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共8篇)
1.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 篇一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
【考试说明】
1、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苏联文学
2、美术: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品
3、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标要求】
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2.知道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美术作品。了解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体验,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3.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重难点解析】
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
背景:①人们对革命或改革后的欧洲状况普遍不满,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② 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 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与此相对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塑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法国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
英国诗人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
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后)
背景:19世纪30年代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特点:
关注社会问题,要求真实的描写现实生活,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代表人物及作品:
19世纪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司汤达:《红与黑》莫泊桑:《项链》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果戈里:《死魂灵》 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出现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20世纪的西方文学
A:现实主义作品: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B:现代主义 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主要特征: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代表人物和作品: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4)20世纪苏联文学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高尔基在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我们可称之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5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中出现了一股被称为“解冻”的文学现象,它是以作家爱伦堡1954年5月发表《解冻》为标志的。尽管这并不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但是由于它首先突破了斯大林时代那种描写工农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
西班牙画家哥雅,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2)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米勒出身于农民,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这个农民的世界,他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40~60年代农村的面貌。代表作品《播种者》、《拾穗者》。
列宾是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请同学们讨论:影响画家艺术风格的因素有哪些?(3)印象派绘画(19世纪下半叶出现)
代表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4)现代主义绘画 背景:
①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②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特点: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最有影响的代表:西班牙:毕加索
。二战后,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第七艺术
产生:①1895年12月28日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影日”,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②美国著名导演、电影理论家格里菲斯,公认的电影艺术奠基人,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
③卓别林,20世纪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最大的贡献是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锐地批判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代表作《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发展: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首次拍摄成功有声电影。(2)电视艺术——第八艺术
诞生:以电影艺术为先导,1925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被称为“电视之父”。1929年英国第一次播送了电视节目;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功能:
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娱乐;电视还能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
4、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电影电视是社会的产物,它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史论共享】
1、浪漫主义的文学、绘画和音乐:
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他们很注重画面的完整和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浪漫主义美术作品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以突出个人感受。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实主义文学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又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在文学表现手法上也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异。
3、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
现代主义美术更多地吸收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
4、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电影电视是社会的产物,它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
2.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 篇二
一、史论结合的定义和定位
首先,历史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中对方法的规定之一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论结合是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史料为依托,通过文字、数据、图片等史料的多层面解读,引领学生 阅读、分析,以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历史学科能力。通过对史实的掌握和印证、史料的研读和理解、史论的分析和归纳、史证的升华,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从史实出发寻找历史的本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发展。
其次,高中历史课堂中常常会要么听讲要么默写的枯燥现象,学生都会 感慨“很喜欢 历史,但不喜欢 历史课”。如果教师在教学 中仅仅是“给 予”,那么学生 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如果通过灵活运用史料来开展 历史教学,他们会更有兴趣。
二、史论结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精心选“料”,巧妙“串联”———研究历史
首先,史料选择要有针对性。傅斯年认为:“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 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选取史料不能漫无目的。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即根据本专题的重点、难点来选择史料。笔者在本专题的史料收集中就有 针对性地 选取了朱 维之、赵澧的 《外国文学 史》,以及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著作中的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和条件。
其次,历史问题探究设置应巧妙结合史料、史论、史证。史论结合离不开探究式的学习。先确定 要探究的 问题,然后进行相关史料的收集和展示,再进行史料的研读和辨别真伪,得出历史结论,并通过相关史实对结论加以印证。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历史研究的主体, 真正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既符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悟和提升了研读史料的能力,也对史实有了很好的掌握和记忆。
2.史实是“根”,去繁就简———掌握历史
首先,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 义原则,历史问题的讨论和探究需要建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之 上,史料的分析、史论的总结都需要建立在历史背景之上。21世纪初期,英国的史学专家发表文章提出在历史教学的递进阶段,将学生的认知状况归纳为给予、发现、思辨、重构四个阶段。根据这一理论适当地给予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基本的史实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展开教学。但是给予也需要灵活的方法和手段,如《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这一专题,时间跨度大,但阶段性十分明显,涉及19世纪初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以来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世界走向一体化的重要时期。教师可以给出这些时间阶 段,由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对史实进行重新整 合。这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识记,也为后面教学工作的开展搭建了平台。
其次,史实还是印证史料和史论的 重要帮手,是进行史证的重要方式。增强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史证意识 也是还原历史原貌,即历史学科尽管是人文学科,但历史的本质是求真、求实的,而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3.善用矛盾的史论———提升历史认识
从事历史科学研究需要大量占有和分析史料,然后经过比对、研究、总结,最后得出史论。但在史论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时 间有限,学生对历 史问题的 探究受到 制约。所以教师要在课程设计中有目的地根据同一历史事件的展示不同历史结论,并利用这些相互矛盾的史论让学生展开分析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地看待、评价历史的观点和方法。
摘要:如何将史证教育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史料研读素养、高考成绩是需要高中历史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史论结合”方法的论述介绍将史证教育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3.19世纪以来的种族灭绝罪行 篇三
当比利时人竭力掠夺刚果丰富的自然资源时,德国殖民者正在忙着劫掠当今的纳米比亚,在那里,他们制造了20世纪第一次大规模的种族屠杀。德国人和荷兰人对当地的纳马人和赫雷罗人多有不屑,而且总是溢于言表。在一篇当地白人农民送到柏林殖民部的请愿书里写道:“这些人无法被视作人类。”
一位当时的传教士在记述中曾证实到:“普通德国人鄙视当地人,并将其视为几乎和狒狒同等的动物。……因此,在白人的眼里,牛马要比当地人高贵得多。这样的思维模式催生了残忍、欺骗、剥削、不公、强奸以及十分频繁的谋杀。”
这种虐待迫使当地人揭竿而起,但德国殖民者运来了1.4万名士兵,残酷地镇压了此次反抗,很多人被直接射杀,其他人则被驱逐到哈拉哈里沙漠,但那里的水坑都被士兵下了毒。还有一些人被活活烧死。一位目睹25个男女老少被活活烧死的目击者说:“德国人说:‘我们必须用这种方式烧光所有的狗和狒狒。’”幸存者被囚在集中营中。大约6万赫雷罗人(全部人口的75%)和1万纳马人(全部人口的一半),以及其他25万男女老少被杀得一干二净。
10年之后,土耳其又爆发了种族屠杀。即便是在血雨腥风的1915~1916年之前,土耳其穆斯林也在定期屠杀作为少数的基督教徒(主要是亚美尼亚人,但也有希腊人和亚述人),这些受害者被迫忍受屈辱以得到顺民地位。英国人种学家威廉·M.拉姆齐写道,土耳其的统治,“意味着难以言喻的蔑视:亚美尼亚人(和希腊人)是猪狗,理应遭到唾弃,如果他们的阴暗玷污了土耳其人,那就该遭到侮辱”。
在1894~1896年之间,有10万之多的亚美尼亚人在与政府武装和穆斯林民兵组织的冲突中丧生。亚美尼亚的媒体收到了很多威胁信,其中一封承诺要“将已经成为我们结核病菌的亚美尼亚的异教徒消灭干净”。
1915年,这个承诺兑现了。在一次秘密的政府会议上,种族灭绝的计划被敲定,官员们讨论了10点策略,决议包括逮捕和杀戮曾经反对过政府的亚美尼亚人,关闭所有亚美尼亚社区,在穆斯林中煽动反亚美尼亚情绪以促使有组织的屠杀。很快,土耳其军队中所有亚美尼亚人被缴械杀光,成千上万的犯人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组成谋杀团体。受害者或当即被杀,或在没有饮食和保护的情况下被迫走上前往叙利亚沙漠的死亡之旅,路上满是消瘦的尸体。大多数人死于饥饿,或者死于沿途的谋杀,剩下的幸存者在抵达目的地之后也被悉数杀死。和其他种族屠杀一样,奸淫妇女也是常态。有近150万亚美尼亚族的男人、女人、孩子遇害,他们主要死于饥饿、遇刺、棒击或窒息,也有被烧死或溺死的。他们很少遭到枪击,因为土耳其人认为,子弹用在“亚人类的动物”身上可谓杀鸡用牛刀。
对犹太人的屠杀是20世纪的典型种族灭绝。有浩如烟海的文献记载第三帝国的日耳曼人是怎么将犹太人、斯拉夫人和吉普赛人看作比人类低等的,是如何将其刻画为猴子、猪、老鼠、蠕虫、芽孢杆菌和其他生物的。同样,也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纳粹口中的“亚人类”一词并不是比喻意义上的。“没有人用左轮手枪猎捕老鼠,”一位党卫军专家在影射大规模屠杀时讽刺到,“该用毒药和毒气”。希特勒一而再再而三地称“犹太人”是细菌、细菌携带者或疾病携带者、真菌和蛆虫这样的腐败中介。
当纳粹的计划正蓄势待发时,苏联正在对自己的国民开展大规模谋杀。谋杀目标是所谓的“富农”,这些人是相对富足的独立农民,被苏联政权视为共产主义国家的阶级敌人。至少有900万人被害。苏联的宣传机器发出铺天盖地的传单,将他们刻画为蛇、蜘蛛和害虫等动物。
接下来的就是20世纪70年代柬埔寨的种族屠杀,这场屠杀由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策划和实施。在5年的血腥内战之后,该党于1975年春季夺得政权。一掌握政权,他们就开展了一场大型种族清洗计划,杀掉了柬埔寨约1/5的人口。红色高棉将那些被视作内部敌人的人刻画成腐蚀和暗中破坏新兴政治秩序的蠕虫、细菌、白蚁和象鼻虫。一场巨大而悲惨的社会工程试验开始了,宗教、公共设施、工业、银行业甚至货币全部废弃,禁止拥有私人财产,先前的城市人口必须变成农民。在东部省份被血洗、25万高棉人被杀掉之后,波尔布特宣布:“党洁净了,军士们洁净了,洁净是一切的基础。”
在金边的托斯连监狱中,波尔布特的特工杀害、折磨了近1.7万名囚犯,他们不被看作人,用一位幸存者的话说,“草芥不如”。
1994年,卢旺达爆发了可能是20世纪后期最臭名昭著的种族屠杀。这次屠杀是该地区长期以来两个最大的种族(图西人和胡图人)之间敌对局势的总爆发。在传统意义上,畜牧为主的图西人是统治阶级,而以农业为主的胡图人在社会等级秩序中则地位低下。当比利时人在19世纪后期开始殖民卢旺达时,他们认为图西人比胡图人优越,给图西人更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机会,从而强化了当时的等级秩序。1959年,图西人的君主体制被胡图人的起义推翻后,种族冲突仍然存在。1963~1964年间,胡图人杀了约1万卢旺达图西人。而1965~1991年间,图西人又在与布隆迪交界之处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屠杀了15万胡图人。到20世纪90年代,双方的紧张局势一触即发。在那个时候,灭绝卢旺达的图西人的计划形成了。当胡图人的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乘坐的飞机在1994年4月被击落时——显然是极端的胡图人所为,却归罪于图西杀手——人间成了地狱。有人声称要灭绝图西人和同情他们的胡图人。政府支持民兵开展所谓的“大清洗”。仅仅3个月的时间,近80万图西人和中立的胡图人遭到肆意抢劫的暴徒的枪杀、烧杀、砍杀和棒杀。
诸如此类。人类和平还十分脆弱——这种和平随时都有可能让位于新的暴力。
(摘自重庆出版社《非人:为何我们会贬低、奴役、伤害他人》 )
4.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 篇四
(浙江卷)22.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是
A.《物种起源》 B.《国家与革命》 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答案:D 解析:题目的限定是研究人类社会史前史的著作,只有D符合。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天津卷)11.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答案:D [解析]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相对论和量子论。分析:知道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即可。
(福建卷)20.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答案】B。【解析】此题融历史、地理、物理学知识与研究性学习于一体。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要求较高,第一层信息月亮受地球引力影响绕着地球转,第二层信息月亮运行同时还受其它星体引力的影响,科学家们正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和计算才发现了海王星的,故选B。此题用排除法也比较容易选出B。【启示】加强对历史图片信息的解读和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训练(江苏卷)20.“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
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解析:“这一理论”指的是量子论,而这一理论主要是由研究热辐射理论引起的。故正确答案为A。(广东卷)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题眼:“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考点:现代主义艺术
解析: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其创作采用夸张 变形 抽象的离奇表现手法。毕加索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答案:B。
(上海历史卷)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解析:此题考察第1分册。西方文化的界定就可以排除《大藏经》和《古兰经》,因此选择C。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旧约全书》是基督教经典《圣经》一部分,影响深远。(重庆卷)37.(32分)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造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军事。——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舰船的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置枪炮。——[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极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2分)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2分)(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4分)
(5)你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有何建议?(2分)【解析】本题以科技为切入点,大跨度,小切口,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第一问,结合材料分析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唐宋科技成就主要考查基本知识的记忆;第二问,对材料的 归纳,抓住解题的关键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第三问,从材料归纳国防尖端技术的作用,文革前的尖端技术突破,要仔细审题。第四问,对材料的归纳要依据材料,第五问是开放性题目,这样的题目要结合前面的问题进行建议,没有固定答案,但一定要围绕发展科技提建议。【答案】(1)为郑和船队的远祥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唐朝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宋代航海普遍使用指南针。(2)已能制造欧洲那样的螺轮蒸汽舰;造舰技术仍然落后。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顾问专业水平不高,并谋取私利。(3)加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顺原子弹。
(4)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推动了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5)略
(安徽卷)35.(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答案】
(1)实用性,继承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级成为引领经济、深沪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
(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 篇五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31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A.浪漫主义
C.自由主义
B.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A [根据材料中“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是浪漫主义的体现,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特征是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故B项错误;自由主义并未成为独立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主要体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有悖于传统,故D项错误。] 2.《唐璜》从出版之日起,便在整个欧洲大陆造成了风暴一般的影响。鲁迅说,“其力如巨涛,直薄旧社会之柱石。余波流衍”。一时以拜伦为自己模仿的最大对象,写出自己心中“唐璜”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典型的如()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C.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D.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A [《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是美术作品,与材料中“文学作品”不符,故C项错误;《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3.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这反映出当时()A.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 B.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 C.浪漫主义者过分地强调理性 D.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D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时间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法国大革命影响的信息,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者反对过分地强调理性,他们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可以得出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故D项正确。] 4.有学者在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与这一文学艺术流派相似的是()A.《蓝色的多瑙河》 C.《向日葵》
B.《拾穗者》 D.《等待戈多》
B [《蓝色的多瑙河》是约翰·施特劳斯最为著名的圆舞曲作品,并非是文学艺术流派,故A项错误;《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作品,与材料中描述的文化流派风格相吻合,故B项正确;《向日葵》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激情与主观性,与材料中描述的文学艺术流派不相符,故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现实主义话剧,反映的是现代人的彷徨与迷茫,与材料提及的艺术风格不相符,故D项错误。] 5.“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是()【导学号:61600122】 A.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B.古典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D [浪漫主义文学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古典主义文学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突出理性,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由材料关键信息“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可知,这一创作风格属于现代主义流派,故D项正确。] 6.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这反映出()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推陈出新 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A [从材料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可知,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体现,材料反映的主旨是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故A项正确;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内容的变化能体现出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推陈出新,但与材料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超现实主义是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的文学艺术流派,与20世纪50年代前后兴起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不是同一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西方社会精神危机,故D项错误。] 7.别具一格的是,他们把对色彩、光线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他们的作品运用了许多色彩并且大多数都是户外的风景,而且非常明快和鲜明。这种画风属于()A.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B.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C [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故A项错误;现实主义是非常注重对现实细节的描述,故B项错误;印象主义是非常注重对瞬间光影关系的描述,故C项正确;现代主义则非常注重对自我个性的张扬并带有不同程度的反传统色彩,故D项错误。] 8.“色彩成为一种语言符号、一种灿烂的文辞,并以图像形式反映真实,其形象没有绝对的轮廓,物体之间相互由光线与空间连接,使人对之产生一种瞬时的感受。”从此类作品中我们可以体验到()A.浪漫主义的感性 C.现实主义的细节
B.印象主义的光影 D.现代主义的夸张
B [根据材料“色彩成为一种语言符号、一种灿烂的文辞,并以图像形式反映真实,其形象没有绝对的轮廓,物体之间相互由光线与空间连接,使人对之产生一种瞬时的感受”可知,其强调光和色的瞬间印象,与印象主义作品特征相吻合,故B项正确。] 9.“在作品的情节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虚构性。以纯粹的虚构、特定的境遇取代了传统文学围绕人物关系、人物命运展开情节,也取代了主人公与他人及自身发生的种种冲突。把人物从缺乏意义而又无法忍受的现实中拉开。”下列哪一作品能体现这一特点()A.《自由引导人民》 C.《拾穗者》
B.《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D [A项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注重情感,把未来寄托于美好的理想中,排除;B项属于印象画派,强调光与色以及瞬间印象,排除;C项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强调真实具体的描写现实生活,排除;根据材料“情节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虚构性”“把人物从缺乏意义而又无法忍受的现实中拉开”,与现代主义反传统、关注自我相符,故D项正确。] 10.19世纪中期以后,钢琴采用铸铁的结构使琴的音色更浓厚而辉煌,钢琴加上踏板装置使琴弦之间相互发生共鸣,激发了浪漫主义作曲家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作灵感。这表明浪漫主义音乐()A.对外界环境有强烈敏感性 B.对演奏乐器有较高要求 C.已成为当时主流音乐风格 D.善于引发人的内心情感
A [19世纪中期正处于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中,钢铁工业取得巨大进步,而材料“钢琴采用铸铁的结构使琴的音色更浓厚而辉煌,钢琴加上踏板装置使琴弦之间相互发生共鸣”反映了钢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音乐的进步,这表明浪漫主义音乐对外界环境有强烈敏感性,故A项正确。]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说明()A.爵士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B.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爵士乐并没有提高黑人的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等内容可知,爵士乐的通俗性和大众性是其流行的原因,故B项正确;美国长期以来有种族歧视,故C项错误;爵士乐没有体现反种族歧视的内容,故D项错误。] 12.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电影中,有大量的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A.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 B.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思 C.夸张和想象给富足的人们以鼓舞
D.历史和冒险给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
A [材料“20世纪30年代”“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等题材电影的盛行,主要是受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通过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故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故B项错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创伤,因此C项“富足”与史实不符,排除;20世纪30年代美国并未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罗斯福新政保障了美国资本主义道路,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
材料二 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这一时期科学理论和技术进步的代表性成果。(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借助狄更斯小说作品用以研究英国工业文明的合理性。综合材料一、二,谈谈英国工业化带给我们的认识与思考。(15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理论上: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或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电磁学的重大突破;从技术上: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发明出现并开始进入日常生活。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可知,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对侧面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联系所学知识,狄更斯作为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通过对下层生活的描述,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第二小问,从科技是生产力、协调好工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等角度回答。【答案】(1)成果:理论上,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或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电磁学的重大突破;技术上,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发明出现并开始进入日常生活。(2)合理性:狄更斯作为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通过对下层生活的描述,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而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对侧面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认识与思考:略。(能从科技是生产力、协调好工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等角度组织语言且言之有理即可)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一是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的《基督驱赶神殿中的商贩》(1571—1576)。绘画虽然是宗教的题材,但体现了世俗意识。图画中出现了许多人物的画像,如在画的前景处,从左到右依次有提香、米开朗琪罗、柯洛维沃以及画家的自画像等。
图二是英国画家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1821)。与其说是普通的乡村景色,还不如说是一种浓浓乡愁的展示。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艺术创作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对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进行说明。【解析】 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首先应确定两幅作品分别为文艺复兴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的作品,然后结合两幅作品从艺术创作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对这两个时期分别进行说明。
【答案】 信息:图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或人文思想、人文主义)。图二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创作,通过世俗题材展现个人的情感,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6.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 篇六
第十九讲 特殊化与一般化
特殊化的方法就是在求解一般数学命题的解答时,从考虑一组给定的对象转向考虑其中的部分对象或仅仅一个对象.也就是为了解答一般问题,先求解特例,然后应用特殊的方法或结论再来求解一般问题.
另外,特殊化、一般化和类比联想结合起来,更可以由此及彼地发现新命题、开拓新天地.
1.特殊化、一般化和类比推广
命题1 在△ABC中,∠C=90°,CD是斜边上的高(图2-102),则有CD2=AD·BD.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
类比命题1,如果CD是斜边上的中线,将怎样?由此得到命题2.
命题2 在△ABC中,∠C=90°,CD是斜边上的中线(图2-103),则有CD=AD=BD.
这便是大家已经学过的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中点定理(在此定理中仍保持CD2=AD·BD).
再类比,如果CD是∠C的平分线,将怎样?于是得到命题3.
命题3 在△ABC中,∠C=90°,CD是∠C的平分线(图2-104),则有
这是一个新命题,证明如下.引DE⊥BC于E,DF⊥AC于F.
因为
所以
我们把命题
1、命题
2、命题3一般化,考虑D点是AB上任一点,便产生了以下两个命题.
命题4 在△ABC中,∠C=90°,D是斜边AB上的任一内分点(图2-105),则有
证 引DF⊥AC于F,DE⊥BC于E.因为
CD2-BD2=CE2-BE2=(CE-BE)BC,而
所以
所以
即
命题5 在△ABC中,∠C=90°,D是斜边AB上的任一外分点(图2—106),则有
证 只要令命题4之结论中AD为-AD,则有
我们再把命题4和命题5特殊化,令D点与A点重合(即│AD│=0),那么无论是①式或②式都有
AB2=BC2+AC2.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勾股定理.
命题4或命题5与通常形式下的广勾股定理是等效的,因此,它们也可称作广勾股定理.下面用命题4或命题5来证明以下定理.
定理 在△ABC中,AB=c,BC=a,AC=b,a在c上的射影为n,时,取“-”号,∠B为钝角时,取“+”号).
证 我们仅利用命题4证图2-107中的情况(∠B<90°).
为此,我们作图2-109,其中∠DBA=90°,CD=x,CE⊥DB于E,并设CE=n.由命题4,立得
得
所以
b2=a2+c2-2cn.
同理可证图2-108(∠B>90°)的相应结论.
2.特殊化、一般化在解题中的应用
例1 设x,y,z,w为四个互不相等的实数,并且
求证:x2y2z2w2=1
分析与解 我们先考虑一个特例,只取两个不同实数,简化原来命
(1)求证这个特殊化的辅助问题就容易多了.事实上,因为
又因为
到原命题,由
容易想到变形
去分母变形为
①×②×③×④,并约去(x-y)(y-z)(z-w)(w-x)(利用x,y,z,w互不相等)就得到
x2y2z2w2=1.例2 设凸四边形O1O2O3O4的周长为l,以顶点O1,O2,O3,O4为圆心作四个半径为R的圆轮.如果带动四个圆轮转动的皮带长为s,求s的长度(图2-110).
解(1)先解一个特例(图2-111).设只有两个圆轮⊙O1,⊙O2,2│O1O2│=l'.显然,带动两轮转动的皮带长度为
s=l'+2πR.
(2)再回到原题,我们猜想:
s=l+2πR.
以下证实这个猜想是正确的.
为此,设皮带s与各圆轮接触的四个弧为
由于它们是等圆上的弧,因此,只要证出这四条弧恰好组成一个圆即可.
事实上,引O1A'3∥O2A3,由于O1A1∥O2A2,所以∠A1O1A'
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因此,四圆弧之长为2πR.又因为O1O2=A1A2,O2O3=A3A4,O3O4=A5A6,O1O4=A7A8,所以
l=A1A2+A3A4+A5A6+A7A8.
所以,所求皮带长为
s=l+2πR.
例3 设a1,a2,„,an都是正数.试证:
证 欲证①成立,先考虑最简单的情形,设n=3,即证
把②变形为
即证
由于④中左边有(a1-a2),(a2-a3),(a3-a1),其和为零,因此,我们猜想:若④式左边相加,其和不小于(a1-a2),(a2-a3),(a3-a1)之和即可.为此,我们证更简单的事实.
设a,b是任意正整数,则有
事实上,由(a-b)2≥0有
a2-ab≥ab-b2,根据⑤,④显然成立,因为
≥(a1-a2)+(a2-a3)+(a3-a1)≥0,从而③式成立,②式成立.
剩下来的工作是把②式推到一般情形①,这是很容易的.因为根据⑤,①式必然成立,因为
练习十九
1.如图2-112.已知由平行四边形ABCD各顶点向形外一条直线l作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B',C',D'.求证:
'A+B'B=C'C+D'D.
2.在上题中,如果移动直线l,使它与四边形ABCD的位置关系相对变动得更特殊一些(如l过A,或l交AB,BC等),那么,相应地结论会有什么变化?试作出你的猜想和证明.
3.在题1中,如果考虑直线l和平行四边形更一般的关系(如平行四边形变成圆,或某一中心对称图形,垂线AA',BB',CC',DD'只保持平行等),那么又有什么结论,试作出你的猜想和证明.
7.19世纪外国文学填空题内容 篇七
1、拜伦最主要的两部作品: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堂璜》。
2、雪莱:抒情诗《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理解社会”。
3、浪漫主义之父:卢梭
4、德国浪漫主义:耶拿派(代表:斯莱格尔兄弟)、海德堡派(格林兄弟,阿尔尼姆,布伦坦诺,)&后期浪漫派(霍夫曼,海涅)霍夫曼是恐怖小说的鼻祖。
5、英国浪漫主义:湖畔诗派(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骚塞)
6、华兹华斯给《抒情歌谣集-序》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此集子是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合写的)。《丁登寺》是华兹华斯的不朽之作。
7、骚塞:桂冠诗人
8、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天才预言家”)、济慈(《夜莺颂》)、瓦尔特.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创始人)。
9、法国文学:雨果《克伦威尔-序》——浪漫主义宣言——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在文艺上的反映。
《克伦威尔-序》指出了“美丑对照原则”。
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此外还有拉马丁、维尼、缪塞(法国的“莎士比亚”)、雨果、乔治.桑、和大、小仲马。
10、夏多布里昂的《勒内》的主人公勒内是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英雄”形象。
11、俄国文学:茹科夫斯基——俄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斯维特兰娜》)
普希金——俄国现实主义奠基人、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的天才创造者、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12、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华盛顿.欧文(美国文学之父),詹姆斯.菲尼莫.库柏(美国“司各特”)——开创:历史小说(《间谍》第一篇民族题材的历史小说)、航海小说(《水手》——美国第一部海上冒险小说)、边疆小说(《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大草原》、《探路者》)。
13、以美国超验主义为基础的浪漫主义:最早的有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论自然》、《论美国学者》(美国文化的独立宣言)、《散文集》,梭罗《瓦尔登湖》,诗人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影响最大的是纳撒尼尔.霍桑:代表作《红字》(第一部心理罗曼史)、《罪与罚》。
霍桑是最早重视心理描写的美国作家,是最早描写人性恶的美国作家之一。
19世纪最杰出的民族诗人,美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诗人:惠特曼,代表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使美国文学真正获得世界性的声誉。
惠特曼的《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顶峰的产物。
艾德加.爱伦.坡:西方现代派的远祖。开创了科幻小说,侦探小说和现代心理小说。
14、乔治.戈登.拜伦的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日》。长篇讽刺诗:《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
15、拜伦式英雄:恰尔德是雏形,《东方叙事诗》(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的主人公,曼弗雷德是最成熟的形象。
16、《堂璜》:拜伦最后的也是最优秀的一部诗作,被称为“讽刺百科全书”。
17、雪莱:第一部重要作品《麦布女王》,抒情短诗:《西风颂》,抒情诗剧:《希腊》(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
18、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剧作《艾尔那尼》(《欧那尼》)的上映引起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决战。19.雨果的一些作品:第一本诗集:《颂歌和杂诗》 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长篇历史小说
诗作《静观集》—— 一万一千行诗 《惩罚集》、《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 晚年时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九三年》,是雨果人道主义的最高体现。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诗集《历代传说》:被认为是法国诗歌和世界文学中最丰富最完美的抒情史诗之一。20、现实主义的发源地:法国。
现实主义第一人:司汤达。其《拉辛与莎士比亚》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篇美学宣言。
19C~20C的现实主义文学表现方式是“由外向内”的。
21、法国文学: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的真正开端。
司汤达:现代心理小说之父。第一部作品是:《阿尔芒斯》
梅里美《塔曼果》、《卡门》、《茨冈人》
波德莱尔《恶之花》——象征主义的先驱;“从丑中去发掘美”的美学原则。
22、英国文学:劳资矛盾突出
关注妇女和儿童问题 萨克雷(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名利场》
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女性意识,个人意识。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希思克利夫” 安妮.勃朗特:《野岗庄园的房客》
乔治.艾略特: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分水岭。
23、德国文学:诗意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4、东欧&北欧文学:波兰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 匈牙利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安徒生(第一次为北欧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第一个童话集——《将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25、美国文学:美国的“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现实主义萌芽:希尔德烈斯《白奴》——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小说。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世界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事件”——后引发南北战争。(1)、微笑现实主义:豪威尔斯 现实小说的真正奠基人(2)、批判现实主义:马克.吐温——“西部幽默”,开创“美式英语”。作品有:《百万英镑》、《竞选州长》、《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表现美国民族向往自由,警惕对文明的过度束缚。)(3)、心理现实主义:亨利.詹姆斯
26、俄国文学:普希金是奠基人。“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驿站长》开俄国“小人物”与“多余人”先河。
《叶普盖尼.奥涅金》(俄国现实主义奠基之作)
——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叶普盖尼.奥涅金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塑造有一个“多余人”毕巧林。
果戈理:魔法现实主义:《死灵魂》、《外套》;“自然派”创始者。
屠格涅夫:《罗亭》——多余人:罗亭。&最早反映“新人”形象。
《春潮》:最著名的爱情短篇小说。
赫尔芩:《谁之罪》——多余人:别尔托夫
车尔尼夫斯基:《怎么办》、《序幕》——创造“新人”形象。
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奠基人,作品:《大雷雨》(生活的戏剧)
27、巴尔扎克:第一部作品:《克伦威尔》;其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端之作:《舒昂党人》 《人间喜剧》:“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人间喜剧》的“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风俗研究”中的“六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巴黎...,政治...,军旅...,乡村...。《人间喜剧》的“人物再现法”把多部作品联系在一起。
《人间喜剧》体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现实主义的根本原则。
28、福楼拜(现代小说的接生婆)主张“小说应该科学化”——《萨朗波》。
“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创作理论。——《情感教育》
《包法利夫人》——“新的艺术法典”
29、狄更斯:成名作——《匹克威克先生外传》 《大卫.科波菲尔》——近似自传体的小说。唯一一部涉及劳资矛盾的小说:《艰难时世》
《圣诞故事集》中最有名的两部:《圣诞之歌》&《钟声》 狄更斯批判性最强的小说:《荒凉山庄》、《小杜丽》、《我们共同的朋友》(最后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
狄更斯三部情节比较集中的小说:《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又名:《孤星血泪》)30、普希金:
小人物系列——《驿站长》
多余人系列——《叶普盖尼.奥涅金》平民知识分子系列——《父与子》 忏悔贵族系列——《复活》
《茨冈人》:
8.英国文学18-19世纪浪漫主义 篇八
1.Escapist romanticists / Lake Poets(湖畔派诗人)(William Wordsworth,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Robert Southey)
2.active romanticists /demonic group/Satanic school(撒旦派)(George Gordon Byron, Percy Bysshe Shelley, John Keats)
B.essayists(Charles Lamb, William Hazlitt, Thomas De Quincey)
C.novelist(Walter Scott)I.Historical Background(1)Industrial Revolution —transformed Britain from agricultural to industrial country, responsible for the change in the pattern of social life and the worsening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2)American revolution in 1775—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written by Thomas Jefferson in 1776, with its emphasis on individual rights;(3)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1789 —introduced the democratic ideals: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for everybody;
(4)the abolition of slavery in the British colonies;(5)the introduction of system of national education;(6)the Factory Acts《工厂法案》 by which the employment of children under nine was forbidden by the law.(7)Lyrical Ballads, 《抒情歌谣集》 a collection of poem by William Wordsworth and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published in 1798, which marked the start of Romanticism as a literary trend.II.English Romanticism 1.definition—English Romanticism is generally said to have began in 1798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 & Coleridge‘s Lyrical Ballads and to have ended in 1832 with Sir Walter Scott’s death and the passage of the first Reform Bill《改革法案》 in the Parliament.English Romanticism is a revolt of the English imagination against the neoclassical reason.The French Revolution of 1789-1794 and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ert great influence on English Romanticism.Romanticists show in their works their profound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and their deep hatred for any political tyranny, economic exploitation and any form of oppression, feudal or bourgeois.In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they revolt against reason, rules, regulation, objectivity, common senses, etc.and emphasize the value of feelings, intuition, freedom, nature, subjectivism, individuality, originality, imagination, etc.2.The features of the Romantic writings: 1)?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bourgeois society.2)Their writings filled with strong-willed heroes or even titanic images, formidable events and tragic situations, powerful conflicting passions and exotic pictures.3)pay attention to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life of man.Most works are supernatural and full of imagination.4)interest in the past, the unusual, the unfamiliar, the bizarre 5)strong desire to escape from the reality.6)concerned much about the influence of nature.7)Their writings free from any rules, they fight against the tenure of new classicism: order, harmony, balance, reason.They ask for the freedom of expression.8)A feeling of loneliness & a note of melancholy
8)The glorification of the commonplace---the aim of good poetry is “to choose incidents and situations from common life” and to use a “selection of language really spoken by men”, and to awaken in the reader “freshness of sensation” in the presentation of “familiar objects”.9)characterized by 5 “I”s: Imagination, Intuition, Idealism, Inspiration, Individuality.3.Two schools of Romanticism A.escapist romanticists, “the Lake Poets”湖畔派, represented by William Wordsworth华兹华斯, Samuel Taylor Coleridge柯勒律治 and Robert Southey骚塞.B.active romanticists, “the Satanic school”撒旦派, with Byron拜伦, Shelly雪莱 and Keats济慈 as representatives
湖畔派Lake Poets
18~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在诗歌题材上,他们主张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强调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诗体方面,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口语,发挥诗人的想象力。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结束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对英国诗歌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他们否定诗歌的社会作用,美化中世纪的田园生活,提倡唯心主义、唯灵主义、神秘主义;把“听天由命”看成是人的“天性的永恒部分”;拜伦和雪莱对此进行过激烈的批评。
湖畔派诗人起初都同情法国革命,随着革命的深入,由害怕革命而退却,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当湖畔派诗人的消极倾向日益明显的时候,青年诗人拜伦、雪莱开始登上文坛,向湖畔派诗人展开论争。拜伦在一八O九年完成的讽刺长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中,不仅回答了消极浪漫主义者操纵的刊物《爱丁堡评论》对拜伦诗作的攻击,而且还严厉地谴责了湖畔派诗人的消极倾向。由于他们敢于向湖畔派诗人作斗争,因而被英国绅土们斥之为撒旦(恶魔),所以文学史上称拜伦、雪莱和济慈为“撒旦派”。
一般说,湖畔派诗人代表消极浪漫主义倾向,撒旦派代表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虽然湖畔派诗人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有过贡献,在诗歌的艺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但其历史地位远不及撒旦派重要。
III.poets—Lake Poets 1.William Wordsworth威廉·华兹华斯(重点)1.1 life Born in 1770 in a lawyer‟s family Orphaned when he was 14 Went to school in Hawkshead, developed a deep love for nature 1787-1791 Studied at Cambridge--political enthusiasm roused 1790-1792 visited France twice In 1797, moved to Somerset with his sister Dorothy and made friends with Coleridge, all devoting their time writing poetry Published Lyrical Ballads together with Coleridge.Two periods of his literary career A revolutionist with liberal politics idea and ambiguous religion A conservative, coming to believe that man‟s wild spirit is needed taming by the church
1.2 major works: 1)Lyrical Ballads 《抒情歌谣集》
followed by “The Preface to the Lyrical Ballads”—served as the manifesto of the English Romantic Movement in poetry.2)famous short poems:
About nature: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独自漫游似浮云”,or “The Daffodils” “咏水仙”
“Intimation of Immortality” “不朽颂”
“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
“丁登寺”;“To the Cuckoo” “致布谷鸟”;“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 “我心雀跃”;“To a Butterfly” “致蝴蝶” “An Evening Walk” “黄昏漫步 ”
About human life:--sympathy for the poor
Lucy Poems 《露西组诗》
“The Solitary Reaper” “孤独的收割者”
“The Old Cumberland Beggar” “康伯兰的老乞丐”
“Michael” “迈克尔”
“We are Seven” “我们七个”
3)“The Prelude” “序曲”--Wordsworth’s autobiographical poem in 14 books published after his death, a spiritual record of his mind, showing his own thought and sentiment.1.3 Comment on Wordsworth A.The poet of nature Nature---medium---revelation(启示)
Nature---entity---communicating with God, learning more about God, and enjoying the holy and awesome feelings Nature---purest, most uncorrupted form, a manifestation of God‟s creation power
B.Wordsworth‟s definition to poetry
Good poetry must speak “the real language of man” and write about the life of common people in an imaginative way.Good 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Poetry “takes its origin from 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诗源于情感,但在平静中回忆。
The objects which excited these emotions were to be ordinary ones.The style selected for the new poetry was also to be simple.A poet should give pleasure and reveal universal truth.Poetry is “the most philosophic of all writing” 1.4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予我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The poem contains 4 six-lined stanzas of Iambic tetrameter with the rhyme scheme of ababcc in each stanza.Theme: eulogy颂词 for the harmony between things in nature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man
Analysis of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
A.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tanza---a vivid picture of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dancing happily in the breeze B.the third stanza---the happiness brought to the poet‟s soul by the dancing daffodils
C.the last stanza---the happiness brought by the daffodils lasts forever in the poet‟s memory.孤独的割麦女
看,一个孤独的高原姑娘,在远远的田野间收割,一边割一边独自歌唱,请你站住。或者俏悄走过!她独自把麦子割了又捆,唱出无限悲凉的歌声,屏息听吧!深广的谷地 已被歌声涨满而漫溢!? 还从未有过夜莺百啭,唱出过如此迷人的歌,在沙漠中的绿荫间 抚慰过疲惫的旅客; 还从未有过杜鹃迎春,声声啼得如此震动灵魂,在遥远的赫布利底群岛 打破过大海的寂寥。她唱什么,谁能告诉我? 忧伤的音符不断流涌,是把遥远的不幸诉说? 是把古代的战争吟咏? 也许她的歌比较卑谦,只是唱今日平凡的悲欢,只是唱自然的哀伤苦痛—— 昨天经受过,明天又将重逢?
姑娘唱什么,我猜不着,她的歌如流水永无尽头; 只见她一边唱一边干活,弯腰挥镰,操劳不休„„ 我凝神不动,听她歌唱,然后,当我登上了山岗,尽管歌声早已不能听到,它却仍在我心头缭绕。Homework:
Give an analysis of “The Solitary Reaper”, which should include: Metrical pattern(格律): Rhyme scheme(押韵): General meaning of each stanza: The theme of the poem(deliver your homework through the online teaching system)Lucy Poems--“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 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圣洁的小溪在身边流淌, 没有谁把这少女赞颂, 少有人为她挂肚牵肠。
她是紫罗兰身影半露, 生苔的墓碑将她遮挡;美丽如一颗孤星, 在夜空里闪闪发亮。
没有谁了解她曾活在世上, 少有人知道她何时夭亡;躺在墓中的露西啊,唯有我与别人都不一样。
(国际关系学院06考研题)
Questions:(1)What is the rhyme scheme of the poem?(2)Are there any images in this poem? Please point them out.(3)Can the second stanza be omitted? What role does it play in this poem?(4)Please paraphrase the poem in less than 100 words.(1)The rhyme scheme is abab, cdcd, efef(2)Yes, there are images in this poem: “a half hidden violet” and “a star shining in the sky”.(3)No.the image of the violet shows that she is so modest, shy and unknown that no one will pay attention to her;the image of the star shining in the sky indicates that in her lover‟s eyes, she is like the single star shining brightly and beautifully in the sky.(4)She lived in an isolated place beside the springs of Dove, Nobody praised her and few people loved her.She is like a violet beside a mossy tone, unnoticed by people.She is like a star shinning in the sky, fair and loving in her lover‟s heart.When she is alive, nobody knows her;thus when she dies, few people feel sad about her.But for me it is different to know her death(because I loved her so much and I feel so sad).2.Samuel Taylor Coleridge(了解)2.1 life born into a clergyman‟s family, a genius.At 6, read the Bible, Robinson Crusoe and Arabian Nights.full of fantasy and dreams.made friends with Charles Lamb, the great essayist of English Romanticism in his Cambridge years.ran away from the university and enlisted in the army;
returned to Cambridge without getting a degree;joined Robert Southey in a utopian plan of establishing an ideal democratic community in America in 1749 which didn‟t come to any fruition;
Split with Southey and married Sara Fricker, but an unhappy and short-lived marriage;In 1796, addicted to opium with a view to relieving his headache and depression;In 1797, began his friendship with Wordsworth;
In 1798, published The Lyrical Ballads with Wordsworth;In 1810, quarreled seriously with Wordsworth.Reconciled later;In later years, turned conservative and resorted to theology for his spiritual support.2.2 major works: Demonic Poems: 魔幻诗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古舟子咏》 Kubla Khan 《忽必烈汗》 Christabel 《克里斯塔贝尔》 Conversational poems 对话诗 Frost at Morning《午夜寒霜》
Dejection: An Ode 《沮丧:一首颂歌》 Essays Biographia Literaria 《文学传记》
Lectures on Shakespeare between 1808 and 1815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古舟子咏》
It is Coleridge‟s contribution to The Lyrical Ballads.It is a long poem, telling a story in the form of ballad.Three guests are on their way to a wedding party when an ancient mariner stopped one of them.The mariner tells of his adventures on the sea.His story is full of horrors.When his ship sails towards the South Pole, an albatross(信天翁)comes through the snow-fog and alights on the rigging.Outline of the Story:
A.pointless slaughter of an albatross--omen of bad luck B.awful punishment that his crime brought about C.realization of the sacredness of life Theme
It is a psychologically profound study of guilt, of remorse, of the nature of evil.Kubla Khan《忽必烈汗》
Kubla Khan is a dream-poem.During an illness in 1797 Coleridge retired to a lonely farmhouse.One day he fell asleep while he was reading a passage about Kubla Khan from a book of travels.While dreaming he composed a poem about 200 or 300 lines.On waking he began to write down the poem.But he was interrupted by a person and the vision faded.He left a fragment of only 54 lines and never finished the poem.第一节: 忽必烈汗忽必烈汗建立“上都”,修起富丽的逍遥宫,那儿有神河阿尔浮 流经深不可测的岩洞,注入不见太阳的海中。那儿有十哩方圆的沃土,城墙、高塔四面围绕,明媚的花园,曲折的小溪,丁香、豆蔻芳华四溢,树林像山丘一样古老,环抱着阳光灿烂的草地。第二节:
但沿着松柏苍苍的山坡 急转直下,却是悬崖深谷!一片荒芜!好像施过魔术,会有女子在下弦月下出没,为她的恶魔情人哀哭!深谷里煮沸了一锅骚乱,仿佛大地在急促地气喘,一股强大的喷泉不时腾空,在它一阵阵爆发之中 巨石弹起,如同冰雹,如同谷粒在连枷之下蹦跳!
在这些石块的狂舞中,有时神河也被高高抛起,它扭成五哩蜿蜓的迷宫,它穿过森林和谷地,到达深不可测的岩洞,喧哗着沉入死水洋底。
忽必烈汗远远谛听,在喧哗中 听到祖先的声音在预言战争!
第三节
逍遥宫的影子青幽,在波浪之中漂流,喷泉与岩洞交响,构成韵律的重奏。
奇迹在此汇集,鬼斧神工,阳光灿烂的宫和冰的岩洞!第四节:
我梦幻中看见
一个操琴的女郎—— 阿比西尼亚姑娘,她轻轻拨动琴弦,把阿波拉山吟唱。啊,但愿我能在心底 把她的乐曲和歌声复制。那时我就会如醉如痴,我只消用那悠扬的仙乐 就能重建那天宫瑶池,那阳光灿烂的宫和冰的洞窟!
凡是聆听者都将目睹,大家都将高呼:“当心!当心!瞧他飘扬的头发,闪亮的眼睛!我们要绕他巡行三圈,在神圣的恐惧中闭上双眼,因为他尝过蜜的露水,饮过乐园里的乳泉。”(1)identify the author(2)What is his theory of poems?(3)What kind of philosophy is behind the italic words “His flashing eyes„.milk of paradise”?(北航08考研题)
Answer:(1)Samuel Taylor Coleridge(2)Coleridge believed in the “feeling heart,” in the spiritual power of the individual imagination, the completeness and harmonious beauty of God‟s creation.though Coleridge shared with Wordsworth a desire to return poetry to the ordinary, the concrete, and the language of speech, he was also desirous of discovering the spiritual, supernatural and exotic.Coleridge expresses his conception of poetry in terms of a synthesis of imaginative vision and of actual perception, of “outer” and “inner,” or of “object” and “subject.”
a poem is a growing unity, the parts related to one another and all comprising a whole.The “end” of poetry is pleasure, not instruction, and yet a poem tells a higher truth.(3)The poet says that he once saw an Abyssinian maid who played her dulcimer and sang of Mount Abora.The song of the Abyssinian maid can be the poet‟s source of inspiration.If he could receive “her symphony and song” within him, he could rebuild his own dome of pleasure in the air.And all who saw him would cry “Beware of „his flashing eyes, his floating hair!‟ ”.The listeners would circle him and close their eyes with “holy dread”, knowing that he had tasted honeydew, and “drunk the milk of Paradise”.The poet wants to express that people have certain awe and even fear for nature and enjoys its beauty with utmost piety.注:《忽必烈汗》一诗中既无故事情节,也没有明确的主旨,而只是传达了一种幻觉或印象,虽然以忽必烈汗为题目,但并没有刻意描写或赞颂这位中国帝王的伟业,而是将这位传奇人物当作寄情表意的媒介充分发挥诗人的想象力。这里,诗人的情感与豪华的宫殿、仙女的爱情、少女的琴声和中国的忽必烈汗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优美的旋律和超凡的意境。初看起来,全诗的确缺乏一种逻辑统一性,但读起来并不感到杂乱无章。倒是诗中所迸发的那种神秘的异国情调常常让读者遐思不已。另外,这首诗在叙述方面的确具有独创性,开拓了西方诗歌的新视野。诗人在叙述过程中不断出现语义断裂和不连贯现象可以使读者更加关注诗歌的形式,充分领略其神奇而优美的韵律。今天,该诗与《古舟子咏》一样已成为英国文学中的瑰宝。
Christabel 《克里斯塔贝尔》
Another of Coleridge’s unfinished poem written in ballad meter.It tells a story of a sorcerer(男巫)who casts a spell over a pure young girl.Its mysterious atmosphere and the Gothic horror may freeze our blood.Biographia Literaria《文学传记》
A literary autobiography.Point of view:
(1)The task of literary criticism is not to judge but to appreciate and interpret.(2)The poet is a creator and the critic is an assistant to the work of creation.The critic must enter into the poet‟s purpose and art, and interpret ideas and beauty for the benefit of the reader.(3)The poet, as a man endowed with imaginative genius and fine perception, must be allowed to present the truth in his own way without regard to rules or models.2.3 artistic features:
(1)Mysticism神秘主义 and demonism魔鬼信仰with strong imagination;(2)Depiction of unusual and supernatural images.(3)pay close attention to language of poetry.He maintains that the true end of poetry is to give pleasure “through the medium of beauty”, not to instruct.3.Robert Southey 罗伯特·骚塞(了解)3.1 One of the “Lake Poets”
Expelled from Westminster School for his outspoken composition against corporal punishment In Oxford, made acquaintance of Coleridge and Wordsworth, and shared their revolutionary ardor in the 1790s Radicalism faded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anged from a revolutionist to a Tory, made Poet Laureate 3.2 major Works epic—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 Drama– Wat Tyler 《瓦特·泰勒》
Short poems— The Inchcape Rock《因尺角之石》 The Battle of Blenheim《布莱尼姆之战》
My Days among the Dead Are Passed《我与死者做伴的日子已结束》 Prose— The Life of Nelson《纳尔逊传》 Poetical romances--Thalaba the Destroyer 《萨拉巴》 Madoc《麦道克》
The Curse of Kehama《克哈马的诅咒》 Roderick, the Last of the Goths 《罗德里克,最后的高斯人》
1.1 life
Born in an aristocratic family Became Lord Byron after inheriting the title and estate of his grand-uncle a radical supporter of worker‟s movement.In 1811, took seat in the House of Lords(贵族院/上议院).He made vehement speeches to attack English government’s policy for the Luddites(workers who destroy machinery).Byron left England for ever in 1816.He first visited Switzerland, where he made acquaintance with Shelley.Then he moved to Italy, where he finished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and wrote his masterpiece Don Juan《唐璜》.Upon hearing the news of the Greek revolt against the Turks, Byron plunged himself into the struggle.The Greeks made him commander in chief(总司令)of their forces in 1824.Due to months’ hard work under bad weather, he fell ill and died.April 19, 1824, Byron died with “ Forward!Forward!Follow me!” The Greek people mourned over his premature death.Byron was regarded as the “satanic poet” by the English government when he died.It was not until 1969 that a white marble memorial to Byron was erected in Westminster Abbey.Nowadays his name is put in the Poets‟ Corner.1.2 major works:(1).Hours of Idleness 《闲散的时刻》--his first collection of poems composed in college dealing with childish recollections and early friendship, but was mercilessly criticized by Edinburgh Review, a blow to the young man, but didn’t discourage him;(2).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rs《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a satirical poem against Edinburgh Review, in which Wordsworth, Southey and some other celebrities of the day were satirized;
(3)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an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 poem written in Spenserian stanzas.It tells the travels and the reflections of a pilgrim, Childe Harold, who is tired of the empty life of pleasure and is now seeking spiritual rebirth.In this poem, Childe Harold was the poet himself.They both lamented over the corrupted reality and wanted to make a change;they loved freedom and were eager to build a marvelous career.The poem is an imaginative and romantic presentation of the poet‟s disturbing emotion and eagerness for freedom.It also emphasizes individualism.(4)Don Juan《唐·璜》
Byron’s masterpiece, an epic satire in ottava rima(八行体), A stanza of poem consisting of 8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er rhyming abababcc.16,000 lines long in 16 cantos.Don Juan is an aristocratic libertine, amiable and charming to ladies—a great lover and seducer of women.In the conventional sense, Juan is immoral, yet Byron takes this poem as the most moral.And Byron invests in Juan the moral positives like courage, generosity and frankness, which, according to Byron, are virtues neglected by the modern society.The unifying principle in Don Juan is the basic ironic theme of appearance and reality, or what things seem to be and what they actually are.The third canto of the poem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st of the poem metrically.It consists of sixteen 6-lined stanzas of iambic tetrameter, the rhyme scheme being ababcc.《唐璜》是拜伦后期最重要的一部长诗。唐璜原是一名西班牙家传户晓的一名传说人物,他并不是一个英雄,相反他却是一个因为诱骗了某贵族少妇而被驱逐并到处流亡的青年无赖式的人物。但在拜伦的笔下得以重新塑造,成为一个“极美貌、骄傲、大胆而又运气好的人”。虽然他屡次身陷险境,但又每次都能从死神的身边安全逃开;虽然他经受过无数与情人生离死别的痛苦煎熬,但总有新的爱情给他带来新的幸福。他热情冲动、敏感正直,在遭遇饥饿的恐怖和沉船的厄运后,遇见了美丽的希腊少女海蒂。正陶醉于爱情和大自然时,一个游吟诗人的吟唱将唐璜带到了残酷的现实。这块如海蒂一般美丽的土地正饱受着土耳其的侵扰,并面临着即将灭亡的噩运。这段吟唱带给唐璜以巨大的震撼,诗人拜伦对这一切当然也感同身受。因为种种原因,作为希腊异族人的拜伦在他后来的生命岁月里选择了与希腊人民站在一起、并共同抵御外辱。而这段在《唐璜》中并不太起眼的第三章中的一节就在诗内和诗外的世界里也因此具有了特殊的意义。Selective reading P 305 From Don Juan, Canto III— “The Isles of Greece”《哀希腊》(read the first 6 stazas)Background: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Greece was under the rule of Turks.Task: What techniques? What effect? What theme? 1.3 Contribution: chief contribution--“Byronic hero”(拜伦式英雄)Byronic hero--Byron‟s poetry is based on his own experience.His hero is known as “Byronic Hero”, a proud, mysterious rebel figure of noble origin.For such a hero, the conflict is usually one of rebellious individual against outworn social systems and conventions.Such a hero appears first in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and then further developed in later works such as the Oriented Tales《东方故事集》,Manfred, 《曼弗雷德》 and Dan Juan in different guises.2.Percy Bysshe Shelley(雪莱)(1792-1822)2.1 life born in Sussex;father a conservative narrow-minded country gentleman;though gentle by nature, he could not stand any injustice
In 1811, expelled from Oxford for an anti-religion pamphlet The Necessity of Atheism《无神论的必然》
at 19, alone in London, homeless.married a 16-year-old schoolgirl Harriet in 1812, went to Ireland, Address to the Irish People 《告爱尔兰人民书》
in 1813, back in England wrote Queen Mab《麦布女王》 in 1814, broke with Harriet
in 1816, married Mary Godwin, daughter of radical philosopher Godwin
in 1818, Shelley‟s happy marriage was broken by the sudden death of Harriet who jumped into a river.The scandal made by political enemies compelled Shelley to leave England again, then he lived in Italy to support the independence wars of Italy, Spain and Greece.in 1816 met Byron
In 1818 The Revolt of Islam 《伊斯兰的反叛》
in 1819, Prometheus Unbound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 Masque of Anarchy 《专制魔王的化妆旅行》,The Cenci 《钦契》A Defense of Poetry《诗辩》 In 1820, To a Skylark 《致云雀》
in 1822.July 8th, a sudden tempest struck his boat, drowned.Inscription on his tombstone: “ P.B.Shelley.COR CORDIUM” = the heart of hearts 众心之心
他的一切并没有消逝
只是经历过海的变异
已变得丰富而且神奇
2.2 major works A.“Queen Mab” 1813 《麦布女王》
A revolutionary poem condemning tyranny and exploitation and the unjust war waged by the rich to plunder wealth B.“ The Revolt of Islam” 1818 《伊斯兰的反叛》
a revolutionary epic--a brother and a sister are united in their common ideal of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they arouse the spirit of revolt among their Islam people against their tyrants.“a sister-comrade”--women’s position
C.“Prometheus Unbound”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20 lyrical drama in 4 acts.Greek myth--Prometheus is reconciled to Zeus.But Shelley reinterpreted it.Prometheus is supported by public.He refuses to yield to the tyrant in heaven.At last Zeus is overthrown.Prometheus is released and throws off his fetters.The figure of Prometheus has been symbolic of those noble-hearted revolutionaries, wh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just cause of the people and suffer great pains at the hands of tyrants.D.Ode to the West Wind 《西风颂》(重点)best of Shelley‟s lyrics
Expression of poet‟s envy of the boundless freedom of the west wind Melancholy in tune But optimistic and resolute in theme Poet‟s conviction---the good will certainly defeat the evil
frequently quoted epigram: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西风颂》是秋天的歌,是时代的声音。《西风颂》不免带有“婉转而忧愁”的调子。但雪莱对革命前途和人类命运始终保持着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他坚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光明必定代替黑暗。诗人以“天才的预言家”的姿态向全世界大声宣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Selective reading: P312 《西风颂》(1)Form: The poem is divided into 5 parts.Each part consists of four stanzas of terza rima and one couplet lines, rhymed aba bcb cdc ded ee(2)content: the poet describes vividly the activities of the west wind on the earth, in the sky and on the sea, and expresses his envy for the boundless freedom of the west wind, and his wish to be free like the wind and to scatter his words among mankind.(3)Theme: Revolutionary spirit.Wish to destroy the old and build up a new.(4)In what way is the west wind both a destroyer and a preserver?(南京大学07)The west wind is considered the “destroyer” for driving the last signs of life from the trees;it is considered the “preserver” for scattering the seeds which come to life in the spring.Definition: terza rima(三行体)—verse form consisting of stanzas of three lines(tercets);the first and third lines rhyming with one another and the second rhyming with the first and third of the following tercet.五个小节格律完整,可以独立成篇。从内容来看,它们又熔为一体,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第一节描写西风扫除林中残叶,吹送生命的种籽。(大地)第二节描写西风搅动天上的浓云密雾,呼唤着暴雨雷电的到来。(天空)第三节描写西风掀起大海的汹涌波涛,摧毁海底花树。(海上)三节诗三个意境,诗人幻想的翅膀飞翔在树林、天空和大海之间,飞翔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形象鲜明,想象丰富,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歌唱西风扫除腐朽、鼓舞新生的强大威力。从第四节开始,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描写西风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抒发诗人对西风的热爱和向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中心思想仍然是歌唱西风。因此,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是《西风颂》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
【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推荐阅读:
《19世纪物理学概念的发展》读书笔记08-25
面向21世纪的世界炼油工业07-13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09-06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片断及教学反思06-13
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心得体会06-26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07-30
十六大以来的民生发展08-20
十八大以来的心得体会09-23
我的世纪作文08-29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