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其特征

2024-09-29

信息及其特征(精选8篇)

1.信息及其特征 篇一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课题】信息及其特征(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教学内容分析】

初看这部分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的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目标。授课地点适宜在教室进行,否则机房教学学生由于没有操作内容容易坐不住。如何让初涉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学生理解深奥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就是件让教师头疼的事情了。在这一章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讲授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现场试验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重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实例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新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各个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都不尽相同,所以有必要先做一个状况调查,以方便日后的教学工作能有的放矢地展开。

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设情境,多做……,让学生感到学中有乐,学有收获,……。【教学环境、教具及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教室;机房

『软件』:学习资源、范例、技术支持(讨论提问区)、实践作业、交流与评价 【教学实录】 ● 情景模拟,引入概念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四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从学生中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答案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水、刀等等。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问答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经过讨论分析后,学生初步得出结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需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信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密切。

教师活动:对于信息的概念有很多种定义,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叙述了。信息的作用是告诉人们已经发生过、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物质状态或者活动。

对于物质、能量学生一般都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很难就此理解较深,下面的实验则提出了:在保证了物质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

● 循序渐进,趁热打铁,推出“感觉剥夺实验”。

书中介绍了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个实验,毕竟他们都不是被试者。可以通过以下的实验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段内容。

教师活动:请一个同学来做实验(未介绍感觉剥夺实验之前),等学生上来以后,让他面向墙壁静止等教师的指令才能回头和说话。这时候,教师通过投影显示:“请同学们都不要出声,浏览课本第1-3页内容,看看他能否坚持180秒?”同时打开记时器程序开始记时(我所任课的四个班级的被实验者中,有二个学生在100秒左右就回头打探情况了,另外二个虽没回头和说话,在此过程中都有抓耳挠腮等动作。)学生活动:请被实验的学生谈一谈实验时的感受。(被实验者都有好奇、不安等感受)

教师活动:通过投影显示: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 游戏引入,开始信息特征的介绍

1、载体依附性

教师活动:投影显示:小游戏:COPY不走样

游戏规则:请四位同学上来,第一位同学将我卡片上的文字用某种方法传达给第二位同学,依次类推。限定条件:不允许重复使用前面同学用过的方法。学生活动:学生用到的传递方法有写、说、比划、画等

教师活动:投影显示: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并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

2、价值性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信息经典案例中学习信息的一般特征,可以进行信息的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等教学。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活动: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

3、时效性

教师活动:重提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说明信息的时效性。金融信息、气象信息(不测寒流之灾)、战争情报等等,都是有时效性的。信息虽然具有价值性,然而信息日新月异,甚至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同学们必须要具备快速获取和判断信息的能力。

4、共享性

教师活动:接着上面提到的气象预报和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人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说明信息的共享性。

5、不完全性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盲人摸象”的例子(静态图片和FLASH动画),点评指出信息的不完全性。

6、真伪性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空城计”,请一位同学简述“空城计”;学生观看部分神奇的迷幻,请学生思考信息还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回答问题。教师活动:点评答案,提出信息的真伪性。

● 结束语

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对于信息,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加工成为有效的信息、如何将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如何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信息,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合理的工具合理、合法地开展交流,这些信息素养正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学习和提高的。

2.信息及其特征 篇二

(一)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从事会计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境地或结果, 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向资源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 应以历史的、客观的信息为主, 强调可靠性;决策有用观则认为会计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因此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一般认为,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采用的是决策有用观,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 采用的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我国新会计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义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可见, 这一会计目标倾向于以受托责任观为基础, 兼顾决策有用观, 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

(二)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应达到或应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 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定性约束, 也是会计主体进行会计选择所追求的质量标准。会计信息质量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量化, 人们常用是否真实、可靠、相关等标准作为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三) 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目标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一般认为, 会计目标应包括并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反过来维护或服务于会计目标, 为实现会计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即具备高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能促使目标的实现。

二、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一) 国外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状况

国外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起步较早, 开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此后, 国际会计组织、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都在美国的影响下, 建立了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美国会计学会 (AAA) 首次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目标联系起来研究, 此后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 (APB) 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但均未提出完整的框架体系。直到1980年,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发布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 (SFAC NO.2) , 首次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框架图, 如图1所示。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于1989年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 会计信息四项主要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并归类为主要特征、次要特征等不同层次, 如图2所示。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在其1999年公布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 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即与会计信息内容有关的质量, 与报表表述有关的质量, 对信息质量的约束。各部分又由不同的质量特征组成, 如图3所示。

(二) 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指出, 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首次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三) 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FASB、IASC、ASB都是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构建为一个多层次的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 三者都将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其主要质量特征, 并且考虑了成本效益原则。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并行列示的, 没有区分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 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上述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中, 都没有包括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公允性等特征。事实上, 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公允性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 因此,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 增强财务报告透明度应成为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构建设想

我国的会计环境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 因此对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选择也有差异。如美国资本市场高度发达, 股权与经营权分离, 公司由专业经理人员管理, 形成了强大的会计信息使用群体, 其会计信息强调对外部使用者的决策有用。而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仍不够完善, 股权主要由国家和法人控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依然严重。因此, 应以客观真实作为基本的质量要求, 并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 考虑我国的现实环境, 可以构建以下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见图4) 。在图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 同样是以会计目标作为导向, 即建立在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基础上, 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按信息提供过程分为会计信息内容质量特征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特征, 再分别按影响信息质量的重要程度分为主要质量特征和其他质量特征。对于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特征, 笔者认为, 我国仍要坚持真实有用, 即在讲究客观性的基础上兼顾相关性。客观性比真实性具有更广泛的内涵, 包括真实、可靠、可验证等含义。而相关性特征则可借鉴FASB的解释。在客观性和相关性的关系上, 不能将二者对立, 只有建立在客观公正基础上的会计信息才更具有相关性。将可比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作为辅助质量特征, 对主要质量特征加以补充, 共同支撑会计信息的真实有用性。对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特征则主要强调信息的透明度。高透明度意味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即根据企业所提供的信息, 使用者能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风险程度等。因此, 对使用者来说, 信息的透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透明性特征实质上强调了企业对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诚信程度, 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又包含了充分披露、可比性、易于理解等内容。最后, 将重要性作为承认信息质量的起端, 即只有符合重要性的项目才需考虑其质量特征, 而重要性是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表达时, 可能影响依赖该信息的人所做出的判断。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3.个人信息权特征及其功能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人格权;个人信息权;隐私;功能

随着时代的大踏步前进,信息网络技术、基因遗传、克隆、器官移植等现代科学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联性,使得个人信息具有越来越高的商业价值,利用他人的信息推广商品、进行广告宣传变得越加频繁,个人信息权的保护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试管婴儿的诞生改变了传统上对生命的理解,克隆技术使得身体、器官的复制成为可能,人工器官制造技术、干细胞研究、克隆技术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人类最终解决器官来源问题铺平了道路,但同时也对生命、身体、健康甚至是自由等人格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1]近些年来,法院受理的侵害人格权案件数量剧增,让法官乃至学者困惑的是这些案件突破了以往的形式,案情变得极为复杂甚至是罕见,传统民法根本没有涉及过这些类型的案件,法律也出现了负载的情况。例如近年发生的“QQ号码继承案件”、“殡仪馆借尸案件”、“误登手机号码案件”都对人格权的传统理论带来新的挑战。

个人信息权作为人格权中的内容,应当对其进行理论和立法的继受,结合人格利益现状以及预期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将个人信息权作出规定,对人格权立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信息权的特征

个人信息应否作为民事权利提出,诸多学者观点不同。王利明教授认为它和特定的自然人相联系,具有辨别和确定个别人的功能,对个人信息的侵害实际上是对个人私益的侵害。虽然《刑法》对非法获取、出售和提供个人信息作了相关规定,但是实践中的侵权案例往往不涉及刑法的层面,该由利益人主动出击,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将个人信息作为一项权能来规定十分有必要。刘德良教授主张个人信息是一种财产权,因为个人信息在商业化或者信息化过程中已经具备了经济属性,这样一种经济价值在保护的过程中就应当从财产权利的角度去考虑。作者认为,个人信息是否为民事权利应当从个人信息的诸多特征入手,从而解释个人信息权。

1.个人信息概念

个人信息在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能够反映某个体的特征,能够被识别的一种符号系统,包括的范围极其广泛,如个人身份、身体情况、家庭、党派、财产等内容。德国《联邦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对个人信息的解释是指任何关于得识别或可得识别自然人的属人或属事的信息。欧洲理事会对1992年《理事会资料保护条例》的修改建议稿规定:“个人资料是指有关一个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任何信息,不局限于以可处理形式存在的信息,它包括任何种类和任何形式的信息,只要这种信息是有关个人的,不论是活着的人还是死去的人并且只要这个人或这些人可以识别。”英国1984年《资料保护法》规定:“个人资料是由有关一个活着的人的信息组成的资料。”1974年《美国隐私法》以隐私权保护为基础,通过隐私权对个人信息加以保护。在对个人信息概念的表述上,美国学者也常常从隐私权的角度进行定义。艾伦也指出,“隐私就是我们对自己所有的信息的控制”。[2]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人信息作为识别的符号具有直接与间接的两重属性。所谓直接性即普通人不需要依靠其他信息就能够识别出某主体的特征,间接性则是指需要借助其他信息元素,并相互结合,从而对应信息的真正主人。

2.个人信息权权利属性

由于个人信息涉及的内容较为宽广,在遇到人格利益侵害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法律予以保护,比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5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的,应当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又《刑法》第253条第3款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4款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5款规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的18项权利中有一半是人格权,我们是否可以说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立法中失去重要地位,不应该将其再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提出呢?

(1)个人信息权不是隐私权。我国主要借鉴学习德国的立法经验,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多将信息收集齐备,统一规定。前述所说的《德国联邦个人资料保护法》便将个人信息通过立法形式保护。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则以分散的形式来保护信息,1974年《美国隐私法》对个人信息予以保护,也从本质上认为个人信息权应属于隐私权的性质,美国学者认为隐私就是对自己所有信息的控制,大量的司法判例同样支撑着这种观点。但是笔者认为个人信息的范畴远远大于隐私,尤其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众多个人信息发布在网站上传递,其中不乏自我宣传的信息,这些信息中虽涉及隐私部分,但由于公开范围广,公共管理需要等特点而不再是隐私的范畴,若被归为隐私,很难被大众接受,甚至是影响社会交流。[3]

(2)个人信息权不是单纯的财产权。王利明老师认为要承认个人信息是一种人格权,背后的价值理念是人格尊严。每一个人都有信息,都应当是平等的享有信息,法律之所以要确认和保护个人信息是基于对尊严的维护,所以保护对信息的支配权利。不能说一个名人的信息就比一个流浪汉的信息更加重要,从人格权法的角度考虑,他们是平等的,都体现的是一种尊严。个人信息类型很多,有很多信息直接指向特定的对象,有的信息不直接指向特定对象,比如说手机号码、电话号码等等,手机号码也是在不断更换的,也可能一个人有很多手机号码,所以根据手机号码不可能指向特定人,也可能一个手机号码家里很多人都在用,这些信息虽然不具有直接指向性,但是和其他信息结合起来还是可以指向特定人。从这点上讲,它牵动着人格特征,具有人格权属性。

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并非只是为了它的财产价值,因为个人信息若以财产价值来衡量的化就会有失公允。大多情况下,个人信息的获取或者个人信息的填写送出并不是为了财产利益。如果以财产权的属性去考虑,当这些丰富多彩的信息被投放到社会中,如何能够保护的过来?就算保护了,如何计算损失,这些都是影响索赔的障碍,是不容易计算保护的。当然针对赔付问题,也需要日后加以考虑,从而达到更好保护个人信息的效果。其实个人信息权的真正意义则是在于这些信息更多涉及人格利益,与人格属性息息相关,应当由人格权的立法来规定。[4]

综上所述应当为个人信息权提供一个“住所”,承认其民事权利属性,将其规定为人格权的内容,为日后个人信息的删减添补提供更方便的法律依据,不至于杂乱无序。个人信息权的提出也能提高大众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更加主动捍卫自己的人格利益,避免被动干预,即缓解了司法压力,又节约了司法资源。

二、个人信息权的功能

个人信息权的功能是调整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信息权力者之间因为信息利益被侵害发生纠纷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为个人信息受害一方提供充分的保护,避免个人利益扩大损失。当然现在的功能是不完善的设想,相信随着人格权法的尘埃落定,个人信息权的功能将更完整的呈现。

1.为信息主体提供更完善、更便捷的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包含了信息社会资源的方方面面,若用原有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更新快速的个人信息则有些力不从心,司法实践中也不乏一些涉及个人信息受损案件,比如A某是个声音发烧友,将其录制的对话声音发布在网站博客上供网民吐槽,而B某下载了一款能够模仿声线改变声音的应用软件,利用软件将原来A某发布网上的声音信息录制成贬损、低俗的话语发布,这就侵害了A某的合法权益,然而究竟是什么权益呢?再如婚恋报名网站将某报名女士的手机号码登错一位数字,双方也一直未发现此刊登错误,结果号码的真正主人遭受到了大量的电话示爱,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不得不更换号码,这又侵害了什么权益呢?[5]

2.个人信息权象征着人权的标志

所谓个人信息权的提出是人权发展的标志,这是因为个人信息权本身涵盖的是人格相关的内容,体现的是人背后所享有的最高的个人价值。这些是各国民法所遵循的基本,也同样在立法过程中体现了一国法治理念与人权的保护程度。王利明老师在人大法学论坛上提到,法律发展趋势是,最初一些国家的判例和立法主要承认对生命、健康等基于自然属性而产生的物质性人格权进行保护,后续将逐渐认可社会属性产生的精神性人格权,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的地位也将凸显。

3.协调补充其他机制,弥补法律漏洞

2009年3月至12月,被告人谢某等作为电信单位工作人员或者经电信单位授权直接从事电信相关业务的人员,利用电信单位服务平台,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其中谢某为他人提供90多个手机号码进行定位,非法获利9万元。其他人非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出售、倒卖,有的多达300余条。法院分别判处23名被告人2年零6个月至6个月不等的刑罚,其中9人获缓刑。这是至今北京最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在刑法有规定的情况下能够对此治罪,然而就民法而言如何给出一个答案呢?或者说合法获取的信息造成侵权应该如何规定呢?[6]

我国民法在人格权法中只有对此加以规定,才能使人们明白不经本人同意不得随意使用的道理。尤其是电信部门和其工作人员负有对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保密的义务,违反义务应承担民事责任,严重者达到犯罪程度还要承担刑事责任。民法规定与刑法规定配套,才能有效发挥法律保护公民个人信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信息的大量流通,个人信息权必将成为保护个人信息受侵害的最有效的法律武器。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这种权利的重要意义,给个人信息权以准确的法律定位,是提高公民主动维护个人信息权利意识的基础,也是为个人信息在法律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当然,个人信息权在现阶段的思考中仍然存有不足,例如个人信息涵盖广泛,在立法时对个人信息权中的个人信息内容究竟如何规定问题;死者的个人信息如何保护问题;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中信息重合部分应如何适用法律问题;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方式应该为何种形式,是查询、删除、更改还是其他方法;侵害个人信息权应如何赔偿,赔偿限额、方式、证明责任问题;由此看来个人信息权还有许多重要问题值得研究。若能真的为个人信息权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它將为保护个人信息乃至人格利益作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的发展与完善——以人格尊严的保护为视角[J].法学研究,2003,( 2) : 32-45

[2]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J].苏州大学学报,2012,(1) : 68-75

[3]张振亮.个人信息权及其民法保护[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1-46

[4]齐爱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J].河北法学,2008,(4)15-33

[5]姚辉.关于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若干问题[J].法学论坛,2011,(6)10-16

4.信息及其特征 篇四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

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总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 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引入: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思考 :

1、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5.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书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是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 深,也希望本节能激发学生对今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此,本节共设置了两部分的内容:

一、信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从认识信息的基本含义出发,进而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这是全书及整套书的基础内容。

本节旨在帮助学生在理解信息内涵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讨论等学习方式,了解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拓宽学生对信息文化的形态和内涵的认识。教材中列举了几个典型的例子,并设置了探究活动,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探讨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这对学生认识到利用信息创造财富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二、学情分析

在思想认识方面,学生在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信 息技术课”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需要进行观念上的改变。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一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表达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提炼能力,因此在进行信息基本特征的现实意义的总结归纳时,应主要由学生去完成。但是学生之间计算机操作基础还存在差异,所以还需对零基础的同学特别照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 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信息; b. 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案例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讨论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让学生明白信息对我们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养成主动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特征

2、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环境

硬件:局域网机房,教师机一台,学生机81台,投影仪

软件:windowsXP,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和屏幕广播教学系统,教学使用幻灯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使用案例导入新课: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物品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钢刀、火石。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

向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并形成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指出这三种物品的本质分别是物质、能量和信息。我们这门课叫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们所处的时代叫什么?(与学生进行问答)进而强调信息的重要性并且衔接到下一步——讲解信息的定义。

2、讲授新课

(一)信息的定义

(1)从信息的发出方来看,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称之为信息。

香农(信息学奠基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控制论奠基人):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我国信息论专家):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请学生起来举例讲讲他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可以称为信息。并记录在黑板上。

(二)信息的传播过程

判断学生上一环节所说的内容是否是信息,进而让学生分清楚什么是载体、什么是途径,什么才是信息本身。举例:1.老师比出ok手势,让学生看手势说含义(希望学生明白信息是符号,其包含的含义是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和理解的)

2.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善于观察、分析信息,充分利用好信息,这样信息才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分析课本第五页的任务,归纳出对应的信息基本特征,同一信息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特征,然后每组派代表回答。

(1)依附性:信息的传播是离不开传播介质(载体)的,所以说它具有依附性。(2)传递性:我们阅读书籍、报刊,可以了解到他人的思维和经验;借助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很多事情。

(3)共享性: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后,还是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信息,我有一个信息,我们互相交换,每人便拥有了两份信息。共享是互联网最基本的精神!没有共享的初衷也就没有今天庞大的互联网系统。

(4)价值相对性:信息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受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能力。比如一个班的同学,在同样的教室听课,同样的老师讲课,但是每个同学对于老师所讲的东西理解吸收是不一样的。

(5)时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信息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率就会降低。这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很充分,日历也是用完一年就不会再用来看日期了。

(6)真伪性:人们接受到的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有些出于某种目的,被人故意窜改、捏造、欺骗、夸大;有些是由于人们在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不足导致;有的是传递过程中的失误。(给学生讲述自己被骗的经历)

练习书本第6页的探究活动。

(四)学生练习往年关于信息特征的会考题目

1.萧伯纳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个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普通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2.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B.信息对于所有人具有同等价值 C.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D.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3.“家书抵万金”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

A.普遍性 B.价值性 C.共享性 D.客观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A.DVD电影光盘 B.学校发的课本

C.刊登新闻的报纸 D.电视台发布的天气情况 5.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可以不依附于载体独立存在 B.多个信息可以依附在同一载体上 C.信息只能以一种形式进行存储和传播 D.依附于同一载体的信息必须是同一类型

3、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关于信息的很多东西,信息的各种定义,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源通过载体传播到信宿,并对信宿产生一定的效果和作用),还有信息的基本特征。同学们还记得信息的特征有哪些吗?

九、教学反思

通过情境导入,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与学生也有较好的互动,很自然地跟本节课的主题“信息”衔接过渡起来了,而且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

6.《信息及其特征》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讲内容为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清楚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信息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来理解以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理解信息的`概念。

2.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3.明确信息的多种表达形式和信息的多种载体。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布置任务

1.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份简介自己的材料。可以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等等方面,在规定的2分钟之内,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演示。因为新学校,新同学之间多数彼此不熟悉,学生之间正好通过此次机会,增进彼此的了解。学生可以采取以下这些形式整理这份材料:①纯书面文字材料;②书面文字辅以简单图片材料;③口头文字说明等。

2.教师课前准备简介自己的材料。事先用word制作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档,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一组幻灯片,或者用flash制作一段动画,或者录制一段视频。

(二)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1.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位小组成员在其小组内进行自我简介,

2.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自我简介,

3.教师对每个小组代表的自我简介进行适当的评价,

4.教师在全班播放简介自己的幻灯片、word文档或者动画材料或者已经编辑录制好的视频材料。

(三)教师发问

1.刚才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简单的自我的简介,大家对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原因是什么?

2.学生思考的同时翻阅课本有关信息概念方面的内容:

(四)教师小结

1.刚才通过每个人所做的自我简介,初步了解了每个学生,即了解了每个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就是他的基本信息。:

2.引出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五)教师发问

我们所作的自我简介中,大家采取了什么方式描述自我信息?

(六)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七)教师小结

1.我们可以凭借一些工具来描述信息,表达信息,存储信息。例如通过文字、图片(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等来描述信息,表达信息;通过人脑、书本、光盘、磁带来记录信息,存储信息。

2.引出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信息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

(八)教师发问

在我们大家所作的自我简介中,我们总会对某一些同学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原因是什么?

(九)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小组讨论

(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原因:信息的价值性不同

因为我们对每个同学的基本信息的挖掘能力是不一样的,即信息的价值性不同。

(十一)课堂小结

教师针对本节主要内容,言简意赅地做总结。

(十二)拓展延伸

课后利用word或者PowerPoint把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学生的信息表达描述出来。

七、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填写教学评价表格。

八、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主要讲解信息及其特征,若直接从概念入手,学生感觉枯燥,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讨论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始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一位启发者和引导者。

(一)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树立自信,发挥才能,使他们从感性认识中去了解信息概念及其特征,使抽象的理论浅显化。

7.信息及其特征 篇七

1 当前人体生物特征信息隐藏和身份认证的发展状况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用户信息的安全受到很大威胁,常规的密保技术为密码技术,即将信息加密成密文,通过私钥系统(如DES、AES)和公钥系统(如RSA、ElGamal、ECC)来控制文件的读取,非授权用户没有权限读取文件。但伴随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单纯通过增加密钥长度来确保系统安全性的方式越来越不可靠,即基于密码技术的信息系统危险性在不断增大,而且网路中出现大量数字作品(如图书、数字图像、音 / 视频),其具有易于获取、传播迅速块等特点,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也给不良者提供便利,通过非法复制或篡改来获取利益,给所有者以及合法者造成利益损失,当前通过载体数据中存在的冗余信息来隐藏秘密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并且建立了人体生物特征信息的身份认证技术构建成新的密匙保护系统。

1.1传统信息保护系统的弊端

传统的用户身份认证系统主要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基于用户标示物的身份认证系统,即通过对能够代表用户身份的持有物进行的身份认证方式,例如用户的身份证、银行卡、护照等个人身份证明物件;第二:基于用户特定密语的身份认证技术,即在用户标示物认证技术之基础之上,用户还设定了特定密语,以双验证因子来增强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性,特定密语可为密码、卡号、暗语等等,这一种双因子身份认证方式,如银行的ATM机系统,但是这一种形式的身份认证技术的弊端有:标示物易伪造,容易受到假冒攻击,长密码难记、短密码容易遭攻击等等问题,以导致用户个人信息存在着泄露的危险。

1.2人体生物特征信息的发展

传统身份认证方式的安全弊端在于身份认证系统的标示物易伪造,为解决身份认证系统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基于人体生物特征信息的身份认证技术方案,通过对人体本身所拥有的生物特征(如DNA、指纹、虹膜、人脸、手指静脉、视网膜、掌纹、耳廓、手形等特征信息)识别因素的深入研究,将人体生物特征(biometrics)作为身份认证系统的标示物,因其难伪造性大大提升了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其相较于传统身份认证系统,克服了传统身份认证技术所存在安全不断,有效地提升了认证系统安全性,在当前主要是用于重要信息的保护,当前应用前景较好为基于指纹的远程身份认证与密匙技术和基于人脸图像与虹膜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

基于指纹的远程身份认证与密匙技术是通过将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与密码技术相结合使用的身份认证技术,系统首先对用户指纹进行识别,认证后通过密匙获取控制权限,通过密码协议实现远程身份认证,克服了单一用户指纹特征信息身份认证的安全风险,同时为加强对用户指纹数据的隐私性保护,用户指纹以密匙加密的方式传输,解决了指纹泄露的风险性,提升了整个认证系统的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基于人脸图像与虹膜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是通过对人脸图像以及不可见虹膜的识别,是一种双重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通过以人脸图像作为明显的标志表示数字文件的所有者身份,以虹膜为不可见标志作为对数字文件的保护表示,确保数字文件的版权保护,有效地遏制非法复制和篡改。

2 人体身份生物特征信息认证技术的发展

2.1 基于指纹的远程身份认证与密匙的智能卡技术

基于指纹的远程身份认证与密匙技术的双因子验证系统虽有效的增强了认证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在远程服务器身份认证中因网络安全仍旧存在着风险性,

图1为基于指纹的远程身份认证与密匙的智能卡远程认证系统的安全机理,为提高远程身份认证的安全性,部分专家提出了基于“智能卡 + 用户口令”的双因子远程身份认证方案,智能卡可独立运行密码运算,用于实现用户与远程认证系统之间的交互认证,而基于“智能卡 + 用户口令”的人体生物特征信息的身份认证系统,进一步提升了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性,所以这种双因子的远程身份认证被广泛使用,通过在智能卡中增加生物特征信息,以确保智能卡认证的安全,非用户本人是无法使用的智能卡,之后再结合用户口令,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这种双因子认证系统的核心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用户个人的生物特征作为身份鉴别的标识,通过将用户的指纹特征模板以及远程认证的秘密信息写入到智能卡中,在对智能卡应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加密,在远程登录时,用户现将智能卡插入远程登录专用智能卡读卡器中,在通过指纹录入用户个人的指纹特征信息,在将用户输入指纹与智能卡存储的指纹对比,若指纹相同,通过用户继续输入口令完成之后的认证步骤与远程服务器建立连接,此认证技术的优势在于:用户无需口令表、融合了指纹识别技术来实现用户自认证、远程认证服务器的通过双密钥加密进一步提高了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其解决了用户口令更改麻烦。以受到假冒攻击等问题,虽然这种远程认证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认证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容易遭受内部特权人员的攻击,所以结合密码技术的指纹和智能卡口令远程身份认证技术的安全性与优势性明显,但是仍旧需要不但深入研究,以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2.2 基于人脸图像与虹膜特征身份认证技术

这是一种双因子的生物特征身份认证技术,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信息安全性风险性也越来越高,而此项身份认证技术便是针对保护数字媒体的安全性而提出来的,通过将人脸图像数字水印成明显图像作为数字媒体的显式标示,而将虹膜数字水印成隐式图像作为数字媒体的隐式标示,对数字媒体的版权进行保护,通过显式标示与隐式标示表明数字媒体的所有权,有效的遏制非法复制与篡改数字媒体,如下图的两种标示,通过在数字媒体职工嵌入人脸图像与隐式虹膜的特征信息,对数字媒体图像起到双重版权保护,此虹膜标示是经过混沌算子运算加密后再嵌入到数字图像中,通过加密能够对用户虹膜特征进行保护,嵌入的人脸图像与虹膜标示图像的图像亮度以及嵌入强度可根据数字媒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同类型的数字媒体的嵌入强度与图像亮度是不同的,这样在数字媒体发生版权纠纷时,虹膜特征就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对数字媒体提高更好的保护。(图2)

3 结束语

综合上述,通过将人体生物特征信息应用在身份认证技术的研究,基于生物特征信息隐藏与身份认证技术虽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但是结合上述的基于指纹的远程身份认证与密匙的智能卡技术与基于人脸图像与虹膜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的分析,生物特征信息的身份认证技术还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为银行支付、电子商务交易、企业应用系统、军事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信息安全提供保护。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网络远程获取资源和得到授权的服务越来越便捷,但是如何确保特定的资源受到保护,只对合法、授权的用户开发和使用,即如何正确地鉴别用户的身份,以确保通信网和系统数据安全,并且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研究如何保存生物特征图像的完整性,如何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身份认证,如何确保生物特征的隐私性和秘密数据的安全性等多方面研究是当前网络资源保护研究的重要项目。本文针对人体生物特征信息隐藏和身份认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人体生物的部分特征信息来实现网络身份的验证,例如通过人体指纹、人脸部形状以及虹膜等生物特征信息,通过对其研究,以保护网络资源的安全以及实现用户远程身份登录。

8.信息及其特征 篇八

关键词:论证性语篇  篇章信息结构  中介特征

篇章信息结构,又称篇章宏观结构(Van Dijk,1980)、篇章宏观信息结构(郭纯洁,2006),是负载不同功能的各种高层次信息单元之间建构起的一种功能关系网络,是语篇宏观结构组织建构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本体研究,着力研究篇章信息结构的类型、组织特征、不同语言篇章信息结构的异同等(Van Dijk,1980;廖秋忠,1988;Büring2003;杜金榜,2007;郭纯洁,2006);二是习得研究,主要针对中介语篇章信息结构的构建偏误、发展特点、习得模式等进行探索(Kaplan,1966;吴丽君,2002;马明艳,2009)。两大板块中,前者方法成熟,成果丰富,后者起步较晚,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针对汉语中介语的探索,虽然以往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未能有效提取篇章信息结构的构成参项;二是将篇章信息结构视为平面、线性结构,忽视了其系统性与层级性;三是研究方法陈旧,主要依靠“思辨+举例”的分析模式,对语料库、实证分析等利用不充分。鉴于此,本文拟在提取篇章信息结构构成参项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统计与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日本留学生论证性中介语篇的信息结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研究设计

(一)语料的收集与处理

本文使用的语料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日本留学生制作的汉语中介语语篇,该部分语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了保证语料内部的均衡性,我们以语料库中日本留学生对《吸烟对个人健康和公众利益的影响》这一测试题目写成的所有成品作文作为总样本库,随机抽样了其中的30篇,构成日本留学生论证性中介语篇抽样库,简称IJ组。

另一部分语料是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大学生的汉语语篇。这部分材料来自现场测试。参加测试的是38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8名,女生20名。这些被试的母语均为汉语,具有较好的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态度。测试题目、时间(限时30分钟)与日本留学生一致。测试结束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汉语语篇进行了评估,从中选取了30篇综合评估良好的作文作为本文的研究素材。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这30篇汉语语篇按CT1~CT30(CT代表Chinese Text)进行了编号。

(二)信息结构的形式化

1.篇章小句的切分。我们语料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将所有语篇的小句切分出来,并用专门的符号Cn(n表示小句在语篇中的编号)进行标注。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以徐赳赳(2003:58)提出的标准作为主要的切分依据。

2.篇章信息结构树形图的绘制。根据廖秋忠(1988)对论证性语篇形式化的研究,结合本文使用的语料,我们将论证性语篇信息结构的形式规则,总结为以下7条。

(1)T→[I]A[C]

(2)A→PE或EP

(3)C→[S][AD]

(4)AD→AD 1 AD 2……AD N(N≥1)

(5)P→P[CI]

(6)E→[I]{E {E1E2……EN }}[S](N≥1)

(7)EN→EN.1 EN.2……EN.n(n≥1)

其中,T代表整个语篇;I代表T中的引言部分或E中的总提部分;A代表核心论证部分;C代表结尾;P代表论点(论题);E代表论据;S代表C中总结论据重申论题的部分或E中的总结部分;AD代表C中与论题有关的引申部分或与论题无关的题外事项,这其中既可以包括作者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也可以包括作者发出的号召,提出的期望、忠告、建议等;CI代表说明澄清部分; E1E2……EN代表一级分论据,其中N表示一级分论据的数量,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EN.1 EN.2……EN.n代表某一级分论据的下位分论据,即二级分论据,n表示二级分论据的数量,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 }}表示信息模块之间存在上下位关系,内外括号间的成分为上位信息,内括号中的成分为下位信息。 [ ]表示该成分为可缺失成分。

下面我们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内的一篇留学生作文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在公共场所、不允许抽烟”这个措施,我个人认为很有道理(C1)。

首先,从吸烟的利弊来看,吸烟明明是有害无益的(C2)。至今,连自己吸烟的人也知道吸烟对身体有害(C3)。但是,长年养成的嗜好,他们难以离开(C4),在公共场所有人吸烟的话(C5),他吐出的烟雾至少损害他的周围好几个人的健康(C6)。对他个人的健康不用说了(C7)。

其次,我们要考虑吸烟者和不吸烟的人的权利(C8)。这样的措施很有可能引起吸烟者的反对(C9)。那么我们应该保护谁的权利呢(C10)?我们不得不承认吸烟也是一种享受(C11)。可以算是一种爱好(C12)。但是,给别人添麻烦而且损害别人的健康的爱好不被承认是个爱好(C13)。

总之(C14),我赞成“在公共场所边走边不允许吸烟”这个措施(C15)。吸烟对人们的健康根本没有好处的(C16)。我希望(C17)不久的将来没有烟雾的世界会实现(C18)。(IJL6)

IJL6中,C1是论点,C2~C13中使用了两个论据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一是论据E1(C2~C7),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二是论据E2(C8~C13),吸烟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最后一段(C14~C18)为整个论证结构的结尾部分:作者一方面总结了上文的重述论点,另一方面就公共场所的吸烟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希望。

通过分析、拆解,我们将该语篇的信息结构形式化为图1。

图1:篇章信息结构树形图

3.篇章信息结构模块间功能结构关系的确定。通过分析确定出信息结构树形图中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功能结构关系。

(三)研究参项提取与数据收集分析

1.研究参项

结合论证性语篇的特点与树形图,我们提取出了信息结构的五个构成参项。

(1)信息层,指篇章信息结构系统中负载各种信息的不同层级。

(2)信息点,指的是篇章信息结构中负载不同信息的各类功能模块。

(3)信息量,指的是各类信息结构模块,即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点,携带已知信息与未知信息的量。本文中,我们主要以小句的数量作为判断宏观信息模块信息量的标准。

(4)信息模式,指篇章制作者在对各类信息模块进行筛选、分层、组配、排序等一系列认知操作之后会最终形成的各具特点的层级化信息模型。

(5)信息模块间结构关系,指篇章信息结构同一信息层上两个或多个信息模块之间存在的功能结构关系。

2.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文收集的主要是日本留学生样本组(IJ)与目标语对比组(CT)内所有语篇的信息结构参项数据。数据分析过程中,本文使用的主要分析工具是Excel和SPSS18.0 for Windows。

二、结果与讨论

(一)信息层的特征

表1:IJ组和CT组内信息层总数的均值

组别 样本数 信息层数均值 标准差

IJ组 30 3.1667 0.74664

CT组 30 3.5667 0.67891

根据表1,IJ组的30个样本共有95个信息层,均值为3.1667;CT组共有107个信息层样本均值为3.5667。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t=-2.171,p=0.034<0.0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日本留学生论证性语篇的信息层级数显著低于汉语母语者。

表2:IJ组和CT组内不同类型信息层的数量

信息层类型 组        别

IJ组 CT组

首  层 30 30

第二层 30 30

第三层 25 30

第四层 9 14

第五层 1 3

合  计 95 107

表2是两组不同类型信息层的数量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组的首信息层和第二信息层数量相同,不存在差异,CT组的三、四、五信息层的数量均高于IJ组,t检验的结果表明CT组三、四、五信息层的数量,显著高于IJ组(t=-2.171,p=0.034<0.05)。也就是说,日本留学生汉语中介语篇的浅层信息数量与母语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深层信息的数量显著低于汉语母语者。

(二)信息点的特征

表3:IJ组和CT组内信息点总数的均值

组别 样本数 信息点数均值 标准差

IJ组 30 7.5667 1.52414

CT组 30 10.0000 2.33415

根据表3,IJ组内所有样本共227个信息点,均值为7.5667;CT组共有300个信息点,均值为10.0000。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t=-4.781,p=0.000<0.0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日本留学生论证性语篇的信息点配置量显著低于汉语母语者。

表4:IJ组和CT组内不同信息层的信息点数量

组别 不同信息层的信息点数量

总计

首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五层

IJ组 64 81 60 19 3 227

CT组 79 88 84 38 11 300

表4是两对比组内样本不同信息层的信息点数量对比。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首信息层的p=0.004<0.05,第三信息层的p=0.007<0.05,即首信息层和第三信息层的信息点数,两对比组存在显著差别。第二、四、五信息层的p值分别为0.149,0.063和0.271,均大于0.05,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5:IJ组和CT组内不同类型信息点的数量

组  别 不同类型信息点的数量

总计

I A C P E S AD CI

IJ组 22 30 19 32 95 10 17 2 227

CT组 33 30 23 32 143 15 22 2 300

表5呈现的是两对比组样本内不同类型信息点的数量。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I类(p=0.033<0.05)、E类(p=0.000<0.05)信息点的配置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余类型的信息点p值均大于0.05,不存在显著差异。

综合表3、4、5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留学生论证性语篇配置的总信息点数量远低于汉语母语者,具体来说,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首信息层和第三信息层上的I类和E类信息点配置数量显著低于汉语母语者。

(三)信息量的特征

表6:IJ组和CT组内不同类型信息点的数量

组别 信息点数量 信息点信息量均值 标准差

IJ组 227 9.3744 7.56598

CT组 300 16.1033 16.13258

根据表6,IJ组的30个样本共有227个信息点,总信息量为2128,均值为3.1667;CT组共有300个信息点,总信息量为4831,均值为16.1033。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t=-6.359,p=0.000<0.0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日本留学生论证性中介语篇的信息点信息量均值显著少于汉语母语者,日本留学生在相同时间内的信息量输出能力显著低于汉语母语者。

(四)信息模式的特征

表7:IJ组和CT组内样本的信息模式类型及其分布

信息模式 日本留学生 母语者

全息性模式 P前置 10 17

P后置 0 3

选择性模式

I缺

省型 P前置 8 0

P后置 1 3

C缺

省型 P前置 1 0

P后置 4 6

I+C缺

省型 P前置 4 0

P后置 2 1

IJ组和CT组内样本的信息模式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息性模式,指信息结构首信息层中“I”“A”“C”三类信息模块均为缺失的一类信息模型;另一类是选择性信息模式,指首信息层信息模块存在缺省的一类信息模型。根据表7中的数据,IJ组内样本全息性模式占33.3%,选择性模式占66.7%,选择性模式中比例最高的是“I缺省型”,其次是“I+C缺省型”和“C缺省型”;从P的位置来看,前置式占76.7%,后置式占23.3%。与IJ组相比,CT组以全息性模式为主(66.7%),选择性模式为辅(33.3%),P前置式(56.7%)略高于P后置式(43.3%)。

综合上述分析,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日本留学生构建的汉语中介语篇,倾向于选用“I缺省型选择性模式”作为主要的信息模式类型,倾向于“全息性模式”作为辅助信息模型,倾向于将p类信息靠前配置。

(五)模块结构关系的特征

表8:IJ组和CT组内样本使用的结构关系类型及所占百分比

结构关系 日本留学生 汉语母语者

辅 背景

关系 事实 6.73% 13.57%

观点 5.77% 4.29%

问题 1.92% 0.71%

重述关系 8.65% 8.57%

综述关系 1.92% 2.14%

增述关系 单一型 期望号召 3.85% 3.57%

建议忠告 5.77% 4.29%

复 合 型 0 1.43%

证据关系 28.85% 21.43%

总提关系 6.73% 5.00%

说明关系 1.92% 1.43%

平列 联合关系 25.96% 26.43%

对比关系 1.92% 7.14%

小       计 100% 100%

IJ组内各个信息模块共使用了9种不同的结构关系,使用的总频次为104次,CT组使用的结构关系类型也是9种,使用总频次为140次,显著高于IJ组。从各种结构关系的使用比例来看,“背景关系”日本留学生的使用比例为14.42%,汉语母语者的使用比例为18.57%,“对比关系”前者的使用比例为1.92%,后者的使用比例为7.14%,日本留学生这两种关系的使用比例分别比汉语母语者低了4.15%和5.22%;“证据关系”中,IJ组的使用比例为28.85%,比CT组高出了7.42%。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留学生篇章结构关系整体建构能力要低于汉语母语者,但是在构建篇章时使用的结构关系型例与汉语母语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日本留学生“背景关系”“对比关系”的使用率低于汉语母语者,但“证据关系”的使用率要高于母语者,也就是说,日本留学生偏好集中使用论证结构的核心关系类型构建篇章,对不同类型结构关系的使用不均衡。

(六)日本留学生论证性语篇信息结构的中介特征

根据对不同构成参项特点的分析,我们将日本留学生论证性语篇信息结构的中介性特征总结如下:

第一,层级建构能力,尤其是深度信息层级的建构能力显著低于汉语母语者。通过日本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之间的对比,我们发现留学生篇章信息结构的层级复杂度与总体建构力明显低于母语者,而这种差异主要在第三、四、五信息层之间,首信息层与第二信息层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日本留学生建构浅层信息的能力较强,但是构建深层信息的能力不足。

第二,信息点的配置能力,尤其是I(引言)类信息和深层E(论据)类信息的配置能力显著低于汉语母语者。从各类不同信息点配置的数量均值来看,日本留学生信息模块的整体配置能力要低于母语者。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类信息点的配置上:一类是I(引言)类信息,留学生的中介语篇更倾向于缺省该类信息;另一类是第三信息层E(论据)类信息,目标语篇显著高于中介语篇。

第三,篇章信息结构的核心信息导入方式与母语者不同。与汉语母语者通过附属背景信息导入核心信息不同,日本留学生更偏好在不涉及背景信息的状态下直接进入论证结构的核心部分。

第四,信息量输出能力显著低于汉语母语者。通过信息点信息量均值的比较,我们发现日本留学生信息点的信息量均值显著少于汉语母语者。也就是说,日本留学生在相同时间内的信息量输出能力显著低于汉语母语者。

第五,倾向于选用“I缺省,P前置,选择性模式”作为主导信息模型,选用“全息性模式”作为辅助信息模型。从对比结果看,汉语母语者在构建论证性语篇时,倾向于采用全息性信息模型,倾向于将P(论点)置于论据之前,日本留学生则不同,其在建构语篇时,偏好采用I缺省的选择性信息模型,将全息性模型作为附属模型。

第六,信息模块结构关系建构能力低于母语者,且各种结构关系使用不均衡,存在核心关系类型偏好。日本留学生使用的结构关系型例与汉语母语者基本一致,但是使用的数量远低于汉语母语者。日本留学生结构关系使用的另一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偏好性,即偏好使用“论据”和“联合”两种关系进行篇章构建。这种倾向与留学生篇章建构的模式化特点存在密切关系。

综上,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日本留学生论证性语篇信息结构的构建呈现出信息输出量偏低、深层论据信息构建力不足、偏好使用核心型例和I缺省选择性信息模型等中介性特点。

三、篇章信息结构教学策略的选择

1.充分重视语体的制约作用,实行分语体教学。语体对语篇的宏观信息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语体不同其信息结构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性让我们提高宏观信息结构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最好的方式是进行分语体的教授与训练。大多数教材在编写中会提到某一种或几种篇章结构模式,但是对同一语体信息结构存在的多种变体关注度不够。鉴于此,教学过程可以在坚持分语体教学的基础上,建立以常用结构模式为核心的宏观信息结构原型范畴,做到分语体训练与分模式训练的有机结合。

2.充分重视微观信息结构系统的外在影响,在教学中做到宏观与微观相互结合。语篇内的信息结构可分为微观与宏观两大类。其中,前者是后者形成与建立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对宏观信息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之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留学生的微观信息结构构建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归纳主题句”“话题句扩展”“给话题作文”“篇章链接语填空”等训练手段来沟通学习者的这两种能力。

3.充分重视各个构建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教学中进行分解性的“面—点”训练和组合性的“点—面”训练。篇章信息结构是一个多要素聚合而成的综合体,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进行由面及点的分解性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对论证性语篇中各个构成要素的建构能力进行分项训练,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由点及面的反向组合式练习,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篇章连接词填空”“关联词改错”等方法训练留学生把握信息模块间功能关系的能力。

(本文为2014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论证性语篇信息结构习得研究”[项目批准号14Q02]、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语类理论视阈下的对外汉语篇章教学模式研究”[项目号:2013A06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杜金榜.法律语篇树状信息结构研究[J].现代外语,2007,(1).

[2]廖秋忠.篇章中的论证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1).

[3]吴丽君.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2.

[4]马明艳.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9.

[5]Büring,D.On D-trees,beans,and B-accents.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2003,(26):511-545.

[6]Kaplan,R.B.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1966,(16):1-20.

[7]van Dijk,T.A.Macrostructures: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Global Structures in Discourse Interaction and Cognition.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aciate,1980.

上一篇:六个严禁自查报告下一篇:自查报告格式与内容