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问卷调查

2024-11-22

抽样问卷调查(15篇)

1.抽样问卷调查 篇一

抽样调查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经历数据的收集的过程,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2.会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3.借助抽样调查的过程,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

4.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探究精神。教学重点:

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方式:

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具: ppt展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过了全面调查的知识,并且举出人口普查为生活中全面调查比较普遍的例子。

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利用全面调查很难进行,如想要知道一锅汤的味道,用尝尽一锅汤来了解是不可能进行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引出本节课题:抽样调查

那么想要知道一锅汤的味道,你认为怎样做既方便快捷又实际可行呢?(可以通过尝一勺汤的味道而知道一锅汤的味道)

想一想: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医生想对人体血液进行检查,是否需对身体内所有血液进行检查,2、了解一批火柴的质量,是否需要试验每一根火柴。

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像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抽样调查的知识。

二、基本概念的介绍

1想一想、通过刚才设置的两个问题感受抽样调查

教师结合具体活动,给出抽样调查的方式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方法选择,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使学生体会部分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问题中体会抽样调查,学会分辨不同的调查方法

教师给出两个例子:

1、为了了解我校七年级同学的睡眠时间,在我班进行调查;

2、学校给七年级学生做春季校服,对800名学生的胸围、腰围作测量。

要求学生能正确分辨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

四、由问题引导,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结合刚才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找出例子中的考察对象,并结合抽样调查的例子引出四个新的概念,即: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学生理解四个定义后,再由教师引导找出总体与样本的相互关系,巩固抽样调查的知识。

五、联系巩固,体验升华

由学生自主举出有关全面调查及抽样调查的例子,并就学生举出的抽样调查的例子让小组讨论找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六、回顾小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印象最深刻的数学知识是什么,今天懂得了那些道理。

七、布置作业(1)基础性训练

P159 3题、4题,P160 6题(2)创新性训练

我市有500万电视观众,想要了解她们对体育、娱乐、新闻、动画、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程度,你该怎么办?谈谈你的调查方案。

附:板书

抽样调查

一、抽样调查的定义

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三、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要了解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在我班进行调查。总体: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个体:我班每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样本: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样本容量:53

2.抽样问卷调查 篇二

关键词:旅游客源市场,抽样调查,等比例分层抽样

一、选题意义

随着统计学理论与方法走向成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运用抽样调查来研究旅游客源市场有关信息,为旅游规划的设计、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基本资料已成为研究者的重要课题。抽样调查来自于成熟的统计学,分析过程又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统计软件来完成。因此,几乎所有国内外学者都对抽样调查在旅游客源市场研究中的有效性深信不疑。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旅游客源市场的复杂性、特殊性,给抽样调查选取样本带来了难度,获得的数据容易失真。为了克服简单随机抽样的不足,学者开始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但由于分析得太细、太全,虽然提高了数据的有效性,但大大降低了操作性。本文尝试在保证一定的可靠度的前提下,根据旅游市场的特点,利用分层抽样中的等比抽样,提高了可操作性。

二、旅游客源市场的特殊性

旅游客源市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时间属性、空间属性与个体需求属性三个方面。

(一)时间属性主要表现为时间的非连续性。

旅游者时间属性具体表现有:季节集聚现象、大小黄金周集聚现象、周末集聚现象、上班时段集聚现象等4个方面。

1. 季节集聚现象。

各旅游区的气候条件的差异是构成季节集聚现象的主要因素。各旅游区都呈现出明显的淡季与旺季,在取样时要注意有所区别。

2. 大小黄金周集聚现象。

国务院每年都定期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客观上促成了两个时期跨度为一周的旅游黄金周:春节、“十一”。四个时间跨度为3天的小旅游黄金周:清明、端午、“五一”与中秋,此外还有传统上的暑假、寒假。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假日经济”。在取样时要注意有所区别。

3. 周末集聚现象。

为了扩大内需,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全国已经普遍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有些部门甚至实行每周4天半工作制。这一工作制度的改变,促进周末休闲度假现象与城市周边周末休闲度假的发展,产生了“周末经济”。在取样时要注意有所区别。

4. 上班时段集聚现象。

因工作性质,有些行业如银行、公安、服务行业等需要采用轮休制,这些行业人员在上班时段出游的机会可能更大。另外,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带薪休假制度,不同单位带薪假期时段不同,促进了上班时段旅游集聚现象的形成。在取样时要注意有所区别。

(二)旅游者空间属性的非均匀性。

旅游者空间属性的非均匀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区内部旅游者分布非均匀性;二是旅游客源地居民分布非均匀性。

1. 旅游区内部的旅游者分布的非均匀性。

旅游区内部的旅游者分布的非均匀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区内景点自然分布的非均匀性。二是旅游区存在不同的功能区,如消费区、综合服务区、观赏区等,导致旅游者在同一景区内部分布的非均匀性。在取样时要注意有所区别。

2. 旅游客源地居民分布的非均匀性。

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导致不同地区的居民出游率与消费能力差别较大。形成明显区别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机会市场。一级市场,通常情况下可占旅游地接待总人数的40%~60%。二级市场,通常情况下可占旅游地接待总人数的10%左右,如果开发得当,可以转变为一级市场。机会市场,目前占旅游地接待总人数比例人数较少,是一个旅游地有待开发的市场。在取样时要注意有所区别。

(三)旅游者需求的个体差异性。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开始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易变性,消费行为更加明智。这主要体现在个体年龄结构的差异与社会文化差异两方面。在取样时要注意有所区别。

1. 个体年龄特征的差异。不同的年龄,其购买力、购买欲望和购买权利都不同。据统计,国内旅游者一般以处于30~45岁和16~29岁年龄段的中青年居多,分列一、二名。市场份额基本上为40%和38%左右;其次是45~60岁年龄段的中年人,大约可占17%左右;其它年龄段所占比例较小。在取样时要注意有所区别。

2. 社会文化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游客文化层次越高,意味着具有较高的旅游文化偏好和经济能力。据统计,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游客一般占到总人数的42%左右;其次是大专水平的旅游者,占总人数的32%左右,其他学历阶层的人数较小。在取样时要注意有所区别。

综合所述,在实施抽样调查时,以时间集聚不同、地域分布不匀、个体需求存在差异为基础,按等比例分层抽样进行取样,最大限度地保证全覆盖。

三、运用等比例分层抽样进行旅游客源市场调查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一般来说,运用等比例分层抽样进行市场调查分为六个步骤: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项目、调查单位;样本容量的计算与分配;调查问卷的设计;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一)确定调查目的。

调查目的就是通过统计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只有确定调查目的,才能解决为什么要调查,进而确定搜集资料的范围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组织统计调查工作。调查目标需要根据每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而确定,要求简单、明确。

(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而确定的被调查的统计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总体单位。

(三)样本容量的计算与分配。

抽样样本控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代表性问题,客观上要求抽查人群全覆盖;二是要反映出旅游市场客源分布的特殊性,主次得当,分层抽样;三是要在保证一定把握度的前提下,按等比例进行,有利于计算。

(四)调查问卷的设计。

1. 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调查问卷是问卷调查的主要工具,科学地设计问卷,是抽样问卷的关键性环节。问卷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问卷调查的回收率、有效率以及被调查者的回答质量。概括地说,是由调查问卷的题目、调查与填表说明信、问题和答案、调查实施情况记录等四部分组成。确定题目的原则是主题鲜明、准确,易于填答,易于理解。力求观点新颖、明确具体、言简意赅,题目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调查说明是关于调查的目的、内容与要求;填表说明是告诉调查对象如何填写问卷;问卷的主体内容是指问题和答案,这是问卷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通常这一部分既要提出问题,又要给出相应的答案;调查实施情况记录一般设计在整个调查问卷的尾部,用来记录该卷的调查完成情况和有待进一步审核、校正、复查的问题。

2. 设计调查问卷时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一是问题的提问方式一般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提问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身情况自由作答,常常能了解旅游者的真实信息,但不便于统计,主要用于探索性调查;封闭式提问给定备选答案,要求被调查者从中作出选择;对于敏感性问题,应采取迂回方式,避免引起受访者的误解;尽量多使用封闭式,少使用开放式。二是所有的问题排列,要注意问题的逻辑性及排列次序,便于被调查者顺利作答。一般,应该将难度大、开放性和敏感性强的置于后面,使被调查者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开始作答。三是问卷答案的设计既要遵循互斥性原则,又要遵循完备性原则。

(五)搜集、整理信息。

通过统计调查所搜集得到的原始数据资料都是零乱的,只能反映出样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深刻说明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只有通过科学的整理加工,才能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为进一步的分析做准备。搜集的资料是否准确、真实、可靠,统计整理是否能如实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决定了调查研究的效果。

1. 旅游客源市场调查的方法。

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间接调查和直接调查。间接调查是指间接地搜集第二手资料的统计调查。如一些出版物、商业资料、网络等媒介上提供的与调查对象有关的所有资料和数据。其特点是:成本低、速度快,来源广,但时效性差,精确度和可靠度不够。直接调查是指直接搜集第一手统计资料的统计调查,如问卷调查法、访问法、网络直拉调查法等。

2. 统计整理的主要步骤。

通过对统计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等环节。审核主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审核;分组汇总是指根据研究目的和分析的需要,选择整理的标志,并划类分组;编制统计图表是指对整理好的资料编制成统计表或绘制成统计图,以简明扼要地反映旅游客源市场的特征。

(六)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分析信息,一般主要采用两个软件SPSS和EXCE。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一种集成化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应用软件;EXCEL(又称电子表格)是微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用来处理统计调查、理化实验等研究型数据的处理。将整理后的有效数据输入SPSS数据库,用SPSS软件进行初步处理;再使用EXCEL处理进行修正,最后再运用SPSS作二次处理.基本上可以保证处理与分析所得到的数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四、研究难点

(一)数据的搜集、甄别与处理。

由于旅游客源市场的特殊性,如何去搜集、甄别与处理有关数据是运用等比例分层抽样调查的一个主要难点。

(二)分析与检验。

如何利用相关处理软件处理和数学建模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检验结果的正确程度,是运用等比例分层抽样调查旅游客源市场的另一个主要难点。本研究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享.关于抽样调查在旅游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旅游学刊,1999,14(3):54~57

[2]甘武琳,赵涛.问卷技术在旅游市场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5(3):40~42

[3]许春晓.旅游规划新论----市场导向型旅游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2~108

[4]保继刚等.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6

[5]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6]邓明艳.成都旅游市场时空分布模型研究[J].国土经济,2000,3:41~42

[7]林刚.试论旅游地的中心结构[J].经济地理,1996,16(2)

3.如何学好“普查与抽样调查” 篇三

一、抓住普查与抽样调查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1.“特定目的”;调查都是有目的性的,调查的目的直接关系到调查的方式的选择,有时必须是普查,有时只能是抽查,所以在分析相关问题时,首先要搞清调查的目的。

2.“考察对象”;许多同学在学习中,经常搞错“考察的对象”,其实我们在分析相关问题时,可以从需要被收集的数据这个角度去分析,从而找出考察的对象。

例: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调查了我校七年级全体学生的期末数学成绩,这个问题中,被收集的数据是学生的期末数学成绩,因此,考察的对象是我校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期末成绩。

3.范围;普查的范围是所有考察的对象,抽样调查的范围是部分考察的对象。

例:为了了解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调查了这2000名学生的期末数学考试成绩,这个问题中调查的范围是七年级全体同学的数学成绩,因此属于普查,若学校只调查了其中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此时调查的范围仅仅是一部分,因此,属于抽样调查。

二、分清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正确选择这两种调查方式

我们知道普查得到结果准确,但工作量大、难度大,而抽样调查,工作量小,便于进行,但结果带有估计性,有误差,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一般地,对必须要得到准确结果的,而且又能进行普查的,选择普查。例:为了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而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对不宜进行普查或具有破坏性的调查,那就必须选择抽样调查。例:厂家为了了解生产的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而进行的调查,这种调查具有破坏性,因此只能采用抽样调查,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也很常见,大家可以自己找一找这样的例子去加深理解。当然抽样调查,所选择的样本必须要具有代表性。例:为了了解全体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抽取奥数班的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作为样本,这样选择就不具有代表性,就不能真实反映总体情况。

三、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能正确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之间其实有其内在联系,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察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

例:为了了解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期末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我们考察的对象是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总体是所有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个体就是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考察对象即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确定出样本即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后再根据样本的数目,即收集的数据的数目,确定样本容量1000。

四、要注意在学习中多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相联系,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4.抽样调查报告 篇四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20xx年居住在XX县域的常住人口,抽中小区为2个,涉及2个乡镇,2个村(居)民委员会,调查户171户,应在本户登记的人数655人,户籍人口565人(其中户籍人口外出半年以上有85人),常住人口593人。此次调查按户口性质分:农业户口639人,非农业户口14人,户口待定2人,其中乡村调查人数565人,没有城镇人口(抽中的两个小区均为农村普查小区)。

二、主要数据

(一)常住人口

此次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常住人口593人,其中:男324人,女269人,15岁以上人口492人,出生人口3人,其中:男3人,女0人;死亡人口2人,其中:男2人,女0人。

(二)人口出生率

本次调查人口出生率为4.58‰,比县计生局出生率6.28‰低1.7个千分点。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较快,人口控制任务既艰巨又迫切,这就使得人口出生率指标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人口统计数字,在实际工作中,统计部门也是把其列为最主要的数据加以重视。

(三)人口死亡率

此次调查死亡率为3.05‰,比县计生局死亡率8.47‰低5.42个千分点。在农村地区存在申报死亡人口“不吉利”的传统封建观念,普遍不及时或者不直接申报死亡人口的现象,使死亡人口登记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从以上分析中得知,由于人口类型逐渐趋向老龄化,死亡率在长期观察中应该是有所升高,在调查死亡率中没有这个明显的趋势。其次,调查数据发现,在以后一段的时间内,育龄妇女群人口数量基本稳定,育龄妇女生育率仍会维持在一定的高度,因此计划生育工作仍需加强。

三、人口抽样情况分析

1、自然率持续降低,人口总量持续低速增长

根据20xx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xx年XX县人口总量为15.37万人,其中男性8.17万人,女性7.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4.58‰,死亡率为3.05‰,自然增长率为1.53‰,与20xx年相比,人口出生率降低7.41个千分点,死亡率降低4.8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2.6个千分点,由此推算,20xx年双柏出生人口为1812人,死亡人口xx26人,剔除迁移变动因素,全年净增长人口914人,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趋势。

2、家庭户规模向小型化发展,婚姻关系基本稳定

按照人口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地转变,便小型化家庭主体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户规模是稳步缩小趋势,20xx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家庭户平均每户人数为4.02人;二是家庭构成以小型化为主要特征明显,两代户比例进一步提高,三人户、四人户占调查户的比例是56.92%,相当于一半的家庭是结构简单、小型的三口、四口组成的。

20xx年XX县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5岁以上人口中,未婚人口占22.44%(主要是在校学生和未达到法定年龄的),有配偶人口占70.66%,离婚人口占1.49%,丧偶人口占5.4%,总体来看XX县已婚人口的婚姻状况比较稳定。

3、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数据显示,XX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xx0%,九年制义务教育也不断巩固,初中入学率为99.8%,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9.9%,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也为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城乡和谐发展,人口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结构转换,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繁荣城乡经济,加快双柏社会和谐发展步伐的一项重要发展举措来抓,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促进了人口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彻底改变了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限制和不公平待遇,XX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xx年XX县城镇化率为25.36%,比20xx年增加2.7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效应也将充分显现。

5、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但老龄化特征初步显露

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XX县少儿人口(0-14岁)比例占16.96%,劳动力年龄人口(15-64岁)比例为74.57%,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到了8.47%,20xx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少儿人口占15.8%,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为76.3%,老年人口比例为7.9%,少儿人口比例逐渐下降,劳动年龄比例明显增加,老年人口比例处在老龄化区间内上下波动,使人口社会抚养比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增加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增长创造了人口红利期;另一方面,老年龄人口的不断提高,使养老方面面临挑战,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处在可调控范围

20xx年XX县人口性别比为112.38:xx0%,处在可控范围。但如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偏离正常值域的现象,将对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因此这个指标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对策和建议

1、控制人口增长,确保人口质量。我县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并且正在向实现人口“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目标推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今后一段时期我县育龄妇女生育率仍会维持在一定的高度,防止因人口增多而降低我县的整体水平,影响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而施行长期计划生育工作是有必要的,这样既可以保证我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使人口素质不断的提高,从而为在本世纪中叶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5.抽样调查的特点 篇五

(2)推断形式的整体件。抽样调查法以抓取的全部样木绵位作为一’“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何不是以个别样本单位来代表总体。

(3)样本抽取的随机性。即排除任何主观因素的选取,使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具有完全相等的被抽小的机会或可能件。

6.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篇六

反思一: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1.在引课过程中,由于区域差异,不是所有地区的学生都能对人口普查有所了解,此时就可以换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讲解;也可以从身边的事例处入手,如可先调查学生所在班级带眼镜的人数,再统计本年级带眼镜的学生人数,进而到全校,全地区,全国,递进式的的展开问题的引入,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课前小组合作社会调查、课堂展示讲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3.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反思二: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优点是:

1.课堂教学与现实中的人口普查相结合,可以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参与讨论学习交流的积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社会工作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爱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可用的,体现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2.有关人口普查的数据,事先让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搜集相关数据。能够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之中,体现了教与学的相互结合。

不足是:

1.课堂教学的引入我认为可以这样来进行:教师事先设计好学生家庭调查表4张,让4名组长担当班级普查员对全班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汇总公布。引出普查——为一特定目的(七九班每个家庭平均数有多少人)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七九班每个学生)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进而引出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全校学生每个家庭平均数有多少人)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七九班每个学生)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抽样普查;最后再引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2.课本上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都有现成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找到,关键是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与甄别应用,所以课堂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这些方面。

反思三: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普查与抽样调查》,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亲自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理性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堂课学生的表现看到,这节课基本上实现了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感受较好:

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观察到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

7.抽样问卷调查 篇七

关键词:商业调查,非抽样误差,质量控制

一、引子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调查行业异军突起, 调查企业不断壮大, 调查营业额连年攀升。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企业对调查数据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而商业调查大部分都是抽样调查, 调查过程中天然存在的抽样误差和调查执行中的非抽样误差是影响数据质量的两大误差类型。

在商业调查的质量管理实践中, 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不断完善抽样方案, 尽可能地减少抽样误差。其抽样方案经过专家的评价审核, 确定了合理的抽样方案后, 其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放在了减少非抽样误差上。本文即针对抽样调查两大误差类型展开分析讨论, 重点分析非抽样误差来源, 并发掘其有效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二、商业调查误差分类

由于商业调查大部分是抽样调查, 而抽样调查一定存在抽样误差。因此, 要商业调查的误差, 必须了解误差的分类。调查误差分为两种类型:抽样误差 (Sampling Error) 和非抽样误差 (Nonsampling Error。

1. 抽样误差 (Sampling Error)

抽样误差是由于用样本估计总体而产生的误差, 它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来减小误差, 但不可避免。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 用局部数据来估计总体不可能完全正确。对任何一种抽样方案, 可能的样本会很多, 而实际抽到的只是一个样本, 因此抽到那一个样本完全是随机的、偶然的。抽样误差是一种系统误差, 其大小依赖于抽样方案, 任何一种抽样方案一旦确定, 由抽样方法本身导致的误差就已经确定了。在电视收视率调查的质量管理实践中, 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不断完善抽样方案, 尽可能地减少抽样误差。其抽样方案经过专家的评价审核, 确定了合理的抽样方案后, 其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放在了减少非抽样误差上。

2. 非抽样误差 (Non-sampling Error)

非抽样误差包括了除抽样误差外, 引起调查误差的所有其他因素, 不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来控制, 它可以避免。非抽样误差包括: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计量误差。

通常认为非抽样误差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调查程序设计和执行中的错误和不足引起的。因此, 从理论上说, 完美的设计和完美的执行将完全避免非抽样误差。但从实践看, 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消除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这种理论上的完美可能性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 决定了我们在控制非抽样误差上的努力永远没有止步的一天。

三、商业调查中非抽样误差来源例解分析

商业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类: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计量误差。

1. 抽样框误差

抽样框误差是指目标总体 (Target Population) 和抽样总体 (Sampling Population) 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理想的抽样框应是所有的抽样单位必须覆盖目标总体, 即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一致。对于较为简单的单阶段抽样, 抽样框要唯一地与目标总体相连接。如果目标总体与抽样总体不一致就会产生抽样框误差。多阶段的分层抽样更是如此, 如果每个分层抽样的抽样框是正确的, 其精度会高于简单的单阶段抽样;反之, 则误差会更大。

一般来说, 抽样框误差有以下几种类型:

(1) 不能覆盖目标总体单位。不能覆盖目标总体单位, 指目标总体单位全部或部分没有出现在抽样总体中, 导致部分目标总体被抽中的概率为零, 数据丢失。例如:在某城市的抽样方案, 目标总体同上。由于该城市进行行政区划的改变, 原来的四个城区与近郊区重新规划, 整合为五个新的城区。在收集抽样框资料时, 如果收集的资料仅为四个城区的资料, 未包括后列入的近郊区, 就会形成抽样框的不完整, 造成数据的偏差和丢失。

(2) 抽样总体包括了非目标总体单位或抽样框部分重复。这与第一种情况恰恰相反, 是指有一部分不应被收集入抽样框的资料, 被错误地列入被抽样之列, 导致目标总体被夸大, 或者抽样框中有一部分以不同形式出现然而实际是重复的样框, 导致这部分样框被抽中的概率增大, 引起数据偏差。例如:一个城市中地域相邻的几个城区各自辟出工业相对发达的一部分来成立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收集资料时将原有的城区与新的经济开发区的资料一起收集并列抽样, 则会引起包含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居 (村) 委会的重复抽选, 样本在这部分工业相对发达的居 (村) 委会的比例严重扩大, 这必然引起最终收视率数据的偏差。

(3) 抽样框老化。统计数据调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 抽样框必须更新, 否则就会老化, 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使抽样不准确。最典型的例子, 就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许多地区已经被改造。例如:目前随着商品房的成片开发, 大批的商品化住宅小区出现, 许多家庭不只有一处住房, 出现了大量诸如人员住在本小区, 户籍却在其他地方, 或户籍在本小区, 人员居住却在其他小区的情况。

(4) 分层抽样时各层的辅助信息不正确。这种情况在简单随机抽样中不存在, 但在分层抽样中却是出现抽样框误差的一种重要来源。由于我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各地电视观众的构成和收视偏好差异巨大。影响观众收视行为的因素既有宏观因素, 也有微观因素。因此, 在进行基础研究阶段抽样方案设计时我们既要综合考虑人口、社会、经济、地理等宏观因素, 又要关注收视设备拥有及频道接收情况、家庭特征、观众个人特征等微观因素。

总之, 建立一个准确、及时的抽样框, 是减少非抽样误差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践中, 完美的抽样框几乎无法达到, 有缺陷的抽样框并非不能使用, 关键看造成抽样精度的损失和弥补样框的成本之间的比较和权衡。

2. 无回答误差

所谓的无回答误差是指数据的丢失, 其原因有两种:一是有意不回答, 即被访者拒绝就某一问题给予回答;二是无意不回答, 即可能是被访者不在家或是访问员疏忽, 导致数据遗漏。无回答误差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抽样遗漏。抽样遗漏是指抽样过程中没有抽到一些本应调查的抽样单位。这种误差的产生来源不同于前述的抽样框误差, 但产生的结果类似, 甚至更为严重。因为抽样过程中产生的遗漏最可能是因为漏掉了某一类特征群, 而这类特征群的缺失会使调查结果出现无法调整的偏差。例如:在基础研究阶段, 访问员如果只固定在晚间某个时段拜访被抽中的样户, 很可能就无法与一些工作时间主要在晚间该时段的家庭户取得联系。数次拜访不成后, 该样户可能被放弃, 而另选其他替代样户。这样就有可能在无意间缺失了该类特征群的收视调查数据。

(2) 无法查找或联系不上

一般情况下, 这种误差来源主要是由于抽样框中的地址不确切、发生了变化或者被访者家中无人 (如外出旅游、生病住院等特殊情况) 造成的无法接触的情况。如果这种误差是随机地、均匀地发生的, 尽管增大了误差范围, 但对最终结果的威胁并不大。但如果这种情况集中发生在某一类特征群中, 就会产生严重的系统性偏差。

(3) 被访者拒访

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无回答误差, 也是最能体现访问员个人技巧和调查公司现场业务能力的方面。据访率高, 响应率就低, 抽取样本的误差就会增大。因此这种类型的无回答误差是调查公司在现场质量控制方面致力提高的关键点。在我国的市场调查活动中, 产生这种无回答误差的最主要原因与其他国家还有着显著的不同——调查组织者的身份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被调查者的回答意愿。对于国家正式统计部门组织的调查, 如居民住户、人口情况等调查, 很少有无回答的问题。这与我们国家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有莫大关系, 也与统计部门组织调查的权威性有密切关系。而在一些非官方的民间调查中, 无回答情况则频繁出现。

3. 计量误差

计量误差是所有非抽样误差中可能出现的环节最多, 也最难以避免的一种误差形式。按其产生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调查方式设计产生的计量误差, 调查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计量误差, 其他计量误差。

(1) 调查方式设计产生的计量误差, 主要有以下两种: (1) 问卷设计产生的误差:主要是由于不同措辞的不同表达造成了不同的理解。例如文字当中使用了带有倾向性或诱导性的词汇, 本身使人产生歧义;或者问卷当中问题的排列顺序不科学;或者问卷过长导致访问疲劳产生等原因造成的误差。 (2) 数据收集方式设计产生的误差:例如媒介调研数据采集方法中的日记卡法, 以15分钟为一个计量时段, 在向样户发放的日记卡中, 一个时段由19∶00标志, 时间是连续不断的, 这个标志既是上一个时段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时段的开始。事实上这个时间标示的是19∶00∶00—19∶14∶59。这样的标志有些含糊, 如果不在日记卡中作相应的解释性说明, 并由访问员专门向样户着重强调, 很可能导致样户理解错误, 从而造成计量误差。

(2) 调查执行过程产生的误差, 是计量误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 是访问员有意或无意导致数据失真。 (2) 是被访者有意或无意导致数据失真。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理解错误或记忆错误, 这个问题也是任何一个从事市场调研公司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AGB质量管理实践中, 主要通过连续、全面的培训和复核工作加以控制。

(3) 其他计量误差:常见的类型有随机数表的编制和使用不当造成的误差;数据处理过程中 (包括编码、录入) 发生的误差, 等等。这些误差都可以通过比较有效的质量控制加以限制, 相关管理措施将在本文的第四章加以详细论述。

总之, 商业调查作为一种市场数据调查, 其产品的无形性、不可追溯性和差异性, 决定了对其实施的质量控制本质上就是对调查误差的控制。

三、结束语

在科技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 作为商业调查分析人员, 我们应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发展调查的新技术新手段, 不断商业调查数据质量, 不断深化对基础研究资料的分析和利用, 对调研数据的具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 更充分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士雍等编著: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年

[2]刘燕南编著: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0年

8.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篇八

敏感性问题是指机构、组织或个人由于经济、安全、形象等原因不宜或拒绝让外部知晓的问题,如政府机密、企业商务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性问题一般具有隐秘性和可变性的特点,用一般的调查技术难以获得有效的数据资料,若采用直接调查的方法,调查者将得不到可靠的样本数据,无法作出可靠的推断,就会产生无法控制的非抽样误差。因此研究敏感性问题的抽样调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而如何获得可靠的样本信息是研究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的关键,处理敏感性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设计过于复杂的模型,而在于运用有效的方法消除被调查者的担忧与顾虑,达到提高调查数据可靠性的目的。

1965年Warner提出了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调查方法。随机化回答是指在调查中使用特定的随机化装置,使得被调查者以预定的概率p来回答敏感性问题,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为被调查者保守秘密,从而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该方法是设置一随机化装置,让被调查者根据随机化结果回答其中的一个问题。如调查某校学生的作弊率,向被调查者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你在考试中作过弊吗?

问题2:你从未在考试中作过弊吗?

被调查者随机抽取一个问题回答,调查员不知道每个人具体回答的是哪个问题,但回答问题1的人占的比例p是事先确定的。当被调查者抽到的问题与自己的情况一致时,回答“是”;相反时回答“否”,调查者只知道最后的回答结果,从而起到了为被调查者保密的效果。

由于在Warner的方法中所提的两个问题都具有敏感性特征,被调查者可能仍存戒心。不予配合,而且回答问题的被调查者占的比例不能为1/2。因此,统计学家在Warne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随机化回答调查方法,1967年Simmons提出了用无关问题y去替代Warner模型中的对立问题,使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无关问题发生的概率是待定的。估计量的估计偏误会引起敏感性问题所占的比例的估计量的估计偏误,导致总的误差增大;1969年Greenberg提出了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的无关问题随机化回答方法;1971年Moors针对具有两项选择的敏感性问题提出了双样本随机化回答模型,从总体中抽取两个相互独立的样本,第一个样本使用随机化回答,第二个样本直接回答无关问题,该模型进一步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1973年Greenberg针对Simmons模型中无关问题的概率未知的情况下,提出了双无关问题的双样本随机化回答模型,在该模型的随机化调查中,每一样本的被调查者均需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被调查者使用随机化装置选择的问题;一个是调查者直接询问的无关的非敏感性问题;1977年K·Jakhasi和H·Sahasegawa提出了隐含的随机化回答模型,这一模型操作简单,不需使用任何随机化实验装置,又不失随机的特性;2000年Sargin-der等人对Moors模型作了改进。提出了相关样本下的随机化回答方法;2000年Padmawar等人提出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变量和模型;2004年Kim等人提出了多样本下的Wamer模型。

二、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的模型设计

根据抽样调查的理论,随机化回答模型一般应符合以下的条件:

首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对被调查者的隐私保护程度越高,被调查者的合作程度就越高,取得的调查数据就越真实;否则,被调查者就会拒绝回答或作出错误的回答,从而增大由错误信息引起的误差。在新建立的随机化回答模型中,应尽量使被调查者对所提问题回答“是”或“否”的概率基本相同。以使被调查者认为调查者从被调查者的回答中推测被调查者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敏感性特征的概率接近于1/2,从而,消除了被调查者的顾虑。

其次,估计量应具有较小的误差。对于随机化回答模型,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同一个目标量,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条件下,使用不同的模型会产生不同的抽样误差,抽样误差越少,估计的精度也就越高,调查才有实际意义。

最后,建立的随机化回答模型要简便易行,模型越简单,实施越方便,工作量就越少,调查的费用就越少,同时,也易于取得被调查者的合作,避免回答差错。在建立随机化回答模型时,我们应首先考虑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有时甚至宁愿牺牲某些精度来换取被调查者的配合,只有这样。被调查者才会作出真实的回答,调查者取得的数据才可靠。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技术的宗旨是尽可能地消除被调查者的疑虑,并使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地小,建立的模型必须首先考虑是否能消除被调查者的担忧,在此基础上,使得调查的误差尽可能的少。

三、敏感性问题的抽样调查方法的展望

由于敏感性问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在进行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调查时,往往要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每一个调查人员必须准确掌握随机化回答模型的原理,同时,要让被调查者对随机化装置进行确认,使每一个被调查者确信调查人员无法从其回答中推断自己对敏感性问题的真实回答。随机化回答抽样调查的时间过长,费用增大,不利于在实践中推广,有时被查者并未理解或不相信这种方法。使得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调查法在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敏感性问题的抽样调查,Warner首先提出了随机化回答技术,此后,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一些其他的抽样调查方法。方法一是Simith等人1974年提出的“区组化总计回答技术”,它不是让被调查者根据随机化装置来决定回答哪个问题,而是将问题进行随机化,最简单的二元回答的情况下,把问题分为二类,一类包含敏感性问题和几个非敏感性问题;第二类仅有敏感性问题,在调查中只要求被调查者提供问卷中所答问题的答案之和,这样既可以对敏感性问题的答案保密,又可以根据两类问卷中平均总量的差异进行估计。方法二是Oh和Scheuren 1983年提出的“拟随机化回答技术”,它建立在被调查的总体可以分为回答层和无回答层的假设上,对回答层的每个个体来说,所调查的问题并不存在敏感性,被调查者以概率1真实回答敏感性问题;无回答层的个体以概率p随机化回答敏感性问题,由二层的估计量对总体敏感性问题进行估计。方法三是涂光华和马岚提出的“分层弱化模型”,它根据敏感性调查的不同目的,研究造成该调查问题为敏感性问题的原因,由此选择与之相关的非敏感分层标志以划分不同的调查层,再根据每层被调查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或性格特征相应设计分层弱化或非弱化的敏感性问题,达到降低敏感性问题的敏感度争取被调查者合作的目的。

9.大学生抽样调查方案 篇九

调查范围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所有的大学生,为本校区各院系、各个不同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

(二)调查内容

(1)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项目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所学专业等。

(2)被调查学生是否对自己的专业满意、是否关注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毕业后的打算。

(3)对就业渠道的选择。

(4)喜欢哪种类型的工作及单位。

(5)对于国家支持的一些安于大学生就业政策,学生的基本看法和选择。

(6)对学校就业指导的建议。

(7)就业时在地理上的选择。

(8)对自己初始月薪的要求。

(9)对于自己的职位跟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要求。

(10)对学校就业指导的一些建议。

(三)样本学生分层划分原则

本校区内共有学生8000人,拟采用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样本量为300人。调查对象年级结构:大一占15%,大二占20%,大三占25%,大四占40%;性别结构:男生占55%,女生占45%;院系专业结构:本校区的六个院系,每个院系的各个专业选择十个学生,共三十二个专业。

(四)样本学生的抽选方法

在样本总体内,采取分层等距抽样方法,即在本校区的六个院系,每个院系的各个专业选择十个学生,大一占15%,大二占20%,大三占25%,大四占40%。

(五)样本量的确定

抽样比例大体保持在4%左右,但是,这一原则可以灵活掌握。如果某个院系人数量很小,且彼此间差异程度很小,抽样比例可以稍微降低;反之,则可适当提高。如果某个院系的某个专业学生数量极少,则可以采用全面调查的形式。

(六)抽选样本的具体实施步骤

1.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网站查看秦皇岛校区各院系、各专业的学生情况。

2.根据本次调查所确定的样本学生分层划分原则,把秦皇岛校区内共有学生8000人,拟采用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样本量为320人。调查对象年级结构:大一占15%,大二占20%,大三占25%,大四占40%;性别结构:男生占55%,女生占45%;院系专业结构:本校区的六个院系,每个院系的各个专业选择十个学生,共三十个专业。

3.在总体内,根据学生的类型,把样本学生按年级、院系、专业、性别分类。

4.在每个分层内,把学生按照学号登记的顺序从小到大进行编号。

5.根据每个院系内学生的数量、规模及层内专业间学生间的差异程度,确定抽样比例及样本量。

6.确定等距抽样的距离。

7.确定起点位置。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①在1和K之间随机抽取数,作为抽选起点;②为了便于操作,直接将K/2作为抽选起点。

8.确定样本。把抽选起点作为第一个被抽中样本学生,以后每隔K个学生抽选一个样本学生,以此确定全部样本学生。在确定样本学生时,如果遇到抽中的学生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而无法调查时,则用一览表中该户的上一个或下一个学生代替。

(七)抽选样本举例

例如,选择财经学院时,财经学院在校生1545人,现有财务会计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实务、审计实务、电子商务等六个专科专业,共八个专业,在各个专业中抽取十个学生,其中大一占15%,大二占20%,大三占25%,大四占40%;男生占55%,女生占45%。

(八)抽样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

在小组成员中选择人际关系比较广,交际能力比较强的成员作为调查员,对调查员进行一些关于此次调查的.重点内容等的培训。

(九)抽样调查表的填写

我校秦皇岛校区20XX年各专业大学生生就业倾向抽样调查。

(十)保密原则

我们采取对被调查学生的信息绝对保密,请各位学生放心回答的原则。

10.卷烟零售客户服务抽样调研问卷 篇十

卷烟零售客户服务抽样调研问卷

尊敬的零售客户:

您好!为切实维护好、保障好您的根本利益,为您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满意的服务,我们诚邀您参加此次服务专项调查并提出宝贵意见。您的看法和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请您客观填写。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请您将此表填好后交予工作人员,谢谢您的支持!

山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2012年3月20日

山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卷烟零售客户服务抽样调研问卷

时间:2012 年 3 月日

您的基本信息:

专卖证号:

客户名称(零售店名称):业态类型:联系电话:城(农)网:经营地址:类别(大中小):

问卷主要内容:

1、据您所知,烟草公司为您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

哪些是您最不需要的?

2、您对烟草公司现有服务的综合评价如何?(非常满

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方面不太满意?

3、您在经营过程中最关注的是什么?最需要我们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

4、您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哪些困惑、困难或问题?希望我们提供哪些服务来帮助您解决问题?

5、我们提出要为零售客户打造优质服务工程,您认为什么样的服务可以称之为优质服务或满意服务?

6、您对我们提供优质服务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7、请您基于实际情况,从您的真实需求出发填写下表:

服务项目评价表

11.抽样问卷调查 篇十一

抽样调查在执行过程中,必然受到项目三角形——时间、资金、人力三因素的影响。从项目管理角度来看,所有抽样调查也都必然经历界定与计划、执行和总结三个阶段。也即,抽样调查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其宗旨是利用有限资源,在一定条件和时间限制内实现预定调查目标。而从调查成本和调查效率来看,在保证抽样调查质量和调查时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少用资源,有利于调查成本的降低;而在调查质量不降低,所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缩短项目运营周期,则既有利于节约成本,又有利于提高效率。因此,如何在保证抽样调查质量不降低的同时,尽可能缩短调查周期,提高调查效率和降低调查成本,是所有抽样调查执行者竭力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对抽样调查中的各项任务和环节根据轻重缓急,安排执行顺序,以求做到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进而达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目的。这便需要在抽样调查中引入时间管理的内容。

1 时间管理和时间管理优先矩阵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从此概念可看出:时间管理的重点并不是做事,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从本质上看时间管理就是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对时间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分配,以保证重要工作的顺利完成。管理好项目运营的时间,对于项目高效、顺利地实施至关重要。

时间管理优先矩阵(Prioritization Matrix)是一种新一代的时间管理理论,它是把事件按时间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成四类——既重要又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的、即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并建立以这两个维度为横向和横向坐标,形成如表1所示例的时间管理的矩阵图。

表1 时间管理优先矩阵展示

通常,即重要又紧急的事情指那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事情。在时间管理中,这类事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需提前处理。比如说,对于消防队员的工作来说,“救火”就是处理既重要又紧急的事。但是救火在消防队员的工作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可能不到7%,剩下的时间是花在预防与救灾等“重要但没有燃眉之急”的事情上,若是这部分做得好,就可以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同样,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处于第一象限中的事情往往都是必须执行而且时间紧迫,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使整个调查过程都处于“高压”状态。

所以,在处理抽样调查执行各项事物时候,应当有的放矢的统筹规划合理地将项目任务分配在四个象限中。如第一象限中任务过于密集,抽样调查在执行过程中将始终处于紧绷状态。类似,如第三象限中集中了过多事情,那抽样调查的执行将可能变得拖拉繁琐,将精力浪费在一些“小事”上,导致误工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抽样调查中,只有合理地将四个象限中的事情安排妥当,才能使项目在执行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时间管理优先矩阵可以把抽样调查过程中的所有工作,按照紧迫程度和重要性进行排序,这样既可用于制定计划,跟有助于统筹安排抽样调查中的所有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时间管理矩阵对抽样调查过程的规划

一般认为,在项目执行过程四个象限的任务安排是与时间管理有关系的——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效率。项目在计划期间应当尽量加大第二象限的事情,减少其他三个象限的事,就好像经典的80/20法则所说的那样——用20%的努力换来80%的成果,真正地做到四两拨千斤,力气用在刀刃上。

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这四个象限的事情也同时存在。例如:调查方案的设计,抽样框的设计这些无疑都属于第一象限的事情,是决定抽样调查执行成败的关键,属于第一象限的事情,需要提前认真处理。但是像“防止调查员在抽样过程中出现嗓音问题,为其准备润喉糖及饮用水”一类事情便属于第四象限的事情,虽不迫在眉睫却需管理者记在心上(见表2)。

表2 抽样调查过程中的事物分配

经过上面的时间管理优先矩阵分析,我们可总结出抽样调查执行过程中的任务优先级别,这样就可以为抽样执行决策者制定计划和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为抽样调查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陈阳.抽样调查应用的科学性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30):249.

[2] 陈阳,魏玉东.大数据影响下的政府社会经济调查动向探寻[J].辽宁经济,2015,(01):76-77.

[3] 陈阳.市场调查中的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22):76.

12.统计抽样调查方法在审计中的运用 篇十二

一、变量抽样及抽样调查

(一) 审计抽样的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在审计历史上, 先后出现过任意抽样、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 由于任意抽样和判断抽样主观性较强, 逐渐被统计抽样所代替。变量抽样是审计人员用来估计总体金额的统计抽样, 适用于对企业存货、应收账款等的估计。变量抽样是用于实质性测试方面的统计抽样方法, 通过检查财务报表各项目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来取得作出审计结论所需的直接证据。所以, 在估计财务报表项目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时常用到变量抽样。

(二) 统计中的抽样调查

统计中的抽样调查是指按照随机原则, 从调查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 并用这一部分单位的数值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统计中的抽样调查有四个特点:

一是其只调查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二是用一部分单位的数据去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三是抽选部分单位时一定要遵循随机原则;四是抽样调查中会产生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无法避免, 但可以进行控制。

由于抽样调查遵循随机原则, 又能合理地控制抽样误差, 所以抽样调查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比全面调查的结果更为准确。抽样方法包括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种, 抽样的组织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等。审计中的抽样审计就是运用了统计中的抽样调查原理。

(三) 抽样调查在审计变量抽样中的运用

在统计抽样中,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其意义是通过样本指标来估计总体指标, 由于样本只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少数单位构成, 因此样本指标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一定会存在差别, 这种差别就是误差。样本的误差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登记性误差, 另一种是样本代表性误差, 登记误差是一种主观误差, 是可以避免的。样本代表性误差可分为系统性误差和抽样误差, 系统性误差是指由于样本的结构与总体结构不同而导致的误差, 是一种可以避免的主观误差。而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带来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一种误差。抽样误差是一种非主观性误差, 是一种随机误差, 是不可避免的, 但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受统计总体本身的变异程度、抽样单位数和抽样的方法及组织方式等因素影响。抽样平均误差是指全部可能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误差。根据该定义, 抽样平均误差的定义公式为, 是一个具有唯一性的指标。抽样平均误差定义式的转化公式为, 由于总体标准差不易计算, 因此可以用样本的标准差来代替总体的标准差, 用样本标准差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成了一个随机变量, 这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对抽样平均误差的变异处理。用μ来代表性质发生变异后的抽样平均误差, 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抽样平均误差的公式为, 在用样本的指标来推断总体的指标时, 一般用区间估计的方法, 即根据样本指标和抽样平均误差来推断总体指标的一个可能的数值范围, 而且与区间估计的准确程度和把握程度联系在一起。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区间为, 允许误差Δ的定义式为Δ=τ*μ, t为在一定概率度下的置信值, 也就是说, 允许误差的大小是由抽样平均误差和在一定概率度下置信值大小的影响。进一步, 在已知预先确定的概率度和精确度的前提下, 可以确定抽样的数量。在不重复抽样下, 样本的数量, 在这个公式中, t为置信值, Δ为允许误差, δ为样本的标准差, N为总体单位数。运用这一原理, 在进行存货、应收账款等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时, 在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内, 合理确定审计抽样的数量, 进而根据抽样样本的平均值来估计总体的平均值。

二、变量抽样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步骤

(一) 确定审计的总体范围

一定要注意审计总体的同质性。

(二) 拟定审计所需的精确度和可靠程度

这里的精确度就是公式中的允许误差Δ, 可靠程度就是保证总体平均值在样本平均值精确度范围内的程度, 也就是审计人员作出审计结论时所能接受的审计风险。如审计人员能接受的审计风险是5%, 那么审计结果的可靠程度就是95%。

(三) 估计δ

由于总体标准差无法准确预计, 一般用样本的标准差代替总体的标准差。

(四) 根据要求的可靠程度确定标准正态离差系数

即上文提到的置信值t。如果审计结果的可靠程度是95%, 那么置信值就是1.96。

(五) 计算所需样本容量

不重复抽样下, 样本的数量

(六) 选取样本

可以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整群抽样法等来抽取样本。

(七) 审查样本项目

计算确定样本的实际平均数, 并以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八) 作出审计结论

根据上述审计实质性测试, 得出审计结

[例]甲材料10000件, 其账面价值总额为400000元。审计人员决定对甲材料进行抽查, 并以95%的可靠程度来估计总体的价值, 所设定的精确度为+20000元。审查前, 选取30件甲材料作为估计总体标准离差的初始样本, 假设初始样本的标准离差为8。

在这个例子中, 根据设定的精确度和可靠程度可计算出样本量件, 其中N=10000, t=1.96, δ=8, Δ=20000/10000=2。确定样本数量后, 再对样本数量进行详细审查, 审定样本的平均值为39元, 因此, 可推断总体平均值的估计值为39+2元, 总体10000件甲材料的估计金额为390000+20000元。于是, 可以得出结论, 有95%的把握保证40000件甲材料的真实金额在410000元到380000元之间。

此外, 还可以用差额估计来得出审计结论。差额估计就是用样本的平均错误额来推断总体错误额或正确额的方法。如审计人员要验证企业应收账款, 该应收账款有5000个明细账, 总金额为550000元。假设被审计单位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为低, 为了减少审计成本和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人员采用抽样审查。首先确定审查的总体是5000个明细账, 假定审计人员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是5%, 也就是说可靠程度是95%, 精确度是19500元, 抽取30个样本后确定标准差为20元, 在这些条件下, 可计算出个, 也就是说应在5000个明细账里抽查99个明细账。通过对99个明细账的抽查, 发现99个明细账平均差错额为1.24, 则总体的错误额为5000×1.24=6200, 允许误差Δ=τ*μ=5000*1.96, 抽样平均误差, 所以总体的错误额为6200+11618.47, 可以得出结论, 审计人员有95%的把握相信应收账款的错误额在6200+11618.47范围内。

三、审计变量抽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注意抽样时运用的前提条件

一是被抽查的总体必须是特定的同质总体, 如在进行应收账款审计时, 不能包括应收账户余额为负的账户, 应收余额为负的账户应在预收账款里反映。另一个是要按照随机的原则, 保证审计总体中每个项目被选中的机会是均等的。

(二) 注意剔除重要项目

在审计时, 一定要遵循重要性原则, 对重要的项目, 包括金额和性质重要的一定要重点审查或100%审查, 以便降低审计风险, 保证审计质量。

(三) 在审计抽样中, 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在抽样过程中抽哪些, 抽多少, 在确定审计重要性的基础上, 要结合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 把二者结合起来, 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 在进行抽样时, 还要注意抽样风险对审计结果的影响与

与抽样相关的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在进行变量抽样时, 应关注信赖不足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所以, 对抽样结果注册会计师还应结合在审计过程中获得的其他相关审计证据综合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普查和抽样调查练习题 篇十三

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对綦江河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

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2.在调查一年内某地区降雨的情况时,下列选取的.样本较为恰当的是( )

A.春、夏、秋、冬各观察一个月

B.春、夏、秋、冬各观察一天

C.春天和秋天各观察一个月

D.冬天和夏天各观察一个月

3.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

A.要了解某大型水果批发市场水果的质量状况

B.某单位要对职工进行体格检查

C.语文老师检查某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

D.学校要了解流感在本校的传染情况

4.某火车站为了了解某月每天上午乘车人数,抽查了其中10天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则所抽取的10天中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A.总体 B.个体

C.样本D.样本的数目

5.妈妈做了一份菜品,为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合适,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________(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14.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抽样设计方案 篇十四

所谓抽样设计,就是依据调查目的,在给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条件下,在从一定总体中抽取样本资料以前,预先确定抽样程序和方案,在保证所抽取的样本有充分代表性的前提下,力求取得最经济、最有效的结果。

一、调查目的

1.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消费与自身条件之间的联系”及冲突; 2.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合理规划性、理性成熟性;

3.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和主要消费项目及消费心态及各人心目中理想的消费状况。

二、调查范围和内容

1、目标总体和调查总体

目标总体指所有西安市的大学生。

调查总体为根据西安市的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形成的抽样框。

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消费项目、消费方式、购物态度和理念以及消费的自我满意度等。

3.选择调研方法

入室调查法

三、抽样调查设计

第一步:确定抽样方法

调查决定采用多阶段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调查的最小单元为大学生。决定调查的各个阶段为学校、寝室、学生,在寝室利用随机数表抽取学生。

第二步:确定样本量及各阶段样本量的配置

按简单随机抽样时,在置信度为t=95%时,绝对误差为△P =5%,取方差大到最大的比例,则全市的样本量应为:

n0=t2*P*Q/△P2≈22*0.5*0.5/0.052=400(人)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回答的概率为a=90%,因此调整样本量为: n1=n0/a=400/0.9≈445(人)由于多阶段抽样的效率比简单随机抽样的效率低,取设计效应deff=1.35,则全市范围内应调查的样本学生为:

n2= n0*deff=445*1.35=600(人)

(注:设计效应为某个特定抽样设计的估计量方差v(θ)与相同样本量(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估计量方差vsrs(θ)之比。)

各阶段的配置分别为: 初级单元:10个学校

二级单元:150个寝室,每个学校抽25个寝室 三级单元:600个学生,每个寝室抽4名学生

第三步:抽样过程

以全西安市的在读大学生为总体,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第一阶段,先以西安市的每个高等院校为初级单元。按不等概(即每个初级单元被抽取概率不等,大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大)的PPS抽样(抽取率与单位大小成比例的多阶段抽样,即按学校的人数确定相应的抽样比率)从中抽取6个学校。

第二阶段,在每个被抽中的学校中,将全校所有的寝室依次进行编号,赋予每个寝室一个与编号一样的代码;根据所有的寝室数除以样本量25,确定抽样间距;然后对代码进行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则被抽中的寝室为样本寝室。

第三阶段,分别在每个样本寝室中,按随机二维数列表抽取4名学生(若寝室的人数不足,就从下一个寝室补充完整)。

15.抽样问卷调查 篇十五

(一)研究对象

2009年11月开始,课题组先后对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师大协和学院四所独立学院的2010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累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4份,其中有效问卷276份,问卷有效率达97.18%。调查样本男生131人,占47.46%,女生145人,占52.54%;城镇的学生126人,占45.65%,农村学生150人,占54.35%。276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学校分布如表1。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调查工具为自填问卷。调查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四道题,主要包挂学校、专业、性别等个人信息;第二部分共32道题,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就业意向、就业期望、职业定位、生涯规划、就业竞争力等情况进行进行调查,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问题简单易答。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回答问卷中所有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和资料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对比研究以及数据分析形成最终研究报告。

二、结果分析

(一)就业期望值高,价值功利心理凸显

1. 就业创业选择发达地区

从表2调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毕业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或创业,有74.43%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东部沿海发达的经济地区工作,比例最高;愿意回家乡服务的只有16.67%;而选择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仅有6.88%,占比例非常小。在表3中调查学生对农村基层工作的看法的结果中发现:30.07 %的学生认为农村基层工作不利于个人发展空间;21.17%的学生认为农村基层工作的待遇不够优厚;二者比例达51.24%。这说明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不愿意去基层单位和条件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认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水平高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空间。

2. 就业单位国企事业为主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意向表现为: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的主要选择,表4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5%的学生选择行政事业单位;23.91%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这二项达到48.91%;选择外资企业的占10.15%;而自主创业的仅有4.71%;选择民营企业的有35.51%。由此可见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意向上虽然部分学生能够接受民营企业,但国企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比较高。这可能与家庭的传统教育观念有关,加之目前某些行业依然有“铁饭碗”的惯性存在,大部分学生希望过稳定的生活,不愿意在社会变革中冒更大的经济风险自主创业,所以毕业生把就业目标主要锁定在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

3. 就业薪酬的期望值偏高

表5显示有78.99%的学生首次参加工作的薪水期望值在2 000元以上,其中选择3 000元以上的占18.84%,学生薪酬选择1 500-2 000元的占16.67%,而选择1 000-1 500元的仅占4.35%。由于独立学院的学费普遍较高,“高成本投入,高成本回收”的心理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这些直观反映了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存职业价值功利化的心理倾向,可能是一方面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境较好,生活水平较高,所以对自己就业后的收入做出较高的选择;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承受这巨大的学费还贷心理压力,迫切希望毕业后能拥有高的工资薪酬,来还款还贷减轻家庭负担。

(二)缺乏就业自信,自卑心理倾向明显

1. 实现就业前景的信心不足

表6显示,毕业生对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对就业有信心的只占11.96%,而86.87%的学生对实现就业缺乏信心,其中55.07%的学生感到有一定的就业压力;31.88%的学生觉得就业迷茫。这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有压力、自信心不足,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由于独立学院是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的收费高,入学门槛低。在入学时分数偏低,在知识层面和专业技能上没有太大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加上社会上的就业市场不完善,对独立学院的认可程度和学历歧视。毕业生的质量还未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认可,不少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持观望态度,甚至出现拒绝选择拒绝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现象,这都给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感到迷茫,表现出自卑心理倾向。

2. 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定位

表7显示,由于职业目标“非常明确”和“较为明确”的判断主观性较强,比较难区分,两项相加后发现有56.88%的学生职业目标定位较为明确,42.73%的学生对自己职业目标定位不明确。反映了独立学院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职业定位模糊不清,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职业目标定位上的认知是不同。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足,通常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怎样去做?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致使他们无法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无法进行有效探索职业,更无法在毕业前做好就业准备,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更无法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用人单位。

3. 自身学历定位普遍偏低

根据表8显示:276名被调查者中只有32人参加考研,占11.59%;44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占15.94%。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学历定位不高,参加公务员考试缺乏信心。据对就业市场的调查了解明确不招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1],例如:2005年,有一位法学专业学生(中共党员)考某省公安厅警卫局,已经被录用,但公安厅把他的材料报公安部备案时,从录取三联单发现是独立学院学生,最后取消了录用资格。致使不少学生自尊心受挫,失去自信心,而滋生自卑心理。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业基础差,对通过增加自身的学历筹码来增强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力的信心不足,通常对自己的学历定位都比较低。

(三)缺乏择业自主,依赖心理倾向较重

1. 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表9显示,当问到“是否以本专业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时,选择“是”的被试只占25.36%,选择“不太清楚”被试占34.42%,而选择“不是”的被试多达40.22%。说明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方向较为清晰,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作为职业生涯的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强;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模糊不清或对所学的专业不兴趣、不了解,生涯规划意识不强。独立学院学生在入学前选择专业时,多数不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产和专业兴趣来决定,而是依赖父母或者随社会大流盲目选择专业;到了学校缺乏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指导。

2. 关注就业信息时间较为滞后

表10显示,在关注就业信息时间上36.97%的学生大学四年级才开始关注,毕业前一年开始关注的占40.22%,而入学头两年开始关注的只占22.81%。说明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关注就业信息的时间上比较晚,探索职场的行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数人存在等学校提供就业岗位,靠父母朋友寻找工作的想法。一方面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人情化的社会,加上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不同程度渗透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形成一种社会假象,好像不是毕业生自身求职,而是父母自身在求职;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是80年代末的独生子女,父母呵护、学校关怀、社会爱护;使得大多数的毕业生客观上形成了依赖心理。

3. 就业主渠道依靠家庭和学校

调查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渠道,根据表11所示排在前三位的是:来自家庭亲友帮助占37.32%,社会招聘占21.38%,学校招聘占20.65%,自荐寥寥无几,仅占1.81%。这反映了独立学院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能主动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而是寄托于学校,更多的是依靠家长,缺乏择业的主动性,依赖心理较为严重。这可能是因为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实力较强,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所以在就业时缺乏主动性,期望家庭成员利用各种力量为其提供现成的工作。

三、建议

(一)着重择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

独立学院在学生择业思想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并进行合理定位;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7项措施,第一项就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对于这些措施,温总理还强调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不仅是基层需要,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不但要在经济上给予保障,在发展上也要给予机会。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择业过程中将社会需要与自身生涯规划联系起来,使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自我价值相协调,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

(二)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全程辅导

我国,生涯教育还没有被教育部门明确地提出来。目前许多学校特别是独立学院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而且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宣传活动,笔者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尽早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力度,通过建立“三化”队伍,即建立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给予指导。对大一侧重指导学生了解自我、熟悉专业的教学计划、专业发展前景、建立专业和职业思想;对大二指导学生塑造和完善自己、了解专业的就业形势和渠道、培养良好择业观、建立职业定位并开始职业探索;对大三侧重拓宽知识、进一步职业探索职业,并适当调整和决策,提高合作创新竞争等就业能力;对大四指导主要有政策宣讲、简历制作、求职技巧、心理调试、做出决策等就业准备和安置;以此实现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辅导。

(三)开辟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

为了加大毕业生工作力度,独立学院纷纷成立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学校要加强对就业创业中心指导,笔者认为要形成“一个构建、二个平台、三个活动”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一个构建”就是要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对就业工作一线的人员和毕业生开展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二个平台”其一是就业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校园LED电子显示屏、就业工作专题网站、短信平台等渠道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其二是搭建体验平台,发挥家庭、学校、校友、企业等支持体系建立“家校联谊制和校企联谊制”,长期合作,开设职业体验基地,为学生创造岗位体验和见习实习。“三个活动”是:首先通过组织举办“个人简历制作”和“大学生求职信”大赛等途径唤醒求职意志识;其次通过组织“大学生模拟招聘会”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招聘会等促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再次通过“征集每届优秀毕业生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优秀毕业生档案,“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等就业跟踪服务工作。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较为滞后,学生存在各种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三个针对”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针对一”:通过对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帮助学生更快适应环境,学会正确的认适和评价自己,建立积极的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体验和积极人格;“针对二”:在大二、大三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的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和情绪调节方法、培养合作与创新意识、提高竞争与耐挫折能力;“针对三”:大四毕业生重点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解除择业心理困惑、提高自我心理调试能力、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摘要:通过对福建省4所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表明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下述择业心态:就业期望值高,价值功利心理凸显;缺乏就业自信,自卑心理倾向明显;缺乏择业自主,依赖心理倾向较重。据此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一是着重择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二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全程辅导;三是开辟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上一篇:教学理念有哪些下一篇:资助发放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