研究生刚毕业的待遇很可能并不好于工作了三年的本科生。
二、就业范围缩小。读研究生,知识更集中到某个专业领域,就业面窄。从整个角度来说,本科生“可塑性”强的优势便成为读研的又一个大的机会成本。
三、年龄的增加也是一个机会成本,大部分读研毕业后将更快面临婚姻与家庭的种种问题,用人单位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虑,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尽管现在对大龄青年的态度还算宽容,但也毕竟是一种压力和现象。
读研是一种投资,在投入时间的过程中可能会错过很多发展机会,也可能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提供很多本科生所难以得到的机会。机会的损失与机会性的收益同时存在,关键是判断两者几率的大小:对于能力高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明显硕士毕业生的机会性收益将很大;对于能力高的本科毕业生和能力低的硕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的机会性收益不见得大。此时相对于能力低的硕士生而言,读研的成本只会变成沉没成本。
就业市场上的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矛盾也是很多本科生选择读研的原因。促使很多职位需求不断趋向高学历,许多事实上只需一般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在招聘时大都要求硕士毕业生,“文凭高消费”越来越明显。这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教育均衡水平长期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值上,因为很少有人为日后的高新而不是学术目的去攻读博士学位。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8.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
[3]许佳君,张华.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范式解读“考研热”[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41-43.
[4]熊倪娟,赵东辉,施祖麟.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人的流动渠道—对“考研热”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47-54.
[5]叶建亮,金祥荣.教育可寻租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甄别[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6(12):32-49.
[6]骆珣,杨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经济学解读[J].商业时代,2006,(11):8-9.
[7]乌家培,谢康,肖静华.信息经济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8]陈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4.
[9]李锋亮,陈晓宇.保留工资与工作找寻结果: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4):57-64.
[10]贺亚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博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版),2005,7(6):67-69.
[11]张蕾.运用信号传递理论分析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2:27-28.
[12]帅之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6.
[13]周琴.人力资源招聘中信息不对称的经济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11.
[14]贺尊.高等教育文凭信号的经济学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4:16-20.
12.数学分析考研复习资料 篇十二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从近五年来看,2010年全国计划招收研究生47.2万人,2011年为49.5万人,2012年为51.7万人,2013年为54.07万人,2014年为56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方面,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趋缓。近20年内,考研报名人数继2008年首次下降之后,2014年出现第二次下降。全国各地考研报名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如北京、河北、湖北分别下降7.6%、3.8%、1.24%。”尽管考研报考人数有所减少,但“考研热”这一社会现象并没有降温的表现。结合现今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背景和今年新实行的考研改革政策,本文对大学生考研动机进行相关的研究,得出大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的结构,归纳出大学生考研动机的特点,为大学生未来进一步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
考虑到问卷调查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查对象来自松江大学城6所高校,主要是大一至大四学生,少部分为研究生,专业涵盖文、理、工、商四大主要领域,共发放问卷300份。
通过文献研究和对大学生进行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对其中的重点信息进行归纳和排列,从中抽取前八个影响大学生考研的因素,勾勒出大学生考研动机的主要因素。对数据用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了解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提取其中共同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析。
2 大学生考研动机因素结构探究
2.1 因素分析的适用性
在“考研改革后大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问卷”中共列有29个影响因素,对这29个影响因素进行因素分析,其中KMO值为0.818,Bartlett检验的值为3884.276,对应p<0,表明样本适合因素分析。
2.2 第一次因素分析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正交最大旋转法,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中的29个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其中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8个,解释总变异量的68.060%。
2.3 第二次因素分析
通过第一次因素分析,由于删掉部分影响较小的因素,使整体的因素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进行第二次因素分析。对剩余27个项目进行分析,特征值大于1的有7个,解释总变异量的66.534%。
所抽取的第一个因素,特征值为6.496,能够解释总变异的24.058%,它所包含的项目有:考研是一种大势所趋,不愿落伍;受考研热影响;他人期望;亲情的需要;爱情的需要;想光宗耀祖。这些项目主要是外界因素对于自我选择的影响,将其命名为“环境影响”。
第二个因素特征值为3.45,能够解释总变异的12.779%,它所包含的项目有:就业前景不乐观;现有学历不够满足社会需求;工作难找;难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些项目体现了社会现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将其命名为“就业压力”。
第三个因素特征值为2.412,能够解释总变异的8.934%,它所包含的项目有:现有专业水平不高;现有知识面窄;现有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这些项目表达了大学生个人对于自我掌握知识水平的评价,将其命名为“求知进取”。
第四个因素特征值为1.654,能够解释总变异的6.127%,它所包含的项目有:现有学历限制发展空间;考研可以更好实现自我价值;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不想放弃任何自我发展的机会。这些项目大多围绕着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将其命名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
第五个因素特征值为1.545,能够解释总变异的5.722%,它所包含的项目有:自己适合做学问;为将来读博打基础;喜欢做学问;喜欢报考的专业。这些项目反映出大学生个人的取向,将其命名为“个人取向”。
第六个因素特征值为1.303,能够解释总变异的4.828%,它所包含的项目有:个人潜能尚未充分发挥;目前水平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现有能力有限。这些项目主要关于大学生对个人水平的认知,将其命名为“能力的发掘与提升”。
第七个因素特征值为1.103,能够解释总变异的4.086%,它所包含的项目有:不喜欢现有生活方式;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想换个专业;想换个地方生活。这些项目反映大学生对目前现状的不满且想要通过考研学习获得改变,将其命名为“改变现状”。
3 大学生考研动机的特点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本研究从性别、年级、生源地三个方面来考察大学生考研动机7大影响因素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对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与解释。
本次研究合计有效样本量为275。其中男生90人,女生185人;各年级学生及研究生人数分别为79、80、90、18、8;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及农村的学生人数分别为59、103、75、38。
3.2 研究结果及分析讨论
3.2.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的T-检验
为探究性别在是否考研这个问题上的差异,我们进行性别与考研影响因素的T-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在考研动机的2个影响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即“环境影响”和“个人取向”。且在这两方面,男生都比女生更看重。
从现在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状态出发,男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路线和职业规划都更有计划性,比女生更早地开始进行自我定位,在这点上男生和女生的想法存在显著的差异。另外,相比女生较固定的思维,男生思维通常更有发散性,因此当接触新事物、新环境时会有更多的思考。这并不是说女生此方面的意识比男生而言差,而是表明女生对于自己的选择更加慎重仔细。
3.2.2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之间的方差分析
为探究年级在考研动机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情况,我们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根据结果(表2)得出,在“个人取向”这一主要因素上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差异情况,我们对“个人取向”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进一步的结论,“个人取向”这一因素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年级越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取向越明确,这与个人的阅历有关,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高年级的大学生更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有更明确的想法。而四年级学生面临毕业,更是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对自己的取向自然也更有自己的主见的。
3.2.3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之间的T-检验
为探究生源地在考研动机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我们对生源地与影响因素做T-检验。
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环境影响”这一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生源地为非城市(小城镇或农村)的大学生的影响较大。我们认为这一结果基本符合目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从小到大所接触到的生活环境存在差异,来自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学生的自我要求不同。虽然中国有些地方的农村条件也很不错,但整体来说,依旧是城市条件优于农村。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多希望能通过考研来实现家长对自己的期待,或者说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让自己今后的生活能够更加富足,因此在是否考研这个问题上,对家庭或他人的思考相比城市学生而言会更多。
4 结论
通过对7个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影响因素的特点主要有:
(1)大学生考研动机影响因素在性别上有显著的差异。
主要是“环境影响”和“个人取向”两个因素,男生普遍比女生更加重视,在考研问题上会加以更多考虑;
(2)在年级上有显著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个人取向”这一因素上,除四年级大学生与研究生之间,其他年级大学生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
(3)在生源地上有显著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环境影响”因素上,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认为更重要。
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在面临考研与否这一可能会影响人生的重要选择时,除了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规划做考量外,周边的人、事以及社会整体的大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这也会左右着大学生们的选择。
本次研究经过两次因素分析最终得出考研动机影响因素主要有7个,解释总变异的66.534%,由此可见,考研动机的影响因素构成相当复杂,还有很多因素没有被发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军,阳光.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5(2).
[2]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数学分析考研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考研数学复习指导:分析题型再解题10-28
考研数学复习重点10-23
考研数学:高等数学上册复习重点串讲07-13
考研就业相关资料分析09-18
2016考研数学复习误区09-19
考研数学 首轮复习方法指导08-16
考研数学复习注意四误区11-07
考研数学 合理规划 重视阶段复习09-02
考研数学精选资料与答题技巧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