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实践模式探索》课题中期汇报

2024-07-23

《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实践模式探索》课题中期汇报

1.《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实践模式探索》课题中期汇报 篇一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28-0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当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各大高职院校开始尝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但是,在校企合作的体制中,很多院校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对校企合作的背景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校企合作在我国发展受阻的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地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而且对于校企合作的模式和运作方式也不能很好地应用,从而造成了目前校企合作空有“面子”,缺乏“里子”。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对高职校企合作有一定的帮助。

一、校企合作产生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的推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的经济体制,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市场体制日臻完善,体制赋予经济的活力开始转变为由人才驱动的新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弥补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源不足,各类高职院校应运而生。

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情况并没有像人们想象得那样乐观,由于受传统观念“上好大学”“学而优则仕”的影响,造成了国立本科院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生源“吃不下”,而各类高职院校却是“没得吃”的尴尬局面,使得人才培养,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出现了严重匮乏。

从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看,高职院校的发展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但其发展的现实却不容乐观。那么,这个问题的产生根源在哪里呢?

就现实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很大一部分是民办高校。一方面对于民办高校的设立,国家在政策上有比较大的限制,致使民办院校对于社会生源的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这些高职院校本身运作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造成对学生的培养达不到预期目标。

高职院校和普通的高等院校不同,高职院校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找到自己的优势。从我国高职院校产生的过程来看,顺应市场规律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天然优势。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教育符合市场的需求呢?校企合作便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承接市场的最好方式。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实现双方“共赢”的一种教育体制。这种教育体制最大限度地使人才的培养顺接了市场的需求,让学生能够找到合适自身的岗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

对于校企合作,目前的状况是“校热企冷”,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了校企合作的关键所在。要想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要从校企合作的模式和运行的机制来研究,找出“企冷”的原因。

校企合作的模式大致可分为学校引进企业、校企互动、订单式培养三种模式。

1.校企合作模式一:校内生产线模式

校内生产线模式主要是指让合作企业把一部分生产线设置在校园内。这样一来,对于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习技能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就可以直接把课堂移到生产线上,使学生获得实践的机会。对于需要技术性的工种而言,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让其掌握这门技术,所以在其入职之后,往往还需要进行再培养。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还增加了企业培训员工的负担。

另外,对于高职类院校资金短缺的问题也有所缓解。通常而言,一个学校是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设备的,对于侧重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来讲,购置相应的教学设备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无疑会给学校的运作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如果将企业的生产线的一部分建设在学校内,学校自然就节省了这笔开支。

对于企业来讲,生产线的建立是需要相应的场地,一个企业在不断地扩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供地不足的状况。这就迫切需要企业去开发新的场地,把学校转化成一部分生产线,就解决了企业的这个问题。

校内生产线模式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能克服学校缺乏培训设备器材的短板,二是能满足企业对生产场地的需求。

但是这种模式也衍生出了很多的问题——把企业的生产线安排到学校会对企业的生产调度产生一定影响,如果缺乏有效地沟通,在对生产线的使用上,学校和企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分歧。另外,生产车间的运作会给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带来干扰,也给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校企合作模式二:校企互动式模式

企业是生产的地方,学校是教育的场所。虽然双方有不同的目的和性质,但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学校教育人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使其在社会中有更强大的競争力。企业则是各类人才施展拳脚的地方。所以说,学校和企业是顺承的关系,彼此就如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而校企互动的模式就是对这两个主题关系利用的一种良好的方式。

设备齐全、原料充足的企业为学校师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与此同时,学校也将企业纳入教学计划当中,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学校教学中,让企业工程师为学生讲授实用课程。

这样的授课摆脱了一贯枯燥的上课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企业的运作流程,而且企业也可以让学校教师协助自己培训员工,以提高员工的理论素养。

通过学校与企业交互培训,不但能让学生获得更接近实战操作的技能训练,有效提升专业技能,也能让企业借助实习生的力量创造更多价值。学生向企业工作者学习技能,再通过实习工作把学到的技能反馈到企业。这种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模式让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了良性循环。

3.校企合作模式三:人才订单模式

如今,很多高职院校采用订单式的培养人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把学校教育和市场的需求牢牢地结合到了一起,从而实现了招生和招工同步、教学和生产同步、实习和就业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订单模式的生源包括学校的学生和企业聘用的员工。教育课程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讲授。开设什么课程、考试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来制定。这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合作模式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

当学生完成短期技能培训后,企业负责组织考核,考核达标,学生就可以根据“订单”合同到企业就业。这种合作模式把教学与就业之间挂钩,充分体现了职业技能培训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但是这种合作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这样的模式下,学校处于被动的地位,培养人数、培养时间完全根据企业需要,学校没有主动权。这样一来,学校的长久和稳定的发展就得不到保障,学校也因此缺乏独立性。

所以说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模式,在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学校里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从对校企合作的这三种模式的划分中,我们还要从中找出它们的不足,而要想解决校企合作的问题,还要从驱动校企合作的根源上分析开始。

三、校企合作问题产生的根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体制有了较大转变。职业院校也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学模式,转为面向市场经济环境的自主办学模式。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化技术性人才。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上都围绕着当地的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来确定。

在这个大背景下,学校教学需要走出书本,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企业也需要更多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以谋求进一步发展。

校企双方的利益具有相关性,而且双方天然形成了优势互补关系。学校的优势在于专业的学术研究与雄厚的师资力量。而企业拥有成套的设备、原料以及成熟的生产管理经验。这是校企可以实现联合的根源所在。

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但我国校企联合的发展进程依然比较缓慢,校企合作通常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没能充分发挥市场的驱动力。这就导致企业缺乏与学校深入合作的驱动力。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劳动密集型企业依然是主流,科技密集型企业较少,经济增长更依赖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低成本优势,而不是提高技术含量和劳动者素质。许多企业技术含量低,故而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第二,由于大多企业的体制不够完善,管理模式粗放,生产力水平偏低,难以支付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的成本。

第三,缺乏一个行业组织从外部约束企业参与职业培训,而大多企业本身对此事不重视。

职业院校在现阶段已经意识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务实的办学方针。遗憾的是,由于新旧体制过渡的惯性,学习和企业合作的途径依然比较单一,双方都缺乏长期而明确的人才培训战略规划。

为了克服上述因素对校企合作关系的不利影响,应该探索一种新体制,把市场环境带来的外部压力转化为校企主动寻求合作的内在动力,把“以政府为主导”的旧合作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合作模式。这将是高职校企合作打开新局面的关键。

政府对于校企合作的作用应当由直接干预转变为宏观管理。政府一方面应该给予职业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法规,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氛围。这需要政府明确自己与院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不同的角色定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起最根本作用的应当是市场竞争。通过市场竞争的压力推动校企合作机制的有序发展。

四、关于校企合作问题的解决思路

解决校企合作“水土不服”问题的关键是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这种合作机制应当包括三个方面:驱动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只有把三个配套机制建立完整才能巩固校企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1.驱动机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利益驱动。没有足够的利益为驱动源,任何市场合作关系都不会持久。从本质上说,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者,其核心利益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被广大企业聘用;而企业是人才使用者,其核心利益是从院校不断引进优秀人才以壮大自己。双方的目标都以学生为基础,这就是合作的空间。对于广大学生而言,校企合作模式能提高其职业能力与就业率,同时可通过实践活动收获工作经验,甚至取得一定的实习收入。

因此,促成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通盘考虑院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利益诉求,构建一个让三方利益均衡的良性循环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这三者之中,企业的积极性是最难调动的。为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院校必须确保企业在合作中的收益。例如,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可以优先获得院校的优秀毕业生;院校也可以发挥师资优势帮助企业实现对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这种良性互动关系不但能促进企业朝着学习型企业方向进化,还能让院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对于这样的企业,政府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规给予其优惠政策。同样,政府也应以法规等形式保护高职院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2.激励机制

国家应当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善校企合作经济环境。特别是把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纳入增加就业的基本政策当中。只有将企业发展的短期利益与市场经济的长远利益相结合,才能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将进一步提高市场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

3.约束机制

对于要培养的学生,学校与企业要和其签订相应的合同,以法律的形式来确保学生在完成教育之后,能够到签订企业去工作,尤其是企业委托培养的学生,更应该防止学生的流失,也可以通过让学生缴纳保证金的方式来约束其就业行为。

对于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应当制订一个关于校企合作的实施细则,把企业、学校在校企合作关系中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界定明确,同时,为了落实校企合作的政策,政府应当设置相应的惩罚条款,对那些未能认真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企业进行惩罚。通过法律的约束力,督促企业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参与院校的职业教育。

此外,政府应当健全行业组织建设,运用优惠政策引导行业组织参与到校企合作当中。行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向政府提供合理化建议,协调企业和高职院校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向社会推广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强化行业组织的管理和协调职能。例如行业组织制定一个明确的企校联合办学的章程,并设计一个合理的企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教学标准。这既是为了让行业组织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是为了督促企业履行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所产生的水土不服问题,是由于双方尚未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所致。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从外部推动,高职院校的积极配合,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被唤起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院校与企业通过深入合作,联合推广职业教育,最终一定能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实现企业、院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明航.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与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林润惠,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华北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编委会.华北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3.

[4]杭瑞友,葛竹兴.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5]王文槿,林仙福.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6]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案例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7]梁凌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创新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8]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协调发展、提高质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會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9]余祖光,荀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系列成果之2:产业文化育人典型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0]郑美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新模式的思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劳动合同一式两份却不给员工下一篇: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