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积累-高考作文(精选20篇)
1.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积累-高考作文 篇一
让事实永远跑在谣言前面
网络谣言猛于虎。湖北武汉等多省份、多地区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来势汹汹,全国人民对此高度关注。中央和地方做出一系列防控部署,正值社会各方全力以赴主抓疫情防控之时,却有一些人独忧己身,罔顾大局,无端造谣传谣,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影响抗击疫情大局。
疫情当前,不信谣,不传谣。谣言已经成为一些重大灾害的“次生灾害”,它们散播恐慌、动摇民心。当下时节,是应该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全力扑灭疫情的时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扎紧心防的篱笆,不给任何谣言以可乘之机。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让专业人士、医务人员在“冲锋陷阵”时心中无忧,是我们每个人普通人的职责。
“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等待着谣言“不攻自破”和“谣言止于智者”。毕竟,我国有8.6亿网民,面对网络的纷杂世界,网民有时无法辨认真假,如果不及时正确对待网络谣言现状,久而久之人们对网络的失望,会从线上转为线下,甚者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网络要言论自由,但不可造谣自由,自由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
面对疫情,勿抱侥幸心理。春节期间,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少外出聚集用餐,尤其是去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回家要洗手,这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对他人健康的负责,也是对防控疫情所作出的切实贡献。如果每个都能切实保护好自己,不给病毒可乘之机,减少传播源,那么,病毒的蔓延就会慢下来,留给我们的科研、医护人员的时间也会更宽裕一点。
面对疫情,勿瞒报漏报疫情。各地要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回应社会关切,努力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牢牢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
总之,先发制人是社会舆论引导过程中一条公认的定律。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的信息,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谣言。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造谣、不传谣,更不充当谣言传播的“二传手”,莫听谣言四起,相信眼见为实,真正让谣言止于源头。
2.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积累-高考作文 篇二
一、从课堂教材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作文素材
在没有任何素材积累的情况下写出的作文内容会显得枯燥、毫无美感,就像是一位艺术家缺少了灵魂一样。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作为基础,那么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就会较难吸收,因为素材积累既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又是对资源积累的拓展提升,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因此,素材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可以加深作文材料的运用能力,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作文素材的积累呢?这就需要对课上教学和课下资料辅助合理理解和运用。语文教学课程和教材是密不可分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合理利用又容易被忽视,使得语文教材中的有些素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作文教学亦是如此。课内教材在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会有不少较实用的素材,因此引导学生积累教材内的素材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教材的重要性。许多学生每次在作文写作的时候感到困难是因为对作文素材积累没有重视,更没有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中开始注重素材的积累,这对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会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学生应该在一些写作练习中积累相关的写作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式或思路过程。例如,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个相关题目,可以是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与之熟悉的相关人物。由于学生对于自己较为熟悉的人物都会有话可说,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题目的写作角度思考,如这个人的面部特征、性格秉性等方面,然后抓住一点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条理清晰、感情丰富。这样,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事、物、人就可以作为作文素材,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从课外书籍的阅读过程中积累作文素材
教师鼓励学生加强对课外书籍的阅读,能起到拓宽知识面、 扩展视野、知识量积累的迅速增长等作用。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也是在感受科学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熏陶过程, 不仅能加深对崇高精神品质的感受,而且在自身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方面也会获得一定的提高。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目前没有接触到的生活实例和教材内容中没有的知识能够提前了解,使他们的情感方面得到升华,提升他们对某些没有接触过的事物的认知能力,还能获取不可或缺部分的知识积累。 通过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在拓展学生眼界、提升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学生对一些优美的语句也能更好地掌握并合理运用到作文写作过程中,再加上将课外获取的知识融入进作文写作中,就会提升作文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健康发展、对于人生健康成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书籍。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对学生读书的体会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并对表现突出、进步较大的同学给予肯定或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让他们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
三、从现实生活的真情感受中积累作文素材
学生的世界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青山绿水、名胜古迹、小桥流水等都可以是作为素材的来源,将眼睛看到的常见的素材用另一种独特的手法展现出来也会有一定的趣味。现实生活中, 学生只要注意细心观察,多一份欣赏环境的心境,就可以使观察能力进一步获得提高,促进作文素材的积累,进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小学生的世界是不合理的,孩子眼中的世界充满了色彩和疑问,这也是促使他们对更多知识获知的一种途径,大人眼中的一些正常现象经常会成为孩子思考的对象,如蚂蚁搬家的时候可以搬动比自己重几倍的东西、每次下雨之前燕子都会飞得很低等。孩子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是在进步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的思想,切不可盲目打断而丧失细心观察的机会,因为生活中的每一次聚会、每一次郊游、每一次成长都是孩子积累的过程,也是孩子成长的经历。同时,教师要鼓励孩子记录每一次的感受,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独特、敏锐的触角来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发现美、发现趣,让作文回归生活并高于生活,在拓宽写作素材的同时来提高作文教学成绩。
四、结束语
3.高考作文素材的积累和叙写 篇三
【关键词】:高考作文 材料 积累 叙写
【中图分类号】G634.34
(一)话说“材料积累”
量变引起质变。无话可说是不是就说明学生在素材积累时量的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呢?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都知道作文要做到言之有物,就要有一定量的素材的积累,但是不是拥有了一定量的素材积累后,学生便有话可说了呢?其实不然,从高一到高三,科任老师都会给学生大量印发作文素材,这些作文素材的涉猎面也是十分的广泛。早读时间学生也有意识的进行记忆。但在实际写作实践中,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仍然有无话可说的无助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从浅的层面来说,是学生的盲目自信造成的。
很多学生对于当时印发的素材事例,自以为已经记下了,所以也就放下了。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心理学中记忆分为浅层记忆和深层记忆,学生看过材料后当时记住了,一两天之后忘掉一半,一两个月后,忘却十之八九。久而久之。三年高中的恶性循环,致使学生对于作文素材如同走马观花,面对试卷中的作文考题时也只能指雁为羹。很难有深层的知识记忆任自己挖掘。就出现了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2.学生没有掌握对生活的留心观察正是作文素材的来源
生活处处皆语文,老师印发材料,推荐学生作文素材书,无论哪种方式无疑都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只有真正的热爱生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的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每个考生只有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和每天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进行认识、感悟、理性对其进行审美与思辨,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才能真正的做到对素材的积累。考场中才能做到文思泉涌,才能有话可说。
3.从深度层面来说,是教师要求不全面造成的。
在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的只是:作文素材的积累讲究的是典型和新鲜,而忽视了“要具体”这一要求。因此,很多学生在記忆作文素材时,只是泛泛地记一些零碎粗糙的信息,对人物或事件的一些精彩和感人的细节并不上心。如学生最常用的素材:“无比钢琴师”刘伟,很多学生知道的只是他是“中国达人秀”的冠军,他在赛后得到观众和评委的好评,而对他在失去双臂之后,怎样坚强地站立起来,实现人生理想等一些感人的细节不曾做深入的了解和思考。这样,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想要有话可说难上加难。
试想:如果学生对自己占有的材料的细枝末节熟稔于心,那还能在写作的过程中绞尽脑汁仍然一无所获吗?如:“徐霞客”这一人物,如果他们不仅知道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还知道他为了追寻理想,在探险的道路上,即使“三次遇盗,四次绝粮,还差点丢到性命”也不曾后悔等一些感人的细节,那在运用这则素材写作时,还会“无话可说”吗?
由此,要解决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的“无话可说”这一问题,关键就是要解决如何积累材料的问题。在指导学生积累材料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一味的指责学生,而是要多督促,多引导,使其端正态度,对手中已占有的材料做到常回顾,勤记忆,多观察,只有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方能做到“有话可说”,说出的话也更有感染力。
(一)话说“材料叙写”
“有话不知道怎么说”也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抱怨的,尽管他们手中占有一定量的作文素材,但在面对具体的作文题目时,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依然感到很迷茫。关键就在于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根据题目打开材料的叙写思路。
确实如此,在过去的议论文写作指导中,我们的考生强调的只是:材料的叙写必须紧扣论点,也就是”定向叙述”,但在“定向”中的基础上究竟怎样叙写,怎样打开叙写的思路,我们很少有过这昂面的指导。那怎样才能打开叙写材料的思路呢?我们可以采取“多角度提问文题”法。
多角度提问“文题”,也就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多个角度,对命题者提供的“题目”进行提问。如作文《解开心中的绳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问:心中的绳索是什么,?怎样解开?解开后有怎样的意义?通过这样设疑后,该如何去叙写所选择的材料,我们的思路就变得很明晰了。如:一味考生根据文题对“苏子”这一材料的叙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水承载着的是苏子阵阵的愁思。他不明白为什么被认为“大肚能容天下”的九五只尊仅仅因为意见不同而贬谪良臣,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鞠躬尽瘁地为国为民,竟然落得如此田地!(心中的绳索是什么)但与旁人的交谈中,苏子心中的绳索慢慢地解开——千古风流人物就如大江东去般褪色、消逝,这是规律,更是命运!(怎样解开)解开心中的绳后,赤壁之上,他向世人展现的岂止是那场惊天地的战争,更是一种洒脱超然的精神。(解开后的意义)
很明显,因为通过对题目多角度的提问,这位考生在叙写材料的时候不仅紧扣题目,而且思路非常的清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叙写的过程中,我们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每个角度都兼顾,而是能够根据命题者的要求或是题目自身的特点,对材料进行取舍吗,做到重点突出。如作文《解开心中的绳索》这篇文章在叙写材料时,关键是要叙写清楚人物心中的绳索是什么以及怎样解开,因为他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标题,重点应该落在动词“解开”上面。
(三)小结
4.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收获 篇四
【收获】
痛苦的收获
一个晴朗的中午,两只河蚌来到岸上。
其中一个说:“我的体内有一个东西,磨得我好难受,痛苦死了。”而另一个则欢快地唱着歌,它说:“你看我,多幸福。整个身上什么都没有,一身轻松。”
这时,来了一位花仙子。她手捧一束鲜花,笑盈盈地走向两只河蚌。唱歌的河蚌认为是花仙子被它的歌声感动了,是来献花的,便伸手去接花。可是,花仙子却走向了那只痛苦不堪的河蚌,鞠了一躬后,把鲜花献给了它。唱歌的河蚌不为不解,就问:“为什么不给我献花呢?”
花仙子说:“你现在虽然快乐,可你以后什么也没有;而那痛苦着的河蚌,不久就会收获晶莹透亮的`珍珠。”
请睁开眼
一位摄影师经常给别人照合影照。他总是在别人排好姿势后,喊一、二、三后按下快门,他的目的是让人家注意,到喊到三时能睁大眼睛。可每次照片出来,总是不太满意,不是有人闭着眼,就是有人睁眼不到位。
后来,摄影师换了一种办法。在排好队后,他先让大家闭上眼,等他喊到三时,大家再一起睁开眼。从此,他拍出来的照片没有一个闭眼的了。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
巴拉昂是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享,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于法国五十大富翁之列。临终前,他留下遗嘱,把他4.6亿法郎的股份捐献给博比尼医院,另有100万法郎作为奖金,奖给揭开贫穷之迷的人。
遗嘱说:我曾是一位穷人,却是以一位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的。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走,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可以荣幸地拿走100万法郎。
遗嘱刊出之后收到大量的答案。绝大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的是技能。还有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另外还有一些其它有答案。
在48561封来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中巴拉昂的秘诀,蒂勒和巴拉昂都认为穷人是缺的是野心,即成为富人的野心。
有人问年仅9岁的蒂勒,为什么会想到的是野心而不是其他的。蒂勒说:“每次,我姐姐把她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学会克制
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牧师。有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升降机中,颤巍巍的铁索轧轧作响,箱板左右摇晃着把他们送进深不见底的黑洞。梵高害怕极了,他认为,进地狱的感觉也不过如此。然而其他人都神态自若,丝毫没有恐惧的样子。
事后,梵高问一个工人:“你们是不是习惯了,不再感到恐惧?”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
不怕挫折
5.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积累-高考作文 篇五
1、爱我所有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咯古勒对列夫·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200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200。”托尔斯泰说:“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
人们都渴望“有我所爱”,岂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
2、背对背的服务
一位成果卓著的老科学家和一个年轻的歌星同机到达某市。他们走下飞机舷梯时,歌星被围得水泄不通,而老科学家则孑然一身,无人问津。事后有人为老科学家鸣不平,但他却说:“歌星是面对面地为人民服务,我们却是背对背地为大家服务。面对人群,怎能思考和试验?”
3、寻找龙影
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4、由迷茫到彻悟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5、决定胜负的铜钱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
神灵,而是自己。
6、防冻秘方的不同价值
《庄子》中的寓言:宋国一个家族能制造一种防治皮肤冻伤的药,因此,这一族人世世代代都以在水中漂洗布絮为业。后来有一个十分精明的商人探听到这一消息,出资百金,买下了他们的秘方。此人拿着这个“专利”来到南方的吴国,他知道当时吴越两国正在大动干戈,吴军将士若使用了这种药在水战时便不会发生冻疮,于是就将此秘方献给吴王。吴王得到这种药后,如获至宝,在严寒的冬天向越军发动进攻。越军虽奋力抵抗,但因将士生了冻疮,战斗力锐减,终于溃不成军。后来,吴王封给这个商人一大片土地,顿使一个小小的商贩富敌王侯。然而,原来发明这一秘方的宋人家族却只能依旧给人家洗布为生。
7、摔琴
日本所编《欧美逸谭》中,有一则艺术家摔琴的故事:有位著名提琴家将用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最珍贵的提琴演奏,这张琴价值连城。一曲终了,那宝贝乐器的美妙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一致惊叹昔日提琴制造师超群绝伦的手艺。这时,提琴家一挥手,竟将琴摔了个粉碎,顿时四座皆惊。
此刻,主持人上场宣布:“刚才打碎的,只是一把价值一元多的琴。提琴家这样做,是为了告诉诸位,音乐之妙,并不在于乐器好或歹,而在于演奏它的人。现在,请大家欣赏以真正珍贵的提琴演奏的乐曲。”于是,提琴家再一次操起琴,同样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听众再不去注意琴的价值,而专心致志地进入了艺术境界。
8、最好的礼物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向父亲求助。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并告诉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个工作,到世界上去闯一闯。”后来,戴维·布瑞纳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成功。这个明星在回首往事时,认为父亲的那枚硬币是“最好的礼物”。
9、游戏结束了
第一个,一个犹太父亲和儿子进了集中营,那般黑暗、灭绝一切的地方!他害怕会毁了儿子的童年,让他一生都蒙上阴影。所以,在去往集中营的路上,他告诉孩子:要去一个特殊的地方,玩一个游戏,营里的所有的人都是游戏的参与者。所有的人,都将会庆祝他的生日来临。
年轻的父亲假装会说德语,为儿子翻译穿着制服大喊大叫的德国卫兵的话。那些辱骂、呵斥都是游戏的一部分,规则是孩子不能整天念叨着要妈妈,并且不能让穿制服的人看见自己哭了。做到了,他就可以得分,否则就扣分,分数足够了,他就可以赢得这场游戏,还有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一辆装备齐全的坦克。
6.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篇六
“异烟肼”,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冷僻的词汇。但是,最近它却因为一篇《遛狗要拴绳,异烟肼倒逼中国养狗文明进步》成为了热词。
文章声称,异烟肼这种价格低廉的抗结核药“对人体无害”,但对犬类却有非常强的毒杀作用。这是对付流浪狗和不拴绳的宠物狗的好办法。甚至有人在社交平台公开发声,传播用“异烟肼”毒狗的“攻略”!
这篇文章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并且引发了强烈反响,一些平日深受“狗害”的网友们,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出气的方法,他们纷纷留言表示支持。
但是爱狗人士们对这一做法表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无论如何狗狗是无辜的,这样的做法太过野蛮,并且涉嫌违法犯罪。
就在人们激烈讨论和争辩的时候,一则新闻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据8月6日《新京报》:近日,在北京世纪坛附近绿地,郑女士家的宠物狗突然抽搐倒地,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郑女士了解到,附近小区的两只狗也在3日前后死亡,其中一只狗死前呕吐物中有被“挖空的”香肠。在荣丰小区附近绿地,有狗主人找到了与去世狗呕吐物中相似的香肠……
我们有理由怀疑,已经有人把“异烟肼毒狗”付诸了行动。
时事解读
投毒杀狗被广泛叫好,足以说明这个“苦其久矣”的棘手难题,在爱狗人士和普通大众之间,制造了多么空前对立的矛盾。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养狗人没有尽到责任,在外不牵绳、便溺不处理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而国内又没有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进行相应惩处。
再加上最近的疫苗事件,让人们对狂犬病更加担忧,对狗狗的恐惧也相应加剧。
在规则缺失或者没有被有效执行的情况下,草莽精神顺势而生,群众自发为自己清理出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异烟肼的横空出世,确实在规范养狗的道路上起到了“倒逼”的作用。
但是,所谓的异烟肼毒狗更像是一剂止住阵痛的“短效药”,它绝非长远之计,副作用也难以估量。
首先,异烟肼虽然对人没有明显的毒性,但已有专家指出,它作为药物对人体有相当的副作用,有可能危害到健康。
其次,使用异烟肼毒杀犬类,纵使构不成投放危险物品罪,也会涉嫌损毁他人财物,如果毒杀的是名贵犬种,完全有可能触犯刑法。
从更深层面来说,“投毒杀狗”是一种以暴制暴的极端行为,它会导致社会文明走向退步,爱心、同理心、善念、对生命的敬畏会被逐渐消磨。
当人们遭遇不公时,如果首先想到的不是诉诸理性,而是暴力复仇,这无疑是从现代文明向丛林社会退化,后果让人不寒而栗。
那么,由于养狗引发的对立和矛盾到底该如何解决?小编看来,法治才是最终的解决途径,也是唯一的正途。
英国于1991年通过了《恶犬法案》,并刚刚完成修订,伤人恶犬的主人将面临5年到的徒刑。
在美国,没有狗证、没有注射狂犬病疫苗、在公共场合没有佩戴狗链及口罩的,都将直接被定义为“恶犬”,执法部门有权将其没收或者杀死,并且会视情节轻重追究狗主人的刑事责任。
我国虽然也有类似规定,但是并不完善,更重要的是没有被有效执行。
7.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积累-高考作文 篇七
作文教学中, 素材的积累当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之所以会畏惧写作文, 主要是没有作文素材, 脑子里没有资料, 也就无从下笔, 于是学生开始厌学, 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就应该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积极引导学生的写作意识, 并努力致力于素材的积累工作, 这样才有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通过对不同书籍的阅读, 可以拓宽知识面、开拓眼界。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要在这个过程不断积累素材。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对学生的阅读内容严格把关, 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掌控, 督促学生整理读后感, 使学生养成摘抄优秀句子的良好习惯。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一、从语文教材中积累素材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直接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就是课文书本和语文参考辅导书籍等。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 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阅读材料, 既有精读课文又有选读文章。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 要充分利用课文的阅读性, 加强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为了充分挖掘文本知识, 增加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量,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能够主动走进课堂,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学生要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识记课文内容、背诵优美的词语句子, 积累写作素材。
二、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 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也对作文教学提出明确要求, 学生要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优美词句来获得写作素材。由此可见, 阅读教育与写作教育联系紧密, 两者相互促进。学生从课本上积累的知识必然是有限的, 这就要求把阅读延伸课外, 以弥补书本阅读材料的缺乏, 学生只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才能为写好作文打基础。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 积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从各科教材中积累素材
现在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学科教学素材, 不同知识面的积累开拓了学生视野。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 作文教学往往会渗透许多其他学科知识, 它们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素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数学知识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和总结在各个学科中所获得的知识, 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各个学科为我们提供的写作素材。
四、通过新媒介等途径积累素材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新媒介不断普及和推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各种素材, 比如, 通过电视、广播、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 获取天文地理、新闻实事、信息知识等, 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各种媒介途径来积累写作素材。
五、从游戏中积累素材
游戏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既娱乐了身心, 又积累了一定量的写作素材。教师要重视这一点, 挖潜游戏在写作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努力为学生创造参加各种游戏的机会, 并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交流、展示游戏的内容、结果以及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 通过口头记叙或者文字表达等不同形式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为提高写作能力作准备。
六、从自然环境中积累素材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 可以从大自然中接触到很多知识。大地山川、河流树木、花鸟虫鱼等不同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如颜色、气味、大小等各各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事物, 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 教会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七、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
人作为社会的个体, 时时刻刻都在完成某种社会实践, 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着形形色色的故事, 比如, 帮妈妈洗衣服、帮爸爸倒开水、帮奶奶做饭、自己买菜、自己养小动物等。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
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积累写作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素材。
摘要: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素材的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善于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 以提升其写作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途径
参考文献
[1]温耀林.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7 (7) .
[2]温旭光.关于作文教学的浅层次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9) .
8.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积累-高考作文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经验;策略
一、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素材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精彩的课文,其中一部分课文经过多次课程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的经典课文,因为这些课文非常符合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升学生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注意对这些课文的深层次讲解,让学生注意到课文的写作技巧、表达技巧,以此作为作文素材,同时让学生在日常的作文中“仿写”“续写”,有着现成的例子,那么,相信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会得以提升,也便于作业的布置。
比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后,我就注重对文章写景部分进行深入引导:“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文中单从树木的角度就写出了四季的变换,如果让你写小河的四季变换,你会写吗?如果让你写大山的四季变换,你会写吗?以此来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写作,这样如同“临字帖”式的教学方法,就会锻炼他们的写作技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写作的一些技巧,以便在日后予以运用。
又比如,在学习完《小摄影师》这篇课文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小摄影师还会再回来吗?他会在什么时候回来?他回来再给高尔基照相的话会是怎样的情境呢?他照完相之后贴在墙报上会有怎样的效果呢……以此引发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开动他们的思维进行课文的续写,培养他们的扩散思维。
二、在课外活动中积累素材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小学生学习、娱乐、生活的第二课堂。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生活的真实存在,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切身经历中不断地提高见识、扩展知识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也可以将游戏、故事引入课堂,让学生谈感受、讲体会,在锻炼他们交际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游览活动,在春耕、秋收的时候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去体会劳动的过程,在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秋天落叶飘零的时候让学生去体会季节的变化,让学生从身边的点点滴滴事物出发,写出他们的感受与体会。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组织知识竞赛或者文字游戏,让学生体验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试着将过程记录下来,转化为一篇作文,让他们养成随时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记录活动,在学生回家后让父母讲当地的历史故事或者民俗传说,让学生根据这些传说进行整理或者改编,看谁的故事更精彩、更有意义,让他们发现,其实生活中是有很多作文素材的,对作文素材进行开发,让学生“有的写”“有的记”。
三、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
“一花一木一世界,点点滴滴皆文章。”其实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还是日常的生活,学生之间的交流、言语、行为,都可能成为一篇作文的素材,包括与同学之间的趣事、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心得、做某件事的经验体会、对于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的态度等等,都可以作为一篇作文的素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认识,不要让学生感到作文没有素材、没有什么可写。在笔者看来,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的时候告诉学生,作文其实就是记录,记录实景、记录言语、记录行为、记录思想,而不应该让学生认为作文就是死板的格式,必须“三段式”。
比如,笔者给学生布置作文的时候,就会引导他们进行一些思路的整理。例如,写《我的家乡》,笔者就会先给学生讲:可以从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点开始写,人有什么特点?风景有什么特点?四季变化有什么特点?特产、文化、风俗有什么特点?特点各是什么?只要抓住其中的一点来写,就会是一篇成功的文章。笔者认为,小学作文,重在一个“随”字,生活中随意的一点都可以作为素材来写,学生做到了这点,相信教学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四、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首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长多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受到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的熏陶,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精神境界。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感情,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这些都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准备。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怎么让他们进行写作实践呢?关键是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利用早晨的读书时间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或介绍几本好书或谈读书体会,每天三人,由学生选出最好的进行奖励。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同时又提供了写作实践的机会。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就会终身受益。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处处做有心人,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丽丽.小学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实例分析.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
[2]刘美芹.浅谈小学作文素材的积累.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3]王国文,王道生.丰富小学生写作素材的引领策略.发展,2007.
9.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篇九
当时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罗素,此情此景使他没有心情观赏峨眉山的奇观,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样热的天气,还要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
罗素正思考着的时候,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陪同的人让轿夫停下来休息。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很想去宽慰一下辛苦的轿夫们。
但是,他看到轿夫们坐在一起,拿出烟斗,有说有笑,讲着很开心的事情,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趣味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还给这位大哲学家出了一道智力题:“你能用11画,写出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吗?”罗素承认不能。轿夫笑呵呵地说出答案:“王一、王二。”罗素陡然心生一丝惭愧和自责,我凭什么去宽慰他们?我凭什么认为他们不幸福?
后来,罗素因此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生观点: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或苦痛是错误的。
10.高考作文优美素材积累 篇十
1.在李白、杜甫身后寻觅,在王勃、苏轼的履痕上沉思,在自居易、陆放翁的吟诵里屏息,在一个个圣贤的妙思哲喻里凝眸。那字里行间分明是对生命的诠释与修炼,分明是对人与自然的品味与体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怎样的意趣,怎样的人生境界啊!“江间波涛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又是怎样的魂魄,何等的壮观!那天地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在那淡墨浓彩之中。
心是一块风动石,只要心不褪色,不沉沦,不苍老,捧卷在手便有一种居高临下满目青山的大气。你可以在“桃花源”里流连,在“赤壁赋”里沉醉,也可以在“岳阳楼”下凝思,在“滕王阁”前遐想,你可以领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悠远,也可以体会“大漠孤烟”的悲壮。(《开卷读山川》)
2.爱国的美德、信念,在平时应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而在侵略者侵犯祖国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报效祖国,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不惜“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像曹植报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何等忠贞;像文天祥救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等诚挚;史可法殉国,“人在城在,城陷人死”,何等英烈;谭嗣同捐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何等刚烈……这些英雄在国难当头之时挺身救国,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使人感到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一种震撼山岳、翻江倒海的气势;为了报效祖国即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因为“在它(祖国)面前,人的贪生之恋,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而对那些不顾国家危亡、民族大义的怕死鬼、可怜虫、癞皮狗,表示鄙夷、唾弃、义愤,他们的变节叛国行为将遗臭万年。
3.读书是跨越时空的邂逅。在书中,你可以和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采摘白云红霞;可以和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梅子黄时雨,和她在荷花丛中争渡;你也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桥上信步徜徉,共同采摘桥下河中的水草;你还可以和海明威帮助老渔夫桑地亚哥抗拒鲨鱼的肆虐,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崇高的精神境界;你还可以和孔子、司马迁、曹雪芹、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成为知心朋友,和鲁迅、贾平凹、沈从文、巴金、钱钟书在书中进行一次畅谈。拥有这么多的朋友,你的腰板也会挺得特别地直。
4.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每天晚上,做完功课我便咬一枚青果,捧一本心爱的书,与作者“秉烛夜游”。
我与书中人物一起赏花,听雨,观海,望云,也会“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还会为琼瑶的千古情节“泪湿春衫袖”,更会被钱钟书的幽默睿智逗得掩卷遐思。
渐渐地,有了“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才气,有了“坐看云起,傲视群雄”的豪气,也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傲气……
我开始欣赏“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感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震撼,赞佩“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豪迈;心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
走进书的世界,轻柔,缥缈,真像我一个人在做梦;走在空中,拨开前面挡住视线的白云,看到一个又一个海阔天空的新境界(《走进书的世界》)
5.当汉字载负起厚重的中华文明时,它也在史书上留下了别具风韵的一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平平仄仄的音律跳跃的是“字字敲打得响”的灵动;“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独特的回文诗吟咏的是一唱三叹的精妙。“大江东去”的开阔,“海棠依旧”的含蓄,“山抹微云”的感伤,“关河冷落”的凄凉,仿佛世间一切感情都可以寄寓于汉字。能够让二八女子执红牙板轻唱离愁别恨、闺情阁怨的是汉字,能够让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琵琶吟诵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也是汉字。试问哪国文字有如此之内涵。丰富多彩的汉字,见证兴衰的汉字,美韵悠远的汉字……
6.我喜欢诗,喜欢那凝练的句子,喜欢那如画的意境,喜欢那深奥的哲理,更喜欢那特有的灵气。
诗,绮美,瑰丽;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金清石怨,吟风花雪月;天下只应我爱,世上唯有君知。
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迷人胜景,也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萧瑟孤寂;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不屈不挠,也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忧愁;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也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激狂;有……
在这里,你可以遨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在遨游之后,你便成了富翁,知识与精神的富翁。
于是,我常独坐斗室角窗之旁,在孤灯的守候中把自己融入那千年前的唐风宋雨,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或静坐于烟波湖畔看水天相接处渔舟唱晚;抑或在如豆灯光下读情爱绵绵,伤感于那幽幽古筝……
其实,读诗或如茶之愈品愈香,抑或如酒之愈酿愈醇,也是一种享受。读久了,便能读出些滋味来。
醒时读,似深山上的泉水,清澈而又甘甜;醉时读,如雾霭中的大山,迷离而又难辨。忧郁时读到开心,迷惘时读到友爱,彷徨时读到真诚,悲伤时读到欢乐,失意时读到自强……在这里,不仅读懂了欢乐与甜美,也读懂了悲哀与苦涩。 (《我喜欢诗》)
7.你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是的,你是个勇士,你可以扛鼎,你可以拔山,可以在巨鹿之战将三千敌军一口吞下,连李清照都赞扬你:“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可是,你没有成为君主,时代对你不利吗?不,新丰鸿门的四十万大军足以平治天下。你败了,只因为你沽名钓誉,不懂民心难抗。烧杀抢掠带来的是什么?民怨沸腾!知道秦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下场么?你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么?“力拔山兮”就可以统一天下么?面对你,太多的无可奈何。我无语。
你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可是你做了么?范增“急击勿失”的劝说,举玉嗷“以示之者三”的行动,你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听信项伯而无视范增?想过放走刘邦的后果了吗?范增的出走,垓下的被围,乌江的兵败,早就埋下了祸根。试想,如果刘邦在鸿门宴上被杀,秦王朝的天下不是唾手可得吗?你不早就带着虞姬,骑着乌骓,和着江东父老的楚歌“履至尊而制六合”了吗?你不就元需再承受失败的凄怆,听着四面楚歌而心如刃绞了吗?面对你,太多的悲伤遗憾。我无语。(《我无语,歌,亦无声——面对项羽》)
8.如梦的年华。有诗的青春。
有诗的青春源于懵懂的童年里那场和煦的风。当二月的春风剪绿了细细的柳叶,春江水暖,碧玉满树,万条丝绦。一遍遍地感受贺知章的柳色如烟,我的梦想也在那个春天里吐出了新芽。当正午的骄阳照射农夫的锄头,那黝黑的皮肤,闪烁的汗水,泥土的清香,一步步开启我通往诗歌的大门。
有诗的青春,美化了心中的风景。曾随一袭白衣、傲岸清高的谪仙人,观飞瀑直泻,银河倒挂,笑看风起云涌;曾随风流倜傥、豪放不羁的东坡居士看赤壁风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任千堆雪在心头澎湃;曾看明丽的南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曾看壮阔的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曾看神秘的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曾看月下春江,月下赤壁,月下康桥……有诗的青春,天是碧云天,地是黄叶地,水是烟波横,山是眉峰聚。有诗的青春,七彩斑斓,风景无限!有诗的青春,演绎了多彩的人生。真善美在诗中升腾,“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鸣唱着古代人古朴纯洁的爱恋;代父从军的红装,英姿飒爽,跨关山,赴平原,让人相信天下的女子原来也可以是天下英雄;相思的两只钗头凤相向和鸣,原来,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背后,也有一世的柔情;原来啊,石壕吏中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有诗的青春,我洞察社会,磨砺思想,我懂得了爱。
有诗的青春,我用心和古人、名人、伟人对话,我拥抱他们的心灵,在心中给他们定位。李白是仙,一袭白衣,凌空飞举,清俊飘逸;杜甫是圣,野老村夫,民生疾苦尽在心中;王维是佛,空山新雨,焚香独坐,忘却前缘,让明月柔柔地照在心上,让清泉轻轻地从身边流过;刘禹锡是豪,高风亮节,寄寓深远。两游玄都观,他豪气冲天,前度刘郎,今又重来,他留给后人一个打不垮的背影,立地而顶天。
有诗的青春,我品出了“人”字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个笔画,站直了,撑起一片天,彪炳史册;站歪了,践踏一方土,遗臭万年。敬佩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赞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感叹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烈;讴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热忱。有诗的青春,我品出的是人间的大爱、真爱。
有诗的青春就有了飞翔的梦想。向往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跨进那座神圣的殿堂,挥毫泼墨,写人间风情,抒心中万丈豪情。像艾青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如花的祖国;像舒婷在雪白的起跑线上,含泪诉说时代的沧桑;像纪弦的那片槐叶,带上淡淡的乡愁;像徐志摩的那片雪花,静静地在天地间自由飞翔。有诗的青春,理想的双翅也曾陷在现实的沼泽地里无法自拔。是伟大的诗人带我走进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当凋碧树的西风吹起,独自一人品尝着望尽天涯路的迷茫时,那枝千年的寒梅带着它独特的清香拂在了我的心上,是啊,梅总是在风雪中酿出缕缕清香,剑总是在磨砺中绽放出灼灼光芒!于是,我又开始了挑灯夜读,衣带渐宽,人已憔悴,但我绝不后悔,内心反觉更加充实。灯火阑珊时,蓦然回首时,我的心一片明朗,在黑暗和暴风雨中,青春的心早已化作了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展翅飞翔!
风/不能使我惆怅/雨/不能使我忧伤/风和雨/都不能使我的心/变得不明朗。坎坷/是一双耐穿的草鞋/艰险/是一枚闪亮的纪念章/我是一片叶/筋脉是森彬我是一滴水/魂魄是海洋。
有诗的青春,踏遍祖国江河,览尽三山五岳;有诗的青春,看尽人生百态,悲欢离合;有诗的青春,彷徨的斜风,迷离的细雨,羁绊不了我前进的脚步;有诗的青春只为心中那份爱,在艰辛中涅盘,在奋斗中成长!
9.乡情是夜色笼罩下那橘黄色的灯光,朦胧,温柔;乡情是穿越万水千山的鸿毛,沉重,甜蜜;乡情是沉默不语的大山,坚固,永恒。
在季节的词典里,乡情是一片深秋的落叶,带着不舍和眷恋轻轻地离开了树枝,在风中旅行,和着时间的脚步声,慢慢地远离。飘呀飘,飞呀飞,最后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酣睡。
在文人的诗句里,乡情是李白浮云似的游子意,落日般的故园情;乡情是杜甫故乡那明亮的夜月,滴满露珠的野花。乡情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无奈;是宋之问“明朝望乡处,应冗陇头梅”的牵挂;是孟浩然“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的苦涩;是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的超然。
在有月的夜里,独立被月色浸淫的小院,默念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禁不住潸然泪下,拧干沾满泪水的毛巾,滴出的竟是点点乡情。在朝阳升空的刹那,遥望天际的红霞,吟诵着“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徒生万丈豪情,兴起而歌,唱出的仍是不变的乡情。
在外求学的日子里,把乡情封入酒坛贴上标签,以为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枯干。突然有一天揭开封印的红纸,却发现乡情不变,在天地间四处弥漫,蓦然明白了乡情如酒,藏得愈久,味愈浓厚。
乡情是苦涩的等待,也是甜蜜的守候,是瞬间的感动,更是恒久不变的温柔。 (《乡情》)
10.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你视而不见;蓬莱文章,古今佳作,你望而生厌;巍巍泰山,绵绵长城,你望而却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你嗤之以鼻……
朋友,快醒醒吧!睁开你的双眼——那是上帝赐予你的、本应充满灵气的双眼。大干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欣赏、去享受。你被上帝的叹息惊醒了,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看了看眼前的世界,你吁了口气,有几分愧疚,又有几分高兴。你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站起来,想用心去感知美的境界。
登上山,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愉悦,燃起你心中久熄的斗志;拥抱大海,感知“海,纳百川”的胸襟,摒弃你心中久藏的郁闷;走进深山,融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找回你心中久违的宁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豪放洒脱,势不可挡;“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似水柔情,委婉细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浪漫飘逸,天马行空;“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的“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放下诗书,步入田园,你用心倾听着乡村的音符。良田美池,溪水潺潺;鸡鸣狗吠,牛羊相伴;蓝天白云,炊烟袅袅……先前的轻鄙荡然无存,你意识到了美的存在,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畅快淋漓;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欢天喜地;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
你感受到了美的无处不在,你开始为自己拥有一双眼睛而庆幸、自豪;开始为大千世界的美所陶醉、感化。你将双手贴在胸口上,嘴里虔诚地默念着,你在感谢上帝的恩赐。
上帝笑了,笑得那么甜;你也在笑,笑得那么满足!亲爱的朋友,永远不要忘记,上帝给了你一双眼睛……
11.我不愿/如天空中的薄云/如烟波里的片舟/浮浮又沉沉/打开诚信的背囊——里面有冰心的话:/“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打开诚信的背囊——里面有艾青的吟诵:/“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打开诚信的背囊——里面有泰戈尔的歌声:/“正如瀑布以流水感动遥远的大海,我用歌声感动上帝”。
12.让我们回溯历史,看“选择”书写出的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因而所选择的是屈膝卖国、变节投敌。天地无私,他们最终以其卑鄙和耻辱给史册抹上“民族败类”的污点,进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因而所选择的则是国家图强、民族振兴。岁月有情,他们可歌可泣、虽死犹荣,以其上下求索、忠直高洁的品格谱写了一曲曲光照汗青的爱国篇章,从而使其伟大的人生与天地共寿,与日光同辉!
13.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泪罗。那“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同样唱出了另一位绝命英雄荆轲的深沉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留丹心照古今”。
无愧于天、无悔于心的选择,塑造的是千秋万代的典雅与理智。所以,巾帼才能负载着神圣的使命,成全“双赢”的和平与发展的空间;巨匠才能依靠着宽广的心胸,撰写国人的觉醒与中华文化的博大深邃;英雄才能演绎着千年不灭的精魂,照亮自己国家的生存与整个人类道德旅途中异常生动的方向。因此,他们泽被后世的光辉从未消退过,也永不会消退。
14.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仍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入世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同样,对于其他事物,诗人们也同样有不同的认识,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伤时,更有人感时。感情却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基点,一个发散源。
15.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宝马雕车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16.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于是,我的爸妈便将我视作上帝赐予他们的天使。在母亲的肚子宫殿里,我开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课。听轻音乐,做有氧体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课。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爱女成凤。严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两个互补的角色,厉声训斥我的父亲在教导我的时候,总有母亲和声细语的安慰,这便是成功所在。童年,我学的东西扎实牢固,这是父亲的功劳;我的心灵善良而不娇气,这便是妈妈的疼爱有加了。绝不作温室花朵,也绝不堕落消极。
间关莺语花底滑
上学后,爸妈便对我松了一点,不再成天限制我的活动。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爸妈喜欢在周末带我到郊外踏青。那段日子始终印在我的脑海,因为美好,因为不再重演。记得,花儿总是开着的,草儿总是绿油油的,风儿总是和煦的,鸟儿总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叛逆之神降临时,我不再乖巧地讨父母欢心。总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陈词滥调的叮咛和唠叨。喜欢上奇装异服,喜欢上顶嘴,家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回想起来,我似乎要走上一条错路了。要多谢我的父亲,那副严厉的面孔突然换成了和蔼和耐心。他一步步地引导我,从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复说教,黑色的日子就在无声中过去了。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终于把我拉扯大了。即将离开父母的我有些悲壮的感觉。爸妈老了,我发现他们鬓上有了白丝;爸妈笑了,当我发现他们满足的欣慰的目光,我突然哭了。爸妈的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早铭刻我心。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
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
我要感谢父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他们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谢谢!这是我唯一能说的话了。
17.陶渊明的一句“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勾出了多少失意于庙堂之人的辛酸与苦楚?王勃一句“襟三江而带五湖”,又牵出了多少人的“浪荡江湖不系舟”的旷远之梦?无论是高适的“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还是范仲淹的“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不都在弥漫着一个悠远而旷古的自由之梦么?多少人志在庙堂,本意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却突然发现那本是庄严无比的庙堂上却已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或是感觉到生不逢时英雄落寞,或是厌倦了勾心斗角权力倾轧,于是,他们或主动或被动,或豁达或悲凉地从高高的庙堂走向了远远的江湖,想在这片淼淼的水中追求一份旷然,一种不羁——于是,屈大夫形容枯槁披发独吟于泪罗江畔,李太白吟流水或悲鹦鹉怆行于天姥山中,苏东坡亦“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于赤壁矶下……
18.我伫立在烟波浩渺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终日凝眸、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说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纵有横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加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对,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的易安多少次独坐幽落冷清的院落,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满地黄花堆积的深院中,目送这个千古丽人。
19.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个精彩而又无奈的大干世界中,唯有书籍才能给予你无尽的力量,如果没有书的陶冶,人将不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安逸,“夜夜龙泉壁上鸣”的雄浑无不来自书中,正如高尔基所说:“书,人类进步的阶梯。”醒醒吧,国人!
20.读书,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捷径,足不出户,可以尽享书之韵,书之美。读书,让我们体会“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惬意;让我们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悠;让我们理解“水面清圆,一风荷举”的怡然。足不出户,自然的美景,人文的视野,尽收眼底,尽收心胸,岂不畅快。
更多热门高考作文素材资料共享:
1.高考作文素材库:社会热点素材及运用
2.2016最新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3.20高考作文素材:社会热点时评文精选
4.年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本
5.2016高考作文素材精华本
11.浅谈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积累素材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从一开始学习语文接触到的识字、认词,到后来的组词造句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学习等,这些语文知识都能应用到作文写作中,是小学生写作文的基础,而除了这些写作文最基础的知识需要学生学习外。学生更需要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这样才不至于在写作过程中胸无点墨,无从下笔。
一、积累写作素材对提升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意义
虽然在新课改之后,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作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如今很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是会经常出现词不达意、语言空洞无物、思路断断续续的情况,而且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写作文非常苦恼,感觉自己完全不知道写什么。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反映出我国当前的小学生写作素材积累得不够。高质量的作文与平时的素材积累量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写作素材作为储备,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优秀作文,为提升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途径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各个途径来积累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素材。当素材的积累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写作水平大幅度提升。以下是对学生积累素材的几种有效途径的分析。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积累写作素材
积累写作素材并不一定要在课外时间,在教学时间学生一样能够接触学习到很多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素材。语文教材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接触到的积累素材途径。只要学生能够对语文教材充分利用,积极地去发现教材中能够利用到写作中的素材,并把这些素材很好地融入自己的写作当中,那么语文教材就是小学生提升写作水平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获取素材途径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来进行课外学习。而且通过教材来获取素材是每个学生都很容易得到的途径,对学生积累素材非常方便。只需要学生在每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关注一些教材内容,想想自己应该怎么把这些在教材中出现的素材写入自己的作文里,为自己的作文增添文采。老师在这个过程需要做的是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提示,让学生能够对教材中可以用的素材充分重视。比如,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把教材中的故事看过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之后这个故事就可以用在作文中合适的位置了。同时对教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语句老师都可以帮学生画出来,方便学生下课后整理成为写作素材。
2.从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写的作文内容基本都离不开实际生活,所以从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也是小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小事不够关注,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描写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时不够细致,给人的感觉不够真实。其实,写作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的人和事,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很多人和事都能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赋予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认真观察,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灵感。比如,当学生在写《我的家乡》这篇作文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家乡文化特产、风景特征等等。这些都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学生认真观察就一定能够写出一篇非常优秀的作文。
3.通过课外阅读资料丰富素材积累
课外读物是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是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还不是很重,正是学生积累知识、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在这个时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而且对小学生的思路拓展和文学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非凡的作用。而且,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接触课外读物的机会更多了,获得知识也更便捷,不仅可以阅读纸质图书,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进行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实现通过课外阅读资料来积累写作素材的教学目标,老师可以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比如,老师可以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之后在上作文课的时候请几位学生讲讲自己读到的故事或者读了之后的感受。同时老师也可以定期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或是写一些短小的文章读后感和故事等。只要学生能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积累作文素材就成了一件得心应手的事情。
综上所述,写作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一定要努力帮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学周刊,2015(1).
[2]王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4(17).
12.作文素材巧积累 篇十二
怎样让干巴巴的作文鲜活灵动起来呢?“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丽令人向往,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又从哪里来?俗话说得好:“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入手积累素材以丰富作文内容。
一、作文素材来自学习
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 包括听课、完成作业、做实验、思考问题、请教老师等。学习是个艰苦而充满乐趣的过程, 所以, 教师很有必要提示学生只要多加思考、总结, 学习生活是“有米”为炊的。比如, 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提醒他们:你是怎样爱上英语的?你的长跑成绩是怎样提高的?你从课堂讨论中感悟到了哪些人生哲理?你喜欢哪个老师的课, 为什么?你还记得昨天语文课上发生的那个小插曲吗?课间班中闹的小笑话有意义吗?某某今天上课的发言怎么样, 他当时表情是什么样的?在学习生活中,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 善于思考, 展开想象的翅膀, 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分析, 定能从中领悟出许多道理。正是这领悟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作文素材, 也正是这领悟使人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从而创作出优美的文章。总之, 启发学生们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小事, 将这些学习生活中的素材写出来, 这就是很好的文章了。
二、作文素材来自例文模仿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例子。例文模仿是学生作文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方面, 例文能把文章作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 例文又能帮助学生习作时扩充知识、开拓思维、丰富想象, 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阅读例文, 当受到了思想感情的感染或写作技巧的启示时, 就会产生尝试写作的冲动, 此时作文兴趣很高。
例如, 《孔乙己》中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个迂腐、懒惰、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形象, 尤其是外貌描写, 那蓬乱的头发、那又脏又破的长衫, 抓住了人物的特征, 非常传神。我引导学生想想自己身边有哪些熟悉的人, 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然后写一段话。有学生写道:老师的嘴角似乎总是不知疲倦地上扬着, 她说话是爱带上柔柔的儿化音……还没读完, 学生就异口同声说“是语文老师”。还有一个写道:“他戴着眼镜, 圆形镜片后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常常盛满笑意。上课时, 他举起的手是班上不倒的旗帜……”说到这里, 已有人指出这是“书呆子”吴凡。这些片段, 后来都被学生运用到作文之中了。
又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景美文美, 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济南冬天特有的秀丽景色。教学中我让学生听配乐朗诵, 看冬日济南城的美丽图片, 激发学生对冬天济南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 在读中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想象济南的美景,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 理解作者热爱济南的思想感情。我趁机启发他们, 问道:“你们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桂林、南宁、桂平西山……”“它们美在哪里呢?”学生七嘴八舌, 答案异彩纷呈, 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说南宁半城绿树半城楼;说桂平西山林秀佛圣泉香……有了这种种感受和印象, 学生的作文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
三、作文素材来自摘抄
语言材料积累目的是将学生的习作直接和书本知识、社会生活挂起钩来, 为习作做好铺垫。实践证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生大量感性的语言积累和反复的实践活动。“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巴金曾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 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 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的话给我们的启发就是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新课标中对学生的阅读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强调积累。
“得之在俄顷, 积之在平时”。因此, 我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 (如感悟语言文字的特色, 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 熟读背诵优美语段等) 进行语言积累以外, 还积极鼓励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 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经过分类, 摘抄在本子或卡片上。鲁迅说:“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因而我们称这类本子或卡片为“采花本”或“采花卡”, 其中有词语的积累, 成语、谚语、歇后语、日常用语、描写词语等都是摘抄的对象。日常用语还可分为:文具名称、蔬菜名称、家具名称……描写词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动态的, 如表示“看”的词、“走”的词、“笑”的词……二是形容性的, 如表示“快”的词、“热”的词、“好”的词……第二方面是好句的积累, 重点摘录的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写得好的描写句、哲理句、名人名言。细的分类还可分出各小类, 如景物描写句可按季节分为春天描写句、夏天描写句……第三方面是片断的摘录, 可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第四方面的要求较高, 适用于高年级, 主要是做提纲笔记和写心得体会, 例如, 列小标题、列提纲、摘要点、写读后感等。第五方面是生活语言的积累, 逐步培养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做生活的有心人, 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 便会使语言富有灵性。
通过积累, 学生拥有了大量的原材料, 为日后的加工、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作文素材来自活动
学生每天除了上课外, 还有一些活动。如综合性活动课中有目的地了解民风民俗, 像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还有一些社会活动, 如逢年过节探亲访友、出门旅游;再就是家庭活动, 包括尊敬长辈,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等。教师可以从这几方面去提示学生留意寻找素材。记得去年母亲节,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积累生活素材, 我曾布置一篇作文, 题目是《我给妈妈——》作为节日的礼物献给妈妈。要求必须亲自去做, 再写出来。结果大多数学生作文写得较为生动感人, 连平日一写作文就头疼的学生也不觉得无话可说了。通过这次活动, 学生们不但受到教育, 认识到自己对父母关心太少, 而且作文也受到启发, 原来生活中可写的事情很多。通过这些训练, 他们不再对身边的事熟视无睹, 能做到目中有人、眼中有物, 明白只要做个有心人, 多参与社会活动就会有些写不完的题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 又为作文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素材, 可谓一举两得。
五、作文素材来自交际
学生除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外, 还有很多时间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 与人交往。交往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听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写好作文所必备的基本功。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 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渠道。谈话可以包括同学、朋友之间的讨论, 师生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的谈心, 还包括在街头巷尾中的议论、新闻、故事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沟通交流, 挖掘其中隐含的深层次的东西, 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素材。如一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开头:“今天, 我听说三年级班一个学生家里很困难, 他们全班同学都给他捐了钱呢!……”由此引发出“人人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的主题, 很有说服力。这些无不是从交往见闻中得来, 经过积累、提炼而成为他们写作的极好材料。因此, 在交往见闻中注意锻炼自己, 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 将为我们的作文获得宝贵的素材。
六、作文素材来自观察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有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事事都在作文, 时时都有作文, 四季变化都可入景,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学生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在家就是一日三餐, 在校就是读书作业, 两点一线, 视野狭窄。事实上, 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 丰富多彩, 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即使每天往返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路上, 只要留心观察, 写作素材就在身边。坑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破旧的房屋改成了气派的高楼, 还有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场游戏、一次改选……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的素材。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决定了写作材料的丰富性, 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都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 这就要求学生用一双慧眼去细心观察、善于发现。
例如, 景物的特征, 往往不是单一的, 我们可以从立意的需要出发, 选择一些特征进行描写。写风, 四季的风各不相同:春风柔、暖, 轻拂面;夏风狂、劲, 夹暴雨;秋风凉、冷, 扫落叶;冬风刁、寒, 刺入骨。写雨, 春雨绵绵、蒙蒙, “春雨贵如油”, “润物细无声”, 它轻轻地滋润着大地;夏雨滂沱倾盆如注, 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 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 像老天爷在哭泣;并且雨前、雨中、雨后天空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写雪, 从颜色看, 它白皑皑的, 粉妆玉砌;从动作看, 它飘飘洒洒、铺天盖地;从形态看, 它初如柳絮, 渐似鹅毛;从功用看, 瑞雪兆丰年;至于雪装扮出的美丽雪景, 形态各异, 更是好看。描写阳光, 晨光绚丽、霞光灿烂的景色, 能使人联想到年轻人生机勃勃的朝气;描写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能使人产生炽热的情感;播种太阳能表达出让世界充满爱的美好愿望;日落西山、残阳如画照样能写出最美莫过夕阳红, 温馨又从容的情境。写月亮, 抓住月亮的圆、明、柔的特点来写, 满月如镜, 残月似弓;新月如眉, 月上柳梢, 皎洁的月光, 月色如水;朦胧的月色, 神秘又迷人……无论是“举头望明月”, 还是“明月松间照”, “月涌大江流”都能引发人们无限的情思。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如果学生善于从生活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中观察体会, 思想将迸射出耀眼的火花, 感情将插上翱翔的翅膀。
13.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乐观 篇十三
可是在当时,《马克西姆家的姑娘》这部剧首场演出时,却不被观众看好,剧院里喝倒彩的声音此起彼落,人们认为这是一部再糟糕不过的戏剧了。
费多那天晚上在那家剧院看戏。听到人们对自己作品发出的种种不满和嘲弄时,费多却一反常态,也跟着人们一样大喊大叫喝倒彩。
“费多,你难道疯了吗?”坐在他旁边的朋友迷惑不解地问。
14.高考作文名言素材积累 篇十四
2. 一个人的失败,是他自己的直接结果。——詹姆斯。艾伦
3. 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4. 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5.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的站起来。——张海迪
6. 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7. 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朱德
8.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9. 我们破灭的希望,流产的才能,失败的事业,受了挫折的雄心,往往积聚起来叫做嫉妒。—-巴尔扎克
10. 我主要关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是不是甘心。——林肯
11. 想匆匆忙忙地去完成一件事以期达到加快速度的目的,结果总是要失败的。——伊索
12.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13. 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灵魂。——柏拉图
14.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15.初中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篇十五
关键词:读,记,积累,作文,素材
初中语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是其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 是语文教学关注的焦点。
然而,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初中生的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乏味, 作文中常常出现“假”、“大”、“空”、“抄”的现象。当务之急就是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作文素材, 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一.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作文素材来源于实际, 来源于生活。而初中生的经历少, 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 简单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与感悟。观察是写作的门径, 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 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 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1.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做什么事情就有了内驱力。观察兴趣是慢慢培养的。在日常生活中, 我注意观察, 写观察日记, 把一些观察日记拿出来与我的学生分享, 让他们在分享到一些趣闻趣事时激发起观察的兴趣, 希望自己也能把看到的一些新奇事物记下来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学生邀请我和同学们分享他们的观察日记时, 我总是很高兴地听, 及时表扬他们无私奉献———愿意把自己仔细观察得到的原始写作素材拿来与大家共享。如果有可能, 我希望他们带我和大家一起去共观察同分享, 然后我针对学生观察得到的记录提出一些观察及记录的修改建议。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 及时捕捉新鲜的有意义的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某一具体事物时, 首先明确观察的目的, 使学生观察能有的放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的方法和顺序, 进行有条理地观察。同时注意有重点地观察, 观察要细致。观察过后要写下观察记录。
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 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 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进行积极的思维, 展开丰富的联想, 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学生对观察产生一定的兴趣, 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之后, 我们要经常督促学生细心观察, 写观察记录, 并且在书写观察记录时最好结合自己的思考, 努力在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时, 能看透事物的本质。长此以往, 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了。
二.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报刊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 大量读书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教学中, 要让学生大量读书, 增加阅读面, 提高阅读水平。精心选择好的文章向学生推荐, 可以是新闻、科普、故事, 可以是小说、散文、杂文, 只要有益于学生成长都可以读。
读书时, 要求学生进行摘录和写读书笔记。摘录下书中的精华, 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以及对书上内容的思考。只有动了笔, 做了摘录, 写下读书笔记, 才能把学生的思维融入进去, 也只有真正地思考, 读书才能消化。
摘录片段, 书写读书笔记是积累作文素材的一个极好的方法。
三.加强背诵, 培养语感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这样写道:“古今中外, 善于写作的人, 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 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 把别人文章里的好处变成自己的……”由此可见写作文需要积累的大量素材, 除了观察与阅读, 还需要背诵。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才可能文思如涌, 笔下生花。否则, 纵有思绪万千, 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教学中, 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四.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日记可以记下我们看到的东西, 天长日久可以培养我们对周围生活的敏锐观察力;日记可以记下我们读书读到的东西, 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日记可以记下我们读书想到的东西, 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写日记本身, 就锻炼了我们写作的能力。
16.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积累-高考作文 篇十六
【关键词】 小学生 积累 作文素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9-050-01
一、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素材
小学课文是培养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或习作)”、“口语交际”的重要教材。课文中有很多好词、好句与精彩片段,不少课文后面的练习就要求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摘抄一些好词佳句。通过背诵与摘抄,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的优美,还能加强记忆。将这些内容储存于心,需要时可以随时提取。因此,只要学生平时储存了足够的素材,作文时就不会觉得脑中空空、下笔无言了。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体验积累作文素材
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名句深刻地揭示了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阅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表达的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爱好阅读的习惯对于写作有重大的作用。阅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作文词汇,丰富表达方式。
1. 赏析法
阅读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会接触不少的文章,进行着或深入或浅泛的阅读。然而客观说,现时的不少学生却常常只会浏览,并不会真正走进文章,进行欣赏性阅读。我认为必须从赏析的角度去看待阅读,从赏析的高度去对待分析品味,以赏析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感悟与观点,才能逐渐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的素养,从而达到以督促写的目的。
2.摘抄法
小学生的阅读范围狭窄,缺乏阅读的持久性。经过我连续两年的行动研究,发现摘录法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广泛度,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通过指导摘录方法、多种形式的交流、总结等,得出摘录法阅读的一系列做法。 组织学生共同交流阅读感受或交换阅读优美词句积累本。
3.批注法
读书写批注是一种好方法,许多伟人、学者都是这么做的。因为一边读书一边作批注,既可以使读书人开动脑筋,促进思考;又可以加深印象,便于记忆;还能随时记下一些自己读书时的独特感受或思想火花。
4.背诵法
若果说背诵能为写作蓄源的话,那么写作就是清澈的泉流了 。古代的一些文学志士,如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他们没有 学过语法、修辞,却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就是他们熟读乃至背诵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能够做到出口成章。只有多背,吸取和储存大量的词汇及优美语段,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发现素材
农村学生的童年,是在田野里过来的,是在爷爷的小鱼塘里过来的,童年的颜色,有稻谷的金黄、草的绿、池水的清、天的蓝。童年的记忆都是一些杂耍的伙伴儿,崎岖的山路,黄黑色的厚土,无尽的树,扭曲的河流,还有那可爱调皮的牛羊……这些都需要观察,观察是作文的基础,是获得素材的重要途径。观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器官共同参与。观察要注意方法与顺序,要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自然界的万物是我们观察的对象,社会上的人和事也是我们观察的对象,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
四、立足农村生活 ,积累作文素材
在农村,虽然没有能工巧匠构造的花园,也没有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更没有举行航模表演等科技实践活动的少年宫,但却拥有上苍赋予的丰富的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鸟兽虫鱼、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在这里,没有浓妆淡抹,没有人为雕饰,是实实在在的“朴”和“真”。如果我们教师能给以充分的引导,深切的关注,并给他们观察方法的指导,拨动学生心灵之弦,生命的灵性与活力能得到凸现,独特的感受会油然而生,童真童趣会获得释放,写景状物的习作孩子们就不仅有话可写,而且写得还颇有情趣。
五、在练笔过程中丰富作文材料
常言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仅靠读、靠背还不够,要积累更多的素材,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素材分门别类地记下来。发现精彩片段或名言警句,及时地摘抄好或根据自己的爱好把它做记卡片,这样所积累的素材就会越积越多,笔记卡片就成了素材的储存器与仓库了。
六、参加农村社会实践,发掘作文素材
农村生活处处有文章。现代著名诗人何其芳说:“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有快乐和宝藏。”正如海边沙滩的贝壳,拾起来串成一串,便是一条美丽的项链。我们的作文训练不能离开学生见闻的实际,更不能离开学生真切的农村生活。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平时留心农村生活,留意观察,留神农村“有价值的”生活素材,那么,农村孩子的笔下一定会不断流淌出富有农村生活底蕴的美文!
[ 参 考 文 献 ]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设计思路·阶段目标.
17.高考作文论据素材积累 篇十七
燕妮与马克思风雨同舟
燕妮出身于名门贵族,聪慧漂亮,才华出众。她不顾家庭的反对,热恋着出身于普通律师家庭的马克思。1843年6月,当马克思被德国反动政府迫害,准备流亡国外的最困难的时候,她毅然放弃豪华、舒适的家庭,同马克思结婚。婚后,随着马克思颠沛流离,生活极端困难,有时甚至交不起房租,他们最小的一个男孩也因病饿而死。但她从没有动摇过对马克思的坚贞爱情。她经常自豪地说:“我很幸福,因为马克思在身边,他是我生命的支柱!”
18.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篇十八
有一次,我看见家里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篮准备做种的发了芽的土豆。我想土豆可好吃了。于是,我就吵着要爸爸烧给我吃。可是,爸爸却对我说:“这一些土豆已经发了芽,是用来做种的,人不能够吃。”我却偏偏不答应,缠着爸爸就是要烧来吃。正在这个时候,有人来吃爸爸帮助做一点事情,马上就去。
爸爸和那人一走,我马上想你不给我烧,我不会自己动手烧吗?好在我已经会烧火了。哈哈,天助我也,我可以吃到土豆了。于是,我趁机拿了一些土豆到河边去洗了一洗。然后回家我把土豆上的一些芽用剪刀剪了。然后我放在锅里放上一些水,就到灶下烧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很快就把土豆烧熟了。我就揭开锅盖拿出一个土豆。等凉了一会儿,我就剥开皮高兴地吃了起来。这时,我吃到嘴里感觉到有一点苦味。可是,我不管还是照样吃。很快,我就把烧熟的土豆全部吃完了。
到了四点多一点的时候,我开始觉得肚子有一点痛了。这时,爸爸正好回家来,立刻问我:“你吃了什么东西?”我只好老实回答:“我吃了那些土豆。”爸爸听了立刻带我上医院请医生帮助检查。医生检查以后对爸爸说:“不要紧,吃点药就会没有事情的。这时,爸爸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下来。
19.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与提炼 篇十九
一、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中国有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 首先必须要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 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著名文学大师郭沫若对积累与写作的关系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 他说:“蚕吃桑而吐丝, 蜂采花而酿蜜, 牛吃草而出奶, 树吸脂而产漆”。没有原材料的积累而去盲目写作,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作文时“材”源匮乏, 无从下笔。为了完成写作任务, 瞎编乱造, 缺乏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真挚。农村学生怎样才能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呢?
1、观察田园风光之美。
对农村学生来说, 农村的风景优美, 乡土气息浓厚, 他们有碧空沃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有春之绿、夏之花、秋之果、冬之雪。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 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写作素材。教师要利用这种优势,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使他们“见景生情”、“触景生情”。把这种情景引进学校作文教学中,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了解丰富人文风情。
广大的农村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文化悠久, 独特的地域风土人情孕育出了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了解感受当地人文风情, 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而且可以拓宽知识面, 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1) 感受乡情。农村朴素的劳动人民憨厚、淳朴、真诚, 相比城市里的市民, 农村人更注重相互交往和互助, 小到为别人看孩子、调解纠纷、帮抢农活, 大到架桥修路、集资办厂、外出创业, 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搜集素材, 鼓励学生将这些素材引入习作中。
(2) 了解乡俗,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教师可以利用重大的节庆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当地风俗, 探究民俗的来历、演变, 捕捉其中有趣的故事。如一位学生把我们农村过除夕贴对联时的风俗写得活泼有趣。
贴对联, 妈妈贴我指挥。妈妈经过我的指挥把春联贴得正正的。接着妈妈把一个“福”字倒贴在门上, 我一看急了, 冲着妈妈喊着:“妈妈, ‘福’字倒了!”。妈妈高兴地说:“福到了!福到了!这不, 要过新年吗?福就到了。哦!”原来是这样, 我恍然大悟。
(3) 体验生活。农村的生活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写一些家里养的猪、喂的鸡, 可以写一些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性, 可以写一些农田里人们劳动的场景。这是他们写作基本的素材来源, 也是农村学生所拥有的独特文化底蕴。假如写一只鸡的话,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鸡的大小、羽毛的颜色、鸡吃食的样子、鸡打架的架势、鸡下蛋的情景, 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 学生就会有目的的去观察, 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如果每天让学生把经历的事, 说一说、议一议, 久而久之, 学生就知道了那些事是有价值的, 哪些事是没有价值的。写作就是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 而不是写那些“虚构”、“虚无缥缈”的生活。让学生知道, 说真话、写真事、叙真情就是生活中的真正作文。
(4) 体察乡变。随着社会飞速发展, 农村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精神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观察、访问、实地查看等, 了解和感受这些变化,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习作开拓广阔的空间。
(5) 品味语言。农村的语言很质朴, 也很丰富。如在农村广为流传的谚语、惯用语、甚至还有一些专门术语。学生若能在写作时吸收语言的精华, 必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庄稼一枝花, 全靠肥当家”, “人误地一时, 地误人一季”, “头伏萝卜二伏菜”等, 还有很多形容人性格特征的一些惯用语, 如“炮筒子”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狗腿子”是指坏人的帮凶;“敲边鼓”是指从旁帮腔作势的人。
3、感受生活的乐趣。
农村孩子的生活较之城里的孩子, 多了几分自由和快乐, 天地更加广阔, 生活更加惬意。农村学生春天可以到野外放风筝、挖野菜, 夏天可以到河里去捉螃蟹、逮小鱼, 秋天可以到田野里捉蜻蜓、摘野果, 冬天可以打雪仗、到山林里逮兔子, 真是其乐无穷。例如写《钓鱼》为题的文章, 农村的男孩子大都有钓鱼的经历, 教师如能适当引导, 学生就能写出不错的作文。如“钓鱼前, 你和谁钓鱼?”“你做了哪些工作?”“到了河边你做什么?别人在干什么?”“你下钓之前要做什么?下钓后出现了什么现象?”“钓鱼时你心里怎样想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 他们在脑海中就会想象出钓鱼的情景, 在写作时就会感到言之有物。只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感受生活、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瞬间, 学生就会从这些有趣的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二、学生作文素材的提炼
学生积累了素材, 还远远不够。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和提炼, 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操作。
1、记好“流水账”。
作文写作最忌讳“流水账”, 但作文素材却又依赖于“流水账”。“流水账”就是让学生把一天中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整理一下,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用一段话记在一个专用的本子上, 事情记得越多越好。可以记一天里自己做的或看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事, 可以写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 可以描写看到的一个场面, 可以写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可以记录一个自然现象, 当然也可以是“一段精彩语句、一个奇思妙想、一处迷人景致”。这样记“流水账”其实也是一项最基本的作文行为。从技术上讲它的难度并不大, 因此容易吸引学生广泛参与。长期这样记“流水账”可以逐步养成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能促进学生自觉地去观察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 并觉得他们都是有意义的, 都是可以写下来的。
2、建好“明细账”。
一个星期下来, 学生的“流水账”肯定记了不少事。这时, 就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把这些“流水账”理一理, 挑两三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或最感兴趣的事, 做一些回忆与联想, 添上“事情经过”、“人物言行”、“天气情况”、“个人感受”、“事物变化”等元素, 把这些素材记得明白些、详细些, 形成一个“明细账”。应该说这时候的选、加工、处理、提炼素材的过程中, 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 品味出了作文素材的“真味”, 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快乐与平易, 使他们认识到作文就存在生活中, 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作文的距离。
3、入好“分类账”。
一个月下来, 学生大多数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作文素材, 为了存取方便, 还必须要搞好“分类账”。初中生作文大致可以分为写人、记事、状物、写景、说明、见解等几个类型。写人篇可记载父母、亲友、老师、同学等;写景篇可记载自然风光、人文建筑等;状物篇可记载为趣事、喜事、难事、伤心事、教训事、体验事等。总之分类的原则是“学生自主、查找便利”。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选材、鉴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作文的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
20.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积累-高考作文 篇二十
技法1巧用古例
名师简介>>
王升允,任教于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全国百强中学、全国教育系统优秀集体——河南省实验中学,在多家CN刊物上发表十余篇论文,主持或参加的省级课题均顺利结项,并多次获得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表彰,多次获得市、区优质课一等奖,系《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特约编辑。
真题回放>>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场佳作
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
稚童满心欢喜地握着满分的答卷,却未曾料想那一次的完美竟成了次次需好的重压;顽子手持及格边缘的分数,却因着分毫之差享受截然相反的待遇。看似天差地别的境况,其本质却都是家长对失误的绝对否定态度。
殊不知,这所谓的“赏罚分明”“因材施教”,不过是自私地将孩子的失误看作天理难容的祸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其一味强压失误的苗头,最终得到畏缩不前的“绝对安全”,不如怀着容误之心,以宽容的态度包纳错误,留下温暖和继续向前的勇气。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儒宋濂少时即嗜学,当他趋百里外,跟随乡之先达潜心学习时,也曾不断地援疑质理。试想乡野小儿,立侍于尊者之左右,又怎么会没有一丝失误?倘若先达亦如漫画中的家长,对宋濂的失误毫无包容,宋濂又怎能在一步一步的完善中终成大儒?温暖的容误之心,让一个贫困学子获得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卒获有所闻,于历史长河中留下其身影。(引用古人宋濂的事例,却使用旧瓶装新酒,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从常见角度得出勤奋、谦虚等观点,而是翻转角度,从先达的角度得出容误之心,从而紧扣中心论点。作者还对宋濂求学的情景进行适当合理地想象扩展,使得素材丰满生动。)
诚然,进步应当鼓励,落后理应惩戒。但一味地用模式化的标准赏罚,不过是机械生硬地重复既定的步骤。这样的方法可以培养毫无差错却古板冰冷的机器,却会摧毁一个心思敏锐富于创新的生命。唯有在怀着容误之心的前提下,对失误进行引导和规正,才能终成大美之格局。
管夷吾举于市时,若无鲍叔牙对其之前过错的容纳与规劝,他又怎能在东周列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就千秋史名?廉颇执迷于“不忍为之下”时,若无蔺相如对其过错的容纳和退让,怎么会有强秦不敢加兵于赵国的格局?魏征一次次逆龙鳞时,若无唐太宗对他错误的宽容和忍让,怎么会有贞观之治盛世景象的涌现?(作者在这里使用了组合排比的技法,列举管仲与鲍叔牙、廉颇与蔺相如、魏征与唐太宗三组古人事例,显得材料充实,理直气壮。)古往今来,身清如玉、毫无瑕疵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在容误之心与规劝之言下抬头向前,于温暖和宽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满分学生”。
日渐数字化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如同漫画中的家长,极端化地追求完美无缺,对任何水平线之下的失误采取零容忍态度。然而无误不等于无缺。幸福华丽的生命姿态,只有在容误的温暖中才可肆意伸展。
愿吾辈定性明心,以包容之心态对待世间万物;愿孩童持卷回家时,迎来的并非纯功利的计较,而是包容失误带来勇气的温暖;愿容误之雅量存于万众心中。如此,则大美之世,可计日而待也。
技法指津
这篇文章总共运用了三种素材使用技法:旧瓶装新酒、扩展素材、组合排比。
1.旧瓶装新酒。运用这一技法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旧例、旧材料很多,选择上很从容,不再有搜肠刮肚的煎熬;二是对于旧例旧材料人们耳熟能详,比较易于接受,而且经作者过改造后又融入其独特感受和创造精神,给人以新鲜之感,闪现作者的智慧火花。当然,使用这一技法时,要注意过犹不及,一旦过分就会成为胡说八道、信口雌黄了,也要注意不要为出新而出新,出新一定是为中心服务的。
2.合理想象,扩展素材。大家所积累的古例素材,因为时间的久远和历史材料的缺失,大多是简单粗糙、缺乏细节的,在运用时就需要进行合理想象,适当扩展。具体方法上,不外乎扩充情节和增添细节,使事件、人物有血有肉,并且更有利于表现中心。使用这一技法,要注意扩展要有所依托:物景、细节等,不是凭空而来的;同时扩展一定要合理,不违背原文原事,不要戏说。
3.组合排比,也可以称作“多料合用”。它是指将同一类素材进行精当表述,组合在一起,共同论证同一论点。其优点是显得材料充沛、论述有气势。使用该技法时,应注意语言表达要精当整齐,不能一味地堆砌材料,要合理排列顺序(比如按时间先后、由主到次等)。
技法延伸
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西楚霸王项羽仁善勇猛却武断无谋,刘邦深谋远虑,却有失于阴险。对待他人,对待英雄人物,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接受他。对待身边的人,我们也应如此去包容、接受。这样才能更多地看到生活和人性阳光的一面。(《乌江水·霸王情》)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积累-高考作文】推荐阅读:
高考作文论据素材积累08-22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经典题记08-19
高考素材积累:福祸06-18
新颖的高考作文素材07-02
高考作文素材的运用08-13
小学语文作文名言警句素材的积累09-22
高考作文素材:理想06-27
高考作文素材三08-17
高考作文美语素材08-26
高考作文素材美德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