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节选练习题及答案(共11篇)
1.《观潮》节选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1、D(A.傩送nuó,喁喁yónɡ;B.焖菜mèn;C.茶峒dònɡ。)
2.B(驰名)
3.A( “口若悬河”多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用来形容词典的“释义”,很不妥当。)
4.C(误用关联词,“因而”改为“而且”;)
5.A
6.A
7.A(应是“心理描写”)
8.C
9.D(“对爷爷吹的曲子中暗示的东西的不满”与原文之意不合。)
10.A
11.生活太平凡,不能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无法表达。
12. 青春萌动,受不了“太平凡”的生活,想攀住新的人和事
13.对比,衬托
14.温柔、美丽、幽静。一方面展现了边城的美丽,更重要的是衬托翠翠的感情波动和“薄薄的凄凉”。
能力迁移
15.军事方面的意义。
16.人人洁身信神,守法爱官。
17.(1)从表面看,即如作者所提,家乡的建立过程与众有别,不是由于交通、物产、经济等原因自然形成,而是出于军事需要。(2)更深一层看,它的古怪在于其淳朴的民风、祥和的气氛同作者当时所处的战争大环境及其常年作为军事驻地的身份形成强烈反差。那是一个全无杀戮气息和战争味道的战争阵地。
18. 如果你是花儿,那快乐就是一滴晶莹的露珠;如果你是鸟儿,那快乐就是一方湛蓝湛蓝的天空。
2.本期练习及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篇二
1.同定点 动力作用线 阻力作用线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费力 80
3.①④ ⑤4. 3:5 省 5.A C B 6.竖直向下 80 竖直向上 80
7.40 费力
8.D 9.B 10.A 11.C 12.C 13.C 14.C15.B 16.C
17.如图1. 18.如图2.
19.刀口(或支点) 水平 ι1/ι2m
20. 80N. 21.哥哥负担200N的力,弟弟负担100N的力.22. 80N.
《“滑轮”练习》参考答案
1.定滑轮 动滑轮
2.滑轮组 方向 3. 1604.等臂 F=G 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 省力 F=1/2G 5.轮轴 省力 6.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定 7.6 0
8.左 动 定
9.A
10.B 11.D 12.B 13.B 14.C 15.B16.D 17.C
18.(1)如图3甲. 4 (2)如图3乙. 5
19.(1)绕线如图4所示.3 0.7(2)20 (3)22 20.如图5.
21. F=20 N.如图6.
22.(1)1.6m/s. (2)由题意可得动滑轮重200N,则F'=(2800N+20 N)÷4=750N.
《“机械效率”练习》参考答案
1.额外 有用 有用 额外 2.Gh 动滑轮重 摩擦 物重3.有用功 总功 小于 小于4. 9000 75% 5.1000 80% 250 6.480 1207. 80%
40 8.62.5%
9.1500 0 80%
10. 2.590% 克服杠杆的自重做功
11.D 12.D 13.B 14.A 15.C 16.D
17. (1)17 80% 物体上升高度h (2)力的方向 相同有用功、额外功均相同
18.(1)0.5 66.7%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做功 (2)不能 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仅根据一次实验所得结论具有偶然性
19. 80%.机械效率将变大,因为物体所受的的重力增大,对地面的压力增大,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滑轮组克服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所做的有用功增大,同一滑轮组的额外功基本不变.所以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增大,即机械效率变大.
《“简单机械”易错题练习》参考答案
1.B(易错选A,错选的原因是不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原图中以o2为支点的杠杆,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杠杆o2是费力杠杆)
2.D(易错选B,错选的原因是没能理解扳手的实质也是省力杠杆,其中轴是支点,轴到手的距离是动力臂,大小大于阻力臂)
3.B(易错选A或D,错选A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动滑轮的重:错选D的原因是没有分清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是两段而不是三段)
4.B(易错选C,错选的原因是没能掌握动滑轮的特点可以省一半的力,不能根据对物体A、B的受力分析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
5.D(易错选A,错选的原因是不理解使用杠杆有的是为了省距离,省力一定费距离,省距离一定费力)
6.D(易错选C,错选的原因是不能根据机械效率公式n=G物/G物﹢G动分别进行求解、判断)
7. 80%(易错填“120%”,错填的原因是没有止确判断出拉动滑轮组的绳子为三段而不是两段.因此总功求错)
8.省力(易错填“费力”,错填的原因是没有判断出盒盖上翻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9.如图7所示.(易错画成图8,错画的原因是没有理解动力应作用在杠杆上,因此应以左侧绳对桥的拉力为动力)
《“简单机械”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省力 远离 2.CB3.省 20 4.505. 0.2m/s 12W 83.3%
6.2 120 7.2 增大
8.A 9.A 10.C 11.B 12.C 13.D 14.B15.A
16.如图9所示. 17.如图10所示.
18.(1)右力臂 (2)把OA的长度当成了拉力的力臂 (3)拉力方向与杠杆垂直 (4)竖直向上3
19.(1)缓慢提起相同重物,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相同重物时,动滑轮的所受重力越小.所用的拉力越小
20.A、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21. (1)3000J. (2)180W. (3)83.3%.(4)250N.
22. (1)30W. (2)90J. (3)70%.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1.压强 2. 10 0 铁球 3.30 120 0 4.托里拆利 下降 5. 600
83.3% 6.0.9xl03 7.B.C A
8.D 9.C10.A 11.D 12.C 13.B 14.C15.B
16.如图11所示.17.如图12所示.
18.(1)0.2 20 (2)A、C、D 利用针压法使木块浸没在液体中,再读取液面的位置
19.(1)匀速 (2)71% (3)等于 (4)0.17(5)0.4 (6)增大
20.(1)钢球速度 (2)s 转换 (3)下滑的高度 (4)牛顿第一定律 一直运动下去 理想推理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1.(1)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增大摩擦(2)p=5xl03Pa. (3) W=6xl05J.
3.《观潮》节选练习题及答案 篇三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粱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
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显而易见,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它还在继续流行。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前蜀牛希济在他的《文章论》中曾提出:当时文章“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宋代的古文复兴,要到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一场运动。
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带动了一支写作队伍。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门下又有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都是古文能手,各树旗帜,扩大影响,从而使宋代古文运动达到波澜壮阔的地步。
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因此,宋代古文,进一步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更有利于表达思想,也更便于为人们接受,发扬了他们开创的新的散文传统的精神。明人朱右把欧、曾、王、三苏六家与韩、柳合称为“八先生”,茅坤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古文,取得了分庭抗礼的地位。明代宋濂、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等人以及清代桐城派、阳湖派古文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追根溯源,无一不是受到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或影响。
唐宋古文运动,可说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15.下面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韩愈、柳宗元利用复古的旗帜倡导古文运动,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的目的,是推行古道,复兴儒学。
B.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的骈文并未因为古文运动的兴起而匿迹,晚唐以后,乃至宋初,它们仍有市场。
C.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在欧阳修的带领下,取法韩愈,各树旗帜,使宋代古文运动取得了与唐代古文运动分庭抗礼的地位。
D.韩愈、柳宗元各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
16.结合选文,概括唐代古文运动的起因和过程。(6分)
17.选文划线处引牛希济《文章论》“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5.D(“各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中“各自”错。)
16.①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1分),华而不实,不适于用(1分)。②古文运动的先驱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1分),并用散体作文(1分);③韩愈、柳宗元提出完整的古文理论(1分),并进行古文创作(1分)。(共6分)
4.文言文节选练习题及其答案 篇四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来源:ZXXK]
“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①縠(hú):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⑵吾谁与归( )
⑶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 ⑷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⑵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译文:
21.【乙】文中王斗向齐宣王进谏,这种“忧国忧君”的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答:
【答案】
19.(1)探求 (2)归依(3)因此,所以 (4)任用,选拔(每个1分,共4分)
20.(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2)大王关心国家、爱护百姓,比不上大王喜爱(一块)绉纱(尺縠)。(2分)
5.《观潮》节选练习题及答案 篇五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除谯令,不就。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 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居官数年卒,太祖为之流涕。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B.吕布击术于阜陵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D.涣闻唯德可以辱人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9.以下六句话,分别是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涣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
①涣常正议,术不能抗
②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③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④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
⑤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
⑥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吕布得到袁涣之后,想让袁涣写信痛骂侮辱刘备,袁涣坚决不同意,即便以死相威胁,也决不妥协,还以理说服吕布。
C.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重。
D.袁涣作官谨慎小心,考虑成熟了才去实行,外表看着温和柔弱,但是内心却颇能决断。因病去官,百姓依然念念不忘。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4分)
▲
(2)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3分)
▲
(3)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2分)
8.D【第一个“以”是介词,“用来”、“来”,第二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其余: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连词,表修饰关系C、介词“在”】
9.C(③与坚持操守无关。④是为政的主导思想和做法。⑤只表现袁涣不炫示邀名。)
10.A【“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所言过重,与事实不符。】
11.(1)袁术每次向袁涣咨询探问,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4分)
(2)用高尚的品行来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来感化他人,同时安抚那里的百姓,替他们扫除危害。(3分)
6.《月亮船节选》阅读及答案 篇六
一个住在河边的女孩,总喜欢在门口站着,看河。一个晚上,弯弯的月亮映在水里,女孩觉得它像一只船,女孩很惊喜自己的发现,于是蹿屋里去,跟大人说:“爸爸妈妈,你们看,水里的月亮像一只船。”
女孩的爸妈走出来,一起往水里看,然后父亲说:“是像一只船。”
女孩的母亲也说月亮像一只船,还说那是月亮船,说着,轻轻地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女孩天真,在母亲唱着时颠颠地往河边去,大人见了,吓坏了,过去一把扯住女孩,还说:“你去哪?”
女孩说:“我想坐在月亮船上,让它载着我。”
女孩的母亲父亲听了,都笑。做母亲的,还点着女孩的额头说:“月亮船在很远的地方,你坐不到它。”
女孩看着母亲,女孩说:“我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呢?”
母亲没说,还是摇头。
过后,女孩每天晚上都在门口看着水里的月亮船,还不住地缠着母亲让母亲告诉她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母亲没告诉女孩,只跟女孩说:“别烦了,我教你唱月亮船的歌吧。”
说着母亲唱了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童年的神秘
飘进了我的梦乡
悄悄带走无忧夜
……
女孩觉得这歌很好听,学起来.
一天女孩和母亲正唱着,忽然河里传来“救命呀——救命呀——”的呼救声。女孩的父亲听了,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跟着往河边跑,女孩隔壁一个王叔叔,也往河边跑,然后三个人—起跳进水里。好一会儿,女孩看见三个人从水里爬上来,这三个人,一个是女孩的父亲,一个是女孩的母亲,还有一个,女孩不认识。而女孩隔壁那个王叔叔,却没上来。女孩的母亲看见王叔叔没上来,便在河边喊:“小王——小王——”
没有回音。
那个王叔叔一直没上来,女孩看见父亲母亲和小王的母亲在河边找了几天,但没找到,女孩不知道那个王叔叔去哪里了,就问母亲,女孩说:“王叔叔呢,他怎么没上来?”
母亲眼睛红红的,没做声。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既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也不过分地渲染和夸张,而是围绕一个简单的意象——“月亮船”来结构故事,表现并讴歌了王叔叔、妈妈、爸爸不惜牺牲生命,视救人为己任的善良天性和高贵品质。
B.小说中每次救人都是在夜晚,被救起的人和他们的家人都没有去感谢女孩的父母亲和隔壁的王叔叔,凸显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
C小说运用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单纯、幼稚、天真、好奇而可爱的女孩形象。
D.“妈妈”第二次救人后没有回来,使女孩从此失去来了母爱。她的救人动机是好的,但不够理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样的莽撞行为不值得提倡。
E.“月亮船”这个意象的反复吟咏,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母亲去了,留下了她的精神之美,但也给幼小的女儿留下了凄凉和悲哀。读者在赞赏母亲的同时,也不免产生几分酸楚。
(2)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女孩”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具体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船”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重点塑造了小女孩和妈妈这两个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你最喜欢(或崇敬)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A,3分;E,2分;C,1分。(B“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跟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无关。C文中没有“肖像描写”;D有人落水属于突发事件,时间紧迫,容不得救人者多想。这看似莽撞的行为,恰恰体现了“妈妈”毫不顾惜自己
生命安危的善良天性。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善举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崇。)
(2)①女孩出场时是一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形象,对人世间的真善美充满了向往。
②女孩的父母和王叔叔去救人,但王叔叔未回到岸上时,女孩却在追问,性格已经变得会关心别人。
③当父母第二次救人而母亲未回到岸上时,女孩唱起了妈妈曾经唱过的歌,更加理解了王叔叔和妈妈的善良品质。(6分,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3)①小说一开始就写到了月亮船,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②当月亮船把王叔叔载走时,女孩问母亲“月亮船怎么不载你们去呢?”,父亲大吼一声。但这并未消除女孩对“月亮船”的向往。“月亮船”推动故事情节继续发展。
③当“月亮船”把妈妈也载走了,此时“月亮船”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女孩先是发呆,不愿意“月亮船”把妈妈带走,而后唱起了妈妈教给她的歌谣,以此来怀念妈妈,赞美妈妈,升华了小说的主题。(6分。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4)观点一:最喜欢小女孩。
①女孩具有一定的联想、想象能力。当他看到水中的月亮时,便联想到船,把月亮想象成弯弯的小船,联想很美,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②女孩天真,童趣盎然。当母亲唱起“月亮船”歌谣时,女孩便向河边跑,说是要坐“月亮船”,引得父母开怀而笑。
③女孩单纯而聪慧。当妈妈被月亮船“载走”时,她便独自发呆,并唱起了妈妈教给她的《月亮船》歌谣,以此怀念妈妈,赞美妈妈。
观点二:最崇敬小女孩的妈妈。
①妈妈爱孩子,并善于引导、拓展孩子心中的美。孩子说“水里的月亮像一只船”,妈妈说“那是月亮船”,使得水中的月亮有了诗意,并唱起了歌谣,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爱意溢于言表。
②妈妈善良,勇敢,有献身精神。第一次有人落水,她不假思索的跟着丈夫跳进河里救人;王叔叔因救人被淹死,她情知救人有生命危险,第二次有人落水时,她仍义无反顾地往河里跳,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③妈妈聪敏智慧。孩子问她“王叔叔去哪里了”,她不便直接告诉孩子王叔叔的死讯,便机智地说“被月亮船载走了”,留住了孩子心中那一份美丽。
7.济南的冬天节选阅读及答案 篇七
课内阅读。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用最简练的话概括本段的内容。(不超过8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响亮”一般指声音宏大,从上下文来判断是不对的,那么“响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以突出它的__________。
5.作者说“在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根据你自己的亲身感受描写北中国冬天的天气。(抓住一个细节,5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济南冬天的天气。
2.不好。因为“没有风声”只是说没有那令人战栗的呜呜怒吼的北风,并不是没有风,去掉“声”不符合实际情况。
3.“响亮”在这里是十分明亮的意思,与声音的大小无关。
4.北平伦敦热带风声重雾毒日 温晴
8.《小王子》节选阅读及答案 篇八
在那些爱虚荣的人眼里,别人都成了他们的崇拜者。“你好!”小王子说道,“你的帽子很奇怪。”“这是为了向人致意用的。”爱虚荣的人回答道,“当人们向我欢呼的时候,我就用帽子向他们致意。可惜,没有一个人经过这里。”
小王子不解其意。说道:“啊?是吗?”
爱虚荣的人向小王子建议道:“你用一只手去拍另一只手。”
小王子就拍起巴掌来。这位爱虚荣者就谦逊地举起帽子向小王子致意。
小王子心想:“这比访问那位国王有趣。”于是他又拍起巴掌来。爱虚荣者又举起帽子来向他致意。
小王子这样做了五分钟,之后对这种单调的把戏有点厌倦了,说道:“要想叫你的帽子掉下来,该怎么做呢?”
可是这回爱虚荣者听不进他的话,因为凡是爱虚荣的人只听得进赞美的话。
他问小王子道:“你真的钦佩我吗?”“钦佩是什么意思?”“钦佩么,就是承认我是星球上最美的人,服饰最好的人,最富有的`人,最聪明的人。”“可您是您星球上唯一的人呀!”“让我高兴吧,请你还是来钦佩我吧!”
小王子轻轻地耸了耸肩膀,说道:“我钦佩你,可是,这有什么能使你这样感兴趣的?”
于是小王子就走开了。
小王子在路上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这些大人,肯定是十分古怪的。”
1.阅读上文回答:这个爱慕虚荣的人有什么特殊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喜欢别人鼓掌向他欢呼;喜欢听赞美的话。
2.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爱慕虚荣者的内心世界,描绘了其丑态,给予了有力的讽刺。(回答讽刺和夸张手法也可)
9.《繁星》节选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篇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一12题。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巴金《繁星》)
11.文中所描写的繁星有什么独特的美?作者在海上看繁星有什么独特的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的一段文字描写月亮,与上文描写繁星相比较,它们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作简要分析。(2分)
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采,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贾平凹《月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无数的星星“悬”在天空中,在深蓝色的背景映衬下显出一种宁静的美;繁星是半明半昧的,如萤火虫般的,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星星是闪烁着的,如对“我”“霎 眼”,又如在“小声说话”,有一种动态的美。在海上看繁星就如同小孩“睡在母亲的怀抱中”,能“忘记一切”,表达了作者热爱星空,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基本意思对即时。
10.《山市》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篇十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予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著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工;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连亘六七里( )
(2)城市依稀而已( )
(3)裁如星点( )
(4)逾时,楼渐低( )
3.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
2.(1)连绵不断;(2)隐隐约约;(3)同“才”;(4)过了一会儿
3.(1)过了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2)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4.时间顺序。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
11.《月色满天节选》阅读及答案 篇十一
清晨六点,睡眼惺忪的枫丹总会背着鼓鼓囊囊的双肩包,匆匆踏上地铁。枫丹的工作地点在郊区的问天城。
作为联系天地的唯一纽带,枫丹的岗位便在这里。此时,模拟飞船进入最后一圈飞行。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电脑上各路分析曲线云集,交织成一张华丽的网。
“各号注意,我是问天!‘钱学森号’准备返回,按照步骤操作。”总调度员洪亮的口令声在大厅响起。
飞船一次调姿开始。像一只展翅的雄鹰,轻盈地扭转身躯……枫丹知道,一旦有险情,上百种处置预案中的相应程序便会启动。
她突然就想到了那个沉重的背包:原来那日复一日,甘心情愿的承重,便是为备不时之需。
飞船顺利穿越“黑障”。枫丹嗅到空气中轻快的气息。“现在开始进行天地视频通话测试,各单位做好准备。”大厅里再次响起总调度洪亮的口令声……
合练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枫丹匆匆踏上归程。依旧是重重的背包。电话铃响起,一声接一声,掏出一看,是远在杭州的父亲,枫丹心里一沉。
“丹丹,你在哪里?忙吗?”
“爸爸,我在回家路上,工作刚结束!”电话的那头半天没有声音。枫丹的喘息声便重了,心脏也急剧跳动,紧张得要跳脱出来。
“明天看看能不能请个假,回家看看你妈……我知道,你正忙,可是……不能等了。”
“爸,妈她……”枫丹便再也说不下去,泪水一滴一滴滑落。
枫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和母亲在大漠边疆的卫星发射场当了40多年兵。父母虽然一向严厉,却是极疼爱她。母亲一辈子活得好强自立,枫丹遗传了这点。但母亲自从腹水不消,便再也无法离开床。
枫丹特意攒了年假,陪母亲走过最后的时光。那段日子里,只要有点阳光,她便给母亲穿得暖暖和和的,和父亲姐姐一道,将母亲扶上轮椅,再一起搬到楼下。在轮椅的滚动声中,她们走走停停,使劲笑,使劲拍照,说不完的话儿。她轻轻搂着母亲,对着镜头,笑声朗朗,却不让母亲看到背后的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归期将近,枫丹穿上军装,恭恭敬敬立在母亲床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看见母亲黯淡的眼神倏然间亮了起来。
“不要悲悲切切。我们还会再见面的!”说完,还颤颤地伸出一只手,和女儿击掌盟约。
“妈,等我!”枫丹笑容有些抽搐。
而此刻,枫丹拖着行李急赶到医院,疾步扑向母亲。“妈——妈——”枫丹俯在母亲耳边轻声呼唤……母亲的眼角,一颗晶莹剔透的泪滴缓缓滑落。
“妈听到了!她知道我回来了,她知道呢!”枫丹贪婪地嗅着母亲身上的味道,抚着母亲的手,柔软,指尖却在一点点凉却。一颗流星从天际划过,枫丹她知道,那是母亲的告别。
一个月后,“钱学森号”航天飞行任务如期进行。一身蓝工作服的枫丹清瘦不少,神情肃穆而专注。在红绿参数的滚动中,枫丹和同事们随着耳麦中传出的指令,十指翻飞,紧张运算……
三天后。电视、广播和报纸,不停地报道着一个消息:今天22时29分,来自中国的航天员第一次把脚印印上月球表面……航天员宗培德和儿子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天地通话。
“爸爸,爸爸,你都看见了什么?月球美丽吗?摘到星星了吗?”
“好儿子,爸爸在褐色坚硬的月球岩石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岩石闪烁着光芒,月球被淡淡的光晕包裹着,远处便是忽明忽暗的繁星,安静地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夜幕上。儿子,爸爸替你和全国的小朋友握一下星星的手,告诉它们,我们来了!”
坐在飞控大厅的枫丹早已泪流满面。太空之上,那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星球赋予她最多的想象。也许母亲和这世界上所有被爱牵挂的灵魂早已飞上那个温和宁静的星球,化作颗颗繁星,微笑着俯瞰大地,注视那些心存爱意和善意的亲人,为他们祈福。
枫丹心中更希望月球会张开热情的臂膀欢迎那些心存爱意和善意的人类的造访,共同经营美丽、安详和宁静。
恍惚间,母亲那颗晶莹剔透的泪滴渐渐幻化成一枚渐红的圆月,月光溢满青空,镌刻在枫丹的心间。
(选自《光明日报》6月27日14版,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枫丹是问天城里联系天地的唯一纽带,工作的地点在郊区,她每天睡眼惺忪就要出门挤地铁上班,可见航天人工作环境的艰苦。
B.小说标题“月色满天”是“天地通话”这一情节的背景,体现了月球的美丽和宁静,寄托着枫丹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C.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写人,从“母亲黯淡的眼神倏然间亮了起来”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她为女儿的孝顺感到欣慰。
D.小说两次写到“总调度员洪亮的口令声在大厅响起”,既表明了总调度员工作的认真态度,也渲染了航天工作的庄严与神圣。
E.小说突出描写了枫丹的心理;枫丹父母的言行着墨不多,却从一个侧面丰满了枫丹的形象,突出了枫丹的品质。
(2)小说中的枫丹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设置“航天员宗培德和儿子的天地通话”这一情节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三次写枫丹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参考答案:
(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与D级。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A项,“工作环境艰苦”,无中生有;“枫丹是问天城里联系天地的唯一纽带”不正确。C项,“为女儿的孝顺感到欣慰”不准确。D项,表述不够准确,与事实有偏差,主要是渲染了航天工作的严肃紧张,1分;B项是对部分内容的概括分析,2分;E项是对文章整体内容和写法的分析鉴赏,3分。)
(2)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概括、分析和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①懂事孝顺。特意攒年假陪母亲度过最后的时光,想办法让母亲开心、放心。②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她每天早起背着沉重的包袱辗转上班没有怨言,严肃认真对待工作。③好强自立。她独自在远离父母的问天城工作,出色完成航天光荣使命。(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3)本题重点考查考生从情节设置的方面,把握文学作品艺术构思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①这一情节虽着墨不多,但仍展现了航天员宗培德父子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主题;②航天员父子的形象对枫丹母女起正面衬托的作用;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发了枫丹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美好宁静生活的祝愿,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①第一次是“泪水一滴一滴滑落”,电话得知母亲生命垂危,内心痛苦而绝望;②第二次是“却不让母亲看到背后的自己早已泪流满面”,强颜欢笑的背后,是想到母亲不久将辞世的无奈与悲伤;③第三次是“坐在飞控大厅的枫丹早已泪流满面”,有顺利完成任务的喜悦自豪,有为航天员父子天地通话温馨场面的感动,还有对母亲的无尽思念。(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说明效果(2分):
【《观潮》节选练习题及答案】推荐阅读:
春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06-23
小路长长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10-13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节选》阅读及答案09-03
《旧唐书刘世让传节选》的阅读答案及翻译08-27
论语节选阅读答案06-18
节选文言文练习09-25
《背影》节选散文阅读附答案06-15
呼兰河传节选阅读答案07-19
陆游《南唐书》节选阅读答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